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论文文献综述)

戚静[1](2020)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指明了高校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建设的根本方向。2017年12月6日,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回应,是正确理解立德树人的体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题中之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要求各门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形成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学科、各学科之间立体、交叉、全面的协同育人框架,让每一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独特个体,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述评,认为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内容体系的搭建、对育人机制的构建是本研究的着力点。理解和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内涵必须从其基本历程和理论依据入手,课程思政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从建国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到改革开放后的恢复与重建,再到课程思政最新的实践探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新的问题。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遵循,以实践论为出发点、认识论为着力点、价值论为落脚点,最终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发展的重要观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指向。同时,中西方协同理论以及马克思协作合力理论为高校课程思政做好协同建设也提供了理论依据。除此之外,教育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以及学科、跨学科、合作教育的理论也能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专业、学科间实现共同育人提供科学基础。本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选取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2017年,上海市出台《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专项计划》,全面推广“课程思政”建设,启动整体试点校12所、重点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考虑学校类别、优势学科、建设过程等各因素,选取了在整体试点校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四所高校做相关案例研究,分别是复旦大学(部属高校、“985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大学(“211工程”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中医药大学(市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上海师范大学(市属高校、师范特色高校),以上四所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间早、特色明显、侧重点不同,是各高校中的先行者和排头兵,具有较强的典型示范作用和分析研究价值。在分析中发现,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其鲜明特色,并取得了很多经验。同时也存在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脱节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挖掘不够准确,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即课程内部协同不够、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协同不够、课程思政资源间协同不够,教师课程思政协同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即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不强、教师课程思政的动力不足、教师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课程思政协同中的机制不完善即课程思政协同的培育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保障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激励机制不健全、课程思政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实施中,必须首先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坚持系统性与长期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适应性与超越性相统一的原则,正确把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其次要明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和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并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本文试图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结构,构建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贯通,学科、专业、课程三级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通识课)、专业课三类课程协同的全课程育人体系;构建融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打通三类课堂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的全过程育人体系;构建全员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的育人体系。为保证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的良好运作,通过构建高校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实现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有序开展。最后,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开展进行评价,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能走对方向、取得实效。本文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两个核心环节、一个关键过程和一个保障设计指标体系,即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对协同合作的评价,并提出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体系优化的措施,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是一项巨大的工程,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以课程为出发点,各门课程、各类课堂、所有教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下的育人导向,开展思政资源渗透,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学科整体规划和布局进行顶层设计,致力于构建起内容体系完整、机制体制协同、可操作性强的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格局,使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中得到更加充分的运用。

王海霞[2](2019)在《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保证、价值引领和精神支撑;它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结晶和升华,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坚实的实践基础。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汲取了中国优秀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马列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历代党的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精髓要义,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科学回答为什么加强和怎样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等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理论,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解决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探求意识形态教育规律的过程中,对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原则、方针、内容、途径、方法等进行客观认识和安排部署的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作为主要创立者,对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形成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指出,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还针对党员干部、学生、农民、军人等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并提出“四个讲清楚”、“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定“四个自信”等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习近平提出,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是四个“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原则,习近平主要提出了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坚守意识形态教育阵地、遵循意识形态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等原则。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习近平认为,意识形态教育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习近平倡导并使用了宣传教育法、舆论斗争法、辩证分析法、示范警示法、滴水穿石法等;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途径,习近平主要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教育队伍建设、重要支撑构筑等方面阐述了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在宣传教育方面,他主张正面宣传教育和舆论斗争相结合、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和分层分类教育相结合、教育“软约束”和制度“硬措施”相结合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他主张建立健全宣传教育体制机制、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法规等,在教育队伍建设方面,他主张选拔和任用优秀教育人才、加强教育队伍培训和管理、增强教育者自我教育能力、加大对教育者的考核激励力度等,在重要支撑构筑方面,他分别从话语支撑、理论支撑、文艺支撑、环境支撑等方面构建起了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支撑体系。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具有丰富意蕴、重要价值和鲜明特征。首先,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蕴含丰富的哲学意蕴,体现了深邃的哲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主张寓言于教,在形象生动的话语隐喻中彰显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其次,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重要价值,在理论方面,它继承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在实践方面,它为促进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提供行动指南,为解决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提供科学方法,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创新提供方向指引;最后,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尤其是唯物辩证法贯穿始终,使其显示出独特而辩证的特征,实现了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任艳妮[3](2015)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的一元主导的、带有浓郁政治气息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开放、自由、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对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大学生,传媒的影响力更加明显和深远。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要想在这种复杂多变的传媒环境中发挥引导思想、培养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将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学科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状与问题的实证调研,提炼归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与接受的内在机理和联系,并根据传播要素及传播过程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情况,构建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核心概念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为研究的展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和理论基础。任何科学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问题研究主要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个层面展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是否接受和接受程度如何是评价有效性的最终标准。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本文以传播要素为横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历史为纵轴,分析和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和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自由、开放的大众传媒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固定模式和传统的路径依赖逐渐失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凸显。第四章,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行为,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章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动态层面——传播过程环节对有效性的影响。当然,在大众传播时代,传媒环境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对传播要素、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而影响传播结果的有效性。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传播要素本身应该具备的积极属性及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如何继续提升和优化这些积极属性以实现有效传播。第六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的实现路径。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因此,本部分重点探讨了在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考察,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因素及提高有效性的路径问题。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视角。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传播学来重新审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无论是从理论创新还是实践需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同时,这种研究视角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突出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传播系统中,教育者(传播者)和受教育者(受众)都是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双方地位平等,关系紧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否直接决定了传播活动的成败。因此,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就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第二,初步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分析研究多采用本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在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者的统一。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构成、效能发挥、运行过程和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传播障碍,寻找消除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和模式,由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有效展开,初步构建了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理论框架。第三,构建了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模式,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新尝试和探索。目前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都倾向于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型的传播模式。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并不只是存在唯一一种传播模式,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传播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展现出所有的传播活动。因此,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信息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李力[4](2019)在《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要求“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其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新时代,立德树人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向,它不仅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任务,并且在实践层面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化、协同化建设的现实要求。因此,本研究从立德树人的本质规定出发,通过梳理立德树人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把握现状与问题,进而以协同育人策略构建为高校立德树人实践提供有力支撑。全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本质规定研究。一是理论溯源。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厚滋养、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党的德育思想继承发展三个维度研究立德树人的发展脉络与形态;二是本质特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从培育时代新人是方向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本遵循、实现“中国梦”是鲜明主题、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本质要求四个层面进一步廓清新时代立德树人本质特征与要求。三是实践指向,明确了大学生主体成长意蕴、高校工作协同育人以及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的实践方向和原则。第二章,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立德树人既是时代概念,也是历史概念,是中国共产党对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其过程体现出曲折发展、逐步深化的主要特征。本章以中国共产党高校立德树人具体内涵的历史变迁为切入点,系统总结和梳理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与基本经验,并从历次重大转变的过程中解读、研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规律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历史方位。第三章,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现状调查。本章重点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从内涵理解、现实需求、落实效果等层面开展调研。分析得出:高校立德树人师生认同度高但内涵理解不清、主体成长愿望强烈但效果亟待深化提升、全员育人意识增强但亟待构建协同落实机制的现实状况,深入挖掘、分析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的现实依据和瓶颈问题。第四章,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的构建。本部分重在为高校立德树人的协同运行提供基本的理论参照。在结果分析基础上,探究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的机理,阐明了协同策略构建的理论依据、现实意义与价值目标,指出了导向性、中心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策略构建原则,明确了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须“三全育人”,即在全员维度实现育人主体的合力凝聚、在全过程维度实现育人实践的有效衔接、全方位维度实现育人资源的深度整合。第五章,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的实施。协同策略运行需要重点实现四个维度的协同,基于立德树人统领性实现组织协同:即党委领导与行政落实相协同、学校主导与院系主抓相协同、“主渠道”与“主阵地”相协同。基于立德树人整体性实现内容协同:即理想信念与形势政策教育相协同、道德素质与法治思维相协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协同。基于立德树人复杂性实现方法协同:即线上激活与线下督导相协同、师德引路与道德自觉相协同、主体激励与客体激励相协同;基于立德树人全局性实现载体协同,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校内革新与外部生态相协同、以文化人与活动实践相协同。

杨光[5](201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先后提出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文化自信的概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维度。“以文化人”是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以及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新策略,不仅是对新时代中央宣传思想工作新部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更是对长期以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有效补充和创新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肩负着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大使命,应依托文化进行教育引领工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提升人们在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方面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鲜明的实践价值。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重的教育学、政治学色彩,强调教育灌输、政治规范。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上来说,有其合理性。但是,应重视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用以文化人的方式引领人们走出思想政治教育泛政治化、泛生活化、孤立化的认识误区,纠正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文明关系中的代替论、否定论、困难论、无暇论等方面的错误认识。本文正是试图以此为目标,把问题聚焦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这一命题中,旨在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何以成立的前提依据,以破解问题探讨对策为指向,力求通过“怎么办”的思考,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突破路径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实现策略。全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是论文的基础,包括概念界定、关系辨析、理论基础和文本基础四部分。首先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基本概念,从以文化人内涵出发,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中“文”“化”“人”的具体指向;其次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以文化人的关系进行辨析,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和文化的育人性两方面进行论述;第三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重点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理论基础;第四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方面系统梳理了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文本基础。第二章,历史维度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着眼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解析其内容、方法、载体。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角度出发,探讨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内容;着眼传统德育中的教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群众路线、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等多种方法,探讨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方法;着眼话语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探讨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强烈文化特质。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现状及问题。综合问卷调研、实地访谈等形式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整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不断推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显着,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方面是化人之文的内容问题,如西方腐朽资本主义、浮躁功利的市场经济文化、糟粕落后的封建传统文化、庸俗娱乐的网络文化和宗教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冲击;另一方面是化人之法的问题,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亟需得到足够的重视,文化环境建设亟待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优秀文化作品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载体建设有待完善。第四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运行机制。着眼基本原则、主要环节、运行模式和机制优化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过程中,影响其运转的各要素的功能、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要素发挥功能、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及运行方式。重点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理论设想与现实实施的对接,为实践环节的工作实施提供基本思路与模式指导。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创新设计。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顶层设计、将以文化人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文化自信的导向作用三个方面厘清创新设计的前提。在此前提下,从理论武装法、实践锻炼法、环境教育法三个方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实践方式。明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创新内容,通过高举理想信念旗帜、加强大学精神塑造、打造主流校园文化、把握网络文化方向,实现思想引领、教育引导、价值涵育和舆情疏导。

李建[6](2018)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就是高等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持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具有和谐感与可亲近品质,推动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力量。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遵循。论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进行了梳理,从源头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何以具有亲和力、如何增强亲和力等问题进行了理论探析,并以此作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基石。论文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亲和力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新时代提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命题,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升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追求。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产生是大学生的认知过程充分实现、情绪情感被积极调动、接受需要得到满足的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具有情绪情感性、可渗透性、不稳定性和可扩散性的特征,具有促进认知、调节张力、评价效果的功能;从构成要素讲,主要包括教育目标亲和力、教育主体亲和力、教育内容亲和力、教育方法亲和力、教育环境亲和力和亲和力链六个部分;从结构层次看,涵盖教育目标认同感、教育内容吸引力、教育活动和谐感、教育结果获得感四个层次。研究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独立性和整体性、同时性与多端性、倍增性和消解性的特点,在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的运行包括了亲和力的激发、传递、整合、调控和升华五个主要环节。论文采用了实证的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大学生肯定主渠道有亲和力但期待全面提高、认同主阵地的有效性但期待更加人性化、认可教育环境具有一定的亲和力但期待增强渗透性、肯定合力意识初步形成但期待全面提升。分析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外部系统中实用理性至上使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产生了偏差,抽象思维欠缺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理论产生畏惧心理,而各类不良社会思潮干扰了大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学习和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系统中,教学目标整齐划一影响了认同度、教育内容发展性不足降低了吸引力、教育方法陈旧遮蔽了时代感、教育者素质欠缺弱化了课堂魅力、理论教育与实践的脱节稀释了参与激情,以及教育协同机制脆弱教育合力不牢固。根据系统理论,论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如何建构进行了探讨。认为总体建构应坚持以人为本、协同育人、与时俱进、互联网思维、继承借鉴五大原则。高校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要坚持全面性和侧重性统一、层次性和连续性统一、现实性和发展性统一的原则;具体策略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将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融合、将校内外各类具体目标融合、制定分时段可操作的教育目标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要坚持主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增强教育主体情感魅力、提升教育主体理论素养、增强教育传授魅力和提升教育人格魅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要坚持主导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生活化原则、情感化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坚持教育内容的真实性、注重教育内容的时代性、厚植教育内容的文化性、增加教育内容的趣味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要坚持相宜性、时代性、融合性、艺术性原则;具体策略上要增强方法的趣味性、合理使用现代技术、有效增强教育对象参与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要坚持和谐性、思想性和共建性原则;在具体策略上要加强校风建设优化学习环境、围绕人文主题打造文化环境、注重信息技术构建虚拟环境、重视教育情境塑造情感环境。对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保障机制提出了作好物质、制度、人员保障,加强理论研究的建议。

黄兰兰[7](2019)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是学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不仅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加强,绝对不能削弱,更要不断地提高水平。因此,进行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提高其水平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理论产生于具体的实践活动,而理论又能为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实践既是理论产生的源泉,又是理论发展的缘由。教学基本范畴的构建是开展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研究的基石,对在新形势下改进和加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指导地位,推进学科发展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由各种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而构成的范畴,是一种思维形成,是用以概括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最一般的本质联系,有助于人类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而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对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特性、教学方面等本质的一般概念的概括和反映。如何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具有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活动本质规律的教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内容。这个研究不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和经验的简单描述,也不是对教学思想和行为等现象的一般说明,而是基于对教学活动的理性认识,通过对教学的一般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后来探究其内在的本质和规律,这也是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随着党和国家对思政课教学重视程度的不断增强,学术界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尤其在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些基本上都是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中零散的研究,没有达到精确化、系统化的程度,没有形成哪些范畴是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统一认识;在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内容的阐述上,不够科学、精确、规范、系统;对基本范畴的特征和功能的研究也有待深化;在内涵界定上,未能揭示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在外延的界定上把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与基本范畴混同或等同起来等等。当前教学实践的发展和目前面临的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们要对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展开更深入的研究,进一步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进行突破和深化。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逻辑思维的指导下,以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为现实依据,以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功能、特征、建构原则、实证分析以及基本范畴的具体内容和结构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试图初步构建这门课程的教学基本范畴体系,以期为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形成系统的教学理论,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指导,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范畴的研究贡献理论力量。全文有八个章节,总体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属于绪论部分,主要阐述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展开研究的依据。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研究缘由,其次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文中主要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如“范畴”“教学基本范畴”“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等,最后对研究思路、方法、难点与主要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部分阐述了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与基础理论。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社会三个维度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进行梳理,以期能从历史性视角去探寻教学基本范畴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教化的关系,并为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奠定基础;其次,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思维为指导,对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内在规定性与存在依据进行把握,阐述了这一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和范畴确立的基本原则。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作为辩证思维的逻辑形式,既有一定的逻辑内容,也有特定的逻辑特征、功能,以及建构原则。特征包括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这一基本范畴具有保障、方法以及建构三个主要功能。保障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保障高校师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保障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保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方法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思想困惑的方法、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方法、提升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素质的基础工程的方法;构建功能是指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构建本门课程教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构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部分、为建构和完善中国精神气质提供必要条件。研究和建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需遵循五条基本原则,即知行统一原则、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问题导向性原则、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第三部分,为第四章,这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进行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与分析构建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科学性与其基本范畴具体内容的合理性和逻辑性。采用具体的实证分析方法,如调查问卷、结构方程模型、回归分析等,试图分析总结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态度状况,进而归纳总结出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揭示了形成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具体逻辑内容的实证缘由,以期构建科学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及科学正确的教学理论。第四部分,本部分包含四个章节内容,分别是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这一部分主要是具体分析阐述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具体逻辑内容。该部分根据范畴体系的一般逻辑结构,确立以“知识、思想、行为”为起点范畴,以“教师与学生”为中心范畴,以“意识形态”“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为中项范畴,以“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以“内化与外化”为终点范畴的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结构体系,并对上述范畴的涵义、缘由、特征、作用逐一论述,并对每组范畴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以及论证研究每组基本范畴的意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每组基本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和探讨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内容,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本文最后对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进行了总结概括。

孙在丽[8](2019)在《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以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为导向。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关系到高校以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面对国内国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变,市场经济深入推进,多媒体传播迅速发展等各种挑战,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认真落实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政策,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更加明确具体,教师队伍培养规划更加全面,教师队伍构成更加合理,教师队伍保障机制日益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初步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困境和影响因素,探析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本文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到80年代末,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恢复调整时期。第二阶段贯穿90年代,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改进时期。第三阶段是从进入新世纪到十八大召开之前,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推进阶段。第四阶段是从十八大召开至今,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期。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本文认为当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四个层面的挑战:高校之间思政课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平衡;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保障不足等。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本文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抓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机遇,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原则,利用和落实好国家的政策,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构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在资料的收集和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主要用到文献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实证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是:首次对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分析,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及体制研究领域的空白;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归纳思政课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完善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从思政课教师的选拔培育、成长发展、专业化建设及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健康发展。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分析。与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的理论等。通过理论研究,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方法论的指导。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进行分析和归纳。本章节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益探索,为总结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解决路径奠定基础。第三章是探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四章是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通过完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机制,健全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成长发展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适合思政课教师的保障激励机制等方面,构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孙树彪[9](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认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肖薇薇[10](2017)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国复兴,必定有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着为国育才铸魂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突出协同创新,推进内涵发展,不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创新。特别是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指明了方向。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这一中心,从研究相关理论的科学内涵出发,以湖北省部分高校为对象开展实证调研,同时以学界已有的相关实证调研数据和结果为补充借鉴,综合考察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发展现状,在对所遇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尝试以理论模型阐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在机理,进而从理论层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四个层次的七章内容:第一层是理论基础层:确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边界和内涵。主要包含第一章,对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概念及内涵分别作出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论述。本文重点对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工作、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建设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理论辨析,进而探讨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二层是实证调研分析层:通过实证调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包含第二章,主要是围绕教职工与大学生两个群体,以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湖北省部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现状,本文立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学界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探讨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建设成果与存在问题,并进一步尝试对所遇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三层是运转原理的阐释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整体运转原理进行模型构建并展开了深入分析。主要包含第三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意义、构建逻辑、构建原则的分析,深入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思路、构成要素,本文还尝试搭建了理论模型以深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发生、运转、自我优化等问题的论述,同时强调了始终坚持高校党委“一元”领导等原则的重要性。第四层是协同机制构建层:从现代管理理论的研究视角,尝试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运行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划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机制体系。主要包含第四、五、六、七章,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等,并从科学内涵、运转原理与构建策略等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这些协同机制的构建思路,尝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智慧支持。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中主要概念的厘定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高校课程育人与课程思政相关研究
        (二)高校协同育人相关研究
        (三)国外高校课程育人的相关研究
        (四)课程思政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和理论基础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历程
        (一)新中国成立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和曲折发展
        (二)改革开放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恢复与重建
        (三)2014 年以来以上海高校为代表的课程思政最新实践探索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二)协同相关理论
        (三)教育学相关理论
第二章 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现状研究
    一、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案例选择及建设情况研究
        (一)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分析
        (二)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具体课程分析
        (三)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色
        (四)上海四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可汲取的经验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脱节
        (二)高校课程思政中协同不够
        (三)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存在问题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机制不完善
第三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与责任主体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和逻辑关系把握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逻辑关系把握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责任主体
        (一)保证党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主导权
        (二)发挥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主体性
        (三)落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工作队伍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中的执行力
        (四)处理好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责任主体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体系与机制构建
    一、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二)构建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三)构建全员协同育人体系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一)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育机制构建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构建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平台机制构建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
第五章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探索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核心、关键与保障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的指导理念和评价环节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依据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四)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评价体系优化的措施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构建评价的长效机制
        (二)以指标为参考,改进和完善课程思政的质量
        (三)以“三全育人”为指引,推进协同育人建设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思想溯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一、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目标
        二、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任务
        三、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四、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教育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二、列宁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第三节 中共历代领导人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一、毛泽东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二、邓小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三、江泽民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四、胡锦涛意识形态教育理论
第二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时代召唤: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时代背景
        一、历史方位
        二、国际背景
        三、国内背景
    第二节 历史借鉴: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历史依据
        一、对苏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成败得失的反思
        二、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经验教训的借鉴
    第三节 现实需要: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现实依据
        一、顺应国内外意识形态教育形势发展的根本要求
        二、解决当前中国意识形态教育矛盾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意识形态教育实践经验的理论提升
    第四节 发展历程: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孕育阶段
        二、萌芽阶段
        三、探索阶段
        四、形成和发展阶段
第三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宏观设计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一、意识形态教育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二、意识形态教育是维护党和国家政治稳定大局的根本要求
        三、意识形态教育具有固本铸魂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目标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目标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任务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根本任务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具体任务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一、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方针
        二、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原则
第四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具体部署
    第一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理想信念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
        四、党史国史教育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第二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方法
        一、宣传教育法
        二、舆论斗争法
        三、辩证分析法
        四、示范警示法
        五、滴水穿石法
    第三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
        一、宣传教育途径
        二、制度建设途径
        三、教育队伍建设途径
        四、重要支撑构筑途径
    第四节 关于新时代意识形态教育的多维视角及具体要求
        一、领域维度具体要求
        二、群体维度具体要求
第五章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价值和特征
    第一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意蕴
        一、哲理深邃: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哲学意蕴
        二、寓教于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话语隐喻
    第二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价值
        一、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理论价值
        二、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实践价值
    第三节 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特征
        一、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
        二、整体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四、继承性和创新性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3)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逻辑构架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1.5 核心概念的界定
        1.5.1 大众传媒环境
        1.5.2 传播
        1.5.3 思想政治教育传播
        1.5.4 有效性
第2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与理论基础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
        2.1.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结果的有效性
        2.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有效性
        2.1.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的有效性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2.2.1 社会标准:社会价值的实现
        2.2.2 传播者标准:传播者预期目标的满足和实现程度
        2.2.3 受众标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接受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2.3.1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2.3.2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2.3.3 传播学相关理论
第3章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
    3.1 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
        3.1.1 以政治性、社会性目标实现为主的政治传播
        3.1.2 以专职传播者为主体的一元主导传播
        3.1.3 以政治教育信息为主要内容的意识形态传播
        3.1.4 以课堂教育和政治运动为主要方式的单向传播
        3.1.5 以集体人格为主要特征的受众被动接受传播
    3.2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路径依赖的嬗变
        3.2.1 传播环境:从保守封闭到自由开放
        3.2.2 传播实施:从政治控制到利益导向
        3.2.3 传播主体:从话语权掌控到话语权受挑战
        3.2.4 传播渠道:从组织一元控制到网络多元开放
        3.2.5 传播模式: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3.3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存在的突出问题
        3.3.1 传播者的可信性有待于提高
        3.3.2 传播信息的价值性与实效性不足
        3.3.3 传统媒介的实效性降低
        3.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佳
第4章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
        4.1.1 传播者:影响传播有效性的主导因素
        4.1.2 传播内容: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关键因素
        4.1.3 传播媒介: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4.1.4 受众: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决定性因素
    4.2 动态层面——传播过程阶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
        4.2.1 信息发出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首要阶段
        4.2.2 信息接受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关键阶段
        4.2.3 信息反馈阶段:影响传播有效性的重要阶段
第5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
    5.1 提升传播者的素质和能力,掌握传播的主导权
        5.1.1 加强政治素质以增强传播的权威性
        5.1.2 提高理论水平以增强传播的专业性
        5.1.3 提升人格魅力以增强传播的吸引力
        5.1.4 提高“把关人”意识和能力以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5.1.5 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以增强传播的技能性
    5.2 优化传播内容,增强传播的可接受性
        5.2.1 主动激发和创设传播内容的特性
        5.2.2 灵活掌握传播内容的适量性
        5.2.3 积极创新传播内容的表达方式
    5.3 在媒介融合中提高传播的有效性
        5.3.1 课堂媒介与网络媒介的融合
        5.3.2 大众传媒与新媒介的融合
        5.3.3 组织传播与新媒介的融合
    5.4 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传播的有效性
        5.4.1 重视大学生的需求提高传播的价值性
        5.4.2 优化接受图式提高信息接受的主动性
        5.4.3 尊重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规律提高传播的针对性
第6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构建的依据和原则
        6.1.1 依据
        6.1.2 原则
    6.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向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2.1 内向传播的基本过程
        6.2.2 内向传播模式的构建
        6.2.3 内向传播模式的特点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际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3.1 面对面的直接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3.2 扩散式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3.3 间接式人际传播模式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4.1 正式组织传播模式构建及特征
        6.4.2 社团组织传播模式构建及特征
        6.4.3 组织传播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6.5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5.1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的构建
        6.5.2 传统大众传播模式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6.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实现路径
        6.6.1 新媒体传播模式构建
        6.6.2 新媒体传播模式有效性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价值
    三、研究述评
    四、研究设计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规定
    一、立德树人的理论溯源
        (一)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二)源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三)中国共产党育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质特征
        (一)培育时代新人是方向目标
        (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根本遵循
        (三)实现“中国梦”是鲜明主题
        (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本质要求
    三、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实践指向
        (一)学生主体成长的实践指向
        (二)高校工作协同的实践指向
        (三)发挥“关键少数”作用的实践指向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高校立德树人的历史演进与基本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
        (一)实践历程
        (二)基本经验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
        (一)实践历程
        (二)基本经验
    三、改革开放时期(1978 年至今)
        (一)实践历程
        (二)基本经验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问卷设计
        (一)调查方法
        (二)问卷设计
        (三)研究对象
    二、数据分析与初步结论
        (一)数据分析
        (二)基本结论
    三、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二)问题成因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的构建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的价值意义
        (一)协同策略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协同策略构建的现实意义
        (三)协同策略构建的价值目标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二)中心性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
        (四)动态性原则
    三、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构建的方略
        (一)全员:育人主体的合力凝聚
        (二)全过程:育人实践的有效衔接
        (三)全方位:育人资源的深度整合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的实施
    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组织协同
        (一)党委领导与行政落实协同
        (二)学校主导与院系主抓相协同
        (三)“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
    二、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内容协同
        (一)理想信念和形势政策相协同
        (二)道德素质与法治思维相协同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相协同
    三、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方法协同
        (一)线上激活与线下督导相协同
        (二)师德引路与主体自觉相协同
        (三)主体激励与客体激励相协同
    四、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载体协同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协同
        (二)校内革新与外部生态相协同
        (三)以文化人与实践体验相协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有关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基本问题
    一、相关概念
    二、内在关系
    三、理论基础
        (一)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三)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四、文本基础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文本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文本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
    一、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内容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以文化人
        (二)革命文化的以文化人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以文化人
    二、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方法
        (一)以文化人、化民成俗的教化方法
        (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
        (三)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的方法
    三、历史维度上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载体
        (一)话语载体
        (二)活动载体
        (三)传媒载体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现状及问题
    一、调研问卷的总体设计与数据分析
        (一)调研问卷的设计结构
        (二)调研问卷的样本描述与结果统计
        (三)调研问卷的数据分析与现实状况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化人”之“文”的主要问题
        (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冲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二)市场经济负面影响造成大学生价值取向功利化
        (三)封建主义文化糟粕影响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庸俗化的网络文化挑战大学生的道德底线
        (五)宗教文化肆虐干扰大学生政治信仰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化人”之“化”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工作有弱化趋势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环境建设相对滞后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载体建设有待完善
        (四)“大思政”背景下相关教师队伍的文化素养尚需提升
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运行机制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运行原则
        (一)运行的政治方向原则
        (二)运行的系统整体原则
        (三)运行的情理交融原则
        (四)运行的涵濡浸渍原则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运行环节
        (一)理念引领的顶层环节
        (二)战略部署的中间环节
        (三)组织实施的落实环节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运行模式
        (一)闭环模式
        (二)要素模式
        (三)转化模式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运行机制的优化
        (一)运行路径优化
        (二)运行载体优化
        (三)运行制度优化
第五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创新设计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创新的前提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顶层设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融入全员过程全方位育人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彰显文化自信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方法
        (一)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理论武装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实践锻炼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环境教育法
    三、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内容
        (一)高举理想信念旗帜,实现思想引领
        (二)加强大学精神塑造,实现教育导向
        (三)突出校园文化打造,实现价值涵育
        (四)把握网络文化方向,实现舆情疏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有关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创新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命题形成过程及时代意蕴
        1.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命题的形成过程
        1.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命题提出的时代意蕴
    1.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相关概念
        1.5.1 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辨析
        1.5.2 “和”及“亲和”释义
        1.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内涵及外延
        1.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吸引力、感染力概念辨析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理论溯源
    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1.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1.2 列宁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 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1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2 邓小平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3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4 胡锦涛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2.5 习近平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论述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理论溯源的启示
        2.3.1 思想政治教育有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需求
        2.3.2 科学定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增强亲和力的前提
        2.3.3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增强亲和力的根本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基本理论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形成机理、特点与功能
        3.1.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形成机理
        3.1.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特点
        3.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功能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结构层次及评估方法
        3.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构成要素
        3.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结构层次
        3.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评估方法
    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用特点和运行过程
        3.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作用特点
        3.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运行过程
第4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的方法及样本收集
        4.1.1 调查方法
        4.1.2 样本情况
    4.2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
        4.2.1 肯定主渠道有一定的亲和性但期待全面提高
        4.2.2 认同主阵地有一定亲和性但期待更加人性化
        4.2.3 认可教育环境有一定亲和性但期待增强渗透性
        4.2.4 肯定教育合力意识初步形成但期待全面提升
        4.2.5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评价的个体差异化明显
    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存在问题的归因
        4.3.1 社会环境影响
        4.3.2 高校内部影响
第5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建构原则及策略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建构总体原则
        5.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5.1.2 与时俱进的原则
        5.1.3 互联网思维原则
        5.1.4 协同育人的原则
        5.1.5 继承借鉴的原则
    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
        5.2.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概述
        5.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原则
        5.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
        5.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概述
        5.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原则
        5.3.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
        5.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述
        5.4.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原则
        5.4.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
        5.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概述
        5.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原则
        5.5.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
        5.6.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亲和力概述
        5.6.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原则
        5.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亲和力建构实施策略
    5.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保障机制研究
        5.7.1 作好物质保障
        5.7.2 加强制度保障
        5.7.3 落实人员保障
        5.7.4 加强理论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问卷
附录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观察提纲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7)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理论深化:对系统、全面构建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召唤
        1.1.2 实践困惑: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的现实需求迫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概念
        1.3.2 “范畴”与“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1.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概念
    1.4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4.1 论文的研究思路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5.1 论文的研究难点
        1.5.2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溯源
    2.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中国共产党人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的思想贡献
        2.1.1 “人(现实的人)”范畴思想
        2.1.2 “实践”范畴思想
        2.1.3 “理想”范畴思想
        2.1.4 “原则”范畴思想
        2.1.5 “环境”范畴思想
        2.1.6 “创新”范畴思想
        2.1.7 “劳动”范畴思想
    2.2 思想资源:中国古代至近代主流意识形态德育基本范畴思想
        2.2.1 “孝、礼、乐、仁”的德育范畴思想
        2.2.2 “义、忠、信、悌”的德育范畴思想
        2.2.3 “三纲、五常、内圣、外王”的德育范畴思想
        2.2.4 “天理、道心、人性、德才”的德育范畴思想
        2.2.5 “爱国、自由、平等、博爱”的德育范畴思想
    2.3 思想借鉴: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教学基本范畴思想资源
        2.3.1 十大范畴体系思想
        2.3.2 十二个范畴表思想
        2.3.3 辩证范畴思想
        2.3.4 “知识、美德、正义、理性”范畴思想
        2.3.5 “灵魂、信仰、德性”范畴思想
        2.3.6 “人性、价值、尊严、自我”范畴思想
        2.3.7 “价值观、人本、认知、学习”范畴思想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特征、功能及建构原则
    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特征
        3.1.1 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特征
        3.1.2 导向指引下的整体性与教育教学的层次性统一特征
        3.1.3 绝对的科学性与相对的利益性统一特征
        3.1.4 实践性与认识性统一特征
    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基本功能
        3.2.1 保障功能
        3.2.2 方法功能
        3.2.3 构建功能
    3.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建构的基本原则
        3.3.1 知行统一原则
        3.3.2 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原则
        3.3.3 问题导向性原则
        3.3.4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原则
        3.3.5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实证分析
    4.1 调查整体设计与具体实施
    4.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认知现状反馈
        4.2.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单变量分析
        4.2.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总体认知状况的双变量分析
        4.2.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对高校本科思政课教学影响的整体分析
    4.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体系的逻辑结构
        4.3.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逻辑结构的意义
        4.3.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逻辑结构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和中心范畴
    5.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起点范畴:知识、思想、行为
        5.1.1 知识、思想、行为的涵义
        5.1.2 知识、思想、行为作为起点范畴的缘由
        5.1.3 知识、思想、行为三者的辩证关系
        5.1.4 研究知识、思想、行为这一范畴的意义
    5.2 思政课教学的中心范畴:教师与学生
        5.2.1 教师与学生的涵义
        5.2.2 教师与学生作为中心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5.2.3 教师与学生的辩证关系
        5.2.4 研究教师与学生的意义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
    6.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一:意识形态
        6.1.1 意识形态的涵义
        6.1.2 意识形态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6.1.3 研究意识形态的意义
    6.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
        6.2.1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涵义
        6.2.2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6.2.3 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三者的辩证关系
        6.2.4 研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教学的意义
    6.3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中项范畴之三: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
        6.3.1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涵义
        6.3.2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作为中项范畴的缘由、特征、作用
        6.3.3 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辩证关系
        6.3.4 研究理论灌输与情感共鸣的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和终点范畴
    7.1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效范畴: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
        7.1.1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涵义
        7.1.2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作为成效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7.1.3 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辩证关系
        7.1.4 研究理论自觉与思想自觉的意义
    7.2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终点范畴:内化与外化
        7.2.1 内化与外化的涵义
        7.2.2 内化与外化作为终点范畴的缘由、特点与作用
        7.2.3 内化与外化的辩证关系
        7.2.4 研究内化与外化的意义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的建构价值
    8.1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理论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
        8.1.1 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体系打下坚实根基
        8.1.2 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8.2 有助于揭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客观规律
        8.2.1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是揭示教学规律的基础
        8.2.2 思政课教学基本范畴与教学规律具有一致性
    8.3 有助于构建思政课教学标准,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实效性
        8.3.1 为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标准提供理论依据
        8.3.2 为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和增强教学实效性提供指导依据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二、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主要的创新点
第一章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第一节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概念
        一、相关概念辨析
        二、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内涵
    第二节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教育的理论
    第三节 新时代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的必然要求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题中之义
        三、培养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成绩与经验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历史进程
        一、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9 年)
        二、加强改进阶段(1990-1999 年)
        三、规范推进阶段(2000-2012 年)
        四、质量提升阶段(2012 年至今)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成绩
        一、建设了专业化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二、构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二、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领导
        三、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规划
        四、尊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五、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育
第三章 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状及成因
    第一节 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二、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使命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身的诉求
    第二节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不足
        一、普通高等学校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发展的不平衡
        二、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自身存在的问题
        三、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挑战
        四、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不足
    第三节 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二、普通高等学校体制机制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本身的影响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长效机制建设
    第一节 完善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培育机制
        一、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拔工作
        二、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育工作
    第二节 健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成长发展机制
        一、提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我完善的发展机制
        二、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互动的交流机制
        三、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机制
        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的指导机制
    第三节 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素质能力建设
        一、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助力教师队伍的发展
        二、以学科带动和学院建设助力教师队伍的发展
        三、以构建课堂合力助力教师队伍的发展
        四、打造高标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第四节 建立适合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保障激励机制
        一、加强对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
        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职称评定的单独系列管理机制
        三、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立体多元的激励机制
结语
附录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二: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访谈提纲
致谢
参考文献

(9)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逻辑展开
    四、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一) 本文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 可能的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系统分析法
        (三) 实证研究法
        (四) 跨学科研究法
第一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考察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相关概念厘定
        (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及内涵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内涵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概念及内涵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 系统学的理论阐释
        (二) 协同学的理论阐释
        (三) 管理学的理论阐释
        (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阐释
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现状考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现状的调研分析
        (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学生调研数据统计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教职工调研数据统计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调研结果分析
        (四) 对学界已有的相关实证调研数据的统计借鉴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系统内部诸多要素之间彼此孤立脱节
        (二) 系统内部的协同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互补
        (三) 教书与育人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仍然存在
        (四) 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没有明显提高
        (五) 对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遵循不够切实
        (六) 对教书育人规律的把握不够深刻
        (七) 对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没有贯彻始终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 工作理念有待”协同”跃迁
        (二) 工作环境有待”协同”应对
        (三) 工作内容有待”协同”融合
        (四) 工作方式有待”协同”创新
        (五) 工作队伍有待”协同”建设
        (六) 工作制度有待”协同”完善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内在机理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内在机理的学理价值分析
        (一) 有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协同理论的融合创新
        (二) 有助于探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与本质
        (三) 有助于探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普遍性和规律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逻辑
        (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思路
        (二)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理论模型
    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构建原则
        (一) 始终坚持和加强高校党委的”一元”领导
        (二) 科学树立育人和办学两大维度互联的协同目标
        (三) 不断创新教学、实践和党建立体互融的协同方式
        (四) 努力探索有机、有效且科学相统一的协同策略
第四章 多维共治: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一)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二)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主体构成要素
        (三) 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实践意义
    二、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一) 核心目标: 提升高校党委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能力
        (二) 根本原则: 坚持党的”一元领导”建设
        (三) 本质特征: 完善各职能部门的”多元共治”
    三、多维共治的领导管理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 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领导决策
        (二) 沟通协商管理协同计划方案
        (三) 在决策与管理的互动中优化领导决策
第五章 有机互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
    一、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一)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二)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三)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现实意义
    二、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一)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实践目标
        (二)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原则
        (三) 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特征
    三、有机互联的运行监督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 实现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会贯通
        (二)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的同向同行
        (三) 实现以文育人与实践育人的同步共育
        (四) 构建网络与现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同轴共转
        (五) 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共联
        (六) 打造思想政治工作校外资源与校内要素的协同共为
        (七) 构筑紧密相随且有机互联的监督体系
第六章 立体互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
    一、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一)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二)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三)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实践意义
    二、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一)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构建目标
        (二)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原则
        (三) 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特征
    三、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 强化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协同理念
        (二) 设立立体互融的评价考核标准
        (三) 推动工作实效评价与工作过程评价相结合
        (四) 实现师德师风考核与思想政治素养考核相结合
        (五) 搭建评价考核结果的科学反馈平台
第七章 联动互补: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
    一、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科学内涵
        (一)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基本概念
        (二)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三)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现实意义
    二、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运转原理
        (一)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目标
        (二)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原则
        (三) 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特征
    三、联动互补的激励保障协同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
        (二) 工作队伍保障、物质保障、环境保障与制度保障有效融合
        (三) 激励与保障协同激发主客体的精神动力
        (四) 激励与保障协同营造积极健康的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调查问卷
附录(二)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的访谈提纲
致谢

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内容(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研究[D]. 戚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2]习近平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D]. 王海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 任艳妮. 西北工业大学, 2015(01)
  • [4]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协同策略研究[D]. 李力.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研究[D]. 杨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D]. 李建.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7]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范畴研究[D]. 黄兰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8]新时代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孙在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9]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10]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协同机制研究[D]. 肖薇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环节和重要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