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一、People's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论文文献综述)

赵爱国,郑明辉[1](2022)在《实物国债知多少》文中研究说明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人民政府根据信用原则,以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为前提而筹措资金的债务凭证。我国曾在1950年、1954年至1958年、1981年至1997年这三个时期大规模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券、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保值公债、国家投资债券等系列国家实物债券。从1998年开始,国家债券的发行全部采取电子化方式,实物债券成为了历史,它们见证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历程。

姜玉桂,刘月姣[2](2021)在《一池活水润乡村——2021年农业农村系统金融工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集聚更强大的力量,也更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长期以来,农业农村领域贷款难、贷款贵是普遍的客观现象。吸引更多金融资本进入目前仍然利薄而险高的农业农村领域,犹如逆水行舟,不仅需要耐心和决心,也考验金融服务供需双方的智慧与担当。一年来,农业农村部主动作为、积极探索,搭建金融支农平台,创新金融支农机制,谋划金融支农抓手,激活一池金融活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升有利的环境。

陈慧[3](2021)在《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监管问题与治理策略》文中提出商业银行肩负清算行业"压舱石"的角色,在跨境支付业务规模、服务群体数量方面占据绝对优势。近年来,伴随中国国际业务不断扩展及金融科技飞跃式发展,各类技术革新相继涌现,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规模稳定上升,人民币清算业务成为新亮点。但与此同时,也应关注到跨境支付监管效果并不理想,突出表现为法律制度不完善、行业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洗钱活动打击力度不足、监管科技应用能力欠缺、国际监管协同度有待提升五方面。针对于此,可从加强跨境支付业务法制建设、强化行业内部监督、多方面打击洗钱活动、打造跨境支付监管技术框架、加强国际监管协同合作等途径着手,破解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监管难题。

尤云弟[4](2021)在《1949—1956年上海侨汇管理政策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遵照国家关于"便利侨汇、服务侨胞"的八字方针,出台并实施了多项侨汇管理措施:指定银行专门吸纳侨汇,将大部分侨汇划归银行经营;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实行侨汇优待牌价;做好华侨回国观光团的接待工作,以吸引大额侨资落户上海。其间,上海侨汇管理政策的执行曾一度出现偏差,但在中央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上海有关部门及时调整政策,积极争取和服务华侨回国投资。上海侨汇管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尤其是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性侨汇。上海侨汇管理政策是国家侨务政策和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中国侨汇业和金融业的发展。

纪崴[5](2021)在《党领导下的大型商业银行改革》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在邓小平同志"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银行体系改革。国有专业银行的恢复和建立我国银行体系改革首先体现在专业银行的恢复和建立上。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明确规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大力发展农村信贷事业。"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于1979年3月13日正式恢复建立,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在1979年内陆续建立了分支机构。

肖小和,李紫薇[6](2021)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中国票据市场回顾与启示》文中研究表明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伴随着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国票据市场也走过了百载岁月。进入"十四五"时期,中国票据市场将会在服务双循环格局、服务高质量经济发展特别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通过回顾中国票据市场百年发展历程,总结票据市场发展启示。

张墨竹[7](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文中指出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银行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资银行转型发展的必要环节。对于银行国际化发展来说,无论是海外业务改革、国际并购或重组,都需要通过海外布局作为载体得以实施,而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加强区域布局是国际化最直接的表现方式,也是成就一流跨国银行的基本路径。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在过去几十年间,通过海外布局大幅推动了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使得发达国家老牌跨国银行国际化发展进入瓶颈期,前期的业务优势、区位优势不复存在,甚至部分老牌跨国银行选择退出次要区域市场以保存竞争实力。这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个抢占国际市场的机遇窗口。世界银行业的彼消此涨,使中资银行不得不思考,在经历了国际化初期的快速发展后,今天要如何进一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强化业务管理,实现由“走出去”到“沉下去”、由“做大”到“做强”的转变?中资银行正处于谋求战略发展和国际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然而,当前世界经济低迷,疫情影响持续,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中国坚挺的经济金融市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RECP自由贸易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平台的逆势表现,仍为中资银行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我国主张的“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更是为中资银行国际化开辟了崭新路径。于是,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也变得愈发关注和重视。梳理众多关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宏观研究多于微观研究、务虚探索多于务实研判,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银行国际化问题的主流研究重点仍集中在如何提高银行国际化竞争力、银行国际化发展影响因子分析等课题上,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区位选择布局及环境背景研究;二是对于中资银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资金融通的中坚力量,关注两者之间勾稽推动关系的研究成果却比较少;三是少有研究者会从“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角度切入,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探索建立系统数据模型,提供可量化的对策建议。基于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对于中资银行来说,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倡议平台,抢占银行国际化发展机遇,区位选择布局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对“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研究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这不仅是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整体情况的广泛整理,是对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路径的深入挖掘,更是对两者间关联匹配度的创新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以下简称“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选取“一带一路”倡议沿线69个国家2015年至2019年政治、经济、金融、贸易、营商数据作为样本,借助SVM支持向量机模型(以下简称“SVM模型”)进行分类评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否适合中资银行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银行国际化动因涉及的指标与实证结果进行差异化对标对比,对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面对选择“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目标国家进行国际化布局时,中资银行可以借助研究结果,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做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选择,降低区位选择布局成本。同时,研究结论也能为不同性质、或处于不同国际化发展阶段的中资银行,提供可量化的区位选择建议,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整体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1章,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梳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理论研究脉络,说明相关理论基本概念,形成文献综述,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同时,为进一步探究理论运作机理,引入国内外大型银行国际化优秀案例,提炼可供借鉴的国际化区位选择经验。第3章,对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行区位选择的具体影响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中资银行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现状,判断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优势和劣势。第4章,介绍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的构建思路和方法,数据库的建立和指标选取等,并进一步阐释SVM模型原理和指标内涵。第5章,运用SVM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基于SVM模型实验结果,回归银行国际化动因理论,结合差异化指标给出有针对性的判断建议。第6章,“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建议。通过理论演绎和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为:首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脉络吻合,两者发展相互助推;SVM模型实验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且结果显示实验样本集中有47个国家适合中资银行开办分支机构或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其次,从实证结果分析来看,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东盟、中欧、东欧三个区域最适合中资银行开拓发展。第三,结合实证分析结论,中资银行可以综合考虑税收法律、文化维度、环境绩效等附加因素,进一步优化区位选择结果。最后,SVM模型可实现进一步延展,待“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数据进一步完善,发展更为成熟时,可在现有模型基础上直接增加指标参数,实现模型结果的实时测度,及时帮助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实现国际化区位最优选择。同时,为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区位优势,中资银行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安排:(1)统筹规划国际化区位选择布局战略;(2)做好自身区位选择布局阶段化安排,实现对“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网格化辐射;(3)强化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化合作意识,加强公司治理,提升服务管理效率;(4)进一步践行可持续发展责任,以服务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经济健康发展。

张婷婷[8](2021)在《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从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开始,中央一共发布了23个聚焦“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重心都集中到了农村、农业、农民的问题上,突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农”工作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性、紧迫性。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写入党章,证明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抓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体现了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科学规划,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聚焦乡村振兴,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经济和民生的根本,而且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指出:“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1)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农耕文明根基深厚。农业是人民生活的源泉,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有农业实力强,国家才能强大。农业起到安邦济民的作用,是治国的关键,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的决策部署,也是中央自新农村建设以后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乡村振兴直接关乎现代化农村经济体系的建立,也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根据发展经济学和城乡二元经济理论,乡村振兴首先需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所以振兴乡村经济是乡村振兴战略首要内容。而乡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投入,尤其是持续大量的金融资本的投入,这就在客观上需要建立一个覆盖面广、专业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农村金融改革是农村金融能够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与责任,乡村振兴也为农村金融改革带来重要的机遇,同时农村金融改革更需要现代农业这个大市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仍然远低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倍差长期高达2.5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性十分明显,东部受益于改革开放、要素流入以及较快的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率先发展,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农民收入和消费的城乡差距也相对较小。金融发展方面,东部农村金融机构种类更加丰富、网点覆盖更广、渗透率更高、金融服务能力更强。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民收入渠道有限,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较慢,农村金融机构相对单一,渗透率低,金融服务能力偏弱,尤其是广大偏远的西部地区获取优质金融服务的难度仍然较大。为此,应着手解决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积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构建促进乡村振兴的金融推进机制。那么,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国以“起点低、发展滞后、政府高度重视”为基本特征的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乡村振兴?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是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影响农民收入和消费方面呈现出何种规律?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否造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是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这些问题均是我国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且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研究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回答上述几个基本问题不仅有助于评价我国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而且可以动态地从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角度理解农村经济发展规律。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金融资本理论、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出发,全面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性、主要内容和任务,以及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分析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并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分别分析了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和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供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进行实证研究:以理论机制的分析为基础,运用滚动回归模型和TVP-SV-VAR模型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视角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同时,运用我国30个省市2002-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构建PVAR模型实证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农村金融的发展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强的,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次之,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效应是最弱的。农村金融发展可以从供给、需求两个层面以及资金融通和风险管理两个途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并且具有明显时变特征。从时点差异看,新时代的影响强度最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期影响次之,农村改革初期最低,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在这三个时期呈现出台阶式上升的特征。从期限差异看,短期效应最弱,中期有所增强,长期影响强度最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以中长期效应为主。从区域差异看,东、中、西的阶梯性差序格局,东部区域的影响强度最强,中部次之,西部最弱。从实证分析还可以得出,农村金融发展的乡村振兴效应存在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长短期限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因此有实现再平衡的必要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应当以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长期性战略为基本方向。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以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的农村金融机构为例,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支持的相关经验,并提出了金融支持要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的思路,最终提出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政策支持体系、金融生态环境、风险分担机制等。

王钰婷,李新功[9](202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回顾》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发展已历经百年。百年间,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始终以人民为根本,在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金融发展历程,缅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创新、不惧牺牲的红色精神,激励我们要继续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鉴历史中可贵的金融实践经验,在保障金融发展行稳致远的同时利用科技优势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本刊统筹[10](2021)在《坚定信心,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云南省金融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文中认为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诠释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中创造的伟大成就,深刻阐释伟大建党精神,号召全体党员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饱含深情,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光芒,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使命和强烈历史担当。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全国人民的重要政治任务。云南省金融系统纷纷以各种方式认真学习贯彻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实践要求,激发磅礴奋进力量,坚定信心,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二、People's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eople's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论文提纲范文)

(1)实物国债知多少(论文提纲范文)

它们见证发展史
一部浓缩的历史

(2)一池活水润乡村——2021年农业农村系统金融工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着眼于体系完善,搭建金融支农平台
着眼于稳定长效,创新金融支农机制
着眼于服务创新,谋划金融支农抓手
链接
    2021年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要事一览

(3)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监管问题与治理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现状
    (一)政策支持环境利好
    (二)跨境支付规模稳步上升
    (三)金融科技推动跨境支付领域技术革新
    (四)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持续向好
二、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瓶颈: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1. 个人外汇法律监管仍有不足。
        2. 用户权益保护的法律机制不完善。
        3. 相关法律交叉部分无法界定。
    (二)行业规范:内部监督流于形式
        1. 特约商户审查不严。
        2. 跨境支付机构“无证经营”现象难以约束。
    (三)监管盲区:洗钱活动频繁
        1. 身份识别存在监管漏洞。
        2. 跨境交易真实性难以审核。
        3. 基层银行反洗钱力量不足。
    (四)技术不足:监管科技应用能力不足
        1. 技术力量仍不成熟。
        2. 无法满足商业银行内部监管需求。
        3. 监管技术本身具有风险性。
    (五)国际合作:国际监管协同度低
        1. 跨境支付国际监管“不对等”。
        2. 国际监管信息资源共享不足。
三、跨境支付业务监管的国际经验
    (一)法律框架层面
    (二)市场规范层面
    (三)黑灰产防控层面
    (四)监管科技应用层面
    (五)国际协同层面
四、治理策略
    (一)加强跨境支付业务法律制度建设
        1. 确立分类监管框架。
        2. 规范跨境贸易个人外汇管理。
        3. 完善跨境支付用户权益保护。
        4. 完善反洗钱法规。
    (二)强化跨境支付行业内部监督
        1. 重点加强特约商户自律管理。
        2. 推进跨境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
        3. 严格控制交叉风险。
    (三)多方面打击洗钱活动
        1. 完善客户身份识别措施。
        2. 严审交易真实性。
        3. 加强反洗钱队伍建设。
    (四)打造跨境支付监管技术框架
        1. 将现代化技术融入监管体系。
        2. 采用分布式跨平台监控模式。
        3. 推进监管科技应用试点。
    (五)加强国际监管协同合作
        1. 积极签署金融服务合作协定。
        2. 推动跨境支付国际监管标准落地实施。
        3. 明确非法活动打击中的配合义务。

(4)1949—1956年上海侨汇管理政策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便利侨汇、服务侨胞”方针与上海侨务机构的设立
上海侨汇管理措施及成效
    (一)引导侨汇从私营行庄转到银行体系,确保侨汇统一划归中国银行经营与管理
    (二)中国人民银行合理调整人民币汇率,实行侨汇优待牌价
    (三)做好华侨回国观光团的接待工作,吸引大额侨资落户上海
侨汇管理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
侨汇管理政策的及时调整

(5)党领导下的大型商业银行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国有专业银行的恢复和建立
国有专业银行的企业化改革
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
    完善管理体制和转换经营机制
    剥离不良资产和防范化解风险
全面推进大型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取得靓丽成绩

(6)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中国票据市场回顾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中国票据市场回顾
    (一)百年党史回顾
    (二)百年票据史回顾
        1. 建党以来至土地革命时期的票据历史回顾
        2. 全面抗战时期的票据历史回顾
        3. 解放战争时期的票据历史回顾
        4.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票据历史回顾
        5. 改革开放至《票据法》出台前的票据历史回顾
        6.《票据法》出台后至电子票据推出前的票据历史回顾
        7. 电子票据出台后至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前的票据历史回顾
        8. 上海票据交易所成立后的票据发展回顾
二、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票据市场发展启示
    (一)服务实体,发挥票据比较优势
    (二)建设制度,护航票据市场发展
    (三)夯实基建,奠定票据市场基石
    (四)信用提升,推动商业信用发展
    (五)未雨绸缪,强化票据风险防控
    (六)立足创新,推进票据市场繁荣
    (七)科技赋能,发挥票据业务潜能
    (八)强化研究,夯实票据发展基础

(7)“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的背景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及经验借鉴
    2.1 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2.1.1 银行国际化概念及内涵
        2.1.2 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问题国内外文献综述
        2.1.3 “一带一路”下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文献综述
    2.2 外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2.1 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2.2 美国花旗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 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经验借鉴
        2.3.1 中国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2.3.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实践借鉴
第3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及合作现状
    3.1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识别
        3.1.1 宏观政治因素
        3.1.2 贸易发展因素
        3.1.3 投资发展因素
        3.1.4 绿色金融因素
    3.2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环境与现状
        3.2.1 “一带一路”下的金融环境情况
        3.2.2 中资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3.3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3.1 国际化发展的优势
        3.3.2 国际化发展的劣势
第4章 “一带一路”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合作评估体系构建
    4.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方法
        4.1.1 合作评估体系构建的总体思路
        4.1.2 数据指标总库选取的基本原则
        4.1.3 最高关联度指标主成分分析
    4.2 合作评估体系的指标内涵
        4.2.1 政府管理指标
        4.2.2 经济投资指标
        4.2.3 金融发展指标
        4.2.4 贸易水平指标
        4.2.5 营商开放指标
    4.3 合作评估体系SVM模型选择
        4.3.1 线性SVM模型
        4.3.2 非线性可分SVM模型
        4.3.3 支持向量机SVM模型优势
第5章 评估体系SVM模型实证结果及差异化结论分析
    5.1 合作评估体系呈现的SVM模型实验结果
        5.1.1 综合角度SVM模型实验结果
        5.1.2 引入时序角度的实验结果
        5.1.3 引入地理角度的实验结果
    5.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结论分析
        5.2.1 沿线各国比较优势情况汇总
        5.2.2 比较优势理论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3 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结论分析
        5.3.1 沿线各国文化维度情况汇总
        5.3.2 文化维度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 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结论分析
        5.4.1 社会责任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5.4.2 绿色金融视角的差异化结论分析
第6章 结论及相关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可能的创新
        1.3.2 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马克思经济学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
        2.1.1 马克思的城乡关系理论
        2.1.2 马克思的农村集体经济理论
        2.1.3 马克思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2.2 马克思的金融资本理论
        2.2.1 马克思的生息资本理论
        2.2.2 马克思的信用与信用制度理论
    2.3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2.3.1 金融抑制与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2.3.2 金融深化与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3.3 金融约束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 相关文献综述
        2.4.1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
        2.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2.4.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2.4.4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增收相关研究
        2.4.5 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2.4.6 对现有文献的述评
第3章 我国乡村振兴及其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3.1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分析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3.1.3 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
    3.2 我国乡村振兴的进程与现状
    3.3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必要性
    3.4 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分析
        3.4.1 乡村振兴金融需求的主要特点
        3.4.2 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主要金融需求
        3.4.3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的对象主体
    3.5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供给分析
        3.5.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演变
        3.5.2 农村金融供给现状与问题
第4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时变效应分析
    4.1 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机制分析
        4.1.1 供需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1.2 金融功能层面的影响机制分析
    4.2 变量、数据和时变性检验
        4.2.1 变量和数据说明
        4.2.2 时变性检验
    4.3 实证研究
        4.3.1 TVP-SV-VAR模型
        4.3.2 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合成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5.1 模型和数据说明
        5.1.1 PVAR模型构建
        5.1.2 变量和数据
    5.2 实证研究
        5.2.1 平稳性检验和模型估计结果
        5.2.2 脉冲响应分析
        5.2.3 方差分解
    5.3 区域差异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分析
    6.1 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2 长春发展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案例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我国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与策略
    7.1 构建完善的金融机构支持体系
        7.1.1 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7.1.2 充分发挥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作用
        7.1.3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7.1.4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7.2 构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
        7.2.1 货币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2 信贷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2.3 监管政策支持乡村振兴
    7.3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7.3.1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7.3.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7.4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
        7.4.1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体系
        7.4.2 建立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7.5 加快贷款抵押担保方式创新发展
        7.5.1 创新土地等抵质押方式
        7.5.2 促进担保机构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28年:革命战争时期的红色金融
    (一)盘剥中萌芽,战争中兴起
    (二)从“扁担银行”“马背上的银行”到“中国人民银行”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30年:新生金融体系的曲折创建
    (一)“边接管,边建行”
    (二)跌宕中形成的“大一统”
三、改革开放后的42年
    (一)中央银行体系建立
    (二)“一行三会”金融监管体系形成与转化
    (三)金融市场建设与发展
四、继往开来的新时代
五、结语

(10)坚定信心,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云南省金融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见证百年庆典
抒发对党的感言
云南省金融系统迅速展开学习贯彻部署
    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深入领会精神扎实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
    云南银保监局
        加强监管督导推进银行保险机构有序发展
    农业银行云南省分行
        用实干担当打好“三张牌”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
        “四立足”在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中行力量
    交通银行云南省分行
        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实际行动
    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争做云南经济金融发展排头兵
    富滇银行
        全面打造云南人民满意的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云南省分行
        在推动云南产业强省建设中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
    中国进出口银行云南省分行
        坚定建党精神履行社会责任
    农业发展银行云南省分行
        主动担当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
    中信银行昆明分行
        全覆盖、多形式,确保学习贯彻落实落深
    恒丰银行昆明分行
        打造好“一流的数字化敏捷银行”品牌

四、People's Construction Bank of China(论文参考文献)

  • [1]实物国债知多少[J]. 赵爱国,郑明辉. 中国收藏, 2022(01)
  • [2]一池活水润乡村——2021年农业农村系统金融工作观察[J]. 姜玉桂,刘月姣. 农产品市场, 2021(24)
  • [3]商业银行跨境支付业务:发展现状、监管问题与治理策略[J]. 陈慧. 西南金融, 2021(11)
  • [4]1949—1956年上海侨汇管理政策浅析[J]. 尤云弟.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1(05)
  • [5]党领导下的大型商业银行改革[J]. 纪崴. 中国金融, 2021(18)
  • [6]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中国票据市场回顾与启示[J]. 肖小和,李紫薇. 征信, 2021(09)
  • [7]“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资银行国际化区位选择研究 ——基于SVM支持向量机模型[D]. 张墨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8]我国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 张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9]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回顾[J]. 王钰婷,李新功. 征信, 2021(08)
  • [10]坚定信心,在新的赶考路上创造新的辉煌——云南省金融系统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J]. 本刊统筹. 时代金融, 2021(20)

标签:;  ;  ;  ;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