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论文文献综述)
吕恩义,余昌信[1](1975)在《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文中认为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是沿用习惯的方式,把直线往复运动传给输送杆,以实现连续的步进行程,将有载荷的随行夹具,沿一列机床前进。输送杆是由一组基本相同的,具有特殊截面形状的短杆组成。这些短杆包括一段可以接受往复运动的短杆;各短杆之间用键可靠地相互连接,以传递从驱动装置传来的步进力,中间短杆中还包括一个特殊的扭转驱动杆,从这里加力在输送杆上使其转动(绕轴线局部的旋转),目的是转动杆上的一些挡块,使与要步进的有载荷的随行夹具脱开或重行衔接;还有一个尾端的短杆。
F.Krempel,解冀生[2](1979)在《可调组合机床和自动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批量和中等程度可变(大多是成组工件的加工)生产中,使用可调组合机床越来越多了。由于经济性计算中存在一些无把握的因素,所以投资是带有冒险性的。可调机床的所有组成部件易于重新调整,因此总是可以使用的。本文介绍的可变生产设备,可以代替众所周知的带万向节轴的钻床、加工中心、自动换主轴箱机床。这种设备就是可调组合机床自动线以及一部分可换加工部件的自动机床。
赴法国、比利时甜菜糖业技术考察组[3](1977)在《甜菜部分》文中提出 法国、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气候温和多雨,一月份平均气温在6—7℃,七月份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雨G00—800mm(见附表1)。两国甜菜种植区均属海洋性气候。土壤微酸性(pH6.5左右),冲积土,土质较为肥沃。土地基本上是自然状态。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和甜菜。该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甜菜生长,甜菜种植高度集中。甜
武宁宁[4](2015)在《基于PLC的螺栓自动加工设备设计》文中提出目前国内机械产品加工的自动控制技术仍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现在一些小中型企业里。传统电气控制或半自动化控制依然是机械加工的首选。伴随着社会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现在的控制系统技术员达不到要求,产品质量误差大、控制设备老化、维护费时费力等原因迫使个行业去改进研发更为先进、快捷的控制技术。为了加快企业在钻床加工上的发展进程,企业向我们提出研发一种全新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想法。根据近年来机械类技术的长足发展,并查阅大量传统电气控制系统资料,提出了一种创新设计思想,即将传统电气控制系统与应用软件PLC结合,配以新型传感器技术,研发出一套全新的螺栓加工钻床自动控制设计方案。此方案利用振动盘电磁振动技术将大量螺栓自动分拣,并自动排成队列。然后通过斜坡结构传送带传送到电磁控制阀驱动的汽缸定型装置,在通过连有电动机的丝杠、汽缸夹紧装置将螺栓准确定位于钻床平台,打孔。最后实现厂家要求的合格品和不合格品的分拣。自动PLC控制加工比人工传统电气控制加工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数量、经济利润,满足市场和企业的要求。本设计主要涉及到的内容是气压电磁换向控制回路、电机拖动控制回路、传感器技术和PLC技术的设计过程,其中包括设计方案的优化选择,方案地实施。该方案中有涉及到电气控制系统的选择,PLC软件的选择及应用、编程,传感器元件的选择等问题。
谭立新,刘迎春,宁立伟[5](2006)在《数控曲轴加工自动线输送装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一种可高速、柔性输送的数控曲轴加工自动线装置,并从原理和结构上对其主要系统与传动装置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根据曲轴外形结构特点及车间场地情况,从改善和提高输送传动装置运动特性入手,采用随行夹具间接式输送、机电液综合控制的设计方案,使输送传动装置有一定的物料柔性,提高了运动精度与自动化程度。其全部机械设计采用了等强度、可靠性设计方法,初步达到了高效低成本生产加工的目标。
段锡亿[6](1989)在《ZX035变速器外壳加工自动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概要地介绍了该线的技术参数和工作过程。同时,还介绍了它的主要部件,如输送装置、翻转装置、回转装置、铣削设备和夹具等。
宁宇[7](2011)在《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轿车地板焊装线的混流设计与规划》文中指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市场全球化的发展,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汽车制造企业也不例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求企业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推出高质量的产品来占领市场。但是汽车不同于其它工业产品,它设计和生产的周期相对较长,成本较高,使传统的设计、生产方法已经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出现,显著改善了企业的不利局面。作为先进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数字化工厂主要通过前期的布局、规划以及仿真和离线编程,使企业在生产制造产品之前即可通过计算机在虚拟的环境下完成和真实工厂生产线相同的工作。以车身焊装线为例,对整个生产线的布局,可以合理安排厂房空间;前期三维验证,可以与夹具、抓具的设计并行展开,有效地避免了由于夹具、抓具设计缺陷所导致的干涉等问题,在制造之前即可对不合理的设计进行修改,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对机器人的仿真,可以有效的验证焊点及工艺分配的合理性,能够提供焊钳选型的依据,并对机器人路径以及各工位时序进行分析和调整;离线编程可在机器人仿真的基础上导出离线程序,极大地缩短了现场调试时间。本文结合一汽集团“焊装线机器人电气系统集成与仿真示校技术的研发”项目,以一汽轿车公司二厂轿车地板焊装线为基础,深入研究数字化工厂在车身焊装生产线中的应用,搭建首个国内自主品牌利用数字化工厂技术的轿车车身焊装混流生产线平台,使之拥有年产20万辆的水平,实现对一汽集团自主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支撑。全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焊装生产线的概念、形势及其发展,阐明其特点、设计要点以及输送方式。对本项目中的地板焊装线的前期二维布局进行分析;进行了焊点及工艺的分配;对焊钳进行选型和优化;并通过三维模拟软件进行前期的三维验证。2.一条完整的焊装线,最重要的就是焊接夹具,它是焊装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在对焊接夹具的概念、分类以及特点进行描述的基础上,详细阐明了焊接夹具的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步骤。在前期工艺规划的基础上,对本文中的地板焊装线内的夹具进行三维设计,并配合三维验证,对焊接夹具进行优化。3.介绍了机器人分析所需的数学基础,为后来的分析与计算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从正问题和逆问题两个方面对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以本项目所采用的ES200N型Motoman莫托曼机器人为例,利用D-H矩阵,建立其运动学模型。在动力学方面,介绍了刚体动力学原理,详述了机器人动力学的两种求法,即拉格朗日法和牛顿-欧拉法。概括了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及其计算公式,从而对以后数字化工厂中机器人的仿真以及路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4.根据经验总结了伺服电机选型的理论,通过计算和比较,选择主拼工位切换车型时的传动电机型号。详细阐述伺服焊钳的配置,包括伺服焊钳控制轴的设置以及伺服焊钳的设定步骤。最后以MOTOMAN莫托曼机器人为例,介绍了机器人以及点焊的基本知识,并对点焊机器人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在条件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将所有资源安装到厂房中地板线所在的位置,经过对机器人的示教最终完成整个轿车地板焊装线的安装及调试,从而使整个地板焊装线的项目圆满成功。综上所述,本文在对数字化工厂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自主品牌采用数字化工厂技术完成焊装生产线的设计与规划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通过该项目的完成,应用数字化工厂技术解决白车身方案的规划与布局的研究实践,展现了数字化工厂应用的全过程。理论研究为机器人仿真以及路径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运用数字化工厂技术,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对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在汽车行业处于不败之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丁恒[8](2017)在《冲压生产线精密机械手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在当今社会中,随着工业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制造业的规模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传统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及加工质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工业发展的要求,采用工业机器人、机械手等自动化程度高的设备代替传统设备是现代工业加工生产的重要变革之一。在冲压生产行业,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成本、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自动送料装置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扩大竞争力。与传统的、人工参与的半自动送料设备相比,自动送料机械手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安全稳定等优点。本课题开发了一种应用于冲压生产线的三坐标送料机械手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具体完成的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了三坐标送料机械手的工作环境和总体技术要求,确定了以滚珠丝杠为传动机构、以伺服电机为驱动装置的机械结构方案;并设计了以PLC作为系统的逻辑顺序控制器,协调整个控制系统流程,以运动控制器负责具体伺服运动的控制系统方案。其次,完成了三坐标送料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主要包括对欧姆龙PLC、TRIO MC464运动控制器、安川伺服驱动装置和富士触摸屏的选择与性能研究,以及控制系统核心硬件之间的通讯电气连接。再次,为了弥补TRIO运动控制器在速度插补算法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基于三次多项式加减速的自适应样条插补算法,使得机械手运行速度更加平稳,减小对机械手本体的冲击。最后,开发了送料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通过以PLC和触摸屏控制逻辑顺序,运动控制器控制伺服运动的方式,实现了送料机械手六个运动轴之间的同步联动控制。
王驌[9](2017)在《轻型车主焊地板线夹具设计与仿真》文中认为焊接是汽车制造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焊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车的制造品质。高精度、柔性化、智能化的焊接夹具在汽车的焊接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所研究的是某型轻型车主焊地板线夹具,是轻型车地板焊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国内外汽车焊装夹具的发展与应用,与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为背景。对轻型车地板工艺规划和工艺分配等进行了分析与设计,确定了焊接工位的布局和焊点的位置分布,以及各工位的焊钳类型。以CATIA设计软件为三维设计平台,对焊装夹具进行结构设计。应用ROBCAD仿真软件,对轻型车地板总成机器人焊接工位,进行焊接过程的模拟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焊接的合理性。实践应用表明,焊接夹具的结构能够满足轻型车地板焊接时对焊件的定位夹紧;焊接操作用时,可以达到生产节拍要求。
二、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论文提纲范文)
(4)基于PLC的螺栓自动加工设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动化机床的概述 |
1.1.1 机械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
1.1.2 自动化数控机床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提高的关键 |
1.1.3 自动检测控制技术是机械制造发展的根本保证 |
1.2 自动生产检测控制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的提出背景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机械设计方案 |
2.1 机械总体结构及需求分析 |
2.2 机械部分 |
2.3 电磁振动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机械结构具体设计 |
3.1 自动上料装置的类型和特点 |
3.1.1 料仓式上料装置 |
3.1.2 料斗式上料装置 |
3.2 振动式料斗装置的设计 |
3.3 输送装置的设计 |
3.4 装夹装置的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械结构设计过程及数据计算 |
4.1 振动式料斗装置的尺寸确定及标准件的选用 |
4.1.1 顶盘的设计 |
4.1.2 支承弹簧的尺寸设计 |
4.1.3 隔振装置的设计 |
4.1.4 底座的设计 |
4.1.5 电磁振动器的设计 |
4.1.6 其他标准件的选择及确定 |
4.2 螺栓输送装置的尺寸确定及标准件的选用 |
4.3 螺栓装夹装置的尺寸确定及标准件的选用 |
4.4 滚珠丝杠的数据校核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气控制设计 |
5.1 钻床电气控制工作流程 |
5.2 信号采集部分 |
5.3 电气控制及执行部分 |
5.3.1 电动执行装置 |
5.3.2 气压执行装置 |
5.3.3 电气控制装置及控制软件 |
5.4 电气控制总体方案 |
5.4.1 电气控制工作原理 |
5.4.2 气、电控制系统设计 |
5.4.3 电气元件参数计算及选择原则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气控制设计步骤 |
6.1 自动控制检测传感器的确定 |
6.2 行程开关 |
6.3 气压控制元件 |
6.4 电动机的选择 |
6.5 比较选定优化方案 |
6.6 自动控制软件PLC介绍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电气控制设计过程及数据计算 |
7.1 传感器参数确定 |
7.2 电动机参数确定 |
7.3 PLC编程动作顺序延时设定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螺栓联结综合仿真实验与设计总结 |
8.1 螺栓联结综合实验仿真 |
8.2 设计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数控曲轴加工自动线输送装置(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总结方案 |
2 输送方案传动改进设计与运动分析 |
3 机械手设计 |
3.1 国内现状 |
3.2 压力传感器阈值确定 |
3.3 负载分析 |
3.4 自由度选择 |
3.5 驱动系统选择与设计 |
4 机械手支撑系统设计 |
4.1 支架设计 |
4.2 导轨设计 |
5 控制系统设计 |
5.1 硬件选择 |
5.2 控制系统设计 |
6 结论 |
(7)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轿车地板焊装线的混流设计与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2 数字化工厂概述 |
1.2.1 数字化工厂的概念 |
1.2.2 数字化工厂的优点 |
1.2.3 数字化工厂的解决方案 |
1.2.4 数字化工厂的功能分解 |
1.3 国内外有关数字化工厂研发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轿车地板焊装线的前期规划 |
2.1 轿车焊装生产线简介 |
2.1.1 焊装生产线的形式及发展 |
2.1.2 各种焊装生产线的特点 |
2.1.3 车身焊装生产线的设计要点 |
2.1.4 车身焊装生产线的输送方式 |
2.2 前期二维布局 |
2.3 焊点及工艺分配 |
2.4 焊钳选型及优化 |
2.5 前期三维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轿车地板焊装线的夹具设计 |
3.1 焊接夹具概述 |
3.1.1 焊接夹具的分类 |
3.1.2 焊接夹具的特点 |
3.2 焊接夹具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
3.2.1 焊接夹具设计方法 |
3.2.2 焊接夹具设计步骤 |
3.3 基于前期规划工艺建立夹具的三维模型 |
3.3.1 夹具各零部件设计原则 |
3.3.2 定位夹紧原则 |
3.4 焊装夹具的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器人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4.1 机器人运动学与动力学数学基础 |
4.1.1 位置和姿态的表示 |
4.1.2 坐标变换 |
4.2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以及模型的建立 |
4.2.1 机器人运动学分析 |
4.2.2 ES200N型Motoman机器人的D-H矩阵 |
4.3 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
4.3.1 刚体动力学基础 |
4.3.2 机器人动力学的两种求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轿车地板焊装线仿真及离线编程 |
5.1 数字化工厂软件介绍 |
5.2 地板焊装线机器人仿真 |
5.2.1 地板焊装线仿真的前期工作 |
5.2.2 地板焊装线仿真 |
5.3 地板焊装线时序分析 |
5.4 机器人干涉区分析 |
5.4.1 前期干涉区参考 |
5.4.2 干涉区的建立 |
5.4.3 干涉区的工作机理 |
5.4.4 干涉区相关参数 |
5.5 离线程序的导出与优化 |
5.5.1 机器人离线程序 |
5.5.2 机器人与上位机通讯时序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板焊装线现场安装及调试 |
6.1 伺服电机的选型 |
6.2 焊钳配置 |
6.2.1 伺服焊钳控制轴的设置 |
6.2.2 伺服焊钳的设定步骤 |
6.3 点焊机器人系统 |
6.3.1 MOTOMAN莫托曼机器人的基本知识 |
6.3.2 点焊基础知识 |
6.3.3 机器人系统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机器人离线程序 |
附表2 教板上显示的机器人程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冲压生产线精密机械手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分析 |
1.2.1 三坐标多工位送料机械 |
1.2.2 运动控制系统设计现状 |
1.2.3 速度规划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总体设计方案 |
2.1 工作任务要求及工作过程分析 |
2.1.1 机械手工作任务要求 |
2.1.2 工作过程分析 |
2.2 机械结构设计方案 |
2.2.1 驱动方式的选择 |
2.2.2 传动方式的选择 |
2.2.3 整体机构方案 |
2.3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
2.3.1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2.3.2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
2.3.3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整体方案 |
2.4 本章小结 |
3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组成 |
3.2 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选型 |
3.2.1 PLC控制器的选型 |
3.2.2 运动控制器的选型 |
3.2.3 人机交互产品的选型 |
3.2.4 伺服电机的选型 |
3.3 控制系统的硬件搭建 |
3.3.1 PLC控制器的硬件方案 |
3.3.2 运动控制器的硬件方案 |
3.3.3 PLC与运动控制器和触摸屏的连接 |
3.4 本章小结 |
4 机械手速度规划算法 |
4.1 速度规划简述 |
4.2 三次多项式速度规划 |
4.3 基于三次多项式加减速的自适应样条插补算法研究 |
4.3.1 算法的原理 |
4.3.2 算法的实现 |
4.3.3 仿真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机械手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控制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
5.1.1 软件开发平台 |
5.1.2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5.1.3 控制系统软件功能 |
5.2 人机界面设计 |
5.3 通讯初始化模块 |
5.3.1 通讯连接建立 |
5.3.2 系统自检 |
5.4 系统监控模块 |
5.5 伺服运动控制模块 |
5.5.1 手动运行方式 |
5.5.2 自动运行方式 |
5.6 试验与调试 |
5.6.1 PLC程序调试 |
5.6.2 运动控制器调试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清单 |
致谢 |
(9)轻型车主焊地板线夹具设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虚拟制造技术的发展 |
1.2.2 数字化工厂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柔性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4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与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轻型车主焊地板线前期规划 |
2.1 焊装生产线概述 |
2.1.1 汽车焊装线的发展 |
2.1.2 焊装生产线的结构形式 |
2.1.3 焊装线的典型输送方式 |
2.2 主焊地板线的布局 |
2.2.1 工艺工序 |
2.2.2 工位布局 |
2.3 工艺规划与焊点分配 |
2.3.1 点焊技术概述 |
2.3.2 焊接工艺与焊点分配 |
2.4 焊钳的选型流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轻型车主焊地板线夹具设计 |
3.1 焊接夹具概述 |
3.1.1 焊接夹具的定位原理 |
3.1.2 焊接夹具的形式 |
3.2 焊接夹具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
3.2.1 焊接夹具的设计方法 |
3.2.2 焊接夹具的设计步骤 |
3.3 焊接夹具的典型零部件结构及设计要点 |
3.4 主焊地板线焊接夹具结构设计 |
3.4.1 夹具设计的技术要求 |
3.4.2 地板总成焊接夹具设计与典型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轻型车主焊地板线仿真分析 |
4.1 焊接仿真的必要性 |
4.2 基于ROBCAD的虚拟仿真设计 |
4.2.1 仿真软件的选取 |
4.2.2 焊接仿真建模过程 |
4.3 焊接过程的仿真计算 |
4.3.1 焊点的处理 |
4.3.2 机器人可达性验证 |
4.3.3 焊钳关节的定义 |
4.3.4 焊钳与机器人的关联 |
4.3.5 焊钳姿态的确定 |
4.3.6 焊接仿真 |
4.3.7 焊接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动线用组合式输送杆[J]. 吕恩义,余昌信. 国外组合机床, 1975(S3)
- [2]可调组合机床和自动线[J]. F.Krempel,解冀生. 组合机床通讯, 1979(03)
- [3]甜菜部分[J]. 赴法国、比利时甜菜糖业技术考察组. 甜菜糖业, 1977(05)
- [4]基于PLC的螺栓自动加工设备设计[D]. 武宁宁. 青岛理工大学, 2015(02)
- [5]数控曲轴加工自动线输送装置[J]. 谭立新,刘迎春,宁立伟. 机床与液压, 2006(06)
- [6]ZX035变速器外壳加工自动线[J]. 段锡亿. 汽车工艺, 1989(05)
- [7]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轿车地板焊装线的混流设计与规划[D]. 宁宇. 吉林大学, 2011(09)
- [8]冲压生产线精密机械手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设计[D]. 丁恒. 西安工程大学, 2017(06)
- [9]轻型车主焊地板线夹具设计与仿真[D]. 王驌. 长春理工大学, 2017(03)