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智力开发与经济开发密切结合的新思路——波阳县农函大办学情况的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张燕妹[1](2011)在《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农村社会发展进程中,智力因素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加强农村智力支持是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福建省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更对福建省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诸多原因,福建省城乡差距还较大,广大农村地区对智力支持缺乏足够的吸引力。随着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及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福建对智力支持农村要求必然增加。因此,需要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指导下,抓住人才和技术这两个关键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和支持,为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和农村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政策评价法、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以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提升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力度和效用为目标,对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基本情况作了简要的描述,指出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主要方式包括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复转退军人回乡就业创业、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这四大类。重点探讨了这四类智力支持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并发掘出影响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以福建省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为例,分析了闽侯县新农村建设状况、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和典型案例,总结出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的主要经验。最后,提出适合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发展路径和对策建议。本文的结论主要有:第一,智力支持对农村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正是为农村社会发展、结构调整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遇,但由于农村社会固有的弱势所在及发展的局限性,紧缺一大批懂技术、知市场、通信息的智力支持。所以,智力支持对农村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第二,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需要智力的有效支持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农业科技水平相对低下,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业技术人员投入不够,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等方面的限制,福建省的农村社会发展进程还是相对缓慢,农村智力支持还不够。所以,福建省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智力队伍给农村以更多的支持。第三,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分为从农村内部人力资源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两部分。对农村内部人力资源进行智力开发包括农村教育、三进村行动、科技培训等;吸引外来人力资源投入农村进行智力支持有:农业院校支农活动、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等。第四,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影响因素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影响因素包括动力因素和阻力因素。动力因素主要是由政府政策的支持、自身发展的需要、农村资源的丰富、乡土情结的促动等方面构成,推动着智力支持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过程中也存在各种阻力,主要是在观念、体制、环境、技术等方面表现出来。第五,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福建省农村应该坚持直接支持和扩散支持的发展路径,从观念着手,克服体制障碍,优化农村环境,发挥农业高等院校的作用,并及时有效的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促进福建省农村社会发展。
张亮[2](2010)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培训是农村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培训尤显重要。通过培训使农民成为文化素质高、科技素质高、懂得科技种田、能够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时代的需要。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进行研究,通过大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对于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国际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新型农民培训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以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进行系统剖析,总结提炼出我国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影响培训效率的问题。在对我国农民培训现有模式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农民培训成功模式,结合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背景,通过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和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研究,指出了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并进行了制度设计,进一步从我国农民培训投资机制、管理机制和运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研究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提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进行选择。最后提出我国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对策建议。本文得到了以下研究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我国现有农民培训模式的归纳和分类,将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分为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和市场运作类共三类模式。通过对我国农民培训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实践中涌现出的典型模式进行了有效性分析。江苏姜堰模式属于政府工程型模式,带有政府强制性,在全国推广的范围最广。河北定兴模式通过主导产业的发展,实现对农民的培训,反过来农民通过培训,促使其整体素质和技能提高,又进一步推进主导产业的发展。陕西宝鸡模式要求的条件较高,要以科技示范基地为依托,且距离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专家较多的地方较近。河北农大模式符合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为各地和当地学校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科教兴农的创新之路。北京京郊模式结合京郊实际,为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型农民培训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2)对国外具有较好借鉴意义的西欧模式、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新兴经济体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西欧模式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东亚模式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北美模式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农业生产;新兴经济体模式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人口众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培训实现由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与我国情况相类似。通过对主要因素的比较,总结出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具有法制化、主体多元化、投入规范化、体系科学化、形式多样化的共同特征,这对于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有益的经验与方法借鉴。(3)借助在全国3404份具有代表性的农民培训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和特征做一总结,并进一步发现我国农民培训仍存在专门立法空缺、管理制度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和监督评价落后的问题。从需求变化看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趋向于现代农业,具体表现为种植业趋向标准化,养殖业趋向于规模化,并向非农化和系统化发展。从供需均衡角度对我国新型农民培训进行综合分析,指出我国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也反映在结构上。具体表现形式是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较高但实际参与率较低,政府在培训中的行为与农民期望有所差距,培训内容及形式供求错位不能满足农民需求。(4)采取规范分析方法系统构建农民参与培训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并运用农民培训调查数据通过引入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二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结论:对于新型农民培训对象首先从青年农民且以务农为主的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进行选择。政府部门在组织培训时应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的长短,多安排一些系统性的培训并与农业生产环节紧密结合。培训内容要切合农民实际,对农民有一定帮助,必要时可先征求农民意见。增强为农民着想的意识,提高农民对培训的满意度,从而形成良性循环。(5)对于新型农民培训提出了“一部法律、两个部门、多种机构、几类模式”的制度安排。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训模式以政府主导类为主,说明我国农民培训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的产业领域和不同的培训目标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条件成熟的可以逐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苏振锋[3](2009)在《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西部地区科学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差距明显,特别是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技术发展应用的过程中导致了一系列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索西部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适用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在分析适用技术的历史发展,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适用技术的科学理论。其后,从经济、社会、自然和技术四个方面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条件,接着,分析了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提出了发展适用技术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契入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型,并以广西瑶族恭城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最后在分析总结国外发展适用技术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论述了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途径和社会支撑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观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适用技术的科学理论。本章首先在对适用技术理论演进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技术的科学内涵、特征和功能。其次,从技术的三维角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现代技术观的演变和未来趋势,提出了适用技术理论的产生是现代技术发展、现代技术观演进的必然结果。最后从两个层面分析了适用技术概念与其他技术概念的异同:一是作为一种技术发展战略,适用技术理论与梯度理论、反梯度理论、“蛙跳”技术理论的异同;二是作为一种具体的技术,适用技术与先进技术、优势技术、高新技术、劳动密集型技术、资金密集型技术、技术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短平快”技术、“傻瓜”技术的异同。第三章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因素分析。西部地区要发展适用技术首先必须了解发展适用技术的条件。本章系统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外部环境、经济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和科技系统等因素,这些因素决定了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方向和途径。第四章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本章在系统分析现代发展观的演进和总结西部地区传统发展模式产生的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适用技术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契入点。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型,并以广西瑶族恭城自治县生态农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第五章国外发展适用技术的成功经验。本章先后分析了日本引进适用技术的成功经验、印度发展适用技术的成功经验、新加坡以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适用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发展适用技术的途径和社会支撑系统两个方面,为西部地区提供有益借鉴。第六章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途径。本章分析、总结出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四条有效途径。一是大力推广已有的适用技术;二是改造传统技术;三是引进适用技术;四是开发适用技术。第七章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社会支撑系统。发展适用技术是集科技、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于一体的广泛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西部地区要实现适用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必须具备以下社会支撑系统:宏观管理支撑系统、技术市场支撑系统、科技体制支撑系统、科技教育支撑系统和人力资源支撑系统。
林克显[4](2008)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需要新农民。农民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深入开展农民教育研究,对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农民教育理论,推动农民教育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以福建省农民教育为研究对象,以科学发展观、人力资本理论和二元经济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个案分析法,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民教育的先进经验进行概括,对福建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民教育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证,对近年来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实践进行总结,对福建省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对福建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进行深入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加强、改进、完善、创新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具体对策措施:制定《福建省农民教育条例》,完善福建省农民教育的法律体系;建立以教育主管部门和农业院校为主体、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农民教育实施体系,创新福建省农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积极参与,拓宽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多元投入渠道。特别是要以县(市)农业职业学校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民教育主体建设。采取项目化运作、基金化管理、市场化选择等方式,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蓝色证书工程”,努力培养“专业农民”、“兼业农民”、“转业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福建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黄爱华[5](2008)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 ——党管人才问题研究》文中提出人是万物之灵。人类社会发展和演进的历史,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自觉活动和实践的结果。人才作为人类的精华,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建设的要求,提出党管人才原则,进一步确立了人才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党管人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面临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解决。党管人才原则是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孕育和发展过程。在党管人才原则正式确立之前,党对人才的管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定和坚持了一条正确的干部路线和与之相适应的方针、政策,并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二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知识分子政策。党的干部路线和知识分子政策相辅相成,既各成体系,又紧密相联,共同构成党对人才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的全部内容。党的十六大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人才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保证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党中央及时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原则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人才作为支撑;国内人才环境发生的新变化,对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形成冲击,呼唤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式;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加速了人才流动,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要求人才工作按照人才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办事;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才作为知识的载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作用越来越重要;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给我国的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挑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迫切需要选拔、培养一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领导人才和其他各方面人才,使我们党成为优秀人才密集的政党。党管人才就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通过“四管”,更好地统筹人才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类人才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从而达到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的目的。党管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更新人才工作观念,实施人才宏观调控,完善人才政策法规,整合人才工作力量,营造人才工作环境,维护国家人才安全。党管人才并不是由党包办人才工作的一切,而是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运用行政、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组织和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和人才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人才管理水平。为此,党管人才要处理好五大关系,即: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党管人才与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党管人才与发挥人才主体积极性的关系、党管人才与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党管人才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关系。党管人才的对象包括所有各级各类人才,其中重点是六支人才队伍,即:党员队伍、党政人才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技能人才队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党管人才要求从各类人才的性质和特点出发,坚持分类指导,不断扩大规模、改善结构、提高素质,整体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党管人才,从根本上来讲,要建立一套符合各类人才成长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才资源开发和配置的有效机制,这是带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问题。主要应当建立和完善七大机制,即:人才培养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选用机制、人才流动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投入机制。党管人才原则的确立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和保证党的执政安全的基础;它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它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彭希林[6](2008)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让广大农民更快地富裕起来。然而,富裕的生活不是他人赐予的,要靠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自己来创造。新农村建设,必须千千万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同时具有健康体质的新型农民。在我国,相当多的农民只有传统农耕经验和技能,现代文化知识和技能欠缺,要帮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新型劳动者,发挥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背景下,本文从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出发,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做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农民的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型农民的素质模型,概括提出了新型农民的内在素质要求,并利用TN法分析了制约培养新型农民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农村人口数量、经营规模和农民人均收入、户籍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教育培训投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与农民国民待遇等等,同时还分析了农民思想意识是制约培养新型农民的内部因素。接着对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机理研究表明,培养新型农民与提高劳动效率、促进农村物质资本积累、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制度变革具有双向互动的关系。借鉴国外农民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和实际,提出了我国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即通过树立新型农民人才观,切实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远程教育,提高农民技能水平;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创业素质,促进农民由打工型向创业型转变;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引导农民价值观念的变革;开展民主法制教育;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积极加强新型农民的培养。
李坤梅[7](2007)在《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着,我国能否在新的国际分工中争取主动,关键要素取决于人力资源的基本素质。提高中国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将是本世纪的重大课题。落后的西部农村不仅严重制约着西部城市的发展,也不利于东部城市和农村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会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到202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再翻两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开拓创新人才。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为了推动西部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加大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尤其是加大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力度。因此,探索适合西部实际需要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在查阅国内外大量职业教育与培训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现存状况及问题,构建一种职业教育与培训“1-2-3-2-1”职教培训新体系,即一个切实的规划与管理体制、二个级别、三个层次、两种形式、一个有效的监督和保障体系。所谓两个级别就是中职教育和职业培训,三个层次就是农业技术劳动者、第三产业服务劳动者和从事工业生产的技术人才,两种形式就是本地职业教育与培训和转移职业教育与培训。针对西部农村劳动力的现状,认为学历教育与短期培训的有机融合、集中培训与就地培训相结合,短期适应性培训与技术等级培训相结合、项目培训、县乡村网络化办学等本地教育与培训模式,以及东西部联合办学、外地务工外地培训、重点项目委托定向培养等转移教育与培训模式,是适合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实现新模式的主要途径,包括明确办学目标,创新办学思路;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多渠道投入体制,加大对农村职教的投资;加强职教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严格就业准入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推广新型成人教育;建立完善的职教培训监督和保障体系。此模式既有现实的迫切需要性,又有一定的理论前瞻性。通过研究以期对西部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对促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王俊文[8](2007)在《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高尔基曾说: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贫困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难题。消除和缓解贫困,促进人类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和繁荣是国际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以来,农村贫困现象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的3%左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目前我国农村仍有2800万人尚未脱贫。这些地方地域偏远、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文化教育落后,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素质低下,脱贫难度越来越大。中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农民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所以可以这样说,没有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现代化,没有农民小康就没有全国小康。农村稳则全国稳,农民兴则国家兴。如果说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民问题主要是土地问题,即改革不合理封建土地制度,调动农民积极性,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农民问题,则主要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民的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之奋斗和所追求的就是要消灭贫困,使人民过上民主文明、幸福富裕的生活。当前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不断深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展开,贫困问题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因此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正和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和战略要求,关注贫困问题、研究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六章对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是导言,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选题缘由;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即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部分主要从文献学角度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研究现状;第四部分对当代主要贫困理论进行了阐析,即贫困的经济学解释;贫困的人口学解释;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贫困的政治学解释,尤其重点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贫困学说;第五部分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基本内涵与反贫困要义,提出了贫困类型的划分,对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及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贫困区域进行了释义;第六部分主要确立了本文研究方法,即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由四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的多维原因。第一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即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进行考察;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第二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地区贫困的基础性根源;第三部分主要阐析了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即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第四部分阐析了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主要有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第三章由五个部分组成,主要对我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第二部分主要对我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正确认识我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第四部分对我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并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四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第一部分对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进行了阐述,并以美国、意大利、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二部分对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进行了阐述,并以印度、巴西、孟加拉反贫困政策措施为例;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第五章由六个部分组成,主要探讨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第一部分主要解读了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即反贫困目标体系和战略实施;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贫困人口参予与组织;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予。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第四部分对反贫困治理结构内容进行了阐析;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了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可持续发展”是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可持续发展”含义;“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由七部分组成,主要对当代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第二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对我国反贫困战略进行了反思,即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剌激需求;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指导思想;第五部分主要阐述了21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第六部分对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进行了实证分析,即建立坚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信息扶贫;政策扶贫;人力资源开发扶贫;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史明霞[9](2007)在《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党中央明确提出,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农村人力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重要的要素,也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必须对农村人力资源认识要有新的提高。充分认识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立现代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感和使命感。陕西是一个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在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人口急剧增长、自然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主要农产品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是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探究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而指出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和具体对策,对于促进陕西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管理学为基础,以人力资本理论、发展经济学、人口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相结合、专题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开发战略,构建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的模式,提出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和途径。第一章是本文的导言部分。主要对选题的目的、意义、背景及国内外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人力资本理论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界定了农村人力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分析了现阶段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第三章从陕西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存量、健康存量、技能存量等方面,深入分析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指出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陕西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对陕西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目标和任务,提出了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即建立以教育为主导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和以地区流动为主导的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机制,通过完善用人机制,营造人才生存环境,建立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实现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有效配置,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发展基础。第五章对近几年我国涌现出来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新办法如“政府+农户模式”、“高校+政府模式”、“高校+基地+农户模式”、“高校+企业+农户模式”等进行总结和提炼,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白水县政府、阎良区政府联合建立了苹果、甜瓜基地解决了技术、人才的问题为案例,分析高校与政府联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模式的运行条件、组织方式和运作机制。第六章从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陕西省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具体措施和途径:一是通过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职业、高等教育和农民知识技能培训来提高陕西农村劳动力的整体质量。二是通过控制陕西农村人口数量,发展和完善农村卫生事业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来实现陕西农村人口数量目标。三是构建陕西农村劳动力的组织体系、培训体系和劳动力保障体系。四是加快陕西中小城镇发展、发展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能力的提高。五是实施农科教结合、推行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七章通过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典型案例分析,对本文提出的观点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走农科教结合与城乡一体化道路构建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毛德智[10](2006)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根据农村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等现状,通过各种教育形式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政治法律修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并通过加强医疗保健等措施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协调其数量,提高其质量,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从资源结构看,我国资源的最大优势既不是物力资源,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当前,在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涉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尤其是从经济学、社会学多角度系统研究这一问题的学术成果并不多见,本论文的选题正是以此为基本出发点的。 本论文共七章,从逻辑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章为总论部分,以理论分析为主。主要内容是概括性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在经验事实描述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进行历史考察与现状评价,并对美国、韩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与经验进行剖析,将其概括为“先发模式”和“后发模式”,据此提出了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启示与借鉴。接下来第三章系统构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各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不尽相同,地区间有明显的差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程度基本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第四、五章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详细阐述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问题,以及在当前市场化与国际化不断加速的社会进程中,从技术进步、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角度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农业教育是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重要手段,第六章对此进行了专项研究,通过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农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开发的经验借鉴,试图找到一条适合我国现状的农村职业技能开发之路。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提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原则思路的基础上,从观念开发、教育性开发、制度性开发、迁移性开发、政策性开发等角度,系统探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本研究可能实现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通过对比较优势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以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本文认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不仅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国际贸易比较利益,使静态比较优势得以实现。但从动态看,由于放弃了具备潜在动态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结果会由于工业化推进速度的迟缓及国际分工低级化和边缘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不利。为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探讨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分析,指出我国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并结合社会经
二、农村智力开发与经济开发密切结合的新思路——波阳县农函大办学情况的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村智力开发与经济开发密切结合的新思路——波阳县农函大办学情况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简要评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主要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主要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 |
2.1.1 智力 |
2.1.2 智力支持 |
2.2 主要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
2.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 |
2.2.3 人力资本理论 |
3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相关政策 |
3.1.1 “六大员”制度 |
3.1.2 新农村建设引智项目 |
3.1.3 强化农村科技创新服务 |
3.2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途径 |
3.2.1 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智力开发 |
3.2.2 吸引外来人力资源投入农村进行智力支持 |
3.3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建设现状及问题 |
3.3.1 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现状分析 |
3.3.2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现状 |
3.3.3 复转军人回乡创业就业现状 |
3.3.4 农村实用人才现状 |
4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影响因素分析 |
4.1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动力因素分析 |
4.1.1 政府政策的支持 |
4.1.2 个人发展的需要 |
4.1.3 农村的资源优势 |
4.1.4 乡土情结的促使 |
4.2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阻力因素分析 |
4.2.1 观念落后,农村人才流失严重 |
4.2.2 体制障碍,制约智力投入农村 |
4.2.3 环境弱势,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
4.2.4 技术薄弱,对农村的支持不够 |
5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案例分析:以闽侯县为例 |
5.1 闽侯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
5.2 闽侯县新农村建设情况 |
5.3 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的重要举措 |
5.3.1 闽侯县率先开展“农家书屋”工程 |
5.3.2 选聘助力闽侯县发展 |
5.3.3 科技智囊团进驻闽侯县 |
5.4 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典型事例 |
5.4.1 人大代表带领新农村致富路 |
5.4.2 大学生扎根农村带来新思路 |
5.4.3 退伍军人回乡走特色农业路 |
5.5 闽侯县农村智力支持主要经验 |
6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发展路径和对策 |
6.1 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路径选择 |
6.1.1 直接支持 |
6.1.2 扩散支持 |
6.2 加强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的对策建议 |
6.2.1 转变发展观念,致力于农村智力支持工作 |
6.2.2 克服体制障碍,鼓励农民工创业和大学生下乡 |
6.2.3 优化农村环境,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
6.2.4 农业高等院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持 |
6.2.5 借鉴成功经验,国内外优秀成果为己所用 |
7 研究结论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研究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样本与数据说明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评述 |
2.1 农民和新型农民 |
2.1.1 农民 |
2.1.2 新型农民 |
2.2 培训和农民培训 |
2.2.1 培训 |
2.2.2 农民培训 |
2.2.3 我国农民培训的分类 |
2.3 模式和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
2.3.1 模式 |
2.3.2 新型农民培训模式 |
2.4 相关理论评述 |
2.4.1 农村教育理论 |
2.4.2 人力资本理论 |
2.4.3 农村社会学理论 |
2.4.4 供给与需求均衡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特征和问题 |
3.1 我国农民培训的现状 |
3.1.1 我国农民培训的政策与措施 |
3.1.2 我国农民培训的机构与体系 |
3.1.3 我国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成效 |
3.2 我国农民培训的特征 |
3.2.1 培训组织及时 |
3.2.2 供给主体多元 |
3.2.3 培训内容多样 |
3.2.4 动员发动不足 |
3.2.5 培训质量不高 |
3.3 我国农民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农民培训的专门立法空缺 |
3.3.2 农民培训的管理制度缺失 |
3.3.3 农民培训的经费投入不足 |
3.3.4 农民培训的思想观念陈旧 |
3.3.5 农民培训的监督评价落后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现有模式分析 |
4.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
4.1.1 政府主导类模式 |
4.1.2 政企配合类模式 |
4.1.3 市场运作类模式 |
4.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与实践 |
4.2.1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探索中的基本经验 |
4.2.2 我国农民培训模式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
4.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典型模式有效性分析 |
4.3.1 江苏姜堰政府工程推广型模式 |
4.3.2 河北定兴主导产业推进型模式 |
4.3.3 陕西宝鸡专家大院服务型模式 |
4.3.4 河北农大职业教育培养型模式 |
4.3.5 北京京郊田间学校参与型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分析 |
5.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概述 |
5.1.1 西欧模式 |
5.1.2 东亚模式 |
5.1.3 北美模式 |
5.1.4 新兴经济体模式 |
5.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比较分析 |
5.2.1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主要因素分析 |
5.2.2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共同特征 |
5.3 国外农民培训模式的经验借鉴 |
5.3.1 政府全力支持,通过立法措施支持农民培训 |
5.3.2 明确投资主体,利用经济手段确保经费来源 |
5.3.3 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健全我国农民培训体系 |
5.3.4 拓展培训内容,突出培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
5.3.5 严格教师准入,保证和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 |
5.3.6 实施岗位规范,健全我国农民职业资格制度 |
5.4 本章小结 |
6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分析 |
6.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现代农业趋向 |
6.1.1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标准化 |
6.1.2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规模化 |
6.1.3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非农化 |
6.1.4 新型农民培训需求——系统化 |
6.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均衡分析 |
6.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给总体评价 |
6.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需求分析 |
6.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总体表现为供需失衡 |
6.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供需失衡的原因分析 |
6.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6.3.1 制度因素 |
6.3.2 市场因素 |
6.3.3 自身因素 |
6.3.4 技术因素 |
6.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变量设定 |
6.4.3 模型运行结果 |
6.4.4 实证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分析 |
7.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原则 |
7.1.1 适用性原则 |
7.1.2 有效性原则 |
7.1.3 可持续原则 |
7.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与机制分析 |
7.2.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制度设计 |
7.2.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投资机制分析 |
7.2.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管理机制分析 |
7.2.4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机制效率分析 |
7.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 |
7.3.1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总体思路 |
7.3.2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关键因素 |
7.3.3 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选择具体策略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收录证明 |
发表论文 |
(3)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适用技术的科学理论 |
2.1 适用技术概念评析 |
2.1.1 封闭单向度适用技术 |
2.1.2 封闭双向度适用技术 |
2.1.3 开放单向度适用技术 |
2.1.4 开放双向度适用技术 |
2.2 适用技术的科学内涵及理论基础 |
2.2.1 适用技术的科学内涵及评价因素 |
2.2.2 适用技术的特点和功能 |
2.2.3 赋予适用技术科学内涵的理论基础 |
2.3 适用技术概念与其他技术概念的异同 |
2.3.1 适用技术与其他技术发展战略的异同 |
2.3.2 适用技术与其他具体技术概念的异同 |
2.4 小结 |
第三章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因素分析 |
3.1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外部环境因素 |
3.1.1 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
3.1.2 新经济的挑战 |
3.1.3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机遇 |
3.2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经济系统因素 |
3.2.1 经济总量小 |
3.2.2 贫困地区多 |
3.2.3 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 |
3.2.4 地方财政困难 |
3.2.5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3.3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社会系统因素 |
3.3.1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文化因素 |
3.3.2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教育因素 |
3.3.3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人力资源因素 |
3.4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自然系统因素 |
3.4.1 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 |
3.4.2 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
3.5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科学技术系统因素 |
3.5.1 科技进步环境状况 |
3.5.2 科技活动投入状况 |
3.5.3 科技活动产出状况 |
3.5.4 高新技术产业化状况 |
3.5.5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6 小结 |
第四章 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
4.1 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4.1.1 现代发展观的演进 |
4.1.2 西部地区传统发展产生的缺陷 |
4.1.3 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契入点 |
4.2 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型构建 |
4.2.1 适用技术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功能 |
4.2.2 适用技术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功能 |
4.2.3 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互动模型 |
4.3 适用技术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互动模型的实证 |
4.3.1 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ATS 与恭城瑶族自治县ESNMS 的互动模型 |
4.3.2 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ATS 的发展阶段 |
4.3.3 恭城ESNMS 的发展阶段 |
4.3.4 以沼气技术为纽带的ATS 与恭城ESNMS 互动实现的社会支撑系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国外发展适用技术的成功经验 |
5.1 日本引进适用技术的成功经验 |
5.1.1 具有浓厚的技术引进氛围 |
5.1.2 重视对技术引进的监督指导作用 |
5.1.3 及时调整技术引进方向 |
5.1.4 注重把技术引进与创新结合起来 |
5.1.5 积极培养适用技术人才 |
5.1.6 建立柔性结构的研究所 |
5.1.7 利用技术引进的有利国际环境 |
5.1.8 采取合理的技术引进方式 |
5.2 印度发展适用技术的成功经验 |
5.2.1 加强政府对发展适用技术的宏观调控 |
5.2.2 提高公众的科技意识 |
5.2.3 积极引进适用技术 |
5.2.4 积极开发适用技术 |
5.2.5 重视培养适用技术人才 |
5.2.6 加强适用技术的情报和咨询工作 |
5.2.7 重视适用技术的国际交流工作 |
5.2.8 成立适用技术发展协会 |
5.3 新加坡以职业技术教育促进适用技术发展的成功经验 |
5.3.1 建立健全职业技术教育的组织机构 |
5.3.2 完善职业技术教育的激励机制 |
5.3.3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经费 |
5.3.4 开展多种途径的职业技术培训 |
5.3.5 创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模式 |
5.4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途径 |
6.1 推广已有的适用技术 |
6.1.1 西部地区推广已有的适用技术应坚持的原则 |
6.1.2 西部地区推广适用技术的新模式 |
6.2 改造传统技术 |
6.2.1 西部地区改造传统技术的作用 |
6.2.2 西部地区改造传统技术的内容 |
6.3 引进适用技术 |
6.3.1 西部地区引进适用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
6.3.2 西部地区引进适用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
6.4 开发适用技术 |
6.4.1 西部地区开发适用技术的作用 |
6.4.2 技术创新的类型 |
6.4.3 西部地区开发适用技术的原则 |
6.5 小结 |
第七章 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的社会支撑系统 |
7.1 宏观管理支撑系统 |
7.1.1 制定发展适用技术的科学规划 |
7.1.2 提高科普工作质量 |
7.1.3 建立健全发展适用技术的各项制度 |
7.1.4 加大发展适用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 |
7.1.5 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
7.1.6 积极组织和推动科技交流与合作 |
7.2 技术市场支撑系统 |
7.2.1 坚持发展和完善技术市场的原则 |
7.2.2 加强技术市场的软硬件建设 |
7.2.3 整合技术市场中介服务资源 |
7.2.4 加强技术市场专业人才培养 |
7.2.5 进一步发展农村技术市场 |
7.3 科技体制支撑系统 |
7.3.1 建立企业主体型科技体制 |
7.3.2 建立合理的科技投融资体制 |
7.3.3 建立高效合理的科技管理体制 |
7.3.4 建立健全有关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
7.3.5 建立完善的科技激励约束机制 |
7.4 科技教育支撑系统 |
7.4.1 转变教育观念 |
7.4.2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 |
7.4.3 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
7.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7.4.5 加强区域之间的教育合作 |
7.4.6 扶持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7.5 人力资源支撑系统 |
7.5.1 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观念 |
7.5.2 创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
7.5.3 开发适用技术人才 |
7.5.4 积极引进适用技术人才 |
7.6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农民教育的内涵、特点 |
1.1.1 农民教育的内涵 |
1.1.2 农民教育的特点 |
1.2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1 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基本理论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理论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农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
2.1 国外农民教育研究综述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农民教育的研究 |
2.1.2 国外经济学家关于农民教育的研究 |
2.1.3 国外教育学家关于农民教育的研究 |
2.2 中国学者关于农民教育的研究 |
2.2.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
2.2.2 我国农民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 |
2.3 发达国家和地区农民教育的实践 |
2.3.1 美国的农民教育 |
2.3.2 欧盟主要国家的农民教育 |
2.3.3 日本的农民教育 |
2.3.4 韩国的农民教育 |
2.3.5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民教育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对农民教育的需求分析 |
3.1 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概况 |
3.1.1 福建省农林牧渔业经济运行态势 |
3.1.2 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
3.2 福建省农民收入调查 |
3.2.1 近五年福建省农民收入调查分析 |
3.2.2 影响福建省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
3.3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教育的需求分析 |
3.3.1 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 |
3.3.2 福建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分析 |
3.3.3 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抽样调查分析 |
3.3.4 福建省农民教育的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福建省农民教育现状研究 |
4.1 福建省农民教育的政策和措施 |
4.1.1 新农村建设前的政策继续贯彻落实 |
4.1.2 农民教育的新政策法规不断出台 |
4.2 福建省的农民教育资源 |
4.2.1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
4.2.2 农林牧渔业高等院校 |
4.2.3 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所 |
4.2.4 中等职业学校 |
4.2.5 各种科研学会 |
4.2.6 电视、广播、电话、网络等现代教育资源 |
4.2.7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
4.2.8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
4.3 近年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实践 |
4.3.1 “绿色证书”工程 |
4.3.2 “阳光工程” |
4.3.3 福建省“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 |
4.3.4 福建省妇女教育培训 |
4.3.5 福建省“百万农民技术员培训工程” |
4.3.6 福建省“星火计划” |
4.3.7 福建省农业“五新”推广工程 |
4.3.8 福建省其它农民教育工程 |
4.4 福建省农民教育存在问题剖析 |
4.4.1 农民教育的法律问题 |
4.4.2 农民教育的管理问题 |
4.4.3 农民教育的观念问题 |
4.4.4 农民教育的经费问题 |
4.4.5 农民教育的体系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实证研究 |
5.1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缘起 |
5.2 问卷设计与调查方案 |
5.2.1 问卷设计 |
5.2.2 调查方案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家庭收入情况 |
5.3.2 教学方法 |
5.3.3 教学时间 |
5.3.4 教学内容 |
5.3.5 师资情况 |
5.3.6 学费来源 |
5.3.7 学习效果 |
5.4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工程”的经验总结 |
5.4.1 政府推动,上下联动是推进村官培养工程的前提 |
5.4.2 立足实际,面向农村是开展村官培养工程的根本 |
5.4.3 经费保证,重视投入是搞好村官培训工程的关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
6.1 新时期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 |
6.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本目标 |
6.1.2 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阶段目标 |
6.2 新时期福建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 |
6.2.1 农业现代化 |
6.2.2 农村城镇化 |
6.2.3 农民知识化 |
6.3 福建省农民教育的未来发展战略 |
6.3.1 基本原则 |
6.3.2 总体目标 |
6.3.3 战略重点 |
6.3.4 战略步骤 |
6.4 加强和改进福建省农民教育的对策研究 |
6.4.1 构建福建省农民教育的法律体系 |
6.4.2 完善福建省农民教育的管理体系 |
6.4.3 健全福建省农民教育的投入体系 |
6.4.4 创新福建省农民教育的运行机制 |
6.4.5 改革福建省农民教育的教学体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7.2 研究可能的创新 |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 |
7.4 后续研究的问题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1. 外国着作 |
2. 中国着作 |
3. 个人论文 |
4. 网络资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 ——党管人才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概念阐释与现状评述 |
1.1 概念阐释 |
1.1.1 人才的概念 |
1.1.2 干部的概念 |
1.1.3 知识分子的概念 |
1.1.4 人才、干部和知识分子三者之间的关系 |
1.2 我国人才工作现状评述 |
1.2.1 人才工作现状 |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党管人才原则形成的历史轨迹 |
2.1 民主革命时期 |
2.1.1 形成了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 |
2.1.2 初步确立了党管干部原则 |
2.1.3 重视从知识分子中选拔人才 |
2.2 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
2.2.1 建立了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 |
2.2.2 加强了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 |
2.2.3 提出了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任务 |
2.2.4 形成了“团结、教育、改造”的知识分子政策 |
2.3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
2.3.1 确立了正确的组织路线 |
2.3.2 提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 |
2.3.3 制定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 |
2.3.4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 |
2.3.5 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干部的制度 |
2.3.6 建立了后备干部制度 |
2.4 从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 |
2.4.1 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 |
2.4.2 提出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
2.4.3 推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 |
2.4.4 全面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2.5 党管人才原则的确立 |
第三章 党管人才原则提出的现实依据 |
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 |
3.1.1 经济增长中的突出问题 |
3.1.2 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
3.2 国内人才环境的新变化 |
3.2.1 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 |
3.2.2 人才队伍构成的新变化 |
3.3 市场经济的新取向 |
3.3.1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
3.3.2 市场经济加速了人才流动 |
3.3.3 市场机制对人才资源配置具有基础性作用 |
3.4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趋势 |
3.4.1 知识的生产和传播速度越来越快 |
3.4.2 知识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 |
3.4.3 信息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
3.4.4 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
3.5 国际人才竞争的新挑战 |
3.5.1 人才竞争的必然性 |
3.5.2 人才竞争的主要特点 |
3.5.3 人才流动的主要趋势 |
3.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课题 |
3.6.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
3.6.2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做好人才工作 |
第四章 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 |
4.1 党管人才的主要任务 |
4.1.1 更新人才工作观念 |
4.1.2 实施人才宏观调控 |
4.1.3 完善人才政策法规 |
4.1.4 整合人才工作力量 |
4.1.5 营造人才工作环境 |
4.1.6 维护国家人才安全 |
4.2 党管人才必须处理好五大关系 |
4.2.1 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关系 |
4.2.2 党管人才与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关系 |
4.2.3 党管人才与发挥人才主体积极性的关系 |
4.2.4 党管人才与依法管理人才的关系 |
4.2.5 党管人才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关系 |
第五章 党管人才的重点——六支队伍 |
5.1 党员队伍 |
5.1.1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
5.1.2 大力吸收优秀人才入党 |
5.1.3 把党员培养成为优秀人才 |
5.2 党政人才队伍 |
5.2.1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领导人才 |
5.2.2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执政能力建设 |
5.2.3 党政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培养选拔年轻干部 |
5.3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
5.3.1 加强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 |
5.3.2 大力培养造就优秀企业家 |
5.4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
5.4.1 提高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 |
5.4.2 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 |
5.5 高技能人才队伍 |
5.5.1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
5.5.2 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 |
5.5.3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5.6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
5.6.1 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 |
5.6.2 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扶持 |
第六章 党管人才的路径选择——七大机制 |
6.1 人才培养机制 |
6.1.1 全面普及义务教育 |
6.1.2 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
6.1.3 实行教育的多元化 |
6.1.4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
6.2 人才评价机制 |
6.2.1 健全人才评价标准 |
6.2.2 改革人才评价方式 |
6.2.3 完善人才评价手段 |
6.3 人才选用机制 |
6.3.1 建立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重点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
6.3.2 建立以市场化、职业化为重点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
6.3.3 建立以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的事业单位人才选拔任用制度 |
6.4 人才流动机制 |
6.4.1 实现人才的社会化 |
6.4.2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 |
6.4.3 改革人事档案制度 |
6.4.4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 |
6.4.5 完善人才保障体系 |
6.5 人才激励机制 |
6.5.1 完善薪酬制度 |
6.5.2 实施产权激励 |
6.5.3 重视精神激励 |
6.6 人才引进机制 |
6.6.1 突出人才引进重点 |
6.6.2 创新人才引进方法 |
6.6.3 完善人才引进法规 |
6.7 人才投入机制 |
6.7.1 加大政府公共投入 |
6.7.2 发挥用人主体作用 |
6.7.3 引导社会力量投资 |
第七章 党管人才原则的重大意义 |
7.1 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
7.1.1 党管人才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条件 |
7.1.2 党管人才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 |
7.1.3 党管人才是维护党的执政安全的基础 |
7.2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
7.2.1 党管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结晶 |
7.2.2 党管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根本保证 |
7.2.3 党管人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
7.3 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
7.3.1 党管人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7.3.2 党管人才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学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意义 |
1.3.1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基础 |
1.3.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1.3.3 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 |
1.3.4 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
1.3.5 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理论研究 |
2.1.2 实证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有关培养新型农民的研究 |
2.2.2 关于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必要性的研究 |
2.2.3 关于农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 |
2.2.4 关于农民教育的对策研究 |
2.2.5 有关新型农民创业的研究 |
2.3 相关研究的简短述评 |
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3.1 研究的思路 |
3.2 研究的方法 |
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1.1 新型农民培养的理论基础 |
4.1.2 我国农民素质描述 |
4.1.3 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 |
4.1.4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机理 |
4.1.5 国外农民培养的经验借鉴 |
4.1.6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
4.2 结构安排 |
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培养新型农民的理论基础 |
1 人力资源与农村人力资源 |
1.1 人力资源 |
1.2 农村人力资源及其构成 |
2 新型农民 |
2.1 新型农民的内涵 |
2.1.1 新型农民比传统农民更有文化 |
2.1.2 新型农民比传统农民更懂技术 |
2.1.3 新型农民比传统农民更会经营 |
2.2 新型农民的主要特征 |
2.2.1 素质高 |
2.2.2 组织化程度高 |
2.2.3 生活宽裕 |
3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3.1 人力资本 |
3.2 西方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第三章 新型农民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分析 |
1 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 |
2 教育投资与农业发展关系的格兰杰因果检验 |
2.1 研究方法 |
2.2 研究数据 |
2.3 检验结果 |
3 人力资本在农村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回归分析 |
3.1 模型设定 |
3.2 数据和变量 |
3.3 回归结果分析 |
4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机理分析 |
4.1 新型农民与提高劳动效率的互动关系 |
4.1.1 新型农民提高了劳动效率 |
4.1.2 劳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 |
4.2 新型农民与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互动关系 |
4.3 新型农民与农业技术进步的互动关系 |
4.4 新型农民与农村经济制度的互动关系 |
第四章 我国农民素质现状描述 |
1 文化素质 |
1.1 基础教育状况 |
1.2 农民学习文化知识的意愿 |
1.3 农民对子女接受教育的认识 |
1.4 专门知识的学习需求 |
1.5 农民文化素质发展现状 |
2 科技素质 |
2.1 农民参与技能培训的意愿 |
2.2 技术/技能的学习需求 |
2.3 非农专项技能的掌握情况 |
2.4 农民科技素质发展 |
3 经营素质 |
3.1 土地经营观 |
3.2 农产品销售观 |
3.3 自我经营的职业观 |
3.4 农民经营素质发展 |
4 法律素质 |
5 思想道德素质 |
5.1 婚姻观 |
5.2 财富观 |
5.3 消费观 |
5.4 赡养观 |
5.5 亲属交往观 |
6 身体素质 |
第五章 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 |
1 新型农民素质模型 |
2 TN法概述 |
3 DEMATEL法及其实施步骤 |
4 培养新型农民的影响因素提取与辨识 |
5 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 农村人口数量 |
5.2 经营规模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
5.3 户籍制度 |
5.4 农村剩余劳动力 |
5.5 农民思想意识 |
5.6 政府教育培训投入 |
5.7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
5.8 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与农民国民待遇 |
第六章 培养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价值 |
1 培养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价值涵义 |
2 培养新型农民的经济学价值特性 |
2.1 非商品性和商品性 |
2.2 间接性和直接性 |
2.3 高效性与长效性 |
3 培养新型农民的成本─收益分析 |
3.1 健康与卫生投入 |
3.2 教育与培训投入 |
3.3 务工与转移培训投入 |
第七章 国外农民培养的经验借鉴 |
1 日本 |
1.1 日本农民培养主要经验 |
1.2 主要启示 |
1.2.1 把培养新型农民置于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提高农村社区管理水平 |
1.2.2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是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法宝 |
1.2.3 注重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坚持农民参与的原则 |
1.2.4 坚持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原则 |
2 韩国 |
2.1 韩国农民培养的主要内容 |
2.1.1 建设农民教育培训体系 |
2.1.2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立法 |
2.1.3 保障农民教育培训经费 |
2.1.4 分类分层次培养 |
2.1.5 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 |
2.1.6 教育培训的形式多样化 |
2.2 主要启示 |
2.2.1 增强农民的爱农意识和参与意识 |
2.2.2 重视示范样板作用,增强赶超意识 |
2.2.3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的体系建设 |
2.2.4 加强立法,支持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
2.2.5 合理选择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 |
2.2.6 加强对农民培训的组织管理 |
3 美国 |
3.1 美国农民培养的主要经验 |
3.2 主要启示 |
3.2.1 国家要高度重视建立系统和科学的农业科教体系 |
3.2.2 加强培养新型农民的立法 |
3.2.3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
4 欧洲农民培养的经验借鉴 |
4.1 英国 |
4.1.1 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工作 |
4.1.2 建立奖励和考核制度 |
4.1.3 整合教育资源,开展多层次的教育与培训 |
4.2 法国 |
4.2.1 主管部门明确 |
4.2.2 农业教育体系完善 |
4.2.3 培训内容注重实效性 |
4.2.4 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 |
4.2.5 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
4.2.6 培训经费来源广泛 |
4.3 德国 |
4.3.1 可靠的农民教育培训经费来源 |
4.3.2 农民教育培训的目的明确 |
4.3.3 办学灵活形式多样 |
4.3.4 内容丰富,重视实践 |
4.4 荷兰 |
4.4.1 政府重视,投入力度较大 |
4.4.2 完善的农业教育体系 |
4.4.3 注重实践教育内容 |
4.4.4 先进的农业教育理念 |
4.5 欧洲农民培养的启示 |
4.5.1 制定有关农民教育培训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
4.5.2 明确农民教育培训的经费来源 |
4.5.3 健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立提高农民素质的长效机制 |
4.5.4 以市场为导向,拓展农民教育培训的内容 |
4.5.5 逐步建立健全我国的农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
5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
5.1 主要经验 |
5.1.1 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
5.1.2 行业协会在职业培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5.1.3 建立与学历证书相衔接的证书体系 |
5.1.4 制定全国通用的职业技能培训标准 |
5.2 主要启示 |
5.2.1 进一步确立农业职业技能人才开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5.2.2 加强行业监管,严格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 |
5.2.3 以职业标准规范和引导各类职业培训 |
5.2.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研究设立农业职业技能开发项目 |
第八章 培养新型农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建议 |
1 树立新型农民人才观 |
2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事业 |
2.1 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深化推行普九教育 |
2.2 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地位 |
2.3 改革农村中学的教育教学内容 |
3 提高农民技能水平 |
3.1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
3.2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
3.3 发展和普及农村远程教育和成人教育 |
4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4.1 加强宣传,鼓励支持农民组织化 |
4.2 加快立法,完善相关政策 |
4.3 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净收益 |
4.4 多渠道创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4.5 提高合作组织开拓市场的能力 |
4.6 尝试运用期货市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5 提高农民创业素质 |
5.1 创业培训的主要对象 |
5.2 优化创业培训方式 |
5.3 结合农民特征和创业的不同类型,引导农民创业 |
5.4 整合农村资金,提供较为稳定的资金来源 |
5.5 改善创业环境 |
6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 |
7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
7.1 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新型农民道德素养 |
7.2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业余生活 |
7.3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破除封建迷信 |
8 开展民主法制教育 |
8.1 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和自我管理意识 |
8.2 加强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
8.3 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
9 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 |
9.1 加强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 |
9.2 建立合理分担经费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机制 |
9.3 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专家定期下乡制度 |
9.4 完善农村药品流通 |
9.5 缩小农村居民就医半径 |
10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10.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
10.2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附录A 关于农民素质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B 农民素质状况的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
(7)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4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 |
2.1 农村劳动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
2.2 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涵义 |
2.3 农村职业教育概念的界定 |
2.4 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理论 |
2.5 “模式”的内涵 |
第三章 西部农村劳动力现状及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的问题 |
3.1 西部农村劳动力现状 |
3.1.1 西部的战略地位 |
3.1.2 西部的自然经济状况 |
3.1.3 西部农村劳动力现状 |
3.2 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办学指导思想急需调整 |
3.2.2 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
3.2.3 城乡二元制结构和劳动力市场分割 |
3.2.4 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办学模式僵化 |
第四章 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模式 |
4.1 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现有模式 |
4.1.1 三教统筹、农科教统筹的办学模式 |
4.1.2 “区域扶贫型”发展模式 |
4.1.3 “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 |
4.1.4 “学校+公司”模式 |
4.1.5 “城乡联办式”模式 |
4.1.6 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结合的办学模式 |
4.1.7 “企业订单、政府统筹、社会资助、学校培训”的职教培训模式 |
4.2 现有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德国经验对西部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启示 |
4.3.1 推动全社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 |
4.3.2 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顺畅渗透体系 |
4.3.3 用法律确保企业进入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
4.4 构建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模式 |
4.4.1 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新体系的构建 |
4.4.2 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选择 |
第五章 实现新模式的途径 |
5.1 明确办学目标,创新办学思路 |
5.2 完善多渠道投入体制,加大对农村职教的投资 |
5.3 改革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 |
5.4 制定完善教育培训规划, 分层分类实施 |
5.5 加强职教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
5.6 严格就业准入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 |
5.7 利用现代教育手段, 推广新型成人教育模式 |
5.8 健全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保障服务体系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论文选题缘由 |
二、当代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意义 |
(一) 中国反贫困进程,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在要求 |
(二) 中国反贫困进程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和睦团结和社会安全稳定创造了条件 |
(三) 中国反贫困进程,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和良好示范效应 |
(四) 中国反贫困进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
三、国内外反贫困问题研究综述 |
(一) 从不同方向和领域分析了贫困问题成因,并提出解决贫困问题对策 |
(二) 各流派都没有用阶级分析观点和方法来研究贫困问题 |
(三) 理论研究成分多,缺乏操作性强的具体措施与对策 |
四、当代主要贫困理论阐析 |
(一) 贫困的经济学解释 |
(二) 贫困的人口学解释 |
(三) 贫困的社会人类学解释 |
(四) 贫困的政治学解释 |
五、相关理论概念流变及界定 |
(一) 贫困的界定描述 |
(二) “反贫困”的内涵把握 |
(三) 贫困类型的轨迹划分 |
(四) 贫困测定的价值取向 |
(五) 对贫困区域的理解 |
(六) 我国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及其特征分析 |
(七) 我国贫困地区分布及其社会经济特征描述 |
六、研究方法 |
(一) 理论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
(二) 实证与规范研究相结合 |
(三) 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
(四) 共性与特性分析相结合 |
(五) 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形成原因的多维透视 |
一、形成贫困的环境原因 |
(一) 对我国贫困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考察 |
(二) 对我国贫困地区区域环境条件与经济发展的考察 |
(三) 对我国贫困地区环境与人口的相关性考察 |
二、形成贫困的历史原因 |
(一)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政治性根源 |
(二) 城乡“剪刀差”是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经济性根源 |
(三) 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是导致农村贫困的社会性根源 |
(四)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及政策差异性是导致我国地区贫困的基础性根源 |
三、形成贫困的文化原因 |
(一) 文化贫困对形成贫困的影响 |
(二) 民族文化对形成区域贫困的影响 |
四、形成贫困的体制、机制原因 |
(一) 政府经济行为的缺位与错位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
(二) 基层组织作用虚化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
(三) 农村公共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对我国贫困的影响 |
第三章 我国反贫困绩效评价、历史经验及其轨迹演进 |
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一)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二) 第二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三) 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国反贫困的贡献 |
(四) 小结 |
二、我国反贫困历史进程及其轨迹演进 |
三、正确认识我国反贫困绩效及其评价 |
(一) 中国农村反贫困主要成就 |
(二) 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成绩显着 |
四、我国反贫困基本经验和做法 |
五、我国反贫困过程及其政策存在缺陷分析 |
(一) 我国反贫困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我国反贫困政策存在缺陷反思 |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反贫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第四章 国外反贫困经验及对我国农村反贫困启示 |
一、发达国家贫困特征及反贫困措施 |
(一) 发达国家贫困状况 |
(二) 发达国家贫困的一般特征 |
(三) 发达国家反贫困措施 |
(四) 美国反贫困政策措施 |
(五) 意大利反贫困政策措施 |
(六) 日本反贫困政策措施 |
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特征及反贫困实践 |
(一) 发展中国家贫困基本特征 |
(二) 发展中国家反贫困基本举措 |
(三) 印度反贫困实践:满足人类基本需要战略 |
(四) 巴西反贫困实践:发展极战略 |
(五) 孟加拉小额信贷扶贫 |
三、国外反贫困经验对我国反贫困的当代启示 |
第五章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治理结构框架 |
一、“反贫困治理结构”内涵解读 |
二、反贫困治理结构要素及相互关系分析 |
(一) 反贫困目标体系和实施战略 |
(二) 反贫困政策、制度制定及法规 |
(三) 反贫困组织机构网络及管理体系 |
(四) 贫困人口参予与组织 |
(五) 利益相关者的主动参予 |
三、反贫困治理结构监督机制及其作用 |
四、反贫困治理结构主要内容阐析 |
五、制定反贫困法,走依法反贫困发展之路 |
六、“可持续发展”是反贫困治理结构的基础和前提 |
(一) “可持续发展”含义 |
(二) 对“可持续反贫困发展”的基本理解 |
(三) 贫困地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四) 扶贫项目本身的“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当代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 |
一、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形成 |
二、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特点分析 |
三、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反思 |
(一) 在反贫困主体确定上,过高估计政府对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利益分配中的作用 |
(二) 在反贫困客体确定上,重视宏观区域贫困,忽视微观层面的贫困村、贫困户 |
(三) 在反贫困方式上,注重物质资本输入,相对忽视人力资本开发和塑造 |
(四) 在反贫困内容上,重视改善供给,轻视刺激需求 |
四、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选择的指导思想 |
五、21世纪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的宏观选择 |
六、我国农村反贫困战略具体操作的实证分析 |
(一) 建立坚强农村基层党支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
(二) 加强我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
(三) 走农业产业化之路,消除或缓解贫困 |
(四) 信息扶贫 |
(五) 政策扶贫 |
(六) 人力资源开发扶贫 |
(七) 精神扶贫 |
(八)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对人才资源开发的综述 |
1.2.2 国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综述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研究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 |
2.1 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概念 |
2.2 人力资本理论 |
2.2.1 早期的人力资本理论 |
2.2.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 |
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第三章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陕西省农村人力资本状况 |
3.1.1 陕西农村劳动者教育存量 |
3.1.2 陕西农村劳动者健康存量 |
3.1.3 陕西农村劳动者技能存量 |
3.2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农村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 |
3.2.2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落后 |
3.2.3 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 |
3.2.4 农民劳动技能培训不足 |
3.2.5 农民文化素质程度低 |
3.3 农村低素质劳动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四章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战略 |
4.1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 |
4.1.1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
4.1.2 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
4.1.3 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
4.1.4 实现陕西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4.2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 |
4.3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任务 |
4.3.1 建立健全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组织 |
4.3.2 建立健全陕西农村科服务网络体系 |
4.3.3 搞好陕西农村技术人员评聘工作 |
4.3.4 建立健全各种奖惩激励机制 |
第五章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构建与实例 |
5.1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
5.1.1 政府+农户模式 |
5.1.2 高校+政府模式 |
5.1.3 高校+协会+农户模式 |
5.1.4 高校+企业+农户模式 |
5.2 高校与政府联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实例 |
5.2.1 白水苹果试验示范站促进科技进村入户 |
5.2.2 阎良甜瓜产业引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
第六章 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
6.1 提高陕西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目标 |
6.1.1 强化基础教育 |
6.1.2 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及成人教育 |
6.1.3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
6.1.4 加强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 |
6.2 实现陕西农村人力资源的数量目标 |
6.2.1 控制陕西农村人口增长 |
6.2.2 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完善新型合作医疗 |
6.3 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保障体系 |
6.3.1 建立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体系 |
6.3.2 构建陕西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 |
6.3.3 建立陕西城乡劳动就业保障的服务体系 |
6.4 加快陕西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
6.4.1 统筹考虑农村劳动力就业 |
6.4.2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6.4.3 加快中小城市的发展 |
6.4.4 鼓励发展中小企业 |
6.4.5 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6.4.6 提高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 |
6.5 提升陕西农村二、三产业比重,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
6.5.1 实施农科教结合 |
6.5.2 推行农业产业化 |
第七章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开发模式初探 |
7.1 杨凌示范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概况 |
7.2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做法 |
7.2.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
7.2.2 以科技示范为目标,促进农村现代化发展 |
7.2.3 以招商引资为核心,形成良性互动式发展 |
7.2.4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特点 |
7.3 杨凌示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体会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 |
1.1.2 我国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和重大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
1.2.1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指导思想的相关研究 |
1.2.2 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措施的相关研究 |
1.2.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3 本研究可能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
2.1 人力资源开发的“先发模式”: 以美国为例 |
2.1.1 建立提高全民素质的完整的教育体系 |
2.1.2 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机制 |
2.1.3 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
2.1.4 建立完备的人力资源教育开发立法体系 |
2.1.5 构建人力资源开发的多元投资结构 |
2.1.6 形成良好的用人机制 |
2.1.7 确立具有战略眼光的人力资源引进策略 |
2.1.8 注重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一体化机制 |
2.2 人力资源开发的“后发模式”: 以韩国为例 |
2.2.1 强调教育的高投入,教育投资增长速度快 |
2.2.2 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 |
2.2.3 人力资源培训体系向科学性迈进 |
2.2.4 形成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法律法规体系 |
2.2.5 公务员制度的廉洁高效 |
2.2.6 强调人才的国际交流 |
2.3 美国、韩国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的启示 |
2.3.1 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
2.3.2 发达国家人力资源开发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模式选择的启示与借鉴 |
第3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
3.1 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支持 |
3.1.1 马克思的人力资源思想 |
3.1.2 人力资本理论 |
3.1.3 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
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增长 |
3.2.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 |
3.2.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检验 |
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确定 |
3.3.2 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指标体系的功能和原则 |
3.3.3 评价方法的选择 |
3.3.4 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5 技术处理 |
3.3.6 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 |
第4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
4.1 农村人力资源的演进及其人口社会学特征 |
4.1.1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农村人力资源的情况及特征(1949-1978年) |
4.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农村人力资源情况及特征(1978年至今) |
4.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
4.2.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与问题 |
4.2.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
4.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障碍 |
4.3.1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障碍 |
4.3.2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政策障碍 |
4.3.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流动性障碍 |
4.3.4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其他障碍 |
第5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机遇与挑战 |
5.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5.1.1 经济增长方式及其类型划分 |
5.1.2 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系 |
5.1.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
5.2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 |
5.2.1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
5.2.2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和挑战 |
5.3 我国加入WTO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5.3.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国际比较 |
5.3.2 加入WTO对我国教育和农业的影响 |
5.3.3 加入WTO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机遇和挑战 |
5.4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5.4.1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 |
5.4.2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 |
5.4.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机遇和挑战 |
5.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5.5.1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出了要求和挑战 |
5.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 |
第6章 农业教育培训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6.1 农业教育: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6.1.1 美国农业教育 |
6.1.2 荷兰农业教育 |
6.1.3 日本农业教育 |
6.2 农业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
6.2.1 积极推进职业培训与就业立法建设,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
6.2.2 严格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注重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联系和衔接 |
6.2.3 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协作配合,积极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 |
6.2.4 广泛筹措职业培训和鉴定经费 |
6.2.5 强化质量管理,切实提高参训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 |
6.2.6 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通过就业带动培训 |
6.2.7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学员参与培训和鉴定积极性 |
6.3 我国农业教育的擅变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演进 |
6.3.1 古代农业教育 |
6.3.2 近代农业教育 |
6.3.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教育 |
6.4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培训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6.4.1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的现状 |
6.4.2 当前我国农业教育和培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7章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措施选择 |
7.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和原则 |
7.1.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目标 |
7.1.2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指导原则 |
7.1.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容和主要任务 |
7.2 观念更新: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先行 |
7.2.1 政府应尽快转变职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
7.2.2 农民应尽快强化自身意识,积极参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7.3 教育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
7.3.1 落实科教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 |
7.3.2 大力调整教育结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终身教育体系 |
7.3.3 强化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 |
7.3.4 加大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水平 |
7.3.5 构建农村学习型组织,加强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和教育引导 |
7.4 制度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 |
7.4.1 创建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体系 |
7.4.2 加强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7.4.3 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务市场 |
7.4.4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7.5 迁移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 |
7.5.1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自身吸纳劳动力的潜力 |
7.5.2 加快城镇建设及城市化步伐,实现农村人力资源跨区流动 |
7.5.3 做好生态移民工作 |
7.6 政策性开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 |
7.6.1 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大政府投入 |
7.6.2 加强农村人口的综合调控,坚决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
7.6.3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增强农民身体素质 |
7.6.4 推动农村的法制化建设 |
全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农村智力开发与经济开发密切结合的新思路——波阳县农函大办学情况的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农村智力支持问题研究[D]. 张燕妹.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2]我国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D]. 张亮. 河北农业大学, 2010(10)
- [3]西部地区发展适用技术研究[D]. 苏振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10)
- [4]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福建农民教育研究[D]. 林克显. 福建农林大学, 2008(06)
- [5]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方略 ——党管人才问题研究[D]. 黄爱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1)
- [6]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 彭希林. 湖南农业大学, 2008(08)
- [7]西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与培训模式研究[D]. 李坤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8]当代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D]. 王俊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9)
- [9]陕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史明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10]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 毛德智.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