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淹没台缘发育的铁锰结核

一种在淹没台缘发育的铁锰结核

一、A sort of iron-manganese nodule developing in drowned platform margin(论文文献综述)

姜锋[1](2020)在《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及其控制因素》文中研究表明末次冰消期以来海平面上升,全球海岸带陆、海地貌格局随之发生变化。在早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至中全新世趋稳的背景下,流域物质在河口堆积从而开始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环境。作为陆海交互作用带陆源物质最大的汇,三角洲沉积体系蕴含了丰富的环境变化信息,见证了“桑田沧海”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因三角洲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自早期农业文明以来,河口三角洲就成为人类青睐的居住地;同时也面临着剧烈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因此,从气候-环境-人类活动相互耦合的系统学角度研究三角洲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已经成为多个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开展全新世三角洲地貌环境演变规律与模式的研究,以及三角洲对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可以在时间尺度上满足对未来河口-三角洲环境演变趋势的预测。虽然过去几十年间有关三角洲环境演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早期对三角洲模式的研究缺少年代学依据以及学科综合性的考量;加之某些环境代用指标的局限性,导致对三角洲沉积环境与沉积相的讨论还缺少依据;尤其是对早、中全新世古河口湾沉积相及其沉积模式的讨论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1)首先,本文收集了研究区大量的钻孔资料,获取了全面的全新世底界高程信息,明确了长江口下切古河谷的晚更新世末期地形。末次冰盛期长江河口南部呈现一个巨大的向海凸出的“三角地形”,埋深在现今海平面以下530 m,也就是当今太湖平原的前身;北部全新世底界埋深于现今海平面以下20 m,且-20 m高程等值线与现代岸线几乎平行。当时的下切河谷低于现今海平面5070m,河谷呈喇叭状;镇江顶部宽约15 km,延伸至下部(现代河口)宽约120 km。长江口下切古河谷的地形特征为全新世沉积物在三角洲地区的“非对称性”分布打下了基础,其空间规模是沉积物得以良好保存的必要条件;地形的束窄作用促进了全新世早期以来强潮型河口湾的形成。(2)其次,为探讨以晚更新世地形为基础所形成的地层与沉积环境,以下切古河谷中的海门(HM)孔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粒度、有孔虫、元素地球化学等分析手段,结合AMS-14C测年,重建了长江下切河谷的年代框架与地层结构。结果表明,HM孔1210010900 cal.a BP,有孔虫为沿岸低盐种(如Ammonia convexidorsa),Sr/Ba值较低(平均为4.10),沉积速率为1.2 cm/a,为潮汐河道沉积。109009100 cal.a BP,有孔虫为沿岸低盐种和滨岸-浅海过渡种(Epistominella naraensis and Ammonia convexidorsa),Sr/Ba平均值升高为5.69,沉积速率为1.2 cm/a,为河口湾相。91005700 cal.a BP,有孔虫丰度极低,仅零星可见Ammonia beccarii,Sr/Ba值却达到最大,平均为7.21;沉积速率在8000cal.a BP前后由1.4 cm/a迅速下降至0.15 cm/a,为潮流沙脊相,属强潮流动力的产物。早全新世的高沉积速率是海平面快速上升的结果,8000 cal.a BP的沉积速率骤减可能与海平面上升,海洋动力增强有关。57003200 cal.a BP,Sr/Ba值有所下降,平均为5.04,有孔虫丰度明显增加,见深水种(Ammonina compressiucula),由于东亚夏季风减弱,沉积速率仅有0.27 cm/a,为前三角洲。32001800 cal.a BP,Sr/Ba进一步下降,平均为3.82,有孔虫丰度仍呈增加趋势,主要为浅水种(Ammonia convexidorsa、Bolivina robusta、Bulimina marginata),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沉积速率在2000 cal.a BP由0.83cm/a增加至2.0 cm/a,为三角洲前缘。1800 cal.a BP至今,Sr/Ba值平均为4.30,有孔虫主要为浅海滨岸过渡种(Epistominella naraensis、Ammonia convexidorsa),这一时期沉积物主要建造水下三角洲,沉积速率仅为0.2 cm/a,为潮滩相。HM孔有孔虫丰度与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所指示的环境并不吻合,Sr/Ba值从早至晚全新世呈先逐步增加、之后逐渐减小,反映了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而有孔虫丰度呈现由低到高逐渐增加的态势。Sr/Ba值在早中全新世(潮流沙脊段)所反映的海侵程度达到最大,有孔虫却零星可见。有孔虫丰度与小于63μm的粒度组分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沙含量越高即动力越强时有孔虫丰度越低,说明有孔虫丰度不仅与海侵程度有关而且与海侵时的动力沉积环境有关;水体浊度(含沙量)是影响有孔虫生长的另一个因素,即高浊度水体不利于有孔虫的生长。由此推论早、中全新世长江河口湾内的沉积动力较强,且水体浊度极有可能要高于晚全新世时期。(3)此外,为研究长江口下切古河谷的沉积过程,本论文利用收集的116个有充分测年数据的钻孔以及本文的7个钻孔,将全新世沉积厚度划分为四个时期(P1-117007000 cal.a BP,P2-70004000 cal.a BP,P3-40002000 cal.a BP和P4-20000 cal.a BP),据此分析下切河谷内不同时期的沉积中心位置时空分布和转移,同时建立年龄-深度模型探讨沉积速率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数据表明,早-中全新世,沉积中心由海门地区后退至镇江扬州一带,全新世中-后期沉积中心持续向海移动至现今河口位置。岸线移动是沉积中心陆海方向往复移动的根本控制因素。沉积中心在向海移动的同时出现明显的南偏现象。在下切河谷湾内,受地形限制,沉积中心南偏的现象不明显,但在湾口或口外,这种现象逐步增强,可用潮流在科氏力的叠加作用下南偏的原理来解释沉积中心的南偏。钻孔的年龄-深度模型显示下切河谷内沉积速率表现出高-低-高“三段式”特征,钻孔位置不同,沉积速率变化的时间节点不同;早期的高沉积速率为海平面快速上升时下切河谷内大量的沉积物充填,中段的低沉积速率由全新世中期海平面上升速率下降导致,另外东亚夏季风减弱,沉积物供应急剧减少也是低沉积速率出现的重要因素。晚全新世以来,在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沉积物供应增加;此时的高沉积速率反映海平面稳定后河流大量的沉积物快速堆积、河口湾向海快速推进。(4)下切河谷的充填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溯源堆积、河口湾沉积和三角洲堆积。三角洲主体沉积下伏的古河口湾相序自海向陆可以分为四类,即:潮汐河道-河口湾(厚度较小)-潮流沙脊-河口湾(厚度较大),沉积物呈现粗-细-粗-细的分布格局。主控动力分别由河流、河流-潮流混合向潮流过渡,径流与潮流的总能量经历减小-增大-减小的变化过程。长江古河口湾的特殊动力条件与泥沙运动特性导致其与现有的经典河口湾模式中粗-细-粗的沉积物分布格局有所不同。长江三角洲体系的发育以河口沙体为骨架,但六期亚三角洲在发育时间上与前人提出的模式有所区别,它们并不是相互衔接的,比如红桥期与黄桥期于距今4000年左右停止发育。金沙期和海门期几乎同时形成于距今3000年,崇明期与长兴期在距今24002300年开始发育;三角洲形成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多期亚三角洲的发育。而各期亚三角洲在平面上之所以呈NW-ES向排列,反映了科氏力-强潮汐作用下的河口沉积动力与地貌发育特征,即河口输沙通道在南偏的潮流作用下向东南方向不断偏移。

朱要强[2](2020)在《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文中认为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丘陵过渡的高原斜坡地带,也是突起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的一个强烈岩溶化高原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岩溶地层广泛分布。和广西以硬质碳酸盐岩构成的岩溶峰丛峰林地貌环境不同,贵州非岩溶与岩溶地层相间分布,构造应力场、地下水运移场、地质体风化与卸荷等地质作用均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地域特色,各种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且常成为岩溶及崩滑流地质灾害叠加易发部位。贵州这一特征明显、脆弱且连片分布的岩溶地质环境区域,耦合采矿、基础建设等人类活动强度加剧因素,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的特大型崩滑灾害频发,是我国特大崩滑灾害高发区之一。本文在贵州山地地质灾害全面调查研究和成灾模式划分基础上,针对贵州岩溶地质环境区内造成人员财产特大损失的“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等常见成灾模式,基于灾后现场调查、现场视频影像、地震波信号、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数值模拟等方法,以关岭滑坡-碎屑流、水城滑坡-碎屑流、福泉滑坡-涌浪和纳雍崩塌-碎屑流为具体案例,对典型崩滑灾害运动过程、动力学特性及堆积特征开展研究,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镇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潜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了致灾范围预测,取得的主要创新性进展有:(1)首次按地质灾害发育模式+成灾模式对贵州高位崩塌滑坡形成的碎屑流、涌浪等灾害链致灾机理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将贵州岩溶山区滑坡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弱面控制型”、“关键块体控制型”、“软弱基座控制型”、“采空区控制型”和“复合型”滑坡,其中关岭滑坡、水城滑坡和福泉滑坡是“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将研究区崩塌灾害发育模式划分为“软弱基座控制型”、“弱面控制型”和“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其中纳雍崩塌是“采空区控制型”崩塌;将典型特大崩滑灾害成灾模式划分为“滑坡-碎屑流模式”、“崩塌-碎屑流模式”和“滑坡-涌浪模式”,并结合典型案例,对这三种成灾模式类型的地质灾害致灾过程和致灾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2)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为例,基于现场精细调查和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获取的DEM高程信息,建立关岭滑坡和水城滑坡“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的流变模型和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和水城滑坡-碎屑流运动全过程,并对滑坡碎屑流的动力学特征和堆积特征进行分析;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揭示了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厚度分布和内部结构,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结果的有效性,为开展崩(滑)碎屑流堆积特征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3)对“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研究。以纳雍崩塌为例,结合现场视频影像和张家湾地震台捕获的地震波信号对纳雍崩塌事件的动力过程展开分析,揭示了该事件的强度特征和频谱特征,为崩塌事件的动力分析开辟了新途径;基于高精度无人机航拍影像建立纳雍崩塌的DEM模型,建立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成灾模式的流变模型和参数,实现了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地震波信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有效性,揭示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全过程致灾机理,量化揭示了碎屑流运动的宏观、细观及微观过程,为崩滑-碎屑流动力学特征分析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4)对“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成灾模式的地质灾害全过程开展了分析。以福泉滑坡为例,基于无人机航拍高清影像获取的DEM模型,建立“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的流变模型和参数,模拟了福泉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运动过程,对不同时刻滑体的形态、运动速度分布进行分析;基于滑坡碎屑流入水前的滑体特征,建立了涌浪模型和参数,分析不同时刻滑坡-涌浪的运动形态、流场内的最大动压力及碎屑流最终运动距离,揭示了“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灾害全过程致灾机理。(5)总结了“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的崩滑灾害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技术要点及步骤。以尖山营不稳定斜坡为例,基于多源数据协同确定的流变模型及参数,对“采空区控制型”崩滑灾害隐患点可能发生的崩滑灾害开展致灾范围预测;采用经验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使用“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型及参数评价这一成灾模式致灾范围的可靠性,为贵州岩溶山区崩滑灾害隐患点风险评估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周鑫[3](2017)在《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大路坝地震)崩塌滑坡调查及其形成机制探讨》文中提出1856年6月10日,发生在重庆黔江与湖北咸丰之间的641级地震,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诱发了小南海、汪大海、掌上界等一系列规模巨大的崩塌滑坡。从遥感影像上可以看出,几处崩塌滑坡大体上沿北北东方向分布,这与已知的黔江断裂的延伸方向大体一致。黔江断裂是一条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裂,一般认为是该次地震的发震构造。为什么在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的长江中游地区发生的一次6-6.5级地震,导致山体崩塌,河道堵塞形成堰塞湖,单体崩塌、滑坡的规模与2008年汶川地震所引发的青川东河口、映秀牛圈沟等大型崩塌、滑坡相当?其形成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位于长江中游的鄂西山地河谷深切,群峰高耸,在该地区6级左右地震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但地震一旦发生,在震中附近极可能发生山体崩塌滑坡。该研究不仅可以了解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的发生机制、以及小南海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形成过程,也对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三峡库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概述如下:1.大路坝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特征调查通过野外实地考察与无人机航拍,重点对小南海、掌上界、汪大海、活龙坪4处崩塌滑坡的发育特征进行了调查。上述4处崩塌滑坡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⑴崩滑体原始地层平缓并微向SE倾斜;⑵崩滑方向总体为SE向,且滑移距离较远,为顺层滑坡;⑶小南海、掌上界、汪大海3处崩滑体后缘陡壁产状与区域两组陡立节理产状一致。在崩滑规模与崩塌体风化程度上,4处崩塌滑坡有所不同:在崩滑规模上,从大到小依次为小南海、掌上界、汪大海、活龙坪;对比崩滑体岩石风化程度,掌上界崩塌体岩石风化程度最强,堆积体已呈“馒头状”;汪大海次之,由于后期流水侵蚀,河道中堆积岩块多为板状;小南海周边岩石风化较弱,泥岩风化程度较高,形成凹岩腔,但总体岩块形状棱角分明。在距离小南海较远的活龙坪,崩塌则表现为“山剥皮”构造,崩塌区域后期改造严重,大部分岩块上被土壤覆盖,植被发育,崩塌岩块总体还是棱角分明。2.大路坝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形成机制探讨基于现场调查与资料分析,对崩塌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有以下认识:1)在主压应力为北西—南东向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作用下,山体在短时间内受到一个自NW向SE方向地震动加速度的冲击;2)地层倾向与地震动方向一致,坡体发生顺层滑动,且由于地层缓倾,使崩滑距离较远;3)岩石中存在两组构造节理,经过长期风化,部分结构面贯通,岩体完整性遭到破坏。3.小南海原始山体稳定性分析参照周围地形,对滑坡前山体原始形态进行恢复,并通过数值模拟对山体稳定性进行分析。1)山体在静止状态下边坡是稳定的;2)在雨季,降水明显增多,山体上会发生小型滑坡或砾石下落;3)在地震触发因素的作用下,随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增加,安全系数降低,当PGA由0.25g放大到0.75g时,最小安全系数(FOS)降低到0.801,坡体破坏发生崩塌。

吴信雍[4](2016)在《城口地区陡山沱组—灯影组一段岩相古地理及成锰条件分析》文中提出城口县锰矿区位于全国锰矿资源重点成矿区带内,目前地表及浅部矿体不多,锰矿资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产需矛盾日渐突出,勘查工作已进入“攻深找盲”阶段。为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一方面需要提高锰矿深加工程度,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新的方法加强对城口锰矿成矿条件、控矿规律等研究,从而指导锰矿勘查工作。本文以沉积岩石学、层序地层学、岩相古地理学及矿床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重庆城口典型矿区及周边地区为研究重点,通过大比例尺野外实测剖面与收集资料相结合,野外宏观观测与室内微观分析相结合,对重庆城口震旦系陡山沱组地层系统、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进行综合研究,取得以下认识:综合分析露头剖面、钻井等资料,认为城口不同地区各时期地层岩性及厚度存在差异。震旦系观音崖组—灯影组一段识别出2个沉积体系组,观音崖组为海岸-浅海沉积体系组,其中海岸沉积体系发育冰水滨海相,浅海沉积体系发育冰水浅海陆棚相;陡山沱组—灯影组一段为海岸-缓坡-台地沉积体系组,该体系组中海岸沉积体系发育陆源碎屑潮坪相,缓坡沉积体系发育碳酸盐缓坡相,台地沉积体系发育局限台地潮坪相、局限台地泻湖相和台盆相。并进一步划分出若干亚相、微相,不同的沉积(微)相具有各自的特征。矿区内锰矿层主要位于陡山沱组顶部的台盆相、局限台地泻湖相和局限台地潮下坪。对城口地区观音崖组—灯影组一段的层序界面识别及体系域划分的基础上划分出1个超层序(ZSS1),4个三级层序(ZSQ1-ZSQ4),并详细讨论了各三级层序的体系域及层序特征,锰矿主要位于高水位体系域。以ZSQ2-ZSQ4(TST)以及ZSQ4(RST)作为编图单元,采用压缩法和优势相表示法分别编制了研究区陡山沱期早—晚期岩相古地理略图和研究区陡山沱期末期—灯影期早期岩相古地理略图。陡山沱期早—晚期,城口研究区总体为陆缘局限浅海环境,其中,(1)高坪梁地区为地势较高的陆源碎屑潮坪相沉积,(2)大渡溪—修齐地区主要发育台盆相与局限台地潮下坪相交替沉积,(3)高燕地区发育深水的台盆相沉积,(4)明月地区主要为较深水的台盆相夹局限台地潮坪相,(5)龙田乡地区为混积陆棚—台盆过渡相沉积,(6)其他地区主要为局限台地潮下坪相夹少量台盆相沉积。陡山沱期末期—灯影期早期,研究区转变为碳酸盐台地陆表海或台缘沉积环境,其中,(1)高坪梁地区为局限台地潮间坪相与局部为混积潮坪相沉积,(2)龙田乡地区为台缘斜坡相沉积,(3)高坪梁与龙田乡之间地区为局限台地潮间坪相沉积,该区间还可根据锰矿层所处沉积相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沉积相占比,划分出与成矿密切相关的三个非优势相:明月锰矿层为局限台地潮下坪非优势相沉积,高燕锰矿层为台盆内斜坡非优势相沉积,大渡溪—修齐锰矿层为泻湖非优势相沉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城口不同地区锰矿发育相带及锰矿地质特征,进行锰矿形成条件分析,认为明月矿区为局限台地潮下坪环境,锰矿一般发育;高燕锰矿为台盆内斜坡沉积,为锰矿有利沉积带,锰矿较发育;大渡溪、修齐矿区陡山沱期末期为局限台地泻湖环境,其有利于锰质、磷质的富集与沉淀,锰矿较发育。高坪梁地区为陆源碎屑物质较多的潮间坪环境,不利于锰矿形成。

郭昱宏[5](2015)在《重庆酉阳秀山大塘坡组层序地层及与成锰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锰矿作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在现代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钢铁工业中十分重要。锰矿在重庆市范围内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秀山县、酉阳县、城口县,具有较高的地质工作基础和开展大规模勘察的条件。近十多年来,随着锰矿的开发利用,推动了秀山县当地经济的发展,从锰矿石的开采到深加工,矿业经济越来越发达,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但是随着锰矿越来越多的开采,以以往老旧的技术手段已无法达到现在社会中对锰矿的供求关系,针对在相应整装勘查实践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和大比例尺岩相古地理工作缺乏,从而使得锰成矿规律、控矿因素不清晰,导致勘探方向不明确等问题。为了满足地区矿产对经济的需求,一方面需要加强锰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则需要我们创新锰矿找矿与开采技术手段,在参考以往的技术手段上运用更新的找矿方法,扩展找矿思路,以先进的找矿理论对锰矿进行开采利用。酉阳秀山地区的“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主要分布在重庆北部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中下部,层控特点明显,然而通过对前人资料的整理我们可以看出,相对于“大塘坡”式沉积型锰矿的沉积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如沉积环境分析、岩相古地理、构造控矿以及层序地层划分等。本人分别于2013年8月和2014年7月随项目组成员进入研究区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整体以及邻区地质地层环境有了系统的了解与认识。本文以研究区的典型矿区为主要示范,通过踏勘、高分辨率层序剖面测制、岩心观察、矿洞观测等野外地质手段和室内沉积地球化学分析,结合收集到的地质资料,重点研究该地区大塘坡组沉积体系、层序特征、层序地层格架、锰矿床地质,探讨了“层(序)-(微)相”与锰成矿的关系。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进展:(1)通过对野外岩性的辨别与分析识别出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3个相组、6个沉积相以及若干个沉积微相;(2)通过对野外露头层序地层的的研究识别出4种典型的界面:平行不整合面、暴露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地层叠置结构转换面;结合层序与岩性可以得到震旦系自下而上可划分出6个中期层序、2个长期层序;(3)南华系大塘坡组锰矿为中高磷中铁低品位含硫锰矿石,产于大塘坡组中下部黑色页岩与白云岩的过渡部位,矿床具有典型的时控性和层控性,成矿受层(序)、(微)相、位控非常明显,后期构造对矿体有改造和破坏作用;(4)ZOS2层序HST/TST转换界面、最大海泛期附近是以磷锰为主的主要赋矿层位,含锰矿页岩相及弱氧化-还原介质下的河口湾/海湾、台盆环境有利于锰成矿,陆源物质供给严重影响锰成矿。

崔亮[6](2013)在《皖大别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和临滑判据研究》文中认为滑坡作为一种在我国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常常会给人们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大别山地区是滑坡频发的地区,事先对滑坡做出预测预警进而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滑坡的危害性。对滑坡预测预警技术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深入研究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类型以及滑动机制的基础之上,遵从科学性、准确性、综合性原则,找出滑动规律,总结符合其实际情况的临界滑动判断依据。本文在广泛收集大别山区滑坡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典型滑坡进行野外实地调查,最后进行室内资料的整理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的分析研究:①分析总结了大别山地区的地质背景;②对野外实地调查的典型滑坡进行剖析,找出其主要特征;③在典型滑坡剖析的基础上,对大别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研究;④根据其形成机理,提出符合大别山区滑坡的临滑判据;⑤按文中提出的临滑判据对沙河中学滑坡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并用相应的常规计算来检验判据的准确性以及适用性。本文的研究工作可提高对安徽省大别山区滑坡灾害成灾机理和控制条件的认识水平,也为下一步大别山区滑坡灾害的空间、时间预测预警技术研究和大别山区滑坡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预警系统开发提供必须的地质资料基础和滑坡临滑判据。本文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际使用价值。

张自贤[7](2011)在《重庆高燕锰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远景预测评价》文中认为高燕锰矿床位于城巴磷锰矿带东段中部,是城巴磷锰矿带重庆境内已探查明的矿床中资源储量最大的一个。城巴磷锰矿带北西起于陕西勉宁、略阳,东部止于重庆城口高观一带,其间分布有屈家山、麻柳、田坝、高燕、修齐等矿床,根据地理条件可分为东、西两个带。东带以高燕锰矿床最具代表性。高燕锰矿床地处大地构造位置为秦祁昆造山系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陆块北部被动边缘褶冲带——城口基地逆冲带。调查工作区成矿区带划分Ⅳ级属城口-东安锰铅锌磷成矿带(Ⅳ-2);V级属高燕~东安锰、铅、锌、磷成矿带(Ⅴ-2-1)。城巴磷锰矿带内均为沉积岩出露,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有新元古界南华系明月组、观音崖组、震旦系、寒武系。高燕锰矿床位于城巴断裂带与乌(龙)坪(坝)断裂带之间的一个狭窄的古生代地块上,属于北大巴山推覆构造的前缘叠瓦褶断带的一部分,由一系列线形褶曲和逆掩推覆断层构成复式褶皱,构造极为复杂。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上段(Z1d2)为高燕锰矿区含矿层位,为一套潮坪相—滞流海湾相的沉积,岩性主要为互层状的砂岩、页岩、黑色炭质页岩、锰矿层等。锰矿体赋存于陡山沱组(Z1d)顶部,为浅海相沉积菱锰矿床,锰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层位稳定,其中常因断层重复或局部断失。矿体从上至下可分为5层,其中5-2分层为主矿层,1分层为次矿层。其中主矿层厚约0.1~3.34m,原生矿石成分主要为菱锰矿,含锰品位一般为18%-23%,最高27.25%,平均20.53%;P/Mn一般为0.007%~0.015,最高为0.0294,最低为0.0023,矿段平均0.0107;SiO2含量最高30.55%,最低6.47%,一般18%~22%,矿段平均21.18%;含铁量低,仅0.92%~3.34%。矿石具球粒、细~粉晶结构,鲕粒—球粒、条带状、条纹状、叠层石构造。高燕锰矿床属于典型的沉积锰矿床。城巴锰矿带地位于晚震旦世秦巴成锰沉积盆地的东段,是由南秦岭早震旦世被动陆缘裂谷系大巴山地堑发展起来的北西—南东向狭长不对称箕状裂谷盆地,盆地沉积中心在西部城口一带,成锰期出现在震旦纪沉积层序的最大海泛期(CS)—陡山沱组顶部。陡山沱晚期,由于海水入侵,在镇巴至城口一带形成滞流海湾,接受了一套海湾相锰、磷质沉积。现根据相标志及其它特征在空间的分布规律,将城口一带海湾相分为海湾滞水菱锰矿、磷块岩、页岩或白云岩相(过渡相)带、海湾滞水炭质页岩菱锰矿相(中心相)带三个相带,其中锰矿主要产于中心相和过渡相中,锰矿形成于弱还原环境。城口一带锰矿无一例外,均分布于震旦系下统陡山沱组上段(Z1d2)地层中,矿体厚度变化总的来说较为稳定,但含锰地层(Z1d2)厚度变化很大,与锰矿体厚度变化相关关系不明显。这说明在陡山沱晚期,滞流海盆地形在矿体沉积前是起伏不平的。沉积建造类型在区域上比较稳定,总体上均为含锰磷质岩建造,但其岩性组合且存在2种形式:黑色炭质页岩(下)+菱锰矿层夹磷质条带、炭质页岩互层+白云岩(上)组合,或黑色炭质页岩(下)+磷块岩、菱锰矿互层+白云岩(上)组合,前者以高燕锰矿床为代表,后者以大渡溪锰矿床为代表。四川省地质调查院通过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异常特征,共圈定了2个化探组合异常,区内已发现的锰矿床(点)均位于化探组合异常的内带和中带。作者在综合研究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区内锰矿预测的要素条件,根据相似类比的原则,采用含锰岩系分布范围、含矿岩系建造特征、矿床特征、化探组合异常、岩相古地理特征等因素,对城巴磷锰矿带进行了预测评价,共圈定了14个最小预测单元。采用体积法求得资源量7207.99万吨,其中已探明资源储量3654.42万吨,尚有远景资源量3553.57万吨。并结合成矿条件、含矿建造特征、矿床(点)点特征、社会及经济效益等因素对14个最小预测单元进行了优选和分级。将高燕锰矿区的锰矿找矿靶区划分为3个Ⅰ级预测区和3个Ⅱ级预测区,分别是高燕—上山坪预测区(Ⅰ1)、大渡溪预测区(Ⅰ2)、修齐预测区(Ⅰ3)、陈家湾—高梁坪预测区(Ⅱ1)、明月-田湾预测区(Ⅱ2)、保家山预测区(Ⅱ3),并对其进行了地质评价,指出前5个预测区找矿潜力较大,保家山预测区找矿潜力较小。

宋明义[8](2009)在《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黑色岩系中石煤等矿产资源被广泛地开发利用,赋存其中的重金属和稀散元素在表生条件下释放出来,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潜在威胁,已引起政府和众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浙西地区广泛分布着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丰富的石煤、黄铁矿、磷块岩等矿产资源被开采利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因此,研究矿化黑色岩系在开采和表生作用过程中元素的释放迁移、转化对土壤环境造成的深刻影响,为土地科学利用和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和细致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对西石煤矿山废煤堆、矿坑废水、土壤、农作物等的环境地球化学以及对东带龙游、诸暨地区和西带安吉、开化地区等代表性石煤矿山风化剖面的特征进行研究,揭示了Hg、Cd、Cr、Pb、Ni、As、Cu、Zn等重金属以及有益元素硒在矿山废煤堆的释放、迁移和转化规律,重金属在土壤剖面各层次的赋存形态和生物活性,研究了重金属和硒元素在废煤堆、地表水、沉积物和土壤中的空间分布特征,系统分析和评价了石煤矿山开采给浙西地区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对石煤中硒的迁移规律以及富硒土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建立了重金属和硒在不同介质中的释放、迁移和转化模式。在风化剖面上,与新鲜石煤成分相比,西带SiO2、Al2O3、K2O、Na2O、TFe2O3变化不大,MnO在表层明显减少;东带风化剖面显示出SiO2在表层发生富集,K2O在中间层发生富集,CaO、MgO在中间层富集和在表层亏损十分明显。在不同的剖面上,Mn、Co、Mo的富集达到最高,部分元素REE、Cr、Cu、Th、Pb、Ba以及Ti也有一定的富集。其中以Mo最为典型,在各个剖面上的富集都是很高的。研究表明,常量元素在岩—土界面之间变化明显,表明风化淋溶作用常量元素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岩—土界面附近。浙西地区黑色岩系微量、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①Sr/Ba0.00427-0.041,Co/Ni在0.054-0.371,均<1,P2O5与Y、La-Ce、U-Th以及Co/Zn-(CO+Ni+Cu)等关系图均显示正常海水和热水混合的沉积特征;②不同地区风化剖面自下而上,从弱风化层到强弱风化层直至表土层,∑REE逐渐升高,向上迁移明显,表现出较强的表层富集能力。③从稀土模式上可以看出,上述三个碳质硅质岩剖面LREE/HREE>1,稀土元素北美页岩的标准化配分模式表现为左倾,轻稀土元素表现为中度富集;而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则出现明显右倾,轻稀土相对于重稀土表现为富集,反映了典型的热水沉积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不同剖面的稀土数据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和北美页岩标准化的分布型式,均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具有相同的沉积环境和密切的成因联系。淋溶实验研究发现,大多数重金属淋溶初始阶段都是快速的,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其中在酸性条件下Cd、As、Cr、Cu、Zn、Ni滤出率很快达到最高,以后很快减少,尤其是Cd、Zn、Ni起始阶段速度较高,很快地速度便降下来,7天的淋出量分别占淋溶柱对应元素总量的10.40%,9.66%,9.19%;而Hg、Pb滤出速度缓慢,以后逐渐增多,但总量并不高,如Hg的7天淋出量仅占总量的0.11%。Se在碱性条件下7天的滤出量占总量的0.69%,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升高,具有较大的潜在利用价值。通过对工作区岩相古地理研究,认为造成东西两带富硒土壤pH和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东西两带地质背景、沉积环境和沉积相不同。其中西带荷塘期沉积环境属于台沟相,石煤层厚度大,碳酸盐层所占比例较少,石英/粘土比值为0.65,P2O5、CaO含量较低,黄铁矿含量高达9.3%;而东带荷塘期沉积环境属于台地相,石煤层厚度小,碳酸盐层夹层较多,石英/粘土比值为0.30,P2O5、CaO含量高,黄铁矿含量为4%。风化削面对比研究发现,重金属在剖面上迁移的表现形式,与地形地貌、风化沉积作用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源岩地区,石煤层主要发育风化剖面,富阳、常山、龙游以及诸暨等地石煤矿山风化剖面,重金属元素以迁出为主,表土层多数元素出现贫化,其中以Cd、Zn、Ni的贫化率最为明显,表明这些元素化学性质活泼,在表生条件下迁移性极强,大部分随水、风等介质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迁移。而在沉积区主要发育土壤剖面,如西带的安吉、开化,东带的龙游等河谷平原黑色岩系风化物堆积区,重金属元素以累积形式为主,与剖面C层相比,Cd、Cu表层富集程度为最高,前者富集系数2.07~9.91,后者0.65~4.74;其次为As、Hg、Ni、Pb、Cr,表层出现富集明显。剖面分析和元素形态分析发现,东、西两带土壤重金属活性组分的含量有较大的差别,具体表现在:(1)西带活性组分含量高,其中Cd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占总量的46.13%,Ni水溶态和离子交换态占总量的4.48%。重金属含量超标如此严重,Cd、Ni对生态环境应具有较大的危害。(2)东带重金属活性组分低,Cd离子交换态(含水溶态)占总量的17.9%,Ni离子交换态(含水溶态)仅占1.79%,有效态的绝对含量不高,对环境的危害很小。通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和利用高精度测试手段,首次在浙西地区发现大规模的富硒土壤,分布在龙游、安吉、诸暨等地区。该地区土层深厚,质地适中,土壤肥沃,总面积506.8km2。根据现代沉积学理论分析,确认浙西地区富硒区硒主要来源于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其中东带富硒土壤形成特点:第四系沉积区与源岩风化区距离较远,沉积区为一长条形盆地,土壤类型为潴育型水稻土,呈弱碱性—碱性,土层厚,土壤质地为重壤,Cd、Hg含量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三级标准,Ca、Mg、Se含量较高为特征。该区农产品富硒程度高,重金属含量低。西带富硒土壤形成特点:第四系沉积区与源岩风化区距离较近,地形坡度较陡,沉积区为一开放的河谷地带,土壤类型为渗育型水稻土,土层薄,呈弱酸性—酸性,颗粒相对较粗,地球化学以富Cd、Ni、Se、Zn、As、S、Fe,低Ca、Mg为特征。通过系统对比,首次发现,浙西富硒土壤中S、Org.C、CaO、MgO、Cd、Zn、Ni、Hg、As、Se与源区石煤相比具有较高的继承性。其中,S、Org.C、CaO、MgO对土壤的酸碱度和理化性质等具有深刻的影响。安吉富硒土壤中S、Org.C含量仍高于龙游,而龙游土壤中CaO含量仍高于安吉,显示出龙游土壤呈碱性,安吉土壤呈酸性的差别,表明两地区土壤中的氧化物和微量元素等与其源岩地质背景仍有较密切的联系。相关分析发现,在浙西富硒区不同母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与土壤pH密切相关;在相同母质和相同类型的土壤中,有效硒含量与土壤硒总量极显着相关。根据因子分析原理,应用最大正交旋转求得该区土壤中指标的最终因子载荷,F1、F3分别反映了沉积区富硒土壤中Se与Cd、Cu、Zn以及与MgO的原生共生组合特征。研究发现,龙游富硒区土壤偏碱性,P、Ca、Zn、Mn含量丰富,由于磷酸盐、碱性环境对Se活化的促进作用,Ca、Zn、Mn对Cd的拮抗作用以及碱性环境对Cd的固化作用,使作物根部对Se的吸收增加,对Cd等重金属的吸收大大减少,使得该区农产品成为低镉高硒的天然富硒农产品。而安吉富硒区由于S、Org.C等地质高背景,土壤呈酸性,Se多被土壤粘粒吸附活性较低,加上Ca、Mn含量较低对Cd、Ni拮抗作用不明显,因此,导致农产品中Cd、Ni超标而Se含量相对不高的现象。通过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发现东西两带土壤元素的活性组分含量、农产品硒与重金属的含量和生态效应三者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其中,西带富硒区稻米中硒含量仅达到富硒临界值,与农业部粮食卫生限量标准值相比,农产品Cd、Ni含量超标严重(Cd 0.26~0.63mg/kg,Ni 0.5~1.0mg/kg),但同时也达富锌、富硒水平。实地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健康状况良好,并未出现“痛痛病”等地方性疾病。由此推断是人体内部Se、Zn对Cd、Ni的拮抗屏蔽作用,影响了人体对Cd、Ni的吸收。相反,东带稻米、莲子等农产品中Se含量高,Cd、Ni低,表现出高硒低重金属的特点。首次在东带发现龙游天然优质富硒大米和富硒莲子。这些农产品硒含量高,重金属在农业部食品卫生限量范围之内,体现出富硒农产品的保健性与安全性的统一。富硒土壤研究成果,经过近年来富硒农产品规模开发利用,已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长期食用这些农产品的当地居民,表现为精力充沛、健康长寿,发硒含量是正常人发硒0.28mg/kg的1.79~3.75倍。综合上述黑色岩系风化剖面研究、淋溶实验研究、土壤剖面研究以及元素形态分析研究等,表明浙西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岩系地区Cd、Zn、Ni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但在碱性环境相对固定;而Se在碱性条件下迁移能力强,在酸性环境较为稳定。根据这一特点,选择相对碱性地区开发富硒土壤,为贫瘠山区生产天然优质富硒农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闫斌[9](2009)在《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和黑色页岩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文中提出陡山陀组地层是新元古代雪球事件以后沉积的第一套地层,记录了这个重要转折期的环境与生物演化信息。我国南方扬子地台陡山沱早期是以碳酸盐岩以及上部的黑色页岩为主的沉积层序。本文选取了不同沉积相的五个剖面进行Fe同位素研究,分别是台地相小峰河、九龙湾和中岭剖面,斜坡相的四都坪剖面,以及深海盆地相的怀化袁家剖面。通过对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的铁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的成果和认识:1、九龙湾地区处于浅水体系,沉积环境为氧化状态,随着冰川的溶解,海平面逐渐上升,沉积环境转化为弱氧化,反映了雪球事件结束后古海洋水体环境的转变。而四都坪地区一直处于相对深水的体系,沉积环境为还原环境。2、首次在陡山沱组获得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的Fe同位素数据。黑色页岩Fe同位素变化范围为δ56Fe=-0.26-0.69‰,平均值为0.24‰。碳酸盐岩Fe同位素变化范围为δ56Fe=-0.67~0.07‰,平均值为-0.34%o。相对于标准物质IRMM-014,所分析的黑色页岩样品显示重同位素富集(除了怀化袁家的黑色页岩),而碳酸盐岩样品富集轻同位素。3、碳酸盐岩样品的Fe同位素在不同沉积相间存在着差异,即使是相同沉积相中,也存在着差别。这说明海水中的铁同位素在空间上是不均一的,受到铁的来源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对四都坪剖面的盖帽白云岩和黑色页岩夹层的灰岩的Fe同位素研究表明,在所研究的时间段内,海洋的铁同位素组成没有发生明显演化。4、与盖帽碳酸盐相比,九龙湾、小峰河、中岭、四都坪等剖面的黑色页岩都富集Fe的重同位素,表明黑色页岩来自于海水的铁主要是以Fe3+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的。结合微量元素所反映的信息:九龙湾剖面处于弱氧化沉积环境,四都坪剖面处于弱还原环境。怀化袁家剖面的黑色页岩的Fe同位素与盖帽碳酸盐一致,暗示该剖面中来自海水中的铁以亚铁硫化物形式沉淀,说明该剖面形成于强还原环境的静海相(Euxinic)。这表明海洋是分层的,而且陡山沱早期海洋的氧化还原界面应位于九龙湾所处的台地和四都坪所处的大陆斜坡的深度之间。由此推断在陡山沱早期,从台地相、斜坡相到深水盆地相,海水逐渐由表层氧化向深层的还原状态转化。

杨剑[10](2009)在《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早寒武世广泛分布富有机质的黑色岩系,是PGE、Au、Ag、Ni、Mo、V等的重要载体,常产出Ni-Mo-PGE矿床、V-Cu-U矿床、磷矿床和重晶石矿床等大型-超大型金属和非金属矿床。黑色岩系也是沉积岩中的一种烃源岩,与化石能源有直接关系。黑色岩系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地学界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黔北是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发育的典型地区,前人已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学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全面系统的有机地球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的结合研究尚不多见。本文通过研究黔北地区黑色岩系的矿物岩石学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在查明黑色岩系物质组成的基础上,探讨了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元素来源、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本文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室内岩矿分析,结合前人研究资料,确定了研究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自下而上划分为5个岩性段,即黑色硅岩(下硅质层)、磷块岩(磷矿层)、多元素富集层(镍矿层和钼矿层)、黑色条纹状碳泥质硅质岩(上硅质层)、黑色碳质伊利石页岩。为了查明黑色岩系的矿物组合特征,对各类岩石样品进行了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主要由粉砂岩、页岩、石煤、硅岩、碳酸盐岩、磷块岩、重晶石岩等组成,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伊利石、绿泥石、磷灰石、黄铁矿、重晶石和方解石等,其中镍-钼多元素富集层中硫化物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闪锌矿、毒砂、辉钼矿、针镍矿、砷镍矿、辉砷镍矿、辉铜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基于研究区的大地构造、岩石地层和古生物特征,确认黔北遵义地区黑色岩系形成的岩相古地理环境为近滨-远滨相,即浅水陆架区,向东逐渐转变为斜坡-盆地区,即深水陆棚区。深大断裂构造成为含矿物质来源的构造通道,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提供大量的成矿物质和“热源”。在综合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认定早寒武世及其以前,研究区发育一系列深大断裂并长期活动,沿深大断裂发生较强的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控制了区域地质构造的发展和矿产的分布,对黑色岩系中多元素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测定岩样有机碳和有机硫含量,目的是为了查明黑色岩系的有机质丰度。黑色岩系有机碳含量平均为5.481%,最高达9.29%,有机硫含量平均为4.532%,最高达23.30%,富含有机碳和有机硫。黑色岩系中有机质主要来源于藻类和菌类生物。有机硫,连同黄铁矿,指示一种封闭-半封闭的缺氧还原环境。有机质成熟度是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反映。黑色岩系氯仿沥青“A”族组分中,具有高饱和烃、低芳烃和高非烃的族组分分布特征,表现出以富含类脂化合物和蛋白质为特点的低等水生生物来源的腐泥型有机质的特点。黑色岩系干酪根显微组分绝大部分为腐泥组,干酪根类型为Ⅰ型(腐泥型),此类型干酪根与细菌和藻类有关。有机碳含量和镜质体反射率证实,黑色岩系是较好的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高,达到生油门限或高成熟(交替作用)阶段。通过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检测出生物标志化合物,从分子级水平探讨地质体中有机分子化合物的演化规律。黑色岩系高主峰碳、较小的∑nC21-/∑nC22+值和(nC21+nC22)/(nC28+nC29)值,可能与成岩后期作用有关。黑色岩系OEP为1.04~1.12,奇偶优势比接近于1,无奇偶优势或具有微弱的奇偶优势,表明低等海洋浮游生物是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黑色岩系Pr/Ph值为0.80~1.18,小于1或近于1,显示出还原或弱还原沉积环境。黑色岩系各岩样碳同位素组成的差别意味着沉积时古海洋环境的变化。黑色岩系δ13CPDB值为-23.74‰~-31.63‰之间,总体属于L型无定形干酪根,且更富轻碳同位素(12C)。剖面上从磷块岩→镍矿层→钼矿层,δ13C值逐渐减小,海平面处于上升阶段,缺氧还原环境逐渐增强,在钼矿层δ13C值减小到最低值,代表了最大海进期,之后在黑色页岩δ13C值增大,海平面有所下降,缺氧还原强度减弱。热演化温度是成岩成矿的重要因素。黑色岩系样品的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结果为5.25%~6.27%,折算出来的镜质体反射率为3.645%~4.455%,得到黑色岩系的受热温度为92℃~250℃。按照干酪根和微体藻类化石颜色指标,大致确定该地层的古地温为60℃~110℃。结合前人黄铁矿热电系数法测温(100℃~240℃)和包裹体均一法测温(226℃~230℃和113℃~153℃),判定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受热温度介于60℃~250℃之间,经历的最高古地温估计为200℃~250℃,属中、低温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并以低温(200℃以下)沉积成岩成矿作用为主。为了探明黑色岩系中贵金属元素的来源,系统测定了样品Au、Ag、PGE含量。结果表明,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在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特别是钼矿层中得到富集。从贵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参数、配分模式来判定,黑色岩系不具有地外物质的性质,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不是来源于地外,而是来自沿着深大断裂上涌的海底岩浆喷溢,元素的异常富集是海底含矿热卤水与正常海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稀土元素总量(∑REE)在多金属元素富集层之钼矿层中出现峰值,达315.12×10-6。La/Sm均大于1,代表地幔热柱或异常型,暗示黑色岩系形成时有地下深部物质介入。REE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为曲线右倾斜,LREE富集型。δEu=0.52~0.87<1,δCe=0.68~0.88<1,Eu、Ce均呈负异常,表明黑色岩系形成于缺氧的还原沉积环境。REE北美页岩标准化模式显示出Ce负异常,LREE<HREE,北美页岩组合样标准化曲线近于水平,反映了海相热水沉积特征。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富集层也是其他微量元素(如Mo、Se、As、Sb、Tl、Ni、U、Pb、Bi、Cu、Cs、Zn、V等)的富集体。微量元素总量在钼矿层达到最高(110759.11×10-6)。δU>1,表现为缺氧沉积环境。微量元素富集系数高,U/Th>1,表明受到较强的热液活动的影响。岩石中微量元素赋存特征是沉积物形成环境和成岩变化的综合反映。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粘土矿物成分高,Ni-Mo矿层以硫化物矿物为主,表明元素赋存状态主要为硫化物态、有机质结合态和粘土矿物吸附态等。根据上述研究,结合前人成果,简要阐述了PGE、REE、Ni、Mo、Au、Ag、V、U、Cu、Pb、Zn、As、Sb、Tl、Se等元素在黑色岩系中的赋存状态。在全面分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背景,探讨了黑色岩系的形成环境和多金属元素富集规律:在542Ma左右的寒武纪早期,黔北地区发育古热液喷口,沿深大断裂发生多期次海底火山喷溢和侵入活动,深部热源物质上涌,与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一道形成具一定温度的热卤水,进行热水循环或热水活动。热卤水在流动过程中,大量溶解元古代武陵期基性-超基性岩物质中的有用元素,进一步形成含矿热卤水,这种含矿热卤水是黑色岩系多金属元素的直接来源。在滞留、还原的台缘斜坡带(水深200m左右),表层水中繁衍着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生物生产力高,大量生物死亡下沉,向海底提供充分的有机物质,遗体腐烂分解吸收大量溶解氧,造成大洋中层水体缺氧还原环境,致使形成的黑色岩系富含有机质,有机质在多金属元素的迁移聚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区早寒武世缺氧事件(环境)可与全球大洋缺氧事件对比。多金属元素矿化经历了沉积期、成岩期、后生期和表生期各个阶段。矿化温度以低温(200℃以下)为主。黑色岩系沉积以来,铂族元素(包括Au和Ag)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了重新分配(成岩期)、迁移与富集(后生期)。表生期只在地表不深处有一定作用。黑色岩系形成环境和地球化学的研究,为查明黑色岩系的成因、构建多金属元素的富集模式、探索黑色岩系型矿床的成矿机理奠定了基础,以促进黑色岩系型矿床,特别是铂族元素矿床的找矿工作。

二、A sort of iron-manganese nodule developing in drowned platform margin(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sort of iron-manganese nodule developing in drowned platform margin(论文提纲范文)

(1)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及其控制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长江三角洲地层学研究
        1.2.2 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3 全新世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
        1.2.4 全新世三角洲地区发育及演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和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路线
        1.3.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水文
    2.2 材料方法
        2.2.1 钻孔沉积物样品获取与处理
        2.2.2 数据资料搜集
        2.2.3 实验技术方法
第三章 晚更新世末期地形特征及其对全新世沉积物充填的控制作用
    3.1 晚更新世末期基底地形
    3.2 晚更新世末期基底地形的作用
        3.2.1 基底地形对全新世沉积物分布的控制作用
        3.2.2 基底地形对下切河谷沉积物充填的控制作用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下切河谷中HM孔全新统地层与古环境
    4.1 HM孔年代框架与年代-深度模型
        4.1.1 HM孔 AMS-~(14)C年代结果
        4.1.2 HM孔年代深度模型
    4.2 HM孔岩性特征
    4.3 HM孔有孔虫组合分析
        4.3.1 HM孔有孔虫丰度特征
        4.3.2 HM孔有孔虫属种组合分布特征
    4.4 HM孔锶钡元素结果分析
    4.5 HM孔沉积相及其沉积环境演化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沉积中心与沉积速率时空分布特征
    5.1 长江三角洲沉积中心与高沉积速率位置的时空变化
        5.1.1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厚度时空分布
        5.1.2 长江三角洲高沉积速率时空变化特征
        5.1.3 沉积中心与高沉积速率位置的空间迁移机制分析
    5.2 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沉积速率“三段式”特征及其成因
        5.2.1 长江口下切古河谷“三段式”沉积速率特征
        5.2.2 长江三角洲“三段式”沉积速率机制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三角洲古河口湾与沙体发育模式
    6.1 长江三角洲下切古河谷体系地层结构与古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1.1 长江下切古河谷体系地层特征
        6.1.2 长江下切河谷古河口湾相沉积模式
    6.2 长江三角洲沙体发育模式
        6.2.1 沙体分布的时空特征
        6.2.2 沙体分类及其形成机制
        6.2.3 沙体充填过程与发育模式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工程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2.1.1 降雨
        2.1.2 水系
    2.2 工程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水文地质条件
        2.2.5 斜坡工程岩组特征
第3章 贵州岩溶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成灾模式
    3.1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规律
        3.1.1 滑坡灾害发育规律
        3.1.2 崩塌灾害发育规律
        3.1.3 各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规律相互关系
    3.2 研究区崩滑灾害发育模式
        3.2.1 崩(滑)灾害孕灾主控因素分析
        3.2.2 研究区滑坡主要发育模式
        3.2.3 研究区崩塌主要发育模式
    3.3 研究区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分布特征
        3.3.1 高位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3.3.2 高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3.3.3 高位地质灾害发展趋势与危险性
        3.3.4 高位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3.4 典型特大地质灾害成灾模式
        3.4.1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模式
        3.4.2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模式
        3.4.3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模式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碎屑流致灾机理
    4.1 关岭滑坡-碎屑流
        4.1.1 关岭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1.2 关岭滑坡-碎屑流运动特征
        4.1.3 关岭滑坡-碎屑流分区特征
        4.1.4 关岭滑坡-碎屑流致灾过程模拟
        4.1.5 关岭滑坡-碎屑流堆积特征对比分析
    4.2 水城滑坡-碎屑流
        4.2.1 水城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4.2.2 水城滑坡基本特征
        4.2.3 水城滑坡灾害成因分析
        4.2.4 水城滑坡DAN3D数值模拟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块体控制型”滑坡-涌浪致灾机理
    5.1 福泉滑坡地质环境条件
    5.2 滑坡基本特征
    5.3 福泉滑坡及涌浪灾害致灾过程
        5.3.1 滑坡入水前运动过程模拟
        5.3.2 滑坡-碎屑流入水后涌浪模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塌-碎屑流致灾机理
    6.1 崩塌区地质环境条件
    6.2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与碎屑流特征
        6.2.1 纳雍崩塌诱发过程
        6.2.2 纳雍崩塌-碎屑流运动及堆积特征
    6.3 纳雍崩塌碎屑流全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
        6.3.1 流变模型及参数
        6.3.2 纳雍崩塌DAN3D数值模拟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采空区控制型”崩滑体致灾范围预测
    7.1 尖山营不稳定斜坡概况
    7.2 崩塌区工程地质环境条件
    7.3 研究区潜在崩滑灾害致灾范围预测
        7.3.1 DAN3D预测结果
        7.3.2 公式预测结果
    7.4 基于DAN3D的崩滑灾害潜在隐患点致灾范围预测方法总结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3)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大路坝地震)崩塌滑坡调查及其形成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记载
    1.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分析
    2.1 区域地质构造
    2.2 区域新构造
    2.3 区域主要断裂带
第三章 大路坝地震诱发崩塌滑坡调查
    3.1 小南海崩滑体
    3.2 掌上界崩塌滑坡
    3.3 汪大海崩塌滑坡
    3.4 活龙坪崩塌滑坡
    3.5 地震崩塌滑坡调查小结
第四章 大路坝地震诱发崩塌滑坡的成因机制分析
    4.1 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
    4.2 坡体岩层特征
    4.3 地形条件
    4.4 气候条件
    4.5 形成机制小结
第五章 小南海山体原始形态恢复与崩塌体体积计算
    5.1 小南海山体原始形态恢复过程
    5.2 小南海崩塌体体积计算
第六章 小南海原始山体稳定性分析
    6.1 模型及参数
    6.2 计算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问题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4)城口地区陡山沱组—灯影组一段岩相古地理及成锰条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区域构造概况
    2.3 地层划分
        2.3.1 区域地层
        2.3.2 目的地层特征
第3章 沉积体系及沉积相
    3.1 沉积体系划分
    3.2 主要岩相类型及其特征
        3.2.1 岩相类型划分
        3.2.2 主要岩相类型特征
        3.2.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3 主要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3.3.1 冰水滨海相(GLi)
        3.3.2 冰水浅海陆棚相(GSh)
        3.3.3 陆源碎屑潮坪相(TTF)
        3.3.4 碳酸盐缓坡相(Rm)
        3.3.5 台盆相(PB)
        3.3.6 局限台地潮坪相(RTF)
        3.3.7 局限台地泻湖相(RLg)
第4章 层序地层研究
    4.1 层序地层及体系域划分方案
    4.2 层序及其体系域特征
        4.2.1 层序界面的识别
        4.2.2 主要剖面层序特征
第5章 岩相古地理
    5.1 编图方法及编图单元选择
    5.2 岩相古地理展布
        5.2.1 陡山沱期早—晚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5.2.2 陡山沱期末期—灯影期早期岩相古地理特征
    5.3 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6章 锰矿特征及成矿相控分析
    6.1 矿床地质特征
        6.1.1 矿体产出层位
        6.1.2 含锰岩系
        6.1.3 矿体(层)特征
        6.1.4 矿石成分
        6.1.5 矿石结构构造
    6.2 成锰相控分析
        6.2.1 成锰期岩相古地理
        6.2.2 成矿条件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重庆酉阳秀山大塘坡组层序地层及与成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概述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锰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动态及成果
        1.2.2 国内研究动态及成果
        1.2.3 研究区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地层
    2.3 区域构造
    2.4 区域矿产
第3章 沉积体系
    3.1 沉积环境标志
    3.2 沉积体系划分
    3.3 沉积相特征
第4章 层序地层
    4.1 层序划分
    4.2 层序特征
        4.2.1 界面类型与特征
        4.2.2 充填型式
        4.2.3 体系域特征
        4.2.4 基本层序特征
    4.3 层序对比
第5章 构造-层序地层格架下的锰成矿特征
    5.1 大塘坡组锰矿矿床基本特征
    5.2 锰成矿的层控特征
    5.3 构造-层序地层格架下的锰成矿模式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皖大别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和临滑判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来源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方案及研究目标
        1.3.1 技术方案
        1.3.2 研究目标
    1.4 已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大别山区地质特征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条件
        2.2.2 水文条件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6.1 新构造远
        2.6.2 地震
第3章 典型滑坡基本特征
    3.1 金寨一中滑坡
        3.1.1 地质环境条件
        3.1.2 滑坡特征
        3.1.3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
    3.2 沙河中学滑坡
        3.2.1 地质环境条件
        3.2.2 滑坡特征
        3.2.3 滑坡诱发条件和机制
    3.3 宿松北浴乡马厂村滑坡
        3.3.1 地质环境条件
        3.3.2 滑坡特征
        3.3.3 变形破坏机制
第4章 大别山区滑坡的机理分析
    4.1 大别山区滑坡的分布规律
    4.2 大别山区滑坡的基本类型、形成条件、诱发因素
        4.2.1 研究区滑坡的基本类型
        4.2.2 研究区滑坡的形成条件
        4.2.3 研究区滑坡的诱发因素
    4.3 大别山区滑坡的机理研究
        4.3.1 滑坡准备阶段的滑动机理
        4.3.2 滑坡滑动面形成机理
        4.3.3 滑动体及滑坡床的变形机理
第5章 大别山区滑坡的临滑判据研究
    5.1 大别山区滑坡的理论分析
        5.1.1 降雨入渗理论
        5.1.2 有限元极限分析理论
    5.2 大别山区滑坡的临滑判据
        5.2.1 应变表述的屈服条件和破坏条件
        5.2.2 应变空间中的硬化定律
        5.2.3 与广义米赛斯条件相关联流动法则
        5.2.4 广义米赛斯法则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5.2.5 边坡失稳的判断
    5.3 大别山区典型滑坡稳定性分析
        5.3.1 数值模拟稳定性分析
        5.3.2 常规稳定性分析
        5.3.3 常规计算和数值计算对比分析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重庆高燕锰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远景预测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矿区位置及前人研究工作评述
        1.1.1 研究区位置
        1.1.2 前人研究工作评述
        1.1.3 锰矿科研工作
    1.2 选题依据
        1.2.1 国内外锰矿的研究动态
        1.2.2 锰矿资源需求分析
        1.2.3 我国锰矿资源现状
        1.2.4 锰矿开发对当地经济的作用
        1.2.5 高燕锰矿床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工作概况
        1.3.1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3.2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3.3 主要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成矿区带
    2.3 区域地层
    2.4 区域构造
    2.5 区域矿产
    2.6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2.6.1 地球化学分区特征
        2.6.2 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2.7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第3章 岩相古地理特征
    3.1 扬子陆块周边岩相古地理特征
        3.1.1 中国南方前震旦纪构造演化特征
        3.1.2 扬子板块构造单元
        3.1.3 扬子板块早震旦世沉积相和古地理特征
        3.1.4 岩相古地理的演化
    3.2 城巴锰矿带东段岩相古地理特征
        3.2.1 沉积相在时、空上的分布与特征
        3.2.2 陡山沱晚期(锰、磷成矿期)沉积相的空间分布及特征
        3.2.3 古构造、古地理特征
        3.2.4 古气候特征与介质条件
第4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区地层
        4.1.1 寒武系下统
        4.1.2 震旦系
        4.1.3 南华系
    4.2. 矿区构造
        4.2.1 褶皱
        4.2.2 断层
    4.3 含矿岩系
    4.4 矿体特征
    4.5 矿石组构
        4.5.1 矿石构造
        4.5.2 矿石结构
    4.6 矿石成分
    4.7 矿床成因类型
第5章 锰矿的分布规律及找矿标志
    5.1 锰矿的分布规律
    5.2 区域沉积建造特征
    5.3 成矿作用分析
    5.4 找矿标志
第6章 高燕锰矿区及外围远景预测评价
    6.1 预测模型的建立
    6.2 成矿远景区资源量预测评价
        6.2.1 预测区圈定的方法及原则
        6.2.2 预测区的圈定
        6.2.3 资源量预测结果
        6.2.4 资源量预测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黑色岩系的研究现状
    1.2 选题的目的及研究方案
        1.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2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1.2.3 研究方案及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地理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2 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矿床地质特征
第三章 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和沉积环境
    3.1 区域寒武系地层划分
        3.1.1 下寒武统地层对比与层序划分
        3.1.2 东西带地层剖面对比研究
    3.2 古地理和沉积环境
        3.2.1 古地理环境
        3.2.2 沉积模式
        3.2.3 沉积相
        3.2.4 沉积环境
第四章 黑色岩系中石煤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4.2 浙西地区黑色岩系石煤中的氧化物
    4.3 浙西地区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及参数特征
    4.4 浙西地区东西带地球化学的差异性
        4.4.1 西带地球化学特征
        4.4.2 东带地球化学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黑色岩系表生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5.1 源岩风化剖面特征
    5.2 源岩风化过程中元素迁移富集特征
    5.3 小结
第六章 黑色岩系中石煤的淋溶特征
    6.1 石煤堆的基本特征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6.2.2 淋滤实验与测试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滤出液化学性质的变化特征
        6.3.2 石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特征
    6.4 小结
第七章 富硒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7.1 样品采集、分析与测试
    7.2 富硒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7.2.1 东带典型富硒区
        7.2.2 西带典型富硒区
        7.2.3 影响富硒区土壤硒有效性的因子分析
        7.2.4 土壤类型对硒与重金属的影响
        7.2.5 土壤硒与重金属形态分析
        7.2.6 东西带典型富硒区地球化学特征对比
    7.3 小结
第八章 生态系统中硒和重金属的环境效应
    8.1 矿坑水和地表水
    8.2 农作物
    8.3 硒和重金属的生态环境效应
        8.3.1 东带环境效应
        8.3.2 西带环境效应
    8.4 黑色岩系地区富硒土壤的形成模式
    8.5 硒和重金属的迁移模式
        8.5.1 硒的迁移模式
        8.5.2 重金属迁移模式
    8.6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存在问题
    9.1 主要结论
    9.2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完成的项目
    二、制定的标准
    三、出版的专着
    四、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和黑色页岩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铁同位素研究现状
        1、Fe同位素组成和同位素分馏表示
        2、不同地质储库的Fe同位素组成
        3、影响Fe同位素分馏的因素
        4、铁同位素的应用
    第二节、盖帽碳酸盐岩和黑色页岩
    第三节、选题依据以及研究思路
        1、选题依据
        2、研究思路
第二章、地质背景
    第一节、扬子地台演化概述
    第二节、区域年代地层
    第三节、采样区域以及剖面描述
        1、湖北宜昌峡东地区
        2、湘西北和湘中地区
第三章、Fe同位素分析方法
    第一节、Fe的化学分离
        1、实验环境
        2、试剂及其纯化
        3、样品制备与溶解
        4、化学分离
    第二节、Fe同位素质谱测定
        1、仪器的基本结构
        2、测试方法
第四章、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样品处理
        1、样品制备
        2、样品的溶解
        3、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测定
    第二节、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1、中岭和怀化袁家剖面
        2、九龙湾剖面
        3、四都坪剖面
    第三节、氧化还原指标
        1、微量元素
        2、稀土元素
    第四节、陡山沱期海洋氧化还原环境
        1、陆源碎屑的影响
        2、富集系数
        3、影响Eu异常和Ce异常的因素
        4、九龙湾剖面
        5、四都坪剖面
    第五节、小结
第五章、铁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一节、样品及分析方法
        1、样品的化学处理
        2、Fe同位素测试
    第二节、测试结果
        1、盐酸和醋酸溶解实验结果对比
        2、陡山沱组样品的铁同位素
    第三节、近代海水的Fe同位素组成
    第四节、碳酸盐岩Fe同位素的古海洋意义
        1、碳酸盐岩的分馏系数
        2、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的Fe同位素
        3、碳酸盐岩Fe同位素在时间上的演化
    第五节、黑色页岩Fe同位素的古环境意义
        1、铁同位素分馏与氧化还原状态
        2、Fe同位素分馏与沉淀程度
        3、分层的海洋
    第六节、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0.2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0.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0.4 完成工作量
    0.5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0.5.1 主要成果
        0.5.2 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大地构造与古地理
        1.1.1 大地构造背景
        1.1.2 古地理与海平面变化
    1.2 沉积分区与沉积盆地性质
        1.2.1 沉积分区
        1.2.2 沉积盆地性质
    1.3 深大断裂与多旋回岩浆活动
        1.3.1 深大断裂的发育
        1.3.2 多旋回岩浆活动
    1.4 区域地层与地质发展简史
        1.4.1 区域地层
        1.4.2 地质发展简史
第二章 黑色岩系地层学 岩石学 矿床学
    2.1 黑色岩系地层学
        2.1.1 地层特征
        2.1.2 黑色岩系的岩性序列
    2.2 黑色岩系岩石学
        2.2.1 岩石类型
        2.2.2 矿物组合
        2.2.3 岩石化学
    2.3 黑色岩系矿床学
        2.3.1 黑色岩系含矿性与黑色岩系型矿床
        2.3.2 黑色岩系演化及金属矿化的阶段性
第三章 黑色岩系有机地球化学
    3.1 有机碳与有机硫
        3.1.1 有机碳
        3.1.2 有机硫
    3.2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与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2.1 氯仿沥青A及族组分
        3.2.2 岩石氯仿抽提物中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
    3.3 干酪根与碳同位素
        3.3.1 干酪根
        3.3.2 有机元素
        3.3.3 碳同位数
    3.4 镜质体反射率
        3.4.1 镜质体反射率的测试分析
        3.4.2 镜质体反射率与古地温
        3.4.3 镜质体反射率与烃源岩有机质成熟程度
    3.5 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
        3.5.1 有机质在元素迁移过程中的作用
        3.5.2 有机质在元素聚集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章 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
    4.1 金 银 铂族元素
        4.1.1 金 银 铂族元素的测试分析
        4.1.2 黑色岩系成因与金 银 铂族元素示踪
        4.1.3 金 银 铂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2 稀土元素
        4.2.1 稀土元素的测试分析
        4.2.2 黑色岩系成因与稀土元素示踪
        4.2.3 稀土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4.3 其他微量元素
        4.3.1 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
        4.3.2 黑色岩系成因与微量元素示踪
        4.3.3 微量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
第五章 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元素富集规律
    5.1 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与缺氧事件
        5.1.1 缺氧事件
        5.1.2 沉积环境
    5.2 黑色岩系的元素富集规律
        5.2.1 元素来源与介质性质
        5.2.2 热演化温度
        5.2.3 矿化年龄
        5.2.4 元素赋存状态
        5.2.5 多金属元素富集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A sort of iron-manganese nodule developing in drowned platform margin(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口下切古河谷全新世充填过程及其控制因素[D]. 姜锋.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2]贵州岩溶山区特大崩(滑)-碎屑流致灾机理研究[D]. 朱要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1856年黔江咸丰地震(大路坝地震)崩塌滑坡调查及其形成机制探讨[D]. 周鑫.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7(05)
  • [4]城口地区陡山沱组—灯影组一段岩相古地理及成锰条件分析[D]. 吴信雍.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5)
  • [5]重庆酉阳秀山大塘坡组层序地层及与成锰关系研究[D]. 郭昱宏.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 [6]皖大别山区滑坡的形成机理和临滑判据研究[D]. 崔亮. 合肥工业大学, 2013(04)
  • [7]重庆高燕锰矿床地质特征及外围远景预测评价[D]. 张自贤.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5)
  • [8]浙西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硒与重金属的表生地球化学及环境效应[D]. 宋明义. 合肥工业大学, 2009(11)
  • [9]陡山沱组盖帽白云岩和黑色页岩的铁同位素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D]. 闫斌.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9(02)
  • [10]黔北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形成环境与地球化学研究[D]. 杨剑. 长安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一种在淹没台缘发育的铁锰结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