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分析

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分析

一、中国现代标志设计浅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绍君[1](2013)在《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近百年的宏观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通过图像案例分析,结合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观念、审美活动以及艺术设计发展状况等因素,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规律进行梳理,与此同时,也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特点和商业艺术设计的成果与问题加以论述,希望能够对丰富我国近现代艺术设计史的内容有所助益。绪论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百年历史发展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范式进行了介绍,并对相关概念做了进一步的解析和说明。第一章回溯了中国古代原始品牌意识的萌生以及古代至近代中国商业标记的诞生和发展,述清了中国近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源流关系。第二章概述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萌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了纵向的历史阶段划分和横向的设计形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民国时期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和系统的述评,突出其在中国近现代艺术设计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第三章主要从建国后在政治语境下对商业美术进行的改造入手,阐述了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国内的艺术设计转型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影响,并着重以当时的标志设计为例进行了说明。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当代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状况,并着重对此过程中取得的成果和暴露的问题进行了肯定与反思。同时也尝试从品牌理念的更新以及国内专业品牌形象设计机构的发展等角度入手,挖掘品牌形象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从中寻找适合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路径。第五章则跳出历史发展的思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语境下对品牌构建和视觉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在此基础上感悟中国百年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所带来的启示。结论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基于目前国内缺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进行整体、系统研究的现状,本文将研究的侧重点设置在以下几方面:首先,通过梳理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中国近百年的发展脉络,尝试分析和把握其中的发展规律,为我国当下与未来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时也可藉此从一个侧面认识和了解我国商业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其次,以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历史的变迁为背景,从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因素对我国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切入,对自民国至今我国各历史阶段中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得失与意义加以思考。最后,站在视觉文化发展的高点,以整体性、多维度的视角来俯瞰视觉形象设计与品牌价值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视觉形象设计在现代品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而总结出近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嬗变对于促进我国当代艺术设计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刘绍勇[2](2020)在《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文中指出品牌因其在市场营销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正在跨越商业与产品领域广泛应用于众多生产与服务领域,很多品牌都通过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来体现自身的理念和个性,一个品牌的颜值则从视觉形象识别开始。视觉识别设计系统是品牌形象最直观的视觉表达形式,作为最广泛的视觉语言,它涵盖了品牌每一个与受众接触点的设计,为品牌形象的构建提供了一个更宽阔、更立体的空间。因此,视觉识别设计已为品牌战略的重要手段和组成部分,它是展示品牌文化和传播品牌信息价值的最重要载体,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面对美学经济条件下的消费市场,品牌的视觉识别设计所要谋求的不再是“认识”而是“认知”、“认可”,在审美营销条件下,美学在设计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美学的作用提升了视觉识别设计的表现力、识别力,能够让品牌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与受众完全沟通交流,并因此最大限度的获得竞争力与传播力。构建一套完美有效的视觉识别系统已成为一个品牌增加附加值,并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近些年在我国,虽然视觉识别设计在社会实践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则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积极倡导在营销与传播中进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品牌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关系层面看,品牌与设计美学的相关理论是研究基础,视觉识别是研究对象,而设计美学是研究的视角。何为视觉识别设计美?视觉识别设计美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创造视觉识别设计的美,以及视觉识别设计美的如何应用?如何提高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在品牌塑造和传播信息价值方面的作用等等,是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必须研究的命题。绪论部分是对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并对相关概念作进一步解析和说明;第二章在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框架搭建上,着重从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构成、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属性及其美学价值方面进行阐述;第三章回溯了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主要梳理艺术风格流派对视觉识别设计的影响,视觉识别设计产生的历史渊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并分析了影响视觉识别设计发展的演进因素;第四章主要从视觉识别设计的审美基础要素入手,分别阐述了图形、色彩和文字等设计要素美以及规范美的表达;第五章着重探讨了视觉识别设计美学应用,概括总结出视觉识别设计审美的判断依据,提炼出原创与多维表现传达的个性美、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的整体美、持久性和多元文化呈现的时代美等三方面的创新观点,并列举设计案例进行具体论述和解读。结论与展望部分对本文研究所得的成果观点以及现实意义进行了总结,并对本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设想做出说明。本文是笔者基于自身20多年的设计实践积累与感悟出发,以视觉识别设计与美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全方位探究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的生成机制,提出具有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价值的命题。希望能为视觉识别设计找寻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为品牌形象建设及视觉识别设计带来新的思考。

宋炬[3](2013)在《近三十年来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国标志设计的宝库与源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传统图形应用在标志设计中的数量激增,涌现了大量优秀案例。本文通过搜集1981年-2010年30年中应用中国传统图形的优秀标志设计案例,试图从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出发,将搜集的标志案例分成七个类别:动物纹样、植物纹样、人物纹样、文字纹样、几何纹样、器物纹样和其它纹样。综合运用纵向性研究、定量研究和相关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搜集的案例制作成表格进行分析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图形是怎样应用于标志设计中,如题材的选用、标志图形与标志色彩的分析等,由此得出1981年-2010年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演变过程:传统图形应用于标志设计中的数量激增,其中运用题材最多的是文字纹样,其次是几何纹样和动物纹样,运用最少的是植物纹样;从对龙纹、凤纹等典型中国符号化的图形的应用,扩展到各种类型;从忠实于传统图形的形式、色彩到现在的百花齐放;从单一的标志应用到整个系统的应用;从手工设计标志到电脑技术的应用;从简洁、几何化和现代主义设计的设计到多种风格并存。希望本文能为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向立强[4](2014)在《基于篆刻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研究》文中认为篆刻艺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符号与审美意蕴。篆刻艺术不仅仅供人欣赏,而在现代标志设计的视野下,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对现代标志设计的创作和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与启示。以现代标志设计对文化内涵、本土设计语言与文化语言的需求为背景,通过设计符号学、图像学、实例分析等相统一的论证方法为手段,对融合篆刻艺术元素标志的形式层、表意层、解释层进行研究与探讨,来解答现代标志设计中如何融汇篆刻艺术形式美的元素,不断向探寻自己民族风格的独特表达形式转变,使标志设计在继承传统,进行创新中,更深层次地寻找到新的突破口。论文从理论上对篆刻艺术(印章)的发展历程、审美理念进行梳理,结合部分印章赏析作品,着重对篆刻艺术的字形、刀法、章法、意境色彩与边款等形式美的审美特征分别进行分析,确定篆刻艺术的审美范畴,并结合现代标志设计从审美理念、本质意义、符号意义、表现手法上揭示二者在形式和内容上融合的可行性。进而通过理论与标志设计实例相结合,分析篆刻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表现,并结合前文分析与研究,分别从“形、意”、神”三个意蕴层面进行剖析,得出鉴篆刻艺术对现代标志设计具有形式和内涵上的双重启示,即借“形”、延“意”、聚“神”。通过以上论述,从专业实践的角度思考,现代标志设计中篆刻艺术元素的融汇与表现,不仅可以为设计创作者在标志设计中的创新表现开拓新的思路,也是设计出以篆刻艺术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标志作品,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崔京涛[5](2013)在《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业标志设计成功案例为启示》文中指出传统文化元素是我国五千年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文明的体现,传统文化元素不仅仅影响了我国美术的发展,更对我国现代标志设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一点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有着更为深刻的体现。无论是传统图形还是传统色彩在现代标志设计中都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归纳法例证法从色彩和图形两个角度来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金融业标志设计,其意义在于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应用的成功案例,借鉴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中的价值和审美,启示和发展设计思维,从而打破传统的标志设计理念,力争使传统文化元素能更多的应用在其他行业的标志设计中。同时,从论文从价值角度论证了中国的标志设计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有将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的标志设计既有民族文化韵味,又具世界设计语言,最终打造中国特色的现代标志设计。论文共有三部分的内容:第一、传统文化元素的概述。这部分首先从文化引出传统文化,并阐述其概论。追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发展,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次,简单介绍现代标志设计的概念,举例并论证传统文化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成功应用,从而引出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结合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继承,更是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的一种升华。第二、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体现。此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展开论文重点的铺垫,主要分为三节。第一节介绍传统图形的渊源和发展,以传统的云纹、龙纹、古币、水纹、印章等图形为代表,阐述其内在的传统意义和视觉语言,并举例论证传统图形中的视觉语言对现代金融业标志的影响。第二节阐述传统五色,青、赤、黄、白、黑。提出我国传统色彩中的“五色审美观”以及其发展过程。从环境和文化角度论证传统五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传统五色观影响下的中国人思维中带有一种抽象性。第三节,主要为成功案例分析,列举目前比较成功的金融业标志成功案例,从图形和视觉创意以及用色上对其进行全面分析,指出传统文化元素能为现代标志设计提供的大量素材,倡导其他行业的标志设计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第三、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创作实践及价值。本章是论文的研究目的所在,通过对自身作品的创作和实践,分析和论证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价值,倡导各行业的标志设计多从传统文化中取材。把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标志设计相结合,打造中国民族特色的现代标志设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侯叶[6](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童薇[7](2014)在《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传统图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其造型异彩纷呈,给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可能性,利用中国传统图形设计出来的现代标志设计,不但会强化标志设计的象征意味,同时还能提升标志设计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使现代标志设计能够焕发出勃勃生机。本文以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的应用研究为中心论点。从中国传统图形与标志设计这两个概念入手,中国传统图形应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通俗内容和广博的人文精神,研究中国传统图形对现代标志设计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鉴于中国传统图形自身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将中国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当中去,从应用原则、处理手法、表现形式、应用优势四方面进行应用规律研究;其次是现代标志设计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借鉴与应用,对借鉴与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谈到了弘扬民族文化和开阔创新思维两方面,对借鉴与应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做了简单分析,并结合具体案例从动物造型、植物造型、人物造型来源方面分析了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最后是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个人设计实践,从设计构思、设计草图到设计完稿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贾锐[8](2014)在《浅析我国博物馆标志设计与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使得博物馆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提高自身形象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而以标志为核心的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是提高其形象的重要手段。博物馆标志的设计居于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核心地位,国内尚未开展关于博物馆标志的系统研究。同时,我国很多博物馆的视觉形象系统存在问题,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未形成理论。本篇论文以博物馆理论为基础,借鉴艺术设计学科的相关理论,着重探讨居博物馆视觉系统核心地位的博物馆标志。通过对50个国内博物馆标志和16个国外博物馆标志的分类、分析与对比研究,总结出我国博物馆标志设计要素在文字、图形、色彩三方面自身鲜明的特点,认为国内外博物馆标志在设计元素的应用上并没有大的差异,但是国外使用置入同构等手法值得我国同行借鉴,同时认为文化性是博物馆馆徽设计中要特别重视的原则。通过对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进行理论研究分析,指出我国博物馆视觉系统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论述从博物馆标志设计到视觉形象系统形成的详细过程,探讨了在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传播中新媒介尤其是网络的重要性。优秀博物馆标志和视觉形象系统可以提升博物馆的形象,从而使博物馆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

张文涛[9](2013)在《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文中研究表明标志设计,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的发展潮流中,越来越凸显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以集中、强烈、精炼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信息的传达,因此也被堪称为视觉传达中的“尖端作品”。在过去,强调功能第一、形式简化“少即是多”的设计理念下,很长一段时间,所设计出来的标志作品,由于无视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商业色彩浓厚,导致标志越来越同质化。大量由点、线、面构成的几何化标志,由于缺乏它们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内涵,也造成了人们视觉审美的乏味、疲惫和心理的抵触、排斥。不过,当后现代设计思潮兴起,特别是21世纪开始之后的标志设计越来越倾向于满足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在坚持图形符号功能性和信息传达有效性的同时,赋予作品以情趣和韵味。本文基于这一现象和趋势,以营造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为切入点,论述了在现代标志设计中对于注入情感因素、营造意境之美的重要作用。在现代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中,愈来愈注重精神愉悦,注重追求事物的内在美和意蕴。现代标志设计将客观物象的视觉表现与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志相融合,所形成的艺术情调和境界,通过人们的想象与联想,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愉悦。以此为起点,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进而分析了现代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引出意境与现代标志设计的联系,并对现代标志设计意境特征和意境表现进行分析研究,以美学、设计心理学、设计艺术学等研究方法为指导,结合国内外标志设计的经典案例,找寻现代标志设计营造意境过程中的规律与方法,同时也对我国标志设计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一些思考与展望。对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这一课题进行深刻地分析与探究具有重要的学科研究意义。因为,只有意境深远的现代标志设计作品才能够形成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引起人的情感共鸣,达到情感的慰藉与心灵的滋养,从而培养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符合“为人而设计”、“设计为人服务”的宗旨。本文希望通过对现代标志设计中意境之美的探究,使人们能够进一步地理解和认识中国意境理论对现代标志设计语言及思维的影响,让人们体会现代标志所蕴涵的艺术情趣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使现代标志真正能够成为人的情感符号。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10](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研究指明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二、中国现代标志设计浅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现代标志设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选题研究的意义
    三、 选题研究的现状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相关概念的厘定
    六、 对于研究资料的说明
第一章 中国古代标记设计的历史溯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标记意识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古代商业标记设计与视觉传达体系
        一、 古代商业标记的设计
        三、 古代商业活动中的标记视觉传达体系
    第三节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萌生
        一、 近代西方商标与中国传统商业标记的比较
        二、 “洋货”的渗透与近代中国商标、广告的萌生
        三、 商业文化背景下的图像传媒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时期中国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品牌视觉形象构建的外部环境逐渐成熟
        一、 近代商业城市的崛起和品牌传播媒介的发展
        二、 商标管理的法制化和广告行业的发展
        三、 民族工商业的勃兴与民族企业品牌意识的建立
    第二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初期
        二、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繁盛期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的衰败期
    第三节 民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分析
        一、 多样化的内容题材
        二、 中西融通背景下的多元设计风格
        三、 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形式分析
        四、 设计机构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商业美术改造
        一、 从月份牌画到新年画的改造
        二、 宣传画的创作与流行
    第二节 倍受抑制的广告业与产品品牌的缩减
        一、 广告业的衰退
        二、 品牌数量的缩减
    第三节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产品标志设计
        一、 产品标志设计的内容题材
        二、 产品标志设计的风格形式
        三、 代表性产品标志设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第一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恢复与探索
        一、 政策方针的革新、实施与社会经济的起飞
        二、 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复兴
    第二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发展与成长
        一、 稳定社会环境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浪潮
        二、 企业 CI 战略下的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三、 国内品牌形象构建的要素与问题
    第三节 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走向成熟
        一、 数字、信息时代的设计变革
        二、 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成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思考
    第一节 视觉文化演变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一、 视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释读
        二、 视觉文化的发展对审美需求的满足
        三、 视觉文化的繁盛对审美趋向的影响
        四、 视觉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审美趋向转变
    第二节 品牌形象的视觉化构建
        一、 商业社会中的视觉消费与品牌形象
        二、 品牌形象视觉化构建的必然性
    第三节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反思
        一、 对中国品牌文化的思考
        二、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发展历程的思考
        三、 对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影响力的归纳与思考
        四、 对国内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结论
征引书目
图片来源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附录
    附录一·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相关大事(1912——2012)
    附录二·民国至今中国品牌标志设计演变典型案例图汇
致谢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及意义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3 研究进路及方法
    1.4 概念辨析
        1.4.1 品牌形象
        1.4.2 视觉识别设计
        1.4.3 区别与联系
第2章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框架
    2.1 视觉识别设计美学构成
        2.1.1 学科归属及定义
        2.1.2 理论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3 历史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1.4 实践视觉识别设计美学
    2.2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属性
        2.2.1 信息传达的功能美
        2.2.2 感知效应的形式美
        2.2.3 媒介感官的体验美
    2.3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价值
        2.3.1 经营价值
        2.3.2 消费价值
        2.3.3 传播价值
第3章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与演进
    3.1 艺术流派与设计风格的变迁
        3.1.1 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3.1.2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3.1.3 纽约平面设计派
        3.1.4 后现代主义风格
    3.2 视觉识别设计的历史渊源
        3.2.1 欧美视觉识别设计史述
        3.2.2 日本CI设计模式的形成
        3.2.3 中国视觉识别设计历史与现状
    3.3 视觉识别设计的演进要素
        3.3.1 技术进步与媒介变革
        3.3.2 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
        3.3.3 风格与审美观念更迭
第4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基础要素
    4.1 视觉识别设计的开发
        4.1.1 视觉识别设计目的
        4.1.2 品牌形象与视觉识别构成
        4.1.3 设计概念的设定
    4.2 视觉识别设计的要素美
        4.2.1 图形的视觉语言美
        4.2.2 色彩的情感认知美
        4.2.3 文字的视觉表征美
    4.3 视觉识别设计的规范美
        4.3.1 形态缜密与多样美
        4.3.2 要素组合秩序之美
        4.3.3 标准化应用与管理
第5章 视觉识别设计审美判断基准
    5.1 原创性与多维表现传达个性美
        5.1.1 追求创新精神
        5.1.2 差异化的体现
        5.1.3 多维视觉表达
    5.2 系统性与灵活应用构筑整体美
        5.2.1 系统构成的整体性
        5.2.2 系统化思维与整体设计
        5.2.3 适用性的表达
        5.2.4 灵活应用与多样统一
    5.3 持久性与多元文化体现时代美
        5.3.1 时尚性与持久性
        5.3.2 设计提升与更新
        5.3.3 多元文化的交融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近三十年来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界定
        1.3.1 中国传统图形
        1.3.2 标志设计
        1.3.3 时间界定
        1.3.4 案例收集原则和来源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纵向性研究
        1.5.2 定量研究
        1.5.3 相关性研究
2 中国传统图形的概述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2.1 概述
        2.1.1 演变
        2.1.2 分类
        2.1.2.1 动物纹样
        2.1.2.2 植物纹样
        2.1.2.3 人物纹样
        2.1.2.4 文字纹样
        2.1.2.5 几何纹样
        2.1.2.6 器物纹样
        2.1.2.7 其它纹样
        2.1.3 形式规律
        2.1.3.1 变化与统一
        2.1.3.2 条理与反复
        2.1.3.3 均齐与均衡
        2.1.3.4 对称与呼应
        2.1.3.5 对比与调和
        2.1.3.6 比例与权衡
        2.1.3.7 节奏与韵律
    2.2 传统图形在设计中的应用
3 1981 年—1990 年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1 时代背景
    3.2 设计分析
        3.2.1 动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2.2 植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2.3 人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2.4 文字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2.5 几何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2.6 器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3.3 小结
4 1991 年—2000 年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1 时代背景
    4.2 设计分析
        4.2.1 动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2.2 植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2.3 人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2.4 文字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2.5 几何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2.6 器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2.7 其它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4.3 小结
5 2001 年—2010 年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1 时代背景
    5.2 设计分析
        5.2.1 动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2.2 植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2.3 人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2.4 文字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2.5 几何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2.6 器物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2.7 其它纹样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5.3 小结
6 1981 年—2010 年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演变比较
    6.1 动物纹样
    6.2 植物纹样
    6.3 人物纹样
    6.4 文字纹样
    6.5 几何纹样
    6.6 器物纹样
    6.7 其它纹样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一 1981-2010 年应用动物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附表二 1981-2010 年应用植物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附表三 1981-2010 年应用人物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附表四 1981-2010 年应用文字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附表五 1981-2010 年应用几何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附表六 1981-2010 年应用器物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附表七 1991-2010 年应用其它纹样的标志一览表
个人简介
致谢

(4)基于篆刻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1 国内
        1.2.2 国外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篆刻艺术概况
    2.1 篆刻艺术发展简述
    2.2 篆刻艺术的赏析
    2.3 篆刻艺术的审美理念
    2.4 篆刻艺术的形式美要素
        2.4.1 字形美
        2.4.2 刀法美
        2.4.3 章法美
        2.4.4 意境美
        2.4.5 色彩美
第三章 篆刻艺术与标志设计的共性
    3.1 中国标志的概述
        3.1.1 标志的概念与分类
        3.1.2 中国标志的起源与发展
        3.1.3 中国现代标志设计现状
    3.2 标志的审美特性
    3.3 篆刻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的相关性
        3.3.1 审美理念上的共性
        3.3.2 本质意义上的同源
        3.3.3 符号意义上的同一
        3.3.4 表现手法上的共处
第四章 篆刻艺术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1 文字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2 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2.1 单个图形的应用
        4.2.2 多个图形的应用
        4.2.3 图文结合的应用
    4.3 章法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4 意境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4.5 色彩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第五章 篆刻艺术与现代标志设计融合的启示
    5.1 “形”的借鉴与提取
    5.2 “意”的沿用和延伸
    5.3 “神”的凝聚与传承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业标志设计成功案例为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传统文化元素内涵
    2.1 传统文化元素
    2.2 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标志设计
第三章 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体现
    3.1 象征图形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视觉语言
    3.2 传统色彩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3.3 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第四章 传统文化元素在金融业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及价值
    4.1 御隆投资标志设计的创作与实践
    4.2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价值及发展空间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第四节 论述的思路和研究的内容
        一、论述的思路
        二、研究的内容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归纳法
        二、案例分析法
        三、实践探索法
    第六节 相关概念阐述
        一、中国传统图形
        二、标志设计
第二章 中国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规律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原则
        一、功能美与形式美的统一原则
        二、创新性的设计原则
        三、符合文化习俗的原则
    第二节 中国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处理手法
        一、简化
        二、延展
    第三节 中国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
        一、表象性
        二、象征性
    第四节 中国传统图形应用于现代标志设计的优势分析
        一、文化内涵
        二、思维方式
        三、视觉审美
第三章 现代标志设计对中国传统图形的借鉴与应用
    第一节 借鉴与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弘扬民族文化
        二、开阔创新思维
    第二节 借鉴与应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一、借鉴与应用的问题
        二、借鉴与应用的解决方法
    第三节 案例分析
        一、以动物造型为元素的标志设计
        二、以植物造型为元素的标志设计
        三、以人物造型为元素的标志设计
        四、小结
第四章 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个人设计实践
    第一节 宽维信息有限公司的标志设计
    第二节 飞信的改版标志设计
    第三节 比兹卡餐厅的标志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8)浅析我国博物馆标志设计与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论文背景、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标志设计
        二 博物馆标志设计
        三 视觉形象系统
    第四节 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及标志设计的重要性
第二章 博物馆标志设计浅析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标志分类
        一 标准字和馆徽的分类
        二 运用综合分类法将我国博物馆标志进行分类
    第二节 我国博物馆标志设计要素的特点
        一 多以名人题写的馆名为标准字的文字要素
        二 馆徽主要元素来源于三个方面的图形要素
        三 多选用红色系的色彩要素
    第三节 国内外博物馆标志设计特点比较
        一 设计元素的应用
        二 我国博物馆标志可以借鉴的特点
    第四节 我国博物馆标志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 博物馆馆徽的设计原则探讨
        二 问题与分析
    第五节 优秀博物馆标志实例
第三章 博物馆标志设计与视觉形象系统
    第一节 我国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分析
        一 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构建的原则
        二 我国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第二节 博物馆标志设计与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
        一 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构建的步骤
        二 从博物馆标志到视觉形象系统的形成
    第三节 博物馆标志设计与视觉形象系统的传播
        一 视觉传播五元素与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传播
        二 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的传播媒介
        三 博物馆标志对视觉形象系统传播的促进
    第四节 优秀博物馆视觉形象系统实例
        一 河南博物院
        二 莫斯科设计博物馆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9)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传统的意境理论
    第一节 意境理论的渊源、形成及发展
    第二节 意境与意象
    第三节 意境理论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发展
第二章 现代标志设计的趋势
    第一节 设计理论的多元化、民族化
    第二节 设计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第三节 凸显后现代主义风格,注重意境的营造
第三章 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特征
    第一节 境生象外
    第二节 情景交融
    第三节 气韵生动
    第四节 形神合一
第四章 现代标志设计的意境表现
    第一节 互动性意境表现
    第二节 趣味性意境表现
    第三节 个性化意境表现
第五章 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创构策略
    第一节 意境创构的思维
        一、 联想和想象
        二、 象罔
        三、 立象以尽意
        四、 得意忘象
    第二节 多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重构
        二、 游戏手法
        三、 笔墨韵律
        四、 动态效应
第六章 关于现代标志设计中创构意境之美的启示
    第一节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第二节 对设计师的个体诉求
        一、 爱的教育和情感的培养
        二、 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 知识储存能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 关注受众的审美心理和情感需求
    第三节 我国标志设计的现状与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0引言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1.1.2存在的问题
        1.1.3研究发展趋势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2热点研究方向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2存在的问题
        1.2.2.3总结与展望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1.3.1.1车身结构
        1.3.1.2声学包装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1.3.2.1制动抖动
        1.3.2.2制动颤振
        1.3.2.3制动尖叫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1.3.3.4降噪方法
        1.3.3.5问题与展望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1.4.1.1主动悬架技术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1.4.2.1主动悬置技术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2.1.1.2高效内燃机
        2.1.1.3新型传动方式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3重点研究方向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2.2存在的问题
        2.2.3重点研究方向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2.3.1.1动力电池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2存在的问题
        2.3.2.3热点研究方向
        2.3.2.4研究发展趋势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1.2重点研究方向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3研究发展趋势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3.2.1.3研究发展趋势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3.2.2.3研究发展趋势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3.2.3.1转向角传动比
        3.2.3.2转向路感模拟
        3.2.3.3诊断容错技术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3.3.1.4电动汽车研究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3.3.1.6参数测量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3.3.1.8其他方面
        3.3.2存在的问题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4.1.2.4存在的问题
        4.1.2.5展望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4.2.1.1点云聚类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4.2.1.3障碍物识别
        4.2.1.4障碍物跟踪
        4.2.1.5小结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4.2.2.1交通标志识别
        4.2.2.2车道线检测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4.2.2.4行人检测
        4.2.2.5车辆检测
        4.2.2.6总结与展望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3.2当前研究热点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4.3.3存在的问题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4.4.5.1路线图法
        4.4.5.2网格分解法
        4.4.5.3 Dijistra算法
        4.4.5.4 A*算法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4.5.1.5面临的挑战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4.5.2.3纵向速度控制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4.5.2.5节油驾驶控制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4.7.3.2存在的问题
        4.7.3.3热点研究方向
        4.7.3.4研究发展趋势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1.2存在的问题
        5.1.1.3重点研究方向
        5.1.1.4展望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2.2存在的问题
        5.1.2.3重点研究方向
        5.1.2.4展望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5.1.3.2存在的问题
        5.1.3.3重点研究方向
        5.1.3.4展望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5.2.2重点研究方向
        5.2.3展望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5.3.1概述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5.3.2.1被动安全技术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5.3.3研究热点
        5.3.3.1事故研究趋势
        5.3.3.2技术发展趋势
        5.3.4存在的问题
        5.3.5小结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5.4.2存在的问题
        5.4.3重点研究方向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5.5.2热点研究方向
        5.5.3存在的问题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6结语

四、中国现代标志设计浅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中国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孙绍君. 苏州大学, 2013(10)
  • [2]品牌视觉识别设计美学研究[D]. 刘绍勇. 吉林大学, 2020(08)
  • [3]近三十年来中国传统图形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演变研究[D]. 宋炬. 浙江农林大学, 2013(04)
  • [4]基于篆刻艺术的现代标志设计研究[D]. 向立强. 湖南工业大学, 2014(05)
  • [5]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业标志设计成功案例为启示[D]. 崔京涛. 延边大学, 2013(01)
  • [6]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7]中国传统图形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童薇.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8]浅析我国博物馆标志设计与视觉形象系统的构建[D]. 贾锐. 郑州大学, 2014(04)
  • [9]论现代标志设计中的意境之美[D]. 张文涛.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10]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标签:;  ;  ;  ;  ;  

中国现代标志设计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