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新作品的对话

2000年新作品的对话

一、关于2000年新邮图稿的对话(论文文献综述)

王喆[1](2020)在《苏州缂丝的多元化视觉传播研究》文中提出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缂丝具有突出的艺术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被誉为“织中之圣”。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经济和科技结合,打造“科技+文化”、“创意+文化”的路线,使大众接受非遗文化的意愿也显着提高。伴随着“文化消费”理念的影响,苏州缂丝也在尝试通过视觉传播的方式融入大众日常生活。本研究基于视觉传播的视角,参考传播学中“5W”的传播结构,尝试从视觉内容、受众、视觉媒介三个方面构建苏州缂丝的视觉传播系统设计方法,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传播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对苏州缂丝的历史发展、生产工艺和织造技法、传播现状分别进行了概述。其历史发展主要概括为诞生期、发展与鼎盛期、衰落期三个阶段,从历史背景、地域文化、时代特征等方面叙述。生产工艺与织造技法分别从工具与原料、工艺流程和织造技法进行论述,其中工艺流程的叙述结合了本人的缂丝实践经历。传播现状基于市场调研,从苏州缂丝的传播现状与困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苏州缂丝具有传统化图案限制了传播审美、传播主体变化以及传播内容单一的问题。其次,本研究认为视觉传播过程与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针对苏州缂丝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放在视觉传播内容和受众分析上。对苏州缂丝在图案题材、色彩、构图和材质方面进行特征分析,并在视知觉理论的指导下,从视觉认知、视觉表征、视觉修辞和视觉美学特征四个部分分析苏州缂丝的视觉特性,最终探讨苏州缂丝进行视觉传播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接着在受众心理需求和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上对苏州缂丝的受众进行认知程度的研究。通过问卷分析了解大众对苏州缂丝的认知程度、风格偏好和传播意愿等,并在深度访谈中对苏州缂丝受众的接受心理、传播渠道、文化需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究,总结受众特征,为视觉传播系统设计方法提供支持。最后,苏州缂丝的视觉传播系统方法从视觉信息、视觉媒介和受众培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视觉信息设计方法从设计理念、视觉表现和叙事内容三个方面完成视觉内容的设计过程。视觉媒介的选择从传统媒介、新媒介以及整合媒介三方面分别对应受众的娱乐化、立体化和参与体验化需求。受众培养则是基于受众圈层的特征,指导缂丝在实体和虚拟传播过程中的层级化发展,探讨如何突破圈层,促进受众在不同圈层间的流动,从而实现缂丝的全方位传播。

徐世平[2](2020)在《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金石拓片,在金石学产生、兴盛、发展、复兴的过程中,拓片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拓片不仅为金石学研究提供了史料,也是古人临池的范本类型之一。随金石学而兴起的拓片题跋,从最初的卷册形式为主,到清代乾嘉金石学复兴、碑学兴起,整纸拓的题跋、悬挂、欣赏,逐渐成为新的时尚。历来对于金石拓片题跋的研究,大多偏重于史料的价值,兼及书法品评。而以现代的设计角度来观照这一传统的艺术样式,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金石拓片的题跋作品中,拓片是主,题跋为宾,围绕拓片展开的题跋,毫无疑问是学术和艺术的高度融合。通过对宋、元、明、清、民国以来留下的大量金石拓片题跋作品的分析、研究,在看似不经意的题跋中,却蕴含着诸多的设计因素。由此可知,拓片本身既有金石的设计基因,又有拓片的传拓工艺,还有文人为了题跋而预留空间的设计。至于题跋中的设计因素就更加丰富了,从内容到形式,都需要设计。内容包括题跋文体的选定、叙述的角度、文字的长短等。形式则包括题跋书体与风格、位置与大小都要遵循一定的形式构成规律,不是简单的叠加或填空。对称与平衡、变化与统一、调和与对比、渐变与突变、节奏与韵律、动感与静感、比例与尺度等设计原理均为拓片题跋提供了支持。而世俗的伦理次序,一定程度上支配着题跋位置的前后、高低、左右、上下等,对形式的影响不可忽视。印章从印文拟定、印风印式及钤盖都充满了设计,对于题跋形式是极大的补充和完善,有时会起到点睛的作用,使画面醒豁,神采斐然。题跋纸墨色彩及界格的设计,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题跋空间一般在原拓纸和另纸两层为多,也有和绫纸形成三层空间的题跋,这对于设计的要求就更高了。金石拓片题跋的经典设计案例,结合了配画、临帖、钩摹等手段,经过精心的装潢设计,使拓片题跋的审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通过对《兰亭序·兰亭诗》《石鼓文》手卷、《熹平石经》《四欧堂》册页、《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以及全形拓中六舟的《博古清供图》《古砖花供图》《剔灯图》《六舟礼佛图》、吴大澂《愙斋集古图》的拓片题跋解析,进一步印证了设计不可或缺的作用。总而言之,金石拓片题跋综合了金石拓片作为文字和图像载体本身具有的审美,还有传拓过程中产生的传拓工艺之美,最后融合文人艺术家诗文、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之美。而能将这些因素巧妙糅合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没有设计的统摄,将是散乱无序的。当然,也有一些作品或过于随意或过度设计,不免潦乱繁琐,我们正可引以为戒。如何运用设计把握好度的分寸,妙为布白,留有余地,处理好虚实关系,使拓片与题跋浑然一体,便成为当下现实的关切。

周赫[3](2020)在《《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文中提出《蓬莱轩地理学丛书》(又名《浙江图书馆丛书》,以下简称《丛书》)是我国清末民初着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丁谦所编着的一套丛书。《丛书》卷帙浩繁,在北京图书馆2008年本中有787709字,分为4册,2集,31卷。《丛书》考证我国古代边疆区域的同时,还考证了域外地理,即向西延伸至大高加索山附近,向北延伸至贝加尔湖西北地区,向南延伸至南洋群岛及印度洋附近。《丛书》对我国古代多民族王朝边疆史地及域外地理作了一次系统的总结性考证,厘清了历代边疆史地上的诸多疏漏。本文针对《丛书》中的内容,从文献学的角度,运用综合研究法、归纳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丛书》中我国古代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进行考证与研究,并将论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丛书》中东北史地研究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史料、研究内容与价值。第二部分为正文,在第一章中先梳理丁谦生平事迹及着述。将《地学杂志》与《丛书》中丁谦的着述进行对比,纠正了丁谦着述多存于《地学杂志》中的误区。再对《丛书》修撰过程中屡次更名的现象进行辨析。其次,探讨清末民初视阈下考据学、蒙古史、元史、边疆史、地学对《丛书》的影响,并介绍《丛书》流传中出现的5种版本,将不同的版本进行对比,进而对不同版本中的印刷及脱倒进行指误,对《丛书》成书之后学者们为其作叙和点校的情况加以概述,分析其复杂的编着方式,再对编着时出现的制图问题加以说明。再次,由于《丛书》中东北史地方面的内容分散在各卷之中,因此在这一部分中,对《丛书》中丁谦考证的东北史地范围进行划分,将《丛书》中丁谦摘出的史料,以及考证时参考和引用的文献情况进行说明,同时制定考证凡例,以便对《丛书》中东北史地考证进行再考证。最后,总结丁谦东北史地考证的价值与不足。第二、三、四章,即对《丛书》中丁谦所考证的东北史地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与再考证。在这一部分中,将丁谦考证的内容分为民族、建置、地名三类进行再考证,并按照朝代更迭的顺序排列。在考证民族时以族系分类,在考证建置时以各卷所考府、郡、县、城进行分类,在考证地名时以各卷中的山、水、地名分类。对分类后的内容再进行细致而客观的辨析,同时结合学界其他学者的观点和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丁谦的考证结论进行再考证,若有丁谦考证正确的问题则予以肯定,存在争议的观点则进行分析与探讨,存疑的问题则尽量解答。第四部分为结语,总结丁谦考证东北史地的偏重点,对《丛书》中东北史地的研究进行概括。

李楚婧[4](2020)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文中指出湘西苗族属于苗族三大方言族群之一的东部方言苗族族群,湘西苗绣是苗族苗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经济生产等原因,湘西苗族文化与楚文化、汉文化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联系和交融,故而作为湘西苗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湘西苗绣图案也有着多样交融的独特面貌。本文以湘西苗绣图案为研究对象,将其与民族文化、民族哲学思维、美学思维结合起来进行交叉学科的、综合的研究,并在纵向深度如创作者的心灵观念上对其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目前的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起到丰富与补充的作用。本论文以学科交叉分析、跨领域的综合视角,进行对选题的整合性研究,对湘西苗绣图案的衍生渊源和技法应用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在发展进程中生成的造型特征,深入探讨了湘西苗绣的文化和审美内涵,并对湘西苗绣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当代和现实意义、未来该如何发展等议题展开讨论,力求通过梳理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源头、造型特征、审美特质,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使本选题研究获得符合时代发展的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以循序递进的方式展开。绪论部分,首先叙述选题研究的缘起,并通过构建对湘西苗绣图案的更真实的认知、推动对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整体思考、保护湘西地区苗族文化土壤、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选题研究的意义。其次,通过苗绣图案研究、湘西苗绣图案研究两个方面,记叙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动态,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为本文研究探明方向。又列出了论文选题研究的相关的主要(美术学、艺术学)学科理论知识,以及辅要学科理论知识。并阐明了论文选题的田野调查与访问、图像收集与分析、学科交叉研究、比较研究、文献研究与分析等主要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明确选题研究的创新点为,“提出特殊且真实的认知、提出新的观点、开展综合探究”三个要点。最后,记述了论文的进度安排和预期目标。第一章,先以整体的宏观角度,概述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从苗族人民的族群迁徙历史,谈到在历史变迁中逐渐形成的东、中、西三大苗族聚集区的分布状况,并由此进入对三个区域苗绣的主要特征的整体概述,廓清东部聚集区湘西苗绣与其他地区苗绣的不同。从而进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具体介绍。由于居住地域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人文环境等的不同,三大聚集区的苗绣图案特色各自有一定的区别。位于东部苗族聚集区的湘西苗绣图案,有着不同于中、西部苗绣图案的审美特色面貌。其次,再对具体的研究范围进行概念界定、分析湘西苗绣图案的生成背景,再从湘西地区的地理环境、经济生产方式、湘西苗绣的历史文化渊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地理通达、经济繁荣、历史文化渊源深厚等角度阐述湘西苗绣图案特色的形成基础。最后对湘西苗绣图案进行概念界定,湘西苗绣图案审美特色的实质,是苗族文化艺术与楚文化、中原文化、湖湘地域文化艺术相交融后、苗族妇女以智慧创造出的结晶物。第二章,因湘西苗绣图案首先是实用为主的工艺美术,故首先解析其工艺流程。本章从工具、材料、制作步骤、主要针法和技法上详细介绍湘西苗绣图案的制作工艺。又将湘西苗绣图案的应用类型统括为服饰、用具、祭祀三个类别,以详实的田野调研资料为支撑,将应用类别与动植物、信仰等题材类别相结合进行叙述分析,从而详尽呈现湘西苗绣图案在湘西苗族人民生活中的形态。并从湘西苗绣图案的视觉形式出发,着重分析其造型特征。从线条、色彩、构图三个方面出发进行解析。第三章,是本次论文研究的重点部分,在对湘西苗绣图案外在视觉表现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的宇宙观、生命观和世界观。如二绳、四维、八角、万字图形在湘西苗绣图案中的显现,蕴含着湘西苗族人民对天地的认识,是湘西苗族人民宇宙观的呈现。又如太极、八卦、阴阳数字等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与天地合一、阴阳生成的世界观念。在湘西苗绣图案中显现出枫木、蝴蝶妈妈等形象,意喻着对自然的崇拜,对生命的生生不息、对吉祥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湘西苗族人民生命观的呈现。本章进一步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进行分析,研究其背后的创作观念与生命美感,关注其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联。本章首先分析湘西苗绣图案蕴含的创作观念。其充满想象、多角透视、多样空间的创作方法,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立象以尽意”的创作思维;其源于生活、纯真自在的创作心理,体现了湘西苗族人民自由的鲜活的创作心灵和创作状态、及其图案的生命美感。而孕育了这观念与美感的,是湘西苗族人民率真浪漫、开拓拼搏、认同凝聚的民族精神。最后,通过对宇宙、世界、生命、创作观念和民族心灵、精神的分析,探析出湘西苗绣图案所蕴含的审美特征。第四章,在快速变化的当代语境中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价值与发展进行探讨。首先,从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溯源等角度分析并确立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艺术、经济价值和当代意义。其次,进一步地将其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落实到当代现实语境中,从相关企业对湘西苗绣图案的元素解读、文化提炼、现代设计理念融入等设计与开发方式、湘西苗绣图案的产品转化与再创造等角度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立足现实际遇,参考了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理论,提出了对湘西苗绣图案的保护建议,对湘西苗绣发展新路径的问题,从精神和物质两个路径进行探讨。精神上应提高创作主体的文化自信和观念、创造水平,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关注民族精神的续存;物质上应提高工艺质量、结合当代互联网和5G等科学技术资源助力物质建设和发展的新途径。最后,探讨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以小见大,探索湘西苗绣图案作为人类族群对美的表达的一部分,其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助益,以及背面深藏着的人类文化与文明创新的本质,其背面所释放出的人类共有的精神与物用之美等等所呈现出在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的文化哲思与文明造物的方向之意义。在上述的论证解析之后,本文在结论部分,对全文写作内容进行了总结,叙述了本文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也记叙了写作中遇到的研究限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其的努力克服。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记忆,它保留了形成该民族文化、精神、信仰等特质的原生状态,它是由湘西苗族族群整体、湘西苗族人民每一个人的生命发出的审美活动。湘西苗绣图案是湘西苗族人民对现实生活的感性超越,是实现心灵自由的途径,是对生活更加美好的寄托和使生存更加诗意的追求,亦是湘西苗族人民蓬勃的生命精神,与大自然与生俱来的无穷生命力互相融合、交相辉映的结果。湘西苗族、中华民族、人类族群,皆是一个整体,对湘西苗绣图案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湘西苗族文化、保护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有助于推动湘西州、湖南省乃至国家的文化繁荣和发展;有益于从局部到整体性地为中华民族、人类的不断发展、前进做出贡献。

战思齐[5](2020)在《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技术智力美学》文中提出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激发了当代艺术带来了表现的潜能。尤其是20世纪以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促使新媒体融入到互动装置艺术中,创作出很多优秀且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本文涉及的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它是一种复合的且时刻处于发展中的艺术形式,凭借各种新技术为媒介例如数字声音影像、互联网通讯技术、全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纳米生物科技等为媒介,以互动性为核心,打造一种沉浸式环境,使观众参与、交流甚至融入作品中,并成为作品的组成部分。由于传统的审美经验已经无法诠释当前“反艺术”语境下的新媒体艺术作品,我们的审美维度必须进行重新整合。本文在新媒体艺术的视角下,以新媒体艺术家和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的“技术智力美学”为理论基础,联结技术、意识和身体三方面离散的领域,对新的美学观念进行艺术审视,探究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与传统装置艺术的审美差异。研究通过对国际公认权威且具有代表性的林茨电子艺术节、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展览和威尼斯双年展这三个知名艺术展览近年来的22个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从技术赋能、意识超越和身体嵌入这三个角度出发,在与传统艺术的对比中阐述了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所展示的新审美特征,强调观众参与在当代艺术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最后文章余论方面根据现有技术发展的趋势,展望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汪妍泽[6](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指出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张燕[7](2018)在《郎世宁绘画艺术研究》文中提出郎世宁以“双重身份”来华,既是18世纪意大利天主教的传教士,又是历经康雍乾三朝的中国宫廷画家。清末民初的中国画改良大讨论,使郎世宁逐渐成为学界热议的话题。本文拟从一个绘画实践者的视角出发,对郎世宁绘画艺术进行专题性研究。文章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课题的研究起缘、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一章,以郎世宁的双重身份为切入点,分析形成其绘画艺术风貌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通过分析解读重要代表作,对郎世宁在华51年的画风作以阶段性述评;第三章,通过对其艺术形态的分析,将其作品主要分为独立创作与合笔画创作,另对其油画创作和珐琅活计进行考证与解读;第四章,分析郎世宁的客观历史地位及其绘画艺术的历史局限性;第五章,总结郎世宁绘画艺术的影响,提出其对绘画创作者的启示,即“求变与创新”;结论部分,笔者认为郎世宁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充当了一个时间上的结点,其在艺术创作中重在“求变与创新”的探索与追求,与笔者在绘画实践中存有共鸣,对笔者有很大的启发,并且这种启发对其他更多的绘画实践者来说,也应存在共鸣。笔者以为对郎世宁绘画艺术进行专题性研究是有很必要的,这不仅对于研究清代宫廷绘画是一个有价值的内容补充,而且对于笔者自身的理论研究与绘画创作也会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本课题研究既是笔者的个人意愿也符合当今时代文化发展要求。

郝斌[8](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危春勇[9](2017)在《穿行于方寸之间的速度与激情——访《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邮票设计者沈嘉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1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纪念邮票一套,从高速铁路建设、动车整备场、铁路桥梁、铁路客站和"复兴号"动车组等方面,全方位、多视角反映了我国高铁最新的发展成果与高铁建设的崭新风貌。这套邮票由邮票印制局专业设计师沈嘉宏、尚盈分别担任套票和小型张的设计。在邮票发行前夕,笔者有机会与邮票的设计者沈嘉宏先生对话,跟随着他开启了一次穿行于方寸之间的高铁之旅,从中感受到他在邮票设计过程中的速度与激情。

武晶[10](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二、关于2000年新邮图稿的对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2000年新邮图稿的对话(论文提纲范文)

(1)苏州缂丝的多元化视觉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苏州缂丝的概述
    2.1 苏州缂丝的历史发展
        2.1.1 苏州缂丝的诞生
        2.1.2 苏州缂丝的发展到鼎盛
        2.1.3 苏州缂丝的衰落
    2.2 苏州缂丝的生产工艺与织造技法
        2.2.1 生产工具和原料
        2.2.2 生产工艺流程
        2.2.3 织造技法
    2.3 苏州缂丝的传播现状与困境
        2.3.1 苏州缂丝的传播现状
        2.3.2 苏州缂丝的传播困境
第三章 苏州缂丝多元化的视觉传播内容及特性
    3.1 苏州缂丝多元化的视觉元素特征分类
        3.1.1 丰富多元的图案题材
        3.1.2 自然灵活的色彩特征
        3.1.3 和谐均衡的构图特征
        3.1.4 独特精湛的材质工艺
    3.2 苏州缂丝的视觉特性
        3.2.1 苏州缂丝的视觉认知
        3.2.2 苏州缂丝的视觉表征
        3.2.3 苏州缂丝的视觉修辞
        3.2.4 苏州缂丝的视觉美学特征
    3.3 苏州缂丝视觉传播的价值
        3.3.1 历史文化价值
        3.3.2 社会经济价值
        3.3.3 艺术审美价值
第四章 苏州缂丝视觉传播的受众分析
    4.1 受众的心理需求与行为选择影响因素
        4.1.1 受众的概念与特征
        4.1.2 受众的心理需求分析
        4.1.3 影响受众行为选择的因素
    4.2 问卷调查方案的确立
        4.2.1 调查的对象和目的
        4.2.2 问卷的调查实施
        4.2.3 定量研究结构分析
    4.3 苏州缂丝视觉传播受众深度访谈
        4.3.1 访谈问卷设置
        4.3.2 访谈结果总结
        4.3.3 受众特征分析
第五章 苏州缂丝的多元化视觉传播系统设计方法
    5.1 苏州缂丝视觉信息设计方法
        5.1.1 思维与功能的理念创新
        5.1.2 工艺材质的多元结合创新视觉表现
        5.1.3 叙事手法连接受众情感
    5.2 视觉传播媒介的多元选择
        5.2.1 增加影像媒介的大众娱乐功能
        5.2.2 技术主导的多元视觉传播形态
        5.2.3 整合媒介促进立体化传播
    5.3 苏州缂丝受众培养方法
        5.3.1 苏州缂丝的受众细分方法
        5.3.2 苏州缂丝品牌产品的层级化
        5.3.3 共性需求促进受众的跨层流动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与表格来源
附录二: 受众调查问卷
附录三: 深度访谈内容大纲
附录四: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要成果

(2)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术语阐释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术语
    二、研究方法
        (一) 文献考证
        (二) 图像分析
        (三) 物质文化
        (四) 数据整理
    三、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现实意义
第一章 拓片与金石学
    第一节 传拓的产生
        一、传拓技艺产生的背景与条件
        二、传拓技艺的产生
    第二节 拓片的传播
        一、石刻拓片
        二、铜器铭文拓片
        三、刻帖拓本
    第三节 以拓片为中心的金石学
        一、史传和遗刻互考
        二、对书法的品评
        三、研究的成果
    第四节 拓片题跋风气的形成
        一、已有的题跋种类
        二、从卷、册到整纸的题跋
第二章 拓片的设计
    第一节 拓片工艺的设计
        一、拓片中的金石工艺设计
        二、传拓法中的设计
    第二节 文人对拓片的设计
        一、精拓
        二、构图形式的设计
第三章 题跋的设计
    第一节 题跋内容的设计
        一、解读拓片是设计的前提
        二、题跋内容的设计
    第二节 题跋形式的设计
        一、书体与风格的设计
        二、形式设计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印章的设计
        一、印风与印式的设计
        二、钤印的设计
    第四节 色彩在题跋中的设计
        一、墨色的设计
        二、纸色的设计
第四章 拓片装潢及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第一节 拓片装潢形式的设计
        一、诸多设计因素的植入
        二、拓片常见装潢形式的设计
    第二节 三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一、原纸题跋的设计
        二、拓纸以外第二层空间的题跋设计
        三、第三层绫纸的空间设计
第五章 拓片题跋经典设计案例解析
    第一节 手卷题跋设计举例
        一、刻帖手卷题跋的设计——以《兰亭序·兰亭诗》卷为例
        二、碑学以后的手卷题跋设计——以《石鼓文》为例
    第二节 从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到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一、黄易《熹平石经残石》册页的设计
        二、吴湖帆《四欧堂》册页的设计
        三、册页设计的全面升华
    第三节 四明本《西岳华山庙碑》整纸拓题跋的设计
        一、题跋人物及年表
        二、世俗伦理观对于题跋形式的影响
        三、视觉形式影响下的题跋设计
    第四节 全形拓题跋设计举例
        一、全形拓常见形式的题跋设计
        二、全形拓与绘画三维空间的设计
结论
尾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图版目录
表格目录
附录
后记

(3)《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史料
    五、研究内容与价值
第一章 丁谦与《蓬莱轩地理学丛书》
    第一节 丁谦及其着述
        一、丁谦的生平
        二、丁谦的着述
    第二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相关问题
        一、清末民初考据学视阈下的《丛书》
        二、版本流传
        三、叙校情况
        四、编着方式
    第三节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史地问题
        一、考证的范围
        二、考证史料的筛选
        三、参引的文献情况
        四、考证凡例
        五、《丛书》的文献学价值——以对东北史地的考据为中心
        六、东北史地考证的不足
第二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民族的考证
    第一节 两汉东北诸族考证
        一、秽貊系诸族
        二、肃慎系诸族
        三、东胡系诸族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东北诸族考证
        一、秽貊系诸族
        二、肃慎系诸族
        三、东胡系诸族
    第三节 隋唐五代东北诸族考证
        一、秽貊系诸族
        二、肃慎系诸族
        三、东胡系诸族
    第四节 宋辽金东北诸族考证
        一、肃慎系诸族
        二、东胡系诸族
    第五节 明代东北诸族考证
第三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建置的考证
    第一节 两汉时期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县考证
    第二节 魏晋时期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郡城县考证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府郡县考证
        三、《宋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考证
        四、《梁书夷貊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五、《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城县考证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郡城考证
        二、《新唐书各外国传地理考证》中府城考证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州城考证
    第四节 金朝时期
第四章 《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东北地名的考证
    第一节 两汉时期
        一、《汉书朝鲜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二、《后汉书东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第二节 魏晋时期
        一、《三国志乌桓、鲜卑、东夷传》中的地名考证
        二、《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水名考证
        三、《魏书外国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第三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隋书四夷传地理考证》中的地名考证
        二、《新唐书突厥传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名考证
        三、《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地理考证》中的山水地名考证
    第四节 《丛书》第二集中的东北水名考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表格索引
    丁谦着述集补
        一、高句丽国有二考
        二、辽上京临潢府考
        三、曹廷杰金上京会宁府考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湘西苗绣图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选题研究相关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五、进度安排
    六、论文预期目标
第一章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苗族图案中的特点概述
        一、纹样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二、色彩造型特点对比分析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概述
        一、研究范围界定
        二、地理环境与湘西苗绣图案
        三、经济生产与湘西苗绣图案
        四、历史文化渊源与湘西苗绣图案
第二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技法、应用与造型特征
    第一节 技法分析
        一、工具和材料
        二、制作步骤
        三、针法及技法
    第二节 应用分析
        一、服装类应用
        二、用具类应用
        三、祭祀类应用
    第三节 造型特征分析
        一、线条分析
        二、色彩分析
        三、构图分析
第三章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和审美内涵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文化内涵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宇宙观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世界观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生命观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的审美内涵
        一、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创造观念
        二、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民族精神
        三、湘西苗绣图案蕴涵的审美特征
第四章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价值与发展
    第一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文化价值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艺术价值
        三、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 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和发展路径
        一、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保护探讨
        二、湘西苗绣图案在当代语境中的发展新路径
    第三节 湘西苗绣图案研究的当代意义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技术智力美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新审美
    第一节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涵义
    第二节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审美新思维
第二章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中的技术赋能:参与、动态、无界
    第一节 艺术中的技术智力审美
        一、艺术中的技术
        二、技术中的美学特质
        三、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技术审美特征
    第二节 参与:观众的选择与反馈
        一、开放性:技术赋能与观众可选择性
        二、可供性:技术交互与观众生成的反馈
    第三节 动态:交互的有机与涌现
        一、非线性:无序操作带来有机的互动
        二、块茎:技术交互和艺术结果的生成涌现
    第四节 无界:超文本技术下的超真实时空
        一、超文本:超链接技术与时空无界
        二、超真实:技术时空下的新经验
第三章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中的意识超越:沉浸、交互、想象
    第一节 艺术中的审美意识
        一、审美主客体的交互
        二、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意识审美特征
    第二节 沉浸:虚拟环境与观众的情感认知
        一、沉浸感:虚拟空间中主观情感的存在
        二、虚拟化:虚拟艺术与现实生活的沟通
    第三节 交互:意识互动与艺术的生成
        一、游牧:平滑空间的反层级生成艺术
        二、遍历性:交互下的“曲径分叉花园”
    第四节 想象性:赛博空间的重组与涌现
        一、重组:网络环境与艺术的跨界整合
        二、涌现:赛博知觉与艺术的自我生长
第四章 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中的身体嵌入:具身、遥在、公共化
    第一节 艺术中的具身美学
        一、从身体审美到身体美学
        二、新媒体交互装置艺术的具身美学
    第二节 具身:技术身体在艺术中的放大与缩小
    第三节 遥在:艺术中的身体缺席与远程在场
    第四节 公共化:艺术狂欢后的生活化审美
第五章 余论
    第一节 未来艺术的新媒介问题
    第二节 未来艺术的应用性问题
        一、未来艺术运用到生活空间
        二、未来艺术应用到商业空间
        三、未来艺术应用到城市公共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困难和不足
    第四节 结语
附录1
附录2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7)郎世宁绘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起缘
    二 本课题研究意义
    三 本课题研究现状
    四 本课题研究方法
    五 本课题创新之处
第一章 郎世宁绘画艺术成因分析
    第一节 身份与境遇——客观原因
        一 双重身份
        二 天主教在华策略
        三 清初禁教政策
        四 清帝“怀柔远人”政策
        五 耶稣会的支持
    第二节 性格使然——主观原因
        一 忠于宗教
        二 敢于冒险
        三 坚韧不拔、隐忍谨慎
        四 积极探索、求变创新
        五 考虑周全、未雨绸缪
    第三节 画院设置——创作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郎世宁绘画风貌阶段述评
    第一节 萌芽孕育(康熙五十四年——雍正元年)
        一 适应康熙审美趣味
        二 传授欧洲绘画技法
    第二节 画风转折:《聚瑞图》
    第三节 画风形成(雍正朝)
        一 关于雍正的审美趣味
        二 画风形成的代表作:《百骏图》
    第四节 黄金阶段(乾隆元年——十八年)
        一 关于乾隆的审美趣味
        二 御容像:乾隆帝后朝服像创作
        三 塞北题材纪实画:乾隆皇帝英雄形象创作
        四 节令画创作:《弘历岁朝行乐图》
        五 通景画创作
        六 圆明园西洋建筑设计和大水法设计
    第五节 臻于其极(乾隆十九年——三十一年)
        一 《万树园赐宴图》和《马术图》
        二 《乾隆皇帝平定西域战图》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郎世宁绘画艺术形态分类
    第一节 独立创作
    第二节 合笔创作
        一 郎世宁与唐岱的合笔画
        二 郎世宁与沈源的合笔
        三 郎世宁与张为邦的合笔
        四 郎世宁与陈枚的合笔
        五 郎世宁与丁观鹏的合笔
        六 郎世宁与周鲲的合笔
        七 郎世宁与金廷标的合笔
        八 郎世宁与方琮的合笔
        九 郎世宁与姚文瀚的合笔
    第三节 作品形态
        一 郎氏署款并执笔类
        二 郎氏署款合笔类
        三 郎氏作品无署款类
        四 他人署款含有郎氏执笔痕迹类
        五 伪作
    第四节 油画创作
    第五节 珐琅活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郎世宁的客观历史地位
    第一节 客观历史地位
        一 中西融合的结点:创郎氏风格绘画艺术
        二 油画大师
        三 线法画创始人
        四 建筑与装饰设计师
        五 工艺设计师
        六 中国早期西洋绘画教授
        七 铜版画设计师
    第二节 历史局限性
        一 中西绘画之差异
        二 雅俗共赏之艺术
        三 时代摒弃之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郎世宁绘画艺术的影响及启示
    第一节 影响
        一 对清代宫廷绘画的影响
        二 对清代宫廷美术教育的影响
        三 对清代“南桃北柳”的影响
        四 对清代彩瓷的影响
        五 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 启示:求变与创新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附录一 郎世宁存世作品馆藏情况
附录二 郎世宁年谱兼耶稣会士在华史事辑年
致谢

(8)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1、王琦年表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10)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已有研究综述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2.2 参考教材方面
        2.3 相关人物研究
        2.4 学术理论研究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范围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3.2 研究方法
        3.2.1 传统文献学
        3.2.2 口述史
    4 论文框架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5.1 创新点
        5.2 未尽事宜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小结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2.1.1.1 概述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2.2.1 概述
        壬子癸丑学制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西洋建筑史”
        建筑意匠学
        美术学及其它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2.3.1 美学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2.3.4 研究人员
        代表人物
    小结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沈理源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梁思成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3.2.5 其它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3.4.1 “建筑史”研究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3.4.3 谱系学式研究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3.4.5 建筑教育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小结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2.1 院系合并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3.1 时代背景概述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4.5.1 时代背景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小结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5.1.2 教材丰富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5.2.1.1 艺术性
        5.2.1.2 社会性
        5.2.1.3 普及性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5.2.3 哲学思想层面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5.3.1 《建筑师丛书》
        5.3.2 《建筑理论译丛》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5.4.2.2 研究特点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5.4.3.5 视野宽广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发表的期刊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关于2000年新邮图稿的对话(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州缂丝的多元化视觉传播研究[D]. 王喆. 江南大学, 2020(04)
  • [2]金石拓片题跋中设计因素的研究[D]. 徐世平. 苏州大学, 2020(06)
  • [3]《蓬莱轩地理学丛书》中的东北史地研究[D]. 周赫.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湘西苗绣图案研究[D]. 李楚婧.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5]新媒体互动装置艺术的技术智力美学[D]. 战思齐.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6]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7]郎世宁绘画艺术研究[D]. 张燕. 西安美术学院, 2018(01)
  • [8]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9]穿行于方寸之间的速度与激情——访《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邮票设计者沈嘉宏[J]. 危春勇. 集邮博览, 2017(12)
  • [10]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2000年新作品的对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