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执政四年波兰经济回顾

团结执政四年波兰经济回顾

一、团结工会执政4年的波兰经济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董玲玲[1](2021)在《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共青团是共产党的后备军,它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共青团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共产党的未来发展前景。反之,共产党能否吸引越来越多的共青团成员加入到共产党当中,是衡量共产党的感召力、影响力、领导力的重要尺度。研究共青团的发展问题是研究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一个侧面。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的研究其实质是深化和拓展了对西欧共产党和欧洲共产主义问题的研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矛盾、冲突、运动发展的“前哨”,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已经成为观察各国政治发展的“显微镜”和“风向标”。从西方国家新社会运动以来,青年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运动发展的“主力军”,青年已经成为政治参与不容忽视的一支力量并持续发挥着特有的影响力。在金融危机后爆发的一系列激进抗议运动中(如西班牙“愤怒者”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法国“黄马甲”运动等),青年群体都广泛参与其中,并就与自身相关的问题(如青年失业问题、教育问题、性别平等问题等)提出自己的诉求。可以说,关注青年群体、重视青年问题、缓和青年矛盾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对于各国共产党来说,青年问题、青年运动、青年组织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当前国外共产党普遍面临严重的组织和发展困境,重要表现之一是党员人数持续下降、组织力量持续衰减且呈老龄化、碎片化趋势发展,以及共产党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青年的吸引力严重不足。这其中的原因不仅包括共产党自身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的不足,也包括作为“后备军”的共青团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无法在青年群体中产生广泛共鸣,难以吸引青年人加入共青团组织进而加入到共产党当中,为共产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新鲜血液”。这不仅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同时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反思的现实问题。本文的研究进路在于,从西欧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开端出发,结合百余年来西欧国际共产主义青年运动史上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主要理论流派等,选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与共产主义政党有着特殊关系的西欧共青团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在溯往历史、立足今朝和展望未来这三重意蕴上对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宏观把握。第一层面:溯往历史。既从宏观层面厘清了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发展的历史脉络,又从微观层面梳理了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葡萄牙共产主义青年、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塞浦路斯联合民主青年组织、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希腊共产主义青年、比利时共产主义行动委员会等数十个具体的共青团组织在现实层面的具体行动。第二层面:立足今朝。在理论层面剖析了西欧共青团组织的性质、指导思想、党团关系、组织基础、理论基础和中心任务等若干基本问题,具体阐释了西欧共青团组织关于青年问题的社会主义方案、对垄断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展望。在现实层面,提出西欧共青团组织正面临着组织的持续分化、政治地位边缘化和身份认同困境的三重实践困境,并明确了造成困境的三大根源正是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发展的空间受限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然处于低潮。第三层面:展望未来。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主义的复归、日益严峻的青年问题亟待解决以及持续爆发的青年抗议运动都昭示着西欧共青团组织并未“走向历史的博物馆”,而是出现了发展的新机遇。面对这种形势,西欧共青团组织应当继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政治身份定位、充分运用多元化宣传手段壮大自己,同时争取在青年运动中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

陈黎梅[2](2021)在《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文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和人类的永恒追求。列宁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俄国的革命实际尤其是建设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新主张和独到见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面对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遭遇人的发展不能满足社会发展之需的“瓶颈”,如何有效化解二者的矛盾是党和国家必须要回答和解决的问题。列宁作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人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诸多思考和实践具有开创性意义,为破解新时代我国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重要指导。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指列宁在俄国革命与建设时期,围绕着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解决,关于何为人的全面发展、为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观点。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时代的产物、是具体实践的迫切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之下,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组织掌控着经济生活,金融寡头逐渐掌控了国家的政治生活,人的异化、物化以及人的片面发展成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引起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这一时期的俄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俄国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通过暴力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打退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平息了国内反革命叛乱,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探索,但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俄国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整体低下都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在此国际国内背景下,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批判借鉴俄国民主主义者人的发展思想的基础上,从1893年至1923年期间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经历酝酿、萌芽、形成和成熟四个发展阶段后,形成了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主要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价值思想、内在意蕴思想、基本条件思想和实现路径思想四个方面构成。列宁从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发展和无产阶级政党三个维度出发阐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尺度,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以及此前一切社会形态的重要区别,就是确立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到社会主义能否在一国建成;无产阶级政党致力于本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最终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着特定的意蕴。列宁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不断发展着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人的“共产主义道德”“文化知识水平”和劳动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男女之间、各民族之间、工农之间、公职人员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交往关系得到平等发展的状态。列宁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必须具备相应条件,包括要“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要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旧式分工,解除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枷锁;开展“文化革命”,大力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基于条件分析,列宁结合俄国国情对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即肃清落后的“思想残余”,改造小农心理习惯,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大力发展国民教育,即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要优先保障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将国民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事业进行建设;将教育与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帮助人在劳动实践中提升个人的能力和素养。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价值思想、内在意蕴思想、基本条件思想和实现路径思想共同构成了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体系。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列宁结合时代形势以及俄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而丰富了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推进了俄国的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特定时代条件和列宁身体健康状况的限制,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在直接过渡时期列宁对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设定超前,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部分思想未能在俄国建设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因此,要将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俄国国情基础上进行考察和评价,才能更加客观和准确。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因而对今天正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启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事关社会主义能否在一国建成,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在衡量社会发展进程及水平时必须坚持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坚持生产力尺度和人的发展尺度的统一,始终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必须继续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途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新形势与新国情深刻认识和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同一个历史进程,因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须不断创造条件接力推进才可能最终实现。

吉秀华[3](2020)在《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萌芽于苏俄、盛行于二战后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人类制度文明史和政党制度史上的革命性创造,走出了一条共产党领导和执政、民主党派合作参政的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党制度之路,一度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带有“普遍性”的政治现象和一道美丽的风景。然而沧海桑田,在社会主义百年制度史和治理史的发展中,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发生了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命运和遭遇,一方面,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逆向和剧变早已云消烟灭,越南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也随着革新开放中的社会政治整合停下了脚步。另一方面,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新型政党制度则充满生机活力和显现出巨大的优势。人们不禁要问,多党合作制度在社会主义国家一度走红的背景和逻辑是什么,同一制度不同命运背后的深层原因和昭示是什么,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和明天,该如何从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兴衰成败的镜鉴中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质量和优势并转化为治理的最大效能?从学科学理来探求和回答这些问题是本文的目的和价值。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算起,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的实践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探索历程。在百年实践探索中,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指导下,主要建立了两种类型的政党制度:一种是共产党一党执政,一种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首先将多党合作的原则应用于社会主义政权建设,开创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之先河。二战胜利后,东欧和亚洲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民族道路的过程中,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由于各国共产党对于多党合作的理论认知和实践条件不同,导致这一制度发展呈现出巨大差异性。在东欧各国,多党合作数次发生分化和转折,从人民民主制度下多个国家的联合政府到斯大林模式下四个国家坚持共产党为绝对主导的多党合作,从艰难改革进程中的缓慢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末彻底转向西方的多党议会制,其历程之曲折,其教训之深刻世所罕见。在亚洲国家,越南和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越南的多党合作制度中途夭折,在苏东剧变的影响下,转向了共产党的一党执政体制,中国在风险考验中坚持了下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在逆境中创造性发展。回顾和比较不同社会主义国家走过的历史道路,总结这些国家多党合作的历史经验和成败得失,对于丰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建设、政权建设的理论宝库,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党合作制度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从政党政治的一般原理对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阐释,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原理和多党合作理论进行新的挖掘。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分析社会主义国家选择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客观性和必然性。通过对苏俄、东欧、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发展、演变以及转向的历史轨迹,从纵向比较的视角透视其各自流变的原因、阶段性特征;通过对不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横向比较,包括对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认知、制度主体、体制机制等比较,探寻社会主义多党合作制度的共性与个性、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在纵横比较中,对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实践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创造性发展的依据理路,在制度比较的优势中增强面向未来发展的制度自信。全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五章。导论部分详细论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概括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方法,介绍了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并对全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第一章从政党制度的相关概念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手,阐明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相关概念与范围,阐述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既遵循政党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有自身独特的发生逻辑和成长机理,为理解和观察这一制度提供理论依据。第二章从社会主义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国际因素的影响,各国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等方面梳理了多党合作制度得以确立的现实基础。世界历史条件和时代主题的变化成为多党合作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苏俄对于多党合作的创造性实践,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政治遗产。二战胜利后,苏联在周边国家及能力所及范围内所推行的“联合政府”政策,为多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联合政府进而发展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外部环境。经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阶级结构的特殊性构成了多党合作制度生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第三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梳理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在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发展与嬗变:一是20世纪初至20世纪20年代,苏俄首先建立了多党联合政权,对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多党合作进行了宝贵探索和丰富发展;二是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会主义由一国变为多国,多党合作制度在欧亚等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确立、发展及其遭遇挫折;三是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创新发展。第四章主要以东欧和亚洲国家为例,具体比较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论认知、制度主体和实践机制。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民族特性、阶级力量对比以及国内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等具体国情差异决定了这一制度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特点。通过比较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新型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逻辑,同时也解释了相似的制度、不同的命运背后的多重复杂成因。第五章分析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不同命运、成败得失背后的原因、经验教训以及对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未来发展的现实启示。总结经验,审视当下,面向未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只有置身现代化、民主化发展的大潮,正确处理继承性与创新性、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关系,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借鉴人类制度文明成果,才能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一切旧式政党制度,引领世界政党政治发展。通过上述研究,本文主要论述和阐明了以下几个核心观点:1.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党制度类型,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根源于旧式政党必然让位于新型政党的历史发展逻辑,发展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政权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作为民主政治的一种具体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回答和讨论的是政党在一定的政治系统中,在获得、参与、执掌国家政权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与其他政治要素相互作用的关系与模式。尤其是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与国家政权、其他政党以及社会的关系。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是这一制度的典型特征,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及其与其他政党的关系是这一制度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民主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来源。2.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因其质的规定性必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具体到每个民族国家的实践又一定会打上自己民族的烙印。多党合作制度在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制度形态和运行机制,这些生动而具体的特点恰恰揭示出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价值本源性与形式多样性、普遍性与民族性、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发展逻辑。多党合作制度以自身独特的组织形式、价值指向和活动内容,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政党制度的类型和内容,为探索人类政治文明多样性道路作出了贡献。3.从苏俄首开先河到在多个社会主义国家落地生根,从探索社会主义民族道路的生动实践到千篇一律的斯大林模式,从改革中的艰难前行到最终遭遇重大挫折,多个国家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多党合作制度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迥然不同的命运和归宿,留给后人深刻的经验教训:一是立足国情,坚持独立自主,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二是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三是正确处理与民主政党的关系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四是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是衡量多党合作制度的首要标准。违背这些规律,多党合作制度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覆亡的命运,遵循这些规律,多党合作制度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命力。4.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责任担当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在逆境中创造性发展,用事实证明,不是多党合作不适合“社会主义”,而是这一制度在多大程度上适应了所在国家的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必须坚持中国特色与政党政治文明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坚持价值形态与制度成效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创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张兰[4](2020)在《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1981-1983)》文中研究表明自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以来,美苏冷战由“相对缓和”进入到“暖战”对抗升级的新阶段。1981年1月20日,罗纳德·里根就任美国第40届总统。里根在第一任期内,先后签署了《国家安全第66号指令》及《第75号指令》,全面调整美国对苏政策,由“围堵”改为“直接对抗”,实行积极的“推回战略”。1981-1983年间,“波兰危机”揭开了里根政府对苏强硬政策的序幕。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波兰戒严”后,美国积极介入,发表了《制裁行动声明》;随后,里根出访欧洲,协调美欧立场,发表《威斯敏斯特演讲》,鼓吹对苏联发动意识形态领域的“十字军征伐”。在经济上,美国扩大了对苏联的粮食禁运,严格管控对苏能源技术及设备出口,减少苏联获取高新技术的机会,打击苏联的经济。在军事上,里根政府大幅增加了美国军费开支,大力推动军事科技更新,迫使苏联将更多的经济资源用于军备竞赛,试图拖垮苏联。在地区安全上,里根政府采取了“有限推回战略”,直接对抗苏联的扩张,并以各类“隐蔽手段”支持并援助阿富汗的反苏游击队、波兰的团结工会等全球的反苏势力。里根政府对苏联外交政策的调整,根本受制于国际冷战格局的演变。苏联虽然经过了1970年代的较快经济发展,逐渐拉近了与美国的实力差距,但是,在美苏冷战较量中,美国仍然拥有综合国力的优势。更重要的是,随着中美建交、中美苏大三角战略关系的形成,为美国的“推回战略”的实施铺平了道路。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及其在全球的扩张,严重威胁了美国的霸权及战略优势,这加速了美国对苏强硬政策的转变。美欧关系的改善,以美英为主的美欧政策协调,为里根政府的对苏强硬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工具支持。里根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使美国经济走出了滞胀的泥潭,这为美国的对苏强硬政策提供的有力的战略支撑和坚实的战略基础。“里根主义”奉行实力至上,强调“以实力求和平”,里根作为在政治立场上的坚定保守派,其顽固的反苏反共政治理念,使里根倾向于选择强硬地与苏联直接对抗。换言之,里根的政治及外交理念推动着美国对苏强硬政策的实施。除此之外,当时美国国内“新保守主义思潮”、共和党掌控国会参议院,总统选举的政治操作,以及苏联方面的应对措施共同促成了里根政府的对苏政策调整。里根政府对苏强硬政策的实施,推动了美苏国际冷战的升级。由此,美苏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进入了竞争激化的最后阶段。其政策影响深远,一方面,苏联的战略进攻态势受到了阻滞;另一方面,加剧了全球紧张局势。里根政府的对苏政策加码大大加重了苏联的战略负担,这成为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诱因。同时,美国也为此付出了重大代价。正因如此,值得指出的是,里根政府在第二任期内,在经历了最初的与苏联强硬对抗之后,逐渐将其对苏政策修正为以和平演变为主的相对缓和的政策。1981-1983年间美苏战略调整与竞争是典型的大国博弈,其经验教训对中国大国外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徐磊[5](2020)在《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研究 ——以波兰危机为例(1979-1983)》文中提出文章第一部分对英国二战后的波兰政策作了回溯性梳理。冷战时期,英国对波兰政策是其对东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简要分析丘吉尔、麦克米伦等时期英国涉及波兰经济、政治方面的国内与国外决策,揭示其演变过程;其次,1979年撤切尔夫人上台后,根据波兰国内局势,英国政府内部对波兰进行评估,以卡灵顿勋爵为代表的外交部重提“区别对待政策”,试图以此指导80年代英国对波兰的整体外交,其主要目的在于削弱苏联对波兰及东欧地区的控制。文章第二部分首先简要梳理波兰危机爆发的经过,其次,分析苏联方面在波兰危机爆发后在经济与军事上对波兰政府的施压行为,如舆论施压以及实行军演等。随后,分析苏联相关举措给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政策调整造成的影响。最后,英国政府财政部与外交部就是否给予波兰经济支援展开争论,并确定支援政策。同时,面对苏联可能的军事干预,英方也准备了预案。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梳理分析了波兰军管之后,美国里根政府对波兰实行全面经济制裁,并敦促其大西洋同盟伙伴进行相应制裁,这些举措对撒切尔夫人政府前期对波政策造成较大冲击。其次,由于波兰国内局势变化以及里根政府的施压,加之政府层面、机构决策和个人因素影响,英国考虑再度调整对波政策。最后,撒切尔夫人政府确定了给予波兰团结工会经济支持,同时对波兰政府进行经济制裁的政策。但是在经济制裁的具体细节,尤其是在西伯利亚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问题上,英国与美国存在较大分歧。文章第四部分首先简要交代了“军管”结束后波兰国内的相关局势,随后重点评析了撤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当时国内局势再次评估的内容,指出其成为危机结束后英国对波政策重新制定的参考标准。文章最后评价与总结了波兰危机爆发以来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政策成效、得失与特点。

张婵[6](2020)在《美国-梵蒂冈“神圣同盟”与团结工会(1979-1989)》文中指出冷战后期,原本属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波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脱胎于危机之中的波兰团结工会最终取代了统一工人党政府,之后波兰社会性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场波兰的变革之中,除波兰本身的原因之外,美国所代表的西方因素与梵蒂冈所代表的政治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错综复杂的两者之间的联合与互动推动了东欧剧变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在美国与梵蒂冈的联手与波兰团结工会联系改变波兰政权的过程当中,两者将政治与宗教相结合,利用波兰天主教的天主教特性,采取物资、资金、电台以及报纸思想宣传等方式资助波兰团结工会,破坏当局统一工人党的政权稳定性,推动波兰的变革。以达到美国破坏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夺取与苏联争霸当中的胜利目的,也为了达到梵蒂冈宣传信仰自由,增加宗教权威的目的。尽管美国与梵蒂冈相联合,两者之间还是存在众多分歧,合作的过程当中摩擦不断。两者的联合只是由于在改变波兰现状这个基本目的上的一致,这个称为“神圣同盟”的联手即非稳固的同盟也没有过于神圣的光环。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剧变之中,美国、梵蒂冈和波兰形成了一个三角关系,三角关系的触点是脱胎于波兰危机之中的团结工会。这是典型的境外势力渗入国家内部作用于国家政权改变的例子,在国际交流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现代国际社会,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宗教上都有着借鉴的意义。社会主义波兰之所以爆发社会危机,主要是由于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之后照搬了苏联的模式,过于僵化的模仿导致国家路线不符合波兰的情况。没有及时变通的同时无法满足波兰人民想要提高生活条件的需求,社会危机自然而然地爆发了。加上政府没有处理好与波兰本土教会的关系,对于波兰这样一个天主教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分析波兰团结工会事件以及美国和梵蒂冈联手在这个事件中的作用在于探究波兰从社会主义阵营中脱离出来的原因,分析境外的势力对于国家变革的影响,思考政治与宗教的特殊联合关系。这对更加多元、复杂的现代国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原婕菲[7](2019)在《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任何国家的国家形象构建和呈现都受到国际局势大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对20世纪中德关系进行了历史学的回顾,主要针对中德关系中的主要问题和两国形象问题进行了叙述和分析,找到了新时期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根源。在此基础之上,作者利用中文报刊和德文报刊资料、中德关系历史资料,以及调查问卷和访谈等形式,详细分析了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特别是对中国眼中的德国形象和德国眼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对比分析,打开了“两国互视”研究的全新视角。首先,本文提出了“互视”这一新概念。互视,即不同主体通过不同媒介、方式进行相互了解与认识,从而得到基于各自所获信息的稳定的认知。除了一国国家形象自身的发展演变,国家间互视不平衡是制约一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中国与德国的两国互视情况从很大程度上来说反应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是中西方国家形象互视的典型案例。但因为语言、文化等原因的制约,有关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研究数量较少,较缺乏深度,本论文以“两国互视”的新视角研究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和中德关系,并对中国形象的构建和提升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其次,本文回溯了中德两国互视的历史和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看出,中德两国互视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贯穿整个历史过程的基调是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强大,西方媒体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发声进行包围和封堵,国际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国际舆论形势始终处于西强中弱的态势,新中国的发展长期被外界扭曲和误解。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许多国家发生政变,顷刻间,世界格局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事件的爆发使得80年代“理想化”的互视认知遭受冲击而不复存在。90年代,以美国媒体为主的西方对华报道均以负面为主,西方主流媒体构建了一个威胁西方安全的负面中国形象。中国成为了西方媒体视角下践踏人权的“警察国家”,未来挑起核战争的极端民族主义国家。并且,西方媒体制造了一系列有关计划生育、不同政见、民族自决等问题的负面舆论,强化与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分歧,宣扬“中国威胁论”。总的来说,中西方互视不平衡的特点是在各大西方主流媒体中,中国形象都多多少少的遭遇了妖魔化,西方站在极其防备和不公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再次,在概念界定和历史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详细的研究了中国视角下的德国形象和德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特别着重研究了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互视认知问题。主流媒体包含报纸、期刊、电视、广播等,是一个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利用了《环球时报》、《参考消息》作为研究中国的德国形象的材料,《南德意志报》、《焦点》作为研究德国的中国形象的材料,并结合作者在德国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对两国互视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分专题描绘出了两国互视认知的景象,为接下来进行两国互视比较研究作好了铺垫,打好了基础。最后,本文的第四章对中德两国互视进行了比较,对互视不平衡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提出了改变不平衡现状的对策和建议。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用他们的意识形态框架来衡量中国的问题,并得出他们心目中合理的结论。中国国家形象虽然起着变化,逐渐向好发展,但近30年来未有明显转变,总体呈负面的不平衡的状态,即中国对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认识较为正面,德国对中国的认识较为负面,这两种认识之间的差距很大。这种不平衡状态导致中国产生崇洋媚外、丧失国际话语权、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提升缓慢。中国国家形象是建立在中国国情基础上的,而西方主流媒体普遍对中国国情缺乏真正的了解。21世纪以来,国际环境和中国自身都处于重要的变化时期,并且这个时期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塑造和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绝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成功在北京举行;2010年,世博会成功在上海举行,诸如此类突出的外交事件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形象在国际上的更新。中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国家,中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性质和原则立场并未改变,同时,中国的形象在2008年之后通过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充分地展示在了国际社会面前。中国应把握好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夺回塑造中国形象的国际话语权。近年来,中国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越来越重视,以一种开放的、自信的、现代化的姿态构建出了许多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并对陈旧的、单一的、神秘的敌对形象进行改造和反击,一个具有时代感和新气象的中国形象正如一轮初升的太阳,冉冉升起。

陈雪梅[8](2019)在《东欧国家民主转型与巩固的制度选择 ——对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较分析》文中认为在第三波民主化转型中,不同国家的制度选择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大部分新兴民主国家选择了总统制,而其他国家选择了议会制或半总统制。在东欧国家民主转型与巩固期间,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有不同的制度选择:波兰在转型时更偏向强势总统,之后通过“小宪法”和1997年宪法削减总统权力,制度设计向议会制转变;匈牙利一直坚持实行纯粹的多党议会制度,顺利完成了民主转型与巩固;捷克与斯洛伐克在分裂建国时都采用议会制,之后斯洛伐克在1999年、捷克在2012年相继采用总统直选制度,进入了半总统制时代。为什么东欧国家在民主转型与巩固时期的制度选择存在分歧?借用比较历史分析方法对具有相似地域特征和历史政治背景的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制度选择进行分析。从纵向时间角度来看,对制度选择的分析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民主转型前的制度背景(1989年之前),民主转型时期的制度选择(1989-1993年)和民主巩固时期的制度演化(1993以后)。从横向角度来看,社会历史土壤和政党及政治精英的制度选择两方面影响着一国的制度选择。民主转型前的社会历史土壤,涵盖历史政治遗产、经济改革、宗教传统和政治文化、国际环境影响等四个因素。政党与政治精英的抉择,需要从选择偏好、力量对比、政治行动与妥协等角度对政治行动者的抉择进行考察。新制度主义理论为制度选择的原因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随着多种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边界淡化,融合多种流派的多维度分析,能够为政治行动者的制度选择提供更充分的解释。其中,将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和社会学制度主义理论应用于分析历史、经济、社会及国际等因素对制度选择的影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可以为分析政治行动者的具体制度选择行为提供理论基础。本文的理论假设是政党及政治精英是基于理性的自利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者,在政治选择过程中存在某些偏好,而基于偏好的政治行动者们的互动,对于政治产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波兰、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制度选择与制度演化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促成制度选择的因素是复杂的。其中,参与制度选择的政党与政治精英基于自利理性计算而进行的博弈与妥协,是影响制度选择的直接因素。社会历史土壤也扮演着重要的背景角色,制约和影响着政治行动者们的抉择。在民主转型过程中,波兰深受本国宗教和政治文化因素影响,前民主时期的历史遗产为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制度选择提供了路径依赖的可能。在民主巩固时期,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制度演化源于制度设计和实践的不足,直接因素是政党及政治精英的制度选择倾向与政治行动。因此,制度的建构与变革需要审慎对待,一国的制度选择需要符合本国国情并适应时代变化。

王轲[9](201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文中提出民主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共通价值目标,人类文明在砥砺向前的进程中以政治文明作为其核心要素。人类自古希腊开始就从多重视角致力于将民主的涵义做一个精准的解读,然而民主的内核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人民的政权、多数人的统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民主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在漫长的社会政治实践中,选举民主自站上西方民主政治舞台之日起,就迅速融入规模庞大、事务繁杂的现代国家。在实际运行进程中,选举民主逐步暴露出天然劣势,注重民主准入步骤却忽略民主决策进程,施政方略的周期性更迭耗费了高昂的社会运转成本,倾轧式选战放大了国内族群、社会及文化方面的问题。协商民主在批判选举民主弊端的基础上复兴,政党协商因其聚合功效更处于显要位置。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民主政治理论,扬弃了人类社会一切政治文明成果,吸收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经验,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列宁在领导俄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付诸实践,开了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协商的先河,东欧地区四个国家也对政党协商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无产阶级政党认识视角的单一性并且未能处理好同其他党派关系,原苏东地区国家的政党协商以失败告终。政党协商在中国的生根、生存、生长,植根于中国历史任务、革命实际和建设发展的现实要求,是中国共产党回应中国人民呼声而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本文首先简析了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协商的发展,概述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回顾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随后,本文从理论、文化、制度、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进行深入探讨,展现出其理论的生命力和实践的独创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其鲜明特色、独特优势和时代价值得以充分呈现,助力国家在国际范围内民主话语权竞争中把握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对国内外政治生态环境的变化,既有积极利好的发展机遇,也有不可回避的困境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在新时代的发展,回应“中国梦”内蕴的现代民主要义。相较于西方政治斗争的“乱”,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治”意义非凡。执政党和参政党相向而行、良性互动的协商合作关系,为世界政党政治的丰富和拓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秦刚[10](2017)在《刘少奇党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提出作为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的杰出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刘少奇在不同理论维度上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进行了卓越的思考,撰写了大量的理论着作,形成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又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党建思想。刘少奇从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属性的描述和要求出发,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修养理论进行创造性改造,提出了以无产阶级党性锻造和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修养论;第一次科学阐明毛泽东思想的定义,系统论述其主要内容,并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实践土壤、斗争策略、表达形式等角度,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乃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晶,同时也通过党章的形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的指导思想中的一元指导地位;以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坚决同党内错误思想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形成了丰富的党内斗争思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党的工作重心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情况下,刘少奇就如何进一步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党建设思想。刘少奇党建思想不仅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无论是在指导工人运动,还是在领导党的白区斗争,亦或在推进解放战争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始终保持清醒的理论和实践自觉;坚持和贯彻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矛盾观有着深刻的理论认知,并以这一矛盾观为基础,提出党的白区工作和实践策略的具体辩证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向和诉求,始终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对于理论的基源性和优越性,把实事求是作为党性的一个重要尺度,强调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刘少奇党建思想中还体现出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的理论旨趣,以及通俗化、大众化语言风格。刘少奇建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其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历史意义,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这些思想仍然显示着巨大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

二、团结工会执政4年的波兰经济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团结工会执政4年的波兰经济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主要概况
    2.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关系理析
        2.1.1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青年运动的关系
        2.1.2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其他青年组织的关系
        2.1.3 西欧共青团组织与共产党的关系
    2.2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历史发展脉络
        2.2.1 20 世纪初苏俄影响下建立的早期共产主义青年组织
        2.2.2 二战爆发后西欧共青团的发展壮大与世界民主青年联盟的建立
        2.2.3 20世纪60年代“五月风暴”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由盛转衰
        2.2.4 苏东剧变后西欧共青团组织的重建与转型
        2.2.5 欧洲共产主义青年组织区域联合的新动向
第3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本原则及主要代表组织
    3.1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基本原则
        3.1.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思想
        3.1.2 坚持各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独立的组织地位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3.1.3 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培养未来的共产党员
    3.2 西欧共青团的主要代表性组织
        3.2.1 英国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2 法国青年共产主义者运动
        3.2.3 西班牙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4 意大利共产主义青年联盟
        3.2.5 希腊共产主义青年
第4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探索
    4.1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青年问题的认识
        4.1.1 青年问题的具体表现
        4.1.2 青年问题产生的制度性根源
        4.1.3 青年问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4.2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思考
        4.2.1 当代资本主义陷入持续的衰退与危机
        4.2.2 新自由主义模式的危机
        4.2.3 对冷战后欧盟和北约的资本主义经济军事一体化实质的新认识
    4.3 西欧共青团组织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认识
        4.3.1 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根源的剖析
        4.3.2 对实现社会主义不同道路的分析
        4.3.3 对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方案的探析
第5章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及未来前景
    5.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所面临困境的主要表现
        5.1.1 组织的持续分化及其碎片化发展
        5.1.2 政治力量衰减及其地位的边缘化
        5.1.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分野及特色不足
        5.1.4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身份认同困境
    5.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源
        5.2.1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整体上仍处于低潮
        5.2.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基础薄弱
        5.2.3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空间受限
    5.3 西欧共青团组织的发展前景
        5.3.1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机遇
        5.3.2 西欧共青团组织发展的新策略
        5.3.3 西欧共青团组织在左翼阵营中的新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西欧共青团及其他政党组织中外文对照
附录二 当代世界共产党党章党纲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
附录三 西欧共青团章程纲领选编选译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2)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渊源
    一、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发展阶段
        (二)俄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
    二、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二)俄国民主主义者人的发展思想
第二章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探索历程
    一、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酝酿阶段(1893—1903 年)
        (一)批判沙皇专制制度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二)基于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考察人的发展问题
        (三)在与民粹派的论战中酝酿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二、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萌芽阶段(1903—1917 年)
        (一)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自由的全面发展”写入第一党纲
        (二)宣传阐释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三)在革命斗争中初步阐释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三、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形成阶段(1917—1919 年)
        (一)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写入第二党纲
        (二)建立统一劳动学校制度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
        (三)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地方苏维埃国民教育局
        (四)确立“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成员”的国民教育任务
    四、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成熟阶段(1919—1923 年)
        (一)成立扫盲专门机构“全俄扫除文盲非常委员会”
        (二)在批判“左派”幼稚病中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三)在“政治遗嘱”中提出进行“文化革命”的主张
第三章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维价值思想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尺度
        (二)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高目标
        (一)社会主义的发展受制于人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全面发展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远大理想
        (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
第四章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意蕴思想
    一、充分满足不断发展着的人的需要
        (一)充分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满足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
    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一)提升人的共产主义道德素质
        (二)提高人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水平
        (三)全面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三、平等发展人的交往关系
        (一)实现男女地位平等
        (二)保证所有民族一律平等
        (三)消灭工农之间的阶级差别
        (四)国家公职人员是社会公仆
第五章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思想
    一、“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
        (一)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实现全国电气化
        (三)学会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
        (四)必须“同私人资本进行竞赛”
    二、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旧式分工
        (一)“废除任何生产资料私有制”
        (二)消灭旧式的人与人之间的分工
    三、开展“文化革命”
        (一)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文化
        (二)建设无产阶级的文化
        (三)完成文化任务“千万不能急躁冒进”
第六章 列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思想
    一、改造落后的思想残余及心理习惯
        (一)清除“守旧、无知和不信任等思想残余”
        (二)改造落后的心理和习惯
    二、大力发展国民教育
        (一)节省经费“用以发展国民识字教育”
        (二)提高国民教师的地位
        (三)确立符合实际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内容
    三、“教育和社会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一)一切人都应受教育和参加生产劳动
        (二)实现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大力开展“综合技术教育”
第七章 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贡献与当代启示
    一、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丰富了列宁主义的内容
        (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三)推进了俄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
        (四)为其它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
    二、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人的全面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
        (二)坚持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尺度与人的尺度的辩证统一
        (三)结合新形势推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紧密结合
        (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主要科研活动及成果

(3)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相关概念与理论渊源
    一、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相关概念
        (一) 政党制度的概念、类型与影响因素
        (二) 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与特征
        (三)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概念与范围
    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的政党与政党关系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第二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时代背景
        (一)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时代方位
        (二) 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历史任务
    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大国因素
        (一) 苏俄多党合作的示范效应和历史遗产
        (二) 战后苏联“联合政府”外交政策的推行
    三、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二)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政治基础
        (三) 多党合作制度建立的社会基础
第三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演进与实践发展
    一、多党合作在苏俄的试验与终结
        (一) 多党合作在苏俄的试验
        (二) 多党合作在苏俄的终结
        (三) 多党合作在苏俄终结的原因
    二、多党合作制度在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与发展
        (一) 多党合作制度在东欧的确立、发展与嬗变
        (二) 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和发展
        (三) 多党合作制度在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演进
    三、多党合作制度在中国的创造性发展
        (一) 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
        (二) 中国共产党对多党合作的实践创造
第四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比较
    一、多党合作制度确立的社会历史条件比较
        (一) 革命道路和方式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影响
        (二) 政治文化传统对多党合作制度的影响
    二、多党合作制度的理论认知比较
        (一) 多党合作与无产阶级专政的认知比较
        (二) 多党合作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认知比较
    三、多党合作制度的主体比较
        (一) 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程度和力量对比
        (二) 民主党派的性质特点和力量对比
    四、多党合作制度的运行机制比较
        (一) 领导机制比较
        (二) 合作机制比较
        (三) 协商机制比较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经验教训与现实思考
    一、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经验教训
        (一) 立足国情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 坚持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 正确处理与民主政党的关系是多党合作制度存在和发展的关键要素
        (四) 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是衡量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标准
    二、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现实思考
        (一) 坚持中国特色与政党政治文明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现代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 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民主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促进民主发展
        (三) 坚持价值形态与制度成效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四) 坚持制度自信与全面深化改革相统一,以多党合作制度创新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课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1981-198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卡特政府对苏政策遗产
    第一节 卡特“新世界秩序”的失败
    第二节 苏联入侵阿富汗与对苏“新遏制”
第二章 里根上台与美苏摩擦升级
    第一节 粮食禁运问题的扩大
    第二节 限制性战略武器谈判的破产
    第三节 波兰戒严与美国的制裁
    第四节 1982 年里根的欧洲之行与美欧协调
第三章 黑格辞职与美国对苏的“新强硬政策”
    第一节 《国家安全第32号指令》与美国对苏新战略
    第二节 军备扩充与新一轮军备竞赛
    第三节 能源管控与经济技术战
    第四节 谈判与武力相结合的阿富汗政策
第四章 勃列日涅夫去世与美国对苏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 安德罗波夫上台与苏联外交政策转变
    第二节 《国家安全第75号指令》与美国对苏政策走向
第五章 1981-1983 年美国对苏政策调整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国际冷战格局中美苏力量对比
    第二节 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的催化
    第三节 美国国内诸因素分析
    第四节 苏联国内诸因素分析
第六章 1981-1983 年美国对苏联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一节 推动了国际冷战局势的升级
    第二节 阻滞了苏联的战略进攻
    第三节 加剧了第三世界的动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研究 ——以波兰危机为例(1979-198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本文创新点与重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研究难点和重点
第一章 英国政府对波兰政策的背景
    一、二战后英国政府对波兰政策回溯(1945-1979)
        (一) 战后初期英国对波兰政策
        (二) 波兰公投后英国对波政策调整
        (三) 波兹南事件与英国的政策调整
    二、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对波兰局势的评估(1979-1980)
        (一) 波兰经济陷入颓势—70年代“高速发展战略”的失败
        (二) 英国政府对波局势评估—卡灵顿勋爵重申对波“区别对待”政策
第二章 波兰危机的爆发与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的调整(1980.8-1981.12)
    一、苏联对波兰危机的反应及对撒切尔夫人政府的冲击
        (一) 危机爆发与团结工会的成立
        (二) 苏联对危机爆发的应对:舆论攻势与军事演习
        (三) 苏联干预给撒切尔夫人对波政策调整带来的冲击
    二、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危机的反应与对策
        (一) 危机爆发与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危机的反应
        (二) 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援助政策的制定:外交部与财政部的相互妥协
第三章 波兰进入“军管时期”与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的再调整(1981.12-1982.12)
    一、里根政府对波兰实行制裁及对撒切尔夫人政府的影响
        (一) 戒严令的实施:波兰局势急转直下
        (二) 里根政府对波兰实行全面经济制裁:以经济制裁换取政治妥协
        (三) 里根全面经济制裁措施的实施与英国等北约同盟国的分歧
    二、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的再调整
        (一) 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戒严令实施后波兰局势的相关评估
        (二) 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实行经济“制裁”
第四章 波兰危机期间撤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的有效性评估与反思
    一、波兰危机期间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的政策评估
        (一) 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的政策目标
        (二) 具体实施及具体效果
    二、英国对波兰政策的特点
        (一) 区别对待政策的典型案例
        (二) 冷战思维与实用主义思维相互贯穿
参考文献
致谢

(6)美国-梵蒂冈“神圣同盟”与团结工会(1979-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由来及其研究意义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波兰危机的研究
        二、美国、梵蒂冈与波兰三者关系研究
        三、研究现状
    第三节 文章框架结构
第一章 美国与团结工会
    第一节 团结工会与波兰军管
        一、民众运动与团结工会的诞生
        二、团结工会派系分裂与波兰军管
    第二节 美国与团结工会
        一、美国对波兰态度的转变
        二、美国与波兰团结工会关系的演变
第二章 梵蒂冈与团结工会
    第一节 梵蒂冈、波兰本土教会与波兰社会的“三角”关系
        一、波兰的天主教渊源
        二、波兰本土教会、团结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第二节 波兰教皇约翰·保罗二世与团结工会
        一、约翰·保罗二世与“新东方政策”
        二、约翰·保罗二世与团结工会的接触
第三章 美国与梵蒂冈的同盟之路
    第一节 美国与梵蒂冈的早期接触
        一、美国与梵蒂冈的利益靠近
        二、美国与梵蒂冈“神圣同盟”的建立
    第二节 美国-梵蒂冈“同盟”背后的利益与分歧
        一、美国与梵蒂冈的分歧所在
        二、“同盟”背后的真正考虑
第四章 团结工会的支持者与波兰剧变
    第一节 团结工会与背后的“神圣同盟”的关系
        一、“神圣同盟”对团结工会的支持
        二、对团结工会援助的模式总结
    第二节 波兰剧变中的团结工会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综述
        一、有关中德关系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二、有关国家形象的概念界定和研究现状
        三、媒体视域下的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四、国家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路径
        一、研究思路和框架
        二、新概念引入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和难点
第一章 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溯源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德关系
        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德关系
        二、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德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德关系
        四、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经济关系
        五、新中国成立前的中德文化交流
        六、中德国家形象的民间互视历史
    第二节 1949年至1990年的中德关系与两国互视
        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方针
        二、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回溯
        三、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回溯
第二章 中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德国形象
    第一节 中国主流媒体涉德报道的量化分析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涉德报道的数量变化
        三、涉德报道的议题分布
        四、涉德报道的态度倾向性
    第二节 中国主流媒体中涉德报道的内容分析
        一、德国的政治形象
        二、德国的经济形象
        三、德国的社会形象
        四、德国的文化形象
    第三节 中国主流媒体镜像中的德国国家形象
        一、中国的德国形象构建方式
        二、中国主流媒体构建德国形象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德国主流媒体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
    第一节 《南德意志报》中的中国国家形象数据分析
        一、材料选择
        二、《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总量分析
        三、《南德意志报》中国报道的倾向性分析
    第二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政治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共产党形象
        二、德国的中国大国关系形象
        三、德国眼中的台湾问题
    第三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中国经济形象
        一、德国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二、德国眼中的“一带一路”
        三、德国眼中的中国海外投资
        四、德国眼中的中国环境问题
    第四节 德国主流媒体视阈下的中国人权形象
        一、德国眼中的中国新闻及言论自由
        二、德国眼中的西藏问题
        三、令德国不解的其他中国人权问题
第四章 中德两国国家形象的互视比较
    第一节 德国民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一、德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调查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中国形象分析
    第二节 中德形象的比较
        一、跨文化沉默的螺旋
        二、中德两国互视应有的变化
    第三节 中德国家形象认知的不平衡
        一、德国对中国形象的负面认知
        二、德国对中国产生负面认知的原因
        三、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必要性
        四、塑造与构建平衡国家互视形象的法则与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东欧国家民主转型与巩固的制度选择 ——对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第二章 概念与理论
    一、概念界定
    二、新制度主义理论
    三、理论假设
第三章 制度背景:民主转型前的社会历史土壤(1989年以前)
    一、历史政治遗产
    二、经济改革影响
    三、宗教传统与政治文化
    四、国际环境
第四章 制度选择:民主转型与政治精英的抉择(1989-1993年)
    一、三国制度选择的比较分析
    二、波兰:妥协的半总统制
    三、匈牙利:改革派主导的议会制
    四、捷克斯洛伐克:“天鹅绒革命”下的议会制
第五章 制度演化:民主巩固与权力结构的重组(1993年以后)
    一、民主巩固时期的权力结构重组
    二、制度演化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理论意义
        1.1.2.1 有助于从政党这个主观能动性的角度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认识
        1.1.2.2 有助于推进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研究
        1.1.2.3 有助于在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发展的规律
        1.1.3 实践意义
        1.1.3.1 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内容和形式
        1.1.3.1 通过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的立场、声音,增进“四个自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
        1.2.1.1 政党制度
        1.2.1.2 政党与民主关系
        1.2.1.3 政党关系
        1.2.2 有关协商民主的研究
        1.2.2.1 协商民主的缘起及远景
        1.2.2.2 协商民主的定义及特性
        1.2.2.3 中外协商民主的差异及关联
        1.2.2.4 协商民主的功用及路径
        1.2.3 有关政党协商的研究
        1.2.3.1 政党协商的介质及实质
        1.2.3.2 政党协商的特性及价值
        1.2.3.3 政党协商的运行体系及前景
        1.2.4 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
        第二、研究内容方面
        第三、研究应用方面
第2章 政党政治与政党协商
    2.1 民主政治的兴起与政党政治的发展
        2.1.1 民主政治的兴起
        2.1.2 政党政治的发展
    2.2 民主政治中的选举和协商
        2.2.1 选举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基石
        2.2.2 协商民主的复兴
        2.2.3 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
    2.3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2.3.1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地位
        2.3.2 政党协商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2.4 西方多党制条件下的政党协商
        2.4.1 西方国家政党协商的方式和途径
        2.4.2 西方国家政党在竞争与协商上的特性
第3章 国际共运史上的政党协商及其经验教训
    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与多党合作理论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思想
        3.1.2 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理论
    3.2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及其嬗变、影响
        3.2.1 十月革命前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2 十月革命后列宁的政党协商思想
        3.2.3 列宁政党协商思想嬗变的原因及影响
    3.3 东欧四国的政党协商
        3.3.1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政治基础
        3.3.2 东欧四国政党协商的主要形式
    3.4 国际共运史上政党协商的主要教训
        3.4.1 无产阶级政党对政党协商的认识视角还较单一
        3.4.2 无产阶级政党未能在协商合作中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第4章 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回顾
    4.1 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
        4.1.1 近代政党的缘起及党争
        4.1.2 多党轮替制不适宜近代中国国情
    4.2 民主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1 大革命时期的政党协商
        4.2.2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3 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2.4 解放战争时期的政党协商
    4.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3.1 建国初期的政党协商
        4.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政党协商
    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新时代的政党协商
        4.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政党协商的新局面
        4.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新发展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理论之维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与逻辑起点
        5.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核心主题
        5.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逻辑起点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范畴
        5.2.1 领导与合作
        5.2.2 执政与参政
        5.2.3 共识与监督
        5.2.4 共建与共享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基本论断
        5.3.1 特有形式论
        5.3.2 主体责任论
        5.3.3 整合力量论
        5.3.4 规范建设论
        5.3.5 民主决策论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的科学性
        5.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来源于实践
        5.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理论是开放、发展的学说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文化之维
    6.1 破除不合时宜的“斗争哲学”
        6.1.1 “斗争哲学”的本意及其扭曲
        6.1.2 “斗争哲学”对政党协商的消极影响
        6.1.3 把握新时代“伟大斗争”在政党协商的运用
    6.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2.1 和合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2 中庸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2.3 民本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
    6.3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文化的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6.3.1 政党协商的中国特色
        6.3.2 政党协商的国际比较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制度之维
    7.1 基本制度上的国家法律、政党政策与政协章程之三位一体
        7.1.1 国家法律规范
        7.1.2 政党政策规范
        7.1.3 政协规章制度
    7.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结构
        7.2.1 人民政协的组织建设
        7.2.2 民主党派的组织建设
    7.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组织行为及过程
        7.3.1 政党协商的程序
        7.3.2 政党协商的途径
第8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实践之维
    8.1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协商
        8.1.1 政党协商促成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8.1.2 政党协商彰显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显着特色
    8.2 执政党自身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的政党协商
        8.2.1 执政党能力建设与政党协商
        8.2.2 政党协商促进执政党动员群众有序政治参与
    8.3 参政党积极参政议政中的政党协商
        8.3.1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涵
        8.3.2 参政党参与政党协商的内容与实践
        8.3.2.1 大政方针
        8.3.2.2 法律法规
        8.3.2.3 重要人事
        8.3.2.4 重要事务
第9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成就及其机遇、挑战
    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的历史性成就
        9.1.1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9.1.2 发展人民民主
        9.1.3 实现政治稳定
    9.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机遇
        9.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9.2.2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9.2.3 以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新的方案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面临的挑战
        9.3.1 世界政党政治变化发展
        9.3.2 社会阶级、阶层变化发展
        9.3.3 政党协商运行机制需要不断与时俱进
第10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党协商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0)刘少奇党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的意义和缘由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论文基本内容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刘少奇党建思想的理论渊源和实践依据
    第一节 理论基础:经典作家开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学说
        1、马克思恩格斯与无产阶级政党理论创立
        2、列宁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东方实践
    第二节 思想启迪: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建党主张和革命运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2、党的诞生和无产阶级革命纲领确立
    第三节 现实土壤:亲自参与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1、在指导中国工人运动过程中深化党的理论认知
        2、在开展党的白区工作过程中与错误思想作斗争
        3、作为党内主要领导人实际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
    第四节 直接营养:毛泽东开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1、理论基调的一致性:对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正确坚持
        2、思想内容的交叉性:在党建理论问题上的各有建树和突破
        3、理论品格的承接性:刘少奇对毛泽东党建思想运用和实践
第二章 刘少奇党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梳理
    第一节 启蒙阶段:从革命热血青年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确立
        1、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和民主思想的启蒙
        2、参加爱国民主运动中接触马克思主义
        3、确立革命信仰立志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第二节 创立阶段:从工人运动领袖到实际指导白区党的建设工作
        1、在指导工人运动中把握中国革命现实境遇
        2、在指导白区党的工作中对党建规律的探索
    第三节 成熟阶段: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发挥
        1、刘少奇党建思想的正式形成和确立
        2、刘少奇党建思想的逐步完备和系统
    第四节 发展阶段: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的党建新思考
        1、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探求和思考
        2、对长期执政的风险的认识和把握
第三章 刘少奇党建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理论贡献
    第一节 以无产阶级党性锻造和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党员修养论
        1、共产党员修养理论的提出和边界划分
        2、思想认识和组织纪律的双重修养逻辑
        3、无产阶级党性修养的实践路径选择
        4、文革期间对刘少奇党员修养理论错误评价的再纠正
    第二节 在概括和阐述毛泽东思想中确立党的思想一元指导论
        1、“毛泽东思想”概念的历史生成性分析
        2、刘少奇对毛泽东思想的系统概括与论述
        3、毛泽东对“毛泽东思想”的不同态度
    第三节 在正确与错误思想矛盾交织中坚持正确的党内斗争观
        1、刘少奇党内斗争观的形成过程
        2、党内斗争产生的问题根源分析
        3、党内斗争的内容与性质的界定
        4、党内斗争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
        5、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考
    第四节 在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政权中保持党先进性的执政观
        1、在阐释党员标准问题上保持主体先进
        2、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群众观念
        3、在坚决抵制腐败中保持党的政治本色
第四章 刘少奇党建思想的理论特质和个性风采
    第一节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诉求
        1、实践层面的准确把握和执行
        2、理论层面的深刻认知和自觉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和创造性发挥
        1、深化矛盾理论问题的思想认知
        2、辩证的革命策略的运用和发挥
    第三节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指向和诉求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旨趣
        2、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工作方法
    第四节 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大众化的语言表达
        1、对于植根中华民族心理的传统文化的辩证考察
        2、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的合理利用和借鉴
        3、具有显着特色的大众化语言运用和通俗化表述
第五章 刘少奇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启示
    第一节 永葆政治本色: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1、无产阶级党员修养理论中蕴含的时代价值
        2、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下的重塑党员精神之钙
    第二节 树立核心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1、刘少奇在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上的突出作用
        2、以团结巩固的坚强领导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新事业
    第三节 坚守革命之道: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1、刘少奇在党的作风上的身体力行和理论思考
        2、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党的作风建设的新创举
    第四节 坚持忧患意识: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1、刘少奇的廉政思想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宝贵资源
        2、十八大以来党内反腐斗争取得的新经验和新胜利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团结工会执政4年的波兰经济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欧共青团组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董玲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列宁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研究[D]. 陈黎梅. 西南大学, 2021(01)
  • [3]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制度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D]. 吉秀华. 山东大学, 2020(06)
  • [4]美国对苏联的外交政策(1981-1983)[D]. 张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5]撒切尔夫人政府对波兰政策研究 ——以波兰危机为例(1979-1983)[D]. 徐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6]美国-梵蒂冈“神圣同盟”与团结工会(1979-1989)[D]. 张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4)
  • [7]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研究 ——以中国和德国两国互相认知为例[D]. 原婕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8]东欧国家民主转型与巩固的制度选择 ——对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比较分析[D]. 陈雪梅. 南京大学, 2019(07)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协商研究[D]. 王轲. 华侨大学, 2018(12)
  • [10]刘少奇党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秦刚. 南京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团结执政四年波兰经济回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