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外伤推拿技术介绍

家庭外伤推拿技术介绍

一、家传伤科推拿手法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谢瑞[1](2021)在《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文中指出退行性腰椎失稳(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Instability,DLSI)是临床中引发下腰痛的常见疾病,该病迁延难愈,反复发作,对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对于DLSI的研究投入在逐渐增加,在该病病理学、生物力学、诊断学及治疗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正在逐步深入开展。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脊柱稳定性是由以椎体、韧带、椎间盘等为代表的“内源性稳定系统”和以肌肉为代表的“外源性稳定系统”所共同维持的,双方任何一者出现损伤均会引发脊柱动静力失衡,造成失稳。这与中医药的“筋伤”理论相契合:脊柱相关结构中的关节突关节囊、韧带以及肌肉均发挥着“筋”的作用维持着脊柱的稳定与运动,增龄虚损、慢性劳损等情况致肝肾不足、筋骨失养,发为慢性筋伤;暴力损伤、过度负载致筋脉断裂、气滞血瘀,造成急性筋伤;“筋伤”情况下“筋”对“骨”的维系力量降低,“筋不束骨”而使“筋出槽,骨错缝”,“筋骨失衡”最终发为脊柱的节段失稳。然而,失稳发生的机制仍不明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目前,国内外对于DLSI的机制研究多数关注于关节三联体(Tri-joint Complex,TJC)的组织退变或是脊柱运动节段(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应力分布的改变,尚缺乏动态观察由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TJC生物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二者同时研究的报道。这种机械途径和生物因素二者交互影响导致失稳的病机认识仍在进一步探索之中。临床方面,手法治疗作为针对DLSI的一种临床常用的特色治疗方式对改善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着,前期多中心研究研究证实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对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腰痛类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并对该手法的作用机制方面进行了运动学的研究,但目前尚缺乏采用该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基于此,本课题的基础部分开展了针对DLSI发病机制的力学与生物学相关实验,动态呈现了从早期退变发展到最终失稳过程中FSU及TJC组织的力学特性变化及生物学组织退变情况,并对二者的相关性和其交互作用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临床部分通过开展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其临床疗效。本课题为导师朱立国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筋伤’致筋骨失衡的病理及力学基础探讨中医药防治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效应机制研究”的前期研究部分,相关结论将为中、后期其采用中医药干预DLSI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前期基础和理论支持,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对DLSI早期防治提供依据。基础研究“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目的:基于“筋伤”理论,通过建立以内源性(韧带损伤)和外源性(肌肉损伤)腰椎失稳的动物模型,观察并比较两种动物模型失稳过程中FSU/TJC的力学特性改变与组织退变情况,试从生物力学和病理学角度探讨二者的交互作用为导致DLSI的发病机制。方法:55只新西兰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源性“筋伤”组、内源性“筋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9只兔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影像学X线摄片与椎体滑移比例、椎间隙高度指数的指标评价;7只兔的L4/5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8w、16w、24w进行Micro-CT扫描和有限元模型建立,检测TJC组织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动作时的平均应力、应力云图及变化;39只兔的多组运动节段于造模前及造模后的4w、8w、16w、24w进行椎间盘蠕变、疲劳加载及拉断等生物力学实验,检测椎间盘弹性变形能力和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同时对椎间盘髓核、软骨终板及关节突关节软骨进行HE、番红固绿染色及测定AGC、COL2a1、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各时间点TJC组织的病理学退变情况及变化。结果:(1)影像学评价指标:①滑移比例SLIP:对比Ow,外源组在4w时即出现L4椎体的SLIP显着增大(P<0.05),8w为L1、L2、L5-L7(P<0.05),24w为L3(P<0.05)。内源组4w出现显着滑移的为L1、L2、L6、L7(P<0.05),8w为L4、L5(P<0.05),L3椎体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8w出现显着差异的为L1、L4(P<0.05),16w 时为 L2、L3、L6、L7(P<0.05),L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间点3组相比,外源组SLIP>内源组(P<0.05)的为8w-24w的L1,4w-24w的L4;外源组SLIP>对照组(P<0.05)的为4w-24w的L1、L4,8w-24w的L2、L5、L6,16w 的 L7;内源组 SLIP>对照组(P<0.05)的为 8w 的 L1、L2,8w-24w的L4、L5、L6,16w-24w的L7;内源组SLIP>外源组(P<0.05)的为8w时的L6。②椎间隙高度指数DHI:对比0w,外源组在4w时出现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6/7,8w 为 L2/3、L7S1(P<0.05);内源组在 4w 时出现 DHI显着降低(P<0.05)的为 L1/2、L3/4-L7S1,8w 为 L2/3(P<0.05);对照组在4w 时出现 DHI 显着降低(P<0.05)的为 L4/5,8w 为 L5/6-L7S1(P<0.05),16w为 L1/2、L2/3(P<0.05),24w 为 L3/4(P<0.05)。同时间段 3 组相比,外源组DHI<内源组(P<0.05的为24w的L1/2、L5/6,4w的L4/5;外源组DHI/内压组 DHI<对照组(P<0.05)为 4w-24w 的 L1/2、L4/5、L6/7,8w-24w 的 L2/3、L3/4、L5/6、L7S1。内源组 DHI<外源组(P<0.05)为 8w 时的 L5/6。(2)有限元分析:①TJC组织平均压力: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初始模型,内、外源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的动作时,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软骨面的平均压力逐渐升高;且外源组所受平均压力大于内源组。②应力分布变化:相比初始模型,随着时间的延长,内、外源组整体应力范围变宽变广:前屈、后伸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分别在前后侧纤维环上,前屈时椎体关节突关节几乎不受力,后伸时关节面应力范围增大,应力集中在四个软骨关节面的偏上部;左、右侧屈时,椎间盘应力集中在同侧纤维环的中后部,关节突关节面则呈现出典型的“对角线”式应力集中;左、右旋转时,椎间盘应力范围在同侧纤维环中后部,但对比侧屈时明显受力范围较小,更多的力集中在关节突关节软骨面上,出现“对应”式应力集中。(3)生物力学特性:①蠕变位移量:随着时间的延长,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L3/4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逐渐减低(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蠕变位移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内、外源组相比,在4w和16w差异较小(P>0.05),在8w和24w差异显着(P<0.05)。②疲劳试验-椎间盘位移差:外源组的间盘位移值随时间增加而增大(P<0.05);内源组椎间盘位移差的变化逐渐增大,仅0w与8w、4w与8w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缓慢增大(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24w各时间点椎间盘位移差值均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4w时外源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w、16w、24w时3组组间差异出现显着性(P<0.05)。③拉断实验-椎间盘抗拉能力:随时间增加,相比对照组,内、外源组椎间盘的破坏载荷显着减少(P<0.05)。同一时间点相比,4w-16w时破坏载荷数值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24w时内源组<外源组<对照组。各时间点内、外源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着(P<0.05),但内、外源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4)组织退变:①HE染色和番红固绿染色: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内源组纤维环较对照组排列逐渐紊乱,在24w时可显着观察到不规则甚至出现断裂。椎间盘内髓核细胞显着性减少,髓核变得不规则,体积变小,部分髓核组织丢失后留有空隙,皱缩程度逐渐加重,部分髓核内空隙增大。终板软骨钙化层底部凹凸不平情况逐渐加重,出现多条潮线的复制。内、外源组关节突软骨的软骨基质相比对照组由表层至深层染色逐步加重,且可明显从表浅层、移行层观测到。内、外源组软骨细胞呈扁平、长梭形和多角形,呈簇状,部分细胞核变形、萎缩。同一时段对照组的软骨细胞呈梭状或椭圆状,细胞排列均匀有序;②Western blot:同一组在不同时间点相比,各组AGC、COL2a1蛋白在髓核、终板软骨、关节突关节软骨中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而Caspase3、MMP3蛋白在组织中表达水平逐渐上升(P<0.05);同时间不同组相比,4w-24w各时间点各组AGC、COL2a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各组MMP3、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为外源组>内源组>对照组(P<0.05)。(5)力学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Pearson相关性研究表明,同一组别在每个时间点时,其FSU椎间盘蠕变位移量和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之间相关系数R值均非0,提示二者存在相关关系,检验P值均大于0.05,表明二者相关性不显着。结论:(1)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兔L1-L7椎体SLIP不同程度的增大以及L1/2-L7/S1椎间DHI不同程度的降低,各椎体出现滑移增大、椎间隙减少的时间、程度虽有差别,但失稳及退变表现随时间增长加重;肌肉损伤对兔腰椎SLIP增大、DHI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2)内、外源性“筋伤”均会造成FSU在活动时出现TJC组织发生平均应力增大、整体应力范围扩大和应力集中分布异常的生物力学改变;肌肉损伤对TJC应力增大、应力分布异常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3)内、外源“筋伤”均会导致FSU椎间盘出现弹性变形能力、弹性势能储备、抗压缩能力、抗拉能力的降低,且这些生物力学特性的改变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椎间盘蠕变特性和抗压缩能力降低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4)内、外源“筋伤”均会造成TJC组织AGC、COL2a1蛋白表达显着降低,MMP3、Caspase3蛋白表达显着升高,TJC组织形态也发生了显着的退变,这些变化的程度均随时间增长而加重;肌肉损伤对于TJC组织病理学退变程度的影响可能大于韧带损伤。(5)“筋伤”致DLSI退变的过程中,伴随着FSU和TJC组织病理退变逐步加重,其生物力学特性出现蠕变特性、抗疲劳特性降低、FSU应力分布异常等表现,力学因素和组织病理退变二者交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加重了腰椎失稳,可能是造成DLSI发生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目的: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干预退行性腰椎失稳(DLSI),为该手法治疗DLSI的研究提供临床依据,为进一步探讨该病机制及优化中医药DLSI早期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取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脊柱二科DLSI患者,依据本课题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共计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坐位腰椎旋转手法组,n=30)和对照组(仰卧位腰椎牵引组,n=30)。治疗周期设定为2周,治疗组隔日1次,3次/周,对照组1次/日,5次/周。评分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6、13天及随访1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标尺法(VAS)和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记录,计算各时间点评分与治疗前评分的差值;治疗结束时(13d)和随访时(1m)应用JOA腰痛疾患疗效评定标准对患者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指标分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采用例数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量资料同组内不同时间段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同一时间点的评分组间比较、评分差值比较均采用秩和检验;所有统计结果以P<0.05定义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60例DLSI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37例,分别占到总数的38.33%和61.67%。患者的年龄范围为45-65岁,整体平均年龄56.25±6.46岁。其中治疗组男1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50±6.27岁,平均病程13.13±23.31月,发生腰椎失稳的节段为L3/4、L4/5、L5/S1节段,患病人群的数量分别为4例、19例、7例。对照组男10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 56.00±6.74岁,平均病程为10.87±21.39月,L3/4、L4/5、L5/S1为失稳节段的分别为3例、17例、9例。经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失稳节段的分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的各项基线具备可比性。(2)VAS评分:治疗组自治疗2d-随访1m时所有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之前均降低(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VAS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d时差异不显着(P>0.05),6d至1m随访时差异明显(P<0.05)。(3)JOA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各时段的JO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4)VAS差值与JOA差值:相同时间点治疗组的VAS差值、JOA差值均显着大于对照组(P<0.05)。(5)总体疗效:治疗结束时(13d),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83.33%;愈显率分别为90.00%、23.33%;两组相比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1m),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67%;愈显率分别为66.67%、3.33%;两组相比治疗组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6)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两组DLSI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治疗及随访各时间点,坐位腰椎旋转手法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均可以改善退行性腰椎失稳的症状体征和临床疼痛,且手法治疗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较牵引治疗更快、更好;(2)治疗结束时和随访时,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的总体疗效优于仰卧位腰椎牵引法;(3)采用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安全性高、短期疗效稳定、起效时间较快,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凌春燕[2](2021)在《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差异,旨在探讨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中医辨证为实秘的60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大肠经独穴久推法治疗,但两组推的方向不同,观察组采用向心推法,对照组采用离心推法,操作频率均为200次/分,每次操作时间10-15分钟,两组均以连续治疗6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便秘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治疗后便秘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症与次症积分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症、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2)观察组3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30例中,临床痊愈1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向心或离心推大肠经两种推拿方法均能改善实秘型小儿便秘的临床症状,对实秘型小儿功能性便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二者无孰优孰劣之分。(2)就本研究结果而言,大肠经向心推与离心推同补泻(清)之间无明确联系。

孙素鹏[3](2021)在《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差异,探究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寰枢椎半脱位受试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治疗组(35例)。两组受试者运用松解手法后予以正骨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旋转扳法为主的传统推拿手法,治疗组予以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所有受试者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以及寰齿前间距(atlanto dental interval,ADI)、寰齿侧间隙差值(variance of bilateral lateral ailanto dental space,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和颈椎曲度等影像学数据的测量,治疗结束后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分析、评价治疗前后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1.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VBLADS、枢椎棘突偏移度、VAS评分和颈椎治疗成绩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曲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DI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传统推拿手法。2.脊柱微调正骨手法可以调整寰枢椎半脱位患者的ADI、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且对于VBLADS和枢椎棘突偏移度的调整作用优于传统推拿手法。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对于寰枢椎半脱位患者颈椎曲度可能没有调整作用。

袁强,龚萌,金龙,钱俊辉[4](2020)在《罗才贵教授“罗氏勾点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经验》文中研究表明介绍罗才贵教授临床常用的"罗氏勾点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经验,此手法在改善患者由前斜角肌痉挛引起的疼痛及上肢麻木、针刺感及发凉感等症状方面疗效显着,具有起效迅速、减轻肌肉痉挛粘连、有效镇痛、增加颈椎活动度等特点。本文从"罗氏勾点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阐释,并附验案举隅。

马菲,李华南,张玮,骆雄飞,董桦,王金贵,赵毅[5](2020)在《论津沽珍本《正骨秘法》挖掘整理对后世津沽伤科推拿的贡献》文中提出《正骨秘法》一书为清末民初直隶南乐农民刘闻一所着,记述了家传正骨推拿手法及骨折脱位治疗经验,是当代难得的伤科正骨专着。文章希冀通过对该书的挖掘与整理能够尽可能全面还原近代直隶津沽地区伤科推拿发展现状,进一步完善津沽伤科推拿理论体系,充实现有治疗方法与手段,提高津沽伤科推拿的临床疗效,以飧后人。

华海洋[6](2020)在《中医脏腑推拿流派现状初探》文中提出脏腑推拿历史悠久,是推拿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由于师承不同、地域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据资料显示,脏腑推拿流派,有"脏腑图点穴法流派""骆氏腹诊推拿流派"等,也有人对各地区的流派进行研究,如天津的古法腹部推拿流派、北京地区的振腹推拿流派、河南的鲁氏腹部推拿流派和胃病推拿法、山西的揉肚流派、吉林长春的长白山通经调脏手法流派等。其他流派,有的影响范围较小,有的缺少传承,还有的缺少理论总结和着述,如黄氏按摩等。现将各流派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李文翰[7](2020)在《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干预膝骨关节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间充质干细胞正逐渐成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选择,但我们对注射后迟发性疼痛这一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仍缺乏基本了解和有效干预措施。本研究以接受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对象,描述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特征,比较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和常规术后护理指导对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情况的影响,以探索中医干预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可能的方法。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前期研究,对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的描述性研究。第二部分是为比较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和常规术后护理指导对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情况的影响所进行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对7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分析其性别、年龄、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膝关节MRI)、治疗情况、迟发性疼痛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患者描述的疼痛性质及程度、伴随症状等,以描述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特征。2.纳入接受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注射后接受峨眉伤科流派手法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术后护理指导。在治疗后7日内和第14天每天测量过去24小时内最严重的疼痛强度,比较各组与基线疼痛强度的平均变化和各组疼痛完全缓解的时间、14天内最严重的疼痛强度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评价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干预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疗效。结果:1.7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5例患者描述疼痛性质为“胀痛”,2例患者难以描述疼痛性质;2例诉伴有膝关节肿胀,1例诉伴有自觉膝关节发热不适;疼痛发生与注射的间隔时间为3~8小时,平均间隔(5.3±1.8)小时;疼痛持续时间为0.5~3天,平均持续(1.8±1.0)天;7例患者中,4例出现严重疼痛,2例出现中度疼痛,1例出现轻度疼痛,没有患者使用了止痛药物。2.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VAS、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两组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组间主要疗效指标(第1-7天和第14天最严重疼痛强度与基线疼痛强度的平均变化)、次要疗效指标(疼痛完全缓解的时间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次要结局指标中14天内最严重的疼痛强度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P<0.05)。结论:1.我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以膝关节局部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疼痛性质多为胀痛,可能伴有关节局部肿胀、自觉发热等症状,一般在注射后4~6小时出现,0.5~3日后自行缓解。2.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患者接受峨眉伤科流派手法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在14天内疼痛强度和疼痛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差异,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干预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效果尚需更大样本临床研究验证。

陆倩影[8](2020)在《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搜集古代中医文献中与任督二脉外治法相关的内容,梳理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学术源流,整理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基础理论,归纳总结出古代常用的任督二脉外治法治疗种类及操作方法,分析古代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应用规律,以期为任督二脉外治法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文献依据。方法: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梳理秦汉时期至清代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学术源流,以展现任督脉外治法理论及应用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过程及特点。采用传统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中医古籍中任督脉的基础理论内容,明晰任督脉外治法在古代得以广泛运用的理论基础及具体内容。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对古代文献中任督脉外治法的应用规律进行分析,从多角度展现古代任督脉外治法的具体特点,并以数据方式进行直观陈述。结果:第一方面,通过学术源流梳理,本文整理挖掘了从秦汉至清代以来,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及应用方面的变迁与发展脉络。秦汉时期,针刺、艾灸为任督脉外治法的主要治疗方式,操作相对简单。魏晋隋唐时期,任督脉灸法较为盛行,治疗范围较为广泛。这一时期,任督脉熨法、敷法、贴法、摩法、导引等治疗方式相继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任督脉外治法的内容。宋元时期,医家更为重视任督脉针灸的感传效应,针刺补泻法以单式手法为主。明代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针刺复式补泻手法,操作较之宋元时期更为复杂。清代流行任督脉中药外治法,熨法、敷法、贴法、摩法等治疗方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第二方面,通过对散在于中医古籍中关于任督二脉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和归纳总结,本文整理综合阐述了支撑任督脉外治法不断传承创新的多方面理论基础,是解读任督脉外治法具体应用规律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第三方面,本文通过对精心筛选出的62本古籍文献中相关资料的整理,归纳出常用任督脉外治法共11种,分别是针刺、艾灸、熨法、敷法、贴法、摩法、爪法、点法、揉法、刮痧、导引等治疗方式,并对具体操作方法和辅助方药等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第四方面,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古籍文献中任督脉外治法常用药物、主治病证、选穴部位等规律。并重点论述了艾叶、食盐、葱白等任督脉外治法常用药物功效;阴寒内盛证、小便不通、霍乱病等任督二脉常见病证出现的缘由;神阙、关元、百会等常用腧穴主治病证规律。结论:任督二脉外治法源远流长,简便验廉,在古代应用颇广。通过本文归纳总结,明晰了任督二脉外治法学术发展历史,阐述了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古代常用任督脉外治法11种,统计分析了古代文献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具体应用规律。本文的撰写丰富了任督二脉外治法研究的内容,可以为后续文献、临床、教学等工作提供文献支持。

裴以禄[9](2019)在《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八桂骨伤医家的论文、着作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探讨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医家、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来充实八桂骨伤发展史与八桂骨伤流派的研究,丰富八桂骨伤医学内容,完善八桂骨伤医学理论,提高八桂骨伤流派的知名度,使其宝贵的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治技术,造福于广大的骨伤疾患。方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档案馆、博物馆、医院等各机构多几种途径收集八桂骨伤发展史、八桂骨伤医家创制的名药、名方、及撰写的相关论文、着作等相关文献。提取与八桂骨伤流派相关的内容,并进行整理。其次,通过实地走访相关医家及其后人、弟子、学生等进行考证所收集资料的准确性,并了解相关医家的生平事迹及临床诊疗经验。最后运用中医文献学、医学史、各家学说等研究方法,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与发展、代表医家学术特点及成就与影响及八桂骨伤的学术特色。结果:八桂骨伤流派形成并发展于现代,以陈善文、梁锡恩、李桂文、朱少廷、韦以宗、韦贵康为代表医家的地方医学流派,具有历史性、地域性、专科性、师承性、民族性的特点。其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八桂骨伤的历史积淀;国家的支持;疾病复杂化对诊疗技术提高的要求;八桂骨伤医家的传承创新精神。其学术特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尊崇古法,内外结合;主辅相调,疗效显着;不泥于古,探寻新法;道地药材,活用临床。其学术成就及影响有:培养八桂骨伤人才;丰富八桂骨伤内容;奠定八桂骨伤的地位;地区及国际的影响。结论:八桂骨伤流派是以陈善文、梁锡恩、李桂文、朱少廷、韦以宗、韦贵康等为代表医家的地方医学流派,成就显着,影响广泛,是八桂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以师承授受及高校教育为传承方式。八桂骨伤流派传承中,培养了诸多德才兼备的骨伤专家,为八桂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万义文[10](2016)在《基于股四头肌有限元模型的推拿揉法生物力学参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ZTC-Ⅰ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试系统采集不同推拿流派揉法力学参数,利用MRI及有限元软件建立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以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载体,模拟推拿揉法在模型上的应力、应变情况,分析不同流派揉法力学参数的异同,为特色推拿手法的传承、教学及规范化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1、揉法力学参数数据采集、分析:采用ZTC-I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试系统采集罗才贵教授、何洪阳教授、彭趣思医师的拇指揉法、大鱼际揉法及掌根揉法的力学参数,并分析各自频率、时间周期及三个方向(Z:垂直、X:水平左右、Y:水平前后)的最大压力值、最小压力值等参数的异同;2、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采用GE Discovery MR 750 3.0T磁共振扫描仪获取健康受试者股四头肌MRI图像,利用Mimics、Geomagic studio、Netfabb Studio、Visual Studio 及 MATL B软件等有限元软件结合股四头肌生物力学特性参数,建立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模型分别施予2N至40N,步长为2的载荷,对结果进行分析以验证有限元计算程序;在相同载荷与边界条件下,将股四头肌有限元模型应力、位移计算结果与体外实验生物力学研究结果相对比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3、揉法对股四头肌模型应力、应变研究:将采集到的三位测试者揉法实际力学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利用计算机数据编程模拟,拟合成计算机力学函数数据,以髌骨上缘5cm,髌骨内侧缘往内旁开2cm(相当于血海穴的位置)为中心点、方向与作用部位垂直、时长为60s、作用面积根据每种揉法每位测试者手的实际接触面积为准,具体分为以下:罗才贵教授、何洪阳教授、彭趣思医师,拇指揉法、大鱼际揉法、掌根揉法范围分别为2×2cm、2×4cm、3×6cm; 2×2cm、2×4cm、3×6cm; 1.5×1.5cm、2×3cm、2.5×5cm九种工况,以血海穴作为观察点,在整个模拟揉法过程中观察该点的应力、应变情况。结果:1、1.1罗才贵教授拇指揉法:频率:165次/min;时间周期:0.36±0.00s;Z峰值(单位:Kg):0.00±0.00;Z谷值:0.00±0.00;X峰值:0.3±0.02;X谷值:-0.30±0.05;Y峰值:0.37±0.02;Y谷值:-0.71±0.02;罗才贵教授大鱼际揉法:频率:175次/min;时间周期:0.34±0.01s;Z峰值:0.0-0.00;Z谷值:0.00±0.00;X峰值:0.37±0.02;X谷值:-0.44±0.02;Y峰值:0.44-4-0.02;Y谷值:-0.64±0.10;罗才贵教授掌根揉法:频率:178次/min;时间周期:0.3-0.01s;Z峰值:0.00±0.00;Z谷值:0.0±0.00;X峰值:0.37±0.02;X谷值:-0.49±0.08;Y峰值:0.64±0.02;Y谷值:-0.89±0.14;罗才贵教授三种揉法频率基本相近,完成一个揉法所需的时间比较平均(波形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揉法Z轴压力都近乎为0;X、Y峰值、谷值压力差异显着。1.2何洪阳教授拇指揉法:频率:112次/min;时间周期:0.52±0.01 s;Z峰值:0.17±0.01;Z谷值:0.0±0.00;X峰值:0.16±0.02;X谷值:-0.09±0.03;Y峰值:0.10±0.02;Y谷值:-0.16±0.01;何洪阳教授大鱼际揉法:频率:115次/min;时间周期:0.53±0.01s;Z峰值:1.12±0.09;Z谷值:0.91±0.05;X峰值:0.2±0.02;X谷值:-0.24±0.19;Y峰值:0.30±0.02;Y谷值:-0.24±0.19;何洪阳教授掌根揉法:频率:114次/mmin;时间周期:0.53±0.01s;Z峰值:2.09±0.07;Z谷值:1.58±0.07;X峰值:0.15±0.02;X谷值:-0.28±0.06;Y峰值:0.4±0.05;Y谷值:-0.87±0.03;何洪阳教授三种揉法频率基本相近,完成一个揉法所需的时间比较平均(波形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揉法Z、X、Y轴峰值、谷值压力差异显着。1.3彭趣思医师拇指揉法:频率:55次/min;时间周期:1.09±0.01s;Z峰值:0.98±0.02;Z谷值:0.05±0.02;X峰值:0.22±0.02;X谷值:-0.3±0.02;Y峰值:0.21±0.10;Y谷值:-0.85±0.05;彭趣思医师大鱼际揉法:频率:53次/min;时间周期:1.13±0.01s;Z峰值:2.58±0.10;Z谷值:1.10±0.08;X峰值:1.35±0.02;X谷值:-0.37±0.02;Y峰值:1.37±0.04;Y谷值:-1.7±0.03;彭趣思医师掌根揉法:频率:52次/min时间周期:1.15±0.01s;Z峰值:3.08±0.12;Z谷值:1.18±0.11;X峰值:1.15±0.02;X谷值:-0.16±0.02;Y峰值:0.95±0.12;Y谷值:-1.51±0.02;彭趣思医师三种揉法频率基本相近,完成一个揉法所需的时间比较平均(波形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种揉法Z、X、Y轴峰值、谷值压力差异显着。三位不同流派测试者三种揉法之间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但各自揉法频率、时间周期、压力值均比较稳定。2、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正常人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共使用了194张MRI图像,共包括13291个点,39867个边,26578个三角形,1个壳。体积881.7707cm3,面积680.2908cm2。在相同载荷下,该模型压缩-位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均与相关文献中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结果相似。3、3.1罗才贵教授拇指揉法模型最大应力(单位:KPa):76.67±7.46;最大应变(单位:mm):0.80±0.01:罗才贵教授大鱼际揉法模型最大应力:70.00±6.30;最大应变:0.70±0.02:罗才贵教授掌根揉法模型最大应力:97.33±5.94;最大应变:0.98±0.13。三种揉法对比差异显着。3.2何洪阳教授拇指揉法模型最大应力:19.97±1.15;最大应变:0.37±0.02;何洪阳教授大鱼际揉法模型最大应力:145.15±2.13;最大应变:1.00±0.11;何洪阳教授掌根揉法模型最大应力:230.00±4.70;最大应变:1.98±0.13。三种揉法对比差异显着。3.3彭趣思医师拇指揉法模型最大应力:106.87±4.46;最大应变:0.85±0.03;彭趣思医师大鱼际揉法模型最大应力:288.68±5.69;最大应变:2.48±0.14;彭趣思医师掌根揉法模型最大应力:337.23±4.76;最大应变:3.48±0.19。三种揉法对比差异显着。三种流派揉法之间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对比均差异显着。结论:1、三位不同流派测试者的三种揉法频率稳定、压力值大小各有不同,反映了各自的临床推拿特色;2、本研究所构建的正常人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反映了股四头肌的解剖形态及生物力学特性。该有限元模型具有有效性,能够应用于不同流派揉法生物力学参数的研究;3、三个流派揉法股四头肌有限元模拟下的应力-应变与载荷在一定程度内成正比关系,验证了三个流派揉法的力学参数特点,为特色推拿手法的传承、教学及规范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手法基础研究提供一个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二、家传伤科推拿手法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家传伤科推拿手法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退行性腰椎失稳相关定义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腰椎失稳的认识及沿革
        2 腰椎失稳与腰椎退行性变
        3 DLSI与解剖结构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
        4 DLSI与生物和机械交互影响的发病机制研究
        5 中医药“筋伤”理论对DLSI及其发病机制的认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研究进展
        1 中西方对手法治疗腰痛类疾病的认识
        2 手法治疗DLSI的理论与机制研究
        3 国内代表性流派及手法
        4 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报道
        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础研究 “筋伤”致DLSI的力学与病理学机制研究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筋伤”致DLSI的影像学评价
        1.1 滑移比例SLIP
        1.2 椎间隙高度指数DHI
        2 “筋伤”致DLSI的有限元分析
        2.1 椎间盘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2.2 关节突关节生物力学表现(平均压力和应力云图)
        3 “筋伤”致DLSI的生物力学特性指标
        3.1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
        3.2 FSU椎间盘抗压缩能力和抗拉能力
        4 “筋伤”致DLSI的病理学指标检测
        4.1 HE染色与番红固绿染色
        4.2 Western blot
        5 FSU椎间盘蠕变位移值与TJC髓核AGC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坐位腰椎旋转手法治疗DLSI的临床研究
    资料和方法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评分比较
        3 疗效评价
        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2)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小儿便秘的研究
        1.1 便秘病名的历史沿革
        1.2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1.3 小儿便秘的病因病机
        1.4 小儿便秘的中医治法
    2 各流派小儿推拿手法特点的研究
        2.1 山东三字经流派
        2.2 湘西刘氏小儿推拿流派
        2.3 上海海派儿科推拿流派
    3 现代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研究
        3.1 对儿童功能性便秘的认识
        3.2 儿童功能性便秘的病因及机制
        3.3 现代医学对儿童功能性便秘治疗进展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3 治疗方法
        3.1 治疗原则
        3.2 具体操作方法
    4 观察指标
        4.1 一般资料观察内容
        4.2 疗效评定标准
    5 统计方法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治疗前情况比较
        1.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两组治疗前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2 两组患儿组内治疗前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比较
    3 两组间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积分的比较
    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选题思路
    2 运用小儿推拿特定穴大肠经治疗小儿便秘的理论依据与临床依据
        2.1 理论依据
        2.2 临床依据
    3 小儿推拿特定穴的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之间的关系
        3.1 穴位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关系的古籍记载
        3.2 穴位操作方向与补泻(清)效应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
    4 结果分析
        4.1 两组临床疗效分析
        4.2 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临床观察表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综述 小儿推拿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内容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剔除标准
        1.6 脱落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算
        2.2 伦理学审批
        2.3 随机化分组
        2.4 治疗方法
        2.5 质量控制
        2.6 安全性控制
        2.7 观察指标
        2.8 统计学处理
    3.研究结果
        3.1 病例入选及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观察指标比较
        3.4 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3.5 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3.6 总疗效比较
        3.7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祖国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1.1 寰枢椎半脱位的病因病机
        1.2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寰枢椎半脱位的认识
        2.1 流行病学
        2.2 寰枢椎半脱位的命名与定义
        2.3 寰枢椎半脱位的发病机制
        2.4 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
    3 寰枢关节的运动与解剖结构
        3.1 骨性稳定结构
        3.2 关节连接
        3.3 神经、血管
        3.4 运动与关节
    4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理论基础
        4.1 脊柱推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4.2 脊柱整体理论
        4.3 脊柱枢纽理论
        4.4 脊柱半脱位理论
        4.5 脊柱“微调”理论
    5 结果分析
        5.1 基线资料
        5.2 总有效率
        5.3 影像学指标
        5.4 量表评分
        5.5 本研究与其他有关研究的比较
        5.6 脊柱微调正骨手法的作用机制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附录3 影像学数据记录表
    附录4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附录5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文献综述 寰枢关节的解剖与功能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罗才贵教授“罗氏勾点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推拿手法
    1.1 定位方法
    1.2 勾点手法
2 注意事项
3 典型案例
4 讨 论

(5)论津沽珍本《正骨秘法》挖掘整理对后世津沽伤科推拿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 对《正骨秘法》的挖掘整理
    1.1《正骨秘法》内容概述
    1.2《正骨秘法》的主治病症
    1.3《正骨秘法》的手法分类
    1.4书名勘误
2《正骨秘法》对津沽伤科推拿的学术贡献
    2.1 丰富了津沽伤科推拿“杂合以治”理论方法体系
    2.2 奠定了津沽伤科推拿特色“小夹板”的形成基础
    2.3 提供了津沽伤科推拿“心手眼结合”的查体诊断方法依据
    2.4 形成了津沽伤科推拿外用热敷疗法的方法雏形
3 讨论

(6)中医脏腑推拿流派现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流派创始人(源流)研究
2 流派学术特点研究
3 流派着作研究
4 流派传承研究
5 讨论

(7)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干预膝骨关节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临床特征的回顾性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来源
        1.2 诊断依据
        1.3 干细胞来源
        1.4 干细胞注射方法
        1.5 研究方法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和常规术后护理指导干预间充质干细胞膝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随机对照试验
    1 研究对象
        1.1 受试者来源
        1.2 受试者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试验流程图
        2.2 样本量
        2.3 基线数据搜集
        2.4 随机方法
        2.5 对照
        2.6 研究用医药产品
        2.7 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方法
        2.8 分组情况
        2.9 干预措施
        2.10 观察周期
        2.11 合并用药规定
        2.12 疗效观察指标
        2.13 患者权益保护
        2.14 统计分析
        2.15 依从性的保障
    3 结果
        3.1 试验完成情况
        3.2 基线情况分析
        3.3 疗效指标
    4 讨论
        4.1 中医理论对膝关节骨关节炎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认识
        4.2 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对干细胞移植疗法发展的不利影响
        4.3 峨眉伤科流派治疗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作用的手法选择
        4.4 如何看待本试验的结果
        4.5 问题与展望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文献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任督二脉外治法古代学术源流
    1 秦汉时期
    2 魏晋隋唐时期
        2.1 《针灸甲乙经》任督二脉外治法的记载
        2.2 《肘后备急方》记载任督二脉外治法的急救应用
        2.3 《诸病源候论》任脉导引法
        2.4 《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任督二脉外治法发展
    3 宋金元时期源流
    4 明代源流
    5 清代源流
第二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基础
    1 任督脉循行
    2 任督二脉的生理病理特点
        2.1 任脉生理功能
        2.2 任脉病理特点
        2.3 督脉生理功能
        2.4 督脉病理特点
    3 任督二脉腧穴应用规律
        3.1 任脉腧穴应用
        3.1.1 呼吸系统疾病
        3.1.2 消化系统疾病
        3.1.3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3.1.4 郁证
        3.1.5 阴寒病症
        3.2 督脉腧穴应用
        3.2.1 外感表证
        3.2.2 情志病症
        3.2.3 五官疾病
        3.2.4 神志病症
第三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整理研究
    1 针刺外治法
        1.1 毫针疗法
        1.1.1 针刺角度
        1.1.2 针刺补泻手法
        1.2 火针疗法
        1.3 放血疗法
        1.3.1 三棱针放血法
        1.3.2 ?针放血法
        1.4 禁灸刺腧穴
        1.5 小结
    2 艾灸疗法
        2.1 艾久壮数
        2.2 艾灸顺序
        2.3 督脉艾灸疗法
        2.4 任脉艾灸疗法
        2.4.1 神阙隔盐灸
        2.4.2 神阙隔蒜灸
        2.4.3 神阙隔葱灸
        2.4.4 神阙隔附子饼灸
        2.4.5 神阙隔药物灸
        2.5 小结
    3 熨法
        3.1 药熨法
        3.1.1 蒸煮熨法
        3.1.2 火炙熨法
        3.1.3 炒熨法
        3.1.4 熨斗火熨法
        3.1.5 贴熨法
        3.1.6 熨脊法
        3.2 艾熨法
        3.3 葱熨法
        3.3.1 炒葱熨法
        3.3.2 熨斗火葱熨法
        3.4 盐熨法
        3.5 蛋熨法
        3.6 热熨法
        3.7 牛屎熨法
        3.8 榆树皮灸熨法
        3.9 小结
    4 敷法
        4.1 药物敷法
        4.1.1 涂敷法
        4.1.2 调敷法
        4.1.3 贴敷法
        4.1.4 撒布法
        4.2 非药物敷法
        4.3 小结
    5 贴法
        5.1 膏贴法
        5.2 饼贴法
        5.3 缚贴法
        5.4 小结
    6 摩法
        6.1 药物摩法
        6.1.1 膏摩法
        6.1.2 丸摩法
        6.1.3 涂摩法
        6.2 非药物摩法
        6.3 小结
    7 其他外治法
        7.1 爪法
        7.2 点法
        7.3 揉法
        7.4 刮痧法
        7.5 导引
        7.5.1 导引养生
        7.5.2 导引疗疾
        7.6 小结
第四部分 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应用规律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入库标准
        2.2 剔除标准
        2.3 文献管理
    3 研究结果
        3.1 任督二脉外治法用药规律分析
        3.2 任督二脉外治法常见病种分析
        3.3 任督二脉外治法常用腧穴统计
        3.3.1 神阙穴
        3.3.2 关元穴
        3.3.3 百会穴
        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中医学术流派的认识
    1.2 八桂骨伤流派的概念及特点
        1.2.1 概念
        1.2.2 特点
    1.3 八桂骨伤流派与岭南骨伤流派间的联系
2 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形成、发展
    2.1 八桂骨伤流派的源流
    2.2 八桂骨伤流派的形成
        2.2.1 八桂骨伤医家对中医理论研习
        2.2.2 骨伤诊疗技术的学习与积累
        2.2.3 八桂骨伤流派崭露头角
    2.3 八桂骨伤流派的发展
        2.3.1 临床经验的整理
        2.3.2 理论的创新
        2.3.3 临床研究
        2.3.4 实验的研究
        2.3.5 韦以宗教授整脊一脉的形成
        2.3.6 八桂韦氏骨伤学术流派的创立
    2.4 八桂骨伤流派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2.4.1 八桂骨伤历史的沉淀
        2.4.2 国家政策的支持
        2.4.3 复杂的疾病对诊疗技术提高的要求
        2.4.4 八桂骨伤医家的创新精神
3 八桂骨伤流派医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贡献
    3.1 陈善文及主要贡献
        3.1.1 发明制剂,疗效显着
        3.1.2 培育人才,薪火相传
    3.2 粱锡恩及主要贡献
        3.2.1 发明制剂,效果非常
        3.2.2 谆谆教导,培养人才
    3.3 李桂文及主要贡献
        3.3.1 潜精研思,硕果累累
        3.3.2 遵循古训,创立新法
        3.3.3 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3.3.4 医案举隅
    3.4 朱少廷及主要贡献
        3.4.1 编撰论着,启发后学
        3.4.2 勇于探索,创立新法
        3.4.3 勤勉育人,桃李芬芳
        3.4.4 医案举隅
    3.5 韦以宗及主要贡献
        3.5.1 编撰论着,启发后学
        3.5.2 创立新说,填补空白
        3.5.3 不辞辛劳,培养人才
        3.5.4 医案举隅
    3.6 韦贵康及主要贡献
        3.6.1 发明专利,除切疾苦
        3.6.2 刮摩淬励,启发后学
        3.6.3 孜孜不倦,刻苦专研
        3.6.4 培育人才,储备力量
        3.6.5 医案举隅
4 八桂骨伤的学术特色
    4.1 尊崇古法,内外结合
    4.2 主辅相调,疗效显着
    4.3 不泥于古,探寻新法
    4.4 道地药材,活用临床
5 八桂骨伤流派的学术成就及影响
    5.1 培养八桂骨伤人才
    5.2 丰富中医骨伤内容
    5.3 奠定八桂骨伤地位
    5.4 地区及国际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基于股四头肌有限元模型的推拿揉法生物力学参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推拿揉法力学参数的测定
    1 研究设备
        1.1 ZTC-I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试系统
        1.2 计算机工作站
    2 研究对象——测试者的选择
    3 研究方法
        3.1 ZTC-I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试系统简介
        3.2 揉法力学参数数据采集及存储
        3.3 揉法力学参数数据分析与统计
    4 研究结果
        4.1 峨眉伤科疗法流派三种揉法力学参数
        4.2 骨伤推拿流派三种揉法力学参数
        4.3 小儿推拿流派三种揉法力学参数
        4.4 三个流派三种揉法力学参数对比
    小结
第二部分 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1 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1 研究内容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结果
    2 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2.1 有限元计算程序的验证
        2.2 股四头肌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小结
第三部分 揉法对股四头肌模型应力、应变研究
    1 研究设备
        1.1 研究模型
        1.2 计算机工作站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情况
        2.2 分析指标及测量方法
        2.3 统计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峨眉伤科疗法流派揉法应力、应变
        3.2 骨伤推拿流派揉法应力、应变
        3.3 小儿推拿流派揉法应力、应变
        3.4 三个流派揉法应力、应变对比
    小结
讨论
    1 中医学对推拿揉法的认识
    2 揉法与手法手法“十字决”
        2.1 揉法与手法之“持久”
        2.2 揉法与手法之“有力”
        2.3 揉法与手法之“均匀”
        2.4 揉法与手法之“柔和”
        2.5 揉法与手法之“深透”
    3 模拟揉法工况说明及生物力学分析
    4 三种流派揉法特点
    5 有限元模型研究意义
        5.1 软组织建模方法
        5.2 肌肉的生物力学特性
        5.3 软组织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
        5.4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5.5 有限元分析法原理及其优劣
        5.6 本研究所建立股四头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特点及意义
    6 推拿作用力量化与规范化的思考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2: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家传伤科推拿手法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筋伤理论探讨退行性腰椎失稳的力学、病理学机制及手法干预研究[D]. 谢瑞.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
  • [2]向心或离心不同方向推大肠经治疗实秘型小儿便秘的疗效对比观察[D]. 凌春燕.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3]脊柱微调正骨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临床研究[D]. 孙素鹏.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罗才贵教授“罗氏勾点手法”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经验[J]. 袁强,龚萌,金龙,钱俊辉. 四川中医, 2020(10)
  • [5]论津沽珍本《正骨秘法》挖掘整理对后世津沽伤科推拿的贡献[J]. 马菲,李华南,张玮,骆雄飞,董桦,王金贵,赵毅. 天津中医药, 2020(08)
  • [6]中医脏腑推拿流派现状初探[J]. 华海洋. 河南医学研究, 2020(21)
  • [7]峨眉伤科流派手法干预膝骨关节炎患者间充质干细胞关节腔内注射后迟发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 李文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中医古籍中任督二脉外治法的理论研究[D]. 陆倩影.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9]八桂骨伤流派的整理研究[D]. 裴以禄.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基于股四头肌有限元模型的推拿揉法生物力学参数研究[D]. 万义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家庭外伤推拿技术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