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一、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周业程,周英[1](2021)在《调和营卫之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临床应用探讨》文中指出妇女经断前后,肾阴阳俱虚,脏腑气血失调,营卫不和是其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烘热汗出为绝经期综合征主要症状,营卫不和为其病机特点。桂枝汤作为调和营卫法的代表方,应用范围广泛,不单用治伤寒,亦可用于治疗各种汗证。针对绝经期综合征女性烘热汗出之营卫不和的病机特点,提出以调和营卫为法,采用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可取得较好疗效。

蒋小利,陆启滨[2](2021)在《陆启滨从肾与免疫功能论治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介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探讨该病与中医学"肾"及现代医学免疫功能的关系。陆启滨教授提出大多数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病机为肾阴亏虚兼有心肝火旺,治疗应重在滋阴益肾,兼顾清肝宁心安神,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应注重免疫功能低下对患者的影响,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改善绝经期综合征的不适症状。此外,还需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引导,使其正确对待绝经期综合征,认真配合治疗,方能达到良好的疗效。

刘雨威[3](2021)在《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

杨芳[4](2021)在《肾俞、次髎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肾俞、次髎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MPS)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激素水平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MPS患者76例,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泉州市中医院妇科及针灸科门诊。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将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西药组,每组38例。穴位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方法,选穴肾俞(双侧)、次髎(双侧),每2周埋线1次,2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西药组采用口服芬吗通(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白色片含雌二醇1mg,灰色片含雌二醇1mg和地屈孕酮10mg)治疗,前14天每日口服1片白色片,后14天每日口服1片灰色片,每日午饭后2小时口服,每28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和治疗8周后的改良KI评分,以及观察治疗前、治疗8周后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含量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进行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改良Kupperman Index评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8周后改良KI评分均属于正态分布,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检验。两组治疗前进行组间改良K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4周后进行改良KI评分比较,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进行改良KI评分比较,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8周后组内进行改良KI评分比较,两组改良K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说明两组均能显着降低改良KI评分,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穴位埋线组疗效更优。3、血清激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分别进行E2、FSH、LH组间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进行比较。治疗8周后,两组的血清E2、FSH、LH水平均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组内比较血清激素水平,两组数据治疗前后的血清激素水平有显着性差异(P<0.01),检测结果示:血清E2值有所提升,血清FSH、LH值总体水平下降。说明穴位埋线组及西药组均可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西药组效果更优。结论1.肾俞、次髎穴位埋线及芬吗通均可降低MPS患者改良KI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穴位埋线疗法疗效更优。2.肾俞、次髎穴位埋线疗法与口服芬吗通均能够有效改善血清激素水平,提高E2值,降低血清FSH、LH水平。3.基于改良KI评分进行疗效评估,肾俞、次髎穴位埋线与芬吗通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于洪海[5](2021)在《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观察加味麦味地黄汤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治疗效果,对比患者自身治疗前后症状与化验指标的改善情况,以验证加味麦味地黄汤的临床疗效,为中医在临床上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收集自2019年1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就诊于吉林省中医院内分泌代谢病门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病例63例,采用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8周,并分别在治疗前后记录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Kupperman评分和肝功、肾功、FSH、LH等化验指标以评价临床效果。结果: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疗效显着,63例患者中,痊愈4例,占6.35%:显效19例,占30.16%:有效35例,占55.56%:无效5例,占7.94%:总有效率为92.06%。单项中医症状有效率,其中对于烘热汗出和心烦易怒症状的有效率均超过90%,效果最为明显,其次是对于手足心热和腰膝酸软的治疗,有效率超过80%。中医证候评分和Kupperman评分治疗前后均明显降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血清FSH、LH值均较治疗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肝肾功无显着性差异(P>0.05),均在正常范围,说明药物具有可靠的安全性。结论: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疗效显着,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无副作用有很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研究。

刘少玉[6](2021)在《磁珠耳穴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文中指出背景: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中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约占70%,患病人群基数大,内分泌治疗是该部分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且内分泌治疗病程长,约60%的患者在接受内分泌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类围绝经期症状,加重患者身体与精神负担,影响患者治疗的积极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终止治疗,影响其预后与生存。临床上对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尚无统一的标准,现代医学多结合患者症状参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进行施治,疗效尚不明确且加重患者经济与精神负担,故寻找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十分必要。中医外治法是目前国家所提倡的无创治疗手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中医药的疗效也得到了进一步肯定,前期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发现中药口服或联合针灸、磁珠耳穴等中医外治法在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引起的潮热、汗出、失眠方面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拒绝口服中药或恐针晕针等不能接受中药或针灸治疗,磁珠耳穴贴压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接受、副作用小等特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内外科疾病。目的:客观评价磁珠耳穴贴压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本研究收集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及山东省海阳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门诊及病房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按照1:1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磁珠耳穴贴压,对照组为空白对照。耳穴选用三焦、肝、乳腺、神门、交感为基础穴位,结合患者具体症状个体化加减取穴:潮热重加皮质下穴,心悸加心穴、降率穴,失眠加皮质下穴、神经衰弱点穴,烦躁易怒加枕小神经点穴,情绪低落加兴奋点穴,疼痛加神经点穴,头晕耳鸣加肾穴、内耳穴,腰背酸痛加肾穴、耳大神经点穴,疲乏加脾穴、口穴,伴有皮肤蚁行感者加肺穴、大肠穴,泌尿系症状加膀胱穴、肾穴,性生活困难及妇科症状加下焦穴、盆腔穴;每3-4天更换一次磁珠,两侧耳朵交替贴压,并嘱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5次,每次不少于1分钟,以感到酸痛、麻胀、发热为宜。分别于治疗第1天、第8天、第15天进行改良Kupperman量表及中医症状评分,最后使用SPSS20.0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治疗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P>0.05)。2、改良Kupperman评分:两组接受治疗后第8天及第15天治疗组KI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第8天两组间K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0.05),第15天两组间K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前提高,治疗组第8天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30%vs0%);第15天治疗组总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vs6.7%),两组间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项症状方面,治疗组在改善潮热、汗出、失眠、感觉异常、易激动、头晕耳鸣、疲乏、腰背酸痛、心悸、皮肤蚁行感及性生活困难均有疗效(P<0.05),其中潮热、汗出、失眠、易激动、头晕耳鸣、腰背酸痛及疲乏改善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评分:两组在接受治疗后第8天及第15天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第8天两组间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6>0.05),第15天两组间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明显(P=0.002<0.01);中医症候改善指数均较前明显上升,治疗后第8天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6.67%vs0%),第15天治疗组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vs3.3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症状方面,治疗组在潮热汗出、失眠、头晕耳鸣、心烦易怒、心神不安、胸胁胀痛、尿少、阴部干涩方面疗效明显,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仅心烦易怒、心神不安、评分较前下降,同时各症状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年龄段疗效:在接受治疗的第8天,治疗组各年龄段均有一定疗效,但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7>0.05),对照组各年龄段均未见疗效;在接受治疗第15天治疗组有效率较前有所增加,各组之间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928>0.05),对照组围绝经期组及绝经后组患者有效率较前有所增加,但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0.05)。治疗第8天两组间各年龄段患者治疗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5天两组患者中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0.05,P=0.001<0.05),绝经后组无统计学差异(P=0.173>0.05)。结论:磁珠耳穴贴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尤其在改善潮热、汗出、失眠、易激动、头晕耳鸣、腰背酸痛及疲乏方面临床疗效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魏芳[7](2021)在《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肾阳虚型治疗后的临床症候、生化指标的影响情况,探讨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进而寻找一种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就诊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的56例根据病情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且证型属肾阳虚型的患者,按照患者来院看病的就诊顺序,随机的将她们分成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两组均进行研究观察。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研究组采用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中药治疗。两组的治疗疗程均为3个疗程(2周为1个疗程,绝经者连续治疗,未绝经者经期停止治疗,经后继续)。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月经第三天(绝经者任意时间)检测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抗苗勒氏管激素以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指标进行收集整理,并输入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最后综合分析整理归纳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的临床效果。结果:最后无脱落和剔除的病例。将收集到的5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且证型属肾阳虚型的患者的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疗效来看,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达78.6%,而对照组为67.9%,由此可以得出,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均是有效的,但是P=0.040,二者相比有显着差异,表明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在治疗效果上更有优势。在临床证候积分上相比,研究组用药后的效果是明显比对照组要好的(p<0.01),说明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可以更好的改善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在生化指标上相比,检测到的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值下降,组间比较(P<0.05),研究组下降更明显,说明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较单纯使用中药更有优势;两组在降低黄体生成素(LH)值方面,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组用药治疗后效果更佳;两组在雌激素(E2)值上升方面,组间比较(P<0.05),说明研究组在改善雌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抗苗勒氏管激素(AMH)值的比较(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和单纯使用中药这两种方案在改善AHM水平上疗效相当。结论:使用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显着,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于改善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症候、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FSH及LH值、升高E2水平较单纯使用中药有更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李俊龙[8](2021)在《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苔黑酚葡萄糖苷(Orcinol Glucoside,OG)是从仙茅属植物中分离出的一种酚糖苷,也是仙茅属植物中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既往研究发现,苔黑酚葡萄糖苷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诱导的小鼠显示出抗抑郁作用。目的:这项研究旨在确定OG是否可以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抑郁样症状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本项研究通过卵巢切除-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Ovariotomy-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OVX-CUMS)方法来建立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模型,通过测定小鼠的体重变化,小鼠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的表现,评估OG低、中、高剂量(40、80、160 mg/kg)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小鼠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卵巢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ovary,HPA/HPO)相关的压力激素和性腺激素的水平变化。采用q RT-PCR方式测定CRH、FSH、CRH-receptor1、FSH-receptor在小鼠下丘脑、垂体、海马的m 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方法测定OG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海马中BDNF-Trk 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3周的OG(80、160 mg/kg)治疗可显着地改善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抑郁样行为(P<0.001),OG通过增加血清雌二醇(E2)和降低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下丘脑中Gn RH来缓解OVX-CUMS诱导的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功能障碍。同时,OG逆转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活动过度,这由血清中皮质酮(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降低降低,及下丘脑和海马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CRH)浓度、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所证明。此外,OG上调围绝经期小鼠海马中BDNF,Trk B的蛋白表达与ERK1/2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结论:OG通过调节HPO/HPA轴功能障碍并激活BDNF-Trk B-CREB信号通路来改善OVX-CUMS小鼠的抑郁行为。

李娜[9](2021)在《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以导师张涛静主任医师治疗本病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以双清固本汤治疗更年期患者立题进行研究。观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服用双清固本汤后症状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治疗更年期的临床疗效,与坤泰胶囊组对照,以验证双清固本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上采用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患者均来自符合纳入标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的7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双清固本汤和坤泰胶囊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国内改良Kuppen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HAMA评分及性激素(E2、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将量表评分及激素水平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双清固本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进行判定。研究结果:(1)本课题纳入72例患者,共脱落7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4例),共65例患者完成整个临床观察,总脱落率是9.72%。(2)治疗前患者的年龄、病程、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MEN-QOL各维度评分、Kupperman各症状评分、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性激素水平(E 2、FSH、LH)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总体疗效:双清固本汤组33例,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3例、22例、6例、2例,总有效率是93.94%;对照组32例,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例、4例、18例、9例,总有效率是71.87%。双清固本汤组和坤泰胶囊组进行组间比较,χ2=5.626,P=0.018<0.05,说明双清固本汤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MEN-QOL各维度评分、HAMA评分均和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在改善上述评分方面均有效;且双清固本汤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坤泰胶囊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对更年期患者症状、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焦虑状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5)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Kupperman各症状评分均和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所得的结果表明两组各症状评分较均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双清固本汤组和坤泰胶囊组相比,双清固本汤组在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多梦、激动易怒、性交痛、泌尿系症状、头晕、疲倦乏力、关节肌肉四肢痛、心悸各症状方面优于坤泰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忧郁、头痛、皮肤蚁行感各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单一症状:治疗后双清固本汤组的中医证候单一症状和对照组相比,心悸、口干咽燥症状明显改善(P<0.01);心烦易怒、便秘的症状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余症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两组经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可明显改善E2、FSH、L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双清固本汤组与坤泰胶囊组比较发现,双清固本汤组E2升高的程度较坤泰胶囊组明显(P<0.05),且FSH、LH显着降低(P<0.01)。(8)双清固本汤组33例,有1例复发,复发率是3.03%,坤泰胶囊组32例,有8例复发,复发率是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双清固本汤治疗更年期在降低复发率方面较坤泰胶囊有优势。(9)两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般情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未出现任何躯体及心理不适症状,无药物相关过敏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双清固本汤可显着改善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等临床症状,能明显缓解更年期症状引发的不适,临床疗效明显,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HAMA评分、国内改良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三项(E 2、FSH、LH)方面比坤泰胶囊更具优势,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张冰铭[10](2021)在《更年新方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更年新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血清性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血清多巴胺(DA)水平的变化,探讨更年新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为中医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03月至2021年03月期间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的符合本病证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更年新方,1剂/日,早晚餐后半小时分服;对照组:坤泰胶囊,4粒,3次/日,口服;2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智能手环睡眠监测记录情况(睡眠总时长、深睡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浅睡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清醒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情况(PSQI)、改良Kupperman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血清性激素E2、FSH、LH及血清DA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1.智能手环睡眠监测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总时长、深睡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浅睡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显着增加(P<0.01),清醒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显着减少(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睡眠总时长、深睡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浅睡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清醒时长及其所占百分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结果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催眠药物评分上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改良Kupperman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分别为26.43 ± 4.24、26.13 ± 3.92,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分别为16.03± 4.38、19.93 ± 4.23。治疗后,两组改良Kupperman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改良Kupperman评分降低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值分别为24.50 ± 4.34、24.13 ± 3.67,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值分别为7.07 ± 4.47、13.33±4.96。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下降(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显着优于对照组(P<0.01)。5.血清E2、FSH、LH值比较(1)血清E2值: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E2值分别为21.20 ± 3.52、20.83 ± 3.50,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E2值分别为33.87 ± 3.52、26.00 ± 1.89。治疗后,两组E2值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E2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血清FSH值: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FSH值分别为70.16 ± 15.00、71.20 ± 15.49,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FSH值分别为60.90 ± 13.55、63.13 ± 13.17。治疗后,两组FSH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FSH值无明显差异(P>0.05)。(3)血清LH值: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LH值分别为38.79 ± 9.30、39.60 ± 11.23,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LH值分别为31.06 ± 7.77、35.23 ± 10.64。治疗后,两组LH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LH值无明显差异(P>0.05)。6.血清DA值比较: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DA值分别为105.11 ± 16.87、103.02 ±14.1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DA值分别为63.16 ± 10.18、73.04 ± 12.38。治疗后两组血清DA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DA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7.临床综合疗效睡眠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痊愈5例(16.7%)、显效16例(53.3%)、有效7例(23.3%)、无效2例(6.6%),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3.3%)、显效7例(23.3%)、有效16例(53.3%)、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80.0%;组间比较,治疗组睡眠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痊愈4例(13.3%)、显效14例(46.7%)、有效9例(30.0%)、无效3例(10.0%),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患者痊愈1例(3.3%)、显效5例(16.7%)、有效17例(56.7%)、无效7例(23.3%),总有效率76.7%;组间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8.安全性:本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更年新方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满意,除了能改善患者潮热汗出、心烦易怒等临床症状外,尤其对睡眠障碍改善显着,不仅能快速入睡,而且能延长睡眠时间、减少觉醒时间、改善睡眠结构、提高睡眠质量,分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E2水平,降低FSH、LH及DA水平,调节下丘脑-卵巢-垂体轴和改善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功能相关。

二、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调和营卫之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临床应用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绝经期综合征病症表现及其烘热汗出的病机特点
    1.1 肾衰天癸竭,阴阳与营卫失调
    1.2 营卫不和则烘热汗出
2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
    2.1 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契合其病机
    2.2 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的现代临床疗效与机理
3 病案举例

(2)陆启滨从肾与免疫功能论治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依据
    1.1 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与肾及免疫功能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
    1.2 绝经期综合征症状与肾及免疫功能的关系绝
2 陆教授临床用药特点
3 病案举例
4 结语

(4)肾俞、次髎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资料来源
        1.2 样本量计算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1.7 脱落和剔除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3 统计方法
    4 医学伦理问题
研究结果
    1 病例分布及完成情况
    2 基线比较
    3 临床疗效分析
        3.1 两组治疗前后改良KI评分比较
        3.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_2、FSH、LH的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的比较
        3.4 两组治疗后月经来潮率比较
    4 不良反应记录与处理
讨论与分析
    1 课题设计分析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
        1.2 西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原因的认识
        1.3 导师学术思想
        1.4 肾俞、次髎选穴依据
        1.5 穴位埋线的中医作用机理
        1.6 穴位埋线的西医作用机制
        1.7 西医用药依据
        1.8 MPS评估指标
    2 疗效分析
        2.1 两组基线比较
        2.2 两组改良KI评分比较
        2.3 两组血清E_2、FSH、LH值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疗效的比较
        2.5 两组治疗后月经来潮率比较
    3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近5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试验研究
    1 研究材料
    2 入选标准
    3 研究方法
    4 研究结果
讨论
    1 立方思想
    2 方解
    3 单味药研究分析
    4 研究结果分析
结论
本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

(6)磁珠耳穴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现状
        1 内分泌治疗是受体阳性乳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2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类型及机制
        3 不同时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4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5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治疗进展
        6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状
        1 中医对乳腺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认识
        2 贾玫教授对乳腺癌及其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见解
        3 中医对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类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型的认识
        4 疏利三焦、燮理阴阳为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原则
        5 中医药改善类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方案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及病例数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病例纳入标准
        2.4 病例排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及处理
        2.6 不良反应观察与分析
        2.7 安全性指标
    3 研究设计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周期及节点
        3.3 主要观察指标
        3.4 疗效判定
        3.5 统计学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基线资料
        4.2 两组疗效分析与对比
        4.3 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4.4 小结
讨论
    1 理论基础
        1.1 耳穴的中医理论基础
        1.2 耳穴的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1.3 耳穴作用机制
    2 选穴分析及加减取穴
        2.1 三焦穴分析
        2.2 肝、乳腺穴位分析
        2.3 神门、交感穴位分析
        2.4 加减取穴分析
    3 本项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
        3.1 研究设计
        3.2 评价指标
        3.3 研究样本量及研究时长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改良Kupperman评分
附录2 中医症候积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1.1 中医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1.2 中医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治疗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2 研究方法
    1.3 观察对象
    1.4 疗效评定方法
    1.5 患者权益保护
    1.6 统计学方法
    1.7 临床技术路线图
2 研究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治疗结果分析
    2.3 安全性项目监测及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病因病机及治法的探讨
    3.2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识
    3.3 立题依据
    3.4 立法依据
    3.5 组方用药及现代药理分析
    3.6 督脉灸疗法的作用机制
    3.7 结果分析
    3.8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及展望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8)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2.苔黑酚葡萄糖苷(OG)的分离
    2.1 实验材料
    2.2 苔黑酚葡萄糖苷单体的分离及纯化
    2.3 结果
3.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实验设计流程
    3.1 实验材料
    3.2 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模型
    3.3 实验设计流程
4.结果
    4.1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的体重变化影响
    4.2 苔黑酚葡萄糖苷治疗改善了OVX-CUMS小鼠的抑郁样行为
    4.3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子宫形态和子宫指数的影响
    4.4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与HPO轴相关的性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4.5 苔黑酚葡萄糖苷对OVX-CUMS小鼠与HPA轴相关的压力激素水平的影响
    4.6 苔黑酚葡萄糖苷增强了OVX-CUMS小鼠海马中的BDNF/TrkB/CREB信号通路
5.讨论
6.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个人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综述 中药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综述
    综述一、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文献综述
        1、病名溯源
        2、病因病机
        3、中医治疗
        4、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更年期综合征的西医文献综述
        1、概念及流行病学
        2、病因及发病机制
        3、实验室检查
        4、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5、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研究
    研究结果
    分析与讨论
        1、结果分析
        2、双清固本汤临床应用的依据
        3、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4、患者治疗时间的选择
        5、研究不足与展望
        6、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10)更年新方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治疗
    2 西医关于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2.1 发病机制
        2.2 多巴胺与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3 西医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分组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疗程
        2.4 观察项目
        2.5 检测方法
        2.6 疗效判定标准
        2.7 统计学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治疗前基本情况比较
        3.2 治疗前后主要指标比较
        3.3 安全性指标观测
        3.4 疗效结果
    4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1 立题依据
        1.1 病机的确立
        1.2 前期的研究基础
        1.3 对照组药物的选择依据
    2 更年新方的组方分析
    3 临床疗效分析
    4 创新之处
    5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四、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调和营卫之桂枝汤治疗绝经期综合征烘热汗出临床应用探讨[J]. 周业程,周英.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11)
  • [2]陆启滨从肾与免疫功能论治绝经期综合征经验介绍[J]. 蒋小利,陆启滨. 新中医, 2021(13)
  • [3]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调查[D]. 刘雨威.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4]肾俞、次髎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杨芳.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加味麦味地黄汤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虚证)的临床观察[D]. 于洪海.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磁珠耳穴改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D]. 刘少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7]督脉灸联合补肾助阳方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魏芳.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苔黑酚葡萄糖苷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小鼠的改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D]. 李俊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李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10]更年新方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张冰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更年期综合症的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