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矿山运输机械简介

几种新型矿山运输机械简介

一、几种新型采运机械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马雪松[1](2021)在《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经济波动、气候条件变化、资源消耗危机、新冠疫情持续不断等严峻的形势挑战下,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关注性焦点,而林业作为重要的资源供给、生态功能输送与气候环境调节的产业,其可持续的协同发展演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都比较有优势的东北国有林区,自然义不容辞的承担了新时代所赋予的重任,林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发展方向的转型,会给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带来较大程度的发展不协同之状况,资源的衰减会在经济发展、林区社会稳定等多方面给东北国有林区造成不利的影响。林业产业的运行方式是所有产业中与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最为相似的,可以借鉴成熟的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发展进行研究,力图使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协同演化逐步缓解资源危机,优化并高效利用可以整合的资源,实现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经济、社会三个层面的同步发展,最终满足森林资源可持续运营的发展目标。本研究在集合生态学理论、协同演化理论、林业产业演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发展的研究思路。首先在理论层面,对研究所需要的理论概念进行梳理,同时,对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做了分析,通过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对比,阐述在组成结构、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方面的接近性,并对协同演化模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可行性。其次在分析层面,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在森林资源禀赋、市场需求、林业产业技术要求、投资、产业政策和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压力或动力进行分析,明确了研究的必要性。再次在机制层面,明确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提出了协同演化的四种机制,进而引出了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立体式研究模型。第四在协同演化研究层面,基于协同演化的机制和研究模型,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的协同演化、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的协同演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形成了本研究的主体部分。最后在保障层面,为了能够确保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顺利进行,提出需要在企业个体协同、产业种群协同、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三方面进行保障,综合提升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效率。

刘海波[2](2020)在《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文中认为劳动号子是劳动人民为了配合劳动而歌唱的一种民歌体裁。它产生于集体劳动当中,不同的集体性劳动,产生了不同的劳动号子。长白山林区号子是在木材采伐、运送劳动中产生,并在长白山林区流传的不同音乐形态的劳动号子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在极度艰苦的环境中创造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了汉、朝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揭示东北地区民间音乐文化形成的活化石,因此,整理和挖掘这笔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深远。本文以长白山林区号子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影视拍摄等方法,阐释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歌唱主体的行为,长白山林区号子曲目的时空分布、传承机制,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及蕴含的价值,进而揭示人类的生计劳动对人类歌唱行为的影响及意义。本文的基本构架为:绪论、正文与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围绕以伐木为手段的生计活动与人类的歌唱行为,阐述选题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动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生计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形成。晚清以来,关内及朝鲜半岛天灾人祸交错,大量破产的农民不顾清政府的“禁令”涌入长白山区求生存,其中一部分人选择以砍伐、运木劳动为生计手段,长白山林区号子由此而发源。长白山林区号子先后以不同身份的人群为承载主体,广泛流布于长白山林区的江河、铁路沿线及各大楞场。第三章阐述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种类及形态。该章剖析了“伐区作业”“运材作业”“贮存作业”生产环节的不同劳动方式对长白山林区号子的音乐结构、力度、节拍、旋律等音乐元素的深刻影响,进而阐释了生计劳动与林区号子音乐形态之间的深层关联。第四章阐释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与价值。长白山林区号子在劳动过程中具有激发力量、纾解疲劳、信息传达和标识角色的功能。除此之外,长白山林区号子还具有彰显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进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推动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的社会价值。第五章主要阐述了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未来走向。随着机械臂力逐渐取代人力,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的数量持续减少,特别是自长白山林区全面停止采伐以来,原木生产劳动完全退出了长白山林区,与这些劳动相伴而生的林区号子也随之走向没落。如何保护与传承长白山林区号子便成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课题。最后是全文的结论部分。长白山林区号子以其多样的功能,满足了不同形式的采伐劳动的多重需求,致使以运木为生计手段的汉、朝移民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成为长白山生计文化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整合不同民族文化元素的音乐符号,承载汉、朝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能唤起每一个汉族、朝鲜族成员的家国情怀及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进而促进了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一体化的进程;它彰显了移民群体“其境愈困,其志愈坚”的精神追求,为长白山林区的林业转型发展乃至东北经济振兴提供精神保障。

李志珑[3](2020)在《一种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的设计及其通过性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的林业装备底盘在面对灌丛、障碍、陷坑、陡坡、高山角等困难立地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高通过性稳定性底盘的研发有助于解决林业装备困难立地的作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结构,该底盘具有更大的调整范围,保障底盘能够更平稳的通过障碍,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结合林业机械底盘和铰接移动机器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六轮铰接摆臂底盘结构,沿用林业机械底盘的铰接转向形式,首次使用四杆摆臂机构与门式摆臂桥串联的方式来作为底盘摆臂,基于遗传算法优化了摆臂参数和液压油缸的安装位置与行程,采用有限元法进行了摆臂校核,完成了底盘设计,并按照10:1的尺寸比例研制了试验样机。2.底盘轮廓通过能力分析:采用G-K算法计算底盘自由度,运用旋量理论进行底盘的运动学建模得到轮心坐标,根据运动学模型得到底盘的坡度调平能力为侧坡调平28.7°,纵坡调平22°,最小通过半径为3088 mm。基于有限段法对试验样机底盘进行柔性轮心坐标修正,结合试验样机数据,验证底盘运动学的正确性。通过对比证明该底盘具有良好的轮廓通过性。3.底盘的越障动态特性分析: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底盘进行了越障动力学建模,基于最小二乘法完成了四杆摆臂动力学模型的简化,并通过仿真得到验证,最终得到了简化后的越障动力学模型。通过分析摆臂伸长对于越障轮受力和底盘侧倾角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坡度通过策略。通过仿真与试验证明,该坡度通过策略可以在减少通过时间的基础上,减少样机的侧偏角度。4.底盘的避障动态特性分析:底盘的折腰转向转弯半径是影响避障能力的主要因素,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底盘进行了避障动力学建模。结合ADAMS虚拟仿真,研究最大转向角条件下,不同姿态时的底盘转弯半径,得到内侧摆臂伸长,外侧摆臂收缩的姿态下转弯半径最小为724.9 mm,并按照设计要求模拟固定场景的立木避障过程。

马红宝[4](2020)在《中厚耐磨钢板马氏体/奥氏体复相组织调控》文中指出近年来钢铁研究总院对含Ti耐磨钢的研发,采用淬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获得马氏体基耐磨钢,提高了钢的耐磨性,但韧塑性也有所降低。钢中的奥氏体相在摩擦磨损时TRIP效应使得表面硬度及形变硬化层厚度增大进而提高钢的耐磨性。针对含Ti耐磨钢的优缺点和钢中奥氏体相的作用,提出一种含有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复相组织(M/A)的耐磨钢的设计方法,满足所需耐磨性的同时兼具良好的韧塑性。Q-P工艺因获得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复相组织而使钢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本文制备了不同锰、钛含量的新型中锰硅合金化中厚钢板,通过空冷淬火配分(Q-P)工艺获得组织结构为马氏体/奥氏体的复相耐磨钢。利用X射线衍射仪对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利用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衍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微观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中锰硅合金化钢在模拟中厚板空冷冷速条件下冷却到室温,可获得不少于5%的较高体积分数残余奥氏体,推测在冷却过程中随着奥氏体到马氏体相变的进行,发生碳原子从已转变的马氏体到未转变的奥氏体的动态配分,导致奥氏体稳定性逐渐提高,从而提高了最终残余奥氏体量。淬火温度通过影响初生马氏体量进而影响最终室温奥氏体量,残余奥氏体含量随淬火温度的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最高残余奥氏体量的体积分数达到10.66%。残余奥氏体量与残余奥氏体量中的碳含量成正比关系,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的体积分数最高能达到1.33%。经过空冷Q-P处理后,不含Ti的低碳Si-Mn系钢的抗拉强度可达1400MPa,对应的延伸率为16%。而含Ti的低碳Si-Mn系钢的抗拉强度1500MPa,对应的延伸率为15%。含Ti的试验钢强度高于不含Ti的试验钢,塑性基本和不含Ti的试验钢持平,由于Ti元素细晶强化的作用,冲击韧性优于不含Ti试验钢。

王青[5](2020)在《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文中认为华侨工业建筑是中国工业建筑中相对独立的类型,它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中西方多重因素的影响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意义。闽南华侨工业建筑是中国华侨工业建筑的重要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侨对闽南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贡献,推动了近现代工业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现代化发展,促进了城市早期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系统等城市配套市政体系的完善。本文以1842年至1966年期间创办的闽南华侨工业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理清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与发展历程、工业门类与地区分布、工业建筑遗存个案现状等方面的情况,揭示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建设与发展的特点以及基本特征。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研究能进一步完善侨乡近代建筑的研究体系,加深理解华侨在闽南城市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为闽南地区近代建筑遗产保护、修缮与更新提供信息基础和原始依据。论文主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二、三章)介绍闽南华侨工业的产生背景、发展路径,以及闽南华侨工业的初步发展、快速增长、停滞和二次发展的四个阶段,总结了闽南华侨工业不同时期、不同门类的地域分布和规模状况。论文的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以厦门淘化大同罐头厂、厦门自来水公司等几个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厦门、泉州、漳州近代华侨工业建筑中食品工业类、公共事业类和其它工业类典型案例的建造背景,选址的考量以及立面建筑风格、建筑技术的引入与应用情况进行叙述,对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五章)通过对闽南华侨工业建筑规模与总平面布局特点、建筑单体的立面风格、建筑细部特征与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结构类型、建筑技术和建筑设备的引入等方面内容的揭示和分析,总结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李德发[6](2020)在《Ti微合金化高强韧性马氏体耐磨钢开发及其应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未知领域的深入探索,耐磨钢服役工况也越来越复杂和严酷,对综合性能(如耐磨、焊接、疲劳、腐蚀、加工成型)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针对煤炭采运等复杂工况下对耐磨钢综合性能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成分设计、组织选择和工艺控制,研制了Ti微合金化马氏体耐磨钢。采用热模拟、实验室工艺实验、工业化试制、力学性能检测(拉伸、冲击、冷弯、疲劳、残余应力)、微观组织表征(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透射电镜)、物相分析、应用性能研究(浸泡腐蚀实验、电化学测试、搅拌磨损实验、焊接实验、HIC实验)等方法,研究了Ti第二相析出及马氏体组织结构的控制方法,分析了Ti微合金化马氏体耐磨钢工业化生产中出现的典型问题并提出关键控制要点,最终开发出“精细马氏体+纳米析出相”的高强韧性HB500耐磨钢,实现了工业化稳定生产,并深入研究了该钢的综合应用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研究了Ti微合金化耐磨钢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长大趋势、控制轧制阶段的热变形行为、控制冷却和热处理阶段的相变行为,通过全流程工艺控制奥氏体晶粒尺寸、Ti的析出、微观组织和性能,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奥氏体晶粒尺寸随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函数关系分别为lnD=7.26-4982/T、D=4.32t0.21。Ti的C、N析出相在高温阶段稳定性好,能有效钉扎奥氏体晶界移动;奥氏体晶粒越细,越有利于相变形核和晶内二次形核,使马氏体组织更细。热变形提高了马氏体相变温度,同时降低了马氏体相变的临界冷却速度,有利于细化马氏体组织;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温度应控制在1000~1100℃,再结晶奥氏体晶粒得到充分细化并保持均匀,纳米尺寸的Ti第二相粒子在形变诱导作用下大量析出阻止再结晶晶粒粗化;未再结晶区变形温度较低时可获得具有大量畸变的奥氏体,有利于相变形核从而细化组织,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应控制在880℃左右,终轧温度应控制在820℃~860℃。工艺实验研究表明DQ+RQ+T工艺是获得纳米级Ti的析出相和细化马氏体组织的最佳工艺途径,从而获得最佳的强韧性匹配。其次,以上述实验研究为基础,确定了Ti微合金化耐磨钢成分控制范围和核心工艺控制参数,并通过工业试制逐步解决了工业生产上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如铸坯裂纹、大颗粒TiN夹杂、回火脆性、残余应力、延迟裂纹等,形成了Ti微合金化耐磨钢工业生产关键工艺控制要点。工业化生产实践表明,Ti微合金化耐磨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且性能控制稳定,力学性能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组织和性能均匀性良好,8mm和30mm钢板平均有效晶粒尺寸分别为1.96μm和2.28μm,达到了细晶化效果;通过细化晶粒提高了低温韧性,疲劳性能优于普通Cr-Ni-Mo-Nb系耐磨钢;Ti的第二相析出达到纳米级,不会对冲击韧性和疲劳性能造成损害。最后,通过与普通Cr-Ni-Mo-Nb系马氏体耐磨钢对比,研究了Ti微合金化耐磨钢的耐腐蚀磨损性能和抗焊接裂纹性能。两种实验钢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分量占腐蚀磨损速率的比例分别为25.09%和40.18%,是导致腐蚀磨损的重要原因,较弱的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使Ti微合金化耐磨钢具有更好的耐腐蚀磨损性能。表层应变硬化改变了材料表面、晶界、晶粒内部状态是产生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的主要原因,而细化晶粒能减弱应变硬化,是提高耐腐蚀磨损性能的根本原因。Ti微合金化耐磨钢所采用的成分设计能避免CGHAZ区域产生异常组织而导致的组织脆化;Ti在高温阶段的未溶第二相能有效阻止焊接热循环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粗化,从而细化CGHAZ组织降低粗晶脆化倾向;焊接热影响区HIC实验表明,Ti微合金化耐磨钢抗氢致裂纹能力更强,进一步佐证了细化晶粒对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的作用。本文所开发的Ti微合金化HB500耐磨钢已实现了低成本、高性能、稳定化生产,可满足多种复杂工况下耐磨钢应用性能需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刘成[7](2020)在《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迁移是社会变迁的直观体现,它对不同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塑造作用十分显着,也是同社会政治稳定紧密相关的问题之一。中亚地区在20世纪30至60年代作为原苏联的五个加盟共和国,经历了从政治形态到社会结构全方位的变化,就中亚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古老、相对原始的社会传统而言,能够促成这种变化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对富农的强制性迁移到卫国战争时期国防工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边疆少数民族向中亚的迁移,再到“处女地运动”时期大量劳动力赴中亚垦荒,每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都对中亚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对这一时期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状况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亚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历史特点。本文根据迁移性质、模式和数量等特点,将20世纪30至60年代中亚地区的人口迁移活动分为流放富农、卫国战争和垦荒运动三个主要时期,结合一定的统计数据及资料,希冀能更加清晰、立体地反映人口迁移给中亚地区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杨化冰[8](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袁继安[9](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要“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文明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并于2015年再度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明确指出,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可以看出,国家近年正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监管进行新一轮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5年多来,围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这一新领域开展的科研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省市也开展了试点工作,获得初步经验。论文以湖南省森林资源中的优势树种为研究对象,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以下简称SEEA-2012)框架内,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及相关标准为依据,核算了2013年至2016年优势树种森林资源的林地、林木资产价值与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在此基础上,按年份试编了2014-2016年连续3年的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并对各有关要素及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作了分析;研究了湖南省在资产负债表试编阶段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尝试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地面积累计增幅1.64%,各年度间同比增幅分别为0.76%、0.53%和0.34%,各年度间平均增幅为0.61%;各年林地资产价值分别为3702.05×108元、3823.18×108元、4332.59×108元和4889.11×108元。因价格上涨因素,林地资产价值各年度间同比增幅分别为3.72%、13.32%和12.84%,年度间平均增幅达到9.96%。(2)2013-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林木资产账面价值分别为3028.17×108元、3127.20×108元、3279.76×108元和3351.54×108元。年平均为3196.67×108元·a-1,单位面积林木账面价值为36300元·hm-2(不含利润、税金和运输费用等)。(3)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分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在2013-2016年间,年均为340.68×108t·a-1,单位面积年均3805.46 t·hm-2·a-1。其中,在实物总量上贡献最大者为森林的涵养水源功能,单位面积涵养水源量年均为3730.11 t·hm-2·a-1。除涵养水源功能外,其他各项服务功能从4年平均来看,所提供的实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固土保肥、净化大气、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分别为34463.03×104t、22343.62×104t、10710.55×104t和31.14×104t,单位面积年均提供实物量依次为38.44 t·hm-2·a-1、24.92 t·hm-2·a-1、11.94 t·hm-2·a-1和0.035 t·hm-2·a-1。优势树种年均提供生态服务总价值近3200×108元,4年间累计增幅5.74%;在生态服务的各项目方面,以2016年为例,6大服务功能创造的价值总计为3304.4×108元,单项价值在60.30×108~848.55×108元之间,最高者为涵养水源功能848.55×108元,最低为积累营养物质功能60.30×108元,大小排序依次为,涵养水源>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固土保肥>净化大气>积累营养物质>。各功能创造的价值在全部生态服务价值中所占比重处于2%-26%之间,(4)2013-2016年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分别为9855.23×108元、10090.77×108元、10840.51×108元和11545.04×108元,4年累计增长17.15%。其中,从4年平均观察,在优势树种森林资源资产总价值中,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林地资产39.44%,林木资产30.25%,生态服务30.31%。(5)2013-2016年间,森林年均被侵害面积1.595×104hm2·a-1,被侵害蓄积71.53×104m3·a-1。因毁林开荒等森林资源侵害因素造成的优势树种森林资源综合负债各年分别为19.82×108元、28.86×108元、27.41×108元和30.64×108元,各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0.201%、0.286%、0.253%和0.265%。2013-2016年,每1元的森林资源负债,有高达377元的可控森林资源资产来偿还(2016年)。湖南省优势树种森林资源净资产比重连续4年平均保持在99.7%以上。各年的森林资源资本积累率分别为5.42%、2.30%、7.47%和6.49%。(6)根据森林资源资产存量、价值、森林资源负债和净资产核算结果,结合生态学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方法与财务会计学下的“科目汇总表法”,经由科目汇总表和总账平衡表2个基础表,运用“资产=负债+净资产”平衡原理,可以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7)森林资源质量方面,2013-2016年的4年间,湖南省优势树种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累计上升10.9%,达到55.51 m3·hm-2,但相比于全国及国际平均值,仍有明显差距。研究该选题,可以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一般规律;综合利用生态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等,寻求创新自然资源监管制度,加强资源保护,最终达到服务于生态可持续发展事业的目的。研究发现,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国内的研究与试点相当有限,相关报表的设计与编制亦在探索过程当中。对森林资源负债的项目设计与科学核算仍然相当不足,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对编制资产负债表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间的关联性和协调性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进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加强资源管护和生态的可持续性,是我国的一项制度创新,国际社会上并无成法可依,未来可进一步依据国情,科学设计与细化报表考核指标,重点研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演变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科学规律等问题。

司磊磊[10](2019)在《水侵煤体瓦斯运移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数矿井煤层属于富含水煤系地层,而地层水通过穿层钻孔入侵煤体给矿井瓦斯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题。对于测压钻孔,地层水侵入钻孔后会致使瓦斯压力测定失败,无法获得煤层的真实瓦斯压力,给矿井瓦斯灾害的预测预报带来了困难。对于抽采钻孔,尤其是长距离下向穿层抽采钻孔,钻孔内的积水及钻孔周围的饱和水煤体区域致使瓦斯运移机制发生改变,传统渗流模型无法准确描述瓦斯运移规律。因此,为了深入研究水侵煤体瓦斯运移机理,解决水侵煤层瓦斯压力测定难题和准确描述水侵煤体瓦斯抽采运移规律,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数值模拟和现场工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侵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规律,分析了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规律,掌握了瓦斯在水溶液及饱和水煤体中的扩散运移规律,进而建立了水侵煤体瓦斯运移数学模型,准确预测了水侵钻孔的瓦斯抽采量,提出了基于瓦斯溶解量的水侵钻孔瓦斯压力测定方法,并进行了工程试验。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采用XRD实验、低温N2吸附实验和CO2吸附实验,定性定量分析了水侵前后煤中矿物质和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侵对煤中不同矿物质的影响稍有差别,但普遍会使煤中的矿物质减少,尤其是对于水稳性较差的黏土矿物和碳酸盐,其含量降低最为明显。水侵后,煤体孔容和比表面积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特别是微孔孔容和比表面积的增加幅度最为明显。结合分形理论,计算了水侵前后煤体的分形维数,水侵会促使煤体分形维数1D降低,说明水侵可以使煤体孔隙表面的粗糙程度下降。但是会使分形维数2D增加,说明水侵的增孔/扩孔作用致使煤体孔容增加。最终,分别从黏土矿物质崩塌、矿物质溶解和煤体溶胀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水侵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机理。实验测试了不同矿井水溶液中的主要物质成分,并以此为依据配置了不同类型的水溶液,通过自主设计的瓦斯溶解度实验系统测试了不同温度、压力、矿物质浓度及矿井水溶液中的瓦斯溶解规律。结果表明,矿井水中的阳离子以K+和Na+为主,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化学耗氧量测试结果表明,矿井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在测试范围内,瓦斯溶解度随着平衡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温度和矿化度的升高而降低。矿井水溶液中的瓦斯溶解度明显高于蒸馏水中的溶解度,且瓦斯溶解度与平衡压力呈明显的线性关系,通过与蒸馏水对比,间接分析出矿井水中的有机质是提高矿井水中瓦斯溶解度的重要原因。结合实验结果,利用间隙填充理论、水合作用理论和有机质增溶作用阐释了各因素对瓦斯溶解度的影响机理。实验测试了不同瓦斯压力、温度、矿物质浓度及矿井水溶液中的瓦斯扩散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矿物质浓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矿井水溶液中的有机质可以提高瓦斯气体的扩散能力。结合实验结果,从液相粘度、分子无规则运动、水溶液有效间隙、水合作用及有机质的包裹携带作用等角度深入分析了各因素对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的影响机理。建立了考虑吸附效应的饱和水煤体中瓦斯有效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实验测得了不同瓦斯压力及变质程度饱和水煤体中的瓦斯有效扩散系数,并通过NMR实验分析了孔隙结构对瓦斯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与传统径向有效扩散系数计算模型对比,本文所构建的有效扩散系数模型更适合计算煤等具有强烈吸附能力多孔介质的有效扩散系数。随着瓦斯压力的增加,瓦斯在饱和水煤体中的有效扩散系数逐渐增加。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增加,煤体孔隙尺寸逐渐由微孔/中孔主导转变为微孔主导,且煤体孔隙联通性降低,致使瓦斯有效扩散系数逐渐降低。最终,理论分析了瓦斯压力、孔隙结构和吸附效应对瓦斯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机理。建立了水侵测压钻孔瓦斯运移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煤体变形、密度差引起的溶液对流和溶质扩散三个物理场对瓦斯运移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数值分析了扩散系数、水侵半径和溶液对流对瓦斯在钻孔水中平衡时间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瓦斯溶解量的水侵测压钻孔瓦斯压力测定方法,并研制了相关测压装备,利用该装备测试了桃园煤矿10煤层和信湖煤矿5煤层水侵测压钻孔的煤层瓦斯压力,为水侵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装备和方法。建立了水侵下向穿层抽采钻孔瓦斯运移数学模型,该模型分为原始煤层中的瓦斯渗流和饱和水煤层中的瓦斯扩散两个部分,利用亨利定律将原始煤层中压力差驱动的渗流转变为饱和水煤体区域中密度差驱动的扩散运移。然后,数值分析了扩散系数、渗透率、亨利系数和水侵半径对瓦斯抽采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青东煤矿726工作面煤巷条带解突工作,准确预测了青东煤矿726工作面水侵钻孔的瓦斯抽采量。研究成果可为水侵煤层矿井瓦斯防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工程经验。博士期间围绕本研究课题作为负责人完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4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TOP期刊4篇),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TOP期刊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授权2项。本论文有图59幅,表25个,参考文献248篇。

二、几种新型采运机械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新型采运机械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应用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态学的概念界定
        2.1.2 生态系统的概念界定
        2.1.3 协同演化的概念界定
        2.1.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演化相关的其他概念
    2.2 理论应用分析
        2.2.1 生态学理论应用分析
        2.2.2 协同演化理论应用分析
        2.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生态性特征分析
        2.2.4 林业生态系统与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内在联系
    2.3 本章小结
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动因分析
    3.1 环境层方面林业资源禀赋的限制
        3.1.1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一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2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二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3 森林资源对东北国有林区第三产业演化的影响作用
        3.1.4 东北国有林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现状
    3.2 市场需求方面变化的压力
        3.2.1 市场需求对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的影响机制
        3.2.2 主要林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状况
    3.3 自身发展方面林业产业技术升级的趋势要求
    3.4 资本方面林业投资的激发力
        3.4.1 林业投资总量
        3.4.2 林业产业投资结构
    3.5 宏观方面林业产业政策调整的拉力
    3.6 制度方面林业管理体制的活力
    3.7 本章小结
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框架
    4.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概念
    4.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机制
        4.2.1 稳定机制
        4.2.2 动力机制
        4.2.3 竞合机制
        4.2.4 协同机制
    4.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模型
        4.3.1 协同演化理论模型
        4.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的研究层次
        4.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的研究模型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协同演化
    5.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
    5.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
        5.2.1 生态位“态”、“势”评价研究思路
        5.2.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发展现状
        5.2.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模型构建
        5.2.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态”、“势”评价结果
        5.2.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演化路径选择
    5.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测度及优化
        5.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之间关系测度思路
        5.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因子指标体系构建
        5.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关系测度
        5.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间关系优化
    5.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策略
        5.4.1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扩展策略
        5.4.2 林业企业个体生态位分离策略
    5.5 本章小结
6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之间协同演化
    6.1 东北国有林区各区域内的种群发展分析
        6.1.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分析数据说明
        6.1.2 研究林业产业种群发展的区位熵法
        6.1.3 基于区位熵的林业产业种群发展分析
    6.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演进阶段判别
        6.2.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生命周期划分
        6.2.2 各种群产业生命周期演进阶段判别
    6.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及模拟仿真
        6.3.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相关性测度
        6.3.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关系分析
        6.3.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型
        6.3.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间协同演化模拟仿真
    6.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
    7.1 研究思路和模型构建
        7.1.1 研究的基本思路
        7.1.2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机理分析
        7.1.3 复合系统协同演化评价模型
    7.2 序参量的选择和数据处理
        7.2.1 协同度测算指标体系构建
        7.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标准化处理
        7.2.3 序参量权重的确定
    7.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的子系统与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与评价
        7.3.1 生态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2 经济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3.3 社会子系统有序度测算与评价
    7.4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与评价
    7.5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8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保障措施
    8.1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企业个体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1.1 加强林业企业个体的创新力度
        8.1.2 开发林产品精深加工技术
        8.1.3 在思想上层面上提升创新意识
        8.1.4 加强对林业辅助产业的开发
        8.1.5 加强林业企业与林业院校的人才合作
    8.2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种群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2.1 加强对森林景观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8.2.2 注重非木材林产品的培育与利用
        8.2.3 引导衰退产业的退出
        8.2.4 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替代产业的发展
        8.2.5 完善林业生态建设专项基金
    8.3 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集群与环境协同演化的保障措施
        8.3.1 强化森林资源培育的力度
        8.3.2 加强对林业培育技术的重视
        8.3.3 优化生态补偿机制
        8.3.4 在林业企业内部完善激励制度
        8.3.5 落实留住人才及人才引进的工作
        8.3.6 加大政府的帮扶力度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内蒙古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附录B 龙江森工集团林业企业个体重叠度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学术的研究回顾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及田野工作
第二章 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及流布
    2.1 汉、朝移民的流入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
        2.1.1 汉族移民的流入
        2.1.2 朝鲜移民的流入
        2.1.3 木帮的形成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发源
    2.2 伐木生计方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流布
        2.2.1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载体的变迁
        2.2.2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曲目的量变
        2.2.3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方式的多元
        2.2.4 长白山林区号子流布路径的嬗变
第三章 原木生产劳动与长白山林区号子的音乐形态
    3.1 长白山林区号子及其组成要素
        3.1.1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概念
        3.1.2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组成要素
    3.2 伐区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2.1 调查设计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2.2 集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3 运材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3.1 水力运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3.2 机械运材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4 贮存作业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4.1 平地运木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3.4.2 上楞工序与长白山林区号子
第四章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与价值
    4.1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功能
        4.1.1 激发力量功能
        4.1.2 纾解疲劳功能
        4.1.3 信息传达功能
        4.1.4 利益分配功能
    4.2 长白山林区号子的社会价值
        4.2.1 彰显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4.2.2 促进了长白山林区社会的族际融合
        4.2.3 推动了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
第五章 生计变迁与传承困境
    5.1 长白山林区号子传承困境的表现
    5.2 长白山林区号子传承困境的原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感谢辞

(3)一种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的设计及其通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林业机械底盘的研究进展
        1.2.1 国内林业机械底盘技术发展历程
        1.2.2 国外林业机械底盘发展现状
        1.2.3 非结构路面移动设备的发展现状
    1.3 国内外林业机械底盘通过性研究
        1.3.1 底盘通过性判定指标研究
        1.3.2 底盘通过性算法研究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2 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样机设计
    2.1 六轮铰接摆臂底盘机构设计
        2.1.1 底盘机构介绍
        2.1.2 摆臂参数设计
        2.1.3 液压缸的参数选择
    2.2 六轮铰接摆臂底盘主要参数与性能
        2.2.1 改进底盘的主要参数
        2.2.2 基于有限元的摆臂强度刚度校核
    2.3 六轮铰接摆臂底盘试验样机设计与参数对比
        2.3.1 试验样机设计方案
        2.3.2 试验样机研制与关键部件选型
    2.4 本章小结
3 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轮廓通过性研究
    3.1 六轮铰接摆臂底盘坡度调平能力分析
        3.1.1 底盘自由度的求解
        3.1.2 底盘运动学建模
        3.1.3 底盘坡度调平能力分析
    3.2 试验样机底盘柔性形变修正
        3.2.1 四杆摆臂柔性建模
        3.2.2 运动学修正坐标
        3.2.3 柔性修正后运动范围分析
    3.3 六轮铰接摆臂底盘最小通过半径分析
        3.3.1 底盘最小通过半径理论分析
        3.3.2 底盘最小通过半径仿真分析
        3.3.3 轮廓通过性技术参数对比
    3.4 本章小结
4 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越障动力学建模
    4.1 动力学建模研究方法
    4.2 底盘越障动力学建模
        4.2.1 底盘越障条件分析与假设
        4.2.2 底盘越障广义坐标建立
        4.2.3 底盘越障活动部件速度求解
        4.2.4 底盘越障质心坐标求解
        4.2.5 底盘越障动力学建模
        4.2.6 底盘越障动力学简化
    4.3 本章小结
5 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越障动态特性分析
    5.1 轮式林用摆臂底盘阶梯型障碍越障性能分析
        5.1.1 六轮摆臂底盘阶梯型越障仿真分析
        5.1.2 六轮摆臂底盘阶梯型越障理论分析
        5.1.3 不同初始状态下阶梯型越障理论分析
    5.2 六轮摆臂底盘坡度型障碍越障性能分析
        5.2.1 六轮摆臂底盘坡度型障碍越障仿真分析
        5.2.2 六轮摆臂底盘实验平台搭建
        5.2.3 六轮摆臂底盘坡度型障碍越障试验论证
    5.3 本章小结
6 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避障动态特性分析
    6.1 底盘转向避障条件分析与假设
    6.2 底盘转向避障动力学建模
        6.2.1 底盘转向角范围求解
        6.2.2 底盘转向避障广义坐标建立
        6.2.3 底盘转向避障活动部件速度、角速度求解
        6.2.4 底盘转向避障动力学建模
    6.3 底盘折腰转向仿真分析
    6.4 底盘避障仿真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4)中厚耐磨钢板马氏体/奥氏体复相组织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耐磨钢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耐磨钢研究现状
        1.2.2 国内耐磨钢研究现状
    1.3. Q-P工艺研究现状和进展
        1.3.1 Q-P工艺概况
        1.3.2 Q-P工艺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
        1.3.3 Q-P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
        1.3.4 力学机理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存在的问题
        1.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材料成分设计与工艺
        2.1.1 成分设计
        2.1.2 冶炼锻造及轧制工艺
        2.1.3 空冷Q-P工艺
    2.2. 试验钢参数的确定
    2.3. 残余奥氏体含量测定及碳含量的计算
    2.4. 微观组织观察
    2.5. 力学性能测试
第三章 冷却速度对高耐磨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钢参数的确定
    3.3. 不同冷速下中厚耐磨钢板的微观组织结构
    3.4. 不同冷速对中厚耐磨钢板残余奥氏体的影响
        3.4.1 不同冷速与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关系
        3.4.2 试验钢中残余奥氏体的EBSD形貌
        3.4.3 试样钢中残余奥氏体的TEM形貌
    3.5. 小结
第四章 空冷淬火温度对Q-P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热模拟工艺设计
        4.2.1 相变温度及CCT曲线的测定
        4.2.2 冷却速度设计依据
        4.2.3 热模拟工艺参数的选择
    4.3. 不同淬火温度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4.3.1 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和碳含量的计算
        4.3.2 显微组织观察
        4.3.3 力学性能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合金元素对Q-P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Q-P耐磨钢板热模拟工艺设计
        5.2.1 试验钢临界温度的测定
        5.2.2 残余奥氏体含量的理论预测
        5.2.3 Q-P热处理工艺参数的设计
    5.3. Ti的添加对Q-P耐磨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3.1 力学性能的测试
        5.3.2 残余奥氏体含量的测定和碳含量的计算
        5.3.3 显微组织观察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相关概念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闽南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闽南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闽南近代华侨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2.4 既往研究问题综合分析
    1.3 研究范畴与框架
        1.3.1 研究范围
        1.3.2 论文的组织结构
        1.3.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3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与发展
    2.1 闽南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1 从海外谋生到创办工厂
        2.1.2 厦门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3 泉州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4 漳州华侨工业的形成背景
        2.1.5 闽南华侨工业发展路径及其成因分析
    2.2 闽南华侨工业的初步发展(1842-1907)
        2.2.1 厦门地区
        2.2.2 泉州地区
        2.2.3 漳州地区
    2.3 闽南华侨工业的快速增长(1908-1936)
        2.3.1 厦门地区
        2.3.2 泉州地区
        2.3.3 漳州地区
    2.4 闽南华侨工业的停滞阶段(1937-1944)
    2.5 闽南华侨工业的二次发展(1945-1966)
        2.5.1 厦门地区
        2.5.2 泉州地区
        2.5.3 漳州地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闽南华侨工业门类与地区分布
    3.1 闽南近代工业门类及分布
        3.1.1 闽南近代工业概况
        3.1.2 闽南近代工业门类
        3.1.3 闽南工业分布
    3.2 闽南华侨工业的门类
        3.2.1 闽南华侨食品工业
        3.2.2 闽南华侨公用事业
        3.2.3 闽南其它华侨工业
    3.3 闽南华侨工业分布特征与成因
        3.3.1 早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3.2 兴盛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3.3 停滞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3.4 二次发展期分布特点与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典型实例分析
    4.1 厦门华侨工业建筑
        4.1.1 食品工业类
        4.1.2 公共事业类
        4.1.3 其它工业类
    4.2 泉州华侨工业建筑
        4.2.1 食品工业类
        4.2.2 公共事业类
        4.2.3 其它工业类
    4.3 漳州华侨工业建筑
        4.3.1 食品工业类
        4.3.2 公共事业类
        4.3.3 其它工业类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基本特征
    5.1 建筑规模、选址分布与总平面布局特点
        5.1.1 以中小型为主导的建筑规模
        5.1.2 受城市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的选址分布
        5.1.3 行列式排布的总平面布局
    5.2 建筑单体立面风格
        5.2.1 闽南传统地域建筑风格
        5.2.2 装饰艺术派建筑风格
        5.2.3 西方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5.3 建筑细部特征与建筑材料的使用
        5.3.1 地域性的细部构造处理
        5.3.2 闽南传统材料的广泛使用
    5.4 建筑结构类型
        5.4.1 砖木混合结构
        5.4.2 钢筋混凝土结构
        5.4.3 钢结构
    5.5 建造技术与建筑设备的引入
        5.5.1 建造技术的引入——上李水库拱坝
        5.5.2 建筑设备的引入——电力和水利
        5.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
        6.1.1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
        6.1.2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门类及区位分布规律的总结
        6.1.3 闽南华侨工业建筑基本特征的分析
    6.2 不足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闽南第二次工业普查工厂统计表(1842-1966)
附录 B 闽南华侨工业企业统计表(1842-1966)
附录 C 闽南工业遗产名录总汇
附录 D 工业遗产调研案例整理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Ti微合金化高强韧性马氏体耐磨钢开发及其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耐磨钢的发展
        1.2.1 发展概述
        1.2.2 耐磨钢主要种类及研究现状
    1.3 磨损形式及磨损机理
        1.3.1 磨损的复杂性
        1.3.2 主要磨损形式及其作用机理
    1.4 复杂工况对耐磨钢性能的要求
        1.4.1 耐腐蚀性能
        1.4.2 焊接性能
        1.4.3 加工和成形性能
        1.4.4 力学性能
    1.5 低合金马氏体耐磨钢
        1.5.1 低合金马氏体耐磨钢生产现状
        1.5.2 合金元素的利用
        1.5.3 马氏体微观结构及控制工艺
        1.5.4 主要存在的问题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HB500耐磨钢力学性能指标
        2.1.2 HB500耐磨钢组织与成分设计
        2.1.3 实验材料
    2.2 研究方法
        2.2.1 材料制备及工艺研究
        2.2.2 实验研究
        2.2.3 微观组织结构表征
        2.2.4 物相分析
        2.2.5 残余应力检测
        2.2.6 力学性能检测
第3章 TI微合金化耐磨钢相变规律及制造工艺研究
    3.1 奥氏体晶粒长大趋势及对组织转变的影响
        3.1.1 实验方案
        3.1.2 实验结果
        3.1.3 微合金化对奥氏体晶粒长大趋势的影响
        3.1.4 奥氏体晶粒对马氏体相变的影响
    3.2 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规律
        3.2.1 实验方案
        3.2.2 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
        3.2.3 热变形对相变规律的影响
    3.3 热变形行为研究
        3.3.1 实验方案
        3.3.2 奥氏体再结晶区变形温度对再结晶晶粒尺寸的影响
        3.3.3 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变形对细化组织的影响
    3.4 轧后冷却和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4.1 实验方案
        3.4.2 实验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3.4.3 Ti在轧后冷却和热处理过程中的析出行为
        3.4.4 轧后冷却和热处理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3.4.5 含Ti实验钢强韧化机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工业化试验及组织性能研究
    4.1 化学成分及工艺流程
        4.1.1 目标成分及控制范围
        4.1.2 工艺流程及控制要点
    4.2 典型问题及控制方法
        4.2.1 铸坯裂纹及TiN夹杂物控制
        4.2.2 回火脆性与残余应力控制
        4.2.3 马氏体钢延迟裂纹控制
    4.3 工业生产钢板组织与性能分析
        4.3.1 组织与性能稳定性分析
        4.3.2 组织与性能均匀性分析
        4.3.3 系列温度冲击韧性
        4.3.4 疲劳性能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TI微合金化耐磨钢的耐腐蚀磨损性能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方案
    5.3 实验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5.4 耐腐蚀性能
    5.5 耐磨损性能
    5.6 耐腐蚀磨损性能
        5.6.1 磨损对腐蚀的加速作用
        5.6.2 腐蚀对磨损的加速作用
        5.6.3 耐腐蚀磨损性能及腐蚀与磨损交互作用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TI微合金化耐磨钢焊接性能研究
    6.1 微合金元素对焊接热影响区脆性的影响
        6.1.1 实验方案
        6.1.2 实验结果
        6.1.3 分析与讨论
        6.1.4 小结
    6.2 焊接裂纹敏感性实验研究
        6.2.1 实验方案
        6.2.2 热影响区最高硬度及组织分析
        6.2.3 焊接热影响区HIC裂纹率
        6.2.4 小结
第7章 结论和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7)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强制迁移富农至中亚
    第二节 富农在中亚的生存状况
第二章 卫国战争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战前远东朝鲜人移入中亚
    第二节 战时工业、人口向中亚疏散
    第三节 “扁豆行动”——对车臣人和印古什人的惩罚性集体流放
第三章 垦荒运动时期中亚的人口迁移
    第一节 在中亚开展垦荒运动的原因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过程及数量
    第三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
第四章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的特点
    第二节 人口迁移对中亚地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9)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森林资源核算
        1.2.2 自然资源账户与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
        1.2.3 国外环境审计与中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创新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与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及重点与难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森林资源与森林资源核算
        2.1.1 森林资源的内涵、分类与特征
        2.1.2 森林资源核算的内涵与原则
        2.1.3 森林资源核算的指标体系
    2.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与净资产
        2.2.1 森林资源资产的确认与分类
        2.2.2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必要性以及分类与特征
        2.2.3 森林资源净资产的确认及意义
    2.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
        2.3.1 森林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理论
        2.3.3 森林资源核算理论
        2.3.4 委托代理理论与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
3 研究区概况
    3.1 湖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3.2 湖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3.3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况
4 森林资源核算方法
    4.1 森林资源资产核算方法
        4.1.1 森林资源的计量属性与评估方法
        4.1.2 林地资产核算方法
        4.1.3 林木资产核算方法
        4.1.4 生态服务核算方法
    4.2 森林资源负债与净资产核算方法
        4.2.1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方法
        4.2.2 森林资源净资产核算方法
5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建
    5.1 传统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与作用
    5.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涵及其定位
    5.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建议结构
        5.3.1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国际经验
        5.3.2 我国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结构设想
    5.4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5.5 现阶段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困难
        5.5.1 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性困难
        5.5.2 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业务与技术上的困难
        5.5.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干部离任审计中的局限性
6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6.1 林地资产的核算
        6.1.1 林地资产核算结果
        6.1.2 林地资产核算结果分析
    6.2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的核算
        6.2.1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结果
        6.2.2 林木资产账面价值核算结果分析
    6.3 森林生态服务的核算
        6.3.1 涵养水源的核算
        6.3.2 固土保肥的核算
        6.3.3 固碳释氧的核算
        6.3.4 净化大气的核算
        6.3.5 积累营养物质的核算
        6.3.6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算
        6.3.7 生态服务功能汇总核算
    6.4 森林资源综合负债与净资产的核算
        6.4.1 森林资源负债的核算
        6.4.2 森林资源净资产的核算与分析
7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分析
    7.1 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索编制
        7.1.1 编制资产负债表前的年终清理与账务准备
        7.1.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步骤
        7.1.3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结果
    7.2 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分析
        7.2.1 森林资源资产结构变化的动态分析
        7.2.2 森林资源质量变化分析
        7.2.3 有林地、防护林地及其他林地增长率分析
        7.2.4 公益林和商品林面积结构变化动态分析
        7.2.5 林业与非林业经营活动减少森林资源分析
        7.2.6 资产负债率与资本积累率分析
8 讨论与结论
    8.1 讨论
        8.1.1 优先解决编制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性困难
        8.1.2 统一标准,集中克服业务与技术上的困难
        8.1.3 充分发挥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离任审计中的作用
        8.1.4 研究展望
    8.2 创新与不足
        8.2.1 研究创新
        8.2.2 研究的不足
    8.3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林木资源分类
附录 B 计算森林资源预计负债用的年金现值系数表(部分)
附录 C SNA-2008国家资产负债表
附录 D SEEA-2012价值型资源账户概念格式
附录 E 中国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价值量)核算表
附录 F 林地租赁合同书
附录 G IPCC推荐使用的木材密度(D)
附录 H (按龄组)2014-2016湖南省优势树种调节水量
附录 I 长沙市城区供水用户分类
附录 J (按龄组)2014-2016湖南省优势树种涵养水源价值
附录 K 大气污染物当量值(部分)
附录 L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水侵煤体瓦斯运移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与不足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 水侵煤体孔隙结构变化规律
    2.1 实验样品
    2.2 水侵煤体矿物质成分及孔隙结构测试方法
    2.3 水侵煤体矿物质成分及孔隙结构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水侵对煤体孔隙结构的影响机制
    2.5 本章小结
3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规律
    3.1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模型
    3.2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3.3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及分析
    3.4 不同因素对瓦斯溶解度的影响机制
    3.5 本章小结
4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扩散运移规律
    4.1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测定方法
    4.2 瓦斯在水溶液中的扩散系数实验结果及分析
    4.3 不同因素对水溶液中瓦斯扩散系数的影响机制
    4.4 本章小结
5 瓦斯在饱和水煤体中的扩散运移规律
    5.1 瓦斯在饱和水煤体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测定方法
    5.2 瓦斯在饱和水煤体中的有效扩散系数测定结果及分析
    5.3 不同因素对饱和水煤体中瓦斯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水侵煤体瓦斯运移数学模型及工程应用
    6.1 水侵测压钻孔瓦斯运移数学模型及新型瓦斯压力测定方法
    6.2 水侵抽采钻孔瓦斯运移数学模型及抽采量预测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几种新型采运机械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 马雪松.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生计与放歌:长白山林区号子的文化解读[D]. 刘海波. 延边大学, 2020(05)
  • [3]一种六轮铰接摆臂林用底盘的设计及其通过性研究[D]. 李志珑.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中厚耐磨钢板马氏体/奥氏体复相组织调控[D]. 马红宝. 山东大学, 2020(02)
  • [5]闽南华侨工业建筑的发展研究(1842-1966)[D]. 王青. 华侨大学, 2020
  • [6]Ti微合金化高强韧性马氏体耐磨钢开发及其应用性能研究[D]. 李德发.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7]20世纪30至60年代苏联中亚地区人口迁移研究[D]. 刘成.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9]湖南省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研究[D]. 袁继安.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5)
  • [10]水侵煤体瓦斯运移机理及应用研究[D]. 司磊磊.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几种新型矿山运输机械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