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性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杉[1](2021)在《童子操刀:建构主义知识观下的批判性思维》文中指出本文剖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出在学业减负的动力下,国家对课程的管理基础从教学大纲到学习目标;破除知识本位之后,课程改革将学生的学习成长嵌入目标控制之中,课程改革成为不同课程流派的试验场。结合历史课程的教与学,本文阐述了实用主义将知识方法化与工具化,其后是有限的经验与软化的真理;认知建构主义将知识化约为认知,强调"如何思考"比"思考什么"更重要;社会建构主义将课程变成文化的战场,强调立场比真相更重要,滑入相对主义;最后引入社会实在论,强调科学与理性是超越个体经验与认识之上的集体成就,真理具有强制性,教育应传承文明。用方法消解知识,用个体认知替代集体理性,用高阶思维替代真理,将导致"无学而有术"的野蛮的心灵。
沈小碚,罗章[2](2021)在《论深度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生机理》文中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旨在以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深度学习之所学不在于内容的难与广、多与寡、繁与简,而在于能否建构起知识间的逻辑联系,能否将经验系统化、知识心理化;深度学习之所向不在于堆积数量化成就,而在于认知维度的高阶目标达成。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实践落于浅表,"单向度"的人的发展,"个人化"的小组协作。通过探究动机、解构、创生、生长的发生机理,期待深度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回归。
郭元祥[3](2021)在《把知识带入学生生命里》文中认为知识是一个"符号世界",更是"真理世界"和"意义世界",兼具客观性和社会性等多重属性。知识问题是课程与教学理论不可回避的根本问题,也是2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问题。人们对待知识的态度不仅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教学的活动结构,麦克·扬主张"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建构课程理论和探讨教学问题。教学活动作为"知识密集型"实践,是主体以"人—知相遇"为基础的意义实践,否认知识客观实在性而过分强调意义的社会建构,以及否认知识社会性而将知识窄化为单一的教学内容,都是非常危险的。课程与教学改革需要回归知识的理性本质与真理意义,在建立知识与学生发展的意义联结中维护知识的课程意义及其"价值强度",达成知识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价值期待。构建"人—知相遇"关系,把知识带入学生生命里,引导学生在知识理解中遇见逻辑与理性、遇见历史与文化、遇见世界与自我,从认识世界到进入世界再到改变世界,让学生获得对于生命成长"强有力的知识"。面对深化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作为主体以"人—知相遇"为基础的发展性实践,教学必须发挥课程知识作为思想种子、文化种子、精神种子的育人价值,摆脱符号训练或虚无建构的泥潭,克服单一的认知性实践,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走向"文化—社会密集型实践",让学生在进入逻辑、进入历史、进入文化、进入社会中丰盈人生智慧。
张俊列[4](2021)在《回归强有力的知识传统——对课程知识相对主义的批判性考察》文中研究指明知识问题是课程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在社会建构主义、概念重建主义等理论的导向下,知识相对主义成为当代课程研究的强势话语。本文基于课程研究自身的历史、理论与实践问题,对相对主义进行批判性考察。特别是通过阐明相对主义嵌入中国新课程改革的过程及原因,在凸显理论叙述与实践操作之间巨大的悖反与断裂关系的前提下,重新揭示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客观知识的价值,从而对"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保持警惕。本文通过审视相对主义的误区,为知识的客观性辩护,重新思考和估价知识问题与课程研究的关系定位。
杨道宇[5](2021)在《现代知识教学的伦理关怀:问题与出路》文中提出知识教学是一种道德事业,有着深厚的伦理根基,它既表现为认识世界以关怀世界为基,又表现为教学生认识世界以关怀学生为基,还表现为知识学习以理智德性为基。现代知识教学割裂了知识与伦理之间的内在联系,动摇了自身的伦理根基,从而使自身陷于难以自拔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教学认识对象的工具化、师生关系的去道德化和知识教学过程的去教育性。走出此种伦理困境的关键在于重申知识教学的伦理关怀。为此,既需要重塑知识价值观以打开知识的德性价值空间,又需要确立非对称性伦理规范以提升师生间的伦理关怀,还需要改善知识教学方法以使伦理回归知识教学过程。
郭华[6](2021)在《知识是个百宝箱:论现代学校的知识教学》文中研究说明知识问题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根本问题。没有知识就不需要教学,没有系统的科学知识就不需要现代教育。知识既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其自身的传承也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知识传承与学生发展互为目的、互为工具。知识教学是帮助学生个体进入社会历史、丰满精神世界与提升思想境界的重要路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学生学习远离生活的、先进、系统的科学知识,正是教学活动的优势与独特之处。经由学生的主动活动,客观知识才能活化、具体化,成为学生成长和创造的现实力量。
陆露[7](2021)在《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王逢贤(1928-2013),辽宁省大连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德育专家、知名学者。任何教育思想的生成都具有历史性和社会现实性,有其深刻的生成基质和复杂影响因素,探究王逢贤教育学思想,不仅要探究他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同时也要对思想产生的机理加以深入阐析,以达到最终揭示思想者思想形成的辩证之路。将微观史学的研究范式应用到对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研究中,探究其所处的历史时代以及自身经历的特殊阶段,探查王逢贤在不断接受思想洗礼的过程中,其思想嬗变的历程。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何以为优质教育之思再到如何使之落地为优质之教,也是教育本质与规律所应呈现的具体形式。福柯的知识考古学认为,话语不仅仅是语言,一种话语就是一种调控权力之流的规则系统。话语一旦形成,它就为分析提供了一个领域,而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自我认识的一个中心部分。话语在一种持续界面中相互交叉和关联。在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其思想演进的历史顺序进行系统分析,概括总结其教育观点的精髓所在,实际是一种挖掘知识的深层、对现行知识做进一步解构的思想史方法。思想体系的构成与思想本身一样具有双重性,将本研究做微观史学审视,将隐匿于王逢贤个人成长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中,与其思想变化发生链接的具体事件与经验描述出来,寻踪觅迹,呈现出他的教育思想的聚成事实,为我国教育学思想史谱系建构添枝增叶,丰富、充盈、拓展宏大历史叙事的整体理论框架和综合研究。王逢贤的忧思是科学地揭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种积极、乐观、理性的教育理论思维活动,在此种思维活动的导向下,创生出与之契合的规范教育则是一种必然。在科学的教育学思想指导下的规范教育的表达和生成,应该可以回答最令人满意的教、最好的教育这一重要议题。王逢贤规定了最好的教育就是优质教育简称“优教”。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教育学可能涉及历史、政治、地理、人文、经济、心理等诸多学科要素,由此造成教育学沦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教育学的边界”亦变得很模糊。很少有一门科学如教育学这般有着模糊的面影,这是科学乃至其作为学科独立存续所面对的最主要威胁之一,在于含混模糊的学科边界对其论哉的清晰性乃至知识有效性的消极影响,教育学模糊的学科边界直接对其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批判力产生严峻的质疑和巨大的挑战。教育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性质上面临的质疑和巨大挑战,并不能成为阻碍教育学研究和发展的因素,也不能成为教育学者们停滞不前的借口,可能也正是因为赫尔巴特未尽之事,为广大教育学研究者们留下无数思考和研摩的空间,王逢贤就是众多学者们之一,对教育学本质规律探寻和追求成为他教育学研究的动力与燃点。本研究利用微观史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展示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阶段发展脉络下得以最终呈现。个人思想形成必然会受到个人经历的影响,这是思想源流,也是思想得以形成的条件背景,更是个人与社会权力分配博弈的结果,其思想的形成必然体现了思想者的话语权,也是其思想在话语权实践中所处地位的表现。教育思想形成于教育思想者头脑中的认知世界,认识来源于现实生活以及外部世界的摄入,并着落于教育思想者所专注的个人事业上,通过对个人从事的事业的认知加工,以个人思想形式内在的生成,以某种方式加以组织并表达出来,其主旨是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教育思想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前瞻性、继承性等特征。教育思想有助于人们认清教育工作中的成绩和弊端,使教育工作更有起色。任何教育思想的形成都是复杂的,都是在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都有其来源的客观性和形成的主观性。王逢贤的教育思想诞生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生成于曲折多舛的个人经历与源流多重的文化思想交互过程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鲜明的特征,但却始终坚守着同一的教育信念。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唯一途径,对教育现象的认识、对教育经验的审视、可以揭示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存在,使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成为可能是王逢贤终其一生所执着的思与教的思想嬗变之过程。关于教育的探讨中,已经涉及到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定义、教育与政治经济、教育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教育与人的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关系。从其追寻真理、探究真知的实然之路起航,着落于其一生思想的核心观点,从如何为优教之思再到何以使之落地为教的不懈探索。王逢贤对于教育原理的重审,主要是辨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王逢贤的观点是要在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在教育目的的定位上,王逢贤认为必须是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目的不二之选,对于如何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王逢贤认为必须要摒弃异化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复归,认知自我使人之为人成为可能,最后在社会深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因此,王逢贤认为教育的实践取向必须指向如何实现为社会服务,否则教育必然会脱离教育的本体追求,而出现异化的趋向,在这一维度上,王逢贤认为,应该以教育的超前性面向社会未来,以教育的前提性推动社会实践,以教育的现代性驱动社会发展,以教育的本体性抵制社会异化。教育的任务是对人的教育,人的教育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此,道德教育成为教育实践的必然选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取向要求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有整体的系统性,应该从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中国教育的发展从西方接受了很多的思想,但是本土化研究取向是中国教育研究的必然选择,必须要做到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教育研究本土化是一个认识过程。中国教育理论体系必然是以国家发展需要、政治需求为导向的政治话语权力主导下,同时受国外教育领域话语实践、学术态势和社会发展等的学科话语权力参与构建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并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政治话语权力和学者话语权力共同主导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构建表征与特质,其鲜明特征是自上而下的发展路径,即政治话语实践在先,学者话语实践在后的,凸显中国特色的理论生成并指导实践的基本逻辑。王逢贤毕生挚爱研究的事业所体现的必然之意就是希望中国的教育能成为有特色的、质量高的,能满足受教育者个性充分发展、潜能充分发展的优质教育。基于这一着眼点,王逢贤的教育学思想都围绕如何实现教育发展、教育先行、教育现代化,推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时代意义在于指明中国教育现在的实践取向和未来的目标指向,这包括教育研究必须坚持理论根基,内容包括运用马克思人的学说,扩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说。教育研究必须坚守本土意识,内容包括让社会为教育做后勤,坚守教育的本真角色,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如何培养人的创新性。教育研究必须直面规律的复杂性,内容包括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研究必须以人为问题基点,内容包括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先进性是任何教育思想都必须具备的内在品质,否则教育思想就不可能具有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王逢贤有着中国传统教师最典型的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无时无刻不体现出一位教师的风骨、风范、品格与情怀。如果不能体悟、通感他的教育学思想,便无法知晓新中国教育理论从无到有,在荆棘中跋涉的探索历程,也就不能从根本上理解当下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未来去向与实践向度。这些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形成的过程都是后辈学子需要认真挖掘的宝藏,思想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让受洗礼者变得睿智,而感悟思想形成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在研学之路上懂得如何精进学识,达到提升思想高度的目的。任何一位教育学者都会有一探教育规律的内在动因,这是一位有着思想意识和职业追求的教育思想者潜在的驱动力。再审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可以更加清晰的理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理论特征与思想风格,王逢贤不仅是一位有独特思想的教育家,也是始终走在中国教育实践最前沿的拓荒者与探索者。王逢贤教育学思想是老一辈教育家光辉形象的延伸和价值的延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的镜鉴,是为教育现代化探索合理化,科学化路径的最好手段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动力。
陈凤兵[8](2017)在《双创背景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再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家宝总理早在2010年便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到如今,不经一直未得到落实,学生反而还在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素质教育得到了更多的诉求。应试教育给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的教育教学、社会的学风学气,以及国家的人才培养等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素质教育的提出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但如何实现素质教育,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成了难题,人们对于转轨的提法众说纷纭。在此,以王策三教授的文章《认真对待"轻视教育"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为依据,通过四个问题,结合"双创"要求,简单论述对"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提法的看法。
张治[9](2017)在《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两依据一参考”的高考改革基本方向。新一轮的改革聚焦综合素质评价,力图从评价环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当下高考综合改革最热的话题之一。但是,综合素质评价在社会共识、实践操作、政策效应、技术支持等方面还缺乏深入研究,教育各方亟待更为明确的方向引导。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对高中学校办学改进、对高等学校科学遴选和社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都至关重要。从“素质”到“综合素质”,对学生评价的研究一直在发展。如何运用学习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为学习者创造能充分反映学生生活和未来实际的评价体系,这是国内外教育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育与新技术的创新融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评价系统不但是改进学习的关键,而且将为各类教育机构改革提供数据支持。在面对新生代学习者和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的信息社会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内容都发生了深刻变革,评价的内容和形式是否也需要变革?大数据如何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呢?该做什么才能把综评政策的理想化成全体教育相关人的共同愿景?这是事关我国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成败的大事。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本项目以大数据技术背景下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在学业水平考和高考的制度体系下再推“综评”?政策背后的价值导向是什么?大数据技术如何支持综合素质评价?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政策的效应,分别从政策视角、学术视角、技术视角论证综评该做什么、怎么做、评价结果怎么用等问题。本研究以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行动为研究场景,理论研究与实践行动相结合,采用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解决问题。研究中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探寻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与本质,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案例剖析等方法,透视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现状、得失成败,通过访谈活动和问卷调查了解高等学校对综评的基本态度和应用方法,通过软件工程设计等方法进行了基于大数据的综评模型构建。研究发现:1、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存在多种解读,综评必须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变非合作性博弈为合作性共生,博弈局中人必须以学生的健康、个性、全面、可持续发展为共同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上海市的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建立在学生成长记录册基础上的电子变体,政策试行下的综合素质评价是可见的、易测量的、有规模的结构化数据,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写实性记载,初步汇聚成学生成长数据系统,实现从无到有、从纸质到电子的跨越,在“政府保真、高校保用”的机制下,充分发挥了综评的引导功能,促进了学生公益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的开展,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3、研究发现上海市的综评制度在数据的全面性和学生个性诊断方面存在制度和技术性问题,平时成绩的权重加大,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在形成性评估、个性发展和生涯规划方面尚未形成有效机制,不利于形成分类基础上分层遴选。4、研究认为虽然上海的综评注重高中学校特色指标的建立,但是高中学校相对比较被动,综评在服务学校办学改进和形成特色方面作用有限,在促进政府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上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尝试构建一个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理想化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该模型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面向新生代的学习者,将科学决策思维、综合素质评价与在线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数据相整合,通过对多个维度的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现面向过程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服务监控,基于科学可用的数据模型和技术工具,实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教育大数据应用的双重价值融合,最终实现技术支持下的评价变革愿景。模型还结合已有的信息技术平台案例分析了学生综合素质成长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挖掘表达的可行性。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导论部分介绍开展本研究的背景,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问题,并陈述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概念界定与基本假设,通过梳理理论,论证了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本质和意义,结合普通高中定位的分析,提出研究假设。第三章综合素质评价的政策演变与发展,从学理上、从社会和教育背景下分析其教育价值导向和政策形成脉络,并比较研究国际经验,为开展综评的实践寻找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四章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基础,以上海市综评制度改革实践为案例,剖析了上海市综评制度设计、技术实现、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第五章基于大数据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尝试设计了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多源多维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并通过相关技术案例论证模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分析了综合素质评价操作模型的使用条件、方法、政策和技术建议等。第六章简述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研究创新点及未来展望。
王策三[10](2017)在《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三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文中研究表明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我先后写过两篇评论文章。根据新的情况,打算再谈谈一些意见,试图对20多年的争论做点回顾,做点梳理工作,突出主要问题,着重想说:对所谓的"应试教育"一定要切实作一些理论探讨;对素质教育进行理论论证一定要严肃慎重;要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坚决跳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开战""转轨"的怪圈,鉴别、澄清"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的理论是非,将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二、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性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性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童子操刀:建构主义知识观下的批判性思维(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课程改革:从教学大纲到学习目标 |
二、 授之以渔与知识的工具化 |
三、认知建构与高阶思维 |
四、 批判质疑与相对主义 |
五、 学习的悖论与野蛮的心灵 |
(2)论深度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生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寓“深度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 |
(一)本质:“知识回溯”与“经验前瞻” |
(二)表征:具身嵌入并回归生活 |
二、检视:综合实践活动失“深度学习”之“神” |
(一)深度实践之名,浅层体验之实 |
(二)全人发展之名,知识堆砌之实 |
(三)协作探究之名,个人主义之实 |
三、发生:动机、解构、创生、成长为活动赋“神” |
(一)动机:诱导“认知失衡” |
(二)解构:从“地图”到“探险家的笔迹” |
(三)创生:内容与形式的“再创造” |
(四)生长:从学校“小社会”转向生活“大情境” |
(3)把知识带入学生生命里(论文提纲范文)
一、 对待知识的态度决定了课程与教学的基础 |
(一) 知识问题是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问题 |
(二) 教育中知识问题的复杂性 |
二、 知识的价值强度与“人—知相遇”的教育意义 |
(一) 知识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强度 |
(二) “人—知相遇”的蕴涵 |
(三) 让知识更“强有力” |
三、 让教学从知识密集型实践走向文化—社会密集型实践 |
(一) 教学是师生以“人—知相遇”为基础的发展性实践 |
(二) 从“知识密集型”教学走向“实践密集型”教学 |
(4)回归强有力的知识传统——对课程知识相对主义的批判性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 知识相对主义的课程理论根源 |
二、 知识相对主义何以嵌入新课程改革 |
第一,作为“课程话语”的“概念重建”与作为“代际转换”的“概念重建主义”。 |
第二,“危机现实”渲染下的学术话语与政策话语之促合。 |
第三,中国现代性的进步观念与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特质。 |
三、 为知识的客观性而辩:走出相对主义的误区 |
(一) 重新确立知识的客观性 |
(二) 客观性是课程知识得以存在的前提 |
(三) 掌握客观知识是学生发展的基本需要 |
(6)知识是个百宝箱:论现代学校的知识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没有知识就没有教学 |
二、 知识在教学中转化为学生成长的现实力量 |
(一) 学生的知识学习困境 |
(二) “儿童中心”的教学立场 |
(三) 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原理 |
(四) “两次倒转”:教学促进发展的实践机制 |
三、 教学是保存和传递知识的工具 |
(一) “教书”的价值 |
(二) 知识选择的双重视角 |
(7)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致敬先贤:对思想的追根溯源 |
(二)挖掘思想:领悟先生学术精妙 |
(三)后辈仰止:在企首中追寻足迹 |
二、研究问题 |
(一)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生成的内在机理 |
(二)王逢贤教育学思想内隐的教育意蕴 |
(三)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的现实价值指向 |
三、文献综述 |
(一)厘清研究个人思想的方法 |
(二)一位德育专家的思想脉络 |
(三)对后辈学生德育研究之引领 |
(四)学界同仁对先生思想之评述 |
(五)后生晚辈对先生品格之追忆 |
四、研究方法 |
(一)微观历史法 |
(二)个人访谈法 |
第一章 逻辑辨析:思想呈现的科学进路 |
一、教育学研究逻辑的反思 |
(一)教育学元认知的批判 |
(二)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批判 |
二、教育学科学逻辑的继承 |
(一)寻找教育学史中的教育学体系 |
(二)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学逻辑起点 |
三、教育学逻辑结构的建构 |
(一)教育社会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二)教育认识现象学的逻辑表达 |
第二章 条件追因:思想生成的实然之路 |
一、社会与个人的互动机理 |
(一)沉与浮的交织经历 |
(二)学与教的思想洗礼 |
二、思想演变的历史脉络 |
(一)思想的聚合与积淀(1935-1956) |
(二)思想的沉淀与凝练(1957-1977) |
(三)思想的焕发与升华(1978-2000) |
(四)思想的总结与反思(2000 年以后) |
三、恒定不移的教育信念 |
(一)国家与个人的共在中寻找教育之美 |
(二)现实与理想的平衡中达成教育之善 |
(三)现代与后现代统整中追求教育之真 |
第三章 本体挖掘:探寻教育规律的应然之旨 |
一、教育原理的重审——教育本质的辩证 |
(一)从教育逻辑上把握同一性 |
(二)在社会情境中界定教育范畴 |
(三)于社会生产二重性揭示本质 |
二、教育目的的定位——人的全面发展 |
(一)人是基础:对教育目的的审思与锚定 |
(二)人的复归:对异化的批判与摒弃 |
(三)人能为人:对自我的认知与觉察 |
(四)发展程度:体现社会进步纵向度 |
三、教育功能的展开——教育先行的战略 |
(一)服务社会:教育的自觉功能 |
(二)人才培养:实现的前置条件 |
(三)指向未来:教育发展的构想 |
(四)正确逻辑:教育与社会的互动 |
四、教研方法的确定——教育研究本土化 |
(一)教育研究扎根于本土的现实环境 |
(二)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实现保障 |
(三)教育研究本土化的方法论要求 |
五、教育任务的剖析——学校德育系统论 |
(一)多维度考察整体界说德育 |
(二)对人的培养是德育的本质 |
(三)在联系中把握德育实践 |
(四)教育者要先受教育 |
第四章 向度阐释:对现实指导的必然之意 |
一、理论根基:教育研究的生成基点 |
(一)坚守哲学基础本根 |
(二)坚持教育就是教育自身 |
二、本土意识:教育研究必须扎根 |
(一)教育发展要有社会的保障 |
(二)不能将教育做成产业 |
(三)学校是教育实践的关键 |
(四)教育的价值追求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 |
三、复杂规律:教育研究必须遵循的过程机理 |
(一)在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规律 |
(二)在微观层面挖掘教育规律 |
(三)在实践层面尊重教育规律 |
四、人为基点:教育研究的逻辑肇始 |
(一)教育以满足人的需要为起点 |
(二)教育以情境陶冶为教学手段 |
(三)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点 |
第五章 意蕴生发:对先生精神之检视 |
一、弘毅明德:在探索与思考中开创再立 |
二、修己安人:在为学与治学中彰显品格 |
三、忧国忧民:在为人与为师中抒发情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王逢贤生平 |
附录二:访谈提纲 |
附录三:手稿资料 |
附录四:实物照片 |
后记 |
(9)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改革的焦点之一 |
二、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层面亟待正本清源 |
三、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技术的支撑 |
四、公共政策的效能必须在博弈论的背景下来分析和设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问题及思路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概念图 |
五、研究可行性分析 |
第五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和比较研究法 |
二、政策理论分析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四、统计法 |
五、访谈法 |
六、案例分析法 |
七、软件工程方法 |
第二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相关概念的内涵解读 |
一、何为“素质” |
二、何为“综合” |
三、何为“综合素质” |
四、何为“评价” |
五、何为“综合素质评价” |
第二节 普通高中功能的一般分析 |
一、高中的定义 |
二、高中的教育功能定位 |
第三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 |
一、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分层与分类 |
二、完成学校职能的有效对接:高中与高校 |
三、促进高中特色办学目标的实现 |
四、推动考试与评价制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
五、具备五个比较优势 |
六、普通高中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分析 |
第四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基础 |
二、脑科学基础 |
三、心理学基础 |
四、教育评价学基础 |
五、我国综合素质评价政策与经典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五节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假设 |
一、社会各界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理解上存在显着差异 |
二、学校在综合素质评价的操作层面存在显着差异 |
三、个体与组织在公共政策面前存在激烈的博弈 |
四、综合素质评价在已有的评价政策之间存在复杂的互补和重叠关系 |
五、高中综评政策的理想实现需要架构在合适的政策体系内 |
六、综合素质可测可评,大数据技术为实现综评的理想提供了可能 |
第三章 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综合素质评价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综合素质成为新的社会通行证 |
二、教育背景——基于素质的教育改革逐步展开 |
第二节 国内综合素质评价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
一、酝酿与奠基阶段(1985-2001) |
二、形成与推广阶段(2002年-2013年) |
三、反思与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 |
第三节 国外“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
一、国外“综评”:学业考试与质量监测制度 |
二、国外“综评”:糅合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 |
三、国外“综合素质评价”典型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导向 |
一、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评价机制问题 |
二、改进高考招生中的信度和公平问题 |
第五节 我国综合素质评价与学业水平考试之间的关系 |
一、学业水平考试的产生背景 |
二、学业水平考试的发展历史 |
三、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的关系 |
第四章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调查——以上海市为例 |
第一节 我国各省市已有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分析 |
一、各省市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比较 |
二、国内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困境与问题 |
第二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开展的基础调查 |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二、问卷调研对象分析 |
三、问卷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
四、问卷调查数据的归类分析 |
五、问卷调查数据的建模分析 |
六、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策略选择 |
一、《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指导实践 |
二、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系统 |
三、加快高校招生模式转型 |
第四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分析 |
一、信息系统客观记录学生综合素质信息 |
二、高等学校对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应用的态度与诉求 |
三、三方博弈推动综合素质评价发展 |
第五节 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成效与问题 |
一、上海市高中综评方案的探索成效 |
二、上海市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模型构建 |
第一节 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一、必要性分析 |
二、大数据技术用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可行性分析 |
第二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的理论框架 |
一、数据采集系统:大数据采集的“上帝之眼” |
二、数据的清洗 |
三、数据的挖掘分析模型 |
四、数据的利用和挖掘 |
五、学习结果性数据模型——以SOLO评价法为例 |
六、评价结果分类使用——学生、教师、高校、学校、政府 |
第三节 模型实施的技术路经 |
一、技术支撑体系 |
二、技术实现框架 |
三、数据中心构建 |
四、指标体系构建 |
第四节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多源多维综评模型实践案例分析 |
一、支撑平台介绍 |
二、平台探索成果 |
第五节 多源多维综合素质评价模型实施建议 |
一、实施条件 |
二、模型应用面临的问题 |
三、未来展望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厘清综合素质评价的本质内涵: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需存异求同 |
二、系统梳理综合素质评价历史使命与政策价值导向 |
三、全面审视上海市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工作进步与局限 |
四、初步构建了基于大数据的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多源多维模型 |
五、透视围绕综合素质评价展开的博弈现实与演变规律 |
第二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主题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应该充分发挥政策指挥棒的正效应,期待更多机制体制的创新 |
二、智能数据激发深度学习的未来刚刚展开,亟待技术的突破 |
三、综评大数据的深度应用刚刚开始,期待深度挖掘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期刊 |
二、学位论文 |
三、专着 |
四、外文文献 |
五、其他类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关于《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的问卷调查(学生问卷) |
附录三: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同济大学各学院负责人调查问卷 |
附录五: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学科类奖励或证书项目 |
附录六: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体育比赛项目 |
附录七: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艺术比赛 |
附件八: 上海市建议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科技比赛 |
附录九: 上海市学校记录管理工作一览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三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应试教育”一定要切实做一些理论探讨 |
1. 简单的历史回顾 |
2. 危害性严重, 但并未改变我国基础教育的根本性质 |
3. 对追求升学率只能反对其片面性, 笼统批判和全盘否定则是错误的 |
4. 正确应对的思路 |
二、对素质教育的理论论证一定要严肃慎重从事 |
1. 对素质教育概念的再思考 |
2. 素质教育的提法带来消极后果 |
三、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 |
1. 充分认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 |
2. 运用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坚决跳出“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开战”“转轨”的怪圈, 鉴别、澄清“新课程理念”介入课程改革的理论是非 |
3. 将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和实践推向前进 |
四、结论和一点余论 |
四、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理性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童子操刀:建构主义知识观下的批判性思维[J]. 刘云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04)
- [2]论深度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发生机理[J]. 沈小碚,罗章. 教育科学研究, 2021(10)
- [3]把知识带入学生生命里[J]. 郭元祥.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04)
- [4]回归强有力的知识传统——对课程知识相对主义的批判性考察[J]. 张俊列.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04)
- [5]现代知识教学的伦理关怀:问题与出路[J]. 杨道宇. 中国教育学刊, 2021(10)
- [6]知识是个百宝箱:论现代学校的知识教学[J]. 郭华.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21(04)
- [7]优教与忧思 ——王逢贤教育学思想研究[D]. 陆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8]双创背景下,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再思考[A]. 陈凤兵. 荆楚学术2017年第3期(总第十期), 2017(总第10期)
- [9]大数据背景下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张治.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10]恢复全面发展教育的权威——三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王策三. 当代教师教育,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