一、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论文文献综述)
苏然[1](2019)在《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疗效及胃黏膜炎症的改善情况,评价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中医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12月到2019年3月期间,在吉林省中医院(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门诊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共72例,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进行对照试验,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水煎取汁300ml,每次150ml,嘱患者于早晚饭后口服。对照组给予荆花胃康胶丸,每次2粒,每日服用3次,嘱患者于饭前服用。两组均连续服用4周。治疗过程中对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并记录。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对中医症状积分和内镜下黏膜炎症变化情况进行评价,将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综合评价疗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差异情况。结果:(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的主症评分、兼症评分和总分与治疗前相比,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症、兼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的主症评分、兼症评分和总分相比,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症评分、兼症评分和总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34例,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2例、18例、3例、1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34例,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例、14例、12例、5例,总有效率为85.29%。经秩和检验,由秩和检验得出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其胃黏膜情况均有所改善,有明显差异(P<0.05);但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改善情况,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的总体疗效上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7.06%。(2)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于主症的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3)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的临床兼症等方面也有较好的疗效;临床使用安全性好,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4)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胃黏膜炎症的改善可能不太显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样本临床和基础实验进行观察。
许珊珊[2](2018)在《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文献分析和专家意见为依据,找寻针对慢性胃炎气滞证的贴敷方剂,并筛选合适的贴敷穴位,再以严谨的科研设计,验证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在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证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从文献记载的9种胃脘痛气滞证穴位贴敷方及专家建议里选择一种性价比高的中药贴敷方;以内容分析法从306篇胃脘痛气滞证患者的诊疗经穴中探寻规律,确定贴敷穴位;对90例慢性胃炎气滞证住院患者进行穴位贴敷干预,分成中药贴敷组和安慰剂贴敷组,每组各45例,每天贴敷4小时,14天为一疗程,第0、3、7、10、14天评价气滞证症状改善情况,第0、7、14天比较患者中医症候总体疗效、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1.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拟定气滞胃痛贴敷方为制香附、荜拔、青皮、炒元胡、白芷、炒白芍以3:3:3:3:3:5的比例研末混匀,水调和。2.通过内容分析法,筛选出气滞胃痛最常用的贴敷穴位为中脘、神阙、双侧足三里、双侧脾俞、双侧胃俞和双侧肝俞穴。3.临床试验入组90例住院患者,剔除4例,最终纳入试验组44例,对照组42例。干预前,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比较:3.1气滞证临床疗效:两组间比较,气滞证症状量化分级标准总分及中医整体症候疗效第7、10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0、3、7天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时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P<0.001);气滞证各维度症状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维度改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脘疼痛、嗳气、善怒、善太息、胸闷、泛酸维度改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慢性胃炎生命质量:两组间比较,干预7天后,量表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胃炎症状相关的特异模块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6例患者住院前后比较,生命质量量表总分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焦虑抑郁状态:两组间比较,干预7天后Zung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前后比较,86例患者焦虑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改善无统计学差异(P>0.05);86例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总体焦虑、抑郁水平高于国内常模。结论:1.Delphi专家咨询法可作为解决中医诊疗或护理领域存在不同意见,尚未达成共识状态下的一种有效整合研究方法。2.中医辨证施护的选穴可在经络学说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检索,并运用内容分析等科学方法找寻特定的规律,有助于选择针对性的穴位以提高疗效。3.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有助于改善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脘腹胀满、纳呆食少等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且操作简便,价格低廉,适合临床或家庭推广应用。4.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常模,需引起重视,并适时引导,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命质量。
闫瑢琦[3](2014)在《健脾和胃散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在于通过健脾和胃散对符合脾胃气虚型厌食辨证标准的小儿厌食的治疗,以评价中药贴敷对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治疗上的疗效。方法:对确诊并同意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采用健脾和胃散敷脐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口服山白消食合剂治疗。用药前详细记录患儿治疗前的症状、体征,然后分别给药治疗14天,记录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观察结束后,对各项量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对健脾和胃散敷脐治疗的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与对照组相近,表明健脾和胃散具有健脾益气、醒脾开胃、磨积化食的功效。结论:健脾和胃散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疗效显着,既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临床症状,又能减少患儿服药痛苦,且费用低廉,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刘宪华[4](2013)在《温胃贴对虚寒型胃脘痛止痛疗效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外用温胃贴及空白贴敷脐治疗虚寒型胃脘痛(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客观评价温胃贴止痛疗效,以期为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选用简便验廉的温胃贴敷脐外治疗法提供临床依据,以便临床推广应用。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5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的门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及对照组36例,采用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治疗组用的温胃贴与对照组用的空白贴制成外观、形态、大小及颜色完全一致的外用贴剂,进行临床验证。两组贴剂使用方法均为每日1贴,将贴剂贴于脐部及中脘,持续12小时(若皮肤有痒、痛、潮红者可适当减少贴敷时间),治疗疗程均为7天。分别在治疗后第1、2、3、5、7天访视观察疼痛及局部皮肤情况等的变化,记录于观察表,并于治疗结束后第1周及第2周进行随访。观察期间,两组患者均不采用其他胃药治疗。并嘱两组患者均避免均避免生冷及刺激油腻饮食,避免饮用酒、浓茶、咖啡等。两组疗程均7天(研究过程中,对疼痛无法忍受者即停止治疗,记为脱落病例,若不到7天疗程,胃脘痛即止者,结束疗程,按有效病例进行统计)。综合各项指标算出积分,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成果:1止痛疗效。治疗7天后,治疗组32例,疼痛完全缓解21例,明显缓解5例,轻度缓解5例,无效1例,总缓解率96.88%;对照组30例,疼痛完全缓解0例,明显缓解1例,轻度缓解1例,无效28例,总缓解率6.67%。两组在止痛疗效方面经RADI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止痛疗效显着优于安慰对照组。2治疗后疼痛积分变化。治疗7天后,治疗组32例,疼痛积分治疗前平均4.06分,治疗后平均0.56分,差值平均3.50分;对照组30例,疼痛积分治疗前平均4.07分,治疗后平均4.00分,差值平均0.07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治疗组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治疗后差值平均分比较,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提示治疗组在减轻疼痛方面作用显着优于对照组。3止痛起效时间。治疗7天后,治疗组32例中止痛有效患者31例,止痛起效时间平均为5小时,安慰对照组中仅2例疼痛缓解,止痛起效时间分别为8小时、15小时。提示温胃贴止痛起效时间较快,可以较快缓解患者疼痛症状。4常见次要症状消失率。统计治疗前62例患者常见次要症状,出现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口淡喜温症状(74.19%)、食欲不振症状(72.58%)、嗳气呃逆症状(64、52%)、脘腹胀满症状(62.90%)。提示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常见伴随症状有口淡喜温、食欲不振、嗳气呃逆及脘腹胀满。治疗组次要症状消失情况:治疗组32例,口淡喜温症状疗前24例,疗后消失8例(33.33%),食欲不振症状疗前24例,疗后消失9例(37.5%),嗳气呃逆症状疗前21例,疗后消失14例(66.67%),脘腹胀满症状疗前21例,疗后消失8例(38.10%);而对照组30例,口淡喜温症状疗前22例,疗后消失2例(9.09%),食欲不振症状疗前21例,疗后消失2例(9.52%),嗳气呃逆症状疗前19例,疗后消失2例(10.53%),脘腹胀满症状疗前18例,疗后消失0例(0)。分别进行每个症状的组间PEARSON卡方检验,两组在口淡喜温症状消失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食欲不振、嗳气呃逆及脘腹胀满症候消失率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常见次要症状中,两组在口淡喜温消失率方面比较无差别,而在其他三症状消失率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7天后,治疗组32例,临床治愈2例(6.25%),显效8例(25%),有效21例(65.63%),无效1例(3.33%),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30例,临床治愈0例(0),显效1例(3.33%),有效率1例(3.33%),无效28例(93.33%),临床总有效率6.67%。两组经RADIT检验(P<0.01),两组差异显着。提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过本次临床观察,发现中医胃脘痛患者以虚寒型者多发,多因外邪、饮食、情志及素体脾胃虚弱所致,病机为多种病因导致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现代医学方面,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年龄多在31-50岁,性别与发病无明显差异,多因HP感染(本研究剔除HP阳性者,故未做HP感染研究)、饮食习惯、环境变化、个人习惯、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临床观察研究后,治疗组止痛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疼痛积分降低明显大于对照组,止痛起效时间显着快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方法检验,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验证了温胃贴针对虚寒型胃脘痛有疗效确切的止痛作用。本研究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常伴有口淡喜温、食欲不振、嗳气呃逆及脘腹胀满症状,外用温胃贴敷脐治疗在治疗次要症状方面亦有疗效。温胃贴的有效作用机能可能与温胃贴中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的中药对局部疼痛部位渗透止痛功能相关。本次临床观察中,外用温胃贴敷脐治疗无毒副反应症状,大部分病例无局部皮肤刺激反应。本研究治疗方法简便,价格经济,温胃贴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李永红[5](2009)在《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研究说明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多为风寒暑湿火等外邪入侵,以及热积、食积、酒积、气滞、血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内伤病因所致。腹痛病机为腹部脏腑经脉痹阻,或经脉失于温养,气血运行无力,而致气机阻滞不通而痛。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关于腹痛的记载很早就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明代以前,腹痛和胃脘痛经常混称,明代以后才将两者明确分开,专立腹痛病名。其资料散见于多种疾病,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方法、预防调摄以及护理、康复等,中医学均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值得我们充分挖掘、整理、继承和发扬。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腹痛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到民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揭示了腹痛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现代医家诊治腹痛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古今医家对此病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为现代临床辨治腹痛病证提供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并开拓腹痛病证研究和治疗的新思路。本文分为病名源流探讨、古代医家论治研究、名老中医经验总结、现代治疗研究,以及相关问题探讨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将腹痛病名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厘清了腹痛从症状名到病证名,从与胃脘痛混称到成为独立病名的发展脉络,并将与其相关或类似病名进行辨析。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腹痛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腹痛相关的重要医学文献,内容涉及腹痛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等多个方面。第三部分,整理总结了近现代名老中医对腹痛辨证治疗的经验和方法,并附以医案加以论证。第四部分,收集整理了现代对腹痛的病因病机分析、辨证诊断、用药特点、其他疗法、民族医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对腹痛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对腹痛治法需灵活多变提出自己的见解;阐述了自己对腹痛治疗中广义通法、汗法应用;芍药止痛并非只限于血虚类型;对“痛无补法”的探讨以及补法治疗腹痛的分析等各个方面的认识。在总结前人论述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自己对腹痛治疗的认识和见解。
赵云[6](2009)在《中药CA2007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急性胃损伤是由于理化因素或其他病因所引起的胃组织的急性损伤,包括急性胃炎和急性胃溃疡。急性胃损伤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下降,恶心呕吐,有时伴腹泻,严重的还会引起呕血、便血等症状。其病因主要有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精神神经因素、应激因素等。临床上现代医学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多饮水补充脱失的水分;对于伴有腹痛腹泻者应用解痉药止痛,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脱水严重者适当补充液体。日常生活上,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黏膜的药物。急性胃损伤在病理组织学上主要表现为胃组织炎性改变,伴有或不伴有溃疡发生,病变可为弥漫性,或仅限于胃窦部黏膜的卡他性炎症。黏膜充血水肿,表面有渗出物及粘液覆盖,可有点状出血和不同程度的糜烂。固有层黏膜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及少数嗜酸粒细胞浸润、水肿、黏膜血管充血,偶有小的间质性出血,严重者黏膜下层水肿、充血。急性胃损伤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噪杂、反胃范畴。临床上以上腹部剑突以下,脐部以上胃脘部发生疼痛,或痞闷胀满不适,或胃中空虚,纳差,食欲不佳,便秘,腹泻,胃中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饿非饿,似痛非痛,莫可名状,时作时止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消化系统临床症状。中医学认为脾胃在生理功能上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消化系统的稳定。外源性或内源性因素引起脾胃功能的受损而引起上述种种症状。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某种原因伤及脾胃导致脾胃升降失常,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气机受阻,经络不通则见疼痛,消化不良,食欲不佳等消化系统症状,气血失调,气滞日久,引起血瘀,瘀血浊邪积久,胃壁脉络失养,肉腐积损,形成溃疡病灶。随着病灶的发展,症状也会出现不同的变化。近年来消化系统损伤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社会交往活动的增多,饮酒、刺激性食物等外源性损伤因素引起的胃损伤逐渐增多起来,特别是饮酒所引起的急性胃损伤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医药对这类急性胃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也就迫在眉睫了,临床上中医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我们选取了几种临床上应用效果较好的中药组成复方CA2007,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以求获得中医药对急性胃损伤的预防与治疗作用的机制,为临床上更好的应用中医药治疗此类疾病提供理论支持。由于饮酒所导致急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在临床上也很多,因此研究酒精性胃损伤就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和实际价值。中医药治疗胃炎胃溃疡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效果也很明显,研究中医药对酒精性胃损伤防治作用可以为中医药防治急性胃损伤提供理论上的支持。CA2007是有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四种中药柴胡、黄连、白芍、甘草组成的复方。研究证明柴胡、黄连。白芍和甘草这四种中药对治疗胃损伤疾病都具有较为显着的疗效。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胃疾病的方剂也常选用这些药物。本实验采用酒精导致大鼠急性胃损伤的模型来研究中药CA2007对大鼠胃损伤的防治作用,从病理形态学、血清学一氧化氮(NO)、血清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学丙二醛(MDA)等方面来论证,旨在探讨CA2007对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胃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的:通过建立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胃损伤的模型,研究中药CA2007对急性酒精性胃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而从病理形态学和血清学等方面来阐明CA2007预防和治疗急性胃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预防实验: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雄性,体重180±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对照组。各组药物组每天灌胃给予200mg/kg中药CA2007,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200mg/kg对照药Stillen,模型组和正常组给同样生理盐水灌胃,7天后用70%酒精10ml/kg灌胃大鼠造模。造模成功后1h,处死大鼠进行取材;治疗实验: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雄性,体重180±10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对照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分别用70%酒精10ml/kg灌胃造模,造模后半小时给药,给药6小时后,处死大鼠进行取材。肉眼观察胃溃疡损伤情况,计数溃疡指数,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损伤情况。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胃组织匀浆中的NO含量的变化。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胃组织匀浆中SOD的含量的变化。采用TB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和胃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的变化。结果:1.给予中药CA2007预防7天后,酒精造成的胃损伤状况有所改善。与模型组相比,溃疡损伤有显着减轻。2.中药CA2007给药后,血清中NO含量较模型组有显着提高,增加了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3.中药CA2007给药后,血清中SOD含量明显提高,增强了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对胃黏膜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4.中药CA2007给药后,血清中MDA含量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作用减轻,也是对胃黏膜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结论:1.中药CA2007可以改善急性酒精所致的大鼠的胃损伤,减轻大鼠胃的病理损害。对大鼠胃组织损害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2.中药CA2007预防和治疗酒精所致大鼠急性胃损伤的机理:中药CA2007能提高大鼠血清和胃组织匀浆中NO、SOD含量的表达,改善了胃黏膜局部血液微循环,增强了机体对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血清和胃组织匀浆中MDA的表达,减轻了胃黏膜局部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轻了酒精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这可能是CA2007防治酒精所致急性胃损伤的机制之一。
胡昆彬[7](1994)在《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文中认为 笔者1989年以来,采用口服自制的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均取得明显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0例中,男25例,女5例。病程1~26年,年龄18~67岁。其中<49岁23例(76.7%),>50岁7例(23.3%)。溃疡部位:十二指肠溃疡26例(86.7%),胃溃疡4例(13.3%)。临床表现以典型的慢性周期性发作及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为特征。可伴有反酸、吐清水、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活动期上腹部有局限性压痛,十二指肠溃疡以定时发
二、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论文提纲范文)
(1)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中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中医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
1.4 中成药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
1.5 中医其他对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
2.现代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
2.1 发病机制 |
2.2 现代医学对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现状 |
3.总结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1.6 治疗方法 |
1.7 疗程 |
1.8 疗效判定标准 |
1.9 安全性观测 |
1.10 统计学方法 |
1.11 技术路线图 |
2.研究结果 |
2.1 基线比较 |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安全性分析 |
3.讨论 |
3.1 方药分析 |
3.2 疗效分析 |
3.3 本研究的不足和思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慢性胃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中的应用 |
1.1 不同类型胃炎穴位贴敷研究 |
1.1.1 萎缩性胃炎 |
1.1.2 非萎缩性胃炎 |
1.1.3 胆汁反流性胃炎 |
1.1.4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
1.2 穴位贴敷在胃炎中的机制研究 |
2 慢性胃炎不同辨证分型患者的穴位贴敷研究 |
2.1 气滞证 |
2.2 虚寒证 |
2.3 郁热证 |
2.4 阴虚证 |
2.5 瘀血证 |
2.6 其他证 |
3 局限性与展望 |
4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胃肠气滞穴位贴敷干预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检索策略 |
2.2 文献纳入标准 |
2.3 文献排除标准 |
3 数据提取 |
4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5 统计学分析 |
6 结果 |
6.1 文献检索结果 |
6.2 纳入文献情况 |
6.3 文献质量评价 |
6.4 meta分析结果 |
7 讨论 |
8 局限性与展望 |
9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专家咨询法构建慢性胃炎气滞证贴敷组方 |
1 Delphi专家函询法概述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成立专家咨询小组 |
3.2 设计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 |
3.3 确定咨询专家 |
3.4 问卷的发放、回收与筛选 |
3.5 统计学分析 |
4 研究流程图 |
5 研究结果 |
5.1 专家基本情况 |
5.2 专家的积极程度 |
5.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5.4 第一轮专家咨询结果 |
5.5 第二轮专家咨询结果 |
5.6 形成最终专家咨询结果 |
6 讨论 |
6.1 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分析 |
6.2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
6.3 研究结果组方分析 |
7 局限性与展望 |
8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基于内容分析法进行气滞胃痛诊疗经穴探究 |
1 提出研究问题 |
2 目标文献筛选 |
3 抽取样本 |
4 编制内容分析工具 |
5 内容编码与统计 |
6 信度评价 |
7 研究流程图 |
8 研究结果 |
8.1 纳入文献一般情况 |
8.2 胃痛穴位疗法研究分布 |
8.3 气滞胃痛穴位疗法选穴研究分布 |
8.4 气滞胃痛针刺疗法选穴聚类分析 |
8.5 气滞胃痛穴位贴敷疗法选穴分布 |
9 讨论 |
9.1 内容分析法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的应用 |
9.2 胃痛相关腧穴作用机制研究 |
9.3 气滞胃痛针刺疗法的选穴及规律分析 |
9.4 气滞胃痛穴位贴敷疗法的选穴及分析 |
10 局限性与展望 |
11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中药穴位贴敷在胃炎气滞证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对象 |
3.1 疾病诊断标准 |
3.2 纳入标准 |
3.3 排除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样本量计算 |
4.2 研究设计 |
4.3 干预方法 |
4.4 观测项目及时点 |
4.5 病例的终止、脱落及剔除 |
4.6 质量控制 |
4.7 统计方法 |
4.8 伦理原则 |
5 研究流程图 |
6 研究结果 |
6.1 受试者的入选 |
6.2 人口及社会学资料基线比较 |
6.3 疾病特征基线比较 |
6.4 效应分析 |
6.4.1 气滞证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评分 |
6.4.2 中医整体症候疗效评价 |
6.4.3 慢性胃炎生命质量量表评分 |
6.4.4 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 |
6.5 不良事件分析 |
6.6 患者贴敷感受及依从性分析 |
7 讨论 |
7.1 中药穴位贴敷有利于减轻胃炎气滞证患者脘腹胀满及增进食欲 |
7.2 中药穴位贴敷有利于提高胃炎气滞证患者症状维度生命质量 |
7.3 气滞证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 |
8 局限性与展望 |
9 参考文献 |
第六部分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专家函询调查表 |
附录2: 患者入组筛选表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气滞证症状量化分级标准评分表 |
附录5: 慢性胃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表 |
附录6: Zung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健脾和胃散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 诊断标准 |
(一) 中医诊断标准 |
(二) 西医诊断标准 |
(三) 症状体征量化标准 |
二、 病例选择标准 |
(一) 病例纳入标准 |
(二) 病例排除标准 |
(三)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
三、 研究内容 |
(一) 分组及观察方法 |
(二) 治疗方法 |
(三) 疗效性指标 |
(四) 疗效判定标准 |
(五) 安全性评价标准 |
四、 统计处理 |
五、 一般资料 |
(一) 病例来源 |
(二) 两组患儿性别对比 |
(三) 两组患儿年龄对比 |
(四) 两组患儿病程对比 |
(五) 两组患儿病情分布对比 |
(六) 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频率分布对比 |
(七) 两组患儿次要症状及体征频率分布对比 |
研究结果 |
一、 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的治疗结果研究 |
(一) 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 |
(二) 两组小儿厌食症患儿总疗效对比 |
(三)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对比 |
二、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一、 祖国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
(一) 病名的溯源 |
(二) 对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 脾胃气虚证型的研究 |
二、 现代医学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 |
(一) 西医学病因分析 |
(二) 西医学病机研究 |
(三) 西医治疗概况 |
三、 健脾和胃散穴位敷贴疗法探究 |
(一) 穴位贴敷的历史沿革 |
(二) 敷脐疗法的理论基础 |
(三) 敷脐疗法作用机理 |
(四) 敷脐疗法在儿科的应用优势 |
四、 组方分析 |
(一) 立法依据 |
(二) 方药分析 |
(三) 所选药物现代药理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4)温胃贴对虚寒型胃脘痛止痛疗效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1.1.1 定义 |
1.1.2 病因 |
1.1.3 治疗 |
1.2 中医研究概况 |
1.2.1 定义 |
1.2.2 病因病机 |
1.2.3 辨证分型 |
1.2.4 治疗 |
1.3 温胃贴简介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病例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标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观察指标 |
2.3.3 疗效评定 |
2.3.4 统计学方法 |
2.4 结果 |
2.4.1 观察基线可比性 |
2.4.2 疗效指标 |
2.4.3 随访观察 |
2.4.4 安全性 |
第三章 讨论 |
3.1 病因认识方面 |
3.2 观察基线可比性分析 |
3.3 疗效分析 |
3.3.1 止痛疗效分析 |
3.3.2 治疗后疼痛积分变化分析 |
3.3.3 止痛起效时间分析 |
3.3.4 常见次要症状消失率分析 |
3.3.5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4 随访观察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温胃贴 |
3.6.1 温胃贴组方分析 |
3.6.2 温胃贴药理研究 |
3.6.3 温胃贴外治途径 |
3.7 不足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临床病例观察登记表 |
附录2:随访表 |
致谢 |
(5)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腹痛的古代学术源流 |
1 腹痛的定义、范围及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 定义 |
1.2 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与概念考辨 |
1.2.1 中医病名的历史沿革 |
1.2.2 腹痛病证范围的确定 |
1.2.3 腹痛病名的演化 |
1.2.4 腹痛病名的相关称谓 |
2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2.1 概述 |
2.1.1 病名发展 |
2.1.2 病因病机 |
2.1.3 辨证诊断 |
2.1.4 治则治法 |
2.2 甲骨文对腹部相关疾病的记载 |
2.3 《山海经》出现"腹痛" |
2.4 《足臂十一脉灸经》 |
2.5 《史记》 |
2.6 《黄帝内经》 |
2.6.1 与腹痛相关的病证 |
2.6.2 病变脏腑与病因病机 |
2.6.3 辨证诊断 |
2.6.4 治则治法 |
2.6.5 疾病预后 |
2.7 《神农本草经》 |
2.8 《难经》 |
2.8.1 脉象特征 |
2.8.2 注重肾命 |
2.8.3 奇经腹痛 |
2.9 《伤寒论》 |
2.9.1 关于芍药止痛 |
2.9.2 各经腹痛特点 |
2.10 《金匮要略》 |
2.10.1 亡血失精腹痛 |
2.10.2 奔豚气上冲腹痛 |
2.10.3 寒气入侵腹痛 |
2.10.4 便闭腹痛 |
2.10.5 寒疝腹痛 |
2.10.6 淋病腹痛 |
2.10.7 疝瘕腹痛 |
2.10.8 肝水腹痛 |
2.10.9 黄疸腹痛 |
2.10.10 产后腹痛 |
2.10.11 妇科杂病腹痛 |
2.10.12 食积腹痛 |
2.11 《中藏经》 |
2.11.1 腹痛与脏腑病变相关 |
2.11.2 其他病证中的腹痛症状 |
2.11.3 痛证的脉象特征以及脉象的逆顺判断 |
2.11.4 治疗腹痛的药物 |
2.12 《脉经》 |
2.12.1 独取寸口诊断腹痛 |
2.12.2 脉诊分析腹痛病因病机 |
2.12.3 脉象反应脏腑疾病与腹痛的关系 |
2.12.4 根据脉象确定治法 |
2.12.5 奇经病腹痛的脉象特征 |
2.12.6 从脉象探查疾病预后 |
2.13 《针灸甲乙经》 |
2.14 《肘后备急方》 |
2.14.1 急腹痛可用捏脊 |
2.14.2 寒邪腹痛温中除寒 |
2.14.3 热邪腹痛清热止痛 |
2.14.4 积滞腹痛用汗法 |
2.14.5 中毒腹痛多用吐下 |
2.15 《小品方》 |
2.15.1 芍药止痛的论述 |
2.15.2 不同腹痛的证治药方 |
2.15.3 灸法治腹痛 |
2.16 《褚氏遗书》 |
2.17 《本草经集注》 |
2.18 《集验方》 |
3 隋唐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3.1 概述 |
3.1.1 病名发展 |
3.1.2 病因病机 |
3.1.3 治则治法 |
3.2 《诸病源候论》 |
3.2.1 病名 |
3.2.2 明确提出腹痛与心痛为不同病证 |
3.2.3 病因三分法 |
3.2.4 见于其他病证中的腹痛 |
3.2.5 腹痛治疗多用导引 |
3.3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
3.3.1 腹痛不荣与不通 |
3.3.2 重视运用食疗方治腹痛 |
3.3.3 治疗方药剂型变化多样 |
3.3.4 各种外治法的运用 |
3.4 《外台秘要》 |
3.4.1 归纳虫积腹痛 |
3.4.2 单方简便廉验 |
3.4.3 外治灵活应用 |
4 宋元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4.1 概述 |
4.2 腹痛证治的发展 |
4.2.1 病名 |
4.2.2 病因病机 |
4.2.3 治法方药 |
4.2.4 方剂发展 |
4.3 《太平圣惠方》 |
4.3.1 丰富腹痛脉象 |
4.3.2 多从虚寒病因温补治疗 |
4.3.3 多用丸剂、散剂等成药配方,方便取用 |
4.3.4 发展食疗 |
4.3.5 进一步完善前人对虫积腹痛的论述 |
4.4 《圣济总录》 |
4.4.1 腹痛是药物不良反应之一 |
4.4.2 治疗腹痛多用丸、散、酒剂 |
4.4.3 根据病变脏腑来分别用药 |
4.4.4 外治法运用 |
4.4.5 食疗治腹痛 |
4.5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4.6 《奉亲养老书》 |
4.7 《小儿药证直诀》 |
4.8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4.8.1 腹痛与心痛内容混杂 |
4.8.2 腹痛方剂归纳 |
4.8.3 脏腑病变所致腹痛 |
4.9 刘完素及其着作 |
4.9.1 《素问玄机原病式》 |
4.9.2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4.9.3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
4.10 张元素及其着作 |
4.10.1 《医学启源》 |
4.11 张从正及其着作 |
4.11.1 《儒门事亲》 |
4.12 李杲对腹痛的论述 |
4.12.1 《内外伤辨惑论》 |
4.12.2 《脾胃论》 |
4.12.3 《兰室秘藏》 |
4.13 《严氏济生方》 |
4.13.1 脏腑病变致腹痛 |
4.13.2 为情志不遂腹痛设立专方 |
4.13.3 擅用血肉有情之品 |
4.14 《仁斋直指方论》 |
4.14.1 腹痛的病因和对应方剂 |
4.14.2 腹痛的治疗特点 |
4.15 《饮膳正要》 |
4.16 朱丹溪对腹痛的论述 |
4.16.1 六郁所致气血郁滞引发腹痛 |
4.16.2 与腹痛相关脏腑沿用前说 |
4.16.3 初病与久病治法不同 |
4.16.4 食郁腹痛不可单用苦寒 |
4.16.5 诸痛不可补气 |
4.16.6 芍药只可用于血虚腹痛 |
4.16.7 提出了腹痛的分经证治原则 |
5 明代医家对腹痛的认识 |
5.1 概述 |
5.1.1 病名 |
5.1.2 病因病机 |
5.1.3 辨证诊断 |
5.1.4 治法方药 |
5.2 《医学正传》 |
5.2.1 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 |
5.2.2 治疗宜用温散 |
5.2.3 白芍并非所有证型所宜 |
5.2.4 不可拘泥"诸痛不可补气" |
5.3 汪机及其着作 |
5.3.1 《石山医案》 |
5.3.2 《医学原理》 |
5.4 《内科摘要》 |
5.4.1 腹痛多用温补 |
5.4.2 腹痛方剂 |
5.5 《古今医统大全》 |
5.5.1 详述"通则不痛"治疗机理 |
5.5.2 总结温散、和解、疏下等方法 |
5.5.3 小儿腹痛 |
5.5.4 注重对其他疗法的运用 |
5.6 《医学入门》 |
5.6.1 芳香药物行气止痛 |
5.6.2 足三里治腹痛 |
5.6.3 治疗腹痛药物 |
5.6.4 腹痛属外感寒类病证 |
5.7 《本草纲目》 |
5.7.1 治疗腹痛药物 |
5.7.2 芍药 |
5.8 《医方考》 |
5.8.1 寒证腹痛温通止痛 |
5.8.2 痰、食腹痛消除积滞 |
5.8.3 气血不畅理气活血 |
5.8.4 寒热失调治宜调和 |
5.8.5 瘀血腹痛活血通络 |
5.8.6 虫积腹痛用雄槟丸 |
5.8.7 寒因寒用的冰煎理中丸 |
5.8.8 急下存阴三承气 |
5.8.9 缓急止痛小建中 |
5.8.10 解表和里桂枝加芍药汤 |
5.8.11 肝郁脾虚痛泻要方 |
5.8.12 大便燥结通幽汤 |
5.9 《证治准绳》 |
5.9.1 邪正相搏是腹痛根本原因 |
5.9.2 腹痛部位与脏腑相关 |
5.9.3 诸多病邪中寒邪为多 |
5.9.4 概括了各类腹痛的特点和方药 |
5.9.5 多种治法丰富外治内容 |
5.10 《寿世保元》 |
5.10.1 腹痛治疗以案证方 |
5.10.2 治疗多用辛温之品 |
5.10.3 白芍对虚寒腹痛者不宜 |
5.10.4 对虚性腹痛详加论述 |
5.10.5 食盐、生姜等治疗腹痛 |
5.10.6 腹痛的灸疗法 |
5.11 《景岳全书》 |
5.11.1 从八纲论腹痛 |
5.11.2 从命门论腹痛 |
5.11.3 反佐之法治疗反酸腹痛 |
5.11.4 内有积滞不可骤用温补 |
5.11.5 饮水实验判断寒热 |
5.11.6 初步将胃脘痛与心痛、腹痛区分开 |
5.11.7 祛邪治腹痛 |
5.11.8 指出丹溪"诸痛不可补气"片面性 |
5.11.9 善用刮痧、针灸等外治法 |
5.12 《医宗必读》 |
5.12.1 腹痛的阴阳辨证特点 |
5.12.2 腹痛部位的三分法 |
5.12.3 宣肺理气治疗腹痛 |
5.12.4 不可拘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 |
5.13 《症因脉治》 |
5.13.1 确定腹痛部位 |
5.13.2 腹痛的辨证 |
6 清至民国时期对腹痛的认识 |
6.1 概述 |
6.1.1 病名 |
6.1.2 病因病机 |
6.1.3 辨证诊断 |
6.1.4 治法方药 |
6.2 陈士铎及其着作 |
6.2.1 《石室秘录》 |
6.2.2 《辨证录》 |
6.3 《冯氏锦囊秘录》 |
6.3.1 通畅气血治腹痛 |
6.3.2 总结腹痛寒热虚实辨证特征 |
6.3.3 初病多通下,久病则升消 |
6.3.4 芍药只适用于虚性腹痛 |
6.4 《张氏医通》 |
6.4.1 寒性腹痛用温散之法 |
6.4.2 腹痛部位与脏腑经脉对应关系 |
6.4.3 总结治疗腹痛方剂 |
6.5 《医学真传》 |
6.5.1 腹痛分部位治疗 |
6.6 《金匮要略心典》 |
6.7 《医学心悟》 |
6.7.1 腹痛的八纲辨证 |
6.7.2 下法治疗的指征 |
6.7.3 瘀血腹痛的辨证特点 |
6.7.4 列专篇讨论腹痛 |
6.8 《医宗金鉴》 |
6.9 《临证指南医案》 |
6.9.1 脾虚腹痛益气健脾 |
6.9.2 寒湿腹痛温阳利湿 |
6.9.3 肝郁腹痛疏肝解郁 |
6.9.4 阳郁腹痛温中有通 |
6.9.5 湿浊中阻芳香化浊 |
6.9.6 阳虚腹痛温热除寒 |
6.10 陈修园及其着作 |
6.10.1 提出腹痛辨证的独到见解 |
6.10.2 腹痛治疗处方灵活 |
6.11 《医林改错》 |
6.11.1 瘀在膈下 |
6.11.2 瘀在少腹 |
6.12 《类证治裁》 |
6.12.1 腹痛治疗有新久之分 |
6.12.2 腹痛病因复杂,类型多样 |
6.12.3 腹痛的随症治疗 |
6.12.4 总结了腹痛脉象特点 |
6.13 《血证论》 |
6.13.1 腹痛与多种因素相关 |
6.13.2 腹痛与各类血证密切相关 |
6.14 《医学衷中参西录》 |
6.15 《丁甘仁医案》 |
6.16 《经方实验录》 |
下篇 腹痛的现代文献研究 |
1 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1.1 病因病机 |
1.1.1 病因 |
1.1.2 病机 |
1.1.3 发病机制归纳 |
1.2 腹痛的辨证论治 |
1.2.1 辨证要点 |
1.2.2 腹痛的分型论治 |
2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腹痛的特点与经验 |
2.1 承庚方 |
2.2 严苍山 |
2.3 岳美中 |
2.4 张伯臾 |
2.5 秦伯未 |
2.6 程门雪 |
2.7 黄文东 |
2.8 董廷瑶 |
2.9 汪岳尊 |
2.10 刘云鹏 |
2.11 邓铁涛 |
2.12 董建华 |
2.13 石冠卿 |
2.14 曲衍海 |
2.15 熊魁梧 |
2.16 何宏邦 |
2.17 黄荣活 |
2.18 颜正华 |
2.19 张珍玉 |
2.20 何任 |
2.21 王静安 |
2.22 陈亦人 |
2.23 李寿彭 |
2.24 任继学 |
2.25 陈应贤 |
2.26 周耀庭 |
2.27 夏桂成 |
2.28 戴裕光 |
2.29 曹济民 |
2.30 周庚生 |
2.31 黄明志 |
3 腹痛的治疗研究 |
3.1 古方化裁 |
3.1.1 芍药甘草汤 |
3.1.2 四逆散 |
3.1.3 桂枝汤 |
3.1.4 小建中汤 |
3.1.5 半夏泻心汤 |
3.1.6 桂枝茯苓丸 |
3.1.7 当归芍药散 |
3.1.8 大成汤 |
3.1.9 藿香正气散 |
3.1.10 大顺红糖饮 |
3.1.11 平胃散 |
3.1.12 四磨汤 |
3.1.13 木香槟榔丸 |
3.1.14 补中益气汤 |
3.1.15 白术芍药散 |
3.1.16 良附丸 |
3.1.17 生化汤 |
3.1.18 柴胡疏肝散 |
3.1.19 膈下逐瘀汤 |
3.1.20 少腹逐瘀汤 |
3.2 自拟方 |
3.2.1 行气活血解粘汤 |
3.2.2 腹痛必应方 |
3.2.3 温中消食汤 |
3.2.4 缓急止痛汤 |
3.2.5 连朴茵砂汤 |
3.2.6 五香散 |
3.2.7 健脾消积汤 |
3.2.8 运脾止痛汤 |
3.2.9 益气疏理汤 |
3.2.10 开郁导气汤 |
3.2.11 理气活血汤 |
3.2.12 虚寒腹痛汤 |
3.2.13 温中止痛汤 |
3.2.14 益气活血汤 |
3.2.15 运脾导滞汤 |
3.2.16 安腹汤 |
3.2.17 解痉止痛汤 |
3.3 单味药 |
3.3.1 紫石榴 |
3.3.2 生姜 |
3.3.3 杨梅 |
3.3.4 大黄 |
3.3.5 黑脂麻 |
3.3.6 白酒 |
3.3.7 艾叶 |
3.4 中成药 |
3.4.1 镇痛酊 |
3.4.2 枫蓼肠胃康颗粒 |
3.4.3 腹痛安 |
3.4.4 化积止痛丸 |
3.4.5 麝香保心丸 |
3.4.6 胃苏冲剂 |
3.4.7 四磨汤口服液 |
3.4.8 复方丹参片 |
3.4.9 三红妇康精 |
3.4.10 溶石胶囊 |
3.4.11 金牛腹痛片 |
3.4.12 清开灵 |
3.4.13 复方甘草片 |
3.5 其他疗法 |
3.5.1 针灸治疗 |
3.5.2 穴位注射 |
3.5.3 拔罐 |
3.5.4 药物外敷 |
3.5.5 灌肠 |
3.5.6 按摩与气功治疗 |
3.5.7 民族医药 |
4 有关腹痛若干问题的思考 |
4.1 对腹痛宜和的认识 |
4.1.1 解表和 |
4.1.2 温而和 |
4.1.3 燥而和 |
4.1.4 润而和 |
4.1.5 清而和 |
4.1.6 消而和 |
4.1.7 补而和 |
4.2 对通法的认识 |
4.2.1 通法的发展脉络 |
4.2.2 通法涵义广泛,并非简单通下 |
4.2.3 广义的通法形式多样 |
4.2.4 运用通法必须详辨虚实 |
4.3 关于汗法治疗腹痛 |
4.3.1 汗法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
4.3.2 汗法治疗腹痛的原理 |
4.3.3 汗法多样,可治疗各种腹痛 |
4.4 芍药止痛范围的扩展 |
4.4.1 芍药止痛,由来已久 |
4.4.2 前人有"血虚适用,虚寒勿与"之说 |
4.4.3 用之得当,范围扩大 |
4.5 对"痛无补法"的探讨 |
4.5.1 痛无补法理论的提出 |
4.5.2 痛无补法的局限性 |
4.5.3 补法运用必须详辨 |
4.5.4 实证不可妄补 |
4.5.5 虚证不可不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中药CA2007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综述一:急性胃损伤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中医对急性胃损伤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中药CA2007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损伤预防作用的 实验研究 |
前言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检测指标及检测方法 |
4 实验结果 |
实验二:CA2007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1 材料和方法 |
2 实验方法 |
3 检测指标 |
4 实验数据统计和结果分析处理 |
结果 |
1 大鼠状态观察和行为学观察 |
2 大鼠体重和水肿指数比较 |
3 溃疡损伤指数及愈合百分率 |
4 各组大鼠组织匀浆中蛋白含量的测定比较 |
5 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匀浆中NO含量的比较 |
6 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匀浆中SOD含量的比较 |
7 各组大鼠血清和组织匀浆中MDA含量的比较 |
8 病理形态学变化 |
讨论 |
1 模型选择 |
2 中药CA2007药效原理探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图一(预防实验HE染色) |
附图二(治疗实验HE染色) |
四、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论文参考文献)
- [1]柴胡疏肝汤合栀子豉汤加味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观察[D]. 苏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2]中药穴位贴敷在慢性胃炎气滞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 许珊珊.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3]健脾和胃散敷脐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临床研究[D]. 闫瑢琦.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4]温胃贴对虚寒型胃脘痛止痛疗效的临床研究[D]. 刘宪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5]腹痛病证的古今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李永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6]中药CA2007对大鼠急性酒精性胃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D]. 赵云.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1)
- [7]康灵胃药配合脐部按摩治疗消化性溃疡[J]. 胡昆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