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冉美丽[1](2015)在《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研究 ——基于分担共享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正如发展经济学先驱阿瑟·刘易斯所言“收入分配的变化是经济发展进程中最具政治意义的方面”,中国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腾飞奇迹,但同时面临严峻的收入分配失衡,“国强民不富”,“不寡但不均”,已亟待解决并引起各界关注。而抽丝剥茧探究其根源,在于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中原有分担共享不平衡长期累积,部分群体分担代价较多而部分群体分享成果较多,造成每个居民难以平等共享发展成果,表现为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偏低、居民间收入差距过大。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整个中国经济转型路径,税收承载的分担共享导向贯穿其中。税收集税法法治公信力、政府强制性公权力、政策执行力、经济调节杠杆于一体,与宏观经济政策、微观经济行为紧密联系。税收不单要筹集财政收入,也要发挥收入再分配和资源配置作用。税收结构则是政府向其他经济单位汲取的模式选择,体现整个社会的分担共享的制度安排。同时税收作为政府与公民最频繁互动的政策工具,在税收总量一定时,税收结构关乎税收在不同部门的分布、在不同分配环节的提取、在不同要素所得间的征税、在不同收入群体的税负承担,影响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以及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税收结构虽不是收入分配的决定因素,但其所蕴含的不可直接观察的分担导向对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不可小视。因此,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改革深化期,基于分担共享视角将税收结构考虑进收入分配问题非常必要。然而现有研究一般把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割裂开来,把间接税和直接税割裂开来,或者仅仅研究单一税种的收入分配效应,即使从全面的税收结构考虑也多限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而税收结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凤毛麟角。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以分担共享视角研究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在选题上迈出尝试性一步。经典最优税收结构理论Atkinson-Stiglitz定理认为,实现收入分配的最佳途径是直接对收入征税,而通过操纵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间接征税的收入分配会造成无谓的损失。按此理论,发达国家税收结构以直接税为主,收入分配问题也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严重。而我国的税收结构与此相悖,收入分配却呈现严重的双失衡状态。由此笔者思考:税收结构与居民收入分配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税收结构影响收入分配的机理是什么,影响方向是什么,影响程度有多大?税收结构动态调节的收入分配效应怎样?合理的分担共享对税收结构的要求是什么?国外有没有值得借鉴的成熟经验,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未来税收改革有什么启示?本文在梳理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相关理论基础上,以税收国家分配论、税收公平分配论及分享经济学为基础揭示税收结构影响收入分配的本质,回顾我国经济发展路径中的现实,提出税收结构通过所蕴含的分担共享导向影响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税收结构对基本经济分配制度产生的经济杠杆作用,贯穿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参与中。在宏观上,税收结构的本质是以生产要素所有权为依托的初次分配和以国家公共权力为依托的税收再分配之间的关系,反映在生产要素分配上。故此重点研究税收结构如何通过要素分配传导,影响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在微观上,税收结构的本质是以什么形式、向谁征税、谁承担税负的制度设计,体现在税负承担的最终归属上。故此重点研究税收结构如何通过居民之间的税负分担传导,影响居民间收入差距。进一步,本文构造税收结构变动系数做长期动态实证研究,而后考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典型模式,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德国“莱茵模式”、日本“东亚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可借鉴的经验。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在于将税收结构分解细化,尝试构建不同角度的税收结构分解指标,研究税收结构及其变动对居民收入份额及差距的影响途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在具体研究方法上,运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做指标分解研究要素所得和要素税收支付,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宏观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份额的影响。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析间接税转嫁下的居民税负归宿,运用MT指数和不同居民税负--收入份额比系数研究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和税负分担;运用时间序列的OLS估计实证研究微观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另外还采用典型案例法、纵向追溯比较、横向比较分析法以及相关经济计量方法。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初次分配税收参与度超过15%,追溯法比较和考虑税制差异的比较均显示其高于参照国,存在对居民劳动报酬份额的直接挤占;再分配中劳动要素所得缴纳的税收支付重于资本要素税收支付,劳动要素所得承担居民收入税增加的主要部分;生产税高、收入税低的税系结构使两者叠加拉低居民收入份额。同时居民收入来源过分倚重劳动要素所得,进一步加重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份额的这种负向影响。在控制了经济发展、财政支出、人力资本和市场化程度等因素后,从全国来看,初次分配税收参与度结构、收入税与生产税的税系结构、再分配要素征税结构,三个税收结构指标影响力度由强到弱。从影响方向看,初次分配生产税净额过高和对劳动所得征税比重高都拉低了居民收入份额;而增加再分配环节的收入税比重则不会降低居民收入份额。分区域看,初次分配税收参与度结构仍然是东、中、西部三地区影响程度最强的变量;再分配要素税收支付结构在东部地区比在中部、西部地区影响力度大。从微观层面看,伴随交易而征收的间接税的实际负担率基本呈现不完全累退性,中低收入组居民承担较重的间接税实际税负。间接税的再分配效应为负值,尽管呈减弱趋势,但依然拉大居民收入差距。而同时直接税中的个人所得税,分类征收导致相同收入由于出身不同所缴纳的税负不同,工薪阶层承担与其收入份额不相称的税收负担,有失横向公平;高、低收入组的税负-收入份额比系数分别为0.99和1.04,低收入居民承担超过其收入份额的税负份额,缺乏纵向公平。个人所得税税制设计缺陷,与税收收入结构上的位卑力弱,导致个人所得税的MT指数偏小,再分配效应微弱。进一步将税收结构细化为四个指标实证研究发现,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后,财产税比重、所得税比重、个人所得税占所得税比重、流转税比重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基尼系数分别下降0.0019、0.0008和0.0002,上升0.0003。间接税内部功能目标差异以及居民消费结构异质性,直接税过分倚重个人所得税的结构问题,均不利于收入差距缩小。从长期动态角度考察,构建基于税收公平的税收结构变动系数。基于收入分配公平性考虑将间接税与直接税比例、商品税收入税财产税各占总税收收入比重、个人所得税占所得税比重、个人所得税中劳动要素征税比重等诸多指标纳入税收结构公平性指标群,再测度其变动。通过ARDL模型和VAR模型的实证研究发现,无论是提高居民收入份额,还是缩小收入差距,税收结构在调整方向上具有一致性,即增加针对居民所得和财产的直接税、减少针对交易和价格的间接税。但是税收结构对两种收入分配在传导途径和政策冲击的时滞性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制定和实施政策时,需要考虑税收结构对两种分配影响的一致性,又要区别对待以增加政策目标的针对性。从国外经验看,基于世界各国税收结构演变,本文整理不同经济发展水平35国的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截面数据,对比发现我国税收结构中直接税比重远低于世界各国的一般规律水平。进一步运用典型案例法分析美国“盎格鲁—撒克逊模式”、德国“莱茵模式”以及日本“东亚模式”的共性特征:政府税收参与初次分配干预较少,劳动报酬占比高;居民收入份额较高;再分配中所得税和财产税的直接税内部结构合理,税收调节分配有效。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借鉴德国的莱茵模式进行税收改革的启示。基于上述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有益于分配的税收结构要处理好几个结构平衡,包括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税收参与度结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税收支付结构、税收结构调整要考虑区域差异、分担于不同收入居民的间接税税负结构、分担于不同收入居民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结构、增强再分配效应的直接税内部结构。本文最后提出构建合理分担共享分配机制的设想,拟从分担共享视角下谈税收结构性改革,为解决分配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中的合理分担和公平共享提供参考。本文具体结构安排,除了导论、结论和展望,共分为7章。第1章是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阐述全文理论基础。第2章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与税收结构的现实与演进,提出税收结构通过要素分配和税负分担两大途径传导,以其所蕴含的分担共享导向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第3章是税收结构、要素分配与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宏观税收结构通过要素分配传导对居民收入份额的影响。第4章是税收结构、税负分担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微观税收结构通过税负分担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第5章是税收结构动态变动的长期冲击,从长期动态角度研究税收结构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冲击。第6章是国外典型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第7章是构建分担共享分配机制的税收改革建议,总结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创新:1.将备受关注的我国收入分配失衡置于分担共享的税收结构视角下。以往研究多把间接税和直接税割裂开来而容易掩盖本质。实质上,税收结构蕴含着分担共享导向,体现税收在不同部门的分布、在不同分配环节的提取、在不同要素所得间的征税、在不同收入群体的税负承担。税收结构是一种分担,而收入分配公平则是经济成果共享。本文的贡献在于结合我国经济发展路径的现实,提出以要素分配和税负分担为传导的分担共享导向,搭建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桥梁,以弥补现有研究之不足。2.以税收结构分析我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问题,以往研究多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区分开来而不利于宏观政策的制定。事实上,税收结构在宏观上体现以生产要素所有权为依托的初次分配和以国家公共权力为依托的税收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两次分配环节相联接,构建初次分配税收参与度结构、生产税和收入税的税系结构以及再分配中要素征税结构等指标,研究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份额的影响机理、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弥补国内研究对居民收入份额量化分析缺乏的不足,为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提供税收改革参考。3.构建较全面的衡量指标体系,量化税收结构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以往研究多专注于单个税收指标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分析而未形成一致认同的体系。本文以更好发挥调节分配公平作用的税收结构为落脚点,针对居民收入份额和差距两个层面的分配失衡,构建较全面的影响主体性分配格局和规模性分配格局、居民收入份额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税收结构及其变动指标群。弥补国内主要侧重定性研究和税负规模研究,而缺乏定量性结构指标研究之不足。当然,宏观经济运行是个系统,政策目标具有多元化特点,税收结构选择和税收改革也是如此。在未来数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构建完整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型进行政策模拟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在这方面,受限于我国数据的欠缺,本文研究仍有值得改进之处。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许生,李世刚[2](2014)在《我国宏观税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在开创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必须运用历史的眼光、国际的视野、战略的思维以及宏观经济社会发展、中观财政运行、微观企业税负相互结合的方法,客观看待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宏观税负从属和服务于中国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国家财力作为坚强后盾,其意义完全不同于西方。制度环境不同,政府支出责任迥异。必须对新时期国家税收制度进行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系统谋划,综合施治,统揽改革发展全局,实现多元共赢。
赫名超[3](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收入分配制度决定着社会生产成果的分配格局和分配结构,决定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作为生产关系的重要体现分配制度在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收入分配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过程。从学理上揭示和理解收入分配制度演变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有助于使我们更好地把握收入分配理论,通过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的现实矛盾,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本文共分6章探讨新中国成立70年来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和创新的历史和现实逻辑。第1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该研究在当前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及现实意义,以此说明该选题的依据;二是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评价。三是介绍了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这些方法的运用在论文中得以展现。四是简要说明了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对本文结构和框架的归纳。五是对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做了说明。最后总结了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第2章对全文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说明和界定。主要阐述了收入、收入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制度演变。在很多研究中由于没有对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此在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上存在模糊不清、似是而非之处。明确所使用范畴的含义对于一项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任何研究的基础。笔者主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这些概念界定和使用上的差别。从学理上对两大体系进行了比较和说明。其中的观点可以为我们提供认识当代中国分配制度演变的理论借鉴。第3章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思想的萌芽始于空想社会主义时期,其合理内核由马克思和恩格斯继承并发展为科学的收入分配理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理论在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列宁提出“按劳分配”的概念并结合俄国社会主义实践提出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形式得到实现的重要认识。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按劳分配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前,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按劳分配制度一方面实现了全体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的平等,对于确立劳动者主权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的曲解,造成完全否定商品货币的作用,排斥价值规律和平均主义盛行的后果。按劳分配制度在这一时期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我国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现实基础。第4章阐述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形成。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有制支配范围的缩小,按劳分配也不再是唯一的分配规则。新的分配方式不断出现,形成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虽然按劳分配仍是占主体地位的分配方式,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的形式及实现途径需要重新被认识。本章追溯了西方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对其给予评价。笔者强调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对于认识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由于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收入分配制度的变革使我国社会财富获得巨大增长,人民的收入水平也得到显着提高。第5章对当前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反思。按劳分配制度作用范围随着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在不断缩小,改革之初形成的主体地位遭到削弱,严重影响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日益扩大。按生产要素分配由于在运行中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劳动者在分配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表现为总体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及个人、地区、行业、城乡间收入差距扩大。本章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提出导致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所有制结构的改变。最后一章探讨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进行的重大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实践做出了新的概括和总结,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确立为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予以长期坚持。这一创新为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针对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次会议强调了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应当秉持的若干原则。一是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的按劳分配原则,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再分配环节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等多种途径缩小收入差距,遏制贫富分化的趋势,扭转劳动收入比例下降的局面。三是将土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进一步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市场机制,规范市场运行,由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要素贡献决定报酬。本文的结论部分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就理论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收入分配理论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进而深化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工具。提高劳动收入,切实保障广大劳动者的经济利益是今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根本途径。
李圣君[4](2002)在《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建国以来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效益和增长质量比较好的最佳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宏观经济基本稳定,既无波动,又无通胀。由于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推进结构调整和各项改革,克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带来的不良影响,经济运行质量总体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2000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2001年前三季度达到8,119亿美元。1953-1978年期间GDP增长率波动系数为154%,而改革开放以来,其波动系数明显下降为33%,“八五”和“九五”期间则分别为17%、12%。同时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率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增长率“八五”和“九五”期间分别为12%、8.3%。消费率由1995年的57.5%提高到2000年的60.8%,“九五”期间居民消费达到23.45万亿元,投资增长率为11.2%,财政收入增长率为16.5%。尽管如此,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却依然存在。其主要表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不良资产上升,不堪重负;金融呆坏帐比率较大,信贷渠道不畅,社会信用制度急需整顿;财政赤字较大,国债市场需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出面临持续扩张的压力;股市风险加剧,泡沫太大,市盈率较高,急需规范整顿;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较低。虽然中国经济的增长在世界上是名列前茅的,但这种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高增长。因而所创造的繁荣也是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矛盾的表面繁荣。其背后是巨大的财政赤字、金融体系运转的不畅,自然资源巨大的浪费和宏观调控不力等等。我们追求的是有效的经济增长,而有效的经济增长是需要一个客观过程的。有鉴于此,为了真正实现经济的有效增长,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克服上述经济体制运行中所固有的弊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国家实施宏观调控中的重大作用,本文选题为《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以期与热心于这方面研究的同志共勉。众所周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实施宏观调控的两大重要政策手段。正确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面对着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和经济<WP=3>全球化的影响,如何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行不同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中国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实行以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方针政策来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诸如,财政赤字、发行国债、通货紧缩等等,这些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用的实践,不仅对我国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国财政货币理论。本篇论文围绕多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探讨中的主要问题、基本观点及政策主张,展开讨论。在全面介绍财政货币政策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手段调节宏观经济的经验与教训,扼要地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美、德、英、日)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做法与经验。并就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关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应新形势的一些见解和主张。例如,“十五”期间货币政策的取向应当是:在“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定目标约束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保证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并明确提出在“十五”前期“反通货紧缩”,在中后期则实施有规则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例如,“十五”期间应适度缩小财政赤字的规模,逐步调整和完善国债市场,实行适度的国债调控政策,兼顾财政的周期性平衡;同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加快税费改革步伐,加大财政贴息的运作空间,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并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等。全文主要内容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些基本概念、政策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及基本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中介绍了不同学派有关财政货币政策理论的不同观点,本部分还简要介绍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方式和效力。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等几个典型国家的财政制度、金融制度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相互配合的实践,以其作为参考,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我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第三部分主要回顾了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历史,我国正处于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这意味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处于过渡时期,有其不成熟的特点。第四部分从财政政策角度论述了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及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WP=4>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财政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五部分从货币政策角度论述了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分析了货币政策发挥其有效性的机制传导过程。第六部分在第三、四部分得基础上阐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货币政策货币
崔显凯[5](2012)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研究》文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55年前后,日本在经济领域先后进行了“倾斜式生产”、产业结构合理化运动,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了将近20年,经济总量不断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并成为了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兴趣,许多经济学家对此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虽然有所不同,但都是大同小异。其中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被普遍提及。在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政府在尊重市场竞争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发展计划,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并且采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手段对经济进行实质扶持,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与日本高速增长时期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处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都以市场经济为出发点,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都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这些相似点的存在使研究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日本财政政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成为本文写作的背景和目的。本文首先进行文献回顾,通过总结发现,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对财政政策在经济生活中作用的看法不尽相同,古典经济学派的学者提倡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因此他们认为政府应该降低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总结了大危机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危机的良方,他认为经济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为了增加有效需求,政府应该实行赤字财政政策,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多倍增长。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正是凯恩斯主义在西方国家盛行的几十年时间,符合发展趋势,在特定的阶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70年代以后,日本面临日元升值、石油危机冲击之后,经济增速放缓,进入了长期稳定增长阶段。和其它国家一样,日本经济出现了“滞涨”,经济增长率降低,通货膨胀盛行,由于经济增长时期财政政策惯性的特点依然存在,日本财政逐渐入不敷出,国债规模越来越大,财政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了日本政府沉重的负担。之后货币主义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学派又不断丰富财政政策理论。财政政策是财政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理论和实践总结,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财政政策有宏观和微观之分,经过总结,本文采用了综合定义,得出了财政政策就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等手段,作用于具体的部门、产业、企业等微观主体,调节总需求,从而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措施。根据这个概念,财政政策离不开两个基本要素,那就是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工具。在财政政策四大目标,即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国际收支平衡中,日本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财政政策选择的是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需求超过了其他三个目标,所以日本为此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主要是景气繁荣时期的高通货膨胀率)。财政预算、财政支出、财政收入是财政政策的三大工具,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财政政策综合运用了这三大工具,并且建立了完整的财政投融资体系,成为财政工具的重要补充。日本以经济增长为目标,以财政预算、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和财政投融资体系为工具,充分运用财政政策乘数模型,使国民收入迅速增加。通过阅读文献发现,研究日本财政政策的文章中,绝大部分都是从日本财政体系入手,以财政预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为出发点研究日本财政政策。这种组织结构的不足之处主要是无法将财政政策同经济增长结合起来研究,只能得出财政政策体系的相关结论。本文避免了这个问题,通过选取财政政策最重要的三大领域,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土开发,来研究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财政政策是如何通过以上三个领域的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通过研究发现,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对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土开发的支持体系是相同的。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第一,财政预算,包括一般会计预算和特殊会计预算;第二是税收,对特定产业或企业实行优惠税政策或开辟“特定税”;第三,财政投融资贷款,这一体系成为日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进行国土综合开发的重要税源。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税收和公债收入成为了一般会计预算的重要财源,但是在特定预算方面,日本却严格规定了基础设施建设方向,这些支出只能投向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促进公路建设,日本专门设立了“挥发油税”和“汽车重量税”作为公路建设资金。这个阶段日本财政投融资体系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更是不遗余力,国家成立了“日本铁路建设公团”、“日本道路公团”等事业团体,并将从社会筹集的资金无息或低息地贷给他们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战后日本经历了从轻纺工业化到重化学工业化的过程。伴随出现的是第一产业急速萎缩,第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趋势,日本产业呈现出了高级化特点。财政政策对其作用很大,表现最为明显的是税收优惠措施和财政投融资体系。这个时期日本对特定产业实行优惠税收政策,降低法人税,减轻了企业的纳税额;实行加速折旧政策,加快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引进、研发,从而使日本能够快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提高日本整体技术水平。财政投融资体系方面,日本设立了日本发展银行和日本进出口银行,政府将财政资金借贷给这两个银行,通过它们再贷款给政府扶持的行业。其中日本发展银行的贷款对象主要是钢铁、造船、机械、电子、化学等行业;日本进出口银行主要对从事进出口的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其服务对象是从事大型出口设备的企业,其目的是鼓励日本企业增加出口。在国土开发方面,日本很早就意识到国土的均衡开发,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50年制定了《国土开发法》,通过二战后点-线-面-体等多阶段国土均衡开发,现在日本已经基本实现了均衡式发展。由于国土开发自身具有的公共性特点,政府必须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因此财政政策的作用就不可忽略。一般会计预算方面,在中央,日本专门设立了“国土保全开发费”用于国土开发和保全,国土保全开发费用占一般会计预算的比例较高,1955年-1973年平均值达到了17%。地方国土开发费用在地方财政支出中通过“土木费”来体现,土木费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年平均值维持在20%左右。为调动地方政府的开发积极性,中央政府还通过设立“国库支付金”、“地方交付税”向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并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行地方债为地方性国土开发融资。对于落后地区,则采取了许多“特例”,以便为落后地区筹集更多的建设资金。通过高速经济发展时期日本财政政策在基础设施装备扩大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国土均衡开发方面的作用发现,这段时间日本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第一,财政政策执行的前提条件是不破坏市场的竞争机制。虽然日本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绝不是强力干预,而是在尊重竞争、维护市场经济制度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的。第二,形成了完善的财政政策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的主要内容有财政预算、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转移支付政策)和财政投融资贷款体系。这些政策合力扶持了基础领域或关键领域的发展,从而带动了其他部门的发展。当然财政政策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范围过广,消耗了大量的财政支出,使财政入不敷出,不得不扩大国债规模,当经济萎缩时,巨额财政赤字就会成为重大的负担;过度强调经济增长的结果会导致人们生活质量较低,环境污染、公害频发的现象。因此我国财政政策应该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学习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的经验。
康玺[6](2019)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前景研究》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家财政实力极大增强。近四十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不断深化以及国民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中国人口状况也发生着巨大变化。目前,劳动力人口占比由上升转向下降的拐点在中国已经发生,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不仅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潜力产生不利影响,而且也对财政长期可持续性构成挑战。许多学者已注意到人口老龄化对财政运行稳定性的威胁,进行了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地集中于人口老龄化加重财政支出压力。但财政失衡存在收支两个方面的因素,特别是从长期来看如果人口老龄化使经济增长潜力下降,则财政收入增长也将随之放缓。所以本文重点关注老龄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以期为研究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平衡提供对照。本文在第二章首先介绍与“财政-经济”、“人口-经济”两对关系相关的财政学、经济学理论,通过理论推演阐述以下路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从而推动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国民收入增长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了更大空间;但人口老龄化对财政支出增长有加速作用,而对国民收入增长则存在减速作用,从而在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可能无限制提高的前提下,财政收入增长最终也将因此放缓。其次,本文第三章对比了中国与世界其他老龄化国家在人口发展、经济增长以及财政收入占国民经济比重等方面的现状和演变过程,以期发现其中共性,为合理估计中国未来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潜在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潜力提供参考。在上述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国际经验对比的基础上,本文第四章先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及索洛增长模型为基础,利用人口预测数据,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中国未来(2018-2050年)潜在经济增长趋势进行估计,并得到结果: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潜在经济总量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增长率逐渐下滑。2021年至2025年潜在国内生产总值年化增长率降至3.9%;2025年至2030年降至3.4%,2031年至2035年降至2.9%,分别较“十三五”规划经济总量年均增长目标下限6.5%低2.6%、3.1%、3.6%,实现经济总量稳定增长形势严峻。此后,第五章根据世界其他典型老龄化国家历史经验,对中国未来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增长趋势做出合理假设,结合上述经济增长模拟结果,得到中国未来财政增收潜力的合理估计。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发现:中国1995年以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变化趋势与其他老龄化国家历史演变趋势类似:照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保持其他因素不变,2018年至2050年间,随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人均收入水平逐步提升,财政收入占GDP比例渐趋稳定;虽然潜在财政收入规模保持持续增长,但增速不断趋缓。未来五年(2018-2022年)中国潜在财政收入年化平均增长率将下降至4.5%左右,并不断走低,至2046-2050年间下降到不足2%。最后在第六章本文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了四个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思考长期财政稳定性、谋划相关财政政策时应当重视的问题,并对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劳动者技能培训水平、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等方面的具体政策进行了效果验证。
范慧[7](2012)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劳动份额是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劳动获得的收入份额,也叫劳动报酬比重或者劳动收入份额,简称劳动份额。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引人瞩目的长期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却出现了劳动份额下降的状况。劳动份额的长期下降,造成了我国劳动份额偏低的现状。劳动份额偏低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劳动份额问题是我国现实社会中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劳动份额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劳动份额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结合我国收入分配实践,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份额理论,吸收西方劳动份额理论,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份额理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促进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中国化;我国劳动份额研究也具有世界性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结构转型国家,有很强的代表性。对有代表性而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中国劳动份额的研究可以丰富和发展世界范围之内的劳动份额研究,其结论也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结构转型国家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对象的选择在空间上选择了我国,时间上选择了改革开放之后。在理论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原因及演变规律,为提高我国劳动份额提出了合理的政策选择。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劳动份额理论比较分析。从生产关系角度分析劳动份额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份额理论的特色,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劳动份额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特色,我国劳动份额的分析应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的角度入手。我国劳动份额制约因素体系包括了与西方经济体一致的基本因素,也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制度,使我国劳动份额决定因素体系体现中国特色,使我国劳动份额演变趋势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劳动份额演变的趋势。从时间趋势上来说,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存在着劳动份额总体下降的趋势和劳动份额偏低的事实;改革开放之后劳动份额经历了三次上升和两次下降。从区域趋势上来说,在劳动报酬总量比例上,劳动报酬向东部倾斜,中西部劳动报酬比例不断下降,区域间劳动报酬拉大。从产业趋势来说,我国第一产业劳动份额远高于第二、三产业劳动份额,在产业结构从第一二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过程中,劳动份额出现了大幅下降。中外演变趋势比较来看,目前我国劳动份额相对于发达国家和其他中等发达国家相对偏低,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处于较高的水平。第三,劳动份额演变原因及决定因素。引起我国劳动份额上升的原因包括:政府政策、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经济全球化。引起劳动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就业压力的上升、工会议价能力的逆向、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二元经济结构。其中就业压力的增加和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是引起劳动份额下降的主要原因。结合理论分析,我国劳动份额的主要决定性因素为:政府政策、劳动力市场、经济全球化、转型期社会特殊的经济制度。劳动份额决定因素是变化的,因素变化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第四,提高劳动份额的措施体系。提高劳动份额,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提高劳动份额,以在发展中提高劳动份额为目标;在提高劳动份额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在提高劳动份额中有效作用的发挥有赖于政府自身的改革;提高我国劳动份额,一是建立就业优先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力劳动报酬提高的劳动报酬形成机制;二是建立有利于劳动报酬增长的机制,保证劳动报酬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而增长;三是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利益。第五,未来劳动份额发展趋势。在决定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的各因素中,既存在着促使劳动份额上升的力量,如:政府初次分配政策调整、劳动力供求市场的变化、劳动者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市场的逐步统一;也存在着引致我国劳动份额提高,使我国劳动份额下降的力量,如: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政府收入的增加及工会的逆向。总体上来说,劳动份额会继续2007年的上升趋势,其中政府起着关键性作用,政府自身的变革及相关制度变革是制约我国未来劳动份额提高快慢和幅度的关键。在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研究中,本文做出了以下贡献和创新:第一,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劳动报酬理论进行梳理,澄清了条件,界定了理论使用的范围;分析了我国国内学者的分析框架和相关理论;从理论上提出了我国劳动份额的决定因素。第二,采用统一的GDP省份加总的方法对我国1978-2009年我国劳动份额和国外代表性国家进行估算,对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趋势做出了事实判断和基本评价;分析我国劳动份额上升和下降的原因,从经验分析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劳动份额决定因素体系。第三,在提高我国劳动份额的四层基本涵义进行界定上,提出了提高劳动份额的对策体系;概括出了我国劳动份额演变趋势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对我国劳动份额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
杨丽[8](2013)在《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我国人均收入水平达到1000美元,并于2010年人均收入顺利增加到4432美元,即将面临“中等收入陷阱”。对于我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功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关键还在于我国是否能够顺利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故本文以“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为题,着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研究:1.弄清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和本质;2.探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3.理清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4.分析收入分配影响—国最终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机制;5.通过对比陷入中等收入国家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收入分配基本情况,借鉴这些国家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经验,为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参考;最后,基于收入分配视角,对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进行现实性分析。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文遵循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呼应,横向分析与纵向比较相融合以及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等原则,借鉴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的经典理论,考察了收入分配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影响,探讨了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及传导机制和机理。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运用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按照研究目的,设定样本选择标准,同时采用广义矩估计、Probit和Logit二元选择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以及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并对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进行现实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特征事实进行陈述后,认为虽然有多种原因导致一国至今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但最为关键也最为重要的是收入分配问题。通过对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在中等收入阶段时期的收入分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同时期成功国家的基尼系数在0.25-0.37之间,陷入国家的基尼系数都在0.47以上,甚至接近0.6。在随后的数理模型中,利用世界银行的各国宏观经济数据,借助动态面板模型,证实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遵循“倒U型”关系的一般原理,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二者的关系不同。在中上等收入阶段,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关系;而在高收入阶段,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关系。第二,本文通过对“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各项经济指标的考察,运用二元选择模型,考察了影响一国至今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的原因。结果显示,基尼系数越大,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概率越高;研发投入越多和人力资本程度越高,则顺利渡过“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越大,而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第三,本文在分析收入分配如何导致一国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的传导机制中发现,那些具有较低基尼系数或者成功步入高收入的经济体,其社会稳定程度较高,每十万人口中故意谋杀犯罪率也非常低,而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则恰好相反。这表明,社会稳定综合指数越高,收入分配通过社会稳定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越显着,经济增长率越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社会治安状况越差,表明收入分配通过影响社会治安导致经济增长越会受到阻碍。所以,可以从增加话语权和问责制、加强政府效率、提高法规执行品质、坚持法治、加大防治腐败力度等六个方面提高社会稳定的综合情况,从而保持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本文的创新可能有:(1)本文试图以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为主要研究脉络,系统地阐述了各国在中等收入阶段的收入分配基本情况,并深入分析了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传导机制以及各国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采取的各项措施。(2)本文运用世界银行数据库,按照研究目的,设定了研究样本的筛选原则,对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进行计量方法上的科学论证,并说明影响一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孙明慧[9](2017)在《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直接关系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而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1978年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确立了基本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了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但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劳动报酬与资本所得比例失衡、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失衡,再加上非市场性因素参与收入分配过程,使得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突出。2013年,国家发改委联合几部委出台了《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尺度和评判标准。在共享发展视阈下,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应更加关注收入分配过程和分配结果的公平与公正,更加关注发展成果的共享性和普惠性,更加关注弱势群体和贫困人口。因此,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深刻反思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基础之上,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和哲学相关理论,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系统的反思和研究。现将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概括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合评述了国外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归纳了论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共享发展思想及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首先,对“共享发展”进行内涵解读,界定了“共享发展”的概念,概括了“共享发展”的特征,指出了“共享发展”的判定标准,总结了“共享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共享发展”的思想源流进行追溯,归纳和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共享发展”思想。最后,论述了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第3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透视。首先,回顾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阶段、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阶段。其次,总结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全体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各种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制度基本确立、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不断优化、政府再分配调节框架初步形成。最后,分析了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结构仍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欠缺、全面共享尚未实现。第4章,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问题的成因。第一,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存在偏误。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在设计上重“效率”轻“公平”、重“城市”轻“农村”、重“资本”轻“劳动”、重“GDP增长”轻“民生改善”。第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效果不佳。在初次分配中,生产要素所得比例失衡;在再分配中,政府的调控力度不够;第三次分配中,社会力量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足。第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羁绊众多。这些羁绊有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多重阻挠,既有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难以动摇,也有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还有政府职能定位不清和责任缺失。第四,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主要包括现有产权存在制度性缺陷、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共享发展监管体制尚未建立、社会治理体制建设与创新不足。正是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才使得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仅难以向纵深推进,而且还严重影响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第5章,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本章主要概括了瑞典、美国、日本三个典型国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得到的启示是: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规范和调控作用必不可少;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保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的调节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这些经验和启示为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6章,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的对策建议。实现共享发展,推动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是:第一,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主要包括落实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强化国有资本的收益分享机制、健全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第二,加快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机制。主要包括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继续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贯彻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和救助机制。第三,建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具体包括改革农村现有基本经营机制、创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制、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第四,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要改进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构筑群众的多层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共享发展的监管体制和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的立法和执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目标只有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共享发展日益成为改善民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原则和需要。因此,共享发展是如何看待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绩效的评判标准,更是衡量分配制度是否合理、完善的根本性原则和尺度。共享发展理念下,解决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分配结构仍不合理、公平正义欠缺的问题,就必须对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收入分配调节机制、行业垄断、政府调控责任,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结构,遵循共享发展理念和原则进行再调整、再改革、再完善,以此形成规范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促进共享发展目标的实现。
李忠[10](2012)在《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税收负担是一国税收制度的核心,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属于税收效率研究的范畴。本文沿着理论假设、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线索,多层次、多视角的分析了我国分税制以来税收收入的增长情况以及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测算了我国四大口径的税收负担,并实证分析了我国税收负担总量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税收负担对我国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增长的影响,税收负担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最终形成了相关的政策建议。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本文是建立在分税制改革后所形成的税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税负对经济增影响的研究,因此文章回顾了我国现行税制的构成内容并进行了评述。2、分析了我国政府收入的构成并测算了分税制以来我国政府收入的规模。我国政府收入分为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其中预算内和预算外收入能通过中国统计年鉴取得,但制度外收入只能通过估计取得,本文提出了它的估算方法。3、从数量和结构两个维度考察了我国分税制以来税收收入的变动情况。从数量的角度考察了分税制以来我国税收收入绝对量和相对量的变化;从结构角度考察了税收收入在中央和地方两级分配上的数量变动;考察了分税制以来我国主体税占整个税收收入比的变化以及两大主体税之间的构成比的变化;考察了我国直接税和间接税构成情况及变化过程。4、多口径的测算了我国的宏观税负并作了国际比较,得出了我国最优宏观税负的区间界限。文章从四大口径测算了我国宏观税负;用我国最小口径的宏观税负分含社保费和不含社保费的情况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进行了税负的比较;用马斯格雷夫经典模型进行了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区间的确定,在此基础上本着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我国大小口径的宏观税负进行了评价。5、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动态与静态的考察。从静态描述了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相关性,并借助了税收弹性系数指标进行动态的定量测算。6、对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的研究。研究依赖Eviews6.0等软件进行。借助模型对三大口径的税负对GDP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了税收负担对我国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增长的影响;实证了税收负担对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了税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模型用四类税种的税负做自变量,用GDP增长做因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用赛尔分析法进行了中、东、西区域税负差异的分析,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实证了三大区域税负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分析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文章系统的分析了税收负担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经济增长主要受资本、劳动、技术和消费四大动力的驱动。税收负担做为一种制度性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具体的税种和税制结构改变引起税收负担的变化,税负变化会引起经济增长的四大要素交易价格变化,从而改变四大要素的经济效率,最终促使经济增长数量和结构发生变化,这方面可看做是税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本文重点探讨了这一作用机理;二是通过税收收入的支出数量及结构来影响经济增长,这可看做是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这种作用属于财政支出研究的范围,本文未做研究。就我国而言,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四大要素中,由于我国劳动力充裕,而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所以我们重点分析了税负对投资和消费增长的影响,揭示了税负影响投资、消费的路径,对税负影响投资的分析是从政府、民间和外商三大主体角度进行;税负影响消费的分析是通过对所得税、流转税和财产税在居民收入形成使用过程中的作用来进行。2、对我国政府收入规模的测算是本文研究的前提。对政府收入规模测算,我们运用如下公式:政府收入=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社会保障金+土地出让金而政府收入中的非税收入规模测算公式为:当年的非税收入=当年政府收入—当年税收收入将我国政府收入与国际作比较,结论是在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间,我国政府收入中的非税收入占比过高,规模过大,容易产生费挤税的现象。3、分税制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保持近20%的增速,未来要继续实行这样的高增长,难度较大,纳税人负担会加重。从结构上讲,我国两大主体税之间的结构表现为流转税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尤其是增值税有一税独大的情况,这种构成比有利于税收效率提高,但无法实现税收调节社会贫富差距的功能,因此可以说主体税之间的结构是不合理的,容易对经济产生扭曲。4、分税制以来我国最小口径税负和小口径税负基本相当,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小口径税负绝对值不高,但相对于人均GDP而言仍偏高;大口径税负已接近发达国家的上限,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已偏高。我国最小口径税负水平的理论最适区间值为13%-25%,区间平均税负水平为19%左右,大口径税负的最适水平的理论区间值为21.39%-41.91%,区间平均税负水平为30%左右。5、我国三大口径的税负对经济增长的总量影响不同,其中中口径税负与经济增长成正相关关系,而小口径税负和大口径税负与经济增长呈现负相关,说明我国税负偏重已制约了经济的增长。6、税收负担对我国三大投资主体的影响不尽相同,政府投资一般受税收负担的影响小,而无论是民间投资或是外商投资,税收负担对他们的影响都呈现出显着的负相关,但税收负担对外商投资的影响将随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变化呈现由强到弱的趋势;我国城乡居民税收负担构成上既包括直接的税负、间接的税负,还包括各种暗税,但两大主体税负构成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城乡二元税制结构。从税负对城乡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看,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呈现显着的负相关,而对农村居民影响呈现不显着的正相关。7、从税负结构看,具体的税种税负对经济增长影响力不一样。具体讲流转税份额的增加能够提高GDP增长率;所得税份额的增加可能会降低GDP的增长率,因此实现GDP的增加,应降低所得税的税收收入占比;我国三大区域税负呈现出东西高、中部低的特点,区域税负极不平衡。区域税负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效应不同,就中西部地区而言,区域税负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中部地区税负对经济增长的负影响程度大于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则不存在这种显着的影响。三、政策建议实现我国税制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是:1、推动我国城乡二元化税制向一元化税制的转变,实现城乡居民统一的税收体制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步骤,具体包括(1)改革农村居民所承担的间接税及税负水平,实现增值税的零负担率;(2)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个人所得税制度;(3)统一税制后对农民实行部分税种的减免优惠政策。2、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工商税制是实现税负优化的基础,具体讲包括(1)对现行税种的完善;(2)适应新经济形势开征新税种;(3)使税制结构合理化。3、在后危机时代推行“结构性减税”的税收政策是实现税负优化的关键,具体讲我国“结构性减税”方案为:一类是实行继续减税的税种;二类是有增有减的税种;三类是增加税收的税种。4、减少暗税,实行“费”改“税”,缩小费负,扩大税负,规范政府的收入。四、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的分析了税收负担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变量、传导路径、传导媒介,扩展了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站在投资主体的角度系统分析了税收负担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影响机制;站在居民收入形成使用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流转税、所得税和财产税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了我国流转税对居民消费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较弱的观点。2、对城乡居民税收负担的测算在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修订,并将该测算指标引入实证模型,分别就城乡居民人均税负水平对其各自的人均消费支出进行了实证研究。3、在Around研究方法基础上,通过增加解释变量,结合我国分税制以来的数据,实证了促进经济增长的税收增长顺序:个人所得税、资源税、流转税、企业所得税和财产税。
二、提高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研究 ——基于分担共享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文献述评 |
0.2.1 收入公平分配下税收结构理论演变 |
0.2.2 当前国外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研究 |
0.2.3 当前我国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研究 |
0.2.4 对研究现状的评析 |
0.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0.3.1 数据选取与研究方法 |
0.3.2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0.3.3 研究的主要特点和创新 |
第1章 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理论分析 |
1.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 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 |
1.2.1 Atkinson-Stiglitz定理及其扩展 |
1.2.2 基于分配正义的税收结构与公平分配论 |
1.2.3 基于利益主体博弈的税收结构与分配 |
1.2.4 基于税负归宿的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
1.3 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的机理分析 |
1.3.1 税收结构影响收入分配的本质 |
1.3.2 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份额的机理分析 |
1.3.3 税收结构调节收入差距的内在机理 |
1.4 小结 |
第2章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与税收结构的现实与演进 |
2.1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现状 |
2.1.1 居民收入份额的测度及变动 |
2.1.2 居民收入差距的测度及变动 |
2.2 以发展路径的分担共享看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失衡 |
2.2.1 低价工业化增长道路 — 要素价格形成扭曲 |
2.2.2 财政分权的税收激励机制 — 税收高增长的挤占 |
2.2.3 国有资产的盈利处置机制 — 垄断而非共享 |
2.2.4 生产型政府的财政支出模式 — 重投资轻民生 |
2.2.5 功能倾向性税收汲取模式 — 重筹资轻调节 |
2.3 基于分担共享视角的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 |
2.3.1 分担共享的载体税收结构 |
2.3.2 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税收结构 |
2.3.3 调节收入差距的微观税收结构 |
2.3.4 本文影响机理研究的框架 |
2.4 小结 |
第3章 税收结构、要素分配与居民收入份额 |
3.1 初次分配税收参与度结构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 |
3.1.1 我国初次分配税收参与度对要素分配的影响 |
3.1.2 其他国家初次分配公共管理要素税收份额 |
3.1.3 劳动要素所得与居民最终分配收入 |
3.2 要素税收支付结构影响居民收入份额 |
3.2.1 初次分配环节部门间税收支付结构 |
3.2.2 再分配环节要素税收支付结构 |
3.2.3 税收支付结构分解 |
3.3 理论模型构建与影响机理假设 |
3.3.1 引入财税政策的宏观理论模型 |
3.3.2 影响机理与假设命题 |
3.4 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份额的实证研究 |
3.4.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3.4.2 面板数据模型估计结果 |
3.4.3 基于转型期发展模式的深层次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税收结构、税负分担与居民收入差距 |
4.1 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间接影响 |
4.1.1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税收转嫁模型 |
4.1.2 居民消费结构导出居民税负分布 |
4.1.3 间接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4.1.4 间接税影响收入差距的进一步解释 |
4.2 直接税对收入差距的再分配调节 |
4.2.1 直接税结构及税种缺失 |
4.2.2 直接税对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
4.2.3 直接税中个人所得税税负分担 |
4.3 税收结构影响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
4.3.1 变量选择和模型设定 |
4.3.2 模型估计结果及其原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税收结构动态变动的长期冲击 |
5.1 税收结构选择与动态变动的因素 |
5.1.1 税收结构在效率与公平间的权衡 |
5.1.2 税收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
5.2 税收结构与收入分配的动态指标 |
5.2.1 税收结构公平性测度指标 |
5.2.2 税收结构变动系数 |
5.2.3 考虑二元经济的收入分配指标 |
5.3 税收结构长期动态变动对收入分配的冲击 |
5.3.1 税收结构变动影响收入份额的ARDL模型 |
5.3.2 基于VAR模型税收结构变动冲击 |
5.4 税收结构影响分配的传导机制的进一步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国外典型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 |
6.1 世界各国税收结构演变 |
6.1.1 世界各国税收结构纵向演进 |
6.1.2 基于35国截面数据的横向比较 |
6.2 发达国家三种典型模式 |
6.2.1 美国的―盎格鲁—撒克逊‖模式 |
6.2.2 德国的“莱茵模式” |
6.2.3 日本的“东亚模式” |
6.3 益于分担共享的税收模式的共性及启示 |
6.3.1 初次分配税收少参与以保证劳动报酬份额 |
6.3.2 再分配直接税发挥有效调节作用 |
6.3.3 莱茵模式值得我国参考借鉴 |
6.3.4 我国税收改革需要借鉴的其他经验 |
6.4 小结 |
第7章 构建分担共享分配机制的税收改革建议 |
7.1 分担共享分配尚待处理的税收结构关系 |
7.1.1 初次分配环节和再分配环节税收参与度的结构平衡 |
7.1.2 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税收支付的结构平衡 |
7.1.3 税收结构调整需考虑区域差异的结构平衡 |
7.1.4 分担于不同收入组居民的间接税税负结构平衡 |
7.1.5 分担于不同收入居民的个人所得税税负结构平衡 |
7.1.6 直接税内部各税种的结构平衡 |
7.2 构建合理分担共享分配机制的政策建议 |
7.2.1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调整政府收入汲取模式 |
7.2.2 增加直接税应以改革直接税的公平性为前提 |
7.2.3 改革个人所得税更好发挥调节分配职能 |
7.2.4 开征社会保障税,完善社会基本保障体系及财政支出体系 |
7.2.5 拓宽收入来源渠道,降低对劳动报酬过度依赖 |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2)我国宏观税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科学认识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 |
( 一) “宏观税负”是中国的特殊命题。 |
( 二) 纵看历史: 经济发展是税负变化的基本原因。 |
( 三) 横看世界: 税负水平与发展阶段基本适应。 |
( 四) 发展模式: 经济增长的秘诀。 |
二、现阶段我国宏观税负的主要问题 |
( 一) 宏观税负“张力”释放出现回调。 |
( 二) 税负结构极端不利于社会调节。 |
( 三) 企业税负严重不均衡。 |
( 四) 政府职能结构有待持续调整。 |
三、近中期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测定 |
( 一) 新时期影响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新要素。 |
( 二) 我国适度宏观税负的估测。 |
四、优化我国宏观税负的政策建议 |
( 一) 税负优化的总体思路。 |
1. 政府收入方面。 |
2. 财政支出方面。 |
( 二) 税负优化的总体环境。 |
( 三) 税负优化的实施路径。 |
附件1 |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支出改革研究* |
一、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动特征 |
( 一) 按职能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
( 二) 按管理权限划分的财政支出结构变动情况。 |
二、部分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特点 |
(一)美国的财政支出结构。 |
( 二) 欧洲部分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 |
( 三) 日本的财政支出结构。 |
( 四) 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 |
三、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 一)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
( 二)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 |
四、改革我国财政支出制度的基本思路 |
( 一) 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 |
( 二)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 |
( 三) 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 四) 规范政府转移支付制度。 |
( 五)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 |
( 六) 提高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
参考文献 |
附件2 |
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与城乡统筹发展:对政府支出责任的影响* |
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新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核心要素 |
( 一) 城镇化本质是农民生产方式的工业化和生活方式的市民化。 |
( 二) 统筹城乡关键在于土地等城乡要素按照市场原则平等交换。 |
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 一) 理论误区: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支出,是财政应当承担的“支出责任”,而不是政府为此多付出的“成本”。 |
( 二) 现实矛盾: 支持流出地区发展与支持流入地城市发展。 |
( 三) 实现路径: 制度变革与财政责任。 |
三、农民工市民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相关调研 |
( 一)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会保险领域存在共性问题。 |
( 二) 成都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功经验。 |
( 三) 广东“积分入户”体现市民化过程的有序性。 |
( 四) 住房保障是农民工市民化的“拦路虎”。 |
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城乡统筹发展对政府支出的影响 |
( 一) 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社保问题主要涉及财政责任调整。 |
( 二) 住房保障问题制度因素是主因。 |
( 三) 统筹城乡建设资金主要靠城乡要素平等交易制度变革解决。 |
( 四) 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支出、城管费用支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主要依靠经济发展逐步解决。 |
参考文献 |
附件3 |
城镇化过程中影响我国宏观税负的基本公共服务调查* |
一、义务教育城乡差别 |
二、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差别 |
三、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差别 |
四、其他保险政策城乡差别 |
( 一) 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对农民工实行不缴费、低待遇的保险政策。 |
( 二)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日益重视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在工伤认定、保险待遇方面逐步与城镇职工实现一致,但在某些方面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和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阐释 |
2.1 收入和收入分配 |
2.1.1 收入及其形式 |
2.1.2 收入的分配 |
2.1.3 收入分配的本质 |
2.2 制度和制度演变 |
2.2.1 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 |
2.2.2 制度演变 |
第3章 按劳分配制度 |
3.1 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渊源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 |
3.1.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 |
3.1.3 列宁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3.2 我国对按劳分配制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
3.2.1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关于按劳分配的理论思考 |
3.2.2 按劳分配制度在我国的实践特点 |
3.3 按劳分配制度成效和问题 |
3.3.1 按劳分配制度取得的成效 |
3.3.2 按劳分配制度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
4.1 按劳分配制度的新发展 |
4.1.1 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
4.1.2 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
4.2 按生产要素分配 |
4.2.1 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 |
4.2.2 对生产要素分配理论的评价 |
4.2.3 所有制结构变革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形成 |
4.2.4 “劳动”要素的本质是“劳动力” |
4.3 基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收入分配制度演变 |
4.3.1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特征 |
4.3.2 收入分配制度变革的原因探析 |
第5章 对我国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反思 |
5.1 收入分配制度的两个层次 |
5.1.1 收入分配制度的性质 |
5.1.2 收入分配制度的运行机制 |
5.1.3 市场机制下的按劳分配制度 |
5.2 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5.2.1 按劳分配主体地位被削弱 |
5.2.2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运行缺乏规范 |
5.2.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 |
5.3 收入分配结构失衡的归因分析 |
5.3.1 基于制度、市场和技术的解释 |
5.3.2 源于所有制结构失衡的分配结构失衡 |
第6章 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 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
6.1.1 分配制度体现所有制的性质和要求 |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制度成果 |
6.1.3 实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制度保障 |
6.2 坚持和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 |
6.2.1 劳动收入和社会收入分配结构 |
6.2.2 提高劳动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
6.2.3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
6.3 健全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机制 |
6.3.1 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和数据 |
6.3.2 完善市场对要素贡献的评价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运行的一般原理 |
1.1 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2 货币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1.3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性理论分析 |
1.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性分析 |
第2章 西方主要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的运用 |
2.1 美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2 德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3 英国的财政货币政策 |
2.4 日本的财政货币政策 |
第3章 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实践的发展和回顾 |
3.1 财政政策实践和历史回顾 |
3.2 货币政策的实践和历史回顾 |
3.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第4章 财政政策与经济发展 |
4.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2 促进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3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政策的选择 |
4.4 财政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 |
5.1 促进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选择 |
5.2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货币政策选择 |
5.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6章 财政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 |
6.1 财政货币政策的宏观协调配合 |
6.2 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运用 |
6.3 开放经济条件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 |
6.4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松紧搭配来实现内外平衡 |
第7章 我国运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展望 |
7.1 “十五”时期经济环境分析 |
7.2 “十五”时期金融形势展望 |
7.3 “十五”时期货币政策取向 |
7.4 “十五”时期财政形势展望 |
7.5 “十五”期间财政政策的取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学者的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学者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与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结构 |
1.4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积极探索与不足 |
1.5.1 积极探索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财政政策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财政与财政政策的一般性分析 |
2.1.1 财政政策的涵义 |
2.1.2 财政政策的分类 |
2.2 财政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
2.2.1 财政政策的目标 |
2.2.2 财政政策的工具 |
2.3 财政政策的理论模型 |
2.3.1 财政政策的乘数 |
2.3.2 财政政策影响总需求理论 |
第3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体制演进与发展 |
3.1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演进 |
3.1.1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界定 |
3.1.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 |
3.1.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演进过程 |
3.1.4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特点 |
3.1.5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效应 |
3.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体制与政策 |
3.2.1 日本财政体制的构成 |
3.2.2 日本财政政策的特点 |
3.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的演进 |
3.3.1 五十年代后半期财政政策 |
3.3.2 六十年代前半期财政政策 |
3.3.3 六十年代后半期财政政策 |
第4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 |
4.1 基础设施建设概述 |
4.1.1 基础设施及其分类 |
4.1.2 日本学者对基础设施的认识 |
4.1.3 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4.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基础设施状况与特征 |
4.2.1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4.2.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基础设施建设特征 |
4.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与基础设施装备扩大化 |
4.3.1 财政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4.3.2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体系 |
4.3.3 日本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源 |
4.3.4 日本铁路建设资金筹措 |
4.3.5 日本公路建设资金筹措 |
第5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调整 |
5.1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
5.1.1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政策及其作用 |
5.1.2 财政政策作用于产业结构的路径 |
5.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结构演变与发展 |
5.2.1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结构演进 |
5.2.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 |
5.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
5.3.1 二战后日本财政政策作用于产业政策的变化过程 |
5.3.2 财政投融资体系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
5.3.3 税收优惠与产业结构高级化 |
第6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与国土开发 |
6.1 财政政策与地域发展均衡化 |
6.1.1 区域经济均衡与非均衡发展理论 |
6.1.2 财政政策对地域发展均衡化的作用 |
6.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土开发及其特征 |
6.2.1 日本国土开发的行政管理体系 |
6.2.2 日本国土开发体系 |
6.2.3 二战后日本国土开发政策的变化 |
6.2.4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国土开发的特征 |
6.3 日本财政政策与国土开发 |
6.3.1 日本财政制度与国土开发 |
6.3.2 后进地区国土开发的财政投融资体系 |
第7章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借鉴 |
7.1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运行的基本经验 |
7.1.1 财政政策的基本原则尊重市场竞争 |
7.1.2 完善财政政策体系,支持鼓励经济发展 |
7.1.3 财政投资主次分明 |
7.2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运行存在的问题及教训 |
7.2.1 政府财政规模过大,增加政府负担 |
7.2.2 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忽视人民生活 |
7.3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7.3.1 界定政府权责,保护企业竞争机制 |
7.3.2 控制财政支出规模,实现财政政策跨期均衡 |
7.3.3 完善财政体制,确保资金投入到最需要的部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6)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前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口老龄化与财政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2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2 基础理论 |
2.1 经济对财政收支影响的相关理论 |
2.1.1 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
2.1.2 财政收支规模变化的一般趋势 |
2.2 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 |
2.2.1 人口转变理论 |
2.2.2 人口因素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 |
3 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收入:国际经验 |
3.1 世界人口老龄化概况及典型国家经验 |
3.1.1 世界人口老龄化概况 |
3.1.2 典型人口老龄化国家历史经验 |
3.2 中国与典型老龄化国家(地区)的对比 |
3.2.1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水平 |
3.2.2 中国人口老龄化及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占比变化 |
3.2.3 中国、日本、德国对比 |
4 基于人口老龄化的潜在经济增长预测 |
4.1 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 |
4.2 理论模型与估计方法 |
4.3 参数估计与数据选择 |
4.3.1 基础数据 |
4.3.2 资本存量的估计 |
4.3.3 潜在就业量估计 |
4.3.4 人力资本系数估计 |
4.3.5 资本、劳动贡献因子及全要素生产率估计 |
4.4 潜在经济增长预测结果 |
5 中国财政收入变化的实证分析与估计 |
5.1 中国财政收入占比随人均GDP变化趋势 |
5.1.1 检验方法 |
5.1.2 中国历史数据检验结果 |
5.2 潜在财政收入变化趋势估计 |
6 稳定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的可行路径与政策建议 |
6.1 改进经济增长和财政增收基础的总体思路 |
6.2 相关政策建议 |
6.2.1 多措并举缓解生育率持续下降趋势 |
6.2.2 优化社会保障,提升社会劳动参与率 |
6.2.3 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培训水平 |
6.2.4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参考文献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 几点认识 |
三、研究对象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框架 |
四、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工作 |
第一章 劳动份额理论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劳动份额理论 |
一、马克思的劳动份额理论 |
二、列宁劳动报酬思想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份额思想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劳动份额理论 |
一、古典经济学劳动份额理论 |
二、新古典经济学劳动份额理论 |
三、新古典经济学劳动份额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第三节 我国劳动份额的理论分析 |
一、国内其他学者对我国劳动份额的理论分析 |
二、我国劳动份额决定因素体系 |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劳动份额演变的历史趋势 |
第一节 我国劳动份额的估算 |
一、估算方法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
二、估算结果及参照数据 |
第二节 我国劳动份额的演变趋势 |
一、我国劳动份额的时间趋势 |
二、我国劳动份额演变的区域趋势 |
三、我国劳动份额的产业演变趋势 |
第三节 中外劳动份额演变趋势的比较分析 |
一、估算方法、数据来源的说明 |
二、估算结果 |
三、中外劳动份额演变的趋势比较分析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劳动份额演变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劳动份额上升的原因 |
一、1978-1985年我国劳动份额上升的原因 |
二、2007-2009年我国劳动份额上升的原因 |
第二节 1995-2007年我国劳动份额下降原因分析 |
一、模型设置、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的说明 |
二、计量结果及解释 |
三、主要结论 |
第三节 我国劳动份额的决定因素分析 |
一、我国劳动份额的决定性因素的存在 |
二、我国劳动份额的基本决定性因素 |
三、决定性因素的变化 |
小结 |
第四章 提高我国劳动份额的政策选择 |
第一节 目标选择—在发展中提高劳动份额 |
一、提高我国劳动份额的必要性及意义 |
二、提高劳动份额的涵义 |
第二节 政府在提高劳动份额中的作用 |
一、政府对劳动份额的影响——理论分析 |
二、政府对劳动份额的影响—经验分析 |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提高我国劳动份额的对策体系 |
一、建立就业优先的体制机制 |
二、建立劳动报酬增长保障机制 |
三、完善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 |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劳动份额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一节 劳动份额演变趋势规律分析 |
一、劳动份额稳定性之争 |
二、U型规律 |
三、劳动份额的上下限理论 |
四、我国劳动份额演变的规律 |
第二节 合力下的劳动份额发展趋势 |
一、促使我国劳动份额提高的因素 |
二、促使我国劳动份额下降的因素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1.1.1 改革开放后快速实现低收入到中等收入阶段的跨越 |
1.1.2 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关键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意义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综述 |
2.1.1 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
2.1.2 新古典经济学派与新剑桥学派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
2.1.3 发展经济学派对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
2.2.1 正相关 |
2.2.2 负相关 |
2.2.3 非线性 |
第三节 收入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 |
2.3.1 政治-经济机制 |
2.3.2 社会不稳定机制 |
2.3.3 市场不完善下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
2.3.4 教育-生育决策机制 |
第四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文献及述评 |
2.4.1 国内研究现状 |
2.4.2 国外研究现状 |
2.4.3 述评 |
第三章 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性分析 |
第一节 收入分配内涵、层级结构及指标的度量 |
3.1.1 收入分配内涵 |
3.1.2 收入分配的层级结构及类型划分 |
3.1.3 收入分配指标的度量 |
第二节 中等收入陷阱由来、概念界定及典型事实 |
3.2.1 中等收入陷阱的由来及概念界定 |
3.2.2 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事实 |
第三节 我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现实性分析 |
3.3.1 中等收入陷阱在我国的总体特征表现 |
3.3.2 我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面临的挑战 |
3.3.3 我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优势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因素——基于二元选择模型的分析 |
4.1.1 模型及样本选择 |
4.1.2 实证分析 |
第二节 中等收入阶段各国收入分配的基本情况 |
4.2.1 成功国家(美、日、韩) |
4.2.2 失败国家(阿根廷、巴西、马来西亚) |
4.2.3 比较 |
第三节 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关系——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分析 |
4.3.1 粗略样本说明及指标选取 |
4.3.2 数据来源及最终样本确定 |
4.3.3 收入分配与中高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关系的全样本分析 |
4.3.4 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关系的子样本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收入分配的传导机制分析及其国际经验比较 |
第一节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传导机制 |
5.1.1 事实说明 |
5.1.2 社会稳定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
5.1.3 传导机制的检验 |
第二节 基于消费需求视角的传导机制 |
5.2.1 数理模型 |
5.2.2 事实说明 |
5.2.3 传导机制的检验 |
第三节 各国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采取的措施 |
5.3.1 日本 |
5.3.2 韩国 |
5.3.3 阿根廷 |
5.3.4 各国收入分配措施效果简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的收入分配现状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
6.1.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
6.1.2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我国收入分配呈现的总体状况 |
6.2.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
6.2.2 个人收入分配格局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收入分配呈现的一些主要特征 |
6.3.1 城乡差别 |
6.3.2 行业差别 |
6.3.3 地区差别 |
第四节 导致我国收入分配现状的主要原因分析 |
6.4.1 制度因素 |
6.4.2 市场机制因素 |
6.4.3 经济发展战略及政策变化 |
6.4.4 我国收入分配原因的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策建议、主要结论及可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一节 我国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顶层设计思路及政策建议 |
7.1.1 提高社会稳定程度 |
7.1.2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
7.1.3 调整政府支出结构 |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三节 论文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几点创新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共享发展思想及其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 |
2.1 共享发展内涵解读 |
2.1.1 共享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2 共享发展的主要特征 |
2.1.3 共享发展的衡量标准 |
2.1.4 共享发展的重大意义 |
2.2 共享发展思想源流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2.2 列宁与斯大林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共享发展的思想 |
2.3 共享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关系 |
2.3.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举措 |
2.3.2 共享发展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 |
2.3.3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共享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 |
2.3.4 共享发展是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价值尺度 |
第3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状透视 |
3.1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程回顾 |
3.1.1 打破平均主义推进按劳分配阶段 |
3.1.2 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阶段 |
3.1.3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阶段 |
3.1.4 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阶段 |
3.2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效 |
3.2.1 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显着提高 |
3.2.2 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基本确立 |
3.2.3 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不断优化 |
3.2.4 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初步形成 |
3.3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
3.3.1 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
3.3.2 分配结构仍不合理 |
3.3.3 社会公平正义欠缺 |
3.3.4 全面共享尚未实现 |
第4章 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 |
4.1 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设计存在偏误 |
4.1.1 重“效率”轻“公平” |
4.1.2 重“城市”轻“农村” |
4.1.3 重“资本”轻“劳动” |
4.1.4 重“GDP增长”轻“民生改善” |
4.2 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效果不佳 |
4.2.1 初次分配要素所得差距过大 |
4.2.2 二次分配政府调控力度不够 |
4.2.3 三次分配功能作用发挥不足 |
4.3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羁绊众多 |
4.3.1 来自既得利益群体的多重阻挠 |
4.3.2 根深蒂固的行业垄断难以动摇 |
4.3.3 城乡发展一体化建设进程缓慢 |
4.3.4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定位不清 |
4.4 相关配套制度体系尚不完善 |
4.4.1 现有的产权存在制度性缺陷 |
4.4.2 金融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 |
4.4.3 共享发展的监管体制尚未建立 |
4.4.4 社会治理体制的建设与创新不足 |
第5章 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5.1 瑞典的做法及经验 |
5.1.1 实行政府资方和劳动者共同协商的工资制度 |
5.1.2 制定并落实税负较高且征管严格的税收制度 |
5.1.3 推行促进收入均等化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 |
5.2 美国的做法及经验 |
5.2.1 通过反垄断和最低工资制度规范初次分配 |
5.2.2 实施政府与市场双管齐下的社会保障制度 |
5.2.3 构建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复合型税收制度 |
5.2.4 政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第三次分配 |
5.3 日本的做法及经验 |
5.3.1 运用政府与市场的机制共同调节初次分配 |
5.3.2 制定农村经济振兴政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
5.3.3 通过社会保障和税收制度调节收入再分配 |
5.3.4 重视发展教育且实行教育机会均等化政策 |
5.4 国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中国的启示 |
5.4.1 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规范和调控作用必不可少 |
5.4.2 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是调节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
5.4.3 公平合理的工资制度是提高劳动者收入的保证 |
5.4.4 因地制宜制定调节政策是缩小收入差距的前提 |
第6章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共享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继续完善初次分配机制 |
6.1.1 落实工资决定及正常增长机制 |
6.1.2 强化国有资本的收益分享机制 |
6.1.3 健全由市场决定的生产要素报酬机制 |
6.1.4 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 |
6.2 加快健全再分配和三次分配调节机制 |
6.2.1 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供给 |
6.2.2 继续深化财政和税收体制改革 |
6.2.3 贯彻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政策 |
6.2.4 完善社会慈善捐赠和救助机制 |
6.3 建立促进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
6.3.1 不断完善农村现有经营机制 |
6.3.2 创新农村居民就业创业机制 |
6.3.3 优化农村资源要素配置机制 |
6.3.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
6.4 推动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
6.4.1 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
6.4.2 构筑群众的多层利益表达机制 |
6.4.3 推动建立共享发展的监管机制 |
6.4.4 加强收入分配领域立法和执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2章 理论回顾与评述 |
2.1 税收负担基本理论及其评述 |
2.1.1 古典及新古典税收负担理论及评析 |
2.1.2 现代税收负担理论 |
2.2 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
2.2.1 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 |
2.2.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
2.2.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
2.3 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 |
2.3.1 税收乘数理论 |
2.3.2 马其顿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理论 |
2.4 小结 |
第3章 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3.1 税收负担的内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税收负担的内涵 |
3.1.2 税收负担的制约因素 |
3.2 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 |
3.2.1 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因 |
3.2.2 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
3.3 小结 |
第4章 我国税收负担水平的测算及国际比较 |
4.1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回顾及评价 |
4.1.1 我国现行的税收制度的回顾 |
4.1.2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评价 |
4.2 “分税制”改革后我国税收负担的绝对量—税收收入与政府收入分析 |
4.2.1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的分析 |
4.2.2 分税制以来我国政府收入规模的测算及分析 |
4.3 我国税收负担相对量—税收负担率的测算与分析 |
4.3.1 税收负担率的衡量指标 |
4.3.2 分四种口径测量的中国宏观税收负担 |
4.4 我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国际比较 |
4.4.1 税收负担国际比较的标准选择 |
4.4.2 不含社会保障税的税收收入占GDP的国际比较 |
4.4.3 含社会保障税的税收收入占GDP的国际比较 |
4.4.4 中外税负比较对我国的启示以及对我国现行宏观税负的认识 |
4.5 小结 |
第5章 我国税收负担总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我国税收负担总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统计分析 |
5.1.1 静态角度的分析 |
5.1.2 动态角度的分析 |
5.2 我国三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总量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设定和数据选取 |
5.2.2 模型回归与检验 |
5.2.3 回归结果分析 |
5.3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合理税收负担的区间估计 |
5.3.1 合理税收负担水平确定的影响因素 |
5.3.2 合理税收负担水平的区间范围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6章 我国税收负担总量对投资、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我国税收负担总量对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1 我国税收负担对投资影响的理论分析 |
6.1.2 我国税收负担对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 我国税收负担总量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我国税收负担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6.2.2 我国城乡居民税收负担的构成及测算 |
6.2.3 我国城乡居民税收负担对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 小结 |
第7章 我国税收负担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我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1 我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一般统计分析 |
7.1.2 我国税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7.2 我国区域税负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7.2.1 我国三大区域的划分 |
7.2.2 我国三大区域税收负担的一般统计分析 |
7.2.3 我国三大区域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 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运用 |
8.2.1 实现统一的城乡税制 |
8.2.2 改革和完善现行工商税制 |
8.2.3 推行“结构性减税”的税收政策 |
8.2.4 减少暗税,实行“费”改“税” |
8.3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提高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税收结构影响居民收入分配研究 ——基于分担共享视角[D]. 冉美丽. 中央财经大学, 2015(12)
- [2]我国宏观税负研究[J].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许生,李世刚. 经济研究参考, 2014(02)
- [3]新中国成立以来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及创新研究[D]. 赫名超.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 李圣君. 东北财经大学, 2002(01)
- [5]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财政政策研究[D]. 崔显凯. 吉林大学, 2012(03)
- [6]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与财政增收前景研究[D]. 康玺.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2)
-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份额发展趋势研究[D]. 范慧. 山东大学, 2012(05)
- [8]收入分配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研究[D]. 杨丽. 南开大学, 2013(07)
- [9]共享发展视阈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与反思[D]. 孙明慧. 吉林大学, 2017(03)
- [10]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李忠. 西南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