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水等温蒸发过程中微量元素盐析序列及分布规律

黄海水等温蒸发过程中微量元素盐析序列及分布规律

一、黄海水等温蒸发时的析盐序列及微量元素分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兴意,马云麒,彭章旷,杨剑,张棣,马学海,刘玉秀,张艳灵[1](2021)在《大苏干湖湖水蒸发过程中析盐规律及pH值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卤水蒸发实验多集中在矿化度较高的后期阶段的盐湖,其矿物主要为氯化物及镁的硫酸盐。为了获得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整个盐湖演化阶段的析盐及pH值变化规律,使用大苏干湖微咸水(矿化度为26.5 g/L)在28±2℃的恒温室内进行蒸发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蒸发过程矿物结晶析出顺序为单水方解石—石盐—三水碳酸镁—白钠镁矾—泻利盐—六水泻盐—碳酸钠矾,共有七组盐类析出序列,不同于其它硫酸钠亚型的盐湖蒸发沉积规律,大苏干湖微咸水蒸发沉积过程中未见芒硝析出,可能与其特殊的水化学组成有关;pH值由8.82持续降低到6.29。其pH值的变化主要受控于矿物相的析出,在碳酸盐析出过程中pH由8.79迅速降低到7.38,而后以白钠镁矾为主的硫酸盐析出阶段pH降低到6.65,之后在石盐析出阶段pH缓慢降低到6.29。通过微咸水湖的蒸发实验,对于盐湖演化过程中的结晶析盐规律及各析盐阶段的pH值变化规律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韩光,樊启顺,刘久波,袁文虎,胡燕[2](2021)在《柴达木盆地中西部背斜构造深层卤水水化学特征与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柴达木盆地西部背斜构造深层卤水资源勘查和评价成果显示,第三系背斜构造赋存深层卤水,具有良好的资源成矿条件,且潜力大。采集柴达木盆地中西部(一里坪拗陷和三湖拗陷)9处背斜构造深层卤水,分析了其水化学特征与成因。结果表明,深层卤水矿化度一般低于150 g/L,水化学类型均为氯化物型;K+、Na+、Mg2+含量较低,不具找矿价值;而B2O3、Li+含量普遍高于评价指标,Br-、I-含量普遍高于综合评价指标,为主要成矿元素;卤水的元素特征系数和分布规律及微量离子组成揭示,深层卤水是大气降水溶滤盆地周缘岩浆岩和火山岩及火山热泉的补给后,汇入古近纪—新近纪湖盆经蒸发浓缩封存在地层中的沉积卤水。

胡宇飞,汪明泉,赵艳军,焦鹏程[3](2021)在《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成盐卤水成分变化及其意义——来自LA-ICP-MS分析石盐流体包裹体组成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一里坪盐湖是柴达木盆地一个以富锂卤水为主的干盐湖,蕴藏有丰富的卤水钾锂资源,目前对成矿过程中卤水的成分及其演变规律方面的研究较少。论文选取一里坪盐湖中部钻孔HC2105岩芯的石盐为主要对象,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开展了单个石盐原生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探讨恢复了一里坪盐湖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成盐期的古卤水成分。结果表明,一里坪盐湖下层石盐古卤水Li、B、K等离子浓度均高于上层石盐,这说明晚更新世成矿条件更好。古卤水中Li、B、K和Mg等离子具有正相关性,再结合对Ca离子浓度变化的研究,说明一里坪盐湖的主要物质来源为那棱郭勒河,深部卤水对其物质来源贡献较小;石盐流体包裹体中各离子浓度的演变规律与钻孔沉积韵律以及古气候变化三者基本可以拟合,从而证实盐湖卤水成分变化受到古气候变化的影响,干冷期可能更有利于富锂卤水矿的形成。

颜开,刘成林,王春连,范美玲,徐海明,王九一[4](2021)在《刚果盆地西南部白垩纪蒸发岩矿物与古环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刚果(布)西南部布谷马西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拥有非洲大陆西部边缘重要的白垩纪钾盐矿床,属于典型的裂谷成钾盆地。经矿物学研究表明,主要的蒸发岩矿物类型为石盐、光卤石、钾石盐、水氯镁石、溢晶石、石膏、硬石膏等。蒸发岩矿物沉积序列为石膏、硬石膏(多数旋回缺失)→石盐→光卤石→钾石盐(次生)→溢晶石或水氯镁石。通过蒸发岩矿物沉积特征和微量元素的分析认为,在白垩纪时期布谷马西地区处于长期的高温干旱环境,有利于卤水蒸发、浓缩而形成盐类矿物沉积。

邵春景,胡欢,尹宏伟,苗忠英,张雪飞,李伟强,夏芝广[5](2021)在《思茅盆地石盐矿物的原位元素含量特征对成矿模式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思茅盆地江城含盐带勐野井地区在"二层楼"钾盐成矿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在侏罗系钾盐资源调查中取得重要成果,但盆地内其他含盐带研究程度薄弱。本文以整董含盐带的磨黑L2井勐野井组(K1m)盐岩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石盐矿物元素含量电子探针微区原位测试方法的建立,精细研究了样品岩相学、石盐矿物学及元素含量特征。同时,测试了江城含盐带勐野井地区MK-1井花开左组(J2h)石盐样品。对比研究两个井样品中石盐矿物微量元素K和Br含量及103Br/Cl值(质量分数比)特征,结合研究区地质演化,取得以下认识。L2井K1m(含)泥砾盐岩中石盐矿物发育两类产状:一类是胶结碎屑颗粒的主体石盐,具塑性流变特征;另一类是析出在碎屑中被盐类或黏土矿物碎屑包裹的石盐,两类包裹体特征指示均属次生成因。电子探针测得L2井K1m的主体石盐、碎屑包裹和勐野井MK-1井J2h含钾盐层石盐的K含量分别为≤0.09%、≤0.18%和≤0.13%,Br含量分别为≤60×10-6、70×10-6~410×10-6和70×10-6~500×10-6,103Br/Cl值分别为≤0.10、0.12~0.71和0.12~0.85,主体石盐显着低于后二者,处于陆源或海陆混合源石盐阶段或重结晶石盐阶段,而后二者数值接近,大多处在海源石盐阶段,小部分处在海源母液结晶钾石盐阶段和光卤石阶段。推断磨黑L2井碎屑包裹的石盐属深部古盐体刺穿贯入的证据,可能的成矿模式为深部中侏罗统海相古盐体受盐底辟作用迁移到浅层下白垩统勐野井组后,部分被盆地内侧向迁移来的中侏罗世残留海水、盆地周缘汇入的陆源水以及深部热液的共同溶蚀淋滤和混染改造形成新的卤水,部分以固体古石盐砾保留下来,在早白垩世晚期新母液卤水蒸发成盐过程中被形成的盐类和陆源碎屑矿物包裹,后期在母液结晶的主体石盐胶结下沉积成岩和成矿。以上认识完善了"二层楼"成矿理论在整董含盐带的勘探实践。

李玉龙,苗卫良,张西营,贺茂勇,唐启亮,杨凯源,李永寿,韩继龙,赵雪[6](2021)在《西昆仑地区苦水湖富锂盐湖水化学特征及成盐元素来源》文中指出苦水湖是近年来在青藏高原西昆仑山腹地新发现的富锂盐湖,查明其水化学组成特征对丰富青藏高原盐湖型锂矿床基础资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受区域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对包含该盐湖卤水及补给水系的基础性研究还很少.综合运用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和离子比例关系分析方法探讨了湖表卤水及湖周补给水系水化学组成、演化及主要离子来源.结果表明,由"补给源"到"汇",各离子组成发生了显着变化,水化学类型由碳酸钙镁型向硫酸钠亚型过渡转变,水化学的演化由岩石风化控制向蒸发结晶控制演变.根据离子比例关系,识别出3个主要离子来源:东北径流补给以碳酸盐岩、硅酸岩风化溶质来源为主;南部甜水海水系以盐岩溶解补给为主;湖周冷泉中的溶质则可能主要来自于同生沉积卤水与浅层地下水混合,或长英质火山岩、碳酸盐岩等的深部水-岩作用淋滤.

李庆宽[7](2020)在《多指标约束下的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与迁移富集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锂被誉为“21世纪绿色高能金属”,在新能源和储能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之一。全球82%的锂资源赋存在盐湖卤水中,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仅次于南美“锂三角”的第二大卤水锂资源集中分布区。青藏高原东北部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尾闾盐湖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卤水锂矿床。虽然前人对该区域锂矿的资源禀赋、成矿过程、开采工艺等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其成矿的多种可能物源(围岩风化、古湖残留、含盐系地层淋滤、油田水、深部水等)仍存在争议,缺乏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同时,现有研究无法说明为何区域锂补给量(自13 ka以来,~1021.2万t金属锂)与尾闾湖区资源总储量(230.5万t金属锂)之间存在巨大的数量差异,因此,需要对锂资源从源到汇过程中的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仔细刻画以寻找科学的解释。有鉴于此,本研究系统采集了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不同类型的水体(河水、泉水、井水、卤水等)样品92件,沉积物样品47件,分析水体主、微量元素含量及锶、硫同位素组成,完成研究区河水和湖水的室内蒸发实验及冲积扇和湖区沉积物分相淋滤实验,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研究结果,对区域水体中锂的来源及其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得出以下结论:(1)同样发源于东昆仑山的那棱格勒河、楚拉克阿拉干河、洪水河和格尔木河水化学组成明显不同,那棱格勒河水主要为Na-Cl-HCO3-SO4型;那棱格勒河水锂含量(0.46~0.65 mg/L)比楚拉克阿拉干河和格尔木河高出一个数量级,其高锂含量主要受洪水河支流的补给;洪水河高锂含量与其上游热泉水的补给有关,热泉水的水化学、高锂含量、高锶低硫同位素组成特征与青藏高原典型热泉水相一致;(2)那棱格勒河水和尾闾盐湖卤水相似的锶同位素组成,以及研究区水体符合蒸发浓缩过程特征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趋势,均证明研究区尾闾盐湖卤水锂资源主要受那棱格勒河的补给;而相比于研究区水体,古湖残留水、盆地西部含盐系地层淋滤水或油田水具有明显不同的水化学特征和锶、硫同位素组成,因此这些水体对研究区尾闾盐湖锂补给的贡献较小可忽略不计;(3)那棱格勒河自出山口至尾闾湖区径流过程中,河水水化学组成受混合作用(地下水和河水)、水岩作用和蒸发浓缩作用影响,由Cl·HCO3·SO4-Na·Ca型逐渐演化至Cl·SO4-Na型;地下水水化学组成受水岩作用(岩石风化淋滤、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矿物溶解与结晶等)、蒸发浓缩作用和脱硫酸作用等控制,由Cl·HCO3·SO4-Na·Ca型逐渐演化至Cl-Na型,矿化度升至数百克升;(4)在那棱格勒河第一级冲洪积扇中,水体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水岩作用;河水水化学特征和锂含量较稳定,而地下水在径流过程中同时受阳离子交换反应的逆反应、矿物结晶析出和弱的微生物还原作用的影响,且碎屑沉积物的风化淋滤和锂的解吸为地下水补给了一定量的锂,导致水体锂含量增加;(5)在那棱格勒河第二级冲洪积扇上,水体水化学特征主要受控于蒸发—结晶作用;与出山口河水蒸发实验结果对比显示,在第一级冲积扇补给至地下水的锂在该区域河水中因粘土矿物吸附而被损耗;而该区域的地下水经历了阳离子交换反应的正反应、盐类矿物溶解与析出和蒸发浓缩作用,至细土平原区前缘,每份地下水中近2/3的锂被损耗,这可能是导致流域锂资源补给量与储量差异巨大的主要原因;该区域锂的大量损耗与冲洪积扇中粘土矿物总量的增加和粘土矿物吸附能力的增强有关;(6)研究表明,那棱格勒河尾闾盐湖区卤水锂的富集与区域整体干旱背景下河流“脉冲式”的物源补给有关,该过程也伴随着卤水镁、钾含量的升高;尾闾盐湖沉积物中仍赋存大量的锂资源,主要与粘土矿物的吸附、卤水夹带及盐类矿物(尤其是硫酸盐矿物)析出有关,且沉积物中约90%的锂可通过补水开采,这为今后盐湖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思路。

马正明[8](2020)在《内蒙古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文中认为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四大盐湖分布区之一,哈达贺休盐湖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高原的额济纳盆地内,是一个现代干盐湖。地质勘探发现其地下蕴藏有第四系上更新统孔隙卤水,目前人们对该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缺乏充分的认识。本论文采集了哈达贺休盐湖地下卤水、黑河河水、地表湖水、雨水等样品,分析了样品的常量和微量离子含量、矿化度(TDS)以及氢氧同位素组成。并与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了卤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初步探讨了卤水的成因与演化,为研究区后续的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资料。盐湖卤水为弱碱性、中-低矿化度的硫酸钠亚型卤水,卤水中常量离子以Na+、Mg2+、SO42-、Cl-为主,微量离子B3+含量最高,离子浓度分布不均匀,常量、微量离子含量高值出现在湖盆中心,湖盆边缘离子含量较低。卤水中K+含量平均为1.60 g/L,达到了综合利用的标准,K+/TDS比值显示卤水具有成钾而低矿化度的特征。分析卤水离子的钠氯系数(0.79~6.15)和溴氯系数(0.11~1.81),揭示卤水主要为岩盐溶滤成因。研究区卤水蒸发后的老卤中K+、B3+、Li+含量超过了其工业开采指标,Br-达到了综合利用标准,具有资源开发意义。地下卤水和地表湖水的氢氧同位素分布集中并且都偏正,推断二者都接受黑河河水的补给。卤水和湖水的氘盈余(d值)与TDS总体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哈达贺休盐湖的地下卤水存在蒸发作用,并且卤水的d值比湖水更小,揭示卤水除了蒸发作用,还受到岩盐溶滤的影响,发生氢氧同位素的分馏。根据水化学特征系数和氢氧同位素组成,初步探讨了研究区地下卤水的成因和物源,认为卤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于黑河河水,补给过程中经历了蒸发作用,并且溶滤了地层中的岩盐。结合构造、物源、气候三要素,综合分析了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可能的成因模式。

山俊杰[9](2020)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钾矿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中国境内目前已探明的钾盐储量较少,主要局限在特提斯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特提斯东部,发育着巨厚层蒸发岩(包括石膏、石盐等),一直是我国钾矿床勘探的重点研究区域。库车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该区域最具找钾潜力的地区。库车盆地盐泉水十分发育,然而前人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起源和成因尚未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此外,对盐泉水在库车盆地循环和演化的过程也没有进行过精细刻画;同时,中新世吉迪克组蒸发岩的物质来源仍然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2015-2019年期间,本研究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出露较多的、自西向东的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三个次级构造带上采集了30件盐泉水样品及11件木扎尔特河河水样品,分析其水化学及(18O、D、T、Sr)同位素和地球物理特征,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水化学和氢氧数据,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及循环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按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盐泉水均为Na-Cl型。按瓦里亚什科水化学分类法,盐泉水主要以氯化物型为主。库车盆地盐泉水溶质来源主要以石盐溶解为主。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各个构造带上的溶质来源略有不同: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溶质主要为石盐溶解,其次还包括部分碳酸盐矿物和石膏/硬石膏矿物的溶解;西秋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碳酸盐矿物已饱和,溶质来源主要为石盐矿物其次为石膏/硬石膏。(2)通过水化学特征及δ18O、δD值分析,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或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的补给。同时,盐泉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不仅与补给水淋滤石盐有关,并且还与盐泉水在近地表排泄过程又经历强烈蒸发作用有关。研究发现,δ18O、δD值存在着明显的高程及温度效应,并估测出研究区盐泉水的循环深度: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平均循环深度分别为5.65km、4.82km、5.38km。(3)研究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的87Sr/86Sr值介于海相与典型陆源石盐之间,说明盐泉水的成因可能为海陆相的混合物。同时库车盆地盐泉水87Sr/86Sr比值从西(却勒构造带)向东(东秋构造带)逐渐增大,也说明陆源水的混合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却勒构造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比值和高矿化度的组成特征,这说明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更多比例是海水或海相蒸发源的混合物;西秋构造带盐泉水为海水和陆相水的混合物;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则主要为陆相水的混合物。(4)将库车盆地盐泉水元素浓度、H-O-Sr同位素、放射性T同位素与地层岩性及大地电磁法探测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表明盐泉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和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其次还接受了部分地下深部热液Ca-Cl型水的补给。盆地内异常发育褶皱、裂隙、断层和以砾岩为主的岩性特征为盐泉水的补给、排泄提供了良好的介质和通道,导致盐泉水快速下渗并沿断裂带进行深部循环,流经易溶性的盐类矿物(例如石盐、石膏),然后在构造及静态压力驱使下,沿断裂上升并出露于地表(排泄区)。本研究为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和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笛[10](2020)在《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别勒滩钾盐沉积特征与古水温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拥有巨大的盐类矿物资源量,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察尔汗盐湖分为别勒滩、达布逊、察尔汗、霍布逊四个区段,其中别勒滩区段位于察尔汗盐湖最西段,区段内以开采富钾富镁卤水为主的液体钾盐资源,但同时拥有约1.8亿吨低品位固体钾盐资源量,在卤水资源量逐渐下降,开采成本日益增高的趋势下,低品位固体钾盐矿床成为了未来最有潜力的开采对象。近年来相关生产企业对别勒滩区段内的低品位固体钾盐矿液化开发过程上遇到一些实际的关键问题,主要因为溶剂水位抬升和侧向流动极其缓慢等原因使得溶矿效果不佳,因此研究别勒滩区段内含盐地层的盐类沉积特征和钾盐矿物学及其成因,可以解决低品位固体钾盐开采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地质理论依据。本文以别勒滩区段北部的上部含盐地层(QhS3)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北部地区钻孔剖面的矿物学、包裹体测温、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等方法取得了如下认识:别勒滩区段北部地层的矿物学研究表明,该地区的上部盐层(QhS3)以石盐沉积为主,地层内发现的钾盐矿物主要以杂卤石为主,光卤石次之,钾石盐较少。该地区的蒸发岩矿物经历多次阶段沉积,总体趋势是盐湖卤水在干旱背景下的持续蒸发浓缩,盐类矿物析出沉积序列为石膏→石盐→杂卤石→钾石盐、光卤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测试表明,别勒滩北部含盐地层中,含钾矿物的峰值层位主要在5.1-6.7m段;钾离子最大百分比含量为4.9%,超过固体钾盐边界品位,地区内的平均品位为2.06%,属于低品位固体钾盐矿床的范畴。通过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研究构建了上部盐层(QhS3)的古湖水温度变化曲线,古水温波动范围在15-20℃,个别层位达到28℃,温度峰值层位集中在6.5-7.3m段,与钾盐沉积峰值对应,反映出较高水温,也代表较高气温,有利于盐湖卤水快速蒸发浓缩。通过与温度对比,温度相对较高的沉积层,地层中钾含量较高,这表明盐湖古湖水温度高,蒸发作用强烈,有利于钾盐析出。

二、黄海水等温蒸发时的析盐序列及微量元素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海水等温蒸发时的析盐序列及微量元素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大苏干湖湖水蒸发过程中析盐规律及pH值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条件与方法
    1.3 分析方法
2 实验结果
    2.1 离子浓度变化规律
        1)阳离子
        2)阴离子
    2.2 pH 值变化规律
    2.3 矿物析出规律
3 讨 论
    3.1 蒸发过程中的析盐阶段
    3.2 蒸发过程中pH值变化情况
    3.3 K和B在蒸发浓缩过程中的行为
4 结 论

(2)柴达木盆地中西部背斜构造深层卤水水化学特征与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特征
    1.1 地层沉积特征
    1.2 构 造
2 样品采集与分析结果
    2.1 样品采集
    2.2 样品测试分析与结果
3 卤水水化学特征
    3.1 卤水矿化特征与水化学类型
    3.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4 元素相关性分析
4 卤水成因探讨
    4.1 钠氯系数和溴氯系数
    4.2 脱硫系数
    4.3 钙镁系数
    4.4 溴碘系数和氯碘系数
    4.5 钾氯系数和钾溴系数
    4.6 氯镁系数
5 结 论

(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成盐卤水成分变化及其意义——来自LA-ICP-MS分析石盐流体包裹体组成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研究方法
    2.1 包裹体样品及岩相学观察
    2.2 石盐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的测定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4.1 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测试数据的可靠性分析
    4.2 石盐流体包裹体成分所指示的一里坪盐湖成盐卤水演化规律
5 结论

(4)刚果盆地西南部白垩纪蒸发岩矿物与古环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样品与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蒸发岩矿物类型
    3.2 蒸发岩沉积特征
    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1 溴元素
        3.3.2 锶元素
        3.3.3 硼元素
        3.3.4 铷元素
4 结论

(5)思茅盆地石盐矿物的原位元素含量特征对成矿模式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地质背景
2 样品和方法
3 结果
    3.1 岩相学特征
    3.2 石盐矿物学特征
    3.3 石盐矿物元素含量特征
4 讨论
    4.1 石盐中Br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4.2 石盐中K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指示意义
    4.3 成矿模式
5 结论

(6)西昆仑地区苦水湖富锂盐湖水化学特征及成盐元素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区域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苦水湖湖表卤水水化学组成特征
    3.2 湖周补给水系水化学组成特征
4 讨论
    4.1 苦水湖及湖周补给水系水化学演化及控制因素
    4.2 湖周补给水系主要离子来源
    4.3 盐湖锂来源
5 结论

(7)多指标约束下的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与迁移富集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全球锂资源储量与分布
        1.2.1 卤水型锂矿床储量与分布
        1.2.2 硬岩型锂矿床储量与分布
        1.2.3 沉积粘土型锂矿床储量与分布
    1.3 国内外卤水锂矿物源及锂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卤水锂矿物源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锂迁移富集规律研究现状
        1.3.3 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成矿物源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和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柴达木盆地区域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2.3.1 含水层结构及特征
        2.3.2 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条件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
    3.1 样品采集
    3.2 室内实验
        3.2.1 蒸发实验
        3.2.2 沉积物淋滤实验
    3.3 测试方法
        3.3.1 XRD分析
        3.3.2 元素分析
        3.3.3 硫同位素测试方法
        3.3.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3.4 测试结果
第4章 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4.1 那棱格勒河锂来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4.1.1 水化学证据
        4.1.2 锶、硫同位素证据
    4.2 东、西台吉乃尔盐湖中锂的来源
    4.3 小结
第5章 那棱格勒河及其尾闾盐湖锂的迁移和富集规律
    5.1 锂在径流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5.1.1 第一级冲洪积扇水体水化学演化及锂的地球化学行为
        5.1.2 第二级冲洪积扇水体水化学演化和锂的地球化学行为
    5.2 锂在尾闾盐湖区蒸发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
    5.3 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迁移富集过程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及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内蒙古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盐湖卤水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2.4 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
        2.2.1 构造
        2.2.2 地层
        2.2.3 岩浆岩
    2.3 水文地质
        2.3.1 区域水文地质
        2.3.2 研究区地下卤水赋存特征
第3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1 样品采集
        3.1.1 水化学特征样品采集
        3.1.2 氢氧同位素样品采集
    3.2 样品分析测试
        3.2.1 水化学样品分析测试
        3.2.2 同位素样品分析测试
第4章 哈达贺休盐湖卤水水化学特征
    4.1 样品水化学分析结果
    4.2 水化学特征
        4.2.1 理化性质、矿化度与水化学类型
        4.2.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2.4 离子分布特征
        4.2.5 水化学特征系数
        4.2.6 与其它盐湖卤水比较
        4.2.7 盐湖卤水与盐田蒸发老卤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哈达贺休盐湖卤水氢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5.1 稳定氢氧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和分布特征
    5.2 样品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
    5.3 研究区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5.4 氘盈余的分布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卤水成因探讨
    6.1 水化学特征系数对卤水成因的指示意义
        6.1.1 钠氯系数分析
        6.1.2 溴氯系数分析
    6.2 氢氧稳定同位素对卤水成因的指示意义
    6.3 盐湖形成三要素
        6.3.1 盐湖卤水形成的构造条件
        6.3.2 盐湖卤水的物质来源
        6.3.3 盐湖卤水形成的气候条件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2.3 水循环特征研究
        1.2.4 地球物理探测应用研究
    1.3 研究区盐泉水研究程度
    1.4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创新点
    1.8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区域演化背景
        2.3.1 盆地地层层序
        2.3.2 盆地构造特征
    2.4 水文地质背景
    2.5 岩相古地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测试方法
        3.2.1 常量、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3.2.2 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3.2.3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试方法
        3.2.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3.2.5 V8多功能电法仪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盐泉水的溶质来源
    4.1 盐泉水化学特征
    4.2 矿化度与主要离子关系特征
    4.3 主微量元素在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的指示
    4.4 相化学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4.5 饱和指数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4.5.1 却勒构造带溶质特征
        4.5.2 西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4.5.3 东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盐泉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模式
    5.1 盐泉水补给来源研究
    5.2 盐泉水补给高程研究
    5.3 盐泉水补给温度研究
    5.4 盐泉水的氚同位素年龄研究
    5.5 盐泉水的热储温度研究
        5.5.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5.5.2 阳离子温标
        5.5.3 盐泉水地热温度指标选取及计算
    5.6 盐泉水的循环深度研究
    5.7 盐泉水的循环模式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6.1 锶同位素特征分析
    6.2 热液Ca-Cl型水对研究区盐泉水的影响分析
    6.3 盐泉水出露特征分析
        6.3.1 地层岩性特征分析
        6.3.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地球物理手段应用
    6.4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
附录 表
附录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别勒滩钾盐沉积特征与古水温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2.1 察尔汗盐湖研究现状
        1.2.2 别勒滩区段研究现状
        1.2.3 国外学者对察尔汗的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认识及成果
第二章 自然地理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
        2.1.3 水文
    2.2 区域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2.2.4 水文地质
    2.3 矿床地质
        2.3.1 矿床特征
        2.3.2 含矿层特征
第三章 矿物岩石学研究
    3.1 地层沉积相研究
    3.2 含盐地层钻孔剖面特征
    3.3 盐类矿物组合特征
        3.3.1 盐类矿物
        3.3.2 扫描电镜
        3.3.3 盐类矿物薄片鉴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蒸发岩地球化学研究
    4.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4.1.1 各钻孔常量元素化学组成垂向变化特征
        4.1.2 常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
    4.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垂向变化特征分析
    4.3 离子相关性分析
        4.3.1 相关系数
        4.3.2 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盐流体包裹体温度
    5.1 石盐流体包裹体特征
    5.2 别勒滩石盐流体包裹体测温
        5.2.1 制样及测试方法
        5.2.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5.2.3 均一温度数据有效性
    5.3 地质环境相关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讨论
    6.1 别勒滩沉盐湖沉积作用
    6.2 古气候变化
    6.3 温度与钾离子析出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四、黄海水等温蒸发时的析盐序列及微量元素分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苏干湖湖水蒸发过程中析盐规律及pH值变化[J]. 李兴意,马云麒,彭章旷,杨剑,张棣,马学海,刘玉秀,张艳灵. 盐湖研究, 2021
  • [2]柴达木盆地中西部背斜构造深层卤水水化学特征与成因[J]. 韩光,樊启顺,刘久波,袁文虎,胡燕. 盐湖研究, 2021
  • [3]柴达木盆地一里坪盐湖成盐卤水成分变化及其意义——来自LA-ICP-MS分析石盐流体包裹体组成的证据[J]. 胡宇飞,汪明泉,赵艳军,焦鹏程. 地质学报, 2021(07)
  • [4]刚果盆地西南部白垩纪蒸发岩矿物与古环境特征[J]. 颜开,刘成林,王春连,范美玲,徐海明,王九一.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1(03)
  • [5]思茅盆地石盐矿物的原位元素含量特征对成矿模式的启示[J]. 邵春景,胡欢,尹宏伟,苗忠英,张雪飞,李伟强,夏芝广. 地学前缘, 2021
  • [6]西昆仑地区苦水湖富锂盐湖水化学特征及成盐元素来源[J]. 李玉龙,苗卫良,张西营,贺茂勇,唐启亮,杨凯源,李永寿,韩继龙,赵雪. 地球科学, 2021(11)
  • [7]多指标约束下的那棱格勒河流域及其尾闾盐湖锂的物源与迁移富集规律研究[D]. 李庆宽.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
  • [8]内蒙古哈达贺休盐湖卤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D]. 马正明.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4)
  • [9]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山俊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10]青海省察尔汗盐湖别勒滩钾盐沉积特征与古水温度[D]. 王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标签:;  ;  ;  ;  

黄海水等温蒸发过程中微量元素盐析序列及分布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