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动脉损伤的处理

四肢动脉损伤的处理

一、四肢动脉伤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伟,赵广跃,李军,祝勇刚,裴国献[1](2016)在《肢体缺血损伤程度对腘动脉损伤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肢体缺血损伤程度在腘动脉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59例腘动脉损伤患者资料,男187例,女72例;年龄14~68岁,平均37.6岁。受伤至腘动脉手术修复时间为4 h至29 d,平均12 h。参考Rutherford分级,并根据临床体格检查结果将肢体缺血损伤程度由轻至重分为4度:Ⅰ度(感觉、运动存在型)、Ⅱ度(感觉存在,主动运动丧失型)、Ⅲ度(感觉、运动消失型)和Ⅳ度(僵硬型)。所有Ⅰ、Ⅱ度损伤患者均行保肢治疗,部分患肢行筋膜间室切开减压;对于Ⅲ度损伤患者,术中探查肌肉未出现明显鱼肉样改变,在患者及其家属保肢意愿强烈的情况下尝试保肢治疗;对于Ⅳ度损伤患者,直接采取截肢治疗。结果术中决定采用保肢治疗的患者共146例,其中142例成功保肢,另外4例因术后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而截肢,总体保肢成功率为54.83%(142/259)。腘动脉完全断裂23例,不完全断裂或撕裂17例,挫伤并血栓形成219例。无患者因腘动脉损伤及其并发症而死亡。Ⅰ度、Ⅱ度、Ⅲ度、Ⅳ度损伤患者分别为51、88、67、53例,保肢成功率分别为100.00%(51/51)、96.59%(85/88)、8.96%(6/67)、0。受伤至就诊时间<6 h、6~12 h、13~24 h、25 h至1周、>1周的患者保肢成功率分别为80.77%(42/52)、54.58%(73/134)、20.51%(8/39)、33.33%(6/18)、81.25%(13/16)。142例成功保肢患者获6个月至8年(平均31.4个月)随访。其中Ⅰ度损伤患者足底感觉和踝关节主动屈伸均无障碍。85例Ⅱ度损伤保肢成功患者足底感觉均正常或接近正常,29例患肢踝关节和足趾主动屈伸功能得到部分恢复,另外56例踝关节主动运动未恢复。Ⅲ度损伤6例保肢成功患者术后运动功能均未得到恢复,4例患者足底感觉得到部分恢复,另外2例足底感觉未见恢复。结论根据Rutherford分级和体格检查结果将腘动脉损伤的缺血损伤程度分为4度,可以很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并判断预后。

郭现辉,罗庚,江宏,晏妮,李燕山,盛名,王国胜[2](2009)在《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处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处理方法。方法充分显露,从正常血管部位采取止血措施,根据血管损伤具体情况采用端端吻合、动脉壁修补、自身静脉移植和人工血管移植等修复方法。动脉缺损超过3 cm或假性动脉瘤形成者采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移植。结果 75例肢体主干动脉损伤患者,1例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害死亡,2例手术后因筋膜间室综合征广泛肌肉坏死而截肢,2例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再次手术,其余患者的动脉通畅。在72例保留肢体患者当中,68例肢体功能恢复良好,4例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良好恢复的关键,自体静脉和人工血管移植是解决动脉缺损的较好方法。

张川英,方瑛,陈红英[3](2004)在《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在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近年工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工伤事故与车祸所致高能量四肢创伤血管损伤,尤其是四肢主要动脉损伤在各种创伤病例中有上升的趋势,此外,血管穿刺或插管造影的医源性操作也增加了血管损伤的机会;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极其重要;4年中,我科通过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发现动脉损伤病例25例,经进一步检查和手术探查证实23例,就其监测技术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刘鹏[4](2002)在《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及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研究兔股动脉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的病理形态学特点;(2)探讨兔股动脉火器伤合并海水浸泡的外科处理方法,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方法:(1)致伤方法:用7.62mm滑膛枪发射380mg的钢珠,出口速度为600-800米/秒,射击兔单侧股动脉。伤后立即局部加压包扎止血。将海水浸泡组兔双后肢及胸腹部浸入人工海水(盐度25.3,pH8.4,水温21℃)中浸泡,对照组兔不浸泡。(2)病理学研究:将大白兔30只随机均分为单一致伤组(SWG)、海水浸泡30分钟组(SIG-Ⅰ)和海水浸泡60分钟组(SIG-Ⅱ),用(1)中的方法致伤,于伤后2、4、6、8、12小时探查股动脉伤情,取弹着点中心两端各40mm股动脉,每10mm为单位,做光镜(HE和弹力纤维染色)、电镜(TEM、SEM)观察。(3)外科处理研究:将100只大白兔随机均分为海水浸泡组(SIG,浸泡60分钟)和单一致伤组(SWG)。SIG出水后予静滴38℃的林格氏液以加强复温、抗休克治疗,SWG仅静滴常温的林格氏液。两组均切除动脉肉眼观损伤段,未扩大清创范围,根据清创后的缺损长度,酌情用端-端吻合、自体静脉(AVG)或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动脉移植(HAG)进行血管重建。术后SIG仍加强复温治疗,两组均不用抗凝及血管扩张药物。术后1、7、14、21天用物理检查和多普勒超声监测血流通畅情况,对部分通畅和全部不通畅者行动脉造影或手术探查,取吻合口组织做光镜和扫描电镜检查。通畅率统计学分析以四格表确切概率法检验。 结果:(1)病理学研究:肉眼观察:三组中动脉损伤类型均以完全断裂伤和挫伤为主,不完全断裂伤仅在单一致伤组中有1例。组织学观察:完全断裂伤:SIG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大于SWG。血管内膜EC大量脱落、变性、坏死,IEL极度收缩、肿胀、断裂,中膜SMC变性、坏死,细胞器极度肿胀,组织间隙水肿,外膜炎细胞浸润;特别是原发伤道区内动脉壁显着肿胀,尤以中膜外2/3为甚,SMC内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样结构,SMCfd隙显着增宽;挫伤区病变程度明显减轻;震荡区病变与SWG无明显差异。挫伤:SIG的中膜、内膜病变重于SWG,血栓发生率更高,血栓长度明显增加。SIG二J组之间病变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人习外科处理研究:SIG和 SWG动物的死亡率分别为 10%和 6%,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显着(>0.1肝动脉完全断裂伤:s1G和8*G的3周累计通畅率分别80刀0W24门0)和86.67%2680X 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显着0>o.1X 其中AV G和**G的3周累计通畅率统计学差异均不显着o>0.1肝动脉挫伤:幻G和S WWG的3周累计通畅率分别为86石7%*)和82.35%(14/17,两组间统计学差异不显着o功.1卜组织学观察:两组的吻合口愈合过程基本相同,于术后3周完成吻合口内皮化,大于正常血管吻合口内皮化的时间。术后未见同种异体动脉移植段淋巴细胞浸润。 结论:*)通过海水浸泡动脉火器伤的系列病理形态学观察,发现其组织损害的程度明显重于单一动脉火器伤,海水的高渗和碱性是加重组织损伤的主要致伤因素;C冶并海水浸泡的动脉挫伤,病理学检查证实中膜内膜损伤重,发生血栓的机率高,应积极进行探查和外科处理;o)海水浸泡血管火器伤的清创以肉眼观察内膜正常为止,不可盲目扩大,但应该延长抗凝剂和血管扩张药物的使用时间;*)HAG可用于小血管的修复,其通畅率可达到自体静脉的疗效,其来源丰富,制备简单,使用方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低温海水浸泡的病人复温和抗休克治疗是成功修复血管,抢救病人生命的关键措施,值得临床医生充分注意。

刘鹏,彭学良,刘晋才[5](2002)在《四肢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四肢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尚存在几个难题。四肢血管伤治疗的发展趋势是深入研究临床表现对治疗的提示意义 ,使用迅速、低廉、侵入性低的诊断方法 ,尽快修复严重的血管损伤 ,积极使用相关技术(如筋膜切开术等 )。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

袁晓中[6](2001)在《四肢动脉伤45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刘文国[7](1999)在《四肢血管伤处理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

颉强,黄耀添,赵黎,杨柳,李军[8](1999)在《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管顺应性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管顺应性变化,为临床修复效果及近、远期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信号分析方法随访观察了21例27条四肢动脉伤经端端吻合修复术后血管的通畅情况,应用受约束弹性管模型,利用在体测量的流量波形,分析吻合血管的血管顺应性特性。结果:与正常侧对照,术后血管吻合口与近、远端血管及正常侧血管间顺应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血管近、远端顺应性相近(P>0.05)。术后时间≤24周或>24周,上、下肢吻合血管各段顺应性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时间>24周吻合血管顺应性高于0.7×103/kPa,术后时间≤24周吻合血管顺应性低于0.7×103/kPa,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下肢吻合血管顺应性高于上肢,两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顺应性是辅助评价血管伤吻合修复效果的良好的参数指标,对它们的定期、连续观测,有助于评价吻合修复血管的命运。

颉强,黄耀添,赵黎,杨柳,李军[9](1999)在《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评价临床修复效果及近、远期疗效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多谱勒超声仪对21 例患者的27 条端端吻合术后血管的通畅情况进行随访观察。应用受约束弹性管模型,在体测量流量波形,分析吻合血管的血流动力学特性。结果 术后早期27 条血管全部通畅,21 例患者中15 例获半年以上随访,血管均通畅。与健侧对照,术后每搏血流量(SV)下降,吻合口处血流平均速度(Vm)升高,壁面剪应力(τ) 下降,但各血管吻合口处与近、远端血管及健侧血管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 0.05)。无论随访时间≤24 周或>24 周的患者,其上、下肢血管吻合口处的Vm 均较健侧升高,SV 降低,τ下降,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P > 0.05) 。两时间组的血流搏动指数(PI) 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 0.05)。随访时间≤24 周者,Vm 高于术后时间> 24 周者,SV 及τ均降低,但两时间组之间差异无显着性意义( P > 0.05)。结论 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血管壁面剪应力是辅助评价血管损伤吻合修复效果的良好参数指标,定期、连续观测有助于预测吻合修复血管的转归。

张力成,潘可平[10](1998)在《渔民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治疗(附51例报告)(论着)》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渔民四肢血管损伤的特点,并探讨其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1983~1997年收治的共58例渔民四肢血管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全部58例中,一期截肢7例;余51例予重建血液循环,包括开放性损伤18例,闭合伤33例,其中10例重建在6小时内,31例在6~12小时,10例超过12小时。循环重建在6小时以内者四肢功能恢复优于6小时及以上者。二期截肢2例;19例发生缺血性肌挛缩;急性肾功能衰竭3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肢体损伤后缺血时间与肢体的预后关系密切。应积极抢救一些缺血时间较长(大于12小时)但仍有希望保留的肢体。手术治疗后应积极预防并发症。深筋膜切开术是预防缺血性肌挛缩的重要辅助措施

二、四肢动脉伤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肢动脉伤的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4)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及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论文正文 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及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
    前言
    第一部分 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外科处理及其疗效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照片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四肢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5)四肢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进展
    1.1 物理检查
    1.2 动脉造影
    1.3 非侵入性检查方法
2 治疗进展
    2.1 手术治疗
    2.2 非手术治疗

(6)四肢动脉伤45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年龄性别
    1.2 受伤原因
    1.3 损伤部位
    1.4 损伤情况
    1.5 四肢动脉伤修复情况
    1.6 腘动脉损伤
2 讨论
    2.1 腘动脉伤后导致截肢的各种因素
    2.2 动脉分级
    2.3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问题

(9)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资 料 与 方 法
    一、临床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统计学处理
结 果
    一、术后吻合血管的形态学变化
    二、术后吻合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讨 论

四、四肢动脉伤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肢体缺血损伤程度对腘动脉损伤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J]. 张大伟,赵广跃,李军,祝勇刚,裴国献.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04)
  • [2]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处理[J]. 郭现辉,罗庚,江宏,晏妮,李燕山,盛名,王国胜. 中国实用医刊, 2009(11)
  • [3]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在不典型四肢动脉损伤中的应用[A]. 张川英,方瑛,陈红英. 全国第六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 2004
  • [4]海水浸泡兔股动脉火器伤的病理学及外科处理的实验研究[D]. 刘鹏. 第三军医大学, 2002(02)
  • [5]四肢血管创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刘鹏,彭学良,刘晋才. 创伤外科杂志, 2002(01)
  • [6]四肢动脉伤45例分析[J]. 袁晓中. 镇江医学院学报, 2001(01)
  • [7]四肢血管伤处理的体会[J]. 刘文国. 华西医学, 1999(04)
  • [8]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管顺应性变化[J]. 颉强,黄耀添,赵黎,杨柳,李军. 医用生物力学, 1999(03)
  • [9]人体四肢动脉伤端端吻合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J]. 颉强,黄耀添,赵黎,杨柳,李军. 中华骨科杂志, 1999(09)
  • [10]渔民四肢主要动脉损伤的治疗(附51例报告)(论着)[J]. 张力成,潘可平. 中华航海医学杂志, 1998(02)

标签:;  ;  ;  

四肢动脉损伤的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