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具有隔离特性的多输出Flyback直流—直流变换器(论文文献综述)
安彦桦[1](2021)在《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功率变换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各种用电设备种类的逐渐增多,各种高压输入场合越来越多。利用多个电路单元在输入侧串联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高压变换器各器件的电压应力。本文针对高压输入中、小功率场合,提出一种基于变压器集成方式的输入串联型正激式变换器的实现方案。该类变换器由N(N≥1)个双开关正激式电路在输入侧串联构成,各串联电路共用一个集成功率变压器以及n(n≥1)个输出电路。该变换器所有开关管同时开通与关断,利用集成变压器各原边绕组的耦合作用实现各串联电路输入电压的自然均衡,并且输入均压效果不受变换器各输出电路的影响。文中首先以输入串联电路数N=2和输出电路数n=1为例,在理想条件下,对所提变换器在一个开关周期内的工作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常规的双开关正激式变换器,归纳了该变换器设计的基本要素;其次,分别在开关管导通和关断阶段,基于集成变压器原边绕组的耦合建立该变换器的简化等效电路模型,并利用所建等效电路模型,在假设各串联电路之间出现输入电压差异的前提下,对各串联电路的输入均压过程进行分析,揭示各串联电路在重新回到均压状态的过程中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明确在该过程中各串联电路之间环流的产生原因;接下来,结合各串联电路主要器件参数的误差特性以及各串联电路的开关断时刻不同步两方面因素,对该变换器各串联电路之间输入电压差异的产生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降低各串联电路之间的输入电压差异以及均压过程中的环流量为目标,归纳各串联电路关键电路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最后,基于文中相关分析,搭建了所提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变换器的实验样机,该实验样机由三个双开关正激式电路在输入侧串联构成,集成变压器的副边共有四路直流输出回路。利用所搭建的实验样机,依次对输入串联电路数N=2和N=3两种情况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黄健[2](2020)在《基于电流母线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研究》文中认为相较于传统照明光源,可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具有高效、节能、寿命长、色彩丰富、易于调光、安全性高、无污染等突出优势,是一种公认的新型绿色固态照明光源,近年来已经获得了快速发展和巨大的市场应用。LED驱动电源作为LED照明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其整体性能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非常有必要对LED驱动电源持续开展相关研究。功率因数校正、输入输出电气隔离和多路输出电流控制是工频交流输入LED驱动电源最核心的功能需求。本论文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一种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拓扑架构,再结合单级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对基于电流母线的AC-DC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创新成果如下所示:(1)提出了基本非隔离DC/DC变换器和非隔离直流母线型分布式电源系统的拓扑构建理论与方法。从基本非隔离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功能分解入手,结合基本电路理论,推导出四类基本非隔离DC/DC变换器拓扑,形成了电压型功能单元和电流型功能单元交替级联的拓扑构建方法;基于上述思路,论文进一步研究了基本非隔离直流电压/电流母线型分布式电源系统的拓扑构建理论与方法,为构建出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拓扑架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依据。(2)构建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的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拓扑架构。结合多路LED恒流驱动应用背景,论文对其进行了拓扑简化,并以三路输出为例,详细探讨了输出电流的两种控制方法,即输出电流同步控制和独立控制。针对这两种具体的电流控制方式,分别完成了理论分析、参数设计和相关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证明了简化后的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及其输出电流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3)推导出了一类基于电流母线的AC-DC分布式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拓扑。1)论文将Buck-Boost+Flyback单级隔离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简化后的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相结合,首先得到一种工频交流输入的两级结构AC-DC直流电流母线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拓扑。以三路输出电流独立控制为例,完成了理论分析、参数设计和相关实验研究,实现了论文所提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拓扑架构在工频交流输入LED驱动电源中的应用。2)针对Flyback变压器体积大、副边整流二极管电压应力高的问题,论文提出将Flyback变压器副边整流二极管用一个倍压整流单元进行替换,进而得到一种带倍压整流单元的两级结构AC-DC直流电流母线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拓扑。通过理论分析、参数设计和相关实验研究,证明了论文所提拓扑结构改进方法的有效性,隔离变压器体积减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同时副边倍压整流单元中二极管电压应力减小到原来的四分之一。3)针对上述两级结构变换效率偏低、元器件数目多、直流母线电感体积大等问题,论文从功能等效的角度出发,对带倍压整流单元的两级结构LED驱动电源拓扑实现了进一步的简化,得到一种单级串联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拓扑。通过理论分析、参数设计和相关实验研究,证明了该单级串联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能够稳定工作,论文所提独立闭环控制策略能够保证多路输出电流实现完全独立控制,其具有输入功率因数高、隔离变压器体积小、直流母线电流不需要单独控制等特点,变换效率较两级结构提高了约3%。(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单级单相变换器的定量分析与设计方法。论文中推导出的三种基于电流母线的AC-DC分布式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拓扑既具有内在联系,又具有明显的工作模态差异。论文基于相同的设计思路和流程,完成了它们的电路参数定量设计,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参数设计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上述定量设计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单级单相变换器,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宁泽宇[3](2020)在《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文中指出煤、石油等传统不可再生能源不仅储量少、难以循环利用,而且会严重污染环境,不符合当今绿色发展的时代主题,所以,光能、风能等储量充沛、不污染环境的可再生新能源被广泛运用于发电场合。但新能源发电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问题,而通过新能源联合供电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因此,探究性能优良的新能源联合供电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已成为电力电子学和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本文在比较了传统两级分布式发电系统的优缺点后,分析研究了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并对构成其电路拓扑、能量管理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主要电路参数设计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仿真与实验研究,获得了重要结论。分析研究了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路结构,其是由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逆变器与储能元件充放电变换器在交流输出侧并接构成,前者是由多路串联同时选择功率开关电路、组合式双向反激直流斩波器、输出滤波电容依序级联构成,后者相当于一个单级双向全桥Buck型高频环节整流器/逆变器。分析研究了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具有储能元件双向充放电变换器输出电压独立控制环路的多输入源最大功率输出能量管理控制策略,包括单级多输入逆变器的最大功率输出能量管理SPWM控制环路和双向充放电变换器的类整流单极性移相控制环路,该控制策略可实现多路输入源最大功率输出、输出电压连续稳定与三种供电模式平滑无缝切换。分析了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高频开关过程,单级多输入逆变器的低频稳态原理、占空比表达式及外特性关系,并对输入输出滤波器、箝位电容、储能式变压器、高频变压器等关键电路参数进行推导。设计了1kVA 80-110VDC/220V50HzAC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系统Psim仿真与实验结果证实了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和先进性,其具有电路结构简洁、多输入源-储能元件-交流负载之间电气隔离、占空比灵活可调、输出电压THD小、带载能力强、三种不同供电模式平滑切换等优点,为分布式发电系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李经纬[4](2020)在《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太阳能与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在电动汽车领域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为了使混合供电装置、主电源及负载之间有效地结合起来,目前主要使用多个单输入DC-DC变换器来作为接口电路。然而,使用多端口DC-DC变换器来取代原来的单输入DC-DC变换器,不仅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电能利用率,还能简化系统的拓扑结构,节约成本,实现集中控制。本文针对多端口变换器在电动汽车中的能量管理问题,选择一种三半桥DC-DC变换器来作为太阳能与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的接口电路。其两个端口为能量输入端口分别连接太阳能电池和超级电容,另一端口为能量输出端口用于连接电动车负载。三个端口之间通过三绕组变压器连接,满足输入端口的低电平、低电流纹波、电气隔离的需求。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三端口变换器的Y型和△型等效电路模型,以△等效电路为基础,分析具有死区时间的三端口变换器的稳态特性。分析软开关范围,对变换器在十八种开关状态下变压器的漏电流进行计算,分析端口电压、移相角与功率传输的关系。(2)基于变换器十八种工作模式的简化电路,选择变换器的电感电流、电容电压和△型等效电路的等效电感电流作为状态变量。通过引入开关函数建立具有死区时间的三半桥变换器降阶型状态空间平均数学模型。在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其线性小信号模型和相应的等效电路。以小信号模型为基础,推导出被控量与控制量的开环传递函数。(3)由于三端口隔离型半桥式DC-DC变换器是电流型输入结构,对输入电感电流的控制较为容易,因此采用内环电流控制-外环电压控制的控制。电流内环中的两个输入端存在耦合,一端的输入量变化影响另一端的输出量,因此在传统双闭环结构基础上,加入解耦控制,使用串联补偿器,让输入输出传递函数矩阵对角化,推导出解耦网络的传递函数矩阵。(4)采用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法,分析解耦后系统的幅频特性、相频特性、开环根轨迹分布,分别对变换器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的补偿网络进行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中,先对传统三半桥结构与新型具有死区时间的三半桥结构的软开关问题进行对比仿真,在开关管导通和关断瞬间,具有死区时间的变换器均能实现软开关。然后对加入解耦网络前后的双闭环系统进行对比仿真。在电流内环解耦仿真中,当发生参考电流出现阶跃变化时,最大出现0.4A左右的波动。相比于解耦前的系统,跟随更迅速,电流波动更小,在解耦控制的作用下,实现对两个输入电感电流的自治控制;在双闭环仿真中,发生输入电源电压扰动和负载扰动时,最大出现0.4V左右的波动,并迅速稳定在50V。相比于解耦前的系统,电压波动更小,且恢复稳定的速度更快,表明解耦控制后的电压外环系统具有更好的抗扰性、动态性能和输出精度。最后对太阳能电池与超级电容器组成辅助供电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进行了仿真,验证不同工作模式下,均可为直流负载提供稳定的功率。
廖明园[5](2020)在《水下高可靠中压直流变换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海洋观测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发展,海底观测网因其能实现对海洋的全天候、长时间、原位、连续、实时和高精度观测成为当前的研发热点。接驳盒电能变换系统是海底观测网科学节点的核心,作为接驳盒电能变换系统关键环节的水下中压直流变换器,将海底电缆输入的中高压直流电变换为±375VDC供给次接驳盒,从而向各种海底负载提供多通道接口,它对可靠性、集成度、运行寿命等有很高要求。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海底观测网供电工程起步晚,水下电能变换技术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须开展水下高可靠中压直流变换方面的研究与装置研制工作。再者,现有的海底观测网供电工程仍然延续着十几年前的技术,在功率扩展、可靠性提升及运行监测方面难以进一步突破,而随着新型功率器件与直流变换拓扑结构的发展,国内外均快速推进新一代水下高可靠电能变换技术的研发,因此开展水下高可靠中压直流变换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国内外在海底观测网的故障定位和隔离等方面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在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故障处理和保护机制方面难以跟上海底观测网的发展,亟待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与传统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相比,电压馈电型准Z源全桥DC/DC变换器(Voltage-fed Quasi-Z-Source Full-Bridge DC/DC Converter,VQZFB)由于引入了准Z源阻抗网络,具有调压范围宽、控制自由度灵活、允许直通等特点,在水下直流变换应用中具有优势。首先分析了电压馈电型准Z源全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特性,研究了VQZFB的通用?-?调制法,建立了其小信号模型,并从升降压范围、直流电压利用率等方面详细分析了VQZFB相比移相全桥变换器的优势;(2)基于电压馈电型准Z源全桥DC/DC变换器,通过输入串联输出并联组合,提出了适用于水下中压直流变换的VQZFB组合式变换器拓扑结构,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可靠运行机制,并建立了小信号模型;在分析ISOP组合式变换器功率平衡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双自由度协同控制方法,通过控制VQZFB的移相角和直通角,实现变换器的输入均压和输出电压调节,从而实现了对VQZFB组合式变换器的灵活精确控制;给出了VQZFB组合式变换器的主电路参数设计依据;最后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3)结合海底观测网组网方式,分类讨论了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中可能的故障,根据不同设备层级和故障类型,设计了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自上而下的保护方案,所研究的故障分类及保护机制能根据故障类型及位置有针对性地判断、隔离故障,在节约资源的同时高效可靠地保护海底观测网,实现海底观测网的高可靠性和全寿命成本控制。
孟宪增[6](2020)在《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开关电源技术的日益进步,开关电源在工业、农业、家用电器等场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开关电源中较特殊的高压直流电源的发展也较为迅速,且被广泛应用在无损探测、高压静电除尘、高压电缆绝缘检测、现场制备臭氧等需要高压直流供电的设备中。本文通过在高压静电除尘领域中高压直流电源的应用为例,对一些常用的高压直流电源的电路拓扑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提出了输出串联型反激式电路结构来作为高压直流电源的电路拓扑,并且对其输出电路间的自然均压机理进行分析和验证。文中通过对反激式变换器在高压直流应用中的特点分析,发现在使用单路输出高压直流的变换器需要将变压器原副边电感匝数比设计的比较大,且开关管在一个周期中导通时间与关断时间所占时间之比要设计的较大。这样就涉及到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高应力问题,需要使用高耐压等级的二极管,这样会带来成本控制问题和高耐压等级的快恢复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差等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实现方案,通过将匝数相同的多路输出绕组串联起来并绕制在一个变压器磁芯中,通过副边各绕组间的耦合对每路输出进行自然均压,可以减小每一路中输出整流二极管和输出滤波电容的高耐压问题,也实现了反激变换器高压直流稳定输出。通过对反激式变换器的两种工作模式的适用场合分析,确定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并对一个开关周期内变换器的各工作阶段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分别建立反激变压器的耦合电感模型,以及包括漏感、励磁电感与理想变压器的模型,对该变换器各输出电路间的均压机理进行分析。根据变换器的特点,对该变换器的关键参数进行设计和对功率器件进行选择,并对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控制方式给出解决方案。通过Saber仿真软件进行功率主电路的仿真验证,并且搭建实验平台对其均压效果进行验证。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许奕辰[7](2020)在《适用于高压大功率辅助电源应用的宽输入范围DC-DC变换器研究》文中提出高压宽输入范围小功率隔离型降压电源是一种可以实现高直流降压比的变换器,作为辅助电源广泛应用于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固态变压器以及无功、谐波补偿等领域中。目前,针对隔离型降压电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电压应力、如何实现均压以及如何提高效率等方面。本文对高压宽输入范围小功率隔离型降压变换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基于反激的各种拓扑优劣、高电压应用适应性和效率优化。通过对典型的隔离型降压变换器和高压适应性进行对比,提出了具有拓扑结构简单、功率器件应力低和效率高等优势的输入串联磁集成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传统的有源箝位反激电路通常采用互补驱动。本文分析了双向激磁电流下的互补有源箝位反激的工作原理,并对非互补的临界连续有源箝位反激工作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比较了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的模态区别,最终采用了导通时间短,箝位电路环流小的非互补驱动方式。输入串联磁集成结构的变换器可以实现串联模块的自均压。本文分析了静态各模块电压之比,深入研究了不同模态下有源箝位反激在模块输入电压存在差异时的自均压机制,并通过仿真进行了初步验证。为探索高压小功率场合最佳的控制策略,本文首先介绍了准谐振控制下临界电流连续的实现方法,深入分析了可实现箝位管漏源极电压谷底开通的准谐振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以及关断时间控制和定频控制的工作特点,通过仿真初步验证了准谐振控制的优势。根据给定的设计指标,附录给出了有源箝位反激的磁设计结果,并搭建了200V~1000V输入,±15V输出,45W的实验平台。通过实验,验证了不同控制方式的特点及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并对不同控制方式进行了对比,峰值效率在89%左右;并验证了不同控制方式、不同工况下变换器的均压情况,以及参数存在差异时输入电压和负载切换过程的均压特性,说明了磁集成结构的均压优势。
刘海媛[8](2019)在《直流微电网稳定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光伏发电、电池储能、变频供电等直流应用的大量涌现,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直流微电网技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作为组成直流微电网的基础单元—变换器,在显着提升直流微电网运行性能和效率的同时,也给变换器内部、变换器与直流微电网之间,以及直流微电网系统等多个层面,带来了诸多稳定与控制问题。同时,考虑经济、可靠运行,直流微电网需要各类变换器协调运行,进一步增加了各层面分析和控制难度。基于此,论文围绕直流微电网稳定与协调运行问题,研究直流变换器精确建模与高频交互、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规律、自适应下垂控制、二次平移控制,以及交/直流电网接口变换器电流控制等若干关键技术。首先,针对适用高频段的直流变换器精确建模问题,采用扰动信号双采样等效,提出了基于统一载波的脉宽调制比较器矩阵小信号模型,扩展了矩阵小信号建模方法,由此推导出常用三角载波和锯齿载波脉宽调制比较器矩阵小信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三角载波降压式变换器闭环控制矩阵小信号模型和输出阻抗矩阵小信号模型。为进一步扩展建模方法适用范围,提出了适用多电平变换器的载波移相脉宽调制比较器矩阵小信号模型及其闭环控制矩阵小信号模型。为展示模型实用性,针对直流微电网中变换器开关纹波互扰产生差频振荡问题,采用输出阻抗矩阵小信号模型分析并获得差频振荡产生条件及避免措施。这些扩展为不同拓扑直流变换器的精确建模,以及直流微电网高频交互的分析和控制提供了较实用方法。其次,为获得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规律,采用等效电源建模方法,建立直流微电网的等效模型,通过分析系统特征值分布、系统静态特性以及失稳分岔等,获得了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和分岔的关键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临界条件,确定了与下垂系数、线路阻抗、母线电容等系统参数的精确量化关系,设计了系统稳定判断流程。这为直流微电网系统参数设计和系统稳定性预判提供了有效依据。再次,针对直流母线电压质量与功率分配特性之间的矛盾,并减少线路损耗,引入功率影响因子和线路阻抗影响因子,提出了一种考虑直流母线电压质量和线路损耗的双因子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通过理论分析与算例验证,对比传统下垂控制、单因子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表明该策略可通过变换器下垂曲线斜率自适应改变,有效减少直流母线电压波动,并具备向最优功率分配点逼近能力,降低了直流微电网输电损耗。然后,传统下垂控制策略二次平移导致下垂控制范围缩小、直流微电网可控区间变窄。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目标进化优化的分段式下垂控制策略。该策略以减少线路阻抗影响、容量匹配为目标,以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条件为约束,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搜索最佳分段点,并保持下垂曲线起点和终点位置不变,拟合分段式下垂曲线。获得的最佳下垂曲线可以保证在变换器额定工作点改变后,仍具有不变的下垂控制范围,从而使直流微电网可控区间保持不变。最后,交/直流电网接口变换器运行功率大,通常采用较低开关频率,致使两个电流分量控制耦合严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复矢量建模方法,分别建立了电感型和电感-电容-电感型接口变换器的控制模型,证明了开关频率与电流耦合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提出了多重解耦电流控制方法,实现了两种类型接口变换器电流解耦控制,并结合陷波阻尼实现了无电容支路传感器的谐振抑制。通过系统稳定性、动态性能和参数敏感性分析,证明了这些方法在实现电流控制解耦同时,增强了控制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改善了动态性能。本文共有图104幅,表9张,参考文献175篇。
朱陌痕[9](2019)在《高频高变比双向DC/DC谐振变换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和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小型化高效率的双向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获得广泛关注。同时高频化作为提升开关电源功率密度的有效手段逐渐成为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本文基于基本耦合电感型变换器,提出一种新型具有谐振网络的高频高变比双向DC-DC谐振变换器。所提结构在传统拓扑的基础上引入谐振环节,合理利用耦合电感的漏感参与谐振过程,不仅可达到10倍的电压传输比,而且可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ZVS)开通和零电流(ZCS)关断,大大减少开关损耗,提升系统效率。本文对所提变换器进行拓扑分析和参数设计,并与相似拓扑结构进行比较分析。为验证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利用PSIM仿真软件对变换器升降压原理进行验证。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功率密度,本文提出一种耦合电感的优化设计方法。结合拓扑结构和特点,平面耦合电感采用一种新型变宽度交错排列绕组结构,该结构可有效降低其交直流阻抗和等效电容。根据提出的绕组结构建立了平面变压器的集总电路模型,系统性地建立每层绕组、磁芯、绝缘层、气隙等结构的等效模型,通过损耗分析,比较得出最优的平面变压器结构。为获得更好地动态性能,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对系统进行小信号扰动分析,针对升压模式和降压模式不同的零极点特点建立相应的小信号模型,结合开环条件下的零极点分析和各频段伯德图特性,采用4P3Z的补偿策略对系统进行补偿。通过双线性变换法对补偿系统离散化处理,利用数字控制器实现补偿校正,保证系统输出稳定。最后本文利用GaN器件搭建了一台750kHz/50W的实验样机。实验证明,在满载和半载条件下,开关管软开关性能良好,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相吻合。在额定条件下系统的升压模式效率为91.89%,降压模式效率为92.37%。
董晓锋[10](2019)在《基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的航天器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航天器电源系统由太阳能光伏电池、储能电池和用电负载三部分构成,采用集成三端口变换器(Three-Port Converter,TPC)代替多个两端口变换器,可以有效提高电源系统密度、减少功率变换级数,从而提高系统的能效。此外,以TPC为基本功率单元构建模块化、分布式、可扩展的航天器电源系统,是提升航天器电源系统功率容量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而如何实现多TPC模块的功率控制是其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非隔离双向Buck/Boost变换器与非对称双有源桥变换器集成结构的非隔离TPC拓扑结构,通过PWM加移相调制策略实现TPC各端口的解耦控制。文中详细分析了该TPC的工作原理、功率传输特性和软开关特性等,阐述了参数设计考虑因素,通过500W实验样机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TPC的分布式三端口输出并联供电系统架构及其功率策略,通过多个分布式子系统的并联分担关键负载功率并提高关键负载供电可靠性。文章详细分析了系统运行状态和控制需求,对基于下垂法实现TPC输出并联系统的均流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通过两台TPC并联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进一步,针对大型航天器对空间分布式电源系统可扩展性的要求,研究了一种基于模块化TPC的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架构,分析了电源系统对各子系统中光伏电源功率利用率与各储能蓄电池模块荷电状态平衡的需求,研究了一种能够同时兼顾各光伏源和蓄电池的能量状态的输出功率控制策略,将光伏端和蓄电池端的电压信息引入到下垂系数中,最大化的利用光伏源的能量,同时使各蓄电池荷电状态平衡,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实现不同工况下各个端口功率的优化管理与分配。通过对两台TPC组成的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所研究方案的有效性。
二、具有隔离特性的多输出Flyback直流—直流变换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具有隔离特性的多输出Flyback直流—直流变换器(论文提纲范文)
(1)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功率变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高压直流变换器电压应力的降低方法 |
1.2.1 采用开关管串联或者高压Si C器件的高压功率变换技术 |
1.2.2 多电平功率变换技术 |
1.2.3 输入串联型功率变换技术 |
1.3 输入串联型功率变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1 输入串联型变换器的均压、均流控制方法 |
1.3.2 自然均压、均流的ISOP与 ISOS型变换器 |
1.3.3 基于变压器集成的输入串联型变换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变换器的拓扑结构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2.3 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变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
2.3.1 变换器的工作过程分析 |
2.3.2 变换器设计的基本要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换器的输入自然均压过程分析 |
3.1 引言 |
3.2 变换器均压过程的简化等效电路模型 |
3.3 各开关管导通时变换器的均压过程 |
3.3.1 各开关管导通时变换器的自然均压实现机理分析 |
3.3.2 各开关管导通时各串联电路的环流分析 |
3.4 各开关管关断时变换器的均压过程 |
3.4.1 各开关管关断时变换器的自然均压实现机理分析 |
3.4.2 各开关管关断时各串联电路的环流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变换器输入电压差异的产生机理与抑制方法 |
4.1 引言 |
4.2 各串联电路主要器件参数误差的影响分析 |
4.2.1 各开关管导通时 |
4.2.2 各开关管关断时 |
4.3 各串联电路开、关时刻差异的影响分析 |
4.3.1 各开关管开通时刻差异的影响 |
4.3.2 各开关管关断时刻差异的影响 |
4.4 各串联电路输入电压差异的抑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分析与验证 |
5.1 引言 |
5.2 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变换器的实验样机 |
5.2.1 主电路的关键电路参数 |
5.2.2 基本控制方案 |
5.3 主要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1 输入串联电路数N=2 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2 输入串联电路数N=3 时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2)基于电流母线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交流输入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研究现状综述 |
1.2.1 LED驱动电源功能结构 |
1.2.2 LED驱动电源中单级功率因数校正单元的研究现状 |
1.2.3 LED驱动电源中多路输出单元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2 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拓扑构建 |
2.1 引言 |
2.2 基本非隔离DC/DC变换器拓扑结构功能分解 |
2.3 基本非隔离DC/DC变换器拓扑构建方法 |
2.4 基本非隔离直流母线型分布式电源系统拓扑构建方法 |
2.5 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拓扑架构 |
2.6 本章小结 |
3 直流电流母线型分布式多路输出单元分析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拓扑简化 |
3.3 输出电流控制方法 |
3.4 三路输出电流同步控制 |
3.4.1 开关模态分析 |
3.4.2 参数设计 |
3.4.3 实验研究 |
3.5 三路输出电流独立控制 |
3.5.1 开关模态分析 |
3.5.2 参数设计 |
3.5.3 实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交流输入的两级结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研究 |
4.1 引言 |
4.2 一种两级结构AC-DC直流电流母线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 |
4.2.1 拓扑生成 |
4.2.2 电流控制方法与开关模态分析 |
4.2.3 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分析 |
4.2.4 参数设计 |
4.2.5 实验研究 |
4.3 一种带倍压整流单元的两级结构AC-DC直流电流母线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 |
4.3.1 拓扑生成 |
4.3.2 电流控制方法与开关模态分析 |
4.3.3 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分析 |
4.3.4 参数设计 |
4.3.5 实验研究 |
4.4 比较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交流输入的单级串联型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研究 |
5.1 引言 |
5.2 拓扑简化 |
5.3 电流控制方法与开关模态分析 |
5.4 功率因数校正功能分析 |
5.5 参数设计 |
5.6 实验研究 |
5.7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科研项目 |
C.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的主要奖励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新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
1.2.1 单输入直流变换器型两级分布式发电系统 |
1.2.2 多输入直流变换器型两级分布式发电系统 |
1.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意义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电路拓扑和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2.1 引言 |
2.2 电路拓扑 |
2.3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2.3.1 能量管理模式 |
2.3.2 能量管理控制策略 |
2.4 供电模式及其平滑切换 |
2.4.1 供电模式 |
2.4.2 供电模式的平滑切换 |
2.5 光伏电池最大功率追踪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稳态原理特性 |
3.1 引言 |
3.2 系统稳态原理特性 |
3.2.1 单级多输入逆变器低频稳态原理 |
3.2.2 单级多输入逆变器高频开关过程分析 |
3.2.3 单级隔离双向充放电变换器的高频开关过程分析 |
3.3 单级多输入逆变器占空比关系式 |
3.4 单级多输入逆变器外特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电路关键参数设计 |
4.1 引言 |
4.2 输入滤波器 |
4.3 变压器参数设计 |
4.3.1 储能式变压器 |
4.3.2 高频变压器 |
4.4 输出滤波器 |
4.5 发电系统开关管应力 |
4.5.1 多输入逆变器开关管电压和电流应力 |
4.5.2 储能元件充放电变换器开关管应力 |
4.6 箝位电容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1k VA80-110VDC/220VAC50Hz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仿真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设计 |
5.2.1 系统构成 |
5.2.2 功率电路 |
5.2.3 控制电路 |
5.3 仿真分析 |
5.3.1 稳态仿真分析 |
5.3.2 动态仿真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能源现状 |
1.2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和电动汽车的电气架构 |
1.2.1 传统电气架构 |
1.2.2 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电气架构 |
1.3 多端口直流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1 多端口直流变换器拓扑 |
1.3.2 多端口DC-DC变换器的控制方式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工作 |
第2章 隔离型三端口变换器分析 |
2.1 太阳能电池与超级电容混合供电装置工作模式分析 |
2.1.1 电动汽车能量管理系统 |
2.1.2 电动汽车辅助供电系统的工作模式分析 |
2.2 主电路拓扑结构分析 |
2.3 三端口变换器等效电路 |
2.4 变换器工作模式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死区时间的新型三端口变换器稳态分析 |
3.1 死区时间的影响 |
3.2 具有死区时间的△等效电路漏感电流的计算 |
3.3 具有死区时间的三端口变换器的功率传输分析 |
3.4 变换器的软开关范围分析 |
3.5 仿真验证 |
3.5.1 具有死区时间三半桥变换器的稳态特性仿真 |
3.5.2 传统变换器与具有死区时间变换器的软开关对比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具有死区时间三半桥DC-DC变换器的建模 |
4.1 状态空间平均法 |
4.2 具有死区时间变换器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推导 |
4.3 传统模型、具有死区时间模型与物理模型的对比仿真 |
4.4 简化模型的三半桥DC-DC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4.5 变换器传递函数的推导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解耦的变换器控制系统设计 |
5.1 传统三半桥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双闭环结构 |
5.2 基于解耦的三半桥变换器双闭环控制系统结构 |
5.3 解耦网络设计 |
5.4 基于解耦的变换器电流内环控制器设计 |
5.5 电流内环加入解耦网络前后的对比仿真 |
5.6 基于解耦的变换器电压外环的设计 |
5.7 双闭环控制加入解耦网络前后的对比仿真 |
5.8 光伏和超级电容辅助供电系统运行模式仿真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水下高可靠中压直流变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可靠性宽输入中压直流变换器发展现状 |
1.2.1 多电平结构变换器 |
1.2.2 串并联组合式变换器 |
1.2.3 ISOP组合式变换器控制策略 |
1.3 Z源变换器及准Z源变换器 |
1.4 缆系海底观测网故障处理机制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创新性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电压馈电型准Z源全桥DC/DC变换器 |
2.1 电压馈电型准Z源全桥DC/DC变换器 |
2.1.1 拓扑结构及工作模式分析 |
2.1.2 VOZFB通用α-β调制法 |
2.1.3 VQZFB小信号模型 |
2.1.4 直通角电压增益G_(vo-α)(s)特性分析 |
2.2 VQZFB与传统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的比较和分析 |
2.2.1 升降压范围 |
2.2.2 直流电压利用率 |
2.2.3 输入端故障安全切除能力 |
2.2.4 输出电能质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VQZFB组合式变换器的研究及设计 |
3.1 VQZFB组合式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小信号模型 |
3.1.1 VQZFB组合式变换器拓扑结构及可靠运行分析 |
3.1.2 VQZFB组合式变换器小信号模型 |
3.2 VQZFB组合式变换器控制方法 |
3.2.1 VQZFB组合式变换器双自由度协同控制方法 |
3.2.2 VQZFB组合式变换器控制参数优化 |
3.3 VQZFB组合式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 |
3.3.1 VQZFB组合式变换器的技术指标 |
3.3.2 电压馈电型准Z源网络电路参数设计 |
3.3.3 移相全桥DC/DC变换器部分电路参数设计 |
3.4 仿真及实验验证 |
3.4.1 VQZFB组合式变换器仿真分析 |
3.4.2 VQZFB组合式变换器试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底观测网供电系统故障分类及保护机制 |
4.1 海底观测网故障类型分析及系统保护技术要求 |
4.1.1 海缆网架故障类型及保护技术要求 |
4.1.2 科学节点故障类型及保护技术要求 |
4.1.3 接驳盒电能系统故障类型及保护技术要求 |
4.2 海底观测网故障分类及保护机制设计 |
4.2.1 故障分类的总体策略 |
4.2.2 各设备层级保护方案设计 |
4.2.3 海底观测网保护方案设计案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高压直流电源的研究现状 |
1.3 反激式高压电源的研究概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2.1 引言 |
2.2 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电路结构 |
2.3 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
2.3.1 反激式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模式选择 |
2.3.2 输出串联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变换器输出自然均压的实现机理分析 |
3.1 引言 |
3.2 变换器串联输出均压的数学模型分析 |
3.2.1 基于耦合电感模型的均压机理分析 |
3.2.2 基于漏感、励磁电感和理想变压器模型的均压机理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
4.1 引言 |
4.2 变换器的主电路设计 |
4.2.1 变换器关键参数分析方法 |
4.2.2 变压器关键参数的设计与计算 |
4.3 变换器的控制策略与控制电路设计 |
4.3.1 控制策略选择 |
4.3.2 控制电路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7)适用于高压大功率辅助电源应用的宽输入范围DC-DC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小功率隔离降压型DC-DC变换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反激的电路拓扑 |
1.2.2 高压宽输入适应性问题 |
1.2.3 反激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于磁集成输入串联有源箝位反激原理分析 |
2.1 互补驱动下有源箝位反激的工作原理 |
2.2 非互补驱动下有源箝位反激的工作原理 |
2.2.1 CRM原理分析 |
2.2.2 CCM原理分析 |
2.2.3 DCM原理分析 |
2.3 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磁集成ISOS有源箝位反激动静态均压特性分析 |
3.1 静态均压原理分析 |
3.2 动态均压原理分析 |
3.2.1 理想条件下的均压机制 |
3.2.2 非理想因素的影响 |
3.3 均压机制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互补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的控制策略 |
4.1 准谐振控制 |
4.1.1 准谐振控制实现方法 |
4.1.2 准谐振控制原理 |
4.1.3 准谐振控制仿真验证 |
4.2 关断时间控制 |
4.2.1 关断时间控制原理 |
4.2.2 关断时间控制仿真验证 |
4.3 定频控制 |
4.3.1 定频控制原理 |
4.3.2 定频控制仿真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 |
5.1 实验样机 |
5.2 控制策略验证 |
5.2.1 准谐振控制实验验证 |
5.2.2 关断时间控制实验验证 |
5.2.3 定频控制实验验证 |
5.2.4 控制方式总结 |
5.3 均压验证 |
5.3.1 静态均压验证 |
5.3.2 动态均压验证 |
5.3.3 电容参数差异时的均压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参数设计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直流微电网稳定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直流微电网研究现状概述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直流变换器精确建模与高频交互分析 |
2.1 直流变换器矩阵小信号建模 |
2.2 载波移相矩阵小信号建模 |
2.3 差频振荡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直流微电网系统稳定与分岔分析 |
3.1 直流微电网等效模型 |
3.2 直流微电网系统特征值分析 |
3.3 直流微电网静态特性分析 |
3.4 失稳分岔分析与结论 |
3.5 系统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3.6 实验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直流微电网电压质量与线损自适应下垂控制研究 |
4.1 传统下垂控制策略与自适应改进 |
4.2 双因子自适应下垂控制策略 |
4.3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直流微电网二次平移控制研究 |
5.1 下垂曲线二次平移控制策略 |
5.2 基于多目标进化优化的分段式下垂控制策略 |
5.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交/直流电网接口变换器复矢量建模与电流解耦控制研究 |
6.1 交/直流接口变换器复矢量建模 |
6.2 低开关频率下多重解耦电流控制方法 |
6.3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与比较 |
6.4 仿真与实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高频高变比双向DC/DC谐振变换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双向直流变换器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高变比软开关谐振变换器研究现状 |
1.2.3 高频开关器件及驱动技术发展现状 |
1.2.4 平面变压器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向耦合电感型高变比变换器理论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本耦合电感型高变比变换器理论分析 |
2.3 新型耦合电感型高增益谐振变换器模态分析 |
2.4 新型耦合电感型高增益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频平面变压器设计方法 |
3.1 引言 |
3.2 平面变压器基本设计流程 |
3.3 变宽度绕组结构理论分析 |
3.4 平面变压器建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频双向谐振变换器系统建模及控制方案研究 |
4.1 引言 |
4.2 升压模式下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分析 |
4.3 降压模式下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分析 |
4.4 系统补偿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样机设计与实验结果分析 |
5.1 整体结构设计 |
5.2 满载实验结果分析 |
5.3 软开关特性分析及变负载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10)基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的航天器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1 第一章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端口变换器系统研究现状 |
1.2.1 三端口变换器拓扑 |
1.2.2 模块化技术及功率控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2 第二章PWM+移相控制组合型非隔离三端口变换器 |
2.1 电路拓扑及工作原理 |
2.1.1 电路拓扑 |
2.1.2 工作原理 |
2.2 工作特性分析 |
2.2.1 输出特性 |
2.2.2 软开关特性 |
2.2.3 参数设计考虑 |
2.3 功率控制策略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稳态实验结果 |
2.4.2 动态实验结果 |
2.4.3 效率测试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第三章模块化三端口变换器输出并联均流控制 |
3.1 系统结构及运行状态 |
3.2 系统功率控制 |
3.2.1 均流方法比较 |
3.2.2 下垂控制方案及实现 |
3.2.3 小信号建模与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第四章分布式三端口供电系统能量协调控制 |
4.1 系统功率控制需求分析 |
4.2 能量协调控制方案实现及分析 |
4.2.1 能量协调控制方案 |
4.2.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具有隔离特性的多输出Flyback直流—直流变换器(论文参考文献)
- [1]输入串联变压器集成型正激式功率变换技术研究[D]. 安彦桦. 黑龙江大学, 2021
- [2]基于电流母线的多路输出LED驱动电源研究[D]. 黄健. 重庆大学, 2020(02)
- [3]串联同时供电反激直流斩波器型单级多输入分布式发电系统[D]. 宁泽宇. 青岛大学, 2020(01)
- [4]三端口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的控制技术研究[D]. 李经纬.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5]水下高可靠中压直流变换器的研究[D]. 廖明园. 湖南大学, 2020
- [6]输出串联型反激变换器设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 孟宪增.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7]适用于高压大功率辅助电源应用的宽输入范围DC-DC变换器研究[D]. 许奕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8]直流微电网稳定与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 刘海媛.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9]高频高变比双向DC/DC谐振变换器研究[D]. 朱陌痕.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10]基于三端口直流变换器的航天器分布式直流供电系统研究[D]. 董晓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