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君红[1](2021)在《油菜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任文静[2](2021)在《甘蓝高代回交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及其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e,CMS)花粉败育彻底、在十字花科作物中应用十分广泛。但Ogura CMS是母性遗传,所有后代均为不育,无法进行资源的创新再利用,迫切需要创制甘蓝Ogura CMS恢复系。前期研究利用芥蓝与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胚挽救后不断回交获得了BC3代甘蓝育性恢复系,但该材料仍存在甘蓝型油菜异源染色体片段比例较大、育性恢复基因Rfo传递效率不稳定、Rfo侧翼异源片段遗传组成不明确、创制的恢复系是否可应用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完成了Rfo基因初定位及甘蓝型油菜异源片段构成分析;对前期获得的甘蓝育性恢复系进一步回交,获得了高代回交恢复系;利用育性恢复系成功恢复含有根肿病抗性基因CRb的Ogura CMS材料的育性,进而获得了甘蓝抗根肿病材料。研究结果对打破甘蓝Ogura雄性不育资源壁垒、提高遗传多样性、促进根肿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开发了一对适用于HRM高通量分型平台的Rfo基因特异In Del分子标记Rfo-11F/Rfo-11R,成功应用于高代回交恢复材料的高通量分子鉴定。利用该分子标记对8036株BC4、15408株BC5代单株进行筛选,分别获得41株BC4、117株BC5代Rfo阳性单株,这些单株田间表现可育,与分子标记鉴定结果完全一致。BC4代中Rfo基因传递率最高为4.37%(2147×18QR17-216),通过育性、倍性、表型鉴定等进一步筛选获得了18QR17-216等5棵BC4代、5GH15-169等7棵BC5代高代回交重点育性恢复单株。回交五代后甘蓝Rfo育性恢复系倍性均已回复为二倍体,其中BC5代单株5GH15-169表型接近亲本甘蓝,整个花期育性表现好,作为重点单株用于进一步回交。2.将Ogura CMS育性恢复系中的Rfo基因初定位在C09染色体的起始端,明确了育性恢复系中C09染色体甘蓝型油菜杂合区段为0~21 Mb,占比38%。利用芥蓝BC5代高代回交分离群体发现Rfo基因与C09染色体0~28 Mb区间连锁。根据双亲重测序数据设计15对C09染色体In Del标记,检测发现BC6代芥蓝、BC5代甘蓝高代育性恢复系中C09染色体杂合区段比例都为38%(0~21 Mb),油菜高密度基因芯片C09染色体检测结果证实育性恢复系中C09染色体9~21 Mb为杂合片段,多代回交后与BC1代育性恢复系15CMSF-Y1(0~35 Mb)相比C09染色体杂合区段减少25%。3.利用创制的甘蓝Rfo育性恢复系,通过育性恢复-胞质替换两步法,国内外首次恢复了Ogura CMS抗根肿病材料的育性,获得了含有根肿病抗性基因CRb的甘蓝正常胞质根肿病抗性材料。利用育性恢复系16Q2-11成功恢复含有CRb基因的甘蓝不育材料的育性,获得Rfo、CRb基因聚合材料,进一步杂交将Ogura不育胞质替换为正常可育胞质,自交后结合标记辅助筛选获得93株CRb基因纯合的抗病单株。利用重庆武隆的4号生理小种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合田间表型调查,获得优良抗病株系Z1-6、Z8-2。利用抗病株系与骨干自交系CMS3075-82配制杂交组合YD1、YD2,在重庆武隆高山病圃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均表现抗病(病指为0),与人工接种鉴定结果吻合。
杨斌,刘忠松,肖华贵,饶勇,唐容,张超,王璐璐[3](2021)在《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甘蓝型油菜引入我国历史较短,遗传基础狭窄,为了拓宽其遗传基础,前人对其开展了大量的远缘杂交研究。本文总结了甘蓝型油菜与其他芸薹属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甘蓝型油菜种间杂交创制出早熟、黄籽、抗病等新材料,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已导入抗旱性、抗寒性、乳白花等优良性状。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还选育出新的不育系、附加系、代换系。对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余泽文[4](2020)在《中国油菜强优势杂交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饲料、食用、观赏、工业等领域都具有广泛且重要的作用,且杂种F1后代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在油菜亲本材料遗传基础日益狭窄的今天,利用油菜芯片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根据结果配置优良亲本组合,进而提高油菜产量成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材料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17个育种单位的3761个亲本,利用新开发的油菜50K SNP芯片,计算亲本材料相关的遗传距离,并作聚类和分群等分析,研究这些亲本材料的遗传结构及分群关系,旨在剖析其遗传信息,为油菜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利用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和位点筛选后,得到24778个位点,将其位置对应到具体染色体上做密度分布图,显示位点在各条连锁群上分布均匀,在C1-C4四条连锁群的密度最高。对位点进行PIC值和MAF值的计算,结果显示,PIC值范围为0.012~0.703,平均值为0.385;MAF值在0.00~0.50的范围内变化,均值为0.26。2.计算各材料间的遗传距离,显示这些材料的遗传距离范围为0.005~0.564,平均遗传距离值为0.347,其中亲本材料2459和1980间距离最大,2052和2034间距离最小,遗传距离值主要集中在0.26-0.46处,占比96.37%。计算各单位间的遗传距离,平均遗传距离介于0.253~0.362之间;西南大学亲本材料遗传距离的平均值和最大值最小,青海农林科学院材料最大,分别为0.253、0.376和0.362、0.559。3.根据材料间遗传距离做聚类图,当遗传距离在0.339处,可以将3761份样本分为34个群体,当遗传距离在0.337处时,可以进一步分这些群体为66个亚群。66个亚群亲本材料个体数目从3到708不等,第1、3、5、19、20和24这6个亚群亲本材料数最多。从结果看分群结果和地区没有直接关系,各单位材料在各个群都有分布,每个群都至少包含几个单位的材料。4.对154份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亲本材料做聚类分析和群体分析,均划分为7个理想群体。对比两种结果,发现部分亲本材料在两种结果中都被划分到同一群体,如z248、z116、浙油50、2452、丙409R和TR2等材料与其转育的保持系、恢复系或不育系都聚集在相同群体。作主成分分析,发现恢复系材料分布最为分散,全部的保持系、7份不育系、20份普通亲本材料和唯一的一份核不育系材料在第一主成分中聚集得较为集中。
康浩东[5](2020)在《陆地棉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的解剖学与细胞学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显着的杂种优势。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棉花需求的不断提高,棉花的研究价值也在不断增升。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研究杂种优势的利用,这不仅对了解植物生命内部的遗传机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为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奠定了基础。但迄今为止,植物杂种优势在棉花生产上仍未大规模栽培利用,其原因是前人研究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主要为哈克尼西棉。但因其细胞质单一,恢复系少,杂种优势不强,有的杂交组合出现负效应。因此,发掘新的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质资源仍是棉花杂种优势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以周瑞阳教授选育的6种不同细胞质来源的同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针对不同花蕾发育时期所确定的大小进行测量及细胞学观察,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6种不同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观察,发现这6种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花药的败育时期均开始于花粉母细胞时期,在四分体时期彻底败育。中16S、276S、07-113S、J-4S、NS11-10S、H06S的败育特征表现为:花粉母细胞时期,小孢子母细胞发育正常,核大质浓,四层细胞壁排列紧密,结构清晰完整;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开始发生降解现象,细胞核溶解,呈空泡化现象,绒毡层还是紧密的同其他细胞壁连在一起,未发生变化,并未观察到四分体;单核早期,随着小孢子的降解,花粉囊内细胞核存在穿透细胞膜和细胞壁现象,且降解后呈半月形形状,后续随着小孢子的解体,腔内仅剩下部分胼胝质;单核晚期,降解的小孢子弥散于腔内,细胞核存在高度液泡化,中层也未发生退化现象;后续小孢子降解完毕,只留有少量残体;成熟花粉粒时期,绒毡层开始呈径向增长,花粉囊内无花粉粒,后续向内收缩成实心状。2、通过对这6种棉花不育系花药绒毡层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6个质核异源雄性不育系材料在造孢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结构完整,排列紧密、表皮层细胞、中层及内皮层均无异常现象,结构完整清晰,排列规则,花粉囊腔里的花粉母细胞被着色较深的胼胝质包裹。后续在单核晚期,绒毡层出现膨化现象,腔内留有解体后少量残迹。药室内壁未出现条纹状木化增厚现象,且中层不能正常退化。但在成熟花粉粒时期时发现07-113S中的C3鄂长2号A出现异常,中层存在严重膨化现象,推测是中层进一步发育导致膨胀化。后续随着花粉囊腔的绒毡层细胞继续伸长、膨大,挤压腔体,最终变成周缘质团。
金鑫[6](2020)在《大白菜花色遗传规律及两种花色的代谢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pekinensis)起源于中国,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大白菜的花色主要有黄色、桔色和白色3种,其花色不仅易于观察而且还具有稳定遗传这一特点。在生产实践和种植资源保存过程中,可以利用花色辨别植株是否纯合,从而剔除混杂植株以提高亲本的纯度;也可以利用花色来计算杂交率,从而检验杂交种的纯度。因此对大白菜花色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加快大白菜杂交育种进程。同时,也为进一步阐明大白菜花色变异的机理打下基础。1.本研究分别选用花色为黄色、桔色、白色的大白菜纯系为试材,通过杂交、自交、回交等手段,获得F1、F2、F3、BC1、三交种等世代材料,在花期进行花色鉴定,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研究发现,用桔花、黄花以及白花两两正反交F1后代全为黄色植株,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黄花对桔花,黄花对白花均表现为单基因控制的显隐关系。但桔花与白花杂交后的F2代的花色分离为黄色、桔色和白色的结果又难以用单基因遗传解释。因此经过多世代验证,得出本研究所用大白菜黄花、白花、桔花花色遗传是受隐性上位基因调控的互作遗传。2.本实验中隐性上位基因是指当基本色泽基因B存在时A、a能表现各自作用,也就是黄花基因为A_;桔花基因为aa;当缺B基因后,隐性基因b对A、a起上位作用,使得A、a不能表现其作用,从而呈现白花。3.为了对花色变异机理进行进一步研究,本研究还对黄花以及白花进行了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类胡萝卜素中叶黄素与八氢番茄红素,类黄酮中的与山奈酚-3-O-(2’’-O-乙酰)葡萄糖苷*和5,4’-二羟基-7-甲氧基黄烷酮(樱花素)*等11种差异代谢物,以及在类黄酮合成途径中发生变化的四种物质:五羟黄酮、高圣草酚、芹菜素、樱花素,在两种花色呈色过程表达差异是极为显着的,因此推测两种花色的变化可能与类胡萝卜素、类黄酮等色素种类或者其含量变化有关。
王永琦[7](2020)在《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Nakai]是异花授粉植物,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系配制杂交种是西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是本课题组发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状十分稳定。本研究以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为材料,对其花药败育时期的细胞学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通过比较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花蕾发育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氧化物质代谢、内源激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明雄性不育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同时,结合BSA(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和RNA-Seq技术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系统分析DEGs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初步预测雄性不育基因的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为探究西瓜雄性不育发生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西瓜不育和可育花药的发育过程,发现不育花药败育时期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败育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绒毡层细胞发育异常,引起小孢子母细胞只进行核分裂,而未进行细胞质分裂,不能形成四分体,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最终引发雄性不育。2.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物质含量及活性氧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单—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各时期均显着高于相应时期可育雄花蕾;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也一直高于可育雄花蕾。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谷胱甘肽(GSH)含量变化与可育雄花蕾的变化趋势相比呈下降趋势。以上结果表明抗氧化酶活性的改变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的降低以及活性氧含量升高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3.通过对西瓜不育和可育雄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物质含量的测定,发现不育雄花蕾在各发育时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可育雄花蕾。随着花蕾的生长发育,不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而可育雄花蕾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则迅速积累,含量显着高于不育雄花蕾。表明可溶性蛋白的缺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减少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4.利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西瓜植株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茉莉酸(JA)、油菜素内酯(BR)及异戊烯基腺嘌呤核苷(IPA)的动态变化,发现在花蕾不同发育时期,不育株和可育株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不同,且含量高低差异明显。在不育株系中不论是叶片还是花蕾,其IAA、ZR和BR含量都表现缺乏,而ABA和JA含量却高于可育株;同时,各激素间的平衡关系也被打破。表明内源激素含量的异常及各激素间比例的失衡可能与花药败育有关。5.采用Illumina HiSeqTM 2500平台对不育株与可育株雄花蕾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3.27Gb的高质量数据。有250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593个为上调表达,1914个为下调表达。在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443个基因获得注释。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差异表达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生物调节、生殖生育、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451个差异表达基因映射到95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氮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该研究结果为阐明西瓜核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和调控基因鉴定提供了参考。6.通过BSR-Seq(Bulked segregant RNA-Seq)方法,选取不育与可育雄花蕾分别构建混池,利用ED算法和关联分析,初步将不育基因定位在Chr5和Chr9染色体上的2个区域内,总长度10.71Mb,差异表达的基因112个,其中20个基因上调表达,92个基因下调表达。GO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递、物质代谢、转录因子和蛋白合成等过程。在KEGG分析中,候选区域内的14个基因映射到19个不同的通路中,分析结果显示二萜类生物合成、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以及丙酮酸代谢等代谢途径被显着富集。在COG分析中,有36个基因映射到16个功能类别中,分析结果显示候选区域内的基因涉及到了信号传导机制、碳水化合物的运输与代谢、氨基酸转运与代谢等功能。以上研究结果为下一步西瓜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桑世飞[8](2020)在《油菜Nsa CMS不育基因的鉴定及败育机理解析》文中研究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作为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单一,提高油菜产量、解决胞质利用单一性问题至关重要。Nsa CMS与当前的Nap CMS、Ogu CMS、Pol CMS、Tour CMS系统均不相同,是一个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异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sa CMS雄性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目前已实现三系配套,有望利用该系统组配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具有较大的育种应用潜力。然而,目前该不育系统的不育基因及败育机理依旧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对Nsa CMS不育系、保持系和野芥的线粒体基因组,鉴定获得特异的开放阅读框(ORFs),利用遗传转化、亚细胞定位进一步验证Nsa CMS的不育基因及其功能;并通过对Nsa CMS的细胞学观察、活性氧、能量代谢、转录组分析等实验揭示Nsa CMS的败育机理。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表型与细胞学观察表明Nsa CMS与Pol CMS和Ogu CMS的败育特点不同,败育彻底、花药退化早。半薄切片观察表明Nsa CMS花粉在发育至四分体时期绒毡层厚度变薄,有降解痕迹,表现出明显的败育迹象,在四分体阶段不能够形成正常的小孢子最终导致花粉败育。2.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表明其线粒体基因组主要来源于野芥,16个基因序列在Nsa CMS、中双4号、野芥三个材料中完全一致,13个基因的序列同野芥完全一致,5个基因同中双4号一致。通过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比对,鉴定到11个不育系特异、具有跨膜结构域的开放阅读框,可能与Nsa CMS不育相关。3.对11个候选不育基因分析表明,候选不育基因orf346在恢复系材料中的表达明显被抑制最为显着,Northern blot实验表明orf346在不育系中存在特异的杂交条带,并证实其同nad3和rps12存在共转录现象。通过遗传转化进一步证实orf346是导致甘蓝型油菜Nsa CMS花粉败育的原因。4.对orf346基因功能研究表明,其可以抑制细胞能量的生成和活性氧的升高,亚细胞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功能基因表达量分析表明,涉及呼吸呼吸链的nad1、nad2、nad5、nad6、cox1、cox2-2、cob F等基因在败育发生的关键S1时期显着或者极显着下调表达。结果表明orf346基因表达产物可能是在线粒体内膜通过抑制线粒体部分功能基因的表达发挥功能的。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差异的代谢通路基因富集在淀粉和蔗糖代谢、能量生成和转换、活性氧、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而且不育系、保持系激素测定发现ABA、SA、IAA三种激素含量均有改变。这些结果表明Nsa CMS的败育可能同激素、能量、活性氧有关联。6.根据orf346基因的序列开发了一对特异性标记并在收集的24份材料中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仅有野芥不育系及其对应的恢复系NR1能够扩增出orf346基因目的条带,其余种质资源或者品种均没有扩增出该目的条带,该标记能够对含有Nsa CMS胞质的材料进行鉴定。综合当前研究结果,不育基因orf346在体细胞重组过程中被整合进入甘蓝型油菜线粒体基因组中。不育基因表达产物通过干扰电子传递链,引起细胞能量和活性氧、激素的改变以及下游花粉发育关键基因的下调表达最终导致Nsa CMS败育的发生。
徐舶[9](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秦宇婷[10](2020)在《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与同属6种植物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1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串红(Salviasplendens)为唇形科(Lamiace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是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应用相当普遍的花卉,常被用于花坛主体材料,或与其他草花搭配种植,观赏效果佳.鼠尾草属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株型、花色多样,抗性强,而且鼠尾草属中蓝色系的品种众多,大部分鼠尾草属植物的叶具芳香,而目前一串红中蓝色系品种稀少,全株不具香味,且不耐霜不耐寒.种间杂交可以融合不同种植物的优良基因增加其抗性、创造新的花色及变异类型.本试验以一串红‘白马王子’、‘红蜻艇’、‘红丝带’、‘城乡佳人’、‘城乡玫红’;朱唇(S.coccinea)‘夏之宝石白’、‘夏之宝石粉’、‘夏之宝石淡紫,;深蓝鼠尾草(S.guaranitica)‘蓝与黑’、‘勇敢者,;蓝花鼠尾草(S.farinacea)‘艳后’;异色鼠尾草(S.discolor)‘银叶黑花’;樱桃鼠尾草(S.greggii)‘霜糖’和杰曼鼠尾草(Salvia×jamensis)‘红唇’为试验材料:首先确定本试验中14个亲本的最佳授粉时期和花粉采集时间,优选亲本进行种间杂交.其次探讨不同种间杂交组合的亲和性,根据子房膨大情况判断是否有受精前障碍,通过观察幼胚发育过程及后代的生长发育,来了解一串红与鼠尾草属其他植物种间杂交可能发生的受精后障碍.最后通过观察杂种的基本性状,初步判断杂种真实性.主要结果如下:1、各亲本在开花前一天花冠未展开,花药未开裂时,花粉及柱头就已具有活性,且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较高的阶段多集中于开花当天上午.各亲本的柱头均二裂,但只有裂片先端较钝的一边具有可授性.2、一串红‘白马王子’与深蓝鼠尾草‘蓝与黑’的授粉受精过程不存在亲和性障碍,花粉粒在柱头上20min萌发,4h就能到达子房,授粉后8h小花开始脱落.一串红与朱唇、蓝花鼠尾草、异色鼠尾草、樱桃鼠尾草和杰曼鼠尾草存在不同程度的杂交障碍.3、一串红‘白马王子’、‘红蜻蜒’、‘城乡佳人’、‘城乡玫红’自交后4d发育为球形胚,8d为心形胚,12d-16d处于子叶形阶段,种子多在24d-28d发育成熟.‘白马王子’、‘红蜻蜓’、‘城乡佳人’、‘城乡玫红’与‘蓝与黑’杂交的幼胚发育进程与‘白马王子’自交的发育进程相似,但从12d开始出现异常,子叶形幼胚形态正常,但杂交幼胚体积与自交相比偏小,16d幼胚开始出现畸形,多数幼胚的胚轴正常,两对子叶的形状畸形.4、一串红与深蓝鼠尾草‘蓝与黑’的杂交亲和性最好,其次是朱唇.以一串红为母本,深蓝鼠尾草‘蓝与黑’为父本的正交组合5个,累计杂交1021朵,共收获杂交种子1216粒.只有一串红‘白马王子’与深蓝鼠尾草‘蓝与黑’杂交种子播种后成苗,杂交成苗率低,后代4株为中间型,2株为母本型.反交组合4个,累计杂交204朵,子房膨大22朵,共收获杂交种子2粒,但种子干瘪,未成苗.
二、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甘蓝高代回交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甘蓝雄性不育类型及应用 |
1.1.1 甘蓝雄性不育类型 |
1.1.2 雄性不育系的应用 |
1.2 Ogura CMS恢复系研究进展 |
1.2.1 Ogura CMS恢复系的创制 |
1.2.2 Ogura CMS恢复基因的定位 |
1.3 BSA-seq技术 |
1.3.1 BSA-seq技术的原理 |
1.3.2 BSA-seq技术的应用 |
1.4 根肿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4.1 白菜根肿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4.2 甘蓝根肿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5 目的意义 |
第二章 高代回交甘蓝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基于HRM技术开发高通量In Del标记 |
2.1.3 回交后代的获得及Rfo阳性株的高通量分型 |
2.1.4 Rfo阳性单株形态学性状调查 |
2.1.5 Rfo阳性单株倍性调查 |
2.1.6 回交后代Rfo阳性单株花粉活力评估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Rfo基因特异In Del标记的开发、验证及筛选 |
2.2.2 BC_4代甘蓝育性恢复系的获得 |
2.2.3 BC_4 代甘蓝育性恢复单株的形态、育性、倍性及细胞学行为观察 |
2.2.4 BC_4代重点单株18QR17-216 的确定 |
2.2.5 BC_5代甘蓝育性恢复系的获得 |
2.2.6 BC_5 代甘蓝育性恢复单株的形态、育性、倍性及细胞学行为观察 |
2.2.7 BC_5代重点单株5GH |
2.3 讨论 |
第三章 Ogura CMS育性恢复基因Rfo的遗传重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DNA提取及质量检测 |
3.1.3 Rfo育性恢复基因遗传规律分析 |
3.1.4 利用BSA-seq初定位Rfo基因 |
3.1.5 双亲差异In Del标记开发筛选 |
3.1.6 利用高密度基因芯片检测芥蓝育性恢复系C09 染色体背景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育性调查及Rfo基因遗传规律分析 |
3.2.2 BSA-seq分析Rfo基因连锁区段 |
3.2.3 C09 染色体In Del标记的开发筛选 |
3.2.4 芥蓝、甘蓝育性恢复系不同世代回交群体C09 染色体背景分析 |
3.2.5 利用甘蓝型油菜高密度基因芯片检测芥蓝育性恢复系C09 染色体背景 |
3.3 讨论 |
第四章 利用育性恢复系创制甘蓝抗根肿病材料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表型性状、倍性及育性调查 |
4.1.3 人工接种根肿病抗性鉴定 |
4.1.4 DNA提取及CRb(CRa)基因的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重点Rfo& CRb基因聚合单株的确定 |
4.2.2 正常胞质根肿病抗性甘蓝的获得及CRb基因传递率分析 |
4.2.3 正常胞质CRb阳性甘蓝材料根肿病抗性鉴定 |
4.2.4 杂交组合组配及纯合CRb基因抗病株系的获得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DNA提取及倍性检测方法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甘蓝型油菜种间远缘杂交 |
1.1 甘蓝型油菜与白菜型油菜及白菜种间杂交 |
1.2 甘蓝型油菜与甘蓝杂交研究 |
1.3 甘蓝型油菜与黑芥杂交研究 |
1.4 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杂交 |
1.5 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 |
2 甘蓝型油菜与十字花科植物属间杂交 |
2.1 甘蓝型油菜与萝卜属间杂交 |
2.2 甘蓝型油菜与菘蓝属间杂交 |
2.3 甘蓝型油菜与诸葛菜属间杂交 |
2.4 甘蓝型油菜与蔊菜属间杂交 |
3 甘蓝型油菜与百合杂交研究 |
4 展望 |
(4)中国油菜强优势杂交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1.1.1 形态学标记 |
1.1.2 生化标记 |
1.1.3 细胞学标记 |
1.1.4 分子标记 |
1.2 常用分子标记概述 |
1.2.1 SSR标记 |
1.2.2 RFLP标记 |
1.2.3 SRAP标记 |
1.2.4 AFLP标记 |
1.2.5 SNP标记 |
1.3 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
1.3.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3.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3.3 自交不亲和 |
1.3.4 化学杂交剂诱导雄性不育 |
1.3.5 生态型雄性不育 |
1.4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5 划分杂种优势群的作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DNA提取 |
2.3 SNP芯片分型和扫描 |
2.3.1 试剂和工具 |
2.3.2 油菜50K芯片分型流程 |
2.3.3 芯片扫描 |
2.3.4 新50K芯片介绍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SNP标记筛选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 3761份亲本材料间的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 |
3.3 各单位材料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3.4 华中农业大学亲本材料的聚类分析 |
3.5 华中农业大学亲本材料的群体结构分析 |
3.6 华中农业大学亲本材料遗传距离和杂种优势相关分析 |
3.7 华中农业大学亲本材料的主成分分析 |
4 讨论 |
4.1 SNP标记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 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 |
4.3 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选择 |
4.4 油菜细胞质不育系材料的遗传差异分析 |
4.5 实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陆地棉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的解剖学与细胞学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棉花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
1.1.1 植物杂种优势的利用 |
1.1.2 棉花杂种优势的利用 |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
1.2.1 细胞质雄性不育 |
1.2.2 细胞核雄性不育 |
1.3 花药发育与绒毡层研究进展 |
1.3.1 植物花药发育过程 |
1.3.2 植物绒毡层发育研究 |
1.4 植物CMS细胞学败育特征 |
1.4.1 棉花形态学研究 |
1.4.2 棉花细胞学研究 |
1.5 棉花雄性不育细胞学机理研究 |
1.5.1 棉花CMS胞质效应研究 |
1.5.2 棉花在细胞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
1.5.3 石蜡切片方法研究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棉花材料与来源 |
2.1.2 实验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 实验方法——石蜡切片的制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16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1.1 棉花不育系C1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1.2 棉花不育系C1 新陆中47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1.3 不育系C1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1.4 不育系C1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 H276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2.1 不育系C2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2 不育系C2 新陆中47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3 不育系C2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2.4 不育系C2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 07-113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3.1 不育系C3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2 不育系C3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3 不育系C3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3.4 不育系C3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4 J-4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4.1 不育系C4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4.2 不育系C4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4.3 不育系C4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 NS11-10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5.1 不育系C5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2 不育系C5 新陆中47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3 不育系C5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5.4 不育系C5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 H06S细胞质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结果 |
3.6.1 不育系C6PK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2 不育系C6 鄂长2 号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3 不育系C6 中棉41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6.4 不育系C60520A棉花花药细胞学结构观察 |
3.7 六种同质异核CMS的不育株花蕾大小与小孢子发育程度的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质核同源雄性不育系与质核异源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败育特征与败育时期的关系 |
4.1.2 绒毡层延迟解体与花粉败育之间的关系 |
4.1.3 花药败育与胼胝质的研究 |
4.2 结论 |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4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大白菜花色遗传规律及两种花色的代谢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花色的概述 |
1.1.1 植物花色作用 |
1.1.2 影响植物花色的因素 |
1.2 大白菜花色研究进展 |
1.3 芸薹属作物花色研究进展 |
1.4 芸薹属作物花色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5 芸薹属作物遗传规律研究进展 |
1.6 芸薹属作物花色代谢成分研究进展 |
1.7 本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花色调查法 |
2.2.2 花色代谢组学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色遗传规律分析 |
3.2 两种花色代谢分析 |
3.2.1 白花与黄花类黄酮代谢分析 |
3.2.2 白花与黄花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 |
1.1.1 植物雄性不育的起源 |
1.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类型 |
1.1.3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 |
1.1.4 花粉发育与雄性不育形成机制 |
1.2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
1.2.1 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 |
1.2.2 雄性不育与能量代谢 |
1.2.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代谢 |
1.2.4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 |
1.3 植物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3.1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基因 |
1.3.2 拟南芥花药和花粉发育相关基因 |
1.4 植物雄性不育的转录组分析 |
1.4.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 |
1.4.2 RNA-seq技术测序流程 |
1.4.3 RNA-seq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研究中的应用 |
1.5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5.1 西瓜雄性不育的类型及遗传研究 |
1.5.2 西瓜雄性不育的研究与利用 |
1.6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育株与可育株花的形态特征 |
2.2.2 可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2.3 不育株花药发育过程 |
2.3 讨论与结论 |
第三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取样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花蕾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
3.2.2 花蕾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 |
3.2.3 花蕾活性氧含量的变化 |
3.3 讨论与结论 |
3.3.1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酶活性的关系 |
3.3.2 雄性不育与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
3.3.3 雄性不育与活性氧含量的关系 |
第四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物质代谢的关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取样 |
4.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蕾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 |
4.2.2 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变化 |
4.3 讨论与结论 |
4.3.1 雄性不育与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关系 |
4.3.2 雄性不育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
第五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取样 |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花蕾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2 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5.2.3 花蕾中内源激素之间的平衡关系 |
5.3 讨论与结论 |
5.3.1 雄性不育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
5.3.2 雄性不育与激素比值的关系 |
第六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花蕾转录组分析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取样 |
6.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6.1.4 数据处理和分析 |
6.1.5 qRT-PCR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
6.2.2 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注释和分类 |
6.2.3 植物内源激素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4 花发育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
6.2.5 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相关基因 |
6.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6.3 讨论 |
6.3.1 转录组测序数据和花药发育相关的DEGs |
6.3.2 内源激素相关的DEGs |
6.3.3 转录因子相关的DEGs |
6.4 结论 |
第七章 西瓜细胞核雄性不育候选基因区段的预测与分析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材料 |
7.1.2 取样 |
7.1.3 文库建立和RNA-Seq分析 |
7.1.4 SNP标记检测 |
7.1.5 关联分析 |
7.1.6 候选区域基因的功能注释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SNP检测 |
7.2.2 BSR关联分析 |
7.2.3 候选区域内基因功能注释 |
7.3 讨论与结论 |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油菜Nsa CMS不育基因的鉴定及败育机理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表 |
1 前言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1.1 孢子体不育与配子体不育 |
1.1.2 细胞质来源 |
1.2 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特征及鉴定方法 |
1.2.1 不育基因的特征 |
1.2.2 表达分析鉴定不育基因 |
1.2.3 遗传转化验证 |
1.3 细胞质雄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 |
1.4 课题由来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方法 |
2.1 植物材料 |
2.2 表达载体和菌株 |
2.3 实验方法 |
2.3.1 植物材料DNA提取 |
2.3.2 RNA的提取 |
2.3.3 cDNA一链合成 |
2.3.4 线粒体基因荧光定量分析 |
2.3.5 RNA印记(Northern Blot)分析 |
2.3.6 原核表达分析 |
2.3.7 活性氧(ROS)检测 |
2.3.8 亚细胞定位 |
2.3.9 遗传载体构建及转化实验 |
2.3.10 转录组分析 |
2.3.11 电镜半薄切片观察 |
2.3.12 基因及基因的组分析 |
3 结果 |
3.1 油菜Nsa CMS不育系的表型及细胞学观察 |
3.1.1 油菜Nsa CMS不育系表型观察 |
3.1.2 油菜Nsa CMS不育系的败育时期观察 |
3.2 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3.2.1 线粒体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2.2 Nsa CMS功能基因来源分析 |
3.2.3 Nsa CMS多种线粒体单倍型(mitotype)分析 |
3.2.4 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3.2.5 Nsa CMS与保持系中差异开放阅读框的鉴定 |
3.3 Nsa CMS不育关联基因的鉴定 |
3.3.1 候选不育基因的RT-PCR鉴定 |
3.3.2 候选不育基因的进化分析 |
3.3.3 Northern Blot分析候选不育基因的表达 |
3.3.4 候选不育基因的毒性分析 |
3.3.5 三个候选不育基因遗传转化分析 |
3.4 orf346基因研究及标记开发 |
3.4.1 orf346同nad3和rps12 共转录 |
3.4.2 ORF346的亚细胞定位 |
3.4.3 orf346表达对大肠杆菌致毒性研究 |
3.4.4 orf346与活性氧之间的关系 |
3.4.5 orf346 导致ATP生成减少 |
3.4.6 orf346对油菜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 |
3.4.7 orf346标记开发 |
3.5 Nsa CMS败育机理研究 |
3.5.1 Nsa CMS败育同活性氧之间的关系 |
3.5.2 Nsa CMS同激素之间的关系 |
3.5.3 Nsa CMS败育同线粒体功能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 |
3.5.4 Nsa CMS同保持系功能基因的差异分析 |
3.5.5 Nsa CMS转录组分析 |
4 讨论 |
4.1 Nsa CMS线粒体基因组组成 |
4.2 orf346为Nsa CMS的不育基因 |
4.3 ORF346是具有毒性的线粒体膜蛋白 |
4.4 Nsa CMS与活性氧积累有关 |
4.5 Nsa CMS败育与能量下降有关 |
4.6 Nsa CMS同激素的关系 |
4.7 总结和展望 |
5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部分实验的详细操作步骤 |
一、DNA提取步骤 |
二、RNA的提取步骤 |
四、Western blot操作步骤 |
五、拟南芥转化实验 |
六、甘蓝型油菜遗传转化 |
附录2 部分实验所需试剂配方 |
附录3 实验所需引物列表 |
附录4 作者简介和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或者会议摘要 |
致谢 |
(9)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10)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与同属6种植物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1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一串红育种工作研究进展 |
1.1.1 一串红育种现状及目标 |
1.1.2 一串红遗传基础及规律研究 |
1.1.3 一串红与鼠尾草属其它种植物育种研究 |
1.1.4 鼠尾草属植物种质资源 |
1.2 远缘杂交及亲和性研究 |
1.2.1 亲本育性 |
1.2.2 花粉萌发受阻与花粉管生长异常 |
1.2.3 不能正常完成双受精作用 |
1.2.4 胚发育异常 |
1.2.5 杂种难稔性 |
1.3 远缘杂交后代鉴定 |
1.3.1 形态学鉴定 |
1.3.2 细胞学鉴定 |
1.3.3 同工酶鉴定 |
1.3.4 分子标记鉴定 |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材料管理 |
2.2.2 亲本授粉生物学测定 |
2.2.3 种间杂交亲和性 |
2.2.4 种间杂交后代观察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亲本授粉生物学测定结果与分析 |
3.1.1 花粉活力 |
3.1.2 柱头可授性 |
3.1.3 亲本自然结实率 |
3.1.4 小结 |
3.2 种间杂交亲和性 |
3.2.1 各种间杂交组合子房膨大率及结实率 |
3.2.2 授粉受精过程观察 |
3.2.3 杂交幼胚发育过程观察 |
3.2.4 小结 |
3.3 种间杂交后代基本性状观察 |
3.3.1 种间杂交种子形态 |
3.3.2 杂交种子催芽及成苗情况 |
3.3.3 杂交后代基本性状 |
3.3.4 小结 |
4 结论与讨论 |
4.1 讨论 |
4.1.1 亲本授粉生物学 |
4.1.2 种间杂交亲和性 |
4.1.3 种间杂交后代 |
4.2 结论 |
4.2.1 亲本授粉生物学特性 |
4.2.2 一串红与6种鼠尾草属植物种间杂交亲和性分析 |
4.2.3 种间杂交后代真实性初步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图版Ⅰ 亲本照片 |
图版Ⅱ 一串红‘白马王子’自交荧光观察 |
图版Ⅲ 一串红‘白马王子’×深蓝鼠尾草‘蓝与黑’荧光观察 |
图版Ⅳ 一串红‘白马王子’×异色鼠尾草‘银叶黑花’、一串红‘白马王子’×樱桃鼠尾草‘霜糖’、一串红‘白马王子’×朱唇‘夏之宝石粉’、一串红‘白马王子’×蓝花鼠尾草‘艳后’荧光观察 |
图版Ⅴ杂交种子发芽 |
图版Ⅵ 杂交幼苗-父母本对照 |
图版Ⅶ 杂交幼苗 |
图版Ⅷ 一串红‘白马王子’、一串红‘白马王子’×深蓝鼠尾草‘蓝与黑’各胚形体积及种子纵切示意图 |
作者简历 |
四、甘蓝型油菜异核型雄性不育系选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菜复配化学杀雄剂杀雄效果及应用研究[D]. 马君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甘蓝高代回交Ogura CMS育性恢复材料的创制及其利用[D]. 任文静.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3]甘蓝型油菜远缘杂交研究利用进展[J]. 杨斌,刘忠松,肖华贵,饶勇,唐容,张超,王璐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1(03)
- [4]中国油菜强优势杂交种亲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余泽文.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5)
- [5]陆地棉同质异核雄性不育系的解剖学与细胞学观察[D]. 康浩东. 广西大学, 2020(07)
- [6]大白菜花色遗传规律及两种花色的代谢组研究[D]. 金鑫.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7]西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Se18不育特性的生理生化与分子机制研究[D]. 王永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8]油菜Nsa CMS不育基因的鉴定及败育机理解析[D]. 桑世飞.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9]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10]一串红(Salvia splendens)与同属6种植物种间杂交亲和性及F1观察[D]. 秦宇婷. 北京农学院,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