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滑动支座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席嘉诚[1](2021)在《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分析》文中指出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CSTSRRC)柱是一种结合了再生混凝土绿色环保优点和组合结构能够充分发挥材料优势的新型构件。该组合柱不仅为废弃混凝土提供了有效的处理途径,降低了对天然资源的开采需求量,还克服了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不足的问题,并且其施工方便,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绿色环保的发展需要,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CSTSRRC柱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设计方法。设计制作了 11根CSTSRRC柱缩尺模型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主要针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钢管径厚比、型钢配钢率、轴压比以及内置型钢截面形式等参数对组合柱抗震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获取了不同参数影响下CSTSRRC柱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及特征值,分析了延性系数、位移转角、能量耗散系数和等效粘滞阻尼系数、强度衰减及刚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对组合柱各部位应变规律进行了整理研究,获取了破坏过程中的应变发展规律;定量地研究了试验设计参数对CSTSRRC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程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STSRRC柱试件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呈饱满的“纺梭形”;不同参数组合柱试件延性变形能力与能量耗散能力较强,刚度与强度退化稳定,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组合柱抗震性能影响不大,增加外钢管壁厚与型钢配钢率能够显着提高组合柱承载能力及延性变形能力,轴压比的增大对组合柱延性不利。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组合柱进行了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计算曲线与试验获取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吻合良好,各数值特征点误差在工程允许范围内,证明了有限元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已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对CSTSRRC柱试验参数进行了更为全面的分析,并且添加了再生混凝土强度、内置型钢与外部圆钢管钢材强度搭配、组合柱剪跨比和缩尺比等参数进行拓展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可以提高组合柱的承载能力、刚度,但其增长幅度随着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增加再生混凝土强度会使组合柱延性降低;内置型钢强度的提升对组合柱承载能力提升相对较小,但提高内置型钢强度可稳定的提升组合柱延性变形能力;而提升组合柱外钢管钢材强度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组合柱的水平承载能力,组合柱延性变形能力随着外钢管钢材强度的增加略有提升;有限元模型未能全面的反映出缩尺比对组合柱性能的影响。在试验研究及有限元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法推导出了 CSTSRRC柱的水平承载力计算公式,对比发现所提公式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可作为该种组合柱抗震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周林丽[2](2020)在《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新型抗侧力构件的钢板剪力墙,因重量轻、抗侧刚度大、耗能及延性好等特点近年来在多高层钢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钢板剪力墙形式以平钢板剪力墙为主,但平钢板剪力墙因平面外刚度小,侧向荷载下易屈曲等因素限制了钢板剪力墙的应用和发展。而波纹钢板因其波纹形状使得钢板的面外刚度及屈曲荷载是同厚度平钢板的几倍至几十倍,常见的波纹钢板类型主要有截面为锯齿形、矩形、三角形、正玄波形、梯形等,但上述波形都因设计参数较多给其应用和设计带来不便。近年来,随着可恢复功能结构体系概念的提出,具有自复位能力的自复位钢框架因具有震后残余变形小、易修复等特点在建筑结构中逐渐得到应用,为使该新型体系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1、结合两边连接钢板剪力墙及波纹钢板的优点,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相较平钢板剪力墙,其截面设计参数仅增加一项r;相较其他截面形式的波纹钢板墙,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制作加工简单。根据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简化力学模型,推导了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初始弹性抗侧刚度、屈服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的理论公式。2、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弹性屈曲分析、单调加载及循环加载分析。在侧向荷载作用下,不同参数的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存在3种破坏模式:弯曲破坏、弯剪破坏及拉力带形式的“褶皱”。分析结果验证了初始弹性抗侧刚度、屈服承载力、极限承载力理论公式的正确性。通过改变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参数,分析参数变化对波纹钢板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研究表明,随着跨高比的增大、高厚比的减小及圆形直径的增大,波纹钢板墙的弹性屈曲临界荷载基本呈线性增长;而侧边加劲肋的肋宽及肋厚对波纹钢板墙弹性屈曲临界荷载的影响较小。在相同材料用量下,以圆弧直径为60mm的波纹板耗能性能为最优。3、设计制作了两个1:2缩尺的新型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观察其变形及破坏过程,通过滞回曲线对波纹钢板剪力墙的骨架曲线、初始抗侧刚度、耗能性能等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高宽比约为1的不同直径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屈曲形式介于局部屈曲和整体屈曲之间,具有较高的初始刚度、屈服荷载及极限荷载,且其屈服均先于屈曲,实现了波纹钢板剪力墙屈服先于屈曲的思想,克服平钢板剪力墙易屈曲的缺点;两个试件的屈服位移较小,塑性变形能力强,能够使试件较早开始耗能而达到保护主体结构的目的。采用有限元模拟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墙试验试件,能较好地模拟试件的滞回曲线捏拢、刚度退化及材料硬化,且模拟分析得到的试件滞回曲线与试验试件滞回曲线整体较为一致。4、提出一种自复位装配式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以单榀单跨单层自复位四边连接平钢板剪力墙为例阐述了结构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分析了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内力计算,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自复位条件。结合新型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优点,我们将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应用于自复位钢框架结构中,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循环加载分析,研究了自复位钢框架及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设计参数变化对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的影响及规律。研究表明,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的复位性能随着自复位钢框架第二与第一刚度比及预应力钢绞线初始力的增大而增强,随着波纹钢板剪力墙与自复位钢框架第一刚度比及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圆弧直径的增大而降低。5、设计制作了两个1:2缩尺的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通过对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研究,研究了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的复位性能、耗能性能及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对自复位钢框架复位性能及耗能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两种试件的初始刚度基本相同,直径60mm的试件1承载力明显大于直径90mm的试件2,加载结束后两试件的残余变形明显试件2大于试件1,表明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在自复位能力方面更适宜选用小直径的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结束试件的主体结构及钢绞线仍保持弹性状态。6、结合我国抗震规范及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详细构建了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性能化设计目标,基于该性能化设计目标提出自复位钢板剪力墙的设计流程及设计公式。根据提出的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设计了自复位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并建立同等条件下的刚接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分别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对比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及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钢框架结构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分析梁柱节点形式的不同对结构震后可恢复性能的影响。
李晶晶[3](2020)在《连接体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上涨,一大批体型复杂且风格多变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运而生。其中,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以其独具一格的外形和灵活多变的结构布置成为了城市高层建筑的热点。连接体作为该连体结构的关键部位,加剧了结构的不规则性,使得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比一般高层建筑复杂的多。连接体层数、连接方式和布置位置发生变化都会影响着连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因此,深入研究连接体设置对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很有必要。本文以利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的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为基础研究对象,改变结构的连接体层数、连接方式和布置位置生成新的结构模型,分别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和线性时程分析,对得出的自振周期、楼层位移、层间位移角、楼层剪力、基底剪力和基底弯矩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后,总结出连接体层数、连接方式和布置位置的变化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连接体层数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双塔结构设置一层连接体后,各阶振型对应的自振周期均在减小,但不改变第一平动周期和第一扭转周期所在的振型。连接体设置后对高阶振型周期的影响要大于对低阶振型周期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相应增大。布置连接体可以增加X向的抗侧移刚度,对Y向刚度的影响不大。结构随着连接体层数的增加,第一平动周期增加,第一扭转周期增加,周期比减小。增加结构整体性,提高X向抗侧移刚度,但是也会使得结构的楼层剪力、基底剪力和基底弯矩等内力增加,吸引更多的地震作用。2.连接方式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改变连接体与塔楼的连接方式,基本上不影响结构振型、抗扭转能力、楼层剪力、基底剪力和基底弯矩。当连接方式采用铰接或弱连接时,连接体与塔楼的连接作用减弱。当连接方式采用刚性连接时,周期最短,X向楼层位移减小,Y向楼层位移影响不大,结构的整体刚度最大,结构的抗震性能最好。3.连接体位置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随着结构连接体位置的升高,前三阶自振周期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连接体布置在10-11层时周期是最小的。结构的扭转效应先减小后增大,当连接体布置在10-11层时结构的抗扭转性能最好。X向楼层位移随连接体位置的升高逐渐减小,Y向楼层位移则逐渐增大。连接体位于上部时,结构产生的基底剪力和弯矩最大。连接体位置变化对楼层剪力的影响没有显着的规律可寻。在实际工程方案中,将连接体布置在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的中上部,对结构的抗震有利。图:[102];表:[37];参:[62]
王龙超[4](2020)在《基于结构模态动力自由度缩减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是研究结构抗震性能的最经济合理的研究手段。为了研究大型复杂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提高结构动力分析的效率,合理缩减结构的动力自由度,在抗震混合试验方法中引入模态综合法,形成基于子结构模态的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根据高层框架结构动力特性,建立高层框架结构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系统。本文主要内容如下:(1)综述了抗震混合试验方法和模态综合法的研究现状,总结了两种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突破方向。对当下大型复杂结构自由度缩减所面临的难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抗震混合试验方法提出解决途径。(2)概述了模态综合法和自由度缩减方法的基本原理;根据高层、超高层框架结构自由度缩减的需要,提出了基于子结构模态的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利用动静自由度等效分离法,将整体结构的自由度进行等效分离,保留了结构静力恢复力信息的复杂程度,并通过子结构模态分析、子结构质量凝聚合理缩减结构的动力自由度,形成动力简化模型,求解运动方程。(3)选取某理想的典型钢框架结构为验证模型,利用ABAQUS软件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研究所提出的基于子结构模态的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的有效性;通过与整体结构模态分析结果进行对比,校核动力简化模型的动力特性,对自由度缩减方法的可行性进行验证。(4)结合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以某实际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高层框架结构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系统,实现结构动力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数值模拟。同时,建立整体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整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通过与整体结构地震反应进行综合对比,对所建立的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系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
王加雷[5](2020)在《结构减震(振)控制系统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拟静力试验、振动台试验和拟动力试验的发展与完善,大型化、复杂化和网络化的试验技术,被研究学者提出与实现。实时混合试验是一种新型的试验方法,它将上部简单的框架结构或易于分析的结构作为有限元模型,即数值子结构,将动力响应难以分析的结构作为试验子结构。解决了振动台试验昂贵及无法足尺和拟静力试验不能模拟地震波的难题。由于实时混合试验对加载动力元件和软件程序的要求很高,目前计算的软件和平台搭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开发出大型通用的实时混合试验平台。本文基于LABVIEW程序,应用于两个不同工程例子,应用一是引入PID控制算法,搭建虚拟作动器混合试验平台。应用二是搭建广州塔LABVIEW混合仿真试验平台,进行广州塔TMD减震(振)仿真试验,进一步实现搭建TMD实时混合试验平台。本文完成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提出LABVIEW与SIMULINK混合仿真策略。首先,LABVIEW作为一种图形编程语言软件,容易搭建虚拟仿真系统程序,控制研究的试件。其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数据流传递方式,方便开发不同的试验平台。虚拟的试件可以选用传递函数的控制理论。再者,SIMULINK可以实现计算模型,MATLAB编译器封装SIMULINK模型,SIMULINK可以根据计算模型选用不同算法。最后,通过Model Interface Tookit(MIT)实现两者之间的通讯,LABVIEW调用动态链接库(DLL)。验证LABVIEW与MATLAB之间的传输信号时滞很小,可以实现程序的联合开发。(2)针对消能减震(振)结构,基于开发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程序,进行混合试验仿真验证。基于结论(1)提出的仿真策略,引入PID控制算法,研究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以一带有粘滞阻尼器的五层框架模型为算例,进行混合仿真计算,对比Newmark-β法和状态空间法计算的响应结果,验证程序正确性,对比SIMULINK与LABVIEW混合仿真计算的响应,结果基本吻合,验证混合仿真方法的可行性,可以实际应用于试验的开发。(3)针对调谐减震(振)结构,基于LABVIEW和SIMULINK联合程序,搭建广州塔TMD混合仿真平台。首先,分别计算Newmark-β法和状态空间法的TMD减震(振)效果,再者,对比Newmark-β法和状态空间法计算的TMD响应,验证计算程序的正确性。最后,对比LABVIEW混合仿真与状态空间法计算的TMD响应,动力响应基本吻合,从而验证搭建混合试验仿真平台方案的合理性,可以实现LINUX系统下综合测控仪硬件试验的方法,进一步实现搭建TMD混合试验平台方法。
付俊威[6](2020)在《基础与上部结构连接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新型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一种以预制构件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经组装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形式,采用此种结构形式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且具有一定的环保功效。当前国内装配式混凝土工程多在基础以上二~三层处设置转换层,从而把施工分成两部分:转换层以下为现浇部分,转换层以上为预制部分。这种做法的优势在于可保证底部耗能能力强于上部,但缺点也较明显:不仅拖慢了施工周期,还降低了结构装配率,使装配式结构名不符实。基此,本文拟开展基础与上部结构连接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新型式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概念设计(1)提出三种基础与上部结构连接处装配式剪力墙的结构新型式,基于综合分析,从中筛选出暗柱配置型钢的型式(PSWS)为最合理型式,并以其为本文的研究对象。(2)采用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经与普通配筋装配式剪力墙(PSWB)的对比研究,得到了单调曲线与滞回曲线及所衍生的物理力学指标:应变与应力、屈服位移与屈服荷载、骨架曲线、破坏过程、延性比、耗能能力、刚度退化、耗能机理与性价比,从概念设计的角度,揭示出:相比PSWB,PSWS的承载力更高,耗能能力更强,施工更简便。(3)数值模拟的研究表明:PSWS与PSWB的破坏均为剪力墙与基础连接处的偏压+斜剪+直剪的耦合破坏。2.模型研究(1)基于概念设计,完成了试验装置设计和分属于PSWS与PSWB的两种对比模型的试件设计。(2)采用更精细的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完成了单调加载下与低周反复荷载下,对比模型的对比研究,再次证实了所提新型配钢剪力墙的合理性。(3)经与正截面承载力、斜截面承载力与直剪承载力计算值的比较,结合有限元电算承载力及相关文献综合分析,再次证实了PSWS与PSWB的破坏均为剪力墙与基础连接处的偏压+斜剪+直剪的耦合破坏。3.直剪承载力研究借助拉压杆模型,以课题组开发的渐进性结构拓扑优化(ESO-TO)软件和主应力的矢量分布为构形工具,推导出了直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国内外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所得公式的合理性。
薛潘荣[7](2020)在《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混凝土节点与连接是装配式结构的薄弱环节,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需优化提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体系。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主要由带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可更换式耗能铰、钢套筒约束的节点核心区、预制混凝土梁柱等构成。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布置在装配式框架中,形成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等抗震要求,且该节点易于装配、塑性可控、震后可修复、可恢复功能。本文对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体系进行了以下研究:(1)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力学特性是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传力与塑性耗能的关键,为此进行4个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在低周往复轴向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及其作用机理分析。考察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破坏形态、P-△滞回曲线、刚度退化、强度退化与耗能能力等特性;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开展作用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削弱钢板在削弱截面部位开裂或断裂,实现了阻尼器的塑性耗能与塑性可控;荷载P-位移△滞回曲线饱满,等效粘滞阻尼系数约为0.4,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各试件的平均延性系数均大于7,具有良好的延性;阻尼器的受力过程均可分为弹性阶段、塑性强化阶段和断裂破坏阶段。(2)开展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提出其滞回恢复力模型公式。建立不同钢板削弱形式的阻尼器有限元模型,以削弱钢板的开孔削弱尺寸、宽厚比、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的间隙等为变量进行参数分析,给出其合理参数范围;建立削弱钢板的简化力学模型,通过数值回归提出阻尼器滞回恢复力模型公式。结果表明:阻尼器的合理参数范围为削弱钢板的b/B在0.2~0.5,a/L在0.25~0.55,宽厚比不小于12.50,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的间隙不超过2mm;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的滞回恢复力模型公式能较准确反映阻尼器的力学性能。(3)开展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试验研究。首先进行第一次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然后在上次试验的基础上仅更换耗能铰中破坏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进行第二次试验;最后进行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通过3次试验,考察各个节点的破坏模态、裂缝开展、滞回曲线、承载能力、刚度退化、强度退化、耗能能力和延性等抗震性能;探讨可更换式耗能铰的弯矩承载力、转角延性和耗能能力等工作性能;对比研究装配式节点的2次试验,探讨其可恢复功能;并将2次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装配式节点试验与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具有合理的失效模式且失效模式可控,70%左右的能量耗散集中在可更换式耗能铰上,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耗能能力、延性等抗震性能;第二次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试验(仅更耗能铰中破坏的阻尼器),除了前期刚度有所下降,后期各项抗震性能基本一致,表明装配式节点在震损后,通过简单地更换破坏的阻尼器可使节点恢复原有的功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的可行性;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的抗震性能优于现浇钢筋混凝土节点。(4)开展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数值分析,探讨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作用机理;开展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数值分析,并建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及节点加强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探讨三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及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试验的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相近;装配式节点的耗能、塑性发展和破坏集中在耗能铰中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耗能、塑性发展和破坏集中在耗能铰中的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实现塑性发展的可控,结构体系具备更良好的承载能力,合理的失效机制与良好的结构延性,实现“强柱弱梁,强节点弱构件”抗震设计要求。
杨少坤[8](2020)在《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承载能力高、抗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特点,在实际工程上已得到广泛运用。但目前该结构中主要还是以现浇结构为主,连接形式单一。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其接缝连接处通过设置连接型钢,进而采用两边盖板螺栓连接形成整体。本文对该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性能作了相应的研究,具体如下:(1)提出了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并在工程常用参数范围内设计制作了8榀该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试件和2榀现浇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试件,完成了在恒定轴力下的水平往复加载试验。试验考察的参数主要为:预制墙体板高宽比(0.67和0.97)、连接型钢厚度(8mm和12mm)、边框柱轴压比(0.25和0.5)、边框柱截面类型(方形和圆形)以及2榀现浇结构进行对比。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了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往复荷载下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态、荷载-位移关系曲线、骨架曲线、强度及刚度退化、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变形等特性。(2)在合理确定钢管、钢管内核心混凝土、墙板普通钢筋混凝土、钢筋、型钢本构模型、各个部件之间接触模型、加载方式及边界条件的基础上,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本次试验的装配式结构和现浇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同时利用该有限元模型还验证了其他文献中相似结构的试验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该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进行机理分析,明晰了破坏机制。(3)采用以上数值模型进一步对该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作参数分析,主要参数为预制墙板高宽比、墙体内分布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边框柱轴压比、边框柱含钢率、钢管屈服强度、连接型钢厚度以及连接型钢屈服强度等,得到了不同参数下该新型结构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的变化规律。(4)基于参数分析结果,在现浇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新型结构中墙体四边连接型钢能够分担一部分的剪力,从而提高了预制墙板的抗剪承载能力,本文在现浇墙体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上加入修正系数K0,最终得到新型预制墙板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结果以及大量有限元计算算例均吻合良好。最后,提出了边框柱与预制墙板连接设计方法和有关构造要求。
任靖[9](2020)在《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我国发展迅速,在2020年防疫战役中大放异彩,十余天完成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的建设,使中国质量和中国速度得到全世界的称赞。支撑工程快速高质量建设的是一项项工程建设标准,研究工作者的使命就是完善这些标准,推进我国装配式建筑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现行规范《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中推荐的装配式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是一种由兼具预制墙板和后浇层混凝土的叠合墙板组成的半预制半现浇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结构中。竖向连接钢筋是为实现上下层叠合墙板共同受力在水平接缝处后浇芯层混凝土中设置的搭接钢筋,与预制墙板内的竖向钢筋通过间接搭接传力机理实现荷载传递。目前我国相关规范对竖向连接钢筋位置未做具体规定,施工过程中竖向钢筋定位还可能受到后浇混凝土浇筑扰动而发生位置偏差,且国内外针对存在新旧混凝土界面的钢筋间接搭接传力性能的研究尚较为缺乏。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按不同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和不同剪跨比的水平接缝位置,设计制作了11片叠合剪力墙和1片现浇剪力墙试件,进行了水平接缝传力性能试验,得到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延性、刚度退化、钢筋应变等各项受力性能指标,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采集的试件表面全场应变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影响的一般规律。(2)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叠合剪力墙试件的初始裂缝随连接钢筋距预制墙板内侧净距减小而更早出现,裂缝数量随剪跨比增大而减少;增大连接钢筋距预制墙板内侧净距,可提高低剪跨比叠合试件的各阶段承载力,降低中高剪跨比叠合试件的承载力;增大连接钢筋距预制墙板内侧净距,可有效提高叠合试件的初始刚度,但对叠合试件的刚度退化速度、延性影响较小。(3)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处钢筋的传力过程和竖向连接钢筋位置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与本次试验结果较为吻合。通过梁式试件和足尺剪力墙试件的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选用梁式试验方法进行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研究可以较好地实现与足尺剪力墙试验相近的研究目标,并有效减少了试验工作量。此外,本文还建立了带水平接缝的双面叠合剪力墙足尺试件的有限元模型,探究了轴压比、剪跨比、竖向连接钢筋位置等因素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竖向连接钢筋位置的设计建议。最后,在总结本次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宫照政[10](2020)在《带滑动支座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抗震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建筑结构中,楼梯起到联系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的作用,通过各大地震的调查资料表明:很多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楼梯的破坏非常严重,甚至先于主体结构破坏,导致许多人由于逃生通道被切断而伤亡。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传统楼梯设计中的不足在地震中一次次凸显。近年来,建筑行业正在进行工业化技术改造,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楼梯的产业化对于现代建筑产业化发展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正是楼梯产业化的一种方式。采用滑动支座可以将梯段板与主体结构脱开,在地震发生时构件之间可以产生轻微位移,从而保证楼梯构件不会对主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关于预制装配式楼梯的抗震性能的研究非常少,因此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梯的相关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运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建立装配式下端滑动混凝土楼梯、现浇式下端滑动楼梯、装配式上端滑动混凝土楼梯、现浇式上端滑动楼梯、传统现浇楼梯5种三维模型,并将5种楼梯模型加入到相同的框架结构中,对框架结构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不同楼梯对框架结构的影响,并与无楼梯的框架结构进行对比。对不同形式的楼梯模型进行横向罕遇地震的非线性时程分析,分别输入Elcentro地震波、Taft地震波两条天然地震波和一条人工模拟地震波,并对楼梯的梯段板、梯梁、平台梁等构件的内力及变形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对内力及变形云图的分布进行分析,以及滑动支座的滑动性能分析,并对比在梯段板上端设置滑动支座和在下端设置滑动支座的差异。定义相同的非线性时程工况,只更改地震作用方向,将横向地震改为纵向地震。输入3条相同地震波曲线,将两个不同方向地震作用的模拟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构件内力及变形的对比分析,以及滑动支座的滑动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方向的罕遇地震中滑动支座的滑动性能良好,滑动支座不会发生脱落和过大的竖向翘起位移。综合横向地震和纵向地震作用的分析结果,对未来装配式滑动支座楼梯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参考。
二、一种滑动支座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滑动支座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钢筋再生混凝土构件研究现状 |
1.2.3 再生混凝土组合构件研究现状 |
1.2.4 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构件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验设计 |
2.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2.3 试件参数设计 |
2.4 试件制作 |
2.5 材料属性 |
2.5.1 再生混凝土 |
2.5.2 钢材 |
2.6 试验加载装置及加载制度 |
2.6.1 加载装置 |
2.6.2 加载制度 |
2.7 测点布置 |
2.8 加载过程及试验现象 |
2.9 破坏机制 |
2.10 本章小结 |
3 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1 滞回曲线 |
3.2 骨架曲线 |
3.3 变形性能 |
3.3.1 特征值及延性系数 |
3.3.2 位移转角 |
3.4 耗能能力 |
3.5 强度衰减 |
3.6 刚度退化 |
3.7 钢材应变 |
3.7.1 纵向应变 |
3.7.2 钢管环形应变 |
3.8 试验设计参数影响分析 |
3.8.1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
3.8.2 钢管径厚比 |
3.8.3 型钢配钢率 |
3.8.4 设计轴压比 |
3.8.5 内置型钢截面形式 |
3.9 本章小结 |
4 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非线性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2.1 材料本构 |
4.2.2 单元选取 |
4.2.3 网格划分 |
4.2.4 相互作用 |
4.2.5 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 |
4.2.6 计算求解 |
4.3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4.3.1 破坏形态及应力云图 |
4.3.2 滞回曲线 |
4.3.3 骨架曲线 |
4.4 参数扩展分析 |
4.4.1 设计参数 |
4.4.2 特征值及参数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 破坏界限的确定 |
5.2 基本假定 |
5.3 中和轴位置的确定及水平承载力计算 |
5.4 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 |
1.2.1 钢板剪力墙分类 |
1.2.2 钢板剪力墙研究现状 |
1.3 自复位结构研究现状 |
1.3.1 自复位混凝土结构研究现状 |
1.3.2 自复位钢结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
2.1 引言 |
2.2 波纹钢板弹性屈曲 |
2.3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 |
2.4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理论公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参数分析 |
3.1 引言 |
3.2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
3.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2 理论公式验证 |
3.3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墙抗侧性能分析 |
3.3.1 弹性屈曲参数分析 |
3.3.2 非线性推覆分析 |
3.3.3 滞回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设计 |
4.2.1 试件构造 |
4.2.2 试件设计 |
4.3 试验方案 |
4.3.1 加载方案 |
4.3.2 测点布置 |
4.3.3 材性试验 |
4.4 试验现象 |
4.4.1 试件1试验现象 |
4.4.2 试件2试验现象 |
4.5 试验结果分析 |
4.5.1 滞回曲线 |
4.5.2 骨架曲线 |
4.5.3 耗能性能 |
4.5.4 等效刚度 |
4.5.5 承载力及延性 |
4.5.6 应变处理 |
4.6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对比 |
4.6.1 有限元模型 |
4.6.2 滞回曲线 |
4.6.3 骨架曲线 |
4.6.4 耗能性能 |
4.6.5 等效刚度 |
4.6.6 变形对比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 |
5.1 引言 |
5.2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1 自复位钢框架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2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构造及工作原理 |
5.2.3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工作原理 |
5.3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受力分析 |
5.3.1 框架梁内力 |
5.3.2 框架柱内力 |
5.4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有限元模型 |
5.5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参数分析 |
5.5.1 自复位钢框架第二与第一刚度比α |
5.5.2 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与自复位钢框架第一刚度比β |
5.5.3 预应力钢绞线初始力T_0 |
5.5.4 侧边加劲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圆弧直径 R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试件设计 |
6.2.1 试件构造 |
6.2.2 试件设计 |
6.3 试验方案 |
6.3.1 加载方案 |
6.3.2 测点布置 |
6.4 试验现象 |
6.4.1 试件1试验现象 |
6.4.2 试件2试验现象 |
6.5 试验结果分析 |
6.5.1 滞回性能 |
6.5.2 节点开口位移变化分析 |
6.5.3 预应力钢绞线受力变化分析 |
6.5.4 波纹钢板墙圆弧直径对结构性能影响 |
6.5.5 梁柱应变分布 |
6.6 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结果对比 |
6.6.1 有限元模型 |
6.6.2 滞回曲线 |
6.6.3 变形对比 |
6.7 基于连接单元模型有限元分析 |
6.7.1 连接单元法基本原理 |
6.7.2 连接单元法模拟试验试件验证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结构性能设计研究 |
7.1 引言 |
7.2 自复位钢框架-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性能化设计 |
7.2.1 相关规程性能化设计 |
7.2.2 自复位钢板剪力墙性能化设计 |
7.3 设计算例 |
7.3.1 设计概况 |
7.3.2 设计过程 |
7.4 有限元模型建立 |
7.4.1 模型建立 |
7.4.2 模态分析结果对比 |
7.5 时程分析地震动选取 |
7.6 动力时程分析 |
7.6.1 设防地震 |
7.6.2 罕遇地震 |
7.6.3 极罕遇地震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3)连接体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不规则结构现状及其分类 |
1.3 大底盘双塔结构概述 |
1.3.1 大底盘双塔结构的组成 |
1.3.2 大底盘双塔结构的分类 |
1.3.3 大底盘双塔结构的受力特点 |
1.3.4 大底盘双塔结构的建筑实例 |
1.4 大底盘双塔结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大底盘双塔结构简化计算模型 |
1.4.2 大底盘双塔结构理论研究 |
1.4.3 大底盘双塔结构抗震试验研究 |
1.4.4 计算程序的研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抗震理论研究 |
2.1 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过程 |
2.2 模态分析基本理论 |
2.2.1 非耦合线性结构的模态分析法 |
2.2.2 耦合线性结构的模态分析法 |
2.3 反应谱分析基本理论 |
2.3.1 单质点弹性体系反应谱法 |
2.3.2 多质点弹性体系反应谱法 |
2.4 线性时程分析基本理论 |
2.4.1 直接积分法 |
2.4.2 时程分析的选波原则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接体层数对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 |
3.1 工程算例 |
3.2 模态分析 |
3.2.1 连接体层数变化对结构周期的影响分析 |
3.2.2 连接体层数变化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 |
3.3 反应谱分析 |
3.3.1 地震影响系数的选取 |
3.3.2 连接体层数变化对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3.4 线性时程分析 |
3.4.1 地震波的选取 |
3.4.2 连接体层数变化对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3.4.3 连接体层数变化对结构楼层剪力的影响 |
3.4.4 连接体层数变化对结构基底剪力及基底弯矩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接方式对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 |
4.1 工程算例 |
4.2 连接方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4.2.1 连接方式对结构周期的影响分析 |
4.2.2 连接方式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 |
4.3 连接方式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4.3.1 连接方式对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4.3.2 连接方式对结构楼层剪力的影响 |
4.3.3 连接方式对结构基底剪力及基底弯矩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的影响 |
5.1 工程算例 |
5.2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5.2.1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周期的影响分析 |
5.2.2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振型的影响分析 |
5.3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 |
5.3.1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楼层位移及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
5.3.2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楼层剪力的影响 |
5.3.3 连接体位置对结构基底剪力及基底弯矩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基于结构模态动力自由度缩减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合试验的研究 |
1.2.2 模态综合法的研究 |
1.3 大型复杂结构自由度缩减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自由度缩减综合法基本原理 |
2.1 引言 |
2.2 模态分析 |
2.2.1 模态综合法的基本思想 |
2.2.2 子结构模态 |
2.2.3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
2.2.4 自由界面模态综合法(Craig-Chang方法) |
2.3 自由度缩减方法基本原理 |
2.3.1 静力凝聚法 |
2.3.2 动力凝聚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子结构模态的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 |
3.1 引言 |
3.2 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基本原理 |
3.2.1 动静自由度分离等效 |
3.2.2 静力分析 |
3.2.3 动力自由度缩减 |
3.3 数值模拟试验验证 |
3.3.1 理想的典型钢框架结构概况 |
3.3.2 数值模拟试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层框架结构有限元分析及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 |
4.1 引言 |
4.2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模型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材料本构关系 |
4.2.3 计算模型分析及基本假设 |
4.3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系统建立 |
4.3.1 动力自由度缩减综合法时程分析原理 |
4.3.2 地震波选取及计算工况选择 |
4.3.3 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自由度缩减混合试验系统建立 |
4.3.4 结构模态分析及自由度简化模型建立 |
4.4 多种工况下动力自由度缩减抗震混合试验分析 |
4.4.1 位移反应分析 |
4.4.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4.4.3 结构滞回性能分析 |
4.5 抗震性能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在学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与获奖情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5)结构减震(振)控制系统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结构抗震试验方法 |
1.2.1 拟静力试验 |
1.2.2 振动台模拟试验 |
1.2.3 拟动力试验 |
1.2.4 实时混合试验 |
1.3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在混合试验中的应用 |
1.4 减隔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研究 |
2.1 实时混合试验技术 |
2.2 不同类型实时混合试验技术 |
2.2.1 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 |
2.2.2 基础隔震结构实时混合试验 |
2.2.3 调谐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 |
2.3 实时混合试验技术难点 |
2.3.1 时滞影响 |
2.3.2 算法影响 |
2.3.3 传递信号误差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ABVIEW图形化编程技术研究 |
3.1 LABVIEW编程平台 |
3.2 PID控制程序 |
3.2.1 PID控制算法 |
3.2.2 数字PID控制算法 |
3.2.3 PID参数的实现整定 |
3.2.4 PID程序框图设计 |
3.3 MATLAB与 LABVIEW联合仿真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
4.1 LABVIEW模型搭建分析原理 |
4.1.1 LABVIEW追踪正弦波时滞 |
4.1.2 电液伺服液压缸特征方程 |
4.1.3 测试不同类型作动器不同波的波峰时滞 |
4.2 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
4.2.1 粘滞阻尼器力学模型 |
4.2.2 Newmark-β算法实现方法 |
4.2.3 粘滞阻尼器消能减震(振)结构仿真分析 |
4.2.4 基于LABVIEW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谐减震(振)结构实时混合试验方法研究 |
5.1 TMD(调谐质量阻尼器)原理与应用 |
5.2 广州新电视塔结构体系 |
5.3 广州塔动力方程建立 |
5.3.1 广州塔带有TMD结构动力方程的建立 |
5.3.2 广州塔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 |
5.4 广州塔TMD减震(振)仿真分析 |
5.4.1 TMD装置的原理 |
5.4.2 状态空间法的计算步骤 |
5.4.3 动力响应分析 |
5.5 广州塔实时混合试验方案介绍 |
5.5.1 试验平台介绍 |
5.5.2 TMD装置设计模型 |
5.6 TMD试验模型阻尼比测试试验内容 |
5.7 TMD模型实时混合试验技术研究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础与上部结构连接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新型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墙体研究现状 |
1.3.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连接节点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2 概念设计 |
2.1 所提三种结构新型式 |
2.1.1 隔震型式 |
2.1.2 后浇区型式 |
2.1.3 配钢型式(PSWS) |
2.2 单调加载下的研究 |
2.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2 应变与应力 |
2.2.3 单调曲线 |
2.2.4 屈服位移与屈服荷载 |
2.3 低周反复荷载下的研究 |
2.3.1 低周反复加载制度 |
2.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3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
2.3.4 破坏过程 |
2.3.5 延性分析 |
2.3.6 耗能能力 |
2.3.7 刚度退化 |
2.3.8 耗能机理 |
2.3.9 性价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型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验方案的选取 |
3.1.2 试件设计 |
3.1.3 加载制度 |
3.1.4 试验装置设计 |
3.2 试件数值模拟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单调加载下的研究结果 |
3.2.3 低周反复荷载下的研究结果 |
3.3 试件承载力的计算与分析 |
3.3.1 正截面承载力 |
3.3.2 斜截面承载力 |
3.3.3 剪力墙与基础梁间水平接缝处的直剪承载力 |
3.3.4 承载力与破坏形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直剪承载力研究 |
4.1 直剪承载力一般说 |
4.2 拉压杆模型一般说 |
4.2.1 强度 |
4.2.2 构形 |
4.2.3 ESO-TO方法 |
4.3 直剪承载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
4.3.1 所采用的ESO-TO |
4.3.2 拉压杆模型的轴线尺寸 |
4.3.3 直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
4.4 公式的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装配式混凝土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
1.2.3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减震技术研究现状 |
1.2.4 可恢复功能的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滞回性能试验及作用机理分析 |
2.1 试验概况 |
2.1.1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1.2 削弱钢板材料性能试验 |
2.1.2.1 6mm削弱钢板材料性能 |
2.1.2.2 10mm削弱钢板材料性能 |
2.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装置 |
2.2.2 加载方案 |
2.2.3 测量内容 |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3.2.1 荷载P-位移△滞回曲线 |
2.3.2.2 荷载P-位移△骨架曲线 |
2.3.2.3 刚度退化 |
2.3.2.4 强度退化 |
2.3.2.5 能量耗散能力 |
2.3.2.6 延性系数 |
2.3.2.7 应变分析 |
2.4 数值模拟 |
2.4.1 有限元模型 |
2.4.1.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2.4.1.2 接触关系 |
2.4.1.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2.4.1.4 边界条件 |
2.4.1.5 初始缺陷 |
2.5 有限元模型验证 |
2.5.1 破坏模态对比 |
2.5.2 滞回曲线对比 |
2.6 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6.1 竖缝开孔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6.2 竖缝削弱不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6.3 狗骨削弱钢板阻尼器作用机理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及恢复力模型 |
3.1 参数分析 |
3.1.1 竖缝开孔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 |
3.1.1.1 削弱尺寸 |
3.1.1.2 宽厚比 |
3.1.1.3 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厚度方向的间隙 |
3.1.2 竖缝开孔不连续削弱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 |
3.1.2.1 削弱尺寸 |
3.1.2.2 宽厚比 |
3.1.2.3 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厚度方向的间隙 |
3.1.3 狗骨削弱钢板阻尼器参数分析 |
3.1.3.1 削弱尺寸 |
3.1.3.2 宽厚比 |
3.1.3.3 狗骨削弱钢板与约束套筒厚度方向的间隙 |
3.2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恢复力模型 |
3.2.1 可更换削弱型约束钢板阻尼器恢复力模型选取 |
3.2.2 削弱钢板P-△滞回曲线的确定 |
3.2.3 恢复力模型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 |
4.1 试验概况 |
4.1.1 试件设计 |
4.1.2 试件制作 |
4.1.3 材料性能 |
4.1.3.1 混凝土材料性能 |
4.1.3.2 钢筋材料性能 |
4.1.3.3 钢板材料性能 |
4.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4.2.1 试验装置 |
4.2.2 量测内容 |
4.2.3 加载制度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现象及破坏模态 |
4.3.2 试验结果分析 |
4.3.2.1 荷载P-位移Δ滞回曲线 |
4.3.2.2 骨架曲线 |
4.3.2.3 刚度退化 |
4.3.2.4 强度退化 |
4.3.2.5 延性 |
4.3.2.6 耗能能力 |
4.3.2.7 耗能铰性能分析 |
4.3.2.8 主要应变分析 |
4.3.2.9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作用机理分析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
5.1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1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5.1.1.1 钢材本构模型 |
5.1.1.2 钢筋本构模型 |
5.1.1.3 混凝土本构模型 |
5.1.2 接触关系 |
5.1.3 边界条件的施加 |
5.1.4 单元的选取和网格划分 |
5.2 节点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5.2.1 荷载-位移曲线 |
5.2.2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节点工作机理分析 |
5.3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形式及分析方法 |
5.4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整体性能分析 |
5.4.1 体系承载能力分析 |
5.4.2 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4.2.1 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4.2.2 节点加强型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4.2.3 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框架结构失效顺序分析 |
5.5 构件损伤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获奖情况 |
(8)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浇带边框架的组合剪力墙整体结构研究现状 |
1.2.2 预制构件连接研究现状 |
1.2.3 装配式框架剪力墙整体结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提出与滞回试件设计制作 |
2.1 引言 |
2.1.1 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提出 |
2.1.2 研究内容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2.3 材料性能 |
2.3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装置 |
2.3.2 量测内容和测点布置 |
2.3.3 试验加载方式和加载制度 |
2.4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试验破坏现象与结果分析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3.2.1 带方形CFST边框柱试件 |
3.2.2 带圆形CFST边框柱试件 |
3.2.3 破坏形态比较分析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荷载P-水平位移Δ滞回曲线 |
3.3.2 荷载P-水平位移Δ骨架曲线 |
3.3.3 刚度退化 |
3.3.4 强度退化 |
3.3.5 延性和耗能能力 |
3.3.6 预制剪力墙板剪切变形分析 |
3.3.7 钢管混凝土柱与预制剪力墙板协同工作情况分析 |
3.3.8 主要应变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本构模型选取 |
4.2.2 单元类型选取 |
4.2.3 网格划分 |
4.2.4 接触关系 |
4.2.5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3 算例验证 |
4.3.1 现浇钢管混凝土剪力墙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4 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工作机理分析 |
4.4.1 新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受力全过程分析 |
4.4.2 新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破坏机制探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参数分析与结构抗剪承载力计算 |
5.1 引言 |
5.2 参数分析 |
5.2.1 预制墙板高宽比(Hq/Bq) |
5.2.2 墙板分布钢筋配率(p) |
5.2.3 混凝土强度(fcu) |
5.2.4 边框柱轴压比(n) |
5.2.5 钢管混凝土边框柱的截面含钢率(α) |
5.2.6 钢管屈服强度(fy) |
5.2.7 连接型钢厚度(t) |
5.2.8 连接型钢强度(fy) |
5.3 设计方法 |
5.3.1 新型装配式框架剪力墙结构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2 连接设计方法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9)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 钢筋搭接传力性能研究现状及分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影响的梁式试验方案 |
2.1 引言 |
2.2 试验目的及内容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主要内容 |
2.3 试件设计及制作 |
2.3.1 试件设计 |
2.3.2 试件制作 |
2.3.3 材料力学性能 |
2.4 试验加载与测试方案 |
2.4.1 加载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4.3 测点布置 |
2.4.4 数据采集及观测内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现象 |
3.2.1 试件破坏过程 |
3.2.2 试件裂缝分布形态 |
3.3 试件荷载-位移曲线 |
3.4 特征点荷载及承载力分析 |
3.4.1 屈服荷载的确定 |
3.4.2 承载力分析 |
3.5 位移延性 |
3.6 刚度退化特征 |
3.7 钢筋应变 |
3.7.1 控制截面钢筋应变 |
3.7.2 间接搭接钢筋应变 |
3.7.3 间接搭接钢筋应变之和 |
3.8 水平接缝相对位移 |
3.9 卸荷曲线和残余变形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带接缝梁式试件的有限元建模 |
4.2.1 材料本构关系 |
4.2.2 界面模拟 |
4.2.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及荷载施加 |
4.3 带接缝梁式试件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1 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4.3.2 连接钢筋位置的影响分析 |
4.4 带水平接缝叠合剪力墙试件的有限元分析 |
4.4.1 计算参数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连接设计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带滑动支座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滑动支座楼梯的类型和选用 |
1.1.1 楼梯的发展和类型 |
1.1.2 滑动支座楼梯基本构造及作用 |
1.2 楼梯震害诱因分析 |
1.2.1 事故案例 |
1.2.2 楼梯震害原因分析 |
1.3 带滑动支座装配式楼梯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
1.3.2 楼梯研究的不足和研究的空白 |
1.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楼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2 装配式滑动支座楼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4.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1 研究路线 |
1.5.2 研究内容 |
2 结构模型建立及静力地震作用分析 |
2.1 引言 |
2.2 结构选型及模型建立 |
2.2.1 SAP2000软件简介 |
2.2.2 模型概况 |
2.2.3 楼梯边界条件 |
2.3 结构整体模态分析 |
2.3.1 模态分析功能介绍 |
2.3.2 振型质量参与系数 |
2.3.3 结构自振周期 |
2.4 抗震性能分析方法 |
2.4.1 底部剪力法 |
2.4.2 反应谱法 |
2.4.3 时程分析法 |
2.4.4 计算方法对比分析及选择 |
2.5 小结 |
3 带滑动支座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横向罕遇地震作用分析 |
3.1 引言 |
3.2 地震波的选取 |
3.3 非线性时程分析工况 |
3.4 滑动支座对比分析 |
3.4.1 滑动支座水平滑动位移 |
3.4.2 滑动支座竖向翘起位移 |
3.5 楼梯间局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3.5.1 梯段板震中受力性能分析 |
3.5.2 梯段板变形 |
3.5.3 梯梁及梯柱受力性能分析 |
3.5.4 梯梁及梯柱变形 |
3.5.5 平台板及平台梁受力性能分析 |
3.5.6 平台板及平台梁变形 |
3.6 小结 |
4 带滑动支座装配式混凝土楼梯纵向罕遇地震作用分析 |
4.1 引言 |
4.2 滑动支座位移对比分析 |
4.2.1 滑动支座水平滑动位移 |
4.2.2 滑动支座竖向翘起位移 |
4.3 楼梯间局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4.3.1 梯段板震中受力性能分析 |
4.3.2 梯段板变形 |
4.3.3 梯梁及梯柱震中受力性能分析 |
4.3.4 梯梁及梯柱变形 |
4.3.5 平台板及平台梁受力性能分析 |
4.3.6 平台板及平台梁变形 |
4.4 小结 |
5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一种滑动支座建筑结构抗震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及非线性分析[D]. 席嘉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自复位半圆形波纹钢板剪力墙体系抗震性能研究[D]. 周林丽. 广州大学, 2020(01)
- [3]连接体对大底盘不等高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D]. 李晶晶.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4]基于结构模态动力自由度缩减的抗震混合试验方法研究[D]. 王龙超.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5]结构减震(振)控制系统实时混合试验仿真研究[D]. 王加雷. 广州大学, 2020(02)
- [6]基础与上部结构连接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新型式研究[D]. 付俊威.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7]可恢复功能装配式混凝土节点及其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 薛潘荣. 福建工程学院, 2020
- [8]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滞回性能研究[D]. 杨少坤. 福建工程学院, 2020
- [9]竖向连接钢筋位置对叠合剪力墙水平接缝传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 任靖.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10]带滑动支座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抗震性能研究[D]. 宫照政.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