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石汤加味治疗胆石症72例(论文文献综述)
孙舒妍,高允海[1](2021)在《胆固醇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以胆固醇结石为主,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以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甚至出现黄疸为主的消化系统疾病。西医治疗该病主要采用溶石药物及手术取石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但复发率高。中医主要采用汤剂、耳针及体针等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做到"因人施治",提高了治疗效果。该文总结近年来胆固醇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洪翼兮[2](2021)在《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Meta分析方法进一步明确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时对保胆取石手术适应症的确立和术后胆囊结石复发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为中医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提供更客观、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收集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学术论文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已发表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0年12月。由3位评价员形成筛查小组,先由2位评价员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初步排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整理出初步纳入文献,然后两人进行全文阅读,若出现分歧,经过讨论协商或第三位评价员共同分析裁决,决定最终纳入的文献之后,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中医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12篇研究均为中文文献,共纳入患者1077例,其中研究组538例,对照组5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胆囊结石复发率:共有11项研究报道了胆囊结石复发率,观察组结石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OR=0.20,95%CI(0.12,0.33),P<0.0001;(2)胆囊壁厚度:共有11项研究报道了胆囊壁厚度的评价指标,观察组保胆取石术后胆囊壁厚度的减小优于对照组,MD=-0.65,95%CI(-0.83,-0.48),P<0.0001;(3)胆囊收缩率:共有11项研究报道了胆囊收缩率,观察组提高保胆取石术后胆囊收缩率水平优于对照组,MD=12.52,95%CI(9.29,15.75),P<0.0001。以上结果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在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上优于西医常规治疗,且中药能够明显提高胆囊收缩率,减小胆囊壁厚度,不良反应较少。
张晟铭[3](2021)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肝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术后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对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胆汁引流量及术后T管拔出时间的影响,并通过随访出院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复发情况,之后,在此基础上分析引起患者术后肝外胆管结石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评估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能否有效降低这些风险指标以达到远期防治肝外胆管结石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肝外胆管结石的237例胆总管结石手术病例资料。按照术后是否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将病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两组病例均行手术治疗: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取石并放置T管。观察组在术后常规行止血,抗感染,保肝等处理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口服,1包/次,每日3次;对照组只予术后常规处理。(3)分别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第1d、3d、7d、14d的血常规、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第1d、3d、5d、7d T管胆汁引流量的变化,并记录患者最终T管拔出时间;所有患者随访24个月,嘱患者入我院门诊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CP检查(术后3个月每月1次,后每6月1次),对比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4)汇总数据并应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的以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使用秩和检验;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风险因素评估采用Logic回归分析,结果以OR及95%置信区间(CI)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次数及患者结石大小、数量及胆总管内径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WBC,NEU计数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术后7d,14d WBC,NEU计数水平均低于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前比较,P<0.05);(3)两组治疗前,ALT、AST、ALB、PA、DBIL、IBI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第7d,14d ALT、AST、DBIL、IBIL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A明显升高,ALB无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术后7、14天ALT、AST、DBIL、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ALB无显着变化;(4)两组患者治疗后,术后1d、3d两组患者胆汁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5d、7d观察组胆汁引流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最终T管拔出时间上,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结果:两组总随访人数237人,实际随访人数106人;最长随访时间24个月,最短1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对照组复发人数16例(结石复发率14.68%),最短复发时间2月,最长复发时间18月,平均复发时间10.5月;观察组复发人数10例(结石复发率7.81%),最短复发时间6月,最长复发时间18月,平均复发时间13.5月,两组结石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33,P=0.021);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同一手术方式结石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多次手术患者对比1次手术患者结石复发率有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806,P=0.021;x2=13.855,P=0.003;)同组间中性粒细胞异常升高患者对比白细胞异常升高患者结石复发率无明显差异(x2=2.086,P=0.420;x2=1.335,P=0.821),观察组对比对照组,术前WBC、NEU异常患者结石复发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前ALT、AST、ALB、PA、DBIL、IBIL异常患者对比对照组对应指标患者复发率均有显着差异(P<0.05);Log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手术方式、手术次数,术前炎性指标异常人数,术前肝功能异常人数后,结果显示:多次胆道手术史[OR=2.31(95%CI:1.34-3.97),P<0.01]、术前WBC异常[OR=1.58(95%CI:0.81-3.10),P<0.01]、术前NEU异常[OR=3.60(95%CI:1.90-6.82),P<0.01]、术前ALT异常[OR=3.48(95%CI:1.86-6.40),P<0.01]、术前AST异常[OR=3.86(95%CI:2.23-4.32),P<0.01]、术前ALB异常[OR=3.92(95%CI:2.41-4.58),P<0.01]、术前PA异常[OR=4.01(95%CI:2.56-5.01),P<0.01]、术前DBIL异常[OR=3.98(95%CI:2.43-4.62),P<0.01]、术前IBIL异常[OR=3.96(95%CI:2.42-4.60),P<0.01]是胆道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术后应用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能够有效控制胆道感染与胆管炎症,能阻断致石性胆汁的形成,促进患者肝功能迅速改善,调节肝脏的分泌与代谢功能,降低胆管内压力,减少胆汁淤积,促进残石排除,减少患者带管时间,进而逆转胆管结石复发,显着降低患者远期肝外胆管结石复发率,既减轻了患者的身心负担,也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值得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加以推广。
陈建宏[4](2020)在《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后的作用,探索两者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价值,为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延伸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60例肝胆湿热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口服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上腹部压痛、肠蠕动、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和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淀粉酶(AMY)水平并进行疾病综合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术后第5天腹痛、腹胀、上腹压痛、肠蠕动、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而治疗组术后第5天腹痛、腹胀、肠蠕动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但两组术后第5天上腹压痛、恶心呕吐、发热积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WBC、hs-CRP、TBIL、ALT、GGT、AMY水平均较对照组显着下降(P<0.01),而治疗组术后第5天血清WBC、TBIL、ALT、AMY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着(P<0.05),但两组术后第5天血清hs-CRP、GGT水平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疾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通胰利胆汤联合推按运经仪治疗肝胆湿热证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患者有助于促进胰腺炎症消除及消化道功能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ERCP术后治疗效果。
杨晓婷[5](2020)在《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对保胆术后患者(证属肝胆湿热型)血清中IL-4、IL-6、TNF-α及EG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试验方法,选取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住院病人中符合西医保胆取石条件及中医诊断标准中肝胆湿热型辨证标准的6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进行编号后,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后,除术后进行生活方式指导外,不做其他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按疗程口服中药利胆排石汤,每日两次,早晚各1次,均于饭后半小时服用,一共持续三个疗程,每个疗程持续2周后,停止口服药物2周,再开始下一疗程。随访观察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收集患者血样并以ELISA检测血清中IL-4、IL-6、TNF-α及EGF水平,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中IL-6、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血清中IL-6、TNF-α浓度均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12周观察组血清中IL-4、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血清中IL-4、EGF浓度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12周观察组胆囊相对收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组术后12周相较术前胆囊相对收缩率均有所升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本实验证实利胆排石汤能够有效调节血清IL-4、IL-6及TNF-α含量,通过提高抑炎因子IL-4的同时使促炎因子IL-6、TNF-α的浓度下降而实现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的目的,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外科经验方利胆排石汤能够预防结石及一定程度溶石的可能机制之一;2.本实验证实通过测定血清中EGF含量的高低,有助于评价保胆术后患者的胆囊粘膜修复情况,可作为预测结石复发率的可参考指标之一,并且对于预防胆结石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李渊,高晓霞,秦雪梅[6](2020)在《促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中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利胆药指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加强胆囊收缩,促进胆囊排空的药物。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胆囊炎、胆结石、胆汁淤积、胆道感染和黄疸型肝炎等疾病。中草药作为我国的传统医药,资源广泛,成本低,具有毒副作用小或无,动物体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医药的快速发展,中药在利胆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中药利胆主要通过促进胆汁分泌,调节SCP2 mRNA,FXR,BSEP及外排转运蛋白,溶解胆固醇,促进奥狄括约肌舒张,改变胆汁成分等发挥作用。在临床上常运用中药汤剂、中药制剂,中药联合针刺、耳穴按压、泡浴、西药等治疗胆系疾病,且中药联合使用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复方、西药、针灸和泡浴等单独使用。还有总攻疗法和新型疗法也被运用到临床治疗中,中药取得的临床效果显着。现以文献综述的方式,总结近15年来具有利胆作用的单味药以及复方的药理作用及机制和在临床中的应用,同时也发现一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展望。
俞渊[7](2019)在《胆道炎症诱导胆管细胞miRNA网络失衡参与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特征分析及大黄灵仙胶囊的调节效应》文中提出(一)研究目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出现质的飞跃,医疗技术水平亦随之得到较大提高,原发性肝胆管结石(hepatolithiasis,HL)作为我国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其病因繁杂,涉及因素与环节较多,其中以长期反复发作的胆管炎症为其主要病理过程,而胆汁性肝硬化和胆管细胞癌是疾病反复进展的最终结局。因此,探索有效的治疗措施及干预机制,意义重大。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仍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措施,以对症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则为对症干预的首选措施,但治疗后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率仍居高不下,尤以年轻患者较为常见,以致于不得不进行再次,甚或是多次手术,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深入探明该病发病机理,并针对关键靶位形成有效治疗手段,对患者自身乃至社会发展而言都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本研究一方面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术后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以及对其血液相关指标进行观测,并对胆汁进行代谢组学的分析及特征检测,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另外一方面采用高通量miRNA芯片技术、qRT-PCR技术、Northern Blot技术、KEGG富集分析技术,明确胆道炎症诱导胆管细胞miRNA网络失衡特征及大黄灵仙胶囊的干预靶位,以期为大黄灵仙胶囊治疗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提供更深刻的科学依据。(二)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临床研究):选取142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大黄灵仙胶囊治疗组(治疗组)-72例和消炎利胆片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70例。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证候评分、彩色多普勒上腹部检查,观察胆囊壁和胆结石变化情况、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常规指标检测、胆汁内源性代谢物特征改变,最终评价其安全性及疗效。第二部分(实验研究):实验(一)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胶囊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应激的研究,研究以大鼠胆管细胞为研究对象,以内毒素(LPS)炎性致敏胆管细胞,于48h、72h分离大鼠胆管细胞,采用高通量miRNA芯片技术、qRT-PCR技术、Northern Blot技术、KEGG富集分析技术,检查胆管细胞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及IL-6和TNF-αmRNA表达情况,从细胞水平阐释DHLX对胆管细胞炎性应激的影响。实验(二)以LPS刺激胆管细胞构建模型基础,予以DHLX干预,借鉴现代miRNA芯片技术及生物信息分析技术,分离并培养大鼠胆管细胞,转染miRNA过表达质粒或抑制表达质粒,研究以LPS诱发胆管细胞炎性反应进行研究,予以DHLX干预,借鉴现代研究方法,以qRT-PCR验证靶mRNA表达,miRNA芯片技术结合多元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索DHLX通过miRNAs对炎性胆管细胞的多元调控机制。(三)研究结果第一部分:(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有效率69.40%;对照组有效率51.4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评分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证候积分降低名称,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证候评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腹部彩超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胆囊B超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透声差、壁毛糙、壁厚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对胆汁透声差、壁毛糙的改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p=0.04;χ2=4.76,p=0.03);对胆囊壁增厚的治疗情况无明显差异(χ2=1.83,p=0.24);两组患者胆囊结石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胆囊结石有效率58.30%;对照组有效率40.00%。两组有效率比较,治疗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检查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WBC、CRP、ALT、AST、TBIL、DBIL、TBA、TC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WBC、ALT、AST、TBIL、DBIL、TBA均降低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差异(p<0.001);组内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WBC、ALT、AST、TBIL、DBIL、TBA均降低明显,差异均具有显着差异(p<0.001);对照组同一趋势,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5)两组患者胆汁代谢组学特征检测:主成分集中于椭圆形95%CI内,治疗前主要分布在右侧,治疗后主要分布左侧,同时,可见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代谢物主要分布于左侧的上象限,对照组分布于左侧下象限。胆汁内源性代谢物峰的匹配度均大于800,且未超过1000,可见结果较为可信。组间比较,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丙氨酸、柠檬酸、甘氨酸、胆固醇、甘油、苹果酸、胆碱、牛黄碱浓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部分指标如乳酸、谷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LDL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代谢物丙氨酸、柠檬酸、乳酸、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酰胺、胆固醇、甘油、苹果酸、胆碱、牛黄碱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各自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6)安全性观察:治疗过程中及随访期内,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的复查,主要为心电图、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粪便常规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组出现3例(4.17%)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出现5例(7.1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1)观察D组的增值率最高,达95%,也就是LPS(5ug/ml)+DHLX(1mg/ml)浓度,从而确定该浓度配置为DHLX 1mg/ml是直接胆管细胞炎性实验(LPS 5ug/ml)的较佳浓度。(2)与空白组比较,LPS对照组、LPS+PDTC组、LPS+SB203580组、LPS+PTDC+SB203580组的Myd88、TRAF6、TAK1、IKKa、NF-κBmRNA表达,均增加明显,LPS+中药组、LPS+PDTC+中药组、LPS+SB203580+中药组、LPS+PTDC+SB203580+中药组,则降低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对照组比较,LPS+PDTC组、LPS+SB203580组、LPS+PTDC+SB203580组的Myd88、TRAF6、TAK1、IKKa、NF-κBmRNA表达,有所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LPS+中药组、LPS+PDTC+中药组、LPS+SB203580+中药组、LPS+PTDC+SB203580+中药组,则降低明显,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中药组比较,LPS+PDTC+中药组、LPS+SB203580+中药组、LPS+PTDC+SB203580+中药组的Myd88、TRAF6、TAK1、IKKa、NF-κBmRNA表达,有所降低,但无明显差异(p>0.05)。(3)与空白组比较,LPS刺激后胆管细胞IL-6及TNF-αmRNA表达显着增高,DHLX干预处理胆管细胞后IL-6及TNF-αmRNA表达明显受到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比较可见,LPS处理组及LPS+大黄灵仙方处理组,差异表达miR散点分布存在不一致性。(5)将比较所产生的差异表达情况绘制火山图,对差异miR进行靶基因预测,取交集,并进行GO和KEGG分析。大黄灵仙胶囊作用的miR通路集中于TLR4/NF-κB/MAPK通路,基因功能集中于EMT上。(6)DHLX可在胆管细胞炎性条件下,调控miR-140-5p、miR-146a-5p、miR-30b-3p等30个miRNAs表达。(7)将预测得到的靶基因(4517个)进行G0分析,DHLX可影响胆管细胞信号转导、有机化合物反应及缺氧应激等生物学过程,调节细胞质、内质网及膜筏等细胞组份,调控信号转导活性、转录调控区的DNA结合及电压门控钾通道活性等分子生物功能。(8)DHLX可在胆管细胞炎性条件下调控cAMP、cGMP-PKG、HIF-1及TNF-α等信号通路,参与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调控。(9)DHLX在胆管细胞炎性条件下可对rno-miR-140-5p、rno-miR-152-3p、rno-miR-221-3p及rno-miR-30b-3p的表达进行调控,影响胆管细胞炎性反应进程。(四)研究结论1.大黄灵仙胶囊与消炎利胆片均可有效防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但大黄灵仙胶囊效果更佳。2.大黄灵仙胶囊可有效改善胆囊的炎症状态,有一定的排出泥沙样结石的作用,调控血液中血脂及肝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患者胆汁代谢组学特征,从结石成因上防止致石性胆汁分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安全性较高。3.大黄灵仙胶囊可调控胆管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因子IL-6及TNF-αmRNA表达,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应激,减缓疾病进展。4.大黄灵仙胶囊可通过调控miRNAs表达,影响诸多信号转导通路,如HIF-1、cGMP-PKG、TNF-α、PI3K/Akt等,并参与其中的生物过程,从而证实了DHLX对胆管细胞炎性反应的多维调控过程。
龙祯,张晖,孔棣[8](2019)在《通腑泄热法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通腑泄热法"属于中医中下法的范畴,为治疗胆胰疾病的重要治法;是依据中医理论中"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思想,其本质为通腑泻下,引邪下行,以清除里热,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胆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以其气行热清,通则不痛、祛邪扶正之效,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其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大柴胡汤、茵陈蒿汤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探讨其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以其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纪晓丹[9](2019)在《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通过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概述、以“治未病”的观点防治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经验四部分内容、以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应用,对蒋健教授临床应用“治未病”理念进行诊疗的经验总结分析。基于蒋健教授2003年至2018年期间有关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案例,结合其“治未病”不仅是未病先防,还包括轻症防重、浅病防深、短罹防长、小恙防大、单患防复、良疾防恶、郁证防病等学术观点,探讨运用治未病理念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对于胰腺炎的防治策略,根据蒋健教授提出的“胰腺亦脏亦腑”的生理病理特点,以从脏论治、从腑论治、脏腑并治三个方面进行,重视识别胰腺炎“欲发”状态,熟知胰腺炎危险因素,尽早采用“治未病”理念的中医“理法方药”策略,以减少胰腺反复发作、减轻胰腺炎发病程度、防止胰腺炎病情进一步重症化,为临床同道运用“治未病”开阔新思路。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的防治策略,根据“胆腑”的病理生理特点,中医采用“六腑以通为用”之法,熟知胆囊炎胆石症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其“征兆性”表现,以降低胆囊炎胆石症复发机率,预防胆源性并发症的发生,乃是“治未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首要任务。对于尿路感染的防治策略,结合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健脾补肾扶正三个方面进行中药防治,并根据患者症状表现及尿检结果前后对照,调配治则和药物比例,标本兼治;以患者病证变化对其进行“治未病”疗效观察与评价。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防治策略,根据中医“火邪上蒸于口唇”的特点,采用清热解毒泻火、健脾益气扶正,兼顾祛邪扶正,以减轻口腔溃疡的发病程度、减少口腔溃疡的发作次数达到“治未病”防止复发的可能。蒋健教授关于“治未病”理论与实践具有临床实用性及其指导意义。
王克茹[10](2019)在《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及对胆汁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实验的研究为,通过对SD大鼠灌服调肝利胆合剂,观察其合剂对胆汁的分泌量和对胆汁中总胆固醇、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的含量变化有无影响。探讨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和对其胆汁主要成分影响的作用机制。材料与方法:雌雄各半的SD大鼠总计30只。在进行一周的适应性喂养后,将其随机分为每组10只的三组。灌服无菌蒸馏水为空白对照组,灌服中成药胆宁片混悬液为阳性药物对照组,灌服中药方调肝利胆合剂为实验组。每日一次的灌胃给药形式,持续3天,此外时间,保持大鼠正常作息、摄食。于第四天,对三组大鼠进行灌胃给药后,进行麻醉并行胆总管引流,分别记录第一、二、三小时总共三个时段的胆汁流量,并于-80℃冰箱储存。胆汁成分的含量变化通过检测,对三组胆汁酸、胆红素、胆固醇含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并对不同时段的三组胆汁流量变化进行观察对比。结果:1.通过对各组胆汁流量的计量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胆汁流量均比空白组增加,调肝利胆合剂实验组相比胆宁片阳性药物对照组的胆汁分泌量增高,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通过检测各组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汁酸的结果,发现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空白组,胆汁酸含量均增加,实验组胆汁酸含量较对照组胆汁酸含量升高,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对三组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固醇、胆红素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与空白组分别进行比较的对照组和实验组,胆固醇、胆红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实验组的胆固醇、胆红素含量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药组方调肝利胆合剂有利胆作用,具有增加胆汁分泌量功能。2.调肝利胆合剂具有使胆汁中胆汁酸含量增高,胆固醇、胆红素含量降低的功能,可以使胆汁成分发生有效改变,可推测通过发挥利胆作用、改变胆汁的成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胆结石形成的作用。
二、排石汤加味治疗胆石症7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排石汤加味治疗胆石症72例(论文提纲范文)
(1)胆固醇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医学对胆固醇结石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胆固醇结石的认识 |
3 治疗方法 |
3.1 西医疗法 |
3.2 中医药疗法 |
3.3 中西医结合疗法 |
4 总结与展望 |
(2)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综述 |
1. 中医药研究 |
1.1 中医学对胆及胆石症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胆石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胆石症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 |
2.3 胆结石的诊断 |
2.4 胆结石的治疗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1. 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检索范围与策略 |
2.1 检索范围 |
2.2 检索策略 |
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文献资料的筛选与提取 |
4.1 文献资料的筛选 |
4.2 数据提取 |
5. 文献质量评价 |
6. 数据分析 |
7. 发表偏倚分析 |
第三部分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 |
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
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4. Meta分析结果 |
4.1 主要结局指标 |
4.2 次要结局指标 |
4.3 敏感性分析 |
4.4 发表偏倚 |
5. 我科近3年保胆取石手术病例总结 |
5.1 适应证、禁忌证 |
5.2 利胆排石浓煎剂辅助保胆取石治疗效果 |
5.3 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医对肝胆、胆石症的研究 |
1.1 肝胆的生理功能 |
1.2 胆石症的病因及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的病因 |
1.3 胆石症的症状 |
1.4 胆石症的防治原则 |
1.5 中药对胆石症的干预 |
2. 结果分析 |
3. 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 |
第五部分 不足及展望 |
第六部分 结论 |
综述 保胆取石术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1.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分组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和排除标准 |
1.5 仪器与试剂 |
2.方法 |
2.1 治疗方法和两种治疗方案的选择 |
2.1.1 治疗方法 |
2.1.2 两组治疗方案的选择 |
2.1.3 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方剂的确定 |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2.1 基线资料 |
2.2.2 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 |
2.2.3 肝功能指标 |
2.2.4 胆汁引流量及T管拔出时间 |
2.2.5 术后随访 |
2.3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3.2 两组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较 |
3.3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对比 |
3.4 两组胆汁引流量及拔出T管时间 |
3.5 两组随访结果及其影响结石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5.1 随访结果 |
3.5.2 两组手术方式对结石复发的影响 |
3.5.3 多次胆道手术史对结石复发的影响 |
3.5.4 术前异常血象对结石复发的影响 |
3.5.5 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对结石复发的影响 |
3.5.6 两组患者与结石复发相关独立风险因素的Logic回归分析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胆管结石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
二、病因 |
三、发病机制 |
四、西医诊断 |
五、严重程度分级 |
六、西医治疗 |
七、内镜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
第二节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中医临床研究现状 |
一、对胰腺解剖的认识 |
二、病名 |
三、病因病机 |
四、辨证分型 |
五、中医治疗 |
第三节 中西医对推按运经仪的认识 |
一、机理 |
二、临床应用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二、研究方案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
二、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
三、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
四、两组疾病综合疗效比较 |
第三节 讨论 |
一、结果分析 |
二、机制探讨 |
三、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论文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例报告表 |
附录2 样本量估计 |
附录3 随机抽样表 |
附录4 随机数字表 |
附录5 推按运经仪治疗图片 |
附录6 ERCP治疗图片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胆石症的综述 |
1.1 胆及胆石症的中医定义 |
1.2 胆石症的病因病机 |
1.3 祖国医学对胆石症治则治法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2.1 胆结石的发病率 |
2.2 胆结石的发病机制 |
2.3 胆结石的诊断 |
2.4 胆结石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病例资料 |
1.1 病例来源与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保胆取石手术的病例选择 |
2 主要实验材料 |
2.1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2 实验所需设备 |
3 临床实验 |
3.1 手术方式 |
3.2 服药方式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1 胆囊相对收缩率 |
4.2 IL-4、IL-6、TNF-α及EGF的检测 |
4.3 随访 |
4.4 数据处理 |
5 实验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利胆排石汤方药分析 |
2 IL-4、IL-6、TNF-α与胆结石 |
3 胆囊粘膜与胆结石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五部分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促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中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胆系疾病病理机制 |
2 利胆单味药和复方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
2.1 促胆囊收缩,舒张 |
2.2 促进胆汁的分泌 |
2.3 调节SCP2 mRNA,FXR,BSEP及外排转运蛋白等 |
2.4 溶解胆固醇 |
2.5 促进奥狄括约肌和胆道括约肌舒张 |
2.6 降低胆汁中胆固醇、胆红素、Ca2+等的含量,改变胆汁成分 |
3 中药复方临床应用 |
3.1 纯中药治疗 |
3.1.1 中药汤剂 |
3.1.2 中药制剂 |
3.2 联合治疗 |
3.2.1 中药结合针刺、耳穴按压 |
3.2.2 中药结合泡浴 |
3.2.3 2种中药结合使用 |
3.2.4 中药结合西药、基础治疗 |
3.3 其他疗法 |
3.3.1 总攻疗法 |
3.3.2 新型治疗方法 |
4 总结 |
(7)胆道炎症诱导胆管细胞miRNA网络失衡参与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特征分析及大黄灵仙胶囊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并胆总管继发性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引言 |
2 临床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选择 |
2.2 病例分组 |
2.3 治疗方案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评判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入院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证候评分积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腹部彩超变化比较 |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检查比较 |
3.6 两组患者胆汁代谢组学特征检测 |
3.7 安全性观察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胶囊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应激的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胆管炎症大鼠模型建立 |
3.3 给药方法 |
3.4 标本采集 |
3.5 胆管细胞分离与培养 |
3.6 胆管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 |
3.7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胆管细胞实验的较佳浓度 |
5.2 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情况 |
5.3 DHLX下调炎性胆管细胞IL-6及TNF-αmRNA表达 |
实验二 基于miRNA芯片技术探索大黄灵仙胶囊对炎性胆管细胞的多维调控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药物及试剂 |
2.3 实验仪器 |
3 实验方法 |
3.1 动物分组 |
3.2 胆管炎症大鼠模型建立 |
3.3 给药方法 |
3.4 标本采集 |
3.5 胆管细胞分离与培养 |
3.6 胆管细胞接种与药物处理 |
3.7 miRNA芯片检测及分析 |
4 统计方法 |
5 实验结果 |
5.1 芯片杂交前RNA及芯片扫描数据质控合格 |
5.2 DHLX可作用LPS刺激后BDECs下游miR,调控下游通路 |
5.3 DHLX可调控胆管细胞炎性应激条件下多个miRNA表达 |
5.4 DHLX在胆管细胞炎性应激条件下调控的miRNAs |
5.5 DHLX调控的miRNA靶基因GO分析 |
5.6 DHLX调控的miRNA靶基因KEGG PATHY分析 |
5.7 RT-PCR验证关键miRNA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胆结石的认识 |
1.1 病因病机 |
1.2 治则治法 |
1.3 临床运用 |
1.3.1 内服方药 |
1.3.2 中医外治 |
1.4 机制探讨 |
2 现代医学对胆结石的认知 |
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治疗方法 |
2.2.1 口服药物 |
2.2.2 手术治疗 |
3 导师治疗胆结石的主要学术思想 |
3.1 从肝论治胆结石,肝胆同治 |
3.2 重视清热利湿,攻补兼施 |
4 大黄灵仙胶囊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5 大黄灵仙胶囊对胆结石并慢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
5.1 基线资料分析 |
5.2 总体疗效评价 |
5.3 B超影像学改变分析 |
5.4 血液相关指标改善情况分析 |
5.5 胆汁代谢组学特征改变分析 |
5.6 安全性分析 |
6 基于NF-κB信号通路探讨大黄灵仙胶囊缓解胆管细胞炎性应激的研究 |
7 基于miRNA芯片技术探索大黄灵仙胶囊对炎性胆管细胞的多维调控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一:中医药治疗胆石症的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二:胆石症的中西医治疗方法钩沉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胆石症诊断标准 |
附录二:胆石症疗效判定标准 |
附录三:主要缩略词 |
博士就读期间的论文发表、科研立项和学术活动等情况 |
致谢 |
(8)通腑泄热法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分类综述 |
1.1 通腑泄热法内涵 |
1.2 通腑泄热法的常用方剂 |
1.2.1 大承气汤药理作用 |
1.2.2 大柴胡汤药理作用 |
1.2.3 茵陈蒿汤药理作用 |
1.3 临床应用 |
1.3.1 胆系疾病 |
1.3.2 胰腺疾病 |
2 小结 |
3 讨论 |
(9)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蒋健教授“治未病”的学术观点 |
第二部分 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 |
一、以“治未病”防治胰腺炎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胰腺炎“未病先防” |
1.1 胰腺炎临床特点 |
1.2 胰腺炎诱发因素及“欲发”表现 |
1.3 临床案例分析 |
1.3.1 疏肝利胆、通腑泄热,预防胆源性胰腺炎 |
1.3.2 通腑泄热、益气扶正,预防胰腺炎慢性化 |
2 胰腺炎“既病防变” |
2.1 胰腺具有“亦脏亦腑”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1 胰腺具有脏(脾)的生理病理特点 |
2.1.2 胰腺具有腑(胆、肠、胃)的生理病理特点 |
2.2 治疗胰腺炎需要根据不同病期从脏或从腑论治 |
2.2.1 胰腺炎发作期当从腑论治 |
2.2.2 胰腺炎恢复期当从脏论治 |
2.2.3 兼具脏病腑病特点当脏腑并治 |
2.3 临床案例分析 |
2.3.1 通腑泄热、渗湿散结,从腑辨治“已发”胰腺炎 |
2.3.2 通腑泄热、益气健脾,脏腑并治辨治“已发”胰腺炎 |
3 胰腺炎“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4 “治未病”诊治胰腺炎经验小结 |
二、以“治未病”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胆囊炎胆石症“未病先防” |
1.1 胆囊炎胆石症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
1.2 识别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欲发”表现 |
1.3 辨治思路 |
1.4 临床案例分析 |
2 胆囊炎胆石症“既病防变” |
2.1 辨治思路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疏肝利胆止痛、消石排石,辨治“已发”结石性胆囊炎 |
2.2.2 利胆通腑、健脾益气,辨治“已发”非结石性胆囊炎 |
3 慢性胆囊炎“瘥后防复” |
3.1 辨治思路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疏肝泄热、健脾益气,结石性胆囊炎“瘥后防复” |
3.2.2 利胆退黄、疏肝健脾,调养“恢复期”胆囊炎 |
4 “治未病”诊治胆囊炎胆石症的经验小结 |
三、以“治未病”防治尿路感染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尿路感染“未病先防” |
1.1 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
1.2 尿路感染诱发因素 |
1.3 临床案例分析 |
2 尿路感染“既病防变” |
2.1 治疗尿路感染需要根据不同病期祛邪或扶正论治 |
2.1.1 单纯尿路感染发作期祛邪为主 |
2.1.2 虚实夹杂尿路感染扶正祛邪并举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虚实夹杂,祛邪扶正并举辨治“已发”尿路感染 |
2.2.2 合并子宫脱垂的尿路感染者,辨治其“发作期”尿路感染 |
3 慢性尿路感染“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分析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合并子宫脱垂的尿路感染者,辨治其“恢复期”尿路感染 |
3.2.2 健脾补肾,瘥后防复调养“稳定期”尿路感染 |
4 “治未病”诊治尿路感染的经验特点小结 |
四、以“治未病”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证思路及经验 |
1 口腔溃疡“未病先防” |
1.1 口腔溃疡危险因素及其临床表现特点 |
1.2 识别口腔溃疡“征兆性”表现 |
1.3 口腔溃疡“未病先防”辨治分析 |
1.4 临床案例分析 |
2 口腔溃疡“既病防变” |
2.1 具体治则分析 |
2.2 临床案例分析 |
2.2.1 清肝泻火,清脾热利湿辨治“已发”口腔溃疡 |
2.2.2 泻脾通腑,清热解毒辨治“已发”口腔溃疡 |
2.2.3 清热解毒,补气扶正辨治“已发”、截断“欲发”口腔溃疡 |
3 口腔溃疡的“瘥后防复” |
3.1 具体治则分析 |
3.2 临床案例分析 |
3.2.1 健脾扶正,清热解毒调养“恢复期”口腔溃疡 |
4 “治未病”诊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经验特点小结 |
第三部分 以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的临床实践应用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数据录入与规范化 |
2 数据挖掘软件及方法 |
2.1 频数分析 |
2.2 关联规则分析 |
3 结果 |
3.1 关于胰腺炎症状、用药分析 |
3.1.1 关于胰腺炎症状分析 |
3.1.2 关于胰腺炎用药分析 |
3.1.3 防治胰腺炎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2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用药分析 |
3.2.1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症状分析 |
3.2.2 关于胆囊炎胆石症用药分析 |
3.2.3 防治胆囊炎胆石症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3 关于尿路感染症状、用药分析 |
3.3.1 关于尿路感染症状分析 |
3.3.2 关于尿路感染用药分析 |
3.3.3 防治尿路感染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3.4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用药分析 |
3.4.1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症状分析 |
3.4.2 关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用药分析 |
3.4.3 防治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常用药对及中药关系网络 |
4 总结 |
第四部分 讨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治未病”的渊源与发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3 |
附表1 中药术语表 |
(10)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及对胆汁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四、排石汤加味治疗胆石症7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胆固醇结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J]. 孙舒妍,高允海. 中国民间疗法, 2021(12)
- [2]中药预防保胆取石术后胆囊结石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D]. 洪翼兮.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十二味疏肝利胆颗粒肝外胆管结石术后应用研究[D]. 张晟铭.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通胰利胆汤合推按运经仪在胆源性胰腺炎ERCP术后的作用观察[D]. 陈建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利胆排石汤调节保胆取石术后炎症因子平衡及促进胆囊粘膜修复的临床对照研究[D]. 杨晓婷.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促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中药研究进展[J]. 李渊,高晓霞,秦雪梅. 中国中药杂志, 2020(06)
- [7]胆道炎症诱导胆管细胞miRNA网络失衡参与肝内胆管结石形成特征分析及大黄灵仙胶囊的调节效应[D]. 俞渊. 暨南大学, 2019(01)
- [8]通腑泄热法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J]. 龙祯,张晖,孔棣. 世界中医药, 2019(06)
- [9]蒋健教授基于“治未病”理念对“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尿路感染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防治策略探讨[D]. 纪晓丹.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调肝利胆合剂的利胆作用及对胆汁成分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克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