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浦江畔工人阶级的心声(论文文献综述)
刘兴山[1](2019)在《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从上海外滩雕塑的起源出发,分析外滩雕塑产生的缘起与公共属性的根源所在,通过梳理外滩雕塑的演变特征,探索外滩公共雕塑在建立、存在、发展、毁灭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外滩公共空间的形成对公共雕塑出现形成的积淀作用、外滩空间公共文化的注入对公共雕塑出现的孕育过程、外滩空间的独特属性为公共雕塑呈现所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通过研究揭示出外滩之所以形成公共雕塑的内部根源,夯实外滩公共雕塑研究的学术基础。论文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将外滩公共雕塑演变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3年—1941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一个呈现时期,论述这个时期中空间文化、政治因素、公共内涵与第一个雕塑呈现时期形成的演变关系。第二阶段:1943年—1992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缺失时期,分析这个特殊阶段形成的历史因素、未落成的雕塑、造成的文化流失、对未来城市雕塑发展的借鉴等具体问题,深入阐述外滩公共雕塑缺失时期与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城市变迁的演变、文化背景的演变、历史进程的演变之间的因果关系,证得雕塑缺失时期形成与延续的内涵。第三阶段:1992年—2008年,为外滩公共雕塑演变的第二个呈现时期,以分析空间建设与格局调整对外滩公共雕塑演变产生的内因为研究的主要对象,论述外滩空间的独特地理位置与历史承载特征对雕塑演变起到的根源作用,提出外滩这个时期的公共雕塑出现和造型表现对中国城市雕塑建设发挥的重大作用。此外笔者从创作实践角度运用“本体语言研究”方法,对外滩历史中出现的每件公共雕塑进行了详尽的排查,对外滩现存的雕塑实体、遗留残骸、存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和具体测量。对外滩公共雕塑的造型语言、表现手法、材料运用、尺寸设计、安装工艺等艺术创作手法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分析。笔者考察发现了外滩《红石纪念碑》遗址所在地,并对其进行实地勘测与具体尺寸分析;对《赫德像》底座造型的残片进行了断代和具体的尺寸测量;对《巴夏礼像》底座进行了实地考察与具体尺寸和造型研究;对《汇丰铜狮》的实际存在环境和原作的演变痕迹,进行了具体的调研,为外滩公共雕塑整体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数据,以充实上海外滩雕塑研究的学术内容。全文将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研究与“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融合贯通,组合论证了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机制、建立方式、造型语言、空间因素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借鉴意义,提出外滩公共雕塑对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所带来的启蒙与昭示意义;阐述论证外滩人物雕塑的表现形式对中国早期人物纪念雕塑的启示作用;实证分析外滩纪念碑雕塑表现特征开启了中国近代纪念碑雕塑的序幕;理据再现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历程是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一个缩影,为中国近现代城市雕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证;最后,结合外滩现存公共雕塑现状的实地调研,深入剖析外滩现有空间中缺失现象产生的缘由,提出建设性意见。望将来研究成果能与中国近代城市雕塑的发展进行连接,使本研究的意义真正落到实处。
魏巍[2](2020)在《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文中研究指明沪剧作为上海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从清代中期到民国期间,大致经历了从民间小调到花鼓戏、滩簧、申曲和沪剧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沪剧以演出“西装旗袍戏”而闻名上海滩。西装旗袍戏以表现现代都市生活为主要内容,部分剧目是由时事新闻和外国电影改编而来,因此深受上海市民的欢迎。在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沪剧同其他戏曲一道参与了由政府发起的“戏曲改造”运动。国家通过“戏改”的实施以及社会运动的发起,对沪剧生态进行整顿,沪剧剧团和艺人对此积极回应。在过渡时期,政府对剧场、影院的改造极大地改变了戏曲演出市场,上海戏曲界出现危机。在危机中,民间剧团纷纷加入国营,从而确立了剧团的国营体制。自1957年初至1958年夏,在经历了剧团交区、县管理和整顿清理中小剧团以及成立戏曲学校等一系列措施后,沪剧剧团和艺人的整体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之后随着大跃进运动的发起,剧团参加“六边”活动,艺人观念得以重塑,同时剧团群众创作了大量质量低下的业余作品。在工厂和农村地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在经历了建国初期的发展后,进入到“浮夸风”阶段,并出现了生产与宣传之间的矛盾。在调整时期,沪剧演出剧目和艺人观念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复,群众业余活动演出和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到较好解决,但整体依然具有贴近政治、反映现实和不平衡性的发展特征。在1963年、1964年“两个文艺批示”发出后,文艺政策较前期斗争气氛明显加强。在文艺大批判下,沪剧积极演出现代戏,同时组成小分队下乡、下厂演出,江青选中沪剧《芦荡火种》和《红灯记》推出了革命样板戏,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动。在文革前期,沪剧剧团、艺人、演出活动受到“文艺黑线专政论”的冲击,演出停止、剧团撤销、艺人受到批判,红卫兵运动兴起。在文革后期,由余下的专业剧团人员和业余创作力量一起创作演出的少数沪剧小戏,成为这一时期沪剧演出的主体。
俞亮鑫[3](2021)在《江南造船厂: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文中认为1920年9月26日,江南造船厂工人李中发表《一个工人的宣言》,是中国第一个以产业工人身份发表的政治性文章。随后上海机器工会成立,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产业工人工会,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姿态登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在领导工人运动方面,由宣传教育阶段进入到有计划地组织工人的阶段,这充分证明了江南造船厂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
姚昉[4](2009)在《外白渡桥》文中认为楔子"总是这样:半辈子当女儿,半辈子当妈妈,永远没个完……什么时候才能无忧无虑呢?大概不会有。"这是一部电影里女主人公的心灵独白。这部电影的名字叫《人生真谛》。
任丽青[5](2007)在《“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文中认为我的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阐明“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繁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分节论述。第一节分析“工人作者”这个概念。因为这是一个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展示工人阶级的力量这个政治目的而使用这个概念的,所以当时的理解比较宽泛,包括了三种情况的作者。而在今天严格地来看,应该只有各行各业的工人可以称为工人作者,党的文教干部不应包括在这个概念之内的。第二节,我梳理了自“革命文学”提出之始,“革命文学”或“无产阶级文学”对其创作主体的要求。从革命战争年代寄希望于革命的知识分子作家,到建国后更寄希望于真正工农出身的作家,共产党的领袖和文艺界的领导在这方面有较多论述,角度也不尽相同,我对此作了归纳和整理。第三节,我从经济原因上分析,认为建国后上海城市性质的变化、上海工业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活动,为上海的工人作者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鲜活的创作素材。如果没有这样的经济建设形势,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是不可能达到繁荣的程度的。第四节,我从政治原因上分析,我认为这个时期是工人阶级政治地位最高的时期,工人阶级成了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共产党为了让工人阶级能够承担起领导阶级的使命,在建国初期大力开展了扫盲识字教育和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使工人阶级也从文化上翻身,具有一定的文化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强烈的翻身感和当家作主感就使工人中的文学爱好者拿起笔来,形成工人文学创作的普遍性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建国后党的文艺政策重视培养工人阶级的文艺大军和业余作者,所以就形成了有利于工人创作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作协和文学刊物对工人作者的培养、辅导机制,以及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教育、支持机制。第五节,我总结了着名工人作家在创作成长道路上所作的个人努力。第二章,我探讨了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的性质和特征。我觉得,从政治属性看,它是无产阶级文学在社会主义阶段的表现,也就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从题材属性看,它不是都市文学,但是也有别于知识分子作家的工业题材文学。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带有城市特点的工人阶级文学。这种文学显现出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工人阶级的意识,二是上海的城市特点。第一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文学创作中呈现出来的工人阶级意识:劳动观、集体主义、以技术民主为内容的主人翁意识、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为内容的技术倾向、以及工人阶级的劳动美学意识。第二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阶级文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描写,包括对“上海人”的城市身份认同、对上海城市功能的认同、对上海城市环境的认同、对“上海话”地域语言的有限认同、以及对市民趣味的警示性描写。第三节,我分析了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这种局限性是由于当时政治对文学的过分干预和工人作者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造成的。我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小结。第三章,我选取了当时影响最大的四位工人作家胡万春、费礼文、唐克新和陆俊超,对他们的小说进行了分析评论,指出他们创作上的特点和不足,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展现上海工人小说创作的面貌。
韩晓[6](2017)在《民国时期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跨体验与文学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时期,大批韩人为摆脱日本殖民统治来到中国,其中有不少留学生。在这些留学生中,产生了十余位作家,如崔独鹃、朱耀翰、朱耀燮、沈熏、金光洲、姜鹭乡、皮千得、丁来东、朴世永、韩雪野、李陆史、金沼叶等。他们胸怀强烈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忱,负笈来华。留学经历使他们获得了与在殖民地朝鲜不一样的跨国体验,丰富了他们文学创作的题材,拓宽了他们文学创作的空间。他们的文学书写是韩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韩现代文学交流与跨界书写的珍贵史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从跨国体验的角度切入,综合运用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比较文学形象学、性别社会学等理论和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具体阐述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跨国体验与文学书写之间的关联,并进而阐明他们文学创作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近代以来韩人来华留学史的梳理,可以发现来华留学的韩人作家,是近代来华的众多韩国移民中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它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语境,与近代韩民族的受难密切相关,也与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与韩国具有同质性相关。通过对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研究,不难看出他们大部分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出生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拥有较为强烈的反日意识与民族独立意识,因直接参与民族独立运动或受独立运动先驱指引,来到中国。第二,他们的来华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30年代,尤以20年代为最盛,这与三·一运动后,韩人反日独立意识的高涨有关。这说明他们的来华,多带有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特点,并且民族意识成为他们文学书写的基调,贯穿他们跨国体验的始终。韩人作家在跨国体验中,不可避免地对文化身份产生思索。一方面,他们坚守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不时在异域回望故乡,表露出深深的亡国之恨,也诉说着异域飘零的乡愁。另一方面,他们在跨国体验中也切实感受到了文化差异和冲突,感受到了自己的边缘身份,并努力思考着超越冲突的方法。最终,在直面日本及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过程中,在切实感受到半殖民地民众的生存困境中,他们找到了解决和克服冲突的办法。那就是基于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共同目标,形成了与中国联合起来反对共同敌人的认知。在这一过程中,韩人作家们重构了他们的文化身份,也使他们的文学书写具有了一定的国际视野,有了探寻人类普遍价值的可能性。由于来华留学的韩人作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两大城市,因而他们在华的体验可以说主要是都市体验。他们将在这两座氛围相异的都市的不同体验融入到各自的文学书写之中。他们在上海租界里感受到的是完全不同于殖民地朝鲜的现代氛围,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的繁忙构成的现代繁华刺激着韩人作家们的眼球,使他们在感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同时,也思考着隐藏于繁华景象背后的西方殖民主义。从他们的文学书写中可以发现,他们往往把都市文化等同于西方殖民文化,并侧重于对都市阴暗面的描写。无论是休闲空间公园,还是狭小的亭子间,又或是充斥着欲望的舞厅、妓院,都成为了他们借以批判殖民主义的空间。这种批判意识与他们的文化身份认同息息相关,反帝反殖民的认知使他们自然对西方殖民文化带来的都市现代性表现出排斥、鄙夷的态度。但我们也遗憾地发现,他们对于都市文化的批判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将都市的阴暗面赤裸地展现出来,没有形成超越性的认识,挖掘出本质性原因。而在北京,他们感受到的是古都的传统风韵和特殊魅力。韩人作家在北京书写中,通常寄予北京一种特殊的情感,他们往往把这里当成治愈自己饱受殖民创伤的心灵的救赎之地。出于对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他们对民国时期北京表现出的现代性选择视而不见,乐于对北京的古都韵致、帝都余韵大书特书。但透过他们书写的表面,我们也看到殖民地出身的作家们心底的哀伤,他们把这里当成了隐喻的空间,通过怀古伤今,委婉地表露了对于世态乱象、军阀混战的批判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反抗。韩人作家在上海、北京两座城市的体验与文学书写,最终都是为了有效的反观、反思自我。他们的上海书写、北京书写中烛照出的是他们对于自己民族未来的忧思,救亡与民族意识占据了首要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使命感,来华留学韩人作家们把在跨国体验中直面的阶级、性别、种族等多重压迫,融入文学书写中,并借此阐述自己对生活在多重压迫下的民众命运的深刻思考。他们书写中的男人和女人都身受多重压迫,男性遭遇了认同危机,女性则陷入了多重困境。作家对于这种危机和困境的描写,说明他们意识到了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性别解放的艰难,他们在艰难中努力再现和表现下层民众,体现出知识分子应有的良心。可以说,正是跨国体验,才使作家切实感受到了来自于阶级、日本帝国主义、西方殖民势力的多重压力,才使他们得以有深度地探讨身处"属下"阶层的东方民众的困境,表现出弱者反抗殖民强权的努力。民国时期来华留学的韩人作家是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一个特殊现象。这一群体的产生,不仅有复杂的社会、政治背景,他们的跨界文学书写,也是东亚跨界文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这一特殊作家群体的有关文学史料,并进行系统考证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文学史价值和意义。文学创作中对于他者的书写是为了更好地反观自我。同样,我们今日对于韩国文学中体现的中韩跨界书写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审视我们自身。韩人作家们创作的那些已成为历史的文学书写与他们怀有的深沉的问题意识,可为我们今日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邓贤[7](1992)在《中国知青——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这是一本属于我们自己和那个时代的书。谨以此书,祭奠所有在辉煌的噩梦中悄然死灭的青春。谨以此书,献给所有留在昨天和走进今天的同龄人。——作者题记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杜晓沫[8](2009)在《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准,也造成了难以估计的消极影响。但是,这场错误和挫折也让人民逐渐变得聪明起来,并开始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儿童文学史一向一笔带过“文革”这段特殊岁月。在对这十年的“文化”浩劫中的儿童文学史料整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属于“文学”中的“儿童文学”在这一时期与众“文学”不同的发展状况。在对全部“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做过研究之后,更发现了它并非完全如同过去儿童文学史中一贯陈述的那般变态至极。“文革”时期的儿童文学有着比任何一个时期都高的地位,即使是有着浓重的政治味道,仍然可以在儿童文学史上留下一幅属于它自己的独特画卷。
刘绍峰[9](2014)在《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现代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文学是中国历朝历代民族国家文学的总和,是一个复杂存在,其性质、构成、所指和能指在不同语境下有所不同。这在20世纪表现得尤为突出。受世界多种文艺思潮影响,中国文学在20世纪经历了反复多次全面重建,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阶段特征,不同文学流派、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现象纷繁多样,阐释五花八门。各阶段文学既相互关联,又迥然不同,相互竞争,交相辉映。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学主张和艺术规范,形成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是现代中国民族国家的文学,在现代化进程中,与新的民族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密切互动,形成了鲜明的个性特质,围绕其主体性有诸多相关理论阐释和探讨,如文学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大众与精英、民族化与世界性、中国与西方等,但却由于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切入正题,主体性长期被忽视。论文是《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共60万字)的上篇,联系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争取民族国家自由解放的历程,以现代政治的视角,把文学重建的大历史与文学发展的细节结合起来,比较系统集中地探讨了在多种文艺思潮影响下,现代文学的生成、演变和发展道路选择,以此为线索,整理把握文学的本质及其历史走向,评估现代文学重建的价值意义,分析其缺失和不足,鲜明提出现代文学作为现代中国新的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论题,并作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释论证。第一章通过扫描古代文化,从专制国家与文化统治的关系透视中国数千年专制主义统治的精神实质。民族国家的思想文化是该民族国家实践和创造精神成果的总和。隋朝开科取士,中国建立起了文官统治制度,自此后,封建国家以文治国,文化国家化。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家”、“国”、“天下”是一体的。“天人合一”、以“德”“孝”治天下、“三纲五常”等道德伦理观念,与封建国家统治要求高度一致,是封建国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政权建设的重要部分。中国古代文化有“道统”传统,以吏为师、文以人传、尊重传统、重视传承,有影响的文学家大多又是着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在中国古代,“文学”、“文化”不分,习惯上将“文学”当作文化思想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内容,文学体裁序列等级森严,功能分工严密。各文体都有严格的艺术规范,创新创造空间狭小,表达受到极大限制。诗文等是文学正宗,讲求遣词造句和音韵声律,备受推崇;小说、戏曲等为“邪宗”,不登大雅之堂。在朝向近代的进程中,正统文学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苛禁锢,因循守旧,缺乏创新,走向穷途末路;“邪宗”的小说、戏曲虽受到民间大众欢迎,获得较大发展,但却不被认可,发展遭遇困境。民族国家与文化思想的生命力逐渐丧失,双双进入衰亡阶段。第二章阐述近代文学思潮和社会变动引起的文学新变。近代文学是古代文学的自然延续发展,又是现代文学的胚胎和先声,是文学重建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自鸦片战争起,中国遭遇了东西方列强持续一百多年的侵略掠夺,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国家危亡,呈现末世景象,“经世致用”成为主导性的思潮,引起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一系列变化。近代诗歌承续古代文学的爱国主义传统,热情歌颂国家民族反抗侵略的正义战争,揭露侵略者的残暴,与明清诗文的纯文学风格相比有明显变化,走在了变革前列。这种转变由于受到诗歌严重的形式化桎梏,难以转向现代,文学的重心由诗歌向“文界”、“小说界”转移。晚清民初,进步学人在西方思想文化影响下,大力推动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多方面探求救国救民道路,都以失败告终,继而深刻反省传统文化,倡导用文学“新民”,开启民智,改革社会人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世纪初,中国报刊业迅速发展。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文官体制废弛,知识分子进入国家体制的通道被阻塞,被排除在体制之外,只有通过写文章、办报刊介入国家政治,传播现代文明,获得思想文化领域的话语权。各派势力纷纷涉足文学,以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文化观念阐释文学,推动文学为改良社会政治服务,梦想新国家的美好未来,文学观念理论和实践开始朝向现代,文学作为传播思想工具的作用更加突显,极大地矫正了明清以来严重的纯文学倾向,为现代文学重建作了重要铺垫。但是也带来了对文学作理念性阐述、文学的艺术特征被忽略等问题。第三章论述在现代思想文化催生下文学最初的重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以文学为切入口,从革新文学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和传播方式、对象等方面,否定旧文学的主体性,将文学革命与改造社会、塑造新的国民精神、建设现代思想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呼吁建设新文学,掀起了文学革命思潮,确立了现代思想文化的发展朝向,成为社会革命的先声,彰显了文学的极端重要性。五四运动前后,现代文学以西方文学为正宗,崇尚科学民主和理性精神,呼唤人的自由解放,重视对文学语言、形式、主题思想等文学表层的革新,用明白晓畅的白话文创作反映现实生活,揭示社会矛盾,激发变革热情。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文学各派探讨文学与人生、艺术的关系,重建适应现代要求的新文体、新内容、新形式。文学从古代中庸的文学、文人雅集的文学转向批判的文学、战士的文学,从抒情转向叙事,写实、真实成为创作基本要求,现代特征日渐鲜明,形成了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最初的重建是彻底反传统的,是以引进西方观念和模式为目的的,有种种偏颇偏激的认识和操作,导致源流被遮蔽,传承被割裂,带来了政治化简单化的传统,产生了民族化与西化、国家与世界的分歧与对立,文学的民族国家主体性严重不足,必然在随后的发展中得到弥补修正。第四章论述随着民族国家危机加深,现代思想理论不断引入,中国现代民族国家意识不断生成,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觉自信持续增强,现代文学日益成熟,积极追求民族国家文学的主体性。现代文学重建需要作大量理论与创作实践准备,过程注定曲折漫长。现代文学与世界多种文艺思潮互动,弘扬人道主义,倡导个性解放,书写新思想,描绘新人物,营造新意境,拓宽了艺术空间和审美范围,作了多样探索实践。由于中国是在与西方的激烈对立中转向现代的,现代文明和资本主义是被强行植入的。中国社会对此充满了异己感和强迫感,在多个向度上展开批判。受世界左翼文学运动影响,现代文学经历了最初的狂热后,复归理性,摆脱对西方文学的亦步亦趋,在文学上实践中体西用,扬弃五四时期的“欧化”倾向,系统地批判西方和资本主义,从混杂西方、日本、俄苏等多种观念,转向认同苏俄,追求民族国家的形式和内容,产生了复古与进步,民族民间形式与欧化、世界化,无产阶级文艺与资产阶级文艺等理论与实践的争执。现代文学社团蜂起,文学各派分裂对立,奉行不同的文学宗旨和主张,形成了不同阵营,激烈争夺文学的阐释权和话语权。现代政党迅速壮大,积极介入文学,文学与政治纠缠在一起,使清晰地划定文学与政治的界限客观上很难做到。文学主流在严酷的环境中始终保持坚定的民族民主立场,从革命文学向左翼文学递进。现实主义一枝独大,以鲜明的反传统特征、富于激情和浪漫色彩,被当作五四文学的正脉。第五章阐明由于现代文学基本上是在战争环境下产生发展的,形成了文学的战时体制,党派文艺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党从不同时代要求出发,规范引导文学创作。现代文学受到各派政治势力拉扯,不是以统一的国家意志为基础的,现代政党主导了文学发展。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民族一致对外,国家完全统一和民族解放出现了曙光,国共两党提出“民族文学”、“国家文学”、“民族形式”、“大众化”等观念,规范文学发展。分裂的文学各派团结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趋向融合。文学面向民族、面向大众,重视对传统文学进行研究和转换,集中关注民族国家反帝爱国、救亡图存的伟大抗争,为文学重建提供了丰富的民族和传统资源,形成新的创作潮流,更多地具备了统一民族国家文学特征。进步作家投身民族国家独立解放运动,激情书写人民的觉醒抗争和理想的英雄,促进了文学民族形式和内容生成。文学倡导集体意识,排斥批判个人意志,向着形成民族国家文学的方向疾行。文学的主体性追求进入一个新阶段。与此同时,受战时体制规范,暴露和讽刺、批判的文学在国统区、解放区受到不同形式的批判,批判的文学与文学的批判日渐萎缩,文学多样化发展的宏大局面渐趋结束,单一文学的局面初现端倪。受时代社会的现实制约,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纷繁复杂、理论争鸣层出不穷、创作实践多种多样,有多个走向、多样理论、多种派系,取得了辉煌成就,也产生了一些不足和问题。文学是变动的。现代文学适应中国现代革命的要求,与民族国家争取独立解放的奋斗密切相连,在近代文学自新的基础上推倒旧文学,从语言形式入手,通过系统引入外国文学理论,学习借鉴外国文学的思想艺术形式,张扬个性,反映国家现代化进程,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等方面,获得了现代性,取得了区别于古代文学的主体性;又通过关注现实,走民族化大众化发展道路,描绘本国本民族集体和个体的生存状况,书写民族国家的苦难与奋斗,形成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国家特征,对传统文学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和再造,实现了从旧文学到新文学,从文人文学到大众文学,从社团文学到党派、阶级文学再到民族国家文学的跨越,完成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建,获得了区别于西方文学的主体性,成为世界文学中独特的“这一个”。从旧文学到新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第一次重建,也是最重要的一次重建,形成了深厚传统。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文学实现了思想理论、内容形式的全面更新,与文化日益分离,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规范了随后的多次文学重建,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基石。
王明业,高晴野[10](1997)在《黄浦江畔工人阶级的心声》文中提出 不久前,记者在上海采访了国家一级企业、全国自行车行业的“大哥大”——凤凰自行车集团,请那里的干部职工谈谈他们学习六中全会决议的感想。 凤凰集团党委书记李芳芳对记者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要议题,说明全党对加强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对此,我们从心里感到高兴、振奋!我觉得,《决议》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对今后十五年我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深远的指导意义。接着李书记简要地介绍了凤凰集团
二、黄浦江畔工人阶级的心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浦江畔工人阶级的心声(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来源、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 |
四、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
第一章 外滩空间的形成及外滩雕塑的呈现 |
1.1 外滩空间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空间文化孕育 |
1.1.1 江浦合流工程造就了外滩的形成 |
1.1.2 开埠拉开了外滩雏形的序幕 |
1.1.3 初期的殖民文化与东方文化共同铸就了外滩空间 |
1.2 空间形态铸就了外滩雕塑呈现的基础 |
1.2.1 弯月形空间特征提升了雕塑造型的视觉展示效果 |
1.2.2 丰富的空间层次构成了外滩的立体画面 |
1.2.3 建筑形态对雕塑造型的烘托 |
1.3 外滩雕塑呈现时期形成与整体面貌展现 |
1.3.1 初期公共属性的整体面貌与第一个呈现时期的展现 |
1.3.2 城市发展促成了外滩雕塑的第二个呈现时期 |
1.3.3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引发对中国城市雕塑的思考 |
第二章 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的历程 |
2.1 外滩公共雕塑第一阶段的演变历程 |
2.1.1 独特的空间文化铸就了第一个阶段雕塑的兴起 |
2.1.2 外滩空间的政治变革导致了第一阶段雕塑走向衰落 |
2.1.3 雕塑造型的公共性内涵导致了第一个阶段演变 |
2.2 外滩公共雕塑第二阶段的演变历程 |
2.2.1 空间建设引发了第二次雕塑的呈现与兴起 |
2.2.2 外滩2008 年的改造导致了外滩公共雕塑的流转 |
2.3 外滩空间与公共雕塑演变的原因分析 |
2.3.1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外滩空间的重要性 |
2.3.2 历史的传承感促成了外滩雕塑的演变 |
2.3.3 外滩空间格局的不断变化造成了雕塑的演变与流失 |
第三章 外滩雕塑的缺失时期研究 |
3.1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与根源分析 |
3.1.1 外滩雕塑的承载性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出现 |
3.1.2 政局动荡、历史变迁、经济波动导致了雕塑缺失时期的形成 |
3.1.3 空间文化主导因素形成了雕塑缺失时期延续的内因 |
3.2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未能落成的雕塑探究 |
3.2.1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始末 |
3.2.2 空间未落成雕塑的背后 |
3.2.3 空间中未落成雕塑的演变思考 |
3.3 外滩雕塑缺失时期对空间及城市文化带来的影响 |
3.3.1 雕塑缺失时期造成空间结构的散落 |
3.3.2 雕塑缺失时期导致城市文化记忆的缺失 |
3.3.3 雕塑缺失时期引发的思考 |
第四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独特性及意义体现 |
4.1 外滩的“人物纪念雕塑”分析 |
4.1.1 《卜罗德像》 |
4.1.2 《巴夏礼铜像》 |
4.1.3 《赫德铜像》 |
4.1.4 《陈毅像》 |
4.2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特点与演变 |
4.2.1 《欧战纪念碑》的建立与演变解读 |
4.2.2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 |
4.2.3 《红石纪念碑》 |
4.2.4 《马嘉礼纪念碑》 |
4.2.5 《常胜军纪念碑》 |
4.2.6 《伊尔底斯纪念碑》 |
4.3 外滩纪念碑之比较 |
4.3.1 形式语言之差别 |
4.3.2 建立背景与表现主题之比较 |
4.3.3 外滩纪念碑的意义体现及社会影响 |
4.4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研究 |
4.4.1 外滩建筑雕塑的造型研究 |
4.4.2 外滩建筑雕塑的演变 |
第五章 外滩公共雕塑的演变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启示 |
5.1 外滩雕塑的演变为中国城市公共雕塑建设开辟了先河 |
5.1.1 工部局的建立为外滩雕塑注入了公共属性的基本因素 |
5.1.2 外滩公共雕塑建立方式与公共内涵注入的分析 |
5.1.3 外滩雕塑的陈列方式与公共雕塑属性的体现 |
5.2 外滩雕塑的演变昭示了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 |
5.2.1 外滩雕塑的演变体现了与城市背景的紧密结合 |
5.2.2 外滩雕塑的演变丰富了中国近代城市雕塑发展历程 |
5.2.3 外滩雕塑的演变经历给予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史的借鉴 |
5.3 外滩雕塑纪念性特征对中国早期纪念雕塑的启发 |
5.3.1 外滩雕塑纪念性意义的体现 |
5.3.2 外滩人物纪念像为中国人物纪念雕塑起到了先行作用 |
5.3.3 外滩纪念碑雕塑的多样性为中国城市雕塑提供了借鉴的范本 |
5.4 外滩公共雕塑的现状分析与思考展望 |
5.4.1 外滩空间的现状分析 |
5.4.2 外滩雕塑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之比较 |
5.4.3 未来设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外滩雕塑统计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专着、研究成果 |
致谢 |
(2)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学术史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沪剧剧团的国营运动(1949-1956) |
第一节 沪剧的“戏曲改造” |
一、“戏改”的背景 |
二、“戏改”下的沪剧生态 |
三、“戏改”中的沪剧演出 |
第二节 剧团国营体制的确立 |
一、剧场改制前的沪剧 |
二、戏曲危机中的国营 |
小结 |
第二章 群众路线下的沪剧(1957-1963) |
第一节 文艺政策摇摆中的沪剧 |
一、沪剧剧团的交区管理与整顿 |
二、沪剧艺人观念的重塑 |
三、政策摇摆中的剧目 |
第二节 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沪剧 |
一、业余沪剧活动的发展概况 |
二、业余沪剧活动的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走向样板戏的沪剧(1963-1976) |
第一节 文革前的沪剧 |
一、文艺大批判下的沪剧演出 |
二、从《芦荡火种》到《沙家浜》 |
第二节 文革中的沪剧 |
一、“文艺黑线专政论”下的剧团和艺人 |
二、样板戏时期的沪剧演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江南造船厂: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论文提纲范文)
李中成为“播火者” |
江南造船厂成为“播火地” |
中国工人发出觉醒心声 |
(5)“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十七年”时期上海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原因 |
第一节 “工人作者”身份辩 |
第二节 “无产阶级文学”对创作主体的要求 |
第三节 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经济原因 |
第四节 工人文学创作繁荣的政治原因 |
一、工人阶级政治地位和思想觉悟的提高 |
二、多方面的保障机制 |
(一) 文学部门的培养机制 |
(二) 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教育、支持机制 |
第五节 工人作者的个人努力 |
第二章 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特点 |
第一节 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 |
一、劳动着是快乐的 |
二、集体主义 |
三、主人翁意识:技术民主 |
四、技术倾向: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 |
五、劳动美学 |
第二节 城市描写 |
一、“上海人”城市身份认同 |
二、城市功能认同 |
三、城市环境认同 |
四、对地域语言的有限认同 |
五、对市民趣味的警惕性描写 |
第三节 上海工人阶级文学的局限 |
第三章 工人小说家论 |
第一节 胡万春论 |
一、亲情的依恋:儿童文学 |
二、“钢铁圣手”:对上海钢铁工业的文学描绘 |
三、共产党干部是群众的靠山和指路明灯 |
四、成长的主题:接班 |
第二节 费礼文论 |
一、吃过苦中苦方知甜中甜:翻身的幸福 |
二、制造业工人有志气:建设的速度 |
三、竞争不是为了锦标:境界的魅力 |
第三节 唐克新论 |
一、美丽的心灵:可爱的纺织女工 |
二、高贵的性格:平凡的英雄 |
三、真实的魅力:中间状态的干部 |
第四节 陆俊超论 |
一、海洋风光,海外风情 |
二、英雄的举动和硬汉的性格 |
三、带有社会主义意识的国际主义 |
结语 |
附录一:陆俊超访谈录 |
附录二:费礼文访谈录 |
附录三:唐克新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民国时期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跨体验与文学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动机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韩人来华留学史与民国时期来华留学韩人作家 |
第一节 近代韩人来华留学的历史 |
一、韩人来华留学的三个阶段 |
二、韩人来华留学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特征 |
一、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人员构成 |
二、来华动机与在华的共同体验 |
第三章 故国回望与文化身份思索 |
第一节 故国回望与家国之思 |
一、祖国沦亡的哀伤 |
二、漂泊者的乡愁 |
第二节 边缘身份与文化冲撞 |
一、都市边缘的波西米亚 |
二、文化冲撞的现实体认 |
第三节 民族意识的强化与联合意识的生成 |
一、民族意识的强化 |
二、联合意识的生成 |
第四章 现代性体验与上海书写 |
第一节 现代都市空间公园的文化意义 |
一、公园空间的二重性 |
二、在公园的日常生活体验 |
三、公园书写中体现的殖民主义批判 |
第二节 从乡村到上海的迁徙 |
一、对都市罪恶的控诉 |
二、都市淘金梦的破灭 |
第三节 租界里的革命者 |
一、亭子间里的坚守与彷徨 |
二、繁华租界里的堕落 |
三、东方爱人的革命情怀 |
第五章 传统体验与北京书写 |
第一节 古都生存体验 |
一、异国情调与北京情结 |
二、怀古伤今的空间隐喻 |
第二节 时局批判与反日意识 |
一、军阀混战的乱象批判 |
二、反日救亡的诉求 |
第六章 跨国体验与生存忧思 |
第一节 东方男性的认同危机 |
一、男性的"去势" |
二、底层男性的遭遇 |
三、异国恋情的纠葛 |
第二节 多重压迫下女性的生存困境 |
一、无力的母亲 |
二、身为"属下"的女性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历史的沉思 |
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
三、走自己的路 |
第一章 “文革”前后儿童文学发展概况 |
第一节 “文革”前和“文革”中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概要 |
第二节 “文革”后的儿童文学发展情况概要 |
第二章 “文革”时期儿童文学的特殊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兴起 |
第二节 教育蒙受损失 |
第三节 文艺严重摧残 |
第三章 1966—1976 年儿童文学年代分述 |
第一节 1966、1967—1969 年的“空白期” |
第二节 1970—1976 年“帮八股”影响下的儿童文学 |
第四章 深受政治影响的儿童文学理论和儿童诗歌 |
第一节 怪诞病态的儿童文学理论 |
第二节 普遍政治化的儿童诗歌 |
第五章 有影响的小说等 |
第一节 中长篇小说《向阳院的故事》和中篇小说《红雨》等 |
第二节 长篇小说《钟声》和中篇小说《金色的朝晖》 |
第三节 专业作家浩然的儿童小说 |
第四节 唯一的经典《闪闪的红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学术成果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9)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现代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专制国家文化与文学重建的基础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地位及其历史走向 |
第二节 古代文学的体裁序列及其功能分工 |
第三节 文化沉沦与民族国家迷失 |
第二章 旧国家败亡与传统文学式微 |
第一节 末世景象与士大夫的省思 |
第二节 经世致用思潮与近代诗文的新变 |
第三节 “武化”实践与“文化”的救赎 |
第四节 晚清民初文学的铺垫与对新民族国家的梦想 |
第三章 现代政治发端与新文学发生 |
第一节 文学革命思潮与五四文学的建构 |
第二节 西方规范确立与“人”的发现 |
第三节 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生成与现实主义兴起 |
第四节 被遮蔽的源流与被割裂的传承 |
第四章 政党分立对抗与文学的选择 |
第一节 政党纷争与革命文学的兴盛 |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文学分裂对峙 |
第三节 西化浪潮的困顿与对人民民主国家的呼唤 |
第四节 批判西方与转向社会主义 |
第五章 国家统一的前景与战时文学的策略 |
第一节 民族国家主义思潮与文学优秀传统修复 |
第二节 民族国家文学意识建立与党派文艺政策产生 |
第三节 文学战时体制的形成与单一文学的端倪 |
第四节 民国覆亡与滞后的文学转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黄浦江畔工人阶级的心声(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外滩城市公共雕塑演变研究[D]. 刘兴山. 上海大学, 2019(02)
- [2]国家和社会之间的沪剧(1949~1976)[D]. 魏巍.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江南造船厂: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播火地[J]. 俞亮鑫. 炎黄春秋, 2021(07)
- [4]外白渡桥[J]. 姚昉. 西部, 2009(05)
- [5]“十七年”时期上海的工人文学创作 ——暨工人小说家论[D]. 任丽青. 上海大学, 2007(06)
- [6]民国时期来华留学韩人作家的跨体验与文学书写[D]. 韩晓. 山东大学, 2017(08)
- [7]中国知青——梦[J]. 邓贤. 当代, 1992(05)
- [8]当代儿童文学的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文革儿童文学史研究[D]. 杜晓沫. 吉林大学, 2009(08)
- [9]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 ——现代文学思潮与主体性批判[D]. 刘绍峰.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10]黄浦江畔工人阶级的心声[J]. 王明业,高晴野.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