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活动信息维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猛[1](2020)在《川南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页岩裂缝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质构造与页岩裂缝特征为判定页岩气藏是否有开采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在川南叙永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叠加改造规律及构造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裂缝变形特征与发育规律,进一步探讨了构造作用对页岩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并对研究区页岩裂缝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叙永地区地层分布和构造形态整体受控于NEE向和近NS向褶皱构造的发育,同一方向褶皱呈隔挡式组合发育,而近NS向褶皱叠加于NEE向褶皱之上形成了次级穹窿构造、盆形构造和马鞍状构造,且褶皱变形表现出“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特征。断层构造以逆断层为主,主要为NEE向-近EW向和NNW向-近NS向两个方向,且NNW向-近NS向断层多切割破坏NEE向-近EW向断层发育。根据构造变形特征、褶皱构造曲率分析和断层构造分形分析的定量评价,可将研究区划分为西部强叠加构造变形区褶、北部盆形弱变形区、中部鞍状中等变形褶皱区、中部盆形弱变形褶皱区、南部强变形断褶带、东部强变形断褶带和东部穹窿弱变形区7个构造分区。研究区构造主要经历了印支期NNW-SSE向强烈挤压变形阶段、燕山早期NS向挤压改造阶段、燕山晚期近EW向构造挤压和叠加改造阶段以及喜马拉雅期NS向弱挤压与改造阶段4个构造演化阶段。研究区页岩中裂缝与其他岩层中的方位是一致的,发育NNE向、NNW向、NE向和NWW向四组优势裂缝,其中以NE向和NWW向为主。龙马溪组页岩裂缝发育较好,发育有顺层裂缝、高角度斜交裂缝和垂层裂缝三类裂缝,垂向上龙马溪组LM1-LM3层位裂缝最为发育。裂缝的广义分形谱和奇异谱对裂缝分布的复杂程度和非均质性有很好的表征,通过储层的广义分形谱和奇异谱的定量评价,研究区裂缝密集区较稀疏区更为发育,裂缝的非均质性较弱,裂缝整体发育较好。印支期近NS向的构造挤压作用使得NNE向和NNW向裂缝一般发育在近NEE向褶皱核部,而燕山期近EW向的构造挤压作用以及地层抬升作用引发的强烈脆性变形使得全区多发育NWW和NE向裂缝。靠近褶皱核部与复杂构造发育区,裂缝发育密集,次生构造发育,在褶皱翼部和构造简单区裂缝稀疏发育、页岩完整。该论文有图98幅,表21个,参考文献146个。
李桂美[2](2018)在《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是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的一种地质灾害,相对于其他自然灾害来说,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中国是全球受到地震灾害威胁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位于南北地震带边缘的重庆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境内复杂的地貌,一旦有地震发生,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震次生灾害。频发的地震灾害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地震研究对区域防灾减灾、促进经济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形理论的出现为地震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国内外众多学者应用分形方法对地震时空传播特性和地震预测展开探讨,但研究范围主要局限在强震多发区或者区域某次强震的研究,而对中小地震多发区的地震分形研究较少。基于分形理论和分形方法揭示重庆市地震分形特征与规律,不仅为重庆市防震减灾提供参考依据,也是对中强地震预测的一次有益尝试。本文以重庆市1993-2015年2级以上地震数据和《重庆市地震构造图》等为基础资料,以地震构造分区为统计单元,运用分形理论和空间分析等相关方法,计算出各构造区地震的时空分维值,分析和比较各构造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重庆市地质构造背景,探讨重庆市地震分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时间分形特征。各构造区地震多发期内的信息维大小与地震震级大小以及M≥3地震频次存在正相关关系;各构造区中强地震和有感地震发生前后信息维的时间变化特征有差异;各构造区Dq值随q取值的减小而增大,中强地震来临前不同q区的Dq值异常特征明显,而有感地震来临前Dq—q曲线异常特征不明显;Dq—t曲线能较好地揭示中强地震时间结构的分形特征,但不能全面地描述有感地震时间结构的分形特征;地震时间结构的多重分形谱出现异常特征,可以作为验证广义维数的一种方法;地震多发区的时间分形特征可以间接反映整个研究区域的地震时间分形特征。(2)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特征。地震空间分布信息维可以间接反映构造区地震活跃程度;地震空间分布的Dq值随着q的增大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特点,密集区地震活动的复杂程度高于稀疏区;各构造区地震点空间分布格局存在差异,构造区地震空间信息维越大,地震点空间分布越趋近于聚集型分布;中强地震和有感地震的发生都不是在小震分布最为集中的时候,而是在这之后或之前。(3)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时空分形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各构造区地震空间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不如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特征明显;地震活动越强烈的构造区,分维值越大,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形特征越明显。(4)系统探讨了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与活动断裂的关系。重庆市地震主要发生在基底断裂带附近或基底断裂的相交部位;构造区断裂带展布结构越复杂,地震强度越大,对应的断裂带分维值越大;地震多发区断裂带缓冲区范围越大,地震活动的信息维值越大;缓冲区内信息维值与4级以上地震数具有一定正相关关系;荣昌地区地震活动受华蓥山基底断裂带和新生代构造应力场影响,还与深井注水及由其导致的断层重新活动有关。
刀认,王培茗,方硕,陈宣先[3](2017)在《基于网格维数法的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文中提出采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法对1985、2000、2014年三个时期剑川县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维数进行测算,得出应急避难场所不同时期空间分布的容量维和信息维。研究发现:(1)剑川县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演化由集中分布逐步向均衡分布发展;(2)剑川县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经历了由不符合分形结构特征到完全符合分形结构特征的过程。
白清霖[4](2017)在《滇西北羊拉矿区断裂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约束》文中研究表明滇西北羊拉铜矿地处于古特提斯金沙江构造带中部,是我国及其重要的铜矿床。迄今为止,羊拉铜矿已经吸引众多学者相继进行研究,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但不足的是,对于羊拉矿区内构造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从羊拉矿区内断裂构造入手,在传统构造解析及断裂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断面曲率计算、断裂分维研究等方法对矿区断裂构造进行几何学解析。以期阐明断裂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为矿山生产找矿提供理论依据。论文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矿区断裂构造断面曲率计算结果说明矿区断裂构造发育较平直,延伸变化小,在断层两盘产生的张性裂隙、节理带等派生构造集中于断面附近5m范围内。矿区断裂构造在构造演化过程中,表现为渐变的过程,后期构造活动对前期断裂构造有轻度的改造与继承。2、通过断裂构造分形研究得出:矿区内里农矿段断裂构造发育的复杂程度比江边矿段高、地表比地下高、矿区NE向断裂构造复杂程度较高,这些都与矿区内矿体分布呈正相关。矿区内信息维值高值区域呈NE-SW向的串珠状分布,与矿区断裂分布及矿体分布相吻合。已查明矿体几乎都分布于信息维值大于1.2的范围内,说明研究区内断裂构造信息维值可以判定矿体的分布,依据这一特征在信息维值峰值区域圈定一处找矿靶区。3、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和矿区内共轭剪节理测算,得出矿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经历三期变化:SN向、EW向(σ 1=76°)、NE-SW向(σ 1=230°),对应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的挤压方向。形成了现今NE向、近EW向、近SN向、NW向构造格局。其中后两期对成矿、控矿的约束体现为:①海西晚期-印支期断裂及层间破碎带绝大多数表现为正断层性质的含矿断裂构造。矿体分布随破碎带宽度在走向及倾向上呈现分枝、复合的现象。该期形成岩体常与断层共同控制矿体,岩体与矿体的接触形式多为正断层接触;②燕山期-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将矿体破坏成角砾包含在破碎带内,并使含矿的层间破碎带发生NNW向偏转。形成的晚期NE向、EW向正断层,大都呈现破矿现象,在剖面上将矿体错断成阶梯状,断层断距大多数在10m以内。
刘敬寿[5](2016)在《铜城断裂带天33断块阜二段储层裂缝定量描述》文中研究表明天33断块位于苏北盆地金湖凹陷铜城断裂带东翼;铜城断层在阜宁晚期为区带级变换断层,三垛晚期表现为强烈右旋走滑断层。研究目的层位为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储层,储层物性差,岩性以低渗透粉砂岩为主,裂缝在油气渗流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论文立足于油田勘探、开发实际需求,在斜井岩心裂缝定向、裂缝运动学表征、裂缝渗透率定量预测、裂缝发育模式以及储层开发建议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为了准确实现斜井岩心裂缝的定向,基于岩层产状法、地层倾角测井法,提出了斜井岩心裂缝定向思路并推导了相应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天33断块岩心裂缝的观测资料中。斜井中对岩心裂缝定向,只有进行井斜校正后,才能得到裂缝的真实产状,天33断块岩心裂缝在未进行井斜校正前走向优势方向为近南北向,在校正后走向优势方向为近东西向,校正后结果与油田的后期动态开发资料以及区域构造应力场协调一致。通过校正数据分析认为不能单纯依据井斜角的相对大小判断是否需要井斜校正,岩层以及裂缝的倾角也会影响裂缝的倾向。该校正算法对岩心观测的其它线状、面状地质体同样适用。针对构造裂缝产状演化规律难以准确定量表征的问题,通过确定研究区裂缝力学性质、岩石力学参数,在恢复古构造形态的基础上,对裂缝形成时期古应力场数值模拟后选择适用性的岩石破裂准则,预测裂缝形成时期的产状分布;提出了造缝期应力场预测古裂缝产状,后期构造活动改造裂缝产状的思路,即通过早期岩层、晚期岩层的三维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不同构造活动时期对应的裂缝空间转换理论模型,利用推导的数学算法,定量分析裂缝的演化规律,进而提高了现今裂缝产状的预测精度。结合构造演化,将阜二段储层构造裂缝演化分为阜宁组沉积晚期裂缝形成发育、戴南组沉积期裂缝继承发展、三垛组沉积期裂缝差异分离三个阶段。针对裂缝渗透率张量难以准确定量预测的问题,以断裂力学中裂缝表面能以及岩石应变能理论为基础,预测现今裂缝的线密度;通过现今应力场数值模拟,计算三向挤压状态下裂缝的开度,进而确定现今裂缝的平行渗透率。利用裂缝的现今产状将静态坐标系与动态坐标系统一到大地坐标系中,建立了多组裂缝渗透率张量的定量预测模型,给出了渗透率主值、主值方向的计算公式,并且通过调整动态坐标系旋转角预测单元体内不同方向的渗透率。定义了表征渗透率各向异性的3个参数:裂缝渗透率极差比、渗透率突进系数和渗透率变异系数,定量评价裂缝渗透率的非均质性。利用岩心声速实验以及微地震监测技术确定井点现今地应力状态;结合压裂资料计算井点现今地应力的大小;通过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现今应力场数值模拟;借助于裂缝的产状以及现今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预测储层中天然裂缝的开启压力、开启次序。结果表明,阜二段现今水平最大主应力为北东东向;在注水过程开发中,北东东向裂缝优先开启,南东东向裂缝后开启;裂缝的开启压力随裂缝走向与水平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夹角变大而增大;裂缝埋深与开启压力同样具有较好正相关性,在构造高部位(1850m~2350m),裂缝的开启压力在25MPa~50MPa之间,在构造低部位(3300m~4000m),裂缝的开启压力在45MPa~75MPa之间;通过计算储层的实际破裂压力,提出在不同区块采用不同的注水压力,以保证油气井的高产与稳产。
张具琴[6](2016)在《基于分形分维的环太平洋地震时空分布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全球各地地震频繁发生,地震活动即将或已进入活跃阶段,严重影响震区及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研究地震活动规律,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支撑已刻不容缓。然而,由于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和随机性,再加上地球物理模型不够精准以及地壳认识的盲目性,使得地震预测预报成为公认的国际性难题之一。已有研究表明,地震活动在时空分布序列上具有复杂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继承性。因此,分析地震活动时空序列特征,是获得地震活动运动规律的有效途径。分形理论是一种新的非线性分析方法。在众多地震活动研究方法中,分形理论几乎可以脱离地球物理模型等因素的限制对地震活动进行研究,已成为地震活动研究新的切入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逐渐活跃发展起来。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全球最大的地震带,地理地貌环境和地质构造背景都非常复杂,影响甚大,故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在地震学领域中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论文选取整个环太平洋地震带1900年到2015年期间一百多年的地震序列目录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结合古登堡和里克特关系式原理,对研究区原始地震数据目录进行完整性分析,得到完整的地震数据目录;然后运用分形理论对该地震带时空序列特征进行分形分析,并结合该地震带地理地貌和地质构造特点对该结果进行分析与阐述;最终得到该地震带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单分形结果表明,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在时间序列上和空间分布序列上都存在相似性和分形结构。在时间序列上,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处于相对较为活跃的阶段;在空间分布序列上,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具有集聚性。多重分形结果表明,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在时间序列上和空间分布序列上均具有显着的复杂的多重分形特性。因此,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在时间序列上和空间分布序列上都具有一定可循的规律。总的来看,该地震带地震活动在空间分布序列上,呈现出集丛性、稀疏性、阶段性和分形结构;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疏密交替、强弱轮回和分形结构等特征,在7级及其以上的地震活动中尤为明显。
甘芬芳,徐刚,徐羽,吴艳飞,杨姝漫[7](2015)在《基于GIS的构造单元地震空间分形研究——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分形理论和方法,利用四川省和重庆市1950年1月—2009年9月(震级≥4.0)的地震数据和川渝地区大地构造图,计算一级和二级构造单元内地震空间分布的信息维,并对地震空间分布及其分维值与大地构造单元的关系进行讨论,结果显示:1川渝地区的一级和二级构造单元内的地震空间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二级构造单元的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差异比一级构造单元更明显;2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大小与构造单元内地震发生的次数没有互相对应的关系,而与地震点空间分布密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3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与构造单元复杂程度、地壳活动强弱之间有较好的联系,其信息维是构造单元活动性强弱的定量指标.
刀认[8](2015)在《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集是城市最为本质的特征。城市不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还聚集了无数人类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社会财富及各类为生活、生产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一旦有重大的灾害在城市中发生,所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城市是由无数个子系统共同协作,互相制约形成的大系统,而城市防灾空间体系是城市系统众多子系统中当中的一个,由于在灾害发生时城市防灾空间能为减轻灾害的危害产生积极作用,所以目前学术界十分重视这个研究议题。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对扩充城市防灾空间体系理论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调研以及分形理论的相关方法对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的演化特征进行研究。首先,文章将1985年、2000年、2014年三个年份的剑川县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以GIS软件呈现出来,构建每个时期剑川县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图。为了进一步对三个年份剑川县主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维数进行研究测算,特选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测算法对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测算出应急避难场所在三个不同年份空间分布的容量维和信息维。通过对比不同时期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出其空间演化的规律。其次,以层次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针对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的影响因子,建立层次结构模型。通过AHP专家打分问卷的调查,得出每个评价因子对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的影响程度排序。随后运用相关分析法中的显着性水平分析法,对应急避难场所演化影响因子的相关指标及应急避难场所增长之间做相关分析。最后对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空间功能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得出结论:(1)剑川县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布由集中分布逐步向均衡分布发展;(2)剑川县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经历了由不符合分形结构特征到完全符合分形结构特征这样一个过程,其空间分布的容量维Dc值和信息维Di值在02之间变化;(3)影响应急避难场所空间演化的因子主要集中于:城市人口、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和防灾意识四方面。四者按其影响的重要程度排名依次是:城市人口>防灾意识>城市建设>城市经济。
刘敬寿,戴俊生,王硕,张祥成[9](2015)在《断层容量维、信息维与数值模拟预测裂缝对比》文中研究表明针对闵桥油田构造起伏简单、断层发育的实际情况,利用断层容量维法、断层信息维法对闵桥油田储集层构造裂缝分布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闵桥油田有3个裂缝发育区;利用断层信息维法预测的裂缝分布趋势与数值模拟法结果基本一致,断层的活动性与断层宽度呈相关关系,断层信息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断层活动的强弱,克服了简单容量维在表征裂缝分布规律的不足;断层宽度和断层间距是影响裂缝发育的重要因素;断层的分形特征具有尺度性,在多期裂缝叠合区,断层分形预测裂缝具有优势,而数值模拟预测的精度较低;多种方法结合互补,可以准确预测储集层构造裂缝的分布。
甘芬芳[10](2015)在《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文中指出地震是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其强大的致灾力威胁着灾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中国是全球受地质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川渝地区更是大地震比较集中且频发的地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震灾害损失呈现出非线性加速增长的趋势,地震灾害已成为制约川渝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阻力。因此,加强地震灾害研究是实现防灾减灾可持续发展的必然。分形理论自诞生以来为地震灾害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目前我国地震分形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地震分形基本概念、方法、关系式以及大震前后时空分形特征的探讨,研究区域主要局限在小区域的某一次地震或整个中国地震分区的研究,而有关中观空间尺度的地震分形研究较少。基于川渝地区构造单元的地震分形研究不仅是区域地震分形的有益尝试,还能进一步揭示地震分形特征,促进地震发生机理的研究,加大地震分形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基于分形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本文以《四川地震全纪录》、《四川大地构造单元简图》和《四川省地质构造图》为基础资料,GIS为技术支撑平台,采用网格法以及容量维、信息维、G-R等计算公式,计算出川渝地区各构造单元地震空间、时间、能量分维值和川渝地区各构造单元断裂带分维值,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揭示川渝地区地震分形规律与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是:(1)系统探讨了川渝地区构造单元地震空间分形特征。各构造单元的地震空间分布在一定的空间标度范围内具有显着的分形性质,二级构造单元的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差异比一级构造单元更明显;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与地震点最邻近平均距离呈负相关关系;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的大小与构造单元内地震点空间分布密度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地震空间分布分维值大小总体上与构造单元复杂程度、地壳活动强弱之间有较好的联系,其信息维是构造单元活动性强弱的定量指标。(2)系统探讨了川渝地区构造单元地震时间分形特征和川渝地区大地震前后地震时间序列分形特征。各构造单元地震时间分布结构在一定的时间标度范围内具有显着的分形性质,地震时间分维值反映出地震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地震时间分布分维值大小与大地震发生的次数有一定互相对应的关系,构造单元中Ms≥5地震点所占比例越大,地震点时间分布信息维值越小。川渝地区地震时间序列分形特征在一定的时间标度范围内客观存在,地震时间序列分维值的波动能反映出地震活动性的强弱;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时间序列信息维值可能出现异常上升变化、异常下降变化以及转折变化。(3)系统探讨了川渝地区构造单元地震能量分形特征。各构造单元地震能量分布结构具有标度不变性的分形特征,能量分维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定量的反映区域构造运动的强弱;地震能量分布分维值大小与Ms≥6地震数目和4≤Ms<6地震数目的比值之间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构造单元中大地震发生的比例越小,地震点能量维越大。(4)系统探讨了川渝地区构造单元断裂带分形特征以及地震与断裂带的关系。各构造单元断裂带空间分布结构在一定的空间标度范围内具有显着的分形性质,若断裂带的空间分布结构越复杂、构造活动性越强、构造越发育,则断裂带容量维越大;在一级构造单元中,断裂带空间分维值大小与断裂带数量没有互相对应的关系,而在二级构造单元中,断裂带分维值大小与断裂带数量在0.05水平下显着相关;川渝地区的地震点空间分布与断裂带空间分布有着一定的响应关系,地震点分布主要集中在深大断裂带的周围;地震空间分维与断裂带分维之间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较高的地震空间分维值伴随着较高的断裂带分维值。
二、地震活动信息维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活动信息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川南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页岩裂缝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区域页岩气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与交通位置 |
2.2 研究区地层及目标层位 |
2.3 区域构造特征与演化 |
2.4 沉积环境与岩相古地理分析 |
3 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
3.1 褶皱构造发育规律 |
3.2 断裂构造发育规律 |
3.3 研究区构造分区 |
3.4 研究区构造形成机制 |
3.5 小结 |
4 页岩裂缝特征与定量评价 |
4.1 裂缝发育特征 |
4.2 裂缝发育的构造控制作用 |
4.3 储层微观裂缝定量评价 |
4.4 储层裂缝预测 |
4.5 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形理论概述 |
1.2.2 地震分形研究现状 |
1.2.3 重庆市地震活动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新意与可行性分析 |
1.6.1 研究新意 |
1.6.2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重庆市地震概况 |
2.1 地质构造背景 |
2.2 地震活动特征 |
2.2.1 地震时间分布特征 |
2.2.2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第3章 数据处理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
3.2.2 分维值的表现形式 |
第4章 重庆市地震时空分形特征 |
4.1 重庆市地震时间分形 |
4.1.1 地震时间信息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特征 |
4.1.2 地震时间广义维分布特点及其变化特征 |
4.1.3 地震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分析 |
4.1.4 地震多发区的地震时间分形特征 |
4.2 重庆市地震空间分形 |
4.2.1 地震空间信息维分布特点 |
4.2.2 地震空间广义维分布特点 |
4.2.3 地震点空间分布的动态变化特征 |
4.2.4 地震点空间分布类型与分维值的关系 |
第5章 重庆市地震分形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探讨 |
5.1 地震时空分形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探讨 |
5.1.1 各构造区地震时空分维数比较 |
5.1.2 地震时空分维数与地质构造区的关系 |
5.2 地震空间分形与活动断裂的关系探讨 |
5.2.1 地震空间分布与活动断裂分布的关系 |
5.2.2 主要活动断裂带分形特征 |
5.2.3 地震多发区的地震空间分形特征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3)基于网格维数法的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 |
3.1 1985、2000、2014年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演化过程 |
3.2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分布网格维数测算 |
3.3 1985、2000、2014年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形结构演化 |
4 1985、2000、2014年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演化特征 |
5 结论 |
(4)滇西北羊拉矿区断裂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约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形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断裂分形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羊拉铜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 |
2.3.1 主要构造特征 |
2.3.2 金沙江构造带形成演化 |
2.4 区域岩浆岩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层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裂 |
3.3 矿区岩浆岩 |
3.4 矿体特征 |
3.4.1 里农矿段 |
3.4.2 路农矿段 |
3.4.3 江边矿段 |
3.5 矿石特征 |
3.5.1 矿石组构 |
3.5.2 成矿期次及矿物生成顺序 |
第四章 断裂构造几何学特征 |
4.1 断裂构造发育特征 |
4.1.1 断裂构造产状及性质特征 |
4.1.2 断裂构造断距特征 |
4.1.3 断裂发育特征分析 |
4.2 断面曲率特征 |
4.2.1 断面曲率计算方法 |
4.2.2 断面曲率计算结果 |
4.2.3 曲率计算结果分析 |
4.3 断裂构造分形几何学特征 |
4.3.1 常用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
4.3.2 矿区断裂构造分形测算及分析 |
4.3.3 断裂分形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断裂构造对成矿作用的约束 |
5.1 矿区断裂构造详述 |
5.1.1 含矿断裂构造 |
5.1.2 破矿断裂构造 |
5.1.3 其他断裂构造 |
5.1.4 断裂构造生成发展与成矿期次 |
5.2 断面曲率对成矿的约束 |
5.3 断裂分形对成矿的约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5)铜城断裂带天33断块阜二段储层裂缝定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裂缝研究进展 |
1.2.2 储层构造裂缝预测方法 |
1.2.3 国内外储层构造裂缝攻关方向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成果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成果 |
1.5 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天33断块地质概况 |
2.2 铜城断裂带地层特征 |
2.3 铜城断裂带构造特征 |
2.3.1 铜城断裂带构造演化 |
2.3.2 铜城断层空间活动差异性 |
2.3.3 铜城断层发育模式 |
2.3.4 铜城断裂带演化阶段划分 |
2.4 断裂与油气藏分布关系 |
2.4.1 信息维计算原理 |
2.4.2 网格单元边长的选取 |
2.4.3 断裂信息维与油气藏分布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斜井岩心裂缝定向方法 |
3.1 岩心裂缝定向方法 |
3.2 井斜对裂缝产状的影响 |
3.2.1 井斜对裂缝倾角的影响 |
3.2.2 井斜对裂缝倾向的影响 |
3.3 斜井岩心裂缝产状的测量 |
3.3.1 大地坐标系与井筒坐标系 |
3.3.2 产状真实性分析 |
3.4 斜井岩心裂缝定向技术路线 |
3.5 旋转坐标法对斜井岩心裂缝定向 |
3.5.1 岩层真实产状-视产状的转换 |
3.5.2 裂缝视产状-真实产状的转换 |
3.5.3 地层倾角测井法对裂缝的定向 |
3.6 天33断块岩心裂缝定向 |
3.6.1 天33断块井斜信息 |
3.6.2 裂缝数据整理 |
3.6.3 井斜对裂缝产状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四章 天33断块岩心裂缝描述 |
4.1 阜二段裂缝的产状 |
4.1.1 阜二段裂缝的走向 |
4.1.2 阜二段裂缝的倾角 |
4.2 岩心裂缝的发育程度 |
4.2.1 裂缝的长度 |
4.2.2 裂缝的开度 |
4.2.3 裂缝的密度 |
4.2.4 裂缝的充填特征 |
4.3 裂缝力学性质与形成时期 |
4.3.1 裂缝力学性质 |
4.3.2 裂缝形成时期 |
4.4 小结 |
第五章 古今地应力场数值模拟 |
5.1 应力场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5.2 古地应力场的确定 |
5.2.1 古地应力场定向 |
5.2.2 古地应力场定量 |
5.3 古地应力场模拟 |
5.3.1 地质模型的建立 |
5.3.2 岩石力学参数的选取 |
5.3.3 天33断块古地应力数值模拟 |
5.4 现今地应力场的定向、定量 |
5.4.1 岩心声速实验 |
5.4.2 声速实验中标志线的定向 |
5.4.3 压裂-微地震监测确定现今地应力 |
5.5 现今地应力场模拟 |
5.5.1 约束及应力加载 |
5.5.2 现今地应力模拟结果 |
5.6 小结 |
第六章 构造裂缝产状演化规律定量表征方法 |
6.1 构造裂缝产状演化规律表征技术路线 |
6.2 岩石破裂准则的优选 |
6.3 裂缝形成时产状预测 |
6.4 裂缝产状演化规律表征 |
6.4.1 裂缝空间转换理论模型 |
6.4.2 裂缝在不同时期运动特征分析 |
6.4.3 水平岩层中裂缝运动特征分析 |
6.5 天33断块裂缝产状演化规律 |
6.5.1 裂缝产状演化特征 |
6.5.2 裂缝产状演化阶段划分 |
6.6 小结 |
第七章 裂缝性储层渗透率张量定量预测方法 |
7.1 裂缝性储层渗透率张量预测流程 |
7.2 裂缝渗透率张量预测模型 |
7.2.1 渗透率张量预测几何模型建立 |
7.2.2 现今裂缝的线密度-开度预测 |
7.3 动态坐标系中裂缝渗透率张量预测 |
7.3.1 单组裂缝渗透率张量预测 |
7.3.2 多组裂缝渗透率张量预测 |
7.4 裂缝渗透率各向异性评价参数 |
7.5 天33断块裂缝渗透率张量预测 |
7.6 小结 |
第八章 裂缝发育模式及开发建议 |
8.1 金湖凹陷裂缝发育规律 |
8.1.1 裂缝相似性评价 |
8.1.2 信息维计算参数设置 |
8.1.3 裂缝密度预测 |
8.1.4 裂缝开度预测 |
8.2 天33断块裂缝发育模式 |
8.2.1 金湖凹陷裂缝孔渗参数分布规律 |
8.2.2 模拟结果的对比验证 |
8.2.3 裂缝发育模式 |
8.3 裂缝性储层开发建议 |
8.3.1 裂缝开启压力-开启次序预测 |
8.3.2 储层破裂压力预测 |
8.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分形分维的环太平洋地震时空分布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周期性研究 |
1.2.2 地震时空传播特征研究 |
1.2.3 分形理论对地震时空传播特性的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3 数据完整性分析 |
第3章 研究区地震时空特性单分形分析 |
3.1 分形基本原理 |
3.1.1 分形性质 |
3.1.2 分形维数 |
3.2 计盒维数法 |
3.3 研究区地震时间序列分形分析 |
3.3.1 地震时间间隔图 |
3.3.2 时间序列分形分析 |
3.4 研究区空间分布序列分形分析 |
3.4.1 研究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序列格网化 |
3.4.2 空间分布序列分形分析 |
3.5 分析和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区地震时空特性多重分形分析 |
4.1 多重分形概述 |
4.2 多重分形谱 |
4.3 研究区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分析 |
4.3.1 权重因子的取值范围 |
4.3.2 地震能量时间序列图 |
4.3.3 时间序列的多重分形谱 |
4.4 研究区空间序列的多重分形分析 |
4.4.1 研究区地震空间格网化 |
4.4.2 多重分形谱分析 |
4.5 分析和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基于GIS的构造单元地震空间分形研究——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 |
1.2 地震数据及其处理 |
1.3 研究原理与方法 |
1.3.1 信息维D1 (Information Dimension) |
1.3.2 分维值的无标度区选择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川省和重庆市地震活动信息维的空间分布特征 |
2.2 地震活动信息维与地震点空间分布的关系分析 |
3.3地震活动信息维与构造单元活动差异性分析 |
3结论 |
(8)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应急避难场所缺乏 |
1.1.2 对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研究有重要意义 |
1.2 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4.1 归纳演绎法 |
1.4.2 ARCGIS技术与数学模型方法 |
1.4.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 |
1.4.4 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1.5.1 对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进行研究 |
1.5.2 对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1.5.3 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演化趋势进行预测 |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应急避难场所 |
2.1.2 分形 |
2.2 国内外关于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应急避难场所发展及研究 |
2.2.2 国内应急避难场所发展及研究 |
2.2.3 小结 |
2.3 空间演化研究的方法 |
2.3.1 定性研究的方法 |
2.3.2 定量研究的方法 |
2.3.3 小结 |
2.4 分形研究的方法 |
2.4.1 随机聚集维数测算法 |
2.4.2 网格维数测算法 |
2.4.3 小结 |
2.5 层次分析法 |
2.5.1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 |
2.5.2 层次分析法(AHP)的研究步骤 |
2.5.3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区范围界定 |
3.1 剑川县地理概况 |
3.2 剑川县地质构造 |
3.3 剑川县灾害情况 |
3.3.1 地震 |
3.3.2 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 |
3.4 研究区典型性分析 |
3.4.1 受多重自然灾害威胁 |
3.4.2 演化特征明显 |
3.5 研究区范围界定 |
第四章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 |
4.1 1985年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及其特点 |
4.1.1 空间分布 |
4.1.2 空间分布的模型测算 |
4.1.3 空间发展特点 |
4.2 2000年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及其特点 |
4.2.1 空间分布 |
4.2.2 空间分布的模型测算 |
4.2.3 空间发展特点 |
4.3 2014年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及其特点 |
4.3.1 空间分布 |
4.3.2 空间分布的模型测算 |
4.3.3 空间发展特点 |
4.4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的空间分形演化 |
4.4.1 空间分形结构的形成 |
4.4.2 空间分形结构的演化 |
第五章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
5.1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5.1.1 影响因子初拟 |
5.1.2 影响因子修订 |
5.1.3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2 判断矩阵的构造 |
5.2.1 判断矩阵的构造原则 |
5.2.2 构造专家判断矩阵 |
5.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3.1 权重值的计算方法 |
5.3.2 准则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5.3.3 因子层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5.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4.1 层次总排序 |
5.4.2 一致性检验 |
5.4.3 专家群组意见 |
5.4.4 小结 |
5.5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所与经济、人口、城市建设的关系 |
5.5.1 研究方法 |
5.5.2 经济、人口、城市建设的基础数据 |
5.5.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状况 |
5.6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与经济的关系 |
5.6.1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与经济数据的直观比较 |
5.6.2 经济数据分析 |
5.7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与人口的关系 |
5.7.1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与人口数据的直观比较 |
5.7.2 人口数据分析 |
5.8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与城市建设的关系 |
5.8.1 应急避难场所演化与城市建设数据的直观比较 |
5.8.2 城市建设数据分析 |
第六章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演化趋势 |
6.1 空间结构演化趋势 |
6.1.1 均衡配置的演化趋势 |
6.1.2 遵循科学布局原则的演化趋势 |
6.2 空间形态演化趋势 |
6.2.1 平灾结合的演化趋势 |
6.2.2 由内向外拓展的演化趋势 |
6.3 空间功能演化趋势 |
6.3.1 复合化演化趋势 |
6.3.2 规范化管理演化趋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断层容量维、信息维与数值模拟预测裂缝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方法原理 |
3 断层容量维与信息维预测裂缝对比 |
3.1 分形法统计单元参数设置 |
3.2 断层容量维的计算 |
3.3 断层信息维的计算 |
4 分形法与应力场数值模拟法比对 |
5 结 论 |
(10)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分形理论与地震分形研究综述 |
1.2.1 分形理论概述 |
1.2.2 地震分形研究现状 |
1.2.3 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概况 |
1.2.4 地震分形研究的不足及未来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研究区经济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地质构造运动 |
2.2.2 大地构造单元 |
2.2.3 地层组合与岩性 |
2.2.4 深大断裂带 |
第3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源及处理 |
3.2 研究方法 |
3.2.1 分维值的计算方法 |
3.2.2 分维值的表现形式 |
3.2.3 分维值的无标度区选择 |
第4章 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特征研究 |
4.1 川渝地区地震空间分形 |
4.1.1 地震空间信息维值的计算过程 |
4.1.2 地震空间信息维分布特点 |
4.1.3 地震空间信息维与地震点空间格局的关系分析 |
4.1.4 地震空间信息维与地震点空间分布密度的关系分析 |
4.1.5 地震空间信息维与构造单元活动差异性分析 |
4.2 川渝地区地震时间分形 |
4.2.1 一、二级构造单元地震时间分形 |
4.2.2 川渝地区大地震前后地震时间序列分形 |
4.3 川渝地区地震能量分形 |
4.3.1 地震能量分维值的计算过程 |
4.3.2 地震能量维分布特点 |
4.3.3 地震能量维与震级的关系分析 |
第5章 川渝地区地震与断裂带关系探讨 |
5.1 川渝地区断裂带分形特征 |
5.1.1 川渝地区断裂带容量维计算过程 |
5.1.2 川渝地区断裂带容量维分布特点 |
5.1.3 川渝地区断裂带容量维与断裂带数量的关系分析 |
5.2 川渝地区地震与断裂带的关系 |
5.2.1 地震点空间分布与断裂带空间分布的关系 |
5.2.2 地震点空间分维值与断裂带分维值的关系 |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四、地震活动信息维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川南叙永地区构造特征与页岩裂缝特征研究[D]. 朱猛.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2]重庆市地震分形研究[D]. 李桂美. 西南大学, 2018(01)
- [3]基于网格维数法的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J]. 刀认,王培茗,方硕,陈宣先. 防灾减灾学报, 2017(03)
- [4]滇西北羊拉矿区断裂构造几何学特征及其对成矿的约束[D]. 白清霖. 昆明理工大学, 2017(12)
- [5]铜城断裂带天33断块阜二段储层裂缝定量描述[D]. 刘敬寿.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6(07)
- [6]基于分形分维的环太平洋地震时空分布特性研究[D]. 张具琴.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7]基于GIS的构造单元地震空间分形研究——以四川省和重庆市为例[J]. 甘芬芳,徐刚,徐羽,吴艳飞,杨姝漫.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8]剑川县应急避难场所演化特征研究[D]. 刀认. 云南大学, 2015(09)
- [9]断层容量维、信息维与数值模拟预测裂缝对比[J]. 刘敬寿,戴俊生,王硕,张祥成. 新疆石油地质, 2015(02)
- [10]基于GIS的川渝地区地震分形研究[D]. 甘芬芳. 西南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