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一、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代红洋,柏旭,李晓岗,张兴开,罗霖,张熙琪,曹冠华,贺森[1](2021)在《植物激素在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三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以异戊二烯为结构单元的一大类天然化合物,具有抗衰老、抗炎、抗肿瘤、抗血栓、降血压、调血脂等功效;依据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萜皂苷类、甾醇苷类和其他三萜类。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微量且能促进或抑制自身生理活动的有机化合物,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提高胁迫抗性、诱导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积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介绍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通路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茉莉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等植物激素在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认为植物激素或中间代谢产物通过作为信号分子或诱导子调控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活性或基因差异表达,从而影响最终产物的积累,并初步绘制了茉莉酸、茉莉酸甲酯、水杨酸等植物激素调控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作用机制模型,为研究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机制,实现目标产物超积累提供参考和借鉴。

贾鹏禹[2](2021)在《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植物激素是作物生长和种子品质形成的重要生命调节物质,种子品质的形成是不同生长历程的最终反馈。调研发现,现行植物激素和品质检测方法很难满足深层次研究需求,大豆植物激素随不同时空、不同胁迫和化学调控的变化规律尚不明确,大豆中重要的品质化合物受化学调控变化研究尚有不足,因此新方法建立及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提升检测方法为基础,以目标化合物的变化规律为方法应用目标,在生理方面建立了高效经济的植物激素检测方法,在品质方面建立了快速有效的脂肪酸和植物甾醇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测试方法的检测效果;以黑龙江主栽品种合丰50和垦丰16为研究对象对方法进行了应用,揭示了植物激素含量的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探讨了烯效唑调控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对4种植物激素(ZT、IAA、GA3和ABA)检测的方法学能力。结果表明,超快速液相色谱较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速度快、灵敏度高,但受检测器灵敏度的限制,样品基体干扰较大;三甲基重氮甲烷衍生结合气质联用具有方法适用性,但仅适用于含羧酸基团的目标化合物;采用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样品前处理操作步骤较为繁琐,检测效率受样品前处理影响较大;在线固相萃取方法自动化能力强,检测限在0.20 ng/m L~1.01 ng/m L之间,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在2.54%~4.83%之间,但方法有设备依赖性。2.创建了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高效经济检测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处理样品,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目标化合物,改进的Qu ECh ERS方法净化基体,色谱分离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F5色谱柱(50 mm×3.0 mm ID,2.6μm,100?),以甲酸/水体系梯度洗脱目标组分,质谱检测器采用正负同时扫描MRM模式。该方法4种植物激素在3 min内完成分离,各目标组分在0.1 ng/m L~100 ng/m L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测限在0.015 ng/m L~0.078 n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16%~0.25%之间。方法样品前处理简便经济,检测效率高,样品用量少。3.基于气相色谱结合高压转印样品前处理方式建立了大豆中脂肪酸组成的快速测定方法,采用介质阻挡放电氦等离子体结合短柱恒压分离模式以提升方法的灵敏度、分离效果和分析效率。大豆样品中10种脂肪酸组分在30 min完成高分辨率检测,各目标化合物检测限在0.105μg/m L~0.19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4%~1.35%之间。方法所需样品量小,化学试剂消耗少,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测定结果重现性好。4.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建立了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样品中目标物采用异辛烷萃取,氢氧化钾-乙醇-水体系超声波辅助皂化脂肪,萃取物无需硅烷化衍生直接上机分析。大豆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检测灵敏度在0.098μg/m L~0.206μg/m L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6%~1.97%之间。所建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无需衍生化处理,能够精确测定植物甾醇含量。5.采用新方法对大豆植物激素进行了时空变化、胁迫变化和化学调控变化规律考察。结果表明,大豆植物激素在日间发生快速和系统性变化,受光温变化敏感;不同植物激素在不同生长时期呈现其独有的时空特性,含量水平随生理部位和个体存在差异;在受到逆境胁迫后,植物激素的平衡被快速打破,不论是低温还是干旱胁迫,促进型植物激素和抑制型植物激素基本表现为相反的变化趋势,其中促进型植物激素含量普遍降低;在烯效唑对大豆生长的调控中,烯效唑发挥延缓作用的关键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生长素,其调控机制相当于对植物的一种定向胁迫,通过外源生长素和赤霉素可快速解除烯效唑的药效。6.对初花期喷施烯效唑对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品质影响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烯效唑对不同品种大豆脂肪酸和植物甾醇组成均产生了显着影响。在脂肪酸组成方面,外源烯效唑降低了大豆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烯效唑的调控过程可能参与了脂肪的降解;在植物甾醇含量变化方面,烯效唑的调控显着降低了不同品种大豆中菜油甾醇、豆甾醇和谷甾醇的含量,对不同含油品种的植物甾醇影响略有差异,表现为对高油品种的影响偏弱。烯效唑对品质形成的影响小于品种基因,对大豆生产具有安全性。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建立了植物激素、脂肪酸和植物甾醇高效检测方法,利用新方法的技术优势深入揭示了大豆生长发育和化学调控中植物激素与品质变化规律,为大豆栽培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策略和规律认知。

张盛楠[3](2021)在《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文中指出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保障粮食、蔬菜安全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土壤Cd、As污染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威胁粮食、蔬菜品质和安全的主要问题之一。水稻和油菜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农田Cd、As污染严重制约着其产量和品质,并给人体健康带来风险。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降低农作物对Cd、As的吸收累积,保障农作物的安全生产,是当前土壤及环境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本研究以水稻品种中嘉早17和油菜品种圣达为试验材料,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水培试验、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利用荧光染料活体染色和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分析了在不同浓度Cd、As胁迫下,外源添加褪黑素(MT)、表油菜素内酯(EBL)和茉莉酸(JA)对水稻和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Cd、As吸收转运以及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萌发试验结果表明,Cd、As胁迫下水稻植株生物量显着降低,Cd、As在根中大量积累,MDA和ROS的含量随Cd、As浓度的提高而显着增加,POD、CAT活性降低,加剧了脂质膜的氧化应激损伤。外源添加MT、EBL和JA显着降低了MDA含量,抗氧化酶(POD、SOD、CAT)活性显着增强,膜脂过氧化程度有所缓解,水稻幼苗地上部与根系Cd、As积累量显着降低,其中Cd含量降低了26.2%~77.9%,As含量降低了5.3%~43.2%。说明添加这三种外源植物激素可缓解Cd、As对水稻幼苗的胁迫。2.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添加MT、EBL和JA使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Cd含量分别降低了14.5%~51.6%和38.9%~85.3%,地下部As含量降低了13.4%~33.3%,同时降低了Cd、As胁迫下MDA、H2O2和·O2-的含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体内的POD和CAT活性,增加了5.6%~93.9%。这表明外源MT、EBL和JA可通过诱导抗氧化物酶活性来增强水稻的抗氧化能力,清除过量的ROS,从而缓解Cd、As对水稻的毒害。3.通过盆栽试验发现,外源喷施和根施MT、EBL和JA均可有效地降低水稻旗叶和籽粒中Cd的含量,喷施100μmol·L-1MT、0.2μmol·L-1EBL和0.2μmol·L-1JA使籽粒中Cd含量比对照处理下降74.1%、68.7%和61.7%;根施0.2μmol·L-1JA、500μmol·L-1MT和20μmol·L-1EBL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60.7%、50.4%和76.2%,水稻籽粒中As含量分别下降68.0%、65.7%和71.3%。不过无论是喷施还是根施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和生物群落物种构成无任何影响。4.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外源喷施MT、EBL和JA可有效地降低了水稻根、茎、旗叶和籽粒中Cd以及籽粒中的As含量。其中喷施0.2μmol·L-1EBL、500μmol·L-1MT和20μmol·L-1JA效果更好,使水稻籽粒中Cd含量下降30.3%、45.0%和29.6%,As含量分别下降33.0%、25.7%和36.2%。100μmol·L-1MT显着降低了Cd从旗叶向籽粒的转运,转运系数下降了71.4%。5.通过盆栽试验叶面喷施比较不同外源植物激素MT、EBL和JA对Cd、As胁迫下油菜生理指标及其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发现喷施200μmol·L-1的MT和JA均显着地提高油菜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而喷施20μmol·L-1的EBL显着降低油菜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与CK处理相比,喷施20μmol·L-1EBL使油菜叶片中MDA含量降低了52.3%,同时使油菜叶片SOD活性提高了88.2%。喷施200μmol·L-1MT导致油菜地上部Cd含量比CK处理降低了27.8%,而喷施20μmol·L-1的EBL和200μmol·L-1的JA却使油菜地上部As含量提高136.8%和159.8%。以上研究结果阐明了三种外源植物激素MT、EBL和JA缓解Cd、As毒性的重要机制,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途径减少作物对Cd、As吸收累积,为Cd、As复合污染农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白乌云[4](2021)在《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羊草是欧亚草原东部中国北方半干旱草原优势种之一,分布范围广,生态适应性强,在对异质环境的长期适应过程中,发生了丰富的种内变异。羊草具有混合繁殖策略,快速的根茎克隆繁殖是其不断扩大种群规模和生存空间,成为草地群落优势种的关键。然而就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种内变异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以野外原位观测为主的种内变异研究无法区分遗传变异和表型可塑性对种内变异的相对贡献。本文以不同地理来源66份羊草材料为试验材料,采用非破坏性研究方法,在同质园栽培条件下研究羊草种内变异,将可塑性的影响排除在外,并通过分析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母环境效应影响,试图揭示羊草对地理和气候因子的大尺度长期适应机制。主要发现如下:(1)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羊草性状的种内变异总体表现为: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表型性状。表型性状中,叶长变异最小,茎长变异最大;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中,单向最大扩展距离的变异最小,扩展面积的变异最大;根茎子株相关性状中,克隆生长率的变异最小,母株根茎克隆增加倍数的变异最大。羊草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总体表现为:表型(29)根茎空间扩展相关性状(29)根茎子株相关性状(29)质量性状。内蒙古中部地区羊草遗传多样性相对最高,综合值较高的优良羊草种质主要来源于黑龙江省西部和内蒙古中部地区。(2)羊草种内变异是对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长期适应和进化的结果原生境气候对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影响顺序为:表型(单株产量)(29)根茎繁殖(29)母株抽穗率(29)母株分蘖。气温+降水量综合因子是导致羊草性状种内遗传分化的最重要气候因子;其次为平均气温和低温因子,尤其是低温和温差对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不可忽略,低温和较大日温差显着抑制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纬度是影响羊草性状种内分化的最重要地理因子。纬度增加显着抑制羊草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随纬度增加、经度减小和海拔升高,羊草呈叶片小型化、植株矮小化和根茎克隆繁殖力减弱趋势。(3)原生境气候和地理通过调节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关系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力茎长、株高、叶宽和叶片大小是显着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的重要地上部性状,表现为羊草茎长越长、植株越高大、叶片越宽大,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也相应越强。原生境地理和气候除了直接影响羊草根茎克隆繁殖以外,通过影响营养生长,并通过营养生长与根茎克隆繁殖之间的正反馈调节关系间接影响根茎克隆繁殖。(4)临近休眠前的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最重要时期,且这一关键时期的克隆生长受原生境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秋末果后营养期,羊草输出大量根茎子株,并加快根茎扩展速度,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羊草这一克隆生长关键时期的表现受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显着影响,表现为来自低纬度、气温较高、降水量相对充沛、温差变化较小生境的羊草,在生长季后期输出更多的根茎子株,克隆生长率更高,根茎扩展更快,可见生长季末期输出大量冬性枝条和根茎加速向外扩展是羊草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性进化结果。(5)植物内源激素参与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羊草根茎不同部位中检测出IAA-Asp等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8种,18个比较组中的8个比较组中5类植物内源激素类物质存在显着差异。12-OH-JA-Ile、CH3O-IAA和IAA-Asp在根茎节中的含量显着高于根茎节间和根茎水平芽,根茎节中SA随根茎克隆繁殖力增强而呈下降趋势。根茎节是羊草根茎克隆生长最重要的部位,其植物激素调控下的分化活性和分化选择决定羊草种群生存发展策略。

沈家琪[5](2021)在《‘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是指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果实的现象,且所得到的果实通常无籽,是一项重要的农艺性状。梨树作为我国重要温带果树,在全国各地广泛栽培。但大部分梨树具有自交不亲和性,在生产中需要配置授粉树或者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保证其产量;其次,梨树开花较早,易遭受春季寒潮影响,导致授粉不良。前人研究表明,外源植物激素或者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能够有效诱导梨单性结实。但是单一施用植物激素如赤霉素会导致果形变长,萼片宿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性,因此需改良原有诱导剂配方或开发新型诱导剂。此外,目前对于单性结实的研究仍多集中于幼果膨大后的生理变化及分子机理,对于坐果早期的分子机理及调控模式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浙江地区广泛栽培的‘翠冠’梨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大田诱导剂的筛选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幼果转录组数据的早期坐果调控网络,挖掘了参与调控早期坐果的核心基因及转录因子。研究结果如下:1)多胺及硫酸铜处理能够诱导‘翠冠’单性结实,且乙烯抑制剂与赤霉素处理组合能够缓解果形拉长问题。赤霉素与多种乙烯抑制剂的处理组合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果形指数,缓解果形拉长;且GA4+7与亚精胺处理组合能够在保持较高坐果率的前提下,增加单性结实梨果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胺类物质(腐胺、亚精胺)及硫酸铜处理均能够诱导‘翠冠’产生单性结实,且腐胺及硫酸铜处理后得到的单性结实梨果实萼片自然脱落。2)通过转录组分析,初步构建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调控网络。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19.8Gb原始数据,使用‘翠冠’梨作为参考基因组且平均比对率高达87.76%。共有32512个基因发生表达,筛选后得到了26108个差异表达基因。WGCNA分析共得到了26个不同表达趋势的模块,将其分为GA上调类模块及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GA上调类模块基因主要富集在遗传信息传递、RNA转运、蛋白酶体过程、三羧酸循环(TCA-cycle)、氨基酸生物合成、糖酸代谢等过程。清水对照上调类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则主要富集在泛素化降解过程、转录过程、质膜转运、多种酶的生物合成过程等。初步构建了基于GO富集通路的‘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坐果调控网络及筛选了坐果早期上调模块中的核心基因。3)分析鉴定可能参与调控GA4+7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共鉴定得到了2005个差异表达转录因子,其中成员数目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依次为AP2/ERF、MYB、bHLH、NAC和C2H2。清水处理第14天时占绝对优势的转录因子家族数量最多。我们共鉴定得到了包括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细胞周期及细胞膨大、细胞壁水解及重构、光合作用及糖类合成转运在内的10条坐果相关调控通路的关键基因,并通过MEME在线工具富集并预测了这些通路中关键基因启动子上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合WGCNA手段分析得到了如HB-BELL、MADS-box等可能参与调控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关键转录因子。

毕愿坤[6](2021)在《花花柴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对高温胁迫响应的分析》文中提出花花柴(Karelinia caspia Less.)系菊科(Asteraceae)花花柴属(Karelinia Less.)多年生草本植物,俗称胖姑娘、胖娃娃草,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植物。由于长期生活在荒漠环境中,花花柴具有极强的耐旱、耐高温、耐盐等广谱抗逆性,是研究植物抗逆性的重要植物资源。本研究为探究花花柴激素合成相关基因与耐高温的关系,分析了生境、温度及外源生长素对花花柴花器官发育的影响;从本课题组前期高温胁迫后花花柴转录组测序结果中筛选了植物生长激素合成相关差异表达基因Kc APSK,克隆获得了Kc APSK基因CDS全长,分析了其蛋白质结果及表达模式,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获得的p K2GW7-Kc APSK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了烟草,获得了大量愈伤组织。本论文结果如下:(1)较高温度有利于花花柴花器官的发育,极端高温则影响其发育;外施生长素IAA有利于极端高温条件下花器官发育。通过测定适温人工绿地、适温沙漠、高温人工绿地、高温沙漠4种生境下、配合外施不同浓度生长素(IAA)下花花柴花器官雌花花柱、雄花花丝及花器官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花苞期27°C~30°C有利于花花柴花器官的生长,而在开花过程中,38°C~40°C可促进花花柴柱头伸长,进而促进花器官生长,直至发育成熟。外施一定浓度的IAA对花花柴花器官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沙漠环境中,外施0.3μmol/L的IAA促进作用最明显,而人工绿地则为0.1μmol/L效果最佳。通过上述实验发现,植物可通过调节体内激素含量,来缓解高温胁迫造成的危害。(2)克隆并分析了花花柴内植物激素合成相关基因APSK,其表达模式与高温胁迫呈正相关。根据高温胁迫下花花柴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发现内源生长激素合成相关基因APSK表达量显着上调,因此本实验克隆了该基因的CDS序列,测序显示其全长870 bp,编码290个氨基酸,将其命名为Kc APSK。利用RT-PCR对高温胁迫下该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该基因的表达量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胁迫8 h时,表达量达到最大值,8 h~16 h表达量又出现下降,但仍高于对照水平。该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花花柴该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可以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花花柴响应高温胁迫的正调控。(3)构建了Kc APSK植物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大量转基因烟草的愈伤组织。利用Gateway技术将所获得的目的基因Kc APSK构建到p K2GW7植物表达载体上,得到p K2GW7-Kc APSK植物表达载体。并将所得载体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利用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获得了大量愈伤组织,为进一步探究Kc APSK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姜长岭[7](2021)在《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文中认为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GA3)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茶园中茶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GA3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以及茶叶基质效应问题,茶叶中GA3的高灵敏度分析一直是茶叶质量安全与茶树生理代谢分析的一大难题。目前GA3在茶叶中降解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其降解产物发生机制和残留行为未见报道,导致我国茶园中无法实现外源GA3的安全使用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检测茶叶中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分析技术,评估外施GA3的安全性,保障茶叶安全。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简单、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利用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高分辨质谱(Q-Exactive Orbitrap MS)解析了GA3在强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行为与降解产物;揭示了GA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加工和冲泡过程中发生机制、残留行为与消解规律。主要结果有:(1)利用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等13种酸性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与流动相A(乙腈)和B(水)相结合,可实现13种目标物仪器分析的高灵敏度和良好的色谱保留。方法前处理采用甲醇(2%甲酸)作为提取溶剂提取酸性植物激素,利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混合模式阴离子交换柱固相萃取(SPE)富集纯化技术,实现了茶树鲜叶中赤霉素、生长激素、脱落酸等13种植物激素精准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三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的13种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1.8%~109.9%之间,日内及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低于20%。12种酸性植物激素的检出限(LODs)和定量限(LOQs)分别为0.1~4.2μg/kg和0.3~13.9μg/kg。最后,该方法首次用于分析经过休眠期、不同光质、外源激素和害虫侵害处理的茶鲜叶样品中的13种目标物含量变化,突显该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多种植物激素快速分析的能力。(2)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Q-Exactive Orbitrap MS(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研究了GA3的强降解行为及其降解产物。通过光解和水解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强降解因素(例如光、p H和温度)下GA3的降解行为,并利用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出五种主要降解产物。GA3在光解过程中产生了三种降解产物M273,M283-1和M283-2。在水解过程中,GA3可以转化为其同分异构体,其中在酸性条件下仅形成一种异构体赤霉素(en-GA3),在碱性条件则产生两种同分异构体(iso-GA3和en-GA3)。为了表征每种降解产物,本研究利用Q-Exactive Orbitrap MS精确质量信息首次推导了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完整质谱裂解途径。这些结果可为农产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并为GA3的科学应用与合理贮存提供指导。(3)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外源GA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首次发现了GA3会转化为iso-GA3。在种植过程中,茶树新梢中GA3消解的半衰期为2.46~2.74天;GA3在该过程中容易转化为iso-GA3,该代谢产物具有比母体GA3更长的残留时间;同时,还从激素层面上解释了外施GA3促进茶树快速生长的机理。在红茶、绿茶加工过程中,GA3大量转化为iso-GA3,导致干茶中iso-GA3的含量远高于GA3;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目标物残留行为的影响,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环节对GA3以及iso-GA3的降解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杀青环节的红茶最终导致iso-GA3残留量较高。在冲泡过程中,GA3和iso-GA3的浸出率为77.3%~94.5%。这些结果可为GA3在茶叶及其他农产品的科学应用提供指导。

蒲小剑[8](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提出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门晓妍[9](2021)在《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银杏(Ginkgo biloba L.)是一种古老的孑遗树种,有“活化石”之称。因其寿命长,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病虫害少,观赏性强,具有重要的经济、生态和科研价值。垂乳(Chichi)是银杏一种特有的生物现象,它通常生长于树干、树枝或根颈处,呈基部较宽、顶端钝圆的倒圆锥体或圆柱体。从银杏垂乳被发现和命名至今已过去一个多世纪,但其发育机制仍然众说纷纭。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多组学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解释各类生物学现象。银杏全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为通过有参转录组测序技术解释其发育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本研究以银杏基生垂乳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NA-seq和LC-MS/MS的方法比较了垂乳(C)与根(R)、茎(S)组织在转录和代谢水平上的差异。我们筛选了在垂乳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差异积累的代谢物和植物激素,构建了激素信号转导调控通路,筛选了其中的关键酶和调控基因,旨在探明垂乳发育调控机制,解释垂乳的特异性及其在银杏适应环境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为银杏基因功能研究以及解释银杏环境适应能力等研究提供思路。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垂乳、根、茎组织中共检测出7类植物激素的21种化合物。细胞分裂素类化合物(c Z、t Z、IP)、茉莉酸类化合物(MEJA)、脱落酸(ABA)、水杨酸(SA)均在垂乳中含量最高,且均显着高于茎和根。生长素类化合物(IAA、ME-IAA、ICAld、I CA)、赤霉素(GA6)、茉莉酸(JA、H2JA、JA-ILE)和乙烯前体ACC均在根中含量最高,除ICAld外均显着高于茎、垂乳。IAA、ME-IAA的含量呈现根>垂乳>茎的趋势。在检出的7种赤霉素类化合物(GA3、GA4、GA6、GA7、GA15、GA20和GA51)中,GA3的含量远超其他化合物,在垂乳和根中都有较高的含量,显着高于茎。植物激素之间含量比值,AUX/GA的比值在根中最高,显着高于茎和垂乳;AUX/CTK的比值呈现根>茎>垂乳的趋势。(2)垂乳、根和茎组织中共检测出代谢物414种,分属于11个一级分类的32个二级分类。相对含量最多的代谢物依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30.41%)、脂质(17.76%)、酚酸类(9.62%)、有机酸(7.89%)、黄酮(7.60%)等。将根、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垂乳相比较,S vs C和R vs C对比组合各得到119种和156种DAMs,二者有69种共同DAMs,其中68种趋势一致。共同上调的20种DAMs主要集中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7种)和核苷酸及其衍生物(7种);共同下调的48种DAMs主要集中在黄酮类(15种)、酚酸类(14种)、木脂素和香豆素类(8种)和脂质(4种)。S vs C对比组合有55种DAMs被富集到63条KEGG通路中;R vs C对比组合有53种DAMs被富集到51条KEGG通路中。(3)通过转录组测序,9个植物样本共获得74.95 Gb Clean Data。共得到505378738条Raw Reads,过滤后获得487175244条Clean Reads。各样本转录组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的比例在83%以上。将根、茎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垂乳相比较,S vs C和R vs C对比组合各得到2655条和5259条DEGs,二者有1124条共同DEGs,其中826条表达趋势相同。S vs C对比组合有843条DEGs被富集到127条KEGG通路中;R vs C对比组合有1605条DEGs被富集到129条KEGG通路中。(4)S vs C对比组合中1753条DEGs和118种DAMs具有强相关性;R vs C对比组合中3740条DEGs和146种DAMs具有强相关性。两个对比组合具有强相关性的DAMs主要集中在酚酸类、黄酮、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核苷酸及其衍生物、木脂素和香豆素和脂质分类中。949条共同DEGs与8种植物激素化合物之间具有强相关性,其中与t Z具有强相关关系的DEGs最多,达到538条,其次依次为MEJA(343条)、IAA(297条)、ACC(268条)、SA(222条)、JA(127条)、ABA(118条)、GA3(53条)。共有27条与相应激素化合物强相关的DEGs富集到植物激素合成、信号转导相关KEGG通路中,其中15条DEGs与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化合物存在强相关性。(5)基生垂乳发育与苯丙烷、黄酮、氨基酸、核苷酸合成,以及植物激素合成和信号转导等通路密切相关。我们推测,根系接受胁迫刺激后启动应答反应,通过信号转导诱导基生垂乳发生发育。基生垂乳形态建成过程中,细胞分裂素发挥主要作用。基生垂乳通过脱落酸、茉莉酸、水杨酸、乙烯等植物激素调控网络参与植物的胁迫响应。我们筛选出可能参与银杏基生垂乳发育和胁迫调控的关键酶和基因如下: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咖啡酰-Co A O-甲基转移酶(Gb_12660)与莽草酸O-羟基肉桂酰基转移酶(Gb_09387)、茉莉酸合成相关酰基辅酶A氧化酶(ACX,Gb_13280)、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UDP-葡萄糖基转移酶73C(UGT73C,Gb_19257)、生长素反应因子ARF(Gb_17830)、生长素响应因子GH3(Gb_40050)、细胞分裂素二组分响应调节器ARR-A家族(Gb_33947)与ARR-B家族(Gb_37200)、茉莉酸转录因子MYC2(Gb_15096)。

彭石子[10](2021)在《基于固相萃取与高分辨质谱的微藻胞间植物激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文中研究指明植物激素对提高微藻生物量和藻类资源合成生物燃料具有重要作用。植物激素也能够通过调节藻类与其他微生物之间的跨界胞间通讯,对藻际微生物生态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深入认知植物激素的作用,需要建立精准检测植物激素的方法。然而,植物激素种类繁多、性质纷杂、赋存痕量的特点,提取和检测植物激素仍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建立并优化了藻液中多种植物激素的固相萃取方法,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HRMS)联用法,实现了对激动素、二苯基脲、茉莉酸甲酯、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赤霉素6种植物激素的灵敏、准确、快速检测。所建立的固相萃取-高分辨质谱法成功应用于检测藻液胞间植物激素,对探明微藻胞间植物激素分泌情况及作用规律和微藻胞间通讯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建立并优化了固相萃取柱净化微藻胞间植物激素的条件。分别比较了Oasis HLB固相萃取柱、Oasis MAX固相萃取柱、pro Elut PXC固相萃取柱对激动素、二苯基脲、茉莉酸甲酯、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赤霉素6种植物激素净化及回收的效果,优化了藻液pH值、洗脱液pH值等处理条件。首先,用氨水调节离心后的藻液pH=8;其次,采用甲醇、去离子水活化后的Pro Elut PXC固相萃取柱进行萃取;以pH=2的甲酸水溶液淋洗后,再用pH=6甲酸甲醇溶液洗脱。经过净化后,激动素、二苯基脲、茉莉酸甲酯的回收率分别达到104.08%、129.79%、84.63%。此外,采用相同的方法以活化后的Oasis HLB固相萃取柱上样、去离子水淋洗,甲醇洗脱,能够成功从藻液中净化得到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赤霉素,回收率分别为96.97%、106.88%、85.17%。建立了UPLC-Q-OrbitrapHRMS检测6种植物激素的方法,优化了色谱柱选择、色谱柱柱温以及流动相条件。ACQUITY HSS T3(2.1 mm×100 mm,1.8μm)色谱柱柱温对植物激素检测影响不显着。流动相为乙腈、pH=3甲酸水溶液条件下,激动素、二苯基脲、茉莉酸甲酯的检出效果最好;流动相为甲醇、pH=7水溶液条件下,吲哚-3-乙酸、吲哚-3-丁酸、赤霉素的检出效果最好。6种植物激素在0.05-50 ng/m L间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7。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005-0.05 ng/m L和0.001-0.1 ng/m L范围内,低于目前已有的方法。低、中、高质控质量浓度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实验RSD值均小于10%。综上所述,本研究针对传统植物激素前处理和检测时上样量大、步骤繁琐、准确率低的缺点,结合高效简便的固相萃取技术与高灵敏度、高准确度的UPLC-Q-OrbitrapHRMS的技术,建立并优化了综合快速检测植物激素的方法,为研究复杂藻际环境中痕量植物激素的作用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二、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植物激素在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通路
    1.1 三萜类化合物母核的形成
    1.2 不同类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生成
2 植物激素在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
    2.1 茉莉酸及其衍生物对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2.1.1 茉莉酸对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及调控
        2.1.2 茉莉酸甲酯对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及调控
    2.2 水杨酸对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及调控
    2.3 其他植物激素对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及调控
    2.4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对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的影响
    2.5 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响应植物激素诱导的调控机制
3结语与展望

(2)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2.1 早期检测方法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1.2.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4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2.5 样品前处理方法
    1.3 部分品质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3.1 气相色谱法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1.4 大豆生长发育特点和常见的非生物胁迫
    1.5 生长调节剂烯效唑对植物激素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1.5.1 烯效唑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和效果
        1.5.2 烯效唑对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
        1.5.3 烯效唑对大豆相关品质的调控效应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7 本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1.7.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剂与材料
    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供试样品品种及实验基地情况
    2.4 检材培养方法
    2.5 实验设计与方法
        2.5.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5 快速样品前处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方法
        2.5.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方法
        2.5.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方法
        2.5.8 不同生长状况下大豆植物激素的测定
        2.5.9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脂肪酸含量的测定
        2.5.10 烯效唑调控下大豆中植物甾醇含量的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液相色谱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1.1 方法的系统适应性比较
        3.1.2 不同分离通道对植物激素测定的比较
        3.1.3 超快速液相色谱系统的优化
        3.1.4 检测方法学比较
        3.1.5 检测性能比较
    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2.1 系统适应性
        3.2.2 衍生化方法的选择和优化
        3.2.3 方法学考察
    3.3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3.1 系统适应性
        3.3.2 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系统的优化
        3.3.3 方法学考察
    3.4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4.1 系统适应性
        3.4.2 在线SPE柱的选择和分离系统的优化
        3.4.3 在线SPE与检测系统阀切换的优化
        3.4.4 方法学考察
    3.5 快速样品前处理-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激素的含量
        3.5.1 系统适应性
        3.5.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5.3 溶剂效应对目标化合物响应的影响
        3.5.4 方法学考察
    3.6 气相色谱测定大豆中脂肪酸的含量
        3.6.1 不同载气输送模式下的系统适应性考察
        3.6.2 不同检测器的灵敏度比较
        3.6.3 快速测定方法的系统优化
        3.6.4 方法学考察
    3.7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大豆中植物甾醇的含量
        3.7.1 系统适应性
        3.7.2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3.7.3 方法学考察
    3.8 植物激素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3.8.1 不同生长时期大豆叶片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
        3.8.2 大豆功能叶片中植物激素日间含量变化
        3.8.3 低温胁迫下大豆苗期叶片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3.8.4 干旱胁迫下大豆苗期植物激素含量变化
        3.8.5 烯效唑对大豆苗期植物激素的调控及其恢复
    3.9 脂肪酸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其含量变化
    3.10 植物甾醇测试方法的应用及含量变化
4 讨论
    4.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4.1.1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效能的比较和影响因素
        4.1.2 目标化合物与仪器配置要素的关系
        4.1.3 样品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1.4 自动化样品前处理方法的选择与优化
        4.1.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最优化策略
        4.1.6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检测流程
    4.2 大豆品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4.3 不同生理状态下大豆植物激素的变化规律
    4.4 脂肪酸的调控响应变化规律和影响
    4.5 植物甾醇调控响应及变化规律
    4.6 大豆植物激素与品质的内在联系
5 结论
6 创新与展望
    6.1 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
        1.1.2 我国土壤Cd、As污染现状
        1.1.3 湖南省农田土壤Cd、As污染背景分析
    1.2 土壤Cd、As污染的危害
        1.2.1 土壤Cd、As污染对动物的危害
        1.2.2 土壤Cd、As污染对植物的危害
        1.2.3 土壤Cd、As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3 Cd、As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3.1 物理化学修复
        1.3.2 生物修复
        1.3.3 农业生态修复措施
    1.4 外源植物激素缓解Cd、As污染对植物胁迫的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主要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Cd、As胁迫下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置
        2.2.3 测定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 Cd、As 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2.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MDA含量的影响
        2.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2.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 Cd、As 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2.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根幼芽中Cd、As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Cd、As胁迫下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置
        3.2.3 测定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基本生长指标的影响
        3.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MDA含量的影响
        3.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活性氧含量的影响
        3.3.6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胁迫下水稻幼苗Cd、As含量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Cd、As在水稻中的转运和积累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置
        4.2.3 测定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
        4.3.2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相邻器官间Cd、As转运的影响
        4.3.3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4.3.4 喷施与根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构成的影响
        4.3.5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籽粒重量的影响
        4.3.6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各器官吸收积累 Cd、As 的影响
        4.3.7 田间叶面喷施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田间水稻相邻器官间Cd、As转运的影响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生理指标及其吸收积累Cd、As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置
        5.2.3 测定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生物量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5.3.2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叶片中POD和 SOD活性的影响
        5.3.3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叶片中MDA和 H_2O_2含量的影响
        5.3.4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重金属胁迫下油菜中Cd、As含量的影响
        5.3.5 不同外源植物激素对油菜植株Cd、As富集系数的影响
    5.4 讨论
    5.5 结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羊草概述
    1.2 羊草克隆繁殖策略
        1.2.1 羊草繁殖策略
        1.2.2 羊草根茎克隆可塑性
    1.3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及影响因素
        1.3.1 植物种内变异的生态学意义
        1.3.2 植物种内变异的影响因素
        1.3.3 植物种内变异机制
    1.4 气候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1 气温升高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2 降水变化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4.3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联合作用对草地植物优势种的影响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1.7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地概况
        2.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2.2.4 数据处理
    2.3 结果
        2.3.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及其地理分布
        2.3.1.1 羊草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2.3.1.2 基于数量性状的羊草材料聚类分析
        2.3.2 羊草遗传多样性及其地理分布
    2.4 讨论
        2.4.1 羊草性状种内变异显着
        2.4.2 羊草性状遗传多样性较高
    2.5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原生境气候、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种内分化和分布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地概况
        3.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
        3.3.1 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2 G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3 BC系列气候因子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4 地理因素对羊草性状分化的影响
        3.3.5 距离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影响
    3.4 讨论
        3.4.1 原生境气候驱动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2 原生境地理影响羊草性状遗传分化
        3.4.3 加强适应性管理,降低气候暖干化对羊草草原的影响
    3.5 本章结论
第四章 地上部性状对根茎克隆繁殖力的影响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地概况
        4.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
        4.3.1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曲线拟合分析
        4.3.2 地上部性状与根茎克隆繁殖力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
    4.4 讨论
        4.4.1 羊草营养生长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2 羊草分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正反馈调节关系
        4.4.3 羊草有性繁殖和根茎克隆繁殖之间存在一定权衡
        4.4.4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分化的调控机制
    4.5 本章结论
第五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时间动态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系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地概况
        5.2.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5.2.4 数据处理
    5.3 结果
        5.3.1 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的时间动态
        5.3.2 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对根茎克隆繁殖相关性状时间动态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秋末果后营养期是羊草扩大种群规模和生长空间的最重要时期
        5.4.2 秋末果后营养期也是羊草根茎克隆繁殖力遗传分化的关键时期
    5.5 本章结论
第六章 羊草根茎克隆繁殖相关代谢组学研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方法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试验材料的典型性验证
        6.3.2 代谢物检测结果
        6.3.3 代谢物分类及功能注释
        6.3.4 差异代谢物分析结果
    6.4 讨论
        6.4.1 IAA结合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2 JA代谢物对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的作用
        6.4.3 植物内源激素互作调控羊草根茎克隆生长
    6.5 本章结论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引言
    1.1 单性结实的定义及其机理
    1.2 单性结实的诱导及生产应用
        1.2.1 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单性结实
        1.2.2 环境因素诱导单性结实
        1.2.3 机械伤诱导单性结实
    1.3 植物生长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3.1 赤霉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3.2 生长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3.3 细胞分裂素类对单性结实的诱导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3.4 乙烯对单性结实的抑制效应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1.3.5 多胺类及其它化学物质对单性结实的诱导
        1.3.6 激素间相互作用
    1.4 坐果早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1.4.1 细胞分裂、细胞扩张与细胞壁重塑调控果实早期发育
        1.4.2 源库代谢与果实早期发育
        1.4.3 转录因子调控单性结实的研究进展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梨单性结实的诱导效果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与处理
        2.1.2 试验方法
        2.1.2.1 果实单果重测定
        2.1.2.2 果实横纵径及果心横径测定
        2.1.2.3 果实硬度测定
        2.1.2.4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2.1.2.5 果实糖酸提取
        2.1.2.6 果实可溶性糖及有机酸测定
        2.1.3 试验数据分析及绘图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坐果率的影响
        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2.2.2.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形态及种子的影响
        2.2.2.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横纵径及形态的影响
        2.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单果重的影响
        2.2.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
        2.2.3.1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硬度的影响
        2.2.3.2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2.3.3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可溶性糖的影响
        2.2.3.4 不同诱导剂对‘翠冠’果实有机酸的影响
    2.3 讨论
3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早期调控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3.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3.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3.1.2.4 基因表达量、样品相关性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识别
        3.1.2.5 PCA主成分分析、GO富集分析及WGCNA网络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GA诱导的‘翠冠’梨转录组基本情况分析
        3.2.2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组中的基因表达情况
        3.2.3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坐果早期调控网络构建
        3.2.3.1 基于GA诱导的‘翠冠’梨单性结实转录本的WGCNA网络构建
        3.2.3.2 坐果早期模块中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分析
        3.2.3.3 GA上调类模块GO富集通路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3.2.3.4 GA上调类模块中核心基因的挖掘
    3.3 讨论
4 GA诱导‘翠冠’梨单性结实坐果早期的核心转录因子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1.2.1 RNA提取、纯化和质量检测
        4.1.2.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
        4.1.2.3 测序数据比对参考基因组及功能注释
        4.1.2.4 差异表达基因中转录因子识别及Mfuzz聚类分析
        4.1.2.5 单性结实坐果有关通路关键基因识别及热图绘制
        4.1.2.6 坐果相关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分析
        4.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试验
    4.2 结果与分析
        4.2.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基本情况
        4.2.1.1 GA诱导的单性结实‘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数量分布
        4.2.1.2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家族动态表达
        4.2.1.3 GA诱导‘翠冠’梨转录组中转录因子表达趋势
        4.2.2 单性结实相关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4.2.2.1 植物激素通路基因表达情况
        4.2.2.2 细胞周期及细胞扩展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4.2.2.3 细胞壁水解重构、光合作用及糖代谢转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4.2.3 转录因子下游通路筛选及关键转录因子调控网络构建
        4.2.3.1 单性结实坐果调控通路基因启动子保守元件富集情况
        4.2.3.2 单性结实坐果过程核心转录因子调控网络初探
    4.3 讨论
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6)花花柴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对高温胁迫响应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植物耐高温相关研究进展
        1.1.1 高温对植物个体的影响
        1.1.2 高温对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
        1.1.3 高温对植物生理生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1.1.4 高温对植物激素的影响
        1.1.5 转录因子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1.2 植物中APSK基因的功能及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生境、温度及外源激素对花花柴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对需要采取的花花柴花器官进行标记
        2.2.2 记录不同温度下花器官发育的时间
        2.2.3 测量不同温度下花器官发育大小(雌花花柱、雄花花丝长度)及显微观察花器官形态
        2.2.4 外施不同浓度IAA后花器官长度的测量
        2.2.5 不同温度下花器官内植物激素含量的测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花花柴花器官发育过程及不同环境、温度对其影响
        2.3.2 高温条件下外施不同浓度IAA对花花柴花器官雌蕊、雄蕊发育的影响
        2.3.3 温度对花花柴花器官内生长素含量的影响
        2.3.4 外施不同浓度IAA对花花柴花器官内植物激素积累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KcAPSK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KcAPSK基因模板的制备
        3.2.2 KcAPSK基因TA克隆及测序分析
        3.2.3 KcAPSK基因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3.2.4 KcAPS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5 KcAPSK基因的高级结构预测分析
        3.2.6 KcAPSK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KcAPSK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
    4.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农杆菌介导烟草的遗传转化实验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BP-LR反应
        4.3.2 KcAPSK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4.3.3 叶盘法遗传转化结果
    4.4 讨论
        4.4.1 转基因技术
        4.4.2 影响农杆菌遗传转化的因素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生境、温度及外源激素对花花柴花器官发育的影响
        5.1.2 花花柴KcAPSK基因克隆及表达模式分析
        5.1.3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复杂基质中GAs痕量分析方法
        1.2.1 GAs前处理方法研究
        1.2.2 GAs分析方法研究
    1.3 GA_3降解产物研究
        1.3.1 GA_3质谱裂解途径
        1.3.2 强降解
        1.3.3 高分辨质谱的应用
    1.4 GA_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1.4.1 GA_3在茶树种植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1.4.2 GA_3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1.4.3 GA_3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茶鲜叶中13种酸性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样品制备
        2.2.3 样品前处理
        2.2.4 仪器条件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质谱参数优化
        2.3.2 色谱条件优化
        2.3.3 提取与净化
        2.3.4 方法验证
    2.4 实际样品检测
        2.4.1 茶树休眠期间的植物激素分析
        2.4.2 光处理的茶鲜叶植物激素分析
        2.4.3 外源激素处理和害虫侵害后茶鲜叶中植物激素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赤霉酸的强降解行为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样品前处理
        3.2.3 强降解实验处理
        3.2.4 仪器条件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GA_3存在的问题
        3.3.2 GA_3的强降解
        3.3.3 GA_3降解产物的形成机理与质谱裂解途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赤霉酸在茶叶生产链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田间试验
        4.2.3 样品采集和样品前处理
        4.2.4 仪器条件
        4.2.5 数据分析
        4.2.6 方法验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消解动态
        4.3.2 Iso-GA_3的产生
        4.3.3 喷施外源GA_3后对茶树中其他内源植物激素的影响
        4.3.4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行为
        4.3.5 GA_3和iso-GA_3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9)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银杏
    1.2 银杏垂乳
        1.2.1 垂乳的命名
        1.2.2 垂乳的生理特性
        1.2.3 垂乳的解剖结构
        1.2.4 垂乳发育机制
        1.2.5 垂乳的生态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1.3.1 生长素
        1.3.2 赤霉素
        1.3.3 细胞分裂素
        1.3.4 脱落酸
        1.3.5 乙烯
        1.3.6 水杨酸与茉莉酸
        1.3.7 植物激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4 多组学分析
        1.4.1 转录组学
        1.4.2 代谢组学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植物材料
    2.3 仪器与试剂
    2.4 研究方法
        2.4.1 植物激素检测
        2.4.1.1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
        2.4.1.2 植物激素定性定量
        2.4.1.3 标准曲线和绝对定量
        2.4.2 代谢组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2.1 提取
        2.4.2.2 色谱质谱采集条件
        2.4.2.3 代谢物定性与定量
        2.4.3 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2.4.3.1 总RNA提取和检测
        2.4.3.2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
        2.4.3.3 文库质检
        2.4.3.4 上机测序
        2.4.3.5 qRT-PCR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杏不同组织植物激素含量
        3.1.1 植物激素定性定量
        3.1.2 标准曲线
        3.1.3 激素含量分析
        3.1.3.1 生长素类
        3.1.3.2 赤霉素类
        3.1.3.3 细胞分裂素类
        3.1.3.4 茉莉酸类
        3.1.3.5 脱落酸、水杨酸和乙烯
        3.1.4 激素间含量比值
    3.2 银杏不同组织代谢组分析
        3.2.1 数据结果质控与评估
        3.2.1.1 样本质控
        3.2.1.2 主成分分析
        3.2.1.3 聚类分析
        3.2.1.4 重复性评估
        3.2.2 代谢物定性定量分析
        3.2.3 银杏不同组织差异积累代谢物筛选
        3.2.4 差异代谢物KEGG注释与富集
    3.3 银杏不同组织转录组分析
        3.3.1 转录组概况
        3.3.2 基因表达量
        3.3.3 qRT-PCR验证
        3.3.4 差异表达基因概况
        3.3.5 差异表达基因KOG分析
        3.3.6 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3.3.7 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
        3.3.8 转录因子注释
        3.3.9 新基因发掘与注释
        3.3.10 可变剪接
    3.4 联合分析
        3.4.1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
        3.4.1.1 相关性分析
        3.4.1.2 差异相关性分析
        3.4.1.3 KEGG通路富集分析
        3.4.1.4 相关性网络
        3.4.2 转录组与激素联合分析
        3.4.2.1 差异相关性分析
        3.4.2.2 KEGG通路富集
        3.4.3 基于植物激素的转录、代谢调控通路
4 讨论
    4.1 基生垂乳中的植物激素积累
    4.2 基生垂乳中的氨基酸、核苷酸类代谢物
    4.3 基生垂乳中的苯丙烷类代谢物
    4.4 基生垂乳中的差异转录因子
    4.5 基生垂乳发育关键转录、代谢调控机制
        4.5.1 根系感受胁迫刺激
        4.5.2 根系进行防御应答
        4.5.3 信号转导诱导基生垂乳发生发育
        4.5.4 激素调控基生垂乳形态建成
        4.5.5 基生垂乳参与植物防御反应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基于固相萃取与高分辨质谱的微藻胞间植物激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藻植物激素的性质与种类
    1.2 微藻胞间植物激素的作用
        1.2.1 对藻细胞生长的影响
        1.2.2 对胞内组分的影响
        1.2.3 生理生态作用
    1.3 藻间植物激素前处理方法
        1.3.1 前处理方法概述
        1.3.2 化学提取方法
        1.3.3 固相萃取法
        1.3.4 其他前处理方法
        1.3.5 藻间植物激素提取的瓶颈问题
    1.4 藻间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1.4.1 检测方法概述
        1.4.2 生物鉴定法
        1.4.3 免疫学方法
        1.4.4 理化检测分析
        1.4.5 藻间植物激素检测的瓶颈问题
    1.5 科学问题的提出
    1.6 研究目的与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植物激素的选择
        2.1.2 标准品与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2 藻种与培养
        2.2.1 藻种
        2.2.2 小球藻的培养
    2.3 标准溶液与流动相配制
        2.3.1 标准工作溶液配制
        2.3.2 标准储备液配制
        2.3.3 流动相配制
    2.4 植物激素提取方法
        2.4.1 固相萃取法
        2.4.2 处理条件
    2.5 植物激素检测方法
        2.5.1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2.5.2 质谱仪器参数
第三章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检测藻间植物激素
    3.1 引言
    3.2 检测条件与模式优化
        3.2.1 色谱条件
        3.2.2 质谱条件
    3.3 检测方法验证
        3.3.1 离子流图
        3.3.2 定量限与线性范围
        3.3.3 精密度与重现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植物激素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与优化
    4.1 引言
    4.2 提取条件与优化
        4.2.1 固相萃取柱的选择
        4.2.2 pH优化
    4.3 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4.3.1 KT、1,3-DPU、Me JA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4.3.2 IAA、IBA、GA_3前处理方法的建立
    4.4 前处理效果与方法验证
        4.4.1 基质效应
        4.4.2 加标回收率
        4.4.3 应用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四、植物激素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植物激素在三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进展[J]. 代红洋,柏旭,李晓岗,张兴开,罗霖,张熙琪,曹冠华,贺森. 中草药, 2021(20)
  • [2]植物激素与品质高效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大豆中的应用[D]. 贾鹏禹.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1)
  • [3]外源植物激素对水稻和油菜耐镉砷胁迫的诱抗效应及生理机制[D]. 张盛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羊草根茎克隆生长特性种内分化及与原生境地理和气候因素的关联研究[D]. 白乌云.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5]‘翠冠’梨单性结实诱导剂筛选及赤霉素诱导单性结实坐果分子机理研究[D]. 沈家琪. 浙江大学, 2021(01)
  • [6]花花柴激素合成相关基因对高温胁迫响应的分析[D]. 毕愿坤.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7]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D]. 姜长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8]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9]基于激素和多组学的银杏基生垂乳发育机制研究[D]. 门晓妍. 山东农业大学, 2021
  • [10]基于固相萃取与高分辨质谱的微藻胞间植物激素前处理和检测方法[D]. 彭石子. 东北师范大学, 2021(12)

标签:;  ;  ;  ;  ;  

植物激素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