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论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论文文献综述)
陈坤婷[1](2019)在《“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 ——以吴川市瑚琳赤里村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与工业文明的不断推进,城乡二元结构分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在早期建设实践中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千村一面”的乡建活动使得乡村社会的文化根基受到极大冲击。为了逆转不平衡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近几年在“美丽乡村”、“乡愁”文化、“乡村振兴”等政策背景的演进中,越来越多的专业设计团队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地域性”、“文化性”等传统内涵的考量与表现上更趋多元化,如何通过乡村建设承载乡土情怀重塑乡土文化逐渐成为社会各行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吴川市塘缀镇瑚琳赤里村为例,一方面结合雷州地区传统村落进行纵向对比分析,研究其在传统空间布局上的继承和发展,探讨地域文化价值在现代设计理念下如何延续和发展,运用设计语汇去修补乡村传统文化的断根现象;另一方面通过对当前“乡村振兴”背景下,符合“两观三性”建筑理论要求的一些国内新建村落设计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影响新建村落空间形态的各种因素,归纳出其中体现村落的地域环境、传统文化、时代发展等要求的设计方法与策略。通过时间轴的横向对比与空间地域的纵向联系对比结合,多视角分析新建村落建设中适应性优点与不适应性缺点的宝贵经验,并与瑚琳赤里村的实践做对比,希望能总结出基于不同地域环境新建村落的适应性设计方法,为雷州地区乃至全国的新村建设在村落的空间形态布局设计上实现生态宜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以文献调研和理论研究为主,介绍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并界定研究范围,阐述国内外实践和研究现状,引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论作为后文的案例设计研究提供价值判断标准,接着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第二章,主要结合目前国内村落建设中的问题,从新建村落出现的原因、村落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及缘由、雷州地区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对雷州地区新建村落发展现状与问题展开详细的阐述,以及介绍瑚琳赤里村项目的基本概况,为下文设计研究提供基本背景与信息。第三部分为第三、四、五章,是文章的主体内容,整体上将纵向对比和横向类比相结合,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层层剖析,建立多维、立体的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科学的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方法。每一章均通过第一节分析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特点,从中寻找对于新建村落整体空间形态设计上的启发,接着在第二节中将瑚琳赤里新村的建设实践与当地雷州地区传统村落建立联系,研究其在各个层面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然后第三节主要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下多个国内新村建设案例,通过归纳、对比、总结其设计要点,提取其中符合时代性、文化性、地域性要求的方法与策略,进而在各章小节中结合雷州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对当地的新村设计提出适应性建设建议。其中第三章从宏观的空间布局层面,从村落整体的选址、布局、边界形态分开叙述;第四章从中观角度入手,对街巷空间层面上的街道整体组织形态、节点空间、内部界面处理作出剖析;第五章则从微观的宅院空间层面,以宅院为研究单位从外部空间组织、内部功能组织、院落空间组织以及民居的形式与风格四个方面展开分析与研究。第四部分为文章的结论与展望,结合赤里村以及国内新建村落建设实例,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更为具体的、符合“两观三性”的新建村落设计原则与策略,最后从村落的空间形态设计层面延伸到文化、社会层面当中,探讨地域特色、地方文化等在新建村落设计中的适应性传承与现代性演绎。
林琳[2](2018)在《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地区,同时广东省区域发展极不均衡。十九大提出“坚定实施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也指出我国“不平衡”发展问题在地区间和城乡间表现最为明显。粤西是发达省份的相对欠发达地区,因此在当代背景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与广泛的代表性。粤西地理位置不利、交通不便;村落的优势人口大量流失导致了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和社会组织的衰落;欠发达的经济发展也是粤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乡村景观也相对缺乏特色,导致旅游业发展较差。同时,在转型背景的影响下,根植于过去地方生态和文化背景下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正在走向趋同与异化。由于对传统聚落空间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缺乏正确认识,“建设性大破坏”日益严重,传统聚落的整体“空调效应”削弱,曾经统一而丰富的聚落空间形态转向机械和单调,居住景观倾向于城市化而丧失了乡村特征,缺乏交往活动场所导致村落公共空间功能及界面单一化,这些都说明了乡村聚落整体空间结构的当代发展已经脱离了生产生活实际。此外,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如何改善人居环境缺乏具体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指导,如何在当代转型背景下实现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聚落空间以及背后社会空间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迫切而严峻的问题。由于当代转型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提升存在着技术缺失,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旨在改善粤西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普通乡村环境。本研究对村落进行客观的调查和理解,结合当代量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其目的在于理解聚落空间本身演变的规律性特征的基础上,尤其与地方自然生态及人文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特征,探讨乡村聚落空间因地制宜的决策,从宏观到微观提出具体可操作的系统方法,这种方法侧重于乡村聚落既有格局、建筑及周边乡土景观的优化,是在既有空间格局基础上的批判继承,强调与聚落空间相关的多因素协调与统一。通过对系统方法的梳理,力图协调“传承”与“变革”之间的关系,注重环境提升方法策略的一致性、相关性和整体性,并实现乡村经济、自然和社会的平衡和充分发展。论文的研究从对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特征分析入手,证明聚落空间营造特征反映了其背后特定的社会组织和地理气候特征。然后总结传统聚落空间营建中的基本理念和主要策略。通过对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的分析,明确乡村经济结构的变迁,生活方式的转变和交通方式的改进是影响当代聚落空间形态转变的三大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了粤西地区区域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同时,目前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构成的合理性、乡村对传统性的存留、乡村对现代性的勾连以及乡村外部支援力的增强是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进一步研究推导出基于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的合理性。接下来以建筑学科的人居环境研究为主线,基于传统的可持续经验转化,本研究将乡村聚落人居环境分解为宏观区域聚落系统、中观聚落整体尺度、微观建筑单体尺度三个层级,结合大量案例与规划实践进行分析,对乡村聚落人居环境提升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对环境提升的方法和策略从个案提升至一般规律。研究认为,乡村人居环境是空间秩序与使用功能的统一,传统民居及乡村景观符合当时当地的需求,其真正价值在于蕴含于营造智慧中的通用理念和原则,对于聚落空间的设计以全局角度来进行考虑,才能保证整个乡村聚落空间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从而保证聚落的各项功能圆满完成。当代乡村地域价值传承的关键,应当是继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这与当代强调的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兼容的。传统聚落在营建、使用甚至消亡的过程中,通过综合的安排组织,使之具备低能耗、宜居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特性,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生态适应性机制;从生活出发,了解核心需求、面对现实状况、挖掘市场动力,给多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宽容公平的环境,为村民提供足够自由的选择,是当前环境提升需要继承的文化适应性机制。对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的任何因循创新和功能更迭,都应当嵌入和适应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的环境体系。鉴于当前经济社会背景已经开始从大规模物质建设逐渐转向综合社会治理,在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具体过程中,有必要加强不同背景人群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鼓励城乡各方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和合作,聚落空间的优化采取分阶段实施的措施,通过导向和示范项目引导带动,保持过程的灵活性和动态性,最终通过改善乡村聚落空间的人居环境,促进粤西地区经济、生态、文化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刘军利[3](2014)在《半干旱区坡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光照条件优越、水资源匮乏、坡地资源丰富,但是受地形和水分条件的限制,坡地资源的利用效益整体低下,如何利用好这些地区的坡地资源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内蒙古赤峰市城子乡为例,采用实地调查、室内分析和图件处理等方法,在分析城子乡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土地利用方式对光热水土资源影响、生态适宜度的基础上,对不同区域提出了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主要有以下结论。(1)城子乡土地总面积为35800hm2,25°以下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3.71%;250以上的坡地占6.29%。71.5%的坡耕地分布在高程低且坡度<15°的缓坡地或平地上,还有小部分的耕地分布在>250的陡坡地上;园地面积极小,零散分布在坡度小于25°的缓坡地上;86%的林地在集中分布在<25°的坡地上,林地多为杂木林,经济林极少,林相较差;草地多为荒草地,65.30%的分布在>25°的陡坡上。(2)城子乡坡地8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壤退化指数评价显示,除了>25°坡耕地出现了重度退化外,其他的土地利用方式均致使土壤质量提升。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光能利用率、热量接纳系数、水资源利用效果差异较大,人为的合理改善地形,创造自然环境,能够极大地提高坡地的光热水土的利用效果。(3)对城子乡坡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显示,城子乡的光热资源极其充足,土壤肥力和质量相对较好,水土流失相对较小,水资源条件较差,坡耕地较多。城子乡生态适宜度综合值为0.676,适宜度不高,说明城子乡农业生产条件相对不利,造成这种不利条件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的缺乏,大量坡耕地的存在。(4)根据城子乡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其生态适宜度评价结果,将城子乡坡地划分为阳坡区和阴坡区,提出阳坡区采取“防护——产业”型、阴坡区采取“防护——开发”型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的宏观模式。其中阳坡区又分为3种土地利用微观模式区:①坡顶和陡坡(坡度>25°)自然生态林草覆盖区;②缓坡(坡度15°-25°)坡改梯农耕区;③坡底(坡度<150)斜坡现代农业区;阴坡区分为2个土地利用模式区:①坡顶和缓陡坡(坡度>15°)防护林草区:②坡底(坡度<15°)斜坡适度开发区。
郭太龙,卓慕宁,李定强,蔡庆,谢真越,廖义善,胡建[4](2013)在《华南红壤坡面侵蚀水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南红壤区是我国发生潜在水土流失危害的重点区域之一,红壤坡地的水土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华南红壤地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降雨特点通常表现为强度大、历时长,暴雨或大暴雨事件频发,因此暴雨驱动因子影响作用更为显着,研究探讨华南红壤坡面侵蚀过程及动力特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室内35场不同雨强(30、60、90、120、180、210、270 mm·h-1)、不同坡度(5°、10°、15°、20°、25°)的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了华南红壤侵蚀的水动力学机制。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红壤坡面侵蚀水流的流态大部分均处于"层流—缓流区",除平均流速随着模拟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外,其他水动力参数(坡面侵蚀水流的阻力、曼宁糙率、径流剪切力、以及水流功)均会受到雨强和坡度改变的影响,但是不呈现特定的函数关系,规律不明显;(2)从水动力学角度解析了红壤坡面水蚀过程,得出了相对水深和曼宁糙率系数两种水动力因子共同组成的复合水动力特征参数,可作为表征不同雨强及坡度下的坡面水蚀侵蚀产沙的特征水动力参数指标。
朱雷[5](2013)在《半干旱区坡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以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为例》文中认为本文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选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共13个评价因子,通过空间叠加分析,采用特尔菲法,分析评价了城子乡坡地资源现状。通过适宜性等级划分,能够实现农、林、牧用地比例的合理调整,更加充分合理利用当地坡地资源,为今后半干旱地区坡地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10年间,林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一直在增加,园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一直在减少,而耕地则先减少后增长;结合驱动因素分析,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园地换茬、土地开发整理和产业引导、气候干旱,维护不到位、社会经济发展是引起坡地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2)城子乡自东向西地势逐渐升高,东部地区坡度小于西部地区;就空间分布来看,0-8°土地主要沿河道滩涂走向分布;8-15°土地主要分布于中部、东部和西部小部分地区;15-25°土地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比较集中;城子乡25°以下土地面积3354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93.71%。因此,城子乡可供开发利用的坡地资源丰富。(3)城子乡土地质量总体上偏低,地区分布差异较为明显。城子乡一等地8760.96hm2,占总面积的24.47%;二等地8768.23hm2,占总面积的24.49%;三等地10594.49hm2,占总面积的29.59%;四等地5755.3hm2,占总面积的16.08%。就耕地而言,中、高产田主要分布于城子乡——碾坊和城子乡——猴沟头方向的山间平原和河谷阶地之中,土壤条件良好,水源及灌溉设施完善,气候条件相对优越,作物生长情况良好;三、四等地适宜性较差,对农业生产限制性因素较多,土壤质地较差,坡度较大,生产力低下,是城子乡的低等田。就林地而言,一、二等地主要是涉及国家退耕还林实施区域,人工育林和封育措施落实到位,土壤上松下紧,具有很好的保水和保肥性能,林地生长情况较好,多分布于西部和西南部边缘;三、四等宜林地水分条件差,土地贫瘠,林木生长稀疏,坡度较大,林地质量低下。就草地而言,一、二等地主要涉及退耕还草、人工封育、禁牧等区域,人工干预程度较大,水分、土壤条件较好,草地生长情况良好;三、四等地受地形、水分、光照、土质等因素的影响,草地生长条件较差,多分布于荒坡、山地和丘陵等地。
王学强[6](2008)在《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效益评价及其治理范式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红壤地区已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坡耕地土壤侵蚀严重,果园林下侵蚀隐蔽性强、危害性大,荒地土壤侵蚀普遍发生。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面状侵蚀、沟状侵蚀与崩岗侵蚀。面状侵蚀是本区发生面积最大的水土流失类型,坡耕地与果园林下的水土流失主要以面状侵蚀为主。崩岗侵蚀是红壤地区特有的侵蚀最为严重、危害最大的水土流失类型,其发生于红壤地区主要是由于本区的高强度且集中的降雨与深厚的土壤层具有节理构造等因素引起的。为了探讨不同治理模式的综合效益与经济的偶合机制,本文对其中主要的治理模式进行了评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封禁治理、生态林草、经济林果、低效林改造、坡改梯等五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五种治理模式均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并且由于治理模式的立足点不同,坡改地与经济林果以开发性治理为目的,因此其经济效益较高,而生态林草与封育治理以恢复性治理为目的,因此其生态效益较高。在对治理模式效益评价的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各种水土流失影响因素,从而建立了红壤区水土流失治理范式。1.水土保持措施在不同坡度坡耕地的配置由于不同的水保措施均有一定的最佳坡地适宜范围,耕作措施一般在0~5°能够发挥较高水土保持效益;梯田措施能够在0~15°发挥较高水土保持效益;而植物篱措施只要在<25°的坡耕地都能够发挥较高水土保持效益。从而建立了在0~5°、5~15°、15~25°三个坡度级别的坡耕地上分别采用以耕作措施、梯田措施、植物篱措施为主的治理措施进行治理,在>25°的坡耕地退耕还林的红壤地区的坡耕地的治理优化配置方案。2.在不同出露层水土保持措施的配置花岗岩风化壳的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不同层次土壤的抗侵蚀性能有很大的差异,决定了不同层次土壤出露时土壤侵蚀类型也将发生变化。因此治理措施也应随之变化:表土层与红土层出露时,主要是通过种草,提高土壤入渗率,从而减少土壤侵蚀量;砂土层出露时,修建排水措施,以减少水流对土壤的直接冲刷作用为主;碎屑层出露时,以植被恢复为主。3.不同侵蚀级别区域治理模式的配置不同的土壤侵蚀级别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不同的退化阶段。强度侵蚀级别以上的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系统处于严重退化阶段,中度侵蚀区的生态系统处于中度退化阶段;轻度和微度侵蚀区域的生态系统处于轻度退化阶段。根据生态系统演替理论,当生态系统处于严重退化阶段时应进行重点治理,中度退化阶段应边治理边防治,轻度退化阶段可应自然修复和预防保护相结合。
胡国成[7](2005)在《沽源县坡地利用与治理》文中指出我国山地与占国土面积的2/3,是我国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总体占有量最大和国家未来发展布局的重要依托区域。但山区同时又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区域。加快山区开发力度、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今后山区开发与治理的两大环节。我国山区,由于资源开发引起环境破坏、并导致区域贫困化的实例累见不鲜。如何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山地研究中的重大课题与关键环节(郑度)。 本论文以坝上沽源县为具体研究对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进行坡地利用与治理研究。通过对该县农业资源环境及坡地利用状况的概括,对影响该县坡地利用与治理的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分析,探讨了坡地合理开发利用与治理的战略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坡地利用与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该县坡地开发利用与治理的对策,最后对该县坡地利用与治理进行了优化配置与设计。希望能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正文分为五部分,其中,第一章首先总结了我国坡地利用与治理的实践及相关研究,同时在参考料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区所在的坝上农业资源环境及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第二章从自然经济概况、生态环境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沽源县农业资源环境概况;根据对该县两种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即耕地和牧草地的坡度分级统计,分析并总结了该县坡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首先结合沽源县实际情况分析了影响坡地利用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县坡地利用与治理的战略措施。 第四章是坡地综合治理的对策。第一节结合研究区实际,在对坡地与生态环境、坡地与农村社会经济两方面的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坡地在该县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进行探讨。第二节分析了生态型产业体系的特点,从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产业化、集约农牧业发展等三方面探讨了该县有利于坡地利用与治理的生态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并对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三节对该县在坡地利用与治理中所需各类技术措施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总结。 第五章是本论文核心内容。在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第一节试图对该县坡地与治理进行优化配置,按照空间尺度的差异提出县域坡地与治理的三级模式即:宏观地域模式、中观小流域模式、微观坡面模式,并分别结合实际进行阐述或设计。第二节以榛子沟小流域为例,探讨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规划设计。
邓先瑞[8](2003)在《黄秉维院士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秉维院士是我国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开拓者.他认为"没有综合性地理研究,地理学便失去其存在的依据",他始终坚持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方向和实践.简述了他的地理综合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论述了不断开拓的自然地理综合研究的新领域,诸如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地表热量平衡与水分平衡、农业自然生产潜力、坡地利用与改良、陆地系统科学等;揭示出他的地理综合思想已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且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现应大力进行跨学科交叉研究.
肖辉林[9](2002)在《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文中指出系统地论述了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自然条件、发育演化、土壤性质和植被结构特征 ,分析了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探讨了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指出坡地改良利用的目标是使坡地自然生产力提高 ;在坡地改良利用中 ,生态持续性是前提 ,经济持续性是目的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各项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都要以提高坡地自然生产力为中心 ,使坡地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协调地持续发展
李阳兵,谢德体,杨朝现[10](2001)在《坡地开发中的植物篱技术》文中提出论述了植物篱在我国坡地开发中的地位、作用、选取标准及在坡地开发中的其它应用 ,认为植物篱应是控制川中丘陵遂宁组母质区水土流失的主要手段。
二、再论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再论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1)“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 ——以吴川市瑚琳赤里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的对象 |
1.3.2 研究的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两观三性”理论的乡村建设适应性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雷州地区新建村落发展现状与问题和瑚琳赤里村项目概述 |
2.1 乡村新建村落出现的原因 |
2.1.1 社会变革对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
2.1.2 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
2.1.3 市政工程引起原有村落的动迁 |
2.2 村落建设发展中的问题及缘由 |
2.2.1 局部混乱无序与均质化 |
2.2.2 建设模式固化 |
2.2.3 社会文脉的破坏 |
2.3 雷州地区村落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 |
2.3.1 自然因素:以地形地貌为主的限制作用 |
2.3.2 文化因素:传统文化与地域结合 |
2.3.3 社会因素:多元素共同作用 |
2.4 吴川市塘缀镇瑚琳赤里村项目概况 |
2.4.1 项目背景 |
2.4.2 项目的规划与设计 |
2.4.3 项目总体建设状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建村落在宏观层面上的空间布局研究 |
3.1 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布局特点 |
3.1.1 选址:逐水而居,依山就势,顺应自然 |
3.1.2 布局与边界形态:以梳式布局为主的空间形态 |
3.2 赤里村在空间布局上对地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3.2.1 选址:因地制宜利用周边资源协调内外环境 |
3.2.2 布局:延续原有村落的内部空间格局关系 |
3.2.3 边界形态:顺应山水生态格局 |
3.3 国内其他新建村落在空间布局上的对比与借鉴 |
3.3.1 选址:地域性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 |
3.3.2 布局:体现自身独特的文化性与时代性 |
3.3.3 边界形态:整体统一与局部对立的层次营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建村落在中观层面上的街巷组织研究 |
4.1 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街巷布局特点 |
4.1.1 街巷空间组织:与梳式布局对应的格网型街巷形态为主导 |
4.1.2 主要节点空间:建筑要素与自然要素相结合 |
4.1.3 内部界面处理:强调通过性与微气候调节的共同作用 |
4.2 赤里村在街巷组织上对地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4.2.1 街巷空间组织:时代性与地域性相结合 |
4.2.2 节点空间组织:利用公共空间进行空间串联 |
4.2.3 内部界面处理:景观性与韵律感的强化 |
4.3 国内其他新建村落在街巷组织上的对比与借鉴 |
4.3.1 街巷空间组织:形成层级关系明确的街巷网络系统 |
4.3.2 节点空间组织:基于文化性与地域性的空间营造 |
4.3.3 内部界面处理:整体观视角下多维度组合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建村落在微观层面上的宅院空间组织研究 |
5.1 雷州地区传统村落的宅院空间组织特点 |
5.1.1 外部空间组织:单一秩序脉络的统一 |
5.1.2 民居形式、功能与风格:历史维度与空间维度的多重叠加 |
5.2 赤里村在宅院空间组织上对地域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5.2.1 外部空间组织:传统空间肌理的延续 |
5.2.2 内部功能组织:传统生活的再发展 |
5.2.3 院落空间组织:与现实生活需求相结合 |
5.2.4 民居形式及风格: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博弈 |
5.3 国内其他新建村落在宅院空间组织上的对比与借鉴 |
5.3.1 外部空间组织:独立式与联排式的组合关系变化 |
5.3.2 内部功能组织:立足于过去、现在与未来 |
5.3.3 院落空间组织:突出院落的多向调节作用 |
5.3.4 民居形式及风格:尊重整体时代性与个体地域文化表达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达省份相对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发展需要指引 |
1.1.2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发展面临抉择 |
1.1.3 建设性大破坏背景下需要乡村适宜发展的途径 |
1.1.4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发展的特殊性 |
1.2 研究对象、尺度及视角选择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尺度 |
1.2.3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方法、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6 基础调查研究概况 |
1.6.1 主要研究地域范围 |
1.6.2 聚落样本选择原则 |
1.6.3 聚落样本调查概况 |
1.6.4 其他资料来源 |
第二章 粤西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
2.1 聚落形成的背景 |
2.1.1 自然背景 |
2.1.2 社会背景 |
2.2 乡村聚落整体空间形态构成 |
2.2.1 聚落选址分布及外环境特征 |
2.2.2 村域环境要素构成 |
2.2.3 聚落空间肌理构成 |
2.3 以渐进演化形成的乡村聚落地域化特征 |
2.3.1 民系与聚落 |
2.3.2 聚落空间特征与社会组织 |
2.4 传统乡村聚落空间营建的可持续理念 |
2.4.1 适应气候融合环境 |
2.4.2 强调功能整体统筹 |
2.4.3 就地取材节约能源 |
2.4.4 兼容并蓄开放多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空间环境问题认知与解读 |
3.1 当代乡村聚落空间转型过程及阶段特征 |
3.1.1 自然经济时期(1949 年以前) |
3.1.2 土地改革与人民公社化时期(1949-1978) |
3.1.3 农村经济加速发展时期(1978-1993) |
3.1.4 农村经济放缓及调整期(1993-2003) |
3.1.5 农村经济发展新时期(2003 至今) |
3.1.6 阶段总结 |
3.2 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当代主要因素 |
3.2.1 经济结构的变迁 |
3.2.2 生活模式的转变 |
3.2.3 交通组织的完善 |
3.4 粤西区域现实问题 |
3.4.1 地理位置无优势、交通不太便利 |
3.4.2 经济发展缓慢、资金有限 |
3.4.3 地处边缘,民系错综复杂,弱势文化遗存面临丧失 |
3.4.4 乡村景观相对缺乏特色、旅游性弱 |
3.5 粤西欠发达地区乡村整体环境提升的潜在优势 |
3.5.1 乡村既有资源 |
3.5.2 乡村传统性的存留及自觉再造 |
3.5.3 乡村与现代性的勾连及融合 |
3.5.4 乡村外部支援力度的增强 |
3.6 解决思路:基于乡村聚落空间环境现状进行解析与重构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当代粤西区域城乡系统的整体提升 |
4.1 区域城乡整体发展演进模式分析 |
4.1.1 “城——镇——村”的区域聚落系统历史溯源 |
4.1.2 村镇聚合——自下而上推进城乡转型 |
4.1.3 城镇辐射——自上而下推进城乡转型 |
4.1.4 城中村——乡村性在城市的延续 |
4.2 从极化到扁平化——未来城乡空间格局新趋势 |
4.3 城镇化背景下聚落空心化与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
4.4 城乡互补协调发展 |
4.4.1 梳理村镇空间体系,明确乡村合理定位 |
4.4.2 确保对乡村资源的良性利用 |
4.4.3 探索多样性的乡村发展路径 |
4.5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目标 |
4.5.1 综合发展治理 |
4.5.2 保持“山水—田园—村落”的地域化生态格局 |
4.5.3 以农村居民点社区为核心,恢复社区活力 |
4.6 实现多重目标的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整治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的环境提升 |
5.1 传统聚落整体空间形态结构特征解读 |
5.1.1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同质化特征 |
5.1.2 聚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异质化倾向 |
5.2 聚落形态结构转变模式分类分析 |
5.2.1 突变式模式 |
5.2.2 多核心分散扩张式模式 |
5.2.3 衰退式模式 |
5.2.4 异址新旧村独立并行式模式 |
5.2.5 模式总结与对比 |
5.3 聚落尺度下的量化模拟分析 |
5.3.1 量化分析工具介绍 |
5.3.2 聚落组成模式的气候适应性 |
5.3.3 聚落整体形态比较 |
5.3.4 新旧组团形态对比 |
5.3.5 量化模拟分析总结 |
5.4 聚落空间特征分析与优化策略 |
5.4.1 演化过程:传统自组织动态过程转向他组织规划模式 |
5.4.2 聚落空间组织逻辑:逐渐失去对传统格局的遵循 |
5.4.3 优化策略 |
5.5 聚落空间环境提升模式 |
5.5.1 聚落改建模式 |
5.5.2 聚落扩展模式 |
5.5.3 聚落重建模式 |
5.6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 |
5.6.1 传统街巷空间结构及功能 |
5.6.2 当代街巷空间环境提升面临的问题 |
5.6.3 街巷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7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 |
5.7.1 村域边界结构及功能 |
5.7.2 当代村域边界空间环境面临的问题 |
5.7.3 村域边界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粤西地区乡村聚落建筑空间环境提升 |
6.1 居住建筑的原型、现型与转型 |
6.1.1 宅院的基本原型——三间两廊 |
6.1.2 传统民居模块组合平面拓展模式 |
6.1.3 当代民居增殖与异化模式 |
6.1.4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
6.2 乡村聚落其他功能类型建筑 |
6.2.1 公共建筑 |
6.2.2 防御建筑 |
6.2.3 生产建筑 |
6.3 各类建筑的存续 |
6.4 乡村建筑风貌特征 |
6.4.1 建造材料特征 |
6.4.2 装饰细节特征 |
6.5 建筑外围护结构气候适应性量化分析 |
6.5.1 屋顶日照强度模拟 |
6.5.2 外墙遮阳效果模拟 |
6.6 建筑空间环境提升方法 |
6.6.1 主要原则 |
6.6.2 传统建筑修缮及更新改造实践 |
6.6.3 村镇公共建筑新建 |
6.6.4 当代住宅建筑改造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乡村空间环境提升路径措施总结 |
7.1 乡村地域性的消解 |
7.2 乡村地域价值再认识 |
7.2.1 绝对价值:先天的原生态价值 |
7.2.2 相对价值:当代城镇体系中的交互性价值 |
7.2 乡村地域价值的当代传承 |
7.2.1 关键:传承场所回应现实的适应性机制 |
7.2.2 传统聚落生态价值传承 |
7.2.3 传统聚落文化价值传承 |
7.3 功能与空间整合的实施路径 |
7.3.1 功能与空间秩序 |
7.3.2 区域宏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3 聚落中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3.4 聚落微观层面功能整合策略 |
7.4 乡村聚落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
7.4.1 促进基于新乡村共同体社区的形成 |
7.4.2 分阶段实施,以点带面促进聚落整体提升 |
7.4.3 过程保留弹性、动态完善 |
7.5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主要结论 |
研究的创新点 |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致谢 |
(3)半干旱区坡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利用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1.2.2 坡地资源研究综述 |
1.2.3 坡地利用模式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地质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松山区经济概况 |
2.2.2 城子乡经济概况 |
3 城子乡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
3.1 城子乡土地利用结构 |
3.2 城子乡土地空间分布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子乡光热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
4.1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的影响 |
4.1.1 土地利用方式对上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上壤退化评价 |
4.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光热资源利用效果 |
4.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光资源利用效果 |
4.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热量利用效果 |
4.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资源利用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城子乡坡地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
5.1 城子乡坡地的生态适宜度分析 |
5.1.1 生态适宜度模型 |
5.1.2 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数学理论与模型 |
5.2 城子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城子乡坡地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
6.1 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
6.2 土地利用模式设计的原则 |
6.3 城子乡土地利用模式的设计 |
6.3.1 城子乡土地利用分区 |
6.3.2 城子乡土地利用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华南红壤坡面侵蚀水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区域地学特征 |
1.2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
1.3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坡面流水动力特征 |
2.1.1 平均流速 |
2.1.2 雷诺数与费如的数 |
2.1.3 曼宁糙率 |
2.1.4 达西-韦斯巴赫阻力系数 |
2.1.5 径流剪切力和水流功 |
2.2 坡面侵蚀水动力特征参数量化 |
2.2.1 径流与水动力参数的量间关系 |
2.2.2 侵蚀泥沙与水动力参数的量间关系 |
3 结论 |
(5)半干旱区坡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以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坡地研究综述 |
1.2.2 坡耕地适宜性评价 |
1.2.3 坡耕地利用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特征 |
2.1.3 水文、地质 |
2.1.4 土壤植被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松山区经济概况 |
2.2.2 城子乡经济概况 |
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基础资料收集 |
3.2.2 外业调查 |
3.2.3 内业整理 |
3.3 技术路线 |
4 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建立 |
4.1 数据源 |
4.1.1 遥感数据 |
4.1.2 非遥感数据 |
4.2 遥感影像处理 |
4.2.1 图像配准校正 |
4.2.2 图像镶嵌融合 |
4.2.3 图像增强 |
4.3 遥感影像解译 |
4.3.1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4.3.2 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
4.3.3 数据库的建立 |
4.4 DEM提取 |
4.5 坡度图制作 |
4.6 空间叠加 |
4.7 本章小结 |
5 坡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5.1 总体变化分析 |
5.2 转化类型分析 |
5.2.1 转移矩阵 |
5.2.2 2001~2006年转化分析 |
5.2.3 2006~2011年转化分析 |
5.3 驱动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坡地资源评价 |
6.1 坡地影响因子 |
6.1.1 地质 |
6.1.2 地形 |
6.1.3 水文 |
6.1.4 气候 |
6.1.5 植被 |
6.2 适宜性评价 |
6.2.1 评价原则 |
6.2.2 评价方法 |
6.2.3 评价单元 |
6.2.4 指标体系 |
6.2.5 确定权重 |
6.2.6 计算综合分值 |
6.2.7 适宜性等级划分 |
6.2.8 评价结果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效益评价及其治理范式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文献综述 |
1.1.1 国外治理措施的研究 |
1.1.2 国内治理措施的研究 |
1.1.3 国内治理模式的研究 |
1.1.4 红壤区的水土流失治理研究 |
1.2 研究涉及概念与方法 |
1.2.1 范式的概念 |
1.2.2 综合治理模式效益评价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6 关键问题与创新性 |
2 研究区的选取与概况 |
2.1 研究区的选取 |
2.2 研究区概况 |
2.3 数据收集说明 |
3 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
3.1 区域水土流失特点 |
3.1.1 果园林下侵蚀严重 |
3.1.2 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 |
3.1.3 荒地侵蚀普遍发生 |
3.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2.1 气候 |
3.2.2 母质 |
3.2.3 地形 |
3.2.4 土地利用 |
3.3 水土流失的主要类型及其治理 |
3.3.1 面状侵蚀 |
3.3.2 沟状侵蚀 |
3.3.3 崩岗侵蚀 |
3.4 小结 |
4 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 |
4.1 治理模式与数据收集 |
4.1.1 主要治理模式概况 |
4.1.2 数据说明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
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1 层次分析模型的建立 |
4.3.2 构建判断矩阵 |
4.3.3 层次单排序 |
4.3.4 矩阵一致性检验 |
4.3.5 权重结果的确定 |
4.4 效益指标计算 |
4.4.1 经济效益指标计算 |
4.4.2 生态效益指标计算 |
4.4.3 社会效益指标计算 |
4.4.4 单项指标的数据标准化 |
4.5 不同治理模式效益评价—灰色关联法 |
4.5.1 参考数列的建立 |
4.5.2 比较数列的建立 |
4.5.3 计算各指标相关系数 |
4.5.4 计算关联度 |
4.6 结果分析 |
4.6.1 经济效益 |
4.6.2 生态效益 |
4.6.3 社会效益 |
4.6.4 综合效益 |
4.7 小结 |
5 红壤地区治理范式的建立 |
5.1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配置 |
5.1.1 生物措施的配置 |
5.1.2 工程措施的配置 |
5.2 坡耕地水保措施在不同坡度上的配置 |
5.2.1 坡度对不同水保措施效益的影响 |
5.2.2 治理措施的优化配置 |
5.3 不同层次土壤出露水保措施的配置 |
5.3.1 不同层次土壤出露的影响 |
5.3.2 治理措施的配置 |
5.4 不同侵蚀级别区域生态治理模式的配置 |
5.4.1 侵蚀劣地的生态系统演替 |
5.4.2 不同侵蚀劣地治理模式的配置 |
5.5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发表论文情况 |
(7)沽源县坡地利用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坝上地区及坡地研究综述 |
1 坡地利用与治理研究综述 |
2 坝上农业资源环境研究综述 |
第二章 农业资源环境及坡地利用概况 |
1 农业资源环境概况 |
2 坡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坡地利用与治理的影响因素及战略措施 |
1 坡地利用与治理影响因素分析 |
2 坡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治理的战略措施 |
第四章 坡地综合治理对策 |
1.坡地的生态经济定位 |
2.生态型产业体系构建 |
3.坡地利用与治理的技术措施体系 |
第五章 坡地利用与治理的优化配置与设计 |
1.优化配置原理、模式 |
2.榛子沟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设计 |
参考文献 |
(8)黄秉维院士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始终贯穿一条红线 |
2 不断开拓新的领域 |
2.1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 |
2.2 地表热量、水分平衡 |
2.3 农业自然生产潜力 |
2.4 坡地利用与改良 |
2.5 陆地系统科学 |
3 结语 |
(9)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坡地的自然环境特征 |
1.1 高温多雨, 水热同期 |
1.2 风化壳具有灾害性的地质基础与面蚀-沟蚀-崩岗的特殊演化规律 |
1.3 坡地红壤风化淋溶强烈, 具酸、粘、瘦特点 |
1.4 季节性干旱缺水明显 |
2 坡地的人为生态问题 |
2.1 植被破坏严重, 森林结构简单, 生态系统脆弱 |
2.2 坡地利用方式不合理, 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土地生产力下降 |
3 坡地改良利用的目标和原则 |
4 坡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
4.1 合理规划利用, 建立良好的生态结构 |
4.2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保证坡地可持续利用 |
4.3 改良坡耕地土壤, 提高土地生产力 |
4.4 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 |
(10)坡地开发中的植物篱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坡耕地概况 |
2 坡耕地开发措施 |
3 植物篱笆的效益 |
3.1 水土保持 |
3.2 改善土壤肥力 |
3.3 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
4 植物篱选取标准 |
5 植物篱在坡地开发中的其它应用 |
6 结语 |
四、再论华南坡地利用与改良(论文参考文献)
- [1]“两观三性”理论指导下雷州地区新建村落设计研究 ——以吴川市瑚琳赤里村为例[D]. 陈坤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当代粤西乡村聚落空间环境提升研究[D]. 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3]半干旱区坡地利用模式研究 ——以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为例[D]. 刘军利.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4(01)
- [4]华南红壤坡面侵蚀水动力学机制试验研究[J]. 郭太龙,卓慕宁,李定强,蔡庆,谢真越,廖义善,胡建. 生态环境学报, 2013(09)
- [5]半干旱区坡地资源适宜性评价 ——以赤峰市松山区城子乡为例[D]. 朱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3(S1)
- [6]红壤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模式效益评价及其治理范式的建立[D]. 王学强.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
- [7]沽源县坡地利用与治理[D]. 胡国成. 首都师范大学, 2005(04)
- [8]黄秉维院士与自然地理综合研究[J]. 邓先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9]华南红壤丘陵坡地的环境特征与可持续利用问题[J]. 肖辉林. 山地学报, 2002(05)
- [10]坡地开发中的植物篱技术[J]. 李阳兵,谢德体,杨朝现. 热带地理, 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