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有色金属加工厂冶金炉渣的处理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岳巧[1](2021)在《锡铅炉渣基础体系的热分析动力学》文中研究表明炉渣是火法冶金过程的必然产物,其性质及控制对于冶炼过程的顺利进行、降低原料消耗以及生产合格的冶炼产品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铅、锡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铜浮渣和含锡渣,其物理化学性质对冶炼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铜浮渣和含锡渣的理化性质及形成过程,有助于为提高冶炼效率提供理论基础。热分析法具有高温测量、精度高、数据多样化的优点,可用来研究铜浮渣的形成过程以及含锡渣在高温条件下的挥发特性。本文研究了热分析动力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如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法、Coats-Redfern法、Kissinger法、Ozawa法、Starink法等,并具体分析了几种方程的推导过程及计算活化能的方法。采用差热分析法研究反应摩尔比和升温速率对粗铅精炼除铜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硫化铅和铜以1:1反应时,其反应峰值温度和反应活化能比以1:2反应时的低。升温速率对于除铜反应有较大的影响,升温速率越大,反应峰值温度越高,且反应向高温方向移动。利用Kissinger方程、Ozawa方程、Boswell方程、Starink方程计算了非等温条件下Pb S和Cu按1:1和1:2反应的活化能,得到反应活化能的范围为230~275k J/mol。利用同步热分析法研究了含锡炉渣的高温挥发特性,分别对SnO-SiO2、SnO-FeO二元系和SnO-SiO2-CaO、SnO-SiO2-FeO三元系进行热分析实验,主要分析了SnO-SiO2和SnO-SiO2-CaO的高温挥发行为,采用Coats-Redfern法和ABS法计算了挥发反应的活化能,确定含锡渣的挥发过程受三维扩散控制,满足G-B(Ginstling-Brounshtein)方程。结果表明:SnO-SiO2-CaO三元系挥发反应的活化能比SnO-SiO2二元系挥发反应的活化能整体偏低。加入FeO后,渣的熔点升高,抑制了SnO的挥发,降低了渣的挥发率;CaO的加入提高了SnO的活性,利于渣的还原熔炼,但增加了渣的挥发性,研究结果对含锡炉渣的形成机理及综合处理具有指导意义。
高怡然[2](2021)在《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3至1957年,新中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此期间,中国与前苏联在遵循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达成了一系列合作。中国为前苏联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矿产、农产品和国际通用货币。而前苏联为中国提供技术、设备并派遣专家帮助中国恢复和建设工业生产。经双方多次协商与变动,实际上确定的援助项目共计162个,正式施工的150项,但由于在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上通过并公布“156项”工程在先,故后便以“156项”工程为这批建设的统称。“156项”工程是我国工业化的奠基石。在工业史、建筑史、外交史上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即云南地区“156项”工程的老工业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提炼,文章梳理了“156项”工程的立项过程和全国建设成果。厘清了云南“156项”工程的历史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基本建设情况。在对云南“156项”工程的行业特征及各项目的整体生产组织架构进行研究后,本文参考系统理论的层级研究方法,结合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生产管理体制特点,将研究分为企业、厂矿、单体三个层级,从宏观、中观到微观依次对其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企业层级通过对企业生产组织架构的梳理,结合其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态,归纳总结了各企业的空间结构。厂矿层级按生产类型将其分为采矿区和重工厂区,分别对其调研现状进行概况,从选址规划、地块组织以及厂区布局的角度对其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单体层级按照功能类型将其分为生产性建构筑物及生活配套设施两大类,从类型、空间、结构、材料、风格等多个角度分别进行剖析。
刘金生[3](2019)在《焙烧铜渣物性转变及铁的磁选富集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国内的铜渣年产量已经超过150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经过简单浮选后被废弃堆存在渣场。大量堆存的铜渣一方面不但占用了土地,并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另一方面,铜渣中含有的40%左右的Fe未能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参考目前国内外对于从铜渣中回收铁资源的研究现状,本研究进行了CO2-CO气氛下焙烧铜渣后形成和富集回收磁铁矿的实验研究。利用XRD、SEM、EDS和元素含量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铜渣在CO2-CO气氛中焙烧后,磁铁矿的物相、微观结构、磁选回收铁品位和铁回收率随各工艺参数改变的影响。中低温焙烧铜渣的XRD物相组成表明,焙烧过程中,铜渣中的铁橄榄石逐渐转变成了磁铁矿和CaSiO3,并伴随有少量的钙铁橄榄石生成。铜渣中的铁橄榄石逐渐分解转变成磁铁矿颗粒,并不断的迁移聚集形成较大的磁铁矿晶粒,最终逐渐连成片状附着在辉石基体表面;但是,焙烧温度过高、CO2进气流速过大或者焙烧时间过长均不利于磁铁矿颗粒的成核和聚集长大。在25%CaO添加量,焙烧温度1050℃,CO2和CO的进气流速分别为190 mL·min-1和10 mL·min-1,保温时间2h,分选粒度7425μm,磁场强度170mT条件下焙烧铜渣后磁选得到的磁铁矿精矿铁品位为54.79%,铁回收率为80.14%,基本实现了铜渣中铁的回收。25%CaO和铜渣在1300℃保温焙烧,铜渣中的Fe2SiO4已基本转变成了Fe3O4晶体,并且不断长大和迁移聚集形成了粒度尺寸在30到100μm之间的片状Fe3O4颗粒。过高的温度会加快其与游离的Ca2SiO4生成新的钙铁橄榄石,阻碍了Fe3O4的迁移聚集,造成精矿铁品位和铁回收率的下降。CO2和CO进气流速分别为190 mL·min-1和10mL·min-1下高温焙烧铜渣,生成Fe3O4晶体颗粒尺寸为30μm80μm,有部分晶体颗粒能达到100μm,且其内部几乎不夹杂其他杂质元素。在反应前期,延长焙烧反应时间有利于Fe2SiO4的分离和Fe3O4的生成。但是,经过一定的反应时间后,铜渣中生成的Fe3O4晶体越来越多并且析出,导致熔渣粘度增加,抑制了Fe3O4的迁移聚集,Ca2SiO4会与游离的FeO结合生成钙铁橄榄石,加剧Fe的损失,最佳保温时间为2h。
戴广平[4](2019)在《铜熔渣粘度特性及其喷吹地沟油贫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严峻,温室气体的排放得到了各国人民关注。冶金行业作为我国碳排放大户,寻找替代的绿色低碳能源是冶金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地沟油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高温下将裂解出CO、CH4、H2和C,这些小分子还原性物质是冶金领域常用的还原剂,通过热力学分析可知地沟油能够很好的还原铜熔渣中的Fe3O4,利用地沟油还原铜熔渣是可行的。我国2018年产生了19752576万吨的铜渣,利用碳中性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不仅能带来显着的经济效益,还符合我国节能减排的国情。根据Stokes公式可知粘度是铜渣贫化过程中一个重要参数,对粘度的精确掌握将对电炉贫化铜渣提供理论指导。本文将从铜渣硅酸盐熔体粘度、硅酸盐熔体结构、固相体积分数三个角度探讨铜渣还原后铁物相的转变对铜渣粘度的影响。铜渣的还原有利于粘度的下降,渣的粘度在无烟煤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低,随后由于渣中Fe3O4的深度还原,生成的高熔点Cu-Fe合金增加了渣中的固相率,铜渣的粘度上升。用地沟油高温裂解的气体还原铜熔渣中的Fe3O4,降低铜渣粘度,改善沉降条件。在铜熔渣喷吹地沟油实验中,以N2作为载气不仅有利于高温下地沟油顺利喷入铜熔渣中,且通过动量传递起到搅拌铜熔渣的作用,增大了微小铜滴碰撞聚集长大的机会。铜熔渣中Fe3O4会增大熔体中的固相率,增大熔渣的粘度,同时Fe3O4会捕集铜滴形成“铜滴-尖晶石”组合体阻碍铜滴下降,故利用地沟油高温裂解气体还原铜熔渣中Fe3O4有利于铜渣的贫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熔炼温度1573 K、载气流量3 L/min、地沟油喷吹量2.055 mL/min、喷吹时间4 min、沉降时间50 min实验条件下,铜渣贫化效果达到最佳,铜渣中Fe3O4含量从33.4wt%降至1.6wt%,含铜量从4.49wt%降至0.49wt%,铜回收率达89.09%。
申园园[5](2018)在《熔盐电解含钛废渣制备金属钛及杂质行为》文中研究指明Kroll法生产1t的海绵钛约产生200kg的含钛废渣(TiO2含量为4088%),由于含钛废渣的粒度细,结构致密,返回电炉冶炼需要提高温度,添加量超过15%后会造成堵塞,利用率低,导致钛资源浪费;因此,论文采用熔盐电解法还原含钛废渣制备金属钛的思路,借助SEM/EDS、XRD等分析手段,重点开展阴极制备、电解参数对电脱氧的影响和杂质去除行为,分析电脱氧历程。采用泡沫镍包裹阴极,增加“三相界面”源,有利于提高阴极电化学活性,加快电脱氧速度,有利于杂质的去除;随成型压力的增加,阴极片孔隙率降低,颗粒粒径先减小后增加;随烧结温度升高,阴极片孔隙率降低,颗粒粒径增大;随碳粉掺杂量增多,阴极孔隙率呈线性增加。4 MPa压制1050℃烧结的阴极孔隙率为35.12%,此时,阴极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活性,泡沫镍包裹的阴极900℃电解12 h后,产物钛含量为96.92%,氧含量为1.82%;碳粉掺杂对阴极电脱氧效果影响不大;4 MPa压制1050℃烧结泡沫镍包裹的阴极具有较佳的电化学活性。电解温度和电解电压对电解影响较大;随电解温度增加,电脱氧效率先增加后减小,电解温度过高,阳极碳棒碳粉脱落严重,电解过程中产生微短路,电脱氧速率降低,900℃电解9 h后钛含量最高为89.80%,此时电解温度较佳;电解电压过低,达不到得到金属钛的分解电压,当电解电压高于2.6 V时,才能通过电解得到金属钛。电解过程中,钛渣中Ca溶解在熔盐中,Mn、Fe、Al、Si等杂质被还原为单质,大量进入熔盐,少量Fe、Si、Al生成FeCl3、SiCl4和AlCl3低沸点化合物挥发,少量的Fe、Si、Al与Ti形成TiFeSi2和TiAl3合金相。随着电解时间的延长和电解电压的升高,电解产物依次出现CaTiO3、Ti2O3、TiO和Ti;电脱氧历程为:CaTiO3→Ti2O3→TiO→Ti;电脱氧主要受到O的离子化的控制及其在阴极氧化物中的扩散控制。
杨有智[6](2018)在《提高转炉渣中铜回收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解决湖北大江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矿石加工厂转炉渣选矿现场生产循环水质差、单体解离度低、药剂制度不合理、浮选时间不够等导致生产指标波动较大的技术难题,本文以该厂转炉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转炉渣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实验室小型试验及现场工业应用研究,旨在提高该厂选矿指标,为现场生产提供指导依据。对原矿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转炉渣中可供选矿回收的元素主要是铜,品位为4.19%,杂质组分主要是Fe和Si02。铜主要以金属铜的形式存在,铁则较平均分布在磁性铁和硅酸铁中。铜矿物主要为金属铜、其次为铜硫(主要为辉铜矿),杂质矿物以磁铁矿、铁橄榄石和玻璃体为主,少量铁酸钙和石英。转炉渣具中细粒嵌布的特征,铜矿物多呈不规则状,与杂质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微细粒级占比较大,影响了铜矿物的解离,需要加强磨矿作业才能得到合适的解离度。实验室小型试验研究表明:采用现场阶磨阶选的磨浮流程,得到的最佳磨矿细度和药剂条件为:一段磨矿细度-0.074mm占78.5%,捕收剂L-35用量90g/t、2#油用量65g/t,二段磨矿细度-0.045mm占95.4%,捕收剂L-35用量45g/t、2#油用量20g/t;闭路试验采用一段一次快速浮选、二段一粗一精三扫中矿集中返回的工艺流程,可获得总精矿品位30.81%、精矿回收率95.22%、尾矿品位0.22%的良好选矿指标。工业应用研究表明:通过降低磨矿台时处理量至25t/h,调整旋流器相关参数及现场的药剂制度,磨矿细度及尾矿指标可明显提高;通过引进真空皮带过滤机对铜金属浆进行脱水,可有效降低铜金属含水率及循环水的浑浊度,显着改善现场水质,在保证生产指标稳定的同时,还降低了间接生产成本;通过引进射流浮选机,延长了扫选时间,优化了现场工艺流程;采用新工艺流程后,在保证精矿含铜高于28%的前提下,尾矿含铜降至0.20%以下,每年为企业创利522万元,达到了预期效果。
孙跃杰[7](2016)在《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目前对于近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仍然处于推进“遗产化”的过程中。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业遗产受到关注,得到保护,从地方政府、学界到设计界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态”的保护这些城市文化特色,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现代工业遗产认识的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特别是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建设的工业项目,“156项目”是我国现代工业的开端和奠基,它特有的时代特色、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与科技价值尚待进一步认识和挖掘。洛阳一直以古都着称,新中国成立后,洛阳以“新兴工业城市”的定位成为河南省内首屈一指的工业基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八个新兴重点工业城市之一。“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有6个项目落户洛阳,涉及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能源电力行业、机械制造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三大行业,其产品为新中国的工业、农业做出过杰出贡献。其内部有严谨的居住、教育、商业、科研用地规划,至今保存有相对完整的城市肌理和风貌建筑。作为新中国工业遗产的典范,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群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可以为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奠定基础,也可为全面深入我国现代工业遗产研究领域提供参考。本文梳理了洛阳作为依托于6个国家156重点项目而规划建成的新兴工业城市的历史和六个156项目的建设历史,分析了作为工业遗产群的洛阳涧西现代工业遗产的构成和现状,从工业遗产群的角度推进对于洛阳156工业遗产整体性的遗产化认知。本文利用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我国近现代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14年提出了《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对洛阳156现代工业遗产进行了价值评价,一方面验证了该导则的普适性,同时根据研究对象的时代性和地域性特点,修正增加了适合自身研究阐释条文,并构建了洛阳156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理论体系。同时从城市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构建的角度,比较理论研究结果与现状之间的差异,研究其完整性与“群”的突出价值,揭示以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为典型代表的我国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误区和问题所在。从而对比研究得出的价值评价结果和目前洛阳实施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现状,发现作为存量丰富,构成复杂的洛阳156工业遗产在尚未进行更深入的价值评价和遗产认知的情况下就迅速消逝的原因。进而在对其进行深入的本体价值评价和再利用潜力研究的基础上的,分别就厂区和历史街区两种不同类型的场地环境,探究工业遗产厂区与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规范性工作程序和因地制宜的再利用模式。
唐祁峰[8](2012)在《高硅白云石熔融还原炼镁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全球第一大产镁国,采用的是皮江法热还原炼镁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环境的日益恶化,技术落后的皮江法成为了国家限制发展项目。本文结合重庆万盛地区拥有丰富的高硅白云石资源,提出了高生产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硅浴熔融还原炼镁新技术。对熔融还原炼镁工艺的一些基本现象和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重庆高硅白云石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本文通过试验获得了以下结论:①该白云石中Ca和Mg元素分别占矿物总质量的21.06%和12.66%,且n(CaO):n(MgO)为1.00。杂质Si含量偏高,含SiO2为1.6%,且分布不均匀。成分分析表明万盛白云石是典型的高硅白云石。该白云石的主要物相是CaMg(CO3)2复盐,并含有少量的SiO2相。白云石在受热分解过程中,杂质相SiO2会与分解产生的CaO结合形成Ca2SiO4相。万盛白云石受热分解大约从740℃开始,到880℃结束,失重率为46.4%。②为了获得高质量煅白(煅烧白云石),根据万盛白云石矿的热分析结果进行了白云石煅烧实验,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和白云石粒度三个因素对煅白质量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各因素对煅白质量的影响顺序为:煅烧温度、白云石粒度、煅烧时间。经优化的最佳工艺为:煅烧温度为1050℃,白云石粒度范围为613mm,煅烧时间为60min。该工艺下白云石的分解率为98.41%,煅白的水化活性为32.07%。是满足炼镁工业生产用的高质量煅白。③煅白中CaO和MgO均为碱性氧化物,熔点很高。通过往煅白中加入Al2O3和SiO2造渣,能够获得完全熔融的液态。使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模拟了在1600℃下往理想煅白中加入不同量Al2O3和SiO2时炉渣的熔融性,结果表明随着炉渣中Al2O3和SiO2加入量增加,未熔化的固体逐渐减少,直至消失,且CaO较MgO先溶入炉渣中。结合CaO-MgO-Al2O3-SiO2四元相图,通过炉渣熔融性模拟和验证实验得出:加入Al2O3和SiO2造渣时,含有大约55%煅白和45%的造渣剂的炉渣能在1600℃下获得完全熔融的液态。④对硅浴熔融还原MgO的热力学进行了分析。在不考虑反应物和生成物在液态中活度的理想状态下,反应在常压下所需要的初始温度高达1925℃,当系统压强降低为1×104Pa时,反应能够在1550℃进行;而在实际熔融还原过程中,物质的活度对熔融还原影响较大,而且在还原过程中物质的活度也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变化。为了使后期的熔融还原反应顺利进行,可以采用更低的系统压力。⑤在真空下进行了硅浴熔融还原MgO实验,考察了渣系成分、CaF2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75%硅铁合金添加量对渣中MgO还原率的影响。渣系成分对MgO的还原影响很大,渣中SiO2量较多的情况下,会增大渣中SiO2的活性,抑制反应的进行。增大造渣剂中Al2O3/SiO2比值,渣中MgO的还原率提高显着,实验获得的较为理想的炉渣成分为:55%CaO·MgO-35%Al2O3-10%SiO2。对该成分炉渣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其他四个因素对MgO还原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还原剂添加量、反应时间、CaF2添加量。该成分炉渣在反应温度为1600℃,还原剂添加量n(Si)/n(2MgO)为1.2,反应时间为120min,CaF2添加量为3%的工艺条件下,渣中MgO的还原率高达97.3%。⑥结合实验数据,对硅浴熔融还原MgO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硅浴熔融还原反应是二级化学反应。提高Al2O3/SiO2比值、反应温度和CaF2加入量等都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还原反应速率。在反应温度15501600℃间表观反应活化能为586kJ/mol。熔融还原反应由于在高温下进行,界面化学反应迅速,氧化物在炉渣中的传质成为了整个熔融还原过程的限制环节。⑦通过分别对镁的饱和蒸气压和高温熔融还原形成的蒸气压进行热力学计算发现,在进行MgO熔融还原时,反应的温度越高,所对应的露点温度就越高。反应温度为1600℃时,对应的露点为870℃,高出纯镁的熔点(651℃)将近200℃。该反应温度下形成的镁蒸气在冷凝时绝大部分会先形成液态金属镁。如果冷凝温度控制在651℃时,会有96%的镁蒸气形成液态,剩余的部分则需要继续降温直接冷凝成固态。⑧自行设计了一台实验室用500g级小型硅钼棒真空炉,加热功率为4kW,在全功率下可以在1h之内使炉膛温度升高到1600℃。与万盛博奥镁业金属有效公司共同研制了一台10kg级可连续加料的试验真空熔融还原炉,加热元件采用高温石墨,加热功率为30kW,最高使用温度为1800℃。
张庆文[9](2010)在《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发展模式是指产业在特定的地域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自身产业流程特点,区别于其他行业的发展经济的方法和方式的总结和归纳。应包括两大内容:一是领域选择(包括产业选择、资源利用、技术开发、资本积累等),二是制度构建及实施(法律法规、经济政策等),而对发展模式研究,还必须涉及到模式的运行机制以及模式有效运行所需要的支撑系统。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模式发展特点有(1)目标可促进个体和整体的共同发展和进步;(2)个体通过自我特性的互动、学习和经验分享获得自我成长;(3)整体和个体须具有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能力;(4)具有不断修正的、有较强的务实性与较快的适应性;(5)模式发展是渐变发展过程,但须具有发展的前瞻性。循环经济是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最佳途径。金属产业(有色和黑色金属)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作为以资源为要素的产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但仍面临着资源依存度大、环境损害严重、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提升。为此,借助循环经济模式挖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集约型增长就成为金属产业的必然选择。研究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整个产业和其他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价值和带动作用。论文以云南省金属产业为研究领域,应用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经济学理论、系统论、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管理等理论为指导,以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主线,深入研究了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的理论、原则及实现方式;在广泛调研云南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和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基础上,探讨和总结了云南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实践的典型模式,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构建了评价建议指标体系,提出了发展云南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促进云南金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定义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概念;介绍对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社会和经济意义;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对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内涵、特征(1C5R)进行了定义;阐述了循环经济的理论支撑体系;基于资源利用模式和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对Walras—Cassel模型及Hotelling模型改进和推导,建立了金属产业物质流的平衡公式和资源配置效率模型;探讨了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机理和要素,提出了政府和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途径。第三章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从模式理论出发,研究了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结合金属产业的属性和特点定义了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特点和构建原则、方法;构建了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一般减量化模式和资源化模式,结合金属产业流程,构建了十种具体发展模式。第四章阐述了云南金属产业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从云南省资源禀赋分析入手,详细介绍了云南金属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科技装备体系、科技创新人才‘科技进步创新和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第五章总结了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模式。重点总结了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铅锌、铜、锡、钢铁四大行业中典型的国有企业“驰宏模式”、“云铜模式”、“云锡模式”和“昆钢模式”以及民营企业“飞龙模式”、“越钢模式”,以期为云南省大力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提供指导。第六章为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和指标构建。基于“压力一一状态一一响应”概念模型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PSR框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综合指标评价模型;运用模型的评价、考核和预警三大功能对云南省1996-2005年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评价的具体建议指标。第七章为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及措施,基于发展模式的支撑系统运作机理,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项目入手,具体提出云南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措施、途径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议。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10](2009)在《中国钛工业发展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在国庆60周年到来之际,为了让广大钛工业领域的工作者了解我国钛工业发展历程,本刊特推出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组织撰写的《中国钛工业发展回顾》一文。该文全面、客观地记录和总结了55年来我国钛工业从创业到成长,再到崛起的发展历程。
二、提高有色金属加工厂冶金炉渣的处理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有色金属加工厂冶金炉渣的处理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锡铅炉渣基础体系的热分析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冶金炉渣概述 |
1.1.1 冶金炉渣的作用 |
1.1.2 炉渣的组成和结构 |
1.1.3 冶金炉渣的研究现状 |
1.2 热分析概况 |
1.2.1 热分析方法的分类 |
1.2.2 热分析法的特点 |
1.2.3 热分析的影响因素 |
1.3 热分析法在冶金中的应用 |
1.3.1 在合金中的应用 |
1.3.2 在冶金反应中的应用 |
1.3.3 在相图中的应用 |
1.3.4 在冶金炉渣中的应用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 |
2.1 热分析动力学概述 |
2.2 热分析动力学理论基础 |
2.3 热分析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2.3.1 等温法 |
2.3.2 单个扫描速率的非等温法 |
2.3.3 多重扫描速率的非等温法 |
2.3.4 动力学补偿效应 |
2.4 常用的热分析动力学方程 |
2.4.1 Kissinger法 |
2.4.2 Achar-Brindley-Sharp-Wendworth法 |
2.4.3 Ozawa法 |
2.4.4 Coats-Redfern法 |
2.4.5 Starink法 |
2.5 小结 |
第三章 粗铅精炼除铜反应的差热分析实验 |
3.1 铜浮渣的产生 |
3.2 粗铅精炼除铜反应的差热分析实验 |
3.2.1 粗铅除铜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
3.2.2 实验 |
3.2.3 差热分析结果 |
3.2.4 活化能计算 |
3.3 小结 |
第四章 含锡二元炉渣的热分析实验 |
4.1 锡渣的概述 |
4.2 SnO-FeO的热分析实验 |
4.2.1 实验 |
4.2.2 实验结果 |
4.3 SnO-SiO_2的热分析实验 |
4.3.1 实验材料 |
4.3.2 热分析结果 |
4.3.3 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分析结果 |
4.4 SnO-SiO_2二元系的挥发动力学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含锡三元炉渣的挥发动力学 |
5.1 SnO-SiO_2-FeO的热分析实验 |
5.1.1 实验 |
5.1.2 实验结果 |
5.2 SnO-SiO_2-CaO的热分析实验 |
5.2.1 实验 |
5.2.2 差热分析结果 |
5.3 SnO-SiO_2-CaO的挥发动力学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2)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综述 |
1.1.1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工业遗产相关研究 |
1.2.2 “156 项”工程相关研究 |
1.2.3 工业遗产视角下“156 项”工程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老工业区形态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层级结构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老工业区 |
2.1.2 空间结构 |
2.1.3 空间形态 |
2.2 构建层级研究的基础理论 |
2.2.1 系统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3 老工业区形态研究的层级结构 |
2.3.1 企业层级 |
2.3.2 厂矿层级 |
2.3.3 单体设施层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发展建设 |
3.1 全国“156 项”工程立项背景及建设成果 |
3.1.1 立项背景 |
3.1.2 产业分布及地域分布 |
3.1.3 全国建设成果 |
3.2 云南“156 项”工程历史背景及发展建设 |
3.2.1 云南“156 项”工程择址背景 |
3.2.2 云南“156 项”工程筹备及发展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企业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
4.1 工业企业空间结构的一般类型 |
4.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 |
4.2.1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生产组织架构 |
4.2.2 云南“156 项”工程的企业空间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厂矿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
5.1 厂矿规划的相关背景 |
5.1.1 相关政策 |
5.1.2 规划思想 |
5.2 采选矿区 |
5.2.1 现状概况 |
5.2.2 选址布局——依矿而立、分散布局 |
5.2.3 地块组织——以地理环境为主导,自然发散 |
5.2.4 厂房排布——生产特点与山地地形相结合 |
5.3 重工厂区 |
5.3.1 现状概况 |
5.3.2 选址布局——离城新建、集中布局 |
5.3.3 地块组织——以“单位制”为主导、封闭规整 |
5.3.4 厂房排布——根据生产流程的顺序布局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单体设施层级下云南“156 项”工程的形态特征 |
6.1 生产性建构筑物 |
6.1.1 厂房空间形式 |
6.1.2 厂房结构及材料 |
6.1.3 生产性构筑物 |
6.1.4 生产设备及装置 |
6.1.5 整体风格特征 |
6.2 行政办公及生活配套设施 |
6.2.1 功能类型及特征 |
6.2.2 建筑结构特征 |
6.2.3 建筑材料运用 |
6.2.4 建筑装饰特征 |
6.2.5 建筑风格特征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及思考 |
7.1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主要成果 |
7.2.1 对历史发展的梳理及遗存现状的调查 |
7.2.2 企业空间结构特征 |
7.2.3 厂矿空间形态特征 |
7.2.4 单体建构筑物形态特征 |
7.3 关于遗产保护及再利用的思考和建议 |
7.3.1 保护及再利用的机遇和挑战 |
7.3.2 保护及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
7.3.3 保护及再利用的目标导向 |
7.3.4 保护及再利用的程序制定 |
7.3.5 保护及再利用的策略建议 |
7.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156 项”工程建成项目名单 |
附录 C:“156 项”工程调研收集图纸 |
(3)焙烧铜渣物性转变及铁的磁选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铜渣的形成及一般特性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铜渣的形成 |
1.1.3 铜渣成分 |
1.1.4 铜渣的矿物组成 |
1.2 国内外铜渣资源化的探索和研究 |
1.2.1 水泥和建筑行业的应用 |
1.2.2 铜渣中铜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
1.2.3 铜渣中铁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
1.2.4 铜渣中其他金属和有害元素的资源化回收利用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
2.1 铜渣原样的工艺矿物学分析 |
2.1.1 铜渣原样的粒度分布 |
2.1.2 铜渣原样的化学组成 |
2.1.3 铜渣原样的物相组成 |
2.1.4 铜渣原样的微观形貌和能谱分析 |
2.2 实验中的添加剂和气体 |
2.3 实验设备 |
2.3.1 加热反应电炉 |
2.3.2 磁选管 |
2.3.3 破碎和研磨设备 |
2.4 检测分析方法 |
2.4.1 XRD物相检测分析 |
2.4.2 微量元素化学定量分析 |
2.4.3 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 |
第三章 铜渣焙烧-磁选回收磁铁矿正交试验 |
3.1 正交试验设计 |
3.1.1 铜渣正交试验目的 |
3.1.2 正交实验的因素和水平的确定 |
3.1.3 正交表的确定 |
3.1.4 试验条件及方法 |
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2.1 极差分析 |
3.2.2 方差分析 |
3.2.3 正交实验最优方案验证试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铜渣焙烧-磁选回收磁铁矿的单因素实验 |
4.1 焙烧铜渣物相转变机理分析 |
4.2 实验流程 |
4.3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4 铜渣焙烧过程的物相变化 |
4.4.1 CaO添加量对焙烧铜渣物相组成的影响 |
4.4.2 焙烧温度对焙烧铜渣物相组成的影响 |
4.4.3 CO_2和CO气体流速对焙烧铜渣物相组成的影响 |
4.4.4 焙烧时间对焙烧铜渣物相组成的影响 |
4.5 焙烧过程中铜渣的微观结构变化 |
4.5.1 CaO添加量对铜渣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 |
4.5.2 焙烧温度对铜渣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 |
4.5.3 CO_2和CO气体流速对铜渣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 |
4.5.4 焙烧时间对铜渣微观结构变化的影响 |
4.6 铜渣焙烧-磁选回收磁铁矿的实验研究 |
4.6.1 CaO添加量对铜渣焙烧-磁选过程的影响 |
4.6.2 焙烧温度对铜渣焙烧-磁选过程的影响 |
4.6.3 CO_2和CO气体流速对铜渣焙烧-磁选过程的影响 |
4.6.4 焙烧时间对铜渣焙烧-磁选过程的影响 |
4.6.5 粒度对铜渣焙烧-磁选过程的影响 |
4.6.6 磁场强度对铜渣焙烧-磁选过程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铜渣高温焙烧后磁铁矿的转变和富集实验 |
5.1 铜渣高温焙烧的原理分析 |
5.2 CaO对熔融铜渣中磁铁矿转变的影响 |
5.3 温度对熔融铜渣中磁铁矿转变的影响 |
5.4 CO_2和CO分压比对熔融铜渣中磁铁矿转变的影响 |
5.5 焙烧时间对熔融铜渣中磁铁矿转变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铜熔渣粘度特性及其喷吹地沟油贫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铜渣的来源和组成 |
1.3 铜渣资源综合利用现状 |
1.3.1 铜资源回收 |
1.3.2 铁资源回收 |
1.3.3 铜渣用于水泥工业及建筑行业 |
1.4 铜渣的结构特征与粘度特性 |
1.4.1 铜渣的结构特征 |
1.4.2 铜渣的粘度特性 |
1.5 生物质能在冶金领域的研究进展 |
1.6 地沟油现状及利用 |
1.6.1 地沟油来源和成分 |
1.6.2 地沟油的危害 |
1.6.3 地沟油利用现状 |
1.7 选题意义与课题研究内容 |
1.7.1 选题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以及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 |
2.3 实验方法 |
2.3.1 还原铜渣、合成渣的粘度实验方法 |
2.3.2 铜熔渣喷吹地沟油还原贫化实验方法 |
第三章 还原后铜渣粘度特性研究 |
3.1 实验方案设计 |
3.2 铜渣还原过程热力学分析 |
3.3 FeO对铜渣中硅酸盐熔体粘度影响 |
3.4 铜渣还原粘度研究 |
3.4.1 原铜渣的流变特性 |
3.4.2 还原铜渣的粘度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沟油还原贫化铜熔渣实验 |
4.1 铜渣贫化的影响因素 |
4.2 地沟油高温裂解行为 |
4.3 地沟油裂解气体还原铜渣热力学分析 |
4.4 地沟油还原贫化铜熔渣实验结果分析 |
4.4.1 氮气喷吹对铜滴粒度的影响 |
4.4.2 喷吹时间的影响 |
4.4.3 沉降时间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附录 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熔盐电解含钛废渣制备金属钛及杂质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钛的性质和应用 |
1.3 钛资源储量和分布 |
1.3.1 钛矿资源储量 |
1.3.2 我国钛矿资源分布及特点 |
1.4 含钛废渣的产生及利用 |
1.4.1 含钛废渣的产生 |
1.4.2 含钛废渣的利用现状 |
1.5 金属钛制取方法概述 |
1.5.1 工业制取海绵钛方法 |
1.5.2 海绵钛制备的其它方法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熔盐电脱氧原理 |
2.1.1 电脱氧原理 |
2.1.2 熔盐选择原则 |
2.2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3 实验工艺流程 |
2.3.1 阴极的制备 |
2.3.2 熔盐预处理 |
2.3.3 电解装置简图 |
2.3.4 电解重要参数及步骤 |
2.4 表征手段 |
第三章 阴极制备条件对电解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阴极泡沫镍包裹对电解的影响 |
3.3 阴极成型压力对电解的影响 |
3.4 阴极烧结温度对电解的影响 |
3.5 阴极掺杂碳对电解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解重要参数对电解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电解温度的影响 |
4.3 电解时间的影响 |
4.4 电解电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脱氧机理和杂质去除行为 |
5.1 电脱氧机理 |
5.1.1 电脱氧历程 |
5.1.2 氧的离子化和氧的迁移 |
5.2 三相界面反应 |
5.2.1 微区三相界面 |
5.2.2 三相界面随空隙率的变化 |
5.3 杂质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提高转炉渣中铜回收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炉渣选矿的特点 |
1.3 转炉渣选铜常用的工艺和药剂 |
1.4 转炉渣的国内选矿现状 |
1.5 影响转炉渣浮选的因素 |
1.5.1 冶炼条件 |
1.5.2 炉渣成分 |
1.5.3 炉渣冷却方式 |
1.5.4 磨浮工艺 |
1.6 矿石加工厂转炉渣的选矿工艺流程 |
1.7 矿石加工厂转炉渣选矿存在的问题 |
1.8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1.8.1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样、药剂、设备及研究方法 |
2.1 试样的采取与制备 |
2.2 试验药剂及主要仪器设备 |
2.2.1 试验药剂 |
2.2.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小型试验 |
2.3.2 工业试验与工业应用 |
2.3.3 流程考察 |
第三章 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
3.1 原矿化学成分分析 |
3.2 原矿的矿物组成及含量 |
3.3 原矿主要矿物的产出形式 |
3.4 铜矿物的嵌布粒度分析 |
3.5 不同磨矿细度铜矿物的解离度 |
3.6 尾矿铜的化学物相和解离度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提高磨浮系统选矿指标实验室研究 |
4.1 炉渣冷却制度对矿石可磨度及浮选指标的影响 |
4.1.1 炉渣冷却制度对矿石可磨度的影响 |
4.1.2 炉渣冷却制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
4.2 一段浮选条件试验 |
4.2.1 磨矿细度对一段浮选指标的影响 |
4.2.2 捕收剂L-35用量对一段浮选指标的影响 |
4.2.3 起泡剂2~#油用量对一段浮选指标的影响 |
4.3 二段浮选条件试验 |
4.3.1 磨矿细度对二段浮选指标的影响 |
4.3.2 捕收剂L-35用量对二段浮选指标的影响 |
4.4 开路试验 |
4.5 闭路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提高磨浮系统选矿指标工业应用研究 |
5.1 磨矿细度条件工业应用研究 |
5.1.1 降低台时处理量 |
5.1.2 优化旋流器参数 |
5.2 药剂条件工业应用研究 |
5.3 铜金属脱水设备的工业应用研究 |
5.3.1 真空皮带过滤机的选择与安装 |
5.3.2 真空皮带过滤机的现场应用效果 |
5.4 高效射流浮选机与4m~3机械搅拌式浮选机联合应用 |
5.4.1 浮选时间的计算 |
5.4.2 浮选设备的选择 |
5.4.3 新工艺流程现场应用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缘起 |
1.1.1 我国城市高速发展与城市文化遗产的濒危 |
1.1.2 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与文创产业领域的发展为我国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了契机。 |
1.1.3 关于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工业遗产研究任务紧迫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当前国外关于工业遗产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2 当前国内工业遗产学术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 |
1.2.3 当前关于新中国现代工业遗产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标、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156 项目”与洛阳城市变迁历史 |
2.1 新中国156项工业与城市建设背景 |
2.1.1 新中国156项工业建设的大背景 |
2.1.2“一五”时期新兴工业城市建设概览 |
2.1.3“一五”时期典型新兴工业城市规划概览 |
2.2 一场从零开始的造城运动——新兴工业城市洛阳的发展轮廓 |
2.2.1 洛阳在建国初期城市发展的基础状况 |
2.2.2 新时代的开创——新中国156项工程选址洛阳后第一期城市规划 |
2.2.3 充实与提高——20 世纪80年代后洛阳城市发展 |
2.3 洛阳(涧西区)156 时期城市发展详解 |
2.3.1 洛阳涧西区工业择址 |
2.3.2 作为新兴工业城市的洛阳涧西区规划详解 |
2.3.3“苏联模式”or“洛阳模式”?洛阳市初期城市规划成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研究 |
3.1 洛阳“156 项”工程建设历史概览 |
3.1.1“156 项”工程在河南省的建设情况 |
3.1.2 洛阳“156 项”工程总体状况 |
3.2 洛阳“156 项”工程电力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热电厂建设历史 |
3.2.1 洛阳热电厂建厂背景 |
3.2.2 洛阳热电厂建厂历史 |
3.2.3 洛阳热电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3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滚珠轴承厂建设历史 |
3.3.1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背景 |
3.3.2 洛阳滚珠轴承厂建厂历史 |
3.3.3 洛阳滚珠轴承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4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设历史 |
3.4.1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背景 |
3.4.2 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建厂历史 |
3.4.3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5 洛阳“156 项”工程机械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矿山机器厂建设历史 |
3.5.1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背景 |
3.5.2 洛阳矿山机器厂建厂历史 |
3.5.3 洛阳矿山机器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6 洛阳“156 项”工程船舶工业方面的建设——河南柴油机厂建设历史 |
3.6.1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背景 |
3.6.2 河南柴油机厂建厂历史 |
3.6.3 河南柴油机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7 洛阳“156 项”工程有色金属工业方面的建设——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设历史 |
3.7.1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背景 |
3.7.2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建厂历史 |
3.7.3 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一五”时期建设实践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类构成分析 |
4.1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框架的构建 |
4.1.1 基于生产与辅助设施分类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2 基于物质与非物质层面的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 |
4.1.3 洛阳156工业遗产构成体系 |
4.2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2.1 洛阳156工程生产厂区物质遗产构成 |
4.2.1.1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整体规划 |
4.2.1.2 洛阳156工程工业厂区建筑研究 |
4.2.1.3 洛阳156工程厂区生产线与生产设备 |
4.2.1.4 洛阳156工程厂区大型构筑物 |
4.2.2 洛阳156工业生产厂区非物质遗产构成 |
4.2.2.1 洛阳156工业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技术创新 |
4.2.2.2 洛阳156工业企业管理 |
4.2.2.3 洛阳156工业遗产档案 |
4.2.2.4 洛阳156工业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 |
4.3 洛阳156工程配套设施遗产构成与现状分析 |
4.3.1 洛阳156工程配套科研高教遗产 |
4.3.1.1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整体风貌 |
4.3.1.2 洛阳涧西工业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典型案例研究 |
4.3.2 洛阳156工程住宅街坊建筑分析 |
4.3.2.1 洛阳156苏式街坊初始建设情况概览 |
4.3.2.2 洛阳156苏式街坊典型案例研究 |
4.3.3 洛阳156工业遗产其他配套设施 |
4.3.3.1 商业配套构成 |
4.3.3.2 文教卫生设施 |
4.3.3.3 对外接待建筑 |
4.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洛阳涧西工业区整体风貌 |
4.4.1 城市功能分区与路网绿化 |
4.4.2 广场景观与沿街整体风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本体价值评价初探 |
5.1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理论前提 |
5.1.1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目标与意义的明确 |
5.1.2 国内外关于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研究 |
5.1.3 天津大学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的研究进展 |
5.2 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剖析 |
5.2.1 基于工业建筑单体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2 基于工业厂区完整性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3 基于工业遗产群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价值评价 |
5.2.4 工业遗产价值评价的地域性与时代性特征 |
5.3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构成层级 |
5.3.1 国内学界关于工业遗产分级保护的理论探讨 |
5.3.2 洛阳156工业遗产分级保护体系的构建 |
5.3.3 基于遗产群理念的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初建 |
5.4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现状与困境 |
5.4.1 遗产or地产——在用中的庞大厂区 |
5.4.2 保护or拆迁——老街坊的尴尬境地 |
5.4.3 民生改善的呼声与遗产化认知的艰难推进 |
5.4.4 保护路径的缺乏与起步缓慢的文创产业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探索 |
6.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目标 |
6.1.1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动因与原则 |
6.1.2 洛阳156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目标与发展模式 |
6.2 洛阳156工业遗产厂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2.1 以营建城市副中心为目标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第一拖拉机厂为例 |
6.2.2 厂区整体搬迁促成的旧厂区整体更新规划——以洛阳铜加工厂为例 |
6.3 洛阳156时期工业遗产历史街区部分的改造再利用探索 |
6.3.1 长春路历史街区街区复兴方案 |
6.3.2 老街坊的活态保护——以10号街坊和36号街坊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高硅白云石熔融还原炼镁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镁的概述 |
1.1.1 镁的性质 |
1.1.2 镁的资源 |
1.1.3 镁的用途 |
1.1.4 镁的需求 |
1.2 镁的热法生产工艺 |
1.2.1 镁冶金的发展 |
1.2.2 硅热还原工艺 |
1.2.3 非硅热还原工艺 |
1.3 熔融还原技术 |
1.3.1 熔融还原技术的特点 |
1.3.2 熔融还原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活性煅白制备试验研究 |
2.1 万盛白云石基本性能测试 |
2.1.1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2 形貌特征 |
2.1.3 化学组成 |
2.1.4 物相组成 |
2.1.5 热分解特性 |
2.2 白云石煅烧试验结果及分析 |
2.2.1 实验方法 |
2.2.2 白云石分解率结果及分析 |
2.2.3 煅白水化活性结果及分析 |
2.2.4 煅烧工艺正交实验 |
2.3 本章小结 |
3 熔融还原热力学分析 |
3.1 热还原氧化镁热力学分析 |
3.2 白云石炼镁的热力学分析 |
3.2.1 CaO 对硅热还原的影响 |
3.2.2 CaO 对铝热还原的影响 |
3.2.3 真空对 MgO 热还原的影响 |
3.3 熔融还原炼镁过程热力学分析 |
3.3.1 造渣制度研究 |
3.3.2 还原热力学分析 |
3.3.3 冷凝热力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熔融还原试验研究 |
4.1 模拟结果及分析 |
4.2 实验设备及方法 |
4.2.1 实验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预实验 |
4.3.2 炉渣成分的影响 |
4.3.3 催化剂的影响 |
4.3.4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5 还原剂量的影响 |
4.3.6 反应时间的影响 |
4.4 正交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熔融还原动力学分析 |
5.1 反应动力学 |
5.2 反应机理 |
5.3 本章小结 |
6 试验性熔融还原炼镁装置的设计 |
6.1 500g 级小型真空试验炉设计 |
6.2 10kg 级小型真空试验炉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后续工作建议 |
7.3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9)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立题意义 |
1.1.1 我国金属产业面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 |
1.1.2 选题的社会经济发展意义 |
1.2 国内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
1.2.1 国外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
1.2.2 国内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综述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研究 |
2.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内涵 |
2.1.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 |
2.1.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2.2 基于资源经济学的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分析 |
2.2.1 基于环境的资源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定义 |
2.2.2 资源生产过程模式 |
2.2.3 资源价值及其形成过程 |
2.2.4 金属产业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物质流平衡关系 |
2.2.5 物质流平衡的均衡模型 |
2.3 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理论 |
2.3.1 模型建立的假设及概念 |
2.3.2 资源配置效率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2.3.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资源配置效率 |
2.3.4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理论模型的技术经济特征分析 |
3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
3.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概念 |
3.1.1 发展模式的含义 |
3.1.2 金属矿产资源的属性及物质循环的特点 |
3.2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
3.2.1 具有多种效益的统一性 |
3.2.2 具有动态结构的调控性 |
3.2.3 具有广泛的应变性 |
3.2.4 具有物质技术的一体性 |
3.3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则 |
3.3.1 相宜性原则 |
3.3.2 协调性原则 |
3.3.3 可操作性原则 |
3.3.4 可持续性原则 |
3.3.5 综合效益增长原则 |
3.4 构建金属产业循环发展模式的方法 |
3.5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路径 |
3.5.1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基本发展模式 |
3.5.2 发展金属产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路径 |
3.6 金属产业资源减量化一般运作模式 |
3.6.1 运作模式一:进行原料、辅料的替代或质量升级 |
3.6.2 运作模式二:延伸价值链 |
3.6.3 运作模式三: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 |
3.6.4 运作模式四:改进生产设备,提高设备效率及产品寿命 |
3.6.5 运作模式五:现场循环回收利用,建立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循环系统 |
3.7 金属产业资源化和再利用一般运作模式 |
3.8 金属产业工业园区一般运作模式 |
3.8.1 金属产业循环价值链的构建方法 |
3.8.2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一:依托型共生网络 |
3.8.3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二:平等型共生网络 |
3.8.4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三:嵌套型共生网络 |
3.8.5 工业园区运作模式四:虚拟型共生网络 |
3.9 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具体模式 |
3.9.1 地质勘探循环经济运作模式 |
3.9.2 采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清洁生产 |
3.9.3 选矿循环经济生产模式 |
3.9.4 采矿与选矿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 |
3.9.5 矿山生态修复(复垦)模式 |
3.9.6 金属产业矿区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矿业农庄模式 |
3.9.7 金属产业冶炼模式 |
3.9.8 金属化工循环经济模式 |
3.9.9 金属产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冶金工业园区 |
3.9.10 金属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运作模式 |
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和存在问题 |
4.1 云南省矿产资源自然禀赋条件 |
4.1.1 矿集区 |
4.1.2 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基地 |
4.2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4.2.1 云南省金属产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
4.2.2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装备水平 |
4.2.3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创新人才 |
4.2.4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成果 |
4.2.5 云南省金属产业科技发展的总体水平 |
4.3 云南省金属产业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4.3.1 能耗、材耗、水耗、地耗高,节约降耗任务艰巨 |
4.3.2 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
4.3.3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频频引发地质灾害 |
5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探讨 |
5.1 铅锌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1.1 驰宏模式 |
5.1.2 祥云飞龙模式 |
5.2 铜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3 锡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4 钢铁企业循环经济模式 |
5.5 先进企业对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启示 |
5.6 冶金工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 |
5.6.1 红河生态工业园区简介 |
5.6.2 红河工业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
5.6.3 红河冶金工业园区运行模式 |
5.6.4 行业网络耦合 |
5.6.5 生态产业链设计 |
5.6.6 工业代谢分析 |
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和指标构建 |
6.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6.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3 评价模型构建与计算 |
6.1.4 基于统计指标的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 |
6.1.5 指标评价 |
6.1.6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协调系数 |
6.1.7 评价等级的确定 |
6.1.8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预警功能 |
6.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具体建议指标 |
7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对策及措施研究 |
7.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支持系统 |
7.1.1 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运行机理 |
7.2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基本原则 |
7.2.3 发展目标 |
7.2.4 主要指标 |
7.2.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
7.2.6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项目 |
7.3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 |
7.3.1 编制规划 |
7.3.2 推进节约降耗 |
7.3.3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7.3.4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
7.3.5 开展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
7.3.6 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
7.3.7 建立保障体系和指标评价体系 |
7.4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
7.4.1 主要措施 |
7.4.2 实施步骤和发展途径 |
7.5 云南省金属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保障体系 |
7.5.1 法律和法规 |
7.5.2 政策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期间所作的科研工作 |
附录2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报告及奖项 |
(10)中国钛工业发展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创业期 (1954~1978年) |
2.1 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
2.2 钛冶炼工业的建立 |
2.2.1 中国第1炉海绵钛的诞生 |
2.2.2 中国第1个海绵钛车间 |
2.2.3 抚顺铝厂扩建钛试验车间 |
2.2.4 遵义钛厂的建设与投产 |
2.2.5 其它海绵钛厂的建设 |
2.3 钛材加工业的建立 |
2.3.1 钛加工探索研究及第1个钛锭的诞生 |
2.3.2 扩大试验阶段及第1个钛材生产车间 |
2.3.3 钛材生产实现工业化阶段 |
(1) 宝鸡钛加工基地建设 |
(2) 其它钛生产线的建立 |
2.3.4 中国钛研究体系的建立 |
2.3.5 中国第1批钛行业标准 |
2.3.6 钛的早期应用 |
3 成长期 (1979~2000年) |
3.1 成立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 大力扶植钛产业发展 |
3.2 大力拓宽钛材市场 |
3.3 技术改造, 扩大品种规格, 提高产能 |
3.4 开发新产品、扩大钛应用领域 |
3.4.1 研制开发民用新型钛合金 |
3.4.2 小颗粒海绵钛开发 |
3.4.3 钛合金精密铸造 |
3.4.4 钛合金粉末冶金制品 |
3.4.5 钛及钛合金延伸制品 |
3.4.6 钛在农牧业中的应用 |
3.5 新工艺、新技术 |
3.6 厂、院、校联合科技攻关, 取得丰硕成果 |
3.7 开展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
3.8 体制改革,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3.9 反钛材边贸走私, 净化市场环境 |
3.10 民营的钛加工企业开始萌芽 |
4 崛起期 (2001年~至今) |
4.1 新型企业不断涌现, 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 产业布局发生重大改变 |
4.2 钛产量快速增长 |
4.3 钛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 |
4.4 钛产业投入大幅增长 |
4.5 技术与装备水平显着提高 |
4.6 科技攻关成效显着 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
4.7 国家对钛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 |
4.8 企业改革改制, 促进快速发展 |
4.9 钛行业协会促进钛产业的发展 |
4.10 扩大对外开放, 国际地位增强 |
5 结 语 |
四、提高有色金属加工厂冶金炉渣的处理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锡铅炉渣基础体系的热分析动力学[D]. 岳巧.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2]云南“156项”老工业区空间形态及建筑特征研究[D]. 高怡然.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焙烧铜渣物性转变及铁的磁选富集研究[D]. 刘金生. 江西理工大学, 2019(01)
- [4]铜熔渣粘度特性及其喷吹地沟油贫化研究[D]. 戴广平.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熔盐电解含钛废渣制备金属钛及杂质行为[D]. 申园园. 贵州大学, 2018(04)
- [6]提高转炉渣中铜回收的研究与应用[D]. 杨有智. 江西理工大学, 2018(01)
- [7]洛阳156工业遗产群历史研究与价值剖析[D]. 孙跃杰. 天津大学, 2016(11)
- [8]高硅白云石熔融还原炼镁新技术研究[D]. 唐祁峰. 重庆大学, 2012(05)
- [9]云南省金属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张庆文. 昆明理工大学, 2010(07)
- [10]中国钛工业发展回顾[J].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 钛工业进展,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