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国家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胡良才[1](2015)在《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共产党(以下简称为“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为全面深化改革时代背景下的国资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按照《公司法》的基本原理,运用国有资产向企业出资,“国家”依法当然成为出资人,国有资产所有权亦自然转变为资本形态的股份所有权(即,法律意义上的国有股权)。可以说,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这是国家作为出资人厉行法治的基本要义。中国现行的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就是适应国企股份制、公司制改革,顺应国有资产市场化、资本化经营的发展要求而建构起来的。经过出资股权转化后的国有资产,客观上就需要塑造一个具有商业行为模式的持有和行使主体,以股东的角色依法进入国家出资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形成法人治理机制。国有资产部门分割的行政化管理体制,显然难以适应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的要求。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模拟商业化资产运作模式,建立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与管理体制,自然成为改革的理性逻辑。按照党的十六大的决策部署,中央和地方政府依法相继组建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即,国资委),代表本级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和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职能。国资委的诞生,标志着是我国国有资产管理进入出资人时代,其体制特点是:国家出资人职责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资委行权履责实行权利、义务和责任三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三结合。然而,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职能定位,从成立那天起,就一直与质疑和争议相伴。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并没有理清国资委的职权边界。由于监管与行权对象的含混与模糊,国资委不仅在管理国有资本,还在管国有企业的资产(法人财产),名为管资产、管事实则“管企业”,“婆婆”+“老板”是对国资委职能与地位的生动写照。实践中,国资委一度倾向于做“中投二号”,过多强调其作为股东的微观角色,而对国有资产面上的宏观监管职能被弱化,使得国资监管的政策与规则“政出多门”,国有资产统一所有、统一监管的体制格局难以真正形成。2008年颁布的《企业国有资产法》,非但没有直面国资监管的体制弊病,反倒赋予了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政府部门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权限,现行立法在“中庸”的道路上加剧了国资在部门间“依法割据”的态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国资管理体制改革之路该往处去,成为理论迷茫实践亦困惑带有方向性的根本问题。为此,本文以“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为题,立足于“管资本”的改革进路,对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有关法律理论以及国有资产的资本化运营与监管的法律改革与制度建构问题进行了回应性的探究。论文坚持从“历史”中来、到“实现”中去的研究路径,始终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与文法,通过考察国企改革历程,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实现的制度进路进行了回顾,从实践与实证的视角,阐释了建构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塑造具有行为理性的国有资本(股权)行使与监管主体问题。针对理论和实践中对国有资产的基本含义缺乏统一认知的状况,论文在大陆法系的理论框架里,对“财产”概念进行了法学探源,提出了国有资产所有权为“归属权意义的国家所有权”的观点,使“国有资产”有关法律问题能在统一认知的法学范式中进行研讨。“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在向企业投资后身份转为出资人,论文对国家的法律人格和国家职能的学说观点进行梳理和评论,主张国家作为出资人始终是公法人格,凭据民事法律人格“功能说”,认为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法律人格具有公私兼备法律特性。论文还将国家的职能统合重构为公共管理与所有者职能的二维构成,并将国家出资人职能归属于国家的所有者职能。由于国家政治实体的主权特性以及法律人格的抽象性,使得“国家”难以满足公司股东人格具体化要求。国家作为出资人,并不意味着国家自然可以成为民商法域的“股东”。国家作为出资人的职能承担与权利行使问题,必须通过立法的功能创设,通过制度建构进行法律拟制。论文认为,所谓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是指确认“国家”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对国家出资企业的出资人地位和出资人职能,规定各级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职能配置、机构设置及其管理体制,以及规制出资人权利(股权)和出资人监管权力行使等一整套法律制度规范的总称。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具有三个方面的功能:一是职能界分功能,二是主体塑造功能,三是职责建构功能。论文将现行立法建构的出资人法律制度归结为出资人管理体制、出资人主体以及出资人职责三个方面内容。为厘清推动改革的思路和方向,论文对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理论争议与实践困惑进行了综述与解析。理论争议表现为对国资委的法律主体地位及其行权履责“出资人”抑或“监管人”的职能定位之争。实践困惑表现三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基础法律关系辨识的困惑,二是“三层构架”间产权所有与行使的困惑,三是如何厘清监管层的国资委与经营层的授权运营机构之间关系的困惑。论文还对美英日法以及新加坡等西方主要国家国有资产的立法政策与法制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域外经验。由于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国家出资人职责由国家所有权制度演化而来,成为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元”概念。论文认为,目前理论和实务界对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诸多分歧与困惑,根源于对“国家出资人职责”这一概念的混沌认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语境下,推动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改革,既要超越现实的纷繁争鸣和体制博弈的利益趋向,更要追根溯源的“学术回归”,需以法治的理性思维对“国家出资人职责”进行学术检讨和法律重述。论文认为,所谓国家出资人职责是指“国家”向企业出资后,基于出资人的法律地位而具有的监督管理出资人权益和对国家出资企业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的职权和责任。结合国资委的法定职责以及国资委要么做“出资人”(即,股东)、要么做“监管人”职能定位争议,论文从本源属性和权能结构的两个维度,对国家出资人职责进行了法学重构。论文主张,国家出资人职责是一个蕴藏“私”权基因且公私并存的复合体,具有公私兼备法律特性的新生概念。基于权利与权力构成“法权”统一体的分析范式,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法律定位是“权利与权力内在统一的经济法权”。按照股东权利(股权)及法人财产均源自出资财产的公司法原理,论文认为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权源于国家所有权,甚或说,国家出资人职责就是国有资产资本化或通过出资转化了的国家所有权。论文基于对国家所有权的权能及结构的解析,提出了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权能由“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权能同体构造的观点。在借鉴德国行政私法“双阶理论”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国家出资人职责权能结构是由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一体双阶”构成的学术观点,并对两项权能之间的隶属性的位阶关系进行了阐析。基于对国家出资人职责“一体双阶”权能认识,论文不仅从理论上解释了国资委法律主体地位的行政机关属性,而且阐释了国资委行权履责的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职能应当一体行使、不能部门分割的法理,回应了国资委“出资人”抑或“监管人”的实践争论与理论纠结,具有正本清源的学术价值。在借鉴国外法制经验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完善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三项改革设想:(1)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改革出资人职责“分别代表”制度,建构统分结合的“大国资”管理体制。(2)把握“出资人监管”的职能定位,推动国资委组织机构改革与功能再造。(3)实行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纵向分离”,探索出资人职责权能配置模式的实践路径。基于国家出资人职责“一体双阶”的权能构造,论文将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权能类型化行使,归结为出资人职责机构代表国家或政府行使的出资人行政监管权和股东治理权两类法定职权,并分别就出资人监管权和股东治理的行使及内容进行了解析。为强化对监管者的监管、对规制者的规制,最后,论文对出资机构人履行权履职监督与法律责任的内容进行解构和论述。
冯乐坤[2](2015)在《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继受前苏联公有制中的国有财产理论以来,我国国有财产范围不仅极其广泛,又遍及全国各地,因国有财产统一由中央作为统一主体进行具体管理也不现实,为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国有财产一直存在着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权管理,中央与地方一直分享着国有财产的利益,各级地方对其直接支配的国有财产事实上已经处于享有所有权之实,但各级地方所直接支配财产仍然被视为国有,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冲突就会不断发生,为此,在借鉴前苏联后期以及俄罗斯立法转而采纳对国有财产实行的中央与地方分别所有以及各主要国家所采纳地方所有理念的基础上,我国理应赋予各级地方对其直接管理支配的国有财产享有所有权。不过,我国地方所有是将部分国有财产主体从国家变更为地方,地方所有财产其实就是对国有财产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具体进行财产分权的结果,立法就应确定中央与各级地方之间对国有财产的具体划分标准,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也就最终得以确定。然而,受各国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各个地方均为地方所有权主体的影响,地方所有层级往往与地方层级具有对应性,地方所有权的形成其实就是以各国不同的行政区划制度为基础,既然我国目前行政区划所形成的地方层级实行三级或者四级模式,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理应分为省级、地级、县级、乡镇级等层级,因现实中的我国地方层级处于变动之中,地方所有财产必然会面临在各级之间进行具体分割,具体分割标准理应予以明确。当然,未来立法在对地方所有财产规定的过程中,不仅要适用各级地方所有权平等、利益衡量的理念,也要采纳“一般+分散”的立法模式,即宪法、民法进行一般性规定的同时,相关单行法也应对其加以规定,尤其要允许各地方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形而对各级地方所有财产范围进行规定。
张建文[3](2006)在《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 ——面向公共所有权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一、论文要旨与基本线索 (一) 论文要旨 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以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生活开始了结构性变迁的历程。从经济角度而言,改革的思路,无论是提倡以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还是认定我国经济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抑或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终的方向还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市场化方向的经济改革为传统民法的复活和新生创造了经济上的基础,以维护私人自由为己任的传统民法上的所有权制度受到极度推崇和广泛关注,这早已超出了民法学的范围,法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等任何一个法学部门都无法回避私有财产问题,而且都必须表明对保护私人所有权的肯定性态度,以致私人所有权已无须为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辩护。 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尊重、承认和保障私人的经济自由,私人所有权奠定了私人经济自由的物质基础。以私人所有权为中心的所有权制度的研究,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公民所有权之间,并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异,只是主体不同而已,因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应当享有完全平等的保护。于是就有人提出了国家为什么不能在竞争性经济领域中存在,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各种经济成分平等,没有必要刻意地去追求谁进谁退,合理的进路应是国进民亦进,在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下,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的观点。认为国家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本质上相同的观点,实际上意味着国家所有权被私人所有权化了,国家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之间真的是除了主体不同之外,就没有任何本质性差异了吗?国家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作为所有权的基本类型,其制度的价值追求何在?完全平等论是否就真的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必须从将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化的人手中拯救国家所有权! 本文认为,所有权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私人所有权,包括公民所有权和法人所有权,二是公共所有权,包括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两种基本类型的所有权制度的价值追求、主体性质、客体结构、权能结构相似但并不相同,而且公共所有权,特别是国家所有权在其公共性的实现途径上有其特殊的结构。
孔德昌[4](2007)在《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对于背负了大量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成本的国有商业银行来说,股份制改革是一次重大战略转型,又恰似一场深刻的革命,历程艰难而沉重。改革过程中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其中每一个关键举措都曾引起国内外的极大关注,并在诸如国家注资、战略引资等很多问题上饱受各方的质疑和争议。而上市后,各家银行脱胎换骨般的转变和亮丽的业绩表现又令世人开始重新审视其股份制改革的作用,并对今后进一步深化改革充满了期待。2002年,国务院成立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开始正式研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问题,目前工、中、建、交四大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中国农业银行也正在积极为股份制改革做准备。因此,选择以股份制改革为主要背景和内容的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作为研究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背景和历程、借鉴东欧、日韩等国的商业银行改革经验、深入探讨改革中的每个关键阶段以及改革的绩效与存在问题等问题展开,并综合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进而为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战略转型及我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等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相关研究综述、本文的主要内容结构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主要阐述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变迁。首先,介绍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第二,介绍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第三,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进行股份制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及改革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我国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应对国际竞争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需要。第三章,以捷克、波兰、匈牙利为例,考察这些国家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教训,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第四章,主要回顾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回顾分析自1998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历程,以及2002年国务院成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专题工作小组以来,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总体思路及工、中、建、交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主要历程。第五章,对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几个关键举措的探讨。主要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为例分析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国家注资、不良资产处置、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引资和发行上市;探讨这四家银行在这几个阶段的具体举措,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些举措的讨论和争议。第六章,主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进行了分析评价。首先,根据改革之初国家设定的评估指标考察了几家改制银行的达标情况;第二,利用成本收益法考察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情况,并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对改制前后商业银行的经营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第三,运用DID模型对股改的绩效进行了进一步计量检验;第四,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变化。第七章,是对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和思路探索,力图对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首先,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历程和其他国家银行业改革的经验为基础,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改革中遇到的外部困境和内部困境;第二,借鉴已经完成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经验,对中国农业银行在财务重组、选择投资者、改制上市等方面提出建议措施;第三,分析刚成立的中国投资公司在今后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发展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应该致力于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尽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等等。第四,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三个发展方向: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综合化经营改革方向、大型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方向以及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方向等,最后提出中国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建议——组建我国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李荣生[5](2016)在《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土地、财富和武力等因素的组合体,“国”字的词源含义表明国家就是对众多人口组成的社会、以土地为代表的财富进行管理的工具,管理权力来源于以武力为支撑的强制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国家的本质决定国家治理的本质、国家治理的目标,国家的职能决定国家治理的职能和内容。国家治理的目标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经济发展、防范风险。国家治理需要建立一系列制度规则并在治理过程中得到有效贯彻执行,这一系列制度规则构成国家治理体系,它首先表现为国家治理的目标等方向性方针路线,其次表现为保障实现国家治理目标、战略的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最后表现为对治理效果的评估性结果反馈;治理体系是一系列制度规则的综合体,从不同的背景、角度理解有不同的内容。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实现治理目标可能性或概率的大小,国家治理目标越清晰、治理体系越完善、执行力越强、政府掌握的资源越多,国家治理能力越强。国家治理能越强,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可能性或者概率越大。中国治理是大国治理,政府始终充当着元治理的关键角色,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是分权,分权表现为部门分权和地区分权。为了提高治理效率,我国一方面通过中央集权,保障中央政府的权威和政令畅通,另一方面通过地方分权,赋予地方政府适当的自主决策权,以提高国家治理满足多元化诉求的能力,提高国家治理的效率和有效性。分权也带来部门和地方行为偏离甚至失控的治理风险,为了扬分权之长抑分权之短,需要设立专职监督机构,对部门和地区的决策和施政行为进行监督,反馈经济社会民情,这是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的职能逻辑。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的本质、目标、职能决定国家审计的职责、使命和目标,国家治理模式决定国家审计履行职责的机制和途径。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家审计是唯一专门履行监督职能的部门,享有高度的独立性,国家审计没有具体的行政管理职能,不具有其他任何决策权,也就没有任何部门利益,这种独特的角色和定位使得国家审计能够超脱既得利益的羁绊,专注于履行国家治理赋予的职责和使命,通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能从宏观、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来分析现状,揭示体制、机制和制度性问题,提出健全法制、改革体制、完善制度、防控风险的审计建议,成为促进国家良治的重要力量。(1)国家审计通过揭示和反映问题,促进整改完善,推动改革发展,从而健全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这就是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一般机理。国家审计首先发挥审计监督和信息反馈作用,审计机关通过经常的、大量的、具体的对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能够掌握经济运行状况的第一手信息,揭示违法、违规和不规范问题,揭示和反映经济运行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和现象,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性的审计意见和建议,督促纠正整改和完善,为健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服务。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是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的契合点。国家治理的核心是合理配置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国家审计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就是对公共权力的配置与行使进行监督,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贯彻落实及效果情况进行评估、监督和反馈,对公共资金的征收、管理、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对公共资源和公共资产的配置管理使用及效益等进行监督评价,揭示和反映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等公共事物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整改完善,推动改革发展,从而促进实现国家治理的有效性。宏观调控是国家经济治理重要方式,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国家审计可以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审计可以采集和分析、反馈宏观经济信息和调控效果信息;国家审计可以促进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统一;国家审计可以促进和催化宏观调控工具;国家审计可以为宏观调控提供微观依托基础;国家审计是宏观调控工具的引导工具。国家审计的内容和方面覆盖国家治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根据审计内容和业务特点的不同,国家审计进一步细分为财政、金融、企业、经济责任、资源环境、固定资产投资和涉外等专业审计,各专业审计既有审计的一般规律,又各有自身的特点和审计侧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财政、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
张秋云[6](2004)在《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文中提出基于“金融与经济增长正相关”认定的前提下,本文详实展现了经济体制变迁下中国金融制度思想发展的轨迹和脉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制度分析。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在介绍建国后经济现实和思想路径依赖的基础上,对金融国有化和行政调控机制思想和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认识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国家利益主导之说和内在互补性制度趋于稳态的发展。第二章在计划经济体制和信用必要性认识的前提下,展现了金融组织国有化和行政调控思想以及农村信用社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并提出稳定、低效均衡制度的形成。第三章以分权化改革作为开端,展示了国有金融组织市场化的演进和农村信用社实质性的国有化思想,以及调控机制的两难选择思想,提出金融制度正处于向新的稳态均衡形成这样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第四章在表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取向和经济理论研究新视角形成的前提下,展现了金融组织和调控机制的市场化调整思想,提出金融制度向新的高效稳态均衡制度的收敛。第五章对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思想的演变进行了总考察,指出金融制度创新过程中,必须对国家职能予以准确定位和互补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第六章是用互补性制度框架对思想变迁进行了解释,并对金融制度的变迁进行了前瞻性思考。这种以具有微观基础的金融调控机制作为金融制度构成要素所进行的研究,不但对中国转轨过程中金融体系低效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而且对改善宏观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对思想演进梳理的过程中,不但呈现出中国金融制度从低效均衡向高效均衡的动态演进过程,而且还综合运用了制度演进和历史制度分析,并将均衡和实证分析也有机地融合进去。
陈小迁[7](2019)在《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文中指出冷战后乃至20世纪中后期以来,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并充分发挥治理能力是世界各国所追寻的主要发展目标。海湾君主制国家(沙特阿拉伯、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巴林、阿曼)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起于20世纪初期沙特现代民族国家建立。随着石油财富的涌入以及60、70年代英国殖民者逐渐退出海湾地区,各酋长国的治理任务也由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转向发展和完善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历经数十年发展,海湾君主制国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治理成果,它们大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众富足、社会康乐。然而,在繁盛表象之下,海湾诸国的国家治理正处在十字路口之上,旧有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越发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以往积累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等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引发了诸多治理矛盾。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只有坚定推进国家治理变革,切实提升治理能力,解决遗留的治理顽疾,持续推进国家发展,才能应对新时期的多重挑战,辩证地抓住利好机遇,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治理理论学派众多,至今尚无普遍认可的理论范式。鉴于此,本文以客观情况为基础,站在国家层面的治理视角,采取国家发展史与治理理论相互结合的方法,从20世纪初期以来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演进历程出发,探讨并总结符合海湾诸国国情的治理模式、成果、问题及转型路径。为进行更深入地研究,本文选取沙特阿拉伯和巴林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为研究中心,文中仍然会少量涉及并论述海湾君主制国家共有的治理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主要构建于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四个方面,并且治理演进与变革受到内部与外部的多重影响。因此,本文共分七部分,除导论和结语外,正文由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文化、治理变革机制五章所构成,以求对沙特与巴林的国家治理问题进行体系性地研究。导论阐述了研究缘起、中外学术史、论文研究方法、治理理论辨析及研究框架,并且对20世纪以来的沙特与巴林国家治理演进脉络做简要梳理,以明晰它们的国家治理发展阶段和重要历史事件。结语部分首先判析了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模式,并且分析了新时期沙特、巴林国家治理的变革情况,存在的改革悖论,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等。第一章探究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问题,分别从国家治理的政治制度、权力核心构成、协商民主与立法权力、治理的行政体系与能力四个方面,对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体系构建及问题加以阐述。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系较为完善,关键在于治理效能较为低下,制度性矛盾与传统治理观念限制了政治治理的高效施行。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沙特阿拉伯、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治理问题,涉及海湾国家的经济治理特征、国家与市场关系、国家经济治理战略这三个主要问题,着重阐述了它们的经济治理基础、成果、问题及未来变革方向。在国家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市场的治理地位较低且能力较弱,无法实现国家与市场的协调发展,导致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治理的执行力、顺应力及市场活力均有明显的不足,需要着力调整。第三章以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治理为主题,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海湾诸国中社会结构的演变及特征,对沙特和巴林的国家与社会治理关系的变化情况,特别是“食利契约”下的福利国家与社会保障机制的现状及问题加以探讨。此外,本章还就海湾君主制国家社会治理中存在的妇女权利、社会整合、贫富差距、部落认同、个体诉求、移民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社会治理是一个体系性工程,需要政治、经济等多方面共同努力,调整社会治理政策,捋顺社会与国家及各群体间的关系,解决社会发展矛盾。第四章以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宗教文化治理为研究中心,对海湾君主国的宗教文化治理加以分类,并且概括分析各自的治理特征,对多种思潮冲击下的官方宗教文化治理政策及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探讨。文中认为,沙特和巴林对于非官方宗教文化群体严格管控的治理手段,加大了民众的逆反情绪,加之海湾地区什叶派的跨国教派认同,以及伊斯兰复兴主义甚至极端伊斯兰主义的兴起,引发了沙特、巴林等国宗教文化治理方面的多重矛盾与冲突,威胁了国家治理体系的稳定。第五章分析了沙特阿拉伯和巴林等海湾君主制国家从20世纪初期现代民族国家建立以来治理演进的动力机理,认为经济、文化及政治因素是治理发展的内部动力,海湾君主国的治理变革风潮具有传导效应,同时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受到地区大国的严格管控。此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促进”政策使海湾君主制国家承受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压力,但出于铁杆盟友关系,美国对海湾君主国采取了与其他中东国家“区别对待”的保全政策。总体而言,沙特、巴林等国家的治理演进中存在变革与停滞、体系性改革与局部性改革、精英引导与民众行动等七组关系。概而言之,本文以国家治理的四个构成要素以及治理嬗变的影响因素为研究焦点,选取沙特阿拉伯与巴林为典型研究对象,在梳理半个多世纪以来影响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发展的一系列事件的基础上,试图构建起分析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框架,试探性地总结并评价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同时为其治理变革找寻出路。
信瑶瑶[8](2019)在《新中国70年银行制度建设:思想演进与理论创新》文中认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银行主动探索出了一条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并形成了丰富的银行制度建设思想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因此,对这70年来的中国银行制度建设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新中国70年来的经济成就、国家治理经验和制度优势。文章首先按照时间线索,以经济体制转型为依据,将新中国70年来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以"大一统"为主导的思想初发阶段(1949-1978年)、以"多元化"为主导的思想转型阶段(1979-1993年)、以"市场化"为主导的思想发展阶段(1994-2019年)。继而,文章从银行职能、体系建设、政府作用和改革模式四个方面对新中国银行制度建设的理论创新进行了总结,充分展现了70年来中国在立足自身条件、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之上形成的自主理论体系,即银行职能兼顾了国家发展战略和股东利益的双重目标,构建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重视政府在银行制度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与"休克疗法"截然不同的渐进式银行改革。因此,新中国70年来的银行制度建设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当前转型经济体发展理论和主流金融理论的一种拓展。
李博勋[9](2017)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处于主导地位,对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长久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有资本比重过高,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创新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足等问题。随着中国经济转型速度的加快,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要求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背景下,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时代要求下,本文结合国有商业银行现状及特点,探索其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力图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指导。在理论上,本文构建了科学的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框架,探索了最优的国有股比例,并探讨了民营银行设立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揭示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在银行业融合的内在作用机理,指明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及障碍。在实践上,有助于实现银行业国有与非国有制资本的高效融合,加快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助力整个银行业效率的提升,进而有益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本文研究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共分为八个部分,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该部分首先说明了本文的选题依据。其次,对于本文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在此,阐述了研究内容、框架及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若干不足。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该部分阐述了本文所基于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混合所有制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三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解析。首先,本文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特点。其次,说明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功能、动因。再次,基于双寡头垄断模型,对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争论及国有股最优比例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运用博弈论方法剖析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博弈。第四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变及绩效评价。首先,本文梳理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变历程,包括股份制改革前、股份制改革、新时期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阶段,总结了改革的若干经验及规律。其次,对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直接及间接效应进行了客观剖析,并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条件。首先,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其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利因素。另外,本文又指出了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约束性条件,并分析了原因。第六部分是国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首先,介绍了国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实践。其次,梳理了国外银行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最后,结合本国国情,得出了国外实践对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益的经验及启示。第七部分是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在之前理论及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从政府和国有商业银行两个层面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第八部分是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得出了若干结论。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对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特点及目标进行了动态把握及深入解读,将其与传统的股份制改革进行区分;构建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体系,注重灵活性、动态性及与预测性,提出切合实际的分类改革措施;构建双寡头垄断竞争模型,剖析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股最优比例,探索最优的国有化水平,为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依据。同时,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在实证分析过程中,样本数量较少,在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探索国有股最优比例时,未将产品差异化、交叉所有权、成本差异、多寡头等因素考虑其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十三五”规划下,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也在不断变化,本文可能未做到完全同步。这些存在的不足构成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于海[10](2002)在《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中国金融制度的一个重要组织部分,而中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又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深入研究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具有重要的双重意义。一方面通过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研究,可以为整体中国金融制度改革提供素材,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吸收国内外学者和实务工作者的研究精华,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学识。本人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才进行3年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改革的研究。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研究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问题,是关系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构成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原辽阔,人口80%在乡村地区的农业大国,中国农业金融的良好发展将对农业发展起到重大的支持作用。因为农业金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处于中介地位,农业金融机构可以筹集和分配资金,以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无论是对农业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乡镇产业,不同的经济组织形式都需要由农业金融组织机构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农业金融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也关系极大,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具有深远影响。从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来分析,本文是从金融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问题出发,研究和分析国外有代表性国家的金融制度的特征、功能以及在金融业中发挥的作用;而在金融组织制度的分析中,依据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别进行论述,最后,则对中国农业金融组织制度进行综合论述。在论文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国外与国内金融实践相结合,具体与抽象研究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特点。从主要内容及观点来分析,必须明确,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在农业金融制度的选择上,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中国改革和完善农业金融组织制度是更为必要的。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完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各项制度功能,全面而深刻地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出应对的具体措施。再进一步分析,政策性金融机构与金融资源配置的宏观效益、长期目标相联系,具有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为主的特点。中国是典型的农业大国,结合于中国国情,为支持发展农业,中国应借鉴国外设立和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有益作法,从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而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组建以后的几年中,在支持农业发展、支持农副产品收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业绩,但在制度建设的许多方面也存在着问题。如农业发展银行在组织机构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资金来源上和负债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在资产运用中也同样存在诸多问题,如负债与资产的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信贷资产质量低下,资产运转缓慢。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逐步解决,否则将严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因而完善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运行机制,应是着重解决的问题。解决农业发展银行资金来源问题,应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来解决问题,建立财政借款制度,建立资本金补充制度。在强化资产管理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管理制度,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WP=3>优化农业政策性信贷质量,提高经营效益,并进一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资产运用范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必须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内部资金运行的良性循环。现代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商业银行制度是有关支配商业信贷交易活动的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是信贷交易活动赖以进行的社会形式。中国农业银行在现阶段是以经营农村商业性信贷业务为主的国有商业银行,而我国的农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相比,最根本的区别是产权制度差异。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制度,产权实现了法人所有权制度。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表现出“政资不分”、“政企不分”的有缺陷的产权制度,表现出中国农业银行根本不能按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经营。因而对中国农业银行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势在必然。中国农业银行进行改革,必须遵循稳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现有既定的框架下实行动态调整,主要是进行经营机制创新,调整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结构,向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特征的商业银行方向发展。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一种,在西方国家有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的合作金融事业也已经历了50年的发展历程。经过50多年的制度变迁和发展,中国的农业合作金融组织制度已发生变迁,逐步演化为商业性金融机构。所以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今后的走向如何分析,成为理论界和政府和银行实业部门关心的问题。个人认为,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的取向,不在于是否一定坚持传统意义上的“合作制”,而在于是否能作到坚持对“三农”有利。因而对中国农业合作金融组织改革,应坚持服务“三农”的原则,对传统的合作原则应有所“异化”,同时鉴于中国乡村地区幅原辽阔、差异较大的状况,在改革方式上?
二、论国家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国家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外情况 |
(二) 国内情况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一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理论认识 |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与本文的限定 |
二、国有资产所有权的民法学解读及本质属性 |
第二节 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法律人格及职能定位 |
一、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法律人格 |
二、国家作为出资人的职能定位 |
第二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源起的改革进路——国企改革视域下国有资产所有权实现的制度进路 |
第一节 “国有国营”体制内的扩权让利 |
一、利润留成 |
二、实行经济责任制 |
三、实施“利改税” |
第二节 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 |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 |
二、企业经营权法定 |
第三节 国有资产实行股份(股权)制公司化运营 |
一、股份制改革试点 |
二、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 |
第三章 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法理解构及实践困惑 |
第一节 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法理解析 |
一、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内涵界定及功能分析 |
二、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构成的解读 |
第二节 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实践的争议与困惑 |
一、国资委法律定位之争 |
二、国有资产运营与管理模式的实践困惑 |
第四章 国外国有资产出资人相关法律制度的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
第一节 西方主要国家企业国有资产的立法政策与法制实践 |
一、美国 |
二、英国 |
三、法国 |
四、日本 |
五、新加坡 |
第二节 西方主要国家企业国有资产法制实践的经验借鉴 |
一、 “一企一法” 特别立法,营造体现国有资产运营与监管特性的法制环境 |
二、划清功能定位,分类监管企业国有资产 |
三、国有资产监管职能权责明晰,专职化、专业化管理成为新 |
四、国有控股公司承担国有资产资本经营职能,国有资产监管与 |
第五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法学重构与完善出资人法律制度 |
第一节 国家出资人职责的法学重构 |
一、本体属性的法律重述——公私兼备的经济法权 |
二、权能结构的法律重塑——股东治理与行政监管权能“一体双阶”构造 |
第二节 完善现行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的改革设想 |
一、坚持“国家统一所有”改革出资人职责“分别代表”制度,建构统分结合的“大国资”管理体制 |
二、把握“出资人监管”的职能定位,推动国资委组织机构改革 |
三、实行国有资产监管与运营纵向分离,探索出资人职责权能配置模式的实践路径 |
第六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一体双阶”权能的类型化行使 |
第一节 出资人行政监管权 |
一、出资人行政监管权的界定与行使 |
二、出资人行政监管权的构成 |
第二节 出资人股东治理权 |
一、出资人股东治理权的界定与行权主体 |
二、出资人股东治理权的构成及行使 |
第七章 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的监督与法律责任 |
第一节 对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的监督 |
一、对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监督的理论基础 |
二、对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监督的法律途径 |
第二节 出资人职责机构行权履责的法律责任 |
一、出资人职责机构的经济责任 |
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行政责任 |
三、出资人职责机构的民事责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主要概念说明 |
二、选题缘起 |
三、研究现状 |
四、选题价值 |
五、基本内容 |
六、观点创新 |
第一章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检讨 |
第一节 我国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 |
一、前苏联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及修正 |
二、我国建国前国有财产主体的生成与评析 |
第二节 我国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流变 |
二、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之检讨 |
第三节 我国非企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一、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分权的梳理与检讨 |
二、资源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三、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主体的流变与检讨 |
第四节 国有财产主体理论的评析与选择—以我国国有企业财产主体理论为样本 |
第二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法理证成 |
第一节 地方分权与地方利益保护 |
一、地方利益的多样化和独立性 |
二、地方分权、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 |
三、我国地方自治与地方利益之关系 |
第二节 地方责任的独立性 |
一、地方支出责任与地方责任的关系辨析 |
二、地方财政自主权与地方责任 |
三、地方债务的独立性 |
四、余论 |
第三节 原住民的利益保护与地方所有 |
一、原住民利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
二、我国台湾地区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理论与实践 |
三、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之反思 |
四、我国原住民利益保护的立法路径分析—以矿产资源所有权为视角 |
五、结论 |
第三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层级分析 |
第一节 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系 |
一、域外主要国家行政区划层级之梳理 |
二、域外主要国家地方所有层级之梳理 |
三、行政区划与地方所有的关联性 |
第二节 我国地方所有层级的构建路径 |
一、省级地方的设置与省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二、地级地方的存废与地级地方所有财产的分割 |
三、乡镇级地方层级的存废与乡镇级地方所有的变动 |
第四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类型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企业属性之界定 |
二、地方所有的企业性财产变动与地方利益的保护 |
三、各级地方划分企业性国有财产的规则 |
四、地方所有企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银行股份制改革为中心 |
第二节 地方所有的财政收入 |
一、财政收入分权与地方所有 |
二、地方所有财政收入划分之基础 |
三、各级地方财政收入的重新分权—以设立地方税种为中心 |
四、各级地方之间的非税收入分权 |
第三节 地方所有的资源性财产 |
一、地方所有土地 |
二、地方所有矿产资源 |
三、地方所有水资源 |
四、地方所有森林资源 |
第四节 地方所有的行政事业性财产 |
一、行政事业性国有财产范围之界定 |
二、行政事业性财产与土地、财政收入的关联性 |
三、各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之划分 |
四、地方所有行政事业性财产的理论与实践—以教育性财产为中心 |
第五章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路径 |
第一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理念 |
一、各级地方所有权的平等性 |
二、地方利益的衡量性 |
第二节 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模式 |
一、国有财产的立法模式:梳理与评析 |
二、地方所有财产立法模式之梳理 |
三、我国地方所有财产的立法设计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文章 |
二、着作 |
三、博士论文 |
四、外文文献 |
(3)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 ——面向公共所有权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转型的意义 |
一、转型的含义 |
(一) 狭义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
(二) 广义的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转型 |
二、转型之于中国法学的意义:作为一种自觉地研究问题的视角 |
第二节 民法学的转型与转型时期的民法学 |
一、民法学的转型:回归传统民法学 |
(一) 民法学的经济哲学的变迁 |
(二) 民法学的社会政治哲学的变迁 |
(三) 民法学的法哲学的变迁 |
二、转型时期的民法学:必须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 |
第三节 转型时期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概述 |
一、转型时期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概述 |
二、《论国家所有权》评介 |
三、《国家所有权研究》评介 |
四、《论国家所有权制度发展中的若干问题》评介 |
五、《国家所有权的法律神话》评介 |
六、《国家所有权的行使论》评介 |
七、小结 |
第四节 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
一、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的任务 |
二、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理念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功能与不同经济体制国家的所有权结构模式 |
一、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功能 |
(一) 所有权制度的功能 |
(二) 国家的功能 |
(三) 国家所有权制度的功能 |
二、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所有权结构模式 |
(一) 平等主义的个人所有权与平等主义的国家所有权 |
(二) 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的平等主义国家所有权的特点 |
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所有权结构模式 |
(一) 自由主义的个人所有权与新平等主义的国家所有权 |
(二) 新平等主义的国家所有权的特点 |
第二节 转型时期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概念的转型 |
一、自由主义所有权概念对国家所有权概念的渗透和影响 |
(一) 自由主义的所有权概念 |
(二) 自由主义所有权概念对国家所有权概念的影响:理性的错位 |
二、转型时期我国国家所有权概念的转型 |
(一) 国家所有权概念:从自由主义到新平等主义 |
(二) 作为公共所有权的国家所有权理念在当代中国的理论形态 |
第三节 公共所有权视角下的所有权类型的重构 |
一、一种新的独立类型的所有权:公共所有权 |
(一) 什么是公共所有权? |
(二) 公共所有权的特点 |
(三) 公共所有权的基本类型 |
二、我国物权法的所有权结构模式选择与所有权类型体系重构 |
(一) 我国的物权法能否回避公共所有权问题? |
(二) 我国物权法的所有权结构模式选择 |
(三) 我国物权法的所有权类型体系重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主体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转型时期关于国家所有权主体的争论 |
一、关于国家所有权的主体的争论 |
(一) 单一主体学说 |
(二) 多元主体学说 |
二、对转型时期我国国家所有权主体问题的思考 |
(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所有权主体问题的理论和实践演变 |
(二) 对未来我国国家所有权主体问题的理论思考 |
第二节 国家作为民事主体的特殊性 |
一、国家主体性的理论 |
(一) 国家主体性的二元结构理论 |
(二) 对于国家主体性的二元结构理论的评价 |
二、对传统国家民事主体性理论的反思 |
(一) 传统的国家民事主体性理论 |
(二) 对传统的国家民事主体理论的反思 |
三、国家主体性的实现方式:对我国公共机构法人化的反思 |
(一) 公共机构的非法人化与法人化 |
(二) 对我国公共机构普遍法人化的反思 |
(三) 国家主体性的实现方式:国家机关的非法人化与事业单位的有限法人化 |
四、作为民事主体的国家的特殊性 |
(一) 在法律地位上,国家与其他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原则上为平等,但有例外 |
(二) 在民事权利能力范围上,国家具有自定民事权利能力范围的特权,但是国家应对自己亲身参与商业活动保持自我克制 |
(三) 在国家活动的形式上国家作为特殊的民事主体,是否选择私法方式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空间 |
(四) 在法律规范的适用上,原则上适用民法规范,但有例外 |
(五) 在国家主体性的实现方式上,具有多元化特点 |
第三节 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特殊性 |
一、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意义 |
(一) 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宣示了国家对自然、对人和对社会的公共信托责任 |
(二) 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为其以私法方式实现公共任务,奠定了法律上的基础 |
(三) 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意味着国家在不违背公共利益的范围内可以采用私法的方式管理、处置和保护国有财产 |
二、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特殊性 |
(一) 在所有权领域中,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
(二) 在所有权领域中,国家与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 |
(三) 在所有权领域中,国家的公共性质决定了国家所有的公共所有权性质 |
(四) 在法律适用上,原则上适用私法的规范,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或者事件的本质所必要的情况下公法规范优先适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转型时期国家所有权客体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国有财产双重结构理论 |
一、国家公产和国家私产的概念 |
二、国家公产和国家私产制度的历史沿革 |
(一) 古代及自由由资本主义国家时代的国家公产制度 |
(二) 福利国家时代的国家公产制度 |
(三) 新自由主义国家时代的国家公产制度 |
三、比较法中的国家公产和国家私产制度 |
(一) 大陆法系国家国有财产的双重结构 |
(二) 普通法系国家国有财产的双重结构 |
(三) 后社会主义国家国有财产结构的变迁 |
第二节 不同类型的国有财产的法律地位 |
一、国家公产的法律地位 |
(一) 国家公产的种类 |
(二) 国家公产的法律地位 |
二、国家私产的分类及其法律地位 |
第三节 我国立法与司法对国有财产双重结构的态度 |
一、我国民事实体法中关涉国家公产制度的规范 |
(一) 关于未授权经管的国有财产的诉讼时效适用之限制的规定 |
(二) 在国有小型企业出售和破产领域中关于社会公益性企业的融通性之限制的规定 |
(三) 在担保法领域中对于国家机关、公益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担保资格之限制与社会公益设施之抵押禁止 |
(四) 在我国地方国资立法中的国家公产制度 |
二、我国民事程序法视野中的国家公产问题 |
(一) 非货币资金形态的国家公产 |
(二) 货币资金形态的国家公产 |
三、在法理论上建构国家公产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问题 |
第四节 我国法学理论对国家所有权客体双重结构的构建 |
一、国家公产制度与国家专有财产制度的比较 |
二、我国法理论界对国家所有权客体双重结构问题的研究 |
(一) 我国行政法学对国有财产双重结构问题的研究 |
(二) 我国经济法学对国有财产双重结构问题的研究 |
(三) 我国民法学对国有财产双重结构问题的研究 |
第五节 对我国国家所有权客体双重结构问题的建议 |
一、国家所有权客体双重结构的设计 |
(一) 术语的采用:公共国有财产与普通国有财产 |
(二) 定义与分类 |
二、公共国有财产的认定标准和范围 |
(一) 公共国有财产的认定标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 |
(二) 国家公共财产的范围 |
三、国家对公共国有财产的权利的性质 |
(一) 比较法的观点 |
(二) 我国法学者的观点 |
(三) 本文的观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权能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国家所有权权能结构的比较法研究 |
一、一般所有权的权能结构理论 |
(一) 大陆法系的观点 |
(二) 英美法系的观点 |
二、国家所有权的权能结构理论 |
(一) 法国法的观点 |
(二) 意大利法的观点 |
(三) 日本法的观点 |
(四) 俄罗斯法的观点 |
第二节 公共国有财产所有权的权能结构分析 |
一、我国法关于国家所有权权能结构的观点 |
(一) 我国法对国家所有权权能结构研究中的有益观点 |
(二) 我国国家所有权权能结构研究的任务 |
二、公共国有财产所有权的权能结构分析 |
(一) 占有权能的特点 |
(二) 公共国有财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能 |
(三) 公共国有财产原则上不允许收益,例外情况下可以收益 |
(四) 公共国有财产所有权权能结构中原则上禁止处分 |
第三节 普通国有财产所有权权能结构分析 |
一、普通国有财产所有权的权能结构分析概述 |
二、普通国有财产所有权的权能结构分析(以收益和处分权能为中心) |
(一) 普通国有财产所有权的收益权能 |
(二) 普通国有财产所有权的处分权能 |
(三) 统一调用、处置权并非普通国有财产所有权的处分权能 |
第四节 作为国家所有权的权能结构的组成部分的管理权能 |
一、管理权能是否为国家所有权权能结构的组成部分? |
(一) 比较法的观点 |
(二) 我国民法学的观点 |
(三) 本文的观点 |
二、管理权能的内容 |
(一) 管理在我国法领域中的含义 |
(二) 国家所有权权能的管理的内容及其特点 |
(三) 作为管理权能的各项内容的含义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转型时期国家所有权公共性的实现机制 |
第一节 公众对公众用国有财产的使用 |
一、公众对公众用国有财产的使用 |
(一) 公众对公众用国有财产的使用的概念 |
(二) 公众对公众用国有财产的使用的方式 |
二、自由使用 |
(一) 自由使用的概念和限制 |
(二) 自由使用的性质 |
(三) 我国法上的自由使用 |
(四) 自由使用与取得某些物品的所有权 |
三、许可使用 |
(一) 许可使用 |
(二) 许可使用的种类 |
四、特许使用(权) |
(一) 特许使用(权) |
(二) 特许使用权的性质 |
(三) 我国法上的特许使用权 |
第二节 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公务用和事业用国有财产的使用 |
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公务用和事业用国有财产的使用的性质 |
(一) 国外立法和学说的观点 |
(二) 我国立法和学说的观点 |
二、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公务用和事业用国有财产的使用的权利化设计构想 |
(一) 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对公务用和事业用国有财产的使用的权利化设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二) 设计的可能方案与选择 |
三、我国法上的业务管理权的构造 |
(一) 术语的采用和业务管理权的概念 |
(二) 内容 |
(三) 适用范围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对企业用国有财产的使用(经营管理权) |
一、公司化方向改制对以经营权为模式的国有企业的存在方式的挑战 |
二、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权理论的实践效果的反思 |
三、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应然设计 |
(一) 国有企业经营权设计的前提:对国有企业的性质的认识 |
(二) 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权的应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民营化问题 |
第一节 民营化概说 |
一、民营化的含义 |
(一) 关于民营化的含义的争论 |
(二) 本文所使用的民营化的含义 |
二、民营化的分类与方法 |
(一) 证券民营化与货币民营化 |
(二) 大规模民营化与个案民营化 |
(三) 内部人控制的民营化与外部人控制的民营化 |
(四) 形式民营化(组织私法化)和实质民营化(任务私化) |
(五) 技术性的民营化与制度性的民营化 |
(六) 新民营化、重新民营化和改造型民营化 |
三、民营化的功过评说 |
(一) 迂回曲折的民营化理论 |
(二) 转型时期国家的民营化的本质 |
(三) 作为手段的民营化的局限性 |
第二节 转型时期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历史与现状 |
一、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动因 |
(一) 加入 WTO前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动因 |
(二) 加入 WTO后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动因 |
二、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发展历程 |
(一) 非国有化阶段 |
(二) 私有化阶段 |
(三) 经济自由化阶段 |
第三节 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民营化的缺陷及风险防范 |
一、我国国家所有权的民营化的意义 |
二、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特点 |
(一) 首先从国有住宅和国有小型企业开始,然后逐步扩展到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国有金融企业 |
(二) 以有偿(货币)民营化、渐进民营化、迂回民营化为特点 |
(三) 大部分已经改制的国有企业面临着二次改制的问题 |
(四)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于民营化的进程 |
(五) 民营化负有为市场机制运作创造条件的任务 |
(六) 政策主导,法律缺位:亟需专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法 |
三、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存在的主要缺陷 |
(一) 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正当性与合法性的缺失 |
(二) 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中的可民营化的国有财产边界不明 |
(三) 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与公众福利水平的逆向运动 |
(四) 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可能酿成巨大社会风险 |
四、我国国家所有权民营化的风险防范机制 |
(一) 前提:建立公众(利害关系人)参与、监督民营化的(民主)法律基础 |
(二) 核心:建立公众分享国有财产民营化成果的法律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一、我国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回顾 |
二、本文关于国家所有权问题的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中文类(含中译文) |
二、外文类 |
(4)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
1.6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体制变迁 |
2.1 经济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
2.1.1 金融核心论 |
2.1.2 金融制度变迁理论 |
2.1.3 产权结构与现代公司治理理论 |
2.2 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改革历程 |
2.2.1 体系重建阶段(1977~1986年) |
2.2.2 金融体系初步建立阶段(1987~1993年) |
2.2.3 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规范发展阶段(1994~1997年) |
2.2.4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深化改革阶段(1995~2003年) |
2.2.5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阶段(2003年至今) |
2.3 国有商业银行为战略转型而实施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 |
2.3.1 国有商业银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2.3.2 资产损失十分严重,存在较高风险 |
2.3.3 资本金严重不足,抵御风险能力很差 |
2.3.4 维护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需要 |
第三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国际经验研究 |
3.1 东欧转型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以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为例 |
3.1.1 改革背景 |
3.1.2 改革步骤 |
3.1.3 第二轮改革后银行绩效普遍提升 |
3.1.4 东欧转型经济国家国有银行改革的几点结论 |
3.2 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有银行改革:以澳大利亚CBA为例 |
3.2.1 上市前的基本情况 |
3.2.2 CBA上市前五年的经营业绩 |
3.2.3 CBA的IPO过程和措施 |
3.2.4 国有股的两次减持 |
3.2.5 减持国有股份的过程和做法 |
3.2.6 CBA股份制改造前后业绩变化比较 |
3.3 印度国家银行改革的经验 |
3.3.1 改革历程——两次上市 |
3.3.2 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
3.3.3 改革绩效评价 |
3.3.4 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 |
3.4 国际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
3.4.1 各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共性与差异 |
3.4.2 对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启示 |
3.4.3 大国的政治经济学 |
第四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 |
4.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历程简介 |
4.1.1 建设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
4.1.2 中国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试点 |
4.1.3 交通银行——深化股份制改革 |
4.1.4 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历程 |
4.2 改制上市过程中的四个主要阶段比较 |
4.2.1 财务重组阶段 |
4.2.2 组建股份有限公司 |
4.2.3 战略引资阶段 |
4.2.4 发行上市阶段 |
4.3 股改上市后各家银行的主要变化 |
4.3.1 股权结构得到优化 |
4.3.2 公司治理现代化 |
4.3.3 资产质量大幅改善,资本充足率提高 |
第五章 股份制改革过程中关键步骤之争论辨析 |
5.1 国家注资问题 |
5.2 剥离不良资产问题 |
5.2.1 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来管理和处置不良资产 |
5.2.2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式 |
5.3 战略引资问题 |
5.3.1 国有资本是否被贱卖 |
5.3.2 选择合适战略投资者的标准 |
5.3.3 战略投资者在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5.3.4 国家金融安全是否受到威胁 |
5.3.5 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潜在价值 |
5.4 公开发行上市 |
5.4.1 是否有必要发行上市 |
5.4.2 上市地点的选择 |
5.4.3 海外发行定价是否过低 |
第六章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绩效评价 |
6.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评估指标与改制银行达标情况 |
6.1.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评估指标 |
6.1.2 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达标情况 |
6.2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绩效评价 |
6.2.1 成本收益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 |
6.2.2 资产质量不断上升,控制风险能力增强 |
6.3 股份制改革对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计量检验 |
6.3.1 理论模型 |
6.3.2 样本数据选择 |
6.3.3 基本DID模型 |
6.3.4 检验结果分析 |
6.4 改制后的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比较 |
6.4.1 国际上通行的衡量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标准和方法 |
6.4.2 股份制改革前后我国银行业总体国际竞争力的比较 |
6.4.3 改制后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比较 |
6.4.4 银行股价表现良好,跻身国际上市银行总市值排名前列 |
6.4.5 规模经济效应检验 |
6.5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果综合评估 |
第七章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思路探索及我国银行体系构建设想 |
7.1 国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转型面临的困境 |
7.1.1 转轨时期的金融压抑 |
7.1.2 内部改革还未完成从“形似”到“神似”的转变 |
7.1.3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结构同化 |
7.2 金融深化改革的攻坚战——中国农业银行股改转型 |
7.2.1 农行股改历程 |
7.2.2 农行改革的难点与机遇分析 |
7.3 中国投资公司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中的作用 |
7.3.1 中国投资公司的组建与作用 |
7.3.2 国有控股选择的理论基础 |
7.4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一:基于功能金融观点的综合化经营 |
7.4.1 金融中介功能观的基本观点 |
7.4.2 我国金融业综合化经营的现状 |
7.4.3 基于金融功能观的综合化经营改革方向 |
7.5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二:大型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 |
7.5.1 全球化是国际大银行发展的总体趋势 |
7.5.2 推进我国大型银行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
7.5.3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海外发展的实践 |
7.5.4 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6 进一步战略转型的方向探索之三:鼓励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
7.6.1 国际银行业发展呈现市场细分的多样化趋势 |
7.6.2 国内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 |
7.7 构建我国多元化的银行体系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创新之处及局限性 |
第2章 国家治理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国家治理相关概念及内涵 |
2.1.1 国家的概念及词源解析 |
2.1.2 治理的概念及内涵辨析 |
2.1.3 国家治理的内涵与模式概述 |
2.2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
2.2.1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 |
2.2.2 国家治理能力的衡量与转型路径 |
2.3 中国国家治理模型与治理风险 |
2.3.1 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模型 |
2.3.2 中国国家治理的治理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家审计相关概念与理论 |
3.1 国家审计的内涵 |
3.2 国家审计的本质 |
3.3 国家治理视角下的国家审计本质观 |
3.4 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总体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经济治理理论及一般框架 |
4.1 经济治理思想及理论 |
4.2 政府、市场与经济治理 |
4.2.1 经济治理与资源配置 |
4.2.2 市场机制与资源配置 |
4.2.3 政府机制与资源配置 |
4.3 经济治理的一般框架 |
4.3.1“华盛顿共识”与“欧美模式” |
4.3.2“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 |
4.3.3 经济治理一般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家审计参与宏观调控的机制与途径 |
5.1 我国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政策回顾 |
5.1.1 1978-1992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 |
5.1.2 1993-1997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治理措施 |
5.1.3 1998-2003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 |
5.1.4 2003-2007 年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 |
5.1.5 2008 年以来经济运行态势及宏观调控措施 |
5.2 经济运行新常态 |
5.2.1 新常态的由来及特征 |
5.2.2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目标 |
5.2.3 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思路及措施 |
5.3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及其路径 |
5.3.1 宏观调控运行流程及主要工具 |
5.3.2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
5.3.3 国家审计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财政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 |
6.1 我国财政审计概述 |
6.2 财政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原理概述 |
6.3 财政审计在财政监督方面的作用 |
6.3.1 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 |
6.3.2 财政收入方面 |
6.3.3 财政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方面 |
6.3.4 政府性债务方面 |
6.3.5 国库资金管理方面 |
6.3.6 总预算会计制度方面 |
6.3.7 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方面 |
6.4 财政审计在查处骗取财政资金方面的作用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金融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 |
7.1 我国金融业改革发展历程及现状 |
7.2 我国金融审计概述 |
7.3 金融审计在参与国家治理的原理概述 |
7.4 金融审计在金融监管方面的作用 |
7.4.1 银行信贷业务方面 |
7.4.2 委托贷款业务方面 |
7.4.3 承兑汇票业务方面 |
7.4.4 保理、信用证业务方面 |
7.4.5 金融创新业务方面 |
7.5 金融审计在查处金融犯罪方面的作用 |
7.6 金融审计数据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及启示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启示 |
8.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6)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摘 要 |
ABSTRACT |
导 论 |
第一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及路径 |
一、 选题的意义 |
二、 金融、金融制度及研究对象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 |
四、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五、 本文的研究特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的研究现状 |
二、 外国学者对中国金融制度的研究 |
第一章 金融组织国有与行政调控思想渐趋形成(1949--1952)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形成的经济现实与思想路径 |
一、 建国初期的经济现实 |
二、 金融资源配置中的思想路径依赖 |
第二节 金融组织国有化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
一、 国有垄断性金融组织的政策形成 |
二、 金融组织国有化的发展--对政策的思考 |
第三节 金融组织国有化下行政化调控的认识 |
一、 关于编制信贷计划的认识 |
二、 关于利率杠杆作用的认识 |
三、 关于信贷原则的认识 |
四、 财政信贷平衡思想的萌芽 |
第四节 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思索 |
一、 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思想 |
二、 农村信用社与银行之间关系的认识 |
第五节 对金融制度思想的总结与分析 |
一、 金融制度安排探索的总结 |
二、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
第二章 金融组织国有化与行政调控思想的形成(1953--1965) |
第一节 金融组织国有化与行政调控机制确立的历史背景 |
一、 赶超战略的需要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 |
二、 计划经济体制下信用存在的必要性认识 |
第二节 金融组织国有化思想的深入发展 |
一、 建立大一统银行体制必要性的解释 |
二、 社会主义国家银行性质的认定 |
三、 实现大一统国家银行体制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行政化调控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
一、 关于信贷计划的认识 |
二、 关于银行信贷原则的深入认识 |
三、 对于利率杠杆作用的认识 |
四、 关于信贷平衡的思想探索 |
第四节 进一步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探索 |
一、 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的思索 |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国家银行关系的认识 |
第五节 金融制度思想发展的评价及分析 |
一、 国有金融组织与行政调控思想的制度分析 |
二、 理性的选择--继续保持农村领域的合作金融产权形式 |
第三章 国有金融组织的市场化演进与调控机制两难选择思想(1978--1992)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的政策转变 |
一、 分权化改革的推进与银行功能的重新定位 |
二、 银行组织体制的探索 |
三、 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国有金融组织市场化演进思想 |
一、 银行性质的认定及中央银行独立性发展的思索 |
二、 专业银行企业化发展的认识 |
三、 金融组织市场化演进思想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国有金融组织思想的变化对调控机制的影响 |
一、 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关系 |
二、 宏观调控方式的选择 |
第四节 国有金融组织市场化演进下调控机制选择的认识 |
一、 行政化调控机制继续存在的认识 |
二、 市场化调控思想的产生 |
第五节 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思想的深入发展 |
一、 关于农村信用社产权选择的争论 |
二、 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体制选择 |
第六节 对这一时期金融制度思想的总结 |
一、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发展与专业银行市场利益主体的形成 |
二、 市场化调控机制的提出 |
三、 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性质的认定 |
第七节 国有金融组织与市场化调控机制的经济分析 |
一、 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的不兼容性分析 |
二、 金融制度绩效的事实说明 |
第四章 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的市场化调整思想(1993-) |
第一节 市场化金融制度发展的政策推动 |
一、 历史背景:制度环境和新的研究视角 |
二、 政策的转变--发展市场化金融制度 |
第二节 金融组织市场化演进思想 |
一、 中央银行独立性发展的进一步思索 |
二、 国有专业银行到国有独资“商业化”的转变 |
三、 竞争性金融产权的形成途径 |
四、 金融组织市场化演进的制度意义 |
第三节 市场化调控思想及对金融组织市场化调整的认识 |
一、 金融组织制约着调控机制的市场化发展 |
二、 市场化调控替代行政性调控的解释 |
三、 市场化调控机制需要金融组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 |
第四节 金融组织市场化的实质性调整思想 |
一、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思索 |
二、 竞争性金融产权的培育:发展民营银行的思索 |
三、 银行业改革的“市场产权优先”与“单一产权优先”之争 |
第五节 农村信用社市场化调整的探索 |
一、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产权选择 |
二、 我国农村是否能够发展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 |
三、 农村信用社的行业管理体制选择 |
四、 对农村信用社组织模式的探索 |
第六节 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市场化调整思想的总结 |
一、 市场主导产权认识和市场化调控机制认识的形成 |
二、 农村信用合作社实质性的制度创新 |
第七节 金融组织与调控机制变迁机理分析 |
一、 调控机制渐进市场化变迁的绩效推动着金融组织市场化调整 |
二、 构造市场主导性产权提高调控绩效 |
三、 金融组织市场化调整的经济分析 |
第五章 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的总体考察 |
一、 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的演进路径 |
二、 关于金融制度安排认识的经验总结 |
第六章 金融制度思想演进:一个解释框架 |
一、 问题的提出及解释 |
二、 互补性制度演进机制的一般框架 |
三、 金融组织、调控制度思想的变迁逻辑 |
四、 金融制度变迁的前瞻性思考 |
参考文献 |
后 记 |
(7)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
二、中外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本文研究方法与理路 |
四、治理理论辨析与研究框架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现代国家治理的发展脉络 |
第一章 制度化权力运行与复合施政体系: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政治治理 |
第一节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政治治理体制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威权主义治理构建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政治治理的政体类型 |
三、海湾君主制国家威权治理的合法性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权力核心 |
一、家族权力国家化:责任性与控制力 |
二、权力核心的继承问题:表现与差异 |
三、权力核心圈的派系情况与互动关系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协商民主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协商传统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建立与发展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人员构成 |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协商机构的效能与问题 |
第四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政治治理的行政机构与施政能力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机构功能化的演进 |
(一)沙特阿拉伯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
(二)巴林的行政体系的发展阶段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体系的施政能力评价 |
(一)行政能力的评价标准梳理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行政能力的简要评价 |
小结 |
第二章 资源型经济模式转型与市场化运作: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基本特征 |
一、国家主导的经济治理模式 |
二、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 |
三、外籍劳工数量庞大的劳动力结构 |
四、第一、二、三产业之间转换不合理 |
五、与全球市场走势密切相关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中的国家与市场关系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差异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私营部门的发展情况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私有化进程 |
四、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商人类型与政商关系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职能与市场经济改革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资源配置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竞争规则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市场宏观调控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战略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治理规划 |
(一)经济治理规划相关理论与沙特、巴林的治理规划概述 |
(二)沙特阿拉伯经济治理的五年发展规划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经济治理的长远规划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经济多元化转型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经济多元化转型的政策特点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经济多元化转型路径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本土化人力资源政策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变迁与“食利契约”下的治理问题:沙特与巴林的社会治理 |
第一节 二战后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社会结构演变及特征 |
一、人口规模与结构变动 |
二、城市化催生人口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 |
三、社会阶层变动:“中产阶层”崛起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与社会关系 |
一、“食利国家”概念与海湾君主制国家 |
二、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与社会的契约关系 |
三、“食利契约”与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稳定 |
四、海湾君主制国家的社会保障传统与现代福利国家理论 |
五、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福利国家构建途径 |
六、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福利制度的问题与转型出路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社会治理的主要问题 |
一、妇女的社会地位与角色权利问题 |
二、群族身份与社会整合问题 |
三、社会财富分配与贫困问题 |
四、部落传统与社会组织结构问题 |
五、互联网与新媒体时代的个体诉求问题 |
六、海湾社会中的移民问题 |
小结 |
第四章 官方宗教文化规则与多维思潮冲击:沙特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治理类别 |
一、沙特阿拉伯:瓦哈比教派与宗教文化治理 |
二、巴林:统治家族与社会民众的宗教派别错位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与国家治理 |
一、伊斯兰宗教信仰与国家治理的关系 |
二、阿拉伯部落文化的承袭 |
三、官方宗教文化原则与治理方式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宗教文化治理中的交往纷争 |
一、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宗教文化思潮及群体 |
二、跨国宗教文化的认同及治理问题——以什叶派为例 |
三、政府对非官方宗教文化的治理政策与发展出路 |
小结 |
第五章 国际及地区形势的内外动力与变革矛盾:沙特与巴林的治理嬗变 |
第一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与地区效应 |
一、沙特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内部动力:经济、文化与政治因素 |
二、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地区效应 |
第二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域外力量:以美国“民主促进”为例 |
一、美国对海湾君主制国家“民主促进”的现实考量 |
二、阿拉伯剧变前美国对海湾君主国“民主促进”的政策框架 |
三、阿拉伯剧变后美国“民主促进”政策与海湾悖论 |
第三节 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嬗变的七组矛盾 |
小结 |
结论 海湾君主制国家的治理之路通往何方 |
一、海湾君主制国家的国家治理模式判析 |
二、新时期沙特阿拉伯与巴林的国家治理变革与问题 |
(一)巴林:寻求国家稳定的治理变革趋向 |
(二)沙特阿拉伯:全方位的国家治理变革 |
(三)沙特阿拉伯与巴林治理变革的悖论与出路 |
三、面向时代大潮中的挑战与机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新中国70年银行制度建设:思想演进与理论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演进 |
(一)思想初发阶段(1949-1978年):以“大一统”为主导 |
(二)思想转型阶段(1979-1991年):以“多元化”为主导 |
(三)思想发展阶段(1992-2019年):以“市场化”为主导 |
三、新中国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的理论创新 |
四、结论与启示 |
(9)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综述 |
1.2.2 关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
1.2.3 关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2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
2.1.1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1.2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内涵及基本内容 |
2.2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制度理论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3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解析 |
3.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及特性 |
3.1.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内涵 |
3.1.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特性 |
3.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功能、动因及目标 |
3.2.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功能 |
3.2.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
3.3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私有化争论及国有股最优比例 |
3.3.1 由国有银行构成的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3.3.2 由国有及私有银行构成的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3.3.3 由私有银行构成的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3.3.4 比较分析 |
3.3.5 混合银行最优混合水平的分析 |
3.4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利益博弈 |
3.4.1 委托代理、搭便车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博弈分析 |
3.4.2 国有、非国有资本融合的博弈分析 |
第4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演变及绩效评价 |
4.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的演变 |
4.1.1 股份制改革前的阶段(改革开放至 2002) |
4.1.2 股份制改革阶段(2002-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 |
4.1.3 新时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至今)664.1.4 经验及启示 |
4.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的绩效评价 |
4.2.1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的直接效应 |
4.2.2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实条件 |
5.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有利条件 |
5.1.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已形成一定的能力 |
5.1.2 民营资本规模巨大,有进入银行业的能力与动力 |
5.1.3 政府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
5.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约束性条件 |
5.2.1 股权结构不合理 |
5.2.2 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形式化严重 |
5.2.3 市场壁垒高,民营资本参与改革困难 |
5.2.4 民营银行进入困难,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压力较小 |
5.2.5 资本市场不健全,国有股定价机制不合理 |
5.2.6 政企不分,国有商业银行自主性不足 |
第6章 国外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6.1 国外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经验借鉴 |
6.1.1 发达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的经验借鉴 |
6.1.2 中东欧国家国有银行产权改革经验借鉴 |
6.1.3 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银行产权改革 |
6.2 国外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借鉴 |
6.2.1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借鉴 |
6.2.2 转型国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经验借鉴 |
6.3 对中国银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启示 |
第7章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模式构建及对策建议 |
7.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构建 |
7.2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对策建议 |
7.2.1 深化产权体制改革,持续优化股权结构 |
7.2.2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
7.2.3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尊重市场的决定性地位 |
7.2.4 降低市场壁垒,稳步推进民营银行试点,必要时实施国有交叉持股 |
7.2.5 加强法制建设,培育成熟的市场经济 |
7.2.6 探索科学合理的国有股流转及定价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第一章 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金融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 金融制度的分类 |
三、 金融制度的功能 |
四、 衡量金融制度优劣的标准 |
第二节 金融制度发展的现实特征 |
一、 西方现代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金融制度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增长 |
一、 金融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二、 农业金融经营管理活动的自身特点 |
三、 农业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四节 国外农业金融制度类型与组织体系 |
一、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的类型 |
二、 国外农业金融组织制度体系 |
第二章 政策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 |
第一节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性质 |
二、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 |
三、 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行为特征 |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作用 |
五、 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制度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一、 美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二、 德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三、 印度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第三节 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 |
一、 建立和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重要性 |
二、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农业发展银行)的组织制度变迁 |
第四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
一、 初期的单一“代理制”和目前的全面“自营制”都是存在缺陷的制度安排 |
二、 资金来源制度负债制度结构不合理 |
三、 资产运用与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 |
四、 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对农业发展银行制度建设构成不利因素 |
第五节 完善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措施 |
一、 完善经营组织制度 |
二、 依据制度建设,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
三、 强化资产管理制度,拓展资产运作范围 |
四、 进行区域发展制度调整 |
五、 引进和移植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 |
六、 处理好外部组织关系 |
第三章 商业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 |
第一节 商业性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商业银行的性质 |
二、 商业银行的职能 |
三、 商业银行制度与国有商业银行制度 |
四、 “分业式”与“综合式”商业银行制度 |
五、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制度 |
第二节 中国的商业性农业金融制度 |
一、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制度变迁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中国农业银行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
一、 与其它商业银行共同面对的共性问题 |
二、 中国农业银行面临的个性问题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商业化的制度改革 |
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的改革 |
二、 改革管理制度与转换经营机制 |
三、 调整经营方向,促进农村和城镇地区业务共同发展 |
四、 进行农业信贷结构调整 |
五、 依靠完善制度,强化组织资金 |
六、 按现代银行制度要求,实行多元化经营 |
七、 以科技为支持系统,促进农业银行制度完善与发展 |
八、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
九、 理顺外部组织关系,为农业银行制度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
第四章 合作性金融制度与中国的农村合作性金融 |
第一节 合作金融制度的基本问题 |
一、 合作、合作经济与合作金融 |
二、 合作金融的产权、管理与分配制度 |
三、 合作金融制度原则的异化 |
第二节 国外合作金融体系中代表性的组织制度 |
一、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合作金融组织制度类型 |
二、 德国合作银行制度的发展特点 |
第三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发展 |
一、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变迁 |
二、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原因 |
三、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制度特征及分析 |
四、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发展中的商业化行为 |
第四节 农村合作金融在中国农村存在的制度需求 |
一、 宏观层次上存在的制度需求 |
二、 在微观层次上同样存在的制度需求 |
第五节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改革 |
一、 改革的基本思想 |
二、 对目前几种农村信用社制度改革设想方案的分析 |
三、 实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制度改革方案 |
四、 为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六节 国外及中国的农村制度外民间金融 |
一、 制度外民间金融的主要形式 |
二、 制度外民间金融存在的原因 |
三、 中国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存在与法律上的消亡 |
四、 如何对待制度外民间金融 |
第五章 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综合发展 |
第一节 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中的相关基本问题 |
一、 金融组织体系在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地位 |
二、 中国金融组织制度变迁的现实决定 |
三、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变革特征 |
第二节 代表性国家的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特点及启示 |
一、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特点 |
二、 代表性国家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三节 发展和完善中国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性 |
一、 中国的农业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
二、 现阶段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要求,对农业金融组织体系须进一步完善 |
第四节 中国农业暨农村金融组织制度的发展研究 |
一、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发展设想 |
二、 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制度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三、 中国复合信用式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成 |
四、论国家专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国有资产出资人法律制度研究[D]. 胡良才.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
- [2]国有财产的中央与地方分权研究 ——以地方所有权为视角[D]. 冯乐坤.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3)
- [3]转型时期的国家所有权问题研究 ——面向公共所有权的思考[D]. 张建文. 西南政法大学, 2006(12)
- [4]国有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及绩效评价研究[D]. 孔德昌. 中南大学, 2007(12)
- [5]国家审计参与国家治理的机制和途径研究[D]. 李荣生. 中央财经大学, 2016(01)
- [6]建国以来金融制度思想演进研究[D]. 张秋云. 复旦大学, 2004(01)
- [7]海湾君主制国家现代国家治理多维研究 ——以沙特阿拉伯、巴林为中心[D]. 陈小迁. 西北大学, 2019(01)
- [8]新中国70年银行制度建设:思想演进与理论创新[J]. 信瑶瑶. 财经研究, 2019(12)
- [9]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研究[D]. 李博勋. 吉林大学, 2017(09)
- [10]金融制度比较与中国农业金融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 于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