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访问德国见闻(论文文献综述)
刘原媛[1](2021)在《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研究美国对1990年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在假定德国统一是由两个德国国内政治、经济因素和民族情感等内因决定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随德国统一而来的德国联盟归属、主权恢复和四大战胜国权利终结等问题的解决,来考察美国在德国统一外部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作为二战后西方阵营的领导者,美国始终从国家利益和联盟战略出发看待德国统一问题,将德国的分裂与统一作为管理跨大西洋联盟的重要抓手。美国支持德国1990年统一既是对二战后联邦德国追随美西方联盟进行民主化改造并对抗苏联的回报,又为美国在1990年代初欧洲局势突变之际维持对欧影响、延续北约在欧存在提供了机会。在围绕德国统一问题的博弈中,美国通过稳住苏联、力挺德国、约束英法,推动了德国统一外部进程的发展,对德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统一、恢复完全主权并继续留在北约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绪论阐明了研究课题对理解美德关系、跨大西洋联盟和冷战终结的意义。第一章点出了国际政治中“德国问题”的内涵,梳理了二战后美国一手策划德国分裂的始末。第二章回顾了二战后美国历届政府对德国统一问题的态度,即原则、口头支持统一,实则奉行实用主义。第三章到第五章分阶段考察布什政府围绕1990年德国统一的外交决策和行动,并通过分析德国统一的国际影响来评估美国的政策效果。第三章分析1989年初冷战氛围开始消解的背景下,美国对德国统一的“观望政策”和“护持政策”,这一时期美国鼓励联邦德国政府扛起统一大旗,并护持科尔的“十点纲领”既契合西方联盟的战略需要又被国际社会所接受。第四章重点分析了1990年初美国实行的“推动政策”和统一谈判开启后的“配合政策”,这期间美国提出了解决统一外部问题的“2+4”谈判框架,领导北约进行战略转型,照顾了苏联的安全关切,为苏德谈判获得突破奠定了基础。第五章论述德国统一对德美关系、北约发展、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美关系的影响,认为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部分实现了预期。第六章综述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作用,并借助国际关系理论解读“德国问题”的解决。
黄碧赫[2](2021)在《1992年卡塞尔“相互认识”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将"相互认识"展还原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德国乃至欧洲的历史和文化语境之中,结合富有对照意义的第九届"文献展"和"大地魔术师"展,通过挖掘展览图录、论文集、相关访谈、批评和报道文章等资料,考察"相互认识"这一在艺术全球化进程早期被学界忽视的展览。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将结合中国参展艺术家之一吕胜中写于展览期间的笔记,回溯中国艺术家和作品在这个将中国当代艺术较早引入西方视野的大型国际展览中的位置。
慕阳子,王朔,张晨星,威廉·德罗兹迪亚克[3](2021)在《《最后一位欧洲总统》摘介》文中认为美国公共事务出版社2020年出版的《最后一位欧洲总统:马克龙的复兴法国与拯救世界之路》(The Last President of Europe:Emmanuel Macron’s Raceto Revive France and Save the World)一书,(1)就马克龙的法国观、欧洲观和世界观作了系统阐释。作者威廉·德罗兹迪亚克现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非常驻高级研究员,美国麦克拉迪联合顾问公司欧洲事务高级顾问,曾长期担任美国德国事务理事会主席,获德国总统授予联邦十字勋章,任《华盛顿邮报》高级记者与编辑期间入围普利策奖,
沈俊[4](2019)在《日本后现代文学空间研究 ——以战争记忆与主体性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后工业化进程和后现代风潮的影响下,日本于1970年代进入后现代状态。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对抗态势严峻。日本成为美国全球战略布局岛链上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因而日本的后现代文学天然带有霸权与战争的“阴影”。对此负荷的超越,成为文学者创作的重要动力。文学既是对现实的反映与再现,也反作用于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对塑造共同体精神、树立核心价值观、构建民族身份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本论文以“第三空间理论”为基础,根据作家作品具体内容,对接后殖民理论、后现代女性主义、他者理论、边缘理论、文化记忆理论以及后现代精神分析批评等多种方法,研究作品空间中的记忆痕迹以及后现代语境下主体权力结构的变化,探讨当代日本国族想象构建中“战争记忆”与“主体性”问题。首先在绪论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当下日本社会危机现状,阐明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通过梳理相关问题在国内外学界的研究成果,厘清本论儿个重要概念并提出研究方法。第一章为日本后现代社会空间与文学进程。本章节是对本研究社会背景与文学状况的梳理,从日本后现代社会形成、发展进程切入,按照渗入阶段、初始阶段、繁盛阶段、变化阶段对日本后现代文学的主要流派、代表作家等基本问题进行概述。第二章是后藤明生的“间性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本章节运用后殖民空间批评理论对作家后藤明生作品中的空间、战争记忆与主体性问题进行阐释。后藤跨越了混杂的文化身份,在夹击的空间中实现了某种交流甚至是接合,战争殖民地、“祖国”、经济高速成长期“日本梦”、“团地”的现实以平等的形式集体登场,形成了一个充满差异性与杂多性的间性空间,在这个间性空间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并非针锋相对,而是通过彼此包容、相互生成,实现了对空间焦虑的克服,并有效地确立了自我。第三章围绕村上龙的“基地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展开论述。本章节运用后现代精神分析批评方法对作家村上龙作品中的基地空间记忆与主体性问题进行阐释。村上龙在“基地”这个“母体空间”中充分接合“日美关系”、“日本人的美国文化接收”、“战后日本型态”等社会问题,揭露了美国在日本的殖民霸权的实质,也探索出构建自我主体性的道路。第四章主要是山田咏美的“身体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本章节运用后现代女性身体空间学说对日本女性作家山田咏美作品中的身体空间、战争记忆与主体性问题进行阐释。在山田咏美的世界中,空间意识与她的自然肉体存在融为一体,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突入到有关战争记忆、性别与主体性的空间领域。第五章为村上春树的“亚洲战场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本章节主要运用文化记忆理论对作家村上春树作品中亚洲战场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问题进行阐释。村上的《且听风吟》《奇鸟行状录》《刺杀骑士团长》等作品中聚焦普通人有关亚洲战场的真实记忆,以此纠正、补充日本政府对战争记忆遮蔽与误导所造成日本历史叙事主体性的缺失,达到赋还历史话语权、实现了亚洲战争记忆主体性重建的目的。第六章是目取真俊的“冲绳话语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本章节主要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冲绳作家目取真俊作品中的冲绳话语空间、战争记忆、主体性问题进行阐释。目取真俊有意识地在多语言的纠葛中展现了冲绳特殊的历史遭遇与含混的主体身份,折射出残酷的战争记忆对冲绳人造成的精神创伤,进而表达了作者面对文化主体性迷失而产生的焦虑与思索。通过对日本后现代文学现象进行追溯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事实:其一,在文本内容方面,日本后现代作家们热衷于对天皇制与军国历史的批判,有关战争记忆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他们作品中出现大量历史上被有意无意禁声、正逐渐从日本主流社会消失的人物,借由这些战争经历者、受害者被边缘化的记忆,作家们揭露了因集体记忆的遮蔽与误导导致的日本历史叙事主体性危机,向日本社会特别是“年青一代”发出危机警告,体现出对真相的追问与重建历史的努力。对日本现代性进程中暴行带来的创伤记忆的思考与批判凸显了日本后现代文学的独特性和当下的研究价值;其二,在表现策略方面,日本后现代文学中充斥着兼具现实与符号意义的空间,它们既是可被标示、分析和解释的具体地理场所,也是提示与物质概念相关联、相整合的精神结构。作为对社会语境同源性的呼应,这些文学场域建构也解构了日本涉及信仰、政治、文化、性别等充满危机、多重维度的“国族空间”,它们不单纯是一种表征存在的状态,而是作为意义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以全新的话语实践方式参与到日本社会发展进程之中,引发了一场又一场颇具意味的讨论与争鸣,成为研究当代日本不可缺少的依据。
匡洁[5](2019)在《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游记是旅行者对亲身旅行经历的描写与记录,涉及旅行者的空间位移与文化位移,是建构他者形象的重要载体。作为面向大众的读物,游记可以反映普通民众的文化潜意识。因此,游记视角下德国的中国形象研究可以揭示德国普通大众对中国的期待与诉求。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近三十年里,旅华游记构成了德国人对华认知的主要渠道之一。首先来华的旅行者主要是受中国政府官方邀请的德国人。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大众旅行掀起了普通德国人的旅华热潮,此间出版的旅华游记是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一个繁荣时期。因此,本文选取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来华德国人的旅华游记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理论与方法,旨在从来华德国人零散的中国话语中总结出典型的中国形象类型,并挖掘其形成、演变的原因。第一章梳理与归纳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本文将“德国人旅华游记”界定为“德国旅行者对亲身旅华经历的记录,涵盖旅行描写、旅行报道、旅行日记、旅行考察报告等多种本文类型”,并收集了80本1949年以来的德国人旅华游记。随着1949年以来中德关系的发展变化,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德国人旅华阶段:1、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2、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3、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的创作主体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第一阶段以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二阶段以联邦德国的官方旅行者为主,第三阶段以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为主。从作者性别上看,大多数为男性,仅有少量女性。第二章涉及新中国成立后来华德国人建构中国形象的历史背景。通过梳理与综述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启蒙运动早期、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一战后至1949年四个历史阶段的中国形象,可以发现,从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变化过程,中国形象始终作为他者参与德国的发展,是德国文化的自我投射。第三章以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民主德国旅行者与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构成“颂华派”,积极赞美中国的城市建设、中国人的勤奋与道德、中国经济的巨大进步与文化教育的普及化,而另一些联邦德国旅行者则作为“贬华派”批判北京的单调统一、上海的衰落、中国人着装与思想的统一化以及工农业建设的落后等。这些旅行者在中国都仅停留数周,因此,他们未能通过中国旅行检验和反思自己所持有的固有观点,反而是强化了原有认知。第四章以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依然主要聚焦于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与此前不同的是,他们常用双重眼光观察与评价中国并试图反思自我的认知能力,建构了多元、矛盾和混杂的中国形象。他们中的一些人通过分析中国的“现代化”与“自力更生”政策,观察中国人对自由与民主的追求,试图证明变革中的中国不是联邦德国的威胁,而是联邦德国的合作伙伴。第五章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的德国人旅华游记为研究对象,归纳与分析来华德国人建构的中国形象。这一时期因旅游或一般工作等原因等来华的联邦德国旅行者基本不再以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影响为重心,对中国的民主与人权、经济发展与教育现状仅有少量描写。他们大多渴望远离都市化的北京与上海,向往遥远的中国小城,期待在与中国的相遇中重新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他们想要了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的文化习俗,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既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文化研究者,只是短期来华旅行的游客,因而他们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描写大多基于有限的个体化体验,常常未能进行深度的文化阐释。国家关系、旅行者的身份与兴趣、旅华时间的长短、德国大众的期待视野等诸多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1949年以来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的感知、体验和理解。他们观察与描写中国的目的仍在于德国自身,期待从中国找到可以佐证或实现自身政治理想、社会期待与个人愿望的事物。纵向来看,他们从用中国的发展状况证明本国社会制度的合理性,转向用中国的传统文化满足自身的猎奇心理,用遥远的中国满足自我逃离现实、重新认识自我的需要,西方现代性的自我确认则始终影响不同时期来华德国人对中国是否进步、自由与文明的评价。上述研究既可以挖掘、理清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的书目、作者及其旅华时间,开辟新的一手资料,又可以通过亲历者的中国观察、描写与评价,考察1949年以来不同阶段德国人关注中国的视角及其背后隐藏的期待与诉求,对推动中德跨文化交流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
许婷芳[6](2019)在《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文中指出地方是研究乔纳森·弗兰岑及其作品的一个关键维度。就弗兰岑的成长经历而言,他一生与诸多地方结缘:在中西部地区度过童年,在东部沿海城市生活,并在大学期间访学德国,加上他的鸟类爱好者身份,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就弗兰岑的创作生涯而言,他的第一部小说便是关于故乡圣路易斯,继而拓展到波士顿、纽约、费城、圣保罗和奥克兰,甚至跨越国界到达东欧和南美。因此,从地方的角度切入该作家作品的研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尝试。研究者虽已注意到弗兰岑对地方的浓厚兴趣,但并未将其小说中的地方作为主题进行历时考察。本论文将借鉴人文主义地理学中地方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界定地方的概念。在人文主义地理学家(Relph 1976;Tuan 1977)看来,地方的意义不仅来自于其独特的地理景观,更来自于人地关系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情感联结和身份认同。鉴于地方内涵的复杂性和弗兰岑小说的丰富性,本论文将地方理解为一切具有人文意义的场所,既包括现实的地理景观,也包括虚拟的网络社会。在上述地方概念的引导下,本论文将弗兰岑的小说研究放置于后工业社会的视阈下,聚焦其笔下人物在后工业社会中所感受的种种“不适感”,并透过这些“不适感”剖析地方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外延,由此形成“地方—情感—文化”的三维立体化研究。具体的论证过程如下:第一章审视了弗兰岑早期的地方书写与后工业城市个体的“不适感”,呈现了弗兰岑的双重地方身份对其早期两部作品的影响。小说《第二十七大城市》中的圣路易斯作为中西部城市的代表,它在美国的现代郊区化进程中走向衰落。圣路易斯的衰落是内忧外患的结果,圣路易斯人的恐惧则是由于个体自我身份的缺失。小说《强震》中的波士顿作为东部沿海城市的代表,它的腐化象征着弗兰岑对“山巅之城”神话的质疑和解构。波士顿地区的强震看似是天灾,实则是商业利益驱动下的“阴谋论”,进而引发了人物的愤怒情感。虽然圣路易斯和波士顿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但它们共同体现了弗兰岑早期辩证主义的地方创作理念,亦即作家的中西部人和东部沿海知识分子两种地方身份的对峙与糅合。第二章探讨了弗兰岑地方理念的突破与后工业核心家庭的消费“不适感”。20世纪90年代,为了适应社会小说创作的新背景和新需求,弗兰岑提出了“悲剧写实主义”的思想,意味着他的地方理念实现了三重突破:第一,从后现代实验派小说家的“地位模式”转向关注读者阅读感受的“契约模式”。地方的跨度更大,旨在吸收更多的读者。第二,从对话空想的主流文化转向书写自己书写的人物和场景。地方的书写更加倾向于私人领域。第三,从对科技消费主义的反对到关注其引发的人类困境。地方的书写不仅有关真实世界,而且开始步入虚拟地带。小说《纠正》代表着弗兰岑新地方理念的成功践行,展现了一个中西部核心家庭面临的消费焦虑,呈现了层次分明的地方风貌和情感风景,反映了美国传统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相互“纠正”的关系。第三章考察了弗兰岑地方创作的新走向与后工业技术阶层的“不适感”。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冲击下,地方性逐渐丧失。为了解决地方创作素材的缺乏,弗兰岑一方面凸显地方概念中人的情感、记忆和认知,另一方面开拓网络虚拟世界中的新地带,书写后工业技术逻辑支配下人类面临的新困境。小说《自由》和《纯洁》代表着弗兰岑地方创作的两种新走向,即地方的流动性和虚拟维度。这两部小说中人物所面临的抑郁和羞愧不再具有地方的典型性,而是具有很大的普遍性。这些“不适感”来自于科技消费主义倡导的技术逻辑对人性的摧残和压制。弗兰岑认为,人们只有重返现实,重归群体,才有可能摆脱“不适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纯洁”。换言之,弗兰岑倡导的是文化的包容性。通过上述讨论,本论文认为,弗兰岑五部小说中的地方呈现出从小到大、从具体到抽象、从真实到虚拟的发展轨迹。地方不断构建小说人物的身份认同。从城市个体到中西部核心家庭,再到中产阶级和技术阶层,这些人物在种种“不舒适地带”中先后经历了身份的迷失、找寻和确立的过程。纵观弗兰岑三十年的文学创作,他生动地勾勒了一幅幅美国后工业社会的生活图景,出色地完成了与美国的城市文明、消费文化和技术逻辑的对话。弗兰岑不断地突破地方创作理念,逐步褪去“中西部作家”的标签,进而跻身“伟大的美国小说家”之列。弗兰岑的小说创作充分诠释了地方与文学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高文知[7](2018)在《美国承认民主德国政策的演变》文中研究指明1949年10月民主德国成立伊始,美国便不承认民主德国作为独立主权国家的国际法地位。冷战初期,美国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并试图通过心理战、“自由化”等方式,颠覆民主德国现有政权,把它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逐步改变其对民主德国的外交政策,最终在1974年9月4日正式与民主德国建交。本文将在冷战国际史的视野之下,利用美国、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的多边档案,从国际环境的变迁、美国内部政策的变化、民主德国的外交诉求等因素出发,综合考察美国改变对民主德国外交政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之前,美国不仅没有承认民主德国的合法地位,还将民主德国视为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西欧扩张的桥头堡,对其采用心理战和情报战等“自由化”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是为削弱苏联在西欧的影响,并试图将民主德国纳入资本主义阵营,但是客观上加深了美国对民主德国的了解和影响,为两国在此后走向建交埋下了伏笔。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国际局势整体趋向缓和,这为美国承认民主德国,以及两国随后逐步走向建交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首先,60年代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出现衰退,各种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同时美国在国外又陷入越南战争泥潭。在国内外压力的共同作用下,美国政府推出“尼克松主义”,美苏关系于60年代末逐渐缓和。其次,20世纪60年代末联邦德国“新东方政策”的出台,改善了联邦德国与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缓和了欧洲紧张对峙的局势。此外,两德关系的缓和也为美国与民主德国建交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美国内部政策的变化是美国承认民主德国,并促成两国建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美国整体战略的收缩和“尼克松主义”的出台,为美国承认民主德国奠定了政策基础。另一方面,美国与民主德国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日益频繁的交流,也是推动美国承认民主德国的重要动力。美国与民主德国的商业组织、学术机构、媒体机构等非政府部门在贸易、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在不断增强,这不仅增进美国公众和政府对民主德国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美国政府改变其对民主的德国的外交政策。民主德国追求西方国家承认的努力,亦是它与美国最终走向建交的重要推动力量。自建立伊始,民主德国便将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作为自身重要的外交目标。民主德国率先在文化领域打开外交的突破口,将奥运会等国际体育赛事作为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舞台,并与西方国家建立起常规化的学术交流机制。在与苏联结盟的同时,民主德国也在试图与更多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发展外交关系,以拓展自身的外交空间。民主德国还加入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并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此同时,民主德国还积极同世界上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发展经贸关系。这些外交活动提高了民主德国的政治地位,增强了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使美国逐渐认识到民主德国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最终,美国在外交上承认民主德国,并同民主德国建交。建交之后,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国际局势。国际关系的发展。民主德国更是进一步参与到国际事务中,积极寻求同其他西方国家发展关系,谋求和平共处。然而,两国建交后,美国并没有改变其对民主德国的“自由化”目标,仍然积极通过文化外交,心理战等方式加强渗透,力图将其纳入西方资本主义阵营。无论是此前的不承认民主德国,还是此后改变政策与其建交,美国对民主德国政策的演变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即对外政策应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冷战的总体目标。
罗超[8](2017)在《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内战后,南部经历了短暂温和的“约翰逊重建”,它实质上是林肯重建政策的延续。在“林肯之死”与“孟菲斯骚乱”后,一场持续时间较长的激进重建随之而来。作为“去南部邦联化”的国会重建,它加剧了南部民众对代表黑人利益的共和党政权的抵制,使得本在襁褓中的“失去事业”(Lost Cause)迅速发展,为建立种族隔离制度铺平道路。南部的集体记忆形成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1865年到1898年。其中,第一阶段又可以划分成两时期,第一时期从1865至1884年,称为南部内战记忆的分裂期,从“南部重葬运动”的兴起到罗伯特·李塑像在新奥尔良的落成。第二时期从1884至1898年,称为实现南部内战记忆统一的时期,以“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与“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的建立为终点。第二阶段是从1898年到1914年,即是“失去事业”要义被北方民众广泛接受的阶段。南部白人社会精英虽在1877年完成了“政治救赎”,但至1884年前,他们的集体记忆依旧是分裂的。南部城镇的纪念与扫墓活动虽繁多,但在组织过程中,均存在各自为政,领导不统一且目标混乱的问题。为募集活动经费,满足会员的诉求,扩大其影响力,纪念组织、妇女团体与老兵协会常常口诛笔伐,内讧不断。至1870年代末,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依旧凌乱,具有低调悲伤、去政治化的特征。不同于1860年代的“仇恨记忆期”,1870年代是老兵记忆的“休眠期”,很多老兵忙于生计,无暇内战记忆的讨论,尽管存在少数前高级军官整理战地记忆的情况。从1880年代开始,随着商业文化与煽情思想在美国流行,南北老兵开始举行各种战场旧址重聚活动。同时,在《世纪》等期刊的推动下,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内战记忆民主化与商业化的浪潮。此外,南部在战后废除了奴隶制,但无法改变单一农作物的经济模式。这种情况使南部更依赖于北方的工业资本主义。在“新南部建设”中的很多问题就是这种经济矛盾性的缩影。然而,这种地区差异却有利于南部白人的集体记忆朝着继往开来,服务全美工业建设大局的方向转变。直至美西战争前,南部勉强实现了集体记忆的统一,但在与北部老兵在实现“文化和解”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尽管北方年轻一代已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失去事业”的要义。随着美西战争的爆发,参军潮与爱国主义思想加速了和解进程。1913年,为共同纪念葛底斯堡战役爆发50周年,南北老兵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内战纪念活动,通过威尔逊总统的“葛底斯堡演说”将南北和解的进程推向顶峰。随着《一个国家的诞生》的上映,北方老兵从文化上最终承认了南部奋斗已久的“失去事业”。这一切的实现都是以抹去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为代价。随着一战的爆发,非裔美国人再次获得千载难逢的觉醒契机。通过与法属非洲士兵的并肩作战与思想交流,非裔美国人渐渐恢复了自我认知与被抹去的战争集体记忆。一战后,非裔美国人走向了民权斗争的国际化之路。当然,这条国际化道路是漫长而艰险的。
徐觉哉[9](2017)在《2016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综合了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包括社会主义经典文献解读,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纵论,对世界左翼运动现状的考察,深化对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的研究,社会主义多元思潮的理论建树及其交锋,各国政党的自我调适和转型发展,社会主义思想史新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破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基于解密档案的历史真实等十个方面,反映了世界社会主义研究的进展与动向。
王丽华[10](2016)在《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江健三郎是日本战后文学史上最富有才华、学识与思想的作家之一,他以天下为己任、始终将自己的创作与重大世界问题联系起来,力争要创造“世界文学之一环的亚洲文学”。大江健三郎文学在“核”主题领域的探索与贡献,已然具备了亚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分量。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不仅涵盖了广岛原爆、冲绳核基地和“三·——”等日本历史上重大的核事件,还对导致这些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行了深层次剖析,进而上升到了社会批判及国民性改造的层面,表现出了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因此,对日本有先见的知识分子与作家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进行考察,不仅可以加深对日本核文学的了解,而且对增强各国民众核时代的想象力,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通过国民性改造、边缘意识、社会批判、宇宙观、文明批判、宗教信仰、三·——等七个角度,尽可能全面地揭示出了大江健三郎文学中“核”主题的全貌。同时,将作为“作家”的大江健三郎与作为“文学理论家”的大江健三郎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有了一个更为立体的把握。第一章“大江健三郎文学与核主题”,论述了大江健三郎文学的发展脉络及其与“核”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首先,对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进行了介绍,揭示出大江健三郎自踏上文坛之初,就已经注意到了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国家国民性的扭曲。其次,对大江健三郎1963年前的“核”意识进行了考察,从中揭示出大江健三郎将“核”作为文学主题的必然性。最后,将大江健三郎核文学置于日本核文学坐标中进行了考察,揭示出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核文学中不可撼动的地位。第二章“核武器时代的国民性改造”,围绕《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空中的怪物Agui》和《个人的体验》进行了考察,这三部作品都是大江健三郎以1963年残疾儿出生后的广岛之行为契机创作的小说。《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采用黑色幽默的创作手法,塑造了核武器时代勇于承担历史责任、与弱者共生存的人道主义国民形象。《空中的怪物Agui》和《个人的体验》是以核时代残疾儿父亲的体验为素材的“私小说”,两部作品探讨了“核武器时代,日本国民需要什么样的意志与精神”这一问题。第三章“核时代的边缘意识”,通过对《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 《冲绳札记》和《洪水涌上我的灵魂》等作品进行文本分析,揭示出如下结论。《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揭示出了在严峻的核状况下,真正的救赎只能来自边缘这一事实。《冲绳札记》揭露出核时代的美日军事同盟中冲绳被边缘化的命运,其创作目的旨在唤醒核时代民众的想象力,呼吁处于边缘的民众积极加入到反核行动中来。《洪水涌上我的灵魂》阐明了处于边缘的人们只有向中心权力发出反抗,才能在核之洪水中获得自由这一事实。第四章“核时代的社会批判”,主要围绕《摆脱危机者笔录》这部小说进行了论述。《摆脱危机者笔录》是部方法意识极强的作品,运用了“笔录”的创作手法和“狂欢化”的叙事策略,将核背后复杂的利益关系交织在一起进行了叙述。本章通过对残疾儿父子反叛过程的分析,揭示出“核”体制背后真正的凶手是财团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天皇这一事实。第五章“核时代的宇宙观”,通过对《倾听雨树的女人们》和《新人呵,醒来吧》进行分析,揭示出了大江健三郎在核时代塑造的“雨树”这一宇宙模型的文化含义和宇宙观。第六章“核时代的文明批判”中,对《治疗塔》和《治疗塔惑星》中的SF式文明批判与日本现代化再出发的启示进行了论述。两部作品通过SF的创作手法,不仅对科学技术与近代文明的发展与堕落进行了批判,还提出了国民生产方式的典型。第七章“核时代的宗教信仰”中,以《燃烧的绿树》和《空翻》为文本,论述了核时代灵魂救赎的问题。这一时期大江健三郎“核”意识的特点表现为通过哲学和宗教的想象力来探讨核时代人类信仰体系的建构。从《燃烧的绿树》和《空翻》开始,大江健三郎明确将反对核能发电站的态度摄入到了作品中。也即,大江健三郎开始了全面的反核。两部作品中大江健三郎在反对核电站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在核时代如何实现“无神式”宗教的救赎。第八章“‘三·一一’后的核意识”,围绕“三·一一”后大江健三郎的新作《晚年样式集》进行了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了散文集《定义集》的内容。《晚年样式集》和《定义集》是“三·一一”后大江最新核意识的体现,不仅对核问题背后的国家体制与国民精神结构进行了批判,也对新的核状况下日本新生的方向进行了探索。通过上述考察,可以发现“核”是大江健三郎文学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大江健三郎没有经历过原爆,也不是广岛、长崎出生,却能如此持久而深刻地关注核问题,这在日本战后文学作家中是不多见的。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不仅仅停留于核对人来的危害,更重视的是核体制背后的社会问题。为此,大江健三郎通过将残疾儿问题与核的紧密契合来实现核时代国民性的改造,通过边缘的书写号召民众进行反抗,通过社会批判与文明批判呼唤战后民主主义的回归,通过宇宙观与宗教信仰问题求索核时代人类灵魂的医治与救赎。
二、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访问德国见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访问德国见闻(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可能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美国与德国统一问题的缘起(1945-1949) |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德国问题” |
第二节 美国决定分裂德国 |
第三节 德国的分裂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与德国统一问题的演进(1950-1988) |
第一节 东西对峙:美德默契与分裂固化 |
第二节 美苏缓和:美德矛盾与统一新思路 |
第三节 德国崛起:新时期的美德关系与统一问题 |
小结 |
第三章 欧洲大变局背景下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 |
第一节 欧洲变局与美国政策调整 |
第二节 “十点纲领”提出前美国对德国统一的“观望政策” |
第三节 “十点纲领”提出后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护持政策”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推动解决德国统一的外部问题 |
第一节 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推动政策” |
第二节 美国对德国统一的“配合政策” |
第三节 美国对德国统一政策的演变和实质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政策效果评估:德国统一的国际影响 |
第一节 德国统一对德美关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德国统一对冷战后北约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德国统一对欧洲一体化和欧美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一、美国政策综述 |
二、美国作用概述 |
三、德国问题的解决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2)1992年卡塞尔“相互认识”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反“文献展”的“相互认识” |
二、文化差异vs.文化多样性:“大地魔术师”与“相互认识” |
三、中国艺术家在“相互认识” |
结语 |
(3)《最后一位欧洲总统》摘介(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龙的国内改革 |
(一)发动由上而下的革命。 |
(二)“黄背心”运动风起云涌。 |
(三)大辩论开启“民主试验”。 |
二、马克龙的欧洲建设 |
(一)迎击民粹主义威胁。 |
(二)推动法德合作。 |
(三)欧洲依然破碎。 |
三、马克龙的大国外交 |
(一)处理与特朗普的关系。 |
(二)与普京合作。 |
(三)警惕中国崛起。 |
四、孤独前行的改革者 |
(4)日本后现代文学空间研究 ——以战争记忆与主体性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意识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先行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问题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日本后现代社会空间与文学进程 |
第一节 日本后现代社会空间与文学的渗入 |
第二节 日本后现代社会空间与文学的初始 |
第三节 日本后现代社会空间与文学的繁盛 |
第四节 日本后现代社会空间与文学的变化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后藤明生的“间性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 |
第一节 朝鲜:“他者”语境下的帝国记忆 |
第二节 故乡:主体认同之双重失语 |
第三节 团地:战争记忆流放地 |
第四节 椭圆:夹击结构下的“间性空间”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村上龙的“基地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 |
第一节 佐世保基地:日美非对称力量关系 |
第二节 佐世保基地:主体性“想象界” |
第三节 横田基地:日美混杂的复合结构 |
第四节 横田基地:主体性“象征界”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山田咏美的“身体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 |
第一节 女性身体记忆与日本战后社会空间 |
第二节 作者身体:象征的斗争空间 |
第三节 黑人身体:象征的权力空间 |
第四节 女性身体主体性建构策略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村上春树的“亚洲战场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 |
第一节 日本亚洲战争记忆主体性危机 |
第二节 上海战场:战争记忆的代际传递 |
第三节 诺门罕战场:暴力、创伤与记忆主体性 |
第四节 南京战场:图像的隐喻空间 |
第五节 小结 |
第六章 目取真俊的“冲绳话语空间”与战争记忆、主体性 |
第一节 冲绳话语空间的历史龃龉 |
第二节 作为战争记忆证言的话语空间 |
第三节 作为主体性批判的话语空间 |
第四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 |
(5)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绪论 |
1.话题缘起与学术意义 |
2.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对象 |
4.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5.研究目标与论文框架 |
第一章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概述 |
1.1 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文本类型的界定 |
1.2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及其作者群的统计与分类 |
1.3 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维度 |
第二章 中世纪至1949年德国106的中国形象 |
2.1 中世纪至地理大发现时期:从“赛里斯”到“契丹” |
2.2 启蒙运动早期:“孔教乌托邦”与“中国热” |
2.3 启蒙运动中后期至一战:“停滞”与“黄祸” |
2.4 一战后至1949年:“儒释道”与中国革命 |
第三章 1949年至中西德建交前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3.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3.2 中国形象 |
3.2.1 中国的城市 |
3.2.1.1 作为共产主义天堂的北京与红色北京 |
3.2.1.2 人民的上海与衰落的上海 |
3.2.2 “正直、聪明和获得尊严的中国人”与“蓝蚂蚁” |
3.2.3 经济:进步与落后 |
3.2.4 教育:丰富多彩与贫乏落后 |
3.3 小结 |
第四章 中西德建交至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4.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4.2 中国形象 |
4.2.1 中国的城市 |
4.2.1.1 变化中的红色北京 |
4.2.1.2 心灵驶向反方向的上海 |
4.2.2 “非蓝蚂蚁”与“中国新人” |
4.2.3 政治:“接班人”与“中国牌” |
4.2.4 经济:“自力更生”与“现代化” |
4.2.5 教育:从政治化到“贝多芬” |
4.3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
5.1 来华德国人及其旅华游记 |
5.2 中国形象 |
5.2.1 中国的城市 |
5.2.1.1 反差之城:北京 |
5.2.1.2 超级大都市上海 |
5.2.1.3 “浪漫的”小城 |
5.2.2 中国人的西方化与国民性 |
5.2.3 政治、经济与教育:从“三峡大坝”到“教育比赛” |
5.2.4 习俗:从饮食习俗到宗教信仰 |
5.3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949年以来德国人旅华游记书目 |
(6)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选题意义 |
二、乔纳森·弗兰岑小说研究综述 |
三、研究问题、理论框架和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弗兰岑早期的地方书写与后工业城市个体的“不适感” |
一、弗兰岑双重地方身份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
二、圣路易斯人的恐惧:对中心城市衰败的反思 |
三、波士顿人的愤怒:“山巅之城”神话的背后 |
第二章 弗兰岑地方理念的突破与后工业家庭的消费“不适感” |
一、弗兰岑对地方主义的重新审视 |
二、弗兰岑地方创作理念的突破 |
三、圣裘德核心家庭的焦虑:消费文化的“纠正” |
第三章 弗兰岑地方创作新走向与后工业技术阶层的“不适感” |
一、弗兰岑地方书写的两种新趋势:流动性和虚拟维度 |
二、无名湖的抑郁:中产阶级的“自由”之路 |
三、“粗鄙共和国”的羞愧:技术阶层的“纯洁”之旅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美国承认民主德国政策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对民主德国的心理战和“自由化”政策 |
第一节 美国对民主德国的“自由化”政策 |
第二节 美国对民主德国的心理战 |
第三节 冷战初期美国对民主德国心理战的效果 |
第二章 美国承认民主德国的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1969-1974) |
第一节 美苏关系走向缓和 |
第二节 苏美英法《四方协定》的签订 |
第三节 两德关系的改善 |
第三章 美国承认民主德国的内部政策的变化 |
第一节 尼克松——基辛格外交与对民主德国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美国和民主德国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强 |
第三节 美国对承认民主德国政策的松动 |
第四章 民主德国的艰难追求“承认”之路 |
第一节 追求政权巩固之路——民主德国统—社会党走向稳固 |
第二节 追求外交独立之路——民主德国与苏联关系的演变及文化外交 |
第三节 追求“承认”之路——民主德国的外交之路走向宽阔 |
第五章 美国与民主德国的建交及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和民主德国走向建交 |
第二节 两国建交后的发展及影响 |
第三节 美国继续坚持“自由化”民主德国的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 |
1. 国内学术研究状况 |
2. 美国学界的研究现状 |
二、研究资料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一章 战争死亡与扫墓日(1865-1869) |
第一节 战争形态与士兵死伤 |
一、北方的军事制度缺陷 |
二、武器装备因素 |
三、宗教复兴运动 |
四、现代性、内战与伤亡感知 |
第二节 北方的国家公墓与纪念仪式 |
一、国家阵亡将士日的缘起 |
二、“国家重葬” |
三、战俘问题的政治化 |
四、北方的纪念内战仪式 |
第三节 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与纪念亡灵 |
一、战败与海外逃亡 |
二、忠诚奉献的南部妇女 |
三、南部的“民间重葬运动” |
小结 |
第二章 “第一次失去事业”与南部救赎(1870-1884) |
第一节 第一次“失去事业”运动与“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 |
一、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建立 |
二、“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自辩体系 |
三、“北弗吉尼亚军团老兵联合会”的缺陷 |
第二节 70年代的内战记忆与遗忘 |
一、1874年的杰克逊塑像落成典礼 |
二、普莱尔演说与记忆较量 |
三、“霍尔姆斯记忆模式”与“士兵至上” |
第三节 内战记忆与南部政治救赎 |
一、“自由派共和党运动”与1873年经济危机 |
二、独立战争100周年纪念与1877年政治妥协案 |
第四节 战争经历与70年代的老兵记忆 |
一、内战士兵记忆的多样性 |
二、白人老兵集体记忆的初步形成 |
小结 |
第三章 新民族身份在南北地区的确立 |
第一节 罗伯特·李纪念碑与南部记忆统一的开始 |
第二节 内战记忆的民主化与碎片化 |
第三节 内战记忆的商品化与南北老兵的重聚 |
第四节 跨越代际的记忆产物—19世纪晚期的美国内战文学 |
一、南部煽情内战文学流派 |
二、内战写实文学流派 |
三、进步叙事内战文学流派 |
小结 |
第四章 未实现和解的民族重聚与黑人内战记忆的分裂 |
第一节 南部内战纪念组织的平民化 |
一、“南部邦联老兵联合会”(United Confederate Veterans) |
二、南部邦联女儿联合会(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 |
第二节 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及其大众化 |
一、“第二次失去事业”的辩护体系 |
二、“第二次失去事业”的大众化 |
第三节 南北事业的对立与地区和解的局限性 |
一、南部圣贤:罗伯特·李与“石墙杰克逊” |
二、戴维斯的葬礼与“查塔诺加国家军事公园”的揭幕式 |
三、“记忆消毒”的产物:普通的阵亡士兵塑像 |
四、针锋相对的“纯洁教科书运动” |
五、“女士纪念协会”的偏执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内战记忆 |
一、路易斯维尔非裔美国人大会 |
二、未完成的非裔美国人之集体内战记忆 |
小结 |
第五章 大众文化、美西战争与南北和解的实现(1898-1915) |
第一节 南北和解的外在推力---美西战争 |
第二节 南北和解的内部拉力---1913年内战纪念活动 |
第三节 南北和解的伤痕---黑人他者化形象的确立 |
第四节 关于美国内战记忆建构的思考 |
小结 |
第六章 一战与恢复自我认知的非裔美国人(1917-1918) |
第一节 黑人族群的参战之争 |
第二节 民主幻象—法兰西 |
第三节 战场交流与自我认知的复苏 |
第四节 非裔美国人的一战遗产与战争记忆 |
小结 |
第七章 纳粹士兵与二战记忆 |
第一节 未完成的去纳粹化 |
第二节 战俘经历、社会保障和去集体罪责化 |
一、纳粹战俘的经历 |
二、纳粹老兵与救济金法案 |
三、50年代的精神创伤评价机制 |
第三节 西德的“克服过去”与东德的“消毒记忆” |
小结 |
结语 两种集体记忆的对比与跨时空影响 |
1. 对比可行性 |
2. 集体记忆路径与主体性的差异 |
3. 集体记忆文化差异性与相似性 |
4. 美国南部老兵与纳粹老兵之集体记忆比较 |
5. 两种非同时代集体记忆的产物:非裔美国人公民权运动的国际化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2016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社会主义经典文献解读 |
二、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纵论 |
三、对世界左翼运动现状的考察 |
四、深化对社会主义前沿问题的研究 |
五、社会主义多元思潮的理论建树及其交锋 |
六、各国政党的自我调适和转型发展 |
七、社会主义思想史新探 |
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阐释 |
九、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
十、基于解密档案的历史真实 |
1. 法国首次公布美国记者向社会党国际局提交的反袁“二次革命”前后实况的亲历报告 |
2. 中共首次登上共产国际舞台始末 |
3. 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催化下1956年英共党内的分裂 |
4. 美国学者G.弗揭露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由谎言编织而成 |
5. 封存于苏联内务部档案库的布哈林狱中遗稿重见天日 |
6. 俄独立调查人员对“卡廷事件”的官方结论说“不” |
7. 原民主德国社会统一党总书记E.克伦茨(Egon Krenz)披露柏林墙倒塌的内幕 |
9. 作为中共革命与象征的“镰刀锤子”的历史演变 |
(10)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凡例 |
绪章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大江健三郎研究综述 |
三、问题提出与论文构成 |
第一章 大江健三郎文学与核主题 |
第一节 大江健三郎及其文学 |
第二节 大江健三郎早期的核意识 |
第三节 大江健三郎在日本核文学中的位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核武器时代的国民性改造 |
第一节 《核武器时代的守护神》中核问题的最初表象 |
第二节 《空中的怪物Agui》中的国民性批判 |
第三节 《个人的体验》中的国民性改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时代的边缘意识 |
第一节 《核时代森林的隐遁者》中边缘的救赎 |
第二节 《冲绳札记》中边缘的力量 |
第三节 《洪水涌上我的灵魂》中边缘的反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核时代的社会批判 |
第一节 《摆脱危机者笔录》中核状况的揭露 |
第二节 核背后的政治关系 |
第三节 狂欢化叙事与社会批判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核时代的宇宙观 |
第一节 《倾听雨树的女人们》中“雨树”意象的展开 |
第二节 《新人呵,醒来吧》中“雨树”概念的延伸 |
第三节 布莱克思想与宇宙观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核时代的文明批判 |
第一节 核状况下人类文明的危机 |
第二节 人类文明走向再生的探索 |
第三节 日本现代化再出发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核时代的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大江健三郎的宗教观 |
第二节 《燃烧的绿树》中核时代宗教信仰的探索 |
第三节 《空翻》中无神宗教信仰的进一步探索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三·一一后”的核意识 |
第一节 《晚年样式集》对前期作品的解构 |
第二节 《晚年样式集》中的社会批判 |
第三节 日本人再生可能性的探索 |
本章小结 |
终章 |
一、本论文内容总结 |
二、今后的研究展望 |
附录 |
一、大江健三郎年谱 |
二、大江健三郎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 |
三、大江健三郎与中国的关系 |
四、大江健三郎“三·一一”后的首次撰文 |
五、大江健三郎“三·一一”后的反核演讲 |
参考文献 |
一、日文文献(出版年代顺) |
二、中文文献(出版年代顺序) |
三、英文文献 |
四、工具书 |
四、柏林墙倒塌后的德国——访问德国见闻(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对德国统一的政策和作用研究[D]. 刘原媛. 外交学院, 2021(10)
- [2]1992年卡塞尔“相互认识”展[J]. 黄碧赫. 美术学报, 2021(02)
- [3]《最后一位欧洲总统》摘介[J]. 慕阳子,王朔,张晨星,威廉·德罗兹迪亚克. 国际研究参考, 2021(01)
- [4]日本后现代文学空间研究 ——以战争记忆与主体性为中心[D]. 沈俊.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1)
- [5]德国人旅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1949年以来的游记为例[D]. 匡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乔纳森·弗兰岑地方小说中的后工业“不适感”[D]. 许婷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美国承认民主德国政策的演变[D]. 高文知. 武汉大学, 2018(06)
- [8]美国内战记忆的建构与南北和解(1865-1918) ——兼与东西德的二战集体记忆比较[D]. 罗超. 厦门大学, 2017(02)
- [9]2016年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报告[J]. 徐觉哉.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7(01)
- [10]大江健三郎文学中的“核”主题[D]. 王丽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