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1](2021)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文中指出雄性不育性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历了"三系法""两系法"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该历程的实质就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用核不育系和隐性核不育系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余东[2](2020)在《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水稻作为我国单产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实现国内粮食基本自给、保证口粮绝对安全的重要基石。在不断提高水稻单产过程中杂种优势的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经历了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基础的第一代杂交稻技术和以环境敏感型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二代杂交稻技术,目前正向以普通核不育为基础的第三代杂交稻育种技术迈进。普通核不育水稻具有育性稳定、不育彻底和易于配制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遗传工具,但其种子的批量繁殖问题长期制约了普通核不育系在生产上的应用。本文通过克隆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育性控制基因,利用育性控制基因及相关不育突变体构建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技术体系,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新型普通核不育系定向培育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之上,再利用繁殖和创制的新型不育系,通过广泛杂交测配选育强优势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从恢复系R299辐射诱变后代中鉴定一个无花粉型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并明确其育性控制基因为PTC1。遗传互补试验证明野生型PTC1基因能完全恢复ptc1突变体的育性,说明该基因及其突变体适合用于第三代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的构建。2.利用R299背景的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和PTC1基因,结合胚乳荧光标记技术和转基因花粉失活技术分别构建了二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和三基因遗传工程繁殖系,两种繁殖系都能满足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批量繁殖。分析繁殖系和不育系植株的不同混植比例对生产不育系种子产量和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二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3:7,三基因繁殖系与不育系的最佳混植比例为2:8,但从整体上分析三基因繁殖系的不育系种子繁殖产量和繁殖效率都要优于二基因繁殖系。3.利用一系列分子生物学技术对遗传工程繁殖系的分子特征进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二基因繁殖系和三基因繁殖系的外源T-DNA区在水稻基因组上都能稳定遗传且外源T-DNA区的插入位点对繁殖系自身无不良影响;目的基因都在水稻预期的组织部位稳定表达,经生物信息学分析所表达的蛋白序列与已知的毒蛋白、过敏源和抗性营养因子无高度同源的氨基酸序列。上述结果从分子特征证明遗传工程繁殖系的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较低。4.根据PTC1基因序列设计靶位点构建了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建立了快速定向培育了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利用该定向培育技术获得了华占-SGMS和TFB-SGMS两个普通核不育系,两个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都超过60%,满足不育系高异交结实率的要求。5.利用恢复系背景的299-SGMS和华占-SGMS的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5个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分别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98%-27.7%,证明“恢”变“不”是培育不育系的有效方式之一。同时,恢复系变不育系的成功经验也进一步表明普通核不育系不仅能打破“恢保”关系限制,而且也能打破“恢不”关系的限制。6.开发了一种无缝堆累的酶促组装技术,攻克了结构复杂、酶切位点较多的大分子DNA片段的克隆难题,利用该技术将7.09kb的育性恢复基因PTC1组装至载体,为遗传工程繁殖系的顺利构建奠定了基础。7.开发了CDL-PCR分离侧翼序列的方法,利用该方法精准高效地获得了繁殖系转基因插入位点,为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分子证据。
雷东阳,林勇,陈立云[3](2019)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文中指出简要回顾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经历的探索阶段、生产初试阶段和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历程,分析了当前育种和应用中存在着种质创新不够、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缺乏、种子生产决策不科学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紧密结合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以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的策略。
尹晴[4](2019)在《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文中指出为明确三个新选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和稻米品质配合力等性状,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新育成的不育系阳S、浩S和166S的特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这三个不育系为母本,与五山丝苗、E33、粤农丝苗、华占等四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其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5月初播种,阳S与对照C815S的播始历期相当,株型紧凑;浩S的播始历期长于对照,主茎叶片数较多、倒一节节间长度较短、每穗总粒数较多、着粒密度较大、穗较长、农艺性状优良;166S的播始历期与对照相当、株高较矮、叶片较宽、分蘖能力较强、每穗总粒数较多、穗长长于对照。(2)阳S花时集中,颖花开放高峰期集中在11:00-13:30,中午12:30达到开花高峰,该不育系包颈率较低、柱头活力较高;浩S的花时相对分散,开放高峰期在11:00-13:00,该不育系开颖历期较长、颖间距较大,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均极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略高于对照,异交特性十分优良;166S的开花高峰时段为9:00-11:00,开花高峰期较早,在9:30达到开花高峰,午前开花率较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偏高,制种时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解除包颈。(3)阳S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2.5℃,166S不育起点温度介于22.5℃和23.5℃之间,两者育性较低;浩S不育起点温度略高于23.5℃,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下一步将通过扩大种植群体和增压选择,降低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和制种风险。(4)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这8个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等性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等性状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不育系阳S、166S和恢复系五山丝苗、粤农丝苗相对容易配出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良好的杂交组合。
赵林[5](2017)在《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文中提出水稻优良不育系的选育是提高两系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稻米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航17S是通过空间诱变技术,将培矮64S干种子搭载2006年9月我国发射的“实践八号”农业卫星,经过地面种植和跟踪、定向筛选、不育起点温度加压选择,最终选育到具有低直链淀粉含量(AC)、低不育起点温度的不育株系。本研究以培矮64S为对照,对航17S主要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生育特性、不育起点温度、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对其所配组合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等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除剑叶宽以外,航17S主要农艺性状与原种培矮64S接近,株型集散适中,茎秆较粗,主茎总叶片数较少、出叶迅速,分蘖能力强,穗粒数适中,符合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选育标准。2.航17S总体异交特性好,开花历期长,盛花期集中,午前花率高,在安排花期时选择空间大;另外其柱头外露率高,尤其是双边外露率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花粉,提高杂交制种的质量与产量。3.通过对航17S与原种培矮64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可知,原种在DNA水平上对空间环境不敏感,不容易造成基因位点的突变;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表明航17S的低AC值主要受主效基因Wx的影响,具体原因为Wx基因第一内含子5’端剪切处第一个碱基G→T突变与第一内含子剪切位点上游55bp处(CT)n重复数为18引起。4.航17S的不育起点温度经过加压选择之后,经测定在23℃以下,符合部颁标准;航17S播始历期变异系数最大,有效积温变异系数最小,有效积温稳定,说明航17S为感光性弱、感温性强的温敏型不育系,同时其育性稳定、可繁性好,是优良的两系不育系。5.航17S所配组合超亲、对照优势(包括对应条件下培矮64S所配组合)明显,主要表现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这4个性状上。6.航17S在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株高、千粒重等农艺性状上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其所配组合航17S/1H1124与航17S/航恢1179是综合性状理想的杂交组合。7.产量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简单相关分析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不显着;进一步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4个产量构成因素的直接通径系数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直接影响中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作用最为明显,千粒重对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的间接影响很大。8.稻米品质分析表明航17S所配组合在碾米品质上表现优良,外观、蒸煮食味品质则由于垩白度偏高、AC值偏低导致整体上达不到国家优质米标准,这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米质方面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本研究表明:通过空间诱变选育的新型不育系航17S农艺性状优良、异交特性好、不育起点温度低、直链淀粉含量低,其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配合力良好,产量高,在米质上也有巨大的应用提升空间。随着航17S在育种实践上的逐步应用,将为我省杂交水稻育种写下浓重的一笔,同时利用空间诱变技术选育新型不育系,将不断丰富不育系的遗传背景,为两系杂交水稻育种指引明路。
郑英杰,陈广红,王绍林,夏明,阙补超,于亚辉,王莹,李振宇[6](2017)在《海南气候条件对北方粳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两系不育系的繁种是两系杂交水稻生产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4个北方粳型两用核不育系在海南不同年份间的育性表现,研究不同光温背景对不育系育性转换及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育系育性转换受光周期和温度的共同作用,其中温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育性恢复程度,在育性敏感期间,适时低温有利于不育系自交结实率提高,而高温对自交结实不利。针对海南地区的生态条件,选育临界温度适当、光温互补性强的不育系类型,以降低繁殖风险。
钏兴宽,李国生,康洪灿,王锦艳,王硕,涂志业,孙文涛,陈国松,尹正钦,唐文邦[7](2016)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云南保山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繁殖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用试验和调研的方法对2010—2014年云南保山低纬度高海拔籼粳交错区开展的两用核不育系繁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在云南保山市籼粳交错的适宜区域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具有繁殖产量高、产量稳定、种子质量好等优势;繁殖全生育期155175 d的中稻不育系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到4月20日,全生育期短于155 d的不育系适宜播期为4月1—15日;在适宜播期内保证正常秧龄移栽条件下,适当早播有利于育性转换,提高繁种产量;不同的不育系其全生育期和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不同,其最适宜的繁殖海拔区域也不同;针对不育系特性充分利用云南保山自然气候资源的立体性因地制宜选择隔离区是高产高效繁殖的关键;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高产施肥技术的核心是促进育性转换与促进健壮生长同步,做到重底早追,促前期发苗足,同时要搞好以水浆和病虫害防治为主的科学管理。
李智慧[8](2013)在《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早稻两用核不育系9771S、235S、236S、无色236S、帮191S、0SH002和株1S的主要农艺性状、育性转换起点温度、异交特性、稻米品质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并对9771S、帮191S、236S三个不育系与中嘉早17、早1、早3、早4、早143、9008、9103七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所配21个杂交组合主要性状的配合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帮191S的生育期较短,出叶速度快,分蘖能力强,剑叶长、直、窄,有效穗数和总粒数均较多,着粒密度大,具有较好的农艺性状。9771S的生育期最短,主茎叶片数较少,分蘖能力一般,剑叶短、直、窄,植株最矮,下部节间长度较短,有效穗数和总粒数较少。235S、0SH002的分蘖数少,剑叶长、直、窄,张开角度大,有效穗少。236S、无色236S的分蘖能力一般,剑叶长、直、宽、张开角度小,穗少粒多。2、帮191S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0℃,育性较稳定,是低不育起点温度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235S、9771S、0SH002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介于23.0℃-23.5℃;236S、无色236S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高于23.5℃。3、6个供试不育系的花时高峰时段为9:30-13:30,落后于父本9090,花时较分散。除帮191S外,其余几个不育系的午前花率、与父本的花时相遇率均高于株1S。4、9771S、帮191S、236S、无色236S的开颖角度优于株1S;236S、235S、9771S、0SH002的开颖历期大于株1S;9771S的不闭颖率(19.18%)较高。9771S、帮191S、236S、无色236S、0SH002、235S的柱头外露率高,包颈率低,具有较好的异交性能。9771S、帮191S、235S具有较好的异交结实率。5、235S、9771S、0SH002、236S、帮191S、无色236S的糙米率和垩白度均未达国家一级优质籼米标准,长/宽和胶稠度均达国家一级优质籼米标准,除0SH002的直链淀粉含量达标外,其余不育系稻米的淀粉含量均偏低。各不育系的稻米品质有待改善。各品质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236S、帮191S、早3、9008的一般配合力高,是较好亲本。组合9771S/早4、236S/早1、236S/9008、帮191S/早143的特殊配合力高,杂种优势明显,农艺性状优良。组合间各性状遗传力较大,受环境影响小,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各产量性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陈谦[9](2013)在《8个新选中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对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近年选育出的8新中稻两用核不育系及对照C815S的农艺性状、育性转换温度、异交特性、稻米品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旨在为这批中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生产应用提供技术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0SH054播始历期为78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中上;上部三叶短、直、宽;穗部性状均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在23℃;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等。(2)0SH075播始历期为80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上部三叶长、直、宽;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在23.5℃左右,存在分离;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上。(3)0SH088播始历期为79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上部三叶长、直、宽;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在23℃左右,存在分离;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上。(4)0SH089播始历期为79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上部三叶长、直、宽;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在23℃左右,存在分离;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上。(5)0SH095播始历期为79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强;上部三叶长、直、宽;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在23.5℃左右,存在分离: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上等。(6)0SH118播始历期偏长,为88d;株型一般;分蘖能力中上;上部三叶过长;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在23℃左右,存在分离;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等。(7)0SH143播始历期为76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中上;上部三叶长、直、宽;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高,育性有待改良;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上。(8)0SH152播始历期为76d;株型理想;分蘖能力中上;上部三叶短、直、宽;穗部性状优于C815S;不育起点温度高,育性有待改良;柱头外露率及异交结实率优于C815S;稻米品质中上。
雷东阳,唐文帮,解志坚,刘海,陈立云[10](2013)在《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文中认为制种安全问题已严重制约两系法杂交水稻健康持续发展。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以及不育起点温度漂变是导致两系杂交稻制种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本研究表明,选育不育起点温度低和耐受低温时间长的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能降低制种风险;根据历史气象资料和两系杂交稻制种"三个安全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技术,研制了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气象决策支持系统,解决了以往生产上盲目选择两系杂交稻制种基地和时段的问题;研创了株系育性鉴定方法和一季加再生冷水串灌繁种技术,采用该方法生产原种能降低原种生产世代数,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通过以上研究可从种性、种源和制种地三方面提高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安全性。
二、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
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2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3 滇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4 B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5 D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6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2 两用核不育系的利用 |
2.1 光敏核不育系 |
2.2 温敏核不育系 |
2.3 短光敏核不育系 |
2.4 低温敏不育系 |
2.5 湿敏核不育系 |
3 隐性核不育系的利用 |
4 展望 |
(2)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第一代杂交水稻 |
1.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WA-CMS) |
1.1.2 包台型细胞质雄性不育(BT-CMS) |
1.1.3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HL-CMS) |
1.1.4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1.5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
1.2 环境敏感型雄性核不育与第二代杂交水稻 |
1.2.1 光周期敏感型雄性核不育(PGMS) |
1.2.2 温度敏感型雄性核不育(TGMS) |
1.2.3 湿度敏感型不育(HGMS) |
1.2.4 环境敏感型雄性不育系的应用情况与局限性 |
1.3 普通雄性核不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 |
1.3.1 水稻普通核不育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
1.3.2 普通核不育水稻繁殖方式 |
1.4 无融合生殖与新一代杂交水稻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突变体的鉴定与基因克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及种植 |
2.2.2 育性和农艺性状调查 |
2.2.3 总DNA提取 |
2.2.4 分子标记扩增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2.5 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基因定位 |
2.2.6 候选基因筛查与测序 |
2.2.7 候选基因遗传互补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突变体YM237的雄性不育表型特征 |
2.3.2 突变体YM237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遗传分析 |
2.3.3 普通核不育基因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分析与定位 |
2.3.4 普通核不育性状候选基因分析与测序验证 |
2.3.5 PTC1基因遗传互补载体构建 |
2.3.6 遗传互补试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3章 水稻PTC1遗传工程繁殖系的构建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目的基因 |
3.2.2 载体构建与遗传转化方法 |
3.2.3 候选遗传工程繁殖系筛选 |
3.2.4 Southern blot鉴定外源T-DNA拷贝数 |
3.2.5 外源T-DNA数字PCR分析 |
3.2.6 遗传工程繁殖系繁殖不育系种子的效率分析方法 |
3.2.7 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 |
3.2.8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遗传稳定性评价方法 |
3.2.9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T-DNA插入位点分析方法 |
3.2.10 遗传工程繁殖系外源基因RT-PCR检测 |
3.2.11 转基因花粉失活效率评价方法 |
3.2.12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毒性、过敏原与抗性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遗传工程繁殖系构建与鉴定 |
3.3.2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的繁殖效率分析 |
3.3.3 普通核不育系种子转基因成分检测 |
3.3.4 遗传工程繁殖系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 |
3.4 小结 |
第4章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选育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受体材料及恢复系 |
4.2.2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
4.2.3 杂交测配与测产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TC1基因编辑载体构建 |
4.3.2 不育系定向培育与筛选 |
4.3.3 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测配和苗头组合选育 |
4.4 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5.1 全文总结 |
5.1.1 成功构建了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种子的批量繁殖体系 |
5.1.2 建立了定向快速培育ptc1普通核不育系的技术体系 |
5.1.3 利用ptc1普通核不育系选育了第三代杂交水稻高产苗头组合 |
5.2 全文讨论 |
5.2.1 控制绒毡层降解的PTC1同源基因适宜于作物普通核不育系的构建 |
5.2.2 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与智能不育系异同 |
5.2.3 水稻 ptc1 普通核不育系进一步打破了不育系遗传背景的限制 |
5.3 本研究主要创新与亮点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获得的主要成果 |
(3)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历程 |
1.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掘和研究探索阶段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初试和应用阶段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大面积应用阶段 |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与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1 现状 |
2.2 主要问题 |
2.2.1 种质创新重视不够, 分子育种与常规育种脱节 |
2.2.2 缺乏实用型两用核不育系, 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
2.2.3 种子生产决策缺乏科学指导, 生产风险时有发生 |
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利用策略 |
3.1 常规育种与分子育种结合, 创新不育系种质资源 |
3.2 加快优质多抗不育系育种步伐, 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
3.3 科学决策种子生产基地与时段, 确保两系杂交稻健康持续发展 |
(4)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 |
1.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现 |
1.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利用 |
1.2.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标准和方法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3.1 选育低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
1.3.2 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移 |
1.3.3 科学安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基地和时段 |
1.3.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创新 |
1.4 稻米品质相关研究 |
1.4.1 稻米品质性状构成 |
1.4.2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 |
第2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分析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播始历期 |
2.2.2 叶龄和分蘖 |
2.2.3 上三叶形态特征 |
2.2.4 地上部节间形态特征 |
2.2.5 穗部性状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开颖习性 |
3.2.3 柱头外露率与包颈率 |
3.2.4 柱头活力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项目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 |
5.2.2 供试组合配合力方差 |
5.2.3 稻米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5.2.4 稻米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农艺性状 |
6.2 异交特性 |
6.3 不育起点温度 |
6.4 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两系法杂交水稻的发展现状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基础研究 |
1.2.1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的光温反应特性与类型 |
1.2.2 两用核不育系水稻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研究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与应用研究 |
1.3.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标准 |
1.3.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
1.4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
1.4.1 空间诱变育种在水稻育种中的成就 |
1.4.2 SSR标记在水稻空间诱变育种中的应用 |
1.5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杂交水稻中的育种利用评价 |
1.5.1 杂种优势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
1.5.2 配合力研究在两系法杂交水稻上的应用 |
1.5.3 直链淀粉含量研究进展 |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2.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2.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2.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2.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2.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3.1.1 叶龄与分蘖动态 |
3.1.2 株高及穗部性状 |
3.1.3 主茎叶片数与播始历期 |
3.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单穗开花历期 |
3.2.3 柱头外露率 |
3.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3.3.1 SSR多态性分析 |
3.3.2 航 17S的Wx复等位基因序列分析 |
3.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3.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3.5.1 航 17S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分析 |
3.5.2 配合力分析 |
3.5.3 组合间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5.4 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
3.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3.6.1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分析 |
3.6.2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创造水稻低直链淀粉含量突变体 |
4.1.2 航 17S育种利用综合评价 |
4.1.3 航 17S在杂交水稻上的应用前景 |
4.2 结论 |
4.2.1 航 17S生育特性与农艺性状观察 |
4.2.2 航 17S异交特性研究 |
4.2.3 航 17S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
4.2.4 航 17S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2.5 航 17S杂种优势分析及配合力效应评价 |
4.2.6 航 17S所配组合稻米品质分析 |
4.3 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本文所使用的的SSR引物 |
附录B:图版 |
(6)海南气候条件对北方粳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种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来源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育系育性敏感期间年际光温条件差异 |
2.2 不同年际间不育系育性敏感期光温条件与自交结实率关系 |
2.3 不育下限临界温度低的不育系繁种困难 |
3 讨论 |
(7)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云南保山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繁殖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 1 材料 |
1. 2 研究方法 |
1.2.1不育系播期试验 |
1.2.2不育系繁殖适宜海拔筛选研究 |
1.2.3不育系高产施肥试验研究 |
1.2.4不育系高产繁殖管理技术研究 |
2 结果与分析 |
2. 1 2010—2014 年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保山繁殖结果 |
2.1.1 2010年不育系繁殖结果 |
2.1.2 2011年不育系繁殖结果 |
2.1.3 2012年不育系繁殖结果 |
2.1.4 2013年不育系繁殖结果 |
2.1.5 2014年不育系繁殖结果 |
2. 2 不育系繁殖最佳播期筛选 |
2. 3 不育系繁殖最佳海拔区域筛选 |
2.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高产施肥技术 |
2. 5 两用核不育系的科学管理技术 |
3 讨论 |
3. 1 云南保山籼粳交错区正季繁殖两用核不育系的优势分析 |
3. 2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隔离区的选择问题 |
3. 3 落地稻问题和处理 |
(8)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概况 |
1.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现与应用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利用 |
1.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 |
1.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起点温度的漂移 |
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
2.1 异交特性的影响因素 |
2.2 异交特性改良途径 |
3 稻米品质相关研究 |
3.1 稻米品质研究的现状 |
3.2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 |
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配合力研究 |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播始历期 |
1.2.2 叶龄与分蘖记载 |
1.2.3 上三叶及节间形态特征 |
1.2.4 株高及穗部性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始历期 |
2.2 叶龄及分蘖 |
2.3 形态特征 |
2.3.1 上三叶形态特征 |
2.3.2 地上部节间形态特征 |
2.4 穗部性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 转换起点温度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异交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开花动态 |
1.2.2 开颖习性 |
1.2.3 柱头外露率及包颈粒率 |
1.2.4 异交结实率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开花动态 |
2.2 开颖习性 |
2.3 柱头外露情况及包颈粒率 |
2.4 异交结实率 |
3 小结与讨论 |
3.1 6个早稻不育系的异交特性表现 |
3.2 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五章 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 稻米品质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碾米品质分析 |
2.2 外观品质分析 |
2.3 供试材料的蒸煮食用品质 |
2.4 供试材料稻米品质间的相关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配合力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组合性状表现 |
2.2 配合力方差分析 |
2.3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分析 |
2.4 亲本特殊配合力方差分析 |
2.5 亲本利用价值及分类 |
2.6 各性状的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算 |
2.7 组合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8个新选中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选育 |
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制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2.3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制种技术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新选中稻两用核不育系部分农艺性状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始历期 |
2.2 叶龄及出叶速度 |
2.3 分蘖能力 |
2.4 上三叶及地上部节间形态特征 |
2.5 穗部性状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不育系育性转换温度的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新选中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异交特性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日开花动态 |
2.2 开颖习性 |
2.3 柱头性状 |
2.4 异交结实率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中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米质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偏高及耐受低温时间短造成的两系杂交制种不安全 |
2 基地和时段选择不当导致的两系杂交制种不安全 |
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变导致杂交制种不安全 |
4 结论 |
四、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J].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2]第三代杂交水稻ptc1普通核不育系种子繁殖体系构建及应用[D]. 余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20(01)
- [3]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J]. 雷东阳,林勇,陈立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4]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D]. 尹晴.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水稻空间诱变新不育系航17S的特征特性及育种利用研究[D]. 赵林.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海南气候条件对北方粳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种的影响[J]. 郑英杰,陈广红,王绍林,夏明,阙补超,于亚辉,王莹,李振宇. 作物杂志, 2017(01)
- [7]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云南保山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繁殖的研究与实践[J]. 钏兴宽,李国生,康洪灿,王锦艳,王硕,涂志业,孙文涛,陈国松,尹正钦,唐文邦. 杂交水稻, 2016(02)
- [8]6个早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D]. 李智慧.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8个新选中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应用基础研究[D]. 陈谦.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10]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不安全问题的解决途径[J]. 雷东阳,唐文帮,解志坚,刘海,陈立云. 作物学报,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