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火炬松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茜[1](2020)在《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河北平泉黄土梁子镇有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适生区,该地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培育目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部分林区每年未能及时更新密度调控措施,导致生产力低下。因此,本文以构建油松建筑材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措施体系为重点,采用空间代时间法,具体以河北平泉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重点对阳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三种立地、不同生长阶段油松林分开展全生命周期密度动态调控技术研究。剖析不同立地、不同密度梯度下油松人工林全生命周期的干形指标、树干生产力和生物量分配状况,揭示适宜油松人工林培育的最佳立地及密度效应;开展合理密度研究,制定各径级林木的树冠面积和密度指标表;制定适用于华北地区油松建筑材林密度管理图,且针对最适宜培育油松建筑材的立地,结合建筑材材种出材量,确定最佳主伐年龄。旨在实现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精细化培育和森林可持续经营,为林场等相关部门森林经营措施的制定提供精细化参考。创新之处在于首次制定出河北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提出主要立地类型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措施,填补现阶段研究的空白。主要结论如下:(1)阴坡厚土和阴坡中土相较于阳坡中土,林分整体分杈率低、活冠高长、高径比大,干形较好,且以阴坡厚土油松林分干形最佳。(2)同一林龄下阳坡中土油松林的理论密度最大,阴坡中土次之,阴坡厚土最小。对于同一径阶,林分合理经营密度大小均呈现出阳坡中土<阴坡中土<阴坡厚土。小于径阶18cm时,随着径阶增大,阴坡中土、阴坡中土和阴坡厚土油松林分的合理经营密度均逐渐减小,径阶18~22cm时,三种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合理经营密度基本一致,为500株·hm-2左右。(3)阳坡中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3000~33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10a生开始间伐,间伐强度为12%,15a和25a以强度20%、25%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为5a和10a,在成熟龄期保留株数密度1650株·hm-2让林木自然生长,保持较好干形,且生物量多向树干转移,伐期树高9~11m,平均单株材积为0.0697m3,公顷蓄积115m3,用于培育油松小径级建筑材,材种规格为8~16cm。(4)阴坡中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2700~30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9a、19a分别以20%和30%强度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伐,共间伐2次,间隔期为10a,在成熟龄期保留1500株·hm-2林分以获得较好干形,伐期树高9~11m,平均单株材积0.0920m3,公顷蓄积138m3,用于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16~22cm。初植密度为2200~2500株·hm-2,9a生开始间伐,首次间伐强度为20%,17a和27a分别以25%和30%强度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分别为8a和10a,保留密度为1000株·hm-2,伐期树高11~13m,平均单株材积0.1450m3,公顷蓄积145m3,用于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22cm。(5)阴坡厚土油松林分初植密度为2000~2300株·hm-2,按株数进行定量的下层疏伐,7a、15a分别以20%和30%强度进行第一次和第二次间伐,共间伐2次,间隔期为8a,最佳主伐年龄为47a,保留株数密度为1200株·hm-2,伐期树高11~13m,保留株树平均单株材积0.1375m3,公顷蓄积165m3,用于培育中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16~22cm。初植密度为1000~1200株·hm-2,7a生开始间伐,首次间伐强度为20%,13a和23a分别以20%和25%强度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间伐,共间伐3次,间隔期分别为6a和10a,保留密度为530株·hm-2以获得较好干形,此时树干生物量占比最佳,最佳主伐年龄为53~55a,伐期树高13~15m,保留株树平均单株材积0.2245m3,公顷蓄积119m3,用于培育大径级油松建筑材,材种规格为>22cm。
孔凌霄[2](2019)在《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5种不同林分密度(1125,1475,1900,2675,3050株/hn2)的刺槐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林地进行气象资料收集、每木检尺、树干解析以及土壤水分状况测定,研究了不同密度刺槐林各林龄阶段(3—30a)单株和林分各生长指标(单株胸径、单株树高、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林分生产力)的生长规律、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2005—2018年)土壤水分时间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土壤水分与林木生长的相关关系,建立了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探索了基于水分生产函数的林分密度调控,为确定研究区现有土壤水分条件下,刺槐林不同林龄阶段的适宜林分密度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土壤水分的年际和季节变化与年降水量保持一致,土壤水分季节变化分为平稳期、波动期、积累期和消退期4个时期;林分密度对0—200 cm 土层的土壤储水量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均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其中,低密度(1475株/hm2)刺槐林的土壤储水量显着高于高密度(>1900株/hm2)刺槐林:随着林龄的增长(3—30a),林分密度对刺槐单株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其中对胸径和材积的影响程度最为明显。(2)在1125~3050株/hm2的密度范围内,林分密度对刺槐各生长指标(单株胸径、单株树高、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林分生产力)均具有显着性影响(P<0.05)。对于单株林木而言,林分密度越大,胸径、树高、材积总生长量和单株总生物量越小,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的交点出现年份越早(即快速生长期越短);对于刺槐林分而言,林分密度越大,林分总蓄积量、总生物量和生产力越大。(3)根据林龄、林分密度和年土壤储水量,分别构建刺槐单株胸径、单株材积、单株生物量、林分蓄积量、林分生物量水分生产函数,明确了年土壤储水量与林木生长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经过分析计算可知,为达到研究区供水和耗水的水量平衡,建议研究区今后的刺槐林分生长经营目标以刺槐林分蓄积量年增量不高于2.6 m3/hm2为宜。以此经营目标为例,利用水分生产函数计算得出刺槐林10-25 a林龄范围内适宜林分密度范围如下:林龄为10a的适宜林分密度为2106株/hm2;林龄为15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1350~1419株/hm2;林龄为20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985~1072株/hm2;林龄为25 a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771~863株/hm2。综上所述,利用以林龄、林分密度和年土壤储水量构建的水分生产函数可以有效确定刺槐林各龄阶的适宜林分密度范围,为研究区刺槐林密度调控提供理论指导。
亓军红[3](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认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陈俊刚[4](2017)在《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占到总挥发物的90%以上,排放种类上千种之多,它们具有杀菌、净化空气等生理生态学功能,其又具有高反应活性,能够与大气中的氧化物质反应,生成二次有机气溶胶,对对流层臭氧的形成、全球辐射平衡、碳循环和大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植物源挥发物的研究,通过搞清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排放机制、辨识活性VOCs物种,对于更好的挥发植物在环境净化效应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以细颗粒物污染为特征的大气复合型污染日益凸显,在这种环境污染背景下,一方面森林植被通过直接覆盖地表,改变林内微气象,利用独特的枝叶结构可以捕获大气颗粒物;另一方面,森林植被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光氧化物质二次有机气溶胶又成为大气颗粒污染物的重要前体物,对于后者植物源挥发物的负效应作用机制目前还缺乏全面的了解。因此,本研究选取油松(Pinus tabuli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五种北京山区优势森林树种,系统的对植物挥发物种类和成分进行了辩识,估算了不同植物挥发物的排放速率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对单株单位叶面积到林分挥发物排放潜力量化进行了尺度转换。基于以上研究,采用室内光化学烟雾箱模拟和野外观测相结合的方式,监测体系内VOCs组分和浓度变动,动态监测体系中颗粒物新组分,推导VOCs向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反应途径,通过跟踪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变化,探讨SOA成核机制,并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大气颗粒物,分析其中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来源、分子特征、化学性质和粒径分布的时空异质性。基于气粒分配理论,探讨VOCs向二次细颗物(SFPM)转换机制,并利用气溶胶生成潜势系数法估算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SFPM)潜势。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森林树种挥发物种类具有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种类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针叶树种排放挥发物在11:00—12:00或13:00—14:00时间段达到峰值,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较多。(2)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较大。不同森林树种释放挥发物相对含量具有一定的时间差异性。从总挥发物数量上来看,不同树种挥发物相对含量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从日变化规律上来看,油松、侧柏、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挥发物在春、夏、秋、冬四季在13:00—14:00和15:00—16:00出现峰值概率较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就具体萜烯类物质而言,五种树种排放的异戊二烯相对含量在11:00-12:00达到最大值,总体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单峰”型变化趋势。五种树种单萜烯相对含量呈现“双峰双谷”型变化趋势,在11:00-12:00和15:00-16:00时间达到最大值。(3)不同森林树种释放的萜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差异性。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主要包括α-蒎烯(25.05%),β-蒎烯(13.29%),月桂烯(10.64%),香芹烯(5.81%),3-蒈烯(13.91%),水合桧烯(10.7%)。阔叶树种主要排放异戊二烯,由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释放的异戊二烯分别占到TBVOC的55.25%,76.47%,45.33%。(4)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和刺槐)排放异戊二烯速率较高,其中毛白杨排放异戊二烯速率最大。针叶树种(油松、侧柏)主要排放单萜烯,单位叶面积油松排放α-蒎烯、月桂烯和香芹烯速率较大,侧柏单位叶面积排放α-蒎烯、柠檬烯和水芹烯速率较大。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变化趋势一致,随白天温度和光照的升高而增大到最大值,随夜晚温度和光照的降低而下降到最小值。(5)单萜烯排放潜力对比,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刺槐林。从不同季节排放潜力来看,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夏季排放潜力超过冬季8倍以上。从全年不同月份排放潜力来看,油松林、侧柏林、栓皮栎林、毛白杨林和刺槐林单蒎烯排放潜力最大均均是在7月份(1.32 mg·m-2·h-1、1.19 mg·m-2·h-1、0.87 mg·m-2·h-1、0.73 mg·m-2·h-1、0.69 mg·m-2·h-1),最小是在 1 月份(0.12 mg·m-2·h-1、0.08 mg·m-2·h-1、0.1 mg·m-2·h-1、0.06 mg·m-2·h-1)。(6)针叶树种(油松、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排放萜烯类物质与大气温度和光照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呈指数增长。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在一定光照范围内呈非线性增长,并在光照达到一定程度时,排放速率增长逐渐保持平稳。不同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与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呈极显着正相关。植物单萜烯排放速率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显着正相关,而与胞间CO2浓度(Ci)呈负相关。(7)萜烯类物质通过与03发生反应对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和增长贡献很大。当O3浓度从100 ppbv提高到4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增加了 3.76×103个·cm3,颗粒物的粒径从9.8 nm增加到25.53 nm。当O3浓度为200 ppbv和400 ppbv时,颗粒物粒径增加明显,而O3浓度为100 ppbv时,颗粒物数量浓度很低,粒径变化也不明显。(8)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分为顺式和反式甲基四氢呋喃)、2-甲基甘油酸、C5-烯三醇和2-甲基丁四醇浓度分别为0.87±0.33μg·m-3、6.13±2.36μg·m-3、17.64±1.82μg·m-3 和 8.12±2.14 μg·m-3;α-/β-蒎烯的光氧化产物蒎酮酸、3-羟基戊二酸、3-甲基-1,2,3-丁三酸浓度分别为7.25±1.87μg·m-3、4.64±1.52 μg·m-3和3.12±1.14 μg·m-3;β-石竹烯的光氧化产物β-石竹酸,平均浓度为3.44±1.53 μg·m-3。植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浓度与大气温度成正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成负相关。(9)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在细模态颗粒物中浓度较大。异戊二烯的光氧化产物甲基四氢呋喃、C5-烯三醇、2-甲基丁四醇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4 nm、0.7 nm和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2-甲基甘油酸则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7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α-/β-蒎烯的氧化产物蒎酮酸呈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而其它两种氧化产物3-羟基戊二酸和3-甲基-1,2,3-丁三酸(MBTCA)则呈单峰分布,分别在0.4 nm和3.3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β-石竹烯的氧化产物β-石竹酸呈单峰分布,在0.8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丁二酸、戊二酸和o-邻苯二甲酸呈现双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5 nm-4.7 nm之间浓度达到最大值。而苹果酸、m-邻苯二甲酸、p-邻苯二甲酸浓度都呈单峰分布,分别在粒径为0.8 nm、1.1 nm和1.1 nm处浓度达到最大值。(10)针叶树种(油松和侧柏)和阔叶树种(栓皮栎、毛白杨、刺槐)释放的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油松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43μg/m3(春季)、12.56μg/m3(夏季)、7.43 μg/m3(秋季)和 1.55μg/m3(冬季)的 SFPM。油松和侧柏释放的α-蒎烯、β-蒎烯是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两种物质。侧柏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46 μg/m3(春季)、9.27 μg/m3(夏季)、8.56 μg/m3(秋季)和1.33μg/m3(冬季)的SFPM。栓皮栎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5.19 μg/m3(春季)、11.09μg/m3(夏季)、和5.69μg/m3(秋季)的SFPM。毛白杨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6.94 μg/m3(春季)、9.86 μg/m3(夏季)、和7.85 μg/m3(秋季)的SFPM。刺槐树种排放的挥发物共产生了 7.82 μg/m3(春季)、9.26 μg/m3(夏季)、和5.69 μg/m3(秋季)的SFPM。其中,春夏秋冬四季烯烃类物质是对二次细颗粒物的贡献率最大。α-蒎烯、β-蒎烯、3-蒈烯、β-石竹烯和长叶烯是阔叶树种排放的烯烃类物质中对SFPM生成贡献率较高的物质。
王林和,姚喜军[5](2014)在《干旱、半干旱区造林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造林密度的研究分析,详细阐述了造林密度与水分平衡的关系;造林密度与近自然造林的关系;造林密度与林种的关系。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结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情况,给出该区域小叶锦鸡儿、胡枝子、油松、樟子松、沙地柏、油蒿等几种常见乔灌木树种造林的合理密度范围,为干旱地区造林绿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刘红[6](2011)在《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木种苗是林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林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林分质量、提高人工林生产力,增加森林资源和木材供给,维持森林遗传多样性和提高人工林生物学稳定性,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林木种苗发展决定着我国营林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但是,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着许多深层次问题,种质资源保护不力,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良种选育推广薄弱,扶持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能力和执法能力不强,与发展现代林业和实现林业发展目标的要求不相适应。本文以林木遗传育种和林木良种管理工程科学、经济理论、管理理论为指导,以相关法律为依据,采用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专题研究、典型案例与综合研究相结合,现场调查、访谈与文献法相结合,林业学科与多学科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构建林木种苗发展的理论技术体系、研发生产供应管理体系、技术经济政策体系为研究目标,系统分析了我国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世界林木种苗发展特点,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危机,中国林木种苗发展典型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林业建设和城乡发展对林木种苗的需求;阐述了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了“林木种苗发展的系统工程论”的构想及其体系作为基础的现代林木种苗发展道路的可行性,以及林木种苗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途径等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林木种苗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和关键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用心探索。笔者建议,林木种苗事业建设是国家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中国的林木种苗事业实现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建立长期的国家林木种苗发展体系和保障机制,即:科技创新和林木良种选育推广体系、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需要从发展战略、经营思想和种苗技术要求特点出发,按主导功能和生产目的,将林木种苗建设划分为公益性种子建设工程(包括,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林木良种选育、林木良种生产和林木种子贮备等工程)、商品性苗木培育工程(包括,绿化观赏苗木培育、造林绿化的各类种植材料培育等工程)和兼融性种苗建设工程(包括,林木采种基地、保障性苗圃工程)三大类,进而制定不同的目标、政策和措施。最后,提出了推进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改革建议。
柏方敏[7](2010)在《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十大淡水养殖基地之一。为保障湖区农业的稳定和持续高产,在原有防护林建设的基础上,1998年又启动了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农业为目的的中德合作生态造林项目,项目目标在湖区8个县市区五年内完成封山育林(Preserved forest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n hilly areas along the lake(PF))、补植封山育林(Replanting preserved forest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on hilly areas along the lake (RPF))、平原湖区防护林(Protective forest bands on plain area(PFB))、防浪护堤林(Wave-break Forest bands along the shores of the lake(WFB))3万公顷的营造任务。本研究在项目区澧县选择上述4种营造成功的防护林,对这4种防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组成、生物生产力、养分积累、碳储存及生态影响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1、封山育林、补植封山育林和平原湖区防护林地土壤为红壤、pH值4.54-5.27,呈酸性,土壤质地为粘土类;防浪护堤林地土壤为湖潮土,pH值为8.18,呈碱性,土壤质地为壤土类;有机质含量11.03-29.00g·kg-1,且封山育林地显着高于补植封山育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和防浪护堤林地(p<0.05);土壤中N素有效率低、仅为1.46%;P含量不高,仅0.16-0.67g·kg-1,且防浪护堤林地显着高于其余三种防护林地(p<0.05);K元素含量在4种防护林地间差异不显着(p>0.05),为2.53-2.90 g·kg-1;Ca、Mg含量以防浪护堤林地最高,分别为16.89 g·kg-1、5.03 g·kg-1,且显着高于其余三种防护林地的27-41倍和3-4倍(p<0.05);微量元素以Fe含量12555.40-15249.80 mg·kg-1最高,Cd 0.06-0.09 mg·kg-1最低,Mn含量249.80-865.98 mg·kg-1, Zn 65.16-99.28 mg·kg-1, Cu 31.57-44.16 mg·kg-1,Ni 36.59-56.26 mg·kg-1,Pb 22.08-29.99 mg·kg-1,Co 3.79-6.67 mg·kg-1。2、4种防护林物种丰富度指数为:封山育林乔木层9、灌木层17、草本层8,补植封山育林20、24、10,平原湖区防护林6、5、5,防浪护堤林1、2、3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封山育林乔木层0.893、灌木层2.432、草本层0.996,补植封山育林2.051、2.643、1.455,平原湖区防护林0.654、1.187、1.284,防浪护堤林O.000.0.673.3.010;Simpson多样性指数为封山育林乔木层0.393、灌木层0.882、草本层0.456,补植封山育林0.827、0.912、0.701,平原湖区防护林0.326、0.605、0.691,防浪护堤林0.000、0.480、0.947;Pielon均匀度指数为封山育林乔木层0.406、灌木层0.858、草本层0.479,补植封山育林0.685、0.832、0.632,平原湖区防护林0.406、0.737、0.708,防浪护堤林0.000、0.971、0.860。4种防护林林下植被物种数逐步增加,有利于林地保护和地力维持。3、4种防护林中,封山育林22年生马尾松单株生物量为56.83kg,补植封山育林8年生马尾松为4.27kg、8年生湿地松为3.62kg,平原湖区防护林10年生湿地松为20.46kg、6年生马尾松为5.07kg,防浪护堤林10年生杨树林为193.79kg;防护林主林层生物量为封山育林109.97t·hm-2,补植封山育林4.51 t·hm-2,平原湖区防护林28.57 t·hm-2,防浪护堤林116.27 t·hm-2,生产力为封山育林5.00 t·hm-2·a-1,补植封山育林0.58 t·hm-2·a-1,平原湖区防护林3.37 t·hm-2·a-1,防浪护堤林18.97t·hm-2·a-1;防护林下植被层生物量为封山育林3.66 t·hm-2,补植封山育林27.03 t·hm-2,平原湖区防护林5.69t·hm-2,防浪护堤林5.11 t·hm-2;死地被物层生物量封山育林、补植封山育林、平原湖区防护林和防浪护堤林分别为1.40 t.hm-2、2.01 t.hm-2、0.97 t·hm-2和1.73 t·hm-2。各防护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生产力较高,结构层次合理,中德合作生态造林结果是成功的。4、4种防护林植物体内大量营养元素含量为:N 4.05-39.04 g.kg-1, P O.33-6.97g.kg-1,K1.08-33.23 g.kg-1,Ca 1.50一21.00 g.kg-1,Mg 0.67-4.86g·kg-1;微量元素植物体内含量在160.00 mg.kg-1以上为Fe元素,在15.00mg.kg-1以下的有Ni、Pb、Cd、Mn、Zn、Cu元素。防护林植被系统中以10年生杨树积累的N、P、Ca、Mg、Cu、Ni、Pb的最高;以22年生马尾松积累的K、Fe、Mn、Zn、Cd最多。发现青冈、山矾、冬青是积累土壤中重金属元素Cd的优良木本植物,生物吸收系数值分别达4666.7、2800.0、1085.7,可作为Cd污染严重土壤修复的优选树种。防护林死地被层养分积累量,封山育林积累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别为36.23kg.hm-2、1650.18 g.hm-2,补植封山育林为41.22 kg·hm-2、2357.96 g·hm-2,防浪护堤林56.19 kg·hm-2、1936.83 g·hm-2,平原湖区防护林33.62 kg·hm-2、879.65 g·hm-2。前3种防护林更有利于林地养分的维持5、防护林地土壤碳含量为4.14-20.62g·kg-1,碳贮存量为65.57-68.33t·hm-2,且随土层加深而下降;植被系统碳贮量为15862.96-60730.86 kg·hm-2;死地被物层碳贮量为618.74-1286.45kg·hm-2。防护林生态系统碳素总贮量为:封山育林121.49t·hm-2,补植封山育林84.85t·hm-2,平原湖区防护林73.04t·hm-2,防浪护堤林129.87t·hm-2。构成防护林生态系统碳素总贮量三个分室的碳贮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植被层>死地被物层。6、对4种防护林的直接经济效益价值及水源涵养、固土保肥、固碳放氧、净化大气候、美学景观、防浪和改善当地气候等生态影响价值进行了估算和评价。结果表明,洞庭湖区营造的4种防护林每年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为31.02亿元,占总效益96.3%,每年以木材生产为主的直接经济效益为1.18亿元,仅占总效益的3.7%。表明中德合作洞庭湖生态造林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高岗[8](2009)在《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有效的保护水资源是当前重要的生态任务之一。森林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在水源涵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大多数人工林结构单一,难以起到高效发挥森林水源涵养的功能。为此,需要对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人工林分进行结构调整,使其有效地发挥高水源涵养的功效。本文以赤峰市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境内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影响水源涵养功能的因素入手,着重讨论了林分结构、土壤结构等方面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并对流域内各种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本着操作性强、科学性高的原则筛选出影响水源涵养功能发挥的林分外在表现因子和辅助因子,针对流域及流域周边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林分的特点提出低功能林的概念、界定标准和定向更新技术措施;尝试用干扰指数来定量描述林分结构,提出了该流域内发挥水源涵养功能人工林的目标林分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各种森林类型合理面积的配置和以水源涵养为目标区域森林覆被率的发展目标,提出了调整建议和目标结构。研究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运用邻体干扰模型研究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等林分结构得到,林分干扰指数与林木的胸径、树高和树冠面积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林木的高径比呈正相关关系;确定了林分类型在特定条件下的邻体干扰半径,即丘陵小叶杨柠条(Caragana microphylla)混交林、浅山小叶杨纯林、平原小叶杨林带杨树邻体影响半径分别为3m、5m、6m;油松纯林邻体影响半径为5m;华北落叶松邻体影响半径为3m。(2)通过树干解析资料,对流域内主要乔木树种小叶杨、白榆(Ulmus pumila)、油松、华北落叶松的生长过程和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累积生长量遵循3次多项式曲线;同时各树种的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其原因除受立地环境尤其是水分因子的限制外,也与林分密度有关;小叶杨、白榆、油松、华北落叶松等树种数量成熟龄分别为14a,20a,13a,17a。(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角度,对流域境内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水源涵养功能量化指标变动范围为1.95~8.91,顺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阔灌混交林>针灌混交林>灌木混交林>灌木林。针阔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在该流域内表现较好,其次是阔叶林、针叶林、阔灌混交林、针灌混交林,桑(Morus mongolica)杏(Prunus sibirica )灌木混交林、柠条灌木纯林水源涵养功能较低。(4)通过对枯落物层、土壤层涵蓄水分因子与林分表现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8种森林植被类型14项林分表现因子对涵蓄水分因子典型相关性均较大,其中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的为树高、胸径、公顷蓄积量、年蓄积生长量、郁闭度、地被物盖度、下木盖度、群落结构等8项因子,依此可运于划分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高低的林分指标因子。(5)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贝叶斯判别分析、典型判别分析等方法分别对不同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等级进行判别,并对功能等级属于第Ⅳ类的低功能林分列出划分技术参数。(6)通过层次分析法对敖汉旗以水源涵养功能为目标的森林植被类型组成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树种结构组合为针阔叶林21.78%,杨树林21.54%,油松针叶林为20.97%,山杏林12.28%,柠条林11.8%,经济林果11.63%;区域目标规划森林覆盖率为47.86%,流域规划森林覆被率为69%。(7)通过综合效果测度对研究区主要乔木树种、灌木树种、混交树种的适宜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种乔木树种达到适生要求,其中杨树和榆树表现出较广的适生范围,其次是柳树、油松成为当地荒山荒坡生态治理的主栽树种;灌木树种在该地区适生性较强,其中山杏表现出较广的适生范围,其次是沙棘、柠条、杨柴;乔木树种混交中,阔叶树混交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针阔叶树种混交表现出强的适宜性、其次是乔灌混交。(8)根据低功能林分布的特点、立地条件和所处的龄级等,在近自然理论和森林健康理论的指导下,经过调查、规划、改造等步骤稳步推进杨树、油松、华北落叶松和灌木低功能林分的更新技术,提出了各种林分更新改造模式。
周刚[9](2008)在《湖南省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一直是水土保持学科的重点的和难点之一。湖南水土流失面积达40393km2。水土流失治理已成为湖南生态安全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但其复杂的自然条件给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模式配置带来极大困难。该文对湖南省天然次生林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群落类型中的优势种群间联的测定,明确了次生状况下的天然林内植物种群之间、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了湖南主要植物种群、植物群落沿环境梯度分布的状况。从种群生态学角度剖析了马尾松、黄山松和柏木等12个较典型的优势种群的动态规律,编制了“静态生命表”,为区域水土保持林树种和模式配置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湖南水土流失区的调查和分析,获得了19个主要树种的土壤厚度生态适应极限值。进一步对19个主要树种生长区的土壤不同层次及其厚度与各树种胸径生长量(D5)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厚度(特别是表土层A+B)是影响水土流失区树种生长的主导因子。采用模糊聚类分析将以上主要树种进行了生态适应类型划分。采用母质土类+林分组成复式命名,将调查的湖南主要水土保持林分成了27个类型,按其生态经济特性分成了7个组合类群。明确了影响该省林地土壤水稳性指数和渗透系数的有关因子和3个不同雨强下不同类型林地土壤的水土流失规律及有关因子对土壤侵蚀量的影响与排序。筛选出7个高产型水土保持林类型和13个抗蚀性较强的水土保持林类型。根据上述研究,在板页岩、花岗岩和石灰岩3种地质类型区建立了11个水土保持林配置模式,对其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发现,在降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与对照相比,各水土保持林配置模式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地表径流量和产沙量。在水土保持林营造的初期,坡改梯工程措施可极大地增强林地整体的水土保持功能。本研究将为湖南水土保持林的建设提供了实用技术,并为遏止该区域内日趋严重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恶化,减少进入四水和洞庭湖的泥沙等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杨馥宁[10](2008)在《江西省靖安县森林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靖安县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林业县,多年来向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材,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该县的森林经营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可采森林资源不足。为了探索县级森林经营模式,本文通过系统总结靖安县森林经营发展历史与经验,分析1979年以来该县森林资源状况的变化及其现状,揭示了影响靖安县森林资源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全县森林经营进行了分区,对各区提出了森林经营目标及可持续经营模式,达到挖掘林业自身发展潜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和效益的目的,研究成果为靖安县开展各类森林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于指导南方集体林区县级开展森林经营,促进区域森林持续经营水平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土地纯收益法、净现值法、线性规划等方法,对靖安县森林经营模式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靖安县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存在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其有利条件包括有一定的森林经营基础,有适宜的自然条件,有良好的政策支持,建立了统一的木竹交易市场,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全社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高,实施了双改双节和沼气工程,完成了森工企业改制;其不利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林业生产周期长,经营风险大,林改后林地使用权分散,规模经营程度不高,公益林经营模式单一,补偿标准低,木竹加工产业整体落后,林业科技人才不足;内部因素包括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森林经营粗放,人工林抚育质量不高,未严格落实分类经营等。(2)本文对全县森林可持续经营进行了分区,分别为防护林及森林旅游区、自然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用材林经营区、经济林及森林蔬菜区四个大区。提出从树种,年龄和空间结构对防护林、风景林进行结构调整的理论和方法;分析、提出了防护林及森林旅游区、用材林经营区、自然保护区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经济林及森林蔬菜区的经营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个大区各类森林经营的目标体系。(3)提出了防护林及用材林的区划体系,林分调查的指标体系、调查方法及测算方法,为各林种区划及调查提供了依据和方法,为下一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奠定了基础;提出了用材林经营区次生林改造及森林抚育技术措施。(4)根据靖安县目前杉木资源丰富、市场大径材供不应求的现实,提出了建设杉木大径材经营目标及经营技术,首次提出了作业级水平杉木大径材经营模式,建设大径材基地并不一定要通过新造林培育途径,可以通过在现有16地位指数以上的杉木用材林小班选取目标树,然后通过合理的抚育间伐、林地施肥等后期集约经营管理措施,不断调整林分密度,改良树木生长环境,保证杉木林整个群体能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最终培育成大径材,其中,良种选择是基础,密度控制是关键措施。(5)采用土地纯收益法、净现值分析,研究了杉木人工林经济收益最大收获期。结果表明,影响主伐年龄的主要因素有立地条件、培育目标和贷款利率等因素:杉木人工林的成熟龄随地位指数级的提高而降低,经营杉木人工林,12地位指数级以下的林地,只宜培育小径材;14~16地位指数级的林地,可培育中径材;18指数级以上的林地方可培育大径材。提出杉木大径材的轮伐期为32-36年。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贷款利率不同,应采用不同的主伐年龄,在低利率(4%、6% )时,14、16指数级生产中径材,而18指数级培育中大径材有利;在高利率(8%以上)时,14指数级生产小径材,16指数级生产中小径材,18指数级以上生产大径材有利。(6)通过对国内外林业可持续发展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的总结归纳和分析研究,结合靖安县的实际情况,首次构建了一套4个层次28个指标组成的县级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研建的可持续性指标对该县2001、2006两年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县森林经营能力处于弱可持续状态。(7)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及建议。
二、火炬松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火炬松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林分密度研究 |
1.2.2 合理密度确定 |
1.2.3 密度效应研究 |
1.2.4 林分密度与其他林分因子关系 |
1.2.5 密度管理图研究 |
1.2.6 建筑材林研究 |
1.3 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势 |
2.1.3 气候条件 |
2.1.4 土壤类型 |
2.1.5 植被状况 |
2.1.6 水文状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样芯采集与标准木选取 |
2.2.3 建筑材材种规格制定 |
2.2.4 相关指标计算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密度作用规律 |
3.1.1 干形质量 |
3.1.2 生产力 |
3.1.3 生物量分配 |
3.1.4 小结 |
3.2 合理密度经营表 |
3.2.1 不同立地下林分树冠面积和冠幅变化 |
3.2.2 不同立地、不同郁闭度下林分理论密度变化 |
3.2.3 不同立地、不同径阶林分合理经营密度 |
3.2.4 小结 |
3.3 密度管理图 |
3.3.1 等树高线和等直径线 |
3.3.2 等疏密度线和最大密度线 |
3.3.3 自然稀疏线 |
3.3.4 密度管理图的绘制与检验 |
3.3.5 密度管理图的应用 |
3.3.6 小结 |
3.4 最佳主伐年龄 |
3.4.1 林分工艺成熟龄 |
3.4.2 林分经济成熟龄 |
3.4.3 林分数量成熟龄 |
3.4.4 小结 |
4 讨论 |
4.1 不同立地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 |
4.2 阴坡厚土油松人工林的最佳主伐年龄 |
4.3 森林成熟龄的研究探讨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2)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
1.2.2 林木生长规律研究 |
1.2.2.1 林木生长特性研究 |
1.2.2.2 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
1.2.3 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
1.2.4 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2.4.1 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2.4.2 林分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1.2.4.3 水分生产函数在密度调控中的应用 |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1 研究领域存在问题 |
1.3.2 国内外研究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吉县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土壤类型 |
2.1.6 植被特征 |
2.1.7 社会经济 |
2.2 蔡家川流域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气候特征 |
2.2.3 水文和土壤特征 |
2.2.4 地貌和植被特征 |
2.2.5 社会经济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 |
3.2.2 刺槐人工林林木生长特征 |
3.2.3 刺槐林分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3.2.4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样地设置 |
3.4.2 样地调查 |
3.4.3 树干解析 |
3.4.3.1 选取标准木 |
3.4.3.2 伐倒解析木 |
3.4.3.3 截取圆盘 |
3.4.3.4 圆盘内业处理 |
3.4.4 乔木生物量测定 |
3.4.5 土壤水分测定 |
3.4.6 气象数据测定 |
3.4.7 数据统计分析 |
3.4.7.1 相对直径计算 |
3.4.7.2 刺槐林蓄积量计算 |
3.4.7.3 土壤储水量计算 |
3.4.7.4 有序聚类法 |
4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状况 |
4.1 研究区降水动态变化分布特征 |
4.1.1 研究区降水年际变化特征 |
4.1.2 研究区降水季节变化特征 |
4.2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特征 |
4.2.1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年际变化 |
4.2.2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季节变化 |
4.2.3 土壤水分季节变化时期划分 |
4.3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5 刺槐人工林林木生长特征 |
5.1 刺槐人工林胸径生长特征 |
5.1.1 刺槐人工林胸径分布结构特征 |
5.1.1.1 刺槐人工林胸径静态分布特征 |
5.1.1.2 刺槐人工林胸径分布特征参数 |
5.1.1.3 刺槐人工林胸径结构特征 |
5.1.2 刺槐人工林胸径生长过程 |
5.1.2.1 刺槐人工林胸径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
5.1.2.2 刺槐人工林胸径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
5.2 刺槐人工林树高生长特征 |
5.2.1 刺槐人工林树高分布结构特征 |
5.2.2 刺槐人工林树高生长过程 |
5.2.2.1 刺槐人工林树高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
5.2.2.2 刺槐人工林树高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
5.2.3 刺槐人工林胸高形数 |
5.3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特征 |
5.3.1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过程 |
5.3.1.1 刺槐人工林材积总生长量变化规律 |
5.3.1.2 刺槐人工林材积平均和连年生长过程研究 |
5.3.2 刺槐人工林材积生长率研究 |
5.3.3 刺槐人工林林分蓄积量研究 |
5.4 刺槐人工林乔木生物量 |
5.4.1 刺槐人工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 |
5.4.2 刺槐人工林单株生物量模型 |
5.5 本章小结 |
6 刺槐林分密度效应研究 |
6.1 林分密度对单株胸径的影响 |
6.1.1 密度与胸径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
6.1.2 刺槐单株胸径生长模型 |
6.2 林分密度对单株树高的影响 |
6.2.1 密度与树高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
6.2.2 刺槐单株树高生长模型 |
6.3 林分密度对单株材积的影响 |
6.3.1 密度与材积总生长量的相关关系 |
6.3.2 刺槐单株材积生长模型 |
6.4 林分密度对林分蓄积量的影响 |
6.4.1 密度与林分总蓄积量的相关关系 |
6.4.2 刺槐林分蓄积量年生长模型 |
6.5 本章小结 |
7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
7.1 刺槐林土壤水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
7.2 刺槐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建立 |
7.2.1 水分生产函数形式探讨 |
7.2.2 水分生产函数因子确定 |
7.2.3 水分生产函数的建立 |
7.2.4 水分生产函数的检验 |
7.3 水分生产函数在密度调控中的应用 |
7.3.1 水分生产函数的应用意义 |
7.3.2 利用水分生产函数确定适宜林分密度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动态 |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
五、创新和不足 |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背景 |
第二节 经济背景 |
第三节 历史背景 |
第四节 自然背景 |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
第一节 造林特点 |
第二节 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 |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生物代谢 |
1.3.2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发展历程 |
1.3.3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影响因素 |
1.3.4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贡献 |
1.3.5 植物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 |
1.3.6 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SOA)形成机理 |
1.3.7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方法 |
1.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土壤特征 |
2.1.4 植被条件 |
2.1.5 森林资源概况 |
2.1.6 北京市大气污染情况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区域位置 |
2.2.2 地貌和土壤 |
2.2.3 气候和水文 |
2.2.4 植被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试验设计 |
3.1 试验材料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植物源活性VOCs研究 |
3.3.2 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研究 |
3.3.3 质量控制方法 |
3.3.4 数据处理模型与公式 |
3.4 技术路线 |
4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特征 |
4.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
4.1.1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
4.1.2 油松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
4.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
4.2.1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
4.2.2 侧柏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
4.3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
4.3.1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
4.3.2 栓皮栎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
4.4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
4.4.1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
4.4.2 毛白杨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
4.5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变化 |
4.5.1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日变化特征 |
4.5.2 刺槐挥发性有机物成分数量季节变化特征 |
4.6 讨论与小结 |
5 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相对含量变化 |
5.1 油松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
5.2 侧柏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
5.3 栓皮栎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
5.4 毛白杨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
5.5 刺槐挥发物相对含量时间变化规律 |
5.6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成分特征 |
5.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变化 |
5.6.2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日变化特征 |
5.7 讨论与小结 |
6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及排放潜力 |
6.1 不同植物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特征 |
6.2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温度动态变化 |
6.3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随光照动态变化 |
6.4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速率标准化 |
6.5 萜烯类化合物排放潜力估算 |
6.6 讨论与小结 |
7 森林植物释放萜烯类化合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植物排放萜烯类物质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 |
7.2 温度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
7.3 光照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
7.4 植物生理特征对植物萜烯类物质排放速率的影响 |
7.5 讨论与小结 |
8 森林植物萜烯类物质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机制 |
8.1 植物源挥发物臭氧氧化分解机理 |
8.2 O_3对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
8.2.1 O_3对油松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
8.2.2 O_3对侧柏排放萜烯类化合物的影响 |
8.3 植物源萜烯类化合物转化二次有机气溶胶 |
8.4 植物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臭氧分解数值模拟 |
8.5 讨论与小结 |
9 森林植物天然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组分及形态分析 |
9.1 森林区域颗粒物组分BSOA与无机离子浓度变化 |
9.2 气团和颗粒物结合水对BSOA形成的影响 |
9.3 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森林地区BSOA的影响 |
9.4 森林区域BSOA粒径分布特征 |
9.5 讨论与小结 |
10 森林植物挥发物转化二次细颗粒物分析 |
10.1 天然源VOCs转化二次细颗粒物机理 |
10.1.1 对流层生物质挥发物停留时间 |
10.1.2 生物源挥发物形成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机理 |
10.1.3 生物源挥发物转化二次有机细颗粒物估算 |
10.2 油松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
10.3 侧柏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
10.4 栓皮栎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
10.5 毛白杨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
10.6 刺槐挥发物向二次细颗粒物转化潜势 |
10.7 讨论与小结 |
11 结论与展望 |
11.1 结论 |
11.2 创新点 |
11.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5)干旱、半干旱区造林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 水分平衡与造林密度的关系研究 |
1.1.1 森林水文学的研究 |
1.1.2 林木蒸散的研究 |
1.1.3 造林密度与水分平衡 |
1.2 近自然造林与造林密度的关系研究 |
1.3 林种与密度的关系 |
2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密度之我见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1.1 林木种苗发展的技术经济背景 |
1.1.2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及供应体系概况 |
1.1.3 林木良种和苗木生产发展的主要经验 |
1.1.4 林木育种和苗木培育科学研究进展 |
1.1.5 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目前需要研究的重点 |
1.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技术路线 |
1.2.3 研究方法 |
2 林木种苗发展比较研究 |
2.1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阶段比较研究 |
2.1.1 第一阶段:号召动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初) |
2.1.2 第二阶段:研究试点阶段(1960年代初~1978年) |
2.1.3 第三阶段:基地生产阶段(1978~1999年) |
2.1.4 第四阶段:依法治种阶段(2000~2009年) |
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空间比较研究 |
2.2.1 林业发达国家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 |
2.2.2 国内外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供应发展特点比较 |
2.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的SWOT分析 |
2.3.1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优势分析 |
2.3.2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机遇分析 |
2.3.3 我国林木种苗发展不足与危机分析 |
2.4 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方向 |
2.4.1 加强林木良种基地建设和管理 |
2.4.2 建立林木良种生产和良种苗木培育扶持制度 |
2.4.3 加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保存、利用 |
2.4.4 加快林木良种选育进程 |
2.4.5 加强科技支撑和人才队伍建设 |
2.4.6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林木良种和种苗质量意识 |
2.5 本章小节 |
3 林木良种生产和种苗发展理论体系研究 |
3.1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1.1 概念 |
3.1.2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形成 |
3.1.3 林木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的理论发展 |
3.2 林木种苗发展与中国林业分工理论 |
3.2.1 中国林业分工理论内涵 |
3.2.2 林业分工理论对林木种苗发展的指导意义 |
3.3 林木种苗发展与现代林业理论 |
3.3.1 世界各国现代林业思想 |
3.3.2 中国现代林业理论内涵 |
3.3.3 用现代林业理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4 林木种苗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3.4.1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
3.4.2 生态文明理论内涵 |
3.4.3 林业和林木种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分析 |
3.5 林木种苗发展与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 |
3.5.1 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3.5.2 系统创新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
3.5.3 霍尔三维结构(Hall three dimensions structure) |
3.5.4 用系统工程论指导林木种苗发展 |
3.6 林木种苗发展与西方经济学理论 |
3.6.1 西方经济学理论内涵 |
3.6.2 分析 |
3.7 林木种苗发展与公共管理理论 |
3.7.1 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涵 |
3.7.2 公共政策理论 |
3.7.3 公共财政理论 |
3.7.4 行政法理论 |
3.8 林木种苗发展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3.8.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内涵 |
3.8.2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论基础 |
3.8.3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 |
3.9 林木种苗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
3.9.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9.2 科学发展观 |
3.9.3 林木种苗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
3.10 战略管理理论与国家种苗发展体系 |
3.1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3.10.2 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构想 |
3.11 本章小节 |
4 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 |
4.1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
4.1.3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联合攻关 |
4.1.4 主要启示 |
4.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1 研究背景 |
4.2.2 浙江省林木良种创新平台核心内容 |
4.2.3 浙江省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2.4 林木良种创新和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建设成效分析 |
4.2.5 主要启示 |
4.3 河南省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基地发展典型研究 |
4.3.1 研究背景 |
4.3.2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发展历程 |
4.3.3 河南省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经营形式及主要特点 |
4.3.4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成效分析 |
4.3.5 河南省发展非公有制种苗基地的主要经验 |
4.3.6 主要启示 |
4.4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4.4.1 研究背景 |
4.4.2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核心内容 |
4.4.3 江苏省杨树产业中的种苗生产供应成效分析 |
4.4.4 主要启示 |
4.5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1 研究背景 |
4.5.2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特点 |
4.5.3 广东省外资企业森林资源培育项目中的种苗供应成效分析 |
4.5.4 主要启示 |
4.6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典型研究 |
4.6.1 研究背景 |
4.6.2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核心内容 |
4.6.3 山西省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典型案情分析 |
4.6.4 主要启示 |
4.7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 |
4.7.1 研究背景 |
4.7.2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核心内容 |
4.7.3 河北省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成效分析 |
4.7.4 主要启示 |
4.8 本章小节 |
5 国家林木种苗供需研究 |
5.1 全国林木种苗供需现状 |
5.1.1 林木种子供需情况 |
5.1.2 苗木供需情况 |
5.1.3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4 种苗生产供应应对措施 |
5.2 发展趋势分析 |
5.2.1 结构优化——品种多样化 |
5.2.2 追求质量——品质优良化 |
5.2.3 多元体制——分工合理化 |
5.2.4 市场运作——运作市场化 |
5.2.5 法制环境——管理规范化 |
5.2.6 强化服务——服务社会化 |
5.3 需求预测 |
5.3.1 国家发展总体战略、现代林业和林业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品种丰富的良种壮苗 |
5.3.2 林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林木种苗发挥更大作用 |
5.3.3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更高要求 |
5.3.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林木种苗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5.3.5 城市绿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极大地拓展了林木种苗的发展空间 |
5.3.6 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造林对林木种苗生产和供应提出了紧迫和艰巨任务 |
5.4 本章小节 |
6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总体战略研究 |
6.1 战略思想与指导方针 |
6.1.1 林木种苗在中国林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6.1.2 确认识和把握林木种苗发展的十大关系 |
6.1.3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 |
6.1.4 "种苗发展系统工程论"思想体系(种苗"四化"的指导方针和种苗"四大体系"建设) |
6.2 战略布局与战略目标 |
6.2.1 战略布局 |
6.2.2 战略目标 |
6.2.3 战略途径 |
6.3 战略重点 |
6.3.1 科技创新和良种选育推广体系 |
6.3.2 林木种苗生产供应体系 |
6.3.3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体系 |
6.3.4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本章小节 |
7 国家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 |
7.1 国家林木种苗科技发展战略问题 |
7.1.1 战略目标 |
7.1.2 战略重点 |
7.1.3 战略措施 |
7.2 公益性林木种苗事业发展战略问题 |
7.2.1 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战略问题 |
7.2.2 林木良种繁育战略问题 |
7.2.3 林木种子贮备战略问题 |
7.3 苗木产业发展战略问题 |
7.3.1 战略目标 |
7.3.2 战略布局和重点 |
7.3.3 战略措施 |
7.4 兼容性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4.1 重点林木采种基地发展战略问题 |
7.4.2 重点国有苗圃发展战略问题 |
7.5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5.1 非公有制林木种苗发展历程与现状 |
7.5.2 战略目标 |
7.5.3 战略重点 |
7.5.4 战略措施 |
7.6 国家林木种苗区域发展战略问题 |
7.6.1 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2 油茶产业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3 城市绿化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新农村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6.5 生态文化体系建设中林木种苗发展战略问题 |
7.7 林木种苗发展的监管和服务战略问题 |
7.7.1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问题 |
7.7.2 林木种苗社会化服务问题 |
7.8 本章小节 |
8 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
8.1 现行政策回顾及理论分析 |
8.1.1 林业政策取向与种苗建设 |
8.1.2 林木种苗发展政策回顾 |
8.1.3 当前林木种苗政策落实不到位和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 |
8.1.4 理论分析 |
8.2 建立长期稳定的林木种苗事业发展国家支持体系 |
8.2.1 林木良种财政支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8.2.2 林木种苗财政支持建议 |
8.2.3 广泛的民间投入机制 |
8.3 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研究 |
8.3.1 我国林木种苗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现状 |
8.3.2 基本思路 |
8.3.3 建立科研生产管理体制的建议 |
8.4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系和多元化运行机制研究 |
8.4.1 我国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体制现状 |
8.4.2 基本思路 |
8.4.3 主要任务和内容 |
8.4.4 完善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机制的建议 |
8.5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研究 |
8.5.1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现状 |
8.5.2 基本思路 |
8.5.3 健全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法制体系和质量、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议 |
8.6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研究 |
8.6.1 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现状 |
8.6.2 基本思路 |
8.6.3 完善林木种苗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管理体制的建议 |
8.7 本章小节 |
9 结论 |
9.1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时空和内外部发展规律,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方向 |
9.2 初步建立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理论技术体系,为构建林木种苗发展战略奠定了基础 |
9.3 通过林木种苗发展案例研究,建立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的典型模式 |
9.4 基本弄清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供需状况,预测了林木种苗发展趋势 |
9.5 提出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战略,构建起中国林木种苗发展体系框架 |
9.6 理清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重点战略问题,分别提出了战略目标、重点和措施 |
9.7 完善了中国林木种苗发展技术经济政策体系,提出了林木种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 |
1 发表的论文 |
2 编着的书籍 |
3 获得的奖项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7)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防护林的发展及分类 |
1.1.1 封山育林 |
1.1.2 水土保持林 |
1.1.3 平原湖区防护林 |
1.1.4 防浪护堤林 |
1.2 防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 |
1.3 防护林生物产量 |
1.4 防护林养分特征 |
1.5 防护林碳储量 |
1.6 防护林生态影响评价 |
1.6.1 社会效益 |
1.6.2 经济效益 |
1.7 防护林的生态效益及评价 |
1.7.1 防护林的生态效益 |
1.7.2 生态效益评价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区自然概况 |
4 研究方法 |
4.1 植被群落调查及生物量测定 |
4.2 物种多样性的测定 |
4.3 植物、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 |
4.4 化学分析方法 |
4.5 数据处理 |
5 结果与分析 |
5.1 防护林土壤理化性质 |
5.1.1 土壤质地和容重 |
5.1.2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 |
5.1.3 土壤微量元素含量 |
5.2 防护林类型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
5.2.1 防护林的物种重要值及其组成比例 |
5.2.2 防护林的物种多样性 |
5.2.3 防护林的群落优势度 |
5.3 防护林生态系统生物量 |
5.3.1 各防护林主要树种单株生物量 |
5.3.2 各防护林林分生物量 |
5.3.3 防护林的生物生产力 |
5.3.4 防护林林下植被生物量 |
5.3.5 防护林林下死地被物层生物量 |
5.4 防护林类型营养元素含量 |
5.4.1 主要植物体内大量营养元素含量 |
5.4.2 植物对土壤大量营养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 |
5.4.3 主要植物体内微量元素含量 |
5.4.4 植物对土壤微量元素的生物吸收系数 |
5.5 防护林生态系统营养元素的积累量 |
5.5.1 防护林营养元素的积累量 |
5.5.2 防护林林地死地被物养分的含量及积累量 |
5.6 防护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含量及贮量 |
5.6.1 防护林林地土壤的碳素含量和贮量 |
5.6.2 防护林生态系统植被和死地被物层的碳素含量与贮量 |
5.6.3 防护林生态系统碳贮量的空间分布 |
5.7 防护林的生态影响评价 |
5.7.1 直接经济价值 |
5.7.2 水源涵养评价 |
5.7.3 净化水质的评价 |
5.7.4 固土保肥的评价 |
5.7.5 固碳放氧的评价 |
5.7.6 净化大气的评价 |
5.7.7 美学景观的评价 |
5.7.8 防浪效益和改善当地气候评价 |
6 结论 |
6.1 洞庭湖防护林土壤的理化性质 |
6.2 防护林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 |
6.3 防护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 |
6.4 防护林营养元素含量 |
6.5 防护林中营养元素的积累量 |
6.6 防护林生态系统碳素含量与贮量 |
6.7 防护林的生态影响评价 |
6.7.1 直接经济价值 |
6.7.2 生态影响评价 |
7 创新点 |
8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机理研究 |
1.2.2 林分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
1.2.3 土壤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
1.2.4 森林空间配置对水源涵养功能影响研究 |
1.2.5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评价研究 |
1.2.6 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 |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1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2 低质低效人工林更新改造研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森林资源概况 |
2.4 试验区概况 |
2.4.1 自然环境概况 |
2.4.2 流域土地利用 |
2.4.3 森林资源分布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 |
3.2.1 流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
3.2.2 流域内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
3.2.3 流域内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及综合评价 |
3.2.4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标准 |
3.2.5 流域内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更新改造技术 |
3.3 研究方法 |
3.3.1 流域内森林植被状况及生长效应调查 |
3.3.2 流域内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研究方法 |
3.3.3 流域内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研究方法 |
3.3.4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标准研究方法 |
3.3.5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更新改造、定向恢复与重建技术 |
3.4 资料整理与数据处理 |
3.5 研究技术路线 |
4 流域内主要森林植被结构特征分析 |
4.1 小叶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
4.1.1 小叶杨人工林树种组成 |
4.1.2 小叶杨人工林树高分布 |
4.1.3 小叶杨人工林直径分布 |
4.1.4 小叶杨林分树高与直径关系 |
4.1.5 小叶杨林分树高与直径回归模型 |
4.1.6 邻体干扰指数分析小叶杨林分结构 |
4.1.7 小叶杨树种邻体影响半径的确定 |
4.2 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
4.2.1 油松人工林树种组成 |
4.2.2 油松人工林树高分布 |
4.2.3 油松人工林直径分布 |
4.2.4 邻体干扰指数分析油松林分结构 |
4.2.5 油松树种邻体影响半径的确定 |
4.3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
4.3.1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人工林林分树种组成 |
4.3.2 混交人工林林分树高分布 |
4.3.3 混交人工林林分直径分布 |
4.3.4 邻体干扰指数分析落叶松~白榆混交林林分结构 |
4.3.5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林邻体影响半径的确定 |
4.4 灌木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
4.5 小结 |
5 流域内主要树种生长过程及生物量研究 |
5.1 流域主要树种生长过程 |
5.1.1 小叶杨生长过程 |
5.1.2 油松生长过程 |
5.1.3 白榆生长过程 |
5.1.4 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 |
5.1.5 生长过程曲线拟合 |
5.2 流域主要林木及林分生物量 |
5.2.1 小叶杨柠条混交林分地上生物量 |
5.2.2 华北落叶松白榆混交林分地上生物量 |
5.2.3 油松沙棘混交林分地上生物量 |
5.3 小结 |
6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与综合评价 |
6.1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类型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
6.1.1 流域内不同森林植被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特点 |
6.1.2 流域内森林植被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 |
6.1.3 流域不同森林植被林地蓄水量 |
6.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 |
6.2.1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体系 |
6.2.2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2.3 流域森林植被水源涵养功能综合评价(主成份分析法) |
6.3 森林植被类型涵蓄水功能与林分因子关系的探讨 |
6.3.1 林分因子与枯落物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
6.3.2 林分因子与土壤层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
6.3.3 林分因子与枯落物层、土壤层综合涵蓄水分功能的关系 |
6.4 小结 |
7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标准研究 |
7.1 低功能林概念的提出 |
7.2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因子选择 |
7.3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的评判 |
7.3.1 杨树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的评判 |
7.3.2 油松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评判 |
7.3.3 华北落叶松低功能水源涵养型森林植被评判 |
7.3.4 灌木林低功能水源涵养型森林植被的评判 |
7.4 小结 |
8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森林植被更新改造技术研究 |
8.1 低水源涵养功能类型划分和采取的经营措施 |
8.2 低功能水源涵养型森林植被的更新改造 |
8.2.1 树种结构的调整 |
8.2.2 目标林相的选择 |
8.2.3 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区域森林覆被率确定 |
8.2.4 更新改造树种的选择 |
8.3 低水源涵养功能型林分改造技术措施 |
8.3.1 杨树林分改造技术 |
8.3.2 油松林分改造技术 |
8.3.3 华北落叶松林分改造技术 |
8.3.4 灌木林分改造技术 |
8.4 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湖南省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域 |
2.2 自然环境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岩石 |
2.2.4 土壤 |
2.2.5 河流、水系 |
2.2.6 降雨 |
2.2.7 农业气象 |
2.2.8 土地资源 |
2.2.9 植物资源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土地利用状况 |
2.3.2 农村人口及劳动力 |
2.3.3 农村产业结构 |
2.3.4 农民收入及消费水平 |
2.4 水土流失现状及分析 |
2.4.1 水土流失现状 |
2.4.2 土壤侵蚀分区 |
2.4.3 水土流失的危害 |
2.4.4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内容 |
3.3 技术路线 |
3.4 研究方法 |
3.4.1 湖南省主要次生林群落演替规律 |
3.4.2 水土流失区主要树种生态适应性 |
3.4.3 不同水土保持林类型生产力、防护功能评价 |
3.4.4 不同水土保持林配置模式保持水土效果研究 |
4 湖南省主要次生林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主要群落类型 |
4.1.2 调查研究方法 |
4.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2.1 次生林环境背景分析与类型划分 |
4.2.2 主要次生林演替规律 |
4.3 小结 |
5 水土流失地区主要树种生态适应性 |
5.1 主要树种土壤厚度的生态适应极限与分析 |
5.2 土壤厚度对树种生长的影响与分析 |
5.3 水土流失区生境对树种生长量的影响与分析 |
5.3.1 生态因子对树种生长影响的评价 |
5.3.2 生态因子对各树种的相关性分析 |
5.4 主要树种的生态适应类型 |
5.5 小结 |
6 不同水土保持林类型生产力、防护功能评价 |
6.1 水土保持林类型的生态经济特性 |
6.1.1 类型划分及其生态经济特性 |
6.1.2 林分结构特性组合与特点 |
6.1.3 林地土壤特性与特点 |
6.1.4 不同类型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 |
6.2 不同水土保持林类型生态防护特性 |
6.2.1 林地土壤抗蚀抗冲能力 |
6.2.2 水土保持林林分持水能力 |
6.2.3 林地土壤的蓄水能力 |
6.2.4 24 个水土保持林类型各种防护能力与生产力分析 |
6.2.5 水土保持林防护功能选择的判别方程 |
6.3 小结 |
7 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的水土保持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
7.1 试验区不同配置水土保持林情况 |
7.1.1 试验小区的选择 |
7.1.2 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及其特征 |
7.2 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坡面径流、泥沙的变化 |
7.2.1 对坡面产流量的影响 |
7.2.2 对坡面产沙量的影响 |
7.2.3 不同降雨强度对不同水土保持林模式产流、产沙量的影响 |
7.2.4 坡面保土能力评价 |
7.3 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影响评价 |
7.3.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7.3.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7.4 土壤抗冲能力的强化效应评价 |
7.4.1 试验小区的选择 |
7.4.2 土壤抗冲性 |
7.4.3 与对照坡耕地水土保持效果比较 |
7.4.4 水土保持综合效果分析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10)江西省靖安县森林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 |
1.2 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1 森林经营理论的发展 |
1.2.2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涵 |
1.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特征 |
1.3 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体系研究现状及其进展 |
1.3.1 国际水平的标准与指标体系 |
1.3.2 中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 |
1.4 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研究及其进展 |
1.4.1 国外森林经营模式 |
1.4.2 我国森林经营模式 |
1.5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实践途径 |
1.5.1 森林永续经营 |
1.5.2 分类经营 |
1.5.3 森林资源资产化经营 |
1.5.4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
1.5.5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示范区 |
1.5.6 森林认证 |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6.1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与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靖安县自然条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林业发展现状 |
2.2.1 林地利用状况 |
2.2.2 森林资源概况 |
2.2.3 森林分类经营现状 |
2.2.4 林业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 |
2.2.5 林业组织机构现状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2.3.2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2.3.3 研究技术路线 |
3 靖安县森林经营管理分析 |
3.1 森林资源状况分析 |
3.1.1 林地面积、蓄积变化 |
3.1.2 林种结构分析 |
3.1.3 树种结构分析 |
3.1.4 龄组结构分析 |
3.1.5 单位面积蓄积量分析 |
3.1.6 林分郁闭度分析 |
3.1.7 不同产权资源状况分析 |
3.1.8 森林资源生长量与消耗量分析 |
3.1.9 森林资源评价 |
3.2 靖安县森林经营的历史回顾 |
3.2.1 采伐阶段划分 |
3.2.2 森林经营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4 靖安县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条件分析 |
4.1 靖安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有利条件 |
4.1.1 森林经营基础 |
4.1.2 自然条件 |
4.1.3 政策 |
4.1.4 木竹及林权交易市场 |
4.1.5 生态旅游发展迅速 |
4.1.6 全社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高 |
4.1.7 实施了“双改双节”和沼气工程 |
4.1.8 完成了森工企业改制 |
4.2 制约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主要因素分析 |
4.2.1 影响靖安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外部因素 |
4.2.2 影响靖安县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内部因素 |
4.3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需求分析 |
4.3.1 生态建设需求 |
4.3.2 经济需求 |
4.3.3 社会需求 |
4.3.4 农村发展的需求 |
4.4 小结 |
5 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构建 |
5.1 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构建的原则 |
5.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
5.1.2 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的原则 |
5.1.3 生态优先原则 |
5.1.4 发展农村经济,提高林农收入的原则 |
5.2 森林经营管理分区 |
5.3 防护林及森林旅游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
5.3.1 行政区域 |
5.3.2 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
5.3.3 区划、调查 |
5.3.4 结构调整 |
5.3.5 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模式 |
5.4 自然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
5.4.1 行政区域 |
5.4.2 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 |
5.4.3 保护对象 |
5.4.4 区划、调查 |
5.4.5 森林经营及保护模式 |
5.4.6 保护措施 |
5.5 用材林经营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模式 |
5.5.1 行政区域 |
5.5.2 用材林经营区可持续经营目标 |
5.5.3 区划、调查 |
5.5.4 用材林经营区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调整 |
5.6 经济林及森林蔬菜区可持续经营模式 |
5.6.1 行政区域 |
5.6.2 森林可持续经营主导功能目标 |
5.6.3 区划、调查 |
5.6.4 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目标体系 |
5.7 本章小结 |
6 靖安县杉木大径材的经营模式 |
6.1 杉木林成熟研究 |
6.1.1 有关经济指标 |
6.1.2 经济成熟龄的确定 |
6.1.3 工艺成熟龄的确定 |
6.1.4 培育目标与采伐年龄 |
6.2 杉木大径材经营模式 |
6.2.1 大径材国内供应现状 |
6.2.2 杉木大径材经营理论 |
6.2.3 杉木大径材作业级水平经营模式 |
6.3 本章小结 |
7 县级森林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 |
7.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7.1.1 系统性原则 |
7.1.2 全面性原则 |
7.1.3 可比性原则 |
7.1.4 可操作性原则 |
7.2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7.3 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
7.4 指标值计算 |
7.4.1 可持续经营综合指数计算方法 |
7.4.2 变量层指标调查因子与指标实际值(C 值)计算方法 |
7.4.3 变量层指标参照值(S 值)的确定 |
7.4.4 变量层指标评价值(F 值)的计算 |
7.5 权重确定方法 |
7.6 可持续经营各指标值 |
7.7 可持续经营评价结果与分析 |
7.8 小结 |
8 靖安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与建议 |
9 结论与讨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9.3 讨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火炬松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松建筑材林全生命周期密度调控研究[D]. 贾茜.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晋西黄土区刺槐林水分生产函数研究及应用[D]. 孔凌霄.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3]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4]森林植物排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二次污染物生成的影响[D]. 陈俊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干旱、半干旱区造林密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王林和,姚喜军.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4(01)
- [6]国家林木种苗发展战略研究[D]. 刘红.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7]洞庭湖区不同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及生态影响评价[D]. 柏方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8)
- [8]以水源涵养为目标的低功能人工林更新技术研究[D]. 高岗.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9(11)
- [9]湖南省水土保持林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D]. 周刚.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江西省靖安县森林经营模式研究[D]. 杨馥宁.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