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琦[1](2021)在《西方国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多样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已成为各国企业生产运营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政府维持社会经济平稳运行、扩大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手段。职工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升华,同时保证了企业在决策方式和决策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西方国家开展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实践较早,在不同历史背景以及文化等因素产生截然不同的参与路径,并且随着各国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以及配套法律的逐步落实下,职工在企业中享有的决策权和监督权显着提升,企业内部的劳资矛盾也得到了有效缓解。本文以西方国家职工参与管理的不同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早期职工参与的实验探索以及西方发达国家各自形成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多种形式,摸索出现阶段职工参与的三大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二元制”职工参与模式、以瑞典为代表的工会组织下的职工参与模式以及以西班牙蒙特拉贡联合公司为代表的工人合作制经济下的职工参与模式。通过分析不同模式的历史脉络、具体原则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而总结和对比出三种不同模式下的职工参与的主要经验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最后为当前我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企业治理方面提供可行性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同时回顾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这一研究主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第二章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理论梳理。本章从一种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切入,论述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在众多思想源流以及理论研究上的主要观点。具体包括以工人合作工厂理论和劳资关系理论为代表的马克思经济学相关研究、以约翰·穆勒和马歇尔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相关研究、以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和蒲鲁东的无政府主义为代表的国外社会主义相关研究、以施韦卡特和达尔为代表的经济民主理论、以及以弗里曼等人为代表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构成了以职工参与企业管理为主题的理论框架。第三章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本章从第一个成功开展的工人合作社——罗虚代尔公平先锋社作为探索起点,研究了早期合作社的基本原则、运作模式以及利润分配问题。根据不同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因素等原因,进而过渡到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模式在不同国家形成的多元化治理方案,譬如以色列基布兹合作社以及德国“共同决定制”等,以及20世纪50年代以来社会主义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模式的探索。通过对二战后期多种治理方案的分类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现阶段职工参与管理的三大模式,从而为后文进行逻辑铺垫。第四章为“二元制”模式的职工参与管理。本章论述了以德国为代表的“二元制”劳动者参与管理模式。笔者发现,德国在企业治理方面建立了独具特色并且运行效果良好的劳动者参与管理制度,从早期建立工人委员会的初步设想到相对成熟的法律框架的建立,最终形成了职工通过企业层面和公司层面共同参与管理的基本原则。从具体功能来看,德国“二元制”劳动者参与模式具有维护功能、协调功能和社会福祉功能。同时笔者关于这一模式在理论上的正确性以及实践中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最后探讨了德国面对后经济危机时代在企业治理方面所作出的调整,充分展示出“二元制”劳动者参与管理模式的生命活力和极强的稳定性。第五章为工会组织主导下的职工参与管理。本章主要分析了以瑞典为代表的工人组织主导下的职工参与管理模式。瑞典作为世界范围内“福利橱窗”的杰出代表,在企业治理方面形成了以工会为主要力量的职工参与模式,而瑞典众多工会的建立离不开社会民主党所推动的有利于工人阶级的劳工政策。在厘清瑞典工会组织下职工参与模式的演进后,本章分析了当下瑞典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最后借鉴海曼关于工会身份的三重定义来推测这一劳动者参与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第六章为工人合作制经济的职工参与管理。本章分析了以西班牙蒙特拉贡联合公司为代表的工人合作制经济下的职工参与管理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人合作社,蒙特拉贡联合公司从生产资料所有权到重大事项决策,再到收入分配上均体现出了合作社经济的组织原则,尤其在进行合作社重大决策时,全体成员根据“一人一票”的原则来实现表决权和平等权。随后笔者从就业质量、工资差异以及战略选择等方面对蒙特拉贡联合公司进行社会经济绩效分析,进而为蒙特拉贡在国际化扩张背景下存在的主要挑战提供一系列对策建议。第七章为本文的总结和启示。通过对上述三大模式的具体分析,本章总结了西方国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征、文化共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最后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推进职工更有效地参与企业管理提供可行性对策建议。
孙贵林[2](2020)在《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民主思想,既是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的理论指南,也是因应世情、国情与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还是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进行深刻反思的最终产物。研究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对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邓小平理论研究、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从1923年6月旅法勤工俭学到积极投身于革命武装斗争,是酝酿萌发阶段;二是1952年7月调往中央以后从支持将经济建设提到重要地位、重视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到关注分配问题、主张根据劳动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工资的高低、贯彻平等和自由原则,是积极探索阶段;三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支持农村开展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到要求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打破单一所有制结构以及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是初步形成阶段;四是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强调“用多种形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到1992年春南巡提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重要论断以及确立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价值目标,是成熟完善阶段。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内涵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表现为:其一,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是所有制、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等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民主的实现方式和最重要标志,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所促进的经济成果的公平分配是经济民主的价值体现和基本目标。其二,经济民主的基本任务是经济管理民主化。经济民主要求人民在经济活动中拥有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享有自主的经济管理权和经济利益权。“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民主集中制”、“责、权、利相统一”、“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在实践中,既注重推进宏观经济的民主管理,处理好党政关系、上下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又注重推进企业民主管理,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使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其三,经济民主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决策民主化。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要从民主制定、民主执行、民主检验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全面推进经济决策民主化。即在经济决策制定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必要条件,群众路线是基本方法,民主集中制是重要保证;在经济决策执行过程中,“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是动力之源,“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是必然选择,“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是重要原则;在经济决策检验过程中,“实践”是唯一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具体标准。其四,经济民主的实践成效是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即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转变、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转变、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转变、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转变。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表现为: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物质前提是发展生产力,价值诉求是人民自主,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表现为:经济与民主的统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其实践价值主要表现为:努力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积极推动经济管理、经济决策的民主化进程,积极推动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事业不断向纵深推进。
寇周礼[3](2020)在《张闻天民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张闻天(1900-1976)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卓越贡献和崇高地位的共产党人。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毕生奋斗,不仅从事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当之无愧的行动巨人;而且写下了大量论着,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当之无愧理论巨人,因而被冠以“学者型革命家”的称号。民主是张闻天思想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不懈追求的目标。职是之故,其逝世后40余年来,学术界一度出现了张闻天民主思想研究的热潮。其中,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内涵实质和现实价值被深度发掘,形成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研究成果。本文立足于前贤时彦的研究基础,以张闻天一生探寻民主真谛的历史事实及其理论着作为依据,探析了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形成条件,梳理了其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张闻天民主的思想的主要内容,揭示了其民主思想的价值和启示。张闻天认为,社会是一个整体,民主的内涵是指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要当家作主。因此张闻天主张的民主,是集经济、政治、文化、党内民主于一体的民主思想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中,经济民主是基础,政治民主是保障,文化民主是灵魂,党内民主是引领。张闻天建构的民主思想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020年恰逢张闻天诞辰120周年,又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圆梦时刻。研究张闻天的民主思想,不仅是借助张闻天这个历史人物回顾、理解和把握近现代以来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更是意欲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持续推进找到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和智慧启迪。
杨万寿[4](2019)在《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市场社会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中重要的社会主义思潮。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戴维·施韦卡特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以及总结反思苏东社会主义实践失败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有三个主要特征,即生产性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和新的投资由社会所调控。施韦卡特在探索研究资本主义替代方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以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理论探索,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研究相关理论着作的基础上,对戴维·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不仅剖析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合理性与非合理性,还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不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意义;还展开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二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内容包括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渊源。在论述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时可以看出,该理论受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及西方资源配置理论的影响。本章指出,施韦卡特在研究马克思的经典着作的基础上吸收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合理性内涵,即“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表现为对民主的批判”;“马克思批判的只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第三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内容包括“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以及“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第四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辨析。内容包括“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和非合理性。“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表现在: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主义相结合;用车间民主代替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用投资的民主管理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合理性表现在:市场结构体系不完整;企业民主管理存在低效率;投资基金分配方式过于简单化;实现途径带有“乌托邦”色彩。第五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在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和区别,并且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虽然二者都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但在制度环境、根本目标、理论实践等方面还存在区别。同时,本章还论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包括:指导思想的超越、领导力量的超越、政府职能的超越。第六章: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他山之石”。本文在研究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具有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在理论方面的借鉴价值包括:非比较性研究方法的应用和替代制度理论的启迪。在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包括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开拓、资本主义非可持续性批判的理论省示、“经济民主”理论的民主意义。施韦卡特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在为其“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现实依据的同时也可以作为其理论解释的对象。结论对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了总结。虽然施韦卡特的“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模式有不合理性与不足,但是其模式创造性地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为我们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意义。在当前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时刻,我们更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借鉴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合理性内涵,并将其合理性内涵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理论。
高茂森[5](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人民民主革命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人民民主革命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其本身是民主与革命的合流,它既是一个革命的历史政治过程,又是一个争取民主的历史政治过程。在学理上从民主建构的视角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人民民主革命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既是一部革命史,同时也是一部民主性不断发生和建构的历史,革命行动始终处于民主建构行动的历史进程中。因此,革命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民主观念的建构还是民主行为的建构,民主作为革命目标的同时也作为具体历史时段中达成革命目的的手段,其从未在历史政治过程中缺席。新民主主义革命始终处于民主建构的历史性政治实践行动过程之中。从发生学角度分析,在毛泽东那里之所以能够形成人民民主革命的观念在于他本人坚信人民主体的历史观,并且他将人民群众作为创造人类历史的真正主体,将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维护(即民主)作为革命的信仰,在坚守信仰中寻求国家的真正统一。民主建设与革命行动辩证统一,人民民主国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追求,民主观念的建构是民主势力革命行动的前提,革命行动为民主现实的获得提供保障。进入历史的具体场景,毛泽东分析了所处时代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存在的专制主义现象,进而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领域进行了民主建设及革命实践。全面的民主危机引发了全面革命,革命不再单纯是传统以暴制暴的秩序建构过程,革命需要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之中获得人民的认同,只有人民成为革命的主体,革命才能获得真正成功。革命过程是民主秩序建构的过程,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世界历史上任何革命的革命过程,也是其最大的特点。革命的过程中不断对专制形势进行分析、认识、再认识,不断对民主观念及行为进行建构再建构,革命最终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势力不断强大的基础上获得了实质性变化和发展。在革命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人民的民主质量也达到了更高的水准。民主既是目标又是手段。革命动力因民主的不断建构而变得充足,民主势力因革命不断前行而壮大。以民主促进革命,革命与民主同发展的历史政治过程凸显了人类事业变化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其为新时代的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社会革命提供了镜鉴。不忘革命初心,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值得传承。
葛宣冲[6](2019)在《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以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随之进入快车道。国有企业作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天然场域,应当且必须成为我国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标杆和榜样,进一步彰显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本文以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围绕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什么、为什么需要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如何实现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三大问题进行谋篇布局。其基本研究思路是: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相关概念、理论与经验入手,理清企业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的逻辑关联,对改革开放前后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爬犁,剖析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试图整体把握当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与基本方式,以期澄清学术界和理论界对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认识的歧义和误区,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寻求智慧资源和思想启迪。全文共分为导论和五个章节。导论部分主要阐释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思路与方法,指出了研究中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一章为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概述。在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相关概念界定的前提下,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民主制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理论与西方企业民主制度的理论,并简要概括了两种社会制度下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要经验,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撑。第二章为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界定民主制度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对经济民主与经济民主制度、经济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两对范畴的逻辑关系。在这个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经济民主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决定于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企业民主制度作为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在理论维度上与经济民主制度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在实践维度上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民主制度。本章的研究完成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第三章为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在廓清国有企业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之间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和主要问题,进行了全景式地深入研究。这一研究为新时代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逻辑起点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第四章为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本章从认识误区、政策偏差、经验匮乏三个维度,剖析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内在机理、历史局限,初步找到了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病根”,为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第五章为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本章依据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从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主要目标、基本方式三个方面,提出了颇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思考。
单新国[7](2018)在《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市场监管权和宏观调控权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两种手段,前者针对微观经济市场上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后者针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市场监管权对于宏观调控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市场监管权的行使可以为宏观调控权造就一个宏观调控的有序基础环境;二是市场监管权可以为宏观调控权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行提供一种执行保障,将调控政策和指标具体化为对被监管对象的监管内容。由于市场监管权的行使直接作用于市场主体,其对市场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影响更加的明显和有效,人们对市场监管权行使的结果感受也更为强烈。宏观调控权的行使由于具有间接性、引导性、软法性,其作用的发挥具有缓慢性、长期性、不确定性;而市场监管权作为行政权力的表现可以迅速的将行政经济管理的意志贯彻到经济市场的内部去。没有市场监管权对经济市场秩序的维护,就没有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每一次宏观调控的失败都表现为市场竞争秩序的失控和市场监管权力的失职。有权力就有腐败,权力越大腐败的可能性就越大,市场监管权的异化即可以导致其违背公众对其“社会契约”的委托,也可能会误导市场经营者的经济决策取向。更为严重的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在政治上既败坏了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和伤害了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在经济上使市场公平合法竞争得不到保护并导致投机炒作行为横行,整个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受到严重压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进依法治国和行政体制改革,在举措上大力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国家治理方式改革,旨在提高行政机关的社会服务效率,激发全社会的经济创新活力和积极性,将我国的现代化和法治化建设推向更高的阶段。这其中发出的信号就是依法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形成政府服务于市场,市场在经济发展中决定资源配置的制度格局。治国在于治吏,发展经济在于减少行政干预,一切要点都在于行政权力的依法运行,减少腐败和权力滥用。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细节决定事物的成败。无论多么宏伟的社会愿景或者激情无比的变革动机,在缺乏详细的制度设计的情况下,最终都会流于形式或者导致一败涂地。对行政管理机关的市场监管权力的改革需要在经济法律制度上理清脉络,然后在具体的规则制定上做好准备。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对“如何从经济法的角度监督好市场监管权的正确行使”这一基本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研究探讨。第一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市场监管权概念的界定的意义。法学研究需要界定好问题对象的基本概念,法律概念的明确在哲学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将研究对象与其他事务区分开来,使问题研究的背景变得明晰;其次法律概念的明确在社会认识论上可以使我们在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加深对它的认识,并在以后发展和改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第二,对市场监管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认为它是法律赋予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权力。第三,对市场监管权产生和发展的中外历史做了纵向梳理,揭示了市场监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的重要性。第四,对市场监管权的经济性、规则性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第五,分析了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含义以及进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关于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对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认为对市场监管权依法监督的正当性是建立在社会契约、经济自由、经济民主和依法治国等理论之上的。第二,对典型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市场监管权力监督模式进行了考察,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依法拥有对本国市场进行干预的权力,在此方面各市场经济国家的认识均无差别,但在对政府监管权力的监督上有所不同。美国议会对政府权力的制衡较大,独立监管委员会和议会审查制度使得政府监管权处处受限;德国更偏重于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机制。英国的行政监督依据三权分立原则,英国政府的自我监督机制也比美国大得多,而美国偏重于议会和司法监督。这告诉我们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有行之有效的一套办法对政府经济管理权力的监督,对政府经济管理职权的监督机制建设要依据本国国情。第三,分析了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应有选择以及该选择对监管权规制立法的影响,强调在借鉴他国经验的基础上,要围绕行政中心主义来加强立法对市场监管权的制度约束。第三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何为市场监管权主体,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第二,依据不同的标准将市场监管权主体划分为政府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等类别。第三,要对市场监管权主体进行法律规制,就必须依法建立其市场监管权主体的资格取得、变更和丧失制度,使主体地位的取得有法可依。第四,进一步从预算和立法授权角度探讨了完善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第四章,关于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论述了完善市场监管权力合理配置的理论原因,包括政治模式改革的需要和权力运行协调的需要。第二,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在市场监管权力分工上的基本原则以及分工方式。第三,研究了市场监管权在政府与社会性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工协作问题,并对“如何对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监管权行使进行监督”进行了论证。第五章,关于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监管主体的权力大小和市场主体经营自主权的领域范围。第一,分析了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主要从政治经济学、市场经济的历史实践经验和经济法的法律性质三个角度。第二,分析论证了对市场监管权的行使范围进行法律规制的具体方法,包括依法明确其权力边界,切实推行中央规定的政府权利和责任清单制度。第六章,关于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促使法律主体守法的保障手段,没有法律责任的追究,市场监管权主体就会无所顾忌的滥用监管权。本章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第一,分析了什么是市场监管权的不当行使以及其含义,接着对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下的法律责任与经济法其他主体的法律责任的区别进行了分析。第二,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形式有哪些。第三,论述了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所需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具体内容。
胡琼[8](2018)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现状及当前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民主主张将民主贯彻到经济领域,使各项经济制度安排依据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建立和调整,使公平正义原则在市场经济中得到更好的体现。因此,经济民主对于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调节贫富差距和实现共享发展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综述等;第二部分探讨经济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追溯西方经济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发展过程;第三部分阐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基本内容与现实意义;第四部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发展现状,肯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指出我国经济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国有企业推行经济民主力度不足、社会大众经济民主意识有待提高等主要问题;第五部分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发展路径,提出国家制定经济民主相关政策、加大国有企业推行经济民主的力度、增强社会大众经济民主意识等对策。十九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从系统层面推进经济民主的建设,通过“精准扶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倡导共享发展等策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民主,促进社会公正,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丁宁[9](2017)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的策略转变及当前对策》文中提出经济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性内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指向。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民主的完善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关系到民生福祉实现。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在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同时,解决恶意竞争、市场垄断、贫富差距等问题,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本文在辨析经济民主内涵,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梳理建国以来党的经济民主建设的历史,以党的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及政策变迁为主线,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策略转变的历史轨迹,重点阐述当前我国经济民主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党和国家的策略以及实施对策。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国家的不同学者对经济民主有着不同的见解。本文在总结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经济民主的内涵——以现实的生产力发展状况为基础,以实现经济资源、机会、财富相对公平为目标,从宏观的国家调控与微观的企业民主管理两方面实施的一种民主制度。必须指出的是,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一方面经济自由是经济民主的前提,另一方面经济民主能够保证经济自由的实现。而经济民主既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也是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保障。建国后,我国经济民主建设经历了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的转变。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的基石,经济民主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遇到了诸多的问题。根据建国初期经济民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民主建设发生转变,邓小平关于经济民主的理论创新为改革实践做好了理论铺垫,基于生产力发展的视角所进行的所有制及分配方式的改革,大大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为我国经济民主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但是,这些经济改革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拉大等经济不民主等问题,加大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难度。实现生产力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的相互关照和良性互动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尤其是利益分配不均日趋严重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新思考经济民主建设的策略,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主张。十八大之后,中国改革不断深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重视从系统的层面推进经济民主的发展,通过“简政放权”、“精准扶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策略,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增进人民福祉。面对当今形势,我们应当通过“市场与政府关系清晰化”、“政治民主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经济法体系建设”等具体措施,贯彻执行党中央经济民主建设方式的改革策略。
洪环环[10](2012)在《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文中指出在"经济民主"概念的原典理解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3个层次的内涵进行梳理,可以得知,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的落脚点在于"共同富裕";并针对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及其肇因,以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作为指针,为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二、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方国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多样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内涵与依据 |
1.2.2 职工参与的实现形式与法律界定 |
1.2.3 职工参与在民主管理层面的外延 |
1.2.4 职工参与的影响因素与定量分析 |
1.2.5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理论梳理 |
2.1 马克思经济学理论 |
2.1.1 工人合作工厂理论 |
2.1.2 劳资关系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相关研究 |
2.2.1 约翰·穆勒对合作制经济的研究 |
2.2.2 马歇尔关于合作社的分析 |
2.3 国外社会主义的相关研究 |
2.3.1 空想社会主义 |
2.3.2 无政府主义 |
2.3.3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 |
2.3.4 霍尔瓦特工人管理型企业理论 |
2.3.5 西方左翼学者的理论探索 |
2.4 经济民主理论 |
2.4.1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理论 |
2.4.2 达尔经济民主理论 |
2.5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1 爱德华·弗里曼 |
2.5.2 玛格丽特·布莱尔 |
2.5.3 罗纳德·米切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历史沿革 |
3.1 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最初实验 |
3.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对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探索 |
3.2.1 瑞典共享型劳资协调机制 |
3.2.2 以色列基布兹合作制经济 |
3.2.3 西班牙蒙特拉贡工人合作制经济 |
3.2.4 日本三支柱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
3.2.5 德国“共同决定制” |
3.3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社会主义国家对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探索 |
3.3.1 南斯拉夫工人自治经济 |
3.3.2 新中国“鞍钢宪法” |
3.4 西方国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主要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元制”模式的职工参与管理 |
4.1 职工参与管理的发展脉络 |
4.1.1 起步阶段:未形成有效的法律规定 |
4.1.2 发展阶段:“二元制”模式的生成 |
4.1.3 巩固阶段:法律框架的搭建 |
4.2 职工参与管理制度的组织结构 |
4.2.1 企业职工委员会 |
4.2.2 监事会与董事会 |
4.3 职工参与管理模式的功能与挑战 |
4.3.1 职工参与管理的三大功能 |
4.3.2 职工参与管理制度的学理辩论 |
4.3.3 职工参与管理制度的实践困境 |
4.4 “二元制”参与模式的进一步调整:后经济危机的再平衡 |
4.4.1 《最低工资法》的调整 |
4.4.2 企业职工委员会与工会的合作 |
4.4.3 外包业务及外资机构的策略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会组织主导下的职工参与管理 |
5.1 瑞典工会主导下职工参与模式的演进 |
5.1.1 历史起点:社会民主主义 |
5.1.2 劳资双方力量的短暂平衡 |
5.1.3 职工参与地位的确立 |
5.1.4 新自由主义雇主势力的崛起 |
5.1.5 政府协调下劳资力量的新发展 |
5.2 瑞典工会主导下职工参与模式的基本构成 |
5.2.1 企业职工委员会 |
5.2.2 董事会级别代表 |
5.3 瑞典工会主导下职工参与模式的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人合作制经济的职工参与管理 |
6.1 蒙特拉贡联合公司的发展进程 |
6.2 社员广泛参与:职工参与管理的内在逻辑 |
6.3 蒙特拉贡工人合作制经济的社会经济绩效 |
6.3.1 就业质量与规模的提升 |
6.3.2 工资差异与X效率 |
6.3.3 “多本地化”国际战略选择 |
6.4 国际化扩张下蒙特拉贡工人合作社的挑战与对策 |
6.4.1 主要挑战 |
6.4.2 解决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启示 |
7.1 西方国家职工参与管理的主要经验 |
7.2 西方国家职工参与管理的差异性比较 |
7.3 推进我国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
7.3.1 健全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 |
7.3.2 完善企业董事制、监事制 |
7.3.3 增强工会组织职能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2 相关概念解析 |
0.3 研究现状分析 |
0.3.1 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3.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0.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章 体系生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形成背景和过程 |
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背景 |
1.1.1 时代背景:世情、国情与党情出现新变化 |
1.1.2 历史镜鉴:对二战后各主要国家经济实践的深刻反思 |
1.1.3 现实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
1.1.4 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经济民主思想 |
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形成过程 |
1.2.1 酝酿萌发阶段 |
1.2.2 积极探索阶段 |
1.2.3 初步形成阶段 |
1.2.4 成熟完善阶段 |
第2章 制度保障: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民主 |
2.1 所有制与经济民主 |
2.1.1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的根本前提 |
2.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经济民主内涵 |
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民主 |
2.2.1 经济主体的基本含义 |
2.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经济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 |
2.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民主内涵 |
2.3 分配制度与经济民主 |
2.3.1 重新确立物质利益原则 |
2.3.2 对按劳分配原则的拨乱反正 |
2.3.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经济民主内涵 |
第3章 基本任务:经济管理民主化 |
3.1 经济管理民主化的提出 |
3.2 经济民主管理的基本原则 |
3.2.1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原则 |
3.2.2 “民主集中制”原则 |
3.2.3 “权、责、利相统一”原则 |
3.2.4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
3.2.5 “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原则 |
3.3 宏观经济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3.1 给政府分权:处理好党政关系 |
3.3.2 给地方分权:处理好上下关系 |
3.3.3 给企业分权:处理好政企关系 |
3.3.4 给集体经济组织分权:处理好政社关系 |
3.4 企业民主管理的全面推进 |
3.4.1 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
3.4.2 让职工成为企业的主人 |
第4章 关键环节:经济决策民主化 |
4.1 经济决策的地位和作用 |
4.1.1 经济决策在党和政府决策中的地位 |
4.1.2 经济决策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
4.1.3 经济决策的重要作用 |
4.2 经济决策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4.3 经济决策民主制定 |
4.3.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经济决策制定的必要条件 |
4.3.2 群众路线:经济决策制定的基本方法 |
4.3.3 民主集中制:经济决策制定的重要保证 |
4.4 经济决策民主执行 |
4.4.1 “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经济决策执行的动力之源 |
4.4.2 “鼓励试,允许看,不争论”:经济决策执行的必然选择 |
4.4.3 “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经济决策执行的重要原则 |
4.5 经济决策民主检验 |
4.5.1 “实践”:经济决策检验的唯一标准 |
4.5.2 “三个有利于”:经济决策检验的具体标准 |
第5章 实践成效:经济行为的民主化变迁 |
5.1 生产行为从行政调控向自主经营的变迁 |
5.1.1 计划体制时期行政调控下的生产 |
5.1.2 改革开放后生产向自主经营的转变 |
5.2 交换行为从计划调拨向市场配置的变迁 |
5.2.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拨下的交换 |
5.2.2 改革开放后交换向市场配置的转变 |
5.3 分配行为从平均主义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变迁 |
5.3.1 计划体制时期平均主义下的分配 |
5.3.2 改革开放后分配向“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转变 |
5.4 消费行为从计划调节向适度可持续的变迁 |
5.4.1 计划体制时期计划调节下的消费 |
5.4.2 改革开放后消费向适度可持续的转变 |
第6章 理论解析: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和特点 |
6.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要旨 |
6.1.1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基础 |
6.1.2 中国共产党:经济民主的领导核心 |
6.1.3 发展生产力:经济民主的物质前提 |
6.1.4 人民自主:经济民主的价值诉求 |
6.1.5 人的全面发展:经济民主的终极目标 |
6.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特点 |
6.2.1 坚持经济与民主的统一 |
6.2.2 坚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
6.2.3 坚持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统一 |
6.2.4 坚持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统一 |
6.2.5 坚持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
6.2.6 坚持阶段性与长期性的统一 |
第7章 现实观照: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当代价值 |
7.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理论价值 |
7.1.1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7.1.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是持续推进经济民主事业的重要指南 |
7.2 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实践价值 |
7.2.1 进一步创设有利于经济民主的政治法律环境 |
7.2.2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管理民主化进程 |
7.2.3 全面深入推动经济决策民主化进程 |
7.2.4 努力促进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张闻天民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重难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重点和难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历史研究方法 |
1.4.3 比较分析方法 |
2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1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 |
2.1.2 欧美式民主主义的思想 |
2.1.3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 |
2.1.4 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理论 |
2.1.5 中国共产党的民主理论 |
2.2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实践来源 |
2.2.1 中央苏区苏维埃德谟克拉西实践 |
2.2.2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实践 |
2.2.3 东北时期人民政权建设实践活动 |
2.2.4 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坚守和理论再深化 |
3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发展历程 |
3.1 孕育萌芽:对“德先生”的自觉追求(1917-1924) |
3.2 初步形成:向马克思主义民主转变(1925-1935) |
3.3 基本形成:多层次丰富民主内涵(1936-1949) |
3.4 成熟完善: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1950-1976) |
4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
4.1 经济民主:民主的物质基础 |
4.1.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民主理论 |
4.1.2 实现形式:经济建设与发扬民主相结合 |
4.1.3 保障条件: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
4.2 政治民主:民主的制度保障 |
4.2.1 核心要义: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 |
4.2.2 主要内容:体现政治民主的四大体系 |
4.2.3 实现途径:建立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4.3 文化民主:民主的教育指引 |
4.3.1 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 |
4.3.2 目标蕲向:“四维文化”的内涵释读 |
4.3.3 实现途径:党要推动文化的大众化发展 |
4.4 党内民主:民主的领导力量 |
4.4.1 前提基础:确保党内权利平等 |
4.4.2 风气培育:自由民主的氛围及其作风 |
4.4.3 形式建设:认真实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
5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5.1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价值 |
5.1.1 民主实践: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党在各方面的领导 |
5.1.2 民主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宝贵成果 |
5.2 张闻天民主思想的当代启示 |
5.2.1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遵循的方法进径 |
5.2.2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结合实际丰富民主形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 |
2.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
2.1.1 苏东社会主义遭受挫折 |
2.1.2 西方资本主义弊端显现 |
2.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 |
2.2.1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
2.2.2 西方资源配置理论的影响 |
第3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核心思想 |
3.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 |
3.1.1 用车间民主取代资本主义中劳动工资制度 |
3.1.2 在本质上与资本主义一样的商品和服务市场 |
3.1.3 对投资进行民主管理 |
3.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 |
3.2.1 生产性企业由其工人民主管理 |
3.2.2 日常经济是一种市场经济 |
3.2.3 新的投资由社会所调控 |
3.3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 |
3.3.1 “经济民主”的扩展 |
3.3.2 资本主义向“经济民主”的转型过渡 |
3.3.3 资本主义和平过渡的条件 |
第4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辨析 |
4.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
4.1.1 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与社会主义相结合 |
4.1.2 用车间民主代替资本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 |
4.1.3 用投资的民主管理代替资本主义的资本市场 |
4.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非合理性 |
4.2.1 市场结构体系不完整 |
4.2.2 企业民主管理存在低效率 |
4.2.3 投资基金分配方式过于简单化 |
4.2.4 实现途径带有“乌托邦”色彩 |
第5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中国比较” |
5.1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 |
5.1.1 坚持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
5.1.2 主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联姻” |
5.1.3 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 |
5.2 “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 |
5.2.1 制度环境的区别 |
5.2.2 根本目标的区别 |
5.2.3 理论实践的区别 |
5.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超越 |
5.3.1 指导思想的超越 |
5.3.2 领导力量的超越 |
5.3.3 政府职能的超越 |
第6章 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的“他山之石” |
6.1 在理论方面的借鉴价值 |
6.1.1 非比较性研究方法的应用 |
6.1.2 替代制度理论的启迪 |
6.2 在实践方面的借鉴价值 |
6.2.1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开拓 |
6.2.2 资本主义非可持续性批判的理论省示 |
6.2.3 “经济民主”理论的民主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人民民主革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价值 |
第一章 从民主建构视角看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理解 |
一、理解民主 |
二、理解民主建构 |
三、理解毛泽东的革命概念 |
第二节 人民民主革命的目标: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
二、人民民主国家的理想 |
第三节 人民民主革命过程的特点 |
一、革命过程与民主过程具有一致性 |
二、革命过程与民主过程具有交错性 |
第二章 毛泽东在政治民主建构中进行政治革命的观念 |
第一节 政治革命根源于专制主义旧政权的衰败 |
一、何为政治民主?何为政治革命? |
(一)何为政治民主? |
(二)何为政治革命? |
二、认识中西方专制势力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
(一)皇权体制下的中国政治已成衰败之势 |
(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引进带来移植之殇 |
第二节 坚持民主建构中进行政治革命 |
一、坚定民主信仰中发掘革命动力 |
(一)民主:政治人应有的革命价值追求 |
(二)民主政治:革命能量产生的环境条件 |
二、政治民主:组织人民形成革命胜利力量的保障 |
(一)政治民主是联合革命力量的前提 |
(二)政治民主为革命提供力量、保证革命成功 |
三、党的民主领导是政治革命走向胜利的根本保障 |
(一)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治革命的领导权 |
(二)民主的方式组织领导政治变革 |
第三节 民主建构中汇聚革命力量推动政治变革 |
一、传播民主参政意识,奠定政治革命基础 |
(一)人民有权:树立人民民主政治观念 |
(二)为人民服务:革命领导者必备的观念 |
二、打造一个团结且有战斗力的人民革命型政党 |
(一)群众向导性的革命型政党 |
(二)超越“派阀”的党内民主建构中推动革命 |
三、政治统战中推动政治变革 |
(一)人民民主实践中团结人民进行政治变革 |
(二)通过协商民主团结各方政治势力进行政治变革 |
第三章 毛泽东在经济民主建构中进行经济革命的观念 |
第一节 消逝的经济奴役时代 |
一、经济民主与经济革命的概念 |
(一)经济民主是什么? |
(二)如何定义经济革命? |
二、审视旧经济对人民的奴役与压迫 |
(一)封建地主经济对人民的奴役与压迫 |
(二)资本主义经济对人民的奴役与压迫 |
第二节 坚持民主建构中进行经济革命 |
一、洞察人民生活中发现经济发展的规定性 |
(一)民主:人民群众民生诉求的内在规定 |
(二)民主生产:经济革命中应有的经济生态 |
二、经济民主:革命物资获得可汲取性的重要源泉 |
(一)经济民主:经济获得革命性变革的手段 |
(二)经济民主:提供革命物资的保障 |
三、党的民主领导是经济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 |
(一)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掌握经济革命的领导权 |
(二)民主的方式领导经济革命发展 |
第三节 民主建构中汇聚革命势力推动经济发展 |
一、形塑人民群众的经济民主意识推动革命发展 |
(一)土地改革中形塑人民的经济民主意识推动革命发展 |
(二)生产运动中形塑人民群众的经济民主意识推动革命发展 |
二、建设民主派的生产军,促进公营经济的发展 |
(一)打造民主派的生产军 |
(二)培育公营经济中推动经济发展 |
三、经济统战策略中推动经济发展 |
(一)培养促进经济发展的民主人士 |
(二)利用私营经济发展壮大人民经济 |
第四章 毛泽东在文化民主建构中进行文化革命的观念 |
第一节 文化革命是反文化专制主义的需要 |
一、文化民主与文化革命的概念 |
(一)文化民主的概念 |
(二)文化革命的概念 |
二、认识中外专制主义文化的专制主义性质 |
(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封建专制性 |
(二)神化的西方殖民文化对中国进行专制与奴化 |
(三)资产阶级统治文化中存在文化暴力 |
第二节 坚持民主建构中进行文化革命 |
一、寻找主义中坚定革命信仰 |
(一)民主:契合人类世界本源性追求的革命价值目标 |
(二)民主文化:化育人民群众促进革命变奏的软环境 |
二、文化民主是组织人民汇聚革命力量的基础 |
(一)文化民主是挖掘民主文化潜力的重要保障 |
(二)文化民主为战胜中西方专制主义强权提供革命助力 |
三、党的民主领导是文化革命的关键性变量 |
(一)无产阶级及中国共产党掌握文化革命的领导权 |
(二)民主的方式领导民主的人或倾向于民主的人 |
第三节 民主建构中汇聚革命力量推动文化发展 |
一、民主文化的普及是文化革命的核心策略 |
(一)教育普及是文化革命的基点 |
(二)文艺普及是文化革命的重要支撑 |
二、组织一支有力的民主性的革命文宣队伍 |
(一)呼声革命:“文化军队”的早期试验 |
(二)人民的文化军队推动革命前进 |
三、实行民主的文化统战策略 |
(一)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民主新文化 |
(二)改造文化工作者促进民主文化发展 |
第五章 毛泽东在军事民主建构中进行军事革命的观念 |
第一节 军事革命的历史背景 |
一、军事民主与军事革命的内涵 |
(一)军事民主的内涵 |
(二)从民主询问军事革命内涵 |
二、封建雇佣主义的衰落 |
(一)客观存在的封建雇佣主义 |
(二)封建雇佣主义的褪色 |
第二节 坚持民主建构中进行军事革命 |
一、军队需要民主主义 |
(一)民主:军事上应有的坚定价值信仰 |
(二)民主:军人应当享有的权力与权利 |
二、军事民主:激发真正战斗力的抓手 |
(一)人民的军队才能打胜仗 |
(二)军事民主:增强军队战斗力的保障 |
三、党的民主领导是军事革命取得成功的保障 |
(一)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民主性赋予其领导资格 |
(二)民主的方式领导军事革命 |
第三节 民主建构中汇聚革命力量推动军事发展 |
一、形塑全军官兵正确的民主意识 |
(一)政治工作中形塑全军官兵的民主意识 |
(二)民主运动中形塑全军官兵的民主观念 |
二、打造一支革命的为民主战斗的军队 |
(一)发动群众、壮大军队并进行人民战争 |
(二)建成一支跟党走、听指挥的战斗队 |
三、军事统战策略中推动武装力量的壮大 |
(一)民主联合各武装力量对敌斗争 |
(二)民主改造各式武装力量 |
第六章 毛泽东人民民主革命观的价值启迪 |
第一节 不忘革命初心,坚持为人民服务 |
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二、坚持全体人民共享革命发展成果 |
第二节 在新的历史实际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
一、在新的历史实际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
二、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而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6)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理论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民主 |
1.1.2 企业民主 |
1.1.3 企业民主制度 |
1.1.4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 |
1.2 企业民主制度相关理论 |
1.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企业民主制度理论 |
1.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理论 |
1.2.3 西方企业民主制度理论 |
1.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经验 |
1.3.1 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1.3.2 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第二章 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2.1 民主制度 |
2.1.1 民主制度的内涵 |
2.1.2 民主制度的外延 |
2.2 经济民主与经济民主制度 |
2.2.1 经济民主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
2.2.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经济民主制度的基础 |
2.2.3 国有企业具备经济民主制度的基本条件 |
2.3 经济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 |
2.3.1 企业民主制度是经济民主制度的实现形式 |
2.3.2 企业民主制度与经济民主制度并非一一对应关系 |
2.3.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并非完全受制于经济民主制度 |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3.1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关系 |
3.1.1 国有企业的基本制度是经济民主制度 |
3.1.2 国有企业经济民主制度是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前提 |
3.1.3 企业民主制度建设是对国有企业民主制度的体现 |
3.2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3.2.1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 |
3.2.2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3.2.3 改革前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 |
3.3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
3.3.1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总体状况 |
3.3.2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
3.3.3 改革中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1 认识误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建立了 |
4.1.1 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建立了 |
4.1.2 按劳分配原则确立了,企业民主制度就实现了 |
4.2 政策偏差: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变化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4.2.1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调整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4.2.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快于企业民主制度建设 |
4.3 经验匮乏: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在摸索中进行 |
4.3.1 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具有相容与相悖现象 |
4.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具有双重效应 |
4.3.3 现代企业制度对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作用机理 |
第五章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路 |
5.1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重点内容 |
5.1.1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制度 |
5.1.2 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
5.1.3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建设 |
5.1.4 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 |
5.1.5 探索企业共享机制 |
5.2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目标 |
5.2.1 确立职工主体地位 |
5.2.2 参与管理决策 |
5.2.3 实现利益共享 |
5.3 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式 |
5.3.1 借鉴发达国家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5.3.2 弘扬新中国成立以来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
5.3.3 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推进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的要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市场监管权及其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概述 |
一、市场监管权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的历史镜像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的基本特征 |
一、市场监管权内容上的经济性 |
二、市场监管权功能上的规制性 |
三、市场监管权监管手段的综合性 |
四、市场监管权关系主体的多样性 |
五、市场监管权的法定性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基本理论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社会契约论理论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自由理论 |
三、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经济民主理论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法治理论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考察 |
一、美国议会主导模式 |
二、英国专门机构模式 |
三、德国行政主导模式 |
第三节 我国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模式选择 |
一、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反思 |
二、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选择的本土要素 |
三、行政中心主义模式对我国市场监管权规制法律的影响 |
四、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模式的我国选择 |
第三章 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 |
一、市场监管权主体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的特征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的分类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法律规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资格的功能 |
二、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取得 |
三、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的变更和丧失 |
四、市场监管权主体资格法律规制的完善 |
第四章 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的制度背景 |
一、政府治理模式改革 |
二、市场监管权的协调配置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央地之间的纵向配置 |
一、市场监管权央地纵向配置的回溯 |
二、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存在的问题 |
三、央地之间市场监管权配置的法律规制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的横向社会配置 |
一、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分权对象 |
二、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内容 |
三、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存在的问题 |
四、横向社会配置的市场监管权的法律规制 |
第五章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理论依据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哲学基础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实践需要 |
三、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法律要求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法律规制的方式 |
一、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法律限定 |
二、市场监管权行使范围的权力清单 |
第六章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 |
一、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概念 |
二、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法律责任与其他责任的区别 |
第二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表现 |
一、市场监管违反法律程序 |
二、市场监管权超越权限范围 |
三、市场监管权的滥用 |
第三节 市场监管权不当行使的法律责任 |
一、不当监管行为的纠正责任 |
二、不当监管行为的行政赔偿责任 |
三、不当监管的其他责任 |
四、不当监管法律责任的完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现状及当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经济民主的基本内容与思想溯源 |
第一节 经济民主的基本内容 |
一、经济民主的含义界定 |
二、经济民主的核心精神 |
第二节 西方经济民主思想溯源 |
一、古典民主的经济意蕴 |
二、近现代经济民主思想的产生 |
三、当代西方经济民主思想的新发展 |
第二章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思想发展与现实意义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思想发展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 |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民主思想 |
(二) 列宁的经济民主思想 |
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思想 |
(一) 毛泽东的经济民主思想 |
(二) 邓小平的经济民主思想 |
(三) 江泽民的经济民主思想 |
(四) 胡锦涛的经济民主思想 |
(五) 习近平的经济民主思想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现实意义 |
一、经济民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和谐发展 |
二、经济民主奠定共享发展的理论基础 |
三、经济民主彰显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取得的主要成果 |
一、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制度逐步建立 |
二、经济管理方式逐渐民主化 |
三、经济民主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
四、贫富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
五、民主意识深入公众民心 |
第二节 我国经济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收入差距依然较大 |
二、国有企业推行经济民主力度不足 |
三、社会大众经济民主意识有待提高 |
第四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当前对策 |
第一节 国家注重经济民主建设,制定相关政策 |
一、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二、在推进“双创”中激发社会活力 |
三、在精准扶贫中实现共同富裕 |
第二节 加大国有企业推行经济民主的力度 |
一、完善我国国有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措施 |
(一) 完善国企改革中员工持股的相关法律法规 |
(二) 规范国企员工持股实践的操作 |
二、推进国有企业工会加强职工民主管理 |
(一) 加大民主管理工作关注度 |
(二) 提高工作人员素养 |
(三) 积极转变管理方式 |
三、创立全民分红的可持续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
(一) 确立“全民共享”的目标模式 |
(二) 拓宽“分红资金”的范围来源 |
(三) 提高“全民分红”的使用效益 |
第三节 增强社会大众经济民主意识 |
一、增强社会大众经济民主的主体意识 |
二、强化社会大众的经济公正意识 |
三、激发社会大众的共享发展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的策略转变及当前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评析和研究方法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主要内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经济民主的概念及基础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经济民主的概念分析 |
一、经济民主的内涵界定 |
二、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关系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民主思想的基本观点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民主思想 |
二、列宁的经济民主思想 |
第三节 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民主 |
一、经济民主和社会主义的相容性 |
二、经济民主对市场经济的必要性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的策略转变 |
第一节 转变背景: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的巨大成就和经验教训 |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
二、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的成就 |
三、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的曲折及教训 |
第二节 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思想 |
一、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认识 |
二、对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认识转变 |
三、关于企业内部民主化的创新思想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初期经济民主建设的主要策略 |
一、经济体制改革:从商品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建立 |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主导多种所有制发展 |
三、管理体制民主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
第四章 21世纪第一个十年我国经济民主建设的策略转变 |
第一节 转变背景:20 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经济民主发展遇到的问题 |
一、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
二、国企改革举步维艰 |
三、过度竞争与市场垄断 |
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新认识:科学发展观 |
一、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全面发展 |
二、经济体制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
第三节 21世纪第一个十年经济民主建设的主要策略 |
一、效率与公平兼顾: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 |
二、从并存到混合: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
三、监管新方向:国资委指导下的国企改革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民主建设的主要策略及实施对策 |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新认识 |
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地位的认识转变 |
二、政府与市场良好关系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建设的主要策略 |
一、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简政放权 |
二、在精准扶贫中实现共同富裕 |
三、在推进双创中激发社会活力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民主建设策略的实施对策 |
一、市场和政府关系清晰化 |
二、政治民主进一步发展 |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
四、经济法体系的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经济民主”概念的马克思主义原典理解 |
二、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内涵 |
(一) 作为经济改革启动钥匙的经济民主 |
(二) 经济民主是市场化的要求 |
(三) 经济民主目标的落脚点在于共同富裕 |
三、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在当前的实践意义 |
四、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方国家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多样性问题研究[D]. 王庆琦. 吉林大学, 2021(01)
- [2]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研究[D]. 孙贵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3]张闻天民主思想研究[D]. 寇周礼.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2020(09)
- [4]施韦卡特“经济民主”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研究[D]. 杨万寿. 吉林大学, 2019(02)
-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的人民民主革命观研究[D]. 高茂森.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6]我国国有企业民主制度建设研究[D]. 葛宣冲. 山西大学, 2019(02)
- [7]市场监管权法律规制研究[D]. 单新国. 西南政法大学, 2018(02)
- [8]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现状及当前对策[D]. 胡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民主发展的策略转变及当前对策[D]. 丁宁. 江苏大学, 2017(01)
- [10]论邓小平经济民主思想的内涵与现实意义[J]. 洪环环.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