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竖向钢筋位移处理方案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曹春利[1](2021)在《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以下简称“榫卯剪力墙”)是一种新型不出筋的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基本装配单元榫卯板边缘设置横向凹槽和竖向方孔,横向凹槽与竖向方孔相交。本文研究了不同剪跨比的墙体的受力性能和接缝的连接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榫卯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设计制作了1片剪跨比为1.5的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试件,和3片剪跨比分别为1.0、1.5、2.0的榫卯剪力墙试件,对其进行了恒定轴力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研究表明,榫卯剪力墙抗震性能良好,剪跨比1.5的墙体承载力和刚度略低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榫卯剪力墙沿横向凸起根部及凹槽内侧形成宏观竖向裂缝,可避免低剪跨比墙体发生脆性破坏,破坏时的位移角均大于1/50,延性系数均大于5.0,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榫卯接缝构造合理,连接可靠,整体性良好,接缝开裂位移角大于1/500,峰值荷载时榫卯接缝变形较小,水平张开变形和竖向错动变形仅有1.0mm和1.5mm;边缘构件最外侧纵筋屈服时,底部截面钢筋应变分布仍然符合平截面假定,峰值荷载时不再符合平截面假定;墙体破坏时根部混凝土压溃区域相对较小。提高剪跨比,墙体承载力降低,承载力稳定性和变形能力提升,刚度衰减减缓;同时,提高剪跨比可延缓宏观竖向裂缝发展,横向凸起根部破坏程度减轻。榫卯剪力墙的破坏区域主要分布在宏观竖向裂缝区域,延缓了墙体根部混凝土压溃,有效减小了压溃面积,位移角大于1/35时墙体仍具有良好的竖向承载力。(2)榫卯剪力墙受力性能数值分析。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构建了榫卯剪力墙的数值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比对表明,榫卯剪力墙数值模型能够反映试验的破坏过程和破坏模式,与试验骨架曲线吻合良好;采用内聚力-摩擦混合模型能够模拟榫卯接缝处的混凝土结合性能。榫卯剪力墙沿榫卯接缝横向凸起根部形成的竖向裂缝避免墙体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墙体变形能力得以显着提高。提高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可提高墙体的承载力,配筋率较低时增幅较为明显;当竖向方孔侧面与横向凹槽内侧重合时,增大竖向方孔沿墙体宽度方向尺寸增加了凸起根部及凹槽内侧处新旧混凝土结合面的面积,承载力退化速率加快,建议可减小凹槽内侧高度或减小竖向方孔沿墙体厚度方向尺寸,来减小该处面积,以提升接缝性能。(3)提出了榫卯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建议了榫卯剪力墙的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设计公式,探讨了榫卯接缝的剪力需求;提出了不同剪跨比墙体的群键共同工作系数,小于等于1.5剪跨比的墙体可采用现有大板规范的推荐值,大于1.5剪跨比的墙体建议适当降低推荐值取值,对于2.0剪跨比的墙体建议取为0.4。结果表明,引入群键共同工作系数的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结果能够较好满足剪力需求,建议公式较为合理。
白浩杰[2](2021)在《盒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节点抗拔及抗剪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征程上,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美丽乡村建设水平需要全面提升。在此背景下,装配式住宅是未来乡村低、多层自建房的必然发展趋势。盒式连接具有安装效率高、连接节点质量检测方便、对环境污染小等优势,符合我国国情,在低、多层装配式住宅中应用前景广阔。就盒式连接装配式住宅而言,连接节点可靠的抗拔及抗剪性能是保证其受力性能与工程应用的关键。本文在盒式连接全装配式墙-板系列产品前期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盒式连接节点的抗拔、抗剪承载能力及改变连接节点的抗拔、抗剪破坏模式为切入点,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研究了该连接方式的抗拔及抗剪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验证预埋套筒端试件及预埋连接盒端试件抗拔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连接盒-套筒组合试件模型,研究螺杆强度、套筒强度、套筒U型钢筋强度、套筒U型钢筋直径、连接盒U型钢筋直径、套筒横杆直径、连接盒底板厚度、连接螺杆直径、设置双横杆套筒对连接盒-套筒组合试件抗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套筒横杆直径可以大幅提升拉拔组合模型的极限承载能力,且可以改变模型的破坏模式;其他参数的变动对模型极限承载能力及延性的提升作用有限,且均未能改变模型的破坏模式。(2)基于连接盒-套筒组合试件参数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抗拔性能与经济性能综合表现更佳的较优连接盒-套筒连接装置形式。结果表明:采用较优连接装置的模型比采用初始参数模型的连接盒底板用料节省50%、连接盒U型钢筋用料节省63.56%、承载能力提升96.70%、破坏位移提高214.40%,且模型破坏模式转变为套筒U型钢筋被拔出。(3)在验证盒式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试验的基础上,将连接盒替换为本文第二章中的连接盒进行模拟分析,发现水平接缝是模型的薄弱位置。为提出更合理的连接方案,改变螺杆数量、螺杆直径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螺杆根数未能使剪力墙破坏模式发生改变,而螺杆直径由16mm增大至24mm,剪力墙破坏模式改变为弯曲破坏,依据模拟结果提出的优选方案设有2根直径24mm、间距900mm的螺杆。(4)基于优选方案,改变连接盒底板厚度、连接盒U型钢筋高度、连接盒U型钢筋直径进行参数分析,提出较优方案,基于较优方案,研究了轴压比、墙体厚度对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连接盒造价进行优化会降低剪力墙的抗剪性能,因此较优方案不予变动,依然取用优选方案;增大轴压比及减小墙体厚度均使得剪力墙的抗剪性能降低。
郭艳芳[3](2021)在《带水平及竖向拼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前,在我国建筑结构中,高层剪力墙结构占据相当大的比例,装配式剪力墙因其节约资源、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和政策扶持,所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目前建筑业研究重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拼装过程中产生大量拼缝,预制剪力墙与拼缝的可靠连接对结构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推广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体系,必须对带有拼缝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系统研究,因此研究带有拼缝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重点对已竣工的实际工程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在模拟计算过程中找到薄弱拼缝可能存在位置,从而对薄弱拼缝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为今后类似的工程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依据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使用PKPM软件对已竣工工程实例建立整体模型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分析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各项抗震性能。为全面分析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并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进行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抗震分析的补充验算,在模拟计算过程中找到薄弱拼缝可能存在位置。通过分析得到以下成果:该结构的周期比、剪重比、轴压比等信息良好;通过结构弹性时程动力分析和静力弹塑性分析,满足大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规范规定的变形要求;5044号节点和6552号节点位移均超出规范限值,在工程实际中存在安全隐患,应对该节点所处位置进一步分析。其他各项性能指标基本满足规范限值,说明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在平面和竖向均较为规则,能保证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次参考相关试验,利用ABAQUS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验证。经过分析,ABAQUS有限元软件建模方法正确,模拟装配式剪力墙结果有效,为接下来使用该建模方法分析带有拼缝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提供依据。最后依据实际工程,对薄弱拼缝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带有竖向拼缝和水平拼缝的预制剪力墙结构模型,并建立相对应的整体现浇模型做对比。经过分析,预制构件和现浇构件的混凝土应力分布云图、骨架曲线、承载能力、延性等结果较为相似,模型破坏规律十分吻合。说明带有拼缝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与整体现浇的剪力墙具有相同的抗震性能,水平缝和竖向缝的存在可保证结构安全性。此次有限元的模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带有拼缝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力学性能研究提供有限元分析理论基础,促进拼缝连接的研究和发展,对该类实际工程的设计和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陈国尧[4](2021)在《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全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以带横向凹槽及竖向孔洞的预制混凝土墙板为基本装配单元,具有易于生产、运输、安装便利等优点。本文采用试验、有限元模拟及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并对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进行了3片剪跨比为1.5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试件及1片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对比试件的拟静力试验,探究新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及不同榫卯板构造、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对新型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刚度退化速率小于现浇剪力墙,累计耗能显着大于现浇剪力墙,延性系数均超过3.80,极限位移角大于1/60,满足规范要求。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破坏形态与现浇剪力墙不同,现浇剪力墙破坏区域集中于墙体根部,峰值荷载时墙体根部混凝土出现压溃现象;榫卯剪力墙墙体破坏区域主要集中于榫卯板横向凹槽底部及凸起部位根部,峰值荷载时墙体根部混凝土基本无压溃现象,且在峰值荷载后榫卯剪力墙中部竖缝形成两条通长裂缝,墙体进入墙柱组合体受力阶段,大大提升了榫卯剪力墙的变形性能。榫卯板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可延缓减少榫卯接缝的破坏,平齐试件产生裂缝更少,墙体根部混凝土压溃的面积及程度更小,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是否平齐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承载能力影响不大。水平钢筋配筋率会影响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破坏程度,配筋率的提高会减小榫卯接缝在峰值荷载前的破坏程度,对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大。(2)使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进行了数值模拟,考虑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及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接触受力属性的数值模型计算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有限元模型合理可靠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参数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纵向孔洞尺寸对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承载能力的影响较小,对接缝整体破坏程度影响显着,建议榫卯板纵向孔洞内缘与横向凹槽内侧平齐。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提高,会提高墙体峰值承载力,对峰值位移角影响不大,延性在较高配筋率时表现较差,试件破坏提前;水平钢筋配筋率对墙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不大;增加轴压比会提高试件的峰值承载力,但会降低试件的变形性能。(3)对影响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接缝抗剪性能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榫卯接缝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并与文献中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尹志勇[5](2021)在《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普遍较差,在历次强烈地震中,农村地区的房屋都遭受了严重的损坏甚至倒塌,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结构抗震加固技术和减隔震技术是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的两个主要途径。目前,适合农村民居的减隔震技术研究主要在基础隔震方向,而岩土隔震方向的研究尚少且缺少室内或室外大型模型试验工作。为了降低农村房屋的地震灾害风险,本文基于岩土隔震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针对农村民居的低成本岩土隔震系统,对其隔震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大型地震模拟振动台开展了农居模型-基础-岩土隔振系统-地基的地震模拟试验,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振动台模型试验以及原型农居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具体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基于岩土隔震(GSI)技术的概念,提出了两种低成本的岩土隔震系统,即基于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SC)和基于玻璃珠-砂垫层的岩土隔震系统(GSIGBSC),并建立了简化分析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机理。2)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研究设计了振动台模型试验方案,通过制作1/4缩尺比例的砌体结构模型进行了农居结构-基础-岩土隔振层-地基大型振动台试验。对试验现象以及结构模型的加速度反应、位移反应、应变反应等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大震时,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表现良好,验证了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有效性;随着输入加速度幅值增大,提出的GSI-SC隔震系统和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越明显;GSI-GBSC隔震系统的隔震效果好于GSI-SC隔震系统。3)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开展了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工作,对振动台试验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总体上吻合程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可靠性。4)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原型结构及场地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有、无隔震工况有限元模型的结构加速度反应、结构损伤云图、位移反应及土体累计塑性变形等地震响应,结果表明岩土隔震系统具有良好的隔震效应。通过大量数值模拟讨论了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5)通过对振动台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分析,提出了实际工程应用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建议。
黄玉宁[6](2021)在《新型接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提出采用3种不同的竖向接缝连接方法:将左右相邻预制剪力墙通过不同构造形式的预埋型钢以及高强螺栓连接,形成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竖向接缝连接方法包括一种干式连接(全螺栓连接)及两种干湿混合式连接(螺栓连接并后浇混凝土);提出一种将预埋“U”型型钢的上、下预制剪力墙与菱形开孔的低屈服点软钢连接件通过螺栓连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利用试验、有限元分析及理论分析等方法研究这两类(竖向接缝、水平接缝)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的内容和成果如下:(1)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试验研究本文设计并制作了3个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试件和1个现浇剪力墙试件,通过试件的滞回试验考察3种新型竖向接缝连接方法的可靠性,以及采用这3种连接方式的装配式剪力墙试件荷载-位移曲线、承载能力、刚度、强度、延性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2)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有限元分析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件进行数值模拟,将得出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证实建立的模型准确可靠;然后对试件的高宽比、分布钢筋配筋率、混凝土强度、轴压比、连接型钢屈服强度、厚度及竖向接缝的位置等因素展开参数分析,研究这七种参数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影响。(3)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建立了软钢消能器的简化力学模型,并给出了软钢消能器的合理设计建议,提出一种采用软钢消能器作为耗能连接件的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比分析该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与等参数现浇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然后对影响装配式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分析,进一步揭示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的破坏模式。(4)新型接缝装配式剪力墙受力分析基于试验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新型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竖向接缝、水平接缝)的受力机理,并给出了结构的承载力计算方法(正截面、斜截面及接缝的承载力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以及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最后,对装配式剪力墙的接缝与预制墙板连接设计方法和有关构造要求提出建议。
刘宇航[7](2021)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模拟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和产业化基地的不断涌现,实现了建筑业的工业化变革。然而,由于拆分的预制构件种类繁多,其通用性限制了装配式建筑产业化的发展,预制构件的标准化设计成了实现装配式设计、生产、施工相互协调统一的关键。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工艺相较于传统现浇结构更复杂,需要更加详细具体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将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通过创建BIM模型进行虚拟建造,能够提前预演施工方案,有效解决预制构件装配时的施工精度问题。然而,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进行,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荷载、施工顺序变化等都会对结构的内力和变形产生巨大影响,导致结构受力具有强烈的时变性,间接导致了结构施工阶段工程事故的频发。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结构在施工期间的变形情况,对于严格控制结构在施工阶段的力学状态,提高工程项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太原市某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为具体工程实例,在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标准化设计方面,利用Revit对预制构件库的创建进行了研究,实现了该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在施工进度模拟方面,完成了BIM三维模型的搭建,同时利用Navisworks进行了预制构件吊装的4D施工进度模拟。在施工过程模拟方面,分析了一次性加载、和按施工顺序精确加载方式下结构的竖向变形。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标准化设计通过对比传统设计和基于BIM技术设计的两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得出了后者在装配式结构设计方面的优势,并结合装配整体式剪力墙住宅的标准化和模数化设计要求,剖析了创建预制构件库的重要意义。利用Revit完成了预制外墙、预制叠合板等构件的创建,并借助参数化管理平台-族库大师实现了基于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预制构件族库创建,提高了预制构件的重复使用率。(2)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进度模拟以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为依托,综合应用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和预制构件库完成了BIM模型的创建。同时,利用Project软件创建了该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为BIM三维模型赋予了施工进度数据时间模型。通过Navisworks软件进行了预制构件的施工吊装模拟,解决了预制构件安装过程精确度把控问题,也验证了预制构件库中BIM模型的精细化程度和信息集成度。(3)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模拟利用有限元软件ETABS施工阶段模拟功能对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进行了施工过程模拟,研究了一次性加载、按施工顺序精确加载两加载方式对施工过程中结构变形的影响。通过对比两种模型的分析结果发现,两种加载模式下的楼层竖向位移存明显差别。按施工顺序精确加载下柱和墙体的最大竖向位移值达到了一次性加载的60%左右,因此在进行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分析时应对施工过程加以考虑,保证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更加接近工程实际。
王世伟[8](2021)在《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板墙及接缝抗震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配式板墙结构是装配式结构主要的形式之一,其特点是预制墙体在工厂制作,在现场拼接成形,装配率高,建造成本低。该结构墙体拼接时形成的接缝会严重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其可靠性是建造和研究关注的重点。采用软索连接的装配式圆孔板墙结构具有墙体侧端无突出,模板无需打孔,墙体制作、运输和装配方便等优点,在欧洲、西亚等低烈度地区应用较多,在我国应用较少。为研究该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等方法,针对混凝土预埋软索的抗拉性能、软索连接混凝土界面的抗剪性能,以及软索连接圆孔板墙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为该结构体系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针对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圆孔板墙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了4种共8个墙体,分别为一字形墙、L形墙和两种形式的工字形墙,在无轴压和1000k N轴压下进行拟静力试验,通过分析破坏形态和滞回曲线,研究试件的承载能力、变形能力、抗剪性能和刚度特性,结果表明:1)翼墙可改变主墙的应力分布,能有效提高主墙的抗裂性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2)3层及以下的此类结构可以采用弹性理论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验算;3)采用规范中受剪承载力公式计算L形墙体和工字形墙体时,建议对计算结果进行0.5倍的折减;4)该类墙体的刚度比理论刚度低,进行刚度计算时建议采用0.14倍的折减系数。针对混凝土预埋软索的抗拉性能,设计并制作了16个试件,进行静力单向拉拔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墙体厚度、分布钢筋和软索类型对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各试件破坏现象均为软索断裂,混凝土出现微小裂缝;2)在静载作用下,软索PVL100和PVL140的标准锚固长度,能够满足锚固要求。针对软索连接混凝土界面的抗剪性能,设计并制作了8组共24个双剪试件,研究混凝土强度、墙体厚度、分布钢筋和软索类型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现象和数据分析,揭示了软索连接接缝的破坏过程和机理,研究发现:1)接缝的抗剪承载力与墙体的厚度和混凝土强度成正相关;2)分布筋可增强预制部分的整体性,进而提高界面的抗剪承载力。研究给出了此种界面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陈展[9](2021)在《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设计与施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煤炭行业的发展,筒仓结构作为一种储量大、占地面积小的常规构筑物,被广泛得到应用。在进行筒仓仓顶部分施工时,通常采用在支承平台上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施工,当筒仓直径较大时,还需要对平台采取一些临时性的加固措施,此种传统的施工方式效率较低,且施工成本较高。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该体系分为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和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两部分,其中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通过将伞状龙骨支撑平台、锥壳原有配筋及附加钢筋相结合,形成一种钢筋空间网格结构,用以完成锥壳混凝土的施工;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由空间钢桁架结构体系、单片钢桁架及钢筋桁架楼承板组成,用以完成仓顶梁板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本文以30米直径筒仓工程为背景,对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进行结构设计,运用SAP2000建立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模型,并对两种结构体系在不同荷载工况组合下进行有限元分析,对结构体系进行杆件截面设计。其中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钢筋桁架与上环梁钢桁架节点连接分为焊接和搭接两种方案,通过对比两种方案下结构体系的内力、承载能力,选择钢筋桁架与上环梁钢桁架焊接的连接方案。根据采用结构体系的特点,制定了该结构体系的施工工艺,并对支撑桁架端部连接、锥壳钢筋桁架端部连接、仓顶梁板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间、仓顶混凝土浇筑方式等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其施工关键技术措施。
曹思琦[10](2021)在《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发展,并且符合建筑工业化的生产要求。我国目前在预制装配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方面相对落后,因此需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进行创新,深入地开展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使预制装配式结构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和大面积的应用。本文基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课题组的前期试验结果,提出了一种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结构。该节点形式的制作过程主要是通过两条生产线,将梁柱钢套和混凝土梁柱分别制作完成,并且拼装成预制梁、预制柱,然后使用高强螺栓将预制梁柱拼装成整体节点,最后配置预应力筋提高节点的整体性,并提供自复位能力。本文对新型装配式节点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1)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研究方向和发展概况,并对预制装配式节点的构造形式、研究进展进行介绍,针对目前存在的局限性,详细介绍了本文提出的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的设计理念;(2)为了考察新型装配式节点的受剪性能和抗震性能,通过控制试件的轴压比、有效预应力、配筋率等参数,设计制作了 5个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和1个现浇对比节点,开展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并且详细介绍了节点的结构特征、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的要点、试验加载方案以及测量内容;(3)对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比分析各试验节点的承载力、刚度退化、耗能能力、延性、变形恢复性能、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等抗震指标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节点剪切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呈现具有明显捏缩的反S形滞回环,而梁端弯曲破坏试件呈现出近似于梭形的曲线状态,并且明显比现浇节点的弓形曲线更加饱满。轴压比、核心区配箍率的增大均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节点初始刚度和承载力,但对耗能能力和延性会有一定影响,预应力筋的加入保证了试件的强度、刚度和变形恢复能力。和普通现浇节点相比,新型装配式节点有着更好的耗能能力、刚度的保持性能以及延性,并且具备较大的安全储备;(4)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新型装配式节点进行建模分析,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基于大量的模型试算,确定了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参数,考察新型节点的破坏形态和滞回性能,并且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有良好的吻合度,体现了本文有限元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并且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5)阐述了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的受力机理,并基于扩参数分析结果,拟合出核心区混凝土受剪承载力影响系数λ1和λ2。最终采用叠加法整合出新型装配式节点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该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但是预制装配节点受力特点复杂,有较多的影响因素,需要进一步对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
二、竖向钢筋位移处理方案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竖向钢筋位移处理方案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文献综述 |
2.1 水平接缝研究现状 |
2.1.1 干式连接 |
2.1.2 湿式连接 |
2.2 竖向接缝研究现状 |
2.2.1 干式连接 |
2.2.2 湿式连接 |
2.3 不同剪跨比带现浇竖向接缝的全预制剪力墙受力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
3.1 试验设计 |
3.1.1 试件设计 |
3.1.2 试件制作 |
3.1.3 材性性能 |
3.1.4 加载方案 |
3.1.5 测量方案 |
3.2 试验现象 |
3.2.1 试件CW-01 |
3.2.2 试件SCW-1 |
3.2.3 试件SCW-R1 |
3.2.4 试件SCW-R2 |
3.2.5 破坏形态 |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加载点水平力-位移角滞回曲线 |
3.3.2 加载点水平力-位移角骨架曲线 |
3.3.3 受弯承载力 |
3.3.4 延性 |
3.3.5 刚度 |
3.3.6 耗能 |
3.3.7 竖向接缝性能 |
3.3.8 水平位移沿高度分布 |
3.3.9 平截面假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数值分析 |
4.1 单元模型 |
4.2 部件模型及网格划分 |
4.3 材料本构 |
4.3.1 混凝土本构模型 |
4.3.2 钢筋本构模型 |
4.4 接触模拟 |
4.5 边界条件 |
4.6 结果对比及分析 |
4.6.1 加载点水平力-位移骨架曲线 |
4.6.2 承载力及峰值位移 |
4.6.3 破坏形态对比 |
4.7 参数扩展 |
4.7.1 边缘构件纵向钢筋配筋率 |
4.7.2 榫卯构造尺寸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接缝受剪承载力研究 |
5.1 竖向接缝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
5.1.1 粗糙面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
5.1.2 键槽抗剪承载力研究现状 |
5.1.3 接缝抗剪承载力组成 |
5.2 竖向接缝抗剪承载力需求计算方法 |
5.3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 |
5.3.1 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5.3.2 结果对比及分析 |
5.4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主要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2)盒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节点抗拔及抗剪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螺栓连接研究现状 |
1.2.1 螺栓-钢连接件组合连接 |
1.2.2 螺栓锚固连接 |
1.2.3 盒式连接 |
1.3 全装配式墙-板结构体系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盒式连接全装配式墙-板结构简述 |
2.1 盒式连接全装配式墙-板结构 |
2.2 结构连接节点的做法 |
2.2.1 楼板与楼板连接 |
2.2.2 楼板与墙板连接 |
2.2.3 墙板与墙板连接 |
2.2.4 墙板与基础连接 |
2.3 结构水平接缝的工作机制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连接盒-套筒组合试件抗拔性能研究 |
3.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3.2 试验概述及有限元模型验证 |
3.2.1 预埋套筒端试件抗拔试验 |
3.2.2 预埋连接盒端试件抗拔试验 |
3.2.3 材料本构关系 |
3.2.4 约束和接触关系 |
3.2.5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3.2.6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3.2.7 预埋套筒端试件试验验证 |
3.2.8 预埋连接盒端试件试验验证 |
3.3 拉拔组合试件有限元建模 |
3.4 拉拔组合模型参数分析 |
3.4.1 不同螺杆强度的影响 |
3.4.2 不同套筒强度的影响 |
3.4.3 不同套筒U型钢筋强度的影响 |
3.4.4 不同套筒U型钢筋直径的影响 |
3.4.5 不同连接盒U型钢筋直径的影响 |
3.4.6 不同套筒横杆直径的影响 |
3.4.7 不同连接盒底板厚度的影响 |
3.4.8 不同螺杆直径的影响 |
3.4.9 设置双横杆套筒的影响 |
3.5 较优盒式连接装置的提出 |
3.6 各模型抗拔承载能力与理论设计值对比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盒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抗剪性能研究 |
4.1 有限元模型验证 |
4.1.1 试验概述 |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1.3 计算结果对比验证 |
4.2 盒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试件有限元建模及分析 |
4.2.1 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承载能力及变形能力指标的确定 |
4.2.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
4.3 探究改变剪力墙破坏模式的连接方式 |
4.3.1 螺杆数量对剪力墙破坏模式的影响 |
4.3.2 螺杆直径对剪力墙破坏模式的影响 |
4.3.3 螺杆数量与螺杆直径双因素变化对剪力墙破坏模式的影响 |
4.3.4 改变剪力墙破坏模式的优选连接方案 |
4.4 优化连接盒对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1 优化连接盒底板厚度 |
4.4.2 优化连接盒U型钢筋高度 |
4.4.3 优化连接盒U型钢筋直径 |
4.5 基于较优连接方式的剪力墙参数分析 |
4.5.1 轴压比对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2 墙体厚度对剪力墙抗剪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带水平及竖向拼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工程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预制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带水平拼缝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2.3 带竖向拼缝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某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结构设计方案 |
2.2.1 结构体系 |
2.2.2 材料的选择 |
2.2.3 剪力墙结构布置方案 |
2.3 计算模型 |
2.3.1 结构标准层和结构构件布置 |
2.3.2 荷载计算 |
2.3.3 参数设置 |
2.4 结构计算主要结果 |
2.5 结构弹性时程动力分析及静力弹塑性分析 |
2.5.1 地震波选择和分析参数设置 |
2.5.2 弹性时程动力分析计算结果 |
2.5.3 静力弹塑性分析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限元模型建模方法的有效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有限元重要参数的选取 |
3.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3.2.2 材料单元选取 |
3.2.3 钢筋混凝土建模的方式 |
3.3 模型验证 |
3.3.1 试验概况 |
3.3.2 验证模型参数选取 |
3.3.3 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拼缝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模型参数 |
4.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1 模型及网格划分 |
4.3.2 创建相互作用 |
4.3.3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1 应力分析 |
4.4.2 骨架曲线 |
4.4.3 极限承载力 |
4.4.4 延性分析 |
4.4.5 刚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建议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水平接缝 |
1.2.2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竖向接缝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2.1 试件设计及制作 |
2.1.1 试件设计 |
2.1.2 试件制作 |
2.2 材性试验 |
2.3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4 试验量测内容 |
2.5 试件破坏过程与破坏形态 |
2.5.1 试件CW-01 |
2.5.2 试件SPW-1 |
2.5.3 试件SPW-K |
2.5.4 试件SPW-H |
2.6 试验现象对比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试验结果分析 |
3.1 加载点水平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2 加载点水平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及承载力 |
3.3 延性分析 |
3.4 耗能能力 |
3.5 刚度退化 |
3.6 损伤指标 |
3.7 钢筋应变 |
3.7.1 水平分布筋钢筋应变 |
3.7.2 边缘构件纵筋应变 |
3.8 接缝相对变形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
4.1 榫卯剪力墙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1 单元选择 |
4.1.2 材料属性定义 |
4.1.3 几何模型的建立、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4.1.4 结合面模拟 |
4.2 模型验证 |
4.2.1 荷载-位移曲线 |
4.2.2 破坏形态对比 |
4.3 参数扩展 |
4.3.1 纵向孔洞尺寸的确定 |
4.3.2 不同边缘构件纵筋配筋率的分析 |
4.3.3 不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的分析 |
4.3.4 不同轴压比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研究 |
5.1 竖向接缝抗剪强度影响因素 |
5.2 榫卯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
5.2.1 钢筋作用 |
5.2.2 混凝土作用 |
5.3 试验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隔震技术的原理及分类 |
1.2.1 隔震技术的原理 |
1.2.2 隔震技术的分类 |
1.3 农村民居减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基础隔震技术 |
1.3.2 岩土隔震技术 |
1.3.3 混合隔震技术 |
1.4 隔震技术在农村民居中的应用 |
1.4.1 农村民居中应用隔震技术的工程实例 |
1.4.2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阻力 |
1.4.3 农村民居中推广应用隔震技术的建议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
第二章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与理论研究 |
2.1 引言 |
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 |
2.2.1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提出背景 |
2.2.2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介绍及特点 |
2.2.3 摩擦性能试验 |
2.3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隔震机理 |
2.4 两种岩土隔震系统的简化计算模型 |
2.4.1 摩擦力模型 |
2.4.2 简化计算模型 |
2.4.3 计算方法 |
2.5 算例验证 |
2.5.1 计算模型 |
2.5.2 输入地震动 |
2.5.3 计算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方案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备 |
3.2.1 地震模拟振动台 |
3.2.2 试验土箱 |
3.2.3 传感器 |
3.3 模型相似比设计 |
3.4 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1 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 |
3.4.2 地基土模型设计与制作 |
3.5 传感器布置方案 |
3.6 地震波选取及加载制度 |
3.7 试验材料 |
3.7.1 结构模型材料 |
3.7.2 地基土模型材料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岩土隔震系统振动台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试验现象分析 |
4.2.1 结构模型 |
4.2.2 地基土模型 |
4.3 结构动力特性 |
4.4 结构加速度反应 |
4.4.1 振动台控制性能分析 |
4.4.2 结构加速度时程反应 |
4.4.3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 |
4.4.4 结构加速度放大系数减震率 |
4.5 结构位移反应 |
4.5.1 层间位移反应 |
4.5.2 相对位移反应 |
4.6 结构应变反应 |
4.6.1 钢筋应变 |
4.6.2 混凝土应变 |
4.6.3 砖墙应变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
5.1 引言 |
5.2 有限元软件ABAQUS介绍 |
5.2.1 单元类型及划分网格技术 |
5.2.2 岩土材料的本构模型 |
5.3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单元选取及网格划分 |
5.3.2 接触设置 |
5.3.3 边界设置 |
5.3.4 地震动荷载 |
5.3.5 模型材料及计算参数 |
5.4 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
5.4.1 无隔震试验模拟 |
5.4.2 GSI-SC隔震试验模拟 |
5.4.3 GSI-GBSC隔震试验模拟 |
5.4.4 数值模拟与试验的隔震效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2.1 原型结构及场地介绍 |
6.2.2 有限元模型 |
6.2.3 人工边界的选取及验证 |
6.2.4 材料本构模型 |
6.2.5 材料参数确定 |
6.2.6 输入地震动 |
6.2.7 计算工况 |
6.3 岩土隔震系统的隔震效应分析 |
6.3.1 结构加速度反应 |
6.3.2 结构损伤云图 |
6.3.3 位移反应 |
6.3.4 土体累计塑性变形 |
6.4 隔震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砂垫层密实度 |
6.4.2 回填砂土的宽度 |
6.4.3 回填砂土的密实度 |
6.4.4 摩擦系数 |
6.4.5 砂垫层厚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岩土隔震系统设计与施工建议 |
7.1 引言 |
7.2 设计与施工建议 |
7.2.1 适用范围 |
7.2.2 一般规定 |
7.2.3 材料选取 |
7.2.4 设计建议 |
7.2.5 施工建议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6)新型接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竖向接缝抗剪性能研究现状 |
1.2.2 带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1.2.3 装配式剪力墙水平接缝研究现状 |
1.3 新型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提出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滞回试件制作 |
2.1 引言 |
2.2 试验方案 |
2.2.1 试件尺寸设计 |
2.2.2 现浇剪力墙试件SW-1 |
2.2.3 装配式剪力墙试件SW-2 |
2.2.4 装配式剪力墙试件SW-3 |
2.2.5 装配式剪力墙试件SW-4 |
2.2.6 装配式剪力墙各部件尺寸 |
2.3 试件制作 |
2.3.1 钢材材料性能 |
2.3.2 混凝土材料性能 |
2.4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
2.4.1 试验装置 |
2.4.2 量测内容和方法 |
2.4.3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
2.5 小结 |
第三章 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滞回性能试验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3.2.1 现浇剪力墙试件SW-1 |
3.2.2 装配式剪力墙试件SW-2 |
3.2.3 装配式剪力墙试件SW-3 |
3.2.4 装配式剪力墙试件SW-4 |
3.2.5 破坏形态比较分析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荷载P-水平位移Δ滞回曲线 |
3.3.2 骨架曲线 |
3.3.3 刚度退化 |
3.3.4 强度退化 |
3.3.5 延性及耗能能力 |
3.3.6 墙板剪切变形分析 |
3.3.7 连接型钢与预制墙板协同工作情况分析 |
3.3.8 主要应变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有限元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模型 |
4.2.1 材料本构选取 |
4.2.2 网格划分 |
4.2.3 接触关系及单元选取 |
4.2.4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式 |
4.3 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本文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4.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4.3.2 荷载-位移骨架曲线 |
4.3.3 计算承载力(P_(uc))与试验承载力(P_(ue))对比 |
4.4 装配式剪力墙工作机理分析 |
4.4.1 新型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受力全过程分析 |
4.4.2 新型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破坏机制分析 |
4.5 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5.1 预制墙板高宽比(Hq/Bq) |
4.5.2 墙板分布钢筋配筋率(ρ) |
4.5.3 混凝土强度(f_(cu)) |
4.5.4 轴压比(n) |
4.5.5 连接型钢强度(f_y) |
4.5.6 连接型钢厚度(t) |
4.5.7 竖向接缝位置 |
4.6 小结 |
第五章 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
5.1 概述 |
5.2 软钢消能器的力学分析 |
5.2.1 软钢消能器的设计要求 |
5.2.2 消能器的力学模型 |
5.3 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1 单元类型及材料参数选取 |
5.3.2 边界条件、相互作用及加载方式 |
5.3.3 网格划分 |
5.3.4 模型建立 |
5.4 新型水平接缝预制装配式剪力墙受力性能分析 |
5.4.1 破坏形态分析 |
5.4.2 滞回曲线分析 |
5.4.3 骨架曲线分析 |
5.4.4 延性系数分析 |
5.4.5 耗能能力分析 |
5.4.6 刚度退化分析 |
5.5 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5.1 轴压比的影响 |
5.5.2 软钢厚度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六章 新型接缝装配式剪力墙设计方法 |
6.1 新型竖向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承载力计算 |
6.1.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6.1.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6.1.3 竖向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 |
6.2 新型水平接缝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承载力计算 |
6.2.1 水平接缝传力机制 |
6.2.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
6.2.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
6.2.4 水平接缝抗剪承载力计算 |
6.3 连接设计方法 |
6.3.1 螺栓验算 |
6.3.2 焊缝验算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7)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装配式建筑发展概况 |
1.3 BIM技术内涵 |
1.4 装配式标准化设计研究现状 |
1.5 施工过程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施工力学分析理论发展 |
1.5.2 施工过程模拟研究现状 |
1.6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标准化设计 |
2.1 传统设计方法与基于BIM的装配式设计方法对比 |
2.1.1 传统装配式设计方法 |
2.1.2 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结构设计方法 |
2.1.3 两种设计方法的联系与区别 |
2.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模块化设计 |
2.2.1 模数协调与模块化设计 |
2.2.2 户型单元与平面布局 |
2.2.3 主要预制构件部品设计 |
2.3 预制构件库的创建与参数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
2.3.1 预制构件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
2.3.2 标准化预制构件库的创建 |
2.3.3 参数化管理平台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进度模拟 |
3.1 BIM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 |
3.1.1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 |
3.1.2 虚拟建造与碰撞检查 |
3.1.3 BIM协同平台 |
3.2 项目进度计划的创建 |
3.2.1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方法 |
3.2.2 项目进度计划编制常用软件 |
3.2.3 基于TimeLiner的施工计划定义 |
3.3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模拟 |
3.3.1 工程概况 |
3.3.2 BIM模型及计划模型创建 |
3.3.3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进度模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过程模拟 |
4.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模拟中的时变力学 |
4.2 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模型 |
4.2.1 有限元软件ETABS简介 |
4.2.2 有限元模型创建过程 |
4.3 不同加载方式下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模拟 |
4.3.1 施工过程模拟中的加载方式 |
4.3.2 施工步的划分 |
4.3.3 不同加载方式对结构竖向位移的影响 |
4.3.4 不同加载方式对结构竖向位移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板墙及接缝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2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发展现状 |
1.2.1 装配式剪力墙的连接形式 |
1.2.2 装配式空心剪力墙(板墙)的研究现状 |
1.3 钢筋、钢绞线连接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3.1 混凝土预埋钢筋、钢绞线锚固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2 钢筋连接新旧混凝土界面抗剪性能的研究现状 |
1.4 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2章 软索连接装配式圆孔板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及材料特性 |
2.2.3 加载方案和测试内容 |
2.3 试验现象及分析 |
2.3.1 A类试件试验现象对比 |
2.3.2 B类试件试验现象对比 |
2.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1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2.4.2 承载能力分析 |
2.4.3 变形能力分析 |
2.4.4 抗剪性能分析 |
2.4.5 刚度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预埋软索的抗拉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试件设计 |
3.2.2 试件制作及材料材性 |
3.2.3 试验装置 |
3.2.4 测试内容 |
3.3 试验现象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软索连接混凝土界面的抗剪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设计 |
4.2.2 试件制作及材料材性 |
4.2.3 加载装置、加载制度和测试内容 |
4.3 试验现象及分析 |
4.3.1 KJ1-KJ5 的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4.3.2 KJ6-KJ8 的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4.4 数据整理及分析 |
4.4.1 试验结果分析 |
4.4.2 软索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3 分布钢筋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4 混凝土强度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4.5 混凝土墙体厚度对界面抗剪性能的影响 |
4.5 抗剪承载力公式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 |
2.1 工程概况 |
2.2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 |
2.2.1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 |
2.2.2 钢筋空间网格结构 |
2.3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初步设计与分析 |
3.1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结构方案设计 |
3.1.1 支撑桁架方案设计 |
3.1.2 上环梁钢桁架方案设计 |
3.2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材料参数定义 |
3.2.2 杆件截面定义 |
3.2.3 支座约束 |
3.2.4 杆件连接释放 |
3.2.5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有限元模型 |
3.3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有限元分析 |
3.3.1 荷载取值 |
3.3.2 荷载组合 |
3.3.3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计算结果分析 |
3.4 伞状龙骨支撑平台杆件截面初步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设计与分析 |
4.1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结构方案设计 |
4.1.1 钢筋桁架方案设计 |
4.1.2 钢筋桁架支点连接方案 |
4.2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1 筒仓锥壳焊接节点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模型建立 |
4.2.2 筒仓锥壳搭接节点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模型建立 |
4.3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分析 |
4.3.1 荷载取值 |
4.3.2 荷载工况组合 |
4.3.3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计算结果分析 |
4.4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节点连接方案比选 |
4.4.1 内力对比分析 |
4.4.2 位移对比分析 |
4.4.3 屈曲分析对比 |
4.5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杆件截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设计与分析 |
5.1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结构方案设计 |
5.1.1 空间钢桁架结构体系方案设计 |
5.1.2 单片钢桁架方案设计 |
5.2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模型建立 |
5.3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有限元分析 |
5.3.1 荷载取值及组合 |
5.3.2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计算结果分析 |
5.4 空间钢桁架结构体系结构起拱 |
5.5 空间钢桁架结构体系屈曲分析 |
5.6 单片钢桁架的侧向稳定 |
5.7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杆件截面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施工研究 |
6.1 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施工工艺 |
6.1.1 刚性滑模下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施工工艺 |
6.1.2 柔性滑模下筒仓锥壳自承重模架体系施工工艺 |
6.2 筒仓仓顶梁板结构自承重模架体系的施工工艺 |
6.3 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施工关键技术 |
6.3.1 支撑桁架连接 |
6.3.2 锥壳钢筋桁架端部连接 |
6.3.3 仓顶梁板结构混凝土浇筑时间 |
6.3.4 仓顶混凝土浇筑方式 |
6.4 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经济性分析 |
6.4.1 施工成本分析 |
6.4.2 运输成本分析 |
6.4.3 安装工艺对比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装配式结构的发展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3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连接形式 |
1.4 框架梁柱节点的研究现状 |
1.4.1 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国外研究现状 |
1.4.2 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国内研究现状 |
1.4.3 梁柱节点的受剪性能研究现状 |
1.4.4 研究现状总结 |
1.5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设计思路 |
1.5.1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的提出 |
1.5.2 新型装配式节点的构造与拼装 |
1.5.3 新型节点的优势 |
1.6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方案 |
2.1 概述 |
2.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2.2.1 试件设计 |
2.2.2 试件制作 |
2.3 材料性能试验 |
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
2.4.1 试验装置 |
2.4.2 加载制度 |
2.5 量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试验结果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加载和破坏形态 |
3.2.1 试验加载过程 |
3.2.2 裂缝分布及破坏形态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3.3.2 试件骨架曲线 |
3.3.3 钢筋、钢材应变变化 |
3.4 试验节点滞回性能分析 |
3.4.1 耗能能力 |
3.4.2 刚度退化 |
3.4.3 延性性能 |
3.4.4 强度特征值 |
3.4.5 强度退化 |
3.4.6 变形恢复性能 |
3.4.7 预应力变化 |
3.4.8 节点核心区剪切变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套接节点滞回性能有限元分析 |
4.1 概述 |
4.2 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程序简介 |
4.3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有限元模型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材料本构关系模型 |
4.3.3 单元类型选取 |
4.3.4 不同部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
4.3.5 网格划分 |
4.3.6 加载方式与边界条件 |
4.4 有限元结果分析 |
4.4.1 试件破坏形态对比 |
4.4.2 滞回曲线对比 |
4.4.3 骨架曲线对比 |
4.5 参数影响分析 |
4.5.1 轴压比 |
4.5.2 混凝土强度 |
4.5.3 核心区箍筋配筋率 |
4.5.4 梁端纵筋配筋率 |
4.5.5 有效预应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套接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5.1 概述 |
5.2 框架梁柱节点的受力机理 |
5.2.1 现有的梁柱节点受力机理 |
5.2.2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受力机理 |
5.3 节点受力分析及水平剪力计算 |
5.3.1 节点域受力分析 |
5.3.2 节点核心区水平剪力计算 |
5.4 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受剪承载力计算 |
5.4.1 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计算 |
5.4.2 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公式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竖向钢筋位移处理方案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剪跨比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 曹春利.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2]盒式连接装配式剪力墙节点抗拔及抗剪性能研究[D]. 白浩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带水平及竖向拼缝装配式剪力墙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D]. 郭艳芳. 东北电力大学, 2021(09)
- [4]带竖向接缝的榫卯连接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 陈国尧.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5]农村民居减隔震实用方法及技术研究[D]. 尹志勇.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02)
- [6]新型接缝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 黄玉宁.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7]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标准化设计与施工模拟分析[D]. 刘宇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8]软索连接装配式混凝土板墙及接缝抗震性能研究[D]. 王世伟.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9]筒仓仓顶自承重模架体系设计与施工研究[D]. 陈展.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10]预制预应力钢-混凝土梁柱套接节点滞回性能试验研究[D]. 曹思琦. 扬州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