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T试验台AD阀门介绍

3—T试验台AD阀门介绍

一、3—T试验台AD阀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本机,王肇义[1](1984)在《谈谈3T试验台的改造》文中研究指明 制动机试验台是制动机必备的检测设备,有什么制动机,必有相应的试验台。目前国内制动试验台(器)近十来个品种,以3T试验台历史最久,用的最广,用量最大。目前车辆制动机中三通阀占90%以上。三通阀

吴乙万[2](2013)在《人机协同下的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汽车事故也呈上升趋势。道路交通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提高车辆安全性成为研究热点。论文以车道偏离辅助驾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中部分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了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决策机制,从主客观方面对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进行评价,研究了车道偏离辅助控制方法,建立了车道偏离预警与辅助控制的快速原型试验台,通过快速原型对比试验及驾驶员在环台架试验对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提出了基于动态TLC阈值的车道偏离联合决策机制。针对传统TLC决策模型因固定的触发阈值可能导致误警/误干预或漏警/漏干预的问题,综合考虑车路航向角偏差、路面附着系数、车速及执行机构响应时间等对车辆姿态校正过程的影响,建立了动态TLC阈值的计算模型。决策机制自动调节预警和辅助控制的触发时机,避免过早介入对驾驶员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同时避免过晚介入导致偏离车道。从感知—决策—执行的层次角度出发,建立了人机协同的车道偏离辅助系统的控制体系结构。研究驾驶员优先决策下的预警—辅助控制的人机协同决策模型及其实现方法。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验证了基于动态TLC阈值的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决策方法有效性和正确性。设计了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的主客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基于自主研制的驾驶模拟器进行了车道偏离预警对比试验,获得了车道偏离预警的较优人机接口方式。针对现有的研究专注于各种预警人机接口的预警效果忽略驾驶员主观感受的不足,进行车道偏离预警台架试验,根据提出的主客观指标评价系统,采用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驾驶员对听觉、视觉和触觉等预警人机接口方式的敏感程度及可接受度。获得较优的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方式。通过台架试验进一步分析触觉预警的波形、幅值和频率等参数对预警效果及可接受度的影响,给出了改善触觉预警效果及可接受度的有效途径。根据分层控制思想,研究了基于差动制动的车道偏离辅助控制方法。在辅助驾驶决策的基础上,基于预瞄点处的车-路偏差、车辆状态和道路附着限制计算期望的横摆响应,设计滑模控制器控制辅助横摆力矩,通过差动制动产生横摆力矩,使车辆横摆响应跟踪目标值,达到车道偏离辅助控制的目的。提出了轮缸压力闭环控制和滑移率均衡方法实现横摆力矩伺服控制。在轮缸压力闭环控制方法中,分别采用制动力定比例分配方法与考虑轮胎工作状态的制动力最优控制分配。在滑移率均衡控制方法中,提出等效前轮滑移率的概念,根据期望横摆力矩及横摆角速度偏差选取制动轮,根据等效前轮滑移率和后轮滑移率提出了滑移率均衡策略,进行制动力次优分配。采用模糊控制器设计底层伺服,产生辅助横摆力矩,达到使车辆横摆响应跟踪期望值的目的。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平台上对基于差动制动的车道偏离辅助控制方法进行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将车辆限制在车道范围内,有效避免车道偏离事故发生。建立了由CarsimRT/LabviewRT实时平台及转向、制动执行机构硬件组成的车道偏离辅助驾驶系统快速原型试验台架,对基于差动制动的辅助控制方法进行台架试验,其结果与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各种工况的台架试验表明,采用动态TLC阈值能适时触发预警与辅助控制,基于控制分配算法的制动力分配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滑移率均衡方法较压力闭环方法控制粗糙,但对控制对象模型参数适应性好,无需额外传感器且简单可靠。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基于动态TLC阈值的车道偏离联合决策机制,该决策机制能根据车路航向角偏差、路面附着及执行机构响应等进行动态决策,适时触发预警与辅助控制。(2)基于台架试验,研究得出满足车道偏离预警效果且易被驾驶员接受的较优预警人机接口方式及改善途径。(3)设计了基于传统ABS/ESP系统实施差动制动的两种伺服控制方法,实现车道偏离时的车辆纵横向控制。具有对驾驶员的干扰小、人机协同策略简单、可靠性高、工程实用和低成本的特点。

徐光泉[3](2005)在《汽车制动试验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研制》文中研究表明汽车制动性能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能人为地强制降低行驶速度并根据需要停车的能力。制动性能的优良与否直接关系到汽车性能的安全性。由此可见,研究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技术是很重要的。本文研究的制动性能在线检测计算机辅助测控系统是计算机测控技术与机、电等技术相结合的检测设备。检测系统从整体能量角度出发,得出左右车轮制动力、制动力矩、阻滞力等性能参数。检测系统的测控过程可归结为实时数据采集和实时控制。本文的主要工作: 1、完成汽车制动性能整个检测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对以前所作硬件系统不足之处进行改进。2、完成Delphi 编程,实现软件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递、显示,系统联网,各种检测状况对制动台的控制以及系统测试、标定用部分的软件。3、提出了用Delphi进行抗干扰和滤波的方法。用Delphi 完成FIR 算法,实现制动力数据的B 样条函数拟合。4、根据所测得的制动力数据,提出了一个汽车制动性能的自动诊断系统的数学模型。5、现场对系统软、硬件进行安装调试以及标定实验,并根据测量数据的标定验证了其有效性,使之符合相关标准和实际应用环境。

徐忠刚[4](2008)在《小容积单阀试验台标准的分析及探讨》文中研究表明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它所担负的客货运输任务十分繁重。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列车安全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影响列车安全的关键因素是制动系统的性能,而制动系统的核心是分配阀。为了确保分配阀性能可靠、稳定,分配阀需要在装车前对性能进行检测,以确保阀的性能良好,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运行。目前;主要利用705试验台和120试验台对120分配阀进行性能检测,但由于试验时间长,并且阀的某些性能需要在低温下进行检测,因此出现对小容积试验台的需求。小容积试验台可以减小设备体积,便于小房间低温环境使用,同时也减少试验时间,降低试验台制造成本。本文利用计算机仿真系统,仿真对比标准试验台和小容积试验台试验,通过仿真同一个阀在两种容积试验台上的试验过程,寻求等效于705试验台试验标准的小容积试验台的对应标准。小容积试验台标准的制定对新试验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容积试验台试验标准必须与原试验台标准等效,为此,本文利用基于气体流动理论的仿真系统,通过寻找705试验台上合格边界阀,将合格边界阀在小容积试验台上仿真试验,找到对应标准,通过此种方法,来制定小容积试验台上的试验标准。还有一些试验没有边界阀,如:稳定性试验、加速缓解试验、逆流孔作用试验、主阀缓解试验。此类试验通过寻找705试验台上边界阀附近的一个合格阀与一个不合格阀,然后将这两个阀在小容积试验台上仿真试验,看结果是否与705试验台上试验结论一致。通过仿真对比发现,单阀试验台试验可分为以下三类:充、排气类试验,包括初充气试验、紧急二段阀试验、缓解试验、通量试验、制动缸缓解试验、副风缸和工作风缸排气试验、紧急室充气试验、紧急室排气试验。此类试验,如果改用小容积试验台试验,试验标准与原705试验台试验标准比较,充排气时间是原705试验台对应时间的一半左右。第二类是灵敏度类试验,包括局减阀性能试验、制动和缓解灵敏度试验、紧急灵敏度试验、新安定性试验,改用小容积试验台试验时,局减阀性能试验和新安定性试验的试验标准不变:小容积试验台上常用和紧急灵敏度高于原705试验台,需要制订新的小容积试验台标准。通过大量的仿真,试验结果对比,提出了针对小容积试验台的标准。本文主要目的是寻求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今后设计各种容积试验台以及新阀的研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牛丽周[5](2019)在《软体仿生机械臂力学建模与实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高速发展,软体机器人凭借其优越的安全性与灵活性逐渐进入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作为机器人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与传统刚性机器人的补充,软体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仿生学思想,自然界的海星、水母、章鱼、象鼻、蠕虫、植物的卷须等都是其模仿的对象,其主要结构由软体材料构成,目前软体机器人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材料驱动与结构设计方面,软体机器人的力学建模仍然需要借鉴传统力学方法,尚未形成完整的软体机器人力学建模体系,软体机器人的材料非线性和结构非线性更是加大了建模的难度。以力学建模为核心展开软体机器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工程指导意义。基于此,本文研究建立软体仿生机械臂的力学解析模型和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并进行实验验证。本文基于Cosserat梁理论建立了软体仿生机械臂的运动学和静力学模型,实现了软体臂变形曲率、挠率及应变的封闭解析求解。综合考虑线缆摩擦力、弹性内力及水动力等影响因素,基于旋量理论和几何Jacobian方法建立了软体仿生机械臂的分段离散型动力学模型,运用Newton-Euler迭代算法在MATLAB中实现了软体臂动力学方程的递归求解。基于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本文构建了软体仿生机械臂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流程,建立了线驱动软体仿生机械臂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实现了柔性线缆的等效建模。为了确定仿真材料属性,基于超弹性材料的Ogden本构模型,进行了硅胶材料拉伸实验。通过有限元方法实现了软体仿生机械臂弯曲、轴向收缩、伸长等多模态基本运动的仿真及章鱼腕足组合运动的模拟。最后,基于章鱼仿生原理,设计制作了不同构型的线驱动软体仿生机械臂样机,搭建了线驱动软体仿生机械臂特性测试实验平台,通过C语言编程和串口通信实现了线驱动软体臂的运动控制,并完成了空气中和水下不同工况的稳态及动态弯曲实验,结合样机实验对形变参数的解析模型进行了修正,实现了力学解析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郭品坤[6](2014)在《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与瓦斯突出是含瓦斯煤体在应力和瓦斯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失稳破坏。突出过程中,煤体裂隙扩展、被剥离破碎抛向采掘空间。因此需对突出发展的内在机制进行研究,为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奠定理论基础。本文运用表面物理化学、岩石力学、渗流力学和相似理论等多学科理论,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含瓦斯煤体的吸附/解吸规律、应力场-瓦斯场-温度场耦合作用下的本构关系和渗透演化规律,开展了突出模拟试验,研究了突出的层裂发展机制,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实验研究了卧龙湖煤矿10煤的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吸附规律,得出其吸附常数a不随温度变化,吸附常数b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开展了大量的等温条件下煤粒瓦斯解吸实验,解吸量与时间的平方根之间符合Langmuir形式的方程。将煤体全应力应变过程简化为线弹性、非线性弹塑性、脆性跌落和理想塑性4个阶段,渗透率演化对应简化为渗透率减小段、渗透率增加段、渗透率快速增加阶段和渗透率不变段。研究煤体裂隙的内部结构,得出煤基质的膨胀变形仅有部分作用于煤体裂隙,提出煤基质膨胀变形对裂隙变形的影响因子f m,其值介于01之间。构建了考虑吸附变形、热膨胀变形和有效应力作用的含瓦斯煤体本构方程。基于此建立了含瓦斯煤体线弹性阶段和塑性阶段的渗透率模型。基于相似准则,设计了真三轴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系统,其性能参数为:瓦斯压力≤10MPa,地应力≤27MPa,温度在室温至60℃范围内变化。开展了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以模拟试验条件为基础,建立了考虑瓦斯拉裂破坏、吸附膨胀变形和吸附对煤体强度影响的突出层裂发展模型。解算突出层裂发展模型,研究了瓦斯压力、吸附能力、断裂韧度和渗透率对突出发展的影响规律。突出是一个快速的动力过程,模拟得出其发展时间一般在1.68s。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突出发展的加速期、稳定期和衰减期。突出发动后,在高压瓦斯和瓦斯压力梯度作用,煤体被快速破坏。此时煤体的瓦斯压力梯度最大,煤体破坏产生的层裂的厚度较小。进入稳定期,突出面前方煤体的压力分布、破裂速度基本稳定。瓦斯压力梯度区的宽度平均为7.33cm;瓦斯压力梯度平均为8.215MPa/m。破裂速度从0.4s的1.32m/s上升至0.9s的1.54m/s。突出向内部发展的速度约为0.15193m/s。随着突出的发展,未被剥离煤体中的瓦斯压力和梯度逐渐减小,层裂的厚度逐渐增大,最终瓦斯耗尽,突出终止。

晏永[7](2019)在《车辆系统蛇行运动Hopf分岔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铁道车辆是一个强非线性系统,主要来源于轮轨接触关系和悬挂元件的非线性环节,可以根据动力学性能要求优化悬挂参数,以满足良好的减振功能,降低轮轨作用力。其中,作为耗散振动能量的阻尼装置,与列车运行性能如运动稳定性等息息相关。本文首先研究悬挂阻尼变化对车辆蛇行稳定性影响,尤其对不同模态对应的车体一次蛇行运动进行探讨,并分析了轮轨接触几何关系、抗蛇行减振器非线性参数变化对系统Hopf分岔特性影响。同时,由于车轮过度磨耗等原因造成车辆非线性临界速度急剧降低,即使在正常运行速度下也可能会发生轮缘-钢轨碰撞,因此,进一步研究了由此产生的复杂动力学问题。本文研究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综述了国内外在车辆系统横向运动稳定性、分岔以及混沌与非对称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在工程应用的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阐述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2)通过长期跟踪国内高铁运营线路上主流车型动力学性能试验,以及采用整车滚振台试验,阐释车辆系统出现的蛇行运动稳定性及动力学现象,对比了悬挂参数变化及一个完整运营周期不同踏面磨耗状态下蛇行运动稳定性的差异。(3)将一系大定位刚度的转向架近似等效成刚性转向架,在建立的七自由度车辆横向运动模型基础上,计算了不同速度、悬挂参数下的车辆蛇行运动各阶模态,研究了不同减振器阻尼参数对车体滚摆、摇头运动模态稳定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横向阻尼较小时,车体下心滚摆随着垂向阻尼逐渐增大由不稳定到稳定状态,再到不稳定状态,同时需要较大的纵向阻尼才能保持车体摇头稳定;垂向阻尼较小时,横向阻尼由小增大过程中,车体上心摆从不稳定到稳定,再转变为不稳定状态;纵向阻尼较小时,横向阻尼增大有助于提高车体摇头稳定性。(4)在采用Lienard-Chipart稳定性准则计算转向架线性临界速度的基础上,运用中心流型方法对系统降维,并通过范式理论推导出系统Hopf分岔解析判别式,考虑了车轮滚动半径和接触角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具有高锥度踏面转向架的线性临界速度略低于低锥度踏面;如果车轮滚动半径二、三阶系数增加或接触角三阶系数减小,转向架系统就会由亚临界Hopf分岔向超临界Hopf分岔转变。(5)综合分析了抗蛇行减振器阻尼及其串联刚度对转向架分岔类型的影响。在计算线性临界速度基础上,采用中心流形定理将模型降到平面系统,并用范式理论求出分岔类型的符号表达式。研究结果表明抗蛇行减振器一阶阻尼、刚度系数的合理匹配可以提高系统的临界速度;通过调整串联刚度一阶系数可以使系统线性临界速度达到峰值,从而得到系统截然不同的Hopf分岔特性;从Hopf分岔角度来看,抗蛇行减振器阻尼三阶系数的变化对高锥度踏面转向架系统的影响较大,且在一阶阻尼系数不变时,随着三阶阻尼系数减小,高锥度踏面转向架系统要先进入亚临界Hopf分岔区域。(6)研究了不同踏面锥度对车辆临界速度的影响,并对比前、后转向架和轮对的横移量差异。然后依据车体左、右端横向位移最大值,研究了车辆系统非对称运动现象,并通过采用庞家莱映射和李雅普诺夫指数对产生的动力学现象进行阐释。结果表明,车辆系统线性、非线性临界速度皆随车轮踏面锥度的增大而减小;与轮对相比,构架横向振幅易受踏面锥度的影响。此外,当轮对、钢轨碰撞发生时会引起车辆蛇行运动出现多周期分岔与混沌行为。尤其在不对称运动方面,当踏面锥度增加到一定值时,随着速度减小时发现车辆在小速度范围内出现偏向一侧运动的现象,这种特殊的不对称运动现象随着踏面锥度的继续增长又会消失。

殷逸冰[8](2018)在《面向气路部件健康管理的静电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航空发动机的气路部件属于发动机核心部件,且所处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因此对气路部件的监测尤为重要,是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的核心内涵之一。近年来,随着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关于航空发动机气路静电监测研究逐渐升温。本文以面向发动机气路部件健康管理的静电监测技术为主题,开展了静电传感器传感模型推理及验证、基于稀疏分解的静电信号去噪方法、发动机气路故障模拟实验、基于智能学习方法的故障模式识别、涡扇发动机气路异常状态识别、基于静电数据的气路性能评估、气路静电监测软硬件系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对发动机气路静电监测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首先对发动机气路部件的正常颗粒物和异常带电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分析,阐明气路异常带电颗粒物的危害以及带电机理;对发动机气路静电监测原理以及相关软硬件架构进行了分析,以现有进气道环状静电传感器和尾喷管棒状静电传感器为理论分析对象,结合实际需求,对两类典型静电传感器的传感模型进行数学推演研究,并利用静电滴定台架开展传感模型验证实验研究,研究静电信号影响因素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传感模型的准确建模为后续传感信号的深层次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撑。(2)针对静电信号中的噪声问题,对噪声干扰类型和来源进行分析,总结了以往针对不同干扰类型的去噪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的信号去噪方法,通过仿真信号和实测试车静电信号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其它经典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进行了横向对比,保证了静电信号去噪过程的灵活性和有效性。(3)为解决典型气路故障模式的识别问题,提出了四类典型气路机械故障的模拟实验方案,并开展了相关的气路故障模拟实验。根据静电信号的经典时频域-统计特征提取方法,对四类故障模拟实验所获取的样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加以对比分析,对在四类典型气路故障模式下各自静电信号特征参数的特点和不同之处进行分析阐明。通过故障模式模拟实验得到的数据,进一步在经典特征参数的分析结果上提出静电信号的几类新特征指标,对各模式下样本提取新的特征,对新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初始故障判别逻辑理论。利用Fisher准则方法对所提出特征指标的有效性进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SOM神经网络的故障模式识别算法,并对故障模式分类识别效果进行了实例验证,为气路故障模式识别提供了效果较好的智能识别方法。(4)为验证传感器应用效果,联合试车厂开展涡扇发动机静电监测试车搭载实验,介绍了试车实验过程中的所用的静电传感器和实验安装情况,并得到了静电监测原始数据,结合发动机的相关性能参数,对静电监测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建立了涡扇发动机AL参数的基线模型。分别使用排列熵和小波能谱熵法对发动机气路异常状态进行检测。提出了融合涡喷发动机静电监测数据及发动机性能参数对发动机气路性能的健康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基于逻辑回归算法量化发动机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融合静电特征参数和性能参数的评估方法要优于传统的性能指标评价方法,能够为维修人员赢得维修预警窗口期。(5)为解决静电监测软硬件系统集成应用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图形语言的航空发动机气路部件监测与诊断软件系统和一套基于嵌入式技术的便携式静电监测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能够实现包括监测、存储、信号调理等基本功能。此外,在实时主系统基础上融合更多的信号处理方法,引入机器学习的方法实现离线诊断。设计了基于嵌入式的硬件监测系统,包括了数据采集模块和基于WinCE 6.0的显示模块开发,实现监测工程中基本的相关业务需求。

戴亿政[9](2018)在《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设计与试验》文中提出为了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针对我国水稻直播品种差异大、高速作业和大播量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包括分种系统、排种系统、气力输送管道系统和动力底盘系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从稻种适应性、作业速度、播量调节和压力输送等方面分析了气吹集排式分种器的分种过程,研究了分种器的分种机理,为实现分种器均匀连续和稳定分种,研究了分种流场与稻种的相互作用关系,设计了等密度分种流场,研制了由分种内外盖、迭代波纹输送管和分种盘组成的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器。试验结果证明,优化设计的等密度分种流场提高了分种器分种均匀性与适应性。(2)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高速摄像HSP多场耦合技术(CFD-HSP耦合),仿真分析了分种器空气流场速度流线分布,高速拍摄了分种器中稻种的运动轨迹,将空气速度流线与稻种运动轨迹迭加,明确了稻种颗粒在流场中的姿态、运动和分离规律,研究了稻种颗粒在流场中的受力状态,耦合结果表明,稻种主要受空气速度流线方向上斜面飞升力作用而进行分种运动,据此优化设计了分种瓤结构,通过控制斜面飞升力改善了分种器各行分种的均匀性。(3)分析了稻种在排种过程的受力,根据气吹集排式旱直播机的播量要求,设计了一种中央集排式排种器,包括槽轮、壳体和无级播量调节装置等;确定了排种器设计参数,不同转速(10-100r/min)下排种器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排种器在28482g/s排量范围内,排量稳定,可为气吹集排式水稻直播机提供稳定的稻种流。采用气流输送理论对稻种在湍流状态下的阻力损失进行了计算,根据台架试验确定了附加因子系数,设计了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气力输送管道系统,通过台架试验和整机试验研究了输送管道系统的压力流速关系,根据文丘里原理,设计了可灵活调节的导种器,为气力输送管道系统的流体压力和速度控制提供了依据。采用双分种和双排种系统方式,优化了分种系统与排种系统成对配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对机架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结构分析,对动力底盘系统的重心进行了设计计算,分析了整机承载、挂接和传动等功能,设计了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动力底盘系统、风机驱动系统和排种器驱动系统,研究了传动比与播量的关系,提高了排种系统高速作业的适应性;采用双地轮和飞轮配置方式,解决了地轮同步和滑移问题。(4)搭建了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试验台,采用四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分种均匀性与气压、排种器转速、播量和波纹结构厚度的关系,确定了临界气压为10kPa,建立了分种器分种均匀性变异系数回归模型。试验研究了分种均匀性与稻种的关系,籼稻品种黄广丝苗和粳稻品种宁粳45号的10行分种器行间播种质量流量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3.89%和2.13%,粳稻品种宁粳45号行内质量流量平均变异系数为3.41%。确定了平顶分种盖、分种口形状和排种管布置方法。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气吹集排式直播机的播量在75375kg/hm2可调,最高作业速度达14km/h;10行幅宽2m和20行幅宽4m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行间播种质量变异系数分别为4.89%和5.06%,田间播种稻种破碎率为0.46%。2017年在宁夏采用富源4号品种的产量为10372.5kg/hm2,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作业需求。

郭耀华[10](2013)在《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开发及其应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车辆操纵稳定性、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提升的需求,悬架减振部件的结构和功能越趋复杂化、多样化。为了进一步加快新型减振器,特别是阻尼可调减振器的研发步伐,客观上需要新的技术手段来分析研究新型减振器的实际阻尼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快速实现阻尼特性与整车性能的匹配以及半主动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的制定。围绕上述需求,本文构建了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Damper-in-the-Loop, DIL),并对该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另外,针对普通双筒减振器,位移敏感减振器和阻尼可调减振器,文中还对所构建的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开展了应用技术研究。概括起来,本文完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首先,应用xPC-Target对DIL试验系统的实时运行平台进行了构建,在该平台上开发了车辆实时动力学模型并完成了DIL试验系统数值子系统与实物子系统的实时通信。在对液压伺服试验台伺服作动器、伺服阀、伺服控制器等各个组成单元以及测试样件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减振器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将车辆以70km/h的速度行驶于B级随机路面时的悬架动行程作为试验台的激励信号,在试验关注的频率范围内对减振器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系统(下文简称为耦合动力学系统)进行了参数识别和模型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个物理特性参数对耦合动力学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其次,文中建立了考虑阻尼力、弹簧力以及阻尼-弹簧单元力时滞的1/4车辆实物在环系统时滞动力学模型。考虑到耦合动力学系统在研究的频率范围内表现为显着的相位滞后特性,并且在低频段,耦合动力学系统可简化为纯时滞环节,文中使用Páde近似方法对上述时滞动力学系统进行了求解。随后,还就时滞对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弹簧实物在环系统以及弹簧-减振器单元实物在环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上述时滞动力学系统的临界稳定滞后时间进行了解算。最后,应用能量耗散理论就滞后时间对上述实物在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由于耦合动力学系统对DIL试验系统的位移跟踪性能及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且考虑到耦合动力学系统在低频段主要表现为固定时滞的动力学特性,文中首先对基于函数外插的非时变跟踪校正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就该控制方法对耦合动力学系统在低频段的开环及闭环跟踪校正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基于滞后时间在线识别算法,文中构建了基于函数外插的时变自适应跟踪校正控制器(EATC),并对该控制器的开环及闭环跟踪校正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为了进一步改善耦合动力学系统的位移跟踪校正控制效果,对耦合动力学系统在中、高频段的时变时滞及幅值衰减特性进行补偿控制,文中根据耦合动力学系统模型信息设计了基于模型的前馈跟踪校正控制器(MFTC)。为了减小由于模型参数摄动及传感器量测噪声对耦合动力学系统位移跟踪效果的影响,文中应用随机线性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模型的前馈-反馈复合跟踪校正控制器(MCTC),并使用遗传算法对随机线性最优反馈跟踪校正控制器的加权矩阵进行了离线优化,在有/无噪声干扰的工况下对MFTC和MCTC控制器的开环和闭环跟踪校正控制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在不同激励输入下对EATC、MFTC及MCTC控制器的开环和闭环跟踪校正控制效果进行了试验分析和验证。试验表明:MCTC控制器与EATC、MFTC控制器相比,MCTC控制器具有较好的位移跟踪校正性能和抗干扰能力。最后,应用MCTC跟踪校正控制器构建了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并使用微分-跟踪算法对位移传感器噪声抑制效果和微分解算精度进行了改善。构建了普通双筒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系统,对MVP (Multiple Velocity Peak Force Curve, MVP)曲线模型表达的阻尼特性和减振器实际阻尼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充分验证了DIL试验的有效性。通过减振器阻尼力整体缩放、拉伸阻尼力缩放以及压缩阻尼力缩放DIL试验,分析了减振器阻尼特性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构建了位移敏感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系统,对位移敏感减振器的软阻尼特性、硬阻尼特性以及软-硬交替阻尼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对上述阻尼特性区MVP曲线模型和实际减振器阻尼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DIL试验分析了位移敏感减振器工作于不同阻尼特性区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构建了阻尼可调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并使用无扰切换逻辑(Bump-less Transfer Logic)结合MCTC控制器来进一步提高阻尼可调减振器在阻尼力切换时耦合动力学系统的位移跟踪精度。并在此基础上对阻尼可调减振器的动态阻尼特性、阻尼力跟踪特性及车辆半主动控制进行了DIL试验研究。阻尼可调减振器DIL试验除了包含CDC(Continuous DampingControl, CDC)减振器实物外,还包含电磁阀驱动器和半主动控制器硬件,通过DIL试验,本文实现了对电磁阀驱动器性能的优化设计和对阻尼可调减振器参考模型的改进,从而提高了CDC减振器的阻尼力跟踪精度。本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建立了减振器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模型,揭示了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各个物理特性参数对耦合动力学系统频率响应特性及稳定性的影响机理。(2)建立了DIL系统时滞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时滞动力学系统的临界稳定滞后时间进行了解算,应用能量耗散理论从本质上阐释了滞后时间对DIL系统稳定性及动力学特性的影响。(3)设计了基于函数外插的时变时滞自适应跟踪校正控制器和基于模型的前馈-反馈复合跟踪校正控制器,成功实现了对耦合动力学系统在研究频率范围内相位滞后及幅值衰减特性的补偿控制。(4)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台车辆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系统,并应用该试验系统实现了对车辆普通双筒减振器、位移敏感减振器以及阻尼可调减振器阻尼特性的研究。

二、3—T试验台AD阀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T试验台AD阀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2)人机协同下的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2 车道偏离辅助驾驶系统的研究现状
        1.2.1 车道偏离辅助驾驶系统国外研究现状
        1.2.2 车道偏离辅助驾驶系统国内研究现状
    1.3 车道偏离辅助驾驶的关键技术
        1.3.1 车道偏离决策算法
        1.3.2 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
        1.3.3 车道偏离辅助控制技术
        1.3.4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论文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工作安排
第2章 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决策
    2.1 车道偏离预警与辅助控制决策的基本要求
    2.2 驾驶员操纵意图识别
    2.3 基于动态 TLC 阈值的决策算法
        2.3.1 车道偏离决策模型
        2.3.2 动态 TLC 阈值
        2.3.3 联合危险评估与决策
    2.4 人机协同控制体系结构
    2.5 动态 TLC 阈值与固定阈值性能对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研究
    3.1 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对比试验研究
        3.1.1 车道偏离预警人机接口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验结果
        3.1.4 试验结果分析
    3.2 触觉预警参数试验研究
        3.2.1 触觉预警试验组
        3.2.2 试验方法
        3.2.3 试验结果
        3.2.4 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差动制动的车道偏离辅助控制研究
    4.1 车道偏离辅助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4.2 上层控制器
        4.2.1 单点预瞄驾驶员模型
        4.2.2 参考车辆模型
        4.2.3 目标横摆角速度
    4.3 中层控制器
        4.3.1 滑模控制器
        4.3.2 制动力定比例分配
        4.3.3 制动力最优分配
    4.4 基于压力闭环的伺服控制器
        4.4.1 液压阀特性分析
        4.4.2 模糊控制器
    4.5 基于滑移率均衡的伺服控制器
        4.5.1 等效前轮滑移率
        4.5.2 滑移率均衡策略
        4.5.3 模糊控制器
    4.6 车道偏离辅助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LDAS 快速原型试验平台开发与试验研究
    5.1 快速原型试验平台总体方案
        5.1.1 快速原型试验台设计目标
        5.1.2 快速原型试验台设计方案
    5.2 快速原型试验平台设计
        5.2.1 实时平台
        5.2.2 硬件部分
        5.2.3 软件部分
    5.3 车道偏离辅助控制系统台架试验
        5.3.1 基于轮缸压力闭环的台架试验
        5.3.2 基于滑移率均衡的台架试验
        5.3.3 对象模型参数不确定条件下伺服控制效果分析
    5.4 驾驶员在环的辅助驾驶系统台架试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项目研究)

(3)汽车制动试验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系统
        1.2.1 汽车制动检测的意义
        1.2.2 常用的制动检测方法
        1.2.3 制动力检测指标体系
    1.3 Delphi的发展和应用
        1.3.1 概述
        1.3.2 Delphi的强大功能
        1.3.3 开发应用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制动试验台检测系统的设计
    2.1 检测系统结构、原理及方案
        2.1.1 制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
        2.1.2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相关标准
    2.2 设计方案
    2.3 输入模块的设计
        2.3.1 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
        2.3.2 A/D 转换接口电路的设计
    2.4 输出模块的设计
    2.5 系统软件设计
        2.5.1 在Delphi 中进行内嵌汇编
        2.5.2 用Delphi 实现串口通信
        2.5.3 用Delphi 实现联网
        2.5.4 系统整体软件的设计
    2.6 自动诊断系统
        2.6.1 诊断的基本原理
        2.6.2 诊断系统
第3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3.1 干扰的形成
        3.1.1 干扰源
        3.1.2 耦合方式
    3.2 硬件抗干扰措施
        3.2.1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3.2.2 接地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3.2.3 针对电磁场耦合及辐射干扰而采取的措施
        3.2.4 接口电路的抗干扰措施
    3.3 用软件消除干扰的方法
        3.3.1 软件抗干扰的提出
        3.3.2 软件抗干扰的特点
        3.3.3 抗干扰的软件技术及其机理
        3.3.4 设计合适的数字滤波程序
        3.3.5 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
    3.4 总结
第4章 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4.1 曲线拟合
        4.1.1 最小二乘数据拟合
        4.1.2 最小二乘数据拟合的不足
        4.1.3 B 样条函数的提出
    4.2 制动力数据的B 样条函数拟合
        4.2.1 B 样条构造
        4.2.2 B 样条函数拟合
        4.2.3 拟合曲线的优化算法
        4.2.4 AB 段拟合函数的构造
        4.2.5 BC 段拟合函数的构造
        4.2.6 优化后制动力曲线
    4.3 利用Delphi 设计FIR 数字滤波器
        4.3.1 FIR 结构简介
        4.3.2 窗函数的选择
        4.3.3 使用Delphi 实现FIR 滤波器
第5章 系统调试及数据分析
    5.1 制动过程分析
    5.2 系统调试
        5.2.1 静态调试
        5.2.2 联机仿真调试
    5.3 系统标定
        5.3.1 标定实验
        5.3.2 制动台数据处理
第6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导师及作者简介

(4)小容积单阀试验台标准的分析及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试验台的介绍
    1.1 705试验台结构
    1.2 705试验台各风缸的容积
    1.3 705试验台机能试验的标准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仿真系统的空气流动理论
    2.1 气体流动基本方程
    2.2 特征方程
    2.3 在计算机上的求解方法
    2.4 边界条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20阀及试验台系统物理模型
    3.1 试验台物理模型
    3.2 120阀物理模型
        3.2.1 主阀物理模型
        3.2.2 紧急阀物理模型
    3.3 120阀试验台仿真程序介绍
    3.4 仿真程序的有效性验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容积单阀试验台试验仿真
    4.1 初充气试验
    4.2 制动和缓解灵敏度试验
    4.3 局减阀性能试验
    4.4 稳定性试验
    4.5 紧急二段阀试验
    4.6 缓解试验
    4.7 加速缓解试验
    4.8 逆流孔试验
    4.9 通量试验
    4.10 制动缸缓解试验
    4.11 副风缸和加速缓解风缸排气试验
    4.12 主阀缓解试验
    4.13 紧急室充气试验
    4.14 紧急灵敏度试验
    4.15 紧急室排气试验
    4.16 安定性试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容积试验台试验标准拟定
    5.1 初充气试验
    5.2 紧急二段阀试验
    5.3 缓解试验
    5.4 通量试验
    5.5 制动缸缓解试验
    5.6 副风缸和加速缓解风缸排气试验
    5.7 紧急室充气试验
    5.8 紧急室排气试验
    5.9 制动和缓解灵敏度试验
    5.10 局减阀性能试验
    5.11 紧急灵敏度试验
    5.12 安定性试验
    5.13 重新拟定的小容积试验台机能试验标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软体仿生机械臂力学建模与实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体机器人的研究现状
        1.2.2 软体机器人建模研究现状
        1.2.3 软体机器人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软体仿生机械臂解析力学建模
    2.1 引言
    2.2 章鱼仿生分析与软体臂运动学建模
        2.2.1 章鱼运动仿生机理与章鱼臂结构分析
        2.2.2 基于Cosserat梁理论的软体臂运动学建模
        2.2.3 软体臂静力学平衡方程
        2.2.4 软体臂形变微分方程组
        2.2.5 形变微分方程的封闭解析解耦
    2.3 基于旋量理论的软体仿生机械臂动力学建模
        2.3.1 软体臂连续型动力学方程
        2.3.2 分段离散型动力学解析模型
    2.4 软体臂力学解析模型求解
        2.4.1 形变微分方程与解析方程的求解
        2.4.2 几何运动学方程的求解
        2.4.3 动力学解析方程迭代算法与实现
    2.5 小结
第3章 软体臂动态运动的有限元模型仿真分析
    3.1 引言
    3.2 软体臂有限元仿真模型的建立
        3.2.1 软体臂有限元模型建立
        3.2.2 柔性线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2.3 模型约束设置与后处理分析
    3.3 超弹性本构模型与材料参数测定
        3.3.1 软体硅胶超弹性本构模型
        3.3.2 硅胶材料力学参数的测定
    3.4 软体臂多模态动态运动仿真分析
        3.4.1 自由弯曲动态仿真
        3.4.2 轴向收缩仿真
        3.4.3 平面弯曲仿真分析
        3.4.4 空间弯曲仿真分析
    3.5 基于章鱼仿生的运动模拟
        3.5.1 横向肌收缩模拟仿真
        3.5.2 组合与抓取运动仿真
    3.6 小结
第4章 软体仿生机械臂特性测试实验平台的搭建与模型验证
    4.1 引言
    4.2 软体仿生机械臂特性测试实验平台的搭建
        4.2.1 软体仿生机械臂的设计与制作
        4.2.2 软体臂实验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4.2.3 驱动与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3 理论模型与有限元模型的实验验证
        4.3.1 自由弯曲实验
        4.3.2 平面稳态弯曲实验
        4.3.3 平面动态弯曲实验
        4.3.4 空间弯曲实验
    4.4 软体仿生机械臂抓取实验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2 煤吸附解吸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煤的孔隙结构特征
    2.3 煤的气体吸附特性
    2.4 煤的解吸动力学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含瓦斯煤体的力学特性
    3.1 引言
    3.2 突出试验型煤力学特性
    3.3 含瓦斯煤体加卸载应力应变特性
    3.4 煤的吸附变形
    3.5 瓦斯对煤岩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3.6 煤岩体加卸载应力应变本构方程
    3.7 本章小结
4 含瓦斯煤体的渗透率演化模型
    4.1 引言
    4.2 煤岩体渗透率实验与试样
    4.3 煤岩体渗透率变化特征
    4.4 线弹性阶段煤岩体的渗透率模型
    4.5 塑性变形煤体渗透率
    4.6 深部煤层渗透率预测
    4.7 本章小结
5 煤与瓦斯突出相似模拟试验
    5.1 引言
    5.2 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相似理论基础
    5.3 煤与瓦斯突出试验系统设计
    5.4 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方法
    5.5 试验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
    6.1 引言
    6.2 煤与瓦斯突出试验力学及边界条件
    6.3 突出的发动
    6.4 突出面前方煤体瓦斯压力分布特征
    6.5 煤与瓦斯突出发展过程的层裂传播特性
    6.6 煤与瓦斯突出的能量来源
    6.7 煤与瓦斯突出的层裂发展机制
    6.8 本章小结
7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车辆系统蛇行运动Hopf分岔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车辆稳定性
        1.2.2 车辆Hopf分岔
        1.2.3 车辆混沌运动及不对称运动
    1.3 主要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第2章 长期服役过程中车辆蛇行稳定性问题
    2.1 车体异常晃动现象
    2.2 车轮磨耗对稳定性的影响
    2.3 悬挂参数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
        2.3.1 抗蛇行减振器
        2.3.2 空气弹簧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车辆系统线性稳定性分析
    3.1 车辆模型建立
    3.2 模态特性分析
    3.3 车辆系统蛇行失稳机理分析
        3.3.1 临界阻尼比
        3.3.2 根轨迹分析
    3.4 车辆系统蛇行失稳域分析
    3.5 本章小节
第4章 轮轨接触关系对转向架Hopf分岔行为影响
    4.1 转向架建模
        4.1.1 轮轨接触关系
        4.1.2 转向架模型
    4.2 转向架Hopf分岔点
    4.3 转向架模型中心流形约化
    4.4 系统范式分析
        4.4.1 三阶P-B范式计算
        4.4.2 范式简化计算
    4.5 轮轨接触几何参数对Hopf分岔的影响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抗蛇行减振器对转向架Hopf分岔行为影响
    5.1 改进的Maxwell抗蛇行减振器模型
    5.2 转向架模型建立
    5.3 Hopf分岔点的确定
    5.4 中心流形计算
    5.5 分岔行为分析
        5.5.1 阻尼和串联刚度的影响
        5.5.2 无限大串联刚度下阻尼的影响
    5.6 本章小节
第6章 车辆系统蛇行失稳后的复杂运动分析
    6.1 车辆系统模型的建立
        6.1.1 轮轨关系
        6.1.2 车辆蛇行运动模型
    6.2 分析方法
        6.2.1 庞加莱映射的确定
        6.2.2 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计算
    6.3 蛇行失稳后的复杂运动分析
        6.3.1 构架与轮对运动对比
        6.3.2 对称与非对称运动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8)面向气路部件健康管理的静电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技术的意义
    1.2 航空发动机气路部件健康管理技术综述
        1.2.1 航空发动机气路部件状态监测技术
        1.2.2 航空发动机气路部件故障诊断及健康评估技术
    1.3 面向气路部件健康管理的静电监测技术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路线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气路部件静电监测理论和传感模型推演验证研究
    2.1 引言
    2.2 发动机气路通道颗粒来源
        2.2.1 发动机的尾气碳烟颗粒物
        2.2.2 发动机气路中的异常颗粒
    2.3 发动机气路静电监测原理及系统概述
        2.3.1 气路静电监测原理
        2.3.2 气路静电监测系统总体方案
        2.3.3 硬件架构方案
        2.3.4 软件系统方案
    2.4 进气道静电传感器的传感模型推演及实验验证
        2.4.1 进气道物理感应模型
        2.4.2 环状传感器空间传感模型推演
        2.4.3 信号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2.4.4 环状探极传感模型验证实验
        2.4.5 模型验证实验小结
    2.5 尾喷管静电传感器的传感模型推演及实验验证
        2.5.1 棒状传感器空间传感模型推演
        2.5.2 输出信号及影响因素分析
        2.5.3 棒状探极传感模型验证实验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稀疏分解的气路静电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经典气路静电信号去噪方法
        3.2.1 气路静电信号噪声分析
        3.2.2 数字陷波器法
        3.2.3 自适应滤波法
        3.2.4 独立分量分析
        3.2.5 经验模态分解
        3.2.6 小波分析
    3.3 基于稀疏分解的静电信号噪声处理方法
        3.3.1 信号的稀疏分解
        3.3.2 稀疏分解去噪信号模型
        3.3.3 基于OMP算法的静电信号稀疏去噪算法
        3.3.4 去噪效果评价方法
        3.3.5 仿真信号去噪结果对比分析
        3.3.6 常规试车静电信号去噪实例
        3.3.7 故障模式下的静电信号去噪实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发动机气路部件故障模式模拟实验及分析
    4.1 引言
        4.1.1 基于传统气路性能参数的气路部件故障诊断
        4.1.2 基于静电信号的发动机气路部件监控与诊断
    4.2 基于气路故障模拟实验平台的故障模拟方案
        4.2.1 四类典型气路部件故障模式描述
        4.2.2 气路故障模拟试验平台的构建
        4.2.3 吸入物故障模拟实验方案
        4.2.4 气路部件掉块故障模拟实验方案
        4.2.5 碰摩故障模拟实验方案
        4.2.6 燃烧室积碳故障模拟实验方案
    4.3 静电信号数据处理及频域分析
        4.3.1 时域特征提取
        4.3.2 信号频域分析
    4.4 四类典型气路机械故障的静电信号特征描述
        4.4.1 外来吸入物故障的静电信号特征分析
        4.4.2 部件掉块故障的静电信号特征分析
        4.4.3 燃烧室积碳故障的静电信号特征分析
        4.4.4 碰摩故障的静电信号特征分析
    4.5 不同故障模式下信号特征的分析
    4.6 基于Fisher准则的特征有效性验证
        4.6.1 Fisher准则
        4.6.2 特征验证
    4.7 故障模式智能识别的工程化应用方法
        4.7.1 SOM网络原理和算法过程
        4.7.2 四类故障模式的识别过程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静电信号特征的气路状态异常检测及性能评估
    5.1 引言
    5.2 涡扇发动机静电监测试车实验
        5.2.1 专用静电传感器的设计
        5.2.2 尾气环境下传感器的安装和应力校核
        5.2.3 涡扇发动机性能参数
        5.2.4 涡扇发动机试车谱
    5.3 涡扇发动机尾气静电信号特征的基线计算
        5.3.1 典型试车下的静电信号
        5.3.2 静电信号特征-性能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5.3.3 涡扇发动机静电信号特征参数基线模型的建立
        5.3.4 AL参数基线模型用于发动机异常状态监测
    5.4 基于熵值法的发动机气路状态异常检测
        5.4.1 熵理论概述
        5.4.2 排列熵
        5.4.3 小波能谱熵
    5.5 静电信号-性能参数融合的发动机气路性能评估方法研究
        5.5.1 LR模型概述
        5.5.2 模型描述
        5.5.3 模型参数估计
        5.5.4 基于LR模型的发动机气路性能评估流程
        5.5.5 试车实验
        5.5.6 特征选择和数据预处理
        5.5.7 样本抽取
        5.5.8 模型训练
        5.5.9 评估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气路部件静电监测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6.1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气路部件静电监测及诊断系统设计
        6.1.1 虚拟仪器的概念
        6.1.2 监测软件系统开发简介
        6.1.3 EMFDS系统构架设计
    6.2 EMFDS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2.1 EMFDS系统主界面
        6.2.2 主程序逻辑结构
        6.2.3 监测功能模块设计
        6.2.4 数据管理模块设计
        6.2.5 故障识别离线模块设计
    6.3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硬件监测系统开发
        6.3.1 数据采集模块框架
        6.3.2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6.3.3 模/数转换模块设计
        6.3.4 协处理器模块设计
        6.3.5 数据采集与存储流程
        6.3.6 终端模块设计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9)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研究现状
        1.2.1 国外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研究现状
        1.2.2 国内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分种系统
    2.1 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器研究概况
    2.2 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器分种机理研究
    2.3 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器设计
        2.3.1 设计原理
        2.3.2 设计依据
        2.3.3 关键零部件设计
        2.3.4 分种器总体设计
    2.4 气吹集排式水稻分种器CFD分析
        2.4.1 模型选择与边界设定
        2.4.2 不同分种器结构速度流场分布
        2.4.3 CFD仿真结果分析
    2.5 分种器台架性能试验研究
        2.5.1 均匀性功能试验
        2.5.2 均匀性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2.5.3 分种器关键零件结构对比试验
    2.6 分种器高速摄像试验
        2.6.1 分种器高速摄像试验平台
        2.6.2 分种器高速摄像试验方法
        2.6.3 分种器高速摄像结果与分析
    2.7 分种器分种效果试验
        2.7.1 适应性试验
        2.7.2 均匀性试验
        2.7.3 稳定性试验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排种系统
    3.1 排种器设计
        3.1.1 排种器总体结构与排种原理
        3.1.2 排种器槽轮
        3.1.3 排种器壳体
        3.1.4 排种器毛刷
    3.2 种箱设计
        3.2.1 设计计算
        3.2.2 结构设计
    3.3 排种器排量试验与计算
        3.3.1 试验目的与方法
        3.3.2 试验材料与装置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气力输送管道系统
    4.1 设计依据
        4.1.1 气流输送理论
        4.1.2 气压
        4.1.3 流量
    4.2 管道设计计算
    4.3 管道设计
        4.3.1 气源
        4.3.2 风管回路
        4.3.3 风量控制与风速、压力测量
    4.4 气流运动方向控制与设计
        4.4.1 导种管设计
        4.4.2 斜柱管设计
        4.4.3 导种器性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整机结构设计
    5.1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总体技术方案
        5.1.1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技术
        5.1.2 总体设计方案及工作原理
    5.2 动力底盘系统
        5.2.1 机架静力学结构分析
        5.2.2 机架动力学结构分析
        5.2.3 重心分析
    5.3 整机传动方案设计
        5.3.1 风机动力传动机构设计
        5.3.2 排种器动力传动机构设计
    5.4 其它零部件
        5.4.1 三点悬挂机构
        5.4.2 行走轮支撑架
    5.5 整机结构设计
        5.5.1 设计依据
        5.5.2 设计内容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6.1 试验目的与准备
    6.2 直播机田间性能试验
        6.2.1 试验田块
        6.2.2 试验材料和设备
        6.2.3 试验方法
        6.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6.3 直播机生产试验
        6.3.1 试验材料与设备
        6.3.2 试验方法
        6.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相关数据与图表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和取得成果
    一、参加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论文
    三、申请或授权专利

(10)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开发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车辆减振器及其性能测试技术
        1.2.1 车辆减振器
        1.2.2 减振器性能测试技术
    1.3 减振器实物在环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3.1 Damper-in-the-Loop 的定义
        1.3.2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研究现状
        1.3.3 伺服作动系统跟踪校正控制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构建及动力学分析
    2.1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
    2.2 减振器实物在环仿真平台
        2.2.1 xPC-Target 架构
        2.2.2 减振器实物在环实时运行平台
    2.3 减振器实物在环控制系统
    2.4 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系统及其系统辨识
        2.4.1 减振器伺服试验台结构及性能分析
        2.4.2 减振器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系统建模
        2.4.3 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系统参数辨识与模型验证
        2.4.4 减振器伺服试验台及测试样件耦合动力学系统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稳定性分析
    3.1 基于 1/4 车辆模型的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
    3.2 时滞因素对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2.1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时滞动力学模型
        3.2.2 滞后时间对阻尼元件在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2.3 滞后时间对弹性元件在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2.4 滞后时间对减振单元在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3 滞后时间对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稳定性影响机理分析
        3.3.1 滞后时间对弹性元件在环系统稳定性影响机理分析
        3.3.2 滞后时间对阻尼元件在环系统稳定性影响机理分析
        3.3.3 滞后时间对减振单元在环系统稳定性影响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跟踪校正控制
    4.1 控制系统的校正
        4.1.1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4.1.2 控制系统的校正类型
        4.1.3 控制系统的校正方式
    4.2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跟踪校正控制问题
    4.3 基于函数外插法的串联超前校正
        4.3.1 基于函数外插法的非时变时滞校正
        4.3.2 基于函数外插法的时变时滞自适应跟踪校正
    4.4 基于模型的跟踪校正控制
        4.4.1 基于模型的前馈跟踪校正控制
        4.4.2 基于模型的前馈-反馈复合跟踪校正
        4.4.3 基于模型的跟踪校正控制器仿真分析
    4.5 耦合动力学系统跟踪校正控制试验分析与验证
        4.5.1 跟踪校正控制试验设计及说明
        4.5.2 跟踪校正控制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减振器实物在环应用技术研究
    5.1 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
        5.1.1 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系统
        5.1.2 微分跟踪算法 (Differentiate-Tracking Algorithm)
    5.2 双筒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分析
        5.2.1 双筒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
        5.2.2 双筒减振器阻尼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5.3 位移敏感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分析
        5.3.1 位移敏感减振器阻尼特性研究
        5.3.2 位移敏感减振器阻尼特性对整车性能的影响
    5.4 阻尼可调减振器实物在环试验分析
        5.4.1 阻尼可调减振器
        5.4.2 前馈跟踪校正控制器无扰切换技术
        5.4.3 阻尼可调减振器阻尼力跟踪 DIL 试验
        5.4.4 阻尼可调减振器半主动控制 DIL 试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系统传递函数参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主持并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四、3—T试验台AD阀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谈谈3T试验台的改造[J]. 李本机,王肇义. 铁道车辆, 1984(04)
  • [2]人机协同下的车道偏离辅助驾驶关键技术研究[D]. 吴乙万. 湖南大学, 2013(09)
  • [3]汽车制动试验台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研制[D]. 徐光泉. 吉林大学, 2005(06)
  • [4]小容积单阀试验台标准的分析及探讨[D]. 徐忠刚. 大连交通大学, 2008(06)
  • [5]软体仿生机械臂力学建模与实验验证[D]. 牛丽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煤与瓦斯突出层裂发展机制研究[D]. 郭品坤. 中国矿业大学, 2014(12)
  • [7]车辆系统蛇行运动Hopf分岔行为研究[D]. 晏永.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8]面向气路部件健康管理的静电监测技术研究[D]. 殷逸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9]气吹集排式水稻旱直播机设计与试验[D]. 戴亿政.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减振器实物在环系统开发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 郭耀华. 吉林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3—T试验台AD阀门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