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与加固

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与加固

一、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检测与加固(论文文献综述)

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裴行凯[1](2021)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提出了一种能够适用于内支撑系统的装配式地铁车站施工方案,并对其支撑、腰梁及地下连续墙节点进行了静载足尺试验,对比了腰梁与连续墙之间采用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两种不同连接方式下节点的整体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两种不同连接方式的节点最终破坏方式较接近,首先均是支撑顶部的受力钢筋发生受拉屈服,随着悬臂端荷载增大,在正应力及剪应力的作用下支撑底部的混凝土达到双轴抗压强度,混凝土发生破坏,试件失效;钢板连接节点的水平钢板能够较好地协调不同位置处钢筋的应力并且提供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延性。

贾自强[2](2021)在《温度应力和外荷载对输电铁塔基础立柱开裂的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输电线路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对输电结构的承载能力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输电铁塔作为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结构,塔上部荷载大,基础承受着上部的全部的荷载,荷载直接作用于立柱,立柱起着将上部荷载安全地传递到地基作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已有一些工程的基础立柱出现了开裂的现象。本文将从温度应力和外部荷载两个方面分析基础立柱裂缝成因,开展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并提出相应的抗裂措施。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如下三个方面:(1)从混凝土温度场与温度应力基本理论出发,考虑龄期、养护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徐变等对基础立柱水化热温度应力影响,编制相应的APDL计算程序对输电铁塔基础立柱水化放热过程中温度场与温度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基础立柱温度场温度应力场分布情况,由于散热条件不同,基础立柱中心和边缘温差较大,温度最大值和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立柱中心位置,在浇筑完成的28天后放热基本完成立柱温度与环境温度趋于一致。在三种生热函数下,龄期内立柱内的最大拉应力均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因此温度应力导致立柱开裂的可能性不大。配筋能够改善基础立柱的导热性能,配置适当的温度钢筋能够增强立柱的抗裂性能,并对基础立柱温度裂缝提出针对性的综合预防措施。(2)计算中考虑混凝土与钢筋的本构关系,结合ABAQUS仿真计算,分析基础立柱在拉压荷载作用下损伤发展的过程。当立柱受压时,荷载通过法兰盘底面直接作用于立柱混凝土表面,立柱混凝土上表面与法兰连接处存在应力集中,随着荷载增加,混凝土内部微观裂缝不断扩展,裂缝从法兰盘边缘的混凝土一直延伸到基础立柱侧边,最终构件失效;在上拔荷载作用下,荷载通过锚杆方向向下传递且由近端向远端逐渐减小,由于锚杆与混凝土的变形不协调,故两者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锚杆顶端附近混凝土损伤较大,锚杆周围产生裂缝,随着上拔荷载的增加,锚杆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失效,直至锚杆拔出。(3)采用复合箍筋加固基础立柱能够约束混凝土的横向变形,抑制混凝土的裂缝开展,使得圣维南区应力场均匀化,有效的提高立柱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抑制损伤的发展,减少混凝土裂缝。对于在外层箍筋中心点布置菱形箍筋的构造措施,当立柱宽高比为1:2时,通过对比间距、直径等因素对混凝土立柱承载力和损伤的影响,从而给出间距100mm、直径12mm的菱形箍筋最佳布置措施。

刘浩[3](2021)在《输电铁塔基础立柱和塔脚板的力学分析及其优化措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输电铁塔承受的荷载增加,荷载的增加使得基础立柱的承载力能否达到要求以及塔脚板能否满足强度成了热议的问题,在实际工程常出现混凝土开裂破坏以及塔脚板被拉坏而失效的情况。这对保证这条输电线路生命工程的安全运行十分不利。本文将以实际电力院项目为基础对塔脚板与基础立柱进行力学分析,并对基础立柱进行加固措施仿真模拟,对方形塔脚板进行结构优化。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引入混凝土损伤模型对混凝土立柱加固措施进行仿真模拟,发现在弹性阶段,是否加入钢筋网片对于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场不会改变,而钢筋网片在塑性阶段对混凝土才发挥约束作用,钢筋网片能很好的约束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减少混凝土的损伤,间接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承载力。2.探究钢筋网片的合理布置高度即满足承载力的同时不造成钢材的浪费,对不同网片布置高度的钢筋网片进行模拟,得出圆形塔脚板作用下的基础立柱内部网片的布置高度在径宽比d/b小于0.5时,布置高度只需要一倍的截面宽度,而圆形塔脚板外径与截面宽度比值d/b在0.5至1之间时,钢筋网片布置高度1.5倍的截面高度即可,而对于双角钢方形八地脚塔脚板受压时,由于其局部受压面较小,其网片布置高度在一倍的截面高度即可。网片的纵向间距宜取80mm,80mm在考虑承载力和损伤情况下属于最优布置间距,对于网片的横向布置宜布置成直径小且密的方式。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混凝土承载力有一定影响。3.运用里茨法拟合出方形塔脚板与基础立柱非线性接触的应力表达式,为方形塔脚板受压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考虑传统方形塔脚板板厚较厚的问题,为了对其减重,对其加劲板的构造形式进行探究,找出了合适的加劲板布置形式,在相同最大弯曲应力的同时通过改变劲板布置形式能达到减厚10%的作用,而劲板的布置形式在长度上只需超过地脚螺栓最边缘,且加劲板越靠近地脚螺栓其弯曲应力越小,加劲板越厚、越高弯曲应力越小,在考虑施工条件和混凝土局部抗拉强度的条件下,宜让螺栓孔的位置尽量靠近靴板。

辛振科[4](2021)在《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输电铁塔由于设计标准普遍偏低,以及近年来极端气候现象越发普遍,雨雪冰冻大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导致近年来发生了较多的倒塔事故。这些老旧铁塔大多已不满足新规范(DL/T5154-2012)的要求,如果重建新的输电铁塔,必将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会对供电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对这些老旧危输电铁塔加固后继续使用是一个较佳的选择。然而,目前主流的加固方法大多较为复杂,不满足铁塔带电运行下的施工要求,对铁塔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对此,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设计了一种新型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加固方案,并设计10个足尺构件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了长细比、夹具数量、螺栓排数以及填板间距等对构件承载力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同时采用《架空输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12)预测了试验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并引入协同工作系数kd改进了计算方法,发现改进后的公式计算精度较高。(2)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建立了有限元仿真模型。从破坏模式、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荷载-侧向水平位移曲线等方面与试验现象和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和适用性。(3)采用本文建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对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进行了参数化分析,主要研究了长细比、螺栓排数、夹具个数(填板间距)、螺栓预紧力、加固材强度、加固材规格、填板厚度和端部约束等参数对加固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4)对本文有限元参数化分析建立的106个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分别采用了规范(DL/T5154-2012)的计算方法、本文改进的计算方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研究发现:采用本文改进的计算方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算法的计算精度均较高,采用规范(DL/T5154-2012)的计算公式计算的结果偏保守。

刘磊,魏镇,袁广林[5](2020)在《输电铁塔基础老化损伤检测与修复研究》文中指出高压输电线路在运行较长时间后,处于侵蚀环境中的铁塔混凝土基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老化。混凝土老化对基础的耐久性能及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使得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营产生安全隐患。本文对徐州地区运行的500kV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不同程度的老化损伤问题提供了修复方法。

马键,杨芒生,王赫男,郭兆华,郑小丽[6](2020)在《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综合评价体系》文中认为目前关于输电铁塔基础结构安全评价的文献较少。针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评价问题,首先,确定了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判断法构建了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评价模型,详细分析了材料表观、环境及材料等多重指标,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评价方法。采用该方法,先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再用模糊综合判断法进行安全评估。结果表明,输入铁塔基础结构的表观因素、环境因素及材质因素等,可对其各安全影响因素进行分级评价,确定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安全等级。

吴林[7](2019)在《沿海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与加强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文中认为沿海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的安全直接影响到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目前的混凝土缺陷检测技术、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基础防护加强技术在运用到沿海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时存在明显局限。坚强电网的有效保障,有待于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与加强一体化平台开发和实现。

赵婷[8](2019)在《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文中提出架空输电线路多建设于野外,经常遭受各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中,输电铁塔塔材可能出现弯曲、断裂以及腐蚀等现象,甚至发生铁塔倒塌等事故,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以及电网的正常供电。风灾造成的倒塔事故不但对当地的居民正常用电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对当地企业、重要用电用户带来了巨大困扰,造成的损失极其严重。因此开展对输电铁塔防风性能的状态评估对输电铁塔正常运行以及提高安全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从以下几点展开研究:首先,基于中国电力科学科学研究院于2008年出版的《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以及南方电网公司于2004年提出的《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确定输电铁塔防风性能评估过程中的评估原则、划分评估单元及各个评估单元中需要进行评估的项目、评估项目中的状态量以及状态量的评估标准,最终确定一套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随后基于力学分析对输电铁塔状态进行评估,根据输电线路实际的风况,对铁塔内力进行计算,对输电铁塔中各个状态量的设计值以及实际值进行对比,对其进行劣化程度判断。其次建立层次化评估模型,并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优化权重对评估项目的重要程度赋值,依次求得铁塔单元、基础单元的扣分值,最后得到综合扣分值,以此判断输电铁塔的状态等级。最后通过实例验证层次分析法-标准离差法相结合的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方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孙钰昊[9](2018)在《深厚回填区地表变形及其对铁塔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高压输电线路作为远距离电力输送的主要渠道,线路运行时要求安全可靠、万无一失。深厚回填场地由于回填范围广、回填深度大,回填区在自重应力及大面积回填土的压力作用下将会产生大幅度沉降,地表变形尤为复杂。对输电线路途经深厚回填区的变形进行准确的预测,分析未来的地表变形规律,研究铁塔的稳定性,对输电线路的稳定性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鄂尔多斯典型露天回填场地为背景,对深厚回填区地表变形及其对输电铁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本文对鄂尔多斯地区某露天矿的回填材料进行了基本土工试验,测取了回填材料试样的密度、含水率、抗剪强度、最大干密度等工程特性参数,得到了回填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并通过室内承压板试验,研究了回填土地基的压实系数、承载能力与沉降量的关系。本文采用FLAC3D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典型回填场地模型,分析了不同深度的回填区地表变形规律。分析回填区纵向中轴线上的变形结果表明,在不同回填深度下,回填区整体地表变形规律类似,地表竖向下沉呈U型对称分布,最大沉降值随着回填深度的增大线性增长。同时,地表倾斜变形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曲率变形则会发生方向的改变,地表水平位移值变化较复杂,边缘处水平位移呈波动变化,中间区域变化则较为平缓。采用FLAC3D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回填层材料性质参数及回填场地材料性质参数对地表下沉的影响。分别获得了在常见取值范围内弹性体积模量、弹性切变模量、密度等土(岩)层物理力学参数对地表下沉的影响规律。采用ANSYS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地表变形作用(11中地表变形工况)对输电铁塔内力、变形及破坏形态的影响规律,获得了输电铁塔在不同地表变形作用下的极限支座变形值,为输电铁塔在地表变形作用下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对输电铁塔的极限支座位移值进行折算地表水平变形,并与回填场地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同时在特殊变形点设置虚拟铁塔,分别分析了输电铁塔在回填场地最不利位置处杆件内力变化情况。考虑输电线路的不利布置,分析了不均匀沉降对导线布置的影响。

刘翔[10](2018)在《输电铁塔主材加固新方式的试验及加固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有的输电铁塔中,由于长期受自然环境侵蚀或遭受人为的破坏,导致一些输电铁塔的承载力不能满足安全要求,有必要对这一类铁塔进行加固。铁塔发生失稳破坏经常是铁塔塔腿主材发生屈曲造成,因此在输电铁塔加固中,加固输电铁塔塔腿是提高输电铁塔的承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在目前的铁塔主材加固方法中,主要是采用填板连接副材和主材的构件并联法加固。这种加固方法需要在主材钻孔,实际的施工难度比较大,并且对主材截面有削弱,可能导致施工时产生破坏。针对这种加固方法的缺点,本文提出两种用夹具加固主材的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对加固方案一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加固构件的加固效果,包括加固构件的承载力和夹具的传力效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比试验和有限元结果,验证了有限元的适用性。通过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肋板厚度、肋板长度、肋板位置、副材尺寸,螺栓预紧力、夹具数量等因素对方案一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并对加固方案一提出设计建议。在加固方案一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相同的研究方法对加固方案二的构件进行有限元建模,研究加固方案二的加固效果及对其进行参数化分析,并对加固方案二提出设计建议。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方案可以取得比较好的加固效果。

二、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检测与加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检测与加固(论文提纲范文)

(1)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方案
    1.1 试件尺寸及配筋
    1.2 加载方案
    1.3 加载制度
2 试验过程及现象
    2.1 钢板连接P1试件静载试验
    2.2 接驳器连接C1试件静载试验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1 荷载-位移曲线
    3.2 钢筋应变
        3.2.1 钢板连接P1试件
        (1)支撑纵筋及箍筋
        (2)上水平钢板及钢筋
        3.2.2 接驳器连接C1试件
        (1)支撑纵筋及箍筋
        (2)腰梁连接筋
4 结论

(2)温度应力和外荷载对输电铁塔基础立柱开裂的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对混凝土裂缝控制的研究现状
    1.3 ANSYS有限元软件介绍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开展对混凝土水化放热过程中温度场与温度应力的理论计算
    2.1 热传导理论
        2.1.1 热传导方程
        2.1.2 边界条件
    2.2 混凝土热力学基本理论
        2.2.1 水化热与绝热温升
        2.2.2 水化热生热函数
        2.2.3 混凝土绝热条件下的温度值
        2.2.4 混凝土内部实际温度计算
        2.2.5 表面温度计算
        2.2.6 浇筑温度
    2.3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3.1 混凝土弹性模量计算
        2.3.2 混凝土的收缩
        2.3.3 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2.3.4 混凝土的极限拉伸
        2.3.5 混凝土的徐变
        2.3.6 混凝土的应力松弛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基础立柱水化热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3.1 空间条件下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理论
    3.2 空间徐变应力场有限元计算理论
    3.3 ANSYS热分析
    3.4 基础立柱水化热温度应力有限元分析过程
        3.4.1 基础立柱水化热温度应力有限元计算模型
        3.4.2 基础立柱热-结构耦合分析步骤
        3.4.3 程序设计流程图
        3.4.4 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
    3.5 水化热温度应力有限元结果分析
        3.5.1 温度场有限元结果分析
        3.5.2 应变和变形有限元结果分析
        3.5.3 温度应力场有限元结果分析
    3.6 构造钢筋对温度裂缝的影响
    3.7 混凝土温度裂缝综合控制措施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荷载作用下基础立柱损伤演化过程及抗裂措施研究
    4.1 混凝土和钢筋本构模型
    4.2 建立基础立柱非线性损伤的计算模型
    4.3 基础立柱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
        4.3.1 压工况下基础立柱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
        4.3.2 拉工况下基础立柱的损伤演化过程分析
    4.4 菱形复合箍筋提高立柱承载力与抗裂性能的研究
    4.5 对菱形复合箍筋布置措施的研究
        4.5.1 菱形箍筋间距对立柱极限承载力及损伤影响
        4.5.2 菱形箍筋直径对立柱极限承载力及损伤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输电铁塔基础立柱和塔脚板的力学分析及其优化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损伤研究
        1.2.2 混凝土裂缝研究
        1.2.3 塔脚板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输电塔立柱及塔脚板相关设计要求
    2.1 概述
    2.2 输电铁塔塔脚板的设计要求
    2.3 混凝土和钢筋的本构模型
    2.4 钢筋网片的设计要求
第3章 圆形塔脚板受压时其基础加固措施研究
    3.1 概述
    3.2 弹性时钢筋网片对混凝土内部应力场的影响
        3.2.1 半空间无限体集中力作用下的应力场数值对比
        3.2.2 不同加载方式下网片对混凝土应力场影响
    3.3 钢筋网片的合理布置高度
    3.4 钢筋网片在圣维南影响区和非圣维南影响区的作用
    3.5 钢筋网片的合理布置间距
    3.6 合理的网片配置
    3.7 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承载力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方形塔脚板与基础相互作用的研究及塔脚板优化
    4.1 概述
    4.2 在压工况下方形塔脚板与基础之间的接触研究
        4.2.1 受压方形塔脚板模型建立及应力场表达式拟合
        4.2.2 塔脚板与混凝土非线性接触理论的建立及有限元校核
    4.3 压工况下八地脚方形塔脚板的基础加固措施
    4.4 加劲板对八地脚方形塔脚板抗拉破坏的影响
    4.5 塔脚板移孔对八地脚方形塔脚板抗拉破坏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4)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现有加固方法的不足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2.1 构件设计
    2.2 试验加载方案
        2.2.1 试验加载方案
        2.2.2 位移计和应变片的布置
    2.3 材性试验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1 试验现象
        2.4.2 承载性能分析
        2.4.3 荷载-应变曲线
        2.4.4 荷载-侧向水平位移曲线
    2.5 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理论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性能数值分析
    3.1 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有限元模型建立
        3.1.1 单元选择和网格划分
        3.1.2 材料属性
        3.1.3 接触设置
        3.1.4 荷载与边界条件
        3.1.5 初始缺陷
    3.2 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有限元模型验证
        3.2.1 有限元与试验破坏形态对比
        3.2.2 荷载-位移曲线及承载能力对比
        3.2.3 荷载-应变曲线对比验证
        3.2.4 荷载-侧向水平位移验证
    3.3 加固材传力效率分析
    3.4 模型简化
    3.5 本章小结
4 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性能参数化分析
    4.1 纵向分析
        4.1.1 构件长细比的影响
        4.1.2 夹具间距的影响
        4.1.3 夹具螺栓排数的影响
    4.2 横向分析
        4.2.1 夹具螺栓预紧力的影响
        4.2.2 加固材强度的影响
        4.2.3 加固材规格的影响
        4.2.4 夹具填板厚度的影响
        4.2.5 构件端部约束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5.1 基于规范(DL/T5154-2012)的构件承载力理论计算
    5.2 基于改进公式的构件承载力理论计算
    5.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构件承载力预测
        5.3.1 BP神经网络
        5.3.2 BP神经网络预测构件极限承载力建模
        5.3.3 预测模型合理性分析
    5.4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输电铁塔基础老化损伤检测与修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2 铁塔基础检测
    2.1 检测内容
    2.2 检测结果
    2.3 检测结论
3 输电铁塔混凝土基础修复建议
    3.1 涂抹修复剂修复工艺
    3.2 外包混凝土加固方法
    3.3 整体移位加固方法
    3.4 基础表面涂抹涂料方法
4 结语

(6)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输电铁塔基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2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评估方法
    2.1 判断矩阵构造
    2.2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2.3 模糊综合判断法
3 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性综合评价框架
    3.1 因素集
    3.2 评价集
    3.3 权重集
    3.4 各指标的等级评定标准
        3.4.1 表观状况分级指标值
        3.4.2 环境状况分级指标值
        3.4.3 材质状况分级指标值
4 结论

(7)沿海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与加强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沿海地区铁塔基础结构混凝土缺陷检测研究现状
2 沿海地区铁塔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研究现状
3 沿海地区铁塔基础结构加强技术研究现状
4 沿海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与加强技术的发展方向
5 结论

(8)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输电线路防风研究现状
        1.2.2 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输电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2.1 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2.2 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2.2.1 评估单元的划分
        2.2.2 评估项目的确定
        2.2.3 评估标准的确定
    2.3 铁塔风险等级的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力学分析的输电铁塔塔材状态评估
    3.1 单塔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3.1.1 APDL语言的应用
        3.1.2 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 荷载的求解及加载
    3.3 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3.3.1 基础单元各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3.3.2 杆塔构件各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3.4 宝邑Ⅱ线39 号塔评估
        3.4.1 导地线风荷载计算
        3.4.2 塔头风荷载计算
        3.4.3 塔身风荷载计算
        3.4.4 有限元模型加载状态量劣化程度判断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层次分析-标准离差法的输电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
    4.1 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观权重
        4.1.1 层次分析法原理
        4.1.2 层次化输电铁塔评估模型的建立
    4.2 标准离差法确定客观权重
    4.3 输电铁塔安全状态具体评估方法
    4.4 实例验证
        4.4.1 杆塔单元评估
        4.4.2 基础单元评估
        4.4.3 输电铁塔综合评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深厚回填区地表变形及其对铁塔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回填区地表变形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回填材料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密度试验
    2.3 含水率试验
    2.4 回填材料抗剪强度试验
    2.5 标准击实试验
    2.6 本章小结
3 回填材料室内承压板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原理
    3.3 模型试验设计
    3.4 试验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深厚回填区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
    4.1 引言
    4.2 FLAC~(3D)软件简介
    4.3 FLAC~(3D)模型建立
    4.4 深厚回填区地表变形规律
    4.5 回填材料性质参数对地表下沉的影响规律
    4.6 回填场地材料性质参数对地表下沉的影响规律
    4.7 本章小结
5 回填区输电铁塔抗地表变形性能的研究
    5.1 引言
    5.2 输电铁塔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 输电铁塔的失效准则
    5.4 输电铁塔的抗变形性能
    5.5 回填区地表变形下输电铁塔的安全性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输电铁塔主材加固新方式的试验及加固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输电铁塔加固的研究现状
        1.1.1 改变传力路径法
        1.1.2 增大截面法
    1.2 现有加固方法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加固方案一的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加固方案
    2.3 试验方案
    2.4 试验加载方案
        2.4.1 构件支撑条件
        2.4.2 构件加载方案
        2.4.3 位移计和应变片布置方案
    2.5 材性试验
    2.6 试验结果
        2.6.1 试验现象
        2.6.2 荷载-应变曲线
        2.6.3 荷载-位移曲线
        2.6.4 加固构件承载力分析
        2.6.5 夹具传力效率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加固方案一的参数化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3.2 有限元模型
        3.2.1 有限元软件简介
        3.2.2 单元选择
        3.2.3 钢材的本构模型
        3.2.4 接触问题
        3.2.5 初始缺陷的考虑方法
    3.3 有限元分析适用性验证
        3.3.1 有限元与试验破坏形态对比
        3.3.2 荷载-位移曲线及承载能力对比
        3.3.3 应力-荷载曲线对比
    3.4 加固方案一构件的有限元参数化分析
        3.4.1 肋板厚度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4.2 肋板长度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4.3 肋板位置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4.4 螺栓预紧力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4.5 副材尺寸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4.6 夹具数量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4.7 顶部夹具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加固方案二的加固效果及参数化分析
    4.1 引言
    4.2 加固方案二构件加固效果分析
    4.3 加固方案二构件的参数化分析
        4.3.1 肋板厚度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4.3.2 副材尺寸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4.3.3 螺栓预紧力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4.3.4 夹具数量对构件加固效果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四、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检测与加固(论文参考文献)

  • [1]钢板连接及接驳器连接的支撑-腰梁-地下连续墙节点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 麦家儿,卢晓智,何冠鸿,裴行凯. 建筑结构, 2021(24)
  • [2]温度应力和外荷载对输电铁塔基础立柱开裂的影响及防范措施研究[D]. 贾自强. 南昌大学, 2021
  • [3]输电铁塔基础立柱和塔脚板的力学分析及其优化措施研究[D]. 刘浩. 南昌大学, 2021
  • [4]双角钢T形组合截面压弯构件受力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 辛振科.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输电铁塔基础老化损伤检测与修复研究[A]. 刘磊,魏镇,袁广林. 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册), 2020
  • [6]输电线路铁塔基础安全综合评价体系[J]. 马键,杨芒生,王赫男,郭兆华,郑小丽.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01)
  • [7]沿海地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结构安全性评估与加强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 吴林. 价值工程, 2019(33)
  • [8]输电线路铁塔防风性能状态评估[D]. 赵婷.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9]深厚回填区地表变形及其对铁塔的影响研究[D]. 孙钰昊. 中国矿业大学, 2018(02)
  • [10]输电铁塔主材加固新方式的试验及加固效果研究[D]. 刘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输电铁塔基础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与加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