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是怎样讲解《捣鬼心传》的现实意义的(论文文献综述)
闻轩轩[1](2019)在《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文中提出北宋时期的南北士人之争,是中国的地域格局在安史之乱后完成由东西对峙格局向南北竞争格局转变的产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北宋前期实行“重北轻南”的地域政策,北方士人占据政治主导地位,然而伴随着宋太宗朝南方士人群体的不断崛起,双方开始了对政治权力和政治地位的争夺,并在宋真宗朝后期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南北政争。北宋中期的士人中产生了“安静”和“有为”两种政治理念,由于南北方地域文化和社会政治背景的差异,这两种分别较多的体现在北方士人和南方士人身上,由此使得当时的政治改革与南北士人之争扯上了关联:庆历新政即是南方士人逐渐在宋廷中枢权力结构中占据优势地位期间的一次政治改革,其失败促使南北士人群体进行分裂重组,从而形成了宋廷中枢权力结构中的南北平衡格局;至熙丰变法时期,王安石为推行新法,破坏了这一南北平衡的中枢权力格局,导致南北方士人矛盾激化,使得双方围绕着新法推行与否及其南北差异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此外,北宋中期的南北士人还存在着科举取士问题上的理念差异,南方士人的政治形象也出现了不断恶化的现象。北宋后期的南北士人之争和党争呈现出混溶的趋势,无论是元佑初年的新法存废之争、新旧党争,还是旧党内部的洛蜀朔党争,背后都有南北地域因素的影响;元佑后期旧党臣僚对新党再起的警惕、重新执政的新党成员对旧党臣僚的报复性倾轧,及蔡卞、蔡京官员任用上“重北轻南”的倾向,乃至北宋垂危之际的“靖康党论”,都夹杂着南北士人之争的成分;宋室南渡后,北方流寓士人和江南土着士人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和政策分歧,并被宋高宗和秦桧所利用,从而对宋金议和与南宋初年政局的演变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北宋处于中国古代南北政治势力消长的关键阶段,故北宋时期的南北士人之争为后世所延续,并奠定了元明清时代南北士人之争的基本形态和发展趋势,深刻影响了帝制中国后期的政治演进。
刘亚敏[2](2019)在《唐代鬼题材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发展至唐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不论是从创作心态还是从艺术成就上看,都是小说创作的成熟期。从创作题材来看,现实性题材固然成就突出,非现实性题材也不容忽视。鬼题材小说是非现实性题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类型多样,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本文立足于文本,分为四章对唐代鬼题材小说进行具体阐述。第一章介绍唐代鬼题材小说的生成背景。鬼小说作为叙事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民间土壤。首先,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以“鬼魂意识”为核心的民间鬼文化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主要介绍“鬼魂意识”的产生,探究时代文化以及儒释道三教思想对“鬼文化”内涵的丰富。再次,从文人的创作心态进行考虑,唐代文人在进行小说创作时表现出“作意好奇”的创作心态。文人“记异”事件从发生场合来看,大多发生于旅途夜话或者是文人宴集活动中。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文人“记异”的心理动机。另外从读者的角度考虑,读者的“好奇”心态,是文人“记异”的原因之一。第二章介绍唐代小说中的鬼域。鬼域是人们仿照现实世界为“鬼”构筑的生存空间。本章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介绍:一是前代遗存的“泰山治鬼”,二是唐代盛行的“华山治鬼”,三是佛教和本土冥界观念相结合的“幽冥地狱”。在进行具体阐述时,主要以文本为依据,通过小说中的具体叙述来探究这些鬼域的发展变化与文化内涵。第三章归纳鬼题材小说的主要故事类型。人鬼婚恋题材在唐代鬼题材小说中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类型,在整个志怪小说史上都是非常精彩的一种类型。从人鬼相遇的角度,对唐代鬼题材小说中的婚恋题材进行具体阐述。其次是人鬼交往,包括鬼助人、害人、交友三种行为。最后将入冥题材单独分为一节,以入冥缘由为划分标准。第四章简要总结唐代鬼题材小说的现实意义。鬼世界是对人间的折射反映,鬼小说对于社会现实的反映体现在方方面面。在主要故事类型中,以入冥游历型和人鬼婚恋型最具有典型特征。因而从这里入手,主要总结对官场黑暗的暴露,以及对于爱情生活的美好追求。
柳旭[3](2016)在《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明代文学家汤显祖一生主“情”,其“情至”文学理论与“至情”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艺术瑰宝。汤显祖也是晚明着名的佛教居士,是狂禅的践行者,与佛教因缘深厚。本文以晚明佛教的圆融,居士佛教的极盛,阳明心学及狂禅风潮的席卷为思想背景,以因思潮影响而产生的文坛“性情”风潮为依托,立足汤显祖具体文献资料,旨在探究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性。论文考证晚明佛学、心学思想对汤显祖“情至”文学理念产生的深层诱因,解读佛禅诗歌流淌出的佛门禅情与“即境即心”的汩汩禅意,梳理汤显祖戏剧作品中“情痴”“情至”“情尽”“情了”的言情路线,和“情了为佛”、销情归禅的最后皈依。目前,学界对汤显祖尺牍和诗歌文本的研究比较有限,对其“情至”理念深层的佛禅动因和他佛禅诗歌的阐述亦成果寥寥,本文试图综观汤显祖尺牍、文书、诗歌、戏剧等文献着作,力求多维度探究晚明佛教对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影响。绪论部分说明了研究本选题的缘起,并通过对晚明佛教与文学,汤显祖研究综述等资料的整理,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和价值性。对撰写论文使用的研究方法和行文的具体思路进行了介绍。第一章概述晚明时期佛教与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本体化发展:汉代初传以道教释佛教;魏晋南北朝以玄入佛;隋唐时期诞生佛教中国化的结晶——禅宗,且诸宗创立,佛门鼎盛;至宋以降,佛门三教合流,臻于烂熟而逐渐走向衰微。明末佛教出现了短暂复兴,佛门呈现三教混融、诸宗融合的空前包容之态。文人无不谈禅,禅门亦喜与文人结纳,居士佛教达到极盛。阳明心学是有明一代显学,其对“心”的观照实为佛教禅宗的心性本体论,故人们称其为“阳明禅”。心学左翼与禅宗进一步融合,流变为任心而动、任性以行的狂禅风潮,席卷着整个晚明思想界,于是文坛也随之出现了以求真、贵适、厚情、纵欲为特征的“性情”文学。第二章解读汤显祖尺牍文书中的“情至”思想,剖析其“情至”思想与佛学的内在关联。在汤显祖的尺牍文书中,管窥他禅净双修的居士生涯,以及在现世人生与出世超越之间的艰难游走。泰州学派是阳明心学的分支,亦是狂禅的主阵地。汤显祖为泰州学人罗汝芳的再传弟子,且其思想受狂禅核心人物李贽的影响亦甚深,故汤显祖可称是泰州传人,列为狂禅一派。狂禅对于“心”和生命的关注已达极致,汤显祖以心之真,践行生命,施行美政,并最终形成了“情至”的文学理念。汤显祖所言之“情”为无心的天然之情,以此“情”智所发,直心为文,便可意趣神色皆备,达到神情合至的审美境界。汤显祖又进一步论述“情”可“作境”,甚至可以“造立世界”,汤显祖的“情”论已完全出离了感性生命之情,成为与佛家“本来面目”相类的恒在本体。第三章论述汤显祖佛禅诗歌。汤显祖倡导“情生诗歌”,与佛教关情的诗歌,有他为官期间对百姓体察的慈悲之情,有与高僧达观和禅友帅机、屠隆的挚友之情,有记述梦中生死谶语的舐犊之情。汤显祖还创作了大量的佛寺诗,记录了他与佛结缘、精研佛理、洞明世情、澄净本心的习佛历程。汤显祖山水诗则展现了他“日日好日子”,逍遥无挂碍,“水月两相忘”的禅门体验。在创作技巧上,这些诗歌也思维灵动,妙得禅趣,文字清隽,余韵无穷,大得禅家之旨。第四章探讨汤显祖戏剧中的梦、觉、情、佛。佛教常以梦喻世间、喻世法,占卜梦之灵喻。汤显祖一生“四梦”,《紫钗记》中,梦只是灵喻作用的点染而已;《牡丹亭》中,梦的比重虽少,却具有决定剧情发展的乾坤之能;到《南柯记》《邯郸记》通篇大梦,梦觉时已一切皆空。“四梦”中人,小玉情痴,生死以之;丽娘“情至”,生可死,死可生;淳于、卢生“情了”,二人梦觉时先有妄早之醒,情执难脱,经高人点醒,终于“情尽”涅盘,化归情禅空境。结论部分总结晚明佛教、心学、狂禅对文坛的作用及与汤显祖思想的渊源;概括汤显祖“情至”文论与佛学的内在关联和他佛禅诗歌中的禅意诗情;明辨汤显祖戏剧中“情”的路线及最终依归。综上,透视晚明佛教对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影响。
赵玉彩[4](2014)在《鲁迅漫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鲁迅的美术生涯与漫画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纠葛。鲁迅的漫画情结抑或其对漫画艺术的钟爱与选择,不仅是一种对漫画艺术的执着和偏爱,还是其探寻实现“立人”乃至“立国”之宏愿的有效羽翼的一种表现。鲁迅漫画情结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内、外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而其漫画情结亦寓于他一生的漫画活动之中,他毕生都对漫画有着执着的偏爱和深切的期许。鲁迅凭借自身强大的知识谱系和丰富的文艺创作经验,对漫画的各种问题发表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这些见解表面上看似平淡无奇,却暗藏着鲁迅在个体破碎、社会凋零的生存境遇中深刻的人生思索,寄寓了鲁迅强烈的人生观照和社会批判意识。鲁迅把漫画纳入一种社会和文明现象的考察,引起他对漫画本质以及价值取向的探究,他的论述中涉及了漫画的一些根本性的问题,闪烁着现实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精神光辉。为了推动中国新兴漫画的萌芽,启发和指引漫画创作,丰富中国漫画界创作的视野和维度,鲁迅进一步展开了漫画理论方面的审视与探求。从漫画“真实”与“真情”的创作态度到“一目了然”的创作形式,再到“夸张”与“廓大”的创作方法,鲁迅提出了一系列辩证深刻、引导创作的漫画理论,这既是鲁迅漫画创作思想的核心,也是鲁迅面对中国普遍的社会现实而采取的一种艺术尝试和拯救策略。鲁迅漫画思想构成了其整体思想的重要分支,对其自身的文艺美学、文学创作等思想观念有着独特的作用,而且其漫画思想对涵括中国漫画在内的整个中国现代美学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学术界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思想遗产。
崔慜知[5](2014)在《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谈论现代汉语动词重叠,在语言象似性所具有的基本概念基础上,探讨关于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的问题,所讨论的内容包括:第一、动词复数问题及动词重叠基本语义;第二、瞬间动词的重叠问题;第三、动词重叠“看看”和动词“看”的语义关系模式以及之间的语义复杂性;第四、“V一V”是否是重叠形式的问题;第五、动词重叠的词汇化趋向;第六、韩语副词“jom”和动词重叠共有的语义功能。第一章是绪论。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然后简介前人动词重叠研究的概况和本文的主要理论背景——语言象似性理论,最后对创新点、存在的困难予以说明。第二章主要关注的是汉语动词重叠具有的语言象似性现象,我们讨论动词重叠的语义是从数(number)的概念出发的。动词所具有的的数范畴和动词重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动词的数特征,我们可以得出汉语动词重叠所具有的基本语义功能。我们可以把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成两类:内部语义;外部语义。第三章着重谈论的是瞬间动词不可重叠的原因。现代汉语中瞬间动词为按时间概念分类而来的一个动词小类,我们再把瞬间动词分成复数瞬间动词和单数瞬间动词,瞬间动词和时间因素有密切关系。我们通过时体的搭配及时间副词的分析挖掘出两个不同的瞬间动词所具有的特征。然后通过事件意义和轻动词的区别得到瞬间动词和动词重叠不相容的原因。第四章考察“看看”所具有的语义变化,首先考察动词“看”的语义特征,正是因为“看看”是动词“看”的重叠形式。虽然“看看”经历了一些嬗变,但是我们还是把它的基本功能视为重叠,即表示动作复数。通过分析“看看”和“看”的语义特征,把“看看”分为四种:看看1;看看2;看看3;看看4。第五章基于语言象似性理论讨论“V一V”所具有的的特征。我们先通过考察“V一V”和同形动量词组合“V一V”特征比较,得出“V一V”不是动量组合的结论。还有将“V一V”和单音节动词重叠“VV”相比,认为“V一V”也是动词重叠形式之一。第六章探讨的是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通过重新分析,动词重叠词汇化了。动词重叠承担两个词分别都具有的功能,这样动词重叠才能完全表达自己所具有的的语义,同时也具有完整的功能。动词重叠的词汇化导致外部和内部都发生了变化,又引导了象似度的变化。第七章为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其他语言的动词重叠,有的学者认为汉语动词重叠具有非象似性,还有其语义是汉语具有的个性。但是通过其他语言中动词重叠的语义分析,我们挖掘出这不只是在汉语发生的语言现象,其他语言也有类似现象。我们还通过不存在动词重叠的韩语分析,更确定汉语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确实是具有象似性的。在韩语当中的副词“jom”可以表示汉语动词重叠语义,而且韩语“jom”蕴含我们所谓的动词重叠的基本语义。第八章为结论。
何英[6](2013)在《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文中提出本文关注的中心是鲁迅在中国语文现代转化过程中对汉语文的思考、认识、探索、创新及其当代价值。本文将鲁迅的创作、翻译、编辑、演讲、校勘等所有以文字形式流传下来的材料作为研究鲁迅语文观念与实践的核心材料,将各类传记、回忆录、鲁迅研究资料中所涉及的有关其教育经历特别是学习国文与外语的情况,其文学活动、教学活动以及近九十年来鲁迅在语文教学中的情况等作为重要的考察对象,来思考由鲁迅构建的语文世界以及这一世界在中国现代语文的形成与发展中所具有的意义和产生的作用。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从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如他在言论上反古书、咒文言,行动上却读古书不辍,写文言不绝;他力倡废除方块字、实行汉字拉丁化,却又热衷汉字研究,敏于文字游戏等)入手,以其一生的语文实践为基础,探讨了形成上述“矛盾”的原因(因沉潜于传统语文而形成的个人“趣味”和由修习异域语文而生发出的民族“责任”感共生共存;因“为自己和为别人的设想,是两样的”而产生的“自言”与“倡言”两种不同的言说姿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鲁迅“在言说中确立自我”的语文立场与希望人人都能“声发自心、意达于文”的语文理想。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了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一是立足于鲁迅的语文实践,分析他对中国现代语文发展方向的认识及其现代语文建设思想,提出鲁迅既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变革中国语文,又尊重个体基于历史和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语文趣味与表达习惯,所以,他并不反对个体读古书、写文言,但坚决抵制各类妄图将中国现代语文重新纳入以文言为正宗之发展轨道的复古派;分析了鲁迅的“识字”、“写话”思想,并从四个方面论说了鲁迅的不求“普遍、永久、完全”,而倡导“多元、切实、发展”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二是以“文”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概念为依托,在“文”之传统与现代的背景下,考察了鲁迅对“文”的态度(在“怀疑”中“坚守”)与追求(祛魅与布新);从倡导大众语文与剖析文术得失两方面分析了鲁迅为“文”由传统走向现代所做的努力;并在对鲁迅所重视的“文”之要素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第三章主要从鲁迅对本土与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方面考察他对现代语文发展的贡献。本土语文资源,在鲁迅主要表现为对文言和民间语文的创造性运用——对汉字潜能的开掘与对民间语文智慧的汲取使鲁迅的表达既深刻准确又生动丰富。鲁迅的“洋气”翻译观和“硬译”主张充分体现了他对异域语文资源的尊重,而从他对中文章法与句法的创新中也可以发现他对“日化”“欧化”语文手法的借鉴。第四章围绕鲁迅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关系重点探讨了两个问题:一是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提出不但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其语文实践亦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二是反思和总结近九十年来的鲁迅作品教学,提出可通过贯彻“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的原则来更好地发挥鲁迅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张晓容[7](2012)在《中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摘要: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国家、民族和个人发展的必然。教师是教育者和人才的培养者,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从阅读教学入手,探索培养创造性阅读的有效策略,进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创造性阅读的概念。这部分阐释了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概念,联系了创造性阅读教学相关的理论。第二部分,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分析了创新阅读的意义,概括了创造性阅读的研究成果,指出了中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创造性阅读教学所需条件。这部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阐释,创造性阅读要求教师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熟悉文本并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学生要大量阅读和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第四部分,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策略。这部分从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注重比较阅读,运用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丰富文本意义,填补文本空白进行叙述。
郝正春[8](2011)在《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 ——以实验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1948-1950)》文中认为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所做的探索与努力,是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的一个必经革命步骤。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提出了相宜的土地改革的方针、政策,并努力付诸实践。其中,新区土改在1927年以来的中共土地运动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既是中共建构政权、发展经济的一个新的起点又是中国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名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最后历程,亦是涉及人口最多、动员范围最广、政策比较严密、运作过程相对平稳的一个土地革命阶段。然而,中国幅员广阔,乡村社会地域特征异常突出,其历史条件、社会生态差别极大,故各地土地改革的进程与特征不尽相同。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地域土地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将能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共土地改革运动的立体图像和丰富内涵,亦能更加客观地体察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艰难和曲折及中共为此所做的努力。晋中新区土改即是中国共产党在特定历史时期依据晋中特殊社会生态领导农民进行的一场土地革命,是新区土改中的一个特例,其间经历了诸多繁难和曲折,而这些亦是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之繁难与曲折的一个缩影。本文即以土改实验村为中心,以“经验、技术与权力”这样一个视角,在运用历史档案、报刊文献、地方志等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及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心态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对晋中新区土改运作的各个层面是如何使国家与社会关系由隔膜而渐次达到融合的经验历程及其间所经历的曲折和繁难进行历史考察,从而更立体地展现这一时段丰富的社会图像和时代特征,并从更深层次上揭示土地改革乃至整个中国革命进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围绕研究主题,本文以土改前晋中新区社会生态作为分析起点,对晋中新区土改中的各个层面如土改政策的生成与发展、乡村民众的社会动员、乡村土改的权力机构、土改中的阶级划分与财富再分配、土改干部群体等进行了历史考察和实证分析。土改前晋中新区社会生态因各种政治力量在该区域的角逐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相。在该区域,既有传统封建关系的遗存、又有中共“五四指示”后短暂的土地调剂,更有阎锡山实行“兵农合一”、“三自传训”制度的深层影响,这就使该区域乡村社会生态异常复杂。晋中地区解放后,中共即在该区域逐步开展了土地改革,其遵行的政策之生成,一方面综合参照了过去老区及其它新区土改政策的经验,一方面则充分考虑了晋中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得以发展与完善。然而,中共政策施行并非一帆风顺,各社会阶层基于过往生存经验而呈现的各种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对土改形成了种种阻滞,这不得不使中共在运用既往动员组织民众的经验与技术的同时,探寻更为有效的技术以达到自己的动员目标。在动员民众基础上,中共亦汲取经验,运用各种组织技术,在乡村组织了贫农团和农民协会以强化对乡村社会的权力渗透,其间亦颇多曲折。对土改而言,其核心工作就是阶级划分和财富再分配。无论阶级划分还是财富再分配,中共都制定了可供参照的标准和政策,但在具体实践运作中民众以往不断积淀的生存经验与现实需求使之运用各种技术对土改工作进行对抗与抵制,这与中共权力建构的理想相距甚大。为了达成目标,中共不断动员组织其权力的践行者——土改干部,并对他们施以技术训练与理论教育以提升其自身素质与行政能力,以克服干部数量与质量的局限,期望他们在权力构建中发挥关键性的对接作用。但身处国家与社会中间的干部在权力实践过程中又往往受自身经验技术或政策体制的制约而陷入种种行为困境之中。由此可见,晋中新区的土改历程并非一路坦途。通过“经验、技术与权力”这样一个三维视角将能更加全面立体地展现这一历程的曲折与复杂。当下,中国农村问题乃至其它社会问题的解决均牵涉国家、民众及政策践行者的三维互动场景,其间仍不可避免会遭遇各种困难与曲折,虽然并非历史的翻版,但历史的经验构建历程会提供很多有益的借鉴与启示。而“经验、技术与权力”这样一个三维视角亦有益于对各种现实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田奇[9](2011)在《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作为清代小说批评的重要文本,不仅为《金瓶梅》一书的流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我国古代小说批评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为考察对象,试图通过对在张氏评点中频繁出现的关键词进行梳理,从一般小说评点所具有的审美道德批评的性质出发,推递至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意欲在明末清初商业大繁荣背景下来讨论文本的个性。张氏评点最显着的特点便是为《金瓶梅》翻案,其途径在于引导读者采用一种合宜的阅读方法。本文分为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从普遍意义上说明了审美道德批评,明清小说批评的特质,并指出了张竹坡评点作为一般中的个别,其小说评点包括审美、道德和商业意识三个层面;第二章,分析了张竹坡对《金瓶梅》叙事结构的评点,属于审美层面;第三章,分析张竹坡对《金瓶梅》写作技巧的评点,是审美批评的深化;第四章,分析了张竹坡对《金瓶梅》人物的评点,属于道德批评;结语部分总结了张竹坡审美、道德与商业意识之间的关系及张氏评点对后世的影响。作为明清小说评点的样本之一,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是从审美道德的立场出发,上承古者,结合自身,兼容市场的产物。
白勰[10](2011)在《中学文学教育研究 ——以鲁迅作品教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所阐述的“中学文学教育”,就体现了这一理念。其中的“文学教育”是在现行语文课程标准规范下,对学生实施的、融和了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能力培养、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建构的教育,以实现中学语文教育任务为目的,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组成部分、重要途径。人们对中学文学教育寄予厚望,并一致认识到:文学教育问题是中学语文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十来年间,不论是理念上,还是实践中,中学文学教育都进行了重大的变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中学的文学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语文课仍停留在单纯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上,忽视了语文课中文学教育应具有的展示社会生活、陶冶精神情操和培养审美素养的作用,与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鲁迅的作品是中学文学教育的重要素材,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鉴于鲁迅在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案例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状态进行反思,探讨中学文学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试图找寻解决的途径。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梳理了2000年以来前人对中学语文新课程文学教育理论相关研究,包括文学教育本质属性的界定、文学教育操作方式的探求、文学教育理论基础的阐述以及对文学教育文化底蕴的追究这几个方面,论述了中学文学教育的目的,并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文学教育脱离其文学品性的错置状态以及当下中学语文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要求。同时,以中学课本中的鲁迅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案例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教学状态进行反思、探讨中学文学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透过鲁迅作品去思考中学文学教育的存在范式,即文学教育是情感教育、审美教育、民族文化教育。最后,本文针对文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寻解决的途径。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新课标理念提倡多元化解读,这也反映在教材与教案中。目前在中学文学教学中,对于鲁迅的作品主题,很多时候教材编写者都采取了比较开放的做法,教参在主题的取舍上也试图更为接近作品的内涵。正因为如此,学生对“鲁迅”的理解也就逐渐摆脱了过去占踞中学鲁迅作品阐释权威地位的政治阐释系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审美”也逐渐取代了“政治”。尽管如此,我们如果仔细分析当前的一些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以及课堂的教学处理,就不难发现,原有的对鲁迅进行政治解读的习惯仍然十分明显,并且,中学生的“感”和“知”其实是分离。知识点化的课堂教学依然充斥着语文课堂,学生的思维被束缚,,文学世界中人的生存形态、精神形态,情感形态的丰富性、鲜活性、深刻性得不到体现。教学模式套路化,急需更新原有的文学观念,开发、转化出一些合宜的文学、文学阅读的新知识,充实到目前的文学教育中,帮助学生建构起更为有效的阅读图式。总之,本论文在上述论述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总结了个人在文学教育实践中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语文文学教育实践有所裨益。
二、我们是怎样讲解《捣鬼心传》的现实意义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是怎样讲解《捣鬼心传》的现实意义的(论文提纲范文)
(1)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北宋南北势力消长方面 |
(二)北宋南北士人与官僚方面 |
(三)北宋官员南北构成方面 |
(四)北宋科举南北差异方面 |
(五)北宋南北士人与政争方面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天下大势分为南北”——北宋南北政治地域格局的形成与确立 |
一、中国古代地域格局变迁之大势 |
(一)东西对峙格局的发展和演进趋势 |
(二)东西对峙向南北竞争格局的过渡 |
二、晚唐五代南北政治势力的发展 |
(一)北方政局变迁中的士人分化 |
(二)南方士人群体性特征的形成 |
三、宋初的地缘政治与南北政策 |
(一)“南北异术”的集权统一策略 |
(二)“承北”与“重北轻南”政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江南不能与中土等”——北宋前期南北士人群体的构成与冲突 |
一、宋初北方士人群体的优势地位 |
(一)北方士人优势地位成因再探索 |
(二)“不用南人为相”诸问题新识 |
二、宋初南方士人群体构成的变化 |
(一)影响南方降臣入宋境遇的因素 |
(二)宋太宗朝科举与南方士人崛起 |
三、北宋南北士人之争的初起与激化 |
(一)南方士人所受的排挤及其反击 |
(二)南北之争与宋真宗后期的政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别南北,此深可虑”——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与南北士人之争 |
一、士人政治理念与南北地域之关系 |
(一)“安静”与“有为”的政治理念 |
(二)两种政治理念在南北地域的体现 |
二、庆历新政与南北士人的分裂重组 |
(一)南北士人之争视野下的庆历新政 |
(二)庆历新政后南北平衡格局的形成 |
三、熙丰变法与南北士人的长期对立 |
(一)王安石与南北平衡格局的破坏 |
(二)变法期间南北士人的矛盾冲突 |
四、南北士人的科举与政治话语冲突 |
(一)南北士人关于科举取士的争论 |
(二)南方士人负面政治形象的演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南分北,偏而不还”——北宋后期南北士人之争与党争的混溶 |
一、南北士人与新法存废及新旧党争 |
(一)南北士人在役法上的不同理念 |
(二)元佑新旧党争的南北地域因素 |
二、“更化”“绍述”下的南北士人 |
(一)洛蜀朔党争中的南北地域问题 |
(二)新党复起与绍圣后的南北士人 |
三、北宋南北之争的影响及后世回响 |
(一)南北士人与两宋之际政治更迭 |
(二)北宋南北士人之争的历史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古籍 |
二、今人论着 |
(一)着作 |
(二)论文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唐代鬼题材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鬼题材小说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民间鬼文化 |
第二节 作意好奇的创作心态 |
第二章 唐代小说中的鬼域 |
第一节 唐代小说中的“泰山治鬼” |
第二节 唐代小说中的“华山治鬼” |
第三节 唐代小说中的幽冥地狱 |
第三章 主要故事类型 |
第一节 人鬼婚恋 |
一、自荐枕席型 |
二、再续前缘型 |
三、路途艳遇型 |
第二节 人鬼交往 |
一、鬼助人 |
二、鬼作祟害人 |
三、人鬼交友 |
第三节 入冥游历 |
一、被征入冥 |
二、因罪被追 |
第四章 唐代鬼题材小说的现实意蕴 |
第一节 对官场黑暗的暴露 |
一、受贿索贿之风 |
二、徇私枉法之举 |
第二节 对于爱情的勇敢追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3)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回顾及展望 |
三、研究方法及具体思路 |
第一章 晚明佛教与文坛“性情”风潮 |
第一节 佛教思想发展演变概说 |
一、初传:汉代佛教 |
二、发展:魏晋南北朝佛教 |
三、鼎盛:隋唐佛教 |
四、衰落:宋元明清佛教 |
第二节 晚明佛教的新动向 |
一、圆融调和的丛林走向 |
二、晚明居士佛教的兴盛 |
第三节 晚明佛教之于文坛“性情”风潮 |
一、放逐名位,透视本心 |
二、无住生心,性情风涌 |
结语 |
第二章 汤显祖尺牍文书的“情至”思想 |
第一节 汤显祖在佛教中的游弋 |
一、禅净双修的居士生涯 |
二、现世人生与出世超越的艰难游走 |
第二节 汤显祖与泰州学派 |
一、汤显祖与泰州学派的关联 |
二、狂禅风潮下之生命“狂”与“真” |
三、贵生之“有情之天下” |
第三节 文学“情至”理念的形成 |
一、情本无心,发乎天然 |
二、意趣神色,情智所发 |
三、缘情着体,造立世界 |
结语 |
第三章 诗心禅意总关情 |
第一节 情生诗歌 |
一、慈悲之情 |
二、挚友之情 |
三、舐犊之情 |
第二节 寺宇梵唱 |
一、学子未仕访寺院 |
二、金陵梵刹接佛缘 |
三、徐闻道中引吭歌 |
四、平昌仙令行逍遥 |
五、家居悠游事洞明 |
第三节 山水灵音 |
一、心境一如,即境即心 |
二、禅思妙悟,空谷清音 |
结语 |
第四章 梦中说“梦”的情痴与迷觉 |
第一节“四梦”梦影 |
一、梦与佛教 |
二、娑婆“四梦” |
第二节 人生自是有情痴 |
一、生死以之痴小玉 |
二、死生不已丽娘情 |
第三节 梦了为觉,情了为佛 |
一、游梦迷情 |
二、情了为佛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鲁迅漫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鲁迅的漫画情结 |
1.1 漫画情结的形成 |
1.2 漫画情结的表现 |
第2章 鲁迅漫画思想的旨归 |
2.1 漫画与人生观照 |
2.2 漫画与社会批判 |
第3章 鲁迅的漫画创作思想 |
3.1 “真实”与“真情”的创作态度 |
3.2 “一目了然”的创作形式 |
3.3 “夸张”与“廓大”的创作方法 |
第4章 鲁迅漫画思想的意义 |
4.1 漫画思想对鲁迅思想的建构 |
4.2 漫画思想对中国现代美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能重叠动词的范围 |
1.2.2 动词重叠的形式 |
1.2.3 动词重叠的语义特点 |
1.2.4 动词重叠句法功能 |
1.2.5 动词重叠“VV”的产生 |
1.3 理论介绍 |
1.3.1 语言象似性的基本概念 |
1.3.2 语言象似性分类 |
1.3.3 重叠和语言象似性 |
1.4 采用的理论框架及语料来源 |
1.4.1 采用的理论框架 |
1.4.2 语料来源 |
1.5 研究对象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1.7 存在的困难 |
第二章 “VV”式的基本语义 |
2.1 动词的复数表达 |
2.1.1 关于动词复数的研究 |
2.1.2 语言的动词复数表达 |
2.1.3 汉语动词的复数标记 |
2.1.4 从象似性基本概念看“VV” |
2.2 时间延续性表达 |
2.3 心理距离的表达 |
2.4 外部语义 |
2.4.1 减少义 |
2.4.2 尝试义 |
2.5 小结 |
第三章 瞬间动词的重叠 |
3.1 从动词分类看的瞬间动词 |
3.2 瞬间动词的分类 |
3.2.1 单数瞬间动词 |
3.2.2 复数瞬间动词 |
3.3 从轻动词看的瞬间动词 |
3.3.1 事件意义 |
3.3.2 轻动词 |
3.3.3 轻动词与瞬间动词 |
3.4 小结 |
第四章 “看看”的语义特征 |
4.1 “看”的语义变化 |
4.1.1 动词“看”的义项及其特征 |
4.1.2 助词“看”的特点 |
4.1.3 “看”的语义网络 |
4.2 “看看”的语义变化 |
4.2.1 “看看”的语义分类 |
4.2.2 “看看”的行、知、言域 |
4.2.3 “看看”的语用象似性 |
4.3 小结 |
第五章 动词重叠“V 一 V” |
5.1 关于动量词的理解 |
5.2 与动词重叠有关的动量组合研究 |
5.3 “V 一 V”与动量组合的矛盾 |
5.3.1 V 一 V 与 V 一趟 |
5.3.2 V 一 V 与 V 一量 |
5.3.3 V 一 V 与 VnV |
5.3.4 动词重叠 V(一)V 与量词重叠 V(一)V |
5.3.5 V(一)V 与“动+数+量”的语义差别 |
5.4 “VV”与“V 一 V” |
5.4.1 句法特征 |
5.4.2 语义功能 |
5.4.3 动词重叠的祈使义功能 |
5.5 小结 |
第六章 单音节动词重叠的词汇化 |
6.1 汉语动词重叠的词汇化现象 |
6.1.1 形容词化 |
6.1.2 副词化 |
6.1.3 动词化 |
6.1.4 名词化 |
6.2 动词重叠重新分析的途径 |
6.2.1 “VV”的重新分析 |
6.2.2 “V1”和“V2”的边界 |
6.2.3 “V1V2”边界的消弱 |
6.2.4 “V1v2”的词化 |
6.3 动词重叠词汇化与语言象似度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语动词重叠与韩语“jom”比较 |
7.1 动词重叠的普遍语义 |
7.2 韩语的重叠现象 |
7.3 韩语“jogeum”和“jom” |
7.4 韩语“jom”的语义功能 |
7.5 汉语动词重叠基本语义与韩语“jom”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动词重叠表示“动作复数”的其它语言 |
附录2:《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附录4:《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单音节动词 |
附录5:《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不可重叠双音节动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三、本论文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声发自心”与“意达于文”——鲁迅的语文立场与语文理想 |
第一节 鲁迅语文实践中的“矛盾”探究 |
1.1.1 鲁迅语文实践中的“言行不一 |
1.1.2 “趣味”与“责任”——“矛盾”之“背景”分析 |
1.1.3 “自言”与“倡言”——“矛盾”的“言说策略” |
第二节 在言说中确立自我——鲁迅的语文立场 |
1.2.1 “声发自心”——力倡真诚自主之言说 |
1.2.2 以“代言”启“自言” |
1.2.3 “立之为极”的“自言” |
第三节 “意达于文”——鲁迅的语文理想 |
1.3.1 还“字”于民,使众皆能以“文”达意 |
1.3.2 “不屈己意”,做“尽意”之文 |
1.3.3 “创言”以“求文”——不断更新民族语文 |
第二章 “方向”与“潜能”——鲁迅的现代语文思想 |
第一节 近“语”与引“洋”:鲁迅对中国现代语文趋向的认识 |
2.1.1 毛笔与钢笔之辨——鲁迅对中国语文之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
2.1.2 “识字”与“写话”——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之 |
2.1.3 不求“普遍、永久、完全”,倡导“多元、切实、发展”——鲁迅的现代语文建设思想之二 |
第二节 以“错综”、“锦绣”之“文”“启人生之閟机”——鲁迅对“文”的现代追求 |
2.2.1 背景与视角——鲁迅与“文” |
2.2.2 在“怀疑”中“坚守”——鲁迅对“文”的基本态度 |
2.2.3 祛魅与布新——鲁迅对“文”的基本追求 |
第三章 “依托本土”与“借鉴异域”——鲁迅对现代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 |
第一节 “汉字潜能”与“民间智慧”——鲁迅对本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开掘 |
3.1.1 重“字”之“本”与求“名”之“实”——鲁迅对语文之形象性与深刻性的探索 |
3.1.2 关注“民间文化”,巧用“土语炼话”——鲁迅对语文之生动性与丰富性的探索 |
第二节 保留“洋气”与学习“章句”——鲁迅对异域语文资源的认识与汲取 |
3.2.1 “衣”可换,“鼻、眼”不可变——鲁迅的“洋气”翻译观 |
3.2.2 “欧化”、“日化”与“章法”、“句法”——异域语文对鲁迅的启发与影响 |
第四章“宝库”与“窗口” :鲁迅之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 |
第一节 文本示范与方法借鉴——作为现代语文教育资源的鲁迅及其作品 |
4.1.1 妥帖、精警与奇崛——鲁迅之文是学生感受和体悟汉语文魅力的重要素材 |
4.1.2 经历、方法与见解:——鲁迅的语文实践可为当代语文教育提供借鉴 |
第二节 反思与展望——关于鲁迅作品语文教学 |
4.2.1 受重视与被限制——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国现代语文教育中的生存状态 |
4.2.2 选篇与布局——从语文教材看当前鲁迅作品教学的整体状貌 |
4.2.3 “语文本位”与“因材施教”——对如何做好鲁迅语文教学的一点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中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思想内涵、理论依据及其实践意义 |
1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思想内涵 |
1.1 阅读 |
1.2 阅读教学 |
1.3 创造性阅读教学 |
2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
2.1 接受美学 |
2.2 空白理论 |
2.3 对话理论 |
3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实践意义 |
3.1 创造性阅读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
3.2 创造性阅读教学更适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
3.3 创造性阅读更能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 |
第二章 创造性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
1 不重视文本的整体性,断章取义 |
1.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必须重视整体性原则 |
1.2 阅读教学中肢解整体,作断章取义地说教 |
2 不重视文本的历史渊源和背景条件 |
3 解读文本表现强烈的反叛意识和逆反心理 |
4 把“创造性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对立 |
5 为追求“创造性阅读”而放弃对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 |
第三章 创造性阅读教学所需条件 |
1 创造性阅读教学必须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 |
2 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应该转变 |
2.1 转变教师的角色 |
2.2 转变教育观念 |
2.3 转变评价方式 |
3 教师对文本的熟悉和挖掘 |
4 学生阅读量的积累 |
5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5.1 问题意识 |
5.2 批判意识 |
5.3 审美意识 |
第四章 创造性阅读教学策略 |
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
1.1 激趣质疑 |
1.2 看似矛盾处质疑 |
1.3 根据“文眼”质疑 |
1.4 对看似无疑处质疑 |
1.5 对已成定论和权威的观点质疑 |
2 教学中注重拓展阅读 |
2.1 追本溯源,读整个作品 |
2.2 由此及彼读同类作品 |
2.3 触类旁通读其他作品 |
3 引导学生比较阅读 |
3.1 文本内容的比较 |
3.2 语言的比较 |
3.3 表现手法的比较 |
4 利用期待视野,丰富文本意义 |
4.1 超越文本原有意义 |
4.2 超越作者本身意图 |
5 利用召唤结构,填补文本空白 |
5.1 抓住文中有省略号的地方 |
5.2 抓住侧面描写的地方,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
5.3 针对言已尽意未了的结尾展开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 ——以实验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1948-195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土改前的晋中新区之社会生态 |
第一节 传统封建经济关系 |
第二节 阎锡山时期的"土地村公有"与"兵农合一" |
第三节 阎锡山时期的"自白转生"与"三自传训" |
第四节 "兵农合一"典型村之社会生态考察 |
第二章 晋中新区土改政策之考察 |
第一节 老区土改之政策经验 |
第二节 新区土改之政策经验 |
第三节 晋中新区土改政策的生成与发展 |
第三章 乡村民众的社会动员 |
第一节 土改初期各阶层的思想动态 |
第二节 民众动员的政策依据 |
第三节 民众动员的技术运作 |
第四章 乡村土改的权力机构 |
第一节 昙花一现的贫农团 |
第二节 乡村权力的执导:农民协会 |
第五章 阶级划分:身份与权力的重塑 |
第一节 阶级划分的标准 |
第二节 阶级划分的技术运作 |
第三节 权力与权威的演示:斗地主 |
第六章 乡村财富的再分配 |
第一节 土地分配的政策与策略考量 |
第二节 土地分配之运作过程 |
第三节 土地之外之财富再分配 |
第七章 "经验"制造的主导者:土改干部群体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土改干部之动员与配置 |
第二节 土改干部之训练与学习 |
第三节 土改干部之纪律规束与行为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作为审美道德批评的张竹坡评点 |
1.1 审美道德批评 |
1.2 明清之际的小说评点 |
1.3 张竹坡的《金瓶梅》评点 |
第2章 批评的起点:张竹坡论叙事结构 |
2.1 对峙的主题 |
2.2 穿插的主题 |
第3章 批评的深化:张竹坡论写作技法 |
3.1 "映"的主题 |
3.2 "伏"的主题 |
3.3 "入"的主题 |
3.4 "顿"的主题 |
第4章 批评的归宿:张竹坡论人物 |
4.1 寓言的主题 |
4.2 人情和天理的主题 |
4.3 月娘的主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中学文学教育研究 ——以鲁迅作品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文学教育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学文学教育界说 |
一、中学文学教育理论研究现状 |
(一) 对文学教育本质属性的界定 |
(二) 对文学教育操作方式的探求 |
(三) 对文学教育理论基础的阐述 |
(四) 对文学教育文化底蕴的追究 |
(五) 中学文学教育的目的 |
二、中学文学教育的历史错置 |
(一) “文以载道”与文学教育的道德灌输 |
(二) 经世致用的文学教育观 |
(三) 当代文学教育的消解 |
三、当下中学语文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
第二章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状态及思考 |
一、关于鲁迅及其作品 |
二、学生心中的鲁迅 |
(一) 学生心中的鲁迅形象 |
(二) 学生心中的鲁迅作品 |
三、教学中的鲁迅 |
(一) 教参对鲁迅及作品的解读 |
(二) 课堂中的鲁迅作品教学 |
第三章 中学文学教育的存在范式 |
一、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
二、文学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 |
三、文学教育是一种民族文化教育 |
第四章 中学文学教育的改革路向 |
一、强调以人为本,回归人文关怀 |
二、构建新型师生关系,重视自主体验 |
三、课内外结合,落实阅读积累 |
(一) 课内重精读 |
(二) 课外重博览 |
(三) 多渠道实现学生的阅读积累 |
四、提高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
(一)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对文学的感悟能力 |
(二) 教师要养成心勤、眼勤、手勤的读书习惯 |
(三) 教师要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 |
五、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
(一) 改变评价方式 |
(二) 改变评价内容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 |
后记 |
四、我们是怎样讲解《捣鬼心传》的现实意义的(论文参考文献)
- [1]南北之争与北宋政治[D]. 闻轩轩. 河南大学, 2019(01)
- [2]唐代鬼题材小说研究[D]. 刘亚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3]晚明佛教与汤显祖“情至”文学创作的关联研究[D]. 柳旭. 吉林大学, 2016(08)
- [4]鲁迅漫画思想研究[D]. 赵玉彩. 湘潭大学, 2014(05)
- [5]基于语言象似性的汉语单音节动词重叠研究[D]. 崔慜知.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2)
- [6]鲁迅语文观及其实践[D]. 何英. 南开大学, 2013(06)
- [7]中学语文创造性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初探[D]. 张晓容. 四川师范大学, 2012(02)
- [8]经验、技术与权力:晋中新区之土改运作 ——以实验村为中心的历史考察(1948-1950)[D]. 郝正春. 山西大学, 2011(05)
- [9]张竹坡《金瓶梅》评点研究[D]. 田奇.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10]中学文学教育研究 ——以鲁迅作品教学为例[D]. 白勰. 广西师范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