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蒸发冷却技术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1](1973)在《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文中认为 一、微波管发展简况微波管自出现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这期间获得很大的发展(见表1)。最初,微波管主要用于雷达设备和现形加速器,特别是二次大战末期,各中新型微波管
牛同僚,李潮生[2](1967)在《蒸发冷却技术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的尝试》文中认为 几年来,蒸发冷却技术在我国电子器件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许多有关单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我们开始该项工作时曾向兄弟厂所学习了蒸发冷却技术,他们把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使用单位的同志也和我们一起进行设计试验工作,从而使我们能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蒸发冷却技术。
何铮[3](2007)在《工业微波磁控管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在国内,微波技术在工业中已有所应用,并且出现了许多工业生产用微波技术设备的厂家。微波技术具有其他传统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微波技术设备逐渐被市场认可,市场也正在扩大。因此,设计一种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成本低廉的微波功率应用设备,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而设备中的微波功率源性能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整体设备的性能,所以本文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工作稳定,可靠的工业微波磁控管控制系统,作为性能优良的微波功率应用系统设计的参考。文章首先叙述了工业生产中应用大功率磁控管、速调管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分析了影响工业用大功率磁控管、速调管输出的微波功率稳定性的因素和解决方案。之后针对大功率连续波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采用磁控管作为系统的微波源。控制系统依据调整磁控管外加磁场可改变输出功率的原理,采用大功率连续波多腔磁控管、电源系统、ARM系统、功率控制电路及线性隔离电路组成硬件控制系统,配合鲁棒性较强,动态响应速度较快的模糊PID控制算法,组成闭环反馈控制系统。该控制回路以标准输入量与反馈量的偏差和偏差变化率为输入量,控制算法经过对输入量的判断,得出PID控制算法中的三个参数,得到输出量,再对系统输出进行控制。设计的磁控管微波源控制系统在ARM系统的控制下,可以实现微波输出功率在015千瓦的范围内连续可调,同时通过MATLAB7.0软件模拟模糊PID控制算法对阶跃函数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动态响应性能和鲁棒性都较好。
冯海平[4](2012)在《X波段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速调管是以高功率、高增益和高效率为显着特征的微波放大器件,在国防、军事、医疗、科研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子光学系统是速调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电子注的形成、电子注与聚焦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的问题,其主要分为电子枪区、聚焦磁场区和收集极区三部分。电子注是微波能量的来源,速调管输出功率是从被微波源激励的电子注中获得的,因而电子注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波管的性能。因此,对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与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论文以多普勒气象雷达用X波段大功率脉冲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单注轴对称电子光学系统的设计过程。课题研究过程中利用了EGUN、ANSYS、CST等CAD计算软件,采用了二维到三维过渡的方案。电子枪设计时以成熟管型的电子枪为原型,利用二维软件找到影响电子注成形的主要因素,对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不断对电子枪进行优化,得到满足本管要求的电子枪,再代入三维计算软件中验证二维结果的可靠性。在聚焦系统设计过程中,在双极筒形永磁聚焦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修正,采用单极筒形永磁聚焦系统的结构,屏蔽了双极聚焦系统在收集极区产生的强反转磁场,使电子注在收集极区能够很好的发散。在聚焦系统设计过程中同样先利用了二维软件对永磁聚焦系统进行模拟,再进行三维验证。本文将设计结构应用于整管进行测试验证,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比较表明,三维软件模拟结果比二维软件更加准确,所设计X波段大功率脉冲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满足实际用管要求,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可行的。本课题的研制成功为整管的设计提供了保障,并且其二维到三维的设计方法还可以为今后其它类型的电子光学系统的研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曹良强,吴钢[5](2008)在《雷达发射机的冷却及热设计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论述了雷达发射机的冷却和热设计的原则,分析了雷达发射机的常用冷却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场合。针对目前的雷达发射机热设计现状,从设计思想、热设计的层次和冷却方法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对雷达发射机的热设计方法的优化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闵立涛[6](2013)在《大功率多注速调管展宽带宽研究》文中提出大功率多注速调管具有高输出功率、高增益、高效率的优点,且在带宽方面相对于传统单注速调管具有了明显进步,在部分应用中已接近耦合腔行波管的相对带宽水平。维持既有优势的同时,在带宽性能方面获得提高将是多注速调管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以在保持效率、增益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大功率多注速调管的带宽为目标,围绕一型C波段大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研制工作,在分析与速调管带宽相关的技术原理、带宽和效率等参数的制约关系的基础上,对涉及多注速调管带宽性能的各技术环节和主要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速调管的群聚带宽是实现速调管带宽指标的基础。各群聚腔的参差调谐是扩展带宽的重要手段,而谐振腔的品质因数Q、特性阻抗R/Q等参量是实现目标的基础。本文讨论了群聚谐振腔加载,以及对如谐振腔漂移间隙、漂移头面积等物理参量选择的原理和制约因素,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多注速调管的效率-带宽乘积,实现本文目标的手段,并进行了方案验证对比。多注速调管的输出段带宽是实现带宽性能的重要环节,随着参差调谐等技术手段的应用,群聚带宽得到有效扩展,输出段带宽成为决定多注速调管带宽的最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应用于输出段的各技术手段,并借助现代电磁分析软件,设计并实践了一种面向多级滤波器的计算机辅助优化方法。经实际实验验证了其准确性,对于提高研制工作的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多电子注工作是多注速调管实现其独特技术性能的基础条件,多电子注在带来如带宽、工作电压等方面的优势时,也对聚焦、阴极发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本文探讨了多电子注对于多注速调管性能实现的意义和各种限制因素。结合本文的分析以及多注速调管的结构特点,制定了阴极调制的方案,有效平衡了多方面的设计需求。最后,依照本文各项分析确定的方案实际制管并测试,证实了本文设计方案的有效性,并在本方案的基础上,还有进一步提高带宽水平的实用的潜力。
朱鹏飞[7](2014)在《一种连续波速调管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连续波雷达系统对发射机输出信号的频谱纯度要求比较苛刻,由于担心使用开关电源后电源纹波等影响最终输出信号质量,传统的大功率连续波发射机一般采用饱和电抗器稳压或电动调压器预稳压的稳压形式和400Hz十二相整流滤波或有源线性滤波的滤波形式。本文研究和设计了一种采用开关电源形式的连续波速调管发射机。首先,讨论了连续波速调管发射机的发展和特点;然后,给出了发射机的组成和基本原理;接下来根据系统要求,进行了整机方案的设计;并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对各分机展开详细设计;最后进行了整机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发射机工作稳定,性能指标良好。同时,本文还讨论了一些进一步研究工作需要改进和考虑的地方。
林福民[8](2003)在《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该博士论文阐述了围绕着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所展开的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一,采用三维电磁场模拟计算方法和集中元件等效电路法研究了耦合双间隙腔中耦合槽尺寸对谐振腔性能如何影响等问题,得出了重要结论:在较低频率波段,耦合双间隙腔中开大耦合槽有利于提高π模的特性阻抗,降低π模频率。并提出了一类新型的、具有较高特性阻抗和较小体积的低频率波段多注速调管输出腔—π模强耦合双间隙微波谐振腔。 第二,基于现有的三维电磁场模拟计算软件ISFEL3D、宽带速调管输出回路原理和微波网络理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宽带速调管输出回路模拟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的计算结果和冷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该模拟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第三,对速调管同轴线滤波器宽带输出回路进行研究和探索,设计出了一个适合用于L波段多注速调管、相对带宽超过14%的四耦合槽π模强耦合双间隙腔加载同轴线滤波器输出回路,并对其稳定性和峰值功率容限做了一些分析。 第四,对圆柱盒型窗用于传输高功率连续波时的功率容限和鬼模振荡的特殊危害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修正了现有的圆柱TE11模盒型窗的平均传输功率容限的计算公式,并推导出了可用于三维模拟计算的圆柱TE11模盒型窗中介质窗片温升量的计算公式。同时,通过计算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得出了一个具有重要价值的结论:在L波段,采用Al2O3陶瓷窗片的普通圆柱盒型窗可用于传输120kW以上的高功率连续波,并且具有14%左右的可工作相对带宽。
陈新桥[9](2002)在《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克服基模多注速调管在高工作频率下输出功率的限制,本文展开了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研究工作包括高次模谐振腔和高次工作模式的选择,高次模双间隙输出腔的结构,以及高次模谐振腔与波导耦合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以矩形腔、圆柱腔和同轴腔为研究对象,以Isfield3D三维电磁场计算软件为工具,对这三种高次模谐振腔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这三种腔体中适宜选择的高次工作模式,给出工作模的场分布和特性阻抗值,总结出各种高次模谐振腔以及各种高次工作模式的优缺点,加工出TM220高次模矩形腔、TM310高次模圆柱腔和TM010同轴腔三种谐振腔模型,进行冷测试验,实验结果与分析相符。以TM120矩形腔为例,设计出一种C波段模矩形双间隙腔模型,对模型进行计算机模拟,给出工作模式的电磁场分布和特性阻抗值,分析了非工作模式,提出了加吸收腔抑制振荡的方法,根据设计加工出模型,对模型进行冷测实验,实验结果与计算相符。以模矩形双间隙腔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在模型的窄边开耦合口,改进的在窄边开耦合口,在宽边开耦合口,三种波导加载谐振腔的方案。分析了这三种方案中耦合口对工作模式的场分布、特性阻抗、Qext值以及场不均匀性的影响。对模矩形双间隙腔进行窄边开耦合口冷测实验,结果与分析相符。
陈亚南[10](2019)在《S波段大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粒子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速调管是一种成果比较完善,发展比较迅速的微波放大器件。多注速调管发展的前提基础是单注速调管,相对于单注速调管来说,多注速调管具有工作电压低、宽频带、高频率和高增益的优点。速调管在微波放大器件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也有广大的应用前景,粒子模拟计算在其研究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主要对S波段TM010多注速调管进行基础理论和三维粒子模拟研究。结合多种粒子模拟软件对速调管的谐振腔、输入输出结构以及整管进行全面的研究分析。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基本的速度调制、密度调制、空间电荷理论、多电子注受力以及电子注聚焦系统。基础研究部分主要是结合CHIPIC、MAGIC、CST、HFSS等粒子模拟软件着重研究分析了冷腔状态下速调管输入输出回路以及谐振腔的各种性能参数,包括电磁场分布,模式耦合变换、谐振频率等性能参数,着重研究了输出结构π模双间隙的电磁场分布,模式变换,以及圆柱形中间谐振腔的结构尺寸对谐振频率f,特性阻抗R/Q,品质因数Q的影响。论文整体主要利用CHIPIC粒子模拟软件对S波段TM010模式的18电子注多注速调管进行全三维的粒子模拟研究。考虑到计算机的性能和内存以及模拟时间等问题利用了多线程粒子模拟;考虑到模拟结构的准确性,采用非均匀网格划分。首先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在冷腔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研究聚焦系统对电子注的影响,同时对电流电压等电参数进行研究;其次研究分析零输入信号状态下的电子速度分布,防止谐振腔自激振荡的产生;最后在不会有自激振荡的情况下输入高频信号,对整个多注速调管进行热腔粒子模拟研究。粒子模拟结果表明在阴阳极电压为17.4KV,所有电子注的总电流为20.9A,每个电子注的平均电流密度3.25A/mm2,18个电子注的总平均电流为58.5A/mm2,导流系数为1.26μP,输入平均功率为33W,频率为2.85GHz的高频信号的条件下,得到输出高频微波信号的峰值功率为207KW,输出高频微波信号的平均功率为103.5KW,输出频率为2.85GHz,频谱单一,没有杂频。计算得到效率为29%左右,增益为35dB左右。
二、蒸发冷却技术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发冷却技术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3)工业微波磁控管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1.2 微波技术在工业中应用的发展与特点 |
1.3 微波功率应用的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磁控管微波源应用系统设计 |
2.1 对微波源的分析 |
2.1.1 对磁控管的分析 |
2.1.2 对速调管的分析 |
2.2 微波源控制系统结构 |
2.2.1 电源系统 |
2.2.2 电气控制部分 |
2.2.3 磁控管系统 |
2.2.4 嵌入式控制系统 |
2.3 微波源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过程 |
2.3.1 微波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
2.3.2 微波源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
2.4 微波源系统的EMC 设计 |
2.4.1 对磁控管控制系统的EMI 防护 |
2.4.2 对磁控管控制系统的EMS 防护 |
第3章 微波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电源系统设计 |
3.1.1 阳极电源设计 |
3.1.2 灯丝电源设计 |
3.1.3 励磁电源设计 |
3.1.4 嵌入式控制系统电源设计 |
3.1.5 电气部分电源设计 |
3.2 磁控管系统设计 |
3.2.1 磁控管选型 |
3.2.2 磁路系统设计 |
3.2.3 冷却系统设计 |
3.2.4 反馈系统设计 |
3.3 电气系统设计 |
3.4 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
3.4.1 嵌入式控制系统电源部分设计 |
3.4.2 ARM 芯片部分设计 |
3.4.3 A/D 部分设计 |
3.4.4 D/A 部分设计 |
3.4.5 显示部分设计 |
3.4.6 接口部分设计 |
第4章 微波源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磁控管微波源系统的控制算法 |
4.1.1 控制过程及分析 |
4.1.2 控制算法设计 |
4.2 微波源控制系统整体程序设计 |
4.2.1 μC/OS–Ⅱ移植 |
4.2.2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结论 |
1. 论文设计的磁控管微波源系统的特点 |
2. 对磁控管微波源系统的社会前景和经济价值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ARM芯片外围电路 |
附录C D/A与A/D电路 |
附录D 接口电路 |
(4)X波段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速调管的基本结构 |
1.2 速调管的基本功能和原理 |
1.3 速调管的发展、应用及发展趋势 |
1.3.1 速调管的发展史 |
1.3.2 速调管的应用 |
1.3.3 速调管的发展趋势 |
1.4 微波管电子光学系统 CAD 发展 |
1.5 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 |
1.5.1 电子枪 |
1.5.2 聚焦系统 |
1.5.3 收集极 |
1.6 研究 X 波段大功率脉冲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意义 |
第二章 电子光学系统基本理论及相关计算机模拟软件 |
2.1 强流电子光学基础理论 |
2.1.1 强流电子光学基础 |
2.1.2 电子注的形成 |
2.1.3 电子注的聚焦 |
2.2 电子光学系统模拟软件简介 |
2.2.1 电子光学模拟软件分类 |
2.2.1.1 静态轨迹模拟方法 |
2.2.1.2 PIC(Particle In Cell)模拟方法 |
2.2.2 电子模拟软件简介 |
2.2.2.1 EGUN 软件及其模拟方法 |
2.2.2.2 MAXWELL 软件及其模拟方法 |
2.2.2.3 CST 软件及其模拟方法 |
第三章 X 波段大功率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设计与模拟 |
3.1 电子枪的主要性能参数 |
3.2 X 波段大功率速调管电子光学设计步骤 |
3.3 电子枪的设计与模拟 |
3.4 聚焦系统的设计与模拟 |
3.4.1 聚焦系统基本参量的确定 |
3.4.2 聚焦系统初步设计与模拟 |
3.4.3 双极筒形聚焦磁场的设计与模拟 |
3.5 收集极的设计与模拟 |
第四章 实际制管测试结果 |
第五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雷达发射机的冷却及热设计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雷达发射机的热源 |
3 雷达发射机热设计的原则 |
4 雷达发射机热设计优化分析 |
4.1 雷达发射机冷却方法的选择 |
4.2 雷达发射机热设计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4.3 雷达发射机热设计的优化分析 |
(1) 热、电设计同步进行 实验仿真交叉互补 超前优化热设计方案 |
(2) 细化热设计层次 减少传热热阻 提高元件温控精度 |
(3) 应用新技术提高雷达天线冷却的效果和系统可靠性 |
5 结语 |
(6)大功率多注速调管展宽带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速调管概述及原理 |
1.1.1 速调管概述 |
1.1.2 速调管基本结构 |
1.1.3 速调管基本原理 |
1.2 多注速调管 |
1.2.1 速调管主要技术指标 |
1.2.2 多注速调管发展及技术特点 |
1.2.3 多注速调管带宽特性 |
1.3 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群聚带宽 |
2.1 群聚系统 |
2.2 群聚带宽分析 |
2.2.1 谐振腔特性阻抗 |
2.2.2 电子注导流系数 |
2.2.3 谐振腔增益 |
2.2.4 谐振腔加载 |
2.2.5 群聚段分布组合 |
2.3 群聚带宽展宽措施探讨 |
2.3.1 漂移头端面面积 |
2.3.2 漂移头间隙 |
2.3.3 腔体加载 |
2.3.4 谐振腔数量 |
第三章 输出带宽 |
3.1 输出系统 |
3.2 输出带宽分析 |
3.2.1 谐振腔参量 |
3.2.2 滤波器加载 |
3.2.3 多间隙谐振腔 |
3.2.4 其他方式 |
3.3 多级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
第四章 电子注 |
4.1 多电子注 |
4.1.1 阴极限制 |
4.1.2 聚焦限制 |
4.1.3 高频性能限制 |
4.1.4 工艺实施限制 |
4.2 电子注调制方式 |
第五章 项目设计及结果验证 |
5.1 宽带方案的选取 |
5.1.1 主要指标 |
5.1.2 设计方案选取 |
5.2 方案模拟计算与优化 |
5.2.1 群聚谐振腔设计与模拟 |
5.2.2 输出系统设计与模拟 |
5.2.3 大导流系数多注电子枪设计与模拟 |
5.3 实测验证 |
5.3.1 冷测 |
5.3.2 热测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7)一种连续波速调管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连续波发射机的概述 |
1.1.1 连续波发射机的发展 |
1.1.2 连续波发射机的特点 |
1.2 选题背景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连续波发射机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
2.1 发射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结构 |
2.1.1 射频部分 |
2.1.2 电源部分 |
2.1.3 系统监控部分 |
2.1.4 冷却设备 |
2.2 主要常规性能的分析 |
2.3 发射机的频谱纯度性能分析 |
2.3.1 非相干噪声 |
2.3.2 相干噪声 |
2.3.3 连续波速调管发射机噪声分析 |
2.4 发射机系统方案设计 |
2.4.1 选择速调管 |
2.4.2 整机方案描述 |
2.4.3 相位噪声指标分析 |
2.4.4 结构安排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续波发射机的具体设计与实现 |
3.1 电源部分 |
3.1.1 灯丝电源的设计 |
3.1.2 高压电源的设计 |
3.2 冷却设备 |
3.2.1 液冷设备组成及原理 |
3.2.2 液冷设备工作流程 |
3.2.3 液冷设备监控设计 |
3.3 控制与保护电路 |
3.3.1 管体过流保护 |
3.3.2 水冷故障保护 |
3.3.3 高压电源故障保护 |
3.3.4 馈线反射过大保护 |
3.3.5 发射机加电控制电路的工作流程 |
3.3.6 发射机状态的指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整机性能测试 |
4.1 发射机输出功率 |
4.2 发射机输出信号频谱纯度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多注速调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
1.2 多注速调管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
1.3 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组成部分简介 |
1.3.1 输出腔 |
1.3.2 滤波器 |
1.3.3 输出窗 |
1.4 研究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重要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强耦合双间隙腔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强耦合双间隙腔的性能分析 |
2.3 强耦合双间隙腔的等效电路分析 |
2.4 四耦合槽π模强耦合双间隙腔的设计和分析 |
2.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宽带输出回路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速调管波导滤波器的传统设计方法 |
3.3 单间隙腔加载滤波器输出回路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 |
3.3.1 单间隙输出腔间隙阻抗的模拟计算方法 |
3.3.2 模拟计算结果可靠性的实例验证 |
3.4 输出腔Q_(ext)的两种模拟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分析 |
3.5 耦合双间隙腔宽带输出回路模拟计算方法的研究 |
3.5.1 耦合双间隙腔的间隙阻抗矩阵的模拟计算方法 |
3.5.2 非对称双间隙腔实例的模拟计算结果与冷测结果比较 |
3.6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L波段多注速调管同轴线滤波器宽带输出回路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四耦合槽π模强耦合双间隙腔加载同轴线滤波器的结构设计 |
4.3 π模双间隙输出腔加载同轴线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分析 |
4.4 同轴线滤波器加载输出腔的等效间隙阻抗的频率特性 |
4.5 同轴线滤波器加载输出腔的阻抗矩阵的频率特性 |
4.6 同轴线滤波器的主要参数与最佳设计值的比较和分析 |
4.7 在工作状态下同轴线输出回路中的电磁场分布情况 |
4.8 四耦合槽π模强耦合双间隙腔加载同轴线滤波器输出回路的稳定性分析 |
4.9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高功率连续波输出窗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圆柱TE_(11)模盒型窗的平均传输功率容限公式的修正 |
5.3 圆柱TE_(11)模盒型窗中介质窗片温升量的模拟计算方法 |
5.4 高功率连续波输出窗中鬼模的危害性分析及消除方法 |
5.5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中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6.1 同轴线-矩形波导的宽带滤波器结构的设计问题 |
6.2 同轴线-矩形波导的宽带输出窗的设计问题 |
6.3 重叠模双间隙腔加载滤波器输出回路的设计和稳定性问题 |
6.4 π模耦合双间隙输出腔加载截止波导滤波器输出回路较精确的设计方法和模拟计算问题 |
博士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速调管发展简史 |
1.2 速调管分类、应用、技术进展和发展趋势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多注速调管 |
2.1 多注速调管结构 |
2.2 多注速调管工作原理 |
2.3 多注速调管性能指标 |
2.4 多注速调管特点分析 |
第三章 高次模谐振腔的研究 |
3.1 微波谐振腔理论 |
3.2 ISFIELD3D三维电磁场计算软件 |
3.3 TM010模圆柱重入腔对速调管性能影响的分析 |
3.4 TM220高次模矩形腔 |
3.5 TM310高次模圆柱腔 |
3.6 TM010同轴腔 |
3.7 小结 |
第四章 高次模矩形双间隙耦合腔的研究 |
4.1 基模多注速调管双间隙耦合腔 |
4.2 双间隙耦合腔中电子注与高频场互作用分析 |
4.3 双间隙耦合腔稳定性分析 |
4.4 TM120高次模矩形双间隙耦合腔 |
4.5 耦合槽对谐振腔性能的影响 |
4.6 非工作模式分析及振荡抑制 |
第五章 高次模谐振腔与波导耦合的研究 |
5.1 耦合理论 |
5.2 相位法计算谐振腔的QEXT |
5.3 窄边耦合方案 |
5.4 改进的窄边耦合方案 |
5.5 宽边耦合方案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S波段大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粒子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多注速调管的背景和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
1.2.1 多注速调管的背景和现状 |
1.2.2 多注速调管的未来发展趋势 |
1.3 多注速调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1.3.1 多注速调管的基本结构 |
1.3.2 速调管的工作原理 |
1.4 三维粒子模拟软件简介 |
1.5 论文的主要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速调管的基本理论 |
2.1 速度调制和密度调制 |
2.1.1 电子的速度调制 |
2.1.2 电子的密度调制 |
2.2 空间电荷理论 |
2.3 多电子注的聚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注速调管输入及输出结构的研究 |
3.1 TM_(010)圆柱形输入谐振腔模拟研究 |
3.2 无载π模双间隙耦合腔研究 |
3.2.1 工作原理研究 |
3.2.2 计算机模拟研究 |
3.3 多注速调管π模双间隙腔加载滤波器输出模拟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注速调管谐振腔的理论和模拟研究 |
4.1 谐振腔理论研究 |
4.1.1 谐振腔简介 |
4.1.2 谐振腔中的电磁方程以及边界条件 |
4.1.3 谐振腔内部的自由振荡 |
4.2 速调管输入输出以及中间结构的等效电路研究 |
4.2.1 输入腔的等效电路 |
4.2.2 输出腔的等效电路 |
4.2.3 中间谐振腔的等效电路 |
4.3 S波段多注速调管TM010 模式圆柱形重入式谐振腔的研究 |
4.3.1 多注速调管谐振腔 |
4.3.2 谐振腔的尺寸对其各项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波段多注速调管的整管模拟研究 |
5.1 聚焦系统的模拟研究 |
5.2 电子回流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
5.2.1 电子回流的产生 |
5.2.2 抑制电子回流的方法 |
5.3 S波段多注速调管零输入状态下的模拟研究 |
5.4 S波段多注速调管整管的模拟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蒸发冷却技术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外微波电子管及其应用的新进展[J]. 李松柏,陈汝淑,刘盛纲. 电子管技术, 1973(06)
- [2]蒸发冷却技术在功率速调管上应用的尝试[J]. 牛同僚,李潮生. 电子管技术, 1967(01)
- [3]工业微波磁控管控制系统设计[D]. 何铮. 湖南大学, 2007(05)
- [4]X波段速调管电子光学系统的研究[D]. 冯海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12(01)
- [5]雷达发射机的冷却及热设计优化分析[J]. 曹良强,吴钢. 低温与超导, 2008(04)
- [6]大功率多注速调管展宽带宽研究[D]. 闵立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13(07)
- [7]一种连续波速调管发射机的设计与实现[D]. 朱鹏飞.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8]大功率宽带多注速调管输出段的研究[D]. 林福民.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3(03)
- [9]高次模多注速调管电动力学系统的研究[D]. 陈新桥.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 2002(02)
- [10]S波段大功率多注速调管的粒子模拟研究[D]. 陈亚南.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