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民用飞机

二十一世纪的民用飞机

一、二十一纪的民用飞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艺欣[1](2020)在《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文中指出作为一种文学想象类型文体,科幻小说以科学观念为写作驱动,以科学知识为描写依据,并以在文本中建构起一个合理、可替代的世界为创作追求。自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以来,中国科幻文学便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学界对晚清以来科幻文学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文本解读为主考索历史,缺乏从社会变迁的层面探讨其发生背景。其实,中国科幻文学的发生与晚清科幻文学实践存在着紧密的关系。晚清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引进,不但促使电灯、德律风等实物发明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更推动了科学知识和求知精神的普及和发展。在此一背景下,人们的时间观念、空间意识、速度与节奏、以及科学理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晚清科幻文学由此诞生。论文第一章从时钟电灯的引进出发,结合小说中新的纪年方式与时间计量单位的出现,力图还原当时人们时间观念变化过程,及其在科幻文学中的具体表现。第二章着重讨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意象。首先,小说主人公摆脱志怪小说腾云驾雾的飞行方式,借助机械运转与风力推动翱翔天际,以现实生活中的“热气球”为原点,构想出“飞车”、“飞舟”、“飞舰”以及“电翅”等意象。其次,魂与魄脱离了传统神魔小说的色彩,成为科幻小说中的飞行手段与技术载体。上述新想象元素的产生,与当时报刊杂志对各类飞行器的报导有着密切联系。第三章针对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引进,从速度的角度解析当时科幻文学中人们生活节奏与效率提升的起因。第四章分析清末民初科幻小说中的科学工作者形象,指出他们强烈驳斥专制主义、蒙昧主义,展现出对全新社会制度的构想追求。总之,中国科幻小说的产生不仅与国外科幻作品引入相关联,更关乎当时整个社会对西方科学的了解、认识和思考。回溯源头,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勾勒出中国当代科幻文学的图景。

朱俊刚[2](2016)在《航空赔偿责任性质探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二十一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民用航空事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空难事故也不断频发。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责任制度已经相对滞后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尤其在赔偿标准、赔偿合理性、赔偿法律依据等方面存在缺失不能实现对旅客最大化的救济,就其最根本原因是对航空赔偿责任性质认定困难。随着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市场化,我国应该完善民用航空方面的立法,尤其是航空赔偿责任制度方面,以此更加全面的维护乘客利益并且对其损害实现最大化的救济。

朱益飞[3](2015)在《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八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发展迅猛,私营企业主阶层不断壮大,他们的政治需求也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日趋强烈。因此,应重视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热情和需求。十八大报告提出,应当“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这是摆在中共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人民”的一部分,在中共构建的政治体系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政治参与,在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新中国初期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们思考和审视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行为的历史起点。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为基础,立足新中国初期国际国内社会现实环境,在广泛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研究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有关文献资料基础上,运用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理论渊源、发展脉络、基本内涵、参与实践、历史启示及其对当代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价值进行了全面论述。本文深入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和民族资产阶级相互之间正向政治认同生成的基本历程,从政治学研究视野论述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动力和基本模式,全面系统回顾了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在诸领域的政治参与实践,并对参与实践的意义和不足进行了辩证分析,提炼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历史经验。通过对当代私营经济、私营企业主阶层与新中国初期私营资本、民族资产阶级进行异同对比,在对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历史经验总结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和完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全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六章。第一章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理论探讨。分析了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历史背景,探讨了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过程,指出了工商业者、受过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以及部分政党成员是这个阶级的群众基础,软弱性、革命性是其基本特点。狭义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采用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剥削工人阶级剩余价值且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下成长起来的阶级。狭义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具有一定知识水准、经营能力、技术水平的实业资本家。广义的民族资产阶级除了狭义民族资产阶级所指范畴之外,还包括实业资本家的外围和从属部分。主要由充当这个阶级先锋队和利益代表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活动家所组成。本章还分析了政治参与的内涵、分类、形式以及意义,指出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政治参与理论以及统一战线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第二章民主革命时期政治认同的形成——基于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视角。首先探讨了政治认同及其对政治参与的影响,在负向政治认同下,政治参与容易与社会历史前进的方向、人类的理想追求背道而驰,正向政治认同下的有序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本章在中共党史一般分期基础上,探讨了中共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同时对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共政治认同的嬗变历程进行分析。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相互认同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在主客观条件影响下,新中国初期二者最终建立了相互之间的正向政治认同。第三章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一般分析。从政治生态学角度分析了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环境,具体包括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以及国际生态,进而深化对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实践的理解。人民政协、人大以及工商联是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主要平台,论述了三大主要平台的基本构成、运行机制和政治参与中的基本效能。从政治学视野研究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动力:民主信念、利益驱动、政党支持、政治分配以及政治情感。本章认为,政治选举、政治决策、体系介入、政治接触以及政治运动构成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政治参与动力和途径的分析,建立了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研究的基本框架。第四章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实践。在筹建新中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响应中共号召北上参政,积极筹备新政协并参加政协全体会议,见证并参与了若干建国程序。参与经济建设的决策与协商,动员并购买胜利公债,推动新中国企业发展,参与建立劳资协商会议制度。在土地改革中,积极参加土地改革调研,推动制定并贯彻土地改革法。“五反”运动中民族资产阶级发表看法,拥护“五反”运动,积极号召工商界参与“五反”运动、坦白和检举不法行为。参与抗美援朝重大决策,赞成中共出兵朝鲜的建议,广泛开展爱国宣传和动员,开展捐献行动并赴朝鲜慰问,投身爱国增产运动。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他们认同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五四宪法,表达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诉求,为改造献言献策。在国际事务中,民族资产阶级通过经济外交助推政府外交,活跃于国际政治舞台。第五章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评析。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政治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促进了新中国初期政治稳定,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先河。经济上,支持建立了国营经济,促进了私营资本发展。社会意义方面,安抚了工商业者情绪,促进新中国初期社会整合。但是,政治参与在制度方面存在不足,民族资产阶级存在或“左”或“右”参政倾向,精英式政治参与淡化了大众政治参与,而且被动政治参与倾向明显。中共方面对民族资产阶级参政一度存在“左”的错误认识,没有能够有效推进制度化政治参与。本章总结了政治参与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共政治领导是基本前提,正确认识和看待私人资本主义问题是保障,切实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关键,加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民族资产阶级参政素质的不断提升是内在动力。第六章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当代价值。讨论了新时期以来私营经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形成和发展,并将他们与新中国初期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产阶级的异同进行对比,指出新时期私营企业主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特征与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生产环境和特征相比已经发生变化,但新中国初期的一些基本经验对今天仍有参考价值。本章对当代私营企业主阶层政治参与历程进行了梳理,概括了政治参与的模式,指出当前私营企业政治参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总结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本章指出发展和完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促进政治参与渐进有序有度发展,加强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促进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推进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和优化政治参与渠道。

夏孝朗[4](2013)在《新型二冲程柴油机性能研发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对置活塞对置气缸二冲程发动机(opposed piston and opposed cylinder two stroke engine,简称OPOC发动机)是一种结构新颖的新型发动机,因其功率密度大、油耗低、相对传统二冲程发动机的排放有很大的改善,引起了国内外内燃机领域的密切关注。论文介绍了OPOC发动机独特的结构特点及性能优势,重点对OPOC发动机性能研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推导了活塞运动规律及其与气口定时的内在联系;以台架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手段,着重对OPOC发动机的一维性能、扫气性能、缸内喷雾与燃烧进行了研究。活塞运动规律是其它相关研究的前提与基础。首次提出了OPOC发动机普遍适用的活塞运动规律公式,得出结论:①上止点与下止点的相位相差并不一定是180o曲轴转角,而是在该值附近;③进排气口高度越大,气口开启的最大面积越大、气口开启时刻越早、关闭时刻越晚、有效压缩比与有效膨胀比也越小。对OPOC发动机的一维性能的增压匹配、气口高度两个主要内容进行了研究。增压的独特之处为:①进气口压力一定要大于排气口压力,以便形成正的扫气压差进行扫气,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②引进ECT(电力辅助增压装置)对压气机进行助力,以保证一定的正值扫气压差。基于发动机动力性能目标,提出了一级涡轮增压、两级涡轮增压的预匹配数学模型,依据模型建立了发动机与增压器预匹配软件V2.0,并应用该软件对无外部EGR时一级涡轮增压方式与大量外部EGR时两级涡轮增压方式的增压器进行预选,然后对预选出的增压器再通过台架进行试验验证,试验表明:所提出的一级与两级涡轮增压预匹配模型具有可靠性与实用性,即增压器预匹配软件V2.0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分别对进排气口高度进行了仿真优化,结果表明:当进气口高度一定时,排气口越长,发动机的高速性能越好,而低速性能则越差;当排气口高度一定时,进气口越长,发动机低速性能越好,而高速性能则越差。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首先对外特性上及2000r·min-1负荷特性上的扫气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结论:①在发动机结构确定后,扫气效率取决于扫气压差与扫气绝对时间。扫气压差大,扫气效果好;扫气绝对时间长,则扫气效率高。其次,在3500r·min-1全负荷工况时对切向进气口倾角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结论:①随着进气口倾角的增大,扫气效率先增加后减小;缸内新鲜充量随进气口倾角变化的趋势与扫气效率随进气口倾角变化的趋势一致,而残余废气系数随进气口倾角变化的趋势却与此相反;给气比随着倾角的增加不断减小;捕获率随倾角加大而提高。②对扫气效率与新鲜充量而言,切向扫气口倾角最值佳角度为30o。说明了OPOC发动机独特的喷油嘴布置方式与燃烧室形状;对当量有效膨胀比(E.E.R)模型进行了修正与试验验证,运用该模型计算E.E.R值对后续研究的喷雾与燃烧进行分析评价;研究了喷孔数、喷油提前角、喷油规律、油束夹角等因素对缸内喷雾和燃烧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①喷孔总有效面积不变时,喷孔越数多,则喷孔直径越小,雾化效果越好,索特直径越小,雾化质量越好(在油束不发生相互干涉的情况下),扩散燃烧阶段的放热速率越快,缸内平均压力越大,温度越高,NOx排放越多, Soot最终生成量越少,燃油经济性越好。②喷油提前角越大,燃油雾化越快、滞燃期内的可燃预混气越多,缸内压升率、最高爆发压力等越高,缸内温度也越高,NOX排放量越多,Soot最终生成量越少;喷油提前角在某一合理角度时,燃油经济性最好。③预喷-主喷两阶段喷油规律对喷雾与燃烧的影响:在其它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预喷量的增加, NOX生成量先减少至最小值,然后不断增加;同时,随着预喷量的增加,由于压缩冲程内消耗的功太多,E.E.R值越来越小,燃油经济性越来越差。④比较不同油束夹角50o、60o、70o、80o和90o对喷雾与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束夹角越大,喷油中期油束喷至活塞顶面的时间越早,积聚在活塞顶面的油量也越多,雾化越慢;喷油中期扩散燃烧较慢,维持缸内压力、温度降低的趋势,则NOX生成量越小,经济性能越差,这种现象与传统发动机完全不同。

金绮[5](2000)在《二十一纪的民用飞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航空运输业的变化在于飞机制造商想满足航空公司的要求还是实现乘客的愿望?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希望把飞机当作运兵船,把旅客塞得满满的而盈利,但乘客希望的是真正以旅客为中心的飞机设计

二、二十一纪的民用飞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十一纪的民用飞机(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科幻文学概念辨析
    科幻文学发展历程
    清末民初中国科幻文学界说
    研究综述与方法创新
第一章 钟表与电灯:精准刻度与时间意识
    第一节 科幻小说的时间向度
        一 纪年方式与论争
        二 照明工具与时间旅行
    第二节 西洋机械与陈设玩赏
        一 漏刻与自鸣钟:从“机巧”到“机器”
        二 钟表图说与咏物新题
第二章 飞行意象与空间探索
    第一节 飞行的西洋新器
        一 以热气球为开篇
        二 “飞车”、“飞舟”与“飞舰”
    第二节 古代陈法与魂魄
        一 机巧法宝与“电翅”
        二 飞向太空的魂魄
第三章 速度与交通工具的幻想
    第一节 航运交通的进化
        一 火轮船与电机兵舰
        二 潜水艇与水底潜行艇
    第二节 陆运交通的进化
        一 火轮车与地下铁路
        二 电车与空行自由车
    第三节 生活节奏的变化
        一 提升效率的科技发明
        二 快与慢的转化
第四章 科幻小说与科学理念启蒙
    第一节 科学家与虚构社会
        一 科学家形象辨析
        二 晚清“电王”与超级英雄
        三 科学与女子世界
    第二节 真文明境界的构建
        一 以新中国未来为开篇
        二 炎黄世界的大同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后记

(2)航空赔偿责任性质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航空赔偿责任性质的认定分歧及其原因
二、关于航空赔偿责任性质的各种学说
    (一)侵权责任说
    (二)合同责任说
    (三)责任竞合说
三、结语

(3)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主要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学术研究回顾及趋势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六、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理论探讨
    一、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基本理论
        (一) 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 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基本条件
        (三) 早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构成
        (四) 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二、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
        (一) 政治参与的概念探讨
        (二) 政治参与的主要分类
        (三) 政治参与的常见形式
        (四) 政治参与的基本意义
    三、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一)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是理论指导
        (二)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策略指引
        (三)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理论是基本来源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政治认同的形成——基于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双重视角
    一、政治认同及其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一) 政治认同基本内涵
        (二) 政治认同生成过程
        (三) 政治认同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政治认同
        (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
        (三)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
        (四)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认同
    三、民主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对中共政治认同的嬗变历程
        (一) 1921-1927:合作下的暗流涌动与认同分化
        (二) 1927-1931:对国民政府的追随和对中共的政治排斥
        (三) 1931-1937:对中共政治偏见的初步消除及政治认同的再考量
        (四) 1937-1945:抗战中的互动与政治认同的初步形成
        (五) 1945-1949:第三条道路的破灭与政治认同彻底转向
    四、中共与民族资产阶级相互政治认同的历史启示
        (一) 不断追求政治民主化是政治认同的政治基础
        (二) 实现体系内利益平衡是政治认同的经济基础
        (三) 新民主主义文化引领是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
        (四) 有效的私人接触是双向政治认同的情感基础
第三章 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概说
    一、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生态学分析
        (一) 政治生态学解析
        (二)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生态学分析
        (三)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生态分析的价值
    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主要平台
        (一) 人民政协
        (二) 人民代表大会
        (三) 工商联
    三、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动力分析
        (一) 民主信念
        (二) 利益驱动
        (三) 政党支持
        (四) 政治分配
        (五) 政治情感
    四、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模式
        (一) 政治选举
        (二) 政治决策
        (三) 体系介入
        (四) 政治接触
        (五) 政治运动
第四章 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实践
    一、筹建新中国进程中的政治参与
        (一) 思想和行动上表达政治参与意愿
        (二) 政协筹备会议及一届政协会议中的政治参与
    二、政治运动中的政治参与
        (一) 土改中的政治参与
        (二) 抗美援朝中的政治参与
        (三) “五反”运动中的政治参与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政治参与
        (一) 推动工商界在思想上认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二) 为改造献言献策
        (三) 表达民族资产阶级及其阶级基础的利益诉求
        (四) 大资本家积极率先示范
    四、其他方面的政治参与
        (一) 经济建设中的政治参与
        (二) 国际事务中的政治参与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评析
    一、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价值
        (一) 政治价值:实现了政治参与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二) 经济价值:促进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三) 社会意义:有效维护新中国社会稳定
    二、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不足
        (一) 历史与现实导致的制度性缺陷制约政治参与功能
        (二)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素质影响政治参与效度
        (三) 中共自身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政治参与发展
    三、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历史经验
        (一) 始终坚持中共政治领导是基本前提
        (二) 政治参与主体的素质不断提升是内在动力
        (三) 正确认识和处理资本主义是问题关键
        (四) 切实维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是基本保障
        (五) 加强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
第六章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的当代启示
    一、私营经济的再生和私营企业主的形成
        (一) 私营经济的再生
        (二)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基本探讨
    二、当代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基本现状
        (一)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价值
        (二) 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历程
        (三) 新时期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路径
        (四) 当前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三、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对当代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启示
        (一) 政治参与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
        (二) 促进政治参与渐进有序有度发展
        (三) 加强参与型政治文化建设
        (四) 促进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综合素质的提升
        (五) 推进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法制化进程
        (六) 完善和优化政治参与渠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新型二冲程柴油机性能研发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传统内燃机面临的问题
    1.3 新型对置活塞对置气缸二冲程发动机的诞生
        1.3.1 优势
        1.3.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1.3.3 期待研究与解决的关键技术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1.5 课题来源
第2章 研究手段及方法
    2.1 引言
    2.2 台架试验平台的搭建
        2.2.1 研究对象
        2.2.2 试验设备
        2.2.3 试验内容、测试参数及试验方法
    2.3 仿真平台的开发及应用
        2.3.1 Gt-power 仿真软件
        2.3.2 AVL Fire 仿真软件
第3章 活塞运动规律与进排气定时的内在联系
    3.1 引言
    3.2 主要构件
    3.3 活塞运动规律
    3.4 气口高度参数及进、排气定时
    3.5 小结
第4章 一维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OPOC 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增压方式的关键区别
    4.3 基于动力性能目标的增压理论数学模型
        4.3.1 一级涡轮增压理论模型
        4.3.2 两级涡轮增压理论模型
    4.4 增压理论模型的应用及试验验证
        4.4.1 增压预匹配软件的建立
        4.4.2 一级涡轮增压匹配优化
        4.4.3 两级涡轮增压匹配优化
    4.5 基于试验数据的一维性能仿真
        4.5.1 模型标定
        4.5.2 进、排气高度优化
    4.6 小结
第5章 扫气过程研究
    5.1 引言
    5.2 扫气过程的基本形式与扫气效率的影响因素
        5.2.1 扫气过程的基本形式
        5.2.2 扫气效率的影响因素
    5.3 气口—气口直流扫气过程
        5.3.1 气口—气口形式直流扫气过程的分段及定义
        5.3.2 直流扫气效率优劣的决定因素
        5.3.3 直流扫气过程评价指标
    5.4 扫气性能仿真研究
        5.4.1 原机仿真结果及分析
        5.4.2 改进仿真结果与分析
    5.5 切向进气口倾角仿真优化
    5.6 小结
第6章 缸内喷雾与燃烧的影响因素研究
    6.1 引言
    6.2 新颖的喷油嘴布置方式与独特的燃烧室空间形状
    6.3 评价发动机缸内热-功转换过程相位的四种典型燃烧特征参数
    6.4 E.E.R 值模型的修正及试验验证
    6.5 缸内喷雾与燃烧三维仿真模型的创建
        6.5.1 网格划分及模型介绍
        6.5.2 计算模型标定
    6.6 喷孔个数对喷雾与燃烧的影响
    6.7 喷油定时对喷雾与燃烧的影响
    6.8 预喷-主喷两阶段喷射规律对喷雾与燃烧的影响
    6.9 喷油油束夹角对喷雾与燃烧的影响
    6.10 小结
总结、创新点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四、二十一纪的民用飞机(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初社会变迁中的中国科幻文学(1902-1919)[D]. 王艺欣. 暨南大学, 2020(12)
  • [2]航空赔偿责任性质探究[J]. 朱俊刚. 商, 2016(11)
  • [3]新中国初期民族资产阶级政治参与研究[D]. 朱益飞. 扬州大学, 2015(10)
  • [4]新型二冲程柴油机性能研发关键技术研究[D]. 夏孝朗. 湖南大学, 2013(09)
  • [5]二十一纪的民用飞机[J]. 金绮. 国际航空, 2000(01)

标签:;  ;  ;  ;  

二十一世纪的民用飞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