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例眼外伤介绍

192例眼外伤介绍

一、眼外伤192例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彭智勇,王伟[1](2019)在《直升机在海上医学救援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在部分国外沿海发达国家的应用情况并以北美地区为例介绍了直升机进行海上医学救援的流程。总结分析了国内直升机医学救援的参与机构及海上医学救援情况从医学角度列出了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的适用情况。最后对国内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完善行业规范、支持企业参与、多方筹措资金等建议。

胡彦秋[2](2018)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文中指出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日趋增长,已成为成年人中可预防性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或手术能彻底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而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是血糖、血脂、血压等水平的异常,由于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及认识不足导致他们遵医行为不佳,住院时各项指标控制良好,而出院后则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血糖等指标控制水平降低,致使加快疾病的进程从而丧失视力。因此,仅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不够的,应将专业护理干预延伸到院外,本文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效果评价,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在某部队三甲医院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50)和对照组(n=50),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均由经过相关专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的护师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院内基础专科护理及院外药物给予、饮食运动指导、注意事项及按时复诊、定期视力检测、眼底检查等。对照组出院时即按照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出院指导,干预组出院时则继续将以上护理干预措施采取微信随访、电话随访及上门随访等三种方式由院内延续至院外,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于出院时及随访结束后分别由专人发放本院自行设计的DR患者随访期间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和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另于出院时、1年后、2年后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视力等相关效果评价指标,统计两组患者再入院率,以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统计学方法:对所得数据通过SPSS 25.0软件处理。将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按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显着性差异水平为0.05。结果1.两组2型DR患者干预前后视力水平变化两组患者出院时视力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两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组在干预1年后、2年后视力水平与出院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干预1年后、2年后视力水平与出院时相比,视力下降率明显(P<0.05),对照组在干预1年后、2年后视力下降率明显高于干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2型DR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干预1年后、2年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情况,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2型DR患者干预期间再入院率比较两组患者因DR疾病进一步发展导致再入院的比率中,干预组患者再1次入院1人,占2%,再2次入院0人,总再入院率2%;对照组患者再1次入院8人,占16%,再2次入院6人,占12%,总再入院率28%;且对照组再2次入院人中,其中有3人由出院时的单眼发病发展为双眼发病。两组患者总再入院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2型DR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自我管理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结束后干预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两组2型DR患者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随访结束后,干预组患者非常满意46人,占92%;满意4人,占8%;不满意0人;患者总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1人,占42%;满意18人,占36%;不满意11人,占22%;患者总满意度78%。两组患者总满意度相比: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效改善血糖水平,控制好血糖,维持治疗后视力,并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降低致盲发生率及再入院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

翟慧敏[3](2018)在《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课程改革的步伐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与变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我国初中生物学教学对目前存在的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生物学教学“重知识”而“轻实践”、学生学习重“记忆”而轻“应用”的现象越来越重视,所以实践性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作为实践性教学方式的一种,角色扮演法应用于教学中有助于实现课堂的开放性和民主性,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本次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教材为例,以陕西省西安市西安铁一中滨河学校初二生物教师及同学为调研及实验对象,开展了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对角色扮演法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实验学校的应用现状进行深入了解。接着梳理适宜角色扮演法教学方式的教学内容,归纳其在课堂中运用的类型、教学内容所具备的特点以及课堂的设计原则。最后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建构了角色扮演法剧本创设的基本流程,提出了剧本撰写的四种策略。将开发出的教学案例应用于实践中进行教学实验,利用课堂观察法和教学实验法对角色扮演法的课堂与传统课堂进行对比,探究角色扮演法对生物学教学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有三种应用类型:以个人扮演一种角色,以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多个小组为单位扮演一个角色;(2)教学内容具备五个特征:生动性、抽象性、体验性、互动性和模仿性,角色扮演法并不具有普适性,具有以上特征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合这种教学方式;(3)课堂在进行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难度适宜,短小精悍、情境丰富,开放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结构化设计,紧贴学生生活;(4)建构了角色扮演法剧本创设的基本流程.:选定教学内容——设置探究问题串——串联问题串——筛选素材——润色情境资料——检验有效性——剧本创设的修正和完善;(5)提出了剧本撰写的四种策略:依据丰富的视频资源创设剧本,依据生命科学史创设剧本,依据课本资源创设剧本以及依据实物或者模型创设剧本。在实践教学中,学生对课堂中进行角色的模仿与扮演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同年级的其他生物教师也给予了积极和肯定的评价。因此,得出研究结论:课堂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课堂效率的提升,角色扮演法的教学是初中生物学一项有价值的教学尝试。

李欣欣[4](2018)在《基于建模仿真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电刺激的时空响应特性》文中研究指明视觉假体是主要针对包括老年性黄斑变性和视网膜色素变性等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所提出的视觉修复手段。在上述视网膜疾病中,神经节细胞等内层视网膜的神经元有着相对较高的存活率,可以通过视网膜上假体和视神经假体进行直接电刺激的方式使患者修复部分视觉功能。视觉假体在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还存在视觉修复效果较差和视觉分辨率不足的等问题。由Fried等人提出一种通过一定的电刺激范式使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产生精确时间放电的方法用以提高视觉假体的时间分辨率,但这种基于时间调控的策略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另外,神经电刺激主要分为同步刺激和异步刺激两种方式,同步刺激容易引起通道间的串扰,但在提高电刺激空间分辨率方面结合电流导向技术被广泛应用,即虚拟通道刺激策略;异步刺激避免了电极间电场的直接叠加作用,可以减少通道间的串扰,并在人工耳蜗领域被证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产生虚拟通道的效果,此外还具有使多个电极能够共享驱动源的技术优势,降低对硬件的要求,但在视觉假体中是否可以实现虚拟通道目前没有相关研究报道。本实验室动物实验表明在使用刺入式电极刺激视神经的过程中改变脉冲波形可以降低视皮层诱发电位的响应阈值,而其在视神经阶段的直接影响尚未可知。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基于计算仿真模型开展了如下工作:对Fried等人提出的基于精确时间刺激,来调控神经节细胞放电的刺激策略进行改进,依据神经元在动作电位周期内兴奋性的改变,提出了基于幅度调制的刺激方法,将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刺激的有效性。在提高空间分辨率的虚拟通道技术方面,从神经节细胞对电刺激的时间和空间响应特性出发,对比研究了基于同步和异步刺激的虚拟通道响应的异同,研究发现相对于异步刺激而言,同步刺激结合电流导向技术更有利于形成聚焦性较好、调控范围更大的虚拟通道效果,但是其效果也受到电极参数的影响;而异步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形成虚拟通道的能力;与相关生理学研究一致,神经节细胞在被直接激活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时间跟随性;同步、异步刺激下神经元群体响应的空间特性是电流配比α值和刺激强度共同调控的结果;同步刺激下神经节细胞响应的平均潜伏期也受到电流导向作用以及刺激强度的影响;同时,在异步刺激方式下,神经节细胞的响应还与电极间刺激的时间间隔有关,理论上能产生不同于同步刺激的、多样化的放电模式,丰富患者的视觉感知;不同刺激条件下视神经纤维的响应受到刺激波形以及参数的影响,六种常用双相方波脉冲引起神经纤维兴奋的能力由弱到强依次为:APS-A<PPS-C<BP-A<BP-C<PPS-A<APS-C。本研究将为在未来提高视觉假体的时空分辨率以及刺激策略设计方面提供理论研究基础。

彭俊,王英,周亚莎,陈柯竹,李萍,刘家琪,彭清华[5](2016)在《彭清华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疑难眼病验案举隅》文中研究表明彭清华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二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之星,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中医专科的学科带头

王学锋[6](2015)在《大专五官科护理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文中认为为了适应21世纪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该校五官科护理教学坚持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教学理念,本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专科特色,并以此为原则实现校园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在课时偏少的现状下建立有效的微课教学资源,教、学、做一体化是当下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开发该模式下的校本教材已成为一种趋势。

王广学[7](2015)在《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索真菌性角膜炎的诊疗方法,提高治愈率。方法对48例48只眼真菌性角膜疾病患者进行临床和病原学分析,行角膜溃疡刮片,Giemsa染液染色,高倍显微镜下查找真菌菌丝及孢子,同时进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 48例角膜炎患者全部确诊为真菌性角膜炎,其中植物外伤导致的23例(占47.9%),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继发者6例(占12.5%),配戴角膜接触镜继发者8例(占16.7%),应用免疫抑制剂继发者2例(占4.1%),其他9例(占18.7%)。48例患者中好转和痊愈42例(治愈率87.5%),其中14例进行病灶清创联合结膜瓣遮盖及羊膜移植术,4例介绍到上级医院行角膜移植术,病情控制,恢复了部分有用视力,3例感染严重已形成全眼球炎患者采取内容物剜除术。结论防止植物性眼外伤,改善配戴隐形眼镜人群用眼卫生,提高基层眼科医师专业水平,避免抗生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滥用,对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郭晓艳[8](2015)在《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索相对稳定性强,一致性好,新生血管丰富、瘢痕组织厚实的角膜碱烧伤动物模型。[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45只(45只眼)分为:外直径10mmm、内直径4mm单层环形滤纸片角膜碱烧伤20s组(A组,15只),外直径10mmm、内直径4mm环形滤纸片角膜碱烧伤40s组(B组,15只),直径10mm圆形滤纸片角膜碱烧伤40s组(C组,15只),用浸润1mol/L氢氧化钠的滤纸片,分别烧灼实验兔A、B、C三组,术后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裂隙灯显微镜观察实验兔结膜充血水肿、炎症情况,角膜透明度、角膜溃疡、角膜穿孔及角膜新生血管(CNV)长度及面积情况,并记录上述指标。[结果]1.形态学观察:第一个月结膜混合充血水肿重,A组较B组程度轻,B组与C组结膜混合充血水肿程度无明显形态学差异;第二个月结膜轻度充血;第三个月结膜形态趋于稳定状态,B组、C组结膜存在不同程度畸形。结膜趋于稳定状态,炎症消退。此状态下的结膜已经处于修复稳定期。2.角膜混浊度作为定量指标:三组角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浑浊,第二月浑浊程度总体低于第一月,第三个月角膜浑浊度趋于稳定。在烧灼方式、时间不同的条件下,角膜浑浊程度提示:C组最好、B组次之、A组最轻。3.角膜溃疡率、穿孔率、新生血管诱导率:角膜碱烧伤后第一个月,A、B、C三组角膜溃疡发生率、角膜穿孔率和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B组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碱烧伤后第二个月,角膜溃疡发生率和角膜穿孔率B组高于A组(P<0.05),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B组和C组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碱烧伤后第三个月,角膜新生血管诱导率C组高于B组(P<0.05)。4.角膜新生血管长度、面积作为定量指标:各组建模成功后,第一个月血管自角膜缘长入角膜中央,血管长度大小不等,毛细血管比较丰富,颜色鲜红,血管纹理不清晰;到第二个月时,毛细血管较丰富,颜色较第一个月变淡,血管纹理较清晰;第三个月时,部分毛细血管形成清晰的纹理,接近正常毛细血管管形态,生长趋于稳定。A、B、C三组在不同时段对角膜新生血管长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时B组与A组以及B组与C组之间新生血管长度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三组中B组角膜烧伤后的总体新生血管长度高于A组,C组高于B组。[结论]1.运用B组外直径10mm、内直径4mm环形滤纸片,烧伤40s与C组直径10mm圆形滤纸片烧伤40S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可植入人工角膜的碱烧伤动物模型,且可统一模型的烧伤程度,实验处理因素标准化。2.观察A、B、C三组三个月,比较各组碱烧伤角膜瘢痕厚实程度、溃疡率、穿孔率、CNV长度及面积,证实B、C组合格率大于50%,此两种方法都适合用于可植入人工角膜碱烧伤模型的角膜瘢痕条件。3.A、B、C三组到第三个月结膜充血、炎症修复趋于稳定,角膜瘢痕化,CNV长度及面积趋于稳定,此时期角膜碱烧伤模型是植入人工角膜的最佳时期。

路小楠[9](2013)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探讨 ——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离注气术》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除、注气治疗早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和疗效。材料和方法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前瞻性的对10例10眼早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了黄斑加固、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离、玻璃体腔注气治疗。所有患者眼轴长度均超过27.0mm,眼底检查有黄斑部或黄斑部合并下方视网膜脱离,OCT检查证实有黄斑全层裂孔。视网膜脱离时间长或视网膜已僵硬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行黄斑区加固,同时行玻璃体切除,内界膜剥离和玻璃体腔内C3F8气体注入。术后随访6-18月,观察记录术中后并发症,视网膜脱离复位情况,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和手术后视力等指标。结果(1)视网膜复位情况10眼初次手术后,视网膜全部复位,复位率100%。但1只眼一月后视网膜再次脱离,再次手术行玻璃体腔注气术,视网膜复位,黄斑裂孔未闭合。(2)术后黄斑形态恢复情况OCT示:10眼中有5眼黄斑裂孔闭合,即5眼愈合;10眼中5眼黄斑裂孔部分区域闭合,黄斑中心仍有部分组织缺损(1月后黄斑裂孔周围行激光封闭)。(3)术后视力情况患者术后平均LogMAR为1.00±0.33,与术前1.55±0.07相比,经检验P=0.0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在术后视力有提高。9例患者视力进步,1例患者视力不变。(4)手术并发症术中未见医源性裂孔形成,术后1眼玻璃体积血(未治,2周复查玻璃体积血完全吸收),余术后无眼内出血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离注气术是治疗早期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提高视网膜解剖复位率、黄斑裂孔闭合率。

宋文晓[10](2012)在《眼球生物测量的超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眼球的生物测量(Ocular Biometry)就是应用各种相关的检查方法对眼球的结构参数进行测量,如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外肌厚度、视神经直径、眶骨膜的厚度等进行测量,为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许多眼科疾病都与眼球轴长等生物测量的参数有关,如先天性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近视眼,远视眼等,其临床表现为眼轴长度或者其他生物测量参数的变化。因此及时发现这些变化,对于及早诊断疾病是有很大帮助的。随着眼科新诊疗技术的发展,如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屈光性角膜手术的开展,眼球的生物测量技术亦越来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重视。如何获得眼球各个组成部分的准确参数一直是备受关注的一件事,因为任何微小的误差可以使完美的手术得不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白内障摘除联合眼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前,通过生物测量获得眼球轴长,前房深度等相关参数,只有准确计算植入眼内人工晶状体的度数,才能使患者术后得到较为理想的屈光状态。本课题就眼球生物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目前主要的眼球生物测量的方法有两种:光学法和超声法。光学相干生物测量(IOL-Master)技术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技术,它利用激光干涉的原理,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测量眼球的手段。IOL-Master运用光学原理测量眼轴长度,还可以同时测量角膜曲率前房厚度、水平角膜直径,为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提供必要的数据。IOL-Master是一种新的非接触式眼球生物测量方法,它拓展了光学相干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由于它测量参数种类较多,并且具有非接触、无损伤、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超声法测量眼轴长度主要是利用超声波的回波反射原理。由于各个组织密度不同,超声波在其中的速度也不一样,根据超声波在不同组织内的速度,我们即可计算出不同组织的长度。用于眼球生物测量的超声仪器主要为A型超声,它有两种检查方法:直接接触检查法和间接浸润检查法。A型超声进行眼球生物测量时,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检查方式的不同,声波方向是否与视轴相同,介质中声速的选择等等。本文就其中几种误差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间接浸润检查法比直接接触检查法更为准确,因为其对探头的倾斜更敏感,并且探头不直接接触角膜,避免了角膜的压迫。在测量不同的眼的时候,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分段测量法或者平均声速测量法,选择不同的模式,使得计算中声速与介质对应。眼球生物测量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误差,为了尽量减小这些误差,使测量结果更为准确,在检查时,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生完成测量过程。最好使用间接浸润法,以避免对眼球的压迫。每只眼必须测量三次以上,三次测量结果相差不超过0.1mm,两只眼的眼轴长度值相差一般不超过0.3mm,否则重新测量。任何关于探头、声速选择、测量技术的变化都可左右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光学生物测量法的IOL-Master是新研制的眼球生物测量工具,在国内尚未广泛用于临床。传统测量眼轴的方法仍然是超声生物测量,也称为眼轴长度测量的金标准。两者比较起来,IOL-Master的优点在于它是非接触式检查,避免了对角膜的损伤,而且缩短了准备和检查时间,提高了检查效率,同时由于光速比声速大很多,且不易受影响,因此在一些特殊眼中就显出了它的优势。它所测量的眼轴长度的精确度比传统A超的精确性更高。当然,IOL-Master也有它不足的地方,IOL-Master的测量要求患者能够注视视野中的一点并保持几秒钟,对于那些屈光介质浑浊、注视功能差等患者都无法测量,对于这类患者,则需要借助A超来完成测量。因此,IOL-Master还不能完全取代A超,只有二者相互协助才能更好的服务患者。本文就眼球生物测量中的一个参数的应用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以对比敏感度曲线(CSF)为术后屈光状态评价标准的预测术后前房深度值(ACD)的方法。通过建立个性化的人眼模型,以人工晶状体替换自然晶状体,利用ZEMAX软件实现光线跟踪的方法,模拟人工晶状体眼的光学系统,通过光学优化得出最佳MTF曲线,以计算CSF从而得出最佳对比敏感度(CS)曲线,根据曲线确定最佳的ACD值。利用10例无视网膜疾病的白内障患者眼球数据分别用Holladay、Hoffer Q、SRK/T和上述方法分别预测其术后前房深度值并进行分析比较。实验比较结果利用Bland-Altman图进行一致性分析,可得所有的点均落在95%一致性界限范围内,三个公式与本文方法的差值的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73mm、0.65mm、0.68mm,计算结果的均值分别为5.846mm、5.804mm、5.825mm,在临床范围内认为这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该方法对术后ACD进行预测。光学法的应用将描述屈光状态的对比敏感度曲线与影响术后屈光状态的前房深度建立起一定的联系,使得医生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屈光状态要求,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眼外伤192例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眼外伤192例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直升机在海上医学救援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国外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情况
    1.1 应用情况
    1.2 救援流程
2 我国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情况
    2.1 应用情况
    2.2 救援流程
3 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适用情况分析
4 国内直升机海上医学救援展望
5 结语

(2)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3)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选题缘由
    1.1 课程改革凸显“学生本位”
    1.2 目前初中阶段的生物学教学存在“轻实践”的问题
    1.3 角色扮演法有助于创设三维目标课堂
    1.4 角色扮演法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5 实施角色扮演法教学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实践性教学
        2.1.1 实践
        2.1.2 实践性教学的内涵
        2.1.3 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
        2.1.4 实践性教学的原则
        2.1.5 实践性教学的形式
        2.1.6 生物学实践性教学的特点
    2.2 角色扮演法
        2.2.1 角色扮演法的内涵
        2.2.2 角色扮演法的历史发展
        2.2.3 角色扮演法的类型
        2.2.4 角色扮演法的特点
    2.3 角色扮演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3.1 戈夫曼角色理论
        2.3.2 情境认知理论
        2.3.3 杜威的“从做中学”
        2.3.4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2.3.5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和学生观”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的内容
    3.3 研究方法
        3.3.1 文献研究法
        3.3.2 教育实验法
        3.3.3 访谈法
    3.4 研究创新之处
    3.5 研究思路
第4章 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法课堂的理论研究
    4.1 角色扮演法课堂的类型
        4.1.1 以个人扮演一种角色
        4.1.2 以小组扮演一个角色
        4.1.3 多个小组为单位扮演一个角色
    4.2 角色扮演法的教学内容特点
        4.2.1 生动性
        4.2.2 抽象性
        4.2.3 体验性
        4.2.4 互动性
        4.2.5 模仿性
    4.3 角色扮演法课堂的设计原则
        4.3.1 难度适宜,短小精悍
        4.3.2 情境丰富,开放互动
        4.3.3 教师引导,学生主导
        4.3.4 结构化设计,紧贴学生生活
第5章 角色扮演法剧本创设的基本流程
    5.1 选定教学内容
    5.2 设置探究问题串
    5.3 串联问题串
    5.4 筛选素材
    5.5 润色情境资料
    5.6 检验有效性
    5.7 剧本创设的修正和完善
第6章 角色扮演法剧本撰写的策略
    6.1 依据丰富的视频资源创设剧本
    6.2 依据生命科学史创设剧本
    6.3 依据课本资源创设剧本
    6.4 依据实物或者模型创设剧本
第7章 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法应用的教学实验
    7.1 实验样本
    7.2 实验方法
    7.3 实验流程
    7.4 实验观察工具
    7.5 实验过程
第8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8.1 课堂观察结果及分析
        8.1.1 课堂观察结果
        8.1.2 课堂观察分析
    8.2 教师访谈结果及分析
        8.2.1 教师访谈过程
        8.2.2 教师访谈结果
        8.2.3 教师访谈分析
    8.3 教学实验结果及分析
        8.3.1 教学实验结果
        8.3.2 教学实验分析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9.1 研究结论
    9.2 角色扮演法的不足与相关建议
    9.3 反思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基于建模仿真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电刺激的时空响应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视觉通路中的视网膜
        1.1.1 视网膜解剖学、组织学结构
        1.1.2 视网膜神经元间的联系
    1.2 视觉假体概述
        1.2.1 人工视觉
        1.2.2 视网膜视觉假体
    1.3 神经刺激中的两种刺激策略
        1.3.1 神经电刺激特点
        1.3.2 虚拟通道技术与同步、异步刺激策略
    1.4 视网膜神经元及神经网络建模概述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与意义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视网膜上电刺激建模方法
    2.1 视网膜上电刺激模型
        2.1.1 有限元法和COMSOL建模方法
        2.1.2 COMSOL模型仿真环境配置
        2.1.3 视网膜分层结构模型
        2.1.4 电极模型以及电安全性
    2.2 神经节细胞模型
        2.2.1 单神经节细胞形态学和动力学模型
        2.2.2 神经节细胞群体模型
    2.3 仿真模拟环境的构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神经节细胞响应特性初步探究
    3.1 单个神经节细胞响应特性
        3.1.1 RGC模型的电刺激响应阈值结果
        3.1.2 RGC模型的对电刺激响应时间特性
    3.2 使节细胞产生时间精确的放电模式的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神经节细胞群体响应时空特性
    4.1 电场间相互作用的初步探讨
        4.1.1 同步刺激虚拟通道的产生
        4.1.2 电极参数的选择
    4.2 同步刺激模式下神经节细胞的响应特性
        4.2.1 同步刺激空间响应特性
        4.2.2 同步刺激时间响应特性
    4.3 异步刺激模式下响应特性
        4.3.1 异步刺激模式下存在的刺激间相互作用
        4.3.2 异步刺激产生的虚拟通道效果
    4.4 同步、异步刺激响应特性对比以及虚拟通道技术的实现
    4.5 三组参数间响应特性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刺激条件下视神经纤维响应特性
    5.1 刺入式电极—视神经耦合模型
    5.2 刺激波形参数对神经纤维群体响应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5)彭清华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疑难眼病验案举隅(论文提纲范文)

1 眼外伤及继发性青光眼
2 视网膜静脉阻塞
3 玻璃体积血
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5 开角型青光眼
6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

(7)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检查方法
    1.4 治疗
        1.4.1 药物治疗
        1.4.2 手术治疗
2 结果
    21致病原因
    2.2 临床疗效
3 讨论

(8)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9)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探讨 ——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离注气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附图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个人简历及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眼球生物测量的超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眼球的生物测量
        1.1.1 眼球的解剖结构
        1.1.2 眼球疾病概述
        1.1.3 眼球生物测量的参数
    1.2 眼球生物测量方法
        1.2.1 光学法
        1.2.2 超声法
    1.3 眼球生物测量的意义
    1.4 本文结构
第二章 眼球生物测量的光学方法研究
    2.1 眼球光学
    2.2 光学生物测量法
        2.2.1 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原理
        2.2.2 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的应用
        2.2.3 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的评价
第三章 眼球生物测量的超声方法研究
    3.1 超声生物测量法的基本原理
        3.1.1 A型超声的介绍
        3.1.2 B型超声的介绍
        3.1.3 超声生物显微镜的介绍
    3.2 超声生物测量法的应用
        3.2.1 A型超声的检查方法
        3.2.2 困难眼的生物测量
    3.3 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3.3.1 检查方式的选择
        3.3.2 介质中声速的选择
        3.3.3 其他因素的误差分析
        3.3.4 准确测量的建议
    3.4 光学法与超声法的比较
第四章 眼球生物测量参数的应用
    4.1 白内障的成因与治疗
        4.1.1 白内障的成因与分类
        4.1.2 白内障的治疗
    4.2 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4.2.1 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的发展
        4.2.2 人工晶状体度数的计算公式
        4.2.3 前房深度的预测
    4.3 预测人工晶状体术后前房深度的新方法
        4.3.1 模型眼简介
        4.3.2 ZEMAX软件介绍
        4.3.3 视觉质量评价标准概述
        4.3.4 具体方法步骤
        4.3.5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统计学证明

四、眼外伤192例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直升机在海上医学救援中的应用[J]. 彭智勇,王伟. 医疗卫生装备, 2019(12)
  • [2]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D]. 胡彦秋. 新乡医学院, 2018(01)
  • [3]初中生物学角色扮演法的理论及实践研究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为例[D]. 翟慧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4]基于建模仿真研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电刺激的时空响应特性[D]. 李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彭清华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疑难眼病验案举隅[J]. 彭俊,王英,周亚莎,陈柯竹,李萍,刘家琪,彭清华. 湖南中医杂志, 2016(12)
  • [6]大专五官科护理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 王学锋. 现代医药卫生, 2015(16)
  • [7]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分析[J]. 王广学.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2)
  • [8]适合人工角膜植入的兔眼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实验研究[D]. 郭晓艳. 昆明医科大学, 2015(02)
  • [9]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探讨 ——黄斑加固联合内界膜剥离注气术[D]. 路小楠. 郑州大学, 2013(11)
  • [10]眼球生物测量的超声方法研究[D]. 宋文晓.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192例眼外伤介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