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用美术技法》征稿(论文文献综述)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实用美术技法》丛书编辑部[1](1991)在《《实用美术技法》征稿启事》文中提出《实用美术技法》丛书是以讲授各类实用美术技法、制作技术、理论知识为主的技法丛书,已经出版六辑,每辑印20余万册,尚不能满足读者需要,第一、二、三辑均已第三次印刷。本丛书的每一辑均以各类主题突出,例如陶瓷艺术、丝网印刷、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美术设计等,配合其它技法性文章,受到各方面读者的好评。现在编辑第七、八辑。本书第九辑我会与《实用美术技法》编辑部联合编辑"文物修复复制技术专辑"(包括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实用美术技法》丛书编辑部[2](1993)在《《实用美术技法》征稿》文中研究指明《实用美术技法》丛书是以讲授各类实用美术技法、制作技术:理论知识为主的技法丛书,已经出版八辑。第九辑近期出版,内刊登8篇文物修复、复制方面的文章。本丛书每辑印20余万册,尚不能满足读者需求,第一、二、三辑均已第三次印刷。本丛书继续与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联合编辑,"文物修复复制技
郭立忠[3](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黄艳华[4](2014)在《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上海是我国近现代设计的发祥地,最早的报纸广告、霓虹灯广告、广播广告以及中国首个广告业同业公会均诞生于上海。在众多的设计类别中,这一时期的平面设计实践尤为突出,多样化的设计题材、瑰丽多姿的设计图式,勇于革新的设计先驱,具有混合特质的设计风格等,都成了本文意欲展现的风貌。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文并不局限于对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具体个案的分析、梳理,而是将设计所处的时代、都市、人文环境以及经济变迁和历史事件相联系起来考察和分析。在探寻上海近代平面设计历史的逻辑规律和发展态势的同时,有重点地展开不同的平面设计品类特征和演变规律的追查,对其不同的发展阶段,试图找出其发展的关键点、矛盾点,尽可能的呈现出平面设计发展的前后更迭、起承转合以及突出的阶段性标志。将设计行为放置到大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展现出上海近代平面设计从形态、元素、结构到价值取向上与西方设计的不同,为人们进一步认识近代上海视觉形式提供了从设计到文化的途径。俯瞰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版图,不难发现每一次平面设计的重要历史转折点都伴随着相应的城市的演进,如近代上海出版业的辉煌造就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繁荣;近代商战的博弈诱发了报刊广告设计、商标设计及包装设计的大发展;电影、戏剧等娱乐行业的兴盛促进了海报设计的昌兴等。基于上述发展态势,本文整体的研究思路大致如下:全文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萌芽状态,包括“大上海的崛起”、“印刷术的革新与纸媒体的风行”、“上海设计工业的雏形”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说明了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生的,必要的经济环境的形成、大众平面媒体环境的形成,以及近代上海设计格局初步形成三方面因素,从中寻找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肇因。在接下来的第二阶段,构成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用详实、丰富的资料,展示出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主要形态。分别是“商业审美趣味下的月份牌设计”、“国货运动与与商标、包装设计”、“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报刊广告设计”、“图案字设计”、“传播新文化的装帧设计”共计五个部分。运用从一般到个别这一研究方法,每一部分的分析都包含了近代上海平面设计某一主要门类的整体情况,同时也兼顾到具体典型个案的叙述,每一部分的叙述都力求既展现出这一类别设计在近代时期的主要样貌,同时通过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设计个案,呈现出这一设计类别在近代时期的独特性。最后一个阶段,尝试着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的风格演进中,进一步总结出近代上海的“上海样”设计风格的形成。全文论述紧紧围绕着近代上海平面设计这一主题而展开,从发展原因到设计形式、内容、风格形成的探究;从近代都市环境到人与设计的互动关系的探寻。有层次的论述了上海近代时期,都市发展对平面设计的影响与推动。最后,本文着重于探讨“海派设计美论”的经验与影响。主要从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实践中所取得成果总结出,近代平面设计的拓荒性、实践性、先驱性等意义,以及由其奠定的上海独具的“海派”设计风格。并进一步指出,这一风格对于现代中国平面设计的发展影响的重要意义。
石晶[5](2012)在《《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文中认为本篇论文以20世纪30年代艺风社创办的《艺风》月刊(1933.1-1937.3)为研究对象,以《艺风》月刊对推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为主线,采用定性与定量、考据与阐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展现《艺风》月刊的概貌,对艺风社同人和《艺风》月刊在30年代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进行探讨,在实证性文献考据、求真证伪的基础上从多维的理论视角进行阐释性的理论研究,论从史出,彰显《艺风》月刊的时代意义与学术价值,以及带给我们的永久启示,确定其历史地位,并引发对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的思考。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阐明《艺风》月刊研究的必要性及填补学术空白之创新性;第一部分,对《艺风》月刊创办的时代背景和创刊过程进行历史回顾;第二部分,深入剖析《艺风》月刊与众不同的办刊特色和作者群相关情况;第三部分,概述了《艺风》月刊为30年代中国民间美术和民俗学的发展搭建平台,对二者互动发展进行了探讨;第四部分,对艺风社举办的四届大型美展所产生的进步意义进行详细阐述;第五部分,集中论述了民国时期美术界同人关于中国美术道路前途的认知与思辨;结语部分,为《艺风》月刊确定坐标,进一步明晰其意义与价值。
黄一迁[6](2016)在《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民初的美术学校、美术团体和美术出版三位一体,初步构架起中国美术现代化转型的立体模型。其时,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转型,同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一样,急需借助一种兼具时效性和规模性的传播方式。显然,教育机构的优长并不在此。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近代出版业,凭借其传播优势,积极与美术界合作,成为一股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力量。笔者试图以商务印书馆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中国美术的发展史上所留下的“现象”问题。秉承着其先进的出版理念,商务印书馆网罗了馆内编辑的美术资源、自身培育的美术人才资源,同时将馆外艺术家、收藏家、散落民间的各类美术资源收集并加以整合,以先进的印刷技术使这些曾经“看不见”,又极度稀缺的资源图像化、文本化,转化为出版物形式的美术资本,呈现在大众视野中。这些美术资本以其学院化、社会化、国际化的侧重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借助商务印书馆强大的发行网络和传播手段,这些美术资本又迅速而广泛地向社会推广,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与公众需求间还存在相互引导的关系。学制的变革以及美育思想的逐渐完善,产生了来自学校的精英教育需求和来自社会的大众美育需求。商务印书馆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出版活动,但这种市场导向又是模糊的,而商务则将需求具体到出版什么书,印制什么图册,反过来引导市场。在这种交互引导下,美术呈现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推动了美术的现代化。商务印书馆在完成美术资源整合、转化、推广的同时,成功扮演了除美术学校、美术团体之外推动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角色,将美术从精英社会推广到大众社会,为中国美术向现代化转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不仅保护和继承了前人遗留的美术资源,还为后世积了更多的资源,更为美术出版及美术教育等提供了“智库”模式,构建起集整合、利用、转化、扩大于一体的良性循环,在美术资源和公众之间架构了共享的桥梁。
王翔宇[7](2004)在《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国家政体和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转变。为寻求救国中兴的道路,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倡导“实学”并提出了“工商救国”的口号。随着“洋务派”军事工业的创办,民用工业开始兴起,社会对图案产生了很大的需求。各类工业学堂开始设置工艺专业和图案课程。外国图案理论通过外教和专着进入中国。以雷圭元为代表的一批青年学生留学日本法国,向国内引进系统的图案学理论。思想观念的困扰、政治经济环境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图案学在中国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第一代图案学家在图案的实践和教育领域积极开拓并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开创了一门独立的图案学学科。新中国成立以后,图案学逐渐形成了系统的学科体系。在此过程中,雷圭元的贡献尤为突出。雷圭元幼年时代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教育,青年时代得到了综合的学术熏陶,加上出国留学的积累和从教多年的经验使他获得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在“建国瓷”和“十大建筑”的设计实践中,雷圭元作为参与者和主持者获得了重大的成功;在图案理论研究领域,雷圭元专注于中国传统图案的研究,结合西方的图案学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中国的图案学理论;同时,雷圭元在教育界推行图案教学改革,倡导中国方式的图案教育。由于实践和理论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中国图案学体系最终得以建立。 论文通过梳理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历史脉络,展现了图案学在中国从萌芽到体系建立的曲折历程,阐述了雷圭元为中国图案学体系建立做出的突出贡献,指出了雷圭元图案学理论的核心精神是“营造中国人的艺术生活”。
李林臻[8](2015)在《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初期是文化碰撞的重要时期,且传播媒介在当时也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已有的研究中,基于报刊的美术研究并不多。本文以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的美术信息为研究对象,对这一期间的报纸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综合运用文献资料分析、统计分析、比较研究、推断分析、多学科交叉等方法,以达到三个目的:第一,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类型和分布。第二,通过对民国初期《申报》中与美术相关的交易信息、出版信息、活动信息、作品信息以及人物信息定量和定性分析,总结其不同美术信息的特点。第三,探讨分析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通过对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民国初期,《申报》版面变化为美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其中,刊登信息的类型包括报导、文章、广告和图像,信息经由不同类型得以展现。这一多角度、多形式结合的特点,体现出《申报》独特的传播价值。(2)自1921年以来,《申报》中的美术信息量开始激增。一是由于不断涌进的外来思潮,加剧了民国初期大众艺术思维的活跃程度;二是由于《申报》艺术副刊的增设,突出了美术信息在《申报》中的独特地位。(3)《申报》中美术信息包括交易信息、出版信息、活动信息、作品信息和人物信息。交易信息包括润例广告和交易促销,信息既具备含蓄性、区域性,又兼具多样性、竞争性,皆反映出民国初期上海美术交易市场的升温和美术交易市场经营理念的转变。出版信息扮演着美术书籍普及流通的重要角色。其中,教科书层次的不断提升,体现了人们对美术的关注度和艺术思维的转变。(4)美术活动信息包括对美术展览会、美术演讲、美术考察、社会慈善以及艺术院校办学活动的报导。其中,美术展览融贯中西,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强烈的展览主题,报导的重点在于促进报纸和社会之间信息共享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民国初期美术的交流。演讲和考察,都具有引导性和传播性,推动了美术事业的发展。院校招生、学生开学礼和毕业礼、校外写生等办学活动突显了社会与美术教育的相融并进,反映出媒体对艺术教育的关注。美术慈善义举信息则扩大了美术之于社会的正面影响。(5)《申报》中的美术作品信息包括文章和图像。文章作品反映出从题词书画到深究实用技法再到思潮奋进的文风转变。图像作品包括选登国画、扇面画、肖像画以及展览作品佳作,也有讽刺画、新年祝福画、漫画、美人画的连载原创作品。图像作品在报刊中的介入性极强,提高大众审美的同时也激发了艺术创作。(6)《申报》对美术家宣传的侧重点主要包括商业和文化传播两个目的。多重身份一时并存是美术家最大的特点,身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媒体中的曝光率。其中,媒体更加关注以参与文化事业为主的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家,提高了他们的社会价值和名望。(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给民国社会带了巨大的影响。大量的信息不仅助力民国初期美术市场,也给民国社会营造了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大大推动了美术事业的发展。同时,对民国初期建立现代社会意识和民众审美也有着引导和提高作用。
彭卿[9](2016)在《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是当代“艺术”观念如何形成。是一篇以“美术”为关键词切入考察,与思想史结合,运用数据库关键词研究法,经统计与分析后,对“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多为技艺之意,“图画”是“艺术”之一。在洋务运动经世思想的影响下,本代表水墨丹青的“图画”转化为“图学”之意。1880年,“美术”一词从日本传入中国。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后,中国思想开始现代转型。伴随着维新变法的脚步,“美术”作为新事物被报刊新媒体大量引入中国。1900-1915年中国社会思想是中西二分二元论,“图画”又转变为“用器画”与“自在画”的意思,并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得以公共化。西学“美术”概念与中国儒学体系两者发生互动。因“立宪”思潮的作用,“美术”意味着现代理性精神与公德,成为普遍观念。在它的影响下,“图画”与“美术”之间建立起联系,诞生新词汇“美术图画”,而后又经历了去“图”化,演化出“美术画”概念。同时,在民族主义思潮下,中国以西学“美术”为参照系,整理与归纳出中国的“美术”。1915-1924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第一个十年,“美术”成为了包含建筑、雕塑、绘画、工艺美术和中国民族美术的造型艺术名词。在“美”的影响下,“艺术”的含义从侧重于技术的传统技艺之意转化为“美的技艺”,最终包含了“美术”。在观念层面,“艺术”取代了“美术”。中国“美术”观念的形成并转型为“艺术”观念的过程,与中国现代思想形成与转型的大结构是吻合的。
李娜[10](2018)在《“图画手工”与教育改良 ——20世纪初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及其变革》文中研究表明本篇论文以20世纪初“图画手工”的教育教学科目设置作为研究对象,以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及其变革为主线,对中国早期“图画手工”科进行了深入研究。图画是代表语言的文字,是以简单的方法表示复杂的内容,相较于文字具有简洁化、生动化的特性,在教育变革的社会转型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图画手工”科的设立及教育改革,为我们梳理清末民初“图画”思想的萌芽、美术教育教学体制的变化,以及“图画手工”课程标准的预设、教学文本的编写、教学功能、社会评价和社会学价值等诸方面提供了现实的参照模本。本文以该时期“图画手工”科的创立及教育的课程教学作为主要线索,立足中国美术文化立场,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以“图画手工”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及文化功能为重点,以时代变迁为时间顺序,有重点、有层次的将“图画手工”教育活动联系起来,以期发现潜在的变化规律。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为线索,本文对于20世纪初“图画手工”教育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思想层面、教育体制、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变化的分析与“图画手工”科设立的功能及社会学价值。第一,传统师徒相授的教育体制在社会化大生产、社会制度的大变革后,凸显出各种弊端,私塾式教授向新式学堂转变,与此同时,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社会大众由最初被动的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转而主动探索西方的教育教学方法。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中“中体西用”、“格物致用”的思想使“图画”启蒙思想在全社会开始普及。留学归国的文人志士们提出“美育救国”的新主张,对于新型价值观的孕育、社会大众心理结构和行为规范的重新构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从清末“新政”新学制中提出设立“图画手工”科开始,“图画手工”教学体系逐步建立,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学令及部署的教学计划成为“图画手工”科的思想内核,以美术教育的变革为时间主线,将古代“技”与“艺”的双向互动、美术教育的现代化转型以及“图画手工”教育体制的逐步完善串联起来,通过对“图画手工”体制变革的研究,不仅概括出现代“图画手工”教育的本质特征及精神内涵,同时为现当代美术教育提供诸多的启示。第三,从思想层面、教学实践、社会拓展等方面对“图画手工”课程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了“图画手工”科在20世纪初对训练学生的手眼心、培养实用型人才等方面的重要贡献。第四,着重论述“图画手工”的文化、教育及其社会学价值,分析“图画手工”科对中国百年美术教育的历史性影响。结论部分将四部分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对“图画手工”科设立的历史意义以及文化价值进行论述,并与新世纪的美术教育相结合,对未来美术教育的走向作出前瞻性思考。“图画手工”是20世纪初社会转型期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新式教育相互碰撞的产物,将传统的中国教育思想与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相融合,在学校美术教学中引进西方的教育体系,在此基础上,留学归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丰富了“图画手工”课程教学体系。“图画手工”的出现意味着美术教育的转型及其变革,展现出深刻的现实价值与历史意义。
二、《实用美术技法》征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用美术技法》征稿(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前人研究成果 |
2、核心概念的界定 |
3、研究意义与时间界定 |
4、研究目的与方法 |
5、基本研究框架 |
近代平面设计的启蒙(1843-1905) |
第一章 “大上海”的崛起 |
1.1 大都会的诞生 |
1.2 近代上海工商企业 |
1.3 近代上海的商业市场环境 |
第二章 印刷术的革新与纸媒体风行 |
2.1 近代印刷术的变迁 |
2.2 近代传媒重镇的形成 |
2.3 视觉启蒙——图像的普及 |
第三章 上海设计工业的雏形 |
3.1 近代设计观念的演进 |
3.2 近代设计教育的发展 |
3.3 广告公司与设计团体 |
近代平面设计的发展(1905-1949) |
第四章 商业审美趣味下的月份牌设计 |
4.1 月份牌解密 |
4.2 月份牌分期 |
4.3 作为广告招贴的月份牌画 |
4.4 月份牌美女图像意象建构解析 |
4.5 月份牌“摩登”效应——近代化的“助推剂” |
4.6 “圣化”到“世俗化”的审美趣味的转变 |
4.7 月份牌的创作队伍 |
第五章 国货运动与与商标、包装设计 |
5.1 近代商标设计发展的背景 |
5.2 商标图形设计 |
5.3 文字商标设计 |
5.4 爱国主义情怀下的商标设计 |
5.5 包装设计与材料 |
第六章 消费主义狂潮下的报刊广告设计 |
6.1 消费主义狂潮的到来 |
6.2 近代报刊广告设计的流变 |
6.3 大众传播媒介的广告设计 |
6.4 抗战前夕画黑白画的人 |
第七章 “似字非图”的图案字设计 |
7.1 “百变千面”的期刊名称字体设计 |
7.2 广告设计中的图案字 |
7.3 《良友》与图案字 |
第八章 传播新文化的装帧设计 |
8.1 近代装帧之美 |
8.2 近代书刊的封面画 |
8.3 人性化阅读的排版 |
8.4 近代装帧设计先驱 |
小结 |
第九章 “海派”设计风格的奠定与影响 |
9.1 平面设计观念的近代化 |
9.2 平面设计风格的近代化 |
9.3 “海派”设计风格的奠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东方画报》标题设计演变图 |
附录二:《PostMercuryDirectory》广告公司信息抽查统计表 |
附录三:近代上海装帧设计家一览表 |
附录四:上海近代平面设计史大事年表(1843--1949)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5)《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 研究问题与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重点、难点 |
一、 《艺风》缘起 |
(一) 多元化的艺术时代 |
(二) 艺风社及其《艺风》创办 |
(三) 《艺风》学人孙福熙 |
1.早年经历 |
2.编辑生涯和艺术创作 |
3.与鲁迅的交往 |
二、 《艺风》特色与作者群剖析 |
(一) 月刊特色 |
(二) 作者群分析 |
1.教育背景 |
2.职业背景 |
(三) 专刊特色 |
1.超现实主义专刊 |
2.现代艺术专刊 |
3.艺风社展览会专刊 |
4.民俗学专刊 |
三、 构建民间美术与民俗学研究发展的理论平台 |
(一) 中国民间美术发展的推动者 |
1.《艺风》视传播中国民间美术为已任 |
2.彰显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在特征和主题 |
(二) 中国民俗学探索发展的主阵地 |
1.早期学术活动为民俗学研究奠定基础 |
2.《艺风》成就了“中国民俗学之父” |
3.《艺风》对钟敬文的学术贡献影响深远 |
(三) 中国民间美术与民俗学互为表里 |
1.民间美术是一种有形的实体性的民俗 |
2.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 |
3.民间美术丰富民俗活动内容和活动情境 |
四、 时风唤起艺风潮 |
(一) 助推风起云涌的美展 |
(二) 消除门户之见,促成大型美展 |
1.理念是作用发挥的基础 |
2.首届美展,扶植了艺术新生命 |
3.第二届美展,承上启下,影响深远 |
4.第三届美展,引领美术的发展趋向 |
5.第四届美展情况不详 |
(三) 推出展览专号,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
(四) 推动艺术大众化,提倡艺术救国 |
1.推动艺术大众化 |
2.推动艺术界崇尚真善美 |
3.唤起艺术家觉醒 |
4.倡导民族精神 |
五、 对中国美术道路前途的认知与思辨 |
(一) 守护传统本位,力求创新 |
(二) 宣传西方艺术思潮,主张西化 |
(三) 融合传统与西方,兼收并蓄 |
(四) 展现成果,交流创新 |
结语《艺风》精神永存 |
(一) 《艺风》的历史定位 |
1.时代意义 |
2.坐标确定 |
(二) 《艺风》价值 |
1. 《艺风》的学术价值 |
2. 《艺风》带来的启示 |
3. 《艺风》在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挥洒了浓墨重彩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三、前期相关研究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五、创新点与思考点 |
第一章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与美术出版 |
第一节 近代民营书局的崛起 |
1、近代出版业的转型 |
2、商务印书馆的滥觞 |
第二节 美术史上的“商务”现象 |
1、商务印书馆的文化使命感 |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出版理念 |
3、“商务”现象之于美术史 |
第三节 其他民营书局的美术出版格局 |
1、综合书局和美术专门书局 |
2、美术出版的竞争与侧重 |
第二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源整合 |
第一节 内外双循环的资源整合系统 |
1、内部资源的开发 |
2、外部资源的吸纳 |
第二节 成功整合资源的前提条件 |
1、情缘、学缘与地缘 |
2、理念与愿景的重叠 |
3、平台与才能的互补 |
4、需求与福利的对接 |
5、价值与尊重的对等 |
第三章 商务印书馆的印刷技术支持 |
第一节 打开新文化生产的枢机 |
1、印刷之发达与文化之进步 |
2、商务印书馆重视印刷的发展理念 |
第二节 商务印书馆印刷技术的发展 |
1、中外技术人才的提携与任用 |
2、设备与技术的改良与引进 |
第三节 商务印书馆的图像复制工艺 |
1、石印技术 |
2、珂罗版技术 |
3、影写版技术 |
4、照相凸版技术 |
5、雕刻版技术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产出 |
第一节 学院化的美术教材 |
1、普通学校 |
2、师范学校与教授书 |
3、美术专业学校 |
第二节 社会化的美育培养 |
1、少儿美术兴趣的养成 |
2、生活美感的熏陶 |
3、知识的普及和艺术的鉴赏 |
第三节 国际化的互补交流 |
1、国际化队伍与出版内容 |
2、国际化推广与交流互动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的美术资本传播 |
第一节 市场的需求与引导 |
1、企业的“商务” |
2、文化的“商务” |
第二节 多元的推广途径 |
1、发行网络的主攻 |
2、大众传媒的助阵 |
第六章 近代商务印书馆美术出版的再思考 |
第一节“商务”现象:近代中国美术发展的社会协同 |
1、双重遗忘的尴尬 |
2、商务印书馆的美术“社会协同”角色 |
第二节 出版机构的美术数据库及智库服务 |
1、美术资源的数位典藏 |
2、美术出版的多重智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人名录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美术书目 |
附录三 大事记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项目 |
后记 |
(7)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 研究方法和写作设想 |
第2章 图案学在中国萌芽的条件准备 |
2.1 政治经济背景 |
2.2 实学思想的提倡 |
2.3 “振兴实业”的提出 |
2.4 图案学在中国萌芽 |
第3章 外国图案学的系统引进 |
3.1 “西学东渐”的潮流 |
3.2 外国图案教师的影响 |
3.2.1 来华的日本图案教师 |
3.2.2 来华的欧洲图案教师 |
3.3 中国留学生与图案学的引进 |
3.3.1 留日学习图案的中国学生 |
3.3.2 留欧学习图案的中国学生 |
3.4 外国图案学着作的影响 |
第4章 图案学学科在中国形成 |
4.1 图案学发展的阻碍 |
4.1.1 思想观念的困扰 |
4.1.2 政治经济环境的束缚 |
4.2 中国图案家的实践探索 |
4.2.1 实践道路的艰难开拓 |
4.2.2 图案社团和展览会 |
4.3 图案教育与图案学学科的形成 |
4.3.1 晚清图案教育的初创 |
4.3.2 民国图案教育的发展 |
4.3.3 图案教育的局限和成就 |
第5章 雷圭元的图案学理论 |
5.1 雷圭元的思想根源和学术积累 |
5.1.1 正统儒家思想的教育 |
5.1.2 综合学术素质的培养 |
5.1.3 育人着述工作的磨砺 |
5.2 向东方回归的图案学理论 |
5.2.1 图案实践的民族化 |
5.2.2 进入传统语境的图案理论 |
5.3 雷圭元的图案学教改理论 |
5.3.1 引发争论的图案教改设想 |
5.3.2 图案与绘画关系的重新认识 |
5.3.3 “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板、刻、结”理论 |
5.3.4 “非下一番临摹功夫不可”的“先源后流”理论 |
5.4 雷圭元的图案学教育理论 |
5.4.1 推行综合素质教育 |
5.4.2 回顾中国图案教育 |
5.4.3 提倡图案双重美育 |
5.5 创造中国人的艺术生活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声明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概述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范围及术语界定 |
2 民国初期《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类型和分布 |
2.1 《申报》的版面变化 |
2.2 《申报》中美术信息的类型 |
2.3 《申报》中美术信息的时间分布 |
2.4 《申报》中美术信息的栏目分布 |
2.5 小结 |
3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交易信息分析 |
3.1 润例广告 |
3.2 交易促销 |
3.3 小结 |
4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出版信息分析 |
4.1 美术教科书出版 |
4.2 书籍画册出版 |
4.3 画片、月份牌出版 |
4.4 画报期刊出版 |
4.5 出版机构 |
4.6 小结 |
5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活动信息分析 |
5.1 展览会活动 |
5.2 演讲活动 |
5.3 美术考察活动 |
5.4 社会慈善活动 |
5.5 院校办学活动 |
5.6 小结 |
6 民国初期《申报》中有关美术的作品信息分析 |
6.1 文章作品 |
6.2 图像作品 |
6.3 小结 |
7 民国初期《申报》美术信息中的人物分析 |
7.1 人物的分类方法 |
7.2 人物的分类分析 |
7.3 人物多重身份分析 |
7.4 小结 |
8《申报》美术信息对民国初期社会的影响 |
8.1 助力民国美术市场 |
8.2 推动民国美术事业 |
8.3 营造民国文化环境 |
8.4 提升民国大众审美 |
8.5 建立社会现代意识 |
8.6 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图片索引 |
附录二:表格索引 |
附录三:案例索引 |
附录四:发表论文 |
致谢 |
(9)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现代“美术”观念的起源 |
1.1 从经世“画图”到公共“图画”教育 |
1.2 经世思想与“美术”的传入 |
1.3 “二元论”思想形成与知识精英的“美术”观 |
第二章 从立宪到共和:“美术”观念的成熟 |
2.1 绅士权利扩大化:公共空间的“美术”实践与精神追求 |
2.2 中国美术学的建立与发展:“美术”与经学的碰撞 |
2.3 共和思潮中的“真”与“美术”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美术”观念的演变 |
3.1 民主思潮与蔡元培“美育”观念的演变 |
3.2 “美术革命”与“美术”内容的变化 |
3.3 科学主义与自由主义下美的艺术观之流行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1895-1924年重要“美术”消息 |
二、《新青年》(1915-1924)中的“艺术”消息 |
三、《北洋官报》(1901-1911)重要“图画”消息 |
致谢 |
(10)“图画手工”与教育改良 ——20世纪初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及其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起 |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3、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5、本文的创新之处 |
6、释图画手工、实用主义概念 |
第1章 清末民初的教育改良思潮 |
1.1 从“旧学”书院到“新式”学堂 |
1.2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图画教学 |
1.2.1 启蒙思想对图画教学的启示与推动 |
1.2.2 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框架下的图画教学体系 |
1.3 实学思潮与“图画手工”思想的萌芽 |
1.3.1 “旧学”和“新学”的碰撞 |
1.3.2 格物致用:洋务运动中的“绘图”实学 |
1.3.3 “实业救国”语境中的“图画手工” |
1.3.4 图画启蒙:通俗大众流行图像刊物的传播 |
1.4 美育救国:新型价值观的孕育 |
1.4.1 “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滥觞 |
1.4.2 大众心理的转变与价值重构 |
第2章 “图画手工”科的设立及其体制变革 |
2.1 “图画手工”科设立的历史语境 |
2.1.1 发展“图画手工”的社会需求 |
2.1.2 “图画手工”教学宗旨的拟定 |
2.1.3 “图画手工”在全国中小学、师范、大学的开设情况 |
2.2 “图画手工”新型教育制度的确立与历史沿革 |
2.2.1 传统与现代:“技”与“艺”的双向互动 |
2.2.2 “癸卯学制”中的图画意识 |
2.2.3 “图画手工”体制的逐步完善 |
2.2.4 图画功能:图画的本质特征与情感寄托 |
2.3 “图画手工”科的设置与推广 |
2.3.1 清末“图画手工”科的确立 |
2.3.2 “图画手工”的教育及其社会拓展 |
第3章 “图画手工”科的内容设置及文本分析 |
3.1 尚美思想的传播及其现实功用 |
3.1.1 清末“新政”时期课程标准初订 |
3.1.2 “图画手工”的学堂教学特色 |
3.2 现代化教学方法与“图画手工”探索实践 |
3.2.1 “图画手工”教材的编撰 |
3.2.2 以“图案”为例:教材版本的文本分析 |
第4章 “图画手工”科的教育功能及社会价值 |
4.1 经世致用的文化功能 |
4.1.1 “图画”思维与审美能力的形成 |
4.1.2 关于“图画手工”的社会评价 |
4.2 启智开蒙的社会价值 |
4.2.1 “图画手工”的历史性影响 |
4.2.2 时代转折中的美术教育发展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实用美术技法》征稿(论文参考文献)
- [1]《实用美术技法》征稿启事[A].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实用美术技法》丛书编辑部. 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1期)--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大会专辑, 1991
- [2]《实用美术技法》征稿[A]. 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实用美术技法》丛书编辑部. 中国文物修复通讯(第2期), 1993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4]近代上海平面设计发展研究(1843-1949)[D]. 黄艳华. 上海大学, 2014(02)
- [5]《艺风》月刊(1933.1-1937.3)研究[D]. 石晶.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6]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美术传播研究(1897-1937)[D]. 黄一迁. 上海大学, 2016(02)
- [7]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D]. 王翔宇. 清华大学, 2004(03)
- [8]民国初期(1912-1927)《申报》中的美术信息研究[D]. 李林臻. 东华大学, 2015(05)
- [9]中国现代“美术”观念的形成及其演变—1895-1924年的“美术”观念[D]. 彭卿.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10]“图画手工”与教育改良 ——20世纪初美术教育的现代转型及其变革[D]. 李娜.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