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

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

一、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田志涛,陈勇[1](2021)在《论傅斯年对史学客观性的认识》文中研究说明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所揭橥的客观主义史学理想,实际上可以溯源到更早的北大求学时期,其思想在之后留欧期间受西学影响而继续酝酿发展,最终于1928年形成体系随《旨趣》的发表而公之于世,此后追求史学客观性之信念亦屡经傅氏重申。在学术思潮面临中西、新旧交替之际,傅斯年引兰克史学为同道,实乃深思熟虑之后主动选择的结果。然而,由于"历史事实"在现实中逝而不返,使得直观勘验史学文本客观与否成为奢望。以傅斯年为代表的史家,只能转而借助主体思维克制主观性因素以期实现客观信史之重建。而傅斯年史学理论体系中的此种矛盾与困境,不仅使其思想呈现出一种难以弥合的紧张面相,且促使了傅氏对其客观主义史学理论的思考与调适,甚至引起了他对史学主观因素的疑惑,但傅氏本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过对历史学客观之真的追求信念。

卓立,杨晶[2](2020)在《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曲解与辨正——以《旨趣》为中心的观念史新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傅斯年是一位颇具哲学素养的理论家,但其"史学只是史料学"思想,却长期被理解为"史料派"反对历史理论研究的"唯史料论",由此导致诸多疑点。《旨趣》实际上只是史语所的工作纲领,傅斯年提出"反疏通"是为了实现"集众"工作的可累积性,但其本人治学并不反对"疏通"。无论是把傅氏理解为兰克后学,还是理解为"新宋学",都忽略了其最为重要的科学主义立场和哲学前提。傅氏科学史学的核心方法论其实是比较语言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的"语言"主要指口说的"语言"而非文句考据的"文字"。正是基于比较语言学已经在近代发展出较为确定的类型学理论,傅斯年才敢提出重建科学古史、光复"汉字"的科学史学主张。傅斯年虽然与历史主义者一样共同反对历史规律研究、强调以史料研究为本,但本旨截然不同。傅斯年是在现代哲学转型背景下放弃了近代理性主义立场,转向与"语言转向"暗合的融贯论的新实证主义,其史料观是一种观念史料观。

叶朋辉[3](2020)在《傅斯年与中国近现代科学考古学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史语所考古组组织发掘的殷墟所呈现出来的学术效应反映了科学考古学作为现代学术具备了拨开中国上古史迷雾的能力。而这一切就在于傅斯年对中国上古史的思考,对中国传统治学路径的思考。换句话说,傅斯年史学思想在不断生长的过程中,认识到科学考古学是可以让中国传统学术焕发新的生命力。由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就中国科学考古学的建构与傅斯年史学思想中的科学考古学因素展开进一步地探讨。质言之,就是借傅斯年史学观念的学思历程这一门径,窥探傅斯年史学思想中科学考古学因素的生成过程,以此作为推进,了解傅斯年史学思想更深层次的内涵以及中国科学考古学在中国取得建构并推动中国学术进行现代化转型的特点。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材料和方法: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与科学考古学,该章主要阐述傅斯年在材料和方法这两个角度引领下,在史学观念的学思过程中认识到了章太炎为首的传统治学者和以顾颉刚为首的疑古派,在材料和方法的使用上依旧是“纸上的内循环”,吸收了胡适的“实证主义”方法,以及认识到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在材料和方法上有与西方现代学术相近之处,证明了科学考古学在治理“上古史”的过程中存在的价值。第二章主要讲述科学考古学建立的价值和意义:正之有利于破除疑古运动下所带来的史料危机影响,中国历史时期缩短对民族自信心的打击,反之可以促进中国历史研究的“旧域维新”。第三章主要讲述西学冲击下,中国传统家学治学的弊端以及金石学治学方式的局限,傅斯年借助科学考古学对上述两种传统治学展开的现代化学术转型。同时阐述了中国近现代考古学在建构的过程傅斯年所付出的努力。

张一博[4](2019)在《语文学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以傅斯年与西学的关系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语文学被人文主义者视为一种系统的研究方法。19世纪语文学随着学科专业化成为专门学科,并在德意志地区成为显学。20世纪初傅斯年留德期间曾受到语文学熏陶。在他看来,语文学在形式上与传统考据学相似,但却比考据学更科学。傅斯年回国后,将语文学用于中国古代史研究,并将其以科学的面貌呈现给世人。本文通过梳理语文学在德国的发展,揭示德国语文学的研究方法如何影响了傅斯年的历史研究,并探讨在科学主义盛行的中国,傅斯年将"科学"视为话语以此推动语文学在中国的传播。

杜雷[5](2019)在《许冠三史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许冠三是香港地区少数从事史学理论研究的史学家。1942年考入国立西北大学,1946年毕业,1949年初到达中国台北,当年末转赴香港,此后数十年一直在香港从事社会活动和史学理论研究。1974年至198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任教,退休后旅居美国。许冠三一生着述丰厚,涉及历史学、社会学、翻译、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尤以历史学为多,偏重于史学理论研究。1958-1959年,许冠三在借鉴西方分析哲学、梁启超“新史学”的基础上,撰成《史学与史学方法》,以逻辑分析研究史学理论,名噪一时。1960至1970年代,许冠三游学美英,史学思想发生重大转变,从逻辑分析变而为推崇中国传统史学,撰出《刘知几的实录史学》等多部古代史学理论着作。《刘知几的实录史学》专门研究刘知几的“实录”精神,是该领域的重要着作。1986年、1988年又先后出版《新史学九十年》上下册,从学派角度建构“新史学”系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近代史学史着作。在史学方法领域,许冠三一生致力于“多元史络分析法”的研究与完善,直到1996年的《大(活)史学答问》方有定论。该法经历三次变化,最终将史学置于所有人文科学之中,又希望这些人文科学为史学所用,强调史学的社会价值和现实作用,不啻为跨学科研究中值得借鉴的方法。对许冠三的研究,对于深入研究港台史学、推动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研究的不断进步,有一定的价值。

李席[6](2018)在《历史主义与中国现代新史学,1902-1949》文中研究说明历史主义是基于这样三层预设的生命观、世界观及历史思维:人类生命的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存在根本差异,其本质存在于它在过去时间的整个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价值由其自身存在所规定,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个体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内在联系,每个时代或阶段都是人类精神的特殊体现;对它的恰当理解只能用历史溯源的方法,既要根据其所处的环境或语境加以判断,又要从中把握一种特定的发展趋势。作为现代人文主义的重要构成,历史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主要是以德国的历史观念与史学实践的专业化为标志,以及由此引发的有关精神、文化与史学自主性的一系列思考。同时,历史主义的观念要素和人文精神并非孤立存在于西方文化土壤,这在东方中国的历史思想中则有着最突出的前现代意义上的体现。待至19世纪末以后,西方历史主义虽日渐陷于危机,但伴随着帝国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强势扩张而传至东方国家时,其洪澜余波则与中国人文传统的历史精神和乾嘉史学运动的遗脉汇流,从而为中国现代新史学运动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实践参照。本文从“历史主义”这个观念的重新认识入手,尝试对中西历史观念两种文化源流及近代以降的“汇流”加以梳理、比较,通过深入系统地描叙和分析历史主义在其中的思想谱系,揭示历史主义在历史学的专业化和扞卫史学自主性方面所发挥的功能,尝试指出历史主义内涵又是如何被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所片面分割的,以及在中国本位文化史观中又是如何被诠释和展现的,进而探讨中国史学现代转型的理论困境及其面对的中西文化问题。全文总共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绪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缘起与写作主旨,以及力求较为深入系统地回顾评析了与本文主题相关的前贤研究成果,并对研究思路及方法做出必要的交代。第二至第四章为正文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体系。其中,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历史主义的内涵及其西方源流和发展状况,进而通过中西比较,阐述了“东方历史主义”的特征和表现概况。第三章论述了历史主义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新史学理论形成中的思想运作,通过对史学性质问题的由来、历史学的科学化、理性与人文的史学观念以及非理性主义史学思想的分别考察,指出历史主义在为论证历史学的人文性及相对于自然科学的独立性时,更多是以历史学的“艺术论”形式出现的,它在新史学寻求自身定位和走向专业化的过程中,一方面提供了最根本性的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当时历史学领域的普遍主义和科学主义起到了制衡作用。第四章论述了历史主义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现代新史学实践中的具体状况,指出其中最有成就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于小叙述、重考证、反对普遍规律的中国历史学派,承接乾嘉考证学传统,汲取西方现代实证史学方法,以重建历史事实为目的;二是中国文化史学的兴起,认为中国历史文化与西方不同,而是有其自身独特性。通过以王国维、傅斯年、陈寅恪、钱穆等新史学家的史学实践背后的观念为例,进而剖析和讨论他们的历史主义思想所指向的历史时代的文化命运问题。最后,在第五章“结语”部分,对全文论述的历史主义思想及其在中国现代新史学理论与实践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指出历史主义乃是历史学难以摆脱的一种具有支配性的基本思想,克服其中的相对主义和避免事实与价值的分离,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处理普遍与特殊这个永恒的命题。

陈峰[7](2017)在《从革命语境到学术语境:近七十年大陆学界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研究的脉络与走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陆史学风气转换中,近七十年来关于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革命语境回归学术语境的过程。1949年至"文革"时期,受制于阶级斗争思维,对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以政治批判为主。改革开放后教条化学风终结,开始以学术立场研究评价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并蔚为学术史领域的热点。1949年后至1990年代的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研究,以主要作品的分析解读为主,焦点是对傅斯年史学思想的重新评判;21世纪以来,受当下学术思想史研究新趋向的影响,日益走向纵深和多元化,注重新材料的运用,出现新的关注角度,越来越聚焦于傅斯年及史语所与中国现代学术的建构问题。

卓立[8](2017)在《傅斯年历史理论思想之现代哲学前提考释》文中提出傅斯年的哲学思想长期被学界忽略,导致片面理解其史学思想。他其实是一位具备深厚理论素养的理论家,不仅在历史理论研究方面身体力行,而且其哲学思想颇富现代特征。要真正理解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意旨,消解所谓傅斯年思想的自身矛盾,必须将其置于现代科学/哲学思想的序列中,理解为一个具备连续性和统一性的理论体系。傅斯年反对的仅仅是近代理性主义意义上的历史理论,但实际上结合现代科学的整体知识观念,奉行演绎主义的历史理论。他的立场不是西方近代基于归纳法的实证主义,而是基于历史语境主义和演绎主义的新实证主义。在此意义上,他的思想是超越主客二元对立的,不仅不能简单地把他理解为那种狭隘的客观主义者,而且在他的理论体系中,主体性甚至更加不容忽视。

曾茗[9](2017)在《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着名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在其55年的生命历程中,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担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和台湾大学校长。在长期的史学研究和教学活动中,他不仅提出了“史学便是史料学”观点,成为中国史料学派的代表人物,而且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教育思想。运用历史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其史学教育思想之源,同时他也学习和借鉴了近代西方史学思想特别是兰克学派的史学思想,长期的史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他的历史教育思想。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包括对历史教育的内容、目的和功能的揭示以及对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材的编纂、教学主客体等的阐述。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的特点鲜明,对当前的历史教育改革、中学和大学历史教学与研究以及历史教科书的编纂等都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张金金[10](2016)在《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及其比较研究》文中认为“五四”运动后的中国社会,学术思想界百家争鸣,这为各种各样的史学思想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必要的客观条件。作为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代表之一的翦伯赞与“史料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傅斯年,在这一时期都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在坚持“新史学”所倡导的史学研究原则的基础上,翦伯赞与傅斯年分别从史论和史料的角度出发,对二十世纪中国传统史学进行了现代的传承与诠释。作为“史观派”中非常重视史料的翦伯赞,与“史料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傅斯年,其成长与求学经历有着相似之处——两人均成长于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养成了热爱史学的学术爱好。同时,他们都生于清末民初这一新旧历史转折时期,这为两人的学术思想的敢于求新提供了时代条件。再者,两人均有着赴国外求学的教育经历,这种求学经历对于两人的史学思想以及史料观的形成具有着重大的影响。目前的中国史学界,对于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的比较研究,还是缺乏的。通过对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展开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于两人史学思想的认识,还可以为我们从史论和史料这两个角度重新认识历史提供一定的帮助。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学术界关于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介绍。通过学术界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在关于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比较研究这一问题上,还是比较缺乏的。是以,展开关于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比较研究,对于加深我们关于两人史料观的认识以及理性看待史料与史学的学理性方面的关系问题,都可以提供一定的帮助。第二部分为正文。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史学发展变化的几个特点,这是为了阐述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在中国传统史学的学理性方面的传承和延伸。第二章与第三章论述了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的主要内容。翦伯赞与傅斯年不仅从中国传统史学中吸取了有益成分,如重视考据、辨伪、训诂等工作,还借鉴了近代西方的一些先进学术与思想,诸如马克思主义史学、语言学、文字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对这些学科的综合运用,是两人能够在史学研究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另外,两人在关于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实践运用等方面也各有着属于自己的理解。第四章则侧重于对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进行系统的比较并分析其异同及其原因。两人均重视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重视实物史料以及对于史料的辨伪。另外,他们在关于史料的搜集、史料辨伪、研究方法与运用等方面又有着各自的见解。出生于清末民初这一新旧交接的大时代背景,出生于传统的知识分子家庭并且自幼热爱史学、中西方与新旧教育交互影响的求学经历、重视新史学对于史料研究的指导作用,使得两人的史料观具有着某些相似之处。此外,受各自不同的学术理念、哲学观以及政治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两人的史料观又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五章主要研究翦伯赞与傅斯年两人史料观影响下的史学成就与史料观的学术影响。通过前文对于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论述以及比较研究,可见两人的史料观既有中国传统史学的因素和特征,又吸收了近代西方新史学的学术理念与因素。他们的史料观对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界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关于史料与史学的关系这一问题方面。因此,系统和深入研究两人的史料观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二、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论傅斯年对史学客观性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客观主义史学研究之主张及溯源
二、裂隙与紧张:客观主义史学理论的难以自洽
    (一)史家主观因素于傅氏学术研究中之矛盾呈现
        1.与西方汉学争胜心理
        2.山东人的经历与故乡情结
        3.民族主义情绪
    (二)“疏通、推论、想象”于傅氏治学实践的矛盾呈现
    (三)困境的逻辑
三、傅斯年对主客观矛盾问题的思考与调适
四、余论:从《戏论》看傅斯年的矛盾以及对史学客观性之认知

(2)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曲解与辨正——以《旨趣》为中心的观念史新解(论文提纲范文)

一傅斯年是兰克后学和“唯史料论”代表吗?
二对“史学只是史料学”的语义还原
三从傅斯年总体思想重新解释《旨趣》“反疏通”之谜
四傅斯年语言历史学思想的比较语言学内核
五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现代科学前提

(3)傅斯年与中国近现代科学考古学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学术史的回顾
    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材料和方法:傅斯年的史学思想与科学考古学
    第一节 从史学到考古学:从傅斯年史学观念的学思历程谈起
        (一)从“老儒传经”到对章太炎治学路径“内循环”的认识
        (二)如何“拿证据来”?——从胡适到顾颉刚的影响
        (三)傅斯年史学思想成熟期——《旨趣》所体现的王国维和胡适影响及科学考古学因素的萌生
    第二节 傅斯年史学方法的考古进路——二重证据法的延伸与科学考古学
第二章 古史辨运动的刺激与回应:科学考古学建立的价值与意义
    第一节 古史辨的刺激结果——疑古运动的负面影响与史料危机
    第二节 科学考古学建立的价值——促进中国历史研究的“旧域维新”
        (一)“旧域维新”——科学考古学与证经补史
        (二)科学考古学对中国历史时期的延伸
第三章 西学冲击下科学考古学的建构、实施与傅斯年的贡献
    第一节 论西学冲击下的传统学界
        (一)传统的家学治学之弊
        (二)从金石学到考古学
        (三)傅斯年对考古科学性的理解及中国学术现代性转换问题
    第二节 科学考古学在中国的建构过程
        (一)从国外考察探险队到地质调查所
        (二)傅斯年与科学考古学的实质建构——以史语所的殷墟发掘为视角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着作类
    学术论文类
    期刊论文
致谢
在读研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语文学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以傅斯年与西学的关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德国语文学对傅斯年的影响
二、傅斯年对德国语文学的理解
三、科学话语下的语文学
四、结语

(5)许冠三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方法
2 许冠三的生平与学术活动
    2.1 在台湾的短暂岁月
    2.2 在香港的学术活动
    2.3 与大陆史学界对话
3 从方法论研究进入史学王国
    3.1 为何对史学方法情有独钟?
    3.2 在方法论上的探索
        3.2.1 早期史学理论倾向
        3.2.2 “晚年定论”的新变化
    3.3 多元史络分析法之意蕴
4 刘知几研究:“剑桥挑战”下的回应
    4.1 研究转向:从“剑桥挑战”说起
    4.2 对刘知几实录史学的研究
5 《新史学九十年》对“新史学”系谱的构建
    5.1 回归当下:《新史学九十年》的撰述
    5.2 “新”在何处?
        5.2.1 许冠三对“新史学”的认识
        5.2.2 “新史学”流派划分的演变及特点
    5.3 几点检讨
附录 许冠三学术简谱
参考文献
后记

(6)历史主义与中国现代新史学,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缘起与写作主旨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回顾
第二章 历史主义的源流与中西比较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内涵及再认识
    第二节 西方历史主义渊源及发展
    第三节 东方历史主义及思想比较
第三章 历史主义与现代新史学理论
    第一节 史学专业化与知识特性
    第二节 科学派史家的审慎提倡
    第三节 理性与人文之间的认识
    第四节 非理性主义倾向的理解
第四章 历史主义与现代新史学实践
    第一节 历史主义与中国历史学派
    第二节 历史主义与中国文化史学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1980年代科学话语下的史学观念
附录二:作者在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7)从革命语境到学术语境:近七十年大陆学界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研究的脉络与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1949年后至改革开放前:以批判为主调
二、新时期以来:重新评价傅斯年及史语所
三、新时期以来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研究的专题化
结语

(8)傅斯年历史理论思想之现代哲学前提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傅斯年哲学思想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二、早期的心理主义与情感—意志主体
三、中期的反理性主义与实践主体
四、晚期的先验哲学倾向
五、作为现代意义的历史理论家的傅斯年

(9)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思想渊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
        二、接触新思潮
        三、留学欧洲,学习西方学术
    第二节 史学研究与教学实践
        一、任教中大、北大
        二、长期主持历史语言研究所
        三、出任北大、台大校长
第二章 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的内涵
    第一节 历史教育的内容、目的及功能
        一、历史教育的内容
        二、历史教育的目的
        三、历史教育的功能
    第二节 历史教学方法论
        一、重视史料的作用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
    第三节 历史教材观
        一、重视构建教材体例
        二、合理取舍教材内容
        三、选取合适辅助教材
    第四节 教学主客体论
        一、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二、规范学生选拔制度
        三、关心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第三章 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评析
    第一节 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的特点
        一、强调爱国主义教育
        二、与史学研究理论同中有异
        三、对传统文化既有批判也有继承
    第二节 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一、对高校历史教学的启示
        二、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及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 翦伯赞史料观
        (二) 傅斯年史料观
        (三) 关于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评价
        (四) 关于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比较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传统史学发展与史料观念变革
    第一节 新史学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新史料观的出现与变革
第二章 翦伯赞的史料观思想渊源与主要内容
    第一节 翦伯赞史料观思想渊源
        (一) 中国传统史学的熏陶
        (二) 西方近代学术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史料观的主旨、史料的定义和分类
        (一) 唯物主义的史料观原则
        (二) 史料定义与分类
    第三节 史料的搜集和整理
        (一) 史料搜集
        (二) 史料的整理
    第四节 史料的辨伪与考订
    第五节 史料的运用
第三章 傅斯年史料观的思想渊源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史料观
        (一) 深厚的家学渊源
        (二) 西方近代科学及方法的影响
    第二节 史料观的主旨、史料的定义与分类
        (一) 实证主义的绝对客观史料观
        (二) 史料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节 史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 组织团体进行史料搜集
        (二) 扩充传统史料的范围
        (三) 重视考古工作
        (四) 对史料进行反复比较
    第四节 史料的辨伪与考订
第四章 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之比较研究
    第一节 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共同点
        (一) 对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地位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 重视实物史料的史学价值
        (三) 主张史料辨伪和考订
    第二节 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不同点
        (一) 史料搜集与扩充的范围不同
        (二) 史家与史料的互动程度不同
        (三) 史料研究方法不同
        (四) 史料的实际运用不同
    第三节 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异同原因探析
        (一) 相似的成长与求学背景
        (二) 现代文化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 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影响下的史学成就和影响
    第一节 史料观影响下的史学成就
        (一) 翦伯赞史料观影响下的史学成就
        (二) 傅斯年的史料观影响下的史学成就
    第二节 翦伯赞与傅斯年史料观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傅斯年对史学客观性的认识[J]. 田志涛,陈勇. 史学史研究, 2021(04)
  • [2]傅斯年史学思想的曲解与辨正——以《旨趣》为中心的观念史新解[J]. 卓立,杨晶. 史学月刊, 2020(10)
  • [3]傅斯年与中国近现代科学考古学的建构[D]. 叶朋辉.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语文学与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以傅斯年与西学的关系为中心[J]. 张一博. 史学史研究, 2019(03)
  • [5]许冠三史学研究[D]. 杜雷.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6]历史主义与中国现代新史学,1902-1949[D]. 李席.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7]从革命语境到学术语境:近七十年大陆学界傅斯年及史语所史学研究的脉络与走向[J]. 陈峰.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8]傅斯年历史理论思想之现代哲学前提考释[J]. 卓立. 史学理论研究, 2017(02)
  • [9]傅斯年历史教育思想研究[D]. 曾茗. 苏州大学, 2017(04)
  • [10]翦伯赞与傅斯年的史料观及其比较研究[D]. 张金金. 安徽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傅斯年史学思想述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