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将建立光盘工程研究中心(论文文献综述)
苏超[1](2014)在《“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下简称“文化共享工程”)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项文化惠民项目,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将中华优秀文化资源传递到全国的每个角落,重点解决偏远地区广大群众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信息鸿沟”。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至今已跨越12年,然公众对于文化共享工程的认识却存在严重不足,此外,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过程是怎样的?效果如何?其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症结有哪些?其如何才能持续发展下去?本研究通过海量的文献材料系统分析、网上资源统计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研究以期解决上述问题,进而实现文化共享工程广泛服务民众的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1)采用深度阅读并按照关键词、主题进行归类的方法对国内外374篇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分析;(2)通过对文化共享工程241期工作简报、4000余条主要新闻材料、国家历年来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山东省十余个市县服务点和国家中心部分工作人员访谈资料的分析,对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进行梳理与分析;(3)采用统计、比较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国家数字文化网、31个省级分中心文化共享工程网站资源、中国国民休闲小康指数、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中国广播电视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等数据资料的挖掘分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4)以“心声·音频馆”与“上图讲座”两种资源的网上收听次数/观看次数为数据基础,分析公众对这两类资源的偏好程度;(5)在前面几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访谈,分析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6)对国外相似项目进行分析;(7)进行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8)构建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经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与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关于文化共享工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是立足国家层面与基层的整体性研究,立足省级视角、市县视角、农村视角的实践研究,针对技术、培训、绩效评估、资源建设、版权问题等的专题研究。(2)文化共享工程的建设过程依据“建设”与“应用”的比重分为初步探索、普遍发展、巩固提升三个阶段;文化共享工程相关利益群体主要由提供决策与保障群体、实施监管群体、合作参与群体、用户群体构成;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基层的方式主要通过两条支路完成。(3)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对消弭社会信息鸿沟的贡献,中观层面表现为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贡献,微观层面主要变现为对国家公共数字资源的充实与对国民生活质量提升的贡献。(4)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制度、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三个维度。(5)本研究针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影响因素,结合相关理论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借鉴国外相似项目,对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战略设计:一是资源设计达到标准统一,二是通过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制度设计达到系统全面;三是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发展开发适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搭建多元的、人性的、环保的服务终端;四是通过多元的文化教育活动与多举措的文化共享工程宣传推广进行服务设计,实现“服务到人”的目标。(6)在文化共享工程顶层设计与已有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建设、利用、效果三个一级指标的文化共享工程评估指标体系。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在于:第一,国内首次对文化共享工程进行较为系统的总结与分析,有关见解对文化共享工程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参考借鉴价值;第二,论文采用“四象限图”分析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偏好程度,对相关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2](2004)在《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前言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具有一定功能和使用价值的器件的物质,人类进行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物质基础,也是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领域。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材料一直扮演着划分时代的角色。历史证明,一种新材料的问世,往往孕育着一批新技术产业的诞生,给人类社会的进步以革命性的巨大推进。
何艳[3](2019)在《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认为单晶碳化硅(4H-SiC)不仅具有宽禁带、高击穿场、高导热、高温度稳定性和低介电常数等优良的热、电子性能,而且具有与氮化镓相近的晶格常数和热膨胀系数等优越的特性,可广泛的应用在高温、高频、高功率以及抗辐射电子器件等领域。随着单晶碳化硅生产成本的降低,硅芯片可能被碳化硅取代,解决芯片材料自身性能的瓶颈问题,为电子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然而,由于单晶碳化硅受到生长和切割机制的限制,其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较差,无法满足上述领域对碳化硅表面超光滑、高精度和低损伤的质量要求。表面平坦化技术已经成为单晶碳化硅应用于高新技术领域所需的关键技术之一。单晶碳化硅的高硬度和化学惰性给目前常用的加工技术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机械抛光的材料去除机理为机械破碎去除,容易对碳化硅引入划痕和亚表面损伤等。基于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提出的化学机械抛光、催化剂刻蚀、电化学机械抛光和等离子体辅助抛光等抛光技术面临着材料去除率低、试剂易分解和抛光系统组成复杂等问题。为此,探索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下碳化硅的微观去除机理和相关新技术是实现碳化硅平坦化的关键。本课题以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去除碳化硅材料为出发点,从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和光催化氧化理论入手,提出全新的光催化辅助抛光单晶碳化硅的方法,实现单晶碳化硅高效、超精密、低损伤的抛光。(1)对碳化硅氧化反应进行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理论研究。应用Materials Studio和LAMMPS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论证了碳化硅被常见氧化剂和羟基自由基·OH氧化的可行性,并计算了氧化速率;揭示了合理选择氧化剂、提高温度、增加表面能、引入机械作用等方式是加快碳化硅氧化速率的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催化辅助抛光单晶碳化硅的新工艺,机械作用引入的晶格畸变和羟基自由基·OH的强氧化性是碳化硅被氧化的驱动力,磨料的机械摩擦作用是实现氧化层材料去除的有力支撑。(2)研制高效稳定的光催化辅助抛光单晶碳化硅用抛光液。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光催化剂的浓度为0.75g/L,过氧化氢浓度为0.66mol/L,电压为15V,pH值为3,分散剂为10wt%硅溶胶时抛光液的氧化性最强、稳定性最好。此外,紫外分光光度仪检测到二羟基苯甲酸捕获抛光液中羟基自由基·OH的生成产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抛光液对单晶碳化硅的静态腐蚀性和抛光效果,抛光液静态腐蚀后的碳化硅表面含有大量的凸起和麻坑,能谱分析检测出新的元素氧。奥林巴斯三维激光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和X射线电子能谱仪分析表明抛光后的碳化硅表面平坦、光滑,0.353×0.265mm区域表面粗糙度Ra为0.348nm,抛光过程中碳化硅表面被氧化,表面含有Si-C、Si-C-O、Si-O和C-O等官能团。(3)搭建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抛光装置和摩擦力的测量装置,研究光催化辅助抛光工艺。建立单颗磨粒的受力模型,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材料去除率的试验值与基于单颗磨粒的受力模型的计算值相近,研磨工序达到的极限表面粗糙度Ra为8nm左右。在研究抛光工艺参数对摩擦力、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基础上,得出较佳的抛光工艺为:抛光压力为0.025MPa,抛光转速为60r/min,磨料为5wt%的SiO2,抛光垫为合成纤维聚合物抛光垫。采用优化的抛光工艺抛光碳化硅后,表面粗糙度Ra为0.218nm,材料去除率为1.18μm/h。(4)研究机械和化学的相互促进作用,揭示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的材料去除机理。原子压痕试验表明抛光过程中碳化硅表面0~25nm深度的硬度有所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碳化硅表面组成成分和亚表面结构。结果表明,抛光后的碳化硅表面存在Si-C、Si-C-O、Si-O、Si4C4O4、C-O和C=O等多种形式的官能团。碳化硅的表层和亚表层的损伤较小,没有明显裂纹,非晶层厚度为几个纳米,氧化层厚度的极限值约为4~6nm。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表明,磨料的机械作用有利于化学反应,碳化硅表面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层有利于机械去除,抛光过程中依靠化学和机械协同作用去除材料。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的材料去除机理为:机械活化作用降低碳化硅原子间的结合能和反应活化能,抛光液中的羟基自由基·OH逐步氧化碳化硅晶片表面。机械划擦作用使碳化硅表面的氧化层去除,露出新的表面,保证化学反应的进行。
毕建新[4](2016)在《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文中指出电子文件是信息化时代国家的重要信息资源,加强电子文件管理是新时期国家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广泛使用,尤其是政府部门,海量的政务电子文件在政府业务中被使用。但是,我国对电子文件资源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在一批学者的推动下,国家将电子文件管理列入国家战略。与此同时,云计算的概念被提出,其应用也逐步由商业领域向政务领域拓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职能转变一直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问题—方法—贡献为主线,以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为研究对象,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与政府管理实践相结合,探讨云计算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与服务的模型与实施。本文通过对政务电子文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确定以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全程管理思想、协同理论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经历了从传统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到电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文件连续体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强调了解文件的背景及现状,认为文件的利用才是重点。文件连续体理论还特别强调跨机构的合作。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了一体化管理的思想。通过协同理论和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的指导,电子文件管理各要素、各系统之间能够协同地工作,从而获得电子文件管理的整体放大效应。本文比较了云计算环境与传统网络环境下的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从管理思想、管理技术和组织制度等三个层面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论文研究了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问题。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互动关系,揭示了区域性政务云构建的六大动因。论文认为政务电子文件具有大数据的特征,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之间将长期保持密切关系。通过对私有云、公有云与混合云三种云计算部署模式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模式和体系架构。论文从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入手,分析其概念及动因,并运用(ISO/TR26122:2008信息与文献—文件过程分析》为工具对政府业务流程进行职能分析和序列分析。论文分析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可靠性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与服务模型,并分析了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的运行机制。最后,通过对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案例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理论与模型。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为:(1)对传统电子文件管理理论进行修正和扩充,引入协同理论,丰富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管理思想;(2)政务电子文件的一体化管理必须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中动态实施;(3)提出了一种能与政府职能转变动态匹配的政务云构建方法,使得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所依赖的技术环境能够灵活应对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政府业务流程的变化;(4)构建了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实现了电子文件管理的协同化、集成化、一体化。
袁巨龙,张飞虎,戴一帆,康仁科,杨辉,吕冰海[5](2010)在《超精密加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超精密加工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随着对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对超精密加工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超精密加工技术已成为包含当代最新科技成果的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介绍各种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内涵、应用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过程与趋势以及未来应研究开发的重要科学技术问题。从加工精度、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角度对先进的具有代表性的超精密加工机床、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和超精密抛光技术进行重点评述和比较。分析我国在超精密加工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对超精密加工的技术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提出我国本领域基础研究、技术及产业发展策略与对策。
李爱群[6](2009)在《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观察,期刊评价就是通过对反映期刊内在价值的客观指标进行文献计量统计,根据分析的结果对期刊进行排序和评价。相对于对国家和省市的宏观层次评价,对大学和研究所的中观层次评价,期刊评价与对研究人员的评价一样,属于微观层次的评价。但正是在微观层次上,出现的问题也较多。目前,国内期刊评价理论发展较完善,评价对象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期刊上各有侧重,评价实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但仍有一些不足或欠缺之处。而美国的科学技术及学术期刊的发展总体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开发的SCI、SSCI、A&HCI及JCR等对来源期刊的选择和评价受到了国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它虽然是美国的评价机构,但来源期刊来自世界各地,没有语种和地域的限制,并且其完善和成熟的评价体系代表了世界最权威的期刊评价水平,其期刊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效仿的标杆。因此,在回溯中、美期刊评价历史的基础上,了解中、美期刊评价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期刊评价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以取长补短,完善和规范期刊评价工作,促进我国期刊的良性竞争与健康发展。本文除“引言”和第7章“结论与展望”外,论文主体部分共5章,主要包含理论和实证研究两大部分。其中理论部分为第1-4章,实证部分为5-6章。论文第1章回溯了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核心期刊(Core Joumal)的概念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发达于70年代的美国。布拉德福定律、加菲尔德定律、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成为核心期刊遴选的三大理论基础。最初的核心期刊是为了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那些刊登本学科较多论文的期刊就是核心期刊,它实际上只是一种基于论文数量统计的评价。引文分析法的出现和引文索引工具的使用,使人们对核心期刊概念的理解发生了根本转变。核心期刊不再是最初揭示文献集中与离散的分布规律,而是通过文献的被使用揭示其学术价值,核心期刊也由对论文数量的评价转变为对文献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评价。论文第2章是美国与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基本概括。详细介绍了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构成,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了述评。我国学术期刊评价经历了中国遴选国外科技期刊、中国遴选国内科技期刊两个阶段,其中详细介绍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6家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单位及其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现状。论文第3章是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重点从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整个评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定性与定量的评价方法,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的界定,学术期刊评价社会价值与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学术期刊评价中两组概念等9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中、美两国在期刊评价中的异同之处,以及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论文第4章分析了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商业化经营为导向,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在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偏见。我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性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期刊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论文第5章是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构建。在新的学术环境下,学术期刊评价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使仅有的印刷版期刊评价发展为印刷版、电子版、网络版评价并存的格局,而开放存取期刊也将是今后期刊评价的重要对象。5年影响因子、web即年下载率和h指数等新兴的评价指标开始被应用到期刊评价实践,纳入到期刊评价指标体系中去。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通过采用各种软件技术进行统计和测评,将人们从以往繁重的人工手动检索、统计和计算的评价过程中解放出来。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来看,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专业论文的数量多少,可分为学科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据此也可以假设,在庞大的学术期刊群中也一定也存在着某些层级。对学术期刊进行分类分级排序,能为学术期刊找准自己的定位,为科研评价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利于国家对学术期刊的管理。在评价原则与评价方法上继承了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教育评价体系,确定了期刊分等级评价的原则、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按照学科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论文第6章是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实证研究。详细说明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具体做法;公布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以及本研究所属的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专业,共12个分学科的排行榜和所有4种分高校学报类型的排行榜;分析了我国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地区分布、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情况、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地区分布等评价结果。本文系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赵蓉英,邱均平[7](2005)在《CNKI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透析了CNKI概念提出的国内外背景及其发展历程,并将CNKI的发展首次归纳为光盘版、网络版和知识服务平台三个历史阶段,总结了CNKI在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最后,提出了CNKI高起点的发展理念及对我国信息化建设和知识信息服务产业发展的诸点启示
肖晓兰[8](2019)在《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加工研究》文中提出高精度陶瓷球轴承是高端机床、高速列车、风电机组等重大装备的关键基础元件,由于其需在高温高压、高速重载及有腐蚀的条件下工作,陶瓷球表面层的任何缺陷都可能影响轴承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为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要求加工后的陶瓷球具有纳米级的表面粗糙度和亚微米级的球形误差,并且加工表面不出现微裂纹、划擦伤痕、微观组织变化以及残余应力等。由于目前我国相关加工及装备技术尚未完全解决陶瓷球抛光效率低、表面完整性差的难题,高精度陶瓷球的制造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高精度球的抛光方法和磁流变抛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方法。通过构造三维结构的磁流变抛光垫,实现一种抛光力可控的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球体模式,有效提高抛光加工效率和球体表面完整性。本文围绕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柔性可控化成球机理和材料塑性域去除机理展开研究,分析了加工过程中的磁流变抛光垫动态微观结构变化规律和抛光力阈值、磨粒运动轨迹及其切深等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规律,揭示了陶瓷球的几何精度变化机制和材料微观去除机制,建立了基于柔性可控加工过程的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加工策略和磁流变抛光加工陶瓷球实验平台,优化了磁流变抛光工艺,实现了预设目标。主要研究工作概括如下:1)研究了材料塑性域去除微量控制机理,通过纳米力学模拟实验得到对氮化硅陶瓷球材料进行塑性域去除的临界载荷和临界切深,为高效低损伤抛光陶瓷球的工艺参数选择提供了理论指导。实验结果表明,氮化硅陶瓷材料在磨粒划擦和压入作用下会出现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及脆性断裂三个阶段;在本文的实验条件下,当载荷到达9.8N附近或磨粒切深到达8.3μm附近时,将发生脆性去除方式的微裂纹萌生与扩展。2)提出一种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高精度陶瓷球的新方法,通过全球面包络的磁场均匀性设计和抛光盘结构、驱动方式、以及抛光垫动态微观结构控制等新方案,形成三维结构的磁流变抛光垫,对陶瓷球进行包覆、夹持和压力柔性传递,并实现磁流变抛光垫与陶瓷球面接触过程的作用力可控,快速降低球体表面粗糙度和球形误差,有效提高抛光效率和表面完整性。3)基于陶瓷球工件几何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得到球体各运动参数的影响关系,利用机械系统分析软件ADAMS对成球过程进行动态仿真,通过高速摄像机观测球坯在加工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对加工时陶瓷球的公转角速度、自转角速度以及自转角等运动参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了高效低损伤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柔性可控化成球机理,建立了球体运动模型,提出了抛光轨迹均匀性评价方法,并以抛光轨迹均匀程度为优化目标,采用正交实验仿真的方法找到最佳抛光工艺参数方案。4)分析了磨粒作用于陶瓷球表面的过程,对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抛光力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探讨了陶瓷球表面的磁流变效应压力和流体动压力,建立了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方式下的抛光力数学模型和材料去除模型。5)系统分析了加工间隙、铁粉浓度和抛光盘转速变化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规律。随着加工间隙的增加,材料去除率逐渐降低:当加工间隙为0.4mm时,实验测得陶瓷球直径方向上的材料去除率为8.1μm/h;当加工间隙为1.2mm时,实验测得材料去除率为0.6μm/h。铁粉浓度的增加先让材料去除率增加,当铁粉浓度增加到20vol.%以后,材料去除率不再显着增加甚至有所下降。抛光盘转速的增加也会使材料去除率增加,但是在实验条件下,当抛光盘转速提高到40 r/min后,由于抛光力的增幅变小,材料去除率趋于稳定,大约为3.8μm/h左右。6)利用自行研制的陶瓷球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装置对直径为Φ9.525mm的氮化硅陶瓷球进行抛光加工实验。根据仿真结果,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加工过程的主要参数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工艺参数范围;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综合考虑各因素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对主要加工参数进行优化;以表面粗糙度、球形误差、表面形貌、表面损伤等作为抛光加工效果的评价指标,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经过2小时的抛光加工,使球坯的表面粗糙度Ra从63nm下降到4.35nm,球形误差△Sph从0.18μm下降到0.11μm,批量加工平均直径变动量VDWL0.11μm,达到了陶瓷球轴承氮化硅球的国家标准G5水平。
俞灵灵[9](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研究表明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肖珑[10](2019)在《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回顾与前瞻——写在CALIS项目建设20周年之际》文中指出从单馆探索、CALIS引领发展、DRAA推动体系成熟三个阶段,对高校图书馆自1986年以来的数字资源引进建设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论述了资源共建共享在其中发挥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展望即将到来的数字资源主导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发展面临的挑战,阐述了数字资源发展的九大趋势,以及共建共享将如何贯穿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的全生命周期并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我国将建立光盘工程研究中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将建立光盘工程研究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附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设定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数字鸿沟 |
二、文化信息资源 |
三、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
四、可持续发展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一节 研究相关理论 |
一、知识沟理论 |
二、文化权利 |
三、文化传播 |
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五、公共物品理论 |
六、贫困文化理论 |
第二节 我国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回顾 |
一、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内容分析 |
二、文化共享工程研究文献的评价分析 |
第三章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的背景 |
一、全球信息化给文化建设带来挑战 |
二、国家对文化建设日益重视 |
第二节 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缘由 |
一、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
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需要 |
第四章 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过程 |
第一节 初步探索阶段:十五时期 |
一、建立试点 |
二、启动应用 |
三、全国推广 |
四、初步探索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二节 普遍发展阶段:十一五时期 |
一、开展文化共享工程试点工作 |
二、与相关项目合作共建 |
三、文化共享工程“进村入户” |
四、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 |
五、普遍发展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三节 巩固提升阶段:十二五时期 |
一、继续推进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
二、服务新思路:拓展与深化 |
三、统筹数字资源建设 |
四、打造技术支撑平台 |
五、巩固提升阶段工程建设小结 |
第四节 对文化共享工程建设过程的系统分析 |
一、建设流程 |
二、国家政策影响及作用 |
三、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
四、资源构成分析 |
五、服务方式分析 |
第五章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效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宏观层面:消弭社会信息鸿沟 |
一、计算机设备增加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二、计算机技能培训助力“信息鸿沟”的消弭 |
第二节 中观层面: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一、推动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 |
二、促进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层级建设 |
第三节 微观层面:充实文化资源,提升国民生活质量 |
一、充实国家公共数字文化资源 |
二、助力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
第四节 公众对文化共享工程数字文化资源的偏好分析 |
一、以“心声·音频馆”为例 |
二、以“上图讲座”为例 |
第六章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 |
一、从文献梳理中发现问题 |
二、从建设过程与效果中分析问题 |
三、从访谈资料中挖掘问题 |
四、影响因素的确定 |
第二节 国外相似项目介绍及分析 |
一、美国:“美国记忆”(American Memory) |
二、韩国:“信息网络村”(Information Network Village,INVIL) |
三、南非:“数字之门”(Digital Doorway) |
四、印度:“墙上之窗——学习站”(HiWEL-Learning Stations) |
五、日本:“无处不在网络计划”(U-Japan) |
六、英国:“文化在线”(Culture on Line) |
第三节 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顶层设计 |
一、设计导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
二、设计主题:突出“标准、规范、反馈、社会化” |
三、资源设计:标准统一 |
四、制度设计:系统全面 |
五、技术设计:拓展利用 |
六、服务设计:进村入户到人 |
第四节 文化共享工程未来发展实践指导 |
一、指导原则:依据顶层设计与相关建设规划 |
二、以技术支撑平台为基础,构建层级分布式互联网网站群 |
三、以“服务年”为契机,实现数字文化活动的品牌化建设 |
四、以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为重点,完善资源基础库 |
五、以人才建设为中心,推动全民信息素养教育与工作队伍培训 |
第五节 构建文化共享工程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附录A 文化共享工程建设问题汇总——96篇研究文献梳理 |
附录B 国家数字文化网——专题资源库 |
附录C 心声·音频馆资源 |
附录D 上海图书馆讲座回顾(2002年-2013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1 碳化硅的结构 |
1.1.2 碳化硅的性质及应用 |
1.1.3 单晶碳化硅的应用要求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碳化硅的材料去除机理 |
1.2.2 碳化硅的抛光技术 |
1.2.3 碳化硅抛光技术的发展趋势 |
1.3 本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理论研究 |
2.1 碳化硅氧化的可行性分析 |
2.1.1 碳化硅氧化的化学热力学分析 |
2.1.2 碳化硅氧化的分子动力学仿真分析 |
2.2 碳化硅氧化的速率分析 |
2.2.1 碳化硅氧化速率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
2.2.2 碳化硅氧化速率的分子动力学仿真分析 |
2.2.3 加快碳化硅氧化反应的措施 |
2.3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理论分析 |
2.3.1 光催化氧化原理 |
2.3.2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抛光液研制 |
3.1 抛光液的关键要素分析 |
3.1.1 光源的选择 |
3.1.2 光催化剂的选择 |
3.1.3 电子捕获剂的选择 |
3.1.4 pH剂的选择 |
3.1.5 电极偏压的选择 |
3.1.6 分散剂的选择 |
3.2 抛光液氧化性表征方法 |
3.2.1 抛光液氧化性表征试验的检测方法 |
3.2.2 抛光液氧化性表征试验台的搭建 |
3.3 抛光液性能的优化 |
3.3.1 抛光液氧化性影响因素的确定 |
3.3.2 正交试验优化抛光液配方 |
3.3.3 单因素试验优化抛光液配方 |
3.3.4 抛光液中羟基自由基·OH的检测分析 |
3.3.5 分散剂对抛光液分散效果的影响 |
3.4 抛光液有效性试验研究 |
3.4.1 单晶碳化硅试件 |
3.4.2 抛光液静态腐蚀碳化硅晶片有效性分析 |
3.4.3 抛光液抛光有效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工艺研究 |
4.1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关键要素 |
4.1.1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装置的搭建 |
4.1.2 碳化硅晶片的粘贴和清洗方案 |
4.1.3 材料去除率的检测方法 |
4.2 研磨阶段的工艺路线研究 |
4.2.1 研磨效率模型的建立 |
4.2.2 极限表面粗糙度与最短加工时间的确定 |
4.2.3 研磨加工碳化硅的材料去除率和表面形貌 |
4.3 抛光工艺参数对摩擦力的影响 |
4.3.1 摩擦力的测量装置 |
4.3.2 抛光压力和抛光盘转速对摩擦力的影响 |
4.3.3 磨料对摩擦力的影响 |
4.3.4 抛光垫对摩擦力的影响 |
4.4 抛光工艺参数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4.1 抛光压力和抛光盘转速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4.2 磨粒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4.3 抛光垫对材料去除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 |
4.5 最佳抛光工艺的确定 |
4.5.1 抛光液氧化性的显着影响因素对材料去除率的影响 |
4.5.2 抛光液参数对抛光效果的影响 |
4.6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的材料去除机理研究 |
5.1 机械和化学的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 |
5.1.1 机械作用促进化学作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 |
5.1.2 化学作用促进机械作用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 |
5.1.3 机械与化学协同作用原子级去除碳化硅仿真研究 |
5.2 机械和化学的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
5.2.1 机械作用促进化学作用试验研究 |
5.2.2 化学作用促进机械作用试验研究 |
5.2.3 机械与化学的协同作用促进材料去除试验研究 |
5.3 碳化硅晶片的材料去除机理分析 |
5.3.1 碳化硅晶片表面成分分析 |
5.3.2 碳化硅晶片亚表层分析 |
5.3.3 碳化硅晶片表面层的XPS深度分析 |
5.3.4 材料去除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6.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 |
1.7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电子文件管理 |
2.1.1 电子文件管理理论 |
2.1.2 电子文件管理流程 |
2.1.3 电子文件标准规范与管理制度 |
2.1.4 电子文件管理技术 |
2.2 电子政务 |
2.2.1 电子政务概念及其发展 |
2.2.2 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服务 |
2.2.3 政务云 |
2.3 政府职能转变 |
第三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架构 |
3.1 基本概念界定 |
3.1.1 电子政务与政务云 |
3.1.2 政务电子文件及其一体化管理 |
3.1.3 云计算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 |
3.2 政务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理论体系 |
3.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文件连续体理论、全程管理思想与前端控制思想 |
3.2.2 协同理论 |
3.2.3 政府职能转变 |
3.3 云计算环境与传统网络环境下政务电子文件管理比较 |
3.3.1 管理思想层面 |
3.3.2 管理技术层面 |
3.3.3 组织制度层面 |
第四章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区域性政务云构建研究 |
4.1 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互动关系 |
4.2 区域性政务云构建动因 |
4.2.1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云计算服务理念的契合 |
4.2.2 政府积极推动云计算在政府管理创新中的应用 |
4.2.3 政务云可以克服传统政府职能行使中的弊端 |
4.2.4 云计算需自下而上的在政府管理中运用 |
4.2.5 有助于推动国内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 |
4.2.6 有助于政府部门降低管理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
4.3 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
4.3.1 政务电子文件的大数据特征 |
4.3.2 政务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 |
4.4 区域性政务云构建 |
4.4.1 云计算三大部署模式 |
4.4.2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务云构建 |
4.4.3 区域性政务云实现架构 |
第五章 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 |
5.1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分析 |
5.1.1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概念 |
5.1.2 政府业务流程一体化动因 |
5.2 政府业务流程的职能分析与序列分析 |
5.2.1 政府业务流程的职能分析 |
5.2.2 政府业务流程的序列分析 |
5.3 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可靠性分析 |
5.3.1 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对可靠性的要求 |
5.3.2 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可靠性影响因素 |
5.4 基于政务云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 |
5.4.1 面向用户目标和业务流程的政务电子文件管理与服务模型 |
5.4.2 模型要素分析 |
5.5 基于政务云的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运行机制 |
5.5.1 创新管理机制体制 |
5.5.2 完善法规制度及标准规范 |
5.5.3 强化全过程的集成共享 |
5.5.4 实施文件管理的前端控制 |
5.5.5 推动云计算技术运用 |
5.5.6 开展全面的业务协同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南京市电子政务发展 |
6.1.1 阶段一:改革审批制度,建设电子政务,提升服务效率(2000-2006) |
6.1.2 阶段二:缩减审批事项,整合政务系统,共享政务信息(2006-2011) |
6.1.3 阶段三:成立政务中心,发展智慧政务,协同信息服务(2011-2015) |
6.1.4 验证:电子政务发展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 |
6.2 南京市政务云及其综合政务软件平台 |
6.2.1 南京市政务云 |
6.2.2 综合政务软件平台 |
6.2.3 验证: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带来服务模式的变革 |
6.3 典型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案例 |
6.3.1 G2C(政府-公众) |
6.3.2 G2B(政府-企业) |
6.3.3 G2G(政府-政府) |
6.3.4 验证:一体化、协同式服务可以大幅提升电子政务效率 |
6.4 相关修正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研究工作 |
7.2 研究贡献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课题支持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5)超精密加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 |
1.1 国际上本领域发展状况 |
1.1.1 国际上本领域基础研究发展状况 |
1.1.2 国际上本领域技术和产业发展状况 |
(1)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为技术开创期。 |
(2)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进入民间工业的应用初期。 |
(3) 20世纪90年代后, 民用超精密加工技术逐渐成熟。 |
(1) 超精密机床。 |
(2) 超精密切削技术。 |
(3) 超精密磨削技术。 |
(4) 超精密抛光技术。 |
(1) 超精密无损伤抛光。 |
(2) 非接触抛光。 |
(3) 界面反应抛光。 |
(4) 电、磁场辅助抛光。 |
(5) 曲面超精密抛光。 |
1.2 国内本领域发展状况 |
2 本领域发展趋势和预测 |
3 我国与国际本领域发展水平的差距 |
4 结论 |
(6)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意义 |
0.2 本文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0.3.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0.4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评价的起源、理论基础与演变 |
1.1 期刊评价的起源 |
1.2 学术期刊评价的三大理论基础 |
1.2.1 一次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
1.2.2 引文分布规律——加菲尔德定律 |
1.2.3 普赖斯的文献增长规律与文献老化指数 |
1.3 网络环境下文献计量学的发展——网络计量学 |
1.4 核心期刊概念和本质的演变 |
2 中、美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现状 |
2.1.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体系构成 |
2.1.2 对ISI Web of Knowledge学术资源体系的评价 |
2.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现状 |
2.2.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发展阶段 |
2.2.2 对我国出版的英文期刊的评价 |
3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比较 |
3.1 评价目的与评价功能的比较 |
3.1.1 评价目的的比较 |
3.1.2 评价功能的比较 |
3.2 评价主体和评价对象的比较 |
3.2.1 评价主体的比较 |
3.2.2 学术期刊评价对象的比较 |
3.3 期刊评价中的学科分类比较 |
3.3.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3.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学科分类标准 |
3.4 评价过程的比较 |
3.4.1 数据来源 |
3.4.2 评价指标体系 |
3.4.3 数据库统计源比较 |
3.5 评价方法的比较 |
3.5.1 定性评价——同行评议制度的比较 |
3.5.2 文献计量评价方法的比较 |
3.6 核心区的划分与核心期刊数量界定方法的比较 |
3.7 社会价值与影响力的比较 |
3.7.1 社会价值的比较 |
3.7.2 社会影响力的比较 |
3.7.3 中、美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比较 |
3.8 影响学术期刊评价的外部环境比较 |
3.8.1 对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 |
3.8.2 国家期刊管理体制 |
3.8.3 学术评价制度的比较 |
3.9 学术期刊评价中的两组概念比较 |
3.9.1 核心期刊、来源期刊、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
3.9.2 核心版与扩展版的区别 |
3.10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对我国的启示 |
4. 中、美两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4.1 美国学术期刊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商业化导向 |
4.1.2 收录期刊在地域、语种方面的偏见 |
4.1.3 收录期刊学科分布不均 |
4.1.4 收录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时存在着意识形态偏见 |
4.2 我国学术期刊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功利性的导向使期刊评价成为科研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工具之一 |
4.2.2 过于看重文献计量的定量评价方法 |
4.2.3 评价指标的数据客观性差,在发展性与国际化方面不足 |
4.2.4 引文不规范和统一引文数据库的缺乏直接影响评价数据的准确性 |
4.2.5 综合性期刊(含大学学报)的学科归类不准确 |
4.2.6 评价的时滞与监督机制的缺乏 |
4.2.7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评价的本土化问题 |
5 新形势下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的建构 |
5.1 全球化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 "技术变革"环境下的学术期刊评价 |
5.2.1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 |
5.2.2 适应网络环境的新的评价指标的出现 |
5.2.3 评价手段的改进 |
5.3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5.3.1 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可行性 |
5.3.2 我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理论模型 |
6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实证研究 |
6.1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具体做法 |
6.1.1 学术期刊源的选择与分析 |
6.1.2 学科划分标准与处理原则 |
6.1.3 学术期刊的评价方法与主要步骤 |
6.1.4 学术期刊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6.1.5 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
6.1.6 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的概念、特点与数量界定 |
6.1.7 评审专家的遴选与定性评价 |
6.1.8 评价结果的确定与分类分级排序的表示方法 |
6.2 中国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排行榜(部分学科) |
6.3 学术期刊评价结果的分析 |
6.3.1 核心期刊的学科分布状况 |
6.3.2 核心期刊的地区分布状况 |
6.3.3 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普遍被国外重要数据库收录 |
6.3.4 综合性核心期刊的核心效应比较明显 |
6.3.5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具有一定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但地区分布不均衡 |
6.4 本次学术期刊分类分级评价的主要特色 |
6.4.1 将评价对象明确限定为"大陆出版的中文学术期刊" |
6.4.2 将期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评价管理导向与信息服务导向相结合 |
6.4.3 同时遴选"权威期刊"与"核心期刊" |
6.4.4 采用得分排序和划分等级相结合的方法,提供了国内外第一个中国学术期刊的分类分级排行榜 |
6.4.5 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突出了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网络影响力 |
6.4.6 自主研发了"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管理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期刊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学术期刊评价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Ⅰ 分12个学科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Ⅱ 分高校学报4种类型的学术期刊排行榜 |
Ⅲ SCI、SCIE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94种) |
Ⅳ EI收录中国期刊目录(含港、澳、台期刊)(共244种) |
Ⅴ 中国大陆出版的其他英文学术期刊目录(共113种)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CNKI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CNKI”概念提出的背景 |
2 CNKI发展历程 |
2.1 光盘版时代——《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1] |
2.2 网络版时代——《中国期刊网》[2] |
2.3 知识服务平台时代——《中国知识资源总库》[3] |
3 CNKI的成就与启示 |
3.1 高起点的发展理念和产品定位 |
3.2 市场化的商业运作模式 |
3.3 强强联合增加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
3.4 标准化、网络化数据加工体系 |
3.5 国际化的版权保护策略[10] |
(1) 充分尊重期刊编辑部的权益, 高度重视与期刊杂志社的合作。 |
(2) 高度重视、认真处理好作者着作权使用问题。 |
(3) 遵照法律, 依约向期刊编辑部和作者支付着作权使用费。 |
(4) 依法使用数字化产品, 全民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
4 结 语 |
(8)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加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氮化硅陶瓷球材料特性及制备过程 |
1.2.1 氮化硅陶瓷的材料特性 |
1.2.2 氮化硅陶瓷球的制备过程 |
1.3 高精度陶瓷球研磨抛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研磨抛光球体的基本条件 |
1.3.2 陶瓷球研磨抛光的主要工艺 |
1.3.3 陶瓷球表面完整性的检测与分析 |
1.4 陶瓷球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新工艺方法和研究思路 |
1.5 课题的来源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陶瓷球材料的塑性域去除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纳米划痕实验 |
2.2.1 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 氮化硅陶瓷材料的维氏压痕实验 |
2.3.1 实验原理和仪器设备 |
2.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3 无亚表面损伤抛光氮化硅陶瓷球的加工控制策略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陶瓷球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加工原理及实验装置 |
3.1 引言 |
3.2 陶瓷球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原理 |
3.2.1 磁流变加工原理 |
3.2.2 抛光盘结构与驱动方式设计 |
3.2.3 磁场均匀性设计 |
3.3 陶瓷球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实验装置研制 |
3.3.1 实验装置的构成 |
3.3.2 结构设计 |
3.3.3 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盘设计 |
3.3.4 抛光盘转速及位移控制系统 |
3.4 加工效果评估方法及检测仪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成球机理 |
4.1 陶瓷球坯的运动姿态观测 |
4.1.1 观测原理 |
4.1.2 观测方法 |
4.1.3 观测结果 |
4.2 球体表面的抛光轨迹仿真 |
4.2.1 球体运动模型 |
4.2.2 抛光轨迹仿真 |
4.2.3 仿真结果 |
4.3 磨粒抛光轨迹均匀性评价 |
4.3.1 抛光轨迹均匀性评价方法 |
4.3.2 陶瓷球表面区域划分 |
4.3.3 评价方法的实现 |
4.4 抛光轨迹均匀性影响因素分析 |
4.4.1 上下抛光盘转速比的影响 |
4.4.2 上下抛光盘偏心距的影响 |
4.4.3 加工间隙的影响 |
4.4.4 磁极排布方式的影响 |
4.5 抛光成球过程的球形误差修正 |
4.5.1 球形误差的修正过程 |
4.5.2 抛光盘精度对球形误差的影响 |
4.6 抛光轨迹仿真优化 |
4.6.1 抛光轨迹均匀性仿真优化方案 |
4.6.2 仿真优化结果分析 |
4.6.3 最佳工艺参数的仿真效果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材料去除机理和去除模型 |
5.1 磨粒作用于陶瓷材料表面的过程分析 |
5.1.1 材料去除形式的分类 |
5.1.2 材料去除形式的转变 |
5.2 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抛光机理 |
5.2.1 磁流变抛光垫的动态微观结构 |
5.2.2 磁流变抛光垫中粒子的受力分析 |
5.2.3 磁流变抛光的材料去除机理分析 |
5.3 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抛光力测试与分析 |
5.3.1 抛光力测试原理与设备 |
5.3.2 抛光力原始信号分析 |
5.4 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方式下的抛光力数学模型 |
5.4.1 陶瓷球表面的法向抛光力 |
5.4.2 陶瓷球表面的切向抛光力 |
5.5 磁流变抛光陶瓷球的材料去除模型 |
5.5.1 塑性状态微量去除下的临界切深 |
5.5.2 全球面包络抛光陶瓷球的材料去除率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陶瓷球高效低损伤磁流变抛光工艺实验 |
6.1 引言 |
6.2 单因素工艺优化实验 |
6.2.1 实验设计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分析 |
6.3 正交实验优化分析 |
6.3.1 正交实验 |
6.3.2 结果分析 |
6.3.3 高效低损伤抛光加工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全文主要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
致谢 |
(9)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10)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回顾与前瞻——写在CALIS项目建设20周年之际(论文提纲范文)
1 起步:从单馆的探索中认识数字资源的作用 (1986~1997年) |
2 发展:CALIS集团采购数据库的建设引领作用 (1998~2009年) |
2.1 CALIS引领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快速发展 |
2.2 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水平逐渐提高, 内容质量上乘 |
2.3 集团引进数据库协同共建模式的探索创新 |
3 成熟:DRAA推动新时代的引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2010年~) |
3.1 引进数字资源进入全面成熟的发展阶段 |
3.2 DRAA推动新时代的引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
4 未来:即将到来的数字资源主导时代 |
4.1 数字资源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主导, 知识成为数字资源主体 |
4.2 商业出版资源不再一统天下, 数字资源体系将融合多种来源的出版物 |
4.3 学科化建设使数字资源更深入地满足用户需求 |
4.4 馆员导向与用户导向模式在数字资源采购中协调应用 |
4.5 数字资源服务向知识化、个性化、精细化发展 |
4.6 标准规范的可见度、应用性增强 |
4.7 数字资源评估会更加全面科学、实时准确 |
4.8 长期保存成为刚需, 常态化发展 |
4.9 合作共享将贯穿数字资源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
5 结语 |
四、我国将建立光盘工程研究中心(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共享工程”可持续发展研究[D]. 苏超. 南开大学, 2014(07)
- [2]2020年中国材料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材料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 [3]光催化辅助抛光碳化硅晶片工艺及机理研究[D]. 何艳. 沈阳工业大学, 2019
- [4]政务云环境下电子文件一体化管理模型研究[D]. 毕建新. 南京大学, 2016(08)
- [5]超精密加工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J]. 袁巨龙,张飞虎,戴一帆,康仁科,杨辉,吕冰海. 机械工程学报, 2010(15)
- [6]中、美学术期刊评价比较研究[D]. 李爱群. 武汉大学, 2009(09)
- [7]CNKI发展研究[J]. 赵蓉英,邱均平. 情报科学, 2005(04)
- [8]高精度陶瓷球高效低损伤全球面包络磁流变抛光加工研究[D]. 肖晓兰.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1)
- [9]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10]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引进回顾与前瞻——写在CALIS项目建设20周年之际[J]. 肖珑.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