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费为杠杆加强灌溉管理促进节水增收

以水费为杠杆加强灌溉管理促进节水增收

一、以水费为杠杆 强化灌溉管理促节水增收(论文文献综述)

雍会[1](2011)在《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公共物品(common goods)是指具有消费非竞争性和消费中无排他性特征的物品。而当物品具有较大的外部影响时,则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资源、荒地、生态环境等都可划入准公共物品或公共物品。水资源和荒地在产权使用、初始分配上,由于不能做到完全排他性,容易形成“公地悲剧”。加雷特·哈丁(G. Hardin)的《公地的悲剧》说明,公共物品的产权开放性,容易导致对资源的普遍滥用和环境资源消费者的“搭便车”现象。塔里木河流域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河流域,流域气候干旱,降雨稀少,蒸发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历史上,塔里木河水量充沛,是一条不安分的河、一条游荡的河,河流几乎与区域内较大的河流都发生过联系和交汇,而多年无节制的垦荒引水活动,造成流域多处河流断流,多处湖泊干涸。持续与强烈的农业开发活动对水资源分配利用产生外部性影响。一是农业开发导致源流区耗水增加,进入干流区水减少,大量湖泊干涸、河流断流;二是对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上游段耗水量和耗水比例持续增长,中游段耗水量较高但比例逐年减弱,下游段耗水量和耗水比例锐减;三是农业开发用水占用水比例过大,导致生态缺水,干流生态缺水率达需水量的39%。四是农业开发还导致产生水环境恶化,天然植被衰退,以及土地荒漠化等生态效应。本研究认为:农业开发造成流域水资源分配利用失衡,以及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水土公共物品产权不清与市场机制缺失导致流域管理失灵。由于水土资源产权不明晰,以及对产权监督管理不到位引发“公地悲剧”,并进而引发“公水悲剧”最终造成“水土资源悲剧连锁”。二是流域与区域、区域与部门分割管理,以及“九龙治水”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流域分别由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自治区与兵团不同的行政辖区,以及农业局、土地局、水利局、林业局等多个部门分割管理水土公共资源,“九龙治水”各管一段,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三是“生态经济人”(不仅具有经济人的行为理性,而且追求利益的可持续)缺失与利益主体博弈造成行为外部性。“经济人”属性使流域的不同利益主体为了利益,进行着盲目开荒和无序引水的博弈,而且“生态经济人”行为缺失造成流域管理纠正失灵。为进一步了解农户的行为选择,本研究选择了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区域的10个县(阿合奇县、和硕县、洛浦县、焉耆县、阿瓦提县、巴楚县、若羌县、新河县、墨玉县、莎车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2个团场(农一师五团、农一师六团)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750份,收回问卷654份,回收率87.2%。被调查者中汉族占60%左右,维吾尔族和柯尔克孜族各占约20%左右。经过调查分析,农户的行为选择进一步验证了农业开发外部性影响的持续存在,并主要归咎于对流域的分割管理;同时也验证了农户具有“经济人”的理性,而缺乏“生态经济人”的理性。农户的基本生存、生活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农业开发行为的外部性也难以消除。根据存在的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以及调查实证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水资源约束下的流域管理与水土资源开发对策:一是强化流域的统一协调管理。建立以水为核心的流域开发战略,强化“以水定地”,严禁随意开荒,形成统筹全流域的水土资源管理体制,统筹流域各用水主体,促进兵团与地方的协调,改变区域管理强,流域管理弱的局面。二是强化流域水土资源的产权管理。明晰流域水土公共资源产权,明晰生态产权,建立独立、公正的水权交易市场,加强公共资源产权的监督管理、有序转让与产权利益落实。三是建立农业开发与用水的市场调节机制,塑造流域“生态经济人”行为。建立科学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建立农民用水协会,建立合理的水土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形成农业开发与用水行为的市场调节机制,塑造流域各水土利益主体的“生态经济人”行为。四是促进农业进步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强土地保护与调控,稳妥控制流域人口增长,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开发与人口、经济、资源、生态的协调发展,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李鹏[2](2008)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理论与改革》文中指出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干旱缺水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除了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等“先天因素”,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等“后天因素”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而占我国水资源用量63.2%的农业用水,由于缺乏合理的约束机制,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用水矛盾突出。为此,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和合理的水价运行机制被提上日程,本文基于上述背景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理论与改革。全文贯穿于可持续发展思想。首先阐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内涵,其次对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论及其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内涵,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论述了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特点、目标、原则、手段、以及水价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接着对国内外水价进行了比较研究。系统分析阐述了我国水价管理和水价改革的发展历程,并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高度,剖析了我国水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选取美国、法国、加拿大、以色列等四个国家,对其水价形成机制、管理手段和成功经验进行了典型解剖;并对水管理体制、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对水价基本理论和水价形成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模型进行了研究。全面系统的从制定水价的理论基础、水价的性质与内涵以及水价的制定原则等方面阐述了水价理论,同时结合供水业的行业特性和我国水市场的客观情况,研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并以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构成要素为理论依据,针对可持续发展的不同阶段建立模型。最后,分析目前农业水价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并应用本文研究探讨的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模型,对陕西省大型灌区面向农业供水的水价进行测算。通过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理论系统的研究,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水资源需求侧管理是一种有效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管理模式。从用水户的角度出发,通过水价的价格杠杆作用,促进用水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水资源需求。(2)通过对国内外的水价比较研究,提出我国水价管理应该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强柔性管理、变政府直接定价为政府宏观控制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观点。(3)建立了以补偿供水生产成本为目的水价模型和考虑对生态坏境造成负面影响的补偿费用的水价模型。(4)通过对农业水价的测算,得出陕西省现行农业水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深化陕西省农业水价改革,并对水价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目前国家应该加大对水价的补偿力度,逐步实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良性运行。本论文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理论与改革,为我国合理的制定农业水价提供了理论参考,为农业水价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农业用水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丁平[3](2006)在《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人们用水的相对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业用水是我国用水的大户,农业灌溉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80%。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采取工程技术措施开发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固然重要,但从世界各国的节水经验来看,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对落后的灌溉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则是更加有效、更加重要的手段。 本文通过对产权理论、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在系统分析了我国灌溉管理制度和水价制度的历史、现状及改革方向的基础上,论证了明确水权,建立和完善水权市场和进行水价改革的必要性;通过构建农民用水协会绩效评价体系分别对湖南铁山灌区、湖北东风渠灌区和山东禹城市潘庄引黄灌区三个灌区及所属10个农民用水协会管理体制改革绩效进行了实例分析,认为只有建立和完善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强化和提高农民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才能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灌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论文还系统分析了灌溉在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 由于农业灌溉用水及其工程载体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公地悲剧”,有人用,无人管以及浪费现象非常严重。论文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分析了这些现象产生的理论根源,认为只有确定水权,明晰水利设施的产权,建立和完善水权市场才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水利设施的可持续利用。 论文分析了我国灌溉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认为目前的管理体制是传统计划经济的产物,它带来的种种弊端阻碍了我国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借鉴国外参与式灌溉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论文提出我国实施参与式灌溉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管理灌排区灌溉管理新模式,而不仅是传统的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即通过建立包括税收、投资和产业引导在内的利益补偿机制平衡农业供水机构和用水户之间的利益;通过成立资产评估和监管机构规范资产移交和管理全过程;通过建立WUA业主负责制充分调动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扩大参与管理主体间的合作领域建立政府、供水机构和用水户之间的良性合作关系:通过强化和规范政府的管理职能解决管理和服务缺位问题。这种更加开放的SIDD完善模式必将促进我国参与式灌溉管理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 水价是灌溉管理改革中比较敏感的话题,它直接关系到供水机构和用水农户的切身利益,而且具有很强的政策性。论文分析了水价的一般构成要素及制定原则,

乌拉特灌域管理局灌溉科[4](1993)在《以水费为杠杆 强化灌溉管理促节水增收》文中研究说明 在我区河套灌区,为了贯彻“合理灌溉,保证排水”防治土壤盐渍化的方针,我们从1988年开始在乌拉特前旗长胜乡星火村,长济干渠二闸上开口的付恒兴支渠上搞了以水费为杠杆,强化灌溉管理的试点,3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是河套灌区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向管理要效益的可行手段。付恒兴支渠灌溉星火村的13个社,控制面积5万亩,现灌面积2.882万亩,渠道输水能力3.5m3/s,渠道长8.0km、支渠辖斗渠18条,农(毛)渠236条。 3年来;付恒兴支渠坚持计划用水,强化灌溉管理达到了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和农业增产,

二、以水费为杠杆 强化灌溉管理促节水增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水费为杠杆 强化灌溉管理促节水增收(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1.8 研究创新
第二章 基本理论、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基本理论工具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博弈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与产权理论
        2.1.3 生态经济理论
        2.1.4 需求与供给、生态平衡与生态承载力理论
        2.1.5 其它相关研究理论
    2.2 基本方法选择
        2.2.1 新制度经济分析方法
        2.2.2 实证与规范分析方法
        2.2.3 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
第三章 塔里木河流域经济社会与自然地理概况
    3.1 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基本组成
        3.1.1 流域"四源一干"组成与上中下游分布
        3.1.2 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3.2 塔里木河流域人口经济发展状况
        3.2.1 流域所属行政区划
        3.2.2 流域人口发展状况
        3.2.3 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3 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气候状况
        3.3.1 流域地理与自然概况
        3.3.2 流域气候特征
    3.4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与绿洲农业
        3.4.1 绿洲及绿洲农业的特点
        3.4.2 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农业发展
        3.4.3 流域绿洲与绿洲农业的演替
第四章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与变迁
    4.1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的历史和成就
        4.1.1 历史时期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变迁
        4.1.2 近现代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历史变迁
    4.2 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用水历史变迁
        4.2.1 农业灌溉以人就水阶段
        4.2.2 农业灌溉以水就人阶段
        4.2.3 农业灌溉以水就地阶段
        4.2.4 现代节水农业发展
    4.3 近代塔里木河流域农业开发与农业灌溉发展
        4.3.1 流域农业土地开发规模变迁
        4.3.2 流域现状耕地和灌溉面积
        4.3.3 农业水利设施发展历史与现状
    4.4 阿瓦提县与31团人口、耕地与经济增长个案分析
第五章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生态效应
    5.1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变化的影响
        5.1.1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干流水资源减少
        5.1.2 农业开发导致源流区耗水增加
    5.2 农业开发对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产生影响
        5.2.1 农业开发对流域源流出水量无直接影响
        5.2.2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失衡
        5.2.3 流域上中下游耗水模型
    5.3 农业开发对流域不同水资源消费对象的影响
        5.3.1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出现生态需水缺口
        5.3.2 农业开发用水占流域生产、生活用水比例过大
    5.4 农业开发对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的生态环境效应
        5.4.1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水环境恶化
        5.4.2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天然植被衰退
        5.4.3 农业开发导致流域土地荒漠化
第六章 农业开发对水资源利用影响的成因
    6.1 公共物品产权不清与市场机制缺失导致水土开发失序
        6.1.1 水土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与"公地悲剧"
        6.1.2 农业水权关系不清与水权管理机制失灵
        6.1.3 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缺失与市场分配机制失灵
    6.2 流域分割管理与九龙治水导致流域"抽刀断水水不流"
        6.2.1 跨流域的源流与干流管理体制分割
        6.2.2 地方与兵团跨区域管理体制分割
        6.2.3 农业、水利与生态多头管理机制分割
    6.3 生态经济人缺失与利益主体博弈造成行为外部性
        6.3.1 经济人与生态经济人评述
        6.3.2 流域多重资源利益主体博弈
        6.3.3 涉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监督与管理不够
第七章 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的农户行为选择调查分析
    7.1 农户行为调查的组织情况与数据采集分析
        7.1.1 农户行为选择问卷调查的组织与管理
        7.1.2 被调查农户的家庭基本情况
        7.1.3 农户耕地和耗水增加验证了流域水土持续开发现象
    7.2 农户对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影响的认知
        7.2.1 农户认为造成流域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开荒行为
        7.2.2 农户认为农业开发导致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分配利用失衡
        7.2.3 农户认为对流域的管理分割是流域持续开荒的主要原因
    7.3 农户对农业开发与水资源利用影响的行为选择
        7.3.1 农户认为要获得长远发展依然是要多搞农业
        7.3.2 农户认为农业开发行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流域生态环境
    7.4 对农户认知与行为选择调查的分析
第八章 水资源约束下的流域管理与水土资源开发对策
    8.1 强化流域的统一协调管理
        8.1.1 建立以水为核心的流域开发发展战略
        8.1.2 建立统筹全流域发展的水土资源管理体制
        8.1.3 加强对流域共享水土资源利益主体的协调管理
        8.1.4 加强对流域农业开荒与违规用水的执法监督力度
    8.2 强化流域水土公共资源的产权管理
        8.2.1 明晰流域水土公共资源的产权
        8.2.2 加强以水资源为核心的产权管理体系建设
        8.2.3 加强流域公共资源产权的监督管理与利益落实
    8.3 建立合理的市场调节机制与"生态经济人"行为塑造
        8.3.1 建立基于市场经济的水权交易体系
        8.3.2 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8.3.3 "生态经济人"行为塑造与市场机制建设
    8.4 促进农业进步与流域经济社会发展
        8.4.1 大力推进节水农业发展
        8.4.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8.4.3 促进流域人口、经济与资源、生态协调发展
第九章 结语
致谢
作者简历
附录: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导师评阅表

(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理论与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水价研究进展
        1.3.1 国外水价研究进展
        1.3.2 我国水价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二章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2.1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观
        2.1.1 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1.2 水资源开发利用部门和用水户的可持续发展
        2.1.3 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2.2 需求侧管理理论与方法
        2.2.1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特点和内涵
        2.2.2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2.2.3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的手段
        2.2.4 水资源需求管理与用水户需求形态的关系
        2.2.5 水价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的作用
        2.2.6 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中各方的作用
    2.3 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2.3.1 水资源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
        2.3.2 增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能力的对策
第三章 国内外水价制度现状比较分析
    3.1 国外水价制度及实施情况
        3.1.1 国外水价总体分析
        3.1.2 典型国家水价制度及实施情况
    3.2 我国水价制度及分析
        3.2.1 水价分类及管理
        3.2.2 水价标准
        3.2.3 存在问题分析
    3.3 国内外水价比较研究
        3.3.1 水价管理体制
        3.3.2 水价形成和运行机制
        3.3.3 水价执行及水费收缴
        3.3.4 水价的管理
第四章 水价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
    4.1 制定水价的理论基础
    4.2 水价的性质与内涵
        4.2.1 水价的性质
        4.2.2 水价的内涵
    4.3 水价的制定原则
        4.3.1 水价应遵循商品定价成本回收的原则
        4.3.2 水价应遵循垄断价格政府控制的原则
        4.3.3 水价应遵循考虑公平性兼顾承受力的原则
    4.4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制定方法
    4.5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
        4.5.1 可持续发展的水价影响因素
        4.5.2 水权、水价与水市场
        4.5.3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内涵及构成要素分析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模型研究
    5.1 以补偿供水生产成本为目的的水价模型
    5.2 考虑对生态坏境造成负面影响的补偿费用的水价模型
        5.2.1 水资源开发利用完全成本的确定
        5.2.2 供水生产利润和税金的确定
    5.3 两种模型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陕西省农业水价测算及农业水价改革的对策研究
    6.1 可持续发展的陕西省农业水价测算
        6.1.1 面向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测算
        6.1.2 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水价测算
    6.2 陕西省现行农业水价合理性分析
    6.3 陕西省农业水价改革对策研究
        6.3.1 陕西省农业水价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6.3.2 陕西省农业水价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7.1 研究成果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水资源危机
        1.1.2 我国水资源状况
        1.1.3 我国灌溉用水的重要性及其面临的挑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提高灌溉用水管理效率
        1.2.2 解决传统管理体制下田间工程管理缺位问题
        1.2.3 促进水资源在不同所有者间合理流动
        1.2.4 为衡量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效果提供依据
        1.2.5 明确灌溉管理改革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地位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灌溉用水管理的理论基础
    2.1 产权理论
        2.1.1 产权基本理论
        2.1.2 水资源配置中的产权——水权
    2.2 公共产品和公共选择理论
    2.3 交易费用理论
第三章 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改革
    3.1 我国的灌溉管理制度
        3.1.1 我国灌区水权管理及存在的问题
        3.1.2 我国灌溉行政管理制度及存在的问题
    3.2 灌溉管理制度的改革
        3.2.1 我国水权管理的改革
        3.2.2 我国灌溉行政管理改革
        3.2.3 引入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
        3.2.4 发展公私合作模式
第四章 国外灌溉用水管理的经验借鉴
    4.1 发达国家灌溉管理
        4.1.1 美国
        4.1.2 法国
        4.1.3 日本
    4.2 发展中国家灌溉管理
        4.2.1 墨西哥
        4.2.2 土耳其
    4.3 国外参与式灌溉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4.3.1 国外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
        4.3.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 农业用水价格改革
    5.1 我国农业水价政策
        5.1.1 我国水价政策历史沿革
        5.1.2 农业现行水价及水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5.2 灌溉水价的核算和水费的计收
        5.2.1 灌溉水价的构成
        5.2.2 灌溉水的定价理论
        5.2.3 水费的计收
    5.3 我国灌溉用水价格改革的发展方向
        5.3.1 我国农业水价改革的限制因素
        5.3.2 我国灌溉用水价格改革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 中国自主管理灌排区灌溉水管理模式
    6.1 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的引入
    6.2 自主管理灌排区的运行机制
        6.2.1 自主管理灌排区运行主体
        6.2.2 职责及相互关系
    6.3 我国实施自主管理灌排区的效果
        6.3.1 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的优点
        6.3.2 自主管理灌排区模式存在的问题
    6.4 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自主管理灌排区新模式
        6.4.1 建立利益补偿机制
        6.4.2 成立资产评估和监管机构
        6.4.3 建立农民用水协会业主负责机制
        6.4.4 扩大主体之间合作领域
        6.4.5 地方政府管理不缺位
第七章 灌溉管理制度改革的实例分析
    7.1 用水户协会的绩效评价
        7.1.1 评价指标体系
        7.1.2 评价指标说明
        7.1.3 评估方法
    7.2 案例分析
        7.2.1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改革概况
        7.2.2 用水户协会绩效综合评价
    7.3 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7.3.1 基本经验
        7.3.2 存在的问题
第八章 灌溉管理制度改革与农民收入增长
    8.1 灌溉管理体制改革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8.1.1 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8.1.2 提高物质装备水平
    8.2 灌溉管理体制改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8.3 减少不合理收费
    8.4 增加非农行业收入
    8.5 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第九章 论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9.1 论文结论
        9.1.1 建立良好的农民用水协会运行环境及支持体系
        9.1.2 加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9.1.3 保证水源,完善水利配套设施
        9.1.4 组建农民用水协会需要把握几个关键环节
        9.1.5 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9.1.6 加强宣传和业务培训,增强农民用水协会发展后劲
    9.2 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以水费为杠杆 强化灌溉管理促节水增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开发对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影响及对策研究[D]. 雍会. 石河子大学, 2011(05)
  • [2]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水价理论与改革[D]. 李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11)
  • [3]我国农业灌溉用水管理体制研究[D]. 丁平.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4]以水费为杠杆 强化灌溉管理促节水增收[J]. 乌拉特灌域管理局灌溉科. 内蒙古水利, 1993(S1)

标签:;  ;  ;  ;  ;  

以水费为杠杆加强灌溉管理促进节水增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