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制造放射性同位素源泵浦的连续激光器的可能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莲[1](2021)在《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及其在生物和材料上的高通量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30年中,具有微型化的设计的微流控技术已在生物学和化学合成分析领域得到普遍的发展和应用,得益于微加工技术的进步,微流控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升到皮升范围内操纵流体的技术,通常采用微流控芯片,被称为“芯片上的实验室”,因为它能够涵盖生物和化学实验室的最基本的功能。由于液滴适用于分割和隔离反应物,并具有类似于宏观反应器的各种条件的模拟能力,能够使化学和生物分析达到常规实验室工作流程无法实现的规模和速率,因此将微液滴应用于微生物/化学实验对于研究人员来说具有极为开阔的研究前景。然而,由于传统的液滴微流控技术需要使用复杂的外部设备,且在液滴的稳定形成、保存及可跟踪分析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众多研究人员开始采用基于表面张力的开放式微阵列技术,以应对在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需求。与传统液滴微流控技术中的生成液滴的周围油相或孔板中的物理壁表面不同,化学图案化区域表现出疏液边界的特性,可防止液体在表面的移动和合并。因此,在不需要表面活性剂的情况下,在平坦的表面上也可以产生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尺寸可达几微米甚至纳米的液滴。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由于其具有平台易于制造、高密度的阵列排布以及开放的特点,使其在开发下一代高通量应用的微型化平台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比如高通量筛选活细胞和在表面液滴阵列中的化学合成反应。在本论文中,我们着眼于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试图解决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基于表面的亲疏水修饰技术,搭建了不同的开放式微阵列平台,并将它们应用于生物分析和化学合成。首先,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的浓度梯度阵列的形成方法。与传统液滴微流控芯片相比,不需要复杂的外部设备和装置,仅仅需要一台涂布仪和自制的三明治结构刷头,即可通过涂布法在微孔板芯片上形成浓度梯度的阵列。通过在涂布过程中控制环境的湿度,可以抑制微孔内溶液的蒸发。该平台可用于肺癌细胞的培养,通过自制的容器可以在细胞的培养过程中减少细胞培养液的损失。通过在细胞阵列上涂布形成药物的浓度梯度,能够研究药物浓度梯度作用下细胞的生存凋亡情况。本平台的开放特征为实验过程中多步操作提供了机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为该平台在生物分析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拓展的空间。其次,本文建立了一个多层可对准的开放式阵列微流控平台,用于材料的合成与原位表征。针对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化学合成过程,对于多种反应物参与共沉淀反应的特点,设计了一个定位底座,用于多种反应物溶液微阵列之间的对准和反应,并且在底部放置表面亲水图案化的硅片,用于承接沉淀的样品,方便后续对样品进行原位的后处理和表征。通过对不同环境条件下以及不同反应物浓度下得到的样品进行原位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的表征,可以研究得到不同的反应条件对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形貌、尺寸分布以及晶相的影响,对于材料的合成条件的高通量筛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最后,本文开发了一种在开放式阵列微流控平台上高通量制备形貌和尺寸分布可控的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棒单晶阵列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全光子式密码原语的形成和加密通信。采取了一种溶剂气氛辅助的重结晶方法,通过控制前驱物溶液液滴的蒸发环境条件,使晶体的形核和生长过程缓慢进行,从而优化了单晶形貌。这对于全无机钙钛矿在表面的微液滴合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借助于单晶阵列具有的尺寸分散特征,结合钙钛矿单晶的尺寸依赖性激光发射行为,可将这样的单晶阵列作为一个天然的物理不可复制函数。在制定相应的编码规则的前提下,通过激光扫描收集单晶阵列的激光发射信息,可将单晶阵列转化编码为密码原语,用于加密通信。综上所述,本论文针对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需求,搭建了三种不同的开放式微阵列平台,实现了开放式浓度梯度阵列的高通量制备,并将其应用于癌细胞的高通量药物筛选以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高通量合成和原位表征,还制备了全无机钙钛矿纳米棒单晶阵列,并将其应用于全光子式密码原语的形成。
杨镇[2](2020)在《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蓝光激光在水下激光通讯、荧光激发及高密度信息存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在目前存在的几种产生蓝光激光的方法中,采用双光子激发及四波混频原理可以实现由泵浦光到蓝光激光的直接转化,近年来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本论文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在对铷原子52S1/2→72S1/2的双光子激发(TPE)及四波混频效应(FWM)的研究中,发现在共振位置附近存在着显着高于经验值的宽谱共振情况,据此现象首次分析并提出了双光子共振增强下的超拉曼效应(HRE)对铷高能级体系的可能影响,并给出了激发态上能级为72S1/2时得到的420.3nm及421.7nm两种四波混频激光输出及其强度调控情况。然后,在对铷原子52S1/2→62D3/2及52S1/2→62D5/2的研究中,发现在荧光信号中存在着波长显着长于泵浦激光波长的部分,据此现象首次分析并提出了 Energy-pooling效应对铷高能级体系的可能影响;同时,在体系温度为1 85℃时,首次观测到了 62D5/2→62P1/2这一反常跃迁现象,进一步证实了双光子共振增强下的超拉曼效应(HRE)对铷高能级体系的可能影响;此外,本实验还首次实现了 358.7nm、359.1nm、420.3nm及421.7nm的蓝光及紫外激光输出并对其强度进行了调控。
王子涵[3](2020)在《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研究》文中指出生物组织层析成像属于强散射介质成像,在此类介质的层析成像中,信号光子数少、成像信噪比低,难以实现高分辨力和大层析深度。因此,生物组织层析成像一直是光学成像领域的一个有挑战性的课题。在生物组织成像中,提高层析成像系统的灵敏度和杂散光的抑制能力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基于Nd:YVO4微片激光器的激光移频回馈技术具有极高的光学增益,可达106量级;微米级的激光束腰作为天然的空间针孔滤波器,可有效的滤除杂散光子。将该技术用于生物组织层析成像,有可能实现高分辨力成像和大深度层析成像。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Nd:YVO4微片激光器的激光移频回馈共聚焦成像技术。在系统研究Nd:YVO4微片激光器移频回馈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激光共聚焦成像技术,提出了激光回馈共聚焦成像方法。设计并搭建了Nd:YVO4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实验系统及参数一致的激光共聚焦层析成像系统,通过实验测试了两套成像系统的横向分辨力、纵向分辨力、灵敏度及稳定性,证明了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与传统激光共聚焦层析成像系统横、纵向分辨力一致,同时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最后,利用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系统对洋葱鳞叶表皮组织进行了层析成像,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多方位、不同类型的三维显示及二维层析图像的图像处理。研究表明,Nd:YVO4微片激光器移频回馈共聚焦成像系统横向分辨力约为1.1μm,达到普通光学成像系统的1.4倍;纵向分辨力约为20μm,应用于洋葱鳞叶表皮组织时能够清晰地探测到细胞壁排列的分界结构,证明其对生物组织具有较高精度层析成像的能力。
徐守磊[4](2019)在《Tm2O3、Yb2O3和Ho2O3掺杂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单晶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文中认为ZrO2晶体因为具有熔点高(2700°)、禁带宽度宽(5.0 eV)和声子能量低(470 cm-1)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光学器件、氧敏元件、高温测温传感器、固态燃料电池电解质和航空发动机叶片涂层等领域。将6 mol%、8 mol%、10 mol%和12 mol%的Y2O3掺入ZrO2,利用光学浮区炉制备了较大尺寸(Φ7×70mm)高质量的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晶体(分别记为6YSZ、8YSZ、10YSZ和12YSZ);并以8YSZ为基质材料,掺入不同浓度的稀土氧化物(Tm2O3、Yb2O3和Ho2O3)并生长成相应的晶体,分别记为:Tm2O3:YSZ、Yb/Tm:YSZ和Ho/Yb/Tm:YSZ晶体。通过XRD、Raman光谱和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试了晶体样品的微观结构;采用UV-Vis-NIR吸收光谱、PL和PLE谱表征了晶体的光学性能并计算了晶体样品的色坐标和色纯度参数;运用J-O理论、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了晶体样品的振子强度、发光性能以及YSZ晶体的电子结构等信息。通过分析不同激活离子在8YSZ基质晶体中的发光特性,探究了电子结构、稀土离子4f电子和微观缺陷等深层次因素影响晶体光学性能和磁学性能的物理机制。不同含量Y2O3稳定的ZrO2晶体测试结果表明:6YSZ晶体为四方和立方混合相结构,导致其为乳白色不透明状晶体,8YSZ、10YSZ和12YSZ晶体为立方相结构;随Y2O3含量的增加,晶格常数增加,平均正电子寿命τm增加,光学带宽减小。PL和PLE谱上分别有一个位于416 nm和250 nm的发射峰和激发峰;8YSZ、10YSZ和12YSZ晶体在小磁场范围内均显示出弱铁磁性,且饱和磁化强度随Y2O3含量的增加饱和增加。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氧化钇稳定氧化锆晶体的价带和导带分别主要由O的2p电子和Zr的4d电子构成,Y的4d电子主要对价带底有贡献;且随着Y2O3含量的增加,Zr-O键键长变短,Zr4+逐渐由八配位向七配位转变,同时价带向Fermi能级移动,导致缺陷增多,禁带变窄。因此,8YSZ晶体由于光学透过性好且含有较少的缺陷可作为发光材料的基质晶体。对于Tm2O3:YSZ晶体,所有晶体均为立方相结构,在200-800 nm范围内有四个吸收峰,分别位于356 nm(3H6→1D2)、460.5 nm(3H6→1G4)、678.5nm(3H6→3F2,3)和784 nm(3H6→3H4),随着Tm2O3含量的增加,光学带宽增加;晶体在356nm的光激发下,得到分别位于487 nm、497 nm和656.5nm处的强蓝光峰和弱的红光以及红外发射峰;Tm2O3的含量为0.5 mol%时,蓝光发射强度最大。0.5 mol%Tm2O3:YSZ晶体的最大发光强度分别是0.5mol%Tm2O3:YSZ陶瓷和0.5mol%Tm2O3:YAG晶体的1.37倍和1.42倍,且发光光谱色纯度高达99%,因此YSZ晶体可作为Tm3+发光的基质晶体。不同浓度Yb2O3和0.5 mol%Tm2O3共掺的YSZ晶体测试表明,所有晶体均为立方相结构,Yb3+主要占据Y3+位。在200-1800 nm总共观察到7个吸收峰,可见光区的四个吸收峰峰主要是Tm3+的贡献,近红外光区的三个吸收峰分别来自于Tm3+的3H6→3H5(1200 nm)和3H6→3F4(1721.5 nm)跃迁以及Yb3+的2F7/2→2F5/2(850-1000 nm)跃迁,并且Yb3+的吸收截面约为104.09×10-2020 cm-2。在980 nm激光激发下,得到分别位于488 nm、658 nm和800 nm三个上转化发射峰,Yb2O3的浓度为2.0 mol%时,晶体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且上转换蓝光和红光为三光子过程,近红外光为双光子过程;J-O理论计算得到Ω2、Ω4和Ω6分别为0.41×10-2020 cm2、0.12×10-2020 cm2和0.15×10-2020 cm2,Ω2>Ω4说明Tm3+主要占据7配位的Zr4+位;2.0Yb/Tm:YSZ晶体在980 nm激光激发下,1G4→3H6(488 nm)处的寿命为7.72ms。以上结果表明Yb/Tm:YSZ晶体可应用于激光和荧光的输出。对于不同浓度的Ho2O3和0.5 mol%Tm2O3以及2.0mol%Yb2O3共掺的YSZ晶体,XRD和Raman测试表明该系列晶体为四方相结构,在200-800nm范围内,除了Tm3+的四个吸收峰外,还观察到Ho3+的六个吸收峰,分别位于383 nm(5I8→5G4+3K7)、417 nm(5I8→5G5)、447 nm(5I8→5F1+5G6+3K8+5F2)、485 nm(5I8→5F3)、537 nm(5I8→5F4+5S2)和636nm(5I8→5F5),随着Ho2O3含量的增加,光学带宽分别为4.77 eV、4.78 eV、4.23 eV、4.21 eV、4.25 eV和4.25 eV。晶体在356 nm的光激发下,得到4个分别位于461 nm、551 nm、658 nm和760 nm的蓝光、绿光、红光和近红外发射峰,Ho3+的掺入抑制了蓝光的发射导致蓝光强度越来越低。晶体在448 nm的光激发下,得到3个分别位于551 nm、656 nm和757 nm的绿光、红光和近红外发射峰,绿光发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Ho2O3的浓度为0.75 mol%时,晶体样品的绿光发光强度最大,之后随着Ho2O3含量的增加,非辐射弛豫的概率增加。980 nm激光激发下,得到4个分别位于488 nm、539.5 nm、670.5 nm和800 nm的蓝光、绿光、红光和近红外发射峰,当Ho2O3的浓度为0.5 mol%时晶体的上转换绿光和红光强度最大,之后由于出现浓度猝灭现象;相对于Tm3+,Ho3+从Yb3+吸收能量更有效率,因此导致Tm3+的蓝光发射的减弱。Ho3+上转换发光临界距离为0.82 nm小于下转换发光临界距离1.097 nm,因此Ho3+在上转换发光中出现浓度猝灭现象时的浓度较低。对于Ho/Yb/Tm:YSZ晶体,参与Tm3+和Ho3+上转换的光子数都有所减少,说明Ho3+的掺入简化了发光过程,提高了发光效率。因此,Ho/Yb/Tm:YSZ晶体可作为一种潜在的高效上转换荧光晶体。
方娜[5](2019)在《脑肿瘤的多光子显微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脑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占全身肿瘤发生率的20%。当脑部发生肿瘤时,无论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都会对脑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肿瘤类型和肿瘤级别不同,治疗和手术的方案会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术前术中定位与定性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对治疗的是否成功及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现有临床诊断脑肿瘤技术其分辨率一般都为"毫米"量级,无法对脑肿瘤进行准确的诊断。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技术,既具有超高成像分辨率,又同时具备进行原位无损无标记诊断的优势,是脑肿瘤临床诊断乃至医学发展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近年来,多光子显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治疗之中,并且获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比如其成像深度较深、对生物组织的光漂白和光损伤较低、灵敏度高、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等。多光子显微技术不仅可以在亚细胞水平上获得生物组织的微结构,还能够获得生物组织的荧光光谱信息。本文中,我们利用多光子显微技术对脑肿瘤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利用多光子显微技术对最常见的脑实质内肿瘤(胶质瘤)进行成像研究,探讨了多光子显微技术在脑实质内肿瘤显微特征分析的能力。结果表明(1)多光子显微技术可以对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进行成像,获得识别胶质瘤的光学诊断特征。(2)结合图像处理与多光子显微技术还可以同时对胶质瘤的微环境和代谢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3)多光子显微技术可以对胶质瘤的血管显微成像,进一步结合图像处理可以对胶质瘤的血管的形态、血管周围胶原的沉积程度、血管的增生程度进行定量的分析。(4)结合图像处理与多光子还可以进一步自动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胶质瘤。其次,我们利用多光子显微技术对最常见的脑实质外肿瘤(脑膜瘤)进行成像研究,探讨了多光子显微技术在脑实质外肿瘤显微特征分析的能力。结果表明(1)多光子显微技术不仅可以识别脑膜瘤还可以区分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上皮型,纤维型,砂粒体型,血管型和过渡型)。(2)多光子显微术还可以探测脑膜瘤对周围脑实质组织的侵袭。再次,我们还拓展到其他脑肿瘤的研究进一步验证多光子显微技术在脑肿瘤显微特征分析的能力。(1)开展了与胶质瘤影像学特征相似的另外两个脑实质内肿瘤: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的研究,萃取了识别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的光学显微特征,结合图像处理提取了定量的诊断参数。(2)开展了与脑膜瘤影像学特征相似的脑实质外肿瘤:神经鞘瘤的研究中。获取了识别神经鞘瘤的光学显微特征,结合图像处理提取定量的诊断参数。(3)拓展了多光子显微技术在除诊断外其他方面的应用,定量评估了垂体腺瘤的质地。以上研究结果证明多光子显微技术在脑肿瘤研究应用的可行性。为脑肿瘤的研究提供新的可视化方法,也为多光子显微技术未来在临床脑肿瘤诊断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刘欣[6](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耿瑜阳[7](2019)在《罗布荒原InSAR DEM建立与典型水文地形时空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区既是全球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地区,又是潜在的自然资源宝库。地处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东缘,罗布泊作为中国最大的内陆河流塔里木河的尾闾湖,其繁盛和消亡不仅反映了干旱区湖泊变化的一般规律,而且记录了这一地区环境变化的丰富信息。近年,罗布泊周边的罗布荒原中发现了大量历史时期人类遗址,该地区成为了新疆历史、地理、生物、地质、环境演变研究的一个典型区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成为科学界探险和考察的热点区域。罗布荒原的地形是研究罗布泊水体变迁和环境演化过程的重要基础,具有显着的科研价值。由于罗布荒原环境恶劣、人迹罕至,大范围的地面测量难以实现;该地区地势平坦,在近百公里的距离范围内高差仅有数米,目前已有的地形资料,无论是从空间分辨率、高程精度以及覆盖范围上都难以满足罗布荒原地形特征分析的需求,而现有的实地测量结果甚至互相矛盾,因此,对该地区地形特征单元的认知一直未能在学术界达成一致。近年来,德国宇航局发射的Terra SAR-X/Tan DEM-X(TSX/TDX)双星干涉雷达测量系统主要用于获取全球高程模型和研究地表形变。本文利用TSX/TDX数据生成了全面覆盖罗布荒原的高分辨率高精度DEM,覆盖面积约35,000 km2。根据Tan DEM-X In SAR DEM,结合雷达影像与高分辨率光学图像,本文重点解译了罗布泊湖盆区、喀拉库顺洼地、中央洼地、楼兰洼地、西部河网区等典型的水文地形,深入分析了该地区水文地形的空间特征与古环境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罗布荒原古环境研究中缺少可靠的地形数据,以及该地区环境恶劣、面积广阔、地势平坦等特点,引入TSX/TDX单视复数斜距配准影像作为数据源,深入分析该雷达系统的各项误差和成像几何条件,发展了单景TSX/TDX In SAR DEM高程误差方程模型,提出了基于GLAS激光测高数据和同名连接点的罗布荒原TSX/TDX区域网平差方法。该方法大幅降低了相邻DEM之间的相对高程误差,生成的数字高程模型全局绝对高程精度优于1 m,是目前为止该地区综合质量最高的公开高程数据。(2)针对罗布泊湖域范围大小存在争议的问题,利用本文生成的高精度DEM和ALOS Scan SAR的解译结果,结合野外实地考察验证和近现代科学考察资料,论证了790 m等高线所对应的罗布泊湖岸线空间范围,其面积8,720 km2,可容纳水量16.5±2.6亿m3,首次对罗布泊湖盆的历史时期水量进行科学估算。(3)针对罗布泊是否为“游移湖”所引发的科学争议,梳理了正、反两方的论据,并利用本文生成的DEM解译了斯文赫定所发现的楼兰洼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范围。该结果表明,在罗布泊湖盆区以西,除了喀拉库顺之外,还存在着一片地形洼地,而这一洼地正是“游移湖”争论中一直被忽视的地理单元。本文结合近现代科学考察、年代学和沉积物研究成果,论证了楼兰洼地的形成时间应不晚于公元1200年,为楼兰文明、罗布泊之间的关系与古环境变迁研究提供了新的突破口。
刘宏翔[8](2018)在《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太赫兹波是频率介于微波与红外光之间的电磁波,具有光子能量低与穿透性特殊的特点。许多生物大分子的振动与转动能级位于此频段,有助于获取指纹谱,因而使得太赫兹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成为太赫兹科学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太赫兹波生物医学光谱成像检测需求,在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机理、技术及细菌与生物组织等样本检测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理论研究衰减全反射方式下太赫兹波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了倏逝波穿透深度与有效厚度的影响因素,以及后者在弱吸收样品近似与精确求解下的差异。推导了连续与脉冲源下样品参数的提取方法,特别对连续源系统中的样品提出了基于近似有效厚度的折射率与吸收系数计算方法,对脉冲源系统中的样品以葡萄糖溶液为例,定量评估了系统的检测极限与灵敏度。2.理论和实验研究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技术。分别提出了基于垂直扫描和水平扫描移动棱镜原理的成像方法,开展了基于棱镜设计与偏振选择的系统优化,仿真分析了入射光斑大小及收集透镜焦距对信号收集的影响,提出了改进型收集光路与棱镜补偿机制,用以提升结果精确度和优化图像分辨率。对于垂直方法,利用p偏振入射底角为21?-31?的三角形棱镜获得了最佳结果精确度与重复性。对于水平方法,使棱镜出射光位置不变优化了信号收集,使取样光斑不受光路多次反射影响提高了结果精度,使扫描过程中焦点偏移量大大减小改善了分辨率退化问题,最终实现大尺寸样本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精确度成像。3.利用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实现细菌的原位检测。结合异种细菌对太赫兹波差异吸收的特点及衰减全反射方式下样本无复杂预处理探测的优势,实现了同种与异种细菌的原位识别与区分。针对原始图像中细菌与琼脂培养基对比度较低的现象,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了细菌的自动定位、附色与鉴别。定义细菌吸收与琼脂吸收比作为菌种区分的量化指标,显着提高结果重复性与稳定性。4.利用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实现多种生物组织的快速无标记检测诊断。根据不同种类与状态组织对太赫兹波介电响应的差异,对新鲜猪肉,比较其肥瘦部位在不同入射角、频率、温度与成像装置下的区分效果,探求大尺寸组织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探测的实验条件。对鼠脑创伤,比较样本不同探测截面与切取方式下的检测效果,评估诊断的可靠性,并通过分析创伤灶对应水肿区域面积的大小,实现创伤分级诊断。对鼠脑胶质瘤,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快速定位病变部位,并通过定义胶质瘤区域与正常区域反射率的比值,实现肿瘤的定量识别,再采用正常组织灰度均值归一化方法,增强不同次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实现肿瘤的边界划分。
邹开顺[9](2018)在《离子掺杂与热处理调控二氧化钛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拓展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晶在太阳能电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了离子掺杂和热处理温度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以钛酸丁酯作为钛源,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浓硝酸作为稳定剂和催化剂,冰醋酸作为抑制剂,掺杂稀土硝酸盐和碱金属硝酸盐作为发光光谱调控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晶。利用XRD、SEM、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等对纳米晶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为了得到高效上转换红光材料,通过改变Yb3+掺杂浓度和热处理工艺,调控TiO2:Er3+,Yb3+纳米晶结构,进而改善其上转换发光性能。TiO2:Er3+,Yb3+纳米晶较强的红光辐射归因于交叉驰豫过程。二氧化钛较高的声子能可诱导更强的非辐射跃迁,促进发光离子间的交叉弛豫,有助于辐射红光波段的上转换荧光。通过控制TiO2:Er3+,Yb3+纳米晶的退火温度和Li+掺杂浓度,得到高效上转换绿光。涉及到的非线性跃迁过程主要有3个:(1)ESA:4I11/2(Er)+a photon(980nm)→4F7/2,(2)ET:2I11/2(Er)+2F5/2(Yb)→4F7/2(Er)+2F7/2(Yb),和(3)ET:4I11/2(Er)+4I11/2(Er)→4F7/2(Er)+4I15/2(Er)。上述机制可以将Er3+从4I11/2能级激发到4F7/2能级。由于4F7/2能级寿命较短,Er3+比较容易无辐射弛豫至较低的激发态能级2H11/2或者4S3/2。由4S3/2→4I15/2辐射跃迁,产生波长为550 nm的绿光。通过改变Ho3+、Yb3+和Li+的浓度和热处理温度,调控TiO2:Ho3+-Yb3+纳米晶的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随着煅烧温度升高,TiO2纳米晶的晶格结构由锐钛矿相转变为金红石相。Ho3+和Yb3+抑制TiO2的相变,而Li+减弱了这种抑制作用。当退火温度为700℃,Li+掺杂浓度是6.5 mol%的时候,TiO2:Ho3+-Yb3+纳米晶表现出最佳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其绿光和红光发光强度分别比未掺Li+样品提高约24倍和10倍。研究了Li+的助熔作用、电荷补偿作用对纳米材料上转换发光的增强效应。Ti4+被Ho3+和Yb3+的替代引起的电荷不平衡,可以被Ti4+→Ho3+(Yb3+)+Li+补偿。当Li+离子掺杂完全平衡Ho3+(Yb3+)和Ti4+之间的电荷差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发光强度。Li+掺杂促进了Ho3+和Yb3+在基质中的固溶,降低了团簇效应,提高了TiO2:Ho3+-Yb3+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表明,Li+主要以填隙方式进入到基质晶格中。
罗辑[10](2018)在《基于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场的电子加速与辐射研究》文中提出粒子加速器的出现是人类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粒子加速器的发展也一直代表着人类探索物理本质的最前沿。然而目前传统加速器和基于传统加速器的同步辐射装置的发展却越来越难以跟上人类科学研究的快速步伐。近年来,激光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超短超强激光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物理学中高能量密度物理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发现了新型的粒子加速原理:激光尾波场加速。相比于传统加速器,激光尾波场中的电子加速梯度可以高出3个数量级,能够将当前动辄长达数公里的大型传统加速器缩小到台面尺度,有望成为下一代TeV量级加速器的备选方案;也具备将需要利用高能电子的传统同步辐射装置小型化和实用化的潜力。然而基于激光尾波场加速产生的高能电子和辐射相比目前已经成熟的传统加速器和辐射源还有一定的缺点,有待科研人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中,我们将就基于激光尾波场的电子加速和辐射产生过程,如电子能量提高、电子注入方式、辐射产生方案等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希望将激光尾波场加速推向实用。本学位论文除绪论外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工作: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场中的电子加速过程。首先,我们将提出一种新的激光尾波场加速级联耦合方案。通过使用曲率渐变的弯曲等离子体通道作为加速器的过渡级,我们实现了激光脉冲传播方向的改变,并且保证了新激光在下一级直等离子体通道中传输时横向振荡和激光包络扭曲变形的最小化,借助电子束在等离子体中传输时自身激发尾波场对电子束的聚焦效应,该方案可以获得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级联耦合。在保证电子束品质的前提下,使已被前级激光尾波场加速的电子束再次获得加速,为未来制造TeV能量级别的激光尾波场加速器和对撞机奠定基础。接着,我们将研究空泡机制下激光尾波场中的边界层电子。我们观察到空泡边界层中的部分电子会获得较高的横向动量,并从空泡两侧横向出射离开尾波场。根据电子从空泡边界鞘层中分离位置的不同,我们区分出了三种边界波:在鞘层尾部越过中心轴出射的尾部波,在鞘层中部平行于激光传播方向向后出射的侧面波和在鞘层头部出射的弓形波。通过研究这些边界波中电子的动力学,我们发现使用光强较低、焦斑较大的激光和相对高的等离子体密度可以抑制高能边界层电子波的形成,从而提高激光尾波场加速中能量从激光脉冲向被加速电子束转化的效率。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将就如何应用具有一定能量的边界层电子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我们将研究驱动光与高相对论强度注入光作用下的电子注入和加速。我们观察到当两束光具有一定延时,无法发生直接碰撞时,依然能获得准单能的高能电子束。进一步分析后,我们发现此条件下存在尾波碰撞引起的电子注入,并且延时的微调会导致背景电子注入电量受所处尾波场相位的影响发生变化。同时该尾波场碰撞机制也具备了作为新型的诊断方法对尾波场的结构进行探测的潜力。第二部分重点研究激光尾波场中可调谐的电子辐射。首先,我们提出了激光在等离子体通道中偏轴或倾斜入射时,会由于被加速电子的横向振荡产生类同步辐射X射线。这种振荡的频率和幅度均不随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变化,与通常的betatron振荡不同而更接近电子在同步辐射光源中的运动方式。此方案中只要改变激光入射参数和等离子体通道的参数就能改变电子振荡的周期和幅度,从而调节产生X射线的辐射区域、辐射频谱等性质。通过高维粒子模拟将上述方案推广到更一般的三维情形后,我们发现当激光入射波矢方向与等离子体通道中心轴异面时电子的振荡轨迹将变成螺旋形并在远场产生中空的椭圆或圆形辐射分布。由于螺旋运动中电子的横向速度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会辐射出在不同方向偏振的光子。模拟中我们能够在辐射接收面上的不同位置得到不同偏振的辐射,也能通过改变激光的入射参数调整辐射的偏振方向。最后,我们研究了激光尾波场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与高相对论强度散射光发生的汤姆逊散射。通过数值模拟对高阶非线性汤姆逊散射实验进行了理论分析,确认了高阶多光子汤姆逊散射的阶数,并揭示了远场辐射菱形的分布特征来源于电子束与激光束的空间匹配效应。
二、关于制造放射性同位素源泵浦的连续激光器的可能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制造放射性同位素源泵浦的连续激光器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1)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及其在生物和材料上的高通量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 二维表面异构化的方法 |
1.4.1 亲水性/疏水性交替图案的制备 |
1.4.2 表面不对称结构的制备 |
1.5 表面张力限制下液滴的产生和控制 |
1.5.1 表面张力限制下液滴的产生 |
1.5.2 表面张力限制下液滴的控制 |
1.6 STORM技术的应用现状 |
1.6.1 单细胞/分子/粒子的封装与分析 |
1.6.2 高通量合成和筛选 |
1.7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开放式浓度梯度阵列的高通量制备及药物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设备及平台搭建 |
2.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平台搭建 |
2.3 开放式浓度梯度阵列的制备及模拟计算 |
2.3.1 浓度梯度阵列的制备 |
2.3.2 浓度梯度阵列的模拟计算 |
2.3.3 浓度梯度阵列的实验结果 |
2.4 开放式阵列上细胞的培养与药物筛选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放式浓度梯度阵列用于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合成条件筛选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设备和平台搭建 |
3.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
3.2.2 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平台搭建 |
3.3 开放式阵列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制备 |
3.3.1 反应物溶液配制 |
3.3.2 微孔板对准合成普鲁士蓝类化合物 |
3.4 开放式阵列上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原位表征 |
3.4.1 扫描电镜表征 |
3.4.2 X射线衍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式阵列上钙钛矿纳米线的制备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设备及平台搭建 |
4.2.1 实验试剂及来源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平台搭建 |
4.3 钙钛矿纳米线单晶阵列的制备 |
4.3.1 钙钛矿前驱物溶液配制 |
4.3.2 钙钛矿纳米棒单晶阵列的溶液法合成 |
4.4 钙钛矿纳米线单晶阵列的表征 |
4.4.1 形貌和结构表征 |
4.4.2 光学测试表征 |
4.5 开放式钙钛矿纳米线阵列在密码通信方面的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结论 |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蓝光激光的典型应用 |
1.3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1.3.1 二极管泵浦碱金属蒸气激光器 |
1.3.2 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器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双光子泵浦铷原子基本理论 |
2.1 铷原子基本性质 |
2.1.1 简介 |
2.1.2 物理性质 |
2.1.3 化学性质 |
2.2 非线性光学现象及三阶极化率 |
2.3 四波混频效应及双光子激发 |
2.4 超拉曼效应 |
第三章 7S能级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实验 |
3.1 能级分析及实验装置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7S能级的最佳共振位置 |
3.2.2 7S能级与5D能级的比较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6D能级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紫光出光研究 |
4.1 能级分析及实验装置 |
4.2 共振位置确定 |
4.3 荧光信号测量 |
4.3.1 谱线测量及标定 |
4.3.2 跃迁机理分析 |
4.3.3 Energy-pooling过程 |
4.4 四波混频信号测量 |
4.5 FWM峰强度随泵浦光波长变化 |
4.6 FWM峰强度随泵浦光强变化 |
4.7 FWM峰强度随体系温度变化 |
4.8 420nm及421nm FWM峰强度比较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生物组织层析成像概述 |
1.1.1 激光共聚焦层析成像 |
1.1.2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
1.1.3 光声成像技术 |
1.1.4 超声调制光学层析成像 |
1.1.5 生物成像技术小结 |
1.2 激光移频回馈技术概述 |
1.3 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原理 |
2.1 激光共聚焦层析成像原理 |
2.1.1 理想情况下的共聚焦层析成像原理 |
2.1.2 有限尺度探测器下的共聚焦层析成像原理 |
2.2 激光移频回馈原理 |
2.3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系统 |
3.1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的实验系统装置 |
3.1.1 激光器输出功率 |
3.1.2 移频频率选择 |
3.1.3 物镜参数选择 |
3.2 激光共聚焦层析成像的实验系统装置 |
3.3 三维驱动扫描软件设计 |
3.3.1 三维扫描方式 |
3.3.2 定位模块 |
3.3.3 扫描采集模块 |
3.4 本章小结 |
4 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系统性能测试 |
4.1 系统分辨率 |
4.1.1 纵向分辨力 |
4.1.2 横向分辨力 |
4.2 灵敏度测量 |
4.2.1 玻璃堆样品二维扫描成像 |
4.2.2 条形衰减片二维扫描成像 |
4.2.3 PDMS微流体器件二维扫描成像 |
4.3 系统稳定性 |
4.3.1 短期稳定性 |
4.3.2 长期稳定性 |
4.4 抗干扰能力 |
4.5 本章小结 |
5 生物组织三维重建及图像处理 |
5.1 生物组织样本选择 |
5.2 数据处理及三维显示 |
5.2.1 三维数据预处理 |
5.2.2 洋葱鳞叶内表皮的三维可视化图像 |
5.3 二维层析图像边缘提取 |
5.4 扫描深度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内容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4)Tm2O3、Yb2O3和Ho2O3掺杂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单晶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质材料 |
1.3 稀土发光材料中的激活离子 |
1.3.1 直接激发、能量迁移和电荷迁移跃迁 |
1.3.2 量子点剪切下转换 |
1.3.3 上转换 |
1.4 稀土掺杂ZrO_2基发光材料研究现状 |
1.4.1 ZrO_2 的基本结构 |
1.4.2 ZrO_2 发光性能研究现状 |
1.5 晶体生长技术 |
1.6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和理论计算方法 |
2.1 晶体制备 |
2.1.1 光学浮区法 |
2.1.2 实验流程 |
2.2 晶体微观结构测试 |
2.2.1 XRD测试 |
2.2.2 Raman光谱测试 |
2.2.3 TG-DSC测试 |
2.2.4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试 |
2.3 晶体性能测试 |
2.3.1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UV-Vis-NIR)吸收光谱 |
2.3.2 光致发光光谱(PL)和激发谱(PLE) |
2.3.3 上转换(Up-conversion)功率曲线 |
2.3.4 Judd-Ofelt(J-O)理论 |
2.3.5 色坐标 |
2.3.6 荧光寿命测试 |
2.3.7 磁性能测试 |
2.4 理论计算方法 |
2.4.1 Thomas-Fermi模型 |
2.4.2 Hohenberg-Kohn模型 |
2.4.3 Kohn-Sham模型 |
2.4.4 交换关联泛函 |
第三章 不同Y_2O_3 稳定ZrO_2单晶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晶体的生长 |
3.2 晶体结构测试 |
3.2.1 XRD测试 |
3.2.2 Raman测试 |
3.2.3 正电子湮没寿命谱测试 |
3.3 光学性能测试 |
3.3.1 UV-Vis吸收光谱 |
3.3.2 PL和 PLE测试 |
3.4 磁学性能 |
3.5 第一性原理计算 |
3.6 小结 |
第四章 氧化铥掺杂YSZ单晶的制备和光学性能研究 |
4.1 Tm_2O_3:YSZ晶体的生长 |
4.2 晶体微观结构 |
4.2.1 XRD和 TG-DSC测试 |
4.2.2 Raman光谱测试 |
4.3 光学性能测试 |
4.3.1 吸收光谱 |
4.3.2 PL测试 |
4.3.3 色坐标 |
4.3.4 荧光寿命 |
4.4 晶体与陶瓷以及不同基质中的对比 |
4.4.1 微观结构 |
4.4.2 光学性能 |
4.5 小结 |
第五章 Tm_2O_3和Yb_2O_3 共掺YSZ单晶体制备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 |
5.1 Yb/Tm共掺YSZ晶体的制备 |
5.2 晶体微观结构 |
5.2.1 XRD测试 |
5.2.2 Raman光谱 |
5.3 光学性能 |
5.3.1 吸收光谱 |
5.3.2 发射光谱 |
5.4 Judd-Ofelt计算 |
5.5 荧光寿命测试 |
5.6 色坐标 |
5.7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Ho_2O_3 含量的2.0Yb/0.5Tm:YSZ晶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 |
6.1 Ho/Yb/Tm共掺YSZ晶体的制备 |
6.2 晶体微观结构 |
6.2.1 XRD测试 |
6.2.2 Raman光谱 |
6.3 光学性能 |
6.3.1 吸收光谱 |
6.3.2 发射光谱 |
6.4 色坐标 |
6.5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脑肿瘤的多光子显微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多光子显微技术的理论原理、实验装置和样品处理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多光子显微技术的原理 |
第三节 多光子显微成像系统 |
第四节 样品制备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胶质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基于多光子显微技术的胶质瘤识别研究 |
第三节 基于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胶质瘤微环境和代谢的分析 |
第四节 基于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的胶质瘤血管分析 |
第五节 基于多光子显微成像的低级别和高低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
第六节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脑膜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不同亚型脑膜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三节 多光子显微成像技术探测脑膜瘤的脑实质浸润 |
第四节 结论 |
第四章 其他脑肿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淋巴细胞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三节 生殖细胞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四节 神经鞘瘤的多光子显微成像 |
第五节 基于多光子显微技术的垂体腺瘤质地的研究 |
第六节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罗布荒原InSAR DEM建立与典型水文地形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罗布荒原古环境研究进展 |
1.2.1 早期文献记载和考察 |
1.2.2 罗布泊地理位置之争 |
1.2.3 罗布泊历史时期变化研究 |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源介绍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区域地质 |
2.1.2 区域气候 |
2.1.3 土壤与盐壳 |
2.1.4 罗布荒原已有地形资料 |
2.2 TanDEM-X 系统介绍 |
2.2.1 TanDEM-X 工作模式 |
2.2.2 相对相位参考 |
2.2.3 相对时间参考 |
2.2.4 轨道配置和编队飞行 |
2.2.5 InSAR 生成 DEM 流程 |
2.3 ICESat GLAS 系统介绍 |
2.3.1 ICESat-1 卫星简介 |
2.3.2 GLAS 高程反演的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Tan DEM-X误差及改正方法研究 |
3.1 Tan DEM-X系统误差分析 |
3.1.1 Tan DEM-X数据获取过程 |
3.1.2 残余误差来源 |
3.1.3 Tan DEM-X误差模拟 |
3.2 Tan DEM-X DEM平差模型 |
3.2.1 观测方程模型 |
3.2.2 区域网平差模型 |
3.2.3 地面控制点 |
3.2.4 同名连接点 |
3.2.5 平差迭代过程 |
3.3 GLAS误差分析及预处理 |
3.3.1 GLAS数据筛选标准 |
3.3.2 GLAS数据预处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InSAR DEM生成及精度评价 |
4.1 罗布荒原Tan DEM-X数据 |
4.2 InSAR解算与DEM平差 |
4.3 DEM拼接及精度评价 |
4.4 与其他全球DEM产品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罗布荒原水文地形时空特征及古环境意义研究 |
5.1 罗布荒原Tan DEM-X DEM解译 |
5.1.1 790m湖岸线解译及验证 |
5.1.2 湖盆西部洼地DEM解译 |
5.1.3 湖盆西部古城DEM解译 |
5.1.4 湖盆周边古河道DEM解译 |
5.2 地形时空特征讨论及古环境意义分析 |
5.2.1 湖盆区790m湖岸线时空特征分析 |
5.2.2 喀拉库顺河时空特征分析 |
5.2.3 楼兰洼地的时空特征及古环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6.2.1 存在的问题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太赫兹波的产生与探测 |
1.2 太赫兹波生物医学成像的研究现状 |
1.2.1 太赫兹波生物医学成像研究进展 |
1.2.2 太赫兹波生物医学成像研究趋势 |
1.3 衰减全反射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红外波段衰减全反射技术研究现状 |
1.3.2 太赫兹波段衰减全反射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各章研究内容 |
第2章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理论基础与光谱技术应用 |
2.1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的理论基础 |
2.1.1 全反射与衰减全反射 |
2.1.2 穿透深度与有效厚度 |
2.2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的样品参数提取 |
2.2.1 基于连续太赫兹波的参数提取 |
2.2.2 基于脉冲太赫兹波的参数提取 |
2.3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光谱对葡萄糖溶液浓度的建模分析 |
2.3.1 光谱测量与结果 |
2.3.2 模型建立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
3.1 基于垂直扫描方式的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系统研究 |
3.1.1 成像系统与扫描原理 |
3.1.2 棱镜的优化设计 |
3.1.3 偏振的优化选择 |
3.2 基于水平扫描方式的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系统研究 |
3.2.1 成像系统与扫描原理 |
3.2.2 成像系统的优化设计 |
3.2.3 性能研究与优势分析 |
3.3 图像分辨率优化与结果精确度提升的对比研究与讨论 |
3.3.1 ZEMAX对入射光斑大小及收集透镜焦距选择的仿真研究 |
3.3.2 垂直/水平扫描成像分辨率与精确度优化方案的对比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的细菌原位检测技术研究 |
4.1 太赫兹波细菌检测技术的研究基础 |
4.1.1 太赫兹波细菌检测的技术原理 |
4.1.2 细菌培养与原位检测样本制备 |
4.2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细菌原位检测结果优化技术 |
4.2.1 基于K均值聚类的背景分割与边缘细化 |
4.2.2 基于伽马变换与分段线性变换的对比度拉升 |
4.2.3 基于灰度形态学与阈值分割的图像去噪处理 |
4.3 基于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的细菌原位检测 |
4.3.1 不同种类细菌的非原位区分 |
4.3.2 细菌原位检测的可行性验证 |
4.3.3 同种/异种细菌的原位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的生物组织检测技术研究 |
5.1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对猪肉组织的检测研究 |
5.1.1 基于垂直扫描成像装置的检测研究 |
5.1.2 基于水平扫描成像装置的检测研究 |
5.2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对颅脑创伤的检测研究 |
5.2.1 颅脑创伤的模型制备与检测原理 |
5.2.2 基于太赫兹波成像的颅脑创伤检测与分级识别 |
5.3 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对脑胶质瘤的检测研究 |
5.3.1 脑胶质瘤的模型制备与检测原理 |
5.3.2 基于太赫兹波成像的脑胶质瘤检测与边界划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离子掺杂与热处理调控二氧化钛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 |
1.2 上转换发光机理 |
1.3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应用 |
1.3.1 在太阳能电池方面的应用 |
1.3.2 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
1.4 增强上转换效率的途径 |
1.5 稀土掺杂TiO_2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5.1 TiO_2的结构 |
1.5.2 稀土掺杂TiO_2上转换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
1.6 论文研究意义及方案和技术路线 |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6.2 论文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稀土掺杂的二氧化钛纳米晶的制备和表征 |
2.1 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2.3 制备二氧化钛溶胶的实验原理 |
2.4 实验步骤 |
2.5 结构表征和上转换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热处理和Yb~(3+)掺杂对TiO_2:Er~(3+),Yb~(3+)纳米晶上转换红光的增强 |
3.1 TiO_2:Er~(3+),Yb~(3+)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
3.1.1 材料制备 |
3.1.2 材料表征 |
3.2 热处理温度对TiO_2:Er~(3+),Yb~(3+)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 |
3.2.1 相结构分析 |
3.2.2 吸收光谱分析 |
3.2.3 拉曼光谱分析 |
3.2.4 上转换发射光谱分析 |
3.3 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3.4 Yb~(3+)掺杂浓度对TiO_2:Er~(3+),Yb~(3+)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 |
3.4.1 相结构分析 |
3.4.2 拉曼光谱分析 |
3.4.3 吸收光谱分析 |
3.4.4 红外光谱分析 |
3.4.5 上转换光谱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热处理和Li~+掺杂对TiO_2:Er~(3+)(Er~(3+),Yb~(3+))上转换发光的增强 |
4.1 材料制备及表征 |
4.1.1 材料的制备 |
4.1.2 材料表征 |
4.2 热处理和Li~+掺杂对TiO_2:Er~(3+)(Er~(3+),Yb~(3+))晶体结构和发光特性的影响 |
4.2.1 相结构分析 |
4.2.2 上转换光谱分析 |
4.3 TiO_2:Er~(3+),Yb~(3+),Li~+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机制 |
4.4 Li~+掺杂浓度对TiO_2:Er~(3+),Yb~(3+)纳米晶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 |
4.4.1 相结构分析 |
4.4.2 拉曼光谱分析 |
4.4.3 吸收光谱分析 |
4.4.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4.5 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 |
4.4.6 红、绿光荧光寿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热处理和Li~+掺杂对TiO_2:Ho~(3+),Yb~(3+)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 |
5.1 TiO_2:Ho~(3+),Yb~(3+)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
5.1.1 Ti O2:Ho~(3+),Yb~(3+)纳米晶的制备 |
5.1.2 TiO_2:Ho~(3+),Yb~(3+)纳米晶的表征 |
5.2 纳米晶的相结构分析 |
5.3 拉曼光谱分析 |
5.4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5.5 上转换发光光谱分析 |
5.5.1 热处理和Li~+掺杂对TiO_2:Ho~(3+)-Yb~(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 |
5.6 TiO_2:Ho~(3+),Yb~(3+)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Li~+浓度对TiO_2:Ho~(3+)-Yb~(3+)纳米晶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影响 |
6.1 TiO_2:Ho~(3+),Yb~(3+),Li~+纳米晶的制备与表征 |
6.1.1 TiO_2:Ho~(3+),Yb~(3+),Li~+纳米晶的制备 |
6.1.2 TiO_2:Ho~(3+),Yb~(3+),Li~+纳米晶的表征 |
6.2 相结构分析 |
6.3 表面形貌分析 |
6.4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6.5 吸收光谱分析 |
6.6 转换发光性质分析 |
6.7 TiO_2:Ho~(3+)-Yb~(3+)-Li~+纳米晶上转换发光机理分析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10)基于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场的电子加速与辐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激光尾波场的产生 |
1.2.1 线性等离子体波 |
1.2.2 非线性等离子体波 |
1.2.3 空泡机制的等离子体波 |
1.3 激光尾波场加速中电子的捕获与注入 |
1.4 激光尾波场加速中的激光导引 |
1.4.1 相对论自聚焦光导引 |
1.4.2 等离子体通道光导引 |
1.5 基于激光尾波场加速的辐射产生机制 |
1.5.1 基于等离子体波荡器的betatron辐射 |
1.5.2 基于传统波荡器的类同步辐射 |
1.5.3 基于光波荡器的非线性汤姆逊/康普顿散射 |
1.6 数值模拟 |
1.6.1 粒子模拟 |
1.6.2 辐射模拟 |
1.7 本论文选题依据与主要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基于激光尾波场的电子加速研究 |
2.1 引言 |
2.2 激光尾波场加速的级联方案 |
2.2.1 研究背景 |
2.2.2 激光在弯曲等离子体通道中的传输 |
2.2.3 通过弯曲等离子体通道实现的激光尾波场加速多级耦合 |
2.2.4 工作小结 |
2.3 激光尾波场边界层电子动力学 |
2.3.1 研究背景 |
2.3.2 尾部波 |
2.3.3 侧面波 |
2.3.4 弓形波 |
2.3.5 边界层电子导致的驱动激光能量损失 |
2.3.6 边界层电子的潜在应用 |
2.3.7 工作小结 |
2.4 尾波碰撞产生的电子注入和加速 |
2.4.1 背景介绍 |
2.4.2 实验方案及数据 |
2.4.3 数值模拟与分析 |
2.4.4 工作小结 |
2.5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基于激光尾波场的辐射产生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厘米级等离子体通道的高度可调谐类同步辐射源 |
3.2.1 研究背景 |
3.2.2 等离子体通道中激光和电子束的运动 |
3.2.3 受控类同步辐射的产生 |
3.2.4 工作小结 |
3.3 基于激光等离子体螺旋波荡器的可调谐X射线源 |
3.3.1 研究背景 |
3.3.2 激光和电子束的螺旋运动 |
3.3.3 螺旋等离子体波荡器的辐射 |
3.3.4 工作小结 |
3.4 高阶非线性多光子汤姆逊散射 |
3.4.1 背景介绍 |
3.4.2 远场辐射分布研究 |
3.4.3 辐射谱研究 |
3.4.4 工作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工作展望 |
附录A 主要程序源代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关于制造放射性同位素源泵浦的连续激光器的可能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开放式阵列微流控技术及其在生物和材料上的高通量应用[D]. 陈新莲. 上海大学, 2021
- [2]双光子泵浦碱金属蓝光激光研究[D]. 杨镇.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5)
- [3]激光回馈共聚焦层析成像技术研究[D]. 王子涵.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4]Tm2O3、Yb2O3和Ho2O3掺杂氧化钇稳定氧化锆(YSZ)单晶体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 徐守磊. 广西大学, 2019(06)
- [5]脑肿瘤的多光子显微特征分析[D]. 方娜. 福建师范大学, 2019(04)
- [6]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7]罗布荒原InSAR DEM建立与典型水文地形时空特征分析[D]. 耿瑜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9(06)
- [8]太赫兹波衰减全反射成像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宏翔. 天津大学, 2018(06)
- [9]离子掺杂与热处理调控二氧化钛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D]. 邹开顺. 天津工业大学, 2018(01)
- [10]基于激光等离子体尾波场的电子加速与辐射研究[D]. 罗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