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马红芳[1](2021)在《肝片吸虫对奶牛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及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试验选择济南地区3个奶牛场中5头感染肝片吸虫的奶牛和5头健康奶牛为试验动物,对感染肝片吸虫的奶牛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探讨。[方法]通过对奶牛体温、呼吸、心率和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的测定来观察奶牛机体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对血清中血糖、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测定来观察肝片吸虫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感染肝片吸虫的奶牛体温、呼吸和心跳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升高,血液红细胞总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清中血糖、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含量与健康组相比显着升高。[结论]肝片吸虫对奶牛的生理和生化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王家培[2](2021)在《小香羊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药苦楝对其防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香羊为贵州地方特色山羊品种,由于肉嫩味香而鲜,深受消费者青睐,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雷山县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有利于寄生虫生长,这些寄生虫严重影响小香羊产业发展。大量用伊(阿)维菌素、吡喹酮、阿苯达唑等防治羊寄生虫病,容易引起药物残留,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因此,寻找对羊无毒无害无残留,还能有效防治寄生虫病的中草药代替抗生素药物,成为现今养羊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开展雷山县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调查,苦楝皮煎液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和中华万年青化学成分检测,小香羊苦楝中毒和解毒试验,苦楝皮煎液治疗小香羊三种蠕虫病和影响小香羊繁殖性能试验,得到以下试验结果。1.雷山县小香羊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调查。用肉眼观察法、粪便检查法和酶联免疫分析法,对雷山县小香羊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小香羊养殖场(户)均检出三种蠕虫,其中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的感染率分别45.11%、31.47%、27.27%;小香羊三种蠕虫在规模场的混合感染率为25.42%,在散养场混合感染率为57.14%,两者差异极显着;绦虫在全年的感染率均差异不显着(绦虫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感染率分别为50%、39.29%、39.47%、55.17%),肺丝虫和肝片吸虫在夏季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三个季节(肺丝虫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感染率分别为33.82%、42.86%、17.11%、31.03%;肝片吸虫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感染率分别为25%、42.86%、9.21%、31.03%);三种蠕虫在不同海拔和不同营养条件的感染率均差异不显着;母羊和羔羊比较,绦虫感染率差异不显着(母羊和羔羊绦虫感染率为25%和17.78%),肺丝虫和肝片吸虫感染率均差异显着(母羊和羔羊的肺丝虫和肝片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5%、16.67%、6.67%和0)。这些结果表明,雷山县小香羊羔羊阶段绦虫、肺丝虫和肝片吸虫感染率极低,但在半岁以上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且不受季节、区域、海拔、养殖规模和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2.苦楝皮煎液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试验和中华万年青化学成分检测。用草药“三步骤煎制方法”煎制得苦楝皮煎液(500mg生药/m L)分装于试管中贮存,并于第1d、第90d、第180d进行药液颜色观察、PH值测定和苦楝素含量测定;用水煮法制得400mg生药/m L的中华万年青煎液,测定其部分化学成分。结果发现,经煎熬后,苦楝皮制剂呈黄色、p H值为5.0,苦楝素含量为5.35mg/m L,密封储存6个月后,苦楝皮煎液的颜色没有改变,药液的PH值和药液中苦楝素含量均没有改变,表明苦楝皮煎液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性状很稳定;中华万年青的强心作用化学成分占比较重。3.苦楝皮煎液对小香羊的安全性评价及中华万年青缓解苦楝体内毒性。分别以灌服法和注射法对30—40kg小香羊给以不同剂量的苦楝皮煎液(500mg生药/m L),对中毒羊灌服中华万年青煎液(400mg生药/m L)进行解救;选择性行为表现强烈的成年公羊,产羔2胎的双羔母羊,连续2d给服苦楝皮煎液共60m L拌料饲喂。结果显示:(1)灌服法给药平均中毒剂量为580m L,注射法给药平均中毒剂量为120m L。小香羊中毒卧地时,灌服中华万年青煎液解救,剂量达100m L时多数中毒羊得到恢复。小香羊苦楝中毒后,GPT、GGT、BUN、TBIL、ALP均升高,TP、ALP、CRE、IP、TCHO、GLU、GLOB、Ca均下降。解毒后这些生化指标均在恢复,到第10d时,基本恢复正常;(2)公羊的性行为表现没有变化,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降低明显,精子畸形率增加明显,经过30d后,公羊的精子密度和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基本恢复完全;(3)母羊当次发情期的排卵明显受到影响,交配后未能成功受孕,但是不影响下次发情周期时间、排卵效果、受孕效果和产羔性别比率。总之,苦楝皮煎液有毒,不同给药法中毒剂量不同,苦楝中毒能引起小香羊血液生化指标发生变化,中华万年青是小香羊苦楝中毒的有效解毒剂,解毒后小香羊的生化指标恢复正常。苦楝皮煎液对公羊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畸形率和母羊的发情、排卵、受孕、产羔都有影响,但是当苦楝成分完全排出羊体后,这些繁殖性能都能得到恢复。4.苦楝皮煎液治疗小香羊三种蠕虫病效果。对羊的绦虫病、肺丝虫病、肝片吸虫病用不同剂量苦楝皮煎液(500mg生药/m L)分别以口服法和注射法进行治疗试验。结果发现:羊三种蠕虫病治疗试验,治疗剂量为40m L和50m L时,注射法比口服法治疗效果好,治疗剂量为60m L时,两种治疗法效果相当。结果表明,苦楝皮是治疗小香羊三种蠕虫的良药。综上所述,半岁以上的小香羊绦虫、肺丝虫和肝片吸虫均有不同程度的感染,且不受季节、区域、海拔、养殖规模和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苦楝皮煎液灌服法和注射法给药,小香羊中毒剂量不同,两种给药法都能引起小香羊血液生化指标发生相似改变;苦楝皮煎液对公母羊的繁性能都有影响,但药物代谢排出后均能恢复正常;用含苦楝素5.35mg/m L的苦楝皮煎液治疗小香羊三种蠕虫病,剂量为60m L时,口服法和注射法对小香羊三种蠕虫病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华万年青的强心作用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小香羊苦楝中毒的良好解救药物。
樊雅茹[3](2021)在《厚垣普可尼亚菌与埃普利诺菌素联合制剂的研究》文中指出厚垣普可尼亚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是一种重要寄生虫虫卵寄生性生防菌,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潜力,但目前尚缺乏其作用机理和应用制剂的研究资料,阻碍了其在兽医实践中的应用。因此,基于中国的国情现状,为开发一种高效的寄生虫生防制剂,提高厚垣普可尼亚菌对寄生虫的防控效果,论文首先对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然后制备EPR-NE厚垣普可尼亚孢子悬液,进而再研制厚垣普可尼亚菌-埃普利诺菌素(EPR)的联合制剂,并进一步对EPR-NE厚垣普可尼亚菌分生孢子粉混悬液生防制剂的药代动力学进行测试,以获得适于临床应用的生防制剂与驱虫药联合制剂。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虫卵侵袭试验表明,厚垣普可尼亚菌对猪蛔虫虫卵、球虫卵囊、肝片吸虫虫卵和马蛲虫虫卵均有一定的侵袭力。(2)由EPR-NE纳米乳制剂的组方优化试验结果得知,最佳油相为乙酸乙酯,最佳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为吐温-80,最佳助表面活性剂(乳化剂)为无水乙醇,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最佳比例为1:6,并最终确定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的配方为10%乙酸乙酯、70%水、20%乳化剂(吐温2.8%、无水乙醇17.2%),EPR-NE类型为水包油型。EPR-NE厚垣普可尼亚菌孢子混悬液性质稳定,其中的孢子亦能萌发。(3)将所制备的联合制剂按0.2 mg/kg体重的剂量给羊只用药后,对EPR相应的药代动力学数据进行测试得知,在12.3 h时血液中EPR浓度达最大,为22.17 ng/m L,曲线下面积为687.42 ng·h/m L,血液中药物的消除半衰期为12.15h,清除率为300.19 m L/(h·kg),平均残留时间为25.84 h,说明口服制剂的吸收和代谢速率较快。通过研究,论文最终确定了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的配方,并成功制备了EPR-NE厚垣普可尼亚菌孢子悬液,为今后寄生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对畜牧养殖业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盛兆安[4](2020)在《大片吸虫及其分泌抗原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背景:片形吸虫病主要是由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片形吸虫在感染宿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可溶性的分子及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调控宿主免疫微环境,在宿主体内建立持续感染。脊椎动物的胃肠道内共生微生物在维持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同时,对宿主的营养和能量代谢平衡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显示寄生虫与宿主肠道菌群具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通过描绘大片形吸虫感染后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相关分子相互关系,对宿主-寄生虫-肠道菌群的复杂关系深入探讨,为实验室研究转化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通过大片吸虫囊蚴感染水牛、BALB/C小鼠,大片吸虫成虫ESP、15k EVs、100k EVs腹腔注射小鼠;(2)对涉及与寄生虫免疫相关的Th1型和Th2型免疫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和Toll样受体,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等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初步推测大片吸虫感染所诱导的宿主免疫反应类型;(3)收集实验动物的肠道内容物,经Illumina Hi Seq测序平台进行16S r RNA测序分析,评价大片吸虫感染对肠道菌群构成和功能的影响;(4)使用差速离心的方法,对大片吸虫产生的两种不同形态的胞外囊泡15,000×g(15k EVs)和100,000×g(100k EVs)进行分离鉴定,使用shoutgun技术对100k EVs所含蛋白成分进行分析;(5)将免疫学指标与肠道菌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推断大片形吸虫感染与宿主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宿主对大片吸虫的易感性与Th2型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大片吸虫感染早期诱导Th1/2混合型的免疫反应,慢性感染阶段则转为典型的Th2型免疫反应。血清中特异性的IgG和IgG1的抗体水平随感染进程呈上升趋势。表明大片吸虫感染所诱导的Th2型相关的细胞因子和IgG1可能是其在自然宿主水牛体内成功建立感染的关键。同时小鼠模型发现激活的ERK通路和抑制经典的TLRs-IKB-NF-κB(p65)通路,参与了大片吸虫诱导的Th2型免疫反应。依据不同离心力,成功分离鉴定了两种不同形态的胞外囊泡15k EVs和100k EVs,并经shoutgun技术对100k EVs所含蛋白成分进行鉴定,发现其中含有多种与免疫调控、诊断、疫苗候选分子相关的蛋白;体内实验发现ESP、15k EVs、100k EVs均可诱导小鼠Th2/Treg型免疫反应,并通过上调T细胞共抑制分子CLAT-4和PD-1,限制Th1型免疫的发展。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可显着降低水牛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肠道菌群的构成在不同胃肠道部位的结果差异较大。RDA/CCA分析在科水平上Peptostreptococcaceae和Family_XIII与高水平的IgG1和IL4相关。F.gigantica感染显着减少水牛结肠中产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CFAs)菌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Alistipes的丰度,降低结肠SCFAs浓度,大片吸虫感染小鼠同样观察到可减少结肠中产SCFAs的uncultured_bacterium_Lachnospiraceae丰度,提示Th2型免疫反应与下调菌群产生SCFAs相关。大片吸虫感染与成虫ESP、15k EVs、100k EVs注射均可降低小鼠结肠内容物菌群的α-多样性的,RDA/CCA分析Bacteroidetes和Proteobacteria与Th2和Treg型细胞因子具较强的相关性,而Bacteroidaceae和Cyanobacteria可能参与了大片吸虫感染引起的宿主纤维化的进程。结论:大片吸虫感染可通过调控宿主的肠道菌群的结构与菌群代谢产物影响宿主的免疫应答,促进其在宿主体内存活。对大片吸虫-宿主-肠道菌群作用关系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防控片形吸虫病提供参考。
曾敏浩[5](2020)在《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文中认为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寄生于动物肝脏和胆管而引起的一种食源性、水源性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本病呈世界性流行,据统计,全球约有2.5亿-3亿牛、羊感染肝片吸虫,每年因片形吸虫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30亿美元。特别重要的是,肝片吸虫还可以感染人,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也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目前,虫卵检查法是我国肝片吸虫病的主要诊断方法,而肝片吸虫从感染到发育成成虫需要两个月以上的时间,这时已经对动物机体已经造成了严重损伤,应用虫卵检查法不能进行诊断。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适合肝片吸虫早期诊断的方法。近年来也有一些免疫学诊断方法被开发出来,但多数没有在临床中大规模应用。虽然国外已有商品化ELISA诊断试剂盒,但价格昂贵,制备也相对困难。因此,我们急需一种早期、敏感、特异,成本相对低的诊断方法,以便广泛利用。组学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代谢组学作为一种新型技术也在研究疾病发病机理与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而当机体受病原侵袭时,机体代谢的变化也是最为敏感的。因此本研测定肝片吸虫感染羊的代谢谱,为相关早期诊断提和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本研究首先建立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采集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胆囊,收集肝片吸虫虫卵。将虫卵孵化出的毛蚴感染小土窝螺(Galba pervia),并人工养殖获得囊蚴。将实验绵羊分为实验组11头与对照组10头,实验组羊只喂服囊蚴。在感染囊蚴后按计划采集实验羊只血浆或血清样本保存。粪检检查肝片吸虫虫卵确定虫体成熟时间,样品收集完毕后剖检回收虫体。感染后第0、3、7、20、34、48、56、72、84、98天的血清样本利用生化分析仪对35个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绵羊在感染肝片吸虫后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血浆样品进行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LC/MS)的代谢组学测定,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获得感染后第7、56、98天绵羊血浆差异代谢物。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绵羊在感染肝片吸虫后机体代谢发生的变化,并筛选差异代谢物作为具有诊断潜力的生物标志物。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毛蚴最快12天从虫卵逸出。25-30℃环境温度、70%以上湿度条件下,尾蚴最早在螺被感染的第25天逸出。喂服囊蚴后84天,所有实验组绵羊粪便中均检出虫卵。剖检回收虫体,回收率高达50%(109/220)-60%(132/220)。本研究对血清进行生化检测的结果表明,在35项生化指标的检测中,22个项目出现了变化,其中肝脏功能相关指标15个,血脂指标3个,肾功能指标2个,还有乳酸脱氢酶和α-淀粉酶。肝片吸虫对机体的损伤集中在肝脏和胰腺,对肾功能、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以及血糖含量没有明显影响或影响较小。且对机体损伤的动态变化与虫体在宿主体内的移行过程相关。代谢组检测正离子模式下,感染第7、56、98天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13、27、82种;负离子模式下,感染第7天无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物,第56、98天分别有37、83种。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因子最大、富集程度最高的是感染第98天筛选出的血浆差异代谢物分析得出的代谢通路;其次,是感染第56天;感染第7天的差异代谢物最少,差异代谢通路也最少。联合诊断分析结果显示,绵羊感染肝片吸虫囊蚴第7、56、98天,各联合诊断因子的AUC值分别为1、0.964、1,均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完成了从虫卵到成虫的完整生活史复原,丰富了研究肝片吸虫不同发育阶段的材料。绵羊血清生化指标显示了,童虫在移行过程中对机体的损伤集中在肝脏和胰腺,且变化趋势可能与移行的阶段有关。并首次基于LC/MS代谢组学分析获得绵羊感染肝片吸虫的血浆代谢表达谱。绵羊在感染第7、56和98天均具有显着的代谢差异,且分别获得了在三个时期具有诊断潜力的差异代谢物和联合诊断因子。有望在应用在进一步的肝片吸虫感染诊断中。
邱阳元[6](2020)在《基于LC/MS联用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代谢组学分析》文中提出华支睾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寄生于犬、猫、猪和人等哺乳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而引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009年,华支睾吸虫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归为Ⅰ类生物性致癌因子,作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被广泛关注。该病呈世界性分布,但是主要分布在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和越南等。在中国,估计有1300万人感染华支睾吸虫,因此,该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到目前为止,诊断华支睾吸虫病最主要的方法是粪便虫卵检查,但存在漏诊或误诊等情况。同时关于华支睾吸虫致病机制研究还相对较少,具体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本研究通过华支睾吸虫感染家兔试验,分析感染华支睾吸虫后对动物机体生化指标及代谢物的影响,并获得具有诊断价值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为今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首先,本研究对采自流行区的阳性麦穗鱼进行消化处理,获得纯净的华支睾吸虫囊蚴。然后选择家兔(日本大耳兔)为实验动物,随机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只。每只家兔单独饲养在代谢笼中,隔绝彼此接触,并定期采血。在感染15天后,每天收集家兔粪便,进行虫卵检查,确定试验组家兔是否感染了华支睾吸虫。在感染后第77天进行剖杀,观察相关组织的病理变化,并对肝脏组织进行HE和MASSON染色,研究感染华支睾吸虫后肝脏病理变化。对收集的血液样本进行抗体和相关的生化指标进行检测,从而了解宿主被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更多的信息。进一步对感染后的第7、14、28和63天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兔血浆进行代谢物检测,获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和生物学分析。分析差异代谢物参与的代谢通路并筛选具有诊断意义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最后对重要的候选诊断生物标志物进行靶向代谢组学的验证。结果显示:(1)华支睾吸虫感染后最早检出虫卵时间是感染后第19天,全部检测到虫卵是感染后第25天,组织切片表明感染华支睾吸虫后的家兔肝脏出现了明显的病理变化;(2)抗体检测表明,IgG出现显着性差异的时间是在感染后第21天,并在2177天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3)生化指标检测发现,总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这4个生化指标在感染的大多数时期具有显着性差异,绝大多数生化指标呈现无变化或无规律性变化;(4)代谢组学分析显示,华支睾吸虫不同感染阶段获得了不同数量的差异代谢物,其中14天最多;(5)通过对代谢物涉及的代谢通路分析发现,嘧啶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嘌呤代谢和氮代谢这5个通路与华支睾吸虫感染密切相关;(6)靶向代谢组验证表明哌啶酸、次黄嘌呤、D-葡萄糖醛酸是具有诊断意义的生物标志物。结论:本研究详细描述了华支睾吸虫感染家兔后各个时期的生化特征,并首次利用代谢组学的手段获得了华支睾吸虫感染宿主后的血浆代谢谱;阐明了华支睾吸虫病不同时期的代谢物及差异代谢物在生物学上的关联,并获得了3个重要的生物诊断标识物;初步探索了华支睾吸虫病的可能致病机制,为今后华支睾吸虫病的诊断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贾骁晔[7](2020)在《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的筛选和制备》文中研究指明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oa hepatica,F.hepatica)寄生于人和家畜肝脏、胆管,引起肝炎、胆管炎以及全身性营养障碍的一种新兴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严重影响了全球畜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吸引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丰富和拓展肝片吸虫病的诊断靶点,突破肝片吸虫病原学诊断方法的局限性,研究更加经济、快速、特异、敏感的肝片吸虫感染病的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肝片吸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的筛选、肝片吸虫特异性抗原分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相应抗原基因的克隆、重组质粒的构建以及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与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等研究方法和技术对肝片吸虫病的诊断候选抗原进行了筛选和制备。结果如下:(1)通过对肝片吸虫噬菌体展示cDNA文库的筛选和分析,成功获得了38条肝片吸虫基因,包括24条为已明确的肝片吸虫蛋白基因,14条为肝片吸虫假定蛋白基因。并从中筛选了5个肝片吸虫特异性抗原基因作为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用于后续探索研究:组织蛋白酶L(Cathepsin L,Cat)、假定蛋白D915000758、假定蛋白D915001617、假定蛋白D915005900以及假定蛋白D915010969。(2)对5个候选抗原分子进行了基本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成功预测了这些抗原分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组织蛋白酶L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区序列长981 bp,编码326个氨基酸;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多肽链和主链骨架盘绕折叠形成了包含103个的α-螺旋、65个延伸链、22个β-转角和136个无规则卷曲的构象。假定蛋白D915000758开放阅读框完整,编码区序列长345bp,编码114个氨基酸;是一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空间构象包含58个的α-螺旋、7个延伸链、7个β-转角和42个无规则卷曲。假定蛋白D915001617开放阅读框完整,编码区序列长798 bp,编码265个氨基酸;为不稳定的疏水性蛋白,其空间构象包含159个的α-螺旋、40个延伸链、14个β-转角和52个无规则卷曲。假定蛋白D915005900开放阅读框完整,编码区序列长345 bp,编码114个氨基酸;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空间构象包含11个的α-螺旋、27个延伸链、4个β-转角和72个无规则卷曲。假定蛋白D915010969开放阅读框完整,编码区序列长147 bp,编码48个氨基酸;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空间构象包含17个的α-螺旋、9个延伸链、6个β-转角和16个无规则卷曲。(3)通过PCR克隆了诊断候选抗原基因片段,并成功连接表达载体pET-32a,转化至BL21(DE3)感受态细胞。(4)通过IPTG成功诱导重组蛋白进行原核表达。SDS-PAGE表明重组蛋白pET-Cat L、pET-000758、pET-001617、pET-005900和pET-010969在37℃被诱导6 h后,均以包涵体形式进行表达,蛋白分子量大小分别为:55 kDa、32 kDa、50 kDa、32 kDa和25 kDa。Western-Blot证明这5种重组蛋白都可以被肝片吸虫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假定蛋白D915000758、假定蛋白D915001617、假定蛋白D915005900以及假定蛋白D915010969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可成为潜在的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靶点,应用于肝吸虫病的诊断研究中。
李质明[8](2019)在《氯舒隆脂质体制备、质量评价及对羔羊肝片吸虫药效学研究》文中指出肝片吸虫病对羊健康影响较大,氯舒隆对肝片吸虫病有较好的疗效,但氯舒隆不稳定,毒副作用较大,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可提高稳定性,达到靶向作用,更利于对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本试验拟将氯舒隆制备成脂质体,对其进行表征测试,并观察其对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效果。本实验采用旋转蒸发法制备氯舒隆脂质体,利用HPLC测定脂质体包封率,利用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处方工艺,测定脂质体的粒径,绘制粒径分布图,考察脂质体体外释放情况和稳定性。最后,以患肝片吸虫病羊对象研究脂质体对其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所得标准曲线为:y=18675x+8514.4,R2=0.9999,对照品日内精密度RSD为0.87%1.21%,日间精密度RSD为0.92%1.15%,平均回收率达到99.69±0.36%,RSD为0.46%。最佳制备处方工艺为磷脂-胆固醇质量比为2:1,药脂比1:2,超声时间5 min,水化温度37℃,所得的脂质体包封率分别达到(89.46±0.84)%。脂质体呈圆形或类椭圆形,粒径主要分布在400 nm500 nm范围,含量平均值为22.28±0.14%,5℃保存3个月包封率无明显的变化,其在体外24 h药物释放完全,磷脂氧化指数均小于0.2。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各给药组均有一定驱虫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羊肝功能指标参数,并有利于羊的健康生长。总体结果表明,所制备氯舒隆脂质体形状较好,粒径分布较为均匀;所选取的含量测定方法可行,有利于包封率和含量的准确测定,能符合临床用药的要求;对羊只进行腹腔注射氯舒隆脂质体混悬液5 mg/kg,给药组均连续给药3d,2次/d,能降低成本的同时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董朕[9](2019)在《五氯柳胺的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为评价五氯柳胺混悬液的安全性、刺激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并探究消除或减轻刺激的方法,本研究完成了系列安全性评价试验包括:28天重复口服毒性试验、眼刺激性试验、皮肤刺激性试验、口腔黏膜的刺激性试验及靶动物安全性试验等。五氯柳胺对Wistar大鼠的28天重复口服毒性的目的是,确定毒性阈值、靶器官和性质。将96只Wistar大鼠分为四组,在28天试验期内,没有发现明显严重的副作用或死亡。试验大鼠仅出现轻微腹泻和短暂的精神沉郁。五氯柳胺H组大鼠的心脏、肝脏和肾脏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给药组与C组的血液学检查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血清临床化学检查中H、M组的ALP、AST、GLU、TBIL等均有统计学差异。经过14天的可逆恢复期观察,H组大鼠除肾功能外的各项毒性损伤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无显着差异)。试验结果确定了五氯柳胺在较长时间(28天)内的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肝脏和肾脏;肝及其他器官毒性具有可逆性,肾毒性在14天内显示为不可逆性;观察到的最小可见损害作用水平(LOAEL)为74 mg/kg。为评价五氯柳胺混悬液的刺激性,探究消除或减轻刺激的方法,对家兔进行了眼刺激性和皮肤刺激性试验,试验采用自体左右对照,结果表明五氯柳胺混悬液对家兔眼睛及皮肤均无刺激性。对五氯柳胺口服剂型—混悬液测试了口腔黏膜的刺激性,将24只叙利亚金黄地鼠分为4组,左右颊囊自体对照,给药后第1、24、48、72小时分别进行观察,试验结束后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五氯柳胺混悬液与赋形剂和生理盐水比较,对口腔黏膜刺激性均具为极轻度。说明五氯柳胺混悬液在生产实际中按10 mg/kg应用是安全、可靠的。靶动物安全性试验的目的是确定五氯柳胺混悬液对靶动物—牛的潜在毒性风险。在本试验中,选用32头健康西门塔尔肉牛,每天饲喂不含抗菌和抗寄生虫药物的TMR全价饲料;试验牛分为4组,连续间歇地给与0、1、3、5倍推荐剂量的五氯柳胺混悬液,间隔为2天。试验前后记录并计算牛的体重;通过体重增重、临床毒性观察、血液学、临床化学和组织病理学评价药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试验牛给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可逆性腹泻、食欲不振和精神沉郁等不良反应;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各组间无显着性差异;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5倍剂量组的牛均有一定程度的毒性损伤,但在推荐剂量下是安全的。因此,使用时应以推荐的剂量10 mg/kg单次口服给药,以确保该药物在临床的安全性。
李芳[10](2019)在《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高密度水产养殖的发展,鱼类疾病已经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淡水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motile Aeromonas septicemia,MAS)与弯口吸虫病(Clinostomum disease)(又称黄蛆病,yellow grubs disease),分别是典型的鱼类细菌性疾病和复殖吸虫病。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为我国特有鱼类,属于二级保护动物,同时因其为亚口鱼科鱼类在亚洲的唯一分布,因此胭脂鱼兼具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近年来,上述两种疾病在胭脂鱼养殖过程中时常发生,给鱼苗培育和养殖生产造成了较大损失。本研究针对胭脂鱼养殖场频发的上述两种疾病展开病因学、病理学及免疫应答机制等内容的研究,以期为深入解析宿主对MAS的免疫应答机制和防控胭脂鱼MAS和弯口吸虫病提供新视角和参考资料。1、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初步研究为鉴定某养殖基地患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胭脂鱼幼鱼病原菌,利用传统病原菌分离方法,从患病胭脂鱼内脏和腹水中分离致病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16S rRNA和cpn60、rpoB、gyrB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进行细菌种类鉴定,通过回感实验、半致死量(LD50)实验和16个毒力基因检测确定菌株致病性,同时开展32种药物敏感性试验;为获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理材料,对筛选出的健康胭脂鱼幼鱼进行腹腔注射200μL2.0×108 cfu/mL(LD50-24h)的嗜水气单胞菌菌液,于感染后第4、12、24 h取中肾、头肾、脾脏和肝脏用于组织结构观察,第24 h取中肾、头肾、脾脏和肝脏用于超微结构观察,结合半定量描述方法对不同时间点各组织损伤程度进行评价,以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elano-macrophage center,MMC)为参考指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描述各组织中MMC响应策略,以评价组织免疫反应水平;为探究诸多病理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对致病菌感染前、后(第4 h)的胭脂鱼脾脏进行转录组分析,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19个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后第4、12和24 h的表达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自然发病胭脂鱼幼鱼内脏团和腹水中分离到两株优势菌,经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标记鉴定,证实两个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命名为BBAh1)和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命名为BBAv1)。(2)回感实验证实分离到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均为胭脂鱼MAS致病菌,两个菌株中分别检测到7个毒力基因(aerA、alt、ascV、hlyA、lip、ompA和aspA)和8个毒力基因(aerA、alt、ascV、hlyA、lip、aexT、ast和flaA),二者对胭脂鱼幼鱼的7天半致死量(LD50-7d)分别为1.93×105 cfu/g和8.77×105 cfu/g;且嗜水气单胞菌致死性更强,维氏气单胞菌致肠炎比例更高。(3)对32种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两个菌株药敏特征相似,对28种药物显示出相似的敏感性,这可能与两个菌株来源于同一环境有关;建议使用两个菌株都十分敏感的头孢噻肟、氨曲南、头孢曲松和头孢呋辛等药物来治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4)MAS的组织显微结构病理特征表现为:内皮细胞损伤、溶血、血液凝集、MMC响应、组织坏死、淋巴细胞浸润、粒细胞胞质嗜酸性增强、肝细胞空泡化、凝固样坏死和胞质嗜酸性变性以及红细胞萎缩变性等;超微结构病理特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塌陷,系膜细胞肿胀,足细胞增生,滤过装置遭到严重破坏;巨噬细胞功能活跃,表现为大量吞噬各类损伤细胞,包含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肝脏狄氏间隙遭到严重破坏,肝细胞中糖原消失,线粒体外嗜肿胀,自噬溶酶体增多。上述现象说明:胭脂鱼MAS导致组织发生严重的病理变化,进而导致机体造血、排泄和代谢等功能障碍,是细菌感染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5)MAS发展进程中组织MMC响应策略:中肾、头肾和脾脏MMC响应策略基本一致,表现为单个MMC面积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相对组织面积越来越大;肝脏MMC响应策略与上述组织存在差别,即感染后12 h内,肝脏中MMC各指标基本无变化,至感染后第24 h,组织中MMC数量和相对组织面积才显着增加(P<0.05)。(6)组织MMC响应策略反映出组织器官免疫应答策略,即脾脏在细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应答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次为头肾、中肾,肝脏免疫反应能力最弱;另外,由于脾脏MMC响应最为敏感,因此其更适宜用作评价机体生理状态或免疫水平的生物指标。(7)嗜水气单胞菌急性感染后第4 h,胭脂鱼脾脏共获得1390个显着差异表达基因(q<0.05),其中907个表达显着上调,483个表达显着下调;随机抽取8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qRT-PCR验证,发现qRT-PCR结果与转录组结果表达趋势基本一致,进而证明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8)1390个差异表达基因显着富集于16个二级GO类别,主要为白介素1受体绑定(GO:0005149)、白介素1受体复合物(GO:0045323)、细胞因子受体绑定(GO:0005126)、炎症反应(GO:0006954)、生长因子受体绑定(GO:0070851)和免疫反应(GO:0006955)等;15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含:NF-kB信号通路(ko04064)、TNF信号通路(ko04668)、NOD样受体信号通路(ko04621)、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ko04620)和炎性肠炎疾病IBD(ko05321)等;上述GO类别和信号通路均与机体免疫反应相关。(9)qRT-PCR检测结果显示:模式识别受体(TLR2、TLR4、TLR6和PGRP5)、白介素(IL1B、IL6、IL8、IL10、IL11和IL12)、趋化因子(CXCL1、CXCL2和CXCL8)、免疫细胞活性调节分子(CD68、CD200、CD247、CSF3和CSF3R)及补体(C6和C7)等诸多免疫相关分子均积极参与到机体抗菌活动中。(10)据转录组和qRT-PCR结果推测胭脂鱼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免疫应答机制可能如下:病原菌进入机体后,其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便被模式识别受体(如TLRs和PGRP5)所识别,接着收到信号的受体细胞开始分泌细胞因子,如IL1和TNF等,这些细胞因子进而激活MAPK信号通路,而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将直接启动其下游的NF-kB信号通路应答,活化的NF-kB进入核内与靶基因上游特定序列结合从而起始转录,至此机体开始启动强烈的免疫反应来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感染,组织学层面可见免疫细胞大量增殖,吞噬作用活跃,MMC响应强烈,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等,但与此同时,MAPK和NF-kB信号通路似乎还启动了负调节机制来避免机体炎症反应过度。2、胭脂鱼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本研究从自然发病的人工池塘中随机抽取148尾胭脂鱼幼鱼进行编号和生长指标(全长、体长和体质量)测量;随后通过解剖从鱼体组织中剥离寄生虫包囊,并记录包囊寄生部位和数量用于计算感染率、感染强度、局部感染率和局部感染强度;使用解剖针分离出包囊中的囊蚴并将其保存于70%酒精,后采用形态学(制作囊蚴标本)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CO1和ITS)鉴定囊蚴种类;针对复殖吸虫生活史中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类和终末宿主食鱼鸟类,在发病胭脂鱼养殖场进行寄生虫生活史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囊蚴形态学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证实本研究分离到的寄生虫为扁弯口吸虫(Clinostomum complanatum)。这是胭脂鱼乃至亚口鱼科鱼类作为扁弯口吸虫中间宿主的首次记录,且证实囊蚴生殖系统形态特征是鉴别此类寄生虫的可靠形态学依据,CO1(6.87%)较ITS(1.68%)变异位点率更高,鉴别弯口吸虫的效率也更高。(2)抽查样本中共有96尾胭脂鱼受到扁弯口吸虫感染,感染率为64.9%,感染强度为1-7(2.3±1.38)个囊蚴/尾;较躯干部和尾部而言,囊蚴在胭脂鱼头部分布较多,相应的局部感染率和局部感染强度分别为0.557和0.545。(3)感染组与未感染组胭脂鱼在全长和体长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就体质量和肥满度而言,感染组(体质量=6.44±0.19 g;肥满度=1.70±0.03 g/cm3)则显着低于未感染组(体质量=10.36±0.51 g;肥满度=2.51±0.03 g/cm3)(P<0.01)。(4)扁弯口吸虫在发病渔场生活史完整:以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和小土蜗(Galba pervia)为第一中间宿主,胭脂鱼幼鱼为第二中间宿主,食鱼鸟类白鹭(Egretta garzetta)、池鹭(Ardeola bacchus)和普通翠鸟(Alcedo bengalensis)为终末宿主。(5)防治建议:1)年终彻底清塘并用生石灰杀灭螺类,清除池塘引水渠中大量繁殖的宿主螺类;2)在鱼苗、鱼种培育池上方设置防鸟网。综上研究,首次在患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胭脂鱼中同时分离到具有强烈致病性的嗜水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并根据药敏实验结果筛选出适于治疗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药物;通过对嗜水气单胞菌急性感染前后胭脂鱼幼鱼肾、脾和肝脏显微和超微结构变化的观察,发现一系列未见报道的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现象,以及组织中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应答情况;通过嗜水气单胞菌刺激胭脂鱼脾脏的转录组分析,以及qRT-PCR对免疫相关基因在感染前后的表达量检测,发现以TLRs和PGRP5为代表的PRRs在早期病原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步骤是激活其下游信号通路、产生免疫应答的关键。本研究还发现胭脂鱼乃至亚口鱼科鱼类为扁弯口吸虫的中间宿主;弄清楚了扁弯口吸虫在发病渔场的完整生活史过程;提出了清塘杀螺、防鸟等防控措施。研究结果丰富了鱼类病害研究内容,为生产实践上防控胭脂鱼此类疾病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肝片吸虫对奶牛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 料 |
1.1.1 动物 |
1.1.2 仪器 |
1.2 方 法 |
1.2.1 临床症状观察 |
1.2.2 血液生理指标测定 |
1.2.3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温(T)、心率(P)、呼吸(R)测定结果 |
2.2 血液生理指标测定结果 |
2.3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3 讨论与小结 |
(2)小香羊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药苦楝对其防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小香羊概述 |
1 小香羊分布特征和饲养方式 |
2 小香羊外形和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 |
二、小香羊寄生虫病防控研究进展 |
1 羊寄生虫病的分类 |
1.1 羊的外寄生虫病 |
1.2 羊的内寄生虫病 |
2 羊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
3 小香羊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 |
4 小香羊寄生虫病防治研究进展 |
三、苦楝树研究进展 |
1 苦楝的药用价值发展要略 |
2 苦楝化学成分 |
3 苦楝功效 |
3.1 杀虫作用 |
3.2 抑菌作用 |
3.3 抗病毒作用 |
3.4 抗生育作用 |
3.5 抗炎和镇痛作用 |
3.6 抗肿瘤作用 |
3.7 抗溃疡和抗腹泻作用 |
3.8 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作用 |
3.9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
3.10 抗血栓形成作用 |
4 苦楝的毒性副作用及解救研究 |
4.1 不良反应 |
4.2 中毒原因 |
4.3 解救方法 |
5 苦楝加工炮制及临床应用 |
5.1 炮制加工 |
5.2 中药制药工艺 |
5.3 苦楝临床应用 |
四 研究中草药防治小香羊寄生虫病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调查研究 雷山县小香羊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羊选定 |
1.2 主要试剂及器材 |
1.3 三种蠕虫调查和记录方法 |
1.3.1 待宰羊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的调查和记录方法 |
1.3.2 带羔母羊和羔羊的绦虫、肺丝虫、肝片吸虫的调查和记录方法 |
1.4 三种寄生虫检查及判断依据 |
1.4.1 绦虫 |
1.4.2 肺丝虫 |
1.4.3 羊肝片吸虫 |
1.5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季节小香羊三种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2.1.1 同一季节三种蠕虫的感染率差异分析 |
2.1.2 不同季节同种蠕虫的感染率差异分析 |
2.1.3 全年三种蠕虫的的感染率差异分析 |
2.2 不同养殖场小香羊三种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2.3 不同养殖方式小香羊三种蠕虫混合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 不同乡镇小香羊三种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2.4.1 各乡镇内小香羊三种蠕虫感染率差异分析 |
2.4.2 各乡镇间小香羊同种蠕虫感染率差异分析 |
2.5 不同海拔地区小香羊三种蠕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
2.5.1 同种蠕虫在海拔1000m以上的不同季度感染率差异分析 |
2.5.2 同种蠕虫在海拔1000m以下的不同季度感染率差异分析 |
2.5.3 在同一季节中同种蠕虫在不同海拔的感染率差异分析 |
2.6 不同营养条件下小香羊三种蠕虫的感染情况分析 |
2.7 不同年龄小香羊三种蠕虫的感染情况分析 |
2.8 带羔母羊和羔羊三种蠕虫调查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苦楝皮煎液物理和化学稳定性测定及中华万年青化学成分测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苦楝皮和中华万年青的选择 |
1.2 方法 |
1.2.1 苦楝皮药液煎制方法 |
1.2.2 苦楝皮煎液的颜色观察、PH值测定和苦楝素含量测定方法 |
1.2.3 中华万年青化学成分检测方法 |
1.2.4 数据统计及显着性检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苦楝皮煎液的颜色、PH值和苦楝素含量观察和检测结果分析 |
2.2 中华万年青化学成分测定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苦楝皮煎液的颜色、PH值和苦楝素含量观察和检测结果 |
3.2 中华万年青化学成分测定结果 |
4 小结 |
第二章 苦楝皮煎液对小香羊的安全性评价及中华万年青缓解苦楝体内毒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羊的选择与编号 |
1.1.1 苦楝皮煎液中毒和缓解试验羊的选择 |
1.1.2 苦楝皮煎液影响繁殖性能试验羊的选择 |
1.2 主要器材 |
1.3 药物煎制方法 |
1.3.1 苦楝皮药液 |
1.3.2 中华万年青药液 |
1.4 给药方法 |
1.4.1 中毒和缓解试验的给药方法 |
1.4.2 影响繁殖性能的给药方法 |
1.5 繁殖性能试验羊饲养管理方法 |
1.6 测定方法 |
1.6.1 中毒和缓解试验血样采集及其生化检测方法 |
1.6.2 公羊性行为和繁殖性能试验测定 |
1.6.3 母羊性行为和繁殖性能试验测定 |
1.6.4 公母羊选配方法 |
1.7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灌服和注射苦楝皮煎液致小香羊中毒的用药和用时结果和分析 |
2.2 灌服中华万年青煎液至小香羊恢复正常的用药和用时结果和分析 |
2.3 小香羊中毒前、后和解毒后致恢复正常的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与分析 |
2.4 公羊性行为及精子密(浓)度、精子活率(力)和精子畸形率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1 性行为表现结果分析 |
2.4.2 精子密(浓)度、精子活率(力)和精子畸形率测定结果与分析 |
2.5 母羊服用苦楝煎液后发情、排卵、受孕和产羔结果与分析 |
2.5.1 发情结果分析 |
2.5.2 排卵检测结果分析 |
2.5.3 受孕结果分析 |
2.5.4 产羔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苦楝煎液皮灌服法和注射法后致小香羊表现中毒反应 |
3.2 灌服中华万年青煎液至小香羊恢复正常的用药效果 |
3.3 解毒前后小香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结果 |
3.4 公羊性行为表现及精子密(浓)度、精子活率(力)和精子畸形率变化的讨论 |
3.5 关于母羊服用苦楝煎液后发情表现、排卵、受孕产羔结果讨论 |
4 小结 |
4.1 苦楝致小香羊中毒及中华万年青缓解 |
4.2 苦楝影响小香羊繁殖性能 |
第三章 苦楝皮煎液治疗小香羊绦虫病、肺丝虫病、肝片吸虫病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羊的选择和分组 |
1.2 苦楝皮煎液煎制方法 |
1.3 给药方法 |
1.4 试验羊饲养管理 |
1.5 绦虫、肝片吸虫和肺丝虫的观察和检测方法 |
1.6 数据统计和差异显着性检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治疗试验结果与分析 |
2.1.1 活羊三种蠕虫检测结果分析 |
2.1.2 屠宰羊三种蠕虫检测结果分析 |
3 讨论 |
3.1 关于小香羊蠕虫定性检查(测)方法 |
3.2 关于苦楝皮煎液剂量的选择和给药方法 |
3.3 关于苦楝皮煎液治疗小香羊绦虫病、肝片吸虫病和肺丝虫病效果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全文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3)厚垣普可尼亚菌与埃普利诺菌素联合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寄生虫防治现状 |
1.2 厚垣普可尼亚菌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
1.2.1 厚垣普可尼亚菌的形态 |
1.2.2 厚垣普可尼亚菌的应用现状 |
1.2.3 厚垣普可尼亚菌生防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 埃普利诺菌素 |
1.3.1 埃普利诺菌素概述 |
1.3.2 埃普利诺菌素作用原理 |
1.3.3 埃普利诺菌素在寄生虫防治中的应用 |
1.3.4 埃普利诺菌素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
1.3.5 埃普利诺菌素制剂的研究 |
1.3.6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的概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一厚垣普可尼亚菌对常见寄生虫虫卵的侵染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厚垣普可尼亚菌对猪蛔虫虫卵的侵染试验结果 |
2.2.2 厚垣普可尼亚菌对球虫卵囊的侵染过程 |
2.2.3 厚垣普可尼亚菌对吸虫卵的侵染过程 |
2.2.4 厚垣普可尼亚菌对马蛲虫虫卵的侵染过程 |
2.2.5 厚垣普可尼亚菌对秀丽新杆线虫虫卵的侵染过程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3 研究二EPR-NE与厚垣普可尼亚菌分生孢子粉混悬液的研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油相的选择 |
3.2.2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乳化剂的筛选结果 |
3.2.3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助表面活性剂筛选的结果 |
3.2.4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最佳比例的筛选结果 |
3.2.5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类型 |
3.2.6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pH值的测定结果 |
3.2.7 埃普利诺菌素纳米乳稳定性测试结果 |
3.2.8 EPR-NE与厚垣普可尼亚菌混悬液的pH值测定结果 |
3.2.9 EPR-NE与厚垣普可尼亚菌混悬液中孢子萌发率的测定结果 |
3.2.10 EPR-NE厚垣普可尼亚菌孢子混悬液稳定性实验结果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研究三EPR-NE与厚垣普可尼亚菌孢子混悬液中埃普利诺菌素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标椎曲线 |
4.2.2 样品回收率 |
4.2.3 实测样品色谱图及血药浓度 |
4.2.4 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结果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大片吸虫及其分泌抗原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的研究概述 |
1.1.1 片形吸虫与片形吸虫病 |
1.1.2 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现状 |
1.1.3 片形吸虫病的防控现况 |
1.2 片形吸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机制 |
1.2.1 片形吸虫的生活史 |
1.2.2 片形吸虫宿主适应性 |
1.2.3 宿主抗片形吸虫感染的机制 |
1.2.4 宿主的免疫应答与片形吸虫感染的互作关系 |
1.2.5 片形吸虫的免疫逃避策略 |
1.3 蠕虫感染与肠道菌群之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3.1 蠕虫感染对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1.3.2 蠕虫感染对宿主代谢的影响 |
1.3.3 蠕虫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关系的假设 |
1.3.4 蠕虫-微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的应用 |
1.3.5 片形吸虫与肠道菌群的可能机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大片吸虫感染对水牛宿主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动物 |
2.2.2 主要试剂、耗材 |
2.2.3 主要设备、仪器 |
2.2.4 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动物感染及取材 |
2.3.2 RNA的分离及反转录 |
2.3.3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T-q PCR) |
2.3.4 血清抗体检测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 |
2.4.1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肝门淋巴结免疫学指标变化 |
2.4.2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脾脏免疫学指标变化 |
2.4.3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血清中抗大片吸虫ESP特异性抗体检测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大片吸虫胞外囊泡的分离鉴定与蛋白质组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动物 |
3.2.2 主要的试剂、耗材 |
3.2.3 主要的仪器设备 |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大片吸虫ESP和 EVs的收集 |
3.3.2 蛋白浓度定量分析 |
3.3.3 电镜观察 |
3.3.4 粒径检测 |
3.3.5 Western blot鉴定胞外囊泡所含蛋白质 |
3.3.6 Shotgun鉴定100k胞外囊泡中蛋白 |
3.3.7 小鼠免疫与感染 |
3.3.8 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 |
3.4.1 大片吸虫成虫ESP、EVs的分泌特征 |
3.4.2 大片吸虫成虫15k EVs、100k EVs鉴定 |
3.4.3 虫体回收 |
3.4.4 肝脏病理损伤评分 |
3.4.5 血清中ALT、AST的变化 |
3.4.6 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的变化 |
3.4.7 大片吸虫成虫100k EVS的蛋白组整体分析 |
3.4.8 大片吸虫成虫100k EVS鉴定的蛋白分析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大片吸虫感染和成虫抗原对小鼠T细胞分化相关TLR-ERK通路的初探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动物及材料 |
4.2.2 主要的试剂、耗材 |
4.2.3 主要的实验仪器、设备 |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鼠囊蚴感染分组 |
4.3.2 小鼠腹腔注射分组 |
4.3.3 样品收集 |
4.3.4 RT-q PCR检测 |
4.3.5 抗体ELISA检测 |
4.3.6 动物病理组织切片的制备 |
4.3.7 组织匀浆的制备 |
4.3.8 细胞因子ELISA检测 |
4.3.9 Western blot检测 |
4.3.10 统计学分析 |
4.4 结果 |
4.4.1 小鼠感染大片吸虫囊蚴结果 |
4.4.2 大片吸虫 成虫 ESP、15k EVs和100k EVs腹腔注射小鼠模型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大片吸虫感染对水牛胃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 |
5.2.1 实验动物 |
5.2.2 主要试剂/耗材 |
5.3 实验方法 |
5.4 测序数据的分析 |
5.5 结果 |
5.5.1 肠系膜淋巴结、肝门淋巴结、脾脏和肝脏TLRs在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情况 |
5.5.2 α-多样性分析 |
5.5.3 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 A) |
5.5.4 水牛感染大片吸虫对胃肠道菌群各分类水平组成 |
5.5.5 LEf Se(Line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Effect Size,LEf Se)分析 |
5.5.6 CCA/RDA分析 |
5.5.7 结肠中SCFAs水平检测 |
5.6 讨论 |
5.7 小结 |
第六章 大片吸虫感染和成虫抗原对小鼠菌群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 |
6.2.1 实验动物及材料 |
6.2.2 主要试剂、耗材 |
6.2.3 实验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4 结果 |
6.4.1 小鼠囊蚴感染对结肠内容肠道菌群构成的影响 |
6.4.2 腹腔注射小鼠模型结肠内容物菌群分析结果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水牛RT-qPCR使用引物 |
附表2 小鼠RT-qPCR使用引物 |
附表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科研项目 |
(5)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浆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肝片吸虫病 |
1.1.1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
1.1.2 片形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
1.1.3 片形吸虫病的诊断 |
1.2 代谢组学 |
1.2.1 代谢组学的常用平台 |
1.2.2 代谢组学在寄生虫学领域的应用 |
1.2.3 基于代谢组学的疾病诊断研究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2.1.2 主要实验试剂耗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虫卵的收集 |
2.2.2 中间宿主的感染和饲养 |
2.2.3 绵羊的感染 |
2.3 结果 |
2.3.1 虫体和虫卵的鉴定 |
2.3.2 小土窝螺感染结果 |
2.3.3 绵羊感染囊蚴结果 |
2.4 讨论 |
2.4.1 小土窝螺的采集与饲养管理 |
2.4.2 虫卵的孵化及囊蚴的收集 |
2.4.3 肝片吸虫囊蚴的感染模型动物的选择 |
2.5 小结 |
3 绵羊血清生化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耗材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绵羊血浆代谢组学分析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实验仪器 |
4.1.2 主要试剂耗材 |
4.2 实验方法 |
4.2.1 血浆的采集和保存 |
4.2.2 血浆样品代谢物的检测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 |
4.3.1 血浆样品检测结果 |
4.3.2 数据分析 |
4.4 讨论 |
4.4.1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4.2 代谢通路分析 |
4.4.3 诊断标志物的筛选 |
4.5 小结 |
5 结论 |
6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LC/MS联用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代谢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华支睾吸虫病概述 |
1.1.1 病原 |
1.1.2 华支睾吸虫的感染和流行 |
1.1.3 临床症状及危害 |
1.1.4 诊断、治疗和防控 |
1.2 寄生虫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
1.2.1 代谢组学 |
1.2.2 代谢组学研究流程 |
1.2.3 寄生虫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3 华支睾吸虫病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1 肝纤维化的致病机制 |
1.3.2 胆管癌的致病机制 |
1.3.3 华支睾吸虫与其他疾病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部分 |
2.1 动物感染试验及血液生化指标分析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 |
2.1.4 讨论 |
2.1.5 小结 |
2.2 基于LC/MS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
2.2.1 试验动物 |
2.2.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2.4 结果 |
2.2.5 讨论 |
2.2.6 小结 |
2.3 华支睾吸虫病差异代谢物的验证 |
2.3.1 样品的收集 |
2.3.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3.3 试验方法 |
2.3.4 结果 |
2.3.5 讨论 |
2.3.6 小结 |
3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的筛选和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肝片吸虫及肝片吸虫病概述 |
1.1.1 肝片吸虫 |
1.1.2 肝片吸虫病的流行性 |
1.1.3 肝片吸虫病临床症状体征 |
1.1.4 肝片吸虫病的防治 |
1.2 肝片吸虫检测方法 |
1.2.1 病原学检测 |
1.2.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2.3 免疫学检测 |
1.2.4 其它检查方法 |
1.3 肝片吸虫病诊断抗原研究进展 |
1.3.1 组织蛋白酶家族(CAT) |
1.3.2 天冬氨酰内肽酶(LEG) |
1.3.3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 |
1.3.4 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 |
1.3.5 鞘脂激活蛋白样蛋白家族(SAP) |
1.4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肝片吸虫诊断候选抗原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肝片吸虫噬菌体cDNA展示文库和阳性血清 |
2.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1.3 引物 |
2.1.4 噬菌体展示及免疫筛选用相关试剂的配制 |
2.1.5 阳性噬菌体初筛 |
2.1.6 阳性噬菌体的复筛 |
2.1.7 诊断候选抗原的筛选 |
2.2 结果 |
2.2.1 阳性噬菌体初筛 |
2.2.2 阳性噬菌体复筛 |
2.2.3 阳性克隆的鉴定与分析 |
2.2.4 候选抗原的筛选 |
2.3 讨论 |
第3章 候选抗原蛋白分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 |
3.2.2 假定蛋白D915_000758 |
3.2.3 假定蛋白D915_001617 |
3.2.4 假定蛋白D915_005900 |
3.2.5 假定蛋白D915_010969 |
3.3 讨论 |
第4章 候选抗原基因的克隆以及重组质粒的构建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4.1.2 相关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4.1.3 肝片吸虫抗原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4.1.4 特异性抗原基因的克隆 |
4.1.5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
4.1.6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4.2 结果 |
4.2.1 肝片吸虫组织蛋白酶L |
4.2.2 假定蛋白D915_000758 |
4.2.3 假定蛋白D915_001617 |
4.2.4 假定蛋白D915_005900 |
4.2.5 假定蛋白D915_010969 |
4.3 讨论 |
第5章 候选抗原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仪器与试剂材料 |
5.1.2 相关试剂的配制 |
5.1.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5.1.4 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表达 |
5.1.5 包涵体蛋白的纯化 |
5.1.6 Western-Blot分析 |
5.2 结果 |
5.2.1 融合蛋白pET-Cat L的表达与鉴定 |
5.2.2 融合蛋白pET-000758 的表达与鉴定 |
5.2.3 融合蛋白pET-001617 的表达与鉴定 |
5.2.4 融合蛋白pET-005900 的表达与鉴定 |
5.2.5 融合蛋白pET-010969 的表达与鉴定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致谢 |
(8)氯舒隆脂质体制备、质量评价及对羔羊肝片吸虫药效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肝片吸虫的研究现状 |
1.1 肝片吸虫的流行病学特点 |
1.1.1 肝片吸虫的生活史 |
1.1.2 影响流行的因素 |
1.1.3 流行情况 |
1.2 临床表现及诊断 |
1.2.1 临床表现 |
1.2.2 诊断 |
1.3 肝片吸虫的防治 |
1.4 肝片吸虫的耐药性 |
2 氯舒隆的研究现状 |
2.1 氯舒隆概况 |
2.2 氯舒隆历史 |
2.3 氯舒隆理化性质 |
2.4 氯舒隆药理学 |
3 脂质体治疗寄生虫进展 |
3.1 治疗利什曼原虫 |
3.2 治疗疟疾 |
3.3 治疗其它原虫疾病 |
3.4 治疗吸虫病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氯舒隆脂质体的制备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1 试验药材及材料 |
1.1.2 试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氯舒隆脂质体的制备 |
1.2.2 氯舒隆含量测定方法建立 |
1.2.3 氯舒隆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1.2.4 正交试验筛选最佳脂质体制备处方 |
1.2.5 验证试验 |
2 结果及分析 |
2.1 适应性及专属性实验结果 |
2.2 标准曲线结果 |
2.3 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结果 |
2.4 正交试验结果 |
2.5 验证试验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氯舒隆脂质体的表征测试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1 试验药材及材料 |
1.1.2 试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氯舒隆脂质体的形态及粒径 |
1.2.2 氯舒隆脂质体的含量测定 |
1.2.3 氯舒隆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 |
1.2.4 氯舒隆脂质体的释放度测定 |
1.2.5 氯舒隆脂质体的磷脂氧化指数测定 |
2 结果及分析 |
2.1 脂质体的形态结果 |
2.2 脂质体的粒径结果 |
2.3 脂质体的含量测定结果 |
2.4 脂质体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
2.5 脂质体的释放度考察结果 |
2.6 脂质体的磷脂氧化指数测定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章 氯舒隆脂质体对羔羊肝片吸虫药效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1.1.1 试验药材及材料 |
1.1.2 试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动物 |
1.2.2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1.2.3 分组 |
1.2.4 样品采集 |
1.2.5 虫卵计数 |
1.2.6 驱虫效果判定 |
1.2.7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2.8 生产性能观察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及分析 |
2.1 驱虫效果判定结果 |
2.2 血液生化测定结果 |
2.3 生产性能测试 |
3 讨论 |
4 结论 |
总体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五氯柳胺的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家畜寄生虫病的流行传播 |
1.2 家畜寄生虫病的影响 |
1.3 肝片吸虫病的影响 |
1.3.1 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对非洲经济的影响 |
1.3.2 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对美洲经济的影响 |
1.3.3 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对亚洲经济的影响 |
1.3.4 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对大洋洲经济的影响 |
1.3.5 反刍动物肝片吸虫病对欧洲经济的影响 |
1.4 肝片吸虫的防治 |
1.4.1 卤代酚类 |
1.4.2 苯并咪唑类 |
1.4.3 磺胺类 |
1.4.4 戊基苯醚类 |
1.4.5 水杨酰苯胺类 |
1.5 已有的五氯柳胺毒理学研究 |
1.5.1 药物不良反应及一般毒性 |
1.5.1.1 急性毒性 |
1.5.1.2 重复给药毒性 |
1.5.1.3 90天经口毒性 |
1.5.1.5 耐受试验 |
1.5.1.6 药物对眼的毒性 |
1.5.2 特殊毒性 |
1.5.2.1 一般生殖毒性 |
1.5.2.2 致畸毒性 |
1.5.2.3 遗传毒性 |
1.5.3 生态毒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五氯柳胺28天重复口服毒性试验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药物 |
2.1.2 实验动物 |
2.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2.1.4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2.1.5 病理剖检 |
2.1.6 体重变化情况 |
2.1.7 血液学检查 |
2.1.8 临床化学检查 |
2.1.9 病理学检查 |
2.1.10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临床症状 |
2.2.2 饲料消耗和体重变化情况 |
2.2.3 血液学检查 |
2.2.4 临床化学检查 |
2.2.5 脏器系数 |
2.2.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7 可逆恢复期 |
2.3 讨论 |
第三章 五氯柳胺的刺激性试验 |
3.1 五氯柳胺对家兔的眼刺激性试验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1.1 实验动物 |
3.1.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1.1.3 家兔眼部的准备 |
3.1.1.4 急性眼刺激性试验 |
3.1.3 试验结果 |
3.2 五氯柳胺对家兔的皮肤刺激性试验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实验动物 |
3.2.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2.1.3 家兔皮肤的准备 |
3.2.1.4 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 |
3.2.2 评分标准 |
3.2.3 试验结果 |
3.3 五氯柳胺对金黄地鼠口腔黏膜刺激性试验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试验材料 |
3.3.1.2 实验动物 |
3.3.1.3 试验仪器与试剂 |
3.3.1.4 实验动物分组 |
3.3.1.5 给药方式 |
3.3.2 大体观察评价 |
3.3.3 组织学观察评价 |
3.3.4 结果评价 |
3.3.5 试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皮肤 |
3.4.2 眼 |
3.4.3 口腔黏膜 |
第四章 五氯柳胺混悬液的靶动物安全性试验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1.3 实验动物分组与给药 |
4.1.4 临床观察 |
4.1.5 血样采集及分析 |
4.1.6 组织病理学检查 |
4.1.7 数据分析 |
4.2 结果 |
4.2.1 临床检查结果 |
4.2.2 血液学检查 |
4.2.3 临床化学检查 |
4.2.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研究进展 |
1.1.1 运动型气单胞菌简介 |
1.1.2 病原菌鉴定方法 |
1.1.3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症及危害 |
1.1.4 运动型气单胞菌的致病基础与感染途径 |
1.1.5 转录组研究鱼类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 |
1.1.6 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
1.2 鱼类弯口吸虫病研究进展 |
1.2.1 弯口吸虫简介 |
1.2.2 弯口吸虫病的病症及危害 |
1.2.3 弯口吸虫与宿主互作研究 |
1.2.4 弯口吸虫病流行病学研究 |
1.2.5 弯口吸虫病的防治方法 |
1.3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病原菌分离鉴定及防治药物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鱼来源 |
2.1.2 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
2.1.3 人工感染实验 |
2.1.4 病原菌毒力因子鉴定 |
2.1.5 药敏实验 |
2.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病胭脂鱼病症描述 |
2.2.2 病原菌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鉴定结果 |
2.2.3 病原菌回感实验结果 |
2.2.4 病原菌毒力因子鉴定结果 |
2.2.5 药敏实验结果 |
2.3 讨论 |
2.3.1 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 |
2.3.2 毒力因子分布与气单胞菌致病性的关系 |
2.3.3 气单胞菌的耐药性问题 |
2.3.4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防治措施 |
2.4 小结 |
第3章 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病理特征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细菌感染实验 |
3.1.2 显微结构观察样本处理 |
3.1.3 超微结构观察样本处理 |
3.1.4 组织病理特征定量与半定量描述 |
3.1.5 数据统计分析 |
3.2 结果 |
3.2.1 病理特征的定量与半定量描述 |
3.2.2 MAS对肾、脾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3 MAS对肾、脾和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MAS诸多病理现象背后的意义 |
3.3.2 MAS进程中组织MMC响应策略 |
3.4 小结 |
第4章 胭脂鱼对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的免疫应答机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细菌感染和取材 |
4.1.2 感染前后脾脏总RNA提取 |
4.1.3 RNA质检、cDNA建库和测序 |
4.1.4 实验数据处理 |
4.1.5 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通路分析 |
4.1.6 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 |
4.1.7 数据统计分析 |
4.2 结果 |
4.2.1 RNA-seq分析和de novo组装 |
4.2.2 基因功能注释 |
4.2.3 Unigene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分析 |
4.2.4 差异表达基因鉴定和注释 |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4.2.6 差异表达基因的代谢通路分析 |
4.2.7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 |
4.2.8 MAS引起大量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 |
4.3 讨论 |
4.3.1 胭脂鱼脾脏的免疫功能 |
4.3.2 MAS激活信号转导通路 |
4.3.3 MAS导致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
4.4 小结 |
第5章 胭脂鱼弯口吸虫病病原、病症及病因初步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鱼来源 |
5.1.2 寄生虫分离与鉴定 |
5.1.3 感染状况分析 |
5.1.4 病因调查分析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实验结果 |
5.2.1 囊蚴形态特征 |
5.2.2 囊蚴分子标记CO1和ITS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构建 |
5.2.3 囊蚴在胭脂鱼组织中的寄生部位与感染情况分析 |
5.2.4 囊蚴寄生对胭脂鱼生长指标的影响 |
5.2.5 弯口吸虫生活史调查结果 |
5.3 讨论 |
5.3.1 胭脂鱼是扁弯口吸虫的又一中间宿主 |
5.3.2 扁弯口吸虫寄生对胭脂鱼生长存在明显不利影响 |
5.3.3 如何有效防治胭脂鱼的弯口吸虫病 |
5.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主持及参与项目情况 |
四、实验感染肝片吸虫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动态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片吸虫对奶牛生理生化水平的影响及分析[J]. 马红芳. 中国牛业科学, 2021(04)
- [2]小香羊三种蠕虫流行病学调查及中药苦楝对其防治机制研究[D]. 王家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厚垣普可尼亚菌与埃普利诺菌素联合制剂的研究[D]. 樊雅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4]大片吸虫及其分泌抗原对宿主肠道菌群与免疫应答调节机制的研究[D]. 盛兆安. 广西大学, 2020
- [5]绵羊肝片吸虫人工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血浆代谢组学分析[D]. 曾敏浩.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6]基于LC/MS联用技术的华支睾吸虫感染兔血浆代谢组学分析[D]. 邱阳元.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9)
- [7]肝片吸虫病诊断候选抗原的筛选和制备[D]. 贾骁晔.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8]氯舒隆脂质体制备、质量评价及对羔羊肝片吸虫药效学研究[D]. 李质明.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9]五氯柳胺的安全性评价[D]. 董朕.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9(09)
- [10]胭脂鱼运动型气单胞菌败血症及弯口吸虫病初步研究[D]. 李芳. 西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