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郭祥雨[1](2021)在《无人飞机水稻和油菜制种田作业视觉辅助导航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的推广和应用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重要举措。授粉和植保是杂交水稻和杂交油菜制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种生产过程中植保无人飞机作业轨迹与目标作物行不一致,致使父母本植株损伤和制种效果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杂交水稻和油菜制种为例,提出一种视觉辅助导航方法修正GPS航线,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识别模型提取作物行中心线,提出基于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信息的方法对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植入GPS位置信息获得导航线;提出基于中点法引导植保无人飞机沿导航线飞行,实现目标作物行跟踪。本课题旨在构建一套飞行纠偏控制装置的辅助作业系统,将植保无人飞机的飞行引导与农田实际情况关联,从而实现植保无人飞机的田间作业航线纠偏,以增加、增优水稻和油菜的育种。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研究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提取方法。根据水稻与油菜父母本行种植特点和制种的农艺要求,采集不同田间情况下的低空杂交水稻与油菜图像,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识别模型,通过识别模型获得图像的序列图像,经过形态学方法实现去噪和父母本作物行分割,采用水平分割特征区域提取特征点,采用最小二乘法与Hough变换拟合父本作物行中心线。通过试验对不同环境下的图片验证方法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法在准确率和实时性方面优于Hough变换,且本文所提方法平均准确率为95%,平均每幅图片耗时1204.48ms,基本满足田间导航需求,多种情况下的水稻与油菜图像该方法均能准确提取父本行中心线,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强。2)研究农田低空作物行中心线位置坐标信息植入方法。提出基于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信息的方法对中心线植入GPS坐标,首先对相机进行标定,消除相机畸变造成的影响,然后对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和标定试验,建立像素与物理尺寸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以相机拍摄点为原点的相对坐标系和绝对坐标系,解算每一个像素点的大地坐标,对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植入GPS坐标即可获得导航线。横坐标和纵坐标最大误差均为0.17m,最小误差为0.07m,平均误差均为0.11m;距离误差最大为0.17m,最小误差为0.07m,平均误差均为0.12m,能够满足无人机定位要求。3)研究植保无人飞机随行作业轨迹引导方法。分析植保无人飞机飞行原理与姿态解算原理,提出基于中点法的航线跟踪方法,该方法根据植保无人飞机的当前位置、速度方向、导航基准线计算引导点,控制植保无人飞机快速、平稳匀速进入导航线,仿真植保无人飞机在5m/s飞行速度时,不同航向角(飞行方向与导航线之间的夹角)-30°、0°、10°、20°、30°工况下的单步航线飞行的情况,引导点位置均靠近导航线。4)实验验证。搭建一套实验平台对本文所提方法进行性能验证,本方法所提取的目标作物行中心线与人工拟合的目标作物行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偏差平均值为4.23cm,该误差的来源主要是因为人的测量误差和图片上标记物像素点拾取误差;并对植保无人飞机5m/s速度下不同的航向角-30°、0°、10°、20°、30°进行测试,综上所述,当机具偏离导航线水平距离为1.6m条件下,作业速度为5m/s时,调整平均时间为0.73s,纵向调整距离不超过7m即可引导无人机进入导航线,实现植保无人飞机纠偏控制,基本满足植保无人机田间作业要求。
郝一枫[2](2021)在《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农产品、农作物的力学特性是确定其机械损伤条件、优化工艺参数和机具设计参数的重要指标之一。现有研究通常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样品的宏观力学特性进行检测,但农产品、作物的损伤往往是从微观组织的损伤开始并不断演变,样品宏观力学特性难以反映其微观结构的变形及损伤。因此,需要对加载过程中样品的应力、应变及微观结构变化信息进行同步获取,以全面评价样品力学特性,并获取微小损伤的产生条件。为此,论文研制了一种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试验获得了系统的检测性能与检测条件;以典型水果苹果、典型作物水稻茎秆为检测对象,开展了微观力学试验。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研制了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由驱动模块、应力-应变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和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等组成,能够进行微观压缩、拉伸和弯曲试验,并同步获取样品受力、变形和微观结构变化;加载位移驱动、显微图像测量、样品形变测量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2.00%、1.77%和1.33%,弹性系数检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0.94%,能够满足对农业物料微观力学特性检测的要求。(2)利用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对常见水果苹果进行微观拉伸、压缩试验。结果表明,样品宽度、放置时间、固定方式和加载速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均不显着,较佳的检测条件为样品长、宽、厚分别为5 mm、5 mm和3 mm,取样后立即开始试验,压缩试验不使用粘合剂,拉伸试验利用粘合剂对样品两端面固定,加载速度为0.6 mm/min。苹果薄壁组织的拉伸弹性模量、压缩弹性模量分别为3.265±0.520 MPa、2.288±0.261 MPa;应变0-4%时,细胞并没有明显形变;不同位置的细胞形变并不同步,靠近载荷施加部位的细胞先产生形变,而组织中部的细胞在样品整体应变较大时仍没有明显形变;苹果薄壁组织在应力-应变曲线中屈服阶段前的应力最大值处会发生局部失效,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其后,随着应变进一步增大,局部失效开始出现在组织的其他部位。(3)利用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对常见作物授粉期杂交水稻进行微观弯曲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节间的微观弯曲模量在抽穗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为5.15-70.59 MPa、13.64-51.35 MPa和38.17-60.29 MPa,除第1节间外,其余节间的微观弯曲模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在各个时期内随高度上升而减小;节间的弯曲失效应变在抽穗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为0.10-0.23、0.17-0.26和0.12-0.24,并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各个时期内随高度的上升而减小;节间的微观弯曲强度在抽穗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为3.03-7.54 MPa、4.39-6.08MPa和4.50-7.54 MPa,在各个时期内随着高度上升而减小;节间的微观压缩模量在抽穗初期、中期和末期分别为4.36-62.98 MPa、10.44-72.22 MPa和23.50-139.22 MPa,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在各个时期内随高度上升而减小;叶鞘能够为节间提供额外的支撑作用,尤其是对于较高的节间;(2)施加赤霉酸后杂交水稻父本的株高显着增加,且其主要来源于第2及第3节间的伸长,但其弯曲模量以及压缩弹性模量显着下降;虽然节间的纤维素结晶度在喷洒赤霉酸后有所上升,但第2至第4节间的弯曲模量在抽穗初期及中期显着下降;(3)授粉期内,对于直径变化较小的节间,宏观与微观弯曲模量变化趋势较为接近,但对直径有所变化的节间,更大的直径导致了更小的宏观弯曲模量测量值;宏观力学特性试验检测的宏观力学特性难以反映茎秆壁本身的力学特性,需要对小尺度的样品进行检测。
姚福强[3](2020)在《大行比杂交水稻制种气力式授粉部件研制》文中研究指明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水稻作为非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天然杂交率低,且通过杂交育种获得的杂交水稻种子在自交繁殖过程中会出现自交衰败的现象,所以需要年年制种。授粉是制种的关键环节,其中气力式授粉作为一种授粉方式由于对植株伤害小、工作效率高而成为近些年研究的热点。论文针对以上问题,设计适用于父母本大行比种植方式的单向、双向气力式授粉管部件,并对其关键部分进行了优化;探究了气力式授粉管的工作参数如气流出口流速、气流作用位置以及前进速度对杂交水稻父本穗部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气力式授粉管研究父母本大行比种植模式下各行父本的花粉在母本厢的分布规律;研制了适用于父母本大行比种植模式下的气力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并优选出各父本行较佳的气流参数组合。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设计适用于杂交水稻父母本大行比种植模式的单向、双向气力式授粉管,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气力式授粉管内径、气流出口长度、气流出口宽度以及导流板底边宽度对气力式授粉管内外流场分布的规律,以及各因素对气流出口流速变异系数、气流覆盖面积以及气流覆盖高度的影响,同时初选各因素的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试验设计方法得到各指标的回归方程,通过多目标优化得到各因素的较佳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经优化得到的较佳参数组合为气力式授粉管内径61.50mm,气流出口长度200.00mm,气流出口宽度7.50mm,此时气流出口流速的变异系数为10.27%,气流覆盖面积为167.72cm2,气流覆盖高度为191.67mm;气力式授粉管内径对气流出口流速变异系数以及气流覆盖高度的影响极显着,对气流覆盖面积的影响不显着;气流出口长度对气流出口流速变异系数的影响显着,对气流覆盖面积以及气流覆盖高度的影响极显着;气流出口宽度对三个指标的影响均为极显着;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当气流出口流速设为7、9、11、13、15、17、19、21、23m/s时,测得的气流出口流速变异系数为7.4%~8.7%与模拟的优化值10.27%接近,同时模拟值与测量值的线性回归值R2=0.99,仿真结果与验证试验结果相近。(2)研究气力式授粉管气流出口速度、气流作用位置以及前进速度对杂交水稻父本穗上、中、底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影响,并以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极大值为目标优化出较佳的气流工作参数组合并进行验证试验,主要结论如下:气流速度对穗部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极大值的影响极显着;气流作用位置对位移、加速度极大值的影响显着,对速度极大值的影响极显着;前进速度对位移、速度极大值的影响不显着,对加速度极大值的影响显着;通过极差分析与综合分析法得到的气力式授粉管较佳工作参数组合为气流速度24m/s、气流作用位置在穗顶部以下90mm、前进速度为0.4m/s。(3)通过搭建单行气力式授粉试验台研究杂交水稻大行比种植模式下父本行的花粉在母本厢的分布规律,并以此优选出父本行较佳的气流工作参数。主要结论如下:与母本行相邻的第1行父本的花粉分布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花粉的传播距离越大,各气流速度所对应的花粉集中分布区域均不同;第2行父本的花粉在气流速度较小时仅分布于近父本处,气流速度较大时可向较远处扩散;第3行父本大部分花粉仅能分布于近父本处;第1行父本的气流速度确定为21m/s、24m/s;第2行父本的气流速度确定为18m/s、21m/s;第3行父本的气流速度确定为12m/s、15m/s。(4)开展了气力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田间授粉试验,授粉机主要结构包括气力式授粉部件、升降调节部件、控制器以及四轮动力底盘,研究父母本大行比种植模式下各父本行同时工作时的花粉分布规律并优选出较佳的气流速度组合。试验的主要结论如下:第1行父本的气流速度会极大的影响花粉在第8、10行的分布;试验组6、7的花粉分布变异系数最小;花粉总量统计表明试验组6、8的花粉总量最多,单位视野内的花粉量满足授粉所需的花粉;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结实率接近,同时大部分试验组的结实率优于对照组;通过优选得到较佳的气流速度参数组合为第1行父本为24m/s、第2行父本为18m/s、第3行父本为15m/s。
徐舶[4](2020)在《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认为利用同源四倍体苜蓿花药(花粉)组培获得的单倍体植株与苜蓿二倍体野生种质杂交可以把野生种质携带的许多优异性状基因导入四倍体栽培苜蓿品种中,对拓宽苜蓿的遗传基础、加快突破性新品种培育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对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Xinjiang Daye’)利用花药组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倍性以获得单倍体植株;进一步利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单倍体进行加倍获得双单倍体植株;并在二倍体水平下进行种间远缘杂交,通过SRAP标记法探究亲本间遗传距离及杂种的真实性;通过杂种生长当年的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表现,明确不同倍性的各杂交组合杂种优势效应的差异,为筛选新种质及杂交亲本选配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优化后的苜蓿花药组培的再生体系提高了愈伤组织分化率(87.5%)和苜蓿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的获得率(23.7%)。单倍体植株(二倍体)组培扦插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0.1mg/L NAA+2%蔗糖+0.7%琼脂,炼苗移栽时采用无菌营养土成活率最高。以苜蓿花药组培二倍体植株的叶片为外植体,于0.2%秋水仙素+1.5%DMSO条件下,液体悬浮振荡培养24h,可获得再生植株中2.86%~8.6%的双单倍体植株。(2)在二倍体水平下配制14个正反交组合,其结荚率、单荚种子数、相对结实率在不同的杂交时期差异显着,多数杂交组合在初花期和终花期结实性较好。(3)以14对SRAP引物对12个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鉴定了20个杂交组合的杂交种真实性,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为75~100%。真杂交种主要表现为双亲互补带型,而12.5%~66.67%的真杂交种中出现了亲本条带缺失和新带型,这可能也是其杂种优势的一种表现。(4)在生长表现强优势的组合中,有2/3组合为遗传距离较大的亲本组合,如苜蓿单倍体植株与扁蓿豆(M.ruthenica)种间远缘杂交组合在产量性状上表现出正向杂种优势。(5)亲本倍性差异和亲本间遗传距离对杂种优势形成均有显着影响,二倍体水平间杂交组合与四倍体水平间组合产量表现具有一定的等效性,且杂种优势强于四倍体组合。
余东[5](2020)在《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水稻作为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历了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第一代杂交稻技术和以环境敏感型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二代杂交稻技术,目前正向以普通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迈进。普通核不育水稻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彻底和易于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工具,但其种子的批量繁殖问题长期制约了普通核不育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克隆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育性控制基因,利用育性控制基因及相关不育突变体构建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技术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新型普通核不育系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繁殖和创制的新型不育系,通过广泛杂交测配选育强优势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从恢复系R299辐射诱变后代中鉴定一个无花粉型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并明确其育性控制基因为PTC1。遗传互补试验证明野生型PTC1基因能完全恢复ptc1突变体的育性,说明该基因及其突变体适合用于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的构建。2.利用R299背景的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和PTC1基因,结合胚乳荧光标记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分别构建了二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三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两种繁殖系都能满足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分析繁殖系和不育系植株的不同混植比例对生产不育系种子产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3:7,三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2:8,但从整体上分析三基因繁殖系的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和繁殖效率都要优于二基因繁殖系。3.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遗传工程繁殖系的分子特征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二基因繁殖系和三基因繁殖系的外源T-DNA区在水稻基因组上都能稳定遗传且外源T-DNA区的插入位点对繁殖系自身无不良影响;目的基因都在水稻预期的组织部位稳定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毒蛋白、过敏源和抗性营养因子无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结果从分子特征证明遗传工程繁殖系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较低。4.根据PTC1基因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建立了快速定向培育了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利用该定向培育技术获得了华占-SGMS和TFB-SGMS两个普通核不育系,两个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都超过60%,满足不育系高异交结实率的要求。5.利用恢复系背景的299-SGMS和华占-SGMS的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5个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98%-27.7%,证明“恢”变“不”是培育不育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恢复系变不育系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表明普通核不育系不仅能打破“恢保”关系限制,而且也能打破“恢不”关系的限制。6.开发了一种无缝堆累的酶促组装技术,攻克了结构复杂、酶切位点较多的大分子DNA片段的克隆难题,利用该技术将7.09kb的育性恢复基因PTC1组装至载体,为遗传工程繁殖系的顺利构建奠定了基础。7.开发了CDL-PCR分离侧翼序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精准高效地获得了繁殖系转基因插入位点,为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陈建民,周军爱,罗炜强,温怀常,顾建强,王锋[6](2020)在《杂交稻谷优3301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谷丰A和闽恢3301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育系谷丰A在直播和育秧移栽两种制种方式下生育期、育性、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直播较移栽生育期缩短3 d左右,花期更加集中,午前花率、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等均显着提升,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结实率等农业性状也得到较大提升,制种产量表现突出,与育秧移栽制种方式相比增产达5.76%。谷丰A直播制种可节约成本,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效益,每hm2增收达6 786元,增收10.17%。
尹晴[7](2019)在《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明确三个新选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和稻米品质配合力等性状,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新育成的不育系阳S、浩S和166S的特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这三个不育系为母本,与五山丝苗、E33、粤农丝苗、华占等四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其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5月初播种,阳S与对照C815S的播始历期相当,株型紧凑;浩S的播始历期长于对照,主茎叶片数较多、倒一节节间长度较短、每穗总粒数较多、着粒密度较大、穗较长、农艺性状优良;166S的播始历期与对照相当、株高较矮、叶片较宽、分蘖能力较强、每穗总粒数较多、穗长长于对照。(2)阳S花时集中,颖花开放高峰期集中在11:00-13:30,中午12:30达到开花高峰,该不育系包颈率较低、柱头活力较高;浩S的花时相对分散,开放高峰期在11:00-13:00,该不育系开颖历期较长、颖间距较大,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均极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略高于对照,异交特性十分优良;166S的开花高峰时段为9:00-11:00,开花高峰期较早,在9:30达到开花高峰,午前开花率较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偏高,制种时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解除包颈。(3)阳S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2.5℃,166S不育起点温度介于22.5℃和23.5℃之间,两者育性较低;浩S不育起点温度略高于23.5℃,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下一步将通过扩大种植群体和增压选择,降低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和制种风险。(4)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这8个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等性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等性状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不育系阳S、166S和恢复系五山丝苗、粤农丝苗相对容易配出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良好的杂交组合。
师俪俪[8](2019)在《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是我国国民经济提档升级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优势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可见中央重视发展特色品牌农业,将特色品牌农业列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以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为切入点,研究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政府视角出发,分析其为支持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的相关措施;二是从企业视角出发,进行案例分析,选取绵阳市种业企业中较有代表性特色品牌国豪种业进行研究,剖析国豪种业为发展企业特色品牌的有效措施,从而发掘出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绵阳发展水稻种业提供参考。本文使用四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别是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案例研究法以及实地调查法。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交代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等,为下文作铺垫;第二部分是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基础,把特色理论、品牌理论等作为本文的理论,为下文提供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绵阳市水稻种业发展现状研究,着重分析绵阳市政府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措施和绵阳市水稻种业企业特色品牌发展情况,为后文发展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问题和对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四部分为发展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问题研究,深度剖析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提出相应对策;第五部分是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研究,结合前文研究和绵阳实际情况,提出较有针对性的措施,供相关部门参考。本文论述了特色品牌农业的基本概念、特色和品牌的相互关系、特色品牌农业的主要特征、区域品牌与品牌、市场营销的联系和区别,详细论述了资源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品牌价值理论、区域品牌理论等。在此基础上,经调查研究发现,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科研创新能力对水稻特色品牌发展的贡献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1)科研费用投入较低。(2)科研人才层次不高。(2)种子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导致特色品牌竞争力较低。(3)生产基地问题凸显,种子生产质量难以稳定。主要体现在:(1)政府没有具体的统一建设标准。(2)农户分散,集约化程度低。(3)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制种效益的发挥。(4)对水稻种业品牌建设不到位,阻碍特色品牌发展。主要表现在:(1)政府有地理标识认证,但无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2)申请专利和新品种权保护少,市场乱象损害品牌形象。(3)对种子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4)产品细分不充分,不能使品牌有效占领市场。(5)农户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售后服务不及时。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提升种业自身实力,增强特色品牌竞争力。政府方面要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企业方面也要增加研发费用占比。二是建议政府和企业科学规划生产基地,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充分保证种子田间生产质量。三是建议加强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建设与宣传推广,将特色品牌提高到种业战略高度,为绵阳市水稻种业做大做强作积淀。综上,本文立足于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从产业的视角分析政府和种子企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系统阐述了特色品牌农业的相关理论,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特色品牌农业具有一定理论意义,所提的有关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对绵阳市发展水稻种业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陈盛德[9](2018)在《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喷施中的雾滴沉积机理及作业参数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我国植保无人机对水稻航空喷施作业还处于初步阶段,在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应用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雾滴沉积分布特性的影响机理不明,理论基础缺乏,导致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实际作业缺乏相应的试验方法指导和规范。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提出了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喷施中的雾滴沉积机理及作业参数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研究了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雾滴粒径以及旋翼下方风场对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大量试验对植保无人机的飞行参数、飞行质量及有效喷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如下:在研究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对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试验中,以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搭载微轻型机载北斗定位系统来获取作业参数,分析了作业参数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业高度和作业速度对靶区内雾滴平均沉积率影响均显着。3次试验中,靶区内雾滴沉积率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少;在作业高度为1.92 m时雾滴沉积均匀性最佳,且雾滴飘移量最少。另外,第一、二条采集带上靶区内雾滴沉积率均明显多于作业速度较大的第三条采集带上的雾滴沉积率;且由于外界风场的影响,作业航线下风向的雾滴沉积率和飘移距离均大于作业航线上风向的雾滴沉积率和飘移距离;以及由于飞行速度的影响,航线下风向第三条雾滴采集带上的雾滴飘移率均大于第一、二条雾滴采集带上的雾滴飘移率。在研究雾滴粒径参数对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试验中,通过植保无人机实现了相同喷施流量、体积中值直径(Dv0.5)分别为95.21、121.43、147.28和185.09μm的4种不同粒径的雾滴对水稻进行喷施试验,并研究了雾滴粒径对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参数对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和飘移的影响均为极显着,对雾滴沉积穿透性的影响显着;雾滴在靶区内水稻上层和下层的沉积率随着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飘移率和飘移距离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大而减小,穿透性随着雾滴粒径的增大而提高;另外,对于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施作业而言,为减少药液飘移和提高沉积效果,应避免使用Dv0.5小于150μm的雾滴,且应预留10 m以上的缓冲区以避免药液飘移产生的药害。在研究植保无人机旋翼下方风场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试验中,通过结合植保无人机喷施作业时旋翼下方风场和水稻冠层的雾滴沉积结果,分别分析了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旋翼下方X、Y、Z方向的立体风场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对于单旋翼植保无人机来说,Y向风速和Z向风速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量的影响分别为显着和极显着;Z向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穿透性和雾滴沉积均匀性的影响显着;有效喷幅内边缘处的Y向风速对雾滴沉积飘移的影响显着。另外,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量与Y向风速和Z向风速之间的关系模型及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均匀性与Z向风速之间的关系模型对应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755和0.837,可以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对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来说,Z向风速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量的影响极显着;Y向风速和Z向风速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穿透性的影响分别为显着和极显着;Z向风速对雾滴沉积飘移的影响显着;且水平方向上X、Y向风速和垂直方向上Z向风速共同影响着有效喷幅区内的雾滴沉积均匀性,当X、Y向风速峰值越小、Z向风速峰值越大时,雾滴沉积均匀性越好,最佳值达到36.44%。另外,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量与Z向风速之间的回归模型及雾滴沉积穿透性与Y向风速和Z向风速之间的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868和0.842,其模型可以为实际作业提供指导。在不同类型和不同控制方式下植保无人机喷施作业参数和飞行质量的测试与分析中,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的变化均匀性、航线精度和航线长度均匀性均优于单旋翼植保无人机,且全自主控制方式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的变化均匀性、航线精度和航线长度均匀性均优于半自主控制方式下四旋翼植保无人机;全自主控制方式下四旋翼电动植保无人机在整个作业区域内的平均飞行航线偏差最小,为0.172m。另外,飞行方向对半自主控制方式和全自主控制方式下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的影响分别为显着和不显着;航线长度对半自主控制方式下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的影响不显着,而航线长度对全自主控制方式下四旋翼电动植保无人机飞行速度的影响显着。在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作业有效喷幅的评定与分析中,通过不同飞行参数下的航空喷施试验及不同有效喷幅评定方法来评定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有效喷幅和选择较优的有效喷幅评定方法。结果表明:由于当前图像处理技术的限制,不同雾滴粒径参数的植保无人机,应合适地选择其有效喷幅宽度的评定方法。50%有效沉积量判定法更适于试验中雾滴粒径较大的单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有效喷幅宽度评定,且评定的平均有效喷幅宽度为≥4.44 m;雾滴密度判定法更适于试验中雾滴粒径较小的多旋翼植保无人机的有效喷幅宽度评定,且评定的平均有效喷幅宽度为≥2.58m。
王昭[10](2018)在《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是最关键的载体。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的基础评价,它关系到产业结构调整能否成功。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产业结构调整目的而对目标区土地资源质量的综合评定。杂交水稻产量高,使得杂交水稻种子需求迅速增加,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是目标区D县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优势产业。本研究利用Yaahp(AHP)和Arcgis GIS以及Global Mapper软件,选用影响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的地理环境条件、自然生态气候条件和外部社会环境条件等指标,从海拔高度、地势坡度、地貌坡向、土壤类型、光照时长、相对湿度、有效积温、政策投资环境、人口劳动力状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因子,建立其数据模型,对目标区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影响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获得相应权重,再利用熵权法对影响因子评价进行优化,使其更贴合实际。在Arcgis GIS中将熵权法重新赋权的上述影响因子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叠加计算,得出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土地适宜性的综合评价数字地图和统计数据。本研究成果为发展目标区D县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避免盲目选择基地带来的损失。这不仅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会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
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无人飞机水稻和油菜制种田作业视觉辅助导航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主要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提取方法研究 |
2.1 低空图像采集与方法 |
2.1.1 算法概述 |
2.1.2 低空植保无人飞机水稻与油菜父母本图像采集与特征分析 |
2.2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检测识别方法 |
2.2.1 卷积神经网络结构的基本介绍 |
2.2.2 卷积神经网络数据集构建和识别模型构建 |
2.2.3 试验和结果分析 |
2.3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特征区域与特征点提取方法 |
2.3.1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特征区域提取方法 |
2.3.2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特征点提取方法 |
2.4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拟合方法 |
2.4.1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拟合方法 |
2.4.2 试验与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田低空作物行中心线位置坐标信息植入方法研究 |
3.1 农田低空图像畸变矫正方法 |
3.1.1 相机坐标系 |
3.1.2 相机畸变矫正方法 |
3.1.3 图像透视变换方法 |
3.2 GPS位置坐标植入方法 |
3.2.1 基于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信息的GPS坐标植入方法 |
3.2.2 试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植保无人飞机随行作业轨迹引导方法研究 |
4.1 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的原理 |
4.1.1 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的飞行原理 |
4.1.2 多旋翼植保无人飞机的姿态解算原理 |
4.2 航线引导方法研究 |
4.2.1 基于中点法的航线引导方法 |
4.2.2 方法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5.2 水稻与油菜目标作物行中心线提取方法验证实验 |
5.3 植保无人飞机随行作业轨迹引导方法验证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研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物料微观力学特性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农业物料微观力学可视化检测仪器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的主要问题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研制 |
2.1 设计要求 |
2.2 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系统组成 |
2.2.2 工作流程 |
2.3 硬件及软件系统设计 |
2.3.1 驱动模块 |
2.3.2 应力-应变检测模块 |
2.3.3 数据采集模块 |
2.3.4 图像采集模块 |
2.3.5 控制及数据处理模块 |
2.3.6 平台集成 |
2.4 参数校准 |
2.4.1 校准试验方案 |
2.4.2 校准试验结果与分析 |
2.5 检测性能测试 |
2.5.1 检测性能试验方案 |
2.5.2 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
2.6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检测系统在苹果组织微观力学特性研究的应用 |
3.1 苹果薄壁组织微观力学检测方法优化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案 |
3.1.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苹果薄壁组织微观力学特性检测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2.3 试验方法 |
3.2.4 苹果薄壁组织微观力学特性 |
3.2.5 苹果薄壁组织失效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检测系统在授粉期杂交水稻父本微观力学特性研究的应用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生长指标测定 |
4.1.4 微观力学特性测定 |
4.1.5 宏观力学特性测定 |
4.1.6 数据处理 |
4.2 授粉期杂交水稻父本植株生长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
4.2.1 生长指标测定结果 |
4.2.2 赤霉酸对生长指标影响 |
4.3 授粉期杂交水稻父本微观力学特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3.1 微观力学特性测定结果 |
4.3.2 赤霉酸对微观力学特性影响 |
4.4 授粉期杂交水稻父本宏观力学特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4.5 杂交水稻父本节间微观与宏观力学特性差异分析 |
4.6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大行比杂交水稻制种气力式授粉部件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机械式授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碰撞式授粉研究现状 |
1.2.2 气力式授粉研究现状 |
1.2.3 直升机辅助授粉研究现状 |
1.3 现有机械式授粉研究的不足 |
1.4 研究目的 |
1.5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力式授粉管结构设计与数值仿真参数优化 |
2.1 气力式授粉管结构设计 |
2.1.1 设计要求 |
2.1.2 气力式授粉管结构设计 |
2.2 气力式授粉管计算流体力学建模 |
2.2.1 基本物理参数 |
2.2.2 控制方程 |
2.2.3 计算域与网格划分 |
2.2.4 边界条件与数值求解 |
2.3 气力式授粉管结构参数对内外流场特性影响的单因素仿真试验 |
2.3.1 试验方案 |
2.3.2 气力式授粉管内径对内外气流场特性的影响 |
2.3.3 气流出口宽度对内外气流场特性的影响 |
2.3.4 气流出口长度对内外气流场特性的影响 |
2.3.5 导流板对气力式授粉管气流场特性的影响 |
2.4 气力式授粉管结构参数优化 |
2.4.1 结构参数优化试验设计 |
2.4.2 仿真试验结果汇总 |
2.4.3 各因素对气流出口流速变异系数的影响分析 |
2.4.4 各因素对气流覆盖面积的影响分析 |
2.4.5 各因素对气流覆盖高度的影响分析 |
2.4.6 较优结构参数组合确定 |
2.5 优化参数气力式授粉管验证试验 |
2.6 小结 |
第三章 气流参数对杂交水稻父本穗部运动学特性的影响 |
3.1 杂交水稻父本穗部运动学正交试验设计 |
3.1.1 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2 试验设计 |
3.1.3 试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各因素对穗部位移的影响规律 |
3.2.2 穗部速度的运动学规律 |
3.2.3 穗部加速度的运动学规律 |
3.2.4 较优参数确定 |
3.3 试验验证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气力式授粉管气流速度对花粉分布影响的试验研究 |
4.1 试验方案 |
4.1.1 试验材料 |
4.1.2 仪器与设备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测定方法 |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1 各行父本花粉在不同风速下的一般分布规律 |
4.2.2 各行父本花粉总量的变化规律 |
4.2.3 各父本行工作气流速度优选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气力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田间授粉性能试验 |
5.1 气力式杂交水稻制种授粉机 |
5.1.1 整机组成 |
5.1.2 气力式授粉部件与升降调节部件 |
5.1.3 气流检测与控制器 |
5.1.4 工作过程 |
5.2 气力式授粉管气流工作参数试验优化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各气流参数组合花粉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 |
5.3.2 花粉分布的变异系数分析 |
5.3.3 花粉量分析 |
5.3.4 结实率统计 |
5.3.5 各父本行较优工作气流参数组合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单倍体诱导及应用 |
1.2 单倍体的鉴定 |
1.2.1 染色体计数法与流式细胞术鉴定法 |
1.2.2 形态学鉴定法与气孔数鉴定法 |
1.2.3 分子标记法与遗传标记法 |
1.2.4 放射线辐射法与其他方法 |
1.3 单倍体的加倍方法 |
1.3.1 秋水仙素的加倍原理 |
1.3.2 秋水仙素加倍技术在双单倍体植株诱导中的应用 |
1.4 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1 国外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4.2 国内苜蓿单倍体研究利用现状 |
1.5 真假杂交种的鉴定方法 |
1.5.1 形态学鉴定法 |
1.5.2 细胞学鉴定法 |
1.5.3 物理化学鉴定法 |
1.5.4 生化标记鉴定法 |
1.5.5 分子标记鉴定法 |
1.5.6 SRAP技术原理与方法 |
1.5.7 SRAP技术在杂交种鉴定中的应用 |
1.6 杂交育种与杂种优势分析 |
1.6.1 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
1.6.2 配合力与杂种优势 |
1.6.3 育性与杂种优势 |
1.6.4 不同倍性材料的杂交利用 |
1.7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1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预测 |
1.7.2 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模式 |
1.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9 主要研究内容 |
1.10 研究技术路线 |
2 苜蓿单倍体培养及育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1 材料来源 |
2.1.2 试验药品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组培再生体系的优化 |
2.2.2 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2.2.3 单倍体植株扩繁 |
2.2.4 炼苗移栽 |
2.2.5 花粉育性鉴定 |
2.2.6 自交结实率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的优化 |
2.4.2 流式细胞术鉴定法的优化 |
2.4.3 根尖染色体鉴定法的优化 |
2.4.4 不同倍性苜蓿组培茎段扦插生根率 |
2.4.5 不同倍性苜蓿材料炼苗移栽成活率 |
2.4.6 不同倍性新疆大叶苜蓿部分器官形态差异 |
2.4.7 不同倍性苜蓿自交结荚情况与种子活力 |
2.5 讨论 |
2.5.1 外源激素对苜蓿花药分化培养的影响 |
2.5.2 流式细胞术对植物倍性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3 根尖染色体鉴定的影响因素 |
2.5.4 不同倍性苜蓿的自交不亲和性 |
2.6 小结 |
3 苜蓿双单倍体植株的诱导 |
3.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3.1.1 材料来源 |
3.1.2 试验药品来源 |
3.2 试验方法 |
3.2.1 固体和液体秋水仙素培养基 |
3.2.2 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
3.2.3 分化与生根培养 |
3.2.4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
3.3 数据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秋水仙素处理对出愈率的影响 |
3.4.2 愈伤组织继代改良培养 |
3.4.3 秋水仙素处理对茎段生根率的影响 |
3.4.4 秋水仙素加倍处理后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
3.4.5 双单倍体植株的再分化 |
3.5 讨论 |
3.5.1 不同培养方式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2 不同外植体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3 不同处理因素对加倍效果的影响 |
3.5.4 愈伤组织的继代改良 |
3.6 小结 |
4 不同倍性和育性材料间杂交结实率的比较 |
4.1 试验材料与杂交组合 |
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2.1 物候期观测 |
4.2.2 人工杂交 |
4.3 数据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物候期 |
4.4.2 不同育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3 不同倍性苜蓿杂交组合结实率分析 |
4.4.4 二倍体苜蓿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5 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结实率分析 |
4.4.6 杂交时期对杂交结荚率的影响 |
4.4.7 各因素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 讨论 |
4.5.1 育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2 倍性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3 种间杂交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 |
4.5.4 杂交时期与杂交结实率 |
4.6 小结 |
5 杂交亲本遗传距离分析及杂交种真实性鉴定 |
5.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药品 |
5.2 试验方法 |
5.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5.2.2 SRAP引物 |
5.2.3 SRAP-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
5.2.4 PCR产物检测 |
5.3 数据分析方法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12个杂交亲本SRAP标记图谱分析 |
5.4.2 12个苜蓿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聚类分析 |
5.4.3 杂交种真实性的鉴定 |
5.4.4 各杂交组合杂交种纯度 |
5.4.5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主要因素 |
5.5 讨论 |
5.5.1 苜蓿亲本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与遗传距离分析 |
5.5.2 苜蓿杂交种分子标记特异带与纯度鉴定 |
5.5.3 影响杂交种纯度的因素 |
5.6 小结 |
6 不同倍性的杂种产量性状优势分析 |
6.1 试验材料 |
6.2 试验方法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苜蓿亲本材料的单株地上生物量比较 |
6.4.2 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表现 |
6.4.3 育性和倍性对苜蓿亲本材料产量性状的影响 |
6.4.4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5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4.6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
6.4.7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表现 |
6.4.8 不同倍性杂交组合牧草产量优势表现 |
6.4.9 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性状优势与遗传距离相关性 |
6.4.10 亲本倍性与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牧草产量杂种优势的影响 |
6.5 讨论 |
6.5.1 产量性状对杂种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2 苜蓿强优势杂交组合的筛选 |
6.5.3 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5.4 遗传距离对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影响 |
6.5.5 遗传距离和倍性与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优势形成的关系 |
6.6 小结 |
7 全文讨论 |
7.1 苜蓿单倍体与双单倍体获得的影响因素 |
7.2 苜蓿SRAP分子标记特异带与杂种优势相关性 |
7.3 苜蓿种内与种间杂交结实性的差异 |
8 结论 |
9 本研究创新 |
10 下一步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第一代杂交水稻 |
1.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A-CMS) |
1.1.2 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BT-CMS) |
1.1.3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 |
1.1.4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1.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
1.2 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与第二代杂交水稻 |
1.2.1 光周期敏感型雄性核不育(PGMS) |
1.2.2 温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TGMS) |
1.2.3 湿度敏感型不育(HGMS) |
1.2.4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
1.3 普通雄性核不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 |
1.3.1 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1.3.2 普通核不育水稻繁殖方式 |
1.4 无融合生殖与新一代杂交水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种植 |
2.2.2 育性和农艺性状调查 |
2.2.3 总DNA提取 |
2.2.4 分子标记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 |
2.2.6 候选基因筛查与测序 |
2.2.7 候选基因遗传互补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突变体YM237的雄性不育表型特征 |
2.3.2 突变体YM23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
2.3.3 普通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定位 |
2.3.4 普通核不育性状候选基因分析与测序验证 |
2.3.5 PTC1基因遗传互补载体构建 |
2.3.6 遗传互补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水稻PTC1遗传工程繁殖系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目的基因 |
3.2.2 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方法 |
3.2.3 候选遗传工程繁殖系筛选 |
3.2.4 Southern blot鉴定外源T-DNA拷贝数 |
3.2.5 外源T-DNA数字PCR分析 |
3.2.6 遗传工程繁殖系繁殖不育系种子的效率分析方法 |
3.2.7 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
3.2.8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评价方法 |
3.2.9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
3.2.10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RT-PCR检测 |
3.2.11 转基因花粉失活效率评价方法 |
3.2.12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性、过敏原与抗性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遗传工程繁殖系构建与鉴定 |
3.3.2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效率分析 |
3.3.3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 |
3.3.4 遗传工程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选育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受体材料及恢复系 |
4.2.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
4.2.3 杂交测配与测产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TC1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
4.3.2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筛选 |
4.3.3 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测配和苗头组合选育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全文总结 |
5.1.1 成功构建了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种子的批量繁殖体系 |
5.1.2 建立了定向快速培育ptc1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 |
5.1.3 利用ptc1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 |
5.2 全文讨论 |
5.2.1 控制绒毡层降解的PTC1同源基因适宜于作物普通核不育系的构建 |
5.2.2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与智能不育系异同 |
5.2.3 水稻 ptc1 普通核不育系进一步打破了不育系遗传背景的限制 |
5.3 本研究主要创新与亮点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
(6)杂交稻谷优3301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3.1 母本直播制种 |
1.3.2 母本移栽制种 |
1.4 调查内容 |
1.4.1 生育期与叶龄 |
1.4.2 开花习性与异交结实情况 |
1.4.3 农艺性状与产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育特性比较 |
2.2 开花习性比较 |
2.3 制种产量及产量性状比较 |
2.4 成本及效益比较 |
3 小结与讨论 |
3.1 母本直播制种技术优势 |
3.2 母本直播制种效益优势 |
3.3 母本直播制种生产发展趋势 |
(7)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 |
1.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现 |
1.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利用 |
1.2.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标准和方法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3.1 选育低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
1.3.2 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移 |
1.3.3 科学安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基地和时段 |
1.3.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创新 |
1.4 稻米品质相关研究 |
1.4.1 稻米品质性状构成 |
1.4.2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 |
第2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分析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播始历期 |
2.2.2 叶龄和分蘖 |
2.2.3 上三叶形态特征 |
2.2.4 地上部节间形态特征 |
2.2.5 穗部性状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开颖习性 |
3.2.3 柱头外露率与包颈率 |
3.2.4 柱头活力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项目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 |
5.2.2 供试组合配合力方差 |
5.2.3 稻米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5.2.4 稻米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农艺性状 |
6.2 异交特性 |
6.3 不育起点温度 |
6.4 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特色品牌农业的理论基础 |
2.1 特色品牌农业的定义 |
2.2 特色品牌农业的特征 |
2.3 特色品牌农业的相关理论 |
2.3.1 特色相关理论 |
2.3.2 品牌相关理论 |
2.3.3 区域品牌理论 |
2.4 区域品牌与品牌、市场营销的联系和区别 |
2.4.1 区域品牌与品牌的联系和区别 |
2.4.2 区域品牌与市场营销的联系和区别 |
第3章 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现状研究 |
3.1 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概况 |
3.1.1 绵阳市水稻种业发展历程 |
3.1.2 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的比较优势 |
3.1.3 绵阳市各区县水稻种业优势比较 |
3.1.4 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建设现状 |
3.2 绵阳市政府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发展状况 |
3.2.1 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发展规划 |
3.2.2 水稻种业的政策支持 |
3.2.3 水稻种业基地建设与保障情况 |
3.2.4 水稻种业质量监管 |
3.2.5 水稻种业质量保证的农民技术培训 |
3.2.6 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建设与推广 |
3.2.7 小结 |
3.3 绵阳市水稻种业企业特色品牌的发展路径—以四川省国豪种业公司为例 |
3.3.1 企业简介 |
3.3.2 企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 |
3.3.3 小结 |
第4章 发展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问题研究 |
4.1 科研创新能力对水稻特色品牌发展的贡献力度不够 |
4.1.1 科研费用投入较低 |
4.1.2 科研人才层次有待提高 |
4.2 种子品种间差异不明显,导致特色品牌竞争力较低 |
4.3 生产基地问题凸显,种子生产质量难以稳定 |
4.3.1 政府没有具体的统一建设标准 |
4.3.2 农户分散,集约化程度低 |
4.3.3 基础设施薄弱,不利于制种效益的发挥 |
4.4 对水稻种业品牌建设不到位,阻碍特色品牌发展 |
4.4.1 政府有地理标识认证,但无具体计划和实施方案 |
4.4.2 申请专利和新品种权保护少,市场乱象损害品牌形象 |
4.4.3 对种子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不够 |
4.4.4 产品细分不充分,不能使品牌有效占领市场 |
4.4.5 农户与企业信息不对称,导致售后服务不及时 |
第5章 发展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对策研究 |
5.1 提升种业自身实力,增强特色品牌竞争力 |
5.1.1 加大科研费用的投入力度和支持力度 |
5.1.2 引入种业人才,重视人才的培养 |
5.1.3 提升种子企业实力 |
5.2 合体规划,建设高标准生产基地 |
5.3 增加品种差异,提升种子竞争力 |
5.4 加强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建设与推广 |
5.4.1 重视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的建设和保护 |
5.4.2 多途径对外宣传,提高特色品牌知名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喷施中的雾滴沉积机理及作业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植保无人机航空施药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1.2.1 植保无人机航空变量施药技术 |
1.2.2 植保无人机航空静电施药技术 |
1.2.3 其他航空施药关键技术 |
1.3 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研究进展 |
1.4 植保无人机关键喷施部件及作业效果研究进展 |
1.4.1 植保无人机关键喷施部件研究 |
1.4.2 植保无人机作业效果研究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
2.1 雾滴沉积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
2.1.1 雾滴粒径 |
2.1.2 气象因素 |
2.1.3 喷头类型 |
2.1.4 作业参数 |
2.1.5 药液理化特性 |
2.2 航空喷施雾滴沉积机理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植保无人机作业参数对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
3.0 引言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仪器设备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结果及因素显着性分析 |
3.2.2 不同飞行高度下雾滴沉积分布 |
3.2.3 同一飞行高度下雾滴沉积分布 |
3.2.4 不同飞行高度下雾滴飘移分布 |
3.2.5 同一飞行高度下雾滴飘移分布状况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雾滴粒径参数对航空喷施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设备 |
4.2.2 试验方法 |
4.2.3 喷头粒径测量 |
4.2.4 样本处理及统计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靶区内雾滴沉积结果 |
4.3.2 靶区内雾滴沉积穿透性 |
4.3.3 雾滴飘移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植保无人机旋翼下方风场对雾滴沉积分布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仪器设备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数据处理结果 |
5.3.2 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
5.3.3 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穿透性的影响 |
5.3.4 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均匀性的影响 |
5.3.5 风场对雾滴飘移的影响 |
5.3.6 讨论 |
5.4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1 数据处理结果 |
5.4.2 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量的影响 |
5.4.3 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穿透性的影响 |
5.4.4 风场对有效喷幅区内雾滴沉积均匀性的影响 |
5.4.5 风场对雾滴飘移的影响 |
5.4.6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6 植保无人机精准作业参数研究 |
6.1 植保无人机飞行参数和飞行质量的评价与分析 |
6.1.1 引言 |
6.1.2 试验设备和方法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植保无人机航空喷施作业有效喷幅的评定与分析 |
6.2.1 引言 |
6.2.2 材料与方法 |
6.2.3 结果与分析 |
6.2.4 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有效方法探究 |
1.2 土地适宜性评价国内外综述 |
1.2.1 国外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基于GIS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1.2.3 基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2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因素识别 |
2.1 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简介 |
2.2 目标区D县自然地理气候概况 |
2.3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选择条件 |
2.4 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 |
2.4.1 自然地理条件影响因素 |
2.4.2 生态气候条件影响因素 |
2.4.3 社会环境条件影响因素 |
2.5 本章小结 |
3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初步评价 |
3.1 AHP评价方法选用依据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权重计算 |
3.4 本章小结 |
4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重要影响因子GIS分析 |
4.1 Global Mapper、ArcGIS、SRTM任务DEM数据简介 |
4.2 D县行政区划分析 |
4.3 D县制种优势海拔地域及流域分析 |
4.4 D县生态气候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优化评价 |
5.1 熵权法简介 |
5.2 熵权法赋权步骤 |
5.2.1 数据标准化 |
5.2.2 信息熵求解 |
5.2.3 熵权法权重计算 |
5.3 本章小结 |
6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数据综合评价 |
6.1 基于ArcGIS的建模制图及评价数据结果 |
6.2 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土地适宜性数据综合评价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专家评分调查表 |
附录2 目标区D县三个区域十项指标熵权法专家调查函 |
四、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无人飞机水稻和油菜制种田作业视觉辅助导航方法研究[D]. 郭祥雨.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农业物料微观力学检测系统研制与应用[D]. 郝一枫. 浙江大学, 2021(01)
- [3]大行比杂交水稻制种气力式授粉部件研制[D]. 姚福强. 浙江大学, 2020(01)
- [4]苜蓿单倍体培育及其杂交结实性与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分析[D]. 徐舶.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D]. 余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6]杂交稻谷优3301母本直播制种技术研究[J]. 陈建民,周军爱,罗炜强,温怀常,顾建强,王锋. 中国稻米, 2020(01)
- [7]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D]. 尹晴.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8]绵阳市水稻种业特色品牌发展路径研究[D]. 师俪俪. 西南科技大学, 2019(12)
- [9]植保无人机在水稻喷施中的雾滴沉积机理及作业参数研究[D]. 陈盛德.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10]D县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D]. 王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