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造教育转变“后进”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余云露[1](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冯哲原[2](2019)在《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班级中往往存在一部分学习成绩落后、行为懒散、学习态度消极的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后进生。后进生的存在对于班风、学风的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对后进生进行有效转化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缺乏是后进生形成的重要原因。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是后进生转化问题的重要突破口。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游戏已经渐渐地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而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寓教于乐”理念的提出,使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关注,它的娱乐性和教育性相结合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有重要的理论、实践意义。本研究首先阐述了游戏化教学和后进生转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理论基础,界定了相关概念。通过问卷和访谈调查了后进生的学习现状。针对后进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内容理解困难、课堂参与度低等问题,将游戏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支持教学的重要手段,以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把游戏和教学有机结合,以初中物理为学科背景,研究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最后,选取上海市某初中八年级3个自然教学班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发现游戏化教学能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参与度。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侯高岚[4](2003)在《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发展不平衡、后进国家赶超先进国家的历史,其理论依据是后发优势理论。较早研究后发优势理论的是美国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但他的研究是在英国以及欧洲大陆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史的延长线上展开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比英国工业化起步时间较晚、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欧洲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历史变迁,尤其是二战后,一批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并实现了工业化赶超,格申克龙“后发优势说”不能完全解释这些现象,亟待发展和完善。本文关于后发优势和经济赶超理论的研究,时间段截取二战后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以先进国家作为对比和参照,目的是为当今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中国赶超发达国家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对象以实现了工业化赶超的日本和“亚洲四小”为重点,同时涉及前苏联、东欧、拉美、东盟、以及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了保证理论框架的完整性,本文没有采用先阐释理论、再进行案例分析的论证方法,而是将事实和案例揉进理论分析的过程中,使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战后发展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及其克服的办法,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赶超发达国家,由于时代的限制,讨论得很少。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关于经济赶超的研究也开始增加,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国别研究不胜枚举。然而,对于经济赶超的理论依据——后发优势的确切内涵似乎从未给予过清楚阐释:关于后进国家实施经济赶超的一般规律性研究也并不多见。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先进国家的赶超,首要条件是克服自身劣势、突破传统社会的束缚。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史学家罗斯托就提出了“起飞”理论。起飞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国要实现经济起飞,应主要依靠内部资源积累和自身动力。但是,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世界体系中,后进国家如果仅仅依靠自身内部资源的积累而希望尽快实现经济起飞将十分困难。通过对后发优势的概念解析以及经济赶超一般规律的剖析,我们得出的一个结论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快速的经济起飞并最终实现赶超目标,除了主要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外,还必须借助外部动力;而借助外力是有风险的,只有将外部动力转化为内部动力,才能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为经济追赶提供持续的可靠动力。 本文前三章是关于后发优势的理论分析,通过分析构建起作为经济赶超理论依据的后发优势理论的框架,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和构建经济赶超理论奠定基础。第四章到第七章是关于经济赶超规律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关于经济赶超一般规律的研究揭示了后进国家进行经济赶超的战略性框架,是对后发优势理论的具体应用。 第一章在后发优势的理论溯源中,着重理论分析。由于后发优势理论是关于落后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首先从发展理论的渊源追溯后发优势理论渊源,比较了“后发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的异同;由于后发优势理论还是关于后进国家加快经济增长的问题,在分析增长理论的演进中,比较了“后发优势理论”与“经济趋同假说”;由于本文关注的是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利用后发优势进行经济赶超的问题,因而,有必要从后发优势视角透视发展经济学的演化,从而把握发展经济学的内涵;最后,关于后发优势理论的溯源和分析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跨越的理论,从中探求后发优势理论的精髓。 第二章通过将后发优势物化到生产要素中,将其具体化为后进国家所拥有的“资源优化”、“技术跨越”和“制度捷径”的有利形势,后发优势内涵得以扩展和精确化,使我们能够全方位、多元化地构建和发掘后发优势,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在经济追赶过程中能够始终把握最为本质和根本的赶超途径和手段。 第三章通过进一步抽象出各生产要素后发优势的共同特征,进一步分析后发优势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具有哪些性质;作为一种动态优势,其演化规律是什么;作为一种系统优势,其作用(实现)机制和构建(构筑)机制是什么。 第四章通过构造“飞船模型”模拟和阐释后进国家利用后发优势实施经济赶超的过程。由于赶超概念的基本内涵是“追赶”和“超越”,追赶建立在构筑和利用后发优势的基础上,超越则有赖于不断提升原有的后发优势并创造出新的后发优势;就赶超的基本规律而言,赶超过程也就是后发优势构筑、实现和提升的过程。 第五章通过对经济赶超的行为分析揭示后进国家构筑后发优势的特征。后发优势的构筑过程实质是资本积累的过程。社会资本积累是经济赶超的基础,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赶超的前提,物质资本积累是经济赶超的工具和途径。可见,物质资本积累的过程是经济赶超本身,经济赶超能否得以实现的关键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尤其是作为基础性的社会资本的积累。 第六章通过对经济赶超的制度分析例证实现后发优势的制度保障。重点剖析“苏联模式”的衰退性特征以及‘旧本模式”的追赶性特征;并对拉美、东亚以及苏东国家的市场化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案例分析证明,实现后发优势的制度保障是市场经济体制;要通过经济市场化实现后发优势,必须使后发
严丹[5](2014)在《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中职英语“后进生”问题及其转化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各方面能力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国职业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英语教学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长久以来的“老大难”问题,尽管经历了不少教学改革尝试,却鲜有突破。当前,中职英语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在其对正确的理论指导甘之若饴的现状下,多元智能理论的日益成熟及前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为中职英语教学带来了希望。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趣味性,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培养学生,尤其是提高“后进生”的英语学习成效,最终切实增强英语教学效果,这是中职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苦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而多元智能理论则给予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和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并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及其对转化“后进生”的推进作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论价值促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智能结构的重新审视,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建评价体系,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质量。本研究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中等职业英语教学中,通过从多元智能视角重新审视“后进生”并结合中职英语“后进生”的成因,探索研究有效的“后进生”转化策略,旨在转变教师和学生只关注缺点的消极思维模式,建立以发现学生个体具备的“闪光点”为基础,鼓励发挥其智能优势并带动智能弱势发展为导向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并达成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了论题的提出、国内外对于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现状以及本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在叙述多元智能理论基本内容的基础上,以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重新审视英语“后进生”并分析了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中职英语“后进生”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对中职英语“后进生”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其成因;第四章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及评价过程几方面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英语“后进生”转化的实施策略;第五章依据实施策略进行了英语“后进生”个案转化并记录了其转化实施过程;第六章对本文进行总结。
张孟月[6](2020)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后进生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高考背景下,在学生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选考和学考的新形势下,主要研究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后进生。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政教师在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肩上有责任更有义务做好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思想政治课重燃新的生机。本人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五年,后进生问题一直是我研究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所在的湖北省正式开始新高考改革,这一年我正好作为第一批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课后对学生的走访谈话,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形成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原因及转化策略的一些思考。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四项内容。首先是研究依据和意义,介绍选这个题目的依据,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其次是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法,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的研究做一个概括总结,再通过研究现状评述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再次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是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中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论文的写作界定清楚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主要从学生、教师、学科、家庭四个方面多角的寻找原因。第四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针对原因找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但在上述策略中,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在后进生转化中担任主要角色,所以本文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更侧重于当前教师应该怎么办,新高考中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考、选考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新时代下,要增强教师的教学情怀;教学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因此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后进生同学,要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最后在家长家庭教育的配合下逐步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第五部分是结语,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我们探索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直面,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探索,要有信心更要有毅力。最后第六部分是参考文献和致谢。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在新高考中探索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科目在新高考中逐步改变现状,为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育人打开一扇窗,让思想政治教师在新高考的路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希望。
邹晓云[7](2020)在《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结合部小学开始出现,并由于所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的复杂性,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城乡结合部小学,往往存在外来务工子女多、留守儿童子女多、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家长对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等现象,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班级里待优生较多。转化待优生成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亟待解决又深感棘手的工作。为此,本研究选择烟台市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作为研究地点,以该学校成功转化待优生的班主任为个案考察对象,通过访谈法收集了四个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在对这些案例进行整理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策略,以便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提供参考。本研究具体分析了城乡结合部小学四个班主任成功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发现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有效的策略为:(1)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着作汲取待优生转化的思想;(2)对待学生公正而严格,对学生充满信任;(3)把握城乡结合部小学待优生的特点,做到全面了解学生;(4)通过观察、谈话、家访等渠道寻找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5)通过自我反思寻求待优生转化的有效方法,如采取作业分层、坚持正面引导、利用榜样的影响力量等;(6)积极利用家校合作进行转化。案例中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所采用的策略既有共同之处又有相异之处,这恰恰反映了每个待优生呈现特点和形成原因的不同。因而,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并无定法,班主任对待优生的积极转化有赖于他们深入学生内心,根据学生身上的特点和原因去寻找适合的方法进行因材施教。
苏甫[8](2014)在《基于后发优势的中国追赶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现出泾渭分明的苦乐不均。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或者在“贫困陷阱”面前艰难挣扎,或者在“中等收入陷阱”面前踯躅不前,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世界经济史上总有个别“成绩优异”的国家能够逆势而上,不仅成功经济追赶的时间比先发国家要短,而且在追赶的过程中本身也进入持续增长的良性循环。自凡勃伦和格申克龙等学者做出开创性研究以来,后发优势就是一国追赶战略的重要理论支撑。本文即以后发优势理论为视角,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及对发达国家的经济追赶。与当前大多数研究不同的是,本文跳出了后进国家技术追赶或FDI溢出效应等单一视界,而将发展中国家的结构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作为一个整体。本文也关注各种后发优势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并在后发优势的理论框架下梳理和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变迁过程。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正是这五种后发优势的协同作用,中国才得以实现持续、快速的追赶绩效。后发优势的核心理念是学习,这在中国领导人的经济建设方针中不断体现和强调。作为研究的起点,本文首先对中国经济追赶的结构性变化和增长动力进行经验分析。以1992年、1997年为节点,我们可以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经济追赶划分为三个阶段,追赶能力呈现依次加强的趋势。增长动力的经验分析表明,资本积累、人力资源、结构转变、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解释力。我们判断,中国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持续追赶的趋势,正是因为在资本积累、人力资源、结构转变、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方面具有相比成熟经济体而言的优势地位,由此引出资本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结构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的理念。结构后发优势表现在,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具有更大的结构转变空间,生产要素向高生产率部门的再配置可以为经济增长带来额外的收益。工业化推动下的结构转变过程是中国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更快的重要推动力。我们将中国发挥结构后发优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中结构转变对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在1978-1986、1992-1997和2003-2012年三个阶段里较高。在经历90年代末城市国有部门战略调整带来的阵痛期以后,结构后发优势为新千年以来的快速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人力后发优势的基础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廉,另一方面也在于发达国家具有知识的溢出效应,发展中国家对教育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获得比发达国家更高的收益。中国利用人力后发优势最显着的成效就是出口贸易总量不断扩大,并且逐步成为全世界的制造工厂。中国加入WTO以后,人力后发优势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技术后发优势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只需要付出极小的代价就可以引进外来科学技术运用于本国的生产活动,缩小与国际技术前沿的差距。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挥技术后发优势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80年代前期和中期,中国技术发展路线是对计划经济时期的矫正和在开放环境下对发挥技术后发优势的摸索;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国技术发展是以引进和模仿外来技术为主;从90年代末开始,中国加快了从模仿到创新的技术追赶路线转变的步伐。资本后发优势的理论基础是资本报酬递减的规律,这样,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回报率更高,国际资本将流向发展中国家并促进后者的经济增长。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往往拥有更高的投资率,这部分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在起飞阶段经常会采取国有化和强制性的资本积累方式,高投资率的背后可能是低下的生产效率和投资回报。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论可以判断,至少从9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中国的高投资现象和外商资本的不断涌入是具有高投资回报率的微观基础的。我们利用省际面板数据也发现,以1997年为分水岭,中国资本积累的模式出现明显差异,资本积累的替代性制度安排逐渐正让位于稳健性制度安排。制度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可以学习、模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由此避免先发国家有效制度形成所需要付出的不断试错的高昂代价,从而节约经济发展的时间成本和创新空间。为了达到追赶绩效最优化的目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早期有利于落后国家经济追赶的替代性制度安排到了发展的后期就不再适宜,政府必须适时考虑将替代性制度转向稳健型制度,也就是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和以创新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追赶政策,否则将陷入一个非收敛的均衡陷阱。本文在制度后发优势的框架下解释90年代末国企改革的逻辑,制度变迁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在这一转变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在五种后发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系统性后发优势战略的理念,发展中国家的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套机制,使结构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技术后发优势、资本后发优势和制度后发优势的发挥纳入到与经济追赶良性互动的循环体系内。本文将中国借用后发优势的追赶战略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准备期、调整期和巩固期。以90年代末和新千年初为转折点,中国经过国企战略调整和加入WTO,后发优势战略步入巩固期。本文也对中国经济追赶中各种后发优势的贡献进行了经验分析,在90年代末以来,结构后发优势、人力后发优势和教育的人力资本后发优势发挥了最显着的作用。本文最后详细比较了基于后发优势的追赶战略与赶超战略以及比较优势战略的区别,并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建议。
陈蕾[9](2011)在《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且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能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等问题日益暴露并成为人类发展的拦路石。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以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科技创新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及改变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新动力,世界各国都试图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约束,从而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科技创新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成为各国和地区获取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世界各国都开始认识到自主创新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提高区域竞争力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作用,并通过积极主动的计划、措施和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的实施。当代世界的竞争最终演变成了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特征使得区域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经济区域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区域经济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代人的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世界瞩目的高速发展,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拥有了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也要看到,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少,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成果转化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等等。这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历史和现实都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不是买来的,一个国家要想从根本上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大批的自主知识产权,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型增长,并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领战略制高点、主动权。为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全局、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做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而自主创新的区域化研究对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真正落实具有重要意义。用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思想来研究区域自主创新问题,对把握区域自主创新各构成要素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的整体状态和运行绩效起着很关键的指导作用。然而,目前国内一些关于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缺乏对其构成要素互动关系的研究,比较片面,不够完整,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也比较匮乏。因此,对全国及各地区的自主创新现状及能力评价进行广泛、深入和科学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就是基于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全文共分为八章。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和路径以及结构安排、文章的创新和不足等内容。第2章,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分别从古典经济学家的技术进步思想、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技术进步理论、经济地理学中的创新思想、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以及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对创新系统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同时回顾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对相关理论的最新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学术界的相关观点进行了简要综述。第3章,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本章主要在对我国学者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进行总结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对区域自主创新概念、内涵和构成的理解。从创新系统构成的角度,分别对区域自主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行为特征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阐明了区域自主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的作用,作为后续研究的铺垫。第4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现状及特征研究。在第3章基本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总体的投入-产出情况、区域自主创新各个主体自主创新的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描述,从而对各个创新主体在自主创新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环境的发展现状进行宏观的把握,为下一步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提供现实依据。第5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本章在上述几章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和构成进行了明确。从创新系统构成的角度,为突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区域自主创新环境、运行机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作用,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载体能力和创新支撑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系统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目的在于从创新系统角度分别考察区域自主创的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创新能力、创新服务能力、创新支撑能力以及区域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不包括西藏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集成评价,将各省级区域按其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划分为领先型区域、优势型区域、潜力型区域和后进型区域。第6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分析。在第5章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集成评价基础上,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当前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根据对各省级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分类,对不同类型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和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为下文相应对策措施的提出提供实践指导。第7章,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对策研究。在以上各章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现状以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提出了总的对策和措施;此外,针对不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分类的对策和措施,试图为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提供有指导意义的建议。第8章,结论。对整篇文章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可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和可能。
赵癸萍[10](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二、创造教育转变“后进”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造教育转变“后进”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后进生 |
2.1.2 游戏化教学 |
2.2 文献综述 |
2.2.1 后进生相关问题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后进生相关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
2.2.3 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 |
2.2.4 关于游戏化教学的国内研究现状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2.3.2 多元智能理论 |
2.3.3 沉浸理论 |
2.3.4 皮亚杰游戏理论 |
第3章 游戏化教学设计 |
3.1 后进生学习现状调查 |
3.1.1 问卷的设计 |
3.1.2 学生基本情况 |
3.1.3 学习兴趣情况 |
3.1.4 学习动机情况 |
3.1.5 学习习惯情况 |
3.1.6 学习环境情况 |
3.1.7 后进生学习现状访谈调查 |
3.1.8 后进生学习现状分析 |
3.2 课程与教材分析 |
3.3 教学资源分析 |
3.4 游戏化教学设计原则 |
3.4.1 适应性原则 |
3.4.2 平衡性原则 |
3.4.3 主体性原则 |
3.4.4 目的性原则 |
3.5 基于ADDIE的游戏化教学设计 |
3.5.1 教学目标设计 |
3.5.2 教学内容设计 |
3.5.3 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 |
3.5.3.1 “情境-认知”模式 |
3.5.3.2 “情境-认知-情境-建构”模式 |
3.5.3.3 “问题-情境-探究”模式 |
3.5.4 游戏活动设计 |
3.5.5 教学评价设计 |
3.6 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 |
3.6.1 关于“低”的策略 |
3.6.2 关于“勤”的策略 |
3.6.3 关于“多”的策略 |
3.6.4 关于“快”的策略 |
第4章 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中的实践 |
4.1 实验对象分析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无关变量控制 |
4.2.3 实验评价工具 |
4.3 游戏化教学的实施 |
4.4 教学设计案例 |
4.4.1 “情境-认知”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
4.4.2 “问题-情境-探究”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
4.4.3 “情境-认知-情境-建构”模式教学设计案例 |
第5章 游戏化教学实验结果分析 |
5.1 评价设计 |
5.2 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5.3 学习兴趣分析 |
5.4 后进生对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 |
5.5 使用意愿分析 |
5.6 课堂参与度分析 |
5.7 实施效果和原因分析 |
5.8 反思和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创新之处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学生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游戏化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3 学生课堂参与度评价量表 |
附录4 访谈提纲 |
致谢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后发优势理论溯源与分析 |
第一节 从比较优势理论到后发优势理论 |
第二节 从“后发优势说”到“经济趋同假说” |
第三节 从后发优势视角看发展经济学的演化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跨越的理论 |
第二章 后发优势概念解析 |
第一节 后发优势内涵与类型 |
第二节 资源优化内涵 |
第三节 技术跨越内涵 |
第四节 资度捷径内涵 |
第三章 后发优势性质、演化规律及机制分析 |
第一节 后发优势的性质和演化规律 |
第二节 后发优势机制分析 |
第四章 经济赶超模型化及动力研究 |
第一节 后发优势理论与飞船模型 |
第二节 经济赶超的动力机制 |
第三节 东亚赶超模式解析 |
第五章 经济赶超的行为分析:资本积累与后发优势构筑 |
第一节 经济赶超与资本积累 |
第二节 东亚资本积累模式 |
第六章 经济赶超的制度分析:市场化与后发优势实现 |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衰退性特征及其崩溃 |
第二节 “日本模式”的追赶性特征及其演变 |
第三节 发展中经济市场化的国际比较 |
第七章 经济赶超的可持续性分析:信息化与后发优势提升 |
第一节 后发优势提升与自我持续性增长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东亚后发优势提升 |
第三节 新经济与东亚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八章 中国经济赶超战略 |
第一节 中国后发优势之构筑:以人为本 |
第二节 中国后发优势之实现:改革开放 |
第三节 中国后发优势之提升:跨越式发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中职英语“后进生”问题及其转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2 多元智能理论看英语“后进生”——审视学生素质的全新视角 |
2.1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1 智能的界定 |
2.1.2 智能的种类 |
2.1.3 智能的本质 |
2.2 多元智能理论看英语“后进生” |
2.2.1 多元智能理论看待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2.2.2 传统教育观与传统智能观中的英语“后进生” |
2.2.3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后进生” |
2.3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中职英语“后进生”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1 多元智能理论为因材施教提供了理论依据 |
2.3.2 多元智能理论为“后进生”带来了希望 |
2.3.3 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
2.3.4 多元智能理论促进教学模式转变 |
2.3.5 多元智能理论促进学生评价机制转变 |
3 广州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后进生”的现状和分析 |
3.1 中职英语“后进生”的基本情况 |
3.2 中职英语“后进生”的成因分析 |
3.2.1 非智力因素 |
3.2.2 学校和教师因素 |
3.2.3 环境因素 |
4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转化英语“后进生”的实施策略 |
4.1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教学理念 |
4.1.1 “后进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
4.1.2 鼓励教育 |
4.1.3 转变评价观 |
4.2 多元智能理论融入教学过程 |
4.2.1 针对“后进生”多元智能特点实施教学方法多元化 |
4.2.2 针对“后进生”多元智能特点弹性分组教学 |
4.3 针对“后进生”多元智能特点结果评价多元化 |
4.3.1 评价内容多元化 |
4.3.2 评价方式多元化 |
4.3.3 评价主体多元化 |
5 英语“后进生”个案转化 |
5.1 被试对象的选择及基本情况 |
5.2 转化实施过程 |
5.2.1 走进“后进生”情感世界,培养学习兴趣 |
5.2.2 帮助“后进生”树立多元智能观,建立自信心 |
5.2.3 根据多元智能特点学习英语 |
5.2.4 结合“后进生”的智能优势,实施多元化评价 |
5.3 转化结果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后进生概念的概括 |
二、本篇论文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概念的界定 |
(一)界定时,要抛开“差生”的提法 |
(二)界定时,要以人性化的观点来看待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学科特点 |
(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多呈现浅阅读状态 |
(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原理理论理解呈现碎片化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不背书或死记硬背现象严重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对思想政治课本身缺乏兴趣 |
(五)与语数外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相对较易 |
第二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 |
一、学生自身因素 |
(一)学考和选考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认知偏差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习惯差,学习信心不足 |
(三)走班教学中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自制力差,易受干扰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低效、方法素质有待提高 |
(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
(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力素养有待提高 |
三、学科面临新高考,高中思想政治课地位尴尬,选考人数最少 |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成为新高考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 |
(二)学考制度下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 |
(三)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难度增加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社会地位尴尬 |
四、家庭教育不重视高中思想思想政治科目,过分溺爱 |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 |
一、针对学考、选考合理制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处理好与学考、高考目标要求的关系 |
二、精心安排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
(一)对于一些后进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运用 |
(三)合理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 |
(一)同堂异构 |
(二)同课异构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 |
(一)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读书 |
(二)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质疑 |
(三)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共鸣 |
五、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情怀 |
(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
(二)思维要新 |
(三)视野要广 |
(四)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
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 |
(一)实行行政班主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师共同负责制 |
(二)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小组管理负责制 |
(三)建立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支撑系统 |
七、难得糊涂——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
八、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 |
(一)牢固基础,善于联系,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建立体系,灵活应用 |
(二)重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审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
九、转变态度——家庭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
(一)待优生内涵 |
(二)待优生分类 |
(三)待优生特点 |
(四)产生问题的原因 |
(五)待优生转化的策略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城乡结合部 |
(二)待优生 |
五、理论基础 |
(一)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
(二)学生主体发展观 |
六、研究的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案例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案例研究的定义 |
(二)亲历案例研究 |
二、研究点的选取与背景 |
(一)抽样方法与研究点的选取 |
(二)研究地区D镇的背景介绍 |
(三)研究学校生源情况的背景介绍 |
三、访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访谈法 |
(二)访谈的主要阶段 |
四、研究的可靠性与研究伦理 |
(一)研究的可靠性 |
(二)研究伦理 |
第二章 案例分析 |
一、Z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在阅读教育名着中领悟信任的力量 |
2.全面深入理解学生的表现和原因 |
3.重新认识单一说教方式的不足 |
4.注重与学生内心世界的沟通 |
5.有目的地提供同学间交往的方法与机会 |
6.帮助父母更好地表达对孩子的爱 |
7.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任务分层 |
(三)案例反思 |
二、Y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注意不用语言伤害学生 |
2.深入分析学生表现背后的原因 |
3.帮助学生解决实质上的问题 |
4.沙盘游戏协助学生恢复心理健康 |
5.鼓励学生交朋友并给予具体的方法指导 |
6.化解学生对老师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学会感恩 |
7.促进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并学会正确解决困难 |
(三)案例反思 |
三、J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帮助家长认识和反思家庭教育中的问题 |
2.引导学生学会坚持 |
3.关注学生学习伙伴,指导学生交往 |
4.树立学习目标,恩威并施,以鼓励为主 |
5.制定班级制度,在班集体中转化待优生 |
6.发挥家委会的正面力量与家长沟通合力关注学生成长 |
(三)案例反思 |
四、M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背景 |
(二)案例分析 |
1.在阅读教育名着中领悟情感引导的力量 |
2.认真分析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 |
3.放大优点,委以“重任”,增强待优生的自信 |
4.对待优生寄予厚望,让他在自我实现中获得成功体验 |
5.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
6.有章可循,让学生尽快理解老师 |
7.给予特殊学生适当关爱 |
(三)案例反思 |
第三章 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策略 |
一、通过阅读教育理论着作汲取待优生转化的思想 |
二、对待学生公正、严格,对学生充满信任 |
三、把握城乡结合部小学待优生的特点,做到全面了解学生 |
四、多渠道寻找学生发展中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 |
五、进行待优生转化方法的自我反思 |
六、积极利用家校合作进行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后发优势的中国追赶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次 |
表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后发优势理论的介评 |
一、早期后发优势观点评述 |
二、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后发优势观点 |
三、后发优势的演化观点 |
四、后发优势的国内研究 |
五、后发优势理论简评 |
第三节 研究的目标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的目标 |
二、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中国经济追赶的回顾与增长动力分析 |
第一节 后发优势战略和中国经济追赶的历史回顾 |
一、发展战略的分类 |
二、追赶战略的历史回顾 |
第二节 中国经济追赶绩效的总体考察 |
一、经济追赶的总体描述 |
二、中国经济追赶的自回归模型及断点检验 |
第三节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经验分析 |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准备 |
二、结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结构与人力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结构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一、结构转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二、结构后发优势的内涵 |
三、从中国经验看结构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 |
第二节 人力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一、发展中国家人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
二、人力后发优势的内涵 |
三、从中国经验看人力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与资本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技术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一、技术后发优势的内涵 |
二、技术后发优势的实现机制 |
第二节 资本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一、资本后发优势的内涵及相关争论 |
二、投资率随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实证检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适宜制度的选择及制度后发优势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制度后发优势的内涵 |
一、制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及国内研究的简评 |
二、制度后发优势的内涵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适宜制度选择 |
一、起飞阶段的替代性制度安排 |
二、适宜制度选择的一个理论框架 |
三、中国发挥制度后发优势的实践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性追赶战略的构建及中国利用后发优势的经验分析 |
第一节 利用五种后发优势的系统追赶战略的构建 |
一、系统性后发优势的理论性描述 |
二、系统性后发优势战略的中国经验 |
第二节 中国对发达国家经济追赶的经验分析 |
一、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二、估计结果 |
三、结论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补充 |
一、本文的主要结论 |
二、再论追赶战略与赶超战略及跟随战略的区别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9)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现实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路径 |
1.4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5 本文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1.5.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1.5.2 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
2 创新系统相关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 |
2.1 "创新"的相关理论 |
2.1.1 古典经济学家的技术进步思想 |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技术进步 |
2.1.3 经济地理学中的创新 |
2.1.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2.1.5 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
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2.1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溯源 |
2.2.2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观点 |
2.3 区域创新系统 |
2.3.1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
2.3.2 区域创新系统的类型 |
2.3.3 组织结构及功能 |
2.3.4 实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区域自主创新的基本问题研究 |
3.1 我国学者对区域自主创新的研究综述 |
3.1.1 自主创新 |
3.1.2 区域自主创新 |
3.1.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
3.2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及实现形式 |
3.2.1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涵 |
3.2.2 区域自主创新实现形式 |
3.3 区域自主创新中主体要素的行为特征 |
3.3.1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企业 |
3.3.2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高校和研究机构 |
3.3.3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中介服务机构 |
3.3.4 区域自主创新中的政府 |
3.3.5 区域自主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联系 |
3.4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 |
3.4.1 区域自主创新的内部运行机制 |
3.4.2 区域自主创新运行的外部环境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现状及特征研究 |
4.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的总体投入-产出现状及特征 |
4.1.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资源投入 |
4.1.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成果产出 |
4.2 我国各区域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现状及特征 |
4.2.1 企业 |
4.2.2 高校和研究机构 |
4.2.3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
4.2.4 政府 |
4.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环境的现状及特征 |
4.3.1 基础设施环境 |
4.3.2 宏观经济环境 |
4.3.3 金融环境 |
4.3.4 政策、制度和法律环境 |
4.3.5 教育环境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研究 |
5.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概述 |
5.1.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概念的理解 |
5.1.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 |
5.2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
5.2.2 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3 评价指标的选取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4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5 评价方法 |
5.3 基于多层次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 |
5.3.1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析 |
5.3.2 高校和研究机构自主创新能力的因子分析 |
5.3.3 创新载体能力的因子分析 |
5.3.4 创新支撑能力的因子分析 |
5.3.5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因子分析 |
5.4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 |
5.4.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各构成要素的聚类分析 |
5.4.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集成聚类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特征分析 |
6.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特征 |
6.1.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整体偏低,各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
6.1.2 各区域在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上发展并不协调 |
6.1.3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
6.1.4 区域自主创新网络基本形成,但各构成要素之间缺乏互动 |
6.1.5 不同类型区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特征 |
6.2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
6.2.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特征 |
6.2.2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
6.3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
6.3.1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
6.3.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
6.4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
6.4.1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
6.4.2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
6.5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及评价 |
6.5.1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特征 |
6.5.2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7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战略对策研究 |
7.1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 |
7.1.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7.1.2 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建设及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基本思路 |
7.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国际经验 |
7.2.1 美国 |
7.2.2 日本 |
7.2.3 韩国 |
7.3 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和措施 |
7.3.1 加大区域自主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投入结构 |
7.3.2 鼓励企业成为区域自主创新主体,提高其自主创新能力 |
7.3.3 发挥高校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和知识创造中的主力作用 |
7.3.4 加强区域自主创新平台的基础载体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 |
7.3.5 建立健全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机制,完善区域自主创新环境 |
7.3.6 深入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力资源的培养 |
7.4 我国各类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
7.4.1 领先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4.2 优势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4.3 潜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4.4 后进型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四、创造教育转变“后进”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游戏化教学在后进生转化中的实践研究[D]. 冯哲原.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后发优势理论分析与经济赶超战略研究[D]. 侯高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5]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中职英语“后进生”问题及其转化策略[D]. 严丹. 四川师范大学, 2014(01)
- [6]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张孟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7]城乡结合部小学班主任转化待优生的案例研究[D]. 邹晓云. 鲁东大学, 2020(01)
- [8]基于后发优势的中国追赶战略研究[D]. 苏甫. 武汉大学, 2014(07)
- [9]基于创新系统的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及提升对策研究[D]. 陈蕾. 东北财经大学, 2011(06)
- [10]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