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疗新技术介绍 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曹庆选[1](1998)在《诊疗新技术介绍 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诊疗新技术介绍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266033)曹庆选进修医生教授,请您谈谈脑梗死的诊断在影像学上有什么进展?教授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率居脑血管意外之首,是由于脑血管狭窄或闭塞,使血流阻断而导致的局...
吴丹[2](2019)在《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文中认为现代脑成像技术为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可视化基础。目前基于脑功能和结构测绘影像的工具主要分为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种类型。宏观成像技术与微观成像技术探测到的脑世界信息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光声层析成像技术(PAT)应运而生,这种混合成像方式可以用相同的对比机制轻松地涵盖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多尺度信息。该技术已经发展成为神经科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法之?。论文中我们发展了?种无创动态光声脑功能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提供在?管尺度的视角下全脑皮层以及深层脉管系统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功能和结构图像。该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基于血流动力学的脑氧合和脑代谢两方面的功能活动,并且具有高时间分辨率及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既能对特定的伴随神经活动的脑功能区域进行准确、可靠的定位,又能进行长期反复的动态扫描,实时追踪脑内信号的改变。本论文从光声成像基本理论出发,从克服光的穿透深度以及透过头颅检测光声信号这两大光声脑成像的技术难题着手。设计并搭建了两套PAT脑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开辟了光声脑功能成像应用研究的崭新领域。对新型造影剂的开发、造影剂脑部传递效应、药物响应、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缺血性脑卒中的监测与治疗、针灸神经调控效应的监测等多方面应用都开展了深入的并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这些应用分别涉及到一些神经科学中需要解决的作用机理以及诊断和治疗的难题,填补了光声脑成像在这方面应用的空白。这项PAT技术,将会被?泛应用到?动物大脑生理和病理功能的研究和实践中。这项技术有希望开启光学脑功能成像新纪元,进一步推动脑科学的完善和深化。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汇总如下:1、设计并搭建了两套光声层析成像系统,构建了用于脑功能成像的技术平台;第二套基于阵列探测器及多通道采集的PAT系统是对第一套的全面升级。2、基于大量的文献调研和统计,对国内外用于光声分子影像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的造影剂做了非常详细的综述,还讨论了目前光声与微波热声分子影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其研究的发展方向。3、开发了一种基于针灸阳陵泉—金纳米球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基于活体实验验证了该复合造影剂可以提高大脑皮层脉管系统与周围组织间的成像对比度以及成像分辨率。4、开发了基于一种对比剂溶液(PEG-GNRs)和物理辅助方法(小鼠足三里穴(ST36)针灸)相互结合的增强光声脑成像对比度及深度的策略。同时也为针灸改善药物(造影剂)传递分布、提高药物疗效的机理提供新的线索。发现了针灸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声成像的“造影剂”。5、利用PAT技术将低剂量和高剂量黄连素对小鼠的脑血流动力学影响进行了活体实验研究。证明了黄连素能够在特定的脑功能区内引起不同程度的HbT浓度增加。验证了PAT可以成为观察药物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的强有力的工具,并且可为药物浓度和剂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6、利用PAT对胶原酶诱导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疾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PAT可对小鼠的血肿病变的形态变化,包括血肿的位置、形状和大小进行长时间的可视化监测。它还可以对血肿周围区域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肿占位效应以及血肿占位导致血肿周围区域的缺血缺氧情况做出测绘。该研究证明了PAT技术有潜力成为监测脑卒中治疗效果的有力工具,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7、基于光声层析成像/激光散斑成像这种双模态成像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和针灸治疗方案进行应用研究。得到针灸阳陵泉穴位治疗脑缺血时会引起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流速度的相应响应,针灸可对缺血血管扩张以及再灌注这一非常有意义的结论。该项研究证明了PAT有助于监测和评估针灸对脑卒中的疗效和作用机制。重要的是,基于两种脑卒中类型的实验研究,为PAT技术可区分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8、开展了部分PAT脑成像的临床前可行性验证的离体以及活体研究。利用受到脑部创伤的大鼠大脑活体实验以及恒河猴脑离体实验对光声成像技术临床前的能力进行了评估,证明了光声成像技术在新生儿脑成像方面的临床应用潜力。9、首次搭建了针灸脑科学的无创PAT动态可视化技术平台。首次基于>200例的光声脑功能成像实验对针灸引起的脑血流动力学响应绘制了全面的图谱。对小鼠周身17个穴位,每个穴位引起的对应变化都做了详细的统计。针灸每个穴位引起大脑活动的10个皮层分区都可精准定位。该技术有可能会成为解释针灸密码,书写针灸字典的重要现代望诊技术。在此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专门用作PAT成像过程中实施针灸的小鼠支架。
江澜[3](2020)在《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以大脑双侧性重塑为切入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损伤及针刺疗程介导的康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阐释针刺促进脑重塑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纳入梗死灶位于单侧运动通路的中风病偏瘫患者21例,并匹配健康受试者23例。予中风偏瘫患者“手足十二针”的规范化疗程干预,于单次针刺治疗后进行针感评价,于针刺疗程前后采集影像学数据并评价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应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感兴趣区功能连接(ROI-FC)及脑白质图谱分析方法(ABA),计算脑功能及脑结构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中风偏瘫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偏瘫针刺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评价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评价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运动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脑功能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患者双侧大脑同伦功能被破坏,主要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锥体、小脑山坡、海马附近区域、基底节区、丘脑、扣带回及中央旁小叶呈现减弱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针刺治疗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VMHC变化最为相关。2.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后顶叶皮层、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的中央前回。针刺治疗后,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扣带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存在于运动相关的单侧皮质区域及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及双侧脑岛。针刺治疗后,主要存在于双侧广泛的运动相关的皮质区域及左侧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扣带回、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脑岛及顶上小叶,新出现了与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相关的双侧脑区。通过减少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减弱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并增加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增强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其他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连接模式,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3.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损伤与变化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病灶侧半球)镜像对称白质脑区较健侧半球(病灶对侧半球)或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白质脑区均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上部、下部、丘脑后放射冠、矢状束、外囊、扣带束、上行纵束、额枕上束及绒毡层(P<0.05或0.01)。中风偏瘫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居中性白质脑区主要在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P<0.05或0.01)。白质纤维的继发性损伤广泛存在于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患侧半球及健侧半球。针刺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大脑患侧、健侧镜像对称脑白质纤维及居中性脑白质纤维FA值组内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白质纤维的FA值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4.中风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不同层面的结构变化在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的不同层面,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CST病灶层面的FA 比值(rFA)始终最低,大小关系依次是内囊后肢rFA<大脑脚rFA<放射冠上部rFA<放射冠下部rFA<放射冠前部rFA。在远离梗死灶的大脑脚层面及放射冠层面,患侧CST均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针刺治疗后,CST在内囊后肢、大脑脚及放射冠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放射冠上部rFA在治疗后表现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余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中风偏瘫后,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损伤均呈现双侧性泛化。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变化均表现为损伤与重塑并行的特点,但脑功能重组发生迅速且对运动功能的重建起主要的代偿作用,脑结构重塑发生缓慢,整体以继发性损伤为主、少数纤维修复为辅。针刺能够调节双侧半球的同伦功能,可能以双侧小脑扁桃体为锚点,整合运动的准备、执行与控制,并调控躯体感觉、认知、视觉、听觉及情绪相关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促进偏瘫的运动康复。
陈亚文[4](2020)在《基于动态TDS模型的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核心力量,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更是激发了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科技创新精神不断渗透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法,使我们生存的这个时代,与科技创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单独存在的,是在复杂的社会中创新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时代和环境对技术创新发展都会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技术创新及其发展进行多维度的、综合全面的评价,对把握研发热点、洞察未来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有关技术创新的发展研究的研究尚停留在技术创新者的创新能力、各类技术的比较研究等比较片面而具体的方向上,尚未对技术创新有一个比较宏观而全面的研究模型,从而无法对我国技术创新进行整体把握与动态跟踪。而国外的技术创新研究模型较为成熟,可以引进作为参考,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在原技术交付系统(Technology Delivery System,TD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增加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出动态TDS模型。动态TDS模型通过以下五个步骤构建:(1)划分技术创新周期;(2)确定政策环境和资金环境;(3)识别创新主体及其合作关系网络;(4)分析技术创新的热点地区变化;(5)探究技术创新的热点主题演变。在此基础上,以中国医疗影像技术为例,应用动态TDS模型对其技术创新发展进行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等方法,对技术创新不同阶段的科研文献、专利文件、政策文件等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技术创新发展,明确各个阶段的宏观政策环境和资金环境、技术创新主体的合作关系、创新热点地区和主题的变化,描绘市场前景并评估对技术变革和社会发展的潜在深远影响,旨在促进技术研发与技术应用的双向良性发展,并为政府和行业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本研究对中国医疗影像技术的实证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结论:(1)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在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发展的技术开发阶段和技术应用阶段都十分匮乏,应用开发阶段开始,在政策的积极促进和基金项目的支持推动下,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创新呈爆发式增长。(2)中国医疗影像技术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各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技术开发阶段、技术应用阶段、应用开发阶段、应用增长阶段分别呈现出单位内部个人合作、区域性合作、跨集团跨区域合作、跨集团跨区域跨创新主体类型合作的特点,但是合作关系并不紧密。创新主体类型从研究所和医院逐渐转变为公司和高等院校。(3)中国医疗影像技术的创新热点地区起始于东部和东北地区,呈现出逐渐南移,并向中西部扩散的特点,目前核心热点地区基本稳定在广东省。(4)超声诊断技术因其安全性、实时性等特点,从技术开发阶段就受到广泛关注。而磁共振成像、CT等技术,从技术应用阶段开始,研究热度居高不下。技术开发阶段和技术应用阶段热点主题呈现出多元化演变的趋势,应用开发阶段和应用增长阶段热点主题则向纵深化方向发展,衍生出的超声弹性成像、彩色多普勒超声、弥散加权成像、多层螺旋CT等新兴技术的研究愈发受到关注。(5)在结合应用增长阶段医疗影像技术关键词共现图谱、政策环境和相关产业报告的基础上,医疗影像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必将是一个新焦点新趋势。依托强大的深度学习和图像识别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将有利于解决对医疗影像大数据进行人工处理时存在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医疗影像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在能够缓解医护人员的压力的同时,也能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效率和准确率。标准化数据难获取,以及影像诊断模型的训练仅停留在对影像图像的识别和分析上,是目前人工智能与影像技术相结合的两大瓶颈。综上所述,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全面的技术创新研究框架,为技术创新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了更为整体和动态的分析视角,对技术创新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探讨技术创新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技术创新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帮助,满足技术创新的管理需求,从而提升技术创新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王轩[5](2014)在《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1.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研究理路北京中医药大学“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创新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是行业内第一款获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上市的中医类医疗器械,是唯一一款集望诊、闻诊、问诊、切诊于一体并嵌入动态II导心电监测、指端光电容积(可计算出血氧饱和度)、寸口桡动脉压力脉搏波、血管顺应性等多种人体指标参数,同时给出四诊合参报告的中医类医疗器械。在老一辈专家付骢远教授、赵绍琴教授、董建华教授、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俞梦孙院士的指导和支持下,经过30余年的诊法现代化研究,提出以“位、数、形、势”属性和“模态”属性等简化归类、执简驭繁的诊法研究理路,实现从“象”研究,到“形”的量化,再到“神”的四诊合参多模态识别的方法学创新;融合主、客观判断于一身,宏观辨证、微观辨识相结合的中医数字化提取与量化识别的方法,不断诠释四诊的生物学内涵,阐明其医学工程学原理,发展形成了“搞清机理—单诊突破—两诊集合—四诊合参”的研究思路和“数字化、量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关键技术路线,是全国多领域优秀人才智慧的结晶。1.2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影响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第二批重点“推广一批、提升一批、改造一批、开发一批”中医诊疗设备中“重点推广一批”产品,也是唯一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评估选型推荐品。相继受邀参加商务部和北京市委共同主办的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京交会)、“十一五”重大科技成果展、世界传统医药大会暨“中国中医药展”、国际生物经济大会。2011年受中央电视台《创新无限》节目组的邀请,参加了第132期节目录制。历次展会都备受关注,有众多国内外参观者体验了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诊断。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诞生和使用,提高了健康与疾病的辨识能力,使得许多初期特征不明显的疾病能够得到早期预测及干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北京、上海、广州、山西、河北等多家医院。研究团队研制的可远程复现、四诊合参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由心电发生器的心电信号触发机械心泵系统,以“位、数、形、势”四属性为纲,模拟输出单一脉动信息或组合全部符合中医脉学理论的脉动信息,实现心动脉应诊训练。于2013年9月通过北京市药监局、中医局组织的专家验收。1.3原创的中医四诊合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形成,是数千年来中医学发展成熟的标帜。其融入医患双方主观和客观判断自成体系、把握整体的辨证施治理论和四诊合参的诊病模式,是中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特别是近50年来借助现代物理科技的手段,脉诊、舌诊、闻诊、腹诊、望面诊等的发展,使特色的、过去仅凭医家主观判断的“心中了了”的诊断,有了数字化、量化和规范的标准。不仅促进了教学和学术交流,同时提高了“一把草药,一根银针”的中医诊疗技术和认识疾病规律的水平。1.4主客观联合辨证中医四诊中,问诊过程的四诊合参是医家和病人(主诉)交流中,把诸多主客观的不确定因素,辨识为诊家对病人的认识,并主导辨证和遣方用药。当问诊把病人主诉和医生的判断而借助“工具量表”数字化规范成标准的诊断过程时,中医的四诊合参,是融主客观判断于一身,既可“舍脉、舌而从症”,又可依据主观判断形成“桂枝汤证”、“白虎汤证”……而辨证施治。医家宏观辨识阴阳、精气神、脏腑、体质、四时……和辨识微观层面的变数,形成集客观可见和主观判断于一身,四诊合参辨病辨证的认知;“上工治人,治未病”的思想,在发展中的医学体系中,体现了中医具有更高的辨识健康与疾病的能力,因而更科学。与现代医学相比,中医学认识理念先进,利用现代技术和手段滞后。传承中医理论,突破制约中医四诊关键技术的瓶颈和深化辅助诊断设备的研究,实现望、闻、问、切四诊全面吸纳现代科技进步成果,助推中医医生四诊诊断技术的回归和提高,必将大大促进中医学的发展。2精神情志类疾病的数字化量化方法学探讨2.1从量表、CRF表到脱离量表的数字化量化诊疗知识数据库采用不断发展完善、融主客观辨证于一身的中医特色的可辅助医生辨证的四诊合参装置和关键技术,筛选典型抑郁症病人的四诊证候因素的分类分级信息;对比抑郁症量表评分,建立人机互参的数字化、量化的抑郁症证候诊断特征指标参数;在中医知识库的数字化的病例报告表(CRF)基础上,通过多家医院多中心筛选典型病例进行验证,聚类和相关分析,形成应用于筛查抑郁症的中医四诊合参技术规范;发展和创新主客观联合辨证的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中医诊断模式,进而拓展该辅助诊断技术规范,形成普适的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检测的辅助诊断规范,并探讨对精神情志类疾病的中医数字化、量化诠释。2.2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用于抑郁症的辅助诊疗结果研究30例抑郁症患者共有6种证型:心胆气虚型(8例)、痰热内扰型(6例)、阴虚火旺型(6例)、肝郁化火型(6例)、心火炽盛型(3例)、心脾两虚型(3例)。对各证型的脉诊、舌诊、闻诊、问诊等四诊合参参数特征和给出的方剂进行了分析和方法学探讨。2.3心神合一,主客观联合辨证抑郁症中医四诊合参的数字化、量化的实现,融合有经验的医生得出的抑郁症四诊特征与采用四诊合参辅助诊断仪采集的患者的四诊信息特征,以抑郁症的证候因素分级归类,通过二者的比较与结合,从而增加并形成诊断系统的关于抑郁症的中医知识信息库。在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数字化、量化”已经成为各个学科领域中所追求的统一标准。在医学领域中,标准化的诊断量表处处可见,对于研究对象作出标准化的归类研究,既方便于医生一目了然的统计患者疾病信息,又能让检查过程简洁并且完备。本研究选择抑郁症的数字化、量化的中医证候诊断为突破口,有望形成特色的主客观联合辨证的数字化诊断模式,探索精神情志类疾病中医现代诠释和评估。3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应用3.1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利于中国医改问题的解决该研究应用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成果的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的整体辨证论治方法,发挥其以人为中心,多属性数据采集分析、在体质、亚健康辨识、慢病调治、养生、预防、健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发挥其“简便效廉”、占用空间少、便携、低成本、先进性、整体全科、可广覆盖、检测流程简便、易在社区基层推广、利于中医回归家庭等优势,发展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中国医改需要“中国式”的解决办法,呼唤“中国式”的中医重大仪器的发展,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社区、家庭的推广和应用,可促进覆盖城乡居民和人人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3.2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的设计在中医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健康、体质辨识、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型研究基础上,推广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通过对健康管理文献的收集、整理、分析,制定出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平台系统的总体需求和具体需求,并且以中医药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为基础,对系统模块进行详细设计,进行系统结构和系统开发工具的设计,联合软件公司实现系统开发,形成了 一套集系统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基于脏腑经络辨识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推广为基础的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3.3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系统的实现基于脏腑经络辨识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构建社区健康管理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古今中医健康管理理念与现代健康管理思维的融合,将居民生活习惯、运动能力、心理状况和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从生活方式、运动饮食、中医保健以及心理情志等方面的个性化干预是社区卫生服务规模化、标准化的需求,也是中医理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健康工具,还是维护居民基本健康需求的手段,更是以健康管理平台为依托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系统推广策略的实现。4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社区/家庭健康服务系统构建中的应用集成可获取人体诊断关键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使原创的、集成创新与再创新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四诊合参辅助诊疗设备真正走向社区与家庭,以此为基础,构建治未病、全覆盖、低成本、高收益的社区与家庭POS/HOC(Point-of-Service/Home-of-Care)中西医结合网络健康干预管理系统,使大众能够共享先进的中医现代化诊疗成果。
王沐瑶[6](2019)在《刘敏教授六经辨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经验探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消渴病,现代医学称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范畴。在全球的疾病杀手排行榜仅次于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排名第三。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在以不可遏止的趋势上升,发病人群趋向年轻化。而消渴病痹症作为消渴病并发证之首,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以同样的发病趋势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近年来中医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有明显的优势,一:通过中药调理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降低和稳定血糖,甚至部分初发消渴病患者经过中药调理可以不予以西药降糖,摆脱药物治疗。二:降低西药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消渴病痹症的诊疗过程中的优势。刘敏教授从事临床实践三十余年,并长期潜心于《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及运用研究,擅长六经辨证,在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课题的研究目的:1.通过文献研究了解部分近现代中医家治疗消渴病和消渴病痹症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经验和消渴病痹症的西医研究进展以启发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思路。2.通过收集刘敏教授发表过的文章和临床诊治糖尿病和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案,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梳理、总结出刘敏教授在六经辨治理论体系指导下治疗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临证特点和思路、遣方用药的特点和个人经验用药的心得。希望刘师的经验得以传承,指导后辈医者更好地诊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并树立起中医学子对中医药文化的信心。这对祖国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本课题研究包括文献资料研究和临床回顾性研究两大部分。文献研究即文献综述,通过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及藏书,以“消渴病”、“糖尿病”、“六经辨证”、“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词条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和收集。该部分又分为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研究和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中医研究主要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家经验等角度去全面认识消渴病及消渴痹症。现代医学研究主要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标准和方法及目前的临床治疗手段等几个方面去论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即病例回顾性研究,通过拍照的形式收集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刘敏教授门诊就诊的已确诊为DM和DPN患者每次就诊的情况,包括当天的问诊资料,处方用药和特殊医嘱。经过整理照片资料,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DM患者一共646例,共就诊次数1633次,符合纳入标准的DPN患者一共115例,筛取有效方182个。将所有患者均参照伤寒论“首辨阴阳,六经辩证”及本院内分泌科诊疗规范,进行分型统计频次。DM患者仅进行简单的统计学处理,着重对DPN患者的就诊情况(方药)进行数据挖掘,使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即中药功效权值分析,再结合平时门诊跟师学习的心得体会,以更好地分析总结刘敏教授治疗消渴病痹症的临床经验及进行分析探讨临床上尚未发现的治疗特点,尤其是用药经验。结果:如表1所示,一共纳入646例DM患者,就诊次数共计1633次,除了六经辨证,还有湿热证和血瘀证。频数分布从多到少依次为少阳证(483)、少阴证(470)、太阴证(255)、太阳证(255)、阳明证(58)、厥阴证(42)、血瘀证(31)、湿热证(14)。如表2所示,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常用的方剂有桂枝类方(40)、柴胡类方(40)、真武汤(37)、理中汤(9)、归脾汤(9)、四妙散(5)、益气聪明汤(5)等,从六经归类来看主要集中在太阳病(53)、少阳病(40)、少阴病(39)、太阴病(34),厥阴病很少见,几乎没有阳明病(疾病发展到后期,阴阳俱损)。如表3所示,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的常用药物有27种,将表中药物进行分类其中桂枝汤中的桂枝、炙甘草及赤芍调和营卫的药所用最频繁;其次是当归、黄芪、制附子、黑枣、红参、茯苓、白术、干姜等益气养血,温阳健脾的药;再者是牛膝、独活、木瓜、羌活、葛根祛风湿,通经络的药;黄芩、柴胡、半夏、党参等和解少阳,畅达疏机的药;牡蛎、龙骨、酸枣仁敛阴潜阳,养心安神的药;天麻、川芎祛风活血止痛的药;最后是白芍、甘草敛阴缓急止痛的药。按照刘师处方用药的经验生姜也应该是高频药物之一,但由于生姜是鲜品,一般口头医嘱,叮嘱患者自加适量生姜一起煲药,故在表中未体现出来。符合DPN要求的方剂182个,录入药物138个,总结药物功效97种。方剂功效的权值热图显示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类方高表达的功效分布,热图从深到浅分别为补心、补脾、补气、止痛、化饮、温经、散寒、化痰等46个功效。功效网络图显示的功效组合共15组,其中第7组:a93截疟-a94杀虫和第8组:a86治心悸-a97开窍与药物网络图相关性不强,其余13组均与热图表示的功效重合。药物网络图显示的药对大组合共18组,小组合33组,药对之间的功效有相须、相使的作用,其中第16组:B4红参-B39人参,在临床上一般不同用,可相互替代使用。功效组合及药对组合整合后主要有七大组,1.补肝肾、收敛固精;2.温补中焦;3.祛风通络;4.行气通络;5.清虚热、凉血消痈;6.活血化瘀;7.祛湿利水。每个大组下面再细分为相应的亚组,共14个。每个亚组下有对应的代表药物,具体药物见表6。结论:基础方的频数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图表分析显示刘师对消渴病痹症病因病机及治法的认识一直在演变,从对消渴病的阴虚燥热和气阴两虚的滋阴清热或益气养阴法到温阳祛湿通络法,再到温阳益气祛湿通络法。高频药物实质上代表的是基础方的运用,而基础方代表着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最核心的思路,即六经辨证。方剂的定性定量研究可以弥补主观用药的不足,同时可以通过定性定量研究发现新的药对,比如本次研究中图3的分组和表6里的代表药物便有一些新的药对出现,而且药效针对性强,尽量做到精准用药,这样同用既可以加强药效,也可以减少副作用,予以传统的组方用药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思路。刘师治疗消渴病痹症其实与消渴病一脉相承,遵循《内经》的“治病求本”,善用经方扶正气,而经方短小精悍,疗效显着,有一两拨千金之能。刘师用方功效集中而且平和,注重顾护先后天之本,即脾肾的阳气,谓固本培原也。但刘师治病也不拘泥于经方,而是选择对患者最优的效方治疗。刘师亦遵循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治则,注重脉症结合,从脉和症两个方面来治疗消渴病痹症。在基础方即经方的基础上,结合脉症灵活加减药物,还根据四季气候的变化和病人的体质差异选用相对平和的药物,而少用温燥的补益性药物,注重“以通为补”。刘师在治疗消渴病痹症时善用柴胡剂和行气药,注重中焦脾胃的气机升降和三焦通利;诊治过程中看舌按脉,注重腹部和趺阳脉的触诊,细问睡眠与二便情况,以先调理睡眠和脾胃为重。刘师还强调外治法的重要性,自拟以温阳散寒,活血化瘀通络为主的外洗方,用于临床表现麻木疼痛的患者。
朱倩茹[7](2019)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大小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成像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灶面积大小与颈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入院的176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包括病例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脑梗死病灶大小分为大面积梗死组(n=21),小面积梗死组(n=38)、腔隙性脑梗死组(n=49),对照组(n=68)。采用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对研究对象颈动脉进行检查,对比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斑块检出率及斑块部位、血流动力学等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结果:病例组三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管腔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管狭窄闭塞检出率及斑块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组颈总动脉PSV及EDV与腔梗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组颈内动脉PSV及EDV与小面积、腔梗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面积与腔梗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R×C列联表分析得出,不同面积梗死灶所发生脑梗死发生部位不同,不同面积梗死灶与脑梗死发生部位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相关,Cramer’Sv=0.302,P=0.001,大面积脑梗死更趋向于发生在左侧脑叶,腔隙性脑梗死更趋向于发生在双侧脑叶。采用Spearman相关判断得出梗死灶直径与NIHSS评分、血液纤维蛋白原含量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s分别为0.306和0.289,P均<0.05。而梗死灶直径与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PSV、EDV之间均不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有助于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梗死灶大小,梗塞面积随着颈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这对于不同病情程度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判断及诊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李永乐[8](2009)在《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定性总结针刺康复疗法在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应用情况,定量比较不同针刺康复方案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收集运用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研究文献,并按照文献选择标准进行筛选;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及敏感性分析等。结果:经文献检索及三次筛选,纳入合格研究45项,涉及针刺方案38种。45项研究除一项属高质量研究外,其余均为低质量研究。临床总有效率Meta-分析结果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针刺康复方案有16种;Barthel指数Meta-分析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有16种;比较了FMA评分的10种方案经Meta-分析全部既具有统计学意义,又具有临床意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ta-分析结果既有统计学意义又有临床意义的针刺方案有6种;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Meta-分析既有统计学意义又具有临床意义只有头针1。由于纳入的研究数较少,均未能进行漏斗图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论:本系统评价认为针刺1、针刺腰骶腧穴、颞三针分别为恢复期组(1组)、后遗症期组(2组)、恢复及后遗症期混合组(3组)的首选方案。在提高Barthel指数方面,恢复期组推荐头针5;后遗症期组推荐针刺+推拿1;恢复及后遗症期组推荐张力平衡针刺法。FMA评分方面,恢复期组推荐头针6;恢复及后遗症期组推荐针刺+认知康复训练;后遗症期组纳入文献未见相关研究的报道。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纳入的文献全部属于恢复期组,推荐方案为针刺+中药2。改善患者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方面,头针1是其有效方案。由于纳入的研究数较少,有待于日后更多研究的补充纳入及分析,以期进一步的研究。
李梭[9](2014)在《肺部CT影像慢阻肺病灶三维定量化分析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重大疾病(肿瘤、心血管、慢性病)等的发病率随环境和生活习惯变化逐年提高,在较长时间内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成为临床诊断治疗工作的重点难点。随着大气污染的加剧,肺部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逐渐低龄化,慢阻肺已在为人类致死病因中占据第四位,成为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由于高患病率、患病时间长、过早死亡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疑难病之一。随着医学影像成像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及64层螺旋CT在临床的广泛运用,使得医生能在亚毫米层厚观察人体的组织结构,成为肺部疾病诊断的首选影像工具。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影像学上主要变现为磨玻璃、蜂窝状等,由于其病灶分布弥散、特异性不明显,使用常规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不能得到可靠的分割结果。与此同时,放射科医生虽然可以依靠其丰富的阅片经验能确定病灶区域,但对病灶的定量分析和评估仍然存在较大的难度。针对以上各种挑战,本论文主要围绕肺部CT图像中常见的玻璃与蜂窝状病变的三维分割及其定量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为病情发展、治疗方案提供数据支持,并对磨玻璃与蜂窝状病变的影像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将磨玻璃、蜂窝状的影像学诊断从定性诊断阶段推向了定量诊断阶段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面向慢阻肺疾病的定量化诊断,研究了肺部CT中常见磨玻璃、蜂窝状病变的三维分割方法。基于磨玻璃和蜂窝状病变的病理学的基础上,针对磨玻璃和蜂窝状病变在影像学上的不同表征特性,分别采用了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和支持向量机分类来完成病灶的二维分割,并利用切片层间面积重叠关系去除了伪病灶来实现三维分割。磨玻璃三维分割算法的敏感性为86.34%,特异性为97.14%,准确率为94.93%;蜂窝状三维分割算法的敏感性为85.17%、特异性为95.41%、准确率为94.07%。2.探索了肺间质性疾病常见的磨玻璃、蜂窝状病变的影像生物标志物。在三维分割及定量化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基于二维和三维影像信息的影像标志物描述对磨玻璃、蜂窝状病变进行创新性研究。鉴于临床评估都是采用肉眼估算面积比例大小进行严重程度分级进行半定量化,不同的观察者的评分结果会有较大的差异性,同一个观察者多次评分结果也存在差异性,可重现性差。为了实现定量化,本文在磨玻璃、蜂窝状病变分割的基础上分别对二维和三维影像标志物进行了计算,对照医生的临床诊断报告比较了病灶区域与肺部区域的二维面积比例与三维体积比例两种影像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以病灶体积占据肺部体积的比率作为影像生物标志物,不仅随着病情发展显示相应的变化趋势与临床诊断报告结论相符,而且对于病灶大小变化更敏感,能为治疗方法、药物的治愈效果给出更加直观可靠的数据表述。3.针对重大疾病建立了涉类广泛的疾病图像数据库,并对多种疾病CT图像上的影像学表征多维特征量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为了将本文的研究成果拓广到更多的重大疾病的治疗诊断中,本文对多种重大疾病分析其影像学表征上的多维特征量的差异进行初步的研究,为后续定量分析和影像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候选特征量。4.针对临床应用,设计并实现了肺部多病灶的定量化组件并集成于PACS系统中。该组件利用VTK、ITK、MATLAB在图像显示、图像分割、算法实现各自的优势,使用混合编程实现了肺部磨玻璃和蜂窝状病变的三维分割及定量化,并依据AIM实现了分割结果及特征量的保存,便于临床医生对结果重现及进一步对图像内容的诠释。
邢威[10](2018)在《多重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背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缺血性脑血管病呈日益上升趋势。我国脑卒中位于全球第一位。早期发现脑缺血灶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磁共振脑血流灌注技术日益发展,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pseudo-continuous arterial spin labeling,PCASL)是在动脉自旋标记法(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安全无创,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本课题联合应用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技术(PCASL)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 susceptibility contrast enhanced,DSC)技术,探讨PCAS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价值。目的对比分析伪连续式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PCASL-PWI)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7例临床拟诊为脑缺血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MRA(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PCASL-PWI及DCS-PWI扫描。参照DWI图像,在缺血病灶的最大横截面积上,分别测量PCASL-PWI与DSC-PWI(感兴趣区,ROI)CBF(cerebral blood flow)值及对侧镜像部位CBF值,记录灌注异常的形式(低灌注/高灌注),部位,范围。结果37例患者中,经临床随诊证实脑梗死30例,TIA(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7例。30例脑梗死中,26例两种方法灌注一致(低灌注21例,高灌注5例),两者进行kappa检验,一致性较好;21例低灌注中,19例PCASL-CBF值均低于DSC-CBF值,经配对资料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低灌注中,19例两种方法范围均大于DWI范围,两者进行kappa检验,一致性较好,其中17例PCASL低灌注范围大于DSC灌注范围,经配对资料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两种灌注范围与DWI范围相当;7例TIA中,7例灌注一致(低灌注6例,高灌注1例)。结论PCASL-PWI与DSC-PWI显示梗死病灶异常灌注状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显示低灌注病灶较DSC-PWI更为敏感;在预测缺血半暗带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CASL-PWI显示的低灌注范围更大;在诊断TIA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且PCASL有利于TIA病例的早期诊断。
二、诊疗新技术介绍 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诊疗新技术介绍 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脑功能检测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
1.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现状 |
1.2.1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简介 |
1.2.2 脑功能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简介 |
1.2.3 多尺度光声脑成像简介 |
1.2.4 活动和静息状态下的功能性光声脑成像研究简介 |
1.3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在针灸神经调控中研究价值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和创新点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光声成像技术理论基础与系统搭建 |
2.1 引言 |
2.2 光声效应 |
2.2.1 经验描述 |
2.2.2 严格理论描述 |
2.3 光声成像图像重建算法 |
2.3.1 一维深度信息和B扫描图像重建算法 |
2.3.2 延迟叠加图像重建算法 |
2.3.3 非线性迭代重建算法 |
2.4 光声层析成像实验系统简介 |
2.4.1 基于单元超声换能器的环形扫描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
2.4.2 基于阵列超声换能器的光声层析成像系统 |
2.4.3 激光源 |
2.4.4 半环形阵列超声换能器 |
2.4.5 控制电路与数据采集模块 |
2.5 光声层析成像性能影响因素 |
2.5.1 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因素 |
2.5.2 成像深度的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造影剂的光声分子影像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用于光声与微波热声成像的造影剂综述 |
3.2.1 光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
3.2.2 多模态影像中的复合材料应用 |
3.2.3 光声造影剂在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
3.2.4 微波热声分子影像造影剂 |
3.3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仿体和离体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针灸阳陵泉辅助金纳米球对大脑光声对比度的增强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动物 |
4.2.2 实验系统 |
4.2.3 造影剂:金纳米球型颗粒 |
4.2.4 针灸穴位选取 |
4.2.5 实验操作 |
4.2.6 统计分析方法 |
4.3 基于针灸辅助造影剂的方法对小鼠大脑进行光声成像的实验研究 |
4.3.1 对照组实验结果 |
4.3.2 针灸组实验结果 |
4.3.3 复合组实验结果 |
4.3.4 统计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足三里针灸和金纳米棒的新型复合光声造影剂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系统 |
5.2.3 金纳米棒颗粒 |
5.2.4 针灸穴位选取 |
5.2.5 实验操作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及讨论 |
5.3.1 金纳米棒注射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
5.3.2 针灸足三里穴位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
5.3.3 复合外部刺激对光声脑成像的影响 |
5.3.4 统计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PAT监测黄连素对脑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研究内容简介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动物以及实验操作方法 |
6.3.2 黄连素的制备和给药法 |
6.3.3 PAT实验系统简介 |
6.3.4 脑功能分区模板以及图像处理 |
6.3.5 统计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光声层析成像技术监测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研究 |
7.1 引言 |
7.2 研究背景 |
7.3 实验方法 |
7.3.1 实验动物 |
7.3.2 脑出血模型造模方法 |
7.3.3 实验系统 |
7.3.4 多光谱重建算法 |
7.3.5 出血面积计算方法 |
7.3.6 统计分析方法 |
7.4 实验结果 |
7.4.1 基于750nm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
7.4.2 基于多波长的出血性脑卒中实验研究 |
7.4.3 基于双波长的定量光声成像实验研究 |
7.4.4 统计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PAT及 LSI双模态技术监测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 |
8.1 引言 |
8.2 实验方法 |
8.2.1 实验动物造模方法以及操作方法 |
8.2.2 PAT/LSI双模态实验系统简介 |
8.2.3 穴位选取 |
8.3 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实验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光声脑功能成像技术临床前可行性实验研究 |
9.1 引言 |
9.2 项目提出的背景 |
9.3 实验方法 |
9.3.1 实验动物 |
9.3.2 实验系统 |
9.4 大鼠脑出血PAT成像实验结果 |
9.4.1 案例1 |
9.4.2 案例2 |
9.4.3 案例3 |
9.4.4 案例4 |
9.5 基于恒河猴头盖骨的PAT离体成像实验 |
9.6 PAT在新生儿脑功能成像方面的可行性应用调研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活体大脑皮层针灸光声脑图谱 |
10.1 引言 |
10.2 实验方法 |
10.2.1 实验动物以及操作方法 |
10.2.2 实验系统简介 |
10.2.3 穴位选取以及模板绘制 |
10.3 结果分析 |
10.4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结论和展望 |
11.1 本论文研究总结 |
11.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现状 |
1. 中西康复医学对脑梗死偏瘫的认识 |
2. 脑梗死偏瘫康复现状研究 |
3. 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概述 |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历史源流 |
2.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诊疗特点及取穴规律 |
3.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理论流派、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索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脑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
2. 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分析方法 |
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一、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研究设计 |
3. 神经影像采集方案 |
4. 针刺疗程方案 |
5. 临床信息采集 |
6. 质量控制 |
7. 不良事件及处理 |
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二、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信息统计结果 |
3. 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静息态fMRI结果 |
4. 基于脑白质图谱分析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DTI研究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1. 核磁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与解读 |
2. 研究的立论点与优势 |
3. 脑梗死偏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
4. 脑梗死偏瘫脑白质纤维变化的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
5. 脑梗死偏瘫神经重塑中脑结构及脑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
第三部分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4)基于动态TDS模型的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和工具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TDS模型相关文献综述 |
2.2 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
2.3 热点主题演变相关文献综述 |
2.4 热点区域分布相关文献综述 |
2.5 合作网络相关文献综述 |
3 基于动态TDS模型的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创新框架 |
3.1 框架构建目标 |
3.2 框架体系结构 |
3.3 框架构建步骤 |
4 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创新实证研究 |
4.1 数据来源和概况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样本概况 |
4.2 技术创新周期划分 |
4.3 技术创新相关环境分析 |
4.3.1 政策环境分析 |
4.3.2 资金环境分析 |
4.4 技术创新主体合作关系分析 |
4.5 技术创新热点地区分析 |
4.6 技术创新热点主题分析 |
5 结果讨论 |
5.1 技术开发阶段创新分析 |
5.2 技术应用阶段创新分析 |
5.3 应用开发阶段创新分析 |
5.4 应用增长阶段创新分析 |
5.5 技术创新未来趋势预测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上篇 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
第一章 中医诊法与四诊合参 |
1 中医四诊与西医四诊的比较 |
2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
3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脉诊研究 |
4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舌诊研究 |
5 参与四诊合参的中医闻诊研究 |
6 四诊合参研究 |
6.1 四诊合参的意义 |
6.1.1 四诊合参 |
6.1.2 四诊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片面性 |
6.2 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研究 |
6.2.1 主客观联合辨证的四诊合参数字化量化 |
6.2.2 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数字化量化 |
6.2.3 “搞清机理—单诊突破—两诊集合—四诊合参”的研究理路 |
6.2.4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实现 |
6.2.5 四诊合参诊疗技术进入社区、家庭、掌上诊疗 |
6.2.6 可远程复现、四诊合参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仪 |
7 中国自己的仪器助推医改问题的解决 |
8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与西医诊断仪器的比较优势 |
9 结论 |
9.1 中医需要引入现代技术发展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关键技术 |
9.1.1 传统中医四诊信息的获取缺乏数字化量化 |
9.1.2 古老的中医学在可视与数字化的发展中有着很大的技术空缺 |
9.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 |
9.2.1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可以辅助医生进行辨证论治 |
9.2.2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促进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规范化 |
9.2.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可以在基层的应用 |
9.2.4 先进低成本便携普惠的“中国式”重大诊疗仪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抑郁症数字化四诊特征的理论与方法学探讨 |
1 精神情志类疾病证候的数字化四诊特征诠释 |
2 脑卒中后抑郁症证候的四诊合参特征研究 |
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墨西哥的推广应用 |
4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
5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治疗研究进展 |
6 中医对抑郁症的认识及辨证研究进展 |
7 结论 |
7.1 中国需要自己的重大仪器 |
7.2 抑郁症尚无数字化量化的四诊合参诊疗规范 |
7.3 四诊合参辅助诊技术利于抑郁症辨证分型规范化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社区医院/家庭服务网络健康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方法学探讨 |
1 治未病的中医健康服务理念 |
2 基于数字化量化的脏腑经络辨识健康、体质、亚健康的监测与动态评估 |
2.1 数字化量化四诊合参关键技术 |
2.2 肝气郁结型亚健康人群与健康人群的数字化量化四诊合参特征比较及干预研究 |
2.3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在糖尿病前期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电针干预前后四诊特征比较 |
3 IGT诊断与筛查方法 |
4 IGT流行病学研究 |
5 IGT的发展 |
6 IGT的危险因素 |
7 IGT干预 |
8 基于虚拟云构建中西医结合网络健康服务体系 |
8.1 中医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
8.2 基于虚拟云的中医健康服务体系的优势 |
8.3 基于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构建网络健康服务体系的基础 |
8.4 网络健康服务体系应用前景 |
参考文献 |
下篇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应用 |
第一章 抑郁症证候四诊数字化量化特征研究 |
引言 |
1 研究目标 |
2 资料 |
5 病例信息采集 |
6 结果 |
7 讨论 |
8 结论 |
8.1 创新之处 |
8.2 存在的不足和需要继续完善之处 |
第二章 构建社区中西医结合健康管理平台推广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 |
引言 |
1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的社区推广 |
2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构架设计 |
3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 |
4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的系统实现及相关功能描述 |
5 社区健康管理平台系统架构和预期效果 |
6 讨论 |
6.1 个体情况是探索健康状态原因的重要依据 |
6.2 体检数据是对健康状况的确认 |
6.3 体质辨识是对采集各项数据的综合 |
6.4 通过辨识制定个性化处方 |
7 结论 |
7.1 专利技术推广理念决定着推广策略和产品的生命力 |
7.2 中医药对维护居民的健康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
7.3 以中医诊查为基础的健康管理平台使健康的维护更加系统化 |
7.4 待完善之处 |
第三章 四诊合参辅助诊疗技术在糖耐量减低健康干预管理系统构建中的应用 |
引言 |
1 系统设计 |
1.1 系统设计原则 |
1.2 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1.3 系统运行环境 |
1.4 社区医院一站式服务POS(Point-of-Service)系统的模块设计 |
1.5 家庭服务HOC(Home-of-Care)系统 |
2 POS/HOC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实现与操作说明 |
2.1 POS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实现与操作说明 |
2.2 HOC IGT健康干预服务系统的初步实现与操作说明 |
3 结论 |
4 待完善之处 |
附录 脏腑经络辨识装置之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刘敏教授六经辨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经验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消渴病的中医研究 |
1.1.1 消渴病名的来源 |
1.1.2 消渴病的病因病机 |
1.1.3 后世医家对消渴病病因病机的其他论述 |
1.1.4 消渴病的辨证论治 |
1.1.5 六经辨证的应用 |
1.1.6 小结 |
1.2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研究 |
1.2.1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概念简述 |
1.2.2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1.2.3 消渴病痹症的中医治疗 |
1.2.4 小结 |
1.3 消渴痹症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流行病性 |
1.3.2 DPN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3 DPN诊断研究进展 |
1.3.4 DPN的预防和治疗 |
1.3.5 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对象 |
2.2.1 资料来源 |
2.2.2 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中止研究标准 |
2.3 方法 |
2.3.1 简单的频数分析 |
2.3.2 双层频权剪叉算法 |
2.4 建立数据库 |
2.4.1 一般资料的频数分布表 |
2.4.2 方剂-药物数据库 |
2.4.3 药物-功效数据库 |
2.4.4 方剂-功效数据库 |
2.4.5 方剂功效权值和阈值的确定 |
2.4.6 构建网络图和热图 |
2.5 结果 |
2.6 讨论 |
2.6.1 刘敏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
2.6.2 跟诊体会 |
2.6.3 刘敏教授治疗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经验概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大小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一般资料收集 |
3.颈动脉超声检查 |
4.质量控制 |
5.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8)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探讨 |
1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
1.1 中风病名沿革 |
1.2 中风病因病机溯源 |
2 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理论探讨 |
2.1 源流探析 |
2.2 理论基础 |
2.3 针刺康复疗法的特点 |
2.4 研究现状 |
3 系统评价及相关概念 |
3.1 循证医学概念及意义 |
3.2 系统评价的概念及作用 |
4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针刺康复疗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4.1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针刺康复疗法的必要性 |
4.2 系统评价方法应用于针刺康复疗法的可行性 |
系统评价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资料的收集方法 |
1.2 文献选择标准 |
1.3 文献选择方法 |
1.4 文献分组、编号、登记 |
1.5 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及方法 |
1.6 文献信息收集 |
1.7 统计分析方法 |
1.8 解释系统评价的结果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分类、选择结果 |
2.2 纳入研究一般情况 |
2.3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描述及质量评价结果 |
2.4 Meta-分析结果 |
2.5 各组临床终点指标 Meta-分析结果比较 |
2.6 敏感性分析 |
讨论 |
1 系统评价的结果讨论 |
1.1 临床疗效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1.2 安全性系统评价结果讨论 |
2 结论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 纳入研究质量较低 |
2.2 发表性偏倚 |
2.3 临床异质性 |
2.4 部分研究未查及原文献 |
2.5 干预措施的多样性、重复验证的缺乏 |
3 后续研究 |
3.1 动态更新系统评价 |
3.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3.3 将系统评价方法与中医治法研究紧密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肺部CT影像慢阻肺病灶三维定量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影像学技术与诊断的历史和现状 |
1.2.1 影像学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影像学诊断的发展历程 |
1.2.3 基于影像信息的重大疾病计算机辅助分析与检测的研究 |
1.2.4 肺部 CT 图像分割的相关研究 |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 |
2 肺部 CT 图像的三维定量化分析的研究基础 |
2.1 医学图像分割方法介绍 |
2.1.1 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的发展历程 |
2.1.2 常见医学图像分割方法 |
2.1.3 医学图像分割效果评价准则 |
2.1.4 肺部分割的方法 |
2.1.5 支气管分割的方法 |
2.2 三维可视化技术简介 |
2.2.1 常见的三维可视化技术 |
2.2.2 传递函数的设定 |
2.3 多维特征量的研究 |
2.3.1 基于统计特性的纹理分析 |
2.3.2 基于模型的纹理分析 |
2.3.3 基于信号处理的纹理分析 |
2.3.4 基于形状的特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域模型的肺部磨玻璃三维分割的研究 |
3.1 磨玻璃的影像学表征 |
3.2 马尔科夫随机场简介 |
3.2.1 马尔科夫随机场定义 |
3.2.2 Gibbs 随机场定义 |
3.2.3 马尔科夫随机场与 Gibbs 随机场的等价性 |
3.3 3D 肺实质的提取 |
3.3.1 阈值的选取 |
3.3.2 阈值分割 |
3.3.3 删除背景区域 |
3.3.4 删除小区域 |
3.3.5 填补空洞 |
3.3.6 分离肺区 |
3.3.7 去除主支气管 |
3.4 磨玻璃的二维分割 |
3.4.1 马尔科夫随机场的条件概率分布 |
3.4.2 马尔科夫随机场中联合概率分布 |
3.4.3 马尔科夫随机场的求解 |
3.5 基于面积重叠的三维分割 |
3.6 分割算法的性能测评 |
3.6.1 材料来源 |
3.6.2 分割结果的金标准 |
3.6.3 分割算法性能评价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肺部蜂窝状三维分割的研究 |
4.1 蜂窝状的影像学表征 |
4.2 支持向量机简介 |
4.2.1 线性分类器 |
4.2.2 核函数 |
4.3 蜂窝状的三维分割流程 |
4.4 蜂窝状的纹理分类 |
4.4.1 分水岭算法预分割 |
4.4.2 特征计算及筛选 |
4.4.3 支持向量机分类 |
4.5 分割算法的性能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肺部多病灶的潜在影像生物标志物的提取及性能测评 |
5.1 影像标志物的简介 |
5.1.1 肿瘤变化率 |
5.1.2 SUV |
5.2 磨玻璃和蜂窝状的影像标志物的提取 |
5.2.1 磨玻璃的影像生物标志物的探讨 |
5.2.2 蜂窝状的影像生物标志物的探讨 |
5.2.3 影像生物标志物的可重复性 |
5.3 本章小结 |
6 多病灶的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表达 |
6.1 多病灶样本数据库的建立 |
6.2 多病灶的特征提取 |
6.3 多病灶的特征分析 |
6.3.1 硬斑块与软斑块的特征分析 |
6.3.2 脑出血与脑梗塞的特征分析 |
6.3.3 多种癌变病灶的比较 |
6.4 本章小结 |
7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与 PACS 系统集成的研究 |
7.1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的功能需求分析 |
7.2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的开发 |
7.2.1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的开发环境 |
7.2.2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框架设计 |
7.2.3 开发工具的介绍 |
7.3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与 PACS 系统集成 |
7.3.1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的接口 |
7.3.2 肺部定量化分析组件功能模块的实现 |
7.3.3 与 PACS 系统的集成 |
7.3.4 MVC 架构的实现 |
7.3.5 工作流程 |
7.3.6 组件界面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多重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图像处理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四部分 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ASL技术的临床应用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诊疗新技术介绍 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诊疗新技术介绍 第二讲脑梗死的影像学诊断新进展[J]. 曹庆选. 新医学, 1998(01)
- [2]脑功能和针灸脑图谱光声成像技术[D]. 吴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D]. 江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动态TDS模型的中国医疗影像技术创新研究[D]. 陈亚文. 武汉大学, 2020(04)
- [5]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关键技术应用与普适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D]. 王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5)
- [6]刘敏教授六经辨治消渴病及消渴病痹症的经验探析[D]. 王沐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灶大小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D]. 朱倩茹.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
- [8]系统评价针刺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恢复及后遗症期的临床疗效[D]. 李永乐.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9]肺部CT影像慢阻肺病灶三维定量化分析研究[D]. 李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14(01)
- [10]多重灌注成像技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D]. 邢威. 新乡医学院,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