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续波大功率速调管的冷却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白兴宇,卢波,曾浩,王超,梁军,陈娅莉,王洁琼,冯鲲[1](2021)在《HL-2M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研制》文中研究指明HL-2M装置的LHCD系统已经完成了包括2MW波源、2MW传输线和4MW天线的工程研制,该系统参数指标为3.7GHz/2MW/3s,使用4只TH2103C1型速调管。建成了4条500kW功率容量的传输线,研制了1套4MW功率容量的低杂波天线,并完成了与系统配套的电源、微波源、传输部件、控保系统以及水冷、真空、测量采集等辅助系统的研制。
王程[2](2021)在《高亮度微波电子枪及其前沿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子枪是电子加速器中被加速粒子的源头,决定了整台加速器的束流性能。自由电子激光等大装置所要求的低发射度、高亮度电子束使得电子枪在国际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而光阴极微波电子枪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自由电子激光、超快电子衍射等装置的发展,并将继续推动这些大装置向着更紧凑和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极紧凑高亮度光源技术也对下一代光阴极微波电子枪提出了更低发射度、更低能散的需求。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S XFEL)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顺利出光,并将为用户装置持续提供高质量的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在装置调束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发在现有装置调束和运行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束流发射度无法进一步降低,且由于驱动激光的脉冲堆积使得电子束内部存在微结构,不利于自由电子激光的放大等问题。另外,出于对高重复频率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需求,上海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INE)正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鉴于此,需要研制开发基于新型电子枪和更短驱动激光脉冲的高峰值亮度以及基于连续波光阴极电子枪的高平均亮度光阴极注入器。本论文详细论述了2.6-cell冷态C波段电子枪的设计和研究工作,首先对加速结构的谐振腔理论和注入器的束流动力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影响注入器出口束流质量的因素,提出需要使用更高梯度的加速结构。然后通过对高梯度技术和低温结构性质的分析,利用三维电磁场仿真软件完成了C波段低温电子枪的模拟和设计。通过使用精密加工技术完成了对测试腔和低温恒温系统的加工,使用测试腔的低温实验结果对冷态C波段电子枪的设计进行了验证,此后完成了C波段电子枪的加工和在常温、低温下各自的低功率测试。由于冷态C波段电子枪在设计上需要在高功率水平的加速器装置上运行,本文还介绍了该电子枪的高功率测试平台的布局和搭建。除冷态电子枪外,本论文还介绍了电子枪的另一个研究重点方向:连续波电子枪。该电子枪常温下可连续波运行。在设计连续波电子枪时需要综合考虑各RF参数的折中,因此引入了多目标优化算法对腔体进行优化。此外,也对该电子枪中会出现的二次电子倍增现象进行了抑制,并通过对多物理场的模拟确定了该电子枪可在设计状态下连续稳定地工作。
刘奎[3](2021)在《RF模拟腔及自激励低电平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高重复频率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工作在1 MHz的重复频率,并由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光阴极电子枪提供电子源,1.3 GHz连续波超导射频(Radio Frequency,RF)腔驱动。为获得优良品质的电子束,RF腔体需要高精度低电平(Low Level RF,LLRF)系统,稳定腔场的幅度和相位。然而,在VHF电子枪的连续波老炼或启动过程中,腔体会由于腔壁功率耗散迅速产生大量热量,引起腔体几何形状变形,进而造成腔体电磁谐振频率出现几十k Hz的失谐。腔体的机械调谐系统很难快速调谐,频繁的长距离移动也很容易损坏电机。而且腔体谐振频率较大的失谐也会造成腔体的反射功率较大,导致微波功率难以馈入腔体。另外,在1.3 GHz连续波超导射频腔中,腔体有很大的负载品质因数,导致腔体在频域上的带宽很窄。这使得腔体较小的失谐就会导致反射电压的功率很大,触发联锁保护。此外,腔内的电磁场和腔体璧电流还会造成洛伦兹力失谐效应。这导致在超导射频腔的老炼或启动过程中,超导腔的电磁模式会与机械模式相互作用,造成控制系统发生“ponderomotive”不稳定性,导致腔体难以被馈入微波功率。因此,本文设计开发了一种可用在老炼或启动过程中的自激励环路(SelfExcited Loop,SEL)低电平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环路中相位与增益,使控制系统环路频率能实时跟随腔体谐振频率,进而使得控制系统稳定,获得稳定的腔场。SEL控制系统既能在VHF电子腔的调谐系统中避免机械调节系统频繁移动,也在1.3 GHz连续波超导射频腔的低电平系统中防止发生“ponderomotive”不稳定性,而且腔体的反射功率也很低。同时,发生器驱动(Generator Driven Resonator,GDR)控制系统也被开发,用在RF腔正常工作状态。此外,本文还推导了适用于任何RF腔体的多馈腔体模型,用于研究腔体特性,为腔体测量提供理论依据。基于腔体模型,还开发了VHF电子枪和1.3 GHz连续波超导腔的RF腔数字模拟腔,用于研究测试新开发的低电平系统功能和算法。基于Micro TCA.4平台,本文完成了对1.3 GHz连续波超导腔的低电平系统和数字模拟腔的实验室测试。验证了所开发的低电平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算法,证明了数字模拟腔是测试低电平系统算法和功能的可靠平台。
李海涛,刘建军,陈少伍,樊敏,严韦[4](2021)在《构建我国近地小行星探测雷达系统的需求与技术途径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地小行星既是人类科学探测的重要目标,也是对人类地球家园构成重要威胁的灾害之源.利用地基雷达系统进行近地小行星探测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开展近地小行星雷达探测已经成为科学探测、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等领域的关注重点.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了我国在科学探测、国家安全和国际义务3个领域的近地小行星雷达探测需求,分析了国际上主要的行星雷达系统技术现状和后续重点技术发展方向.结合我国深空测控网和射电天文网的技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对后续我国建设地基小行星探测雷达系统的主要技术途径进行探讨,并对不同技术途径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郑强[5](2020)在《扩散热阴极用浸渍活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真空电子器件不仅在国防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民用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随着真空电子器件向高频率、高功率方向发展,对扩散热阴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提升阴极性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备出高质量的浸渍活性物质。然而,大量的调研发现,很少有针对扩散阴极用浸渍活性物质的系统性研究,这严重制约了扩散阴极生产和制造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本文针对大功率真空电子器件对高质量扩散阴极的需求,利用液相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钡-钙-铝酸盐、钡-钙-钪-铝酸盐和单相(Ba,Ca)2ScAlO5等三种不同种类的浸渍活性物质,通过对制备工艺、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阴极电子发射性能等研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和创新性的结果,并在带状束拓展互作用器件和大功率回旋行波管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获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结论:1.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512,612,532和411等成分的铝酸盐(数字代表铝酸盐中Ba O,Ca O,和Al2O3的摩尔比)经高温烧结后物相组成不同,其浸渍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也存在差异。在1200°C的烧结温度下,512盐为单相(Ba,Ca)3Al2O6结构;612盐为单相Ba3CaAl2O7结构;532盐为(Ba,Ca)3Al2O6和Ba3CaAl2O7的两相混合物;411盐主相为(Ba,Ca)4Al2O7,还有少量的Ba7Al2O10和Ba CO3相。在相同的测试温度下,浸渍不同铝酸盐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大小顺序为:512?532?612?411。2.612铝酸盐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不同沉淀剂获得的前驱体物相组成存在差异,其浸渍阴极的发射能力也不同。碳酸铵沉淀的前驱体中包含(Ba,Ca)CO3相和NH4Al(OH)2CO3(AACH)相,而碳酸氢铵沉淀的前驱体中包含(Ba,Ca)CO3相和γ-AlOOH相。在烧结过程中,(Ba,Ca)CO3首先与AlOOH在800°C附近发生反应生成(Ba,Ca)Al2O4,随后(Ba,Ca)Al2O4在1000°C附近与过量的(Ba,Ca)CO3发生反应生成(Ba,Ca)3Al2O6,最后(Ba,Ca)3Al2O6与剩余的(Ba,Ca)CO3在1200°C附近反应生成Ba3CaAl2O7。电子发射测试结果表明,浸渍碳酸铵制备的612铝酸盐阴极具有更高的发射电流密度,其原因是具有高的钡含量。利用不同的烧结气氛也可以控制烧结产物的相组成及其浸渍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采用CO2+O2混合气氛可以将612铝酸盐的相组成调整为(Ba,Ca)3Al2O6和(Ba,Ca)CO3相,并且可以提高阴极发射电流密度。3.将Sc2O3添加到612铝酸盐成分中时会改变烧结产物的相组成。当添加量大于3 wt%时,烧结产物和浸渍残余物中都含有(Ba,Ca)3Al2O6,(Ba,Ca)Al2O4和Ba2ScAlO5三种物相。当添加量为3 wt%时,浸渍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最强,可以在1100°CB的工作温度下支取约11.4 A·cm-2的完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密度。而当过多的Sc2O3(>5 wt%)添加时,由于初始成分中Ba含量的不足,会在浸渍物中产生一定量的(Ba,Ca)Al2O4相,它使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发生恶化。为此,设计合成了8Ba O·1Ca O·2Al2O3·1Sc2O3成分的浸渍活性物质,只含有(Ba,Ca)4Al2O7和Ba2ScAlO5两种有效的活性物质,其浸渍阴极的电子发射能力有所提升,可以在1100°CB的工作温度下支取约14.9 A·cm-2的完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密度。4.提出利用单相(Ba,Ca)2ScAlO5作为浸渍活性物质来实现阴极体内Sc元素均匀分布,提高阴极电子发射能力和均匀性。研究发现,制备单相Ba2ScAlO5化合物,需添加过量的Ba O,消除杂质相(Ba,Ca)Al2O4,才能形成单相结构。为降低Ba2ScAlO5的熔点,用20 at%的Ca2+替代Ba2+,获得了具有单相结构的(Ba,Ca)2ScAlO5浸渍活性物质,并且将熔点从1800°C将至1700°C。(Ba,Ca)2ScAlO5化合物在1200℃烧结过程中经过多步反应形成:在912°C附近,(Ba,Ca)Al2O4与(Ba,Ca)CO3发生反应形成(Ba,Ca)3Al2O6;在1186°C附近,(Ba,Ca)3Al2O6与剩余的(Ba,Ca)CO3和Sc2O3反应生成(Ba,Ca)2ScAlO5。(Ba,Ca)2ScAlO5浸渍活性物质及其浸渍阴极基体中Sc、Ba等元素的分布均匀,这使得浸渍单相(Ba,Ca)2ScAlO5阴极具有快速激活特性、低温大发射电流密度以及高发射均匀性特征,非常有希望应用在对发射能力有较高要求的高功率真空电子器件中。5.利用单相(Ba,Ca)2ScAlO5浸渍活性物质成功制备出W波段带状束拓展互作用器件用阴极组件。在实际测试中,阴极可以在1000°CB下稳定支取5.3 A·cm-2的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密度,为器件实现高功率微波输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此外,还利用液相共沉淀法制备的612铝酸盐成功制备出符合Ka波段回旋行波管设计需求的M型阴极。在1100°CB的温度下,M型阴极能在二极管结构测试中获得17.6A·cm-2的完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密度。在整管热测条件下,阴极在980°C的工作温度下就可以稳定提供设计需求的10 A脉冲发射电流,较低的工作温度较好地保证了整管的可靠性和寿命。
李烨,李冬凤,王子威,闫松[6](2020)在《S波段超宽带高平均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制》文中认为介绍一种新型超宽带(相对带宽≥17%)S波段大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制过程及研制成果,该速调管首次在S波段实现了17%的相对带宽,带宽指标为国内宽带多注速调管首次实现。通过优化电子光学系统和高频段的参数设计、优化电子枪区的结构设计、优化整管散热系统设计等多项措施,提高电子注流通率及注波互作用效率,降低高频部分的散热压力,使该速调管仅在120 kW的峰值功率下实现了大于30%的效率及40 kW的平均功率。同时,通过近似连续波阴极发射电流密度的低阴极负荷设计、阴极区零部件多项预处理工艺措施等实现了3 ms脉宽的稳定工作及连续24 h稳定工作不打火。为实现3 min内满功率输出及2000 h的寿命,对阴极工作参数、电子枪区的工艺结构进行了反复优化。本项目在能够实现指标的前提下,进行了小批量的生产及车载环境的环境试验,并针对可能产生的不可靠性因素,进行了改进,使产品真正能实现工程化应用,为后续同类产品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参考。
李昊[7](2020)在《回旋行波管高效率宽频带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回旋行波管是一种基于电子回旋脉塞机理工作的电真空微波放大器件,产生的微波毫米波乃至太赫兹微波信号具有高效率、宽频带、大功率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毫米波雷达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等离子体加热等领域。本论文在核心电子器件重大专项课题“XXX回旋行波管”的支持下,从宽频带、高效率以及脉冲连续兼容工作三个关键技术入手,深入对电子枪和高频互作用结构等关键部件的研究,开展了Ku脉冲连续兼容回旋行波管、Ka宽带介质全加载回旋行波管以及W波段高效率回旋行波管的研究与研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主要的工作与创新点如下:1.编制了基于介质加载波导理论的回旋行波管的线性与非线性理论的程序,该程序能有效分析介质加载波导的模式的场分布,传播,衰减等特性,能有效预测工作增益、带宽并给出高频电路的起振特性,能应用于回旋行波管的返波振荡和电磁波放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研究回旋行波管特性的计算工具。2.创新性的提出了通过在回旋行波管高频电路上进行全介质加载实现扩展频带的方案。利用加载介质改变波导色散的特性,加载无损耗介质,使电子注与电磁波在较宽的频带内保持谐振状态。利用损耗介质的衰减特性,采用角向均匀加载有损介质的结构,抑制寄生模式起振,确保高频电路稳定工作。利用基于场匹配理论的自洽大信号互作用理论和粒子模拟方法对高频互作用电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其结果表明,在29GHz下得到了100kW的饱和峰值输出功率,44d B的饱和增益,15%的工作效率和6.1GHz的带宽(20%的相对带宽)。3.提出了曲线结构的磁控注入电子枪,采用全局优化算法进行优化,同时针对高速度比电子枪出现的电子回流和枪区振荡问题进行了研究,获得了速度比为1.6,速度离散为0.9182%的回旋电子注,同时详细讨论了电子枪结构的参数冗余度。针对高速度情况下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的全局振荡和局部振荡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非均匀介质加载的互作用电路来进行有效地抑制模式竞争,制作了不同厚度的介质材料并进行了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冷测。最后,基于自洽大信号理论和PIC计算对互作用电路的振荡和放大特性展开了分析与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在93GHz时获得36.24kW的峰值输出功率,54d B的饱和增益和5GHz的3d B饱和带宽,最大效率为45.3%,实现了回旋行波管高效率工作的设计目标。4.创新性的提出了可同时满足脉冲、连续波兼容工作的低速度离散曲线结构双阳极电子枪。该电子枪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枪体结构进行细分,结合电参数进行设计与自动优化,同时也针对与不同工作状态下冗余度进行分析。此外,应用Be O介质加载方案有效地解决脉冲、连续兼容工作的高频结构复杂的模式竞争问题,对高频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热分析,验证了该管的高频结构高平均功率容量,确保了具有长时间稳定工作放大的能力。最后,通过自编自洽非线性的大信号程序与CST-PIC模块对高频结构进行模拟计算,预估该管的工作特性与长时间工作稳定性能力。5.开展了Ku波段的脉冲、连续兼容工作的回旋行波管进行实验测试,并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在保证管子稳定工作的前提下,进行了长时间的摸底测试,验证了长时间稳定工作的能力。同时,对实验过程中对电子枪区域内真空度变化对电子注质量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对保持高真空度给出了适当的解决方案。经过长时间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管实现了8小时脉冲功率150kW和连续波30kW的功率输出。
毕亮杰[8](2020)在《紧凑型高效率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器件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毫米波为30GHz到300GHz范围内的电磁波,真空电子器件在毫米波段对民用和国防军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尤其是高工作频率、高效率、高功率、高可靠性、低电压、小型化的毫米波真空电子器件,已成为近年来这类器件的研究热点。扩展互作用器件结合了速调管和行波管技术的特点,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电压低、带宽宽、功率高等优点,是一种紧凑型真空电子器件,在毫米波段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已成为当前高频率毫米波源的研究重点。但当扩展互作用器件在毫米波段频率升高时,尺寸共渡效应使器件尺寸减小(到亚毫米量级),带来一系列技术难题,如:传统圆形电子注通道非常小(远小于毫米波波长),允许通过的电流降低;互作用间隙尺寸减小,易引起射频击穿;电路高频损耗大。这些难题导致器件电子效率和功率降低,甚至无功率输出。为了解决毫米波段频率升高带来的器件效率降低问题,本论文提出采用高阶模工作机制使单注器件在同等频率下具有比基模机制更大的尺寸,使器件在频率升高后仍有一定的功率输出;提出功率合成的思路提升器件功率并验证了其可行性;对基模和高阶模毫米波器件开展了提升效率的注-波互作用机理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本文首先对基模工作毫米波扩展互作用振荡器开展了基础理论、仿真模拟与实验研究,提出可避免模式竞争的模式分布优化技术并研究了基模工作机理。对基模器件开展了冷测和热测实验研究,冷测采用探针激励和波导馈入两种方法得到基模2π模频率均为35.8GHz;热测实验结果表明器件可在2π模稳定工作,且测试频率与冷测一致,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为后续效率和功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2.针对频率提升带来器件功率降低问题,提出采用功率合成的方法将多个小尺寸器件角向级联形成扩展互作用功率合成电路;提出了一种有利于功率合成的输出电路。这种合成方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级联后多个单腔电路分布在同一个圆周上,形成分布式空心电子注,可共用同一个磁聚焦系统;(2)引入多电子注,提高了电子枪的总导流系数;(3)可增大横向圆周直径,在角向级联更多带状注单腔形成更大规模功率合成,进一步提升功率。分布式空心注与合成电路均匀分布的场发生互作用,使器件在注电压27kV、电流4.2A条件下产生功率10kW,对应频率103GHz,这种电路的提出为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器件功率的提升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3.针对频率提升后器件由于功率容量减小、高频损耗增大等导致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提出适用于此类器件的高阶模工作机制,旨在使器件在频率升高后仍有一定的功率输出。基于对基模工作机理的分析开展了基模与高阶模模式场横向分布转化研究,并据此设计了Ka波段TM31模扩展互作用振荡器。研究表明TM31模机制在与基模工作同等频率下可支撑横向尺寸两倍于工作波长的扩展互作用电路,增大功率容量。粒子模拟结果表明TM31模振荡器可在注电压61kV、电流3A条件下产生26.3kW功率,效率14.4%。当频率进一步升高到W波段时,利用横向驻波半波长场分布特点提出一种使扩展互作用电路在TM31模机制稳定工作的设计方法,使其工作避免模式竞争,设计的W波段器件在注电压20.5kV、电流8A的条件下实现了10kW以上的功率输出,效率6.5%。4.当频率进一步升高到毫米波段上限300GHz时,圆形电子注由于器件尺寸进一步减小不足以支撑功率提升要求的电流大小,因此提出高阶模机制与带状注技术相结合提升器件在高频率要求下的效率和功率。设计了300GHz高阶模带状注扩展互作用电路,提出一种与带状注器件临界截止工作条件相匹配的高阶模设计方法,通过分析电路的三维电磁特性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在具有同等水平的加工技术和同等材料的条件下,这种高阶模带状注电路与同频率基模带状注电路相比,其表面电流分布在一定储能条件下使其高频损耗减小,有利于器件效率的提升。5.基于空间电荷波理论开展了提升效率的注-波互作用机理研究,主要研究了电子注电流密度和填充比与电子相干性和去群聚效应之间的平衡关系。对第1、2点中设计的Ka波段基模和高阶模振荡器开展了粒子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当基模振荡器的注直径从λ/8减小到λ/40时(λ为工作波长),效率提升了10.5%,继续减小到λ/80,效率开始降低。高阶模振荡器注填充比从100%减小到0.36%时,效率提升了6.8%,继续减小时,效率降低。由此结果得到以下结论:在注电流一定的条件下,减小注填充比(即电流密度增大)使电子相干性增强且去群聚效应较弱时器件效率提升;继续减小注填充比,去群聚效应增强,相干性变差,效率降低。此外,分析了注-波互作用后电子的群聚特性,采用相速再同步技术改善了交出能量后电子的群聚质量,根据注-波互作用后电子能量分布和多腔速调管理念设计了非均匀周期结构,使基模器件的效率额外提升了2%。
李乐[9](2020)在《G波段EIK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频率在0.110THz范围内的电磁波称为太赫兹波。由于太赫兹波具有频率高、量子能量低、穿透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卫星通信、无线局域网、生物医学等方面。扩展互作用速调管(EIK)是一种可工作于太赫兹波段并具有高功率输出的器件,它集合了行波管与速调管的优点。随着近年来太赫兹技术的发展,EIK在通信、国防、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EIK主要由电子光学系统、高频系统、输入输出系统等组成,通过对电子注进行调制实现信号放大。电子注的特性如工作电压、电子注电流以及收集极的回收效率等都对EIK的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电子光学系统是EIK设计的核心工作之一。本文对220GHz EIK的电子光学系统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利用三维电磁仿真软件CST设计了一个电流228mA,电压18kV,注腰半径0.128mm的圆形注单阳极电子枪。为了提高电子枪性能,且考虑到实际阴极电流密度的限制,又优化出一个电流214mA,注腰半径0.12mm面积压缩比156,阴极面电流密度仅3A/cm2的双阳极电子枪。2.分别利用二维电磁仿真软件ANSYS MAXWELL 2D和CST进行了均匀磁聚焦系统的优化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者吻合度良好。经过电子光学系统联调,在0.8T的聚焦磁场作用下,电子注在至少15mm的互作用长度范围内半径小于0.12mm,满足互作用要求。由于在实际制管过程中常采用分块充磁的方式代替径向充磁,本文还对CST中均匀磁系统的径向充磁问题进行了讨论,发现分块充磁的块数越多,磁场曲线越接近于径向充磁,因此在实际制管中应尽可能增多分块充磁的块数。3.进行了EIK多级降压收集极的设计。根据注波互作用后的粒子分布特点,对粒子数据进行了分块处理,经过优化,得到一个回收效率89.5%的三级降压收集极。另外,还对具有不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的电极材料对收集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发现使用二次电子系数较低的电极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收集极的回收效率。最后,为了保证收集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基于收集极的仿真结果对其进行了热分析,温度分布满足EIK的工作要求。
饶伟[10](2020)在《X波段连续波高功率回旋行波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旋行波管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毫米波、亚毫米波源,被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等离子体加热等领域。在空间通信领域,X波段具有重要地位,而回旋行波管由于其具有的宽频带特性,在高数据传输具有明显优势,因而X波段高功率连续波回旋行波管很有必要研究。在高功率连续波回旋行波管中主要面临挑战有:1.在高增益时容易面临的绝对不稳定性问题2.连续波过程中材料的有功损耗与收集极电子造成的受热问题3.在粒子运动过程中轰击在壁面产生的等离子团、出气等问题。在20世纪,众多的科研科研工作者对回旋行波管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具有代表性成果的是针对抑制回旋行波管的绝对不稳定性提出了较为可靠的介质加载方案与降低收集极电子能量的降压收集极以利于降低损耗功率的方案。本文主要是需要设计一款X波段高功率回旋行波管在仿真情况下能稳定工作,并且对高功率和连续波工作情况下产生的一些问题做了研究。具体工作主要如下所述:1、介绍回旋行波管功率放大原理,通过模拟仿真手段设计了实现输出信号稳定放大的陶瓷介质加载互作用结构。2、对第一部分内容获得的高频互作用陶瓷加载段有功损耗做了模拟分析,由此设计了一款适用于高耗散密度的新型水冷散热结构。3、在高功率工作条件下,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收集极曲线结构进行优化,优化一条能量密度较为均匀的曲线,并且对其做降压处理以提升整管效率。4、对所做工作作出总结,进而对未来作出展望。综上所述,本文对高功率回旋行波管设计与面临的一些问题作出分析,对后续的研发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二、连续波大功率速调管的冷却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连续波大功率速调管的冷却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HL-2M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HL-2M低杂波系统 |
2.1 波源系统 |
2.1.1 速调管 |
2.1.2 速调管辅助设备 |
2.1.3 微波激励源和控保系统 |
2.1.4 功率合成器 |
2.1.5 波源系统调试与测试 |
2.2 传输系统 |
2.2.1 传输线 |
2.2.2 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 |
2.2.3 传输线真空和充气系统 |
2.2.4 水冷却系统 |
2.3 天线系统 |
2.3.1 天线本体 |
2.3.2 天线周边系统 |
2.3.3 相位反馈控制系统 |
2.3.4 天线套筒 |
3 小结与展望 |
(2)高亮度微波电子枪及其前沿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基于加速器的科学装置 |
1.2 高亮度微波电子枪 |
1.3 高亮度光阴极电子枪的发展方向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光阴极微波注入器的相关物理 |
2.1 射频微波电磁场理论 |
2.1.1 谐振腔中的电磁场 |
2.1.2 加速结构中的物理量 |
2.2 电子束的发射过程 |
2.2.1 三步模型 |
2.2.2 空间电荷限制 |
2.3 发射度与亮度 |
2.4 发射度增长与补偿原理 |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冷态电子枪的注入器设计 |
3.1 高亮度注入器束流动力学设计 |
3.1.1 注入器布局及分析 |
3.1.2 多目标优化结果 |
3.2 高梯度冷态加速结构 |
3.2.1 “打火”现象及抑制 |
3.2.2 冷态加速结构 |
3.3 冷态电子枪射频结构设计和优化 |
3.3.1 冷态电子枪射频结构和参数 |
3.3.2 电子枪射频结构优化 |
3.3.3 高场问题优化 |
3.3.4 耦合器设计和多极模优化 |
3.3.5 敏感度分析 |
3.3.6 模型腔设计 |
小结 |
第四章 冷态微波电子枪的低温实验 |
4.1 低温恒温系统的设计 |
4.2 模型腔低温实验 |
4.3 冷态电子枪 |
4.3.1 室温下的调谐 |
4.3.2 冷态电子枪低温实验 |
4.4 低温振动测量 |
4.5 高功率测试平台 |
小结 |
第五章 连续波光阴极电子枪设计及优化 |
5.1 电子枪设计考虑 |
5.2 电子枪的射频设计 |
5.2.1 腔体分析 |
5.2.2 腔体优化 |
5.2.3 耦合器设计 |
5.3 二次电子倍增研究 |
5.4 多物理场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RF模拟腔及自激励低电平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FEL装置中低电平系统研究 |
1.2.1 LCLS-II |
1.2.2 European XFEL |
1.2.3 SXFEL |
1.3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自激励低电平系统 |
1.3.2 RF模拟腔研究 |
1.4 研究课题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5 小结 |
第2章 低电平控制技术介绍 |
2.1 低电平控制系统原理 |
2.2 噪声分析 |
2.3 解调和调制 |
2.4 幅度和相位探测 |
2.4.1 IQ采样 |
2.4.2 Non-IQ采样 |
2.4.3 CORDIC算法 |
2.5 低电平控制系统分类 |
2.5.1 GDR控制系统 |
2.5.2 SEL控制系统 |
2.5.3 PLL控制系统 |
2.6 小结 |
第3章 RF腔体模型 |
3.1 多馈腔体模型 |
3.1.1 稳态方程 |
3.1.2 动态方程 |
3.2 VHF电子枪模型 |
3.2.1 VHF电子枪连续型稳态模型 |
3.2.1.1 输入耦合器最佳耦合系数 |
3.2.1.2 馈入功率不同的影响 |
3.2.1.3 馈入电压相位不同的影响 |
3.2.2 VHF电子枪连续型动态模型 |
3.2.3 VHF电子枪数字型模型 |
3.3 1.3 GHz连续波超导腔模型 |
3.3.1 1.3 GHz连续波超导腔连续型模型 |
3.3.2 1.3 GHz连续波超导腔数字型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低电平系统建模 |
4.1 腔体模型 |
4.1.1 前馈模块 |
4.1.2 反射模块 |
4.1.3 放大器模块 |
4.2 控制系统建模研究 |
4.2.1 控制器模块 |
4.2.2 延时模块 |
4.2.3 探测器模块 |
4.2.4 稳定性分析 |
4.2.4.1 开环系统 |
4.2.4.2 闭环系统 |
4.2.5 GDR系统仿真模拟 |
4.2.6 SEL系统仿真模拟 |
4.2.6.1 Free SEL模式 |
4.2.6.2 Locked SEL模式 |
4.3 小结 |
第5章 RF模拟腔及自激励低电平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
5.1 VHF电子枪模拟腔及低电平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
5.1.1 低电平系统设计 |
5.1.2 低电平系统开发 |
5.1.3 VHF电子枪数字模拟腔的设计和开发 |
5.1.4 仿真结果 |
5.2 1.3 GHz连续波超导腔模拟腔及低电平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
5.2.1 低电平系统设计 |
5.2.2 低电平系统开发 |
5.2.3 1.3 GHz连续波超导腔数字模拟腔的设计和开发 |
5.3 小结 |
第6章 所开发系统在Micro TCA.4 平台上的闭环测试 |
6.1 Micro TCA.4 平台 |
6.1.1 硬件 |
6.1.1.1 Micro TCA.4 机箱 |
6.1.1.2 前端变频模块 |
6.1.1.3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
6.1.1.4 RF背板总线 |
6.1.1.5 本振信号产生系统 |
6.1.2 固件 |
6.1.3 软件 |
6.2 测试平台设计 |
6.3 测试结果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基本信息 |
研究方向 |
教育情况 |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会议、专业培训及交流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第一作者学术论文 |
(4)构建我国近地小行星探测雷达系统的需求与技术途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近地小行星雷达探测的科学需求 |
3 近地小行星雷达探测的国家安全需求 |
4 近地小行星雷达探测的国际义务需求 |
5 国外近地小行星雷达探测系统现状 |
5.1 戈尔德斯通太阳系雷达 |
5.2 阿雷西博行星雷达 |
5.3 叶夫帕托里亚RT-70行星雷达 |
5.4 NASA新型阵列雷达系统 |
6 构建我国近地小行星探测雷达系统途径分析 |
6.1 我国深空测控系统现状 |
6.2 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设备现状 |
6.3 单站雷达系统技术途径探讨 |
6.4 双(多)基地雷达系统技术途径探讨 |
6.5 核心关键技术 |
7 结束语 |
(5)扩散热阴极用浸渍活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扩散热阴极的工作原理 |
1.2.1 热电子发射的基本规律 |
1.2.2 浸渍扩散阴极的基本工作原理 |
1.3 热阴极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 |
1.4 浸渍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1 浸渍活性物质的研究现状 |
1.4.2 浸渍活性物质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及结构安排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1.5.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浸渍活性物质的制备和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2.1 浸渍活性物质的制备 |
2.1.1 原材料及设备 |
2.1.2 前驱体粉末的合成 |
2.1.3 高温烧结 |
2.2 浸渍活性物质的材料表征方法 |
2.2.1 结构表征 |
2.2.2 热稳定性表征 |
2.2.3 微观形貌和成分表征 |
2.2.4 环境稳定性表征 |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 |
2.3 浸渍扩散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测试 |
2.3.1 测试阴极的制备 |
2.3.2 电子发射性能的测试方法 |
第三章 钡-钙-铝酸盐的结构与性能及其制备工艺研究 |
3.1 引言 |
3.2 几种常用铝酸盐的结构与阴极电子发射性能 |
3.2.1 结构分析 |
3.2.2 微观形貌分析 |
3.2.3 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 |
3.3 612铝酸盐的制备工艺研究 |
3.3.1 沉淀剂对液相共沉淀法制备612铝酸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3.2 烧结气氛对612铝酸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钡-钙-钪-铝酸盐浸渍物质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氧化钪的添加对612铝酸盐结构和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 |
4.2.1 氧化钪的添加对612铝酸盐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 |
4.2.2 氧化钪的添加对612铝酸盐阴极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 |
4.3 钡-钙-钪-铝酸盐的成分优化及阴极电子发射性能的提升 |
4.3.1 钡-钙-钪-铝酸盐的成分优化 |
4.3.2 浸渍优化成分的钡-钙-钪-铝酸盐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a,Ca)_2ScAlO_5浸渍活性物质的制备和结构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单相(Ba,Ca)_2ScAlO_5浸渍活性物质的制备及其结构 |
5.2.1 过量BaO对单相Ba_2ScAlO_5形成的影响 |
5.2.2 CaO替代对单相(Ba,Ca)_2ScAlO_5结构和熔点的影响 |
5.2.3 单相(Ba,Ca)_2ScAlO_5及其浸渍阴极的微观形貌 |
5.3 单相(Ba,Ca)_2ScAlO_5的形成机制 |
5.4 浸渍单相(Ba,Ca)_2ScAlO_5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浸渍活性物质在高功率真空电子器件中的应用 |
6.1 浸渍单相(Ba,Ca)_2ScAlO_5阴极在带状电子束器件中的应用 |
6.1.1 带状电子束器件对阴极的要求 |
6.1.2 W-EIO阴极组件制备 |
6.1.3 W-EIO阴极的电子发射性能 |
6.2 高性能612铝酸盐覆膜阴极在高功率回旋行波管中的应用 |
6.2.1 高功率回旋行波管对阴极的要求 |
6.2.2 高功率回旋行波管用M型阴极的制备 |
6.2.3 M型阴极在回旋行波管中的应用测试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7)回旋行波管高效率宽频带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子回旋器件简介 |
1.1.1 电子回旋脉塞机理 |
1.1.2 电子回旋器件分类 |
1.2 回旋行波管发展概述 |
1.3 回旋行波管关键技术 |
1.3.1 高效率关键技术 |
1.3.2 宽带宽关键技术 |
1.3.3 高功率关键技术 |
1.4 论文创新点及意义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回旋行波管基本理论 |
2.1 均匀介质加载波导理论 |
2.2 回旋行波管小信号理论 |
2.3 回旋行波管大信号理论 |
2.4 回旋行波管边界条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Ka波段宽带介质全加载回旋行波管研究 |
3.1 介质波导模式研究 |
3.2 宽带介质加载高频结构设计 |
3.2.1 高频结构理论设计 |
3.2.2 高频结构注波互作用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W波段高效率回旋行波管研究 |
4.1 高效率回旋行波管电子枪设计 |
4.1.1 磁控注入电子枪设计理论 |
4.1.2 磁控注入电子枪初步设计 |
4.1.3 磁控注入电子枪优化设计 |
4.2 高效率回旋行波管高频结构设计 |
4.2.1 高频结构理论设计 |
4.2.2 高频结构注波互作用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Ku波段脉冲连续波兼容工作回旋行波管研制 |
5.1 脉冲连续波兼容工作电子枪设计 |
5.1.1 磁控注入电子枪初步设计 |
5.1.2 磁控注入电子枪优化设计 |
5.2 脉冲连续波兼容工作高频结构设计 |
5.2.1 高频结构理论设计 |
5.2.2 高频结构注波互作用计算 |
5.2.3 高频结构热分析 |
5.2.4 高功率容量输出窗设计技术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回旋行波管实验研究 |
6.1 热测实验平台研究 |
6.2 实验测试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紧凑型高效率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器件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毫米波的特点 |
1.3 毫米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发展与应用 |
1.4 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器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1.7 本论文内容的逻辑性 |
第二章 多间隙扩展互作用腔体电路的理论研究 |
2.1 多间隙扩展互作用腔体的介绍 |
2.2 毫米波有限周期扩展互作用腔体色散特性研究 |
2.3 毫米波扩展互作用电路驻波模工作基础理论研究 |
2.3.1 模式选择与同步条件分析 |
2.3.2 频率选择性分析与工作频率的确定 |
2.3.3 耦合阻抗 |
2.3.4 耦合系数和电子注电导 |
2.3.5 间隙数的选取与分析 |
2.3.6 起振电流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毫米波EIO电路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3.1 毫米波扩展互作用电路的设计 |
3.1.1 场型横向分布分析与电路横向尺寸设计 |
3.1.2 模式分布优化技术 |
3.1.3 输出耦合结构的设计 |
3.2 毫米波EIO粒子模拟研究 |
3.3 紧凑型毫米波EIO初步实验研究 |
3.3.1 毫米波EIO电路的冷测实验研究 |
3.3.2 毫米波EIO样管测试系统设计与搭建 |
3.3.3 毫米波EIO样管热测实验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功率合成电路的分布式空心电子注毫米波EIO工作特性研究 |
4.1 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功率合成电路的设计 |
4.2 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功率合成电路的高频特性研究 |
4.3 适用于功率合成电路的输出耦合电路设计 |
4.4 分布式空心电子注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 |
4.5 基于功率合成电路的W波段分布式空心电子注EIO粒子模拟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毫米波扩展互作用电路高阶模工作关键技术研究 |
5.1 扩展互作用电路高阶模工作机理研究 |
5.1.1 基模与高阶模模式场横向分布转化研究 |
5.1.2 基模与高阶模物理特性对比研究 |
5.1.3 高阶模工作毫米波扩展互作用电路高频特性研究 |
5.1.4 高阶模工作Ka波段EIO粒子模拟与优化 |
5.2 基于高阶模扩展互作用电路工作稳定性研究 |
5.2.1 稳定工作的高阶模毫米波EIO设计 |
5.2.2 高阶模毫米波扩展互作用电路模式分布及竞争问题研究 |
5.2.3 高阶模毫米波EIO起振电流计算及粒子模拟研究 |
5.3 高阶模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电路关键技术研究 |
5.3.1 基模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电路临界截止工作条件介绍 |
5.3.2 高阶模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电路设计程序 |
5.3.3 高阶模毫米波带状注扩展互作用电路高频特性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毫米波EIO提升效率的注波互作用机理研究 |
6.1 影响毫米波EIO电子群聚特性关键因素研究 |
6.1.1 电子注参数对效率影响研究 |
6.1.2 基于空间电荷波理论的注填充比对效率影响研究 |
6.2 基于相速再同步技术提升毫米波EIO效率的研究 |
6.2.1 相速再同步技术的介绍 |
6.2.2 非均匀周期扩展互作用电路的设计 |
6.2.3 非均匀周期EIO粒子模拟研究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G波段EIK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太赫兹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发展现状 |
1.2.1 电真空器件的分类 |
1.2.2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发展现状 |
1.3 电子光学系统的发展 |
1.3.1 电子枪 |
1.3.2 聚焦系统 |
1.3.3 收集极 |
1.4 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 |
1.4.1 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现状 |
1.4.2 CST全三维仿真软件在微波器件设计中的应用 |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创新 |
1.6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分析 |
2.1 扩展互作用速调管的基本构成 |
2.2 电子光学系统基本理论 |
2.2.1 电子枪 |
2.2.2 聚焦系统 |
2.2.3 收集极 |
2.3 热分析的相关理论 |
2.3.1 传热学经典理论 |
2.3.2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波段EIK电子枪和聚焦系统的联合设计 |
3.1 圆形注单阳极电子枪的设计 |
3.2 圆形注双阳极电子枪的设计 |
3.3 电子光学系统的快速联合仿真 |
3.3.1 采用二维磁场与电子枪联调 |
3.3.2 采用三维磁场与电子枪联调 |
3.3.3 二维磁场与三维磁场下联调结果的对比 |
3.3.4 几种参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波段EIK收集极的设计 |
4.1 二次电子基本理论 |
4.1.1 二次电子发射模型 |
4.1.2 金属中二次电子发射的能量分布 |
4.1.3 金属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 |
4.1.4 二次电子对收集极的影响 |
4.1.5 CST中的二次电子发射模型 |
4.2 高频结构与收集极的数据对接 |
4.3 EIK多级降压收集极设计 |
4.3.1 5腔扩展互作用高频结构 |
4.3.2 互作用后的电子注数据处理 |
4.3.3 三级降压收集极的结构 |
4.3.4 考虑二次电子时不同材料收集极性能对比 |
4.3.5 热分析的类型 |
4.3.6 CST中的热分析模型 |
4.3.7 三级降压收集极的热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X波段连续波高功率回旋行波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回旋行波管简介 |
1.2 回旋行波管的研究进展 |
1.3 高功率回旋行波管的发展历程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功率回旋放大器件互作用结构 |
2.1 回旋行波管色散特性 |
2.2 线性段损耗陶瓷选取与非线性段起振分析 |
2.3 高功率高增益互作用段仿真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频结构的高效散热分析 |
3.1 高频热分析的原理依据 |
3.2 微通道高效热耗散结构分析 |
3.2.1 稳态热分析:优化热交换接触面积 |
3.2.2 流体热分析:提高热耗散密度 |
3.3 强化散热:气泡扰流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降压收集极的设计及电子回流分析 |
4.1 降压收集极的模拟仿真设计 |
4.1.1 降压收集极的原理 |
4.1.2 降压收集极的设计与仿真 |
4.2 收集极的算法优化 |
4.2.1 粒子群算法优化原理 |
4.2.2 非降压收集极的优化 |
4.2.3 降压收集极的优化 |
4.3 电子回流分析 |
4.4 传输特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连续波大功率速调管的冷却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HL-2M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研制[J]. 白兴宇,卢波,曾浩,王超,梁军,陈娅莉,王洁琼,冯鲲.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2021(S2)
- [2]高亮度微波电子枪及其前沿技术研究[D]. 王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3]RF模拟腔及自激励低电平控制系统研究[D]. 刘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21(01)
- [4]构建我国近地小行星探测雷达系统的需求与技术途径探讨[J]. 李海涛,刘建军,陈少伍,樊敏,严韦.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21(02)
- [5]扩散热阴极用浸渍活性物质结构与性能及其应用研究[D]. 郑强.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6]S波段超宽带高平均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制[J]. 李烨,李冬凤,王子威,闫松.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10)
- [7]回旋行波管高效率宽频带关键技术研究[D]. 李昊.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8]紧凑型高效率毫米波扩展互作用器件的关键技术研究[D]. 毕亮杰.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9]G波段EIK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D]. 李乐.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X波段连续波高功率回旋行波管研究[D]. 饶伟.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