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麦田沟金针虫药剂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乔治华[1](2021)在《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及对蚯蚓的生态毒性》文中指出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三大谷类作物之一,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制度的改变,玉米田地下害虫(蛴螬,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等)发生日益严重,成为危害玉米早期生长的主要问题。随着高毒,高残留的农药的禁用,亟需开发高效,低残留药剂来防治地下害虫。溴氰虫酰胺是美国杜邦公司继氯虫苯甲酰胺后对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高效的又一药剂。已经有研究表明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后用于防治玉米田的小地老虎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随着国家减肥减药政策的实施,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也备受重视。本研究在测定溴氰虫酰胺对两种玉米田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的毒力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于玉米田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的室内防治效果,进而研究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后针对其施药后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选取了蚯蚓为试验对象,评价了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生态毒性。主要试验结果如下:溴氰虫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3龄幼虫和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2龄幼虫的5 d的LC50值分别为23.3712 mg/L(浸虫法)和5.9715 mg/L(浸虫法),对两种地下害虫均有较高的毒力。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后对玉米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进行砂培试验和土培试验证明溴氰虫酰胺种子包衣处理对玉米安全,且对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溴氰虫酰胺对玉米种子包衣处理后对蛴螬和沟金针虫的室内盆栽接虫防治效果表明,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后对沟金针虫和蛴螬具有较好的防效,室内盆栽播种后15 d,在3和4 g a.i./kg seed剂量下,对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75.82%和83.66%,对蛴螬的防治效果为79.94%和83.25%。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后在玉米出苗后21 d在3和4 g a.i./kg seed剂量下对于玉米田地下害虫的两年综合防治效果为67.12%和73.97%(2019年),67.69%和74.7%(2020年)。2019年和2020年玉米产量的影响可以看出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后可以显着降低玉米虫害造成的减产,与CK相比增产率分别为6.31-14.70%(2019年)和8.85-18.14%(2020年)。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生态毒性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浓度为5和10 mg/kg OECD土的处理下对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诱导蚯蚓体内MDA、ROS的产生及导致蛋白质羰基化程度增加。其对蚯蚓体内的抗氧化酶和解毒酶的活性均有促进或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溴氰虫酰胺对蚯蚓体腔细胞的DNA损伤程度增加。本试验还分别从抗逆性选取了HSP70和CAT基因,生殖方面选取了ANN基因,作用靶标选取了RYR和CAM基因来研究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相关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会对蚯蚓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上调或下调作用。最后我们进行了转录组学,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溴氰虫酰胺暴露后能够影响蚯蚓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蛋白质和脂类的合成,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通路。同时通过荧光定量PCR的验证,表明溴氰虫酰胺能够导致蚯蚓氧化应激,影响蚯蚓的生殖,生长发育和以及糖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的代谢等相关通路。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可以用来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且防治效果较好。根据以前的研究溴氰虫酰胺在玉米田的残留量不会超过5 mg/kg,因此只要合理使用不会对土壤的环境造成危害。
任三学,赵花荣,齐月,田晓丽,杨超,胡丽丽[2](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文中研究指明近年华北地区大面积推行保护性耕作措施和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熟连续轮作种植,为沟金针虫创造了有利的取食和栖息环境。地处华北北部的中国气象局固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2018—2019年秋季、冬季、春季气温出现了冷暖交替,尤其最低气温显着偏高,诱发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据春季麦田挖土调查,虫口密度最高达144头·m-2,虫口重量最重达18.764 g·m-2。58个调查点达防治指标5头·m-2占98.27%。拔节-收获期调查虫口密度孕穗期最高,拔节期次之,收获期最低。冬小麦与夏玉米禾本科作物连作种植田间虫口密度达35.3~40.4头·m-2,显着高于前茬大豆、玉米、冬小麦休闲地,且花生地、春玉米地比大豆地虫口密度高5倍多,虫口重量高10倍以上。成熟期虫害麦田测产,籽粒减产36.8%;虫口密度增加10头·m-2,籽粒减产率增加4.824%;虫口重量增加1 g·m-2,籽粒减产率增加3.871%;植株虫害率增加10%,籽粒减产率增加11.587%。
梁云飞[3](2020)在《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发生与土壤地力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地下害虫发生与土壤地力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山东省五种土壤类型(棕壤土、褐土、盐碱土、潮土、砂姜黑土)为代表的八个地区,利用棋盘式取样法分别在玉米、小麦田中同时进行了地下害虫调查和土壤地力调查,明确了山东省主要地下害虫的空间分布及土壤因子状况,同时结合收集到的19902015年的历史发生数据,经预处理后利用基于R语言的随机森林算法进行分析,探究了三种主要地下害虫发生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的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提供技术支持及新的思路。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选取全省560个调查样点,共获得样本数量5024个,其中地下生物样本4447个,地下害虫样本949个。经实验室鉴定,山东省内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是主要地下害虫,其在全省范围内整体呈现出“沿海发生量低,内陆发生量高”的趋势。玉米田地下害虫发生程度整体要比小麦田地下害虫发生程度严重。砂姜黑土区域地下害虫发生量要比其余四种土壤类型大,其余土壤类型区域地下害虫发生量大小依次为褐土、潮土、棕壤土、盐碱土。2.明确了山东省所调查地区地下害虫优势种群:沟金针虫在临沂市兰山区、泰安市新泰市、济南市平阴县为地下害虫优势种群;铜绿丽金龟在德州市陵城区、济宁市邹城市为地下害虫优势种群;细胸金针虫在烟台市福山区为地下害虫优势种群;小阔胫绒金龟在东营市为地下害虫优势种群。3.初步探索并分别建立了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的监测预警模型,分析了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的发生量与有机质、pH等9种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随机森林袋外估计对结果进行检验,模型准确率分别能够达到90.83%、87.12%、93.75%。经模型输出基尼系数并进行自变量重要性排序后,表明影响沟金针虫发生的主要土壤因子为“pH”和“交换性镁”;影响铜绿丽金龟发生的主要土壤因子为“全磷”和“有机质含量”;影响暗黑鳃金龟发生的主要土壤因子为“pH”和“有机质含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农田实际管理中,可根据各地区地下害虫发生情况,充分考虑土壤pH、有机质含量、磷肥等对其的影响,通过改善施肥和用药情况,在提高亩产量的同时,降低地下害虫的发生量,减少损失。这对实际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本研究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暗黑鳃金龟监测预警模型的构建也可为其他地下害虫的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于灏泳,何发林,乔治华,姚向峰,孙石昂,李向东,张吉旺,姜兴印[4](2019)在《防治沟金针虫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文中指出为筛选对地下害虫金针虫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组合,采用浸渍法测定各复配组合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联合毒力,通过共毒因子法筛选出共毒因子大于20复配组合,然后进一步细化配比,利用共毒系数法筛选出共毒系数大于120的最佳复配组合。其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28组。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按2:1、3:1、15:8、15:2、3:4、1:2、3:11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着,共毒系数分别为178.41、185.44、208.10、155.16、149.55、138.98、309.22。高效氯氟氰菊酯与噻虫嗪按11:2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着,共毒系数为198.45。联苯菊酯与硫双威、噻虫胺按1:2、1:5的比例进行复配时效果最显着,共毒系数分别为215.69、337.94。
何发林,孙石昂,于灏泳,乔治华,姚向峰,李向东,张吉旺,姜兴印[5](2020)在《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3种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文中提出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与田间接虫相结合综合评价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以及小地老虎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处理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盆栽防效分别为78.15%、80.26%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4 g/kg拌种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和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效分别为83.87%、86.27%和88.37%;高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效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和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
何发林,乔治华,姚向峰,于灏泳,孙石昂,李向东,张吉旺,姜兴印[6](2019)在《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剂量和时间效应》文中指出【目的】明确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亚致死效应的生理生化机制,阐明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能量物质含量以及体内消化酶、保护酶和解毒酶活力的影响。【方法】室内采用土壤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毒力,并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LC10, LC25和LC40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营养指标和体内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采用酶动力学法检测了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处理1, 6, 12, 24, 48和72 h后沟金针虫3龄幼虫体内消化酶(蛋白酶、α-淀粉酶、脂肪酶、海藻糖酶)、保护酶(CAT, POD和SOD)以及解毒酶(CarE, MFO和GST)活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有较高毒力,其LC50值为1.2397 mg/kg。LC10和LC40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沟金针虫3龄幼虫后,平均相对生长率(MRGR)和近似消化率(AD)显着降低,严重干扰其对食物的利用;LC10, LC25和LC40剂量处理后沟金针虫3龄幼虫体内主要的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海藻糖)含量和消化酶活力均明显降低,而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显着增加,最终延缓其生长发育。【结论】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幼虫具有很高的杀虫活性,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沟金针虫幼虫后,通过抑制消化酶活性,使其对食物的利用能力降低和生长发育延缓,以及诱导解毒酶和保护酶活性来阻止外界毒物侵害。研究结果为阐明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亚致死效应机制及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何发林[7](2019)在《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免耕技术、秸秆还田、轮作模式等农业种植制度的改变,导致玉米田地下害虫(金针虫、蛴螬、小地老虎等)发生与为害日趋严重。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以及苯基吡唑类等高残留或剧毒农药控制地下害虫,随着该类药剂的禁用或限用,导致地下害虫防治药剂稀缺,因此,亟待开发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作为玉米地下害虫防治的优选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是由杜邦公司发现并开发的新型杀虫剂,作用机制独特,对鳞翅目害虫有较高活性,研究表明其对花生田地下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本研究在测定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毒力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地下害虫具有增效活性的配方组合;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和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生理生化指标、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以及通过拌种处理研究了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综合评价该药剂在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策略中的应用前景。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2龄幼虫、小地老虎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4.8988 mg/L(浸渍法)、8.9531 mg/L(浸虫法)和2.7256 mg/L(浸叶法),氯虫苯甲酰胺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溴虫腈、毒死蜱、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及噻虫嗪复配时均有对小地老虎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氯虫苯甲酰胺与毒死蜱、氟虫腈、硫双威、噻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吡虫啉及高效氯氟氰菊酯复配时均有对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具有增效作用的组合。2.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LC50值为1.2397 mg/kg土(土壤混药法),LC10、LC25和LC40剂量处理对沟金针虫营养指标、能量物质含量、消化酶、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均有明显影响。3.氯虫苯甲酰胺对小地老虎具有较高毒力,其LC50值为0.1870μg/g(人工饲料混毒法),LC5、LC25和LC45剂量处理能干扰小地老虎幼虫取食和消化能力,抑制消化酶活力,降低体内能量物质含量,诱导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活力,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繁殖力、生命表参数均有明显影响。4.盆栽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3、4 g a.i./kg种子剂量对沟金针虫盆栽防治效果分别为69.54%和78.15%;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3.68%和80.26%;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1%和81.05%。田间播种后20 d,氯虫苯甲酰胺3、4 g a.i./kg种子剂量对沟金针虫田间接虫防治效果分别为82.26%和83.87%;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39%和86.27%;对小地老虎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4.51%和81.05%。氯虫苯甲酰胺1、2、3、4 g a.i./kg种子剂量玉米出苗后21 d的田间综合防治效果分别为48.65%、58.11%、66.22%和75.68%。
何发林,姜兴印,尚佃龙,姚晨涛,李向东,张吉旺[8](2019)在《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及地上刺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合适的田间用药剂量,通过室内盆栽接虫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氯虫苯甲酰胺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Pleonomus canaliculatus(Faldermann)、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ulsky以及地上害虫花生蚜Aphis craccivora Koch的综合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盆栽药剂拌种处理后15 d,氯虫苯甲酰胺有效成分用量为2.40、3.20 g/kg种子处理对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77.42%和82.58%,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为77.12%和85.62%;田间拌种处理收获时,2.40、3.20 g/kg种子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对花生田沟金针虫的防治效果为68.12%和76.33%,对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为71.38%和80.71%;3.20 g/kg种子剂量处理对花生蚜的防治效果最高,为36.39%;该药剂拌种处理后对花生种子无不良影响,对出苗和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40、3.20 g/kg种子剂量处理后增产率为16.16%和18.44%。表明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下害虫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具有很高的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同时对花生蚜也有一定的兼治效果,有明显的防虫增产作用,可推广应用于防治花生田地下害虫。
李耀发,党志红,安静杰,潘文亮,高占林[9](2018)在《河北省主要作物田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文中研究说明为明确现有耕作制度下,河北省农田地下害虫发生种类及其在不同作物田分布特点,笔者采用挖土法,于2011—2014年调查了河北省不同区域内主要作物地下害虫发生情况。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河北省作物田地下害虫年度间发生差异较大。发生种类上,蛴螬和金针虫占全部地下害虫种类的80%90%,但不同种类蛴螬年度间发生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发生量存在较大差异,坝上地区和沿海地区发生虫量相对较低,分别为(0.96±0.11)、(2.31±0.75)头/m2,山前平原发生虫量较大,达到了(8.09±3.28)头/m2。从不同作物田地下害虫发生情况来看,马铃薯和莜麦田以金针虫为主,占全部地下害虫的60%70%,小麦和玉米田内以蛴螬为主,占75%80%,花生田内以蛴螬为优势种,占90%以上。笔者根据地下害虫发生危害受分布地域、土壤结构和作物种类等多因素影响,提出了不同区域地下害虫分区分类防治策略。
李刚,尹志刚,谢旭东,张波,陈真真,陈振,柳楷婧[10](2018)在《金针虫的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研究说明为给金针虫的防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通过对金针虫不断深入观察及参阅相关文献,对4类危害性较大金针虫(细胸金针虫、沟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和宽背金针虫)的危害、形态特征、发生规律进行介绍,鉴于金针虫独特的生活规律、习性及活动环境,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措施为控制金针虫的防治基础,多采用环保、高效、灵活的植物性杀虫剂开展防治。
二、麦田沟金针虫药剂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麦田沟金针虫药剂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及对蚯蚓的生态毒性(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地下害虫防治现状 |
1.1.1 我国玉米田的主要地下害虫 |
1.1.1.1 小地老虎 |
1.1.1.2 蛴螬 |
1.1.1.3 金针虫 |
1.1.2 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
1.2 种子处理技术的应用 |
1.2.1 种子处理技术的概念 |
1.2.2 种子处理的方法 |
1.2.3 种子处理方法的展望 |
1.3 溴氰虫酰胺的研究进展 |
1.3.1 理化性质 |
1.3.2 作用机制 |
1.3.3 使用情况 |
1.4 蚯蚓的生态毒理学 |
1.5 农药环境污染对蚯蚓的生态毒性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生物 |
2.1.2 供试品种 |
2.1.3 供试土壤 |
2.1.3.1 蚯蚓土壤 |
2.1.3.2 玉米土壤 |
2.1.4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溴氰虫酰胺对沟金针虫的毒力测定 |
2.2.2 溴氰虫酰胺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测定 |
2.2.3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 |
2.2.3.1 室内安全性测定 |
2.2.3.2 田间安全性测定 |
2.2.4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2.2.4.1 室内盆栽条件对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的防治效果测定 |
2.2.4.2 田间条件对地下害虫综合防治效果测定 |
2.2.5 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生态毒性 |
2.2.5.1 毒性试验设计及染毒 |
2.2.5.2 蚯蚓生长繁殖的测定 |
2.2.5.3 蚯蚓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2.2.5.4 蚯蚓体内解毒酶GST活性的测定 |
2.2.5.5 蚯蚓体内ROS含量的测定 |
2.2.5.6 蚯蚓体内MDA含量的测定 |
2.2.5.7 蚯蚓体内PCO含量的测定 |
2.2.5.8 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的测定 |
2.2.5.9 蚯蚓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2.2.5.10 蚯蚓转录组学检测与分析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溴氰虫酰胺对沟金针虫和铜绿丽金龟的毒力 |
3.2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 |
3.2.1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室内安全性分析 |
3.2.2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的田间安全性分析 |
3.3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3.3.1 室内盆栽防治效果分析 |
3.3.2 田间综合防治效果分析 |
3.4 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生态毒性 |
3.4.1 对蚯蚓的生长繁殖的影响 |
3.4.2 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3.4.3 对蚯蚓体内ROS、MDA、PCO含量的影响 |
3.4.4 对蚯蚓体腔细胞DNA的损伤 |
3.4.5 对蚯蚓体内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3.4.6 相关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
3.4.7 对蚯蚓的转录组学分析 |
3.4.7.1 RNA质量检验 |
3.4.7.2 差异基因分析 |
3.4.7.2.1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分析 |
3.4.7.2.2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
4 讨论 |
4.1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防治的综合评价 |
4.2 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生态毒性 |
4.2.1 生长繁殖的影响 |
4.2.2 氧化应激的影响 |
4.2.3 脂质过氧化和蛋白羰基化影响 |
4.2.4 DNA损伤影响 |
4.2.5 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2.6 转录组学的的影响 |
5 结论 |
5.1 溴氰虫酰胺对两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毒力 |
5.2 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对于玉米田的地下害虫防治效果 |
5.3 溴氰虫酰胺对蚯蚓的生态毒性评价 |
5.4 溴氰虫酰胺的应用评价 |
6 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待研究问题 |
7 参考文献 |
8 附录 |
9 致谢 |
10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3)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发生与土壤地力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地下害虫研究进展 |
1.1.1 地下害虫概述 |
1.1.2 地下害虫的种群发生动态 |
1.1.3 主要地下害虫生物学特性 |
1.1.4 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方法 |
1.1.4.1 农业防治 |
1.1.4.2 物理防治 |
1.1.4.3 化学防治 |
1.1.4.4 生物防治 |
1.2 土壤地力研究进展 |
1.3 监测预警模型算法 |
1.3.1 R语言简介 |
1.3.2 数据挖掘技术 |
1.3.3 随机森林算法 |
1.4 立题依据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地下害虫发生调查 |
2.2.1.1 试验设计 |
2.2.1.2 田间抽样调查 |
2.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2.2 土壤取样与检测 |
2.2.2.1 土壤样品的取样 |
2.2.2.2 土壤样品的检测 |
2.2.3 历史数据获取 |
2.2.4 特征数据的选取 |
2.2.5 主要地下害虫发生程度(因变量)分级 |
2.2.6 自变量的选择 |
2.2.7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模型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调查名录 |
3.1.1 鞘翅目Coleoptera |
3.1.2 直翅目Orthoptera |
3.1.3 鳞翅目Lepidoptera |
3.2 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的分布 |
3.3 主要地下害虫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3.3.1 沟金针虫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3.3.1.1 沟金针虫监测预警模型构建 |
3.3.1.2 土壤因子重要性分析及模型预测 |
3.3.2 铜绿丽金龟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3.3.2.1 铜绿丽金龟监测预警模型构建 |
3.3.2.2 土壤因子重要性分析及模型预测 |
3.3.3 暗黑鳃金龟与土壤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
3.3.3.1 暗黑鳃金龟监测预警模型构建 |
3.3.3.2 土壤因子重要性分析及模型预测 |
4 讨论 |
4.1 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及空间分布 |
4.2 土壤有机质和理化性质与地下害虫发生的关系 |
4.3 其他因素对地下害虫的影响 |
4.4 研究展望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4)防治沟金针虫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时间、地点 |
1.2 供试材料 |
1.2.1 供试虫源 |
1.2.2 试验药剂 |
1.2.3 溶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单剂毒力测定 |
1.3.2混剂配比设置 |
1.3.3增效作用评价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2.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2.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5)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3种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1.1 试验药剂及来源 |
1.1.2 试验虫源 |
1.1.3 供试植物 |
1.2 试验方法 |
1.2.1 供试药剂对3种地下害虫的盆栽防治效果 |
1.2.2 供试药剂对3种地下害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1.2.3 供试药剂对3种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治效果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地下害虫的盆栽防治效果 |
2.1.1 对沟金针虫的盆栽防治效果 |
2.1.2 对铜绿丽金龟的盆栽防治效果 |
2.1.3 对小地老虎的盆栽防治效果 |
2.2 氯虫苯甲酰胺对3种地下害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2.2.1 对沟金针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2.2.2 对铜绿丽金龟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2.2.3 对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2.3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田间综合防治效果 |
2.3.1 氯虫苯甲酰胺对田间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3.2 氯虫苯甲酰胺对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6)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剂量和时间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1.1.1 供试虫源: |
1.1.2 供试药剂: |
1.1.3 主要仪器: |
1.2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毒力测定 |
1.3 营养指标的测定 |
1.4 能量物质含量的测定 |
1.4.1 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 |
1.4.2 脂质含量测定: |
1.4.3 海藻糖含量测定: |
1.4.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1.5 消化酶活力测定 |
1.5.1 蛋白酶活力测定: |
1.5.2 脂肪酶活力测定: |
1.5.3 α-淀粉酶活力测定: |
1.5.4 海藻糖酶活力测定: |
1.6 解毒酶活力测定 |
1.6.1 羧酸酯酶 (CarE) 活力测定: |
1.6.2 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 活力测定: |
1.6.3 多功能氧化酶 (MFO) 活力测定: |
1.7 保护酶活力测定 |
1.7.1 过氧化物酶 (POD) 活力测定: |
1.7.2 过氧化氢酶 (CAT) 活力测定: |
1.7.3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测定: |
1.8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的毒力 |
2.2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营养指标的影响 |
2.3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
2.4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2.5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2.6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3龄幼虫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3 讨论 |
(7)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玉米地下害虫生活习性及发生规律 |
1.1.1 金针虫 |
1.1.2 蛴螬 |
1.1.3 小地老虎 |
1.1.4 蝼蛄 |
1.2 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 |
1.3 农药混配的增效作用 |
1.3.1 农药混配的概念及意义 |
1.3.2 农药混配的原则 |
1.3.3 农药混配增效作用的评价方法 |
1.4 杀虫剂对昆虫亚致死效应 |
1.4.1 对昆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1.4.2 对昆虫繁殖的影响 |
1.4.3 对昆虫生态行为的影响 |
1.4.4 对昆虫体内酶活性的影响 |
1.4.5 对昆虫抗药性的影响 |
1.5 种子处理技术 |
1.5.1 种子处理技术的概念 |
1.5.2 种子处理技术的作用 |
1.5.3 种子处理技术的方法 |
1.6 氯虫苯甲酰胺简介 |
1.6.1 化学名称 |
1.6.2 作用机制 |
1.6.3 登记情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验药剂及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沟金针虫的毒力 |
2.2.1.1 单剂毒力测定 |
2.2.1.2 共毒因子的测定 |
2.2.1.3 共毒系数的测定 |
2.2.2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 |
2.2.2.1 单剂毒力测定 |
2.2.2.2 共毒因子及共毒系数的测定 |
2.2.3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 |
2.2.3.1 单剂毒力测定 |
2.2.3.2 共毒因子及共毒系数的测定 |
2.2.4 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的亚致死效应 |
2.2.4.1 营养指标的测定 |
2.2.4.2 能量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4.3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
2.2.4.4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
2.2.4.5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2.2.5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地老虎的亚致死效应 |
2.2.5.1 生命表参数的测定 |
2.2.5.2 营养指标的测定 |
2.2.5.3 能量物质含量的测定 |
2.2.5.4 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
2.2.5.5 解毒酶活性的测定 |
2.2.5.6 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
2.2.6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2.2.6.1 供试药剂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 |
2.2.6.2 供试药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测定 |
2.2.6.3 供试药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测定 |
2.2.6.4 供试药剂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综合防治效果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毒力 |
3.1.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沟金针虫的毒力 |
3.1.1.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1.1.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3.1.1.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1.2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铜绿丽金龟的毒力 |
3.1.2.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1.2.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3.1.2.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1.3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小地老虎的毒力 |
3.1.3.1 单剂毒力测定结果 |
3.1.3.2 共毒因子法定性筛选结果 |
3.1.3.3 共毒系数法定量筛选结果 |
3.2 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沟金针虫的影响 |
3.2.1 对营养指标的影响 |
3.2.2 对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
3.2.3 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2.4 对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3.2.5 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3.3 氯虫苯甲酰胺低致死剂量对小地老虎的影响 |
3.3.1 对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3.3.2 对营养指标的影响 |
3.3.3 对能量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4 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5 对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
3.3.6 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 |
3.4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的安全性 |
3.5 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5.1 沟金针虫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5.2 铜绿丽金龟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5.3 小地老虎的盆栽接虫防治效果 |
3.6 氯虫苯甲酰胺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6.1 沟金针虫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6.2 铜绿丽金龟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6.3 小地老虎的田间接虫防治效果 |
3.7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 |
3.7.1 氯虫苯甲酰胺对田间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7.2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综合防治效果 |
4 讨论 |
4.1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室内毒力 |
4.2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亚致死效应 |
4.3 氯虫苯甲酰胺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5 结论 |
5.1 氯虫苯甲酰胺及复配剂对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的毒力 |
5.2 氯虫苯甲酰胺对金针虫和小地老虎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5.3 氯虫苯甲酰对小地老虎生长发育、繁殖力、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
5.4 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玉米田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 |
6 论文创新之处和待研究问题 |
6.1 创新之处 |
6.2 待研究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供试药剂对害虫的盆栽防治效果测定 |
1.2.2 供试药剂对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测定 |
1.2.3 供试药剂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供试药剂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盆栽防治效果 |
2.2 供试药剂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田间防治效果 |
2.3 供试药剂对花生出苗和生长的影响 |
2.4 供试药剂对田间花生植株、荚果及产量的影响 |
3 讨论 |
(9)河北省主要作物田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调查时间、地点 |
1.2 研究方法 |
1.2.1 河北省不同作物区域划分 |
1.2.2 调查方法 |
1.2.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河北省作物田主要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发生动态 |
2.2 不同区域地下害虫种类差异 |
2.3 不同作物田地下害虫种类组成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蛴螬仍为河北省中南部作物田内主要地下害虫 |
3.2 河北省不同作物田地下害虫分布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
(10)金针虫的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危害特征 |
2 形态特征 |
2.1 沟金针虫 |
2.1.1 成虫 |
2.1.2 卵 |
2.1.3 幼虫 |
2.1.4 蛹 |
2.2 细胸金针虫 |
2.2.1 成虫 |
2.2.2 卵 |
2.2.3 幼虫 |
2.2.4 蛹 |
2.3 宽背金针虫 |
2.3.1 成虫 |
2.3.2 卵 |
2.3.3 幼虫 |
2.3.4 蛹 |
2.4 褐纹金针虫 |
2.4.1 成虫 |
2.4.2 卵 |
2.4.3 幼虫 |
2.4.4 蛹 |
3 发生规律 |
3.1 生活史 |
3.1.1 沟金针虫 |
3.1.2 细胸金针虫 |
3.1.3 宽背金针虫 |
3.1.4 褐纹金针虫 |
3.2 分布区域 |
3.3 生存条件 |
3.3.1 温度 |
3.3.2 湿度 |
3.3.3 耕作制度 |
4 防治措施 |
4.1 农业防治 |
4.2 物理防治 |
4.3 生物防治 |
4.3.1 捕食性天敌 |
4.3.2植物性农药 |
4.3.3 昆虫病原微生物 |
4.3.4 性信息素诱杀 |
4.4 化学防治 |
4.4.1 土壤处理 |
4.4.2 拌种 |
4.4.3 毒土诱杀 |
4.4.4 根部灌药 |
5 小结 |
四、麦田沟金针虫药剂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防治玉米田地下害虫及对蚯蚓的生态毒性[D]. 乔治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2]气候变化背景下麦田沟金针虫爆发性发生为害[J]. 任三学,赵花荣,齐月,田晓丽,杨超,胡丽丽. 应用气象学报, 2020(05)
- [3]山东省玉米和小麦田地下害虫发生与土壤地力的关联性研究[D]. 梁云飞.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1)
- [4]防治沟金针虫的农药复配增效配方筛选[J]. 于灏泳,何发林,乔治华,姚向峰,孙石昂,李向东,张吉旺,姜兴印. 中国农学通报, 2019(34)
- [5]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3种玉米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J]. 何发林,孙石昂,于灏泳,乔治华,姚向峰,李向东,张吉旺,姜兴印. 植物保护, 2020(01)
- [6]低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沟金针虫食物利用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剂量和时间效应[J]. 何发林,乔治华,姚向峰,于灏泳,孙石昂,李向东,张吉旺,姜兴印. 昆虫学报, 2019(08)
- [7]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剂防治三种玉米田地下害虫[D]. 何发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8]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对花生地上及地下害虫的防治效果[J]. 何发林,姜兴印,尚佃龙,姚晨涛,李向东,张吉旺. 植物保护学报, 2019(01)
- [9]河北省主要作物田地下害虫种类及其分布[J]. 李耀发,党志红,安静杰,潘文亮,高占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8)
- [10]金针虫的特征及综合防治措施[J]. 李刚,尹志刚,谢旭东,张波,陈真真,陈振,柳楷婧. 贵州农业科学, 20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