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何志桐,刘进[1](1983)在《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没有临震前震,但是有中期前震。1975年4月1日至12月1日出现的一个由唐山向北东40—45°延伸的小地震条带就是该大地震的中期前震活动表现。它与后来唐山大地震的震源断层一致,只是延伸的更远些。前震条带上地震系列的能量方Σ2 1/E根之和随时间t的变化是:1975年11月9日地震之前Σ2 1/E随t线性增加,之后转为非线性的快速增加,这意味着介质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震源断层迅速扩展。唐山大地震的这种前震活动特征归纳如下:1.呈条带状,小地震迁移方向指向震中;2.在其共轭方向上有相应的小地震条带,大地震发生在其与前震条带的交汇处;3.前震条带上地震系列的能量方根之和随时间t由线性增加转成非线性的快速增加。 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大地震也具有符合上述特征的前震条带。如果在地震活动区布设了微震台网,并能及时分析研究小地震的时、空变化以及小地震条带上Σ2 1/E(t)变化情况,那么就有可能对唐山、渤海型大地震作出中期预报。前震特征的第一、二条可以用来预报未来大地震的地点;第三条用未作时间预报,根据异常持续时间可以估计未来大地震的震级。
庄诒晶[2](2011)在《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叙事与符号研究(1990-2010)》文中认为处于改革开放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国电影一直处于“探寻与困惑”、“战略与发展”两种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了21世纪前后十年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重要的跨世纪转型期。本文针对期间二十年的中国电影之流变作出诗学研究——第一阶段是1990至2001年的“镜像阶段”,第二阶段则是2002至2010年的“自我建构”时期,分为上下编论证这转型期中国电影的总体状况。在电影诗学的考察上,本文以文学理论的“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将论述分为“媒介符号研究”与“日常叙事研究”两个部分;在贯串上下二编的方法论上,本文则从人类学诗学的观察视角,深入到中国社会、历史、日常的动态文化以勘察转型期中国大众电影的国族文化之塑造如何书写(展现与遮蔽)自我民族志,并导致了现代化中国视觉文化生产的现象学——一种随着“自我影像”而发生的“故事的消失”上编主要以媒介批评为切入点,将中国当代电影置于全球化的电影符号语境,勘察转型期的中国电影所构建的视觉技术化新符号系统如何展现这时期的社会变迁与“中国性”问题。21世纪的视觉文化生产摆脱了《黄土地》时期的物质限制,技术化的文化生产与国家经济体系的完善化形成强大的视觉性媒介话语权力,共同塑造转型期中国的国族身份与文化。在这个媒介环境的结构变化过程中,对于国族文化的转译与展现、传播与接受,不仅建构了这时期突出的新型文化符号系统,同时也深化了转型期中国的精英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博弈与交融的现象。下编则是从电影叙事的诗学批评视角,追问从质疑权威叙事到重构叙事权力的诗学流变,并提出转型期中国电影的审美日常生活化,以及视觉技术媒介所自我展现的民族志的日常审美化之双向融合趋向。上编对媒介符号的语境研究主要是作为下篇对电影内部研究的铺垫,亦即,这时期的中国电影是传统诗学根基与视觉性媒介的相遇之后发生碰撞的场所,转型期的符号意象生产深化了“符号—叙事”的认识论问题;因此,本文追问的是,我们如何从这个被展现——同时也被遮蔽的——经验知识以及虚无化叙事结构中获得对国族自我意识的认知、认同与自我迷恋,则成为当下中国电影研究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转型期中国电影的符号学与叙事学之重新思考,提出的基本关注点是一种诗学意义上的人类生存思考。本文认为现代化转型的中国电影,其视觉技术化的大众文化生产业已迅疾地升级为一种无形的、取消故事叙述的“文化暴力”,此“丝绒般”的庞然大物不仅仅笼罩着围观的群众,同时也给以文字符号塑造国族文化的传统精英阶级创造了“经济—价值”的舞台。换言之,转型期的中国大众电影取消了对人类生存故事的叙述方式,叙事的虚无化取消了人类自我认知的可能性,而走向一种以视觉技术化为出发点、追逐“中国梦”、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书写。最后,本文针对此转型期的媒介符号建构与电影叙事结构的发展主流趋势,提出一种电影诗学与自我民族志之间的对话性多声道书写的可能性,以作为对中国电影的展望。
张肇诚,张炜[3](2016)在《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文中指出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科学实践历程,总结其进展,讨论遇到的科学与实践问题,展望未来,这是最好的纪念.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是短临预报,震前是否有前兆,是否可以观测到,是否可应用于预测地震并取得减灾实效,这都是地震预报探索需要阐明的问题,即地震预报的可行性研究.本文主要对地震前兆及其物理基础、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以及观测的重要性等一些重要科学与实践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且前兆很复杂,在充分研究前兆的基础上地震预报是可能的;此外,地震预测预报探索需从可行性研究进入更高的探索阶段.
皇甫岗[4](2009)在《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文中提出云南(21-29°N,97-106°E)处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频度高、震级大、分布广,属于板缘、板内地震混合型地区。基于急剧的地震能量的积累与释放,明显的活动块体分级与协调运动,相对固定的动力边界及来源,地震预测预报的特别需求,云南地震活动性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地震活动规律性以及孕震环境为研究重点。研究者把介质、结构、动力作为揭示地震活动特别是区域强震活动的主要方面,大量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及已取得共识的地震活动性特征、参数等作为刻画区域地震活动性的背景,通过地震活动图像、区域地震活动关联度、地壳介质品质、地质构造演化、活动块体及主要断层几何学、运动学、动力学等分析方法,对云南地震活动水平、地震活动时空分布、地震类型分区、地震复发间隔、地震呼应关系等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7个方面的认识。云南主要动力源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强烈挤压,具体表现为不同序次力源的联合作用。云南主要动力来源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中国大陆的碰撞,但东、西部动力同源不同级。西部为印度板块直接作用,表现为侧向强烈的挤压;东部是多级转换的结果:印度板块在北东方向上正面碰撞青藏地区,青藏高原缩短、抬升过程中,伴随着羌塘地块向东挤出,在具强结晶基底的四川盆地中部受阻,川滇菱形块体受驱向南南东楔入。在云南,由西向东的动力与由北向南的动力通过相应的块体传递,在相汇区域联合作用,甚至会出现此强彼弱的动力格局,这是研究和认识云南地震活动规律及特征的重要基础。云南地震记录漏载十分严重。b值研究反映20世纪仍然存在较严重的5级以上地震漏载现象,漏载次数可能超过140次。滇西南地区在早期由于社会发育程度低、文字记载能力弱、民居过于简陋等原因,成为地震漏载的重要地区。在云南开展地震活动性研究,应当采用仪器观测地震目录,并考虑各档次地震目录完全性。20世纪30年代初云南(滇西南地区选取50年代以来)5级以上地震事件以及1965年以来3级以上地震事件,能够较客观地反映云南地震活动性状。另外,应重新审视“历史有感地震”的研究成果,其可能成为被漏载大震的重要线索。云南孕震能力很强。印度板块每年向云南输入的能量约相当于一次6.7级地震的应变能释放。在云南的某些典型地区,研究发现7级地震约为50年、6级地震约为15年、5级地震约为10年的地震复发间隔,且由西向东有逐渐增长的趋势,有代表性地反映了云南地震能量快速积累与释放的水平。需要注意,地震活动不总是以确定的震级等时间间隔地爆发,孕震环境可能因经历的地震活动在改变,不同的地震触发因素也可能产生影响。云南主体地区强震活动时空成丛特征显着。Ms6.7级以上大震活动可以划定为4个强震活跃期,分别为1913-1925年、1941-1955年、1970-1979年、1988-1996年;活跃期持续时间为8-14年,其间相对平静时间为9-16年。活跃期大震容量约为3-4次;地震活动的主体地区有东西部交替的特征,20世纪第Ⅰ、Ⅲ活跃期在东部,第Ⅱ、Ⅳ活跃期在西部,而且首发地震位于同一断裂系。云南东、西部孕震过程具有相对独立,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地震能量的积累速率快,平静期偏短,因此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能出现一次东、西部同时爆发大震的时段。与此同时,本文还通过深化云南东部(川滇菱形块体)强震活动模型研究,建立块体滑动速率变化与成丛大震孕育、发生和调整过程的关系,同时发现一个地震活跃期大震连发后,出现块体滑动速率远大于平均速率,则活跃期业已结束;地震平静持续时间较长且块体滑动速率较低,属于首发强震的危险信号;一个大震发生后,块体滑动速率未快速增大,说明强震活跃水并未降低,仍要注意大震发生的可能。云南地震具有明显的地震类型分区特征。通过地震序列和强震震源机制的研究发现,云南总体上地震断层以走向滑动为主,地震序列以主-余型为主。但在此背景下,考虑非走滑地震断层和非主-余型地震序列所占的比例,可以将云南划分为滇东和滇西南2个走滑-主余型区、滇西北倾滑-震群型区和滇西准走滑-双震型区。滇东区走滑特征明显,块体相对完整,震前变形不显,主震释放能量较为彻底;滇西北倾滑分量可能是北东向丽江—小金河断裂带附近川滇菱形块体向南“爬坡”派生的上冲力所致;滇西南在侧向强烈挤压下,先存北东向断裂带继承性活动与北北西向新生断裂正在形成,共轭地震发育。由于不同类型地震的前兆组合样式及演进过程不尽相同,地震类型分区可以为本地区多点孕震过程监控提供理论指导。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分别为划分川滇菱形块体地区和云南地区的重要边界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反映地壳的上隆,块体“爬坡”派生的张力可能通过大震表现出来;红河断裂带历史上所具有的边界作用在逐渐减弱,但该带仍为云南地震活动区的一级分界,整体起到弱边界作用。近代川滇菱形块体向南运动过程中,附加顺时针旋动,动力及变形可能通过红河断裂带某些段落及层位影响到滇西南地区。云南地震活动与相关地区存在呼应关系,由远至近,分别为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的关系、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关系以及与川滇菱形块体北部的关系。云南地震活跃期的启动与滇缅弧-安达曼海构造带关系密切。对于上一世纪云南4个地震活跃期,有3次首发大震前安达曼-缅甸弧形带都发生了巨震。云南东部与四川西部的地震同为川滇菱形块体活动的结果,通过历史地震活动研究,通常是云南先于四川活动,这可能是南南东运移的川滇菱形块体通过前端地震才能为后缘提供让位空间之故。另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川西北地区大震后云南弱呼应特征明显。这一认识有效地指导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后对云南地震形势的判断。在本文中,研究者运用了地震活动性以及孕震环境的研究成果,对云南中长期地震预测以及1975年孟连西7.3级地震、2000年姚安6.5级地震、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的预测基础和依据进行探讨和概括。本文还针对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如:1)加强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研究;2)开展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成因分析;3)强化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4)建立云南东部首发大震模式;5)启动慢地震观测与研究。研究者认为,慢地震可能成为影响地震活动性特别是建立地震活动规律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慢地震的地震目录是不完全的地震目录,也就不能真正建立强震活动规律。
宋治平,徐平,薛艳[5](2001)在《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阶段性特征》文中提出通过对华北地区 1 970年以来震群活动的分析表明 ,唐山地震前的震群活动显示出一定的迁移性和阶段性。应用流变介质包体孕震模型的理论进行了初步力学分析。张北地震的预测检验表明 ,震群活动的迁移性与阶段性对强震的中期预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王龙[6](2007)在《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地震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现有地震预报水平下,如何在震后迅速掌握灾情,组织实施救援行动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在地震灾害严重的我国,地震应急工作尤为重要。地震应急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进行震害损失评估,它根据收集的地震破坏情况评估它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评估结果反映了地震破坏的规模,为组织救援决策提供支持。目前我国地震应急工作主要是通过现场工作队进行,所以很难在震后较短时间内得到初步的损失情况。与此同时,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观测领域的不断发展为地震灾害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了满足地震应急工作对震后快速评估工作的要求,论文提出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震害快速评估方法,以期在震后短时间内完成震害快速评估,反映灾区宏观灾情。评估方法以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为核心,通过对遥感和地理信息等多源数据的分析提取建筑物地震破坏信息。评估方法分为两种模式,分别是基于遥感震害指数的震害损失评估和基于遥感震害分类结果的震害损失评估,第一种模式更快速,第二种模式更准确。震害指数由评估人员人工目视判读震害遥感影像给出,根据转化关系变换成等效地面震害指数后,就可以生成地面的烈度分布。烈度是和建筑物易损性相关的,从全国不同地域的建筑物易损性矩阵中选择不同建筑类型的破坏比和损失比,用于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的计算。图像分类是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遥感震害影像进行分类,经过图像分类技术的相关环节后,得到了分类分级的房屋建筑震害信息,通过分类结果就可以统计计算不同结构类型房屋的破坏比和破坏面积。两种模式由于震害提取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震害损失评估流程,评估模型以地震现场应用模型为基础,模型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得到。数据不仅包括震害遥感图像,还包括灾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例如地震影响范围由地震烈度衰减与全国背景行政区划图通过空间分析确定;而震害指数模式中的建筑物面积通过受灾乡镇的总建筑面积和不同类型房屋的面积占有率相乘得到。在建筑物震害评估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灾区基础资料,还可以评估地震人员损失。由于目前的遥感技术尚不能准确的反映灾区生命线系统的损失,所以采用间接方式来计算地震造成的整个灾区直接经济损失。通过分析115个破坏性地震现场震害评估的相关资料,发现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存在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两者回归方程,就可以根据评估得到的建筑物直接经济损失来计算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得到计算结果后,论文还通过修正模型对其进行修正。修正模型采用多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方式,对不同设定因子的影响显着性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震级大小、震源深度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三个因素来修正回归结果,采用非线性拟合曲线得到三个因子不同指标下的修正系数矩阵,试验证明修正提高了回归结果的精度。遥感技术要在地震应急中发挥作用,开发适合行业特征的专业软件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在系统开发前,根据评估方法对遥感震害评估的实现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整个评估流程包括响应准备阶段、震害提取阶段和损失评估阶段。响应准备阶段用来收集震区的基础数据;震害提取阶段采用遥感震害指数和震害分类等不同模式来获得建筑物震害信息;损失评估阶段则根据提取震害结果计算各类震害损失。因此,震害评估系统主要包括震害提取模块、损失评估模块、信息服务模块和数据库系统。震害提取模块的功能包括评估区域抽样选择、震害训练样本提取、震害分类提取等。损失评估模块包括计算建筑物破坏比、计算建筑物建筑物面积和各破坏级别破坏面积、计算建筑物震害直接经济损失、计算人员损失和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等功能。信息服务模块实现多源数据的显示与维护、空间分析、结果展示与输出等。震害评估需要各类数据的支持,以上这些模块都以系统数据库为基础。系统数据库首先是空间数据库,它存储和管理全国基础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灾区遥感影像和地理信息、典型震害影像等栅格与矢量数据;其次数据库还管理灾区社会经济资料、预置的建筑物易损性等参数信息等。所以系统数据库包括影像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震害样本影像库和震害评估数据库等子数据库,以关系型数据库ORACLE为平台,通过ArcSDE空间数据引擎管理空间数据。论文还利用提出的遥感震害评估方法和评估系统对2003年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部分受灾地区进行了遥感震害评估的试验。试验结果说明论文方法在应急遥感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中有应用价值。
闵娜娜[7](2012)在《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特穆特·毛雷尔先生在《行政法学总论》中提出的“公共警告”,作为一种柔性的行政方式,在现代风险社会中,对于提醒公众注意并防范各式各样的风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风险的不同,公共警告可以大致分为社会风险公共警告和自然灾害公共警告两大类。地震灾害公共警告,作为自然灾害公共警告之一种,是指在可能发生地震灾害时,有法定权限的行政主体依法定程序和方式向公众发布警示的行为。有效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将对减少人身伤亡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且深受地震之害的国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即建立起了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尽管法律层面的制度构建越来越体系化,但实践效果却大不如从前。本文即是以中国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为切入点,从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制度化完善建议。本文的正文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章着重论述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基础理论。具体分为两节,第一节对公共警告的概念、内容要素、共性特征及类型化区分进行了简要阐述;第二节则将重点置于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对其进行概念上的界定,并分析其与普通公共警告的不同特征,为后文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制度探讨和构建提出相应的理论依据。第二章是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的梳理。第一节通过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历史进行阶段划分和分析研究,从发布主体和信息公开两个角度总结出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历史上的成功经验;第二节侧重于对制度现状的梳理,分别从法律规定和实践运行两个角度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决策程序和发布机制进行现状解析。第三章提出了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做了相应的原因分析。本章主要采用了中外比较、古今比较的比较研究方法,对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决策程序和发布机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行政法的角度进行了剖析。从行政法角度看来,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的构建与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发布主体级别设置不合理、预测信息发布的政府垄断、地震局职能定位不准确、决策机制中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欠缺、决策机制的“行政干预科学”、地震预测信息公开的非规范化等。第四章针对第三章提出的制度构建及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第一章所述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基本理论为指导,以历史经验和域外经验为参考,尝试在中国现行的地震灾害公共警告法律及制度框架内提出一定的完善建议,以期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制度能够真正将中国的地震预测水平发挥出来,为防震减灾发挥作用。本章提出的制度化建议主要针对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决策程序和发布机制三大方面,具体包括:发布权的适当下放、打破地震预测信息发布的政府垄断、建立政府与民间合作模式下的地震监测预测信息共享机制、扩大地震预测信息公开的范围等。
金鼎坚[8](2012)在《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震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快速、准确的灾情评估对地震应急救援非常重要。遥感技术由于具有快速、覆盖范围大、信息量丰富、不受地面自然条件限制等优势,在地震应急中可发挥重要作用。其中,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具有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在地震应急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地震造成的各种破坏中,建筑物震害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关系最为密切,开展雷达遥感建筑物震害提取方法研究具有重大实用意义。近些年来高分辨率SAR遥感取得了巨大进展,但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面向地震应急,研究了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与SAR影像震害提取相关的雷达遥感理论和雷达遥感数据源、建筑物震害目视解译方法、基于单时相SAR影像分形特征的建筑物震害自动提取方法。首先介绍了雷达遥感物理基础和SAR影像的几何辐射特征,总结了COSMO-SkyMed、TerraSAR-X、RADARSAT-2和国产机载X波段SAR等高分辨SAR系统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极化能力和空间覆盖范围等性能方面的特征。然后研究了SAR影像建筑物震害目视解译方法。提出了目视解译中建筑物震害的分类分级标准。基于建筑物几何模型,分析了建筑物在SAR影像上的理论特征。使用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研究了真实SAR影像上的建筑物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SAR影像各级震害的目视解译标志,并使用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对玉树城区建筑物震害进行了目视解译和定量评估。以航空光学遥感影像判读的震害结果为标准,对机载SAR影像判读的震害结果进行了评价。最后发展了基于SAR影像局部分形特征的建筑物震害信息自动提取方法。与仅使用一个分维值描述整幅影像不同,本文引入了滑动窗口的概念,滑动窗口逐像素滑动,计算滑动窗口对应的影像部分的局部分维值,将之赋给窗口中心像素,这样得到了除影像边缘部分之外的大部分像素的局部分维值。滑动窗口内部分维值的计算主要使用了三角棱柱法和差分盒维法。使用玉树城区的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对不同分维计算方法进行了实验。以街区为单位,基于街区平均分维值特征,进行了玉树城区建筑物平均震害评估。SAR影像建筑物震害的目视解译方法研究主要有以下结果:(1)建筑物在SAR影像上的典型特征有叠掩、角反射效应和阴影等。(2)对建筑物震害目视解译而言,最重要的标志是色调、形状、纹理和阴影。(3)SAR影像对完好建筑物和倒塌建筑物能较好地识别,但是对于部分倒塌的房屋的判读比较困难。(4)在地形坡度较大或建筑物密集地区,有时震害识别是不可能的。(5)使用高分辨率SAR影像对玉树城区的建筑物震害评估可得到一个较理想的震害判读结果。玉树城区的局部分形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局部分维值作为一种有效的纹理测度,能在一定程度上用来识别建筑物破坏水平。但是不同的分维计算方法和滑动窗口大小,其结果不一样。对于高分辨率机载SAR影像,差分盒维法能比三角棱柱法得到更好的纹理分析结果。对于两种计算方法,小的滑动窗口比大的滑动窗口能得到更好的结果。但无论哪种计算方法,分维值都有超出理论值范围(2~3)的情况,因此需要进一步对算法进行改进。
贾晗曦[9](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全世界每年会发生很多次地震,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快速获取人员伤亡的数量,依此结果结合专家经验对震后应急救援工作进行科学指导,可使救灾人员和物资分配更为合理,有效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因救援不及时导致的人员伤亡。本文针对1949年至2017年间的中国大陆地震灾害损失评估资料,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选取合适的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及相应震例,建立震后人员伤亡快速评估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简要分析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及其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常用的几类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针对每类评估方法介绍了其适用条件,并介绍机器学习与地震人员伤亡评估交叉算法的研究现状,结合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以往预测人员伤亡方法的不足及机器学习在地震人员伤亡评估中的适用性,最终确定了本文评估地震人员伤亡所用的方法。2.通过集成学习算法中Stacking、Bagging与Boosting算法的分类和基本原理,着重分析基学习器CART决策树算法、Boosting族代表Ada Boost算法与Bagging族扩展随机森林算法进行特征重要度分析的步骤及其原理,确定将三种算法引用到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评估中以挑选最适用的算法进行后续计算;结合深度学习算法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架构、深度生成模型、训练及优化技术与框架,确定深度学习模型所用框架。3.选取1949-2017年间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基于数据预处理方法与以往的震害经验选择合适的震例并对缺少的数据进行处理,使用三种集成学习算法建立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估模型,分析初步计算结果,并对影响因素进一步筛选,再次建立特征重要度评估模型对筛选后的因素进行排序分析,对比三种算法的精度和稳定性,选取最优算法进行下一步计算;归类房屋类型,使用最优算法评估不同房屋结构对地震死亡人数的贡献度,分析得到的房屋类型贡献度排序,并依据结果分析结构的抗震性能并给出合理的房屋建造建议;基于房屋类型的贡献度结果给出房屋破坏影响系数,并根据房屋数据的完整性选取合适的数据,对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筛选,为后续的房屋破坏影响系数模型打好基础。4.针对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估的结果,结合应急评估工作的需求,选取重要度较高的因素作为输入层、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分别作为输出层建立合适的深度学习模型,并根据模型的特殊性选取合适的超参数与优化算法,基于选取的框架搭建模型,对模型进行多次训练优化,分析模型的结果,并与其他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修改部分超参数与输入参数,基于房屋破坏影响系数建立模型,对人员伤亡再次进行评估。并与上一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基于结果给出次生灾害修正公式,以提升模型的准确度与适用性。
黄圣睦,董瑞英[10](2015)在《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川滇地震区活动断裂、历史地震与地震预测经验教训等方面资料,充实地震活动图像分析预测强震趋势的方法,总结出了10项地震活动异常作为预测依据,统称为"地震活动图像异常"。利用此研究成果,从川滇推广至中、外许多震例都可以确认有这些异常图像的存在,反映出大地震孕育过程晚期,即主震前中短期阶段区域及主震破裂区应变释放的演化特征,有一定的构造物理背景。对川滇地震活动图像特征的核心——重复性及其验证效果作了分类介绍,讨论了重复性特征的机理。对强震趋势预测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2)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叙事与符号研究(1990-2010)(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中国电影世纪转型的诗学流变 |
二、中国电影的民族志研究与现状 |
三、人类学诗学的符号一叙事反思 |
上编 媒介符号研究 |
第一章 中国电影的媒介环境与文化符号 |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媒介符号 |
1. “媒介”认识论的基本概念 |
2. 从媒介到符号的文化传播 |
3. 转型期与“媒介符号”的变革 |
第二节 视觉性国族文化符号 |
1. 现代转型的国族符号传播 |
2. 国族形象的“影像性”传播 |
3. 国族形象的“景观性”传播 |
第三节 媒介符号的权力结构 |
1. 媒介符号的“技术性” |
2. 媒介符号的“显现性” |
3. 媒介符号的“神话性” |
第二章 转型期中国电影的媒介环境结构 |
第一节 电影类型与结构的嬗变 |
1. 现代艺术的视觉启蒙 |
2. 中国性的家国寓言 |
3. 主旋律的文化导向 |
第二节 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变化 |
1. 人工复制符号的诱惑消费 |
2. 消费国族性的媒介人 |
3. 精英或大众的自我臣属 |
第三节 国族性书写与文化变迁 |
1. 后冷战西方的“中国阐释” |
2. 跨国想象与“经济—价值”文本 |
3. “放眼天下”的国族强者想象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电影的文化符号建构 |
第一节 新英雄主义与泛神圣性 |
1. 好莱坞模式的英雄神话 |
2. 个人神话中的集体想象 |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与泛人性论 |
1. 时尚的历史主义注脚 |
2. 大爱无疆的“后”新历史主义 |
下编 日常叙事研究 |
第四章 娱乐与启蒙交汇的日常体验 |
第一节 群众秩序与“劳作想象” |
1. 贺岁消费激情与口腔快感 |
2. 城市空间与“文化营销”媒介人 |
3. 集体劳作的乌托邦幻象 |
第二节 世俗神话与“圣杯情结” |
1. 寻找双重认可的“权威” |
2. 超现实想象的自我碎片化 |
3. 世俗的神话与集体性狂热 |
第五章 现世与社会失序的日常表现 |
第一节 滑稽模仿与再生的狂欢 |
1. “疯狂”的追逐与发展空间 |
2. “反叛”到“归根”的碎片化 |
3. “大笑”的拟象与仿真 |
第二节 边缘化的民族飞地想象 |
1. “弱者”想象与家国乡愁 |
2. “他者”的家国本土化策略 |
第三节 文化毁灭的坚膜与批评 |
1. 贾樟柯:现实关系与真实的幻灭 |
2. 《盲山》与《盲井》:缄默的故事 |
3. 娄烨:叙事中反叛的主体性 |
余论 故事·叙述·寓言 |
第六章 结语:作为人类学诗学的电影 |
一、文化人类学的故事书写 |
二、民族志诗学的内在感知 |
三、国族故事叙述的对话性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特殊历史条件下的地震预报科学实践 |
2科学与实践问题的讨论 |
2.1地震前兆及其复杂性与地震预报的可能性 |
2.1.1地震前兆的含义 |
2.1.2代表性大地震事件回顾 |
2.1.3地震前兆的复杂性 |
2.2地震前兆的物理基础 |
2.3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争论 |
2.4地震观测的重要性———重要经验与教训之一 |
3结论与建议 |
(4)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前人的主要成果 |
1.2.1 地震活动性基础研究 |
1.2.2 云南地震活动性相关研究 |
1.3 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1.3.1 重要问题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云南强震孕震环境分析 |
2.1 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背景 |
2.1.1 主要构造运动 |
2.1.2 地球动力学背景 |
2.2 现代活动断裂格局 |
2.2.1 川滇菱形块体 |
2.2.2 重要的边界断裂带 |
2.2.3 其他活动断裂带 |
2.3 地壳介质特性 |
2.3.1 地壳结构特征 |
2.3.2 介质品质Q值 |
2.4 强震孕震环境的基本认识 |
第三章 云南地震记录与地震活动水平 |
3.1 地震活动记载 |
3.1.1 历史地震 |
3.1.2 仪器记录地震 |
3.2 地震记录可靠性评价及其应用 |
3.2.1 地震目录的信度分析 |
3.2.2 地震记录的应用 |
3.3 地震能的孕育与释放水平 |
3.3.1 地震活动水平估计 |
3.3.2 地震波能量释放水平估计 |
3.3.3 不同级别地震的复发间隔 |
第四章 云南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 |
4.1 地震的空间分布与地震带(区) |
4.1.1 主要地震带(区) |
4.1.2 地震深度变化特征 |
4.2 地震的时间分布与地震活跃期 |
4.2.1 时间成丛特征 |
4.2.2 空间迁移特征 |
4.3 强震活跃期的b值特征 |
4.3.1 b值的差异 |
4.3.2 进入强震活跃期的可能判据 |
4.4 新一轮强震活动平静期的含义 |
4.4.1 中强地震的迁移 |
4.4.2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大震现象 |
4.5 云南东部强震活动过程模型 |
第五章 云南地震类型分区 |
5.1 地震序列类型 |
5.2 震源机制解 |
5.3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 |
5.4 地震类型与活动分区的关系 |
第六章 区域地震关联度分析 |
6.1 川滇地区地震的呼应关系 |
6.1.1 川滇菱形块体地震活动性分析 |
6.1.2 讨论和结论 |
6.2 与安达曼-滇缅弧形构造带的关系 |
6.2.1 2004年苏门答腊8.7级地震 |
6.2.2 安达曼-缅甸弧与云南地震活动呼应关系 |
6.2.3 苏门答腊巨震后云南地震形势 |
6.3 一些重要的呼应关系 |
6.3.1 与珠峰以东地区的呼应关系 |
6.3.2 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以北地区的呼应关系 |
第七章 地震活动性与地震预测实践 |
7.1 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 |
7.2 大震复发间隔与1988年澜沧-耿马地震预测 |
7.2.1 地震实况 |
7.2.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3 地震类型判定与1995年孟连中缅边界地震预测 |
7.3.1 地震实况 |
7.3.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4 中等地震密集活动与2000年姚安地震预测 |
7.4.1 地震实况 |
7.4.2 地震预测过程及其依据 |
7.5 地震呼应关系与2007年宁洱地震预测 |
7.5.1 地震实况 |
7.5.2 地震预测过程 |
7.5.3 地震呼应关系分析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1.1 历史地震记录漏载严重 |
8.1.2 强震孕震能力强 |
8.1.3 强震活动时空成丛分布 |
8.1.4 地震类型分区特征明显 |
8.1.5 断裂带边界作用存在差异 |
8.1.6 同源不同序次动力联合 |
8.1.7 地震活动多层次呼应关系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 |
8.3.1 决定地震孕育-发生-调整过程的主控因素 |
8.3.2 强震活动主体地区东西交替的可能原因 |
8.3.3 区域地震危险性的宏观判断 |
8.3.4 “中强地震连发—平静—首发大震”模式 |
8.3.5 慢地震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 |
附录 2: 云南5.0级以上地震目录(NEI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 |
致谢 |
(5)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阶段性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震群活动与强震关系 |
2 唐山地震前震群活动的时空演化特征 |
3 震群活动与前兆的阶段性对比分析及机理解释 |
4 张北地震的预测检验 |
5 讨论 |
(6)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地震灾害与震害评估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绪论 |
2.1 震害评估的发展 |
2.2 遥感震害评估技术研究依据 |
第三章 基于遥感和GIS 的震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 |
3.1 方法研究的总体思路 |
3.2 建筑物震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 |
3.3 地震直接损失评估模型 |
3.4 生命损失及失去住所人数评估模型 |
第四章 基于遥感和GIS 的震害评估系统 |
4.1 震害评估的实现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评估系统的功能设计 |
第五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1 遥感影像在空间数据库中的存储 |
5.2 系统数据库管理 |
5.3 数据库设计 |
第六章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评估 |
6.1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计算模型 |
6.2 震例资料的收集与初步分析 |
6.3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回归模型 |
6.4 不同因素对回归结果的修正 |
6.5 对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值的多因子修正 |
6.6 小结 |
第七章 2003 年巴楚-伽师6.8 级地震的遥感震害损失评估试验 |
7.1 地震概况 |
7.2 遥感震害评估试验结果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1) 论文成果 |
2) 论文创新点 |
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作者简介 |
附录Ⅱ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 |
附录Ⅲ研究生阶段的工作实践 |
致谢 |
(7)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可能的创新点 |
(三)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理论基础 |
一、 公共警告理论 |
(一) 公共警告的概念及要素 |
(二) 公共警告的特征 |
(三) 公共警告的类型化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概念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特征及挑战 |
第二章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历史经验及现状梳理 |
一、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历史经验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发展历程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经验总结 |
二、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现状——法律规定及运行实践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主体制度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决策程序 |
(三)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发布机制 |
第三章 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制度困境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主体制度的缺陷 |
(一) 发布主体级别设置不合理——从历史经验反思当前制度 |
(二) 政府垄断预测信息的发布——从域外经验考察国内实践 |
(三) 地震局职能定位不准确——从基础理论拷问权限设置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决策程序的缺陷 |
(一) 决策机制尚未类型化 |
(二) 政府与民间合作的欠缺 |
(三) 地震预报评审制度的路径冲突 |
三、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发布机制的缺陷 |
(一) 地震预测信息公开制度及其现状检讨 |
(二) 信息公开的特殊形式——“地震辟谣”的非规范化 |
第四章 完善中国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的制度化建议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主体制度的完善 |
(一)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发布权的适当下放 |
(二) 打破地震预测信息发布的政府垄断 |
(三) 地震局应明确职能定位 |
二、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决策程序的制度化 |
(一) 构建类型化的决策机制 |
(二) 政府与民间共享地震监测预测信息 |
(三) 建立独立的地震预测评审委员会 |
三、 地震灾害公共警告发布机制的再考量 |
(一) 地震预测信息公开范围的扩大 |
(二) 地震辟谣的制度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8)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遥感技术在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
1.2.2 雷达遥感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理论与数据 |
2.1 雷达遥感物理基础 |
2.1.1 电磁波谱 |
2.1.2 雷达方程 |
2.2 雷达遥感影像特征 |
2.2.1 几何特征 |
2.2.2 辐射特征 |
2.3 高分辨率雷达遥感系统 |
2.4 本文所用数据 |
2.4.1 研究区概况 |
2.4.2 数据及影像预处理 |
第三章 SAR 影像建筑物震害目视解译与定量评估 |
3.1 建筑物震害分类分级 |
3.1.1 建筑物震害分类 |
3.1.2 建筑物震害分级 |
3.2 SAR 影像建筑物震害特征理论分析 |
3.2.1 建筑物几何模型 |
3.2.2 建筑物 SAR 影像的典型特征 |
3.2.3 不同几何模型的建筑物在 SAR 影像上的特征 |
3.3 真实 SAR 影像上的建筑物震害影像特征 |
3.4 建筑物震害目视解译标志 |
3.5 遥感震害定量化评估模型 |
3.6 玉树县城建筑物震害定量评估 |
3.7 讨论与结论 |
第四章 基于 SAR 影像分形特征的建筑物震害信息自动提取 |
4.1 分形理论基础 |
4.2 分形维数的计算模型 |
4.2.1 三角棱柱法 |
4.2.2 差分盒维法 |
4.2.3 分维值计算的程序实现 |
4.3 机载 SAR 影像分维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分维影像的总体特征 |
4.3.2 街区尺度的分维影像特征 |
4.4 讨论与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总结与讨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1.2.2 地震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2.3 机器学习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 |
第二章 机器学习相关理论 |
2.1 引言 |
2.2 集成学习 |
2.2.1 集成学习算法 |
2.2.2 决策树算法 |
2.2.3 Ada Boost算法 |
2.2.4 随机森林算法 |
2.3 深度学习 |
2.3.1 人工神经网络 |
2.3.2 深度生成模型 |
2.3.3 训练和优化技术 |
2.3.4 深度学习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估 |
3.1 引言 |
3.2 历史震害数据的选取 |
3.3 地震人员伤亡影响因素的选择 |
3.4 重要度评估模型的建立 |
3.4.1 三种模型的建立 |
3.4.2 初步计算结果 |
3.4.3 筛选后的计算结果 |
3.5 考虑房屋破坏的人员伤亡影响因素重要度评估 |
3.5.1 房屋类型 |
3.5.2 评估模型的建立 |
3.5.3 结果分析 |
3.5.4 房屋破坏影响系数涵盖在内的人员伤亡影响因素重要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震后人员伤亡评估 |
4.1 引言 |
4.2 数据预处理 |
4.3 模型的建立 |
4.3.1 超参数的选取 |
4.3.2 优化算法 |
4.3.3 人员伤亡初始评估模型 |
4.4 初始模型评估结果 |
4.5 房屋破坏影响系数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川滇强震的分带( 区) 与强震复发活动图像 |
1. 1 分带与带内强震平均复发间隔 |
1. 2 强震带的强震活动周期与强震带 的交替活动图像 |
2 强震事件的重复性特征 |
3 川滇强震相关性活动图像的重复性 |
3. 1 中期、中短期信号震 |
3. 2 康定窗和东川窗中强震活动的重复性对应特征 |
3. 3 诱发地震的重现性 |
3. 4 强震前中等、中小地震图像异常 |
3. 5 缺震异常的重现性[13] |
3. 6 川滇强震成组活动的重复性[10] |
3. 7 小结 |
4 川滇强震活动图像周期性、重复性特征物理机制讨论 |
5 结语 |
四、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唐山大地震的中期前震特征(英文)[J]. 何志桐,刘进. 地震研究, 1983(S1)
- [2]自我建构的影像民族志 ——跨世纪中国电影的叙事与符号研究(1990-2010)[D]. 庄诒晶. 浙江大学, 2011(05)
- [3]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J]. 张肇诚,张炜. 地震学报, 2016(04)
- [4]云南地震活动性研究[D]. 皇甫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01)
- [5]华北地区震群活动的阶段性特征[J]. 宋治平,徐平,薛艳. 地震, 2001(01)
- [6]基于遥感影像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方法研究与实现[D]. 王龙.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07(03)
- [7]地震灾害公共警告研究[D]. 闵娜娜. 中国政法大学, 2012(11)
- [8]高分辨率SAR影像建筑物震害信息提取方法研究[D]. 金鼎坚.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2(01)
- [9]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地震人员伤亡评估研究[D]. 贾晗曦.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10]川滇强震活动图像特征及其重复性研究[J]. 黄圣睦,董瑞英. 内陆地震,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