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疼痛反应指标的观察与分析

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疼痛反应指标的观察与分析

一、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痛反应指标的观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缪文茹[1](2021)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体质类型分布规律。同时通过对身体质量指数(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中医体质学说与临床治疗相结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发挥“治未病”的中医特色来防治新加坡NAFLD发生发展。2.在概述中西医诊治NAFLD的基础上,总结导师多年来治疗NAFLD的临床经验,结合新加坡NAFLD的中医体质特点,从NAFLD的“气虚痰湿瘀滞”的病因病机出发,以益气健脾、祛痰化瘀为大法,观察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NAFLD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及临床证候积分等方面综合评价中医干预NAFLD的临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理论研究1.1现代医学方面:从西医学对NAFLD认识的宏观层面出发,系统性分析西医学对NAFL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深入探讨西医学对NAFLD认识存在的优缺点,为中西医结合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1.2中医学方面:从中医学对NAFLD的古今认识出发,着重整理历代重要的中医古籍中对该病症的有关论述,研究其学术渊源及规律。并且对近10年内防治NAFLD的现代中医文献进行经验总结,与古医籍加以对比分析,找出两者的异同处。同时进行NAFLD中医体质学方面的研究,以NAFLD的古今中医文献及中医体质理论为指导,确立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与益气健脾消脂汤的组方原则。2.临床研究2.1选择500例新加坡NAFLD病例进行中医体质类型的问卷调查,同时开展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测定,收集资料后,将其录入SPSS20.0电脑软件中,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分析,探讨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易感体质类型与BMI、生化指标、肝脏B超影像显示等方面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2.2将问卷调查中符合要求的100例受试者分别采用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50例)和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对照组,50例)治疗,然后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的疗效观察,疗程均为三个月。结果:1.入选的500例NAFLD患者中:患者体质种类多数为一种体质,部分患者有两种体质,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具有多种体质,以1-3种体质的病例居多;按王琦教授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为指导准则,NAFLD患者的自身体质占体质类型总数的百分比的分布规律如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均高于正常值;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和降低的病例都存在。将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的体质与BM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后发现,痰湿质、湿热质、特禀质常见有BMI增加(P<0.05),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特禀质、痰湿质、湿热质与HDL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虚质与TG的降低有相关性(P<0.05)。气郁质、血瘀质、湿热质、痰湿质及阴虚质中AST升高(P<0.05),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阴虚质中ALT升高(P<0.05),湿热质、痰湿质、气虚质中GGT升高(P<0.05),说明偏颇体质的患者常伴有肝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因中医体质分类的差别,其AST、ALT、GGT改变则各有不同。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于男性。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 NAFLD(P<0.05)。2.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可达92%,中成药月见草软胶囊组总有效率为78%,益气健脾消脂汤的总体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01),且治疗组的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肢体困重、胁肋胀痛、脘腹胀满、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重较其自身治疗前显着减轻(P<0.05),且治疗组疗后体重较对照组疗后体重降低(P<0.05)。将两组自身治疗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及肝血清转氨酶指标(ALT、AST、GGT)进行比较后发现两组均有显着的降血脂、保肝降酶的调节作用(P<0.05),治疗组疗后血脂及肝功能较对照组疗后有所降低(P<0.05)。两组自身治疗后较各自治疗前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疗后肝脏B超影像显示程度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本次问卷调查所能收集到的病例中,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痰湿质>气虚质>湿热质>气郁质>阴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平和质>特禀质。痰湿质与湿热质常见于男性,女性多见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常见有BMI增加,体重超标、肥胖者患NAFLD的风险也增加。痰湿质、湿热质中HDL较正常水平降低。气虚质常可见TG降低。偏颇体质多伴有肝功能指标增高,但不同的中医体质类型其AST、ALT、GGT增高也不相同。痰湿质、阴虚质与B超影像显示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且痰湿质多见于轻、中度的NAFLD患者。2.经过连续三个月的临床疗效观察,发现益气健脾消脂汤对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临床疗效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在减低症状积分,减轻BMI,调节血脂水平,改善肝脏血清转氨酶指标、减轻肝脏病变在B超下严重程度方面优于月见草软胶囊。益气健脾消脂汤适用于新加坡NAFLD中医辨证属于肝郁脾虚、痰湿瘀阻证的患者,其既能祛脂,又能保护肝脏、降低肝血清转氨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中药制剂。

宋贤奎[2](2021)在《大麻二酚抗口腔颌面部炎性痛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大麻二酚(cannabidiol,CBD)对福尔马林诱导的口腔颌面部炎性痛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CBD组(30mg/kg、60 mg/kg)和布洛芬(IBU)组5组(n=8),进行口腔颌面部炎性痛造模及给药。以小鼠45分钟内累积抓脸时间作为疼痛指标,研究CBD的镇痛作用。上述control、model、CBD60和IBU四组小鼠在注射福尔马林或生理盐水后1小时(已完成镇痛行为观察)取唇部组织进行相关致炎因子的RT-q PCR检测。(2)另外取24只C57BL/6J小鼠,依照上述方法分为control、model、CBD60和IBU四组(n=6)。在完成相同的药物处理和疼痛反应行为学观察后,在注射福尔马林或生理盐水后2小时灌流、取材、冰冻切片,利用免疫荧光进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5c)的c-Fos表达检测。(3)取C57BL/6J小鼠56只,分为control、model、CBD、AM251+CBD组、AM251组、AM630+CBD组、AM630组。首先腹腔注射溶剂、AM2513 mg/kg或AM630 3 mg/kg,15分钟后腹腔注射溶剂或CBD 60 mg/kg,再经过1小时,如上进行鼻旁唇部触须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或者福尔马林,马上进行抓脸行为观察。结果:1、在福尔马林作用下,小鼠出现典型的一相痛和二相痛行为反应。CBD 60mg/kg和布洛芬90 mg/kg能够减少二相痛疼痛指标;而CBD 30 mg/kg对小鼠的疼痛行为指标没有显着影响。2、CBD 60 mg/kg(ip)和布洛芬均能够显着降低唇部炎性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环氧合酶2型的m RNA表达,且CBD60组脂肪酰胺水解酶的m RNA表达显着降低。3、福尔马林能够提高sp5c的c-Fos表达;仅CBD(60 mg/kg,ip)能够下调sp5c的c-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数。4、CB1R拮抗剂AM251(3 mg/kg,ip)能够逆转CBD(60 mg/kg,ip)的镇痛作用;而CB2R拮抗剂AM630(3 mg/kg,ip)不能逆转CBD的作用。结论:CBD对福尔马林引起的口腔颌面部炎性二相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局部损伤组织炎性因子表达和提高内源性大麻素含量、以及抑制疼痛信号上行传导有关,并可能通过提高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功能发挥镇痛作用,提示CBD可能具有成为口腔颌面部炎性痛镇痛药物的潜力。

韩艺伟[3](2021)在《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犬的麻醉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观察相同浓度、不同剂量盐酸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全身吸入麻醉与单纯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应激指标的影响,探讨动物临床麻醉中麻醉方案的合理选择,寻求有效调控手术应激的麻醉方法及布比卡因的合理使用剂量,以期为在动物临床手术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以犬作为实验动物,将12只健康犬分成三组。A组为对照组,采用单纯吸入麻醉方式;B组为低剂量实验组,采用0.25ml/kg、0.5%布比卡因硬膜复合吸入麻醉方式;C组为高剂量实验组,采用0.4ml/kg、0.5%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吸入方式。各实验组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均为6mg/kg。对照组A在诱导麻醉后,进行吸入麻醉;实验组B、C与对照组A进行同样的吸入麻醉操作,在麻醉稳定后,进行硬膜外穿刺。其中B、C组于T2时进行硬膜外穿刺,三组均于T4时进行开腹探查。各实验组均于气管插管后连接监护仪。以术前指标为基础值,分别于麻醉后5、10、15、20、25、30、45、60min、苏醒即刻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包括体温、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以麻前指标为基础值,各实验组分别于麻醉前、切皮后2h、切皮后6h、术后24h,采取外周静脉血,监测皮质醇(COR)、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细胞(NE);分别于苏醒即刻、术后1h、术后2h、术后4h,对三组实验犬进行疼痛监测。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各实验组麻醉后,随着麻醉时间的增加,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均受到抑制;布比卡因复合麻醉可以有效抑制动物在切皮后、苏醒时循环指标的波动;与对照组和高剂量实验组相比,低剂量实验组对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2.与对照组,各实验组在切皮后2h、6h均可有效降低术后应激、炎性反应;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实验组对术后应激反应、炎性反应的抑制无显着差异。3.不同剂量实验组均可抑制术后疼痛反应;与低剂量实验组相比,高剂量实验组随着布比卡因剂量增加,术后镇痛时间延长。结论:1.低剂量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可降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抑制,可更好维持术中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稳定。2.等浓度、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麻醉均可有效抑制犬术后应激、炎性反应。3.与低剂量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相比,随着布比卡因剂量增加,高剂量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麻醉镇痛时间显着升高。综合结果表明,低剂量布比卡应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抑制术后应激、炎性反应,缓解术后疼痛,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影响小,可在犬腹部手术中推广应用。

孟祥雪[4](2021)在《近红外响应罗哌卡因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局部镇痛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疼痛是术后常见的主诉,局麻药是治疗术后疼痛的有效辅助手段。罗哌卡因(Rop)作为一种酰胺类麻醉药物,尽管较其他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但单一使用,仍存在半衰期短、毒副作用大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为Rop设计一种新的递送系统,使其在所需位置释放,增强治疗效果并减少副作用。当特定部位的光敏脂质体受到特定波长光照射后,光敏剂产生1O2,作用于ROS敏感的不饱和磷脂,从而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并且光敏脂质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此外,原位凝胶作为一种可注射材料能够将其包载的颗粒保持在适当位置,控制颗粒与周围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药物过量引起的副作用,延长作用时间,增强治疗效果,因此二者适用于Rop新型递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包含光敏剂Pd PC(OBu)8和Rop的活性氧(ROS)响应性脂质体(Lip),利用壳聚糖(CS)和β-甘油磷酸钠(β-GP)包裹以形成脂质体温敏凝胶(Lip/Gel)。随后在近红外(NIR)照射下,光敏剂产生1O2,使不饱和磷脂氧化或裂解,从而在时空上高效准确地控制Rop的释放。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Rop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建立Rop的体外分析方法,确定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最佳检测条件,且该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及精密度良好。2.NIR触发ROS响应Lip的制备及评价利用乙醇注入法,制备了包封Pd PC(OBu)8和Rop的ROS响应脂质体。通过考察Lip粒径、PDI、包封率以及NIR响应性,确定了最优处方。最优处方Lip粒径为193.7±3.07 nm,PDI为0.157±0.02,药物包封率为94.62±1.1%,扫描电镜下形态光滑完整无粘连。NIR响应研究对脂质体的ROS响应特性进行了验证。稳定性实验证明脂质体在4°C和37°C的磷酸缓冲液(PBS)48 h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NIR响应Rop脂质体原位凝胶的制备及评价以CS和β-GP为基质包载Rop脂质体,通过成胶时间、p H、成胶状态及包封率筛选得到Lip/Gel的最优处方。在Lip/Gel体系中,Lip仍然是Rop的主要载体,Lip的粒径和形态并未发生显着的改变。体外释放结果证明,Lip/Gel体系缓释效果显着且NIR能触发药物释放。稳定性实验显示Lip/Gel体系稳定。在细胞毒性实验中,Lip/Gel制剂可以显着降低Rop在PC12细胞及C2C12细胞的毒性且NIR不会影响细胞增殖。4.NIR响应Rop脂质体原位凝胶在局部镇痛中的研究首先研究了NIR照射下荧光染料在动物体内的释放情况:对比游离染料及Lip,Lip/Gel荧光强度更为集中,证明Gel有原位性。Lip/Gel复合载药系统在体内可存留10 d,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在体内局部镇痛效果研究中,结果表明Lip/Gel+NIR组的感觉阻滞较其他组有显着延长,而运动阻滞变化不明显。最后,在生物相容性评价中,结果显示各组均未对肌肉和神经产生严重损伤及毒性。综上所述,本文构建的NIR响应的Rop复合药物递送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局麻注射剂作用时间短的缺陷,降低Rop的毒副作用,为镇痛药物光响应递送系统的研究提供依据。

卢靖珊[5](2021)在《钩吻素子盐酸盐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DNP)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特点是持续疼痛,难以治疗。目前DNP的主要治疗策略是对症治疗。但是,大多数镇痛药仅能部分缓解疼痛且伴有多种副作用,提示亟待研发高效低毒的新型镇痛药物。钩吻素子生物碱为钩吻植物中所提取的高效低毒的有效成分,我们前期研究显示钩吻素子盐酸盐具有抗DNP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于阐释。近年来,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备受关注。新的证据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和发展。神经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活化,进而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不仅导致其本身进一步激活,并促进神经元的敏化,造成疼痛慢性迁移,经久不愈。因此,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成为开发治疗神经病理性痛(包括DNP)药物的新靶标。杏仁核(amygdala)属于边缘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多个大小不等的亚核群构成,中央杏仁核(central nucleus,Ce A)与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是其较为重要的核团。目前已知BLA在认知、记忆、注意力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进一步发现BLA是调控疼痛的高级中枢,参与痛情绪的调制。此外,BLA不仅能够被动地接受皮层下多种信息的传入,同时还能通过与其他核团相互投射,介导伤害性信息的传递。因此,推断BLA在痛觉调制与情绪行为的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对于BLA如何对疼痛进行调节却知之甚少,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与DNP发病机制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仍有待确定。鉴此,本文以DNP大鼠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药理学、神经形态、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化学遗传学(design receptors exclusively activated by design drugs,DREADDs)等多学科技术手段,以BLA为观测点、星形胶质细胞活化为切入点,从神经炎症角度,深入系统探索钩吻素子抗DNP效应的靶向BLA星形胶质细胞作用机制,为发展原创候选新药钩吻素子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也为防治DNP新药研发提供新的药物作用靶标与作用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钩吻素子对DNP模型大鼠机械痛阈及痛情绪的作用建立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致DNP模型大鼠,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其钩吻素子盐酸盐(koumine hydrochloride,KM)处理组(0.28mg/kg、1.4 mg/kg和7.0 mg/kg)和加巴喷丁阳性药对照组(100 mg/kg)。STZ注射后第22 d起,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溶媒干预,一天一次,连续7天。以大鼠的机械刺激痛阈值及其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中的行为学变化为指标,观察KM对DNP模型大鼠机械痛敏及痛情绪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KM具有显着的抗DNP效应,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钩吻素子抗DNP效应与其调节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在DNP模型大鼠上,对DNP发生发展过程中BLA胶质细胞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实验动物分别于STZ注射前及STZ注射后3 d、7 d、14 d、21和28 d测机械痛阈,随后灌注取脑组织,切片后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在DNP发生发展过程中,BLA星形胶质细胞呈动态活化,且与DNP大鼠机械痛阈变化呈高度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693(P<0.001),提示DNP的发生发展与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密切相关。为观察KM对DNP大鼠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进行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KM可显着抑制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且该作用与KM对DNP大鼠机械痛敏的缓解作用呈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82(P<0.001),提示抑制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能是KM发挥抗DNP效应的作用机制之一。3化学遗传学调控BLA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机械痛及痛情绪的作用为探讨BLA星形胶质细胞在DNP中的调控作用,采用DREADDs特异调控DNP大鼠或正常大鼠的BLA星形胶质细胞。结果表明,抑制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显着改善DNP模型大鼠的机械痛敏,有效缓解慢性疼痛导致的焦虑样行为;而激活BLA星形胶质细胞可诱发正常大鼠的机械痛敏现象。本文首次发现了BLA星形胶质细胞对DNP具有调节作用,可能为治疗DNP的重要靶标之一。为研究BLA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影响BLA局部神经元的活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元活化标记物c-Fos的表达。结果表明,DNP大鼠BLA区c-Fos大量表达,调节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可影响c-Fos的表达。免疫荧光双重染色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表达c-Fos的神经元与兴奋性神经元标记物Ca MKII共标,只有少数与抑制性神经元标记物GAD67共标,表明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影响BLA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进一步将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和抑制兴奋性神经元活性的混合病毒注入大鼠的BLA,行为学结果显示,激活BLA星形胶质细胞后大鼠机械痛阈显着下降,而激活BLA星形胶质细胞同时抑制BLA兴奋性神经元活性的大鼠机械痛阈则无明显变化,提示BLA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调节BLA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进而调控大鼠的疼痛行为。为研究BLA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影响其局部兴奋性神经元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趋化因子CXCL1和MCP-1在BLA区的含量。结果显示,DREADDs抑制DNP大鼠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后其机械痛敏显着改善且TNF-α、IL-1β及CXCL1、MCP-1水平显着降低。相反,激活正常大鼠的BLA星形胶质细胞后可诱发其产生机械痛敏并伴随着TNF-α、IL-1β及CXCL1、MCP-1水平的升高。综上结果提示,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DNP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的表达与释放转而作用于神经元,起到对DNP的调控作用。4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介导钩吻素子发挥抗DNP作用将DREADDs与KM联用,进一步论证BLA星形胶质细胞是KM发挥抗DNP效应的靶标。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P模型组以及转染gfa ABC1D-M4-EGFP的DNP模型组及其KM处理组。建模后第21天始,上述转染gfa ABC1D-M4-EGFP的DNP模型组及其KM处理组分别先腹腔注射氯氮平-N-氧化物(clozapine-Noxide,CNO)(1.0 mg/kg),1 h后再灌胃给予KM(7.0 mg/kg)或生理盐水,每次灌胃给药1 h后测定各组动物的机械痛阈值,1天1次,连续7天,分析KM对CNO激活设计的受体镇痛效应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连续特异抑制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可显着缓解DNP大鼠的机械痛敏现象,联合应用KM治疗后在本实验条件下其机械痛敏缓解效应较单用未有显着变化。进一步运用DREADDs连续特异激活正常大鼠的BLA星形胶质细胞,模拟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实验大鼠设立对照组、DNP模型组、正常大鼠转染gfa ABC1D-M3-EGFP组及其KM处理组。病毒转染后第21天始,上述转染gfa ABC1D-M3-EGFP组及其KM处理组分别先腹腔给予CNO(0.5 mg/kg),1 h后再灌胃给予KM(7.0 mg/kg)或生理盐水,每次灌胃给药1 h后测定各组动物的机械痛阈值,1天1次,连续7天,分析KM对CNO激活设计的受体致痛效应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连续特异激活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正常大鼠表现出与DNP大鼠相似的机械痛敏及焦虑样行为;在与KM联用下,其机械痛敏现象逐渐显着减弱,焦虑样行为显着改善。综上结果提示,BLA星形胶质细胞可能是KM发挥抗DNP效应的重要靶标之一。5钩吻素子对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生成释放炎症介质的影响为观察KM对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生成释放的炎症介质的影响,在行为学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BLA组织,ELISA检测TNF-α、IL-1β及CXCL1、MCP-1的表达。结果显示,DNP大鼠BLA区TNF-α、IL-1β、CXCL1及MCP-1含量水平显着升高,KM可不同程度地降低BLA区炎症介质的水平。在培养细胞水平上,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C6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以及模型细胞不同浓度KM处理组(25μM,50μM,100μM和200μM),取各组细胞上清液,ELISA检测各组细胞TNF-α、IL-1β、CXCL1和MCP-1的含量。结果显示,LPS能够诱导C6细胞的活化,使炎症介质水平升高;KM预处理后,TNF-α、IL-1β、CXCL1和MCP-1的水平显着降低,提示KM可有效地抑制C6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综上结果,提示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可能为导致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关键核团之一;钩吻素子具有显着的抗DNP作用包括痛情绪,其作用与其抑制BLA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以及生成释放的炎症介质有关,这可能是钩吻素子发挥抗DNP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侯亮[6](2021)在《加巴喷丁预防硼替佐米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加巴喷丁对硼替佐米所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以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两种炎性因子的水平,脊髓背根神经节(DRG)中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部分因子的表达,初步探讨加巴喷丁预防治疗硼替佐米周围神经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NS组),模型对照组(BTZ组),正常剂量组(GBPN组),高剂量组(GBPH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组),硼替佐米(BTZ组),硼替佐米+正常剂量加巴喷丁(GBPN组),硼替佐米+高剂量加巴喷丁(GBPH组),观察大鼠在给药前后整体状况、活跃度、热痛反应的不同,以及在给药后坐骨神经在光镜下的改变、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血清中TNF-α、IL-6的变化以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脊髓DRG中NF-κB信号通路部分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整体状况:主要表现在觅食、腹泻和体重三个方面。NS组觅食正常、无腹泻发生、体重正常增长。BTZ组觅食活动减弱、部分大鼠有腹泻发生,体重较NS组增长速度慢甚至有减轻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PN组觅食活动基本正常,偶有腹泻,体重增长基本正常,与BTZ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BPH组觅食活动基本正常,但较GBPN组略差,偶有腹泻,体重增长较GBPN组和NS组变慢(P<0.05)。(2)活跃度变化及焦虑状态:通过平时观察和旷场实验两个方面评估。平时观察BTZ组相较其他组在注射硼替佐米后的几小时有比较显着的活跃度减低。旷场实验结果显示,BTZ组的平均速度和总路程相较其他各组有明显增高或者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热痛反应:热板实验结果显示:与NS组比较,BTZ组热痛反应时间显着缩短(P<0.05),而GBPN组和GBPH组与NS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TZ组与GBPN组和GBPH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织形态学变化:光镜下观察结果BTZ组神经纤维明显肿胀,变粗,髓鞘变形,GBPN组相较GBPH组神经损伤程度略小,但同时都比BTZ组损伤小。(5)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给药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与NS组血清中TNF-α及IL-6含量相比较,BTZ组含量升高较明显(P<0.05)。与BTZ组相比较,IL-6含量GBPN组与GBPH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含量GBPN组降低明显(P<0.05),而GBPH组与BTZ组相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脊髓背根神经节(DRG)中NF-κB通路部分因子的变化:BTZ组与其他三组比较,IKBα蛋白浓度明显升高,IKKβ、p65两个因子蛋白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一定量加巴喷丁能够有效改善硼替佐米所导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但如果用量超过某一水平,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变或者变差。(2)加巴喷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血清TNF-α,IL-6的含量,从而缓解周围神经病变。(3)加巴喷丁可能在一定程度介导脊髓背根神经节(DRG)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神经的存活,从而减轻疼痛。

蔡毅[7](2021)在《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讨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和疼痛行为学,研究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脑结构及形态改变;探讨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脑结构及形态学改变的影响,阐明杜仲腰痛丸的作用机制,为杜仲腰痛丸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RS-fMRI研究:选用6-8周龄健康的SD雄性大鼠24只,体重250±20g,按体重编号,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各组分别于建模前0天、建模后第2天、7天、14天、21天、28天进行大体行为学观察、机械痛阈值测定、热痛阈值测定。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0天、建模后第14天、28天,利用Bruker公司7.0T核磁收集BOLD数据,采用ReHo、f ALFF两种方法处理BOLD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杜仲腰痛丸干预LDH慢性下肢痛的RS-fMRI研究:选用6-8周龄健康的SD雄性大鼠72只,体重250±20g,按体重编号,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杜仲腰痛丸灌胃,剂量为259.2mg/Kg,每天两次,正常组和模型组通过灌胃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给药前0天、给药后第2天、7天、14天、21天、28天进行大体行为学观察、机械痛阈值测定、热痛阈值测定。每组随机选取4只大鼠分别于建模前0天、建模后第14天、28天,利用Bruker公司7.0T核磁收集BOLD数据,采用ReHo、f ALFF等方法处理BOLD数据,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三组大鼠建模前PW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建模后各时间点PWT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PWT值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大鼠建模前TWL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建模后各时间点TWL值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建模后各时间点TWL值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RS-fMRI研究部分中,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结构区域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ReHo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有:左室周灰质、右纹状体;f ALFF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有:右纹状体、左嗅球、双侧小脑分子层。(4)给药后第21天和第28天,治疗组大鼠的PWT值与给药前第0天、给药后第2天、第7天和第14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4天、21天和28天,治疗组大鼠的PWT值与模型组大鼠在同一时间点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大鼠给药后21天、28天的PWT值与正常组大鼠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给药后21天、28天,治疗组大鼠的TWL值与给药前0天、给药后2天、7天、14天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后14天、21天、28天,治疗组大鼠的TWL值与模型组大鼠在同一时间点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大鼠给药后21天、28天的TWL值与正常组大鼠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经杜仲腰痛丸治疗后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RS-fMRI研究部分中,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脑结构区域比较存在交互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图结果显示ReHo值显着增高的脑区有:左初级躯体运动皮层;f ALFF值显着增高的脑区有:左外侧内嗅皮层、右海马。结论:(1)大鼠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进行LDH建模后,机械痛阈值和热痛阈值明显降低,出现痛觉过敏反应,提示LDH慢性下肢痛大鼠建模成功。(2)利用RS-fMRI技术,从ReHo和f ALFF分析指标能够发现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相关脑区结构发生了形态学改变。(3)杜仲腰痛丸能提高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值,具有缓解LDH慢性疼痛作用。(4)杜仲腰痛丸可以部分改善或逆转异常的脑形态及脑结构,通过治“脑”发挥止痛作用。

王龙[8](2021)在《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结构与功能网络异常在癫痫与偏头痛交互影响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目的:1.建立慢性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模型,观察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the ventrolateral periaqueductal gray,vlPAG)区神经元超微病理结构变化,并通过vlPAG局部立体定位注射携带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腺相关病毒,探索其对vlPAG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大鼠的行为学改变。2.探讨vlPAG与脚桥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PPN)之间(vlPAG-PPN)神经传导通路在慢性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模型中的变化及意义。3.通过比较颞叶癫痫伴与不伴偏头痛患者间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功能连接差异来探讨颞叶癫痫患者偏头痛症状的神经影像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对成年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导癫痫模型,反复腹腔注射硝酸甘油诱导偏头痛模型,氯化锂-匹罗卡品-硝酸甘油联合应用诱导癫痫-偏头痛共病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脊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状亚核(Trigeminal Nucleus Caudalis,TNC)区c-Fos及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阳性神经元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CGRP浓度,并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包括挠头次数、痛觉阈值、脑电图等,作为评判模型成功的标准。第二部分:按照第一部分的建模方法,分别构建癫痫、偏头痛及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模型,通过HE、TUNEL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大鼠vlPAG区神经元的病理超微结构及凋亡变化。第三部分:在各组模型(癫痫、偏头痛及癫痫-偏头痛)建立之前,预先给予vlPAG区局部显微注射携带BDNF的腺病毒,而对照组给予空病毒或生理盐水注射,通过免疫荧光染色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vlPAG区BDNF及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B,Trk B)受体的表达,HE与TUNEL染色法观察vlPAG区神经元的形态及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脊髓TNC区c-Fos及TG中CGRP阳性神经元的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CGRP浓度,并检测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包括挠头次数、痛觉阈值、脑电图等;探讨vlPAG区BDNF过表达对慢性癫痫-偏头痛共病的作用机制。第四部分:各模型组大鼠脑干PPN内微量注射神经纤维逆向示踪剂(Fluoro Gold,FG),2天后灌注取脑,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vlPAG区c-Fos与囊泡谷氨酸转运体1(vesicular Glutamate Transporter 1,v GLUT1)表达情况,分析FG的平均免疫荧光强度并对FG标记的c-Fos及v GLUT1进行计数。第五部分:本研究共招募32名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患者,包括16例TLE伴有偏头痛(Epilepsy with migraine,Ew M),16例TLE不伴偏头痛(Epilepsy without migraine,Ewo M),另外招募1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采集所有被试的基本信息资料及功能磁共振数据。以PAG为感兴趣区,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 MRI)数据比较三组间PAG的静息态功能连接(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Rs FC)差异。使用偏头痛残疾评估问卷(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偏头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来评估TLE患者Rs FC值与偏头痛发作频次及严重程度(VAS)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数据均采用DPARSF和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第一部分:各组大鼠行为学监测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大鼠挠头次数稍增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偏头痛组及共病组大鼠挠头次数均增加(*P<0.01),而共病组大鼠挠头次数明显多于偏头痛组(△P<0.05,*P<0.01);各模型组热刺激撤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P<0.01),而共病组大鼠PWL降低更加明显(**P<0.01);与癫痫组脑电改变相比,共病组大鼠痫性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显着增加(*P<0.01,△P<0.01)。免疫组化结果如下: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脊髓TNC中c-Fos与三叉神经节内CGRP的表达量稍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头痛和共病组均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多(*P<0.05,**P<0.01);与偏头痛组相比,共病组c-Fos与CGRP阳性神经元进一步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癫痫组相比,共病组c-Fos与CGRP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偏头痛、癫痫和共病组大鼠CGRP含量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多(*P<0.05,**P<0.01)(表4);与单纯偏头痛及癫痫组相比,共病组大鼠血清CGRP含量明显增多(**P<0.01)。第二部分:HE染色显示vlPAG区受损的神经呈现为邹缩深染的圆形或椭圆形,而TUNEL阳性细胞表现为深蓝色凝缩致密的细胞核。与对照组相比,癫痫组、偏头痛组及癫痫-偏头痛共病组vlPAG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元损伤,TUNEL阳性细胞增多(△P<0.05,*P<0.01);而与单病组相比,共病组神经元TUNEL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提示神经元损伤程度更加严重。透射电镜下正常对照组v PAG区神经元细胞核呈圆形,核膜清晰,细胞器未见损伤,且髓鞘结构正常;偏头痛及癫痫组出现部分双层核膜融合,粗面内质网扩张肿胀,线粒体可见嵴融合,部分空泡化,有髓神经髓鞘厚薄不均,且增生明显,板层结构出现分层现象;共病组核膜不清晰,染色质边集,细胞器稀疏,粗面内质网扩张肿胀更加明显,线粒体内外膜消失、明显空泡化形成,出现巨大线粒体,凋亡细胞明显增多,有髓神经髓鞘变薄、断裂。第三部分:在AAV载体或NS局部显微注射后20天,vlPAG区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注射AAV-BDNF的实验组大鼠BDNF及Trk B的平均光密度均明显高于AAV与NS注射组;相同干预途径下,癫痫、偏头痛及共病组BDNF及Trk B的平均光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单病组相比,共病组BDNF及Trk B的平均光密度明显降低(*P<0.05,^P<0.01);WB与荧光染色结果基本一致,注射AAV-BDNF的实验组大鼠vlPAG区BDNF及Trk B表达明显高于AAV与NS注射组;相同干预途径下,癫痫、偏头痛及共病组BDNF及Trk B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单病组相比,共病组BDNF及Trk B表达明显降低(^P<0.01)。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各亚组间大鼠的挠头次数及P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病与共病组中注射AAV-BDNF大鼠的PWL均明显长于NS或AAV载体注射的大鼠(*P<0.05),在共病组中,3个亚组的PWL均短于单病组与对照组的相应亚组(^P<0.01);对照组各亚组间大鼠的搔头次数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病组和共病组中注射AAV-BDNF的大鼠的挠头次数均明显低于注射NS或AAV载体的大鼠(*P<0.05,**P<0.01),在共病组中,3个亚组的挠头次数均高于单病组与对照组的相应亚组(^P<0.05);在癫痫组与共病组中,AAV-BDNF亚组SRS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明显低于AAV和NS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AAV和NS亚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相同干预条件下,共病组SRS发作频率和发作时间均高于癫痫组(^P<0.05)。对照组的3个亚组间的TUNEL阳性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偏头痛和共病组TUNEL阳性细胞均明显增多,而相比于AAV-BDNF处理的亚组,AAV和NS亚组的平均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P<0.01);在共病组中,3个亚组的平均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单病亚组(^P<0.01)。在正常组中,各亚组间TNC与TG内c-Fos及CGRP阳性神经元表达较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偏头痛及共病组c-Fos及CGRP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增多,在各组内,AAV-BDNF干预亚组c-Fos及CGRP阳性神经元表达量低于AAV和NS组(*P<0.05,**P<0.01)。共病组中各亚组间c-Fos及CGRP阳性神经元表达量均高于单病亚组(^P<0.01)。在对照组中,3个亚组间血清CGRP浓度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癫痫、偏头痛及共病组中,AAV-BDNF亚组CGRP浓度均低于AAV及NS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共病组中3个亚组血清CGRP浓度均明显高于其它相对应的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四部分:在PPN区局部显微注射FG后2天,各模型组vlPAG内均发现FG,但FG的荧光强度在对照组中最高,其次是癫痫及偏头痛组,而癫痫-偏头痛共病组FG荧光强度最低(P<0.01),vlPAG区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各模型组FG-c-Fos及FG-v GLUT1双标神经元数目均低于对照组,而共病组降低更加明显(P<0.01)。c-Fos与v GLUT1的Western Blot变化趋势与相应的免疫荧光结果基本一致,表现为对照组中c-Fos与v GLUT1蛋白含量最高,其次是癫痫及偏头痛组,而癫痫-偏头痛共病组表达最低(P<0.01)。第五部分:以PAG为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结果显示,与HCs组相比,Ewo M与Ew M组均显示PAG与左侧PPN及胼胝体之间的功能连接降低。此外,Ewo M组与右侧PPN之间的功能连接增强,而Ew M组未见PAG与右侧PPN连接异常。与Ewo M组相比,Ew M组PAG与右侧PPN之间的功能连接减弱。提取PAG与相应异常脑区之间的Rs FC值,与TLE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程度做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PAG与左侧PPN间的Rs FC值与偏头痛发作频率呈负相关(r=-0.502,P=0.048),与VAS评分亦呈负相关(r=-0.526,P=0.037),提示PAG与左侧PPN间的功能连接越低,患者的头痛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越高(见图3)。然而,PAG与胼胝体之间的Rs FC值与患者头痛发作频率(r=-0.048,P=0.861)及VAS评分(r=0.339,P=0.198)未见相关性。结论:1.氯化锂-匹罗卡品-硝酸甘油联合应用诱发的癫痫-偏头痛共病模型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共病的病理生理机制。2.vlPAG区结构及功能失调是癫痫-偏头痛共病的重要机制,而vlPAG区局部BDNF过表达有助于抑制癫痫及偏头痛发作。3.vlPAG-PPN兴奋性通路的传导减弱参与了癫痫-偏头痛共病的发病过程,而PAG-PPN通路的功能连接减弱的程度与TLE伴偏头痛患者头痛频次与严重程度相关。

金世云[9](2021)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及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酒精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流行时间最久的精神活性物质之一,自古以来就被认识到具有缓解疼痛的作用。调查显示,在慢性疼痛的患者中约四分之一的人通过饮酒来缓解日常疼痛症状。然而,酒精与疼痛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在减轻疼痛的过程中又可促进机体对酒精的主动摄入。长期过量的酒精摄入不仅会造成机体依赖与成瘾的风险增加,同时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痛觉过敏的发生,而当酒精戒断时又可加重原有的疼痛症状。至今为止,酒精介导镇痛效应的确切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探究酒精与疼痛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社会及临床意义。机体中酒精的代谢受多种遗传因素调控,其代谢产物可能比酒精本身更具有活性。乙醛脱氢酶2型(aldehyde dehydrogenase-2,ALDH2)是调控机体酒精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主要分布于肝脏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东亚人群中存在ALDH2基因缺陷,ALDH2缺陷不仅会引起乙醛的升高,也会导致乙酸的生成障碍。体内升高的乙醛是导致外周神经性炎症和痛觉敏化的重要因素,然而乙酸盐是否在疼痛调节中发挥作用尚不明确。有大量证据表明乙酸盐不仅是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同时也具有乙醇诱导的多种中枢效应如镇静、运动及协调功能障碍等。长期以来,饮酒后中枢乙酸盐的升高被认为源自于肝脏中的酒精代谢产物。与肝脏相比,酒精代谢酶(包括ALDH2)水平在中枢含量非常低,同时由于缺乏特异性的检测工具,目前仍难以确定中枢ALDH2的特异性组织及细胞类型分布,也难以评估中枢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产物及其介导行为学效应中的确切机制。与阿片类和大麻类药物不同,乙醇在中枢没有特异性的作用靶点。研究表明,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是酒精在中枢的主要靶点之一,酒精可通过增强GABA受体的功能介导机体多种行为学的变化,对GABA受体的调控也可用于治疗酒精成瘾和依赖。虽然有报道ALDH1a1和ALDH2可通过腐胺降解和利用途径促进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中GABA的合成,但是酒精及其代谢产物是否与GABA合成存在关系及其具体合成途径目前仍有争议。脊髓是传递与处理外周伤害性信号的初级中枢,其组织细胞中含有丰富的GABA及GABA受体是脊髓参与调控动物和人类疼痛信号传递的主要机制之一。近来研究发现脊髓中ALDH2在脊髓损伤后恢复及神经细胞保护中也发挥作用。然而,由于缺乏特异性方法评估外周肝脏及中枢中ALDH2的作用,脊髓ALDH2在酒精代谢和酒精介导的镇痛效应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首先通过RNA原位杂交等技术检测脊髓中ALDH2含量及细胞类型定位,使用Cre-loxP技术构建细胞特异性ALDH2敲除小鼠探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是否参与调节酒精代谢及其介导的镇痛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GABA及其GABA受体在脊髓调控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方法:1.Aldh2 flox小鼠脊髓AAV5病毒注射取6-8周Aldh2 flox雄性小鼠,经麻醉、固定及暴露脊髓组织后,于脊髓中线两侧250μm,深度300μm处(L3-4脊髓背角)分别注射入预先稀释好的500 nl AAV5-GFAPCre或AAV5-GFP病毒。饲养4周后鉴定病毒表达及ALDH2含量,并观察1.2或2 g/kg乙醇对两组病毒注射小鼠甩尾反射潜伏期、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2.ALDH2蛋白、mRNA及酶活性检测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RNA原位杂交(ISH)、qRT-PCR和ALDH2酶活性试剂盒检测ALDH2蛋白、mRNA、酶活性及在脊髓中的分布。3.鞘内注射取C57BL/6J成年雄性小鼠,利用微量玻璃注射器经L5-6椎间隙进入脊髓腔隙内,注入200 ng/10μl 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GABAB受体拮抗剂CGP55845或生理盐水。待鞘内注射30 min后,确认小鼠无明显运动损伤后,观察腹腔注射乙醇,乙酸盐及等剂量生理盐水对小鼠甩尾反射及Rotarod的影响。4.CFA慢性炎性疼痛模型将C57BL/6J、病毒注射后小鼠或细胞特异性ALDH2敲除及其同窝小鼠,利用微量玻璃注射器于小鼠左侧足底皮下注射20μl完全弗氏佐剂(CFA)。待CFA诱导的炎性疼痛达到稳定水平后,行机械性触痛和热痛刺激测试。5.行为学测试C57BL/6J、脊髓AAV5病毒注射小鼠,细胞特异性ALDH2敲除及其同窝野生型小鼠用于行为学测试。通过甩尾反射测试、电子冯·弗雷及足底温度刺激测试仪等测试乙醇及乙酸盐的镇痛效应,并观察腹腔注射乙醇及乙酸盐对运动、平衡功能的影响。6.GC-MS测定脊髓组织和血清中乙醇及乙醛的含量将成年雄性AldhGfap+/+和Aldh2Gfap-/-两组小鼠给予2 g/kg EtOH后,分别收集基线、10、30、60 min四个时点的腰椎脊髓组织和血液。脊髓组织和血清中乙醇及乙醛的含量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样品分析结束后,通过比较气相色谱图上乙醇和乙醛峰的积分面积与每个样品中添加的内标物的积分面积来计算血浆和组织中乙醇和乙醛的浓度。7.LC-MS/MS测定脊髓组织中GABA含量将成年雄性AldhGfap+/+和Aldh2Gfap-/-两组小鼠给予乙醇及乙酸盐后,分别收集基线、30、60 min三个时点的腰段脊髓组织。脊髓中GABA含量的LC-MS/MS分析是在Agilent 1260 LC Agilent 647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联合Agilent 1260 LC系统上进行的。GABA水平根据GABA标准曲线确定,含量以nmol/mg表示。8.比色法测定脊髓及血液中乙酸盐的含量脊髓及血液中的乙酸盐通过商业化的试剂盒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及血清样本收集同GC-MS测定乙醛含量的方法。按试剂盒说明书于96孔板中加入样本、标准品及50μl反应混合液,室温下避光孵育40 min,然后放于酶标仪中450 nm波长测定OD值,按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乙酸盐的含量。结果:1.ALDH2在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分布脊髓RNAScope染色显示,在脊髓白质和灰质中均能检测到ALDH2的mRNA信号。在脊髓灰质中约36.38%的灰质细胞中表达有ALDH2信号,27.12%的细胞表达有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ALDH1L1信号,以脊髓背角最为丰富,而神经元亚群MAP2的mRNA主要表达于脊髓灰前角大细胞,约占6.55%。在ALDH1L1阳性细胞中有76.5%检测到ALDH2 mRNA,而MAP2阳性细胞中有82.6%检测到ALDH2 mRNA。在星形胶质细胞ALDH2敲除小鼠(Aldh2Gfap-/-)中,脊髓中ALDH2的m RNA信号明显减弱,灰质中ALDH2与ALDH1L1共定位细胞比例从76.5%降低至15.9%,而ALDH2和MAP2阳性细胞的共定位比例无显着变化。ALDH2蛋白含量、mRNA、酶活性及免疫荧光等检测显示,Aldh2Gfap-/-小鼠中ALDH2的蛋白含量,水平及酶活性均显着降低,脊髓背角中GFAP与ALDH2共定位数量也显着减少。2.星形胶质细胞ALDH2调控乙醇的镇痛效应在野生型(Aldh2Gfap+/+)小鼠中,乙醇介导的镇痛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0.5-3g/kg,i.p.),其效应在给药后15-30 min后达到最大镇痛效应。胶质细胞ALDH2敲除可显着将乙醇(2 g/kg,i.p.)介导的最大镇痛效应从47.85%降低至27.60%。然而,肝细胞ALDH2敲除对乙醇的镇痛效应没有显着影响。在CFA诱导的慢性炎症性疼痛模型中,乙醇(1.2 g/kg)可以显着将小鼠机械触痛的缩爪潜伏期从0.6675(0.049)g提高到效应峰值的5.083(0.224)g,胶质细胞ALDH2敲除则显着降低乙醇提高缩爪潜伏期的效应峰值接近42%。同样,肝细胞ALDH2敲除对乙醇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的镇痛效应也无显着改变。此外,胶质细胞ALDH2敲除不影响乙醇注射后诱导的小鼠自由运动总距离的改变,与同窝野生型小鼠之间无显着差异。3.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调控酒精的镇痛效应与乙酸盐及GABA生成有关当腹腔注射乙醇(2 g/kg,i.p.)后,小鼠血清及脊髓组织中乙醇及乙醛的浓度迅速上升,在10 min即达平台,在60 min内基本保持稳定。但胶质细胞ALDH2敲除不改变血浆及脊髓中乙醇及乙醛的含量。在化学比色法检测乙醇给予后小鼠中乙酸盐含量的研究中,血及脊髓中乙酸盐浓度在10-30 min迅速升高,胶质细胞ALDH2敲除对血中乙酸盐的浓度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显着降低脊髓组织乙酸盐的浓度。类似的是,乙醇给予30 min后可显着增加了脊髓组织中GABA含量至基础水平的121%,而胶质细胞ALDH2敲除小鼠中则可完全逆转乙醇增加GABA含量的作用。对脊髓背角GABA荧光染色的结果也提示胶质细胞ALDH2敲除可显着降低乙醇增加GABA信号的作用。4.乙酸盐促进脊髓中GABA含量的增加并介导与乙醇类似的镇痛效应在野生型小鼠中,乙酸盐介导的镇痛效应呈现剂量依赖性(0.5-2.0 g/kg),可显着可延长小鼠的甩尾反射潜伏期,其效应在注射后15-30 min达到最大。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乙酸盐在各时点能显着增加对机械性痛触痛的耐受性,延长缩爪反应潜伏期。LC-MS/MS及荧光染色检测乙酸盐给予后脊髓中GABA含量的结果显示,乙酸盐表现出与乙醇相似的作用,可以显着将脊髓中GABA含量从基础7.21(0.32)nmol/mg水平提升至8.69(0.39)nmol/mg(P=0.0237),小鼠脊髓切片背角区GABA免疫活性信号增强。5.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介导乙醇的镇痛效应在脊髓背角病毒注射4周后,注射AAV5-GFAPCre病毒的脊髓ALDH2蛋白含量较AAV5-GFP下降了约61.9%(P=0.0005)。TFR研究结果显示,乙醇可以将AAV-GFP组小鼠甩尾潜伏期从基础值3.53(0.62)s提高到5.54(0.30)s,而在AAV-GFAPCre注射小鼠中,乙醇的镇痛效应降低约22%(P=0.0259)。相似的是,在CFA诱导的慢性炎性疼痛模型中,脊髓ALDH2局限性敲除也可显着降低乙醇注射120 min内各时点延长热或机械刺激后的缩爪反射。但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敲除不影响乙醇诱导的运动、平衡功能及温度降低效应。6.乙醇和乙酸盐通过脊髓中GABA受体介导镇痛效应在C57BL/6J的成年雄性小鼠中,鞘内给予GABAB受体拮抗剂CGP55845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可以完全逆转乙醇或乙酸盐诱导的甩尾潜伏期延长,但二者对乙醇或乙酸盐引起的运动功能损伤均无明显作用。结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ALDH2在调控乙醇介导的镇痛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与调控乙醇下游代谢产物乙酸盐生成,并促进脊髓中GABA含量增加有关,提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是酒精镇痛效应及调控病理生理性疼痛的重要作用靶点。

龙飞跃[10](2020)在《黑灵芝醇溶性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炎症是宿主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产生的一种免疫反应,与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外周组织损伤所致的炎症既伴随有疼痛的产生(持续性自发痛、痛敏及触痛等),同时又有明显的红、肿、热等反应。此外,疼痛意味着身体已经受到组织损伤或预示即将遭受损伤。疼痛一方面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引起一系列的防御反应,另一方面又是对身体的一种难以忍受的精神折磨,严重影响学习、工作、饮食和睡眠。最终因生活质量降低而产生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问题。然而,炎症及其引起的很多相关疾病尚无特效药治疗。因此,具有抗炎镇痛功效的天然产物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黑灵芝是一种天然药(食)用菌,是一种着名的天然食材,具有抗肿瘤、降血糖、调节免疫功能等多种活性功能。本文以黑灵芝为原料提取黑灵芝醇溶性活性组分,通过体外细胞培养和体内动物实验模型,观察黑灵芝醇提物的抗炎和镇痛作用。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采用扭体实验、热板法、福尔马林致痛法观测黑灵芝醇提物镇痛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巨噬细胞抗炎实验和白细胞渗出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显示:1.黑灵芝醇提物对小鼠因热刺激所产生的疼痛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药剂量增加和药物潜伏期的延长,镇痛作用明显。在醋酸扭体实验中,黑灵芝醇提物对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减少,效果显着,高剂量组抑制效果最好。福尔马林疼痛测试中,黑灵芝醇提物发挥了类似吗啡的镇痛作用,因此我们推测黑灵芝醇提物的镇痛作用机制与吗啡相似,且纳洛酮可拮抗黑灵芝醇提物的镇痛作用,说明其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阿片受体实现的。2.黑灵芝醇提物能显着减少白细胞的分泌,对醋酸诱导的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LPS诱导的炎症细胞模型中,分析发现黑灵芝醇提物可能通过抑制巨噬细胞分泌NO,达到抗炎作用。数据结果表明黑灵芝醇提物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3.黑灵芝醇提物可显着降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抑制IL-1β和NO的生成,促进抑炎细胞因子IL-10的释放和甘露糖受体(MR)表达增加,说明黑灵芝醇提物的抗炎作用机制与MR表达有关。而随着抗MR的预处理,黑灵芝醇提物对LPS诱导的炎症反应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说明了MR对黑灵芝醇提物抗炎作用的调节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黑灵芝醇提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表面的MR表达密切相关。

二、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痛反应指标的观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痛反应指标的观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西医)有关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探讨
        1.1 NAFLD病因
        1.2 NAFLD发病机制
        1.3 NAFLD的诊断
        1.4 NAFLD的治疗
        参考文献
    2. 中医学对NAFLD的认识
        2.1 NAFLD相关的古代文献研究
        2.2 现代中医对NAFLD的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3. NAFLD中医体质相关研究
        3.1 中医体质学说
        3.2 NAFLD体质类型
        3.3 中医体质学说和NAFLD治疗的相互联系
        3.4 中医体质与NAFLD发病相关性
        3.5 中医体质与治未病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新加坡NAFLD中医体质类型的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病例收集
        2.1 调查样本来源的范围
        2.2 性别分布
        2.3 年龄分布为5个年龄段
        2.4 学历分布
    3. 病例选择
        3.1 诊断标准
        3.2 纳入标准
        3.3 排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调查表设计及内容
        4.2 调查方法
        4.3 中医体质判定
        4.4 BMI的测定
        4.5 血压的测定
        4.6 理化指标的测定
        4.7 脱落病例处理
        4.8 整理资料
        4.9 统计分析
    5. 结果(患者情况分析)
        5.1 性别与年龄的分析
        5.2 年龄与BMI相关性的比较
        5.3 年龄与脂肪肝病变的轻、中、重程度相关性的分析
        5.4 体质分型特点分析
        5.5 体质与相关性指标的分析
    6. 讨论
        6.1 新加坡NAFLD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的讨论
        6.2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一般情况相关性的讨论
        6.3 新加坡NAFLD患者中医体质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讨论
        6.4 中医体质学说与NAFLD治疗的讨论
        6.5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的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NAFLD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选择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疗程
        3.4 控制偏倚因素的措施
        3.5 观察指标
        3.6 疗效判定标准
        3.7 整理资料
        3.8 统计分析
    4. 结果
        4.1 基线分析
        4.2 治疗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4.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4.4 治疗前后体重变化的比较
        4.5 治疗前后肝血清转氨酶疗效的比较
        4.6 治疗前后血脂变化的比较
        4.7 治疗前后B超影像显示的比较
        4.8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的比较
    5. 药物安全性评价及不良反应
    6. 讨论
        6.1 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6.2 益气健脾消脂汤方解分析
        6.3 现代药理研究
        6.4 方药疗效机理探讨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语
    1. 研究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之处
    4. 展望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2)大麻二酚抗口腔颌面部炎性痛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试剂
    1.3 仪器
    1.4 试剂配制
    1.5 口腔颌面部炎性痛模型建立
    1.6 实验分组
    1.7 RT-qPCR
    1.8 免疫荧光实验
    1.9 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对CBD镇痛作用的影响
    1.11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小鼠福尔马林口腔颌面部疼痛模型建立
    2.2 唇部组织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
    2.3 sp5c的 c-Fos阳性细胞数量变化
    2.4 CB1R拮抗剂能够逆转CBD的镇痛作用
3 讨论
    3.1 口腔颌面部炎性痛的药物治疗
    3.2 福尔马林口颌面部炎性痛模型的建立
    3.3 CBD对于福尔马林口腔颌面部炎性痛的药效学作用
    3.4 CBD对口颌面部炎性痛发挥镇痛作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口腔颌面部炎性痛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
    1 疼痛感知
    2 口腔颌面部炎性痛
    3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与疼痛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犬的麻醉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对照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麻醉与应激
        1.1 麻醉概念
        1.2 动物麻醉研究进展
        1.3 动物麻醉方式的分类
        1.3.1 局部麻醉
        1.3.2 全身麻醉
        1.3.3 静脉麻醉
        1.3.3.1 单次静脉输注法
        1.3.3.2 持续静脉输注法
        1.3.3.3 靶控静脉输注法
        1.3.4 吸入麻醉
        1.3.5 复合麻醉
        1.4 麻醉药的使用
        1.4.1 诱导麻醉剂-丙泊酚
        1.4.2 局部麻醉药-盐酸布比卡因
        1.4.3 吸入麻醉药-异氟烷
        1.5 应激
        1.5.1 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1.5.2 麻醉与应激
        1.5.3 手术与应激
        1.5.4 麻醉方式与应激
    第二章 麻醉监护与疼痛
        2.1 麻醉监护
        2.1.1 动物麻醉的监护介绍
        2.1.2 麻醉分期
        2.1.3 对循环系统的监测
        2.1.4 对呼吸系统的监测
        2.2 疼痛管理
        2.2.1 疼痛定义
        2.2.2 疼痛后果
第二篇 研究内容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药品及试剂
        1.2 实验仪器
        1.3 实验动物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准备
        2.2 实验动物的分组与处理
        2.3 术前准备
        2.3.1 禁食禁水
        2.3.2 静脉留置针放置
        2.3.3 穿刺区域准备
        2.4 麻醉与手术
        2.5 麻醉监测
        2.5.1 对循环系统的监测
        2.5.2 对呼吸系统、体温的监测
        2.5.3 对皮质醇的监测
        2.5.4 对血糖的监测
        2.5.5 对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的监测
        2.6 对疼痛的监测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结果
        3.1 三组动物一般资料
        3.2 麻醉各组对呼吸、体温的影响
        3.3 麻醉各组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4 麻醉各组对血浆皮质醇(COR)的影响
        3.5 麻醉各组对血糖的影响
        3.6 麻醉各组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3.7 麻醉各组对疼痛的影响
    4 讨论
        4.1 硬膜外复合全身吸入麻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4.2 硬膜外复合全身吸入麻醉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4.3 硬膜外复合全身吸入麻醉对手术的应激反应
        4.4 硬膜外复合全身吸入麻醉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4.5 硬膜外复合全身吸入麻醉对疼痛的影响
        4.6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4)近红外响应罗哌卡因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局部镇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第1章 绪论
    1.1 疼痛及治疗方式简介
        1.1.1 疼痛的产生
        1.1.2 术后镇痛
        1.1.3 常见镇痛药物
        1.1.4 局部镇痛制剂研究现状
    1.2 智能响应药物载体
        1.2.1 光触发药物递送系统
        1.2.2 磁感应系统
        1.2.3 超声波触发系统
    1.3 联用光敏剂ROS响应脂质体
        1.3.1 光敏剂
        1.3.2 联用光敏剂ROS响应脂质体
        1.3.3 原位凝胶
    1.4 立题依据
第2章 罗哌卡因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仪器与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2.1 Rop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条件
        2.2.2 绘制标准曲线
        2.2.3 罗哌卡因体外分析方法的验证
    2.3 实验结果
        2.3.1 罗哌卡因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2.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3 专属性
        2.3.4 准确度
        2.3.5 精密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NIR触发ROS响应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3.1 仪器与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罗哌卡因光敏脂质体处方工艺研究
        3.2.2 脂质体的表征
        3.2.3 NIR响应研究
        3.2.4 稳定性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脂质体处方工艺研究
        3.3.2 脂质体表征
        3.3.3 NIR响应研究
        3.3.4 稳定性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NIR响应罗哌卡因脂质体原位凝胶的制备及评价
    4.1 仪器与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罗哌卡因脂质体原位凝胶的制备工艺的筛选
        4.2.2 罗哌卡因脂质体原位凝胶的表征
        4.2.3 稳定性考察
        4.2.4 细胞毒性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影响凝胶形成的因素
        4.3.2 罗哌卡因脂质体原位凝胶的表征
        4.3.3 稳定性
        4.3.4 细胞毒性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NIR响应罗哌卡因脂质体原位凝胶在局部镇痛中的研究
    5.1 仪器与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材料
        5.1.3 实验动物
    5.2 实验方法
        5.2.1 近红外触发体内药物释放研究
        5.2.2 Lip/Gel系统在体内的留存时间
        5.2.3 神经行为学评估
        5.2.4 组织病理学检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近红外触发体内药物释放研究
        5.3.2 Lip/Gel系统在体内的留存时间
        5.3.3 神经行为学评估
        5.3.4 组织病理学检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钩吻素子盐酸盐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细胞株
        1.3 实验药品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 方法
        2.1 STZ诱导制备大鼠DNP模型
        2.2 大鼠机械缩足反射痛阈值测定
        2.3 旷场试验
        2.4 高架十字迷宫试验
        2.5 化学遗传学技术
        2.6 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
        2.7 酶联免疫吸附法
        2.8 蛋白质分子印迹法
        2.9 细胞培养技术
        2.10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
        2.11 统计分析
结果
    1 钩吻素子对DNP模型大鼠机械痛及痛情绪的作用
        1.1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监测
        1.2 钩吻素子对DNP模型大鼠机械痛敏的影响
        1.3 钩吻素子对DNP模型大鼠痛相关负性情绪的影响
    2 钩吻素子抗DNP效应与其调节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关系
        2.1 DNP模型大鼠发生发展过程中BLA胶质细胞活化的动态变化
        2.2 钩吻素子对DNP模型大鼠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3 化学遗传学调控BLA星形胶质细胞对大鼠机械痛及痛情绪的作用
        3.1 化学遗传学调控BLA星形胶质细胞介导大鼠的机械痛敏及痛相关负性情绪
        3.2 化学遗传学调控BLA星形胶质细胞对BLA局部神经元的影响
        3.3 化学遗传学调控BLA星形胶质细胞对其生成释放的炎症介质的影响
    4 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介导钩吻素子发挥抗DNP效应
        4.1 化学遗传学持续抑制 BLA 星形胶质细胞联用钩吻素子对 DNP 大鼠的影响
        4.2 化学遗传学持续激活BLA星形胶质细胞联用钩吻素子对正常大鼠的影响
    5 钩吻素子对活化的BLA星形胶质细胞生成释放的炎症介质的作用
        5.1 钩吻素子对DNP模型大鼠BLA星形胶质细胞生成释放的炎症介质的影响
        5.2 钩吻素子对 LPS 诱导活化的 C6 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
讨论
    1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行为学监测
    2 钩吻素子的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效应及其应用前景
    3 BLA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4 抑制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可能是钩吻素子抗DNP的重要机制之一,BLA星形胶质细胞为钩吻素子发挥抗DNP效应的靶标之一
    5 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炎症介质的生成释放是钩吻素子发挥抗 DNP 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病理性痛中枢敏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加巴喷丁预防硼替佐米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英文论着摘要
英文缩略语表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文献综述 硼替佐米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机制及加巴喷丁治疗神经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二、在校期间科研成绩
    三、致谢
    四、个人简介

(7)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讨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RS-fMRI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建立LDH动物模型
        2.3 疼痛行为学测定
        2.3.1 大体行为学观察
        2.3.2 机械痛阈值检测
        2.3.3 热痛阈值检测
        2.4 BOLD fMRI图像采集
        2.5 fMRI数据处理
        2.6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一般行为学观察
        3.2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痛阈的变化
        3.3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痛阈的变化
        3.4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ReHo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
        3.5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fALFF值存在显着差异的脑区
    4 讨论
        4.1 实验动物
        4.2 动物模型研究
        4.2.1 机械压迫模型
        4.2.2 单纯炎性刺激模型
        4.3 动物模型的评估
        4.4 ReHo、fALFF结果分析与讨论
第二部分 杜仲腰痛丸干预LDH慢性疼痛的RS-fMRI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1.4 动物饲养及实验条件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
        2.2 建立LDH动物模型
        2.3 干预措施
        2.4 疼痛行为学测定
        2.4.1 大体行为学观察
        2.4.2 机械痛阈值检测
        2.4.3 热痛阈值检测
        2.5 BOLD fMRI图像采集
        2.6 fMRI数据分析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行为学观察
        3.2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机械痛阈的变化
        3.3 三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热痛阈的变化
        3.4 ReHo结果分析
        3.5 fALFF结果分析
    4 讨论
        4.1 痛阈值分析与讨论
        4.2 杜仲腰痛丸药物组成及药理学研究
        4.3 ReHo、fALFF结果分析与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3 存在问题与不足
    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经历及研究成果
    1.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参与课题情况
    3.获得奖励
    4.参加会议

(8)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结构与功能网络异常在癫痫与偏头痛交互影响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模型可行性的验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变化
        3.2 脊髓C-FOS免疫组化染色
        3.3 三叉神经节CGRP免疫组化染色
        3.4 血清CGRP浓度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 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病理超微结构改变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vlPAG区细胞形态学与计数部位示意图
        3.2 vlPAG区HE染色
        3.3 vlPAG区TUNEL染色
        3.4 透射电镜下vlPAG区超微结果改变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 vlPAG区BDNF高表达对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行为学变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BDNF过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包装和检测结果
        3.2 vlPAG区局部AAV-GFP微量注射
        3.3 vlPAG区BDNF与TrkB免疫荧光染色
        3.4 vlPAG区BDNF与TrkB蛋白的表达
        3.5 各干预组大鼠行为学检测结果
        3.6 各组大鼠vlPAG区组织形态学变化
        3.7 各组大鼠vlPAG区神经元的凋亡
        3.8 各干预组大鼠脊髓TNC中c-Fos与TG中CGRP表达
        3.9 各干预组大鼠血清CGRP浓度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部分 癫痫-偏头痛共病大鼠vlPAG-PPN神经传导通路的初步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FG颅内注射部位
        3.2 实验组大鼠vlPAG-PPN神经通路传导的免疫荧光染色
        3.3 vlPAG区c-Fos和vGLUT1的WB
    4 讨论
    5 结论
第五部分 癫痫-偏头痛共病患者PAG静息态功能连接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3组被试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
        3.2 3组间PAG功能连接值比较
        3.3 PAG的RsFC与偏头痛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在癫痫-偏头痛共病机制 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及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仪器设备与软件
    2.3 实验试剂与耗材
    2.4 实验方法
        2.4.1 脊髓背角或小脑病毒注射
        2.4.2 冰冻切片的制备
        2.4.3 RNA原位杂交(RNAScope)
        2.4.4 免疫荧光
        2.4.5 腰段脊髓GABA免疫染色
        2.4.6 蛋白的提取与定量
        2.4.7 化学发光法分析组织中 ALDH2 的蛋白质含量 (Protein simple)
        2.4.8 Western blot
        2.4.9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
        2.4.10 小鼠基因型鉴定及琼脂糖凝胶电泳
        2.4.11 线粒体中ALDH2 酶活性的检测
        2.4.12 鞘内注射
        2.4.13 CFA诱导慢性炎性疼痛模型
        2.4.14 甩尾反射测试
        2.4.15 热板测试
        2.4.16 电子冯·弗雷测试(Electronic von Frey)
        2.4.17 足底热痛测试(Hargreaves test)
        2.4.18 Rotarod测试
        2.4.19 Locomotor activity
        2.4.20 体温的测定
        2.4.21 翻正反射
        2.4.22 GC-MS 测定脊髓组织和血浆中乙醇和乙醛的含量
        2.4.23 比色法测定血清和脊髓组织中乙酸盐含量
        2.4.24 LC-MS/MS法测定腰段脊髓中GABA的含量
        2.4.25 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脊髓中ALDH2 的分布与表达
    3.2 ALDH2 含量及活性在星形胶质细胞 ALDH2 特异性敲除小鼠中显着降低
    3.3 星形胶质细胞 ALDH2 特异性敲除可显着降低乙醇介导的镇痛效应
    3.4 星形胶质细胞 ALDH2 特异性敲除不影响小鼠脊髓及血浆中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含量
    3.5 星形胶质细胞ALDH2 特异性敲除降低小鼠脊髓中乙醇代谢产物乙酸及GABA的含量
    3.6 乙醇代谢产物乙酸盐可诱导与乙醇类似的镇痛效应
    3.7 脊髓背角注射 AAV5-GFAPCre 病毒可特异性降低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中ALDH2 含量
    3.8 脊髓特异性星形胶质细胞ALDH2 敲除可逆转乙醇诱导的镇痛效应
    3.9 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 不改变乙醇诱导的运动功能障碍及温度降低
    3.10 脊髓中 GABAA 及 GABAB 受体参与乙醇与乙酸盐介导的镇痛效应,但不参与乙醇及乙酸盐介导的运动功能损害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酒精与疼痛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黑灵芝醇溶性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第一章 绪论
    1.1 灵芝概述
    1.2 黑灵芝概述
    1.3 黑灵芝的作用与功效
    1.4 镇痛抗炎理论基础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内容
        1.7.1 镇痛研究
        1.7.2 抗炎研究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1.9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黑灵芝醇提物的镇痛作用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仪器和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实验材料和动物
        2.3.1 实验材料
        2.3.2 实验动物
    2.4 实验方法
        2.4.1 小鼠醋酸扭体实验
        2.4.2 小鼠热板实验
        2.4.3 福尔马林致痛实验
    2.5 统计学方法
    2.6 实验结果
        2.6.1 黑灵芝醇提物对小鼠醋酸扭体反应的效果
        2.6.2 黑灵芝醇提物对小鼠热板法痛阈时间的效果
        2.6.3 福尔马林致痛实验数据
    2.7 讨论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灵芝醇提物的抗炎作用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仪器和试剂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3 材料及动物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动物
    3.4 实验方法
        3.4.1 黑灵芝醇提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实验
        3.4.2 黑灵芝醇提物对醋酸诱导腹腔通透性的影响实验
    3.5 统计学方法
    3.6 实验结果
        3.6.1 黑灵芝醇提物影响巨噬细胞NO合成的数据分析
        3.6.2 黑灵芝醇提物影响醋酸诱导腹腔通透性的数据分析
    3.7 讨论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灵芝醇提物对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机理初探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和试剂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原代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4.3.2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与实验分组
        4.3.3 中性红检测巨噬细胞吞噬能力
        4.3.4 Griess法测定腹腔巨噬细胞NO生成
        4.3.5 ELISA测定细胞因子IL-10、IL-1β的含量
        4.3.6 流式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面MR的表达
    4.4 统计学分析
    4.5 实验结果
        4.5.1 黑灵芝醇提物对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4.5.2 黑灵芝醇提物对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的影响
        4.5.3 黑灵芝醇提物对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β的影响
        4.5.4 黑灵芝醇提物对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IL-10的影响
        4.5.5 黑灵芝醇提物对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R表达的影响
        4.5.6 MR对黑灵芝醇提取物介导的LPS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炎症的影响
    4.6 讨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痛反应指标的观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健脾消脂汤治疗新加坡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D]. 缪文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大麻二酚抗口腔颌面部炎性痛作用及机制研究[D]. 宋贤奎.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布比卡因硬膜外复合麻醉对犬的麻醉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影响[D]. 韩艺伟. 吉林大学, 2021(01)
  • [4]近红外响应罗哌卡因脂质体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局部镇痛作用的研究[D]. 孟祥雪. 吉林大学, 2021(01)
  • [5]钩吻素子盐酸盐抗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基底外侧杏仁核星形胶质细胞作用机制[D]. 卢靖珊. 福建医科大学, 2021
  • [6]加巴喷丁预防硼替佐米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作用研究[D]. 侯亮. 锦州医科大学, 2021(01)
  • [7]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探讨杜仲腰痛丸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D]. 蔡毅.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腹外侧导水管周围灰质结构与功能网络异常在癫痫与偏头痛交互影响中的作用[D]. 王龙.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9]脊髓星形胶质细胞ALDH2在调控酒精代谢及酒精镇痛效应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金世云. 安徽医科大学, 2021
  • [10]黑灵芝醇溶性提取物镇痛抗炎作用研究[D]. 龙飞跃. 南昌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瞬膜运动作为动物疼痛反应指标的观察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